硕士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硕士研究生现代仪器分析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08级无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硕士《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姓名:学号:成绩:

一、做电位滴定、原子吸收、原子发射的同学,分别就各自的方法在分析纯铜中痕量铁时的误差,包括引起结果偏差的原因进行讨论?(30分)

二、现代仪器分析课结束后,你有什么感受?对于改善教学效果,请提出好的意见和建议?(30分)

三、作为一名分析工作者,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在使用大型仪器进行样品分析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0分)

现代仪器分析简答

1、现代仪器分析法有何特点?它的测定对象与化学分析法有何不同? 分析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分析; 灵敏度高,试样用量少,适合微量和痕量组分; 用途范围广,能适合各种分析的要求;选择性高 2、评价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的技术指标是什么? 主要技术指标: 1、精密度; 2、准确度; 3、标准曲线; 4、灵敏度; 5、检出限; 6、选择性 3、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自然宽度 △ fN 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 其中最主要的 是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兹变宽。 4、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光源的作用: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 原子化器的作用:将试样中的待测元素转化为气态的能吸收特征光的基态原子。 分光系统的作用:把待测元素的分析线与干扰线分开,使检测系统只能接收分析线。 检测系统的作用: 把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经放大器放大后以透射比或吸光度 的形式显示出来。 5、与火焰原子化器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器有哪些优缺点? 答:与火焰原子化器相比,石墨炉原子化器的优点有:原子化效率高, 气相中基态原子浓度 比火焰原子化器高数百倍,且基态原子在光路中的停留时间更长,因而灵敏度高得多。 缺点:操作条件不易控制,背景吸收较大,重现性、准确性均不如火焰原子化器,且设备复 杂,费用较高。 6、测定植株中锌的含量时,将三份 1.00g 植株试样处理后分别加入 0.00mL 、 1.00mL 、 2.00mL0.0500mol?L-1ZnCl2 标准溶液后稀释定容为 25.0mL ,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上测定吸光 度分别为0.230、0.453、0.680,求植株试样中锌的含量( 3.33 X10-3g.g-1 )。 解:设植株试样中锌的含量为 Cx mol.L-1 ??? A1=KCx A2=K(25 X 10-3Cx+1.00 0X .0500 A3=K(25 X 10-3Cx+2.00 0X .0500 解之得 Cx=2X 10-3 mol.L-1 7、 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及可见光区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 答:电子跃迁的类型有四种: 6^6 * n 宀6* n ^n* n^n 。* 其中n ~6* n ~n* n^n 的跃迁能在紫外及可见光谱中反映出来。 8、何谓发色团和助色团?举例说明。 答:发色团指含有不饱和键,能吸收紫外、可见光产生 n ^n*或 n^n 跃迁的基团。例如: > C=C V, — C = C — ,> C=O , — N=N —, — COOH 等。 助色团:指含有未成键 n 电子 本身不产生吸收峰 但与发色团相连能使发色团吸收峰向 长波方向移动 吸收强度增强的杂原子基团。 例如: —NH2 —OH —OR —SR —X 等。 ?/ A=KC X 65.4 X 10-3)/25 1X 0-3 X 65.4 X 10-3) /25 10X -3 ?植株试样中锌的含量为 3.33X 10-3g.g-1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语文期末考试 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体评价 本次高三语文试题在命制过程中严格依据2018年课标卷《考试说明》和《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在题型设置上紧扣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变化特征,做到高度契合,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认识高考语文,把握命题的基本特征,从而实现心中有数的测试目标,全卷总分150分,分为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应用以及写作等四个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积淀和语文解题能力。通过考试后的成绩分析来看,达到了测试的预期目标,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了高考语文试题的基本特征和命题规律,有效检测了学生前期的学习状况,同时为教师了解学情,明确现状提供了依据,为后期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方案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二、答卷存在的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病句、成语题普遍较差,据不完全统计,成语题的正确率不会高于20%,名句名篇默写平均分只有1.35分,如此低难度的题目考试效果却不十分理想,显示出的根本问题在于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下功夫去背诵,对语文学习总的时间投入过少。

(2)缺少规范意识。就高考语文而言,许多题目的解题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理解句子含义题”,在解题时就要树立表层含义,深层含义,主旨意义等三个角度,着重从关键词语,上下文语境,以及文章主题等三个角度去思考。许多同学在完成该题时缺少规范的表达,甚至于无所适从,不知道从何入手。 (3)应试技巧欠缺。如选择题不少同学选中某项,一见钟情后不再用别的选项来检验,以致出现差错。现代文阅读解题时不知道"回到文中",对于主观题而言,尽量用原文有关词句回答问题,即使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也要从原文找根据,树立起文本意识。 (4)文言能力较差。遇到文言翻译题,要么不会,要么翻译与原文大相径庭,要么翻译出的句子有明显的语病,达不到“信”、“达”的基本要求,该题得分率不到40%,提升空间很大。 (5)写作缺少结构。许多同学的写作毫无章法,不顾应试作文的特点,洋洋洒洒,下笔千言,结果大大超出了800字的范围,叫人产生视觉疲劳,反而出力不讨好。答题过程中字迹潦草,与整洁美观的卷面要求相差甚远,不仅扣掉显性的卷面清洁分1—2分,而且隐含的文面印象分也大打折扣。 四、应对措施 1、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针对大多数学生不重视语文学科的状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效率。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基础》试卷和答案

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3分×5=15分) 1、1、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1lim n k n n k n A A ∞ ∞ →∞ ===??; (B )1lim n k n k n n A A ∞ ∞ ==→∞ =??; (C )1lim n k n n k n A A ∞ ∞ →∞ ===??; (D )1lim n k n k n n A A ∞ ∞ ==→∞ =??; 2、设P 为Cantor 集,则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 )=P c (B) 0mP = (C) P P =' (D) P P =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凡外侧度为零的集合都可测(B )可测集的任何子集都可测 (C) 开集和闭集都是波雷耳集 (D )波雷耳集都可测 4、设{}()n f x 是E 上的..a e 有限的可测函数列,则下面不成立的是( ) (A )若()()n f x f x ?, 则()()n f x f x → (B) {}sup ()n n f x 是可测函数 (C ){}inf ()n n f x 是可测函数;(D )若()()n f x f x ?,则()f x 可测 5、设f(x)是],[b a 上有界变差函数,则下面不成立的是( ) (A) )(x f 在],[b a 上有界 (B) )(x f 在],[b a 上几乎处处存在导数 (C ))(' x f 在],[b a 上L 可积 (D) ? -=b a a f b f dx x f )()()(' 二. 填空题(3分×5=15分) 1、()(())s s C A C B A A B ??--=_________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袁庄乡中心小学二.一班李喜玲 一、试卷的评价 (一)试卷的基本情况 《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为60分钟。本学科期末考试的题型填空题、选择题、辨析题、连线题、简答题,这五个部分组成。 (二)试卷的基本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基础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重在考查学生对道德法制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比较适中的。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试卷成绩情况 这张试卷主要考察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的内容。从总体考试成绩来看,班平均分87.9,优秀率65%,及格率为96.8%, 三、针对考试内容进行分析 1、首先,第一部分是填空题,共计20分,得分率为80%左右,当然,这和平时教师的教及作业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指导),这也说明老师和学生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2、其次,第二部分为判断题,共计20分。本题先对某个观点进行判断,其次再说明理由此题得分率为60%左右,相对来说比较低。这也说明学生在答题时没有认真审题。 3、第三部分选择题,共计20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查找答案的能力等,每位学生的水平不一,结果丢分较多。这充分反映了考生政治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4、第四部分连线,共计12,分此题做的较好,没有失分现象。 5、第五部分为简答题,共计28分,本题主要考察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能力。一般来说,简答题考的就是课本上原原本本的知识点,认真听讲和认真做笔记的同学则容易拿满分。但此题失分较多其主要表现在: (1)考生的基本功有待提高,错别字现象、字迹模糊不清现象、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依然存在。说明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基础打的不牢。 (2)考生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考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很多学生不理解考试的问题,不能回答,造成失分。这就表明考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总之,考生在答卷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系表象,为指导我们今后的道法教学和考试提供可贵的一手资料,我们应深刻剖析。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四、改进措施 1、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分析能力、概括和综合能力。 2、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

现代仪器分析重点总结(期末考试版)

现代仪器分析:一般的说,仪器分析是指采用比较复杂或特殊的仪器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的参数及其变化来获取物质的化学组成、成分含量及化学结构等信息的一类方法。灵敏度:指待测组分单位浓度或单位质量的变化所引起测定信号值的变化程度。灵敏度也就是标准曲线的斜率。斜率越大,灵敏度就越高 光分析法: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光吸收:当光与物质接触时,某些频率的光被选择性吸收并使其强度减弱,这种现象称为物质对光的吸收。 原子发射光谱法: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主共振线:在共振线中从第一激发态跃迁到激发态所发射的谱线。 分析线:复杂元素的谱线可能多至数千条,只选择其中几条特征谱线检验,称其为分析线。 多普勒变宽:原子在空间作不规则的热运动所引起的谱线变宽。 洛伦兹变宽:待测原子和其它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 助色团:本身不吸收紫外、可见光,但与发色团相连时,可使发色团产生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且吸收强度增强的杂原子基团。 分析仪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准确度、检出限、精密度。 根据分析原理,仪器分析方法通常可以分为光分析法、电分析化学方法、色谱法、其它仪器分析方法四大类。 原子发射光谱仪由激发源、分光系统、检测系统三部分组成。 使用石墨炉原子化器是,为防止样品及石墨管氧化应不断加入(N2)气,测定时通常分为干燥试样、灰化试样、原子化试样、清残。 光谱及光谱法是如何分类的? ⑴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原子光谱、分子光谱、固体光谱;⑵光谱的性质和形状:线光谱、带光谱、连续光谱;⑶产生光谱的物质类型不同:发射光谱、吸收光谱、散射光谱。 原子光谱与发射光谱,吸收光谱与发射光谱有什么不同 原子光谱:气态原子发生能级跃迁时,能发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电磁波辐射,经过光谱依所得到的一条条分立的线状光谱。 分子光谱:处于气态或溶液中的分子,当发生能级跃迁时,所发射或吸收的是一定频率范围的电磁辐射组成的带状光谱。 吸收光谱:当物质受到光辐射作用时,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以及强磁场中的自选原子核吸收了特定的光子之后,由低能态被激发跃迁到高能态,此时如将吸收的光辐射记录下来,得到的就是吸收光谱。发射光谱:吸收了光能处于高能态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态或较低能态时,有时以热的形式释放出所吸收的能量,有时重新以光辐射形式释放出来,由此获得的光谱就是发射光谱。 选择内标元素和分析线对有什么要求? a. 若内标元素是外加的,则该元素在分析试样中应该不存在,或含量极微可忽略不计,以免破坏内标元素量的一致性。 b. 被测元素和内标元素及它们所处的化合物必须有相近的蒸发性能,以避免“分馏”现象发生。 c.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应尽量接近(激发电位和电离电位相等或很接近的谱线称为“均称线对”);分析线对应该都是原子线或都是离子线,一条原子线而另一条为离子线是不合适的。 d. 分析线和内标线的波长要靠近,以防止感光板反衬度的变化和背景不同引起的分析误差。分析线对的强度要合适。 e. 内标线和分析线应是无自吸或自吸很小的谱线,并且不受其他元素的谱线干扰。 原子荧光光谱是怎么产生的?有几种类型? 过程:当气态原子受到强特征辐射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约在10-8s后,再由激发态跃迁回到基态,辐射出与吸收光波长相同或不同的辐射即为原子荧光。 三种类型:共振荧光、非共振荧光与敏化荧光。 为什么原子发射光谱法可采用内标法来消除实验条件的影响? 影响谱线强度因素较多,直接测定谱线绝对强度计算难以获得准确结果,实际工作多采用内标法。内标法属相对强度法,是在待测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谱线作为分析线,然后在基体元素或在加入固定量的其他元素的谱线中选一条非自吸谱线作为内标线,两条谱线构成定量分析线对。 通常为什么不用原子吸收光谱法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是定量测量某一物质含量的仪器,是定量分析用的,不能将物质分离,因此不能鉴定物质的性质,因此不能。。。。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峰值吸收进行定量分析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 为了使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特征(极大)频率恰好能与吸收线的特征(极大)频率相一致,通常用待测元素的纯物质作为锐线光源的阴极,使其产生发射,这样发射物质与吸收物质为同一物质,产生的发射线与吸收线特征频率完全相同,可以实现峰值吸收。 朗伯比尔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物理意义是: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A与溶液中的吸光物质的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A=kcL 偏离的原因是:1入射光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单色光而是复合光。2溶液的不均匀性,如部分入射光因为散射而损失。3溶液中发生了如解离、缔合、配位等化学变化。 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答:影响原子吸收谱线宽度的因素有自然宽度Δf N、多普勒变宽和压力变宽。其中最主要的是多普勒变宽和洛伦兹变宽。 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极大吸收进行定量的条件和依据是什么? 答:原子吸收光谱法,采用极大吸收进行定量的条件:①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应小于吸收线半宽度;②通过原子蒸气的发射线中心频率恰好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ν0相重合。定量的依据:A=Kc 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何作用? 答:原子吸收光谱仪主要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泛函分析试题B

泛函分析试题B PTU院期末考试试卷 (B)卷 2010 ——2011 学年第 1 学期课程名称: 泛函分析适用年级/专业 07 数学试卷类别:开卷(?)闭卷( ) 学历层次: 本科考试用时: 120 分钟 《考生注意:答案要全部抄到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不给分》(((((((((((((((((((((((((((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Xdx1.设=是度量空间,是中点列,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X,,n x则称是中的收敛点列。 X,,n ffNf2. 设是赋范线性空间,是上线性泛函,那么的零空间是中的闭子空XXX,,间的充要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赋范线性空间到赋范线性空间中的线性算子,如果_________________, TXY 则称T是同构映射。 xyX,,4. 设是实Hilbert空间,对中任何两个向量满足的极化恒等式公式 为:X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设是赋范线性空间,是的共轭空间,泛函列,如果XXXfXn,,(1,2,)Ln f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称点列强收敛 于。 ,,n二、计算题(共20分) ppl叙述空间的定义,并求的共轭空间。 lp(1),,,, 三、证明题(共65分) p1、(12分)叙述并证明空间中的Holder不等式。 lp(1),

,,MM,2、(15分)设是Hilbert空间的闭子空间,证明。 MX 试卷第 1 页共 2 页 3、(14分)Hilbert空间是可分的,证明任何规范正交系至多为可数集。 XX 4、(12分) 证明Banach空间自反的充要条件是的共轭空间自反。 XX ,,ll5、(12分)叙述空间的定义,并证明空间是不可分的。 试卷第 2 页共 2 页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传统分析方法与现代仪器分析法的比较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也在与时俱进,逐步与现代科技相融合、渗透,从而使化学分析的效率比以往更加富有成效,分析的精密度、准确度更加优异,分析结果也使人更加放心,通过氯化物的传统滴定方法与间断式流动分析仪仪器法的对比,得出传统法与仪器法的各自优缺点,仅作参考。 【关键词】滴定法;仪器法;氯化物 1 实验原理比较 氯化物广泛存在于天然水中,传统测定方法是滴定法,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时,由于氯化银的溶解度小于铬酸银,氯离子首先被完全沉淀,然后铬酸根才以铬酸银的形式沉淀出来,产生砖红色物质,指示氯离子滴定的终点。 目前分析氯化物的仪器主要是间断化学分析仪、流动注射分析仪、离子色谱仪等,以间断化学分析仪为例,Smartchem140全自动化学分析仪工作原理实际上是经典的比色法,试剂和样品被精确地加入反应槽,搅拌混匀,反应,然后反应混合物被传送到高精度比色计测量吸光度。 2 仪器与试剂比较 滴定法所用实验器材 锥形瓶;棕色酸式滴定管; NaCI、AgNO3、K2CrO4、NaOH(均为分析纯); 间断化学分析仪所用实验器材 比色杯、流通池、0.45微米滤膜过滤装置(上海摩速有限公司) 3 样品测定比较 滴定法首先取150mL水样置于锥形瓶中,另外取一个锥形瓶加入50mL蒸馏水作空白,加入1mL K2CrO4指示液,用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砖红色沉淀刚刚出现即为终点,整个实验过程都是手工操作,费时费力,分析一个水样耗时十几分钟,不适合大批量样品分析。 间断化学分析仪Smartchem-140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二代全自动间断化学分析技术,吸光率反应终点采取了比色管直读式,样品与试剂在独立的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考核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重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有一定的综合性和灵活性,能突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考评,以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本试卷通过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难易程度看,总体上说难易适度,结构合理。考试时间充沛,学生都能从容答题。 参考人数47 良好人数1 良好率100优秀人数32 优秀率6808 平均值9130 二、错题分析 (一)填空。本题注重于本册数学基础知识的题型,共有1小题,其

中第13题、14题和1题错得较多。第13题,从100到300的数中,有()个十位和各位相同的数。多数学生填30,算成3段,实际上100-200,200-300是两段,学生知识迁移能力不强。第14题考查的内容是组合,少数学生出现错误,基本上是讲过的原题,少数学生基础不扎实。第14题是一道排列题,讲过好多遍,学生觉得自己会了,自己一做就出现错误。 (二)判断。本题共有题。考察小数、面积、年月日、等知识,学生正确率较高。 (三)选择题。本题共有题,得分率较高。错的比较多的是第题要使34×□的积是三位数,□中最大填几?部分学生分析能力不强。 (四)计算。本题分口算和笔算两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分率较高。但也有个别学生做题比较粗心,如口算算错,笔算中进位、退位忘记,数字抄错,得数忘记写等等。 (五)比较大小。得分率较高。 (六)数据分析题。错误原因主要是小数计算出现问题。 (七)解决问题。第3题和第题的错误率较高,第三题要先求宽,用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精品范文】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8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31.(1)试题分析 (一)试题评价 本题组是31题材料分析题的第(1)问,以初中生小奇一家致富为材料,设问为“结合材料,分析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分值为2分。本题主要考查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发展的知识,答案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从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组织语言回答,学生只要答到两个不同角度即可满分,试题难度适中。材料里也透露了部分答案的信息,如“国家加大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的投入”,小奇家乡有自然风景优美,人文历史浓厚,学生通过审查材料也能获得答案信息,所以本题的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分析能力,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 (二)得分情况分析 本题总分2分,最高得分2分,最低得分0分,平均分1.5分,得分率75%,总体得分较好。

(三)学生答题常见错误 1、部分学生试卷留空白,或者书写差,字迹潦草看不清。 2、角度不全面,国家政策、个人努力、家乡资源三个角度只回答其中一个角度。 3、没有结合材料审题、答题,写的答案泛泛而谈,假大空,没有结合材料信息谈小奇家致富的主要原因。 (四)错误成因分析 1、考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不高,对材料不重视,只看设问不看背景材料,不会从材料中筛选关键词,利用材料透露的信息组织答案,所写答案没有针对性。 2、部分考生语言组织能力不强,表达不完整,只写几个字,马虎应对;或者表达不简洁,直接抄材料不归纳,答案指向性不明,导致写了很多分数也不高。 (五)教学意见和建议

1、提高学生针对材料中的关键词组织答题语言的能力,建议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审题能力和结合材料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多角度、多角度、有针对性答题的能力。 2、针对不同设问,规范答题格式,培养学生材料和考点相结合的答题习惯,避免空谈材料或者长篇大论堆积考点,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和答题规范。 31(2)小结 一、试题评价 本小题设问为:“如果你是小奇,用哪些理由说服父母选择这套方案?” 主要考查国情部分的核心知识点:“节能”“生态”“智能”,还有心理、道德、法律部分的“个性”“安全”“娱乐”,材料涉及网络、扶贫、乡村振兴、智能家居,范围涉及广泛,综合性强,要求紧扣材料,运用基础知识,具体化,材料化,知识化。

泛函分析试卷

泛函分析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设X 是赋线性空间,X y x ∈,,T 是X 到X 中的压缩映射,则下列哪个式子成立( ). A .10<<-≤-αα, y x Ty Tx B.1≥-≤-αα, y x Ty Tx C.10<<-≥-αα, y x Ty Tx D.1≥-≥-αα, y x Ty Tx 2、设X 是线性空间,X y x ∈,,实数x 称为x 的数,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应满足的条件:( ). A. 0等价于0且,0==≥x x x B.()数复为任意实,αααx x = C. y x y x +≤+ D. y x xy +≤ 3、下列关于度量空间中的点列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 .收敛点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B. 基本点列是收敛点列 C .基本点列是有界点列 D.收敛点列是有界点列 4、巴拿赫空间X 的子集空间Y 为完备的充要条件是( ). A .集X 是开的 B.集Y 是开的 C.集X 是闭的 D.集Y 是闭的 5、设(1)p l p <<+∞的共轭空间为q l ,则有1 1p q +的值为( ). A. 1- B. 12 C. 1 D. 12 - 二、填空题(每个3分,共15分) 1、度量空间中的每一个收敛点列都是( )。 2、任何赋线性空间的共轭空间是( )。 3、1l 的共轭空间是( )。

4、设X按积空间成为积空间,则对于X中任意向量x,y成立不等式()当且仅当x与y线性相关时不等式等号成立。 5、设T为复希尔伯特空间X上有界线性算子,则T为自伴算子的充要条件是()。 三、判断题(每个3分,共15分) 1、设X是线性赋空间,X中的单位球是列紧集,则X必为有限维。( ) 2、距离空间中的列紧集都是可分的。( ) 3、若数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数可以诱导积。( ) 4、任何一个Hilbert空间都有正交基。( ) 5、设X是线性赋空间,T是X X的有界线性算子,若T既是单射又是满射,则T有逆算子。( ) 四、计算题(10分) 叙述1l空间的定义,并求1l上连续线性泛函全体所成的空间?。 五、证明题(第一个5分,其余10分一个,共45分) 1、若T为Banach 空间X上的无界闭算子,证明T的定义域至多只能在X中稠密。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试卷分析: 从试卷卷面情况来看,考查的知识面较广,类型比较多样灵活,同时紧扣课本、贴近生活。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把握的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计算、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不仅顾及了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又有所侧重。这份试题尤其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检测,以及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从本次考试成绩来看,相对期中考试有所上升。本班共有学生31人,参加考试31人,优秀人数:,优秀率;及格人数:及格率:;低分人数:低分率:;均分是分,最高分分,最低分分。主要原因是:学生粗心大意,做题不够细心,特别是计算题出错最多。后进生的基础太差,优生的成绩不够理想。 三、各题得分情况分析: 第一题: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本题得21分以上的同学不多,主要是第7、8、10、12小题,学生失分严重。 第二题: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该题14、15小题绝大部分考生能有正确答案,但13、16、17两小题错误者占80%左右。这反映学生对问题缺乏综合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特别是第17小题,学生对数学语言意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问题。找规律大多数学生理解不了题意,找不到规律,说明平时教学中对数学

观察、理解、分析、建立思维方法培养训练意识仍有缺失。 第三题:解答题 18、20计算题及解方程(共18分)这是学生最好得分的题目,但也是易失分的题,后进生都做的较好,但解方程的第二小题失分率70%。这反映学生对于去分母这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计算题大多数学生计算能力强,能熟练应用解题技巧进行计算,但仍有少数学生粗心出错。 第19题:(共2个小题,共9分)这一题完成的较差,失分率只有85%,这说明学生在进行多项式加减时仍然忘记带括号和去括号法则的符号变化。 第22题:(共10分)本题考察学生对含有分母的方程(含有参数)的解法,学生在解方程过程中不能明确x,m的关系导致这个题失分严重 第23题:解决实际问题(共2小题,10分)该题得满得4分以上的占30%,0分的占10%,这说明学生的理解力,推理能力,逻辑思维力不强,对问题该如何正确回答理解不清导致丢分。 第24题:(共3小题,12分)该题考察学生对角平分线概念的理解,第(1)小题学生掌握较好,但是(2)(3)题失分严重,主要原因是对未知角度学生不能结合图形很好的转换,不能列出相关角的关系式。 四、改进的措施: 通过前面对试题的分析,在今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把握好知识体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模板 -

阿克陶县2019-2020学年第一学 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年级:七年级科目:英语 单位:阿克陶镇学校类别:农村学校 一、考试基本情况 全学区(校)七年级英语学科参加考试人数248人。 平均分:35.92 优秀率(85分及以上):0.40 良好率(70-84分及以上):0.81 及格率(60分以上):5.24 低分率(40分及以下):71.77 二、试卷基本情况 试卷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共两道大题。覆盖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中若干个知识点,试题呈现方式多样化,由听力,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词汇,句型,书面表达七个大的模块组成。本试卷既注重了对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又强调了学生在实际中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了英语新课程中的评价标准。 (一)试题分析 1.题目:听力 题型:单项选择分值:40分 考试内容:英语词汇和词汇发音 《课标》对该小题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掌握 《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掌握 双项细目表预测难度:0.90 实际难度:0.80 存在问题: 试卷方面:双向细目表将此题的认知水平定位为“了解”,实际《课标》要求为“掌握”,因此实际难度大于预测难度。 学生方面:学生对英语没有基础,对听力更是没有接触过,所以对于学生们来说,

是有难度的 教师方面:应该多给学生们练习听力,多放录音,锻炼学生们的听力能力,并告诉他们如何正确听听力。 2.题目: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单项选择 题型:单项选择分值:10分考试内容:英语语法、英语词汇 《课标》对该小题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掌握英语语法、英语词汇 《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掌握 双项细目表预测难度:0.7实际难度:0.8 存在问题: 试卷方面:双向细目表将此题的认知水平定位为“了解”,实际《课标》要求为“掌握”,因此实际难度大于预测难度。 学生方面:对于单项选择题,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固成为了学生在本大题丢分的关键,改变的关键在于完善学生对于初一上学期语法掌握,并且通过多次讲解学生的易错语法点。 教师方面:教师存在问题是对于本大题应该尽可能在讲解完所有初一上学期的语法知识后,带领学生通过对单项选择的练习来培养学生对于英语语法的语感。3题目: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完形填空 试卷方面:双向细目表将此题的认知水平定位为“了解”,实际《课标》要求为“掌握”,因此实际难度大于预测难度。 题型:单项选择分值:10 考试内容:英语词汇、英语语法 《课标》对该小题知识点的教学要求:掌握英语语法、英语词汇 《课标》对学生认识水平的要求:掌握 双项细目表预测难度:0.9 实际难度:0.9 存在问题:试卷方面:双向细目表将此题的认知水平定位为“了解”,实际《课标》要求为“掌握”,因此实际难度大于预测难度。 学生方面:学生对于阅读理解类题目存在着两个问题:词汇量积累不够,语法知识掌握不透。 教师方面:对于本类题目,教师应着重于让学生掌握相关英语语法,不断丰富英语词汇的积累。 4.题目:语言知识运用部分阅读理解补全对话 题型:单项选择分值:5分

泛函分析试题一

泛函分析试题一 一、叙述问答题(第1小题18分,第小题20分,共38分) 1 叙述赋范线性空间的定义并回答下列问题. 设)||||,(11?E 和)||||,(22?E 是赋范线性空间, E 是1E 和2E 的直接和. 对任意E x ∈,定义 2211||||||||||||x x x +=, 其中),(21x x x =,11E x ∈, 22E x ∈. 验证||)||,(?E 为一个赋范线性空间. 2 叙述共鸣定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设}{n T ),2,1( =n 是从Banach 空间E 到Banach 空间1E 上的有界线性算子列, 如果对E x ∈?, }{x T n 是1E 中的基本点列. 问: 是否存在),(1E E T β∈, 使得}{n T 按强算子拓扑收敛于T ? 如果存在, 给出证明, 如果不存在, 试举出反例. 二、证明题 (第1小题10分,第2小题15分,第3小题17分,共42分) 1. 设)(x f 是从距离空间X 到距离空间1X 中的连续映射,A 在X 中稠密,证明)(A f 在1X 中稠密. 2. 设),(ρX 为完备距离空间, A 是从X 到X 中的映射. 记 ),(),(sup 111 x x x A x A n n x x n ρρα≠=, 若级数+∞<∑+∞ =n n α1, 则A 在X 中存在唯一不动点. 3. 设H 是内积空间, H N M ?,, L 是M 和N 张成的线性子空间, 证明: ⊥⊥⊥=N M L . 三、应用题 (20分) 设),(t s K 在b s a b t a ≤≤≤≤,上连续, 试证明由ds t x s t K t Tx b a )(),())((?=定义的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表样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表 时间:2017 年 6 月29 日 教师科目数学班级三(3) 评价 项目 评价内容 试卷的特点本次试卷的试题题量适中,紧扣大纲要求,重视基础知识。试题的难易适中,出题全面,有些题目思维含量高,例如选择题中的第2题,考查了位置的相对性,需要学生通过画图而得到正确的答案。试题题型灵活、全面,很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前两单元所学知识的全面掌握。本次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例如:填空题第3、9题,选择题第1题,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本次试卷通过不同的出题形式,全面的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试卷中反映的问题及失分率1.口算:5题。全班对此掌握的还可以,只有个别学生由于粗心错几题。2.填空:共9题。错误最多的是第2题的后面两个空和第3题。由于平常我们都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表示方向,而此题用在了生活中,导致学生对左、右表示的方向分不清楚。而第3题则是常识题,学生知识面还不够广。3.选择题:共10题。错误最多的是第1题和第4题。主要是学生审题不够清楚。4.用竖式计算:共18分。由于学生横式上漏写答案或者漏写余数而扣分,但总体上,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已基本掌握。 对教学中的启发和建议1.从教师自身找原因,平时教师应多研究题型,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能够举一反三,灵活掌握。2.需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审题是做题的第一步,只有审清题目,弄明白题目的意思,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平时上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自主性,放手让学生自己读题,自己分析题中的条件,教师只能在必要时进行一些引导或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3.加强算理教学,注重计算题和口算题的练习,并养成算后检验的好习惯。4.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各取所需,自己提问自己解答。在练习中设置开放性题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好数学创设平等机会。还可以实行“小老师”帮扶,提高“转差”的效果。

八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1班语文上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优生7人,优生率14.9℅,居全县108名;合格人数40人,合格率85.1℅;人平分83.5分,二、试卷分析 (一)试卷情况 本次试卷120分,其中第一卷选择题占30分,第二卷阅读40分,作文50分。试卷覆盖面全,基础知识包括字词的积累,作家作品文学常识的掌握,课文内容(古诗文)默写填空和课文内容(文言文)的掌握。作文以“阳光”为话题。 (二)第一卷分析 1、字的音形义,这些字词都是比较典型的、易错的,如:中轴的“轴”,蟾蜍的“蜍”;选字填空很有新意,全面考查了学生。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如“丰功伟绩”的反语手法学生掌握不清。 2、对修辞手法中的比喻理解不清。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混淆。 3、病句在两个方面中注意能否照应的情况以及常见的病句类型没有系统的理解。 4、部分学生对新闻结构,作家作品又特别是课后名著了解不够清楚。 5、现代文阅读中重点考查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如说明方法、句子的理解,说明文的顺序等。(三)第二卷分析 1、文言文阅读 (1)一词多义的掌握不全面,如“之”的用法,“为”的用法。 (2)文言词汇中对课外文言文字词的解释错得最多,如存在词类活用现象的“令怪之”中的“怪”的解释。 (3)句子翻译中对关键词汇的解释不到位,导致失分的情况突出。 (4)名句默写中错别字现象突出,别外没有按要求写出正确的句子的情况也比较多。 2、现代文阅读 (1)学生学了说明文之后对敘事类文章的写作顺序反而分不清。 (2)对人物的性格分析不全面。 (3)学生对描写手法以及其作用分析不到位,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描写手法。 (4)仿写句子中个别学生在结构上就出现了问题,句子没有深意。 (三)作文分析 本次作文以“阳光”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 问题主要有: 1、立意不深,过于表象化。 2、书写潦草,不整洁,许多学生因此而失分。 3、很多学生写的通俗,千篇一律。无创新之感。 三、改进措施 1、落实基础字词的音形义,加强听写等形式的检查力度。 2、教学上备课统观全局,做到知识点的不遗漏。 3、多搞有意义的语文活动,如读《读者》杂志、自读课本等,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4、引导学生做好课堂笔记以及课后对笔记的理解消化。 5、加强练笔、周记、作文的训练,逐渐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6、加强文言文字词积累、翻译,组长在学生背课文之后随意抽查不少于5个字词的解释,翻译老师指定的重点句。 7、加强默写的检查力度,务必人人过关,杜绝写错别字。学生互查,老师监督。 8、教给学生答题的方法。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就是一份偏重基础、覆盖面较广的试卷。 参加考试学生34人及格34人及格率100%,优秀25人优秀率74%,平均分82、4,最高分95、5、,最低分60o 一、试卷基本情况 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共分为三大部分:一、基础知识(占40分);二、阅读(占30 分);三、习作练习(占30分)。试题突出了本学期语文的训练重点,侧重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课内外兼顾、注重了积累运用,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侧重考查学生联系语言环境与生活实际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经过必要的字、词、句、段的理解与体会,去理解、去感受、去运用。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二、卷面分析 二、具体剖析: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同音字。学生对普遍掌握较好,可就是对个别容易混淆的“机械”的“械” 错误率较高。其原因有:平时学生对词语理解死板,不能在语境中形象的理解词语,这就要求教师在今后教学中应解决这一难题。 2、选择读首完全正确的一项。这一部分错误率不局。 从整体瞧,此小题错的较多。其做错原因有:⑴对字音所使用哪个的具体语境记忆不牢,区分不活 ⑵对易错字的读音积累不够。 3、按课文内容填空一题,失分率很低,说明对课本上日积月累的掌握比较扎实,只有个别学生审题不活,将出自那篇课文,错写成那部作品,导致失分。对于四大名著中,那部作品不就是出自明代,并写出两个主人公,由于涉及到上册书中的内容,部分学生记忆不活,“林黛玉” 的“黛”字书写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导致这题失分率较高。 4、用所学名人名言写句话。有个别学生只将名人名言摆在那,而没有写成完整的句子,说明审题不活。 5、古诗积累。名言、诗句就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没有人失分。 6、按要求写句子。此小题失分率不高,说明学生对排比句掌握的较熟练。 <二>、阅读部分 本题在这份试卷中所占分值为30分,共有2篇短文。第一篇就是课内阅读《伯牙绝弦〉〉,由于平时在课堂上知识点已经梳理,所以普遍失分率不高,唯独解释加点的字之后的“您的发现” 一项失分较多,原因就是:之前没见过这类题型,学生不明白题意。 第二篇短文共有7个小题,在这47小题中,出问题最多的就是2、3、7小题,1、5小题失分较少。究其原因,归纳如下:

二年级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二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一小张玉香 本次语文期末试卷试题难易适度,既重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而且,测试内容多数是学生见过和练过的题目,只要平时做题认真、仔细都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与喜悦。 整张试卷的内容适中,题目类型全面,不失为一份好卷。 考查了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生字、生词和音节的搭配能力。 2、多音字的辨析能力。 3、字词组合的能力。 4、词语的仿写能力。 5、句子组合、应用的能力。 6、阅读能力。 7、写作能力。 现就学生答卷情况做如下分析: 第一题:我会拼,也会写。由于平时学生对生字掌握很好,因此,全班只有5名学生没审题丢分,其他全对。 第二、三、四题大部分同学掌握的较好,这类题目平时讲得多,练得多,基本没有丢分的现象。只有个别同学粗心,再加上没有仔细检查而丢分。组词。这一题虽在平常经常练习,但是错误很多,说明学生对于词语的积累还不多。有一些是不会写生字所以导致出错。

第六,七题是词语填空大部分孩子掌握较好,个别学生造句出错,平时阅读量少。 第八题句子部分个别学生不认真读例句,没有分析题型导致丢分,另外连词成句题,第一个错误较多,原因是写完后没有认真读一读,语感差一些,导致丢分。 九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这一题学生虽然对课文较熟,但是不会灵活应用,全班只有14人全对。 十题是阅读,孩子刚刚接触这种类型,所以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读懂题,不理解这类题,以后要加强练习。 最后一题是写作,学生能根据要求写一种小动物,个别学生语句不通顺,大多数孩子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次考试,全班共30人,21人在90分以上,8人80分,1人70分。 对本次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我认为今后在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方面还要狠下功夫,课堂上要加强练习设计,紧扣教学目标。

泛函分析试卷(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 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泛函分析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个3分,共15分) 1、设X 是赋范线性空间,X y x ∈,,T 是X 到X 中的压缩映射,则下列哪个式子成立( ). A .10<<-≤-αα, y x Ty Tx B.1≥-≤-αα, y x Ty Tx C.10<<-≥-αα, y x Ty Tx D.1≥-≥-αα, y x Ty Tx 2、设X 是线性空间,X y x ∈,,实数x 称为x 的范数,下列哪个条件不是应满足的条件:( ). A. 0等价于0且,0==≥x x x B.()数复为任意实,αααx x = C. y x y x +≤+ D. y x xy +≤ 3、下列关于度量空间中的点列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 A .收敛点列的极限是唯一的 B. 基本点列是收敛点列 C .基本点列是有界点列 D.收敛点列是有界点列 4、巴拿赫空间X 的子集空间Y 为完备的充要条件是( ). A .集X 是开的 B.集Y 是开的

C.集X是闭的 D.集Y是闭的 5、设(1) p l p <<+∞的共轭空间为q l,则有11 p q +的值为(). A. 1- B.1 2 C. 1 D. 1 2 - 二、填空题(每个3分,共15分) 1、度量空间中的每一个收敛点列都是()。 2、任何赋范线性空间的共轭空间是()。 3、1l的共轭空间是()。 4、设X按内积空间成为内积空间,则对于X中任意向量x,y 成立不等式()当且仅当x与y线性相关时不等式等号成立。 5、设T为复希尔伯特空间X上有界线性算子,则T为自伴算子的充要条件是()。 三、判断题(每个3分,共15分) 1、设X是线性赋范空间,X中的单位球是列紧集,则X必为有限维。 ( ) 2、距离空间中的列紧集都是可分的。( ) 3、若范数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范数可以诱导内积。( ) 4、任何一个Hilbert空间都有正交基。( ) 5、设X是线性赋范空间,T是X X的有界线性算子,若T既是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