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思考题和习题

第四章—传热

一、思考题

1、传热有哪三种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答:热传导、热对流、辐射传热。

热传导:又称导热,由于物体内部或两个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存在着温度差异时,物体中温度较高的部分的分子因振动而与相邻的分子碰撞,并将能量的一部分传给后者,在热传导中,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热对流:主要是由于流体质点的位移和混合,将热能由一处传至另一处,对流传热往往伴有热传导。

热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只要你绝对温度不为零度,就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且不依靠任何介质。

2、导热和对流传热各发生在什么场合?

答:导热发生在物体内部或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存在温度差异的场合;对流传热通常发生在流体质点有位移和混合的场合,工程上主要是流体和固定壁面之间的传热。

3、在间壁式传热过程中,热量通过几种传热方式从热流体传向冷流体?

答:冷流体靠对流传热将热量传给管壁,在管壁中靠热传导将热量从一侧传至另一侧,再靠对流传热将热量从管壁传给冷流体。因此,三种传热方式均存在。

4、当你站在火炉面前取暖时,你会感到暖和,热量是如何传递给你的。

答:是以热辐射的形式传导的,火炉的热量转换为电磁波向空气中传播,当传导至人体身上被人体吸收后,又重新转换为热能。

5、传热基本方程式Q=kAΔt m,表明什么含义?如何表达传热的推动力和阻力?

答: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Q,即传热速率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的温度差Δt m及总传热系数正正比。传热基本方程可演变为Q=Δt m/(1/kA),其中Δt m为推动力,1/kA为传热阻力.

6、传热过程的热负荷和传热速率各表示什么含义?两者有什么关系。

答:热负荷是指生产上要求流体温度变化而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传热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面得热量,其单位是W。传热速率=热负荷/时间

7、写出傅立叶定律的表达式。并说明各项的单位。

答:傅立叶定律:q=λA/δ(t1-t2)。热通量q的单位是W/m2,热导率的单位是J/(s?m?K),壁厚δ单位是m,两壁面温度t1、t2单位是K。

8、用导热知识说明:①北方两层窗保暖;②暖水瓶装水不满易保温。

答:①由于两层窗中间的空气层传热系数非常小,且两层窗

增加了传热厚度,根据傅立叶定律可知q值要比一层窗时小的多;②暖水瓶装水越满,与瓶壁直接接触的面积越大,热传导面积也越大,根据傅立叶定律,这将导致q值也相应增大。

9、在多层平壁和多层圆筒壁的导热过程中,各层热阻、推动力和总推动力与总热阻、推动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多层平壁及多层圆筒壁导热的总热阻等于各层导热热阻之和,其导热过程的总推动力为总温差。

10、为什么生产中用的隔热材料必须采取防潮措施?

答:由于水的导热系数λ=0.58W/m·K,远大于空气,故材料含水率增加后其导热系数将明显增加,若受冻(冰λ=2.33W/m·K,)则导热能力更大,受潮后将严重影响隔热材料的保温性能。

11、单层平壁和单层圆筒壁的导热有什么不同?单层圆筒壁的导热热阻如何表示?导热推动力为t1-t2,其中t1、t2各指何处温度?

答:单层圆筒壁的导热与单层平壁导热的不同之处在于圆筒壁的传热面积不是常量,随半径而变;同时温度也随半径而变。单层圆筒壁的热阻=A均(r外-r内)/λ,t1、t2分别为圆筒的内外壁温度。

12、影响给热系数的诸多因素主要影响对流传热过程中的什么问题?

答:流体流动状况

13、为什么说污垢的存在加大了传热热阻?

答:因为总的传热热阻R=R内+ R导+R外+R垢内+R垢外,而一般污垢层虽然很薄,但其热阻确很大,因此污垢的存在加大了总的传热热阻。

14、在计算传热系数k时,什么情况下可以忽略管壁的热阻?什么情况下可以将圆筒壁按平壁处理?

答:一般管壁为金属材料构成时,对传热不起控制作用,可以忽略管壁的热阻。对于管壁较薄,直径较大(即d外/d内<2时)可按平壁处理。

15、设备的热损失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人说“保温层厚度越大,对保温绝热越有利。”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答:设备的热损失由壁面以对流和热辐射两种形式散失,热损失的大小与壁面面积,壁面与周围介质的温差,周围介质的导热系数及对辐射热的吸收能力等有关。有人说“保温层厚度越大,对保温绝热越有利。”这句话是不准确的,从热损失角度来看,增加保温层厚度有利,但增加保温层厚度会使保温工程投入增大,而且热损失并不是随保温层厚度的增加而按比例的减小。

16、当间壁两侧流体均无相变时,试写出计算冷热流体有效平均温度差的普遍公式,并说明为什么工程上的换热器不都采用逆流的原因。

答:当Δt大/Δt小<2时,Δt m=(Δt大+Δt小)/2

当Δt大/Δt小≥2时,Δt m=(Δt大-Δt小)/[ln(Δt大/Δt小)].如果在流体的温度有所限制,例如冷流体的加热温度不得超过某一温度,或热流体被冷却时不得低于某一温度,此时适宜采用并流操作。

17、当流体换热过程中无相变时,如果想提高给热系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答:①、增加流体速度②改变流动条件,使之形成湍流③在流体有相交的换热器中,应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尽量减少冷凝液膜的厚度④采用热导率较大的液体作为加热剂或冷却剂。

18、强化传热的途径有哪些,可采取什么措施?

答:1.增大传热面积A,设法增加单位体积内的传热面积,例如用螺纹管代替光滑管,或在圆管上加翅片。

2、提高冷热流体间的平均温差,提高热载体温度或降低冷流体温度,此外尽量采用逆流操作

3、提高传热系数K。①、增加流体速度②改变流动条件,使之形成湍流③在流体有相交的换热器中,应采用一些积极的措施,尽量减少冷凝液膜的厚度④采用热导率较大的液体作为加热剂或冷却剂。

19、用列管换热器预热原油走管内、加热蒸汽走管外,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传热效果不好,请找出原因,并采取相应

的措施。

答:为增强换热效果,宜将原油改为走管外,因为原油的粘度较大,在管内为滞流状态,改在管外时,利用折流挡板的作用使之倾向于湍流,以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20、有一使用不久的金属管换热器,发现传热效果不好,请问有什么措施可以提高?

答:若开始使用效果尚可,使用一段后效果变差,预计是由于金属管换热器管壁污垢热阻所致,可定期检查除垢;同时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易结垢流体的流速,减少结垢的产生。

21、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水蒸汽走管外加热管内的空气。试问:①传热系数接近于哪种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壁温接近于哪种流体的温度?

答:因为空气的给热系数比蒸汽的小,故总传热系数接近于空气的对流传热系数。同时因蒸汽的给热系数大,故壁温接近于蒸汽的温度。

22、在列管换热器中,欲加大管方和壳方的流速,可采用什么措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管外加设挡板或管内增加流体的转折次数,均可提高流体的流速。但流速的提高,流体阻力也相应的增加。

23、间壁式换热器有哪些种类?试比较其优点和使用场合。答:管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管式换热器

是目前化工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材料范围较广,操作弹性较大。板式换热器优点是结垢紧凑,单位体积设备提供的换热面积大,总传热系数高,缺点是处理量不太大,操作压强较低,一般低于1.5MPa。翅片换热器结构紧凑,总传热系数高,传热效果好,且适应性强、操作范围广,缺点是设备流道小,故易堵塞,而且增大压强降,同时要求介质对铝不发生腐蚀。

24、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采用温差补偿装置?目前工程上采用了哪些热补偿措施?答:其特点是两端管板和课题连接成一体。由于冷热流体温度不同,外壳和管子的温度必有差异,这种差异使外壳和管子的热膨胀不同,情况严重时可损坏设备,因此要设备温差补偿装置。采用的措施有:浮头补偿、补偿圈补偿、U形管补偿。

25、什么是热负荷?试说热负荷与传热速率之间的关系。答:见第6题。

26、在列管换热器中,采用多管程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来确定其管程数?

答:为了提高管内流体的流速,增大传热系数。管程数m可按下式计算,即:m=u/u′,u-管程内流体的适宜流速,u′-管程内流体的实际流速。

27、什么叫着加热剂和冷却剂?工程上常用来做加热剂和冷

却剂的物质有哪些?

答:物料在换热器内被加热或冷却时,通常需要用另一种流体供给或取走热量,此种流体称为热载体,其中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加热剂;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称为冷却剂。常用加热剂有:饱和水蒸汽、热水、矿物油、有机载热体、熔盐、烟道气、电加热。常用冷却剂:水、冷冻盐水、空气等28、说明化工生产中节能(热)工作的重要性,并指出目前工程上采用了哪些措施?

答:近10多年来,随着资源紧张,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回收废热和节省能源已经成为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提高传热设备的制作技术,在保证传热效果良好的情况下,使所需设备结构紧凑,降低设备费用;高温或冷温的设备管道的隔热,减少热量散失;充分回收利用工艺介质的废热等。

29、保温材料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1)、具有较小的热导率,一般λ<0.23W/(m?k) (2)、孔隙率大,单位体积的质量小

(3)、温度变更或机械振动不易损坏

(4)、价格低廉,易于获得

30、列管换热器有哪些热补偿办法?

答:浮头补偿、补偿圈补偿、U形管补偿。

31、日常见到的流体输送流体的管道如何进行热补偿?你见

过几种?

答:主要是利用管道弯曲管段的弹性变形或在管道上设置补偿器。

32、如何选用列管换热器?

答:①、根据操作条件和流体的性质选择换热器的结构形式

②、确定流体在换热器内的流入空间(管间或管外)

③、计算热负荷

④、一般按逆流计算平均温度差

⑤、选取传热系数经验值

⑥、粗算所需换热面积

⑦、由所需换热面积试选标准换热器及型号

⑧、根据所需换热器校核

⑨、计算压力降,该压力降应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33、浮头换热器和U形管换热器在安装上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

34、为什么说螺旋板式换热器传热系数较大?传热效率高?

答:螺旋板式换热器,单位体积提供的传热面积大,流道内允许的流速高,且由于流道是螺旋式的,流动状态易形成湍流,故传热系数大,传热效率高。

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思考题答案

班级名称: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生 第一章引注作用课程提纲 1、引注的作用是什么?与文学作品相比,学术论文在引注使用 方面有哪些不同? 答:引注的作用是(1)认知功能;(2)道德功能。引注以其标记技术直接显示所引内容的存在处所,方便人们核实,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全面地把握所引内容的准确意义。另外,引注直观地表明作者对事实和前人劳动的尊重,展示自己的道德人格。 学术论文的引注注重格式规范,应该按照GB/T 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应该列出原引自期刊、学位论文、专著等的详细信息,文献注释的方式包括页下脚注、文章末或书的章节末的尾注、随文注与参考文献列表相结合;文学作品的引注多为在在行文中引用的话,对作品的引用,概括较多,概括中适量地直接引用原文,可以是引一两句关键的话,也可以只引-一些关键的或独特的词语。如果需要把作品中某段文字作为比较重要的材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的话,可以有较长的引文,包括可以让引文独立成段。 2、列出两门课的提纲。 答:如以下图表所示。

班级名称: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2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术研究生 《学术规范》 引注 功能历史类型要素意义盲区 引注内容 引注意义 学术不端 行为 抄袭、剽窃、侵占他人学术成果 伪造科研数据 伪造注释 提供虚假学术信息 买卖论文、违规署名 一稿多投、一稿多发、重复发表 危害预防处理 人际关系 导师-学生 合作-竞争 与公众、课题资 助者之间 同行评议 利益冲突 知识产权 著作权 署名权 伦理原则 受试者相关 的伦理问题 伦理审查《论文写作》 套路方法技巧 优秀高水平论文写 作技巧 规范严谨 结合专业 认识深入SCI写作技巧 文献追踪 数据处理 投稿 返修 写作投稿技巧 寻找目标期刊 组织文章结构 学术写作语言 同行评议价值 学术伦理道德 著作权 利益冲突 同时提交 研究欺诈 剽窃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医学信息检索》题库集——思考题

《医学信息检索》题库集——思考题 1.简述信息、知识、文献的概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2.文献按载体形式不同分为哪几种类型,并举例说明。 3.文献的级别及其相互关系。 4.在计算机检索中,如何缩小检索范围? 5.获取文献全文的方法有哪些? 6.常用的检索途径有哪些? 7.简述信息检索的原理 8.计算机检索通常包括哪些步骤? 9. 简述IM主题索引的编排规则。 10.《医学主题词表》(MeSH)字顺表的参照系统有哪几种?举例说明其意义。 11.按照存储内容的不同,数据库通常分为哪些类型? 12.什么叫主题词的扩展检索,它的优越性何在? 13.什么是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 14.影响查全率和查准率的因素有哪些? 15.独立型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6.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全率? 17.如何提高检索的查准率? 18.依据我国专利法专利有哪几种类型各种类型的专利有效期为多长? 19.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20.何谓数据库的顺排文挡和倒排文挡? 21.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工具有哪些? 22. 核心期刊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3.试述因特网搜索引擎的概念、类型。 24.简述会议论文的概念和特点,国内和国外会议论文的检索系统有哪些? 25. 周红同学在检索一个课题时,第一次检索的结果有172 条文献,你建议一下她采用何种方式来缩小检索范围? 26.Medline和Pubmed有什么区别? 27.专利文献的概念及特点是什么? 28.如果要查找有关“乙型肝炎流行病学”方面的中外文文献,可以选择哪些数据库?请选择其中一种数据库,简要检索策略。 29.通过哪些检索系统可以查明济宁医学院图书馆是否有“computer communications”这本期刊? 30. 请列出5个Google高级检索语法,并举例说明其用法。 31. 在CBMWin4.0版中的查找某作者发表的文献有几种方式?分别是什么? 32. 循证医学证据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33. 列举6种可以检索引文的数据库。 34. 文献的种类 35.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 36、试述文献法的概念和特点 37、文献检索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38、现有毕业论文的题目定为"国内外加密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论文初步拟定包括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最新版 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1、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 (1)斗争实践——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历 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阶级、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努力先后失败。 (2)思想启蒙——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的结果;三次大论战,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地位。 (3)阶级基础——五四前后工人阶级的壮大及其斗争为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提供了阶级基 础和实践需求。 (4)外来影响——“一战”的影响:“一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中国人对资 本主义方案产生了怀疑;(2分)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十月革命给陷于彷徨、苦闷的中国 人昭示了新的理想目标和建国方案,这就是走俄国人的路,搞社会主义。 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依 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从此不断向前发展,由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推进。 第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 导思想,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了正确的革命纲领和斗争策略, 为中国人民指明了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第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并沟通了中国革命和世界无产阶 级革命之间的联系,为中国革命获得了广泛的国际援助和避免走资本主义提供了客观可能性。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中国革命就展现了新的面貌: 第一,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 第二,发动工农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同时,中国共产党 月开始从事发动农民的工作,农民的运动蓬勃发展。 第三,实行国共合作,并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掀起大革命高潮,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2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2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2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2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2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2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2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2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多元统计分析习题分为三部分思考题验证题和论文题

《多元统计分析》习题分为三部分:思考题、验证题和论文题 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多元统计分析? 2﹑多元统计分析能解决哪些类型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聚类分析 1﹑简述系统聚类法的基本思路。 2﹑写出样品间相关系数公式。 3﹑常用的距离及相似系数有哪些?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4﹑利用谱系图分类应注意哪些问题? 5﹑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系统聚类分析? 第三章判别分析 1﹑简述距离判别法的基本思路,图示其几何意义。 2﹑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有何异同? 3﹑简述贝叶斯判别的基本思路。 4﹑简述费歇判别的基本思路。 5﹑简述逐步判别法的基本思想。 6﹑在SAS和SPSS软件中如何实现判别分析? 第四章主成分分析 1﹑主成分分析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2﹑主成分分析的主要作用有那些? 3﹑什么是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其意义何在? 4﹑为什么说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能反映主成分中所包含的原始变量的信息? 5﹑为什么要用标准化数据去估计V的特征向量与特征值? 6﹑证明:对于标准化数据有S=R。 7﹑主成分分析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 第五章因子分析 1﹑因子得分模型与主成分分析模型有何不同?

2﹑因子载荷阵的统计意义是什么? 3﹑方差旋转的目的是什么? 4﹑因子分析有何作用? 5﹑因子模型与回归模型有何不同? 6﹑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因子分析? 第六章对应分析 1﹑简述对应分析的基本思想。 2﹑简述对应分析的基本原理。 3﹑简述因子分析中Q型与R 型的对应关系。 4﹑对应分析如何在SAS和SPSS中实现? 第七章典型相关分析 1﹑典型相关分析适合分析何种类型的数据? 2﹑简述典型相关分析的基本思想。 3﹑典型变量有哪些性质? 4﹑典型相关系数和典型变量有何意义? 5﹑典型相关分析有何作用? 6 ﹑在SAS和SPSS中如何实现典型相关分析? 验证题 第二章聚类分析 1、为了更深入了解我国人口的文化程度,现利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聚类分析。分析选用了三个指标:(1)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DXBZ);(2)初中文化程度的人都占全部人口的比例(CZBZ);(3)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WMBZ),分别用来反映较高、中等、较低文化程度人口的状况。计算样品之间的相似系数,使用最长距离法、重心法和Ward法,将上机结果按样品号画出聚类图,并根据聚类图将30个样品分为四类。 2、根据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状况,对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分类。只要采用6个指标:(1)Call—每千人拥有电话线数,(2)movecall—每千户居民蜂窝移动电话数,(3)fee—高峰时期每三分钟国际电话的成本,(4)Computer—每千人拥有的计算机数,(5)mips—每千人中计算机功率(每秒百万指令),(6)net—每千人互联网络户主数。计算样本之间的距离采用欧式距离,用最长距离法、重心法、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计算。

模拟电路第四章课后习题测验答案

第四章 习题与思考题 ◆◆ 习题 4-1 在图P4-1所示互补对称电路中,已知V CC 为6V ,R L 为8Ω,假设三极管的饱和管压降U CES =1V , ① 试估算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P om ; ② 估算电路中直流电源消耗的功率P V 和效率η。 解:① W W R U V P L cem CC om 563.18 2)16(2)(2 2≈?-=-= 如忽略U CES ,则 W W R V P L CC om 25.28 2622 2=?=≈ ② W W R V P L CC V 865.28 6222 2≈??=≈ππ %55.54865 .2563.1≈==V om P P η 如忽略U CES ,则%53.78865.225.2≈== V om P P η 此题的意图是理解OCL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的P om 和P V 的估算方法。 ◆◆ 习题 4-2 在图P4-1所示的电路中: ① 三极管的最大功耗等于多少? ② 流过三极管的最大集电极电流等于多少? ③ 三极管集电极和发射极之间承受的最大电压等于多少? ④ 为了在负载上得到最大输出功率P om ,输入端应加上的正弦电压有效值大约等于多少? 解:① W W P P om CM 45.025.22.02.0=?=> ② A A R V I L CC CM 75.08 6==> ③ V V V U CC CEO BR 12622)(=?=> ④ 因为互补对称电路中无论哪个三极管导电,电路均工作在射极跟随器状态,1≈u A ,而略小于1,故V V V U U CC cem i 24.426 22≈=≈≈。 本题的意图是了解OCL 互补对称电路中功率三极管极限参数的估算方法。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doc

思考题与习题 1.一台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__________,斜率 C=___________。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3.若直流测速发电机的电刷没有放在几何中性线的位置上,试问此时电机正、反转时的输出特性是 否一样为什么 4. 根据上题 1 中已知条件,求该转速下的输出电流I a和空载输出电压U a0。 5.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电压与_________成严格的线性关系。 6.测速发电机转速为零时,实际输出电压不为零,此时的输出电压称为____________ 。 7.与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相比,直流测速发电机有何优点 8. 用作阻尼组件的交流测速发电机,要求其输出斜率_________,而对线性度等精度指针的要求是 次要的。 9.为了减小由于磁路和转子电的不对称性对性能的影响,杯形转子交流异步测速发电机通常是 () A.二极电机 B.四极电机 C.六极电机 D.八极电机 10.为什么异步测速发电机的转子都用非磁性空心杯结构,而不用鼠笼式结构 11.异步测速发电机在理想的情况下,输出电压与转子转速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非线性同方向变化; C.成正比; D.非线性反方向变化 答案 1、.一直流测速发电机,已知电枢回路总电阻R a=180Ω,电枢转速n=3000r/min ,负载电阻 R L=2000 Ω,负载时的输出电压U a=50V,则常数K e =,斜率 C=。 U a Ke n Cn =50 R a 1 R L C=50/3000= K e=C(1R a)= X (1+180/2000)= R L 2、直流测速发电机的输出特性,在什么条件下是线性特性产生误差的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是什么 答:直流测速发电机,当不考虑电枢反应,且认为励磁磁通、 R 和R 都能保持为常数时可认为其特性是线性的。

信息检索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 学号姓名专业 一、单选题 1、信息素养的核心是c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2、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人类要向着___b__发展. A、终身学习; B、学习型社会; C、创新发展; D、信息素质 二、多选题 1、简单地说,信息素养就是“ abcd 信息的技能或能力。” A、发现; B、检索; C、分析; D、利用 2、一般来说,信息素养主要包括 abcd 四个方面的内容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3、提高信息素养的途径是abcd A、系统的“信息检索课”; B、参加信息素养培训; C、利用网络和多媒体; D、加强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 三、简答题 1、高校学生应具备的信息素养的6个一级指标是什么? 答:○1鉴别信息及其来源○2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 ○3确定所需信息的范围○4将检出的信息融入自己的知识基础 ○5有效地利用信息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6合理、合法地获取和利用信息 2、美国图书馆协会(ALA)1989对“信息素养”的定义是什么?

答:信息素养是指个人具有察觉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的查询、评估、组织与利用信息的能力。 3、简述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关系。 答:信息素养的四个要素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 第二章思考题 学号姓名专业 一、单选题 1.参考文献的标准著录格式是____A________。 A、著者篇名来源出处; B、篇名著者来源出处 2.请标出文献:马品仲. 大型天文望远镜研究. 中国的空间科学技术,1993,13(5)P6-14,ISSN1000-758X 属于哪种文献类型___A_________。 A、图书; B、科技报告; C、期刊; D、报纸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项属于按出版类型分类的文献类型______BCD______。 A、光盘; B、图书; C、期刊; D、学位论文 2. 下列哪项属于文献三要素_____ABC_______。 A、知识; B、载体; C、记录方式; D、信息

第四章 课后习题

课后思考题 4.1 4.9 总结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律,若),I f Us s 1ω(=设置不当,会产生什么影响?一般说来,正反馈系统是不稳定的,而转速闭环转差频率控制系统具有正反馈的内环,系统却能稳定,为什么? 答:转差频率控制的规律为:(1)在sm s ωω≤范围内,如果气隙磁通保持不变,转矩Te 基本上与ωs 成正比。(2)定子电流不同时,按照一定的 ),I f Us s 1ω(=函数关系控制定子的电压和频率,可以保持气隙磁通恒定。若),I f Us s 1ω(=设置不当,则气隙磁通无法保持恒定,控制将出现紊乱。因为转差频率控制的被控量是频率差ωs ,在外环通过负反馈控制已经实现控制要求,在内环控制中,因为输出量要控制定子的实际频率,而ωω+s 才能得到实际的频率值ω1,因此需采用正反馈相加,由于内环调解器不是普通的PI 调解器,输出不受正反馈的影响,引起的扰动可通过外环进行调节,所以系统能实现稳定要求。 课后习题: 4.1 一台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为:额定电压V 380U N =,额定转速 min /960n N r =,额定频率Hz f 50N =,定子绕组为Y 联接。由实验测得定子电阻Ω=35.0R s , 定子漏感H 006.0L ls =, 定子绕组产生气隙主磁通的等效电 感H 26.0L m =,转子电阻Ω='5.0R r , 转子漏感H 007.0L lr =', 转子参数已折

算到定子侧 , 忽略铁芯损耗 。 ( 1 )画出异步电动机 T 形等效电路和简化电路。 ( 2 )额定运行时的转差率N s ,定子额定电流1N I 和额定电磁转矩。 ( 3 )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时,理想空载时的励磁电流0I 。 ( 4 )定子电压和频率均为额定值时,临界转差率m s 和临界转矩em T ,画出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解:(1) R L 'L R L 'L 异步电动机简化等效电路 (2) 额定运行时 由于额定转速min /960n N r =,同步转速min /10003 50 60r n 60f n p N 1=?== 额定运行时的转差率04.01000 960 1000s 11=-=-= n n n N 由异步电动机T 形等效电路 023 .1004.0023.126 .010035 .0-26.0006.01211111≈-≈?+=-+=++ =j j L f R j L L L j L j R C m N s m ls m ls s ππωω可得转子相电流幅值 () ()() A L C L s R C R U I lr ls r s s r 9735.150953.175939.172220 007.0023.1006.010004.05.0023.135.0220 2 22 2 '1212 '1'=+=?+?+??? ? ??+= ++???? ??+= πω气隙磁通在定子每相绕组中的感应电动势 V L s R I lr N r r g 7352.2028361.425.1569735.15E 2 212 ≈+?='+???? ??''=ω 额定运行时的励磁电流幅值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1 1-1回答以下问题: (1) 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 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10 A 。当温度为35C 时,该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5) 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1) 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 变,即半导体具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2) 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 子 提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因此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 入的杂质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 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 为在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但不能移 动),价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 是电中性 的。同理,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 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35C 时, 反向 饱和电流为 35 15 I s 10 40 A (5) 二极管在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的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r d R D 。 1-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 确定各电路 的输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 的工作状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 断开二极管,求 R D U D I D 交流电阻为 r d U D U T i D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

社会科学方法论思考题(含答案)

社会科学方法论 1.什么是科学? “科学”(science)一词源于拉丁文scio,本意是知识、学问。日本的福泽瑜吉把它译为“科学”。在中国,科学一词的意义对应于“格致之学”。1893年,康有为最早将“科学”一词引进中国。 所谓科学,是一种理论化、体系化的知识。狭义的科学指的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广义的科学泛指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人类的观察与技术都是科学的起源。 科学具有:可证伪性;假设与简化;内部逻辑一致;逻辑与经验的一致等特征。 2.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科学是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的科学,也就是狭义的科学。即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以理性思维建构起来的实证知识,表现为范畴、定理和定律的体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斯蒂芬·科尔用六个变量将科学分成不同等级。相比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在理论的成熟性上,具有高度成熟的理论,其研究更受范式指导、具有更高水平的严密性;在定量化上,自然科学的思想更习惯于用数学来表达;在认知共识上,自然科学在理论、方法、问题的意义以及个人贡献意义上有更高水平的共识;在语言能力上,具有运用理论做出可证实的预言的能力;自然科学的旧理论的过时具有更高比例,作为目前工作的参考———表明知识进行有意义的积累;自然科学的“进步”或新知识增长的速度相比社会科学更快。 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社会科学是指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任务是研究并阐述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它属于广义上的科学,即一切分科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人文科学源出拉丁文humanitas,意为人性﹑教养。十五世纪欧洲始用此词。指有关人类利益的学问,以别于曾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多次演变。现代用作“社会科学”的别称。《辞海》没有区分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日常用语中,对此也很少加以区分。 虽然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区分是相对的,但为了研究的方便,作这样的区别还是必要的。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侧重于研究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与合作,以及其背后的机制,包含的基础学科有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则侧重于研究人的价值、心理、心灵、情感、思维和精神活动,包含的基础学科有文学、语言学、心理学、伦理学、哲学、神学等等。 科学是总称,其载体是各门具体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代表性学科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呈现出连续过渡的特征。社会科学介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二者的特征。

02326操作系统第4章课后思考题

1、何谓之与时间有关的错误?举例说明之。并发进程执行时一定会产生与时间有关的错误吗?为什么。 与时间有关的错误是指两个程序都以各自的速度交叉着运行,同时访问共享信息导致的错误。 比如程序A对共享变量p执行+1操作后,休眠一秒输出变量p,程序B对共享变量p执行减1操作后,休眠一秒输出变量p。导致的结果就会和想象中的不相同。 并发程序不一定都导致时间相关的错误,我们可以对共享变量加锁来解决这个问题 2、什么是临界区,什么是相关临界区,对相关临界区的使用规则?系统中某些资源一次只允许一个进程使用,则这类资源被称为临界资源,而在进程中访问临界资源的程序被称为临界区。 多个进程涉及到同一个临界资源的临界区被称为相关临界区。 使用规则:(1)只能选择一个进程进入临界区,其他进程必须等待。(2)不能强迫一个进程无限的等待进入他的临界区 (3)任何一个进程在进入临界区后都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退出临界区。 3、若使用P、V操作管理某一组相关临界区,其信号量S的值在【-1,1】之间变化,当S=-1,s=0,S=1时,他们各自的物理含义是什么?当S=-1,临界区已满,且有一个进程正在等待 当S=0,临界区已满 当S=1, 临界区为空

4、两个并发执行的进程A和B的程序如下: 进程A: While(true){ N = N+5; }; 进程B: While(true){ 打印N的值; N = 0; }; 其中,N为整数,初值为4,若进程A先执行3次循环后,进程A 和进程B又并发执行了一个循环,请写出可能出现的打印值。 答:可能出现的打印值:19,0,24。因为N初值为4,若进程A先执行了三个循环,此时N的值为19。当进程A和进程B并发执行时可能会有如下两种执行次序,即进程A先执行一次循环,然后再进程B执行一次循环,此时打印的是正确值24,执行后N中的值为0。但若进程B先执行一次循环,然后再进程A执行一次循环,则打印的值是19,执行后N中的值是0。这是错误的,即发生了与时间有关的错误。用P、操作进行管理,使进程A和B并发时不会出现与时间有关的错误的程序如下:(S为互斥信号量,初值为1), 进程A 进程B while(1){ while(1){

第四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CPU与I/O接口间的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2、CPU通过一个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信息 3、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_________,例如READY(就绪信号)表示输入设备已准备好信息,BUSY(忙信号)表示输出设备是否能接收数据。 答案:工作状态 4、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_________的信息。 答案:启动和停止 5、74LS244是一种__________输出的八缓冲器和线驱动器。 答案:三态 6、74LS245是一种三态输出的__________总线收发器。 答案:八 7、在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时,总线周期状态S2、Sl、S0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低电平 8、当LOCK为_______时,其它总线主控部件都不能占用总线。 答案:低电平 9、在DMA期间,LOCK端处于________。 答案:高阻状态 10、在T2、T3、Tw、T4状态时,S6为________,表示8088/8086当前连在总线上。 答案:低电平 11、CPU与内存及I/O装置间传送数据的硬件线路通道称为________。 答案:总线 12、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答案:存储器、I/O设备 13、各类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即片总线,例如8086/8088CPU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等即构成该芯片的__________。 答案:片总线 14、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___信号,使CPU插人一个TW状态。 答案:READY 15、片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_________总线等三组总线。 答案:控制 16、地址总线通常是_____总线,由CPU输出,8位微处理器有16条地址总线,16位微处理器有20条或更多。 答案:单向 17、总线通信协议主要是解决信息传输的开始和结束问题,是实现总线__________和信息传送的手段,常用的通信协议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两种。 答案:仲裁 18、8086/8088CP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答案:分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