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跨简支箱型梁桥设计计算说明

多跨简支箱型梁桥设计计算说明
多跨简支箱型梁桥设计计算说明

多跨简支箱型梁桥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章桥梁设计概况

1、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Ⅱ级;

(2)桥梁宽度:净-7m+2×0.5m;

(3)桥梁跨径:32+40+32;

(4)路面横坡:2%;

2、结构形式: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3、材料:混凝土采用C40以上混凝土;钢筋采用热轧R235、HRB235即HRB400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箍筋应选用其中的带肋钢筋;按构造配置的钢筋网可采用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应选用钢绞线,钢丝;

3、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桥址条件:桥址区内场地可划分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地段,场地类别属Ⅰ类;

第二章桥跨布置方案比选及尺寸拟定

2.1方案比选

本设计桥梁的形式可考虑拱桥、简支梁桥、连续梁桥三种形式。从实用、安全、经济、美观、环保以及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桥梁设计原则:

(1)实用性。桥梁必须实用,要有足够的承载力。能保证行车的畅通、舒适和安全。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要能满足交通运输本身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支援农业等等。

(2)安全性。桥梁的设计要能满足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受力需要,能够保证其耐久性和稳定性以及在特定地区的抗震需求。

(3)经济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经济性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能够满足桥两个方面需求的情况下要尽量考虑是否经济,是否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

(4)美观性。在桥梁设计中应尽量考虑桥梁的美观性。桥梁的外形要优美,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合理的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

(5)环保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领域,一个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在保证顺

利工的前提下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应根据上述原则,对桥梁作出综合评估:

(1)梁桥:

梁式桥是指其结构在垂直荷载的作用下,其支座仅产生垂直反力,而无水平推力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受力明确,理论计算较简单,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日臻完善和成熟。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混凝土材料以砂、石为主,可就地取材,成本较低;

(b)结构造型灵活,可模型好,可根据使用要求浇铸成各种形状的结构;(c)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建成后维修费用较少;

(d)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较大,变性较小;

(e)可采用预制方式建造,将桥梁的构件标准化,进而实现工业化生产;设计荷载的比重,既节省材料、增大其跨越能力,又提高其抗裂和抗疲劳的能力;(j)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所采用的预应力技术为桥梁装配式结构提供了最有效的拼装手段,通过施加纵向、横向预应力,使装配式结构集成整体,进一步扩大了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范围。

简支梁:

简支梁可以降低梁高,节省工程数量,有利于争取桥下净空,并改善景观;其结构刚度大,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以及减震降噪作用,使行车平稳舒适,后期的维修养护工作也较少。从城市美学效果来看,连续梁造型轻巧、平整、线路流畅,将给城市争色不少。

连续梁:

目前我国道路桥梁结构一般考虑简支梁和连续梁结构形式。简支梁受力明确,因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力、特殊力的影响小,设计施工易标准化、简单化。

(2)拱桥:

拱桥的静力特点是,在竖直何在作用下,拱的两端不仅有竖直反力,而且还有水平反力。由于水平反力的作用,拱的弯矩大大减少。如在均布荷载q 的作用下,简直梁的跨中弯矩为ql2/8,全梁的弯矩图呈抛物线形,而设计得合理的拱轴,主要承受压力,弯矩、剪力均较小,故拱的跨越能力比梁大得多。由于拱是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抗拉性能较差、抗压性能较好的石料,混凝土等来建造。石拱对石料的要求较高,石料加工、开采与砌筑费工,现在已很少采用。由墩、台承受水平推力的推力拱桥,要求支撑拱的墩台和地基必须承受拱端的强大推力,因而修建推力拱桥要求有良好的地基。对于多跨连续拱桥,为防止其中一跨破坏而影响全桥,还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或设置单向推力墩以承受不平衡的推力。

(3)方案比选及截面形状选定:

由上述条件可知,根据本设计具体的情况,制作拱桥难度较大,放弃拱桥方案。简支梁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箱形简支梁桥主要用于预应力混凝土梁桥。尤其适用于桥面较宽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和跨度较大的斜交桥和弯桥。最后选定简支梁箱形梁桥。

2.2 主梁尺寸拟定

2.2.1 箱梁高度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的主梁高跨比通常为1/15 ~ 1/25,本设计的主梁高度采用160cm,其高跨比为 1/20和1/25。

2.2.2 箱梁顶、底、腹板的厚度

箱梁顶板主要考虑桥面板手里需要,考虑受力要求外,还要考虑布置预应力钢束到的需要,拟定高度为30cm,腹板厚度考虑布置预应力钢束到的需要和抗剪墙厚度的要求,定为30cm,底板拟定高度为30cm.腹板和顶板接处做成0.15m 0.15m的承托,使箱壁剪力流能顺利传递,避免在转角处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

2.3 横隔梁设置

为方便施工,各主梁均不设跨中横隔梁,反设端横隔梁,各主梁之间的横向联系依靠现浇湿接缝来完成。

横截面布置图如下:

2.4 主梁全截面几何特征的计算

第3章结构内力计算

3.1 箱梁自重(一期恒载)

由主梁构造,

故一期恒载集度有:

g

i

=4.5225×25=109.219KN/m

3.2 二期恒载

二期恒载由护栏及桥面铺装构成。

g

1

=2×24?0.5/2.5 = 9.6 KN/m

g

2

=(0.06+0.14)/2?8?24+0.05?8?23= 28.4KN/m

g i =g

1

+ g

2

=38 KN/m

3.3 恒载内力

设X 为计算截面至左支承中心的距离,令α=X/L,则箱梁的恒载内力计算见表3—1

表3—1 恒载内力计算表

计算数据 L= 31.40 m L 2= 985.96 m 2

项目

g i

M g =α(1-α) ? L 2?g i /2(KN/m) V g =(1-2α)?L ?

g i /2(KN) 跨中 四分点 四分点 支点 α

0.5 0.25 0.25 0 α(1-α)/2 0.125 0.0938 (1-2α)/2

0.25 0.5 第一期恒载 109.219 13460.7 10100.9 857.4 1714.7 第二期恒载 38.0 4683.31 3514.36

298.3 596.6

计算数据

L= 39.40m L 2= 1552.36 m 2

项目

g i

M g =α(1-α) ? L 2?g i /2(KN/m) V g =(1-2α)?L ?

g i /2(KN) 跨中 四分点 四分点 支点 α

0.5 0.25 0.25 0 α(1-α)/2 0.125 0.0938 (1-2α)/2

0.25 0.5 第一期恒载 109.219 21193.4 15903.5 1075.8 2151.6 第二期恒载 38.0 7373.71 5533.23

374.3 748.6

3.4 活载内力计算

3.4.1 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车道荷载的冲击系数

2

2f l

π

=

均小于1.5HZ 取 0.05μ=。 双车道不考虑汽车荷载折减,所以车道折减系数ξ=1.0 3.4.2 计算活载内力

公路——二级车道荷载由均布荷载q k = 0.75?10.5=7.875 KN/m 和集中荷载

P K =()31.451801800.75214.2505-???+?=??

-??KN P K =()39.451801800.75238.2505-???+?=??

-??

KN

两部分组成,计算剪力效应时,集中荷载标准值P K 应乘以1.2的系数,即

计算剪力时,P /K =1.2 当L=31.4m 时, P K = 1.2?214.2=257.04 KN L=39.4m 时, P K = 1.2?238.2= 285.84 KN

由杠杆原理法计算出荷载横向分布系数c m =1.305

3.4.2.1 计算跨中截面最大弯矩及最大剪力

211=

123.2458l ω=/194.045 ,11

7.859.854

l y ==/m 1

11

(1)() 1.0511.305(7.875123.245214.27.85)3633.9K c k

KN M

q y m M

P μξω=+???+?=????+?=?∑'111

(1)() 1.051 1.305(7.875194.045238.29.85)5308.9K c k

M KN M

q y m P μξω=+???+?=????+?=?∑2111

= 3.925 4.925222l ω??=/ ,20.5y =m

22

(1)() 1.051 1.305(7.875 3.925257.040.5)218.5K c k

Q KN

q y m P μξω=+???+?=????+?=∑'22

(1)() 1.051 1.305(7.875 4.925285.840.5)249.0K c k

Q KN

q y m P μξω=+???+?=????+?=∑

图3-1

Pk=257.04KN/285.84KN

3.4.2.2 计算四分点截面最大弯矩及最大剪力

313=92.434145.534216

l l ω??=/ , 33

5.88757.387516l y ==/m 2

33

(1)() 1.051 1.305(7.87592.434214.27.85)3301.5K c k

KN M

q y m M

P μξω=+???+?=????+?=?∑'

2

33

(1)() 1.051 1.305(7.875145.534238.29.85)4785.4K c k

M KN M

q y m P μξω=+???+?=????+?=?∑

4133=8.8311.08244l ω??=/ ,40.75y =m

44

(1)() 1.051 1.305(7.8758.83257.040.75)359.4K c k

Q KN

q y m P μξω=+???+?=????+?=∑'

44

(1)() 1.051 1.305(7.87511.08285.840.75)413.3K c k

Q KN

q y m P μξω=+???+?=????+?=∑

3.4.2.3 计算支点截面最大剪力

3/4

四分点截面剪力

图3-2

71

=15.719.72

lh ω=/,71y =

77

(1)() 1.051 1.305(7.87515.7257.041)521.6K c k

Q KN q y m P μξω=+???+?=????+?=∑'77

(1)() 1.051 1.305(7.87519.7285.841)604.2K c k

Q KN

q y m P μξω=+???+?=????+?=∑

3.5 内力组合计算

表3—2 内力组合表

L=31.4m 时,内力组合表 荷载类别

跨中截面

四分点截面

支点截面 M V M V V KN*m KN

KN*m KN KN 第一期荷载 13460.7 0 10100.9 857.4 1714.7 第二期荷载 4683.3 0 3514.4 298.3 596.6 总荷载 18144.0 0 13615.3 1155.7 2311.3 车道荷载 3633.9 218.5 3301.5 413.3 521.6 恒+活 21777.9 218.5 16916.8 1569.0 2832.9 Sj=1.2恒+1.4活 26860.3 305.9 20960.5 1965.5 3503.8 恒+0.7活 20687.7 153.0 15926.3 1445.0 2676.4 提高后的sj 47548 458.9

36886.8

3410.5

6180.2

L=39.4m 时,内力组合表

支点剪力

图3-3

荷载类别

跨中截面 四分点截面 支点截面 M V M V V KN*m KN

KN*m KN KN 第一期荷载 21193.4 0 15903.5 1075.8 2151.6 第二期荷载 7373.7 0 5533.2 374.3 748.6 总荷载 28567.1 0 21436.7 1450.1 2900.2 车道荷载 5308.9 249.0 4785.4 413.3 604.2 恒+活 33876.0 249.0 26222.1 1863.4 3504.4 Sj=1.2恒+1.4活

41713.0 348.6 32413.6 2318.7 4326.1 恒+0.7活 32283.3 174.3 24786.5 1739.4 3323.1 提高后的sj 73996.3 522.9

57200.1

4182.1

7649.2

经计算可知,两种不同的跨径受力,跨径大的箱梁需承受较大的力。所以按大跨径箱梁分析预应力钢束的布置是安全的。

第4章 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及估算

4.1 预应力梁应满足的强度要求

1按跨中正截面抗裂性要求估算钢筋面积

根据跨中正截面抗裂要求,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为满足抗裂性要求,所需的有效预应力为:

)1(7.0W

e A

f W M N p

tk s

pe +-≥

式中:

s M ——短期效应弯矩组合设计值; s M =Qs G G M M M ++21=33876.01m kN ?

A ——跨中截面全截面面积。由表有:A =4522500 mm 2; W ——全截面对抗裂验算边缘的弹性抵抗矩。由表有;

W =b

y I = 9

61022.32610

2680.1251016004522500???

?-

??

?

=1014.837×610mm 3

P e ——预应力钢筋合力作用点到毛截面重心轴的距离。

设预应力钢筋截面重心距截面下缘为P a =100mm ,则

P e =b y -P a =1007-100=907mm 。

tk f ——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tk f =2.65MPa 。

所以有效预应力合力为:

)

1(7.0W

e A

f W M N p

tk s

pe +-≥= 66633876.0110/1014.837100.7 2.65190745225001014.83710??-?+?

=2.838×710 N

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为con σ=0.75pk f 。pk f 为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预应力钢筋采用低松弛钢绞线1×7标准型。单根个钢绞线的公称面积

pl A =139mm 2,pk f =1860 MPa ,con σ=0.75×1860=1395 MPa。预应力损失按张拉

控制应力的20%估算,则可得需要预应力钢筋的面积为 p A =

con

pe N σ)2.01(-= 7

2.838100.81395

?? =25430.1mm 2

根据估算结果,采用27束7j φ15.2的预应力钢绞线;锚具采用夹片式群锚,提供的预应力钢筋截面积为p A =27×7×139=26270mm 2,采用φ70金属波纹管道成孔,预留孔道直径75mm 。

4.2 预应力钢筋布置

1跨中截面预应力钢筋的布置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预应力布置应符合《公路桥规》中的有关构造要求的规定。参照有关设计图纸并按《公路桥规》中的规定,对跨中截面预应力束的初步布置如图11:

图11 跨中截面钢束布置图(尺寸单位/cm )

2锚固面刚束布置

锚固面刚束布置如图12:

图12 锚固面钢束布置图(尺寸单位/cm )

4.3其他截面刚束位置及倾角计算

(1)刚束弯起形状、弯起角θ

采用直线段中接圆弧段的方式弯起;为使预应力钢筋的预加力垂直作用于锚垫板, 21-N 43-N 56N - 78N - 910N - 1112N - 1314N - 1516N - 17N 的弯起角都为

1° 1819N -的弯起角都为2 ;

2021N - 的弯起角为 4; 2223N - 2425N - 2627N - 的弯起角为 6°. 21-N 43-N 56N - 78N - 910N - 1112N - 1314N - 1516N - 17N 升高值为50mm ,1819N - 的升高值为100mm ,2021N -的升高值为200mm, 2223N -的升高值

为300mm , 2425N - 2627N -的升高值为400mm 。各钢束的弯起半径分别为

1N R =40000mm; 2N R =35000mm; 3N R =35000mm; 4N R =20000mm; 5N R =20000mm

(2)钢束各控制点位置的确定

各号刚束计算及其弯起布置如图13:

图13 曲线预应力钢筋计算图(尺寸单位/cm )

弯起半径分别为40000mm,35000mm,35000mm,20000mm, 20000mm. 计算过程:

21-N 43-N 56N - 78N - 910N - 1112N - 1314N - 1516N - 17N :

d l =c ?cot θ=50?cot

1 =2864mm 2b l =Rtan 2

θ

=40000?tan 12=349mm

w

l =

d

l +

2

b l =2864+349=3213mm

w k l d l x -+=2

=

31400

10632132

+-=12765mm 1b l =2b l cos θ=349?cos 1=349mm k x +1b l +2b l =12593+349+349=13291mm

1819N -:

d l =c ?cot θ=100?cot 2=2863mm 2b l =Rtan

2

θ

=45000?tan 22=611mm

w l =d l +2b l =2863+611=3474mm w k l d l x -+=2=31400

8934742

+-

=12315mm

1b l =2b l cos θ=611?cos 2 =611mm k x +1b l +2b l =12315+611+611=13537mm

2021N -:

d l =c ?cot θ=200?cot 4=2860mm 2b l =Rtan 2

θ

=35000?tan 42=1222mm

w

l =

d

l +

2

b l =2860+1222=4082mm

w k l d l x -+=2

=

31400

7240822

+-=11690mm 1b l =2b l cos θ=1222?cos 4=1219mm k x +1b l +2b l =11690+1219+1222=14131mm

2223N -:

d l =c ?cot θ=300?cot 6 =2854mm 2b l =Rtan

2

θ

=20000?tan 62=1310mm

w l =d l +2b l =2854+1310=4164mm w k l d l x -+=2= 31400

5541642

+-

=11591mm

1

b l =

2

b l cos θ=1310?cos 6 =1303mm

k x +1b l +2b l =11591+1310+1303=14203mm

2425N - 2627N - :

d l =c ?cot θ=400?cot 6 =2846mm 2b l =Rtan

2

θ

=20000?tan 62=1399mm

w l =d l +2b l =2846+1399=4245mm w k l d l x -+=2= 31400

3842452

+-=

11510mm

1

b l =

2

b l cos θ=1399?cos 6=1385mm

k x +1b l +2b l =11510+1399+1385=14294mm

将各刚束的控制点汇总于下表7:

表7 各钢束弯曲控制要素表1

表7 各钢束弯曲控制要素表2

当L=39.4m 时

(3)各截面钢束位置及其倾角计算

计算钢束上任一点i 离梁底距离i a =a +i c 及该点处钢束的倾角i θ,式中a 为钢束弯起前其重心至梁底的距离,i c 为i 点所在计算截面处钢束位置的升高值。

计算时,首先应判断出i 点所在的区段,然后计算i c 及i θ, 即

1)当(i x -k x )≤0时,i 点所在的区段还未弯起,i c =0,故i a =a =100mm ,

0=i θ;

2)当()()210b b k i L L x x +≤- 时,i 点位于圆弧弯曲段,i c 及i θ按下列式计算,即:()2

2k i i x x R R c ---=和()

R

x x k i i -=-1

sin θ

3)当()()21b b k i L L x x +- 时,i 点位于靠近锚固端的直线段,

此时0θθ=i ,i c 按下式计算,即()02tan θb k i i L x x c --=

各钢束和各钢束的各个截面的i a 及其倾角i θ计算值见下表8 当L=31.4m 时:

当L=39.4m时:

第五章 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估算及布置 5.1受力普通钢筋

按极限承载力确定普通钢筋数量。在确定预应力钢筋数量后,非预应力钢筋根据正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要求来确定。设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的合力点到截面底边的距离为a =120,0h =1600-120=1480mm 。依据《公路桥规》(JTD D62)第 4.2.3条,确定箱型截面翼缘板的有效宽度,对于中间梁的跨中截面:i f mi b b ρ=

计算跨径i l =39.4m ;

式中:mi b ——腹板两侧上、下各翼缘的有效宽度, i =1,2,3,…,见《公路桥规》(JTD D62)图4.2.3-1;

f ρ——简支梁的跨中截面翼缘有效宽度的计算系数,可按《公路桥规》

(JTD D62)图4.2.3-2和表4.2.3确定;

i b ——腹板两侧上、下各翼缘的实际宽度, i =1,2,3,…,见《桥规》(JTD

D60)图4.2.3-1;

1m b =f ρ1b

i l b 1= 1650

39400=0.042<0.05 1m b =1b =1650mm 2m b =f ρ2b

i l b 2= 205039400

=0.05≤0.05 2m b =2b =2050mm

5m b =f ρ5b

i l b 2=30039400

=0.0076<0.05 5m b =5b =300mm 根据上述

i

l b 4

的比值,由《公路桥规》(JTD D62图4.2.3-2)查得f ρ=1.0。 所以f b '=2(b+1m b +2m b )=2×(300+1650+2050)=8000mm ,b 为梁腹板宽度 先假定为第一类T 形截面

由公式: )2

(0'0x

h x b f M r f cd d -≤

求解x

0r 为结构重要性系数,0r =1.0,查表得d M =41713MPa

所以 1.0×41713×610≤22.4×8000x (1480-

2

x ) 解得:x =166.5mm<'f h = 375mm ('f h 为截面受压翼缘厚度) 为第一类T 形截面。

则根据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需要非预应力钢筋截面面积为: '22.48000166.5126026270

330

cd f pd p

s sd

f b x f A A f -??-?=

=

<0

所以不需要配非预应力筋。 5.2箍筋设计

检验是否需要根据计算配置箍筋 跨中截面:

=?-03)105.0(bh f td 3105.0-? 1.836001314.8??? =721.83KN

支座截面:

=?-03)105.0(bh f td 3105.0-? 1.836001179.6???=647.6KN

因为 3000,0,2

305.90.5103503.8l td d d V KN f bh V KN γγ-=

故可在梁跨中的某长度范围内按构造配置箍筋,其余区段按计算配置箍筋。

图16 计算剪力分配图(尺寸单位/cm )

上图所示的剪力包络图中,支点处剪力计算值0,0d V r ,跨中处剪力计算值

2/,0l d V r 。=?==-03,0)105.0(bh f V r V td x d x 721.83KN 的截面距跨中截面的距离

可由剪力包络图 比例求得,为

2/02/12l l x V V V V L l --?=

=39400721.83348.6202624326.1-348.6

mm -?= 同时,根据《公路桥规》规定,在支座中心线附近2/h =800mm 范围内箍筋

的间距最大为100mm 。

距支点中心线2/h 处的计算剪力值'V 按剪力包络图按比例得

L V V h LV V l )(2/00'--=

= 394004326.11600(4326.1348.6)

4164.639400

KN ?-?-=

本设计中由混凝土和箍筋承担全部剪力计算值为'V 。

箍筋采用直径为10mm 的四肢箍筋,箍筋截面积1sv sv nA A ==4×78.5=314mm 2。 跨中截面: 0

26270

100

100 3.336001314.8p s A A P bh +==?

=?

支座截面: 026270

100100 3.716001179.6p s A A P bh +==?=?

3.33 3.71

3.522

P +=

= mm

01314.81179.6

1247.22h mm +=

=

箍筋间距v S 为

2

'0

,631)

()6.02)(1056.0(V bh f A f P a a S su sv k cu v +?=

-=

(

)262

2

1 1.10.561020.6 3.523141956001247.24164.6

-????+????

=64mm

确定箍筋间距的设计值还应考虑《公路桥规》的构造要求。

取v S =80mm 时,满足v S =300,及400mm 8002

1

=≤h 也满足箍筋配筋

314

80300

sv sv v A bS ρ=

=? =0.65%18.0>%,满足要求。 所以,在支座中心向跨径长度方向的800mm 范围内,设计箍筋间距v S =100mm ,而后到跨中截面的箍筋间距为80mm 。 5.3水平纵向钢筋

水平纵向钢筋的作用主要是在梁侧面发生混凝土裂缝后,可以减小混凝土的裂缝宽度。水平纵向钢筋为构造钢筋,此箱梁腹板跨中到距支点一倍梁高处配置7对直径为12mm 的水平纵向钢筋,间距200mm 。 5.4 架立钢筋

根据《公路桥规》的规定及截面尺寸选用直径为12mm 的架立钢筋。 5.5 堵头板钢筋

根据预制箱梁堵头板的行状及截面尺寸,横向采用7根直径12mm 钢筋,间距20cm ,纵向采用19根直径10mm 钢筋间距15cm 。个别间距及钢筋长度依截面尺寸而定。

第六章 持久状况截面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一)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取弯距最大的跨中截面进行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 1求受压区高度x

预应力钢筋和普通钢筋的合力作用点到截面底边的距离为sp a =285.2mm ,

0h =1600-285.2=1314.8mm ,上翼缘平均厚度'f h =375mm ,有效工作宽度f b '=8000mm

首先按式f f cd s sd p pd h b f A f A f ''≤+

判断截面类型:

s sd p pd A f A f +=3(1260262700)10-?+?= 33100.2KN

螺旋桨设计计算说明书.

某沿海单桨散货船螺旋桨设计计算说明书 姓名: XXX 班级:XXX 学号:XXX 联系方式:XXX 日期:XXX

1.已知船体的主要参数 船长 L = 118.00 米 型宽 B = 9.70 米 设计吃水 T = 7.20 米 排水量 △ = 5558.2 吨 方型系数 C B = 0.658 桨轴中心距基线高度 Zp = 3.00 米 由模型试验提供的船体有效马力曲线数据如下: 航速V (kn ) 13 14 15 16 有效马力PE (hp ) 2160 2420 3005 4045 2.主机参数 型号 6ESDZ58/100 柴油机 额定功率 Ps = 5400 hp 额定转速 N = 165 rpm 转向 右旋 传递效率 ηs=0.98 3.相关推进因子 伴流分数 w = 0.279 推力减额分数 t = 0.223 相对旋转效率 ηR = 1.0 船身效率 0777.111=--=w t H η 4.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采用MAU 四叶桨图谱进行计算。 取功率储备10%,轴系效率ηs = 0.98 螺旋桨敞水收到马力: P D = 4762.8 根据MAU4-40、MAU4-55、MAU4-70的Bp --δ图谱列表计算: 项 目 单位 数 值 假定航速V kn 13 14 15 16 V A =(1-w)V kn 9.373 10.094 10.815 11.536 Bp=NP D 0.5/V A 2.5 42.34 35.18 29.60 25.19

Bp 6.51 5.93 5.44 5.02 MAU 4-40 δ75.82 70.11 64.99 60.75 P/D 0.640 0.667 0.694 0.720 ηO0.5576 0.5828 0.6055 0.6260 P TE =P D ·η H ·η O hp 2862.09 2991.44 3107.95 3213.18 MAU 4-55 δ74.35 68.27 63.57 59.33 P/D 0.686 0.713 0.741 0.770 ηO0.5414 0.5672 0.5909 0.6112 P TE =P D ·η H ·η O hp 2778.94 2911.36 3043.28 3137.21 MAU 4-70 δ73.79 67.79 63.07 58.70 P/D 0.693 0.723 0.754 0.786 ηO0.5209 0.5456 0.5643 0.5828 P TE=P D ·η H ·η O hp 2673.71 2800.49 2891.86 2991.44 据上表的计算结果可绘制PT E、δ、P/D及η O 对V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插床机构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第三章插床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 第四章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 第五章工作台设计方案 第六章总结 ; — @

第一章绪论 一,设计的题目:插床运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此设计是工科专业在学习《机械原理》后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综合设计训练,其目的: 1.巩固理论知识,并应用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建立机械传动系统方案设计、机构设计与分析概念; 3.进行计算、绘图、正确应用设计资料、手册、标准和规范以及使用经验数据的能力训练。 三,主要内容: 1.确定插床主要尺寸,然后按1:1的比例画出图形。对插刀进行运动分析,选取适当比例尺画出不同点速度,加速度矢量图得到不同点的速度,加速度,并对两处位移,作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同转角的图像 : 2.在内容1运动分析的基础上作出运动循环图,在运动循环图的指导下,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工作台进给运动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包括上下滑板1和2进给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回转台3分度运动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刀具与工作台在运动中的协调性分析;) 3.整理和编写说明书一份,对图纸进行详细说明 时间安排 (1).第一天 明确任务,准备作图工具,并打扫教室。 (2). 第二、三天 在老师的指导下确定构建尺寸,作出机构简图,并进行运动分析,并作出一个周期的位移、速度、加速度随转角变化的图像 (3). 第四、五天 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作台的机构传动方案设计,并画出传动示意图。 (4). 第六、七、八天 < 自己总结,整理并编写说明书一份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名称:专业:年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一、设计题目插床传动系统方案设计及其运动分析 二、主要内容 1)对指定的机械进行传动系统方案设计; 2)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简图设计(含必要的机构创意实验); 3)飞轮设计; ( 4)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具体要求 插床是用于加工各种内外平面、成形表面,特别是键槽和带有棱角的内孔等的机床(如 另:l BC/l BO2=1,工作台每次进给量0.5mm,刀具受力情况参考图2。机床外形尺寸及各部份联系尺寸如图1所示(其中:l1 =1600,l2 =1200, l3 =740, l4 =640, l5 =580, l6 =560, l7 =200, l8 =320, l9 =150, l10 =360, l11 =1200,单位均为mm,其余尺寸自定。 四、完成后应上交的材料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2) 一号图一张,内容包括:插床机构运动简图、速度及加速度多边形图、S(φ)-φ曲线、 V(φ)-φ曲线和a(φ)-φ曲线; 3) 三号坐标纸一张:Med(φ)、Me r(φ)-φ曲线; [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选题列表1

毕业设计课程设计类: 1、泵体无夹具工艺设计论文 2、连接座课程设计 设计类: 1、斗式提升机的设计 2、建筑卷扬机的设计 3、船用挖掘机起升机构的设计 4、15KN船用柴油机绞车的设计 5、3T悬臂起重机的设计 6、平面转弯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7、12T桥式起重机起升机构的设计 8、8T桥式起重机主起升机构的设计 9、SGB-620-40T型刮板输送机的设计 10、钢筋弯曲机的设计 11、单轨抓斗起重机设计 12、5T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的设计 13、矿用提升机构的设计 14、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 15、数控龙门三枪H型钢自动火焰切割机 16、双梁起重机毕业设计

17、螺旋输送机的设计 18、船用锚机的设计(起重) 19、船用柴油机绞车的设计 20、机械手设计 21、电动(液压)锚机的设计(起重) 22、12.5T单卷筒绞缆车设计(起重) 23、柴油机绞车的设计(起重) 24、-WY型滚动轴承压装机设计 25、带式输送机 26、设计-“包装机对切部件”设计 27、数控回转工作台 28、无摩擦球阀设计 29、旋风除尘器设计 30、液压控制阀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31、起毛机主传动结构设计 32、球面蜗杆加工专用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设计 33、发动机余热发电系统设计 34、射流抛光实验装置中抛光槽系统的研制 35、基于MATLAB的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36、减速机设计 39、1.8T慢速卷扬机设计 40、愕式破碎机

PLC设计: 1、自动装卸料气动机械手PLC控制设计 2、自动售货机的PLC系统设计 3、机械手控制PLC设计 4、机舱环境检测系统设计(单片机) 5、乘客电梯的PLC控制 6、电梯的PLC控制 7、卧式双面钻孔机床PLC 8、自动钻床与机械手的配合运用PLC控制设计 9、污水处理系统的PLC设计 10、单片机: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11、基于UC3842开关电源的设计 12、PLC在X53K铣床改造中的应用 工艺夹具类: 1、中间泵壳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2、空气管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3、排气管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4、钻床立柱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5、涡轮箱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6、摇臂工艺与两套工装夹具的设计 7、前刹车调整臂外壳

小区燃气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基础资料……………………………………………( 1 ) 1.1 燃气供应对象…………………………………………( 1 ) 1.2 燃气供应的设计参数……………………………………( 1 ) 1.3 用户灶具配备…………………………………………( 1 ) 1.4 康盛花园三期工程平面图………………………………( 2 ) 2 设计计算…………………………………………………( 2 ) 2.1 庭院管道………………………………………………( 2 ) 2.2 室内管道 (15) 3 天然气替换的可行性分析 (25) 3.1 华白指数 (25) 3.2 庭院管道的天然气替换核算 (26) 3.3 室内管道的天然气替换核算 (26) 结束词 (27) 致谢词 (28) 参考文献 (29) 附图1 庭院管道水力计算图 (30) 附图2 庭院管道纵断面图A (31) 附图3 庭院管道纵断面图B (32) 附图4 24幢立管7的水力计算系统图 (33) 附表1 庭院管道水力计算表(人工煤气) (34)

附表2 庭院管道水力计算表(天然气) (41) 附表3 各幢楼的室内燃气立管水力计 算表(人工煤气) (48) 附表4 各幢楼的室内燃气立管水力计 算表(天然气) (80)

1 设计基础资料 1.1 燃气供应对象 某小区八幢居民楼,其楼层数及住户分布如表1: 表 1 1.2 燃气供应的设计参数表2: 表 2 1.3 用户灶具配备: 1.3.1 24幢、25幢、26幢、27幢的用户同时安装双眼灶和燃气快速热水器; 28幢、29幢、30幢、31幢的用户仅安装双眼灶。

预应力简支t型梁桥毕业设计

预应力简支t型梁桥毕业设计

第一部分桥梁设计 第一章水文计算 1.1原始资料 1.1.1水文资料: 浑河发源于辽宁省新宾县的滚马苓,从东向西流过沈阳后,折向西南,至海城市三岔河与太子河相汇,而后汇入辽河。浑河干流长364公里,流域面积11085平方公里。本桥位上游45公里的大伙房水库,于1958年建成,该水库控制汇流面积5563平方公里,对沈阳地区的浑河洪峰流量起到很大的削减作用。根据水文部门的资料,建库前浑河的沈阳水文站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位11700立方米/秒,建库后百年一遇推算值为4780立方米/秒。浑河没年12月初开始结冰,次年3月开始化冻。汛期一般在7月初至9月上旬,河流无通航要求。桥为处河段属于平原区次稳定河段。 1.1.2设计流量 根据沈阳水文站资料,近50年的较大的洪峰流量如下: 大伙房水库建库前 1935年5550立方米/秒 1936年3700立方米/秒 1939年 3270立方米/秒 1942年 3070立方米/秒 1947年 2980立方米/秒 1950年 2360立方米/秒 1951年 2590立方米/秒 1953年 3600立方米/秒 1954年3030立方米/秒 大伙房水库建库后 1960年2650立方米/秒 1964年2090立方米/秒 1971年2090立方米/秒 1975年2200立方米/秒 1985年2160立方米/秒 根据1996年沈阳年鉴,浑河1995年最大洪峰流量4900立方米/秒(沈阳 水文站)为百年一遇大洪水。1995年洪水距今较近,现场洪痕清晰可见,根据实测洪水位,采用形态断面计算1995年洪峰流量为5095立方米/秒,与年鉴资料相差在5%之内。故1995年洪峰流量可作为百年一遇流量, 洪水比降采用浑河洪水比降0.0528%。 经计算确定设计流量为Qs=4976.00立方米/秒,设计水位16米。

插床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课题名称:插床机构的设计 姓名:超 院别:工学院 学号: 2012010803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设1201班 指导教师:原芳 2014年6 月7日

工学院课程设计评审表

设计目录 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4) 1.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4) 1.2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4) 1.3设计容 (6) 1.4设计步骤和要求 (6) 2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设计 (7) 1.1 插床简介 (7) 1.2 设计数据.................................................................. (8) 3 插床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 3、1曲柄导杆机构的设计及尺寸计算 (9) 3、2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运动分析 (14) 3、3用图解法进行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8) 4 凸轮机构设计 (21) .心得与体会 (22) .参考文献 (23)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 超 班级 1201 学号 2012010803 位置 10 设计题目一:插床机构设计及分析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机械原理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机械原理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机械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并进一步提高电算、绘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机械的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 用图解法对插床的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设计凸轮机构。要求画出A 1图纸一,写出计算说明书一份。 二、 机构简介与设计数据 1.插床主要由齿轮机构、导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等组成,如图1所示。电动机经过减速装置(图中只画出齿轮1z 、2z )使曲柄1转动,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的滑块沿导路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行程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的进给运动,是由固结于轴2O 上的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O 4D 和其他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完成的。为了缩短空回形成时间,提高生产效率,要求刀具有急回运动。 在工作行程中,刀具上作用有相当大的切削阻力,在切削行程的前后各有一段0.05H (H 为刀具行程)行程,如图2所示。而在空回行程中则没有切削阻力,因此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刀具受力变化很大,从而影响了主轴的匀速运转,为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需采用飞轮调速,以减小电动机容量和提高切削质量。 插床机构简图如图1所示,题目数据列于表1。 图1 插床机构简图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规范 一、基本规范 (一)毕业论文(设计)文本结构规范及装订顺序: 1.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2.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摘要、关键词(中英文) 3.毕业论文(设计)目录 4.毕业论文(设计)正文(理工类): (1)选题背景; (2)方案论证;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 (4)结果分析; (5)结论或总结。 注:文科及其他学科,可根据学科特点,参照上述结构制定统一的正文结构规范。 5.致谢 6.附录 7.参考文献 (二)内容要求 1.任务书、题目、摘要、关键词、目录等项内容由指导教师把关。 2.论文文本每页右下角必须有页码,目录中必须标明页码。 3.毕业论文(设计)正文: 正文内容层次结构序数为:一、二、三、……;(一)(二)(三)……;1.2.3.……;(1)(2)(3)……。 (1)选题背景:说明本设计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应解决的主要问题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 (2)方案论证: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阐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设计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以及所采用方案的特点。 (3)过程(设计或实验)论述:指作者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要求

论理正确、论据确凿、逻辑性强、层次分明、表达确切。 (4)结果分析: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主要数据、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得出结论和推论。 (5)结论或总结: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阐述本课题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和建议。 4.致谢:简述自己完成论文(设计)的体会,并对指导教师以及协助完成论文(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5.附录:包括与论文有关的图表、计算机程序、运行结果,主要设备、仪器仪表的性能指标和测试精度等。 6.参考文献:为了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和作者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严肃态度以及向读者提出有关信息的出处,正文中应按顺序在引用参考文献处的文字右上角用[]标明,[]中序号应与“参考文献”中序号一致,正文之后则应刊出参考文献,并列出只限于作者亲自阅读过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最主要文献。 参考文献的著录,按著录/题名/出版事项顺序排列: 期刊——著者,题名,期刊名称,出版年,卷号(期号),起始页码。 书籍——著者,书名、版次(第一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7.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提倡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 9.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线路图、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准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10.译文要求: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内容)有联系,并说明出处。 11.论文字数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字数文科0.8—1.2万(其中外语专业不少于3000个单词),理工科不少于1.5万字(含图表);外文翻译不少于1.5万印刷符号、外文参考资料阅读量不少于10万印刷符号。文科各专业的文献综述必须单独写,其字数应在2千汉字以上,要求与译文相同。 1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用A4开纸打印,并使用学校统一制作的封面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型梁桥设计

30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型梁桥设计 1.1上部结构计算设计资料及构造布置 1.1.1 设计资料 1.桥梁跨径及桥宽 标准跨径:30m;主梁全长:29.96m;计算跨径:28.66m;桥面净宽:净—9+2× 1.5m。 2.设计荷载 车道荷载:公路—I级;人群荷载:3kN/㎡;每侧人行道栏杆的作用力:1.52kN/㎡;每侧人行道重:3.75kN/㎡。 3.桥梁处河道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设计,50年一遇校核,桥下通过流量1000/s时,落差不超过0.1m。 4.桥下净空取5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3m。 5.材料及工艺 混凝土:主梁采用C50混凝土;钢绞线:预应力钢束采用Φ15.2钢绞线,每束6根,全梁配5束;钢筋:直径大于等于12mm的采用HRB335钢筋,直径小于12mm的采用R235钢筋。 采用后张法施工工艺制作主梁。预制时,预留孔道采用内径70mm、外径77mm的预埋金属波纹管成型,钢绞线采用T双作用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锚具采用夹片式群锚。主梁安装就位后现浇600mm宽的湿接缝,最后施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 6.基本计算数据 基本计算数据见表5-1 表5-1 材料及特性 名称项目符号单 位 数据 C40 混凝土立方强度 弹性模量 轴心抗压标准强度 轴心抗拉标准强度 轴心抗压设计强度 轴心抗拉标准强度 f cu,k E c f ck f tk f cd f td MP a MP a MP a MP a MP a 40.00 3.45 ×104 32.40 2.65 22.40 1.83

MP a 短暂状态容许压应力0.7f'ck MP a 20.72 容许拉应力0.7f'tk MP a 1.76 持久状态 标 准荷载 组合 容许压应 力 0.5f ck MP a 16.20 容许主压 应力 0.6f ck MP a 19.44 短 期效益 组合 容许拉应 力 σst - 0.85σpc MP a 0.00 容许主拉 应力 0.6f tk MP a 1.59 名称项目符号单 位 数据 Φ s15.2 钢绞线 标准强度f pk MP a 1860 弹性模量E p MP a 1.95 ×105抗拉设计强度f pd MP a 1260 最大控制应力σcon0.75f pk MP a 1395 持久状态应 力 标准荷载组合0.65f pk MP a 1209 普通钢筋HRB335 抗拉标准强度f sk MP a 335 抗拉设计强度f sd MP a 280 R235 抗拉标准强度f sk MP a 235 抗拉设计强度f sd MP a 195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步骤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步骤 完成一篇毕业论文,一般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一、选题 二、收集、占有资料 三、确立论点,拟定写作提纲 四、撰写初稿 五、修改定稿 一、如何选题 确立论文题目,就是确定研究的目标,研究的主攻方向。考生在选题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1、论题要大小适中。题目不要太大,尽量"小题大做"。一般来说题目大小要适宜,或小点好驾驭,容易写得丰满。但也不要小到像本单位的工作总结,或意见建议书。论文要求深刻和严谨。所谓深刻就是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所谓严谨就是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层次清晰,语言规范。有的学员怕题目小了,难以展开分析,几句话就说完,甚至连要求的字数也不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小题大做”,即从各种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展开分析某一“小问题”,要多用些具体材料,图表、公式来证明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既可以使论文充实、丰满、具有说服力,又可以解决字数不足问题。题目大小适当,才能在短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圆满完成写作任务。 2、注意研究角度要有新意。进行科学研究,就是找问题,没有新问题就谈不上研究,更谈不到创新,论文也就没有写作的价值,因此,确定研究方向只有从新的角度去研究、研究以前没有人研究过的问题,或者是研究过探讨过但说法不一的问题去分析论证,才会得出与众不同的结论,才会见出新意。 3、要知己知彼。在选题中,要了解本专业本领域中已有的科研成果,了解别人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还存在什么问题;是否有争论,争论的焦点是什么;那些方面的研究较薄弱,那些方面的研究尚待开拓等等。只有知己知彼才能避免重复和雷同。 二、根据论题,收集资料,拟定论文提纲 1.收集材料。题目确定之后,要在题目所涉及的领域广泛收集材料。材料一般分为两类,即理论材料和事实材料。理论材料可以到图书馆、资料室、理论性刊物、互联网上按分类目录查找。事实 材料,可从图书、报刊资料中,自己亲身接触到的,他人工作经验,工作中的统计资料、案例等 查找。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调查研究。收集材料要多积精选。选择材料的标准,最大限度的选择资 料,应为必要的;最小限度选择资料,应为充分的。收集材料时应注意,真实性(出处;二手资料

燃气设计说明书

— 摘要 城市燃气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城市能源供应当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城市工业、商业和居民生活提供优质气体燃料。城市燃气输配系统的绝大部分系统的绝大部分工程量,属与城市地下基础工程。 本设计的主要内容为老城区天然气供应的规划。该设计使用的天然气管道主要是无缝钢管。XX区总供气面积为237公顷,人口达万,属于小型城市,居住也比较集中。进行规划时除建设接收长输管线天然气的门站外,还设置区域调压站。因此,除管网的水利计算外,还有门站,区域调压站的设备选型计算。本设计囊括了从长输管线到门站,经过区域调压站最后进入区域管网的过程。幸福小区有79栋楼,共948户,包括了平面管网的布置,用户引入管的设计,单管阀门井的设计,凝水缸的设计。 关键词:天然气门站管道工艺流程节点压力流量"

Abstract ` City gas is an important city-building infrastructure as urban energy is also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urban industrial,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gas by the ways of providing quality gas . City ga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is a basic project of the urban underground works in the vast majority of engineering systems.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design is the planning of natural gas supply in Laocheng district . Seamless steel pipe is used as gas pipeline in this design. Laocheng district which covers a supply area of 237 hectares , population 94,800, is a small city and the living is also relatively concentrated. Not only is a gas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station in need ,but also a regional regulator station need to be set up when planning to receive long-distance pipeline. Therefore, in addition to the water pipe network computing, there are equipment selections of Storage and Distribution Station, regional regulator stations .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long-distance pipelines from the reservoir distribution stations, regulator stations, after the regional final to enter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pipeline network. There were79 residential buildings,

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计(论文)题目:钢筋混凝土简支T型梁桥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者签名:日期: 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船舶快速性螺旋桨设计

课程设计成果说明书 题目:散货船螺旋桨设计 学生姓名:杨再晖 学号:101306119 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C10船舶1班 指导教师:应业炬 浙江海洋学院教务处 2013年 6月 21日

浙江海洋学院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2012 —2013 学年第 2 学期 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班级 C10船舶1班专业船舶与海洋工程

摘要 螺旋桨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没有它,船舶就无法快速的前行,是造船行业必备的推进部位。螺旋桨设计是船舶设计过程中有关船舶快速性性能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设计精度将直接影响船的推进效率。 在船舶线型初步设计完成后,通过有效马力的估算或船模阻力试验,得出该船的有效马力曲线。在此基础上,设计一个效率最佳的螺旋桨,既能达到预定的航速,又要使消耗的主机功率小;或者当主机已选定,设计一个在给定主机条件下使船舶能达到最高航速的螺旋桨,本次课程设计属于第二种。 影响螺旋桨性能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螺旋桨的直径,螺距比,盘面比,桨叶轮廓形状等因素。本次课程设计是用船体的主要参数、主机与螺旋桨螺旋桨参数、设计工况算出以上数据,设计一个螺旋桨,并用CAD软件画出螺旋桨的外形。 关键词:螺旋桨设计;图谱;AUTOCAD

目录 1、已知船体的主要参数 (1) 2、主机与螺旋桨参数 (1) 3、设计工况 (1) 4、按船型及经验公式确定推进因子 (2) 5、可以达到最大航速的计算 (2) 6、桨叶空泡校核,确定螺旋桨主要参数 (4) 7、桨叶强度校核 (6) 8、螺距修正 (8) 9、重量及惯性矩计算 (8) 10、绘制螺旋桨水动力性能曲线 (9) 11、系柱特性与航行特性计算并绘制航行特性曲线图 (10) 12、航行特性计算时取3挡转速按下表进行: (11) 13、螺旋桨计算总结 (13) 14、感想 (14) 15、参考资料 (14)

插床机构综合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插床机构综合 学生姓名: 卢佛俊 专业班级: 08机电二班 学号: 20087668 目录 一、设计题目简介 二、设计数据与要求 三、设计任务 四、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五、插床切削主体结构运动分析 六、重要数据及函数曲线分析 七、工作台设计方案 八、总结 九、参考文献 设计题目:插床机构综合 一、设计题目简介 插床就是常用得机械加工设备,用于齿轮、花键与槽形零件等得加工。图示为某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该插床主要由带转动、齿轮传动、连杆机构与凸轮机构等组成。电动机经过带传动、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柄1回转,再通过导杆机构1-2-3-4-5-6,使装有刀具得滑块沿道路y-y作往复运动,以实现刀具切削运动。为了缩短空程时间,提高生产率,要求刀具具有急回运动。刀具与工作台之间得进给运动,就是由固结于轴上得凸轮驱动摆动从动件与其她有关机构(图中未画出)来实现得。

针对图所示得插床机构运动方案, 进行执行机构得综合与分析。二、设计数据与要求 依据插床工况条件得限制,预先确定了有关几何尺寸与力学参数,如表6-4所示。要求所设计得插床结构紧凑,机械效率高。 插床机构设计数据 插刀往复次数(次/min ) 60 插刀往复行程 (mm ) 100 插削机构行程速比系数 2 中心距(mm ) 150 杆长之比 1 质心坐标(mm ) 50 质心坐标(mm ) 50 质心坐标 (mm ) 120 插床机构运动方案示意图 插刀所受阻力曲线

三、设计任务 1、 针对图所示得插床得执行机构(插削机构与送料机构)方案,依据设计要求与已知参数,确定各构件得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 假设曲柄1等速转动,画出滑块C 得位移与速度得变化规律曲线; 3、 在插床工作过程中,插刀所受得阻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在不考虑各处摩擦、其她构件重力与惯性力得条件下,分析曲柄所需得驱动力矩; 4、 取曲柄轴为等效构件,确定应加; 5、 用软件(VB 、MATLAB 、ADAMS 或 SOLIDWORKS 等均可)对执行机构进行运动仿真,并画出输出机构得位移、速度、与加速度线图。6、 图纸上绘出最终方案得机构运动简图(可以就是计算机图)并编写说明书。 四、插床主体机构尺寸综合设计 方案选择: 方案一:结构简图如下 方案二:机构简图如下: 凸轮摆杆行程角(0) 15 推程许用压力角(0) 45 推程运动角(0) 90 回程运动角(0) 60 远程休止角(0) 15 推程运动规律 3-4-5次多项式 回程运动规律 等速 速度不均匀系数 0、05 最大切削阻力(N ) 1000 阻力力臂(mm ) 120 滑块5重力(N ) 320 构件3重力 (N ) 160 构件3转动惯量 (kgm 2) 0、14

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山东大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 工作管理条例(试行)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教学过程是高等学校实现本科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培养阶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是在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知识的一次全面总结和综合训练;是学生素质与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对学生的毕业及学位资格进行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因此,搞好比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条例。 本条例适用于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全日制专科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亦可参照执行。 一、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所撰写的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和新见解,反映作者具有的科研能力和学识水平。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与工程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接受课题任务,进行实践的过程及取得的成果。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得到综合训练、转化和提高。 (二)要求 各院(部)要加强对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领导。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中,要认真贯穿“三个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生产相结合,教育与国民经济建设相结合。通过三个结合,实现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教学、教育功能和社会功能。按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重视学生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运用能力的实际训练,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及教学管理工作水平。 搞好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的关键在于指导教师。各院(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按要求选配好指导教师,并充分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选题、指导、答辩、成绩评定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检查,切实保证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 除医学类部分专业(如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外,其余专业都要进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工作。 二、进程安排

北京燃气说明书

一、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及设计依据 1、《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2、《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3、《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4、《燃气输配工程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定》(DB11/T302-2014) 5、《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规程》(CJJ95-2013) 6、《聚乙烯燃气管道设计、施工、验收技术规程》(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以下简称企标) 7、《燃气专用设备应用标准-聚乙烯管材、管件、阀门及钢塑转换管件》QB/3M08-2012 8、《北京大学肖家河教工住宅(E、F、G地块)天然气工程》设计任务单。 9、甲方提供有关图纸、资料。 10、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建设项目规划条件,2015规条市政字0343号。 11、高压管网公司的输配管网资料。 二、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1)本图为肖家河中街燃气外线施工图,为北京大学肖家河教工住宅(E、F、G地块)供气。该管线随市政道路一起施工,肖家河中街西段气源2处,一处为肖家河西路永中西侧现状DN300中压A天然气管道;另一处气源为肖家河中街与上河沿东路交叉路口东17米现状DN200中压A天然气管道;肖家河中街东段气源为2处,一处为圆明园西路路口永中西侧现状DN300中压A天然气管道; 肖家河中街西段设计起点为肖家河西路永中西9.4米,设计终点为上河沿东路路口东17米,管线路由位于肖家河中街永中南4.5米。肖家河中街东段设计起点为肖家河永中西9.4米,设计终点为圆明园西路路口永中西29.9米,管线路由位于肖家河中街永中南4.5米。 本图为市政中压天然气管线报审图,管线设计管径DN300,现状燃气管线属基建线已带气。(2)本工程中压天然气管道压力级制为中压A,设计压力为:0.4MPa。 (3)本设计为该工程第13期施工图,有后续设计。 (4)通气方式:中压A带气接气4处,接气点1为钢管DN300接DN300,接气2为钢管DN200接DN200;接气点3为钢管DN300接DN300,接气4为钢管DN300接DN400; (5)本工程预计用气时间2015年12月底。 三、(一)钢管技术要求 1、管径大于DN200采用《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GB/T3091-2008),材质为Q235B;管径小于等于DN200采用《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8163-2008),材质为20#钢。 2、外线采用直埋敷设,埋设在车行道主干线下时,埋深不得小于1.2m,在车行道支线下时不得小于1.0米;埋设在非车行道干线下时,埋深不得小于0.9m。 3、管顶上方0.5m处敷设警示带。当管道公称直径<400时。警示带数量为1条;当管道公称直径≥400时,警示带数量为2条,且间距为150mm。 4、管道采用三层结构聚乙烯防腐,具体要求详见《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 (GB/T23257-2009)。补口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带),热收缩套(带)与聚乙烯层搭接宽度应不小于100mm;采用热收缩带时,应采用固定片固定,周向搭接宽度应不小于80mm。 5、管道下沟前必须对防腐层进行100%的外观检查,回填前应进行100%电火花捡漏,检测电压为15KV,无漏点为合格。回填后必须对防腐层完整性进行全线检查,不合格必须返工处理直至合格。 6、当管道设计压力为0.4MPa时,所使用的附件压力级应不小于1.0MPa。

多跨简支箱型梁桥设计计算说明-2019年文档资料

多跨简支箱型梁桥毕业设计计算说明书 第一章桥梁设计概况 1 、设计技术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U级; (2)桥梁宽度:净-7m+ 2X 0.5m; ( 3)桥梁跨径:32+40+32; ( 4)路面横坡:2%; 2、结构形式:上部结构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 3、材料:混凝土采用C40以上混凝土;钢筋采用热轧R235 HRB235!卩HRB400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箍筋应选用其中的带肋钢筋;按构造配置的钢筋网可采用冷轧带肋钢筋;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的预应力钢筋应选用钢绞线,钢丝; 3、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桥址条件:桥址区内场地可划分为可进行建筑的一般地段,场地类别属 I类; 第二章桥跨布置方案比选及尺寸拟定 2.1 方案比选 本设计桥梁的形式可考虑拱桥、简支梁桥、连续梁桥三种形式。从实用、安全、经

济、美观、环保以及占地与工期多方面比选,最终确定桥梁形式。桥梁设计原则: (1)实用性。桥梁必须实用,要有足够的承载力。能保证行车的畅通、舒适和安全。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考虑今后的发展。要能满足交通运输本身的需要,也要考虑到支援农业等等。 (2)安全性。桥梁的设计要能满足施工及运营阶段的受力需要,能够保证其耐久性和稳定性以及在特定地区的抗震需求。 (3)经济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经济性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在能够满足桥两个方面需求的情况下要尽量考虑是否经济,是否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好的效果。 (4)美观性。在桥梁设计中应尽量考虑桥梁的美观性。桥梁的外形要优美,要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合理的轮廓是美观的主要因素。 (5)环保性。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建筑领域,一个工程的建设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在保证顺利工的前提下要尽量避免对环境的破坏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根据上述原则,对桥梁作出综合评估: (1)梁桥: 梁式桥是指其结构在垂直荷载的作用下,其支座仅产生垂直反力,而无水平推力的桥梁。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受力明确,理论计算较简单,设计和施工的方法日臻完善和成熟。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混凝土材料以砂、石为主,可就地取材,成本较低; (b )结构造型灵活,可模型好,可根据使用要求浇铸成各种形状的结构; (c)结构的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建成后维修费用较少; (d)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较大,变性较小; (e)可采用预制方式建造,将桥梁的构件标准化,进而实现工业化生产;设计荷载的比重,既节省材料、增大其跨越能力,又提高其抗裂和抗疲劳的能力; (j )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所采用的预应力技术为桥梁装配式结构提供了最有效的拼装手段,通过施加纵向、横向预应力,使装配式结构集成整体,进一步扩大了装配式结构的应用范围。 简支梁:简支梁可以降低梁高,节省工程数量,有利于争取桥下净空,并改善景观;其结构刚度大,具有良好的动力特性以及减震降噪作用,使行车平稳舒适,后期的维修养护工作也较少。从城市美学效果来看,连续梁造型轻巧、平整、线路流畅,将给城市争色不少。 连续梁:目前我国道路桥梁结构一般考虑简支梁和连续梁结构形式。简支梁受力明确, 因温度变化产生的附加力、特殊力的影响小,设计施工易标准化、简单化。 (2)拱桥:拱桥的静力特点是,在竖直何在作用下,拱的两端不仅有竖直反力,而且还有水平反力。由于水平反力的作用,拱的弯矩大大减少。如在均布荷载q 的作用下, 简直梁的跨中弯矩为ql2/8 ,全梁的弯矩图呈抛物线形,而设计得合理的拱轴,主要承受压力,弯矩、剪力均较小,故拱的跨越能力比梁大得多。由于拱是主要承受压力的结构,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抗拉性能较差、抗压性能较好的石料,混凝土等来建造。石拱对石料的要求较高,石料加工、开采与砌筑费工,现在已很少采用。由墩、台承受水平推力的推力拱桥,要求支撑拱的墩台和地基必须承受拱端的强大推力,因而修建推力拱桥要求有良好的地基。对于多跨连续拱桥,为防止其中一跨破坏而影响全桥,还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或设置单向推力墩以承受不平衡的推力。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要求

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要求与成绩评 定 1.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 (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 2.要求 (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 (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 (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

3.成绩评定 (1)一般采用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级计分的方法。 (2)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对学生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成绩给予评定。 4.评分标准 (1)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 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 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充分,符合技术用语要求,符号统一,编号齐全,书写工整。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正确,回答问题基本概念清楚,对主要问题回答正确、深入。

(2)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 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 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 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 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 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 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 设计〈论文〉有一定的水平。 文字材料条理清楚、通顺,论述正确,符合技术用语要求,书写工整。设计图纸完备、整洁、正确。 答辩时,思路清晰,论点基本正确,能正 确地回答主要问题。 (3)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 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 的疏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 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 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 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 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 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文字材料通顺,但叙述不够恰当和清晰;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