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

(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 ,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

(4)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5)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Qd=50-5P和供给函数Qs=-10+5P代入均衡条件Qd=Qs,

有: 50-5P=-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6代入需求函数 Qd=50-5p ,得:Qe=50-5*6=20

或者,以均衡价格 Pe =6 代入供给函数Qe=-10+5P ,得:Qe=-10+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数Qd=60-5p和原供给函数Qs=-10+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60-5P=-10=5P 得 Pe=7

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60-5p ,得Qe=60-5*7=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7代入Qs=-10+5P, 得Qe=-10+5*7=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7,Qe=25

(3) 将原需求函数Qd=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供给函数Qs=-5+5p ,代入均衡条件Qd=Qs,有: 50-5P=-5+5P

得 Pe=5.5

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0-5p ,得

Qe=50-5*5.5=22.5

或者,以均衡价格Pe=5.5代入Qd=-5+5P ,得Qe=-5+5*5.5=22.5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5.5,Qe=22.5.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内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1-1中,均衡点E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Qs=-10+5P和需求函数Qd=50-5p表示,均衡点E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Pe=6且

当Pe=6时,有Qd=Qs=Qe=20;同时,均衡数量Qe=20,切当Qe=20时,有Pd=Ps=Pe.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内生变量分别为Pe=6,Qe=20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和(3)及其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Ei(1,2)都得到了体现.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也可以说,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外生变量变化时对内生变量的影响,并分析比较由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所决定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以(2)为例加以说明.在图1-2中,由均衡点变动到均衡点 ,就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它表示当需求增加即需求函数发生变化时对均衡点的影响.很清楚,比较新.旧两个均衡点和可以看到:由于需求增加由20增加为25.也可以这样理解比较静态分析:在供给函数保持不变的前提下,由于需求函数中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即其中一个参数值由50增加为60,从而使得内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其结果为,均衡价格由原来的6上升为7,同时,均衡数量由原来的20增加为25.

类似的,利用(3)及其图1-3也可以说明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5)由(1)和(2)可见,当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导致需求增加,即表现为需求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提高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由(1)和(3)可见,当技术水平提高导致供给增加,即表现为供给曲线右移时,均衡价格下降了,均衡数量增加了.

总之,一般地有,需求与均衡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成同方向变动;供给与均衡价格成反方向变动,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 假定表2—5是需求函数Qd=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某商品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是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根据中点公式

有:ed=(200/2){[(2+4)/(2)]/[(300+100)/(2)]}=1.5

(2) 由于当P=2时,Qd=500-100*2=300,所以,有:

=-(-100)*(2/3)=2/3

(3)根据图1-4在a点即,P=2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为:或者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时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d=2/3。

3 假定下表是供给函数Qs=-2+2P 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某商品的供给表

(1)求出价格3元和5元之间的供给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 根据中点公式

有: es=4/3

(2) 由于当P=3时,Qs=-2+2,所以=2*(3/4)=1.5

(3) 根据图1-5,在a点即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为:es=AB/OB=1.5

显然,在此利用几何方法求出的P=3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系数和(2)中根据定义公式求出的结果是相同的,都是Es=1.5

4图1-6中有三条线性的需求曲线AB、AC、AD。

(1)比较a、b、c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2)比较 a、f、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大小。

解 (1) 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b、e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相等的.其理由在于,在这三点上,都有: (2)根据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方法,同样可以很方便地推知:分别处于三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a.e.f三点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是不相等的,且有 Eda

在 f点有,Edf=GC/OG

在e点有,Ede=GD/OG

在以上三式中, 由于GB

5 假定某消费者关于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Q与收入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M=100Q2。求:当收入M=6400时的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以知条件M=100 Q2 可得Q=√M/100

于是,有:

进一步,可得:

观察并分析以上计算过程即其结果,可以发现,当收入函数M=aQ2 (其中a>0为常数)时,则无论收入M为多少,相应的需求的点弹性恒等于1/2.

6 假定需求函数为Q=MP-N,其中M表示收入,P表示商品价格,N(N>0)为常数。求:需求的价格点弹性和需求的收入点弹性。

解由以知条件

可得:由此可见,一般地,对于幂指数需求函数Q(P)= MP-N而言,其需求的价格价格点弹性总等于幂指数的绝对值N.而对于线性需求函数Q(P)= MP-N而言,其需求的收入点弹性总是等于1.

7 假定某商品市场上有100个消费者,其中,6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1/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3: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该市场2/3的商品,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均为6。求: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多少?

解: 另在该市场上被100个消费者购得的该商品总量为Q,相应的市场价格为P。根据题意,该市场的1/3的商品被6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3,于是,单个消费者i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di=-(d Qi/d P)

即d Qi/d P =-3P/Q2 (i=1,2……60) (1)

且 (2)

相类似的,再根据题意,该市场1/3的商品被另外40个消费者购买,且每个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都是6,于是,单个消费者j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Edj=-(d Q/d P)*(P/Q)=6

即d Qj/d P=-6Q j/P(j=1,2……40) (3)

且 (4)

此外,该市场上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可以写为:

将(1)式、(3)式代入上式,得:

再将(2)式、(4)式代入上式,得:

所以,按100个消费者合计的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是5。

8 假定某消费者的需求的价格弹性Ed=1.3,需求的收入弹性Em=2.2 。求:(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下降2%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提高5%对需求数量的影响。

解 (1) 由于题知,于是有:

所以当价格下降2%时,商需求量会上升2.6%.

(2)由于 Em= ,于是有:

即消费者收入提高5%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会上升11%。

9 假定某市场上A、B两厂商是生产同种有差异的产品的竞争者;该市场对A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A=200-QA,对B厂商的需求曲线为PB=300-0.5×QB ;两厂商目前的销售情况分别为QA=50,QB=100。

求:(1)A、B两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分别为多少?

(2)如果B厂商降价后,使得B厂商的需求量增加为QB=160,同时使竞争对手A厂商的需求量减少为QA=40。那么,A厂商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EAB是多少?

(3)如果B厂商追求销售收入最大化,那么,你认为B厂商的降价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吗?解(1)关于A厂商:由于PA=200-50=150且A厂商的

需求函数可以写为; QA=200-PA

于是

关于B厂商:由于PB=300-0.5×100=250 且B厂商的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QB=600-PB 于是,B厂商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2)当QA1=40时,PA1=200-40=160且

当PB1=300-0.5×160=220且

(4)由(1)可知,B厂商在PB=250时的需求价格弹性为EdB=5,也就是说,对于厂商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我们知道,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而言,厂商的价格和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所以,B厂商将商品价格由PB=250下降为PB1=220,将会增加其销售收入.具体地有: 降价前,当PB=250且QB=100时,B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PB·QB=250·100=25000 降价后,当PB1=220且QB1=160时,B厂商的销售收入为: TRB1=PB1·QB1=220·160=35200 显然, TRB < TRB1,即B厂商降价增加了它的收入,所以,对于B厂商的销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而言,它的降价行为是正确的.

10 假定肉肠和面包是完全互补品.人们通常以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为比率做一个热狗,并且以知一根肉肠的价格等于一个面包的价格 .

(1)求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

(2)求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

(3)如果肉肠的价格面包的价格的两倍,那么,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各是多少?

解:(1)令肉肠的需求为X,面包卷的需求为Y,相应的价格为PX, PY, 且有PX=PY,.

该题目的效用最大化问题可以写为:

Max U(X,Y)=min{X,Y}

s.t.

解上速方程组有:X=Y=M/ PX+PY

由此可得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有Edx=Px/PX+PY=1/2

(2)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由于一根肉肠和一个面包卷的价格相等,所以,进一步, Eyx=-Px/PX+PY=-1/2

(3)如果PX=2PY,.则根据上面(1),(2)的结果,可得肉肠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

面包卷对肉肠的需求的交叉弹性为:

11 利用图阐述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与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并举例加以说明。

a) 当Ed>1时,在a点的销售收入P·Q相当于面积OP1aQ1, b点的销售收入P·Q相当于面积OP2bQ2.显然,面积OP1aQ1〈面积OP2bQ2。

所以当Ed>1时,降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例:假设某商品Ed=2,当商品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2×20=40。当商品的价格为2.2,即价格上升10%,由于Ed=2,所以需求量相应下降20%,即下降为16。同时,厂商的销售收入=2.2×1.6=35.2。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反而下降了。

b) 当Ed〈 1时,在a点的销售收入P·Q相当于面积OP1aQ1, b点的销售收入P·Q相当于面积OP2bQ2.显然,面积OP1aQ1 〉面积OP2bQ2。

所以当Ed〈1时,降价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提价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正方向变动。

例:假设某商品Ed=0.5,当商品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2×20=40。当商品的价格为2.2,即价格上升10%,由于Ed=0.5,所以需求量相应下降5%,即下降为19。同时,厂商的销售收入=2.2×1.9=41.8。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上升了。

c) 当Ed=1时,在a点的销售收入P·Q相当于面积OP1aQ1, b点的销售收入P·Q相当于面积OP2bQ2.显然,面积OP1aQ1= 面积OP2bQ2。

所以当Ed=1时,降低或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例:假设某商品Ed=1,当商品价格为2时,需求量为20。厂商的销售收入为2×20=40。当商品的价格为2.2,即价格上升10%,由于Ed=1,所以需求量相应下降10%,即下降为18。同时,厂商的销售收入=2.2×1.8=39.6≈40。显然,提价后厂商的销售收入并没有变化。

12 利用图简要说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和核心思想。

解:要点如下:

(1) 关于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框架.

微观经济学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的研究,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这种运行的途径,或者,也可以简单的说,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的研究来说明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作用的. 市场机制亦可称价格机制,其基本的要素是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以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为出发点,微观经济学通过效用论研究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进而得到市场的需求曲线.生产论.成本论和市场论主要研究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并由此推导出生产者的供给曲线, 进而得到市场的供给曲线.运用市场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就可以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并进一步理解在所有的个体经济单位追求各自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一个经济社会如何在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下,实现经济资源的配置.其中,从经济资源配置的效果讲,完全竞争市场最优,垄断市场最差,而垄断竞争市场比较接近完全竞争市场,寡头市场比较接近垄断市场.至此,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1-8中上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产品市场的内容的研究.为了更完整地研究价格机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市场论又将考察的范围从产品市场扩展至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的需求方面的理论,从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的化的行为出发,推导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 生产要素的供给方面的理论, 从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的化的角度出发, 推导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据此,进一步说明生产要素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及其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这样,微观经济学便完成了对图1-8中下半部分所涉及的关于生产要素市场的内容的研究.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1) 第四章 基本概念:潜在GDP,总供给,总需求,AS曲线,AD曲线。 思考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写出每个主要目标的简短定义。请详细解释 为什么每一个目标都十分重要。 答:宏观经济学目标主要有四个: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1)充分就业的本义是指所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目前主要用人力资源作为充分就业的标准;充分就业本不是指百分之百的就业,一般地说充分就业允许的失业范畴为4%。只有经济实现了充分就业,一国经济才能生产出潜在的GDP,从而使一国拥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提高一国的福利水平。 (2)物价稳定,即把通胀率维持在低而稳定的水平上。物价稳定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总物价水平)的稳定;物价稳定并不是指通货膨胀率为零的状态,而是维持一种能为社会所接受的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的经济状态,一般指通货膨胀率为百分之十以下。物价稳定可以防止经济的剧烈波动,防止各种扭曲对经济造成负面影响。 (3)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意的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是指单纯的生产增长,经济增长率并不是越高越好,经济增长的同时必须带来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率一般是用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来衡量的。只有经济不断的增长,才能满足人类无限的欲望。 (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既无赤字又无盈余的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对外经济目标,必须注意和国内目标的配合使用;正确处理国内目标与国际目标的矛盾。在开放经济下,一国与他国来往日益密切,保持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才能使一国避免受到他国经济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 3,题略 答:a.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作为一种不利的供给冲击,将会使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使总供给减少,总供给曲线AS将向左上方移动。 b.一项削减国防开支的裁军协议,而与此同时,政府没有采取减税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将减少一国的总需求水平,从而使总需求曲线AD向左下方移动。 c.潜在产出水平的增加,将有效提高一国所能生产出的商品和劳务水平,从而使总供给曲线AS向右下方移动。 d.放松银根使得利率降低,这将有效刺激经济中的投资需求等,从而使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上方移动。 第五章 基本概念:GDP,名义GDP,实际GDP,NDP,DI,CPI,PPI。 思考题: 5.为什么下列各项不被计入美国的GDP之中? a优秀的厨师在自己家里烹制膳食; b购买一块土地; c购买一幅伦勃朗的绘画真品; d某人在2009年播放一张2005年录制的CD所获得的价值; e电力公司排放的污染物对房屋和庄稼的损害;

第二章概念与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本章重要概念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这种信用形式一般采用货币贷款方式,并事先指定了贷款货币的用途。它不享受出口信贷优惠,所以贷款利率要比出口信贷高。 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国际间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资形式。根据租赁的目的和投资加收方式,可将其分为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e)和经营租赁(Operating Credit)两种形式。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 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 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 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 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 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 供学生独立思考 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 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 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 足? 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 韩非子。《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然其寓言主要取材于历史和现实,与庄子寓言的奇幻谲怪呈现为完全不同的风格。 3. 在阐述哲理时,本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指出来,并说明其效果如何。 拟人、比喻、对比、排偶,说理形象而有力。 4. 本文中有若干语句,在后世化为人们习用的成语,请指出来。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坐井观天、太仓稊米。 5. 比较庄子和孟子的文章风格,谈谈二者间有何差别?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讨论。 第四讲韩愈与潮州文化思考题 1. 苏轼曾说:“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分析此说是否有道理。 苏轼的说法带有些夸张的成分,不过也指出此文饱蘸着作者真情的特点。 2. 后人认为袁枚的《祭妹文》,乃是本文的接踵之作。通过比较两文,你能否找出祭文佳作的一些共通之处? 《祭十二郎文》饱含着韩愈对十二郎的满腔真情,袁枚《祭妹文》也通篇充盈着兄妹之间的诚挚、亲密之情。故而,祭文的最可贵处,在于能抒写真情,有真情贯注于其中。

DS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线性表 2.1 填空题 (1)一半插入或删除的位置 (2)静态动态 (3)一定不一定 (4)头指针头结点的next 前一个元素的next 2.2 选择题 (1)A (2) DA GKHDA EL IAF IFA(IDA) (3)D (4)D (5) D 2.3 头指针:在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储头结点的地址;在不带头结点的链表中,头指针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 头结点:为了操作方便,在第一个元素结点前申请一个结点,其指针域存放第一个元素结点的地址,数据域可以什么都不放; 首元素结点:第一个元素的结点。 2.4已知顺序表L递增有序,写一算法,将X插入到线性表的适当位置上,以保持线性表的有序性。 void InserList(SeqList *L,ElemType x) { int i=L->last; if(L->last>=MAXSIZE-1) return FALSE; //顺序表已满 while(i>=0 && L->elem[i]>x) { L->elem[i+1]=L->elem[i]; i--; } L->elem[i+1]=x; L->last++; } 2.5 删除顺序表中从i开始的k个元素 int DelList(SeqList *L,int i,int k) { int j,l; if(i<=0||i>L->last) {printf("The Initial Position is Error!"); return 0;} if(k<=0) return 1; /*No Need to Delete*/ if(i+k-2>=L->last) L->last=L->last-k; /*modify the length*/

(完整版)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第2章思考题及习题2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在AT89S51单片机中,如果采用6MHz晶振,一个机器周期为。答:2μs 2. AT89S51单片机的机器周期等于个时钟振荡周期。答:12 3. 内部RAM中,位地址为40H、88H的位,该位所在字节的字节地址分别为 和。答:28H,88H 4. 片内字节地址为2AH单元最低位的位地址是;片内字节地址为A8H单元的最低位的位地址为。答:50H,A8H 5. 若A中的内容为63H,那么,P标志位的值为。答:0 6. AT89S51单片机复位后,R4所对应的存储单元的地址为,因上电时PSW= 。这时当前的工作寄存器区是组工作寄存器区。答:04H,00H,0。 7. 内部RAM中,可作为工作寄存器区的单元地址为 H~ H。答:00H,1FH 8. 通过堆栈操作实现子程序调用时,首先要把的内容入栈,以进行断点保护。调用子程序返回指令时,再进行出栈保护,把保护的断点送回到,先弹出的是原来中的内容。答:PC, PC,PCH 9. AT89S51单片机程序存储器的寻址范围是由程序计数器PC的位数所决定的,因为AT89S51单片机的PC是16位的,因此其寻址的范围为 KB。答:64 10.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P0~P3口的各引脚为电平。答:高 11. AT89S51单片机使用片外振荡器作为时钟信号时,引脚XTAL1接,引脚XTAL2的接法是。答:片外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悬空 12. AT89S51单片机复位时,堆栈指针SP中的内容为,程序指针PC中的内容为 。答:07H,0000H 二、单选 1. 程序在运行中,当前PC的值是。 A.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前一条指令的地址 B.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地址。 C.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下一条指令的首地址 D.控制器中指令寄存器的地址。 答:C 2. 判断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第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带动其他构件运动的构件,叫原动件。 2、在原动件的带动下,作确定运动的构件,叫从动件。 3、低副的优点:制造和维修容易,单位面积压力小,承载能力大。 4、低副的缺点:由于是滑动摩擦,摩擦损失比高副大,效率低。 5.低副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高副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6、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高副。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是低副。(√) 2.机构的原动件数应等于自由度数,否则机构没有确定运动。(√)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 4、由于两构件间的联接形式不同,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 5、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6、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7、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2,那么该机构共需2个原动件。(√) 8、机构的自由度数应等于原动件数,否则机构不能成立。(√) 9、平面低副引入的约束数为1。(×) 10、当m个构件用复合铰链相联接时,组成的转动副数目也应为m个。(×) 11、局部自由度与机构的运动是有关的。(×) 12、在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和构件都应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表示。(√)

三、选择题 1.当机构中主动件数目(2)等于机构自由度数目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1)小于;(2)等于;(3)大于;(4)大于或等于。 2.下图中的平面机构由(1)复合铰链组成。 (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4)凸轮机构; 3.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选用(3)c)图。 (1)a);(2)b);(3)c); a) b) c)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3)自由度数目= 原动件数目。 (1)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2)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 (3)自由度数目= 原动件数目;(4)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5.下图中的平面机构由(3)虚约束组成。 (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4)凸轮机构;

思考题与习题答案

思考题与习题 1 1- 1 回答以下问题: ( 1)半导体材料具有哪些主要特性? (2) 分析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和少数载流子的来源; (3) P 型半导体中空穴的数量远多于自由电子, N 型半 导体中自由电子的数量远多于空穴, 为什么它们对外却都呈电中性? (4) 已知温度为15C 时,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I s 10 A 。当温度为35 C 时,该PN 结 的反向饱和 电流I s 大约为多大? ( 5)试比较二极管在 Q 点处直流电阻和交流电阻的大小。 解: ( 1)半导体的导电能力会随着温度、光照的变化或掺入杂质浓度的多少而发生显着改变, 即半导体具 有热敏特性、光敏特性和掺杂特性。 ( 2)杂质半导体中的多数载流子是由杂质原子提供的,例如 供一个自由电子,P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供一个空穴, 浓度;少数载流子则是由热激发产生的。 (3) 尽管P 型半导体中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浓度,但 P 型半导体中,掺杂的杂质原子因获得一个价电子而变成带负电的杂 质离子(但不能移动),价 电子离开后的空位变成了空穴,两者的电量相互抵消,杂质半导体从总体上来说仍是电中性的。 同理, N 型半导体中虽然自由电子浓度远大于空穴浓度,但 N 型半导体也是电中性的。 (4) 由于温度每升高10 C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约增大 1倍,因此温度为 35C 时,反向 饱和电流为 (5) 二极管在 Q 点处的直流电阻为 交流电阻为 式中U D 为二极管两端的直流电压, U D U on ,I D 为二极管上流过的直流电流, U T 为温度的 电压当量,常温下 U T 26mV ,可见 r d R D 。 1- 2 理想二极管组成的电路如题 1- 2图所示。试判断图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 各电路的输 出电压。 解 理想二极管导通时的正向压降为零, 截止时的反向电流为零。 本题应首先判断二极管的工 作状 态,再进一步求解输出电压。二极管工作状态的一般判断方法是:断开二极管, 求解其端口 电压;若该电压使二极管正偏, 则导通; 若反偏, 则截止。 当电路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二极管时, 可分别应用该方法判断每只二极管的工作状态。 需要注意的是, 当多只二极管的阳极相连 (共阳 极接法)时,阴极电位最低的管子将优先导通;同理,当多只二极管的阴极相连(共阴极接法) 时,阳极电位最高的管子将优先导通。 (a) 断开二极管 D ,阳极电位为12V ,阴极电位为6V ,故导通。输岀电压 U O 12V 。 (b) 断开二极管 D 1、D 2, D 1、D 2为共阴极接法,其阴极电位均为 6V ,而D 1的阳极电位 为9V , D 2的阳极电位为5V ,故D 1优先导通,将 D 2的阴极电位钳制在 7.5V ,D 2因反向偏置而 截止。输岀电压 U O 7.5V 。 N 型半导体中一个杂质原子提 因此 多子浓度约等于所掺入的杂质 P 型半导体本身不带电。因为在

Oracle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一、基于自己创建表的操作 1:创建一张学生表student,拥有stuid,stuname,sex,三个字段,其中stuid为主键。 create table student( stuid int primary key, stuname VARCHAR(20), sex VARCHAR(20) ) 2:为该表增加一个新列score。 alter table student add(score varchar(10)); 3:修改该表score列名为stuscore。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column score to stuscoree; 4:为student表插入5条记录。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1,'张三丰','男',8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阿悄','女',7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3,'陈龙','男',9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4,'章子怡','女',5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5,'张卫健','男',60); 5:查询student表中的全部数据,其中列名为中文。 select STUID as 学号,STUNAME as 姓名,SEX as 性别,STUSCOREE as 分数from student; 6:查询学生姓名和分数,并是查询结果按照学生成绩降序排列。 select STUNAME,STUSCOREE from student order by STUSCOREE desc; 7:修改所有性别为“男”的学生信息为性别为“male”。 update student set SEX='male' where SEX='男'; 8:删除所有记录。 delete from student; 9:删除student表。 drop table student; 二、基于emp表的操作 1:创建一张新表emp1,和emp表结构和记录完全一样。 create table emp1 as select*from Scott.Emp; 基于emp1表的操作: 1:选择部门30中的雇员。 select*from emp1 where DEPTNO=30 and JOB='CLERK';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管理? 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 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 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 3、管理者三层次 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 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 计划、组织、控制、领导 5、管理角色——角色论 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6、管理技能——技能论 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 明确的目的 精细的结构 合适的人员 第二章 泰罗的三大实验: 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 4、吉尔布雷斯夫妇 动作研究之父 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 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 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 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 超凡的权力 传统的权力 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 协作意愿 共同目标 信息沟通 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之父。职业经理人的先驱 11、福莱特冲突论 管理理论之母 1)利益结合、 2)一方自愿退让、 3)斗争、战胜另一方 4)妥协。 12、霍桑试验 1924-1932年、梅奥 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 13、朱兰的质量观 质量是一种合用性 14、80/20的法则 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 自我超越 改善心智 共同愿景 团队学习 系统思考 第三章 1、管理万能论 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 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 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这一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成员的行为方式。 4、组织文化七维度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 ) A. 制造费用 B. 外购材料 C. 折旧费 D. 外购动力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生产工人薪酬 B. 车间、分厂管理人员薪酬 C. 厂部管理人员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因筹资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B. 职工教育经费 C.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机物料消耗 B. 辅助生产工人工资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厂房折旧费用 5.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原料费用 B. 主要材料费用 C. 车间折旧费用 D.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6.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 直接材料 B. 机物料消耗 C. 机修费用 D. 直接人工 7.“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 ) A.完工入库产品成本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C.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 D.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8.基本生产成本应该按( )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产品名称 B.成本项目 C.费用要素 D.费用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有( ) A. 对外投资的支出 B. 购置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支 出 C. 滞纳金、罚款、违约金 D.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2.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有( ) A. 折旧费 B. 职工薪酬 C. 直接人工 D. 税金 3.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财务费用”账户的有( )

A. 利息支出 B. 汇兑损失 C. 利息收入 D. 金融机构手续费 4.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 直接生产费用 B. 直接计入费用 C. 间接生产费用 D. 间接计入费用 5.下列各项中,应该列入直接生产费用的( ) A. 原料费用 B. 机物料消耗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主要材料费用 6.为了进行成本的审核和控制,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 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 B.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C. 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盘点验收制度 D. 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7.在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时,应特别注意()之间费用界限的划分。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 C.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8.以下税金中,属于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是(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土地使用税 D.车船使用税 三、判断题 1.产品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所进行的分类。 () 2.企业为了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使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多个会计年度)内受益的支出,均属收益性支出。() 3.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 ) 4.“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 ) 5.机物料消耗和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等, 均属间接生产费用。 ( ) 四、综合题 1.某企业2010年3月份的支出情况如下: ⑴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发生直接费用77 000元,乙产品发生直接费用33 000元,共计110 000元。 ⑵本月车间一般消耗用材料5 2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 400元,车间管理人员办公费等1 400元,共计10 000元。 ⑶购买某项固定资产,支付3 700元。 ⑷预付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6 000元。(摊销期为20

王志魁《化工原理》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 流体输送机械 2-1 流体输送机械有何作用? 答:提高流体的位能、静压能、流速,克服管路阻力。 2-2 离心泵在启动前,为什么泵壳内要灌满液体?启动后,液体在泵内是怎样提高压力的?泵入口的压力处于什么状体? 答:离心泵在启动前未充满液体,则泵壳内存在空气。由于空气的密度很小,所产生的离心力也很小。此时,在吸入口处所形成的真空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虽启动离心泵,但不能输送液体(气缚); 启动后泵轴带动叶轮旋转,叶片之间的液体随叶轮一起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叶片间的通道从叶轮中心进口位置处被甩到叶轮外围,以很高的速度流入泵壳,液体流到蜗形通道后,由于截面逐渐扩大,大部分动能转变为静压能。 泵入口处于一定的真空状态(或负压) 2-3 离心泵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其定义与单位是什么? 1、流量q v :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到液体体积,m 3/s, m 3/min, m 3/h.。 2、扬程H :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J/N ,m 3、功率与效率: 轴功率P :泵轴所需的功率。或电动机传给泵轴的功率。 有效功率P e :gH q v ρ=e P 效率η:p P e =η 2-4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有几条?其曲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离心泵启动时,为什么要关闭出口阀门? 答:1、离心泵的H 、P 、η与q v 之间的关系曲线称为特性曲线。共三条; 2、离心泵的压头H 一般随流量加大而下降 离心泵的轴功率P 在流量为零时为最小,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 η与q v 先增大,后减小。额定流量下泵的效率最高。该最高效率点称为泵的设计点,对应的值称为最佳工况参数。 3、关闭出口阀,使电动机的启动电流减至最小,以保护电动机。 2-5 什么是液体输送机械的扬程?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是怎样测定的?液体的流量、泵的转速、液体的粘度对扬程有何影响? 答:1、单位重量液体流经泵所获得的能量 2、在泵的进、出口管路处分别安装真空表和压力表,在这两处管路截面1、2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f V M H g u u g P P h H ∑+-+-+=221220ρ 3、离心泵的流量、压头均与液体密度无关,效率也不随液体密度而改变,因而当被输送液体密度发生变化时,H-Q 与η-Q 曲线基本不变,但泵的轴功率与液体密度成正比。当被输送液体的粘度大于常温水的粘度时,泵内液体的能量损失增大,导致泵的流量、扬程减小,效率下降,但轴功率增加,泵的特性曲线均发生变化。 2-6 在测定离心泵的扬程与流量的关系时,当离心泵出口管路上的阀门开度增大后,泵出口压力及进口处的液体压力将如何变化?

第二章课后习题与答案要点

第2章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初步 1. 设有如下语句,请用相应的谓词公式分别把他们表示出来:s (1)有的人喜欢梅花,有的人喜欢菊花,有的人既喜欢梅花又喜欢菊花。 解:定义谓词d P(x):x是人 L(x,y):x喜欢y 其中,y的个体域是{梅花,菊花}。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 梅花)∨L(x, 菊花)∨L(x, 梅花)∧L(x, 菊花)) (2) 有人每天下午都去打篮球。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B(x):x打篮球 A(y):y是下午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a (?x )(?y) (A(y)→B(x)∧P(x)) (3)新型计算机速度又快,存储容量又大。 解:定义谓词 NC(x):x是新型计算机 F(x):x速度快 B(x):x容量大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NC(x)→F(x)∧B(x)) (4) 不是每个计算机系的学生都喜欢在计算机上编程序。 解:定义谓词 S(x):x是计算机系学生 L(x, pragramming):x喜欢编程序 U(x,computer):x使用计算机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S(x)→L(x, pragramming)∧U(x,computer)) (5)凡是喜欢编程序的人都喜欢计算机。 解:定义谓词 P(x):x是人 L(x, y):x喜欢y 将知识用谓词表示为: (?x) (P(x)∧L(x,pragramming)→L(x, computer))

2 请对下列命题分别写出它们的语义网络: (1) 每个学生都有一台计算机。 解: (2) 高老师从3月到7月给计算机系学生讲《计算机网络》课。 解: (3) 学习班的学员有男、有女、有研究生、有本科生。 解:参例2.14 (4) 创新公司在科海大街56号,刘洋是该公司的经理,他32岁、硕士学位。 解:参例2.10 (5) 红队与蓝队进行足球比赛,最后以3:2的比分结束。 解: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单选题 1. 我国会计惯例中使用的现金概念是() A .狭义的现金概念 B .广义的现金概念 C .在日常会计处理中使用库存现金概念,在财务报告及金融资产中使用广义的现金概念 D .与国际惯例一致 2. 不包括在现金使用范围的业务有 A .支付给职工家庭困难补助 B .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C. 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量支出 D.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 3. 职能分开不包括() A. 管钱的不管账 B .印鉴分管制度 C. 出纳不得兼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簿登记工作 D. 出纳不得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 4.确定库存现金限额时最高不准超过 A .5 天 B .6 天 C. 8天 D. 15 天 5.在企业开立的诸多账户中,可以提取现金发放职工工资的账户是() A .一般存款账户 B .基本存款账户 C. 临时存款账户 D ?专用存款账户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报销时的会计分录是 ()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库存现金" 借记"备用金 ",贷记"库存现金 " 借记 "管理费用 ",贷记 "备用金 " D. 借记"库存现金 ",贷记"备用金" 7.企业现金清查中,经检查仍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 A .管理费用 B .财务费用 C .冲减营业外收入 D ?营业外支出 9. 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 A . 10 天 B. 1 个月 6. A. B. C. 8.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查出现金溢余,并将溢余数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进一步核查,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对该现金溢余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B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C .借:营业外收入 D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后经 贷: 贷: 贷: 贷: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营业外 收入

课堂思考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2.专有技术、专利权属于(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3.能长期使用,但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称为(B)。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递延资产D.流动资产4.选出下列属于固定资产的选项:(AB)A.厂房B.高级保险柜C.专利D.原材料5.选出下列属于无形资产的选项:(ABCD)A.已申请专利的技术B.还没有申请专利的技术C.土地使用权D.商誉6.一个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包括:(ACD)A.建设投资B.递延资产投资C.流动资金D.建设期借款利息7.项目总投资形成的资产可分为(ABCD):A.固定资产B.无形资产C.流动资产D.递延资产8.无形资产具有如下特征:(ABC)A.价值的不确定性B.不存在物质实体C.是企业有偿取得D.不可计量1.企业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财务费用B.销售费用C.费用运输D.管理费用2.产品成本随产量的增减而成比例变化的费用是(B):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半可变成本D.流动成本3.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4.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称为(A):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制造费用5.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费的全部成本和费用,称为(C):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总成本费用D.可变费用6.作为经营成本,应在总成本费用中扣除的有(ABCD):A.折旧费B.摊销费C.维简费D.利息支出7.总成本费用包括(ABCD):A.管理费用B.销售费用C.财务费用D.生产成本E.制造费用8.生产成本包括(ABCD):A.直接材料费用B.直接工资C.其他直接支出D.制造费用E.管理费用9.在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中都含有的费用是(ACD):A.工资B.劳动保护费C.修理费D.折旧费E.运输费1.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CA.销售总额B.销售收入C.利润D.利润率2.税后利润是指(B):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B.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C.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D.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3.年利润总额等于(ABC):A.年销售收入B.减去年销售税金及附加C.减去年总成本费用D.减去年增值税E.减去年教育费附加1.征收营业税中,(B)税目规定5~20%幅度税率由地方自定。A.转让无形资产B.娱乐行业C.文化体育业D.邮电通信业2.(A)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和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各环节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流转税。A.增值税B.消费税C.营业税D.企业所得税3.企业所得税统一实行的比例税率为(D)。A.3%B.17%C.20%D.25%4.增值税的低税率为(C)。A.0B.17%C.13%D.15%5.从利润总额中扣除的税种有(C)。A.增值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6.下列企业或个人的哪些行为需要缴纳营业税。(ACD)A.转让一项专利B.出售一台生产设备C.出售一幢办公楼D.经营一家歌舞厅7.销售税金及附加是指(ABDEF)。A.资源税B.营业税C.所得税D.消费税E.教育费附加F.增值税第三章:1.现金流量图上,现金流出用(B)表示。A.箭头向上B.箭头向下C.箭头向左D.箭头向右2.在技术经济分析中采用(B)作为计算方法。A.单利法B.复利法C.相加原则D.单利法与复利法混合运用3.在同一投资系统中,处于不同时刻数额不同的两笔或两笔以上的相关资金,按照一定的利率和计息方式,折算到某一相同时刻所得到的资金数额是相等的,则称这两笔或多笔资金为(A)的。A.等值B.等额C.等息D.等价4.属于现金流量的是(ABD):A.现金流入B.现金流出C.现金转移D.净现金流量E.机器折旧5.假设一项工程3年完成,利率为10%,现有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二章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能就是热量吗? 答:不是,热是能量的一种,而热力学能包括内位能,内动能,化学能,原子能,电磁能,热力学能是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热与过程有关。 2.若在研究飞机发动机中工质的能量转换规律时把参考坐标建在飞 机上,工质的总能中是否包括外部储能?在以氢氧为燃料的电池系统中系统的热力学能是否包括氢氧的化学能? 答:不包括,相对飞机坐标系,外部储能为0; 以氢氧为燃料的电池系统的热力学能要包括化学能,因为系统中有化学反应 3.能否由基本能量方程得出功、热量和热力学能是相同性质的参数 结论? 答:不会,Q U W ?为热力学能的差值,非热力学能,热=?+可知,公式中的U 力学能为状态参数,与过程无关。 4.刚性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为两部分,A 中存有高压空气,B 中保持真空,如图2-1 所示。若将隔板抽去,分析容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若隔板上有一小孔,气体泄漏入 B 中,分析A、B 两部分压力相同时A、B 两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如何变化? 答:将隔板抽去,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w w=所以容 =?+其中0 q=0 器中空气的热力学能不变。若有一小孔,以B 为热力系进行分析

2 1 2 2 222111()()22f f cv j C C Q dE h gz m h gz m W δδδδ=+++-+++ 只有流体的流入没有流出,0,0j Q W δδ==忽略动能、势能c v l l d E h m δ=l l dU h m δ=l l U h m δ?=。B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增量为U ? ,A 部分气体的热力学能减少量为U ? 5.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是否可以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212121()()q q u u w w -=-+-,q u w =?+的形式,为什么? 答: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式不可以写成题中所述的形式。对于 q u w =?+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功w 可以写成pv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一个针对任何情况的定律,不具有w =pv 这样一个必需条件。对于公式212121()()q q u u w w -=-+-,功和热量不是状态参数所以不能写成该式的形式。 6.热力学第一定律解析式有时写成下列两种形式: q u w =?+ 2 1 q u pdV =?+? 分别讨论上述两式的适用范围. 答: q u w =?+适用于任何过程,任何工质。 2 1 q u pdV =?+? 可逆过程,任何工质 7.为什么推动功出现在开口系能量方程式中,而不出现在闭口系能量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练习题 五.计算题 1. 密度为1200kg.m 的盐水,以25m3.h-1的流量流过内径为75mm的无缝钢管。两液面间的垂直距离为25m,钢管总长为120m,管件、阀门等的局部阻力为钢管阻力的25%。试求泵的轴功率。假设:(1)摩擦系数λ=0.03;(2)泵的效率η=0.6 1.答案***** Z1+u2/2g+P1/ρg+He=Z2+u2/2g+P2/ρg+∑H f Z =0,Z =25m,u ≈0,u ≈0,P =P ∴H =Z +∑H =25+∑H ∑H =(λ×l/d×u /2g)×1.25 u=V/A=25/(3600×0.785×(0.07 5) ) =1.573m.s ∑H =(0.03×120/0.075×1.573 /(2×9.81)×1.25 =7.567m盐水柱 H =25+7.567=32.567m N =Q H ρ/102=25×32.567×120 0/(3600×102) =2.66kw N轴=N /η=2.66/0.6=4.43kw 2.(16分) 如图的输水系统。已知管内径为d=50mm, 在阀门全开时输送系统的Σ(l+le ) =50m,摩擦系数可取λ=0.03,泵的性能曲线,在流量为 6 m3.h-1至15 m3.h-1范围内可用下式描述: H=18.92-0.82Q2. ,此处H为泵的扬程m,Q为泵的流量m3.h-1,问: (1)如要求流量为10 m3.h-1,单位质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 单位重量的水所需外加功为多少?此泵能否完成任务? (2)如要求输送量减至8 m3.h-1 (通过关小阀门来达到),泵的轴功率减少百分之多少?(设泵的效率变化忽略不计) 答案***** ⑴u=10/(3600×0.785×0.05 )=1.415[m.s-1] Σhf =λ[Σ(l+le )/d](u2/2) =0.03×(50/0.05)(1.4152/2)=30.03 Pa/ρ+W=Pa/ρ+Z g+Σhf 1 - 2 W=Z2g+Σhf 1 - 2 =10×9.81+30.03=128.13 [J.kg ] H需要=W/g=128.13/9.81=13.06[m] 而H 泵 =18.92-0.82(10) =13.746[m] H泵>H需故泵可用 ⑵N=H 泵Q 泵 ρg/η ρg/η=常数 ∴N∝H 泵Q 泵 N 前 ∝13.746×10 H泵后=18.92-0.82(8)0 . 8 =14.59 N后∝14.59×8 N后/N前=14.59×8/(13.746×10)=0.849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思考题参考答案: (初级职称学员作业) 针对案例1发表见解:学生对现行评价制度和评价方法的不满与无奈已并非偶发案例了。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评价的执行者——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时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我们首先认为这名教师不配评价学生,因为他无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素质差异和基础差异,只凭借自己的主观看法武断下结论,甚至使用粗话做为评价语言,实在为人所不齿。从中暴露出了现行课程评价存在的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之间关系不平等的问题,这是评价动机的扭曲造成评价功能的缺失。做为人民教师,我们必须具有高度负责的工作精神和精湛的业务能力,用积极的态度、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鼓励学生不断走向进步,不断完善评价制度存在的缺陷,为进一步提升评价制度和方法做出自己的贡献。 针对案例2发表见解:(1)上述法条体现了《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为切实保障义务教育健康发展、有序发展、均衡发展下定的决心、明确的责任和工作的目标,具有前瞻性、权威性、强制性、全面性、人文性等特点。(2)《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强调的上述理念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以及国家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积极意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义务教育法(修订)》(2006)修订的法条涉及义务教育工作需要贯彻落实的各个关键环节,为义务教育的进一步普及提供了可靠的法律支持,为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力量,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 针对案例3发表见解:影响以上三所学校的决策以及教师的教育行为的因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因素是三所学校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各不相同,他们在学习目标上有着各自的标准,在学习生活上有着各自的追求,三所学校会很自然地成为按需施教者;主观的因素是三所学校的决策者都只顾眼前利益,没有考虑虹口同一区域内的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各自为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对这一因素的建设必须先从提高办学指导思想,更新育人理念做起,用主观努力改变客观环境,不给“挑剔”留空间,不给“取巧”献鲜花;不给“苦读”创条件,只给“育人”开绿灯,必要时可运用行政力量,彻底改变虹口区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格局。 针对案例4发表见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在总则中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正确认识班主任工作,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我看来,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班级管理的主阵地、活动实施的主心骨,在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事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