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管网动态水力模拟系统的建模研究
浅析给水管网动态水力建模数据及其管理

浅析给水管网动态水力建模数据及其管理摘要:给水管网在城市生产及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保证其正常运行便显得尤为必要了。
本文将基于给水管网动态水力建模数据及其管理展开相应的分析,以期促进城市给水管网运行质量的提高,为同行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给水管网;动态水力建模数据;管理1.给水管网动态模拟概述针对给水管网运行特点,建立相应的动态水力模型,不仅能够实现优化控制的目的,同时还能够起到科学管理的效果。
在模型中,其水流需要能够有效反映现实管网中水流所具有的流动状态,换而言之,该动态模型需要能够有效反映现实管网中的一系列动态参数。
合理的给水管网动态模型具有以下作用:对管网漏损进行有效的辅助预测;对事故状态下的运行进行有效模拟,从而便于故障解决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对以爆管为代表的一系列异常状况进行预见性分析,为调度及维修人员提供有益参考;为水系统运行的后续优化工作奠定基础;方便水质模型的构建,在水质分析过程中发挥辅助作用[1]。
2.给水管网动态水力建模数据分析2.1动态水力建模数据类型及来源管网属性数据。
对于给水管网而言,其属性数据通常指的是测量值及实际调查获得数据,该类数据大多情况下借助GIS系统便能够准确获得。
管网运行监测数据。
该类数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种是在线监测的压力数据,另一种是在线监测的流量数据。
在建立水力模型的过程中,通常应用SCADA 系统以实现对管网的延时模拟,也可以截取代表性较为突出的某几天数据进行模型校验处理实测数据。
在具体建模环节,需进行实测的数据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对管网属性中那一类不确定信息进行准确地现场测定,二是对水泵曲线(尤其是工作年限较长的)进行现场实测,三是对用户的用水量曲线进行现场测定。
派生数据。
所谓派生数据指的是,在分析数据过程中形成的一类新数据,虽然不是建模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有助于对既有数据中所包含的隐形信息进行一定程度的挖掘。
如可利用数据挖掘功能对爆管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管网的安全系数。
城市排水管网水力建模的研究

城市排水管网水力建模的研究摘要: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排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基本原理和所包含的几个模块的内容,以及建模的数据需求,然后对水力模型的应用方向和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最后对现阶段水力模型应用的推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模型的应用是趋势所在,该领域应给与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建模一、引言我国目前大多数的排水管网规划设计仍沿用以经验公式为主的管道水力负荷计算方法,只考虑管网运行的最不利情况,而忽视了实际管网中入流水量是随着时间变化的[1];只考虑当前设计管段,而忽略了其他相连管线运行时水流之间的影响,难以做到整个系统的优化。
造成上下游的管道坡度分配不够合理,管道内水体流态不好,管渠的淤塞现象严重。
而许多发达国家早已在管网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模拟技术,通过搭建排水管网水力模型对管道的水力状况进行模拟,对校核验证管网布置的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简要介绍排水管网水力模型的原理、构成及应用。
二、排水管网水力模型的概述2.1排水管网模型的基本原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主要由收集设施、排水管网、调蓄池、提升泵站、排放口等构成,而排水管网模型是将现实排水管网系统原型进行抽象和概化,根据管网的拓扑连接关系将各对象有机组合在一起,进而通过设置模型的边界条件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模拟各种工况下排水管网的运行状况,可以分析评估排水系统运行现状,找出排水系统中瓶颈管段,分析过流能力不够以及局部溢流的原因。
水力模型既可以重现排水系统过去的运行表现,也可以预测排水系统未来的运行表现。
并且在水力模型平台下制定各种改扩建方案,使整个系统在最优化状态下运行。
2.2排水管网模型的构成排水管网系统水力模型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模块:(1)降雨模型[2]降雨模拟就是描述降雨过程线的过程,可以分为两种。
第一种为数据资料较为完善的实测降雨模拟,该种情况利用实测到的降雨数据进行模拟计算;第二种是根据当地的降雨特性利用经验或者理论公式得到合成降雨曲线,利用合成降雨曲线进行模拟计算,适用于实测降雨数据缺乏的情况。
基于大数据的给水管网模型系统的建模与优化

基于大数据的给水管网模型系统的建模与优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给水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变得日益重要。
为了实现高效的供水管理和优化管网系统的运营,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基于大数据的给水管网模型系统的建模与优化方法。
一、系统建模1. 数据收集与处理:为了建立准确的管网模型,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实时和历史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供水量、水质数据、管道拓扑图、传感器数据等。
通过数据清洗、整合和分析,可以消除噪声,并提取有用的特征。
2. 管网拓扑建模:根据收集到的管道拓扑图,可以建立管网的几何结构模型。
这包括管道的长度、直径、材质等信息。
同时,考虑管网中的各种设备,如泵站、水箱等。
3. 水力模拟:基于管网拓扑模型和水力学原理,进行水力模拟,计算水在管网中的流动情况。
通过模拟,可以获取管道的流速、压力、流量等数据,帮助了解管网的状态。
4. 水质模拟:考虑不同水源的水质变化、管道材质的腐蚀等因素,进行水质模拟。
通过模拟,可以预测水质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以及污染物的传输过程。
二、系统优化1. 泵站优化:根据实时的供水需求和管网的运行状态,采用优化算法,确定最佳的泵站工作点,以提高供水效率和降低能耗。
同时,考虑不同泵站之间的协调运行,防止过早磨损。
2. 水箱调度优化:通过分析供水量和峰谷时段的变化规律,采用优化算法,合理安排水箱的调度策略。
目标是尽量减少水箱的运行次数和幅度,达到最佳的供水效果。
3. 管径优化:在设计或改建管网时,通过基于大数据的分析方法,考虑供水量、压力损失、管道材质和造价等因素,确定最佳的管径配置方案。
目标是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同时,降低运行成本。
4. 管网漏损检测与修复: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管网中的漏损情况,通过传感器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实现对漏损点的定位和修复。
采用预测算法,可以预测漏损点的可能位置,提前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系统应用1. 运行监测与预警: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建立管网的运行监测系统。
城市供水管网模拟仿真研究

城市供水管网模拟仿真研究供水管网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环节,供水管网的稳定运行和高效管理对于城市的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在管道密集的城市中,建立一个高效稳定的供水管网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供水管网通常由各种类型的管道、阀门和泵站等设备组成。
繁琐的管道布局、复杂的供水制度以及复杂的使用需求,使得管道的系统运行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如管道损坏、流量不均等。
因此,通过管网建模和仿真,可以提高其稳定性,减少供水事故和损失。
管网模拟仿真技术是将复杂的管网系统建模并利用计算机模拟来分析设计和操作管网的技术。
模拟仿真技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模拟分析管网系统,如水力计算、水头计算、压力计算、流量计算和水位计算等。
通过这种技术,能够对各种管道设备进行模拟,较好地解决管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城市供水管网的建模与仿真通常包括参数模拟、拓扑分析、水力计算和优化控制。
这些过程主要涉及水管的长度、直径和材质、管络结构、管道表面状况、水压计算、稳定性分析、安全性控制等。
在参数模拟方面,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建立供水管网的各种参数模型,如管道长度、直径、流量、水压等。
拓扑分析方面,主要是研究管网节点的分布特征、管径和节点间的联系方式,以及管径的分布特征等,这些有助于准确地描绘管网系统,为之后的水力模拟分析打下基础。
水力计算是城市供水管网模拟仿真中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在进行水力计算前,必须首先对管网进行分段。
水力计算在各个环节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模拟管道系统的水动力学和水流特性,明确管网水力特性,从而准确反映水力参数,为后续的管网优化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在管道系统的水力计算中,需要对进水口、出水口、阀门和泵站等进行流量的计算和模拟。
这些流量参数在管道系统的运行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水力计算也包括管道的水压计算以及管道的水流速度分布的计算等,以达到对管网水力特性的全面理解和结构优化的目的。
给水管网模型系统中水力特性的模拟与优化研究

给水管网模型系统中水力特性的模拟与优化研究水力特性是指水在管道中运动时所表现出的特性,包括流量、压力和速度等参数。
水力特性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在给水管网模型系统中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水务部门有效地管理和维护给水管网,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效率。
首先,模拟给水管网水力特性的研究是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来描述和预测水在管道中的运动行为。
这些模型和方法可以基于斯托克斯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等流体动力学理论进行建立。
通过对管网系统进行各种边界条件和操作规则的设定,可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水力特性。
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高效地计算出管道中不同位置的流量、压力和速度等参数,从而全面了解整个管网系统的运行状态。
其次,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和优化,可以进一步改善给水管网的设计和运行。
首先,可以通过模拟分析来识别潜在的问题和瓶颈,例如管道的过载、流量的不均衡、压力损失过大等。
然后,可以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如增加管道容量、调整管道的布局和直径、改变泵站的工作状态等,以提高整个管网系统的水力性能。
优化措施的效果可以通过再次模拟来评估和验证,以确保管网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能够达到预期的水力特性。
此外,水力特性的模拟与优化研究还可以帮助水务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
例如,在给水管网扩建或改造时,可以通过模拟研究评估不同方案的水力特性,以选择最优方案并合理规划投资。
另外,当出现应急情况或突发事件时,可以通过模拟研究快速预测和分析管网的响应情况,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救援。
水务部门还可以利用模拟研究的结果对管网进行长期规划,预测未来几十年的供水需求和水力特性变化趋势,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给水管网模型系统中水力特性的模拟与优化研究对于水务部门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模拟可以准确预测和分析管网的水力特性,优化措施可以进一步改善管网的设计和运行。
这将有助于提高供水质量和供水效率,为水务部门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生活和生产用水需求。
供水管网稳态与瞬态水力模拟研究

中文摘要摘要城市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
为保证供水管网运行、管理以及安全等方面正常有序,供水管网水力模型成为必要的技术手段。
另外供水管网破坏性水锤时有发生,这不仅仅导致爆管、损坏设施从而造成水资源浪费,而且严重时还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在水力模型的基础上有必要对管网系统的瞬变状态(水锤)进行研究。
随着智慧水务的推进和对供水漏损的研究,供水管网的模型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目前管网水力模型与GIS 系统、SCADA系统集成不充分以及对供水管网水锤模拟研究甚少等问题,提出借助GIS系统和SCADA系统完成水力模型的搭建和需水量的自动分配,然后在稳态模型基础上,对供水管网中经常发生且危害较大的停泵水锤和关阀水锤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并对相应的防护措施做了分析研究。
研究的主要工作与成果如下:①课题选取了山地城市重庆某片区管网,由于特殊地形导致该管网系统起伏不定,高差大,二次加压普遍,增加了管网建模工作的难度。
基于水力模型和GIS、SCADA系统的高度集成,建立了该供水管网的恒态水力模型和延时水力模型,大大提高了建模的速率和准确率。
②经过粗调和精调工作完成管网水力模型校核。
在精调过程中,按管材和管径对管道粗糙系数分组,按用水量大小对节点需水量分组,并完成管道粗糙系数和节点流量两个模型参数的校核。
校核结果为:对于恒态水力模型校核,压力监测点100%的校核误差在±2m以内,50%的校核误差在±1.5m以内,流量校核偏差均在10%以内。
对于延时水力模型校核,压力监测点校核误差在±3m内的百分比为98.61%,校核误差在±2m内的百分比为72.22%,流量校核偏差均在10%以内。
校核后的水力模型基本满足校核标准。
③在稳态模型基础上建立了水锤模型,并对停泵水锤进行了模拟研究。
研究表明:供水管网发生停泵水锤时,许多管道最大瞬态压力值大于1400KPa,超过管道的抗压容值(1.4MPa),成片的管道最低瞬态压力小于0,处于负压状态。
供水管网水力反应模拟研究

供水管网水力反应模拟研究近年来,城市化的加速和人口的快速增长,给城市供水管网的设计、建设和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为保证城市日常用水,水务部门需要通过科学的手段对供水管网进行水力反应模拟研究,以最大程度地保障供水管网的正常运行。
一、供水管网的水力反应模拟概念供水管网是供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将水从水源地输送到送水处或用户的管道系统。
其由水源引入管、汇水管、配水管、用户管等组成。
在运行过程中,引水能力、管道水力损失、管道流量以及水泵工作点等因素会引起管网出现水力反应的现象。
水力反应模拟是指对供水管网中各管道的水力性能进行模拟和分析,以确定供水管网的输水能力、水质保证能力以及稳定性等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管网工作方案,保障城市的正常供水。
二、供水管网水力反应模拟研究的方法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水力反应模拟研究提供了各种手段。
供水管网水力反应模拟主要有数学模型计算法和物理模型实验法。
1. 数学模型计算法数学模型计算法是通过计算数学模型来模拟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进而确定不同条件下的配水方案。
这种方法具有高效、准确、灵活等优点,而且可以针对不同的供水管网进行模拟,撰写实时供水方案。
2. 物理模型实验法物理模型实验法是通过建立实际的实验体系来模拟供水管网的运行状态。
这种方法直观、可靠,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观测和分析,从而深入了解供水管网的各种运行状况。
三、供水管网水力反应模拟研究的意义供水管网水力反应模拟研究是保障城市正常供水的重要工作,其实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意义。
1. 确定管网的供水能力通过水力反应模拟研究,可以移除通畅性差、流量优化的管刺,最大限度地保障管网的供水能力,提高管道的输送效率。
2. 控制水质的保证能力指导供水管网的水质保证,控制不同条件下的水流、水位、水位波动等水力参数,保证水质。
3. 提高管网的稳定性在建设新城市或改造,城市供水管道系统的稳定性特别重要。
水力反应模拟研究可以帮助水公司在设计和建设的过程中调整管网的结构和管网内部的设备布局,从而提高管网的稳定性。
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研究—以汕头市自来水总公司为例

管网水力模型系统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 以汕头市自来水总公司为例
Study on Evaluation for Effect of Water Supply Network Hydraulic Model System : Shantou Water Supply Company for examp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是城市生存 和发展必不可少 的支撑要 素 ,城市给 水工程直接关系着城市建设 、城市文 明、安全、居 民生
活质量 。近年来 ,随着地区的高速发展 ,供水管 网不断 的改扩建 ,亟需建立给水管网水力模型来提高给水管网 运营 与调度的科学水平 ,提高运营效率。
本 文选取 市给水管 网为研究 对象 ,目标是 建立 给水管 网拓扑结构 ,应用 E A E P N T水力平差软件 ,率定
管理 、管 网平差、运行模拟、运行管理等较 为完整 的技 术功 能。它基于节点方程 的计 算方法 ,对不经过简化处 理的管 网直接建模 ,减少 了计 算所需要 的时间和存储单 元 ,模型的方便性和直观性使其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有 压管 网系统 的平差计算 。 本研 究根 据 E A E P N T水 力平 差分 析 的要求 ,水 头
表1 各监测点模拟值与监测值误差表 监测点 澄山路 平均误差 2 % . 3 监测点 峭岐 平均误差 5 % . 8
是管 网模 型 的重要组成 部分 。水 力属性需 运用水 力学 理 论进 行分析 和计算 。管 网中不存在水 塔 、水 库 ,所 以没有相关数据 , 其他数据主要从 S A A系统 中获得 。 CD 给水管 网系统 建模 的核 心是水 力模拟计 算 ,在计 算 中 水池 的动态水 位变化 直接影 响计算 结果 ,为 此 ,本研 究 根据水 池水位 的人工 记录准确模 拟 出水 池在 不 问时
和验证供水管网水 力模型参数 ,以准确模拟城市 给水管
网系统。
2 .给水管 网水 力模 型构建 原理 21 . 建立管网拓扑结构 .
供水系统 的拓扑结构 嘲是管 网建模 过程 中进行水力 计算 的基础 。由该 市水务系统提取管 网数据的管段 、节 点、水 泵的图形和属性信 息 ,并将 其转换成 AeGS r I 格 式进行数据校核和拓扑检查等工作 ,然后生成拓扑关 系 建立管网数据 的拓扑结构 ,接入 E A E P N T管 网平差软件
径 ( 、管道 的粗糙系数 ( 、阀门的开启度、管道的 D) K)
研 究较好 地构建 了切合 真实水力 情况 的给水管 网动态 水力 模 型 ,得 到 了满足供水 要求 的管 网系统 ,其模 型 可进 一步 为该地 区供水 系统实施科 学管 理和调度 提供 依据。
参 考 文献
【. 潇 , 1孟 1 雷澄 , 罗银 和 . 于 GS的供 水管 网爆管 事故状 态的分 析研 基 I 究 [. J 水利科 技与经济 ,0 03( )3—4 . 】 2 1,,1 : 9 3 1 63 [】吕伟 . 2 . 太原 市 给水管 网动态仿 真 系统 的建立 和运行 【. J 山西建 筑 , J
差 为 45 .%,符 合建 模 要求 。将 率定 获 得 的参 数 带人 模 型当 中进行 2 时动态模 拟验证 ( 4小 验证 时间 : 0 9 20 年1 0月 3 0 4: 0 ,同 时将 模 拟值 与 实 际 11 0: 0 2 0 ) 3 监测值进行 比较 ,计 算出的各监测点误差见表 1:
损失公式采用海 曾威廉 ( ae— la s — ) H zn Wi m ,H W 公式 , l i
综合平均误差
4 % . O
由上表可知 ,该地区给水管 网动态水力模型的模拟
值 与现场监测值吻合较好 ,说明了该给水管网动态水力
模型较好地模拟了管网中水流 的真实情况。从模型检验 的结果来 看 ,给水 管 网动 态水力模 型 的参 数设定 是可
『. 3 马洪 涛 , 】 王军 , 张卫红 . 基于 GS E A E I 与 P N T的 昌平新 城再生 水管 网规划 I. J 中国给水排 水 ,081( )2 3. J 20,2 43—5 2:
参数如下 :
20 09年 5 1 3 0 l: 月 71 1: 4 0压 力 3 0 0 20 09年 8 2 月 7日 2 : ~ 4 0压力 3 02: 0 0 20 年 9 2 09 月 2日 9 0 1: : ~ 0 0压力 0 0 率定结 果 显 示 : 压力 平 均误 差 为 1 m,即平 均误
段 的水 位 ;同时监 测各 时段 的水 泵转速 ,模 拟泵 的流
南 闸 黄 田岗
申港
2 % . 2 2 % . 7
2 % . 4
钢厂 青阳供水
月城
2 % . 5 3 % . 5
3 % . 4
量— —扬程 曲线 ; 根据 S A A系统 、营销系统 、大表 CD
系统 自动获得 城市 日用 水量 的变化 曲线等 。由各系统 所 获得 的数据 通过一定 的分析 处理后接 人 E A E P N T管 网平差软件 。 2. . 水力计算原理 4
图 1管 网数据处理流程
对其进行管 网平 差动态模拟计算 。运用 AeGS r I 构建管 网流程如图 1 所示 ,经检验后建立的给水管 网拓扑结构
如图 2 所示 。
2. . 确定节点流量 2 给水管 网动态水力模型 中的节点流量包括三部分 :
大用水户用水量 、小用水户用水量和管 网渗漏量 。本研 究 中,节点流量 的计算值是在大量的现场实测数据基础 上完成的 ,包括大用水户读表数据 、非居 民用水户读表 数据及 居民每月抄见水表量数据等 。大用户用水量是 比 较确定 的量 , 根据其位置以及实测得到的变化曲线计算 ;
行 的。
4 .结语
流量 以公有 制 ( )为单位。海 曾威廉 ( — )公式 m HW
适用紊流过渡区, 水头损失与流速的 1 5  ̄7 成 比例( .2 y 8 过
本 研究建立 的给水 管 网水 力学动 态模 型具有 良好 的计 算精 度 ,模拟 结果 中所 有i 压 点 的误 差符合 率定 贝 0
和验证 的要求 。通 过给水 管 网水 力模 型参数模 拟 ,本
渡区水头损失 hO V C
) ,该式计算方法 简捷 ,为美
国给水系统配水管道水力计算的标准式 ,在欧洲与 1本 3 广泛应用 ,近几年我 国也普遍用其进行给水管 网的水力 计算 。 3 .水 力模 型的率 定与 验证 给水管 网水力模型率定的参数一般为流量 ( 、管 Q)
y
・
研究与探讨 ・
给水管 网动态 水力模 拟系统 的建模 研究
陈 涛 徐 鹏 赵 洁
( .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 司生产技术部 ,江阴,2 4 0 ;2 1 1 0 0 .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 ,10 8 ) 0 0 5
摘 要 :本研 究结合 某 市供 水现 状 ,通过 收 集城 市 管 网的管段 、节点 、水 泵 的流 量和 水压 等静 态和动 态数 据 构建 了给水 管 网拓扑 结构 ,并运 用E A T管 网平差 软件 对其 进行 了管 网平差 2 小 时动 态模 拟 计 算 。研 究 P NE 4
华新钢缆
世纪大道 长寿 澄东供水
石早
22 . %
8 % . 2 43 . % 8 % - 2
5.% 2
国税
交通局 巨龙印染 北新路
3 % . 3
3 % . 7 6 % . 5 2 % . 3
EA E P N T由美 国环境保护总署国家风险管理研究所
开发 ,主要用于管 网系统的水 力和水质分析 ,具有信息
[. 4 张莹 , ] 宋启元 , 苏功军 . P N T在供水管网平差计算中的应用 【. EA E J J
山西建 筑 ,081( ) 8~8. 20, 3 : 112 141
作者通联 : 1 09 87 052 08 0 1
城镇供水 N 12 1 6 O. 0 2 7
结果表明 ,构建的给水管网动 态水力模型参数 可行 ,模拟值与现场测试点压力值的平均误差为4 %,本研 究建 立的给水管网水力学动 态模型具有 良好的计算精度 ,充分验证 了供水管网的运行情况 ,该模型将 为地区供水 系统实施优化节能的调度 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词 : 给 水 管 网 动 态水力模拟 E A T P NE
6 城镇供水 N . 2 1 6 O 1 02
图 2 给水管网拓扑结构
・
研 究 与探 讨 -
D W T cI N TOWN A ER UP Y TYA s PL
i鬻
_ 霪 ■ 怒
褥
小用户用水量按权值分配到整个管网。
2 . 网水力属性 .管 3 水力 属 性是 指管 段 和节 点在 系 统 中的水 力 特征 ,
2 1,2 615 17 0 01( )8- 8. 3:
长度 ( 、水泵特征 曲线、地面标高等 ,本模型选取了 L) 1 个压力监测点以及 2 7 个水厂 的压力数据进行率定 。采
用随机抽样 方法 ,从无 调级变化 的小时数据组 中随机选 取 3 时间段 的压力数据 ,所选取的模型率定时间段和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