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试卷B答案--国际

《动物生理学》试卷B答案--国际
《动物生理学》试卷B答案--国际

《动物生理学》模拟试卷B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6个18分)

1.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的相对恒定状态。

2.血压:流动中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3.氧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P O2与Hb氧饱和度关系曲线。

4.容受性舒张:吞咽食物时,食物刺激咽和食管等处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胃体和胃底肌肉的

舒张。

5.肾糖阈:当血糖浓度达160-180mg/100mL(血液)时,有一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

极限,尿中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葡萄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6.应激反应:在紧急情况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发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应急反应。

二、填空(每空0.5分,共20个10分)

1. 生理学本身是一门实验科学,动物实验的方法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2. 在生理学中,通常将受到刺激后能较迅速产生某种特殊生物电反应的组织,如_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称为可兴奋组织。

3. 某体重为60公斤健康成年男子,其血液总量约为

4.8 升,血浆量约为2.4~2.88 升。

4. 消化的形式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消化。

5. 水利尿实验时,引起VP释放减少的感受器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相反,大量出汗时,引起VP释放增多的感受器是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6. 在正常情况下,通气/血流比值为0.84 ,当比值升高,说明增加了肺泡无效腔,当比值降低,意味着发生了功能性A-V短路。

7. 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就是反射,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和短暂。

8. 神经元之间相互接触并传递信息的部位称为突触,按功能不同可将其分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两大类。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个10分)

1.血浆的晶体渗透压具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的作用。1、(对)

2.凝血因子III是唯一来自组织的凝血因子。2、(错)

3.由于第一心音主要来源于心室收缩产生的张力推动房室瓣关闭,所以当心室收缩较强烈时第一心音增强。3、(对)

4.健康成年人安静状态时,心率为每分钟50~80次。4、(错)

5.缺氧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5、(对)

6.呼吸基本中枢位于延髓。6、(对)

7.胰液中的有机物主要是胰脂肪酶和胰淀粉酶。7、(错)

8.肾不仅是一个排泄器官,还是一个内分泌器官。8、(对)

9.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变化不影响尿生成的过程。9、(错)

10.胰高血糖素的主要作用是使血糖浓度降低。10、(错)

四、选择(每小题1分,共23题23分)

1.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 C )

A K+内流

B Cl-外流

C Na+内流

D Na+外流

2. 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哪一项不属于非条件反射?(B )

A. 低氧可以引起呼吸加深加快

B. 见到美味的食物可以引起唾液分泌

C. 新生儿的吸吮反射

D. 强光照射眼睛瞳孔缩小

3. 内环境是指(B )

A. 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体液D.组织间液

4. 神经纤维的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大于(B )

A.相对不应期B、绝对不应期C、超常期D、低常期

5. 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的主要器官是( C )

A 骨髓

B 肺

C 肾

D 肝

6.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C )

A、球蛋白

B、纤维蛋白原

C、白蛋白

D、血红蛋白

7. 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B )。

A. 尿激酶

B. 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C. 激肽释放毒

D. 组织激活物

8. 心指数等于(C )。

A.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B. 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

C. 心输出量/体表面积

D. 体表面积/心输出量

9.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产生机制是(C )

A、Na+内流

B、Na+内流,K+外流

C、Ca+及Na+内流,K+外流

D、K+外流

10. 压力感受性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C )。

A.降低血压

B.增强呼吸

C.维持血压的稳态

D.维持呼吸的稳态

11. 心室收缩时,其兴奋性处于(A )

A 有效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E正常期

12. 肺活量等于(A )

A、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的总和

B、潮气量和补呼气量总和

C、肺容量和补吸气量的总和

D、潮气量和功能残气量的总和

13. O2和CO2通过细胞膜的转运方式是( C )

A、入胞和出胞

B、通道扩散

C、单纯扩散

D、载体扩散

14. Hb氧含量是(A )

A、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O2量

B、100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

C、Hb实际结合的量占Hb所能结合的最大O 2量的百分比

D、Hb所能结合的最大O2量与Hb实际结合的量之差

15. 消化道中能吸收维生素B12的因子是( C )。

A.盐酸

B.肠致活酶

C.内因子

D.胰酶

16. 胃壁细胞分泌(D )

A、促胃液素

B、黏液

C、促胰液素

D、盐酸

17. 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C )

A.口腔B.胃C.小肠D.回肠

18. 对消化和吸收概念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是(D )。

A.消化是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的过程

B.消化可分为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种

C.小分子物质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

D.消化主要在胃中完成,吸收是在小肠完成

19. 大量饮清水后,尿量增多的主要原因是(D )

A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 肾小球囊内压降低

C 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D 血管升压素分泌减少

20. 原尿与血浆比较,主要的不同点是( C )

A 渗透压B无机盐浓度 C 蛋白质浓度 D 葡萄糖浓度

21. 肾近球小体中的致密斑是(A )

A、化学感受器

B、渗透压感受器

C、压力感受器

D、内分泌细胞

22. 肾脏的球旁细胞是(C )

A Na+量感受器B容量感受器 C 内分泌细胞D渗透压感受器

23. 血中激素浓度很低,而生理效应十分明显,这是因为(D )

A、激素的半衰期长

B、激素的特异性强

C、激素作用有靶细胞

D、激素有高效能放大作用

五、简答题(每题6分,共4题24分)

1. 何谓动作电位“全或无”现象? (6分)

答:“全或无”现象是单一可兴奋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一种特征。即在阈下刺激时该可兴奋细胞不发生扩布性动作电位,仅产生局部电紧张电位,而一旦刺激的强度达到阈值之后,动作电位的幅度不再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即产生最大的动作电位,且动作电位沿细胞膜扩布时,其大小不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2. 何谓呼吸?呼吸全过程由哪几个环节组成?(6分)

答: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称为呼吸。呼吸的全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1外呼吸或肺呼吸。包括肺通气和肺换气两个过程,肺通气是肺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换气是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即通过血液循环将O2从肺运输到组织以及将CO2从组织运输到肺的过程。○3内呼吸或组织呼吸,即组织细胞与组织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以及组织细胞内的生物氧化过程。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并同时进行。

3. 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最主要部位?(6分)

答:小肠吸收的物质种类最多、量最大,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有许多对物质吸收的有利条件:

①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②小肠有巨大的吸收面积,人的小肠长约4m,黏膜有许多环形皱褶,皱褶上有大量的绒毛,绒毛表面柱状上皮还有大量的微绒毛,这就使小肠的吸收面积比同样长度的单筒面积增加约600倍,从而使吸收面积可达到200m2左右。

③食物在小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3~8小时),有充分的时间吸收。

④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加上小肠运动和绒毛的节律性伸缩与摆动,可加速绒毛内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有利于吸收。

4. 氧解离曲线有何特点?这些特点有何生理意义?(6分)

答:(1)氧解离曲线上段,相当于P O2在8.0~13.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较为平坦,表明在这段范围内P O2的变化对氧饱和度影响不大。生理意义在于:当吸入气或肺泡的P O2有所下降时,只要不低于8kPa,氧饱和度仍保持在90%以上,不致于发生缺氧。

(2)氧解离曲线中段,相当于P O2在5.3~8.0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较陡。此时,每100mL血液流过组织时可释放5mLO2,能满足安静状态下组织的氧需量。

(3)氧解离曲线下段,相当于P O2在2.0~5.3kPa范围内变动,曲线走势最为陡峭。生理意义在于:当组织代谢增强时,有足够的氧供应。组织活动加强时,耗氧量剧增,P O2明显下降,血液流经这样的组织时,氧饱和度可降到20%以下,即每100mL血液释氧量可达15mL之多。

六、论述题(15分)

试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动脉血压和尿量的调节。

答: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对动脉血压和尿量的调节是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三者共同发挥作用完成的。

当肾脏入球小动脉血压下降,肾缺血;致密斑小管液中Na+浓度下降;交感神经兴奋时,近球细胞(颗粒细胞)分泌肾素。肾素使血浆中血管紧张素原变成血管紧张素Ⅰ,血管紧张素Ⅰ经血浆转换酶的作用转变成血管紧张素Ⅱ,再分解为血管紧张素Ⅲ。血管紧张素Ⅱ有很强的缩血管作用,

可通过直接刺激近端小管NaCl的重吸收;刺激醛固酮的合成与分泌;促进垂体后叶ADH的释放的作用,从而调节血压和血量。血管紧张素Ⅲ,可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醛固酮可促使肾脏保钠、保水、排钾,循环血量增多。故当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后,使血管收缩,尿量减少,循环血量恢复,升高血压。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题注:1.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全部做在答题纸上。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一、填空(20X1=20分)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 2、我国主要牧区和主要农区是以mm等雨量线为界;而在东部,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乂是以mm等雨量线为界 3、前苏联土地类型研究其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 4、农村土地调查以比例尺为主,高山区、高原等地区可采用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根据需要可采用或比例尺。 5>最小上图图斑面积耕地、园地为mm,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为mm,林地、草地等其它地类为mm。 6、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超过图上mm;山地不得超过mm。 7、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分为、、三级序列。二、名词解 释:(8X2=16 分) 1、土地类型 2、线状地物 3、土地自然适宜性 4、贴现系数 5、可持续土地利用 6、土地生产潜力 7、基本农田 8、土地退化三、、计算题:(2X5二10分) 1、根据最小上图图斑标准,求出比例尺1:10000的地形图及比例尺1:20000 的航片上最小上图耕地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m2)

2、某调查区有一宅基地占地150m2,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5000,该宅基地能上图吗,如果能上图,图上面积为多大,(mm2)。 2 2 2 四、简答题(5X6分二30分) 1、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2、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3、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因素。 5、农业生态区法的工作程序 五、论述题:(24分) 1、某县即将开始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的农村调查工作,他们应该怎样开展这 项工作,谈谈你的看法。(12分) 2、论述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适用专业年级: 一、填空(20X1=20 分) 1、光;温;水。 2、400 mm;800 mm 3、相、限区、地方 4、1:10000 , 1:50000, 1:2000 或1:5000。 5> 6 mm, 4 mm, 15 mnu 6、0? 5 mm; 1? 0 mm。 7、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

国际经济法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题1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弧中) l,依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如果卖方宣告合同无效,他仍可以要求买方:( ) C. 损害赔偿 2.中国甲公司与外国乙公司签定了出口一批水果的合同,双方约定货到验收以后付款。货 到买方验收时发现水果总重短少10%,且抽样检查每个水果的重量也低于合同规定,B公司于是拒绝付款也拒绝收货。后来水果全部腐烂。请问,本案中水果腐烂的损失应由谁承担? A.乙公司 3.不清洁提单是指单据上附有声明货物及(或)包装有缺陷的附加条文或批注的提单。那么, 注明( )的是不清洁提单。 D.外包装有汕渍和水渍 4.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条款规定的基本险别不包括( ) B.战争险 5.《服务贸易总协定》不适用于( ) B.政府提供的职务服务 6.首次提出专利定义和保护期限的多边国际协议是( ) C.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7.《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卖方承担义务最大的术语是( ) C. DDP 8.现代历史上最初形成的国际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制 9.在国际税收实践中,来源地国家征税的条件是( )。 D. 对非居民来自本国境内的经营所得征税,必须以非居民在来源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为前 提条件 10.《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不适用于下列哪种情况引起的争议( )。 D.合同的效力 二、多项选择题(10分,每题2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 1.《汉堡规则》对于《海牙规则》的改进包括( ) A. 承运人责任起讫B.承运人赔偿责任限额 C. 诉讼时效D.保函效力 2.在国际货物销售中,货物检验方面通行的惯例是( ) A. 以装运货物的卖方出具的商检证明作为议付货款根据 C. 货到目的港后,买方有复检权,及在索赔期提出质量异议权 E. 以当事人双方同意的第三人检验结果作为货物质量的最终依抓 3.与原有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公约相比,《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新增加的内容有( ) A.规定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 B.规定了专利的定义、范围 D. WTO成员知识产权保护最低标准 E.某些版权作品享有租借权 4.属于WTO金融服务规定调整范围的金融服务有( ) A。一成员国公民到另一成员国境内存款,兑换外币 B.一成员国的银行到另一成员国境内开设银行 D.一成员国境内的另一成员的保险机构出售保险 E.一成员国的证券机构到另一成员国境内经销证券 5.国际上关于外国投资者待遇的标准有( )

金融市场学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金融市场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7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现代意义上的证券交易所最早成立于 A.意大利佛罗伦萨 B.荷兰阿姆斯特丹 C.英国伦敦 D.美国费城 2.中央银行发行和回购的市场是 A.政府债券市场 B.货币市场 C.央行票据市场 D.同业拆借市场 3.同业拆借期限最长不超过 ...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4.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使用的利率是 A.SHIBOR B.LIBOR C.HIBOR D.NIBOR 5.下列有价证券中,具有“二次融资”特点的是 A.普通可转换公司债券 B.可分离交易转换债券 C.普通股 D.优先股 6.每股净资产反映的是股票的 A.票面价值 B.账面价值 C.清算价值 D.内在价值 7.A公司每股净资产值为5元,预计溢价倍数为2,则每股发行价格为 D.10元 8.下列关于股票发行价格的影响因素中,说法正确的是 A.税后净利润越高,发行价格越高 B.股票发行数量越大,发行价格可能越高 C.传统产业且竞争能力较差的企业,其发行的股票价格越高 D.宏观经济前景悲观时,发行价格越高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x

课程号:0107231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 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 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 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 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 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 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 5 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 2 分);稳 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 2 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2 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 2 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 2 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3 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 3 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 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

国际经济法试卷A

国际经济法试卷A 一、单选(15X 2) 1. 下列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的描述中,哪项是正确的( A .只调整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B .只调整国际组织间的经济关系 C.只调整个人、法人之间的跨国经济关系 D .调整国家、国际组织、不同国家的法人与个人之间的经济关系2?下列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范围包括有关国际贸易、投资、知识产权、服务、货币与金融、税收、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交往的法律与制度 B. 国际经济法是经济法的一个分支 C.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下列有关跨国公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跨国公司是一个具有多重国籍的法人

B. 跨国公司是由不同实体组成的,这些实体分布在不同国家 C. 跨国公司是区别于合伙的其投资者分布多个国家的股份公司 D .跨国公司内部不存在母子公司关系,而是总公司和分公司的关系4?关于跨国公司中母子公司间的责任,正确的选项是() A .由于母公司集中管理,母公司对子公司承担全部责任 B .由于母子公司是相互独立的法人,母公司对子公司按照公司法承担有限责任 C.由于母子公司分属不同国家的法人,母子公司间无任何责任 D .由于母子公司之间存在关联性,他们共同承担连带责任 5. 有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贸易组织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者的调整对象是独立的,在这方面无联系 B两者的管理体制是一样的,其决策都遵循多数表决原则 C两者的组成成员是不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必须是国家政府,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可以是单独关税区政府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负责对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而世界贸易组织则负责国际贸易的管理 6. 下面有关国际经济组织的陈述,正确的是() A是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B包括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

金融市场学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0年1月 金融市场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 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属于经济周期预测先行指标的是() A.工业产值 B.消费物价指数 C.消费者信心指数 D.失业的平均期限 2.现货交易不包括() B.保证金交易A.现金交易 C.固定方式交易 D.利率互换 3.下列选项中,既可以作为交易所市场的回购抵押品,也可以作为银行间市场的回购抵押 品的是() B.政策性金融债国债A. C.央行票据 D.企业债 4.发行者只对特定的股票发行对象发行股票的方式称为() B.私募发行公募发行A. C.直接发行 D.间接发行 5.影响股票供求关系的市场因素是() A.投资者动向 B.金融形势 C.劳资纠纷 D.财政状况 6.市场价格若没有达到客户所要求的特定价位,则不能成交的订单是() A.到价单 B.市场单 C.限价单 D.收盘单 7.期货交易中,市场风险的防范机制是() A.保证金制度 B.无负债结算制度 C.价格限额 D.实物交割 8.从投资运作的特点出发,可将证券投资基金划分为() A.对冲基金与套汇基金 B.私募基金与公募基金 C.在岸基金与离岸基金 D.股票基金与债券基金 9.国债柜台交易的交割方式为() A.T+0 B.T+1 C.T+2 D.T+3 10.一张15年期,年利率为7.2%,市场买卖价格为800元,票面价值为1000元的债券,其即期收益率为() A.7.2% B.8% C.8.5% D.9% 11.为谋取现货与期货之间价差变动收益而参与期货市场的交易者是()

《国际金融》试题及答案

国际金融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16分) 1.买方信贷 2.双币债券 3.特别提款权 4.间接套汇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应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 ;(2)-------- ; (3)-------- 。 2.共同构成外汇风险的三个要素是:一-------、--------- 和--------- 3.外汇期货交易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____和____ 4.出口押汇可分为一----- 和--------两大类。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1分,共10分) 1.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帐面资产。( ) 2.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银行券可自由兑换金币。( ) 3.国外间接投资形式主要是政府间和国际金融的贷款。( ) 4.在外汇市场上,如果投机者预测日元将会贬值,美元将会升值,即进行卖出美元买人日元的即期外汇交易。( ) 5.是否进行无抛补套利,主要分析两国利率差异率和预期汇率变动率。( ) 6.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 7.在金本位制下,货币含金量是汇率决定的基础。( ) 8.银行间即期外汇交易,主要在外汇银行之间进行,一般不需外汇经纪人参与外汇交易。 ( ) 9.由于远期外汇交易的时间长、风险大,一般要收取保证金。( ) 10.把某种货币的国际借贷和交易转移到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以摆脱该国国内的金融管制便形成了离岸金融市场。( ) 四、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在国际银团贷款中,借款人对未提取的贷款部分还需支付( )。 A.担保费 B.承诺费 C.代理费 D.损失费 2.最主要的国际金融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银行 C.美洲开发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3.包买商从出口商那里无追索权的购买经过进口商承兑和进口方银行担保的远期票据,向出口商提供中期贸易融资,被称之为( )。 A.出口信贷 B.福费廷 C.打包放款 D.远期票据贴现 4.对出口商来说,通过福费廷业务进行融资最大的好处是( )。 A.转嫁风险 B.获得保费收入 C.手续简单 D.收益率较高 5.判断债券风险的主要依据是( )。 A.市场汇率 B.债券的期限 C发行人的资信程度 D.市场利率 6.对保买商来说,福费廷的主要优点是( )。 A.转嫁风险 B-获得保费收入 C.手续简单 D.收益率较高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瑞士法郎外国债券在瑞士发行时投资者主要是瑞士投资者 B.外国投资者购买瑞士国内债券免征预扣税 C.瑞士法郎外国债券是不记名债券

土地资源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学: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将使产量增加,但达到某一点后,其单位投入的边际收益将逐渐下降,并最终成为负数的规律。 土地类型:狭义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指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 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合并或者自上而下划分,产生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类型结构: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与数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土地面积中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组成。也称土地利用构成 土地潜力评价: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和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等顶级的过程 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即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土地的等级或价格 比配:将土地的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应性结果计算相应结合的过程。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一定生活水平下人口限度的最大水平 AEZ法: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可持续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持续性包括了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涵义。 土地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优化和选择 土地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 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的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和运移 基本农田: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必须确保的农田 土地整理: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土地储备: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地进行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二、填空 1土地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 2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条件的再分配。 3土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支撑功能、净化功能、养育功能三方面。 4地表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5根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将平原进一步划分为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扇形平原、滨海平原四种类型。 7土地资源调查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路线勘察、制作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测三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原则有、、、、。

国际经济法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面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将相 应的字母填在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0分) 1.《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需买方自费办理出口结关手续的有( ) A. EXW B.CIF C.DEQ D.FAS 2. 2000年6月10日,香港甲公司给厦门乙公司发出要约称:“螺纹钢1000吨,单价CIF 厦门250美元/吨,合同订立后三个月装船,不可撤销即期信用证付款,请电复”。厦门乙公司 还盘:“接受你方发盘,在订立合同后请立即装船”。对此香港甲公司没有回复,也一直没有装 船。厦门乙公司认为香港甲公司违约。在此情形下,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立即装船B.甲公司应于订立合同后三个月装船 C.甲公司一直未装船是违约行为D.该合同没有成立 3.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可以适用于( ) A.确定合同的效力B.确定买卖双方的风险承担 C.确定货物所有权的转移D.确定产晶责任的承担 4.《海牙规则》规定承运人对所运货物的责任期限为( ) A.从启运港至目的港的全部期间 B.从货物装上船到货物交给收货人时止 C.从货物装上船时起到货物卸下船时止 D.从货物装上船到收货人检验完时止 5.国际投资法调整的关系是( ) A.国家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 B.国际私人直接投资关系 C.国际私人间接投资关系 D.只涉及国际法规范关系 6.香港某公司与我国某公司于2002年3月2日签订买卖服装的合同,3月10日货物出 运,4月1日香港公司与瑞士公司签订合同将该批货物转卖,4月6日货物到达指定目的港。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该货物风险原则上在( )转移至瑞士公司。 A.3月2日B.3月10日 C.4月1日D.4月6日 7.中国A公司要将其从美国B公司处通过普通许可合同购得的一项技术再许可给香港 C公司使用(原合同中有允许再许可的条款),A公司和C公司签订的合同只能是( ) A.独占许可合同 B.普通许可合同 C.独家许可合同 D.交叉许可合同 8.下列损失中不属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运输货物保险中平安险承保范围的是( ) A.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货物的全部损失

金融市场学试卷及答案集合.docx

一、名词解释 股票行市:是指股票在流通市场上买卖的价格。 佣金经纪人:是指接受客户委托,在证券交易所内代理客户买卖有价证券,并按固定比例收取佣金的经纪人。 套利交易:外汇交易的方式之一。是指利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由利率低的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利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进行投放,从中获取利息差额收益。套利交易依利率差异的存在而存在。 金融工具:又称信用工具,指表示债权、债务关系的有价证券或凭证,是具有法律关系的契约 违约风险:又称倒帐风险,是指债券发行公司于债券到期前无法支付利息或到期时无法偿还本金的可能性。通常政府发行的债券无违约风险,这种风险只存在于公司债券中。 票据:是指出票人自己承诺或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或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并可流通转让的有价证券。票据是国际通用的信用和结算工具,有汇票、本票和支票之分。封闭型投资基金:开放型投资基金的对称,是 指基金规模在发行前便已确定,在发行完毕后 和规定的期限内,基金规模固定不变的投资基 金。 篮筹股:又称热门股,是指那些规模庞大、经 营良好、收益丰厚的大公司发行的股票。 货币头寸:又称现金头寸,是指商业银行每日 收支相抵后,资金过剩或不足的数量,它是同 业拆借市场的重要交易工具。 期货市场:是指交易协议虽然已经达成,交割却要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的市场。 开放型基金一—又称开放型投资基金,是封闭式投资基金的对称。是指原则上只发 行一种基金单位,发行在外的基金单位或受益凭证没有数额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经营策略随时增加或减少的投资基金。 专家经纪人——即佣金经纪人的经纪人。 回购协议:是指证券的持有人在山售证券时,与证券的购买商签定协议,约定在一定期限后按原定价格或约定价格购回所卖证券,从而获取即时可用资金的一种交易行为。从本质上说,回购协议是一种抵押贷款,其抵押品为证券。 基金证券:义称投资基金证券,是指由投资基金发起人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证明持有人按其所持份额享有资产所有权、资产收益权和剩余财产分配权的有价证券。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2.由于各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不同,因此,市场本身的构成要素也就不同。

《国际金融》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国际金融》试题及答案 二、单选题 1.银行机构应当根据客户或者账户的风险等级,定期审核本机构保存的客户基本信息,对本机构风险等级最高的客户或账户,至少每(B)进行一次审核。 A.季度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2.建立完善的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不包括(D) A.符合依法经营内在需要 B.符合接受外部监管要求 C.是金融业安全的保障基础 D.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唯一要求 3.(C)年,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发布金融业《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及反恐怖融资方法指引:高级原则和程序》,将风险为本的理念引入反洗钱工作。 A.2003年 B.2007年 C.2012年 D.2013年 4.在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时,如金

额(A)以上,保险公司应当核对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确认被保险人、受益人与投保人之间的关系,登记被保险人、受益人身份基本信息,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A.人民币1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 B.人民币2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美元 C.人民币5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0美元 D.人民币20万以上或者外币等值20000美元 5.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秘书处设在(A) A.法国巴黎 B.英国伦敦 C.美国华盛顿 D.日本东京 6.我国《反洗钱法》规定的洗钱上游犯罪包括(C)大类。 A.5 B.6 C.7 D.8 7.客户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已经过有效期限的,客户没有在合理的期限内更新且没有提出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该(C) A.继续为客户办理业务 B.采取临时冻结账户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4.土地退化: 5.土地分级: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 略地分为、 、 、 、 和 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 、 、 、 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 、 、 、 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 三、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简述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了中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 四、论述题(共20分,每题20分) 1.试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 之间的关系。 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

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4.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5.土地分级: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 山地、 高原 和 盆地等五大类。 2.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类型,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方式。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指标是评价因子性质的量化表示。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中选因子的指标分级体系。它反映每个评价因子在数量上的变化与评价对象质量差异的对应关系。由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聘请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完成。(2分)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每个因子的指标分级都要力求有科学依据,避免采用等差级数机械处理的方法;(2分) (2)各因子间划分的等级数目不强求一致;(2分) (3)特别注意反映出评价因子的最佳评价条件和临界条件;(2分) (4)某些定性指标如土壤侵蚀程度,自然灾害,排水条件等,要寻找较好的量化方法。(2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于土地治理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因此,在土地治理中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2

国际经济法试题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国际经济法学(一) 试题(重修) (2008 / 2009学年 第 二 学期) 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1、 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5题,计15分) (注:英语考生答前面的英文名词解释,先翻译成汉语,再解释。小语种考生答后面的汉语名词解释,直接解释就可以) 1. B/L (实际履行) 2. L/C (预期违约) 3. D/A (代位权) 4. Anti-dated B/L (托收) 5.International Tax Sparing Credit (国际逃税) 装

订 线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8题,计40分) 1.据《INCOTERMS2000》的规定,简述FOB、CFR、CIF三个贸易术语的异同? 2.列举中国加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做的保留?3.《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关于货物风险转移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4.按照收货人抬头划分,提单可以分成那几类?并简述这几类提单是如何进行转让的?

5.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时,银行承担那些义务?6.《INCOTERMS2000》对《INCOTERMS1990》做了那些重要修改?7.简述国际逃税和国际避税的主要方式? 8.简述提单的证据力? 班级

学号姓名

装 订 线 三、论述题(10分) 1、试论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中规定的买卖双方均可采取的补救措施包括哪些?

班级学号姓名四、案例分析题(每题6分,共3题,计18分) 1.1994年12月,中国某出口公司A与香港某公司B成交一批商品,价值300万美元,B公司买断这批商品,然后再由B公司转口去西非。合同中包装条款定明:“Packing: all in plywood case of 10kg net and 2 cases to one bundle and junked.”。B公司如期通过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于1995年2月6日开出不可撤销的信用证。A公司在审证时发现信用证上的包装条款 为:“Packing: all in plywood case of 10kg net and 2 cases to one bundle .”A公司为了安全收汇,按信用证上规定的包装要求交货。但在货物出运后的第八天,B公司致电称所有货物由于“no junked”而不能接受,由于所购货物是转口去西非的,B公司虽努力与西非方面协商,西非方面始终不接受此类不符合包装要求的货物,故B公司指示银行拒付。 问: (1)A按信用证上的要求交货是否妥当?为什么?如不妥应采取何种做法为妥? (2)B公司指示银行拒付,银行是否应当遵照“指示”?为什么? (3)B应采取何种做法以保护自身的权益?

金融市场学试题及答案

金融市场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论 名词解释 1.货币市场: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短期金融市场。其主要功能是保持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将金融工具转换成现实的货币。 2.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交易对象的中长期金融市场。一般来说,资本市场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二是有价证券市场。但人们通常将资本市场等同于证券市场。 3.保险市场:是指从事因意外灾害事故所造成的财产和人身损失的补偿,以保险单和年金单的发行和转让为交易对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的金融市场。 4.金融衍生工具:是在原生金融工具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金融工具,包括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互换、金融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以原生金融工具的价格为基础,主要功能在于管理与原生金融工具紧密相关的金融风险。 5.完美市场:是指在这个市场上进行交易的成本接近或等于零,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都是价格的接受者。在这个市场上,任何力量都不对金融工具的交易及其价格进行干预和控制,任由交易双方通过自由竞争决定交易的所有条件。 单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这实际上指的就是金融市场的( D )。A.分配功能B.财富功能C.流动性功能D.反映功能 2.金融市场的宏观经济功能不包括( B )。

A.分配功能B.财富功能C.调节功能D.反映功能 3.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不表现在( C )方面。 A.资源的配置B.财富的再分配 C.信息的再分配D.风险的再分配 4.金融工具的收益有两种形式,其中下列哪项收益形式与其他几项不同( D )。A.利息B.股息C.红利D.资本利得 5.一般来说,( B )不影响金融工具的安全性。 A.发行人的信用状况B.金融工具的收益大小 C.发行人的经营状况D.金融工具本身的设计 6.金融市场按( D )划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金融市场。 A.交易范围B.交易方式C.定价方式D.交易对象 7.( B )是货币市场区别于其他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 A.市场交易频繁B.市场交易量大C.市场交易灵活D.市场交易对象固定 8.( A )一般没有正式的组织,其交易活动不是在特定的场所中集中开展,而是通过电信网络形式完成。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C.外汇市场D.保险市场 多项选择题 1.金融资产通常是指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且具有特定权利归属关系的金融工具的总称,简言之,是指以价值形态而存在的资产,具体分为( BCD )。 A.现金资产B.货币资产C.债券资产D.股权资产E.基金资产2.在经济体系中运作的市场基本类型有( ACD )。

国际金融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B)基础上的。 A、收支 B、交易 C、现金 D、贸易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B)。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 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 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A)。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A)。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投资收益 D、单方面转移 5、投资收益属于(A)。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6、周期性不平衡是由(D)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7、收入性不平衡是由(B)造成的。 A、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8、用(A)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 B、汇率政策 C、直接管制 D、外汇缓冲政策 9、外债清偿率被认为是衡量国债信和偿付能力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这个比 率的(A)为警戒线。 A、20% B、25% C、50% D、100% 10、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D)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汇率政策 D、直接管制 11、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B)使其恢复平衡。 A、汇率政策 B、外汇缓冲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 12、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A) A、贸易收支 B、非贸易收支 C、资本项目收支 D、无偿转让 13、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B)。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14、在金币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A) A、铸币平价 B、黄金输送点 C、法定平价 D、外汇平准基金 15、仅限于会员国政府之间和IMF与会员国之间使用的储备资产是(C)。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普通提款权 16、普通提款权是指国际储备中的(D)。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17、以两国货币的铸币平价为汇率确定基础的是(A)。 A、金币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金汇兑本位制 D、纸币流通制 18、目前,国际汇率制度的格局是(D)。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并存 19、作为外汇的资产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是(C) A、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 B、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 C、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 D、可得性、自由兑换性、保值性 20、若一国货币汇率高估,往往会出现(B)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 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国际金融学试题和答案(免费)44376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国际收支概念是建立在( B )基础上的。 A、收支 B、交易 C、现金 D、贸易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记录的是( B )。 A、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增加 B、资产的增加和负债的减少 C、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增加 D、资产的减少和负债的减少 3、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4、经常账户中,最重要的项目是( A )。 A、贸易收支 B、劳务收支 C、投资收益 D、单方面转移 5、投资收益属于( A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 C、错误与遗漏 D、官方储备 6、对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方法有很多。对某国若干连续时期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 ( B )。 A、静态分析法 B、动态分析法 C、比较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7、周期性不平衡是由( D )造成的。 A、汇率的变动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8、收入性不平衡是由( B )造成的。 A、货币对内价值的变化 B、国民收入的增减 C、经济结构不合理 D、经济周期的更替 9、用( A )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常常与国内经济的发展发生冲突。 A、财政货币政策 B、汇率政策 C、直接管制 D、外汇缓冲政策 10、以下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中( D )能起到迅速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汇率政策 D、直接管制 11、对于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我们应用( B )使其恢复平衡。 A、汇率政策 B、外汇缓冲政策 C、货币政策 D、财政政策 12、我国的国际收支中,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 ) A、贸易收支 B、非贸易收支 C、资本项目收支 D、无偿转让 13、目前,世界各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B )。 A、黄金储备 B、外汇储备 C、特别提款权 D、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储备头寸 14、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是( A )。 A、美元 B、英镑 C、德马克 D、法国法郎 15、仅限于会员国政府之间和IMF与会员国之间使用的储备资产是( C )。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一级区--土地利用区:主要分区依据是大的地貌构造与气候差异所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大尺度区位因素和土地利用结构,主要考虑区域土地资源生产潜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