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合作社调查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查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查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查报告

篇一: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靠规范促进健康快速发展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一、态势与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XX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整合,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截止XX 年7月,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8家,入社社员36万户,带动农户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

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

力。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从牵头、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进一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已经成为供销系统的共识。从调查看,供销社已经成为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带动力量。***大有花生生产合作社是由***供销社牵头,并以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方式出资与当地农民共同组建。目前,已发展社员268户,建立起花生种植基地1680亩,年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社员年增收入150多万元。

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工作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度工作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XXXX规模种植合作社,现有种植面积XXXX 多亩,已成为当地农业种植大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本社于XXXX年XX月成立。几年来,我社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依靠科技与创新,建立机制,规范运作,完善管理,强化服务,在农民增收,开拓市场,打造品牌,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XXXX年上半年共销售XXXXXXX,实现销售总额XXX万元。下半年产XXXXXX万斤。 为建设好省级示范社,我社对照标准,进一步提升和完善了我社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发挥我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我社全年主要做以下工作: 一、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根据合作社自身管理要求,合作社内设生产技术部、销售部、财务会、日常事务办、办公室等机构,建立和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如:合作社财务管理制度、成员大会制度、质量安全制度。现有成员XXX人,已培训二期成员XX人次,占成员总数的XX%,根据形势的发展需要,我社5月份和8月份邀请技术人员来我社技术讲座,提升种植水平。市农业局领导还为我社理事会、监事会和管理人员上合作知识课。在股份调协与利益分配上,我社综合考虑了种植户的种植规模,经营水平,科技效能和种植户入社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注册资金XX万元;全社成员的人,每人最少入股股

金不得少于XXXXX元,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表决权一人一票。去年合作社的盈余在提取公积金、公益金之后的余额按股份和产品交易量返还给了成员。并认真执行农民专业作社财务制度,设立了成员帐户,财务每半年公开一次,成员代表大会半年召开一次,理事会、监事会活动正常,合作社报表等资料按要求及时报送市农业局。二、示范引导,标准生产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工作,是保障民生食品安全的重大举措,我社以合作社成员为主体,狠抓技术培训,组织成员重点学习无公害产品和生产技术规程等,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使成员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由于我社引进XXXX产品,我社在专家的精心指导下,种植XXXX 产品品种,大获丰收。 三、品牌营销,完善网络为了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社根据销售要求,派销售员到各大城市、集镇和农产品批发市场进行宣传。同时,在本社内部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内外结合,建立了营销网络,实施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销售,且占成员产品总值的XX%以上。 四、建设基地,做强产业根据市场的需求,在成员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同意再投资XXXX万元,作为下年的种植资金,为做强产业,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之路。 我社自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以来,做了大量的完善规范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色种植得到长足发展,农民得到实惠。但对照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参考)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扶持下,呈发展壮大之势。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发区联社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本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作用,以便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坚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辖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辖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止6月末,辖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种植业2个,农副产品加工业1个,全已登记注册,都是2006年发展起来的,成员总数525户,占总农户数的1.3%。贷款余额516万元,占全辖贷款的0.7%。鸣谦信用社支持北胡温室专业合作社和王杜绿色蔬菜专业合作社2个,开办时间是2006年6月,贷款余额420万元,占全社贷款的6%。张庆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即晋中市榆次区怀仁醋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郭春林,开办时间是2006年4月,贷款余额96万元,占全社贷款的1.1%。合作社的成立一方面为当地粮食的转化,农户的培育创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避免了原来小规模群体经营中品牌杂乱,竞争无序,质量下降,价格下跌,利润降低等现象。怀仁醋业合作社是由山西四眼并酿造有限公司,榆次怀仁春润酿造厂,榆次怀仁晋泉酿造厂等6家倡议成立的合作社,有农户社员50个,并培育带动了125个酿造加工户,产值

由原来的2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460万元,产量由原来的2.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6.5万吨,社员的户均收入由14万元增长到2.8万元,安排从业人员达1146人。贷款全部处于正常状态,无一笔欠息现象。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合就强、合就富”的景象。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难题,联社为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壮大,开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绿色通道,收到了较好的效 (一)是贷款方式上支持。农村信用社对合作社每年度授信—次,核定贷款最高限额,被授信的合作社所有贷款手续一次性办理到位,方便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借贷。榆次区怀仁醋业合作社,农村信用社对其授信400万元,随到随贷,在信用社的贷款支持下该合作社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带头人。 (二)是贷款程序上支持。为促使农村合作社健康发展,辖区农村信用社简化了贷款程序。王杜村是“信用村”,为了加快该村经济发展,信用社积极帮助村委会采取了“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两年来,信用社累计为其投放贷款680万元。在信用社的大力支持下,该合作社不断的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种植业中的龙头组织。去年合作社总产值达1500多万元,种植户的人均纯收入增长到6000元左右,极大的稳定了农户的思想,增长了农民的收入。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范文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范文 篇一: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参考)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各级各部门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扶持下,呈发展壮大之势。它在解决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推广农村新技术、新成果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开发区联社为了更好更全面地了解本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现状及作用,以便改善金融服务,更好地坚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辖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进行了调查。 一、辖区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情况 据调查统计,截止6月末,辖区共建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其中种植业2个,农副产品加工业1个,全已登记注册,都是20XX年发展起来的,成员总数525户,占总农户数的1.3%。贷款余额516万元,占全辖贷款的0.7%。鸣谦信用社支持北胡温室专业合作社和王杜绿色蔬菜专业

合作社2个,开办时间是20XX年6月,贷款余额420万元,占全社贷款的6%。张庆信用社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即晋中市榆次区怀仁醋业合作社,项目负责人郭春林,开办时间是20XX年4月,贷款余额96万元,占全社贷款的1.1%。合作社的成立一方面为当地粮食的转化,农户的培育创业提供了发展的平台,另一方面避免了原来小规模群体经营中品牌杂乱,竞争无序,质量下降,价格下跌,利润降低等现象。怀仁醋业合作社是由山西四眼并酿造有限公司,榆次怀仁春润酿造厂,榆次怀仁晋泉酿造厂等6家倡议成立的合作社,有农户社员50个,并培育带动了125个酿造加工户,产值由原来的22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8460万元,产量由原来的2.8万吨,发展到现在的6.5万吨,社员的户均收入由14万元增长到2.8万元,安排从业人员达1146人。贷款全部处于正常状态,无一笔欠息现象。 二、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几年,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发展,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地区出现了农民“合就强、合就富”的景象。为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资金不足的难题,联社为辖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大力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全力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壮大,开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绿色通道,收到了较好的效

关于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关于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推动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快速进展,为现代畜牧业进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对促进畜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进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养殖专业合作社进展中还存在较多咨询题,有待改进和完善,以利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推动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二、存在咨询题 1.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和服务工作跟别上合作社进展的需要。 2.一些养殖专业合作社别具备合作制性质。有些成立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是以套取国家扶持资金为目的的空壳合作社。 3.一些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化程度别高,动作别够规范。 4.合作服务功能别强,带动能力差。 5.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进展空间受限。 三、养殖专业合作社进展的考虑 2、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推进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进展。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采取有效形式,加大对《合作社法》的宣传力度,为进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按照分级对口的原则,有打算、分层次地对治理部门业务骨干、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进行政策法规、诚信意识和专业知识培训;建立健全示范体系,开展抓点示范工作,经过典型示范,辐射带动养殖专业合作社规范进展;鼓舞畜产品销售经纪人、畜牧龙头企业等牵头领办各具进展特色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帮助有条件的农民协会按照法律要求改造改建成养殖专业合作社。按照法律规定建立健全组织章程和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制度,合理设置组织机构、社员股金结构,规范财务制度、会计核算和盈余分配,健全档案治理,实行社务公开,同意社员监督。强化合作社服务功能,积极推行统一供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推进畜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 4、进一步探究进展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进展养殖专业合作社要同深化完善畜牧产业化经营密切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实惠,并为龙头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延伸产品加工提供服务。鼓舞有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土地流转,进展农业规模经营。鼓舞有条件的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办加工流通项目,形成一体化经营模式,使农民更多地获得加工流通环节的利益。

供销社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供销社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实现“农业富县”的战略,近期我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题,开展了调研活动,现将情况报告于后。 一、供销社基本情况 我县供销社企业在20162016年的改制中,供销系统所属的基层社、公司、商品流通网点全部解体,原有“庄稼医院”和“农村综合服务社”仅靠自身发展也不能很好发挥服务功能,目前全县供销服务网络体系建设滞后。 二、存在问题 (一)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我社干部职工多数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急需专业技术人才,以适应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需要。 (二)基础差、底子薄。20162016年体制改革后,供销社改革彻底,无基层社、无社有企业。基础差、底子薄,要适应深

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要求,更好地服务“三农”,在建设基层社和社有企业方面难度较大。 (三)改革发展资金缺乏。我县供销社在发展经营网络、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没有直接的资金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融资难、贷款难等,致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无法上规模、上档次。 (四)专业合作社规模小、档次低,带动性不强。我县有些专业合作社仅仅停留在农产品初级生产阶段,在标准化生产、产品深加工、市场开拓等方面很少涉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和竞争力弱,很难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 (五)专业合作社人才严重缺乏。目前,我县多数专业合作社是围绕当地优势主导产业组建,很少围绕“产业能人”组建,合作社内懂得经营善于管理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能带动产业发展的加工型企业的产业领军人才严重缺乏。 三、对策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态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乡镇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开展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是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其建设是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重点任务之一,结合我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665-43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完 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 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 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 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 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 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 XX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 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 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 法规和扶持政策。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 快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XX年,省委、省政府 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

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XX年和XX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XX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XX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从XX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XX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一、农民专业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_1

报告编号:YT-FS-1956-33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报 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根据市现代农业建设领导小组7月9日《关于对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调研的通知》要求,我县从农工部、农业局、农机局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了调研组,对每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了全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合作社各年发展情况。到6月底,我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社29个,从登记时间上分:XX年登记的10个,占总数的35%,XX 年登记的14个,占总数的48%,XX年登记的5个,占总数的17%。最早在工商登记的木兰乡烟草生产专业合作社,登记时间为XX年7月19日。 1、合作社在各产业中的分布情况。29个专业合

作社中种植业方面13个(白莲4个、烟草2个、果业4个、花生1个、红薯1个、油茶1个),占总数的45%,养殖业方面12个(生猪养殖7个、蜂业3个、肉牛养殖1个、水产养殖1个),占总数的41%,农机服务4个,占总数的14%。 2、合作社注册资金情况。各类合作社共有注册资金1055.85万元,其中现金994.34万元,实物折款62.79万元,实物折款主要是4个农机专业合作社。注册资金最多的为华丰畜禽专业合作社,达300万元,最少的为0.5万元,平均36.40万元。部分组织成员出资数额极少,难以开展经营活动。 3、合作社社员规模情况。各类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员832人,合作社平均成员为27名,30人以下组织共19个,占组织总数的65.5%,人数最多的组织为113人,赣江源蜂业合作社在XX年是曾拥有社员人数为86人,目前成员减少很多。全县合作社共有农民成员815名,占成员总数的97.8%,非农民社员17名。每个合作社农民成员都在81%以上。

基层供销社调研报告..doc

基层供销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 和发展趋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出:当前,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刻变化,适度规模经营稳步发展,迫切要求发展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民生活需求加快升级,迫切要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便利实惠的生活服务。新形势下加强农业、服务农民,迫切需要打造中国特色为农服务的综合性组织。 为全力推进拜城县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现作如下调研。 一、拜城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基本情况 (一)资产状况 原13个基层社均无贷款,欠社员股金22万元,均为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期间吸收的社员股金,入社社员3000余人,现有的门面房大都是建于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砖混结构平房,现都已经成为危房,而且门面房布局不合理,已经不能适应服务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必须重建。 (二)经营状况 目前,拜城县供销合作社基层社没有开展正常的经营活

动,也没有正式的基层社职工,现有管理人员均由县联社派出,进行资产管理,经营设施都很破旧。只有3个加油站和1个面粉厂在经营。 (三)经营设施分布 拜城县有16个乡镇场,在2000年前,县供销合作社分别在黑英山乡、克孜尔乡、赛里木镇、托克逊乡、亚土尔乡、康其乡、布隆乡、米吉克乡、大桥乡、大宛其农场、察尔齐镇、老虎台乡、温巴什乡等13个乡镇场拥有经营场地和经营设施,另有3个加油站。基层供销社有耕地1400亩,商业用地120亩。这些网点和地理位置是目前基层供销社仅存的优势。 二、存在的问题 1、供销合作社没有真正按照合作制的原则办社,脱离了广大农民群众,同时也损害了农民群众的利益。如政府的挤台挪用,理事会监事会的选举,社会股金的分红等等存在的问题,导致供销社与农民合作的关系不紧密。 2、无经营人才。2000年参照国企改制,基层社人员全员买断,与供销社解除了劳动关系,使基层社人员全部流向了社会,目前,基层供销社基本上没有可用的人才。 3、经营设施陈旧,现代化农村农民生产、生活也无法与乡镇的小城镇建设相适应,均需拆除重建。 4、基层供销社土地基本上是划拨,导致在经营时不敢

农村合作社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区的决定》,着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市,市政府组织农委、供销、地税、工商、质监、信用联社等部门组成调研组,分别到寿阳、左权开展了调研,听取了当地政府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汇报,召开了农业等部门负责人、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成员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实地察看了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现将调研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寿阳、左权两县政府均把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列入政府重点工作目标任务,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制订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培养了一批章程规范、制度完善、农民得到实惠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典型,促进了新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寿阳县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81个,入社会员13700人,其中种植业312个,占45.81%,养殖业253个,占37.15%,加工业28个,营销业46个,服务业39个,其他3个。截止2010年底,左权县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475家,覆盖所有行政村,达到每村平均两个,注册总资金2.45亿元,

带动农户数3万余户,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8个、市级10个、县级15个。 二、取得成效 1、合作社的成立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合作社的成立改变了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和合作意识,成为农民和市场的联系纽带,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而且由于对农户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比如,左权的爱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5年,拥有社员347名,合作社为社员统一订购化肥等生产资料,统一施肥、喷药,统一收购销售,合作社社员人均纯收入比非合作社社员增加310元。 2、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挥地方主导产业优势,推动产业化发展。寿阳、左权两县大部分合作社均建在主导产业区内,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实现了兴一社、带一群、富一方的效果。比如,寿阳的山西晋荞米业有限公司依托当地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已形成年加工小米等杂粮4000吨,收购发运玉米、高粱12000吨,年销售收入3300万元,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标准化的多元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模式,成为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左权龙鑫种植专业合作社充分利用当地地多人少、无污染的优势,大力发展经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实践报告

X X 农 业 大 学 “合作社新发展”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 新时期合作社发展状况 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XX( ) 实践时间 2012.07.15----2012.07.25 2012年08月09日 “合作社新发展”暑期社会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在2006年合作社法正式颁布后,各地方政府响应政策号召,大力扶持和鼓励合作社的建设,合作社事业一片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但由于正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不断指正和完善。二.调查准备: 为反映合作社模式发展水平,在调查问卷设计、寻访调查方法的设计中,分别设计了直接问题、间接问题的调查项目和相对应的直接指数和间接指数编制方法,包括合作社概况及发展模式、技术发展和扩散、市场渠道和流通、产品质量、安全和改进、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迫切需要的发展条件等多维度构建指标体系。为了使本次调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这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抽样对象为年龄在20-70周岁之间的

合作社社员、非合作社当地常住居民,在山东烟台海阳市、青岛即墨市、枣庄山屏区实地进行了社会实践,通过与社员群众的沟通,来了解当前社员对于合作社发展的满意度。在网上查阅了一些有关调查问卷及报告的信息,通过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参考范例初步设计出了调查表,通过实践队反复查看并参考别人意见,反复修改最终做出用于调查的问卷,对具体的调查实施作出计划。自此,调查的筹备工作基本完成。 三.调查报告说明: 1.调查时间:2012年7月15日----2012年7月25日 2.调查对象:各类合作社 3.调查地点:山东烟台、青岛、枣庄 4.调查目的:通过了解当前合作社发展情况,分析其发展模式,总结合作 社发展中的经验及教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 5.调查方法:调查问卷,问询法,座谈访问。由于实际情况制约,考虑到 时间问题,小分队分成四组分别调查,每晚进行总结分析。 6.内容概述:(1)合作社概况及发展模式。 (2)技术发展和扩散。 (3)市场渠道和流通。 (4)产品质量、安全和改进。 (5)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迫切需要的发展条件 四.数据统计: 调查表共制了8份,收回8份。 数据总结: 1.所调查的合作社名称:烟台海阳市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海阳市鑫财惠民果蔬专业合作社、青岛久和园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青岛永环园林专业合作社、枣庄市山屏区徐庄镇土地流转合作社、枣庄徐庄镇富硒板栗种植专业合作社、枣庄桑村镇郭村民主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自xx年以来,在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到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对此,2019年8月10日至20日市农经站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调研报告如下: 一、xx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取得的成就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326个,注册会员6315人,注册资本37889.46万元,带动农户44542户165665人,其中贫困户86户277人。全市100个行政村(农业社区)已成立3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其中2019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5个。按行业划分主要有:种养殖(植)150个,主要从事水产、家禽、牲畜养殖(蔬菜、水果种植)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药材类65个,主要从事中药材栽培管理、加工、销售等经营活动;竹业58个,主要从事楠竹、杂竹的种植、生产、加工和营销;休闲观光类4个,主要提供旅游咨询、乡村旅游、农家乐等经营活动;花卉苗圃类8个,农资服务12个,茶叶7个,沼气服务7个,植保3个,其它类12个。全市32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正常运行的合作社有191个,未经营的有135个,已获得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9个。

(二)开展合作社质量提升工作情况 1.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围绕竹产业、石斛产业、乌骨鸡产业、生态水产、精品水果五大产业发展生产服务,提升各产业发展优势。其中竹业加工类农民专业合作社58个,发展竹林面积132万亩,年创产值4.5亿元;石斛类(中药材)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个,发展石斛种植面积8.7万亩,年创产值4个亿元;乌骨鸡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年养殖乌骨鸡200万羽,年创产值1.4亿元;生态水产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1个,发展生态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年创产值1亿元;精品水果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主要以龙眼、荔枝、李子、桃子,梨子,猕猴桃、核桃等品种,发展在积1万亩,年创产值0.5亿元。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创建竹叶鱼商标1个。 2.助力脱贫攻坚方面。我市制定了《xx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19-2019年)助推脱贫攻坚,《方案》明确了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到2019年,我市工商注册的合作社达350家,其中竹木管护加工50家、中药材类70家、果蔬食用菌茶叶等种植类60家、家禽牲畜冷水鱼等养殖类70家、其他类(防疫、信用合作、加工、服务等)50家。合作社联合社达15家以上。带动农户3万户1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1.5万人。省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达5家以上,力争将其生产的农产品全部纳入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为促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部分县政协委员,县农水科技局、市场监督局相关负责人和本土专家组成调研组,采取实地调研和外出考察相结合的方式,于2018年6月至8月,深入到城关、江口、广货街、龙王、四亩地、筒车湾、新场镇等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农技人员和合作社负责人深入交流;于9月17日至20日,赴汉中市略阳县、留坝县、洋县,宝鸡市凤县考察学习。历时近四个月对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对策建议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发展现状与模式 (一)总体情况 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各行业部门的指导下,近年来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取得了较快发展,合作领域不断拓展,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截止2018年10月,全县登记注册合作社x个,遍布11镇68村。从行业分布来看:从事种植业x个(有机大米、杂粮、食用菌、中药材等),从事林果业25个(苗木、板栗、核桃等),从事养殖业x个(养猪、养牛、中蜂、土鸡等),从事特种养殖2个(林麝、梅花鹿),从事服务业x个,其它61个。全县农民合作社总资产达到了x亿元,入社农户x余户。在脱贫攻坚战中,各镇按照“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经营模式,多渠道带动贫困户增加收入,共有x户x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带动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分别占全县贫困户的x%和x%。2017年全县农民合作社销售农产品总值x余万元,实现经营收入x余万元,实现盈余x余万元,上缴税金80余万元。目前全县已成功创建县级示范社26个,市级示范社6个,省级示范社4个。 (二)发展模式 从调查总体情况看,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模式、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统一经营得到较快发展,综合发展能力日益增强。发展比较成功的典范模式如下: 一是产业带动型。模式为“产业+合作社+农户”,由合作社把基地和农户联系起来,其特点是实现生产基地化、专业化、标准化,形成了产加销发展模式。如xx绿宝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2年12月,主要从事有机大米、有机杂粮种植、加工、销售活动。现有入社农户x户,其中贫困户95户,占x%。合作社以朱鹮野化放飞基地城关镇寨沟村为基点,按照产前统一种苗、农资、技术规程;产中农户分散管理、分户经营、实时监控;产后统一高于市场价回收、统一品牌包装、统一宣传销售。在种植过程仅使用有机肥,采用物理防控手段,保证产品品质,实现全程无污染控制。合作社注册了“秦耕”商标,已拿到了有机转换认证证书。2018年有机大米种植规模达到x亩,有机杂粮x亩,预计年产有机大米、杂粮x吨,产值达到x万元。据统计,2016年该社发展有机种养业综合收入x万元,户均纯收入x元,人均纯收入x元,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脱贫标准。 二是园区牵头型。模式为“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由现代农业园区牵头,把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起来,其特点是生产技术成熟、成本节约率高、经济效益较好。如xx县梨子园养蜂专业合作社,该社成立于2013年,现有社员x人,其中女社员x人,占全体社员的52%,带动贫困户72户,占27%。该社主要从事中蜂养殖、蜂蜜加工销售、良种选育、新技术研发与推广、蜂产业原辅材料供应。值得赞誉的是该社通过外引内联方式,已经与中国农科院蜜蜂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中蜂养殖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现存蜜蜂x箱(群)。通过土地入股、技术入股、劳力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严格按照“五统一管理”(即统一蜂种、统一农资、统一技术规程、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实现了标准化建基地、“从田间到餐桌”全程无污染控制。合作社生产的“蜂婆娘”系列生态蜂蜜产品共计x吨,实现产值x万元,入社社员户均收入x元。 三是能人领办型。模式为“能人+合作社+农户”,其特点是由德高望重的村干部,懂管理、会经营的人才、掌握农业技术的能手、返乡青年等能人,依靠当地的产业优势和地理人文优

2019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范文资料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经营基础上,以农民为主体,自愿联合,民主管理,为谋求共同利益开展专业合作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生事物,它的迅速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重要意义。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从20xx年起,国家先后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条例》、《农民专业合作社税收减免政策》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扶持政策。 我省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近年来,在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xx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鄂发[×]×号);省人大出台了《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20xx年和20xx年省委、省政府两次召开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场会;从20xx年起,省财政每年专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经费;20xx年,省编办专门批准成立了“湖北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指导办公室”。从20xx年起,我省还开展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工程、示范工程、人才培训工程、农超对接工程、品牌培育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截至20xx年底,

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由20xx年的×个发展到×个,同比增长×倍。 虽然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总体形势看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合作社水平参差不齐,内部运行机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发展初期,缺乏合作知识与合作能力。这与政府部门扶持指导和服务不够密切相关。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从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上加强引导,从而把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方向,提高合作质量。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1、发展速度快 截止20xx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家,比20xx年增加×家,增幅×%。其中京山县、钟祥市、长阳县等×个县(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超过×家,京山县达到×家。 2、领办主体多 一是能人大户领办型,占×.×%。孝昌县冠昌源农产品专业合作社,就是由果品产销大户程国庆领办的。二是科技人员创办型,占×.×%。沙洋县曾集镇五洋农机专业合作社,就是由该县曾集镇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蔡代兵牵头组建的。三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占×.×%。湖北长阳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省级龙头企业湖北常家洞茶叶专业合作社异地投资组建的。四是村级组织牵头型,占×.×%。郧县合叶桑蚕专业合作社,由郧县胡家营镇

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情况调查报告

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服务情况调查报告 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农村产业化经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得到了快速发展,这将对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等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金融服务情况,我们进行了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较快,但存在盲目发展、运行机制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稳定性差、作用不突出、金融服务满足率低下等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关意见和建议。 一、**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特点 1、起点较晚,发展较快。**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自XX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XX年成立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XX年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个,较207年增加9个,增长450%;XX年公前65天就注册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较上年增加7个增长77.8%,截止XX年3月5日全县共计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9个,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341人,注册资金总额达1,783.5万元。 2、结构多元化。截止目前,全县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

合作社29个,其中,种植业4个,占13.8 %,养殖业16个,占55 %;农机类1个,占3.4%;经营农业生产资料类5个,占17.4 %;经营农产品类3个,占10.4 %。 3、经营分散型。据对种养业专业合作社调查情况表明,采购生生资料环节是统一的。其它经营管理,产品出售等环节为社员各自经营,分散管理,如:明实蓖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5人,只是由合作社统一采购化肥、种籽,其余的播种,管理,收割,出售等环节,全部为分散经营。还比如海华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5个社员,各自分别经营,只是形式上的合作。 4、能人搭台,农民唱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经营性组织,并且是由其有多种专业特长的能人领办,这样就分成了能人搭台,农民唱戏的专业合作模式。如黑渔泡镇大河村农民杜宝忠,其有多年养殖黄牛和羊专业技能,而且牛和羊分别发展71头和68只的规模,因此,在他的引领下,成立了**县大河养殖专业合作社,成员5人,发展养牛234头,羊265只,注册资金达55万元。 5、多种形式并存。据调查了解的情况看,**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形式为以下几种:一是公司+农户。如**县蓖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公司经营化肥、良种。农民种地;二是能人引领型。由具有专业技能的人为法人代表;三是高人搭台型,如凯宇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为郝志刚,主要

关于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关于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 报告正式版

关于养殖专业合作社调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对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大力支持,推动了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为现代畜牧业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对促进畜牧增效,增加农民收入,繁荣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还存在较多问题,有待改进和完善,以利充分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优势,推动畜牧产业化进程。 一、养殖专业合作社的现状 现存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按饲养品种可分为生猪、家禽、肉牛、奶牛、兔、蜂、

肉羊、综合类等养殖专业合作社。按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1.“公司+合作社+农户”型。此类合作社大多以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实行产加销一体化,带动能力强,社员基本利益有保障,市场风险较低,社员素质高、发展后劲强,符合合作社发展方向。但该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少。 2.“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农户”型。此类合作社大多以较大的养殖场(小区)为基础,技术上能相互交流,信息上互通,带动能力较强,可维护合作社的基本运作。但防范和化解风险能力低,当不确定因素发生时,很可能出现合作社解体。该类养殖专业合作社数量较多。 3.“合作社+农户”型。此类合作社大

农民专业合作社调研报告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加快推进现代农业进程 **县人民政府 2011年7月 为进一步掌握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查找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我县成立以农业副县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组织县政府办、县农经总站、各乡镇通过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深入村屯走访和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 一、发展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深化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现代农业进程的根本途径,经过几年来的扎实推进,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截止2011年6月末,全县已注册登记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个,其中:种植业专业合作社**个,养殖业专业合作社**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个。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人,其中:种植业社员**人,养殖业社员**人,农机社员**人。合作社注册资金达**万元。据统计,截止**年末,全县合作社经营实现盈利**万元,二次返利**万元,平均每位社员返利**元。 (一)组建方式多元化。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建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一是大户创办型。合作社由种养大户牵头发起,依托种养大户的管理经验、资金、技术优势带头创办合作社。我县**合作社是在**的带动下,于**注册登记。目前,社员已由注册之初的6户发展到24户。2010年合作社**。二是村集体组织牵头型。合作社

由村集体组织发起,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的传统主导产业,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如****。三是企业带动型。合作社由企业(公司)牵头发起,充分利用企业(公司)的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在连接社员和市场的服务环节上,发挥合作社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结成紧密的产加销一条龙的生产体系。我县**专业合作社就是由**牵头创办,**,安置就业100余人,有力拉动了我县**产业的快速发展。四是部门牵头引办型。由农、林等涉农部门牵头发起,在统一生产、统一品牌、统一营销、统一服务等方面作用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是在原甘南县葵花协会的基础上,于2007年11月组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几年来,合作社始终致力于**。 (二)产业布局区域化。我县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围绕当地已形成的传统产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产业局域分布较为明显。我县**合作社结合本村农民种植红谷的传统,联合本村农户通过统一种植品种、规范种植流程、兴建精深加工企业、注册品牌商标等措施,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促进了社员增收,带动了本村农民从事**种植的热情,社员已有创建之初的8户发展到119户,占全村总户数的23%。另外,我县**等合作社都依托本地种养传统、优势产业以及地域优势带动了本村及邻近村屯的农户从事本合作社经营项目,使社员队伍不断壮大,呈现出“整村推进”的趋势,有力的促进了我县“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趋势,加速了我县农业区域布局优化调整。 (三)合作空间开放化。我县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了农村区域的局限,形成跨区域的合作社,从而实现了地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我县的**等合作社社员分布都呈现这一特点。**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合作社成员共计336户,本地成员主要分布******7个乡镇16个村,

农民合作社调研报告

靠规范促进健康快速发展 ——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近年来,***把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 一、态势与特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推进而产生和发展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合作社成为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2007年7月《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市农村各种力量进一步加快聚集整合,重视利用新的发展平台,开始形成多种主体牵头兴办、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多种模式竞相发展的新格局。截止2011年7月,全市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868家,入社社员36万户,带动农户93万户,占农户总数的45.4%。 (一)农业龙头企业着眼于培植稳固的优质原料生产基地,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随着产品供不应求阶段的结束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传统的“龙头企业+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开始暴露出一些难以克服的缺陷。对农户而言,与合作对象龙头企业地位不对等,在价格制定、利益分配、风险承担等重大问题上缺少对话谈判能力,有时遭受损害也无能为力。对大中型龙头企业而言,直接与农户打交道,管理成本高,

监督不到位,标准化生产措施难以落实等等。这些情况说明,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间环节主体缺位的情况十分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有眼光的龙头企业开始牵头成立或参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运行模式。合作社一方面与龙头企业洽谈签订供销协议,帮助社员建立稳定的销售市场,积极谋求合作社共同利益。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合作社成员结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经济共同体。 (二)基层供销社着眼于密切与农民群众的联系和推进二次创业,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供销社“一个网络、两个平台”和农产品经营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有效推进,供销社系统逐步走出低谷。从牵头、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入手,进一步扎根农村,贴近农民,已经成为供销系统的共识。从调查看,供销社已经成为我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重要带动力量。***大有花生生产合作社是由***供销社牵头,并以经营设施、场地、资金等方式出资与当地农民共同组建。目前,已发展社员268户,建立起花生种植基地1680亩,年经营收入1000多万元,社员年增收入150多万元。 (三)“村两委”成员着眼于为村民办实事,积极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村“两委”成员利用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优势,围绕本村主导产业,以“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为运行模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些合作社的一个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