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昆明市2018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3月27日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的得0分。

14.在水平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一定的初速度斜向下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小球落地前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速率的改变量相等

B.相等的时间间隔内,小球速度的改变量相等

C.下落相等的竖直距离,小球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下落相等的竖直距离,小球发生的位移大小相等

15.如图所示为一理恕变压器,其中a、b、c为三个额定电压相同的灯泡,输入电压u= U m sin100πt(V)。当输入电压为灯泡额定电压的8倍时,三个灯泡刚好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灯泡的额定电压为U m/8

B.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9︰2

C.此时灯泡a和b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7

D.流过灯泡c的电流,每0.02s方向改变一次

16.如图所示,空间中有两个固定的等量正点电荷,两电荷的连线处于水平方向,O为连线的中点,P、M为连线的中垂线上的两点,且PO=OM=h。现将一带负电的小球从P点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电势能一直增大

B.从P到O的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一直增大

C.从O到M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D.到达M点时,小球的速度为2gh

山东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20XX年中学测试 中 学 试 题 试 卷 科目: 年级: 考点: 监考老师: 日期:

20XX届山东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共10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该部分分为第一、第二两节。注意:回答听力部分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你的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 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en do the speakers plan to have a picnic? A.In the early morning B.In the mid-morning C.In the afternoon 2.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 clothing store B.At a tailor’s shop C.At a sports center 3.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nd David? A.She has met him before. B.She gets along well with him. C.She knows something about him. 4.What time will the woman meet the man? A.At10:00. B.At10:20. C.At10:40. 5.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his morning? A.Do his work. B.Go out with Linda.C.Enjoy the sunshine in the ope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云南省昆明市2019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有答案)

昆明市2019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美好生活表达了人存在的目的性与社会性,是哲学与伦理学的重要命题。美好生活需要一方面具有世界性,是各民族国家普遍的向往、共通的命题;另一方面具有民族性、契合于一个民族独特的历史命运和在此当中形成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一方面具有超越性,指向了人的丰富和全面;另一方面具有现实性,要立足于当下历史阶段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基础,以现时的政治实践和社会实践为依托。 对美好生活这一人类共同的超越性追求,不同伦理学流派有不同的表达,尤其体现在古典时代哲学家的研究理路中。比如,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善;斯多亚学派认为“按照自然生活”、按照理性生活,才能达到幸福。其共同特征是认为,幸福是与理性相一致的,理性内在于美好生活的普遍理想之中。 中国文化同样传递着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恒久守望。《尚书·洪范》中有“五福”的记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表达了一种整体性的幸福观。与上述古希腊哲学家对理性强调、对求真求知的强调不同,中国文化对美好生活的描述更强调求善求美,强调幸福的整体性和完备性。比如,强调天人一体。在中国哲学里,天是万物的生命本源,也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易经》中提出天、地、人三才之道,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将人与自然、人与最高道德本体的关系清楚展现出来。比如,强调德福一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重视德福一致,认为道德内在于幸福之中,美好生活同时也是道德的生活,因此即便“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圣人也能“不改其乐”。同时,因为道德带有利他性,这就要求人们不能只注重个人的幸福,个人的美好生活必然融入社会的整体利益和共同发展之中,内圣外王的个人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由此趋于一致。 这些特征,构成了中国文化所表达的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40年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将这种千百年来的文化表达上升为国家发展的目标,并逐渐赋予其更加丰富、更加现代化的内涵。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概括,对美好生活的新时代定义,进一步彰显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体现了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系统性

2018年人大附中高三第一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北京人大附中高三期末考试 化学(B)2018年12月 一、单项选择题(48分) 1.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2.下列指定微粒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水与重水含有的中子数 B.等质量的乙烯和丙烯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 C.同温、同压、同体积的14CO和NO含有的质量数 D.等物质的量的铁和铝分别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 3.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KI溶液,产生白色CuI沉淀,溶液变棕色。向反应后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还原产物 B.通入SO2后,溶液变无色,体现SO2的还原性 C.整个过程发生了复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D.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评价均合理的是

5.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X的原子半径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中最大的,W与Y同族,Z与X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WZ 6.下列关于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 中和热ΔH=2×(-57.3) kJ·mol-1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 ΔH=+2×283.0 kJ·mol-1 C.氢气的燃烧热为285.5 k J·mol-1,则电解水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O(l)2H2(g)+O2(g) ΔH=+285.5 kJ·mol-1 D.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7.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可作充电电池(如图所示)的碳电极,该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6 mol·L-1 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B.充电时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放电时镍电极反应为:NiOOH+H2O+e-===Ni(OH)2+OH- D.放电时碳电极反应为:2H++2e-===H2↑ 8.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粮食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真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CO(g)+H2S(g) COS(g)+H2(g) K=0.1,反应前CO物质的量为10 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表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逐渐增大 C.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7 mol

2018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阶段综合检测四4

阶段综合检测(四)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 选择题部分(共65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https://www.360docs.net/doc/c77159789.html,k ________ by five pence per pound. A.is risen B.is raised C.has risen D.has lifted ()2.The output of machines in 2005 is ________ it was in 2002. A. 5 times what B.5 times that C.5 times as many D.5 times of ()3.It is reported that the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east China ________ in the last two months, with a rebound in monthly figures. A.has improved B.improved C.was improved D.was improving ()4.The computer was used in teaching. As a result, not only ________, but students became more interested in the lessons. A.saved was teachers' energy B.was teachers' energy saved C.teachers' energy was saved D.was saved teachers' energy ()5.—I'm sorry. I ________ at you the other day. —Forget it. I was a bit out of control myself. A.should't shout B.should't have shouted C.mustn't shout D.mustn't have shouted ()6.—Has the doctor ________ the weak child ________ his illness? —No, the doctor didn't ________ him. A.cured; for; treat B.cured; of; treat C.cured; for; cure D.cured; of; cure ()7.(2016·苏北四市联 考)New version of Paris climate agreement ________, the whole world has seen a promising future of lower planet-warm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releasing B.released C.has released D.has been released ()8.Don't forget you can get ________ when you're swimming. A.burning B.burnt C.being burnt D.to be burnt ()9.________ the technology developing, the games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________. A.As; amazing B.Of; amazed C.With; amazing D.For; amazed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文科 )

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数学 (文科 ) -01-22 本试卷分第工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在第I 卷的密封线内填写地(市)、县(区)、学校、班级、姓名、学号(或考号)。 2.答第I 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 或B)用2B 铅笔和钢笔准确涂写在答题卡上。 3.当你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选项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其它选项,把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是不能得分的。 4.考试结束后,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由监考老师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01|{>+=x x A },2|{2x x x B <=则=?B A ( ) A. }21|{<<-x x B. }1|{->x x C. }20|{<乙 B. x 甲=x 乙,s 甲s <乙 C. x 甲>x 乙,s 甲s <乙 D. x 甲>x 乙,s 甲s >乙 }1 0|{<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语文2月特供卷(一)

六大注意 1 考生需自己粘贴答题卡的条形码 考生需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贴本人的试卷条形码。粘贴前,注意核对一下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是否有误,如果有误,立即举手报告。如果无误,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万一粘贴不理想,也不要撕下来重贴。只要条形码信息无误,正确填写了本人的考生号、考场号及座位号,评卷分数不受影响。 2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有无缺张、漏印等 拿到试卷后先检查试卷有无缺张、漏印、破损或字迹不清等情况,尽管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如果有,及时举手报告;如无异常情况,请用签字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写上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写好后,放下笔,等开考信号发出后再答题,如提前抢答,将按违纪处理。 3 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 填涂答题卡时,要注意保持答题卡的平整,不要折叠、弄脏或撕破,以免影响机器评阅。 若在考试时无意中污损答题卡确需换卡的,及时报告监考老师用备用卡解决,但耽误时间由本人负责。不管是哪种情况需启用新答题卡,新答题卡都不再粘贴条形码,但要在新答题卡上填涂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 4 不能提前交卷离场 按照规定,在考试结束前,不允许考生交卷离场。如考生确因患病等原因无法坚持到考试结束,由监考老师报告主考,由主考根据情况按有关规定处理。 5 不要把文具带出考场 考试结束,停止答题,把试卷整理好。然后将答题卡放在最上面,接着是试卷、草稿纸。不得把答题卡、试卷、草稿纸带出考场,试卷全部收齐后才能离场。请把文具整理好,放在座次标签旁以便后面考试使用,不得把文具带走。 6 外语听力有试听环 外语考试14:40入场完毕,听力采用CD播放。14:50开始听力试听,试听结束时,会有“试听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考试结束时,将会有“听力部分到此结束”的提示。听力部分结束 后,考生可以开始做其他部分试题。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语文2月特供卷(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得益于中国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卓著进步,人工智能在国内发展迅猛。在可以 预见的未来,中国的人工智能产业将在自动驾驶、智慧医疗、智慧金融、机器人等领域获得蓬勃发 展。 从娱乐、出行到支付手段,人工智能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 的新机遇,同时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带来了新挑战。在这些新挑战中,最令普通人关注 的,或许就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高阶人工智能有没有失控风险?未来的机器会不会挑 战人类社会的秩序,甚至获得自主塑造和控制未来的能力?随着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发展,很多人 有了这样的担心。 人工智能会带来福祉还是挑战,是许多文学、影视、哲学作品不断探讨的主题。近年来大众传 播对人工智能的关注,无形中也加重了人们对“人机关系”的焦虑。以音源库和全息投影技术为支 撑的“二次元”虚拟偶像上台劲歌热舞,人工智能用人脸识别技术与深度学习能力挑战人类记忆高 手,“阿尔法狗”击败各国围棋大师,攻占了人类智力游戏的高地……尤其是一些以“人机对战” 为噱头的综艺节目,通过混淆人工智能的概念,人为渲染了一种人机之间紧张的对立气氛,既无必 要,也缺乏科学性。 事实上,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 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 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 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 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存在的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 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 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 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国内的一项共识。微软、 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考试 化学2016.3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卷前请将答题卡上有关项目填、涂清楚,将第I卷题目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题目的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Al 27 Cl 35.5 Mn 56 Cu 64 Zn 65 Ba 137 Ce 140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机玻璃受热软化,易于加工成型,是一种硅酸盐材料 B.煤的气化是物理变化,是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的重要途径 C.纯银器在空气中久置变黑是因为发生了电化学腐蚀 D.硫酸亚铁片和维生素C同时服用,能增强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效果 2.下列物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的是 A.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B.二氧化碳通过Na 2O 2 粉末 C.将Zn片放入CuSO 4 溶液 D.铝与MnO 2 发生铝热反应 3.下列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将乙醇滴入酸性K 2Cr 2 O 7 溶液中,溶液由橙色变为绿色 B.将SO 2 滴入盛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红色褪去 C.将H 2C 2 O 4 溶液滴入酸性KMnO 4 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 D.将葡萄糖溶液加入新制Cu(OH) 2 悬浊液至沸腾,出现红色沉淀4.对右图两种化合物的结构或性质描述错误的是

A.互为同分异构体 B.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均可以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D.既能用红外光谱区分,也可以用核磁共振氢谱区分 5.某离子反应中共有H 2O 、ClO -、NH 4+、H +、N 2、Cl - 六种微粒。其中C(ClO -) 随反应进行逐渐减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NH 4+ B.消耗1mol 氧化剂,转移2mol 电子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3 D.反应后溶液酸性明显增强 6.短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X 的原子半径比Y 大,Y 与Z 同主族,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Y 元素形成的单核阴离子还原性强于X B.Z 元素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沸点比Y 高 C.W 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一定强于Z D.X 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7.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A.ag 某气体的分子数为b ,则cg 该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B.2L0.5mol.L -1 磷酸溶液中含有H +的数目为3N A C.25℃,PH=13的Ba(OH)2溶液中含有OH -为0.1N A D.标准状况下,28g 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N A 8.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84”消毒液中:K +、CO 32-、Na +、I - B. ) ( H C K W =1×10-13mol.L -1的溶液中:NH 4+、Ca 2+、Cl -、NO 3 - C.能使PH 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Na +、CH 3COO -、Fe 3+、SO 42- D.通入足量的H 2S 后的溶液中:Al 3+、Cu 2+、SO 42-、Cl - 9.依据反应原理:NH 3+CO 2+H 2O +NaCl=NaHCO 3↓+NH 4Cl ,并利用下列装置制取碳酸氢钠粗品,实验装置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二模)卷 语文 一、(湖北省2018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孟子在道德人格境界上的理念,首先集中体现为其消解了孔子以来所形成的儒家圣人人格的崇高性和神秘性的色彩,去除了圣人与凡人的等级划分,从而在道德人格境界上赋予人以自由而平等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孟子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显著超越。在孔子的理想人格境界中,圣人作为一种最高的人格类型,具有强烈的神秘性、崇高性、等级性色彩。圣人在孔子的心目中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存在,同时圣人又是“不可见的”,具有极强的神秘色彩;圣人与凡人处于不同的等级序列。孟子则不然,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自由地成圣成贤的,圣人并不是“高等级”的道德存在,而是与凡人处于同等地位的。当曹交问孟子“人皆可以为尧舜,有诸?”,孟子给出了非常肯定的答复:“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也即是说,尧舜的道德精神是简明的,你只要按照仁义孝悌的道德原则来要求自己,你就可以成为尧舜。在孟子的观念中,圣人并不是异类,“圣人与我同类者”(《孟子·告子》),圣人之心与我之心同然,因为仁义礼智之义理存乎每个人之心。圣人只是先得仁义礼智之心,因而成了圣人。而凡人之所以没有成为圣人,并不是因为凡人比圣人低下,而只是因为外物和欲望遮蔽了本心。只要去除遮蔽、发扬本心,人人皆可以成为圣人。也正因为如此,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自由而平等的道德主体,都可以通过扩充和发扬道德本心,从而成为像尧舜一样的圣人。 其次,孟子在人格境界上并不认可人格的单一性,而是坚持人格的多元性,从而给予道德主体更多的道德人格境界的自由选择空间。孔子所形成的儒家传统,往往把圣人塑造为十全十美、超凡脱俗的人格类型,从而制造了圣人的统一模板,它更多的是供人瞻仰,凡人只能接近圣人,而永远不可能学成圣人。但是,在孟子的伦理思想中,圣人不仅是可以自由学成的,而且圣人本身也没有统一模板,并不存在统一标准来界定圣人与非圣人。孟子曰:“伯夷,圣之清者也;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孔子,圣之时者也。”由此可见,在孟子的伦理阐述中,伯夷、柳下惠等都是圣人,他们具有多样的个性特征而不存在统一的模板,并且他们的人格也并非十全十美,比如,伯夷过于清高不能与现实社会相融,柳下惠过于随和而缺乏独立性等。但是,孟子依然把他们看作圣人。而对于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数学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分,考试时间分钟。 第卷(选择题,共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集合{(, ) }, {(, ) 2 3 , ∈},则∩等于( ) { (, )} {} {?} ? .函数x y 2log -=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则的值为( ) 4 1 - .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为,则长方体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 .复数()·的幅角主值为 π3 2 ,则实数的值为( ) 3 3- 33 3 3- .若)2,4 (ππ ∈θ,则使θ<θ<θtg cos sin 成立的θ取值范围是( ) )2,4(ππ ππ,43 )23,45(ππ )2,4 7 (ππ .在市场调控下,已知某商品的零售价年比年降价,厂家想通过提高该产品的高科技 含量,推出该产品的换代产品,欲控制年比年只降低,则年计划比年应涨价 .焦点在直线01243=--y x 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 , - , - -, .(理科做)设是圆θ=ρcos 6上一点,它的极径等于它到该圆的圆心的距离,则点的极坐标是( ) )32,3(π± )3,3(π± )32,6(π± )3 ,6(π ± (文科做)如果直线与直线--互相垂直,那么系数等于( ) 32 32- 23 2 3- .如图,在三棱柱中—中,⊥,⊥,,,则与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53 54 43 5 1 .已知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的公比为≠,且,,成等差数列,则4 23 1a a a a ++的值为 ( ) 21 5+ 215- 2 1 .轴截面是正三角形的圆锥的侧面积与其内切球的表面积之比为( ) 34 43 32 2 3 .已知双曲线)0,0(122 22>>=-b a b y a x 的右顶点为,左焦点为,点的坐标为(,),若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2 21 5+ 2 1 3+ 第卷(非选择题,共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圆心为(-,),一条直径的两个端点分别落在轴和轴上的圆的方程是 。 .设数列{}的前项和为-,则=??????++∞ →)111( lim 21n n a a a .一个圆台的高是上、下底面半径的等比中项,高为,母线长是13,这个圆台的体积是 。(S S S S h V +'+= (3 1 台体) .有四种不同颜色,用这些颜色在如图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分别着色,要求相邻两区域的颜色不同,则不同的着色方法有 种(数字作答)

云南省昆明市2018届高三3月复习教学质量检测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云南昆明市 2017届高三复习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 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复数z 满足 31i i z -=+,i 是虚数单位,则z= A .22i - B .12i - C .2i + D .12i + 2.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体积为 A .2 B .4 C . 2 3 D . 43 3.已知sin10,k =则sin 70°= A .1—k 2 B .2k 2 —l C .1—2k 2 D .1+2k 2 4.已知双曲线C 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坐标轴上, P (l ,-2)是C 上的点,且是C 的一条 渐近线,则C 的方程为 A .2 212 y x -= B .2 2 212 y x -= C .2222 12122y y x x -=-=或 D .2222 1122 y y x x -=-=或 5.若a

A . 11 a b b >- B .2 a a b < C . ||||1 ||||1 b b a a +<+ D .n n a b > 6.函数()sin()(0)6 f x x π ωω=+ >把函数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 6 π 个长度单位,所得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方程是x=,3 πω则,的最小值是 A .l B .2 C .4 D . 32 7.已知某算法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则程序运行结束时输出的结果为 A .19 B .10 C .-19 D .-10 8.设不等式组544||1 x y π π?≤≤?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为D ,现向区域D 内随机投掷一点,且该点又落在曲线sin cos y x y x ==与围成的 区域内的概率是 A . 2π B . π C .D .1π - 9.函数2 1()ln ||8 f x x x = +的图象大致是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2月特供卷(一)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历史2月特供卷(一)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l为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刊行译书分类示意图。它主要表明当时 A.翻译的书籍类型多种多样 B.向西方学习思潮开始兴起 C.学习西方更注重实用技术 D.社会科学思想于中国无益 2.易中天说:“从那里我读到一颗爱心;在那里我读到一股正气;从那里我读到一腔热血;在那里我读到一双冷眼。”横线处依次应为 A.孔子墨子孟子韩非 B.孔子孟子墨子韩非 C.墨子韩非孔子孟子 D.墨子孔子韩非孟子 3.东汉豪强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人口,以田庄的方式实行综合经营,以宗族为生产组织形式,修建坞壁营堡,用部曲家兵护卫田庄。这反映出东汉时期的田庄 A.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 B.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C.能够与朝廷分庭抗礼 D.是王国问题的延续 茶税。这说明唐朝时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变化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茶叶成为农民主要财源 D.南北经济交流日益频繁 5.钱穆认为,中国过去的政治纵然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 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最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是A.秦朝创立皇帝制 B.汉代内外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设立军机处 6.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 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 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 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 7.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天禧元年,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170文。这一措施 A.反映了小农经济衰退 B.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 C.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8.王祯在《农书》中认为农业生产的关键在于时宜、地宜,并详细地论述了开垦、土壤、耕种、施肥、水利灌溉、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业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措施。据此可知,我国古代农业生产A.注重精耕细作 B.结构同趋合理 C.分工日益细化 D.技术领先世界 9.“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据统计,西汉到清末,历代宗室、百官得谥者共10473人.而明清两代就有5935人,占总数的57%左右。这反映了A.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B.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C.思想控制日趋严密 D.追谥准则渐趋完善 10.明代苏州府嘉定县种棉多于种稻,征输的漕粮即以售布收入折银征收。这主要缘于当时A.种棉技术的进步 B.货币作用的增强 C.赋税制度的变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 11.《礼记》记载“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据此可知A.小宗不能进行祭祀 B.祭祀制度开始形成 C.王室贵族间关系融洽 D.大宗拥有祭祀特权 12.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

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2018届高考第一轮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 文言文客观题——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高考考查的重点是与重要文学作品有关的内容,一般包括天文历法、地理、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品阶勋爵)、科举、姓名、礼俗(冠礼、婚姻、丧葬)、宗法(族、昭、穆,大宗、小宗,亲属,丧服)、宫室、车马、饮食、衣饰等。 具体来看,高考考查的文化常识有:人物称谓——古代的习惯称谓,包括名、字、别号、谥号,以及敬称谦称、特殊称谓等。科举制度。不同时期,科举制度有所不同。如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和征辟制,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古代官制——中央官制、地方官制以及任免官职的有关习惯说法。礼制——冠礼、婚姻、丧葬等。纪年方法——干支纪年、年号纪年、干支年号混合纪年等。 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高睿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睿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歔欷。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神武崩,哭泣呕血。及壮,将婚,貌有戚容。文襄谓曰:我为尔娶郑述祖女,何嫌而不乐?对曰:自痛孤遗,方从婚冠,弥用感切。言未卒,呜咽不自胜,文襄为之悯然。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文宣受禅,进爵为王。睿身长七尺,容仪甚伟,闲习吏事,有知人之鉴。 于是以睿为能,加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拜太尉,监五礼。 (选自《北史高睿传》,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居丧指处在直系尊亲的丧期守制中。尊亲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 B.崩是帝王去世的讳称。古代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以山塌下来作比喻。 C.受禅是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禅让制也用于后来的王朝更替。 D.公是古代封建制度五等爵的第一等,封建社会爵位制度严格,不可世袭。 [答案] D [解析] D项,不可世袭错,爵位可世袭,有时降等世袭。 【参考译文】 高睿从小丧父,聪慧早熟,特别受到北齐神武帝的钟爱,将他抚养在后宫中。高睿阅读《孝经》,每当读到帮助并侍奉父亲时,就会流泪感慨。高睿十岁时母亲去世,神武帝亲自把他送到领军府,高睿为母亲去世而深哀痛绝,三天不吃不喝。高睿在居丧期间长期吃素,骨瘦如柴,用拐杖支撑才能起身。神武帝去世后,高睿哭得吐血。等到高睿成年,即将成婚,他的脸上还带有悲戚的表情。文襄帝对他说:我替你娶郑述祖的女儿,你嫌弃什么而不高兴呢?高睿回答道:我为自己丧父丧母感到悲痛,现在将要举行婚礼,我更加哀思痛切。话没说完,他抽泣呜咽不能自已,文襄帝也因此而怜悯他。他勉励自己勤奋学习,经常到深夜才休息。文宣帝接受禅让后,高睿的爵位升为王。高睿身高七尺,仪表堂堂,熟悉政事,知人善任。 于是朝廷认为高睿有才能,加授尚书令,封宣城郡公,授任他为太尉,监管五种礼仪。 名师教你解题 1.了解考查范围 虽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很多,但高考涉及的古代文化常识主要有:天文地理、姓名称谓、礼仪制度、教育科举、官职沿革、文化典籍等。而且可以肯定考查的是这些类别中最常见的知识。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数学

200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 数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M={(x, y)| x 2+y 2=1}, N={(x, y) | x= 2 3 , y ∈R},则M ∩N 等于( ) A { (0, 0)} B {0} C {?} D ? 2.函数x y 2log -=的反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 m),则m 的值为( ) A 4 1 B 4 C 1 D -1 3.长方体的长、宽、高的和为12,则长方体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 A 16 B 54 C 64 D 216 4.复数Z=(a+i)·i 的幅角主值为 π3 2 ,则实数a 的值为( ) A 3 B 3- C 3 3 D 33- 5.若)2,4 (ππ ∈θ,则使θ<θ<θtg cos sin 成立的θ取值范围是( ) A )2,4(ππ B ππ,43 C )23,45(ππ D )2,4 7 (ππ 6.在市场调控下,已知某商品的零售价2000年比1999年降价25%,厂家想通过提高该产品的高科技含量, 推出该产品的换代产品,欲控制2001年比1999年只降低10%,则2001年计划比2000年应涨价 A 10% B 12% C 20% D 25% 7.焦点在直线01243=--y x 上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是( ) A y 2=16x, x 2=12y B y 2=16x, x 2=-12y C y 2=12x, x 2=-16y D y 2=-12x, x 2=16y 8.(理科做)设是圆θ=ρcos 6上一点,它的极径等于它到该圆的圆心的距离,则点M 的极坐标是( ) A )32,3(π± B )3,3(π± C )32,6(π± D )3 ,6(π ± (文科做)如果直线ax+2y+2=0与直线3x -y -2=0互相垂直,那么系数a 等于( ) A 32 B 32- C 23 D 2 3- 9.如图,在三棱柱中ABC —A 1B 1C 1中,A 1A ⊥AB ,C 1B ⊥AB ,AC=5,AB=3,则A 1C 1与AB 所成角的余弦 值是( )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数学2月特供卷(二)理

如果您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数学2月特供卷(二)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在矩形区域ABCD 的A ,C 两点处各有一个通信基站,假设其信号覆盖范围分别是扇形区域ADE 和扇形区域CBF (该矩形区域内无其他信号来源,基站工作正常),若在该矩形区域内随机地选一地点,则该地点无信号的概率是( ) A .14 π- B . 12 π- C .22 π- D . 4 π 2.已知复数13 i 22 z =--,则||z z +=( ) A .13i 22 - - B .13i 22 - + C . 13i 22 + D . 13i 22 - 3.若1cos()43απ+ =,(0,)2 απ ∈,则sin α的值为( ) A . 624- B . 6 2 4+ C . 18 7 D . 3 2 4. 集合2 {|10}A x x =->,{|3,}x B y y x ==∈R ,则=B A ( ) A .)1,(--∞ B .]1,(--∞ C .),1(+∞ D .),1[+∞ 5.已知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A . 163 π+ B . 112 π + C . 1123 π+ D . 143 π+ 6.世界数学名题“13+x 问题”:任取一个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我们就把它除以2,如果它是奇数,我们就把它乘3再加上1,在这样一个变换下,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自然数,如果反复使用这个变换,我们就会得到一串自然数,猜想:反复进行上述运算后,最后结果为1,现根据此问题设计一个程序框图如下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5=N ,则输出=i ( ) A .3 B .5 C .6 D .7 7.已知函数)sin()(?ω+=x A x f (0,0,||)A ωφ>><π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 )cos()(?ω+=x A x g 图象的一个对称中心可能为( ) A .)0,2(- B .)0,1( C .)0,10( D .)0,14( 8.函数sin e ()x y x =-ππ≤≤的大致图象为( )

2018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云师大附属丘北中学2018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物理组2018届高三复习,结合我校驾驭式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实际,计划划分为三轮。第一轮地毯式复习,第二轮板块复习(专题)60天集训,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第四轮模块短板补缺。 第一轮地毯式复习:以考点过关为目标,并构建单元知识网络,主要使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物理现象、基本实验、基本题型和基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轮板块复习60天集训:以高中物理的重点专题为主线,通过力与运动,功与能,动量和能量,电磁场,电路与电磁感应,原子物理,实验,热学等专题,主要侧重于综合分析和训练,使学生能对各板块知识间联系和各种综合题型进行全面复习和训练,进一步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强化1+1”高考仿真大综合套题复习 第四轮:“调整1+1”旨在查漏补缺和调整应试状态。 一、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目标、宗旨 1、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建立并完善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系统知识网络; 2、深化概念、原理、定理定律的认识、理解和应用,促成学科科学思维,培养物理学科科学方法。 3、结合各知识点复习,加强习题训练,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解题规范和答题速度; 4、提高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与技巧,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处理现实问题。 5、最终高考目标:1、2班平均分达到60分 3、4班平均分达到50分 二、第一轮复习时间具体分配(自2017.6.18-2018.1.18) 周次复习内容具体时间 1 第一讲:直线运动、第二讲匀变速直线运动 1.关于运动的描述(2课时) 2.匀变速运动的规律(5课时) 3.用图象描述直线运动 (3课时) 4 章节检测(4课时) 2017.06.18 至 2017.06.28 2 第三讲:研究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两种常见的力(4课时) 2017.06.29至2017.07.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