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模板.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模板.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实验报告模板.

数控机床电气控制

实验报告

学号2520130127

姓名陈泽宇

班级数控一班

指导教师王杰

2016年10月20 日

一、PAC Systems RX3i简介。

PAC Systems RX3i控制器是创新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 Systems家族中最新增加的部件。它是中、高端过程和离散控制应用的新一代控制器。如同家族中的其它产品一样,PAC Systems RX3i的特点是非曲直具有单一的控制引擎和通用的编程环境,提供应用程序在多种硬件平台上的可移植性和真正的各种控制选择的交叉渗透。使用与PAC Systems RX7i相同的控制引擎,新的PAC Systems RX3i在一个紧凑的、节省成本的组件包中提供了高级的自动化功能。PAC Systems 的移植性的控制引擎在几种不同的平台上都有卓越的表现,使得初始设备制造商和最终用户在应用程序变异的情况下,能选择最适合他们需要的控制系统硬件。PAC System RX3i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1.2.2所示。

图 1.2.2 PAC Systems RX3i控制器

PACSystems RX3i能统一过程控制系统,有了这个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解决方案,可以更灵活、更开放地升级或者转换。PACSystems RX3i价格并不昂贵、易于集成,为多平台的应用提供空前的自由度。在Proficy Machine Edition 的开发软件环境中,它单一的控制引擎和通用的编程环境能整体上提升自动化水平。

PAC Systems RX3i模块在一个小型的、低成本的系统中提供了高级功能,它具有下列优点:

1)把一个新型的高速底板(PCI-27mhz)结合到现成的90-30系列串行总

线上。

2)具有Intel 300mhz CPU(与RX7i相同)。

3)消除信息的瓶颈现象,获得快速通过量。

4)支持新的RX3i和90-30系列输入输出模块。

5)大容量的电源,支持多个装置的额外功率或多余要求。

6)使用与RX7i模块相同的引擎,使得容易实现程序的移植。

7)RX3i还使用户能够更灵活地配置输入/输出。

8)具有扩充诊断和中断的新增加的、快速的输入、输出。

9)具有大容量接线端子板的32点离散输入、输出。

二、Ge Fanuc产品概况。

GE Fanuc从事自动化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产品包括在全世界已有数十万套安装业绩的PLC系统,包括90-30,90-70,VersaMax系列等。近年来,GE Fanuc在世界上率先推出PAC系统,作为新一代控制系统,PAC 系统以其无以伦比的性能和先进性引导着自动化产品的发展方向。

从紧凑经济的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到先进的可编程自动化控制器(PAC)和开放灵活的工业PC,GE Fanuc有各种各样现成的解决方案,满足确切的需求。并且这些灵活的自动化产品与单一的强大的软件组件集成在一起,该软件组件为所有的控制器、运动控制产品和操作员接口/ HMI提供通用的工程开发环境,因此相关的知识和应用可无缝隙移植到新的控制系统上,可以从一个平台移植到另一个平台,并且一代一代地进行扩展。GE Fanuc 工控产品概况:

图1.1.1 GE Fanuc工控产品结构

◆PAC Systems RX7i 控制器

◆PAC Systems RX3i 控制器

◆系列 90-70 PLC

◆系列 90-30 PLC

◆VersaMax I/O 和控制器

◆VersaMax Micro 和 Nano控制器

◆QuickPanel Control

◆Proficy Machine Edition

产品结构如图1.1.1所示。

三、人机界面选用。

QuickPanel View/Control,它是当前最先进的紧凑型控制计算机。QuickPanel View/Control 提供不同的配置来满足使用需求,既可以作为全功能的HMI(人机界面),也可以作为HMI与本地控制器和分布式控制应用的结合。无论是其擅长的网络环境还是单机单元,QuickPanel View/Control是工厂级人机界面及控制的很好的解决方案。

图 1.4 QuickPanel View/Control产品

由微软Windows CE .NET,当今领先的嵌入式控制操作系统支持,QuickPanel View/Control 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快捷的途径。与其他版本Windows 的统一性,简化您对已存在程序代码的移植。Windows CE 另一个优点是其熟悉的用户界面,缩短了操作人员和开发人员的学习周期。丰富的第三方应用软件使这个操作系统更具吸引力。

四、实验

1、实验一电机正反转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机床电气中三相电机的正反转控制和星三角启动控制。

2.掌握电动机的常规控制电路设计。

3.了解电动机电路的实际接线。

4.掌握GE FANUC 3I系统的电动机启动程序编写。

二.实验原理和电路

交流电动机有正转启动和反转启动,而且正反转可以切换,启动时,要求

电动机先接成星型连接,过几秒钟再变成三角形连接运行。PLC控制电动机的I/O 地址如下表所示:

PLC模拟控制电动机I/O地址表

电动机星三角启动电气接口图:

模块的现场接线

接线前请熟悉接线图,我们在这里简单介绍下输入输出模块的接线方法,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不再赘述。详细请见第一章的模块介绍。

输入模块现场接线

IC694MDL645,数字量输入模块,提供一组共用一个公共端的16个输入点,如图所示。该模块即可以接成共阴回路又可以接成共阳回路,这样在硬件接线时就非常灵巧方便。但在本系统中,我们统一规定本模块接成共阳回路,即1号端子由系统提供负电源,外部输入共阳。

IC694MDL645数字量输入模块现场接线

输出模块现场接线

IC694MDL754,数字输出模块,提供两组(每组16个)共32个输出点。每组有一个共用的电源输出端。这种输出模块具有正逻辑特性;它向负载提供的源电流来自用户共用端或者到正电源总线。输出装置连接在负电源总线和输出点之间。这种模块的输出特性兼容很广的负载,例如:电动机、接触器、继电器,BCD 显示和指示灯。用户必须提供现场操作装置的电源。每个输出端用标有序号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其工作状态(ON/OFF)。这个模块上没有熔断器。接线必须注意。

即:17端接正电源,18端接负电源及外部负载的共阴端。

IC694MDL754数字量输出模块现场接线

三:实验步骤:

1.编写PLC程序,可参照参考程序,并检查,保证其正确。

2.按照电器接口图接线。

3.下载程序。

4.置PLC于运行状态,按下启动键,观察电机运行。

5.实验结束后,关电源,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器材

1.GE FANUC 3I系统一套

2.PYS3电机正反转模块一块

3.网线一根

4.KNT连接导线若干

五:预习要求

1.复习控制电机星三角启动电路和正反转电路。

2.熟悉本节实验原理、电路、内容及步骤。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按照一定格式完成实验报告

2.在控制三相交流的实际电路中,电器接口应该如何连接?并采取哪些保

护措施

七:电动机星三角启动PLC控制参考程序如下所示:

2、直流电机定位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PLC 正反转定位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直流电机是将直流电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电机,目前在自动化,家居等领域具有很广泛的应用。下图为定位模拟模板:

工作原理:

复位步骤:长按停止按钮2秒钟,电机正转1)当托盘初始位置处于原点传感器上方时,电机正转到该原点时电机停止;2)当托盘初始位置位于原点传感器下方时,电机正转遇到下限开关反转到原点传感器时电机停止。

启动:按下启动按钮,电机正转,遇到下限开关反转到上限开关时再次转为正转,如此进行循环。

停止:按下停止按钮,停止一切运动。

直流电机定位地址分配如下:

直流电机定位电气接口图: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1.编写PLC程序,可参照参考程序,并检查,保证正确。

2.按照电气接口图接线。

3.下载程序。

4.置PLC于运行状态,调试和运行程序,观察实际运转情况。

5.试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整理实验器材

四:实验器材

1.GE FANUC 3I系统一套

2.PYS3 直流电机定位模块一块

3.网线一根

4.KNT连接导线若干

五:预习要求

1.熟悉本次实验原理、电路、内容及步骤。

2.仔细阅读本次实验的实验内容及步骤。

六:实验报告要求

1.按格式完成实践报告。

2.如何实现直流电机正反旋转?

七:电机定位实验参考程序如下所示:

五、实验总结

这次实习中是在带队老师在现场的指导下完成的,主要是一些操作的过程,没有涉及到一些动手制作的内容,这是一大遗憾吧。希望在

以后的实习中,老师安排一些学生动手制作的环节,这样更有利于我

们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是一次难得的学习

机会,让我坚定了学习电气的主动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增强了我的学

习兴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并多联系专业知

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拓宽自己的专业知识面

建筑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光学实验: 1.采光系数测量 2.教室亮度测量 3.测定材料光反射系数 4.测定材料光透射系数 小组成员:王林 2011301569 范俊文 2011303156 肖求波 2011301549 沈杰 2011301544 指导教师:刘京华 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 2013年11月3日

一 实验目的 室内光环境对于室内生产,生活,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良好的光环境能够提高工作学习效率,保障人身安全和视力。天然采光效果的好坏及合理与否,可以通过天然采光实测作出评价。采光系数是评价室内自然光环境,室内开口合理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实验了解室内自然光环境测量方法及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并对该实测房间的光环境作出评价。 二 实验原理及仪器 1.原理: 室内采光测量最主要的工作是同时测量由天空漫射光所产生的室内工作面上的照度和室外水平面的照度值。室外照度是经常变化的,必然引起室内照度的相应变化,不会是固定值。因此对采光系数量的指标,采用相对值,这一相对值称为采光系数(C ),即室内某一点的天然光照度(E n ),和同一时间的室外全云天的天然光照度(E w )的比值。 w n E E C 2.仪器:照度计2台/组 卷尺 两台照度计为同型号,分别用于室内和室外的照度测量。 三 实验时间及,地点及天气状况

时间:2013年11月4日星期一 地点:教学东楼D座 四实验要求 1测量数据记录(不少于5个测点) 2.附加测量项目: (1).采光系数最低值C min 采光系数最低值取典型剖面和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中采光系数值中最低的一个,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2). 采光系数平均值C av 采光系数平均值取典型剖面与假定工作面交线上各测点的采光系数算术平均值。 当室内有两条或以上典型剖面时,各条典型剖面上的采光系数应分别计算。取其中最低的一个平均值作为房间的采光系数平均值。(3).采光均匀度U c 采光系数最低值与平均值之比,即U c=C min/C av 国家规范规定,对于侧窗和顶部采光要求为I-IV级的房间,其工作面上的采光均匀度不应低于0.7。采光均匀度应按各个不同剖面计算,取其中均匀度最低的一个值作为该房间的评价值。 五实验方法 1.测点布置 室内采光测点的布置反映各工作面上照度值的变化和光的分布情况,因此采光实测时要在待测建筑物内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能反映室内采光质量的典型剖面,然后在剖面与工作面交线布置一组测点。侧面采光的房间有两个代表性的横剖面,一个通过侧窗中心线,一个通过侧墙中心线;剖面图上布置测点的间距2m;测点距墙或柱的距离为0.5~1m,中间测点等距布置。 2.测量条件 我国采光设计标准采用国际照明委员会推荐的CIE标准天空,即全云天作为天空亮度分布规律的标准。因此采光系数测量的天空应该选取全云天(云量8~10级),天空中看不到太阳的位置。不应在晴天和多云天测量,也不宜在雨雪天测量。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实验报告标准模板 实验报告是在科学研究活动中人们为了检验某一种科学理论或假设,通过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如实地把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的书面材料。实验报告具有情报交流的作用和保留资料的作用。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标准模板,欢迎阅读! 书法教育课题开题实验报告 一、开题背景: 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纲要》为我们创办书法特色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我校决定从学校的写字教学入手,争创特色,全面落实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学校在全面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所规定课程外,开设了写字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我们认识到写好汉字不仅是书法家的事,也是每个中国人的事。书写对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培养形成良好习惯、优秀品格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运用多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多个层面分析,说明加强写字教学对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育及发展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格素质的重大意义。二、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是学生自身之需,是基础教育之需,是社会发展之需。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更新写字教育观念,促进

教师形成“学写字即学做人”的教育意识,让学生成为写字主体,成为学习实践、创造发展的主体;更新写字教育目标,让教学不再只是让学生学会了写字,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会求知,使之成为发现问题的探索者,知识信息的反馈者,学习目标的实现者和成功者;更新写字教育方法,即根据写字教材特点,寻找有利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学形式、方法和手段;优化写字教育资源,力求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实现学生写字的自主化,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教学的民主化,达到写字教育个性化、特色化,从而为培养学生写字素质服务,为学校写字特色建设服务。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 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国内不少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写字教育要努力唤起学生积极的需要,创造各种既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又能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获得多种心理上的体验,进而提高其写字素质。写字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活动。要找到合理的写字教育途径,运用恰当的写字教育手段,以渐变为指导,从传统中捕捉精神,在创新中融进自我,急躁不得,虚伪不得。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练手、练眼,更要练心,需要学生巨量的实践和闪光灵感,以透悟艺术规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诸多修养,净化心灵品格。进而才能培养学生具有汉字书写所需的多种写字素质(如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思想素质等)和一些最基本的理论素质(主要是经过有选择后提取的有关技法论述),达到健身怡情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既为学生在日后的书法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又使一些将要从事其他研究与工作的学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建筑112 姓名:刘伟 学号: 01111218 指导教师:周洪涛 建筑物理实验室 2014年10月15日 小组成员:张思俣;郭祉良;李照南;刘伟;王可为;

第三篇建筑热工实验 一、实验一建筑热工参数测定实验 二、实验目的 1、了解热工参数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温度、湿度、风速的测试方法,达到独立操作水平; 3、利用仪器测量建筑墙体内外表面温度场分布,检验保温设计效果; 4、测定建筑室内外地面温度场分布; 5、可通过对室外环境的观测,针对住宅小区或校园内地形、地貌、生物生活对气候 的影响,进而研究在这个区域内的建筑如何应用有力的气候因素和避免不利的气 候影响。 三、实验仪器概述 I.WNY —150 数字温度仪 ●用途:用于对各种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温度测量。 ●特点:采用先进的半导体材料为感温元件,体积小,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温度值 数字显示,清晰易读,测温范围:-50℃~150℃,分辨力:0.1℃。 ●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取下电池盖将6F22,9V叠层电池装入电池仓。 2.按ON键接通电源,显示屏应有数字显示。 3.插上传感器,显示屏应显示被测温度的数值。 4.显示屏左上方显示LOBAT时,应更换电池。 5.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以免损坏仪表。 II.EY3-2A型电子微风仪 ●用途:本产品是集成电子化的精密仪器,适用于工厂企业通风空调,环境污染监测, 空气动力学试验,土木建筑,农林气象观测及其它科研等部门的风速测量,用途十分广泛。 ●特点: 1.测量范围宽,微风速灵敏度高,最小分度值为0.01m/s。 2.高精度,高稳定度,使用时可连续测量,不须频繁校准 3.仪器热敏感部件,最高工作温度低于200℃,使用安全可靠,在环境温度为 -10℃~40℃内可自动温度补偿。 4.电源电压适用范围宽:4.5V~10V功耗低。 ●主要技术参数: 1.测量范围:0.05~1m/s 1~30m/s(A型) 2.准确度:≤±2﹪F.S。 3.工作环境条件:温度-10℃~+40℃相对湿度≤85%RH。 4.电源:R14型(2#)电池4节 ●工作原理:本仪器根据加热物体在气流中被冷却,其工作温度为风速函数这一原理设 计。仪器由风速探头及测量指示仪表两部分组成。 ●测试方法及注意事项: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建筑热工、建筑光学和建筑声学实验] XXX XXXX XXXXXXX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第一部分建筑热工学实验 (一)温度、相对湿度 1、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了解室外热环境参数测定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常用仪器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明确各项测量的目的;进一步感受和了解室外气象参数对建筑热环境的影响。 2、实验设备:TESTO 175H1温湿度计 3、实验方法:` (1)在测定前10min左右,把湿球温度计感应端的纱布用洁净水润湿。 (2)若为手动通风干湿球温度计,用钥匙上紧上部的发条,并把它悬挂于测点。待3~4min,当温度计数值稳定后,即可分别读取干、湿球温度计的指示值。读数时,视平线应与温度计水银面平齐。先读小数,后读整数。 (3)根据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获得测点空气温度。 (4)根据干、湿球温度计读数值查表,即可得到被测点空气的相对湿度。

4、实验结论和分析 室内温湿度 仪器:TESTO 175H1 位置湿度(%)温度(℃) 暖气上方A 24.5 17.5 桌面上方B 25.6 17.0 南边靠墙柜子C 25.5 16.8 室内门口处D 25.1 16.5 5.对测量结果进行思考和分析 根据测量的数据可以看出,室内各处的温度及湿度较为平均。暖气上方的区域温度较高而导致相对湿度较低。桌子由于靠近暖气,所以温度较高。柜子由于距离暖气较远,温度相对较低,较为接近室内的平均气温。门口处由于通风较好,温度较低,湿度相对较高。

(二)室内风向、风速 1、实验原理:QDF型热球式电风速计的头部有一直径约0.8mm的玻璃球,球内绕有镍镉丝线圈和两个串联的热电偶。热电偶的两端连接在支柱上并直接暴露于气流中。当一定大小的电流通过镍镉丝线圈时,玻璃球的温度升高,其升高的程度和气流速度有关。当流速大时,玻璃球温度升高的程度小;反之,则升高的程度大。温度升高的程度反映在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经校正后用气流速度在电表上表示出来,就可用它直接来测量气流速度。 2、实验设备:TESTO 425 3、实验方法: (1)把仪器杆放直,测点朝上,滑套向下压紧,保证测头在零风速下校准仪器。 (2)把校正开关置于“满度”位置,慢慢调整“满度调节”旋钮,使电表指针在满刻度的位置。再把校正开关置于“零位”的位置,用“粗调”、“细调”两个旋钮,使电表指针在零点的位置。 (3)轻轻拉动滑套,使侧头露出相当长度,让侧头上的红点对准迎风面,待指针较稳定时,即可从电表上读出风速的大小。若指针摇摆不定,可读取中间示值。 (4)风向可采用放烟或悬挂丝的方法测定。

实验报告模板1(1)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电气、电子类专业用) 班级:000000 姓名:00000 学号:0000000000000 实验成绩: 实验时间:2019年6月10日5-8节实验地点: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课程名称: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实验类型:设计型□验证型□综合型□实验题目:三相桥式全控整流及有源逆变电路 实验仪器:装有matlab软件的电脑一台

(1)交流电压源的参数设置 三相电源的相位互差120°,设置交流峰值相电压为100V、频率为60Hz。(2)负载的参数设置 H =C R Ω L , inf , 45= =

本实验中只要改变参数对话框的数值的大小,即改 变了触发信号的控制角。打开仿真 ode23tb 0.02s 启动仿真。 打开仿真/参数窗后,选择ode23tb 设置好各模块参数后,启动仿真;改变触发角 3、有源逆变带电阻电感性负载的仿真 (1)各模块参数设置同上

Continuous pow ergui v +- Ud alpha_deg AB BC CA Block pulses Synchronized 6-Pulse Generator Scope i +- Id i +-IC i +-IB i +- IA 0Constant2 30 Constant1 v +- CA C v +- BC B v +-AB A + RLC g A B C + - Bridge Iabc id ud Uabc 6pulse 2 时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触发信号、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波形

图 4=120时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触发信号、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波形图=150时三相电压、三相电流、触发信号、负载电压和负载电流的波形

plc仿真实验报告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物理系 班别11物理本四B 姓名 专业名称物理教育学号115506020 实验课程名称通用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plc仿真实验 实验时间2014 年4月30日实验地点物理楼四楼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内容包含:实验目的、实验使用仪器与材料、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数据整理与归纳(数据、图表、计算等)、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心得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三菱PLC仿真教学软件FXTRN-BEG-C。 2、学习全自动控制智能系统。 3、自主设计全自动控制系统程序。 二、实验实验仪器与材料: 电脑、三菱PLC仿真教学软件FXTRN-BEG-C 三、实验原理: SWOD5C-FXTRN-BEG-C PLC培训软件在你的个人电脑里产生一个虚拟的生产场所,可使用在任何时候或地点学习PLC编程。生产场所和设备用3D的仿真图形显示,为PLC培训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可视环境。在虚拟的区域内,看着你所创建的控制设备的程序! 结构化的课程计划让用户可决定从哪一等级开始练习。每一个练习都有很清楚的练习目的,并附带了有帮助于学习的编程提示和范例。我们为初学者提供了大量的练习。高级用户可以选择一些带有挑战性的难度等级来练习。按照这个速度进行练习是对你很合适的。 四、实验步骤: 1、根据老师实验演示,学习软件使用,了解软件程序的写作。 2、设计程序对输送带上三种不同大小部件分类。 控制要求 1)当按下操作面板上的[PB1](X10)后,机器人的供给指令(Y5)就被打开了。 当松开[PB1](X10),供给指令(Y5)被关闭。 2)当操作面板上的[开始操作](X14)被打开后,输送带正转(Y3)被打开。 当操作面板上的[开始操作](X14)被关闭后,输送带正转(Y3)被关闭。 3)在传送带上的大,中或小的部件被传感器上(X0),中(X1)和下(X2)分别拣选,那么一个相应的灯点亮。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

实验报告通用模板 实验报告是把实验的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写成的书面汇报。以下是###整理的实验报告通用模板,欢迎阅读! 心理学实验报告 1.教学目的测定各种彩色视野的范围以及盲点的位置,学习使用视 野计 2.实验程序 2—1 准备工作。 2—1—1 准备好视野图纸、彩色铅笔(红、黄、蓝、绿)、单眼罩。 把视野图纸放在视野计视野计 上相对应的地方,学习在图纸上作记录的方法。 记录时与被试反应的左右、上下方位相反。 2—1—2 被试用右眼罩招右眼遮起来(只测左眼),把下巴放在支架上,调好距离。眼睛与支架 靠近后,保持头部位置不变。被试用左眼注视正前方的白光点。要求 被试发现视野中彩色出现或 消失就报告,被试视线要始终注视视野弧正中的白点,要求只用眼睛 的余光去看彩色光点是否出 现或消失。 2—l—3 测定过程中,视野弧的位置可分别为900、450、1350和1800等不同角度。 2—2 正式实验。

2—2—I 主试将视野计弧轨故到水平位置上.把一个红色刺激点投在弧轨右边靠近注视点处, 主试将红色刺激由内慢慢向外移动,直到被试看不到红色为止,把这时红色刺激所在位置记下来, 然后主试再把红色刺激从员外例向注视点移动到被试刚刚看到红色为止,记下刺激所在位置的角 度,取两次的平均致,在视野图纸上图点。还有一点应注意,当实行右边实验时红色刺激由内向 外或由外向内时,会出现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现象,红色突然消失和再现的位置就是盲点的位 置,将盲点位置也记录在图纸上。 2—2—2 再把视野弧轨放到下列位置测定红色视野的范围:900、450、1350(与水平交角)以及 其他不同角度。 2—2—3 按上述测红色视野的程序分别测定黄、绿、蓝、白各色助视野范围。 2—2—4 每个颜色做完一种角度位置后休息2分钟,注意每次休息后头部的位置要前后不变。 3.结果 把各彩色视野范围和盲点位置画在一个图纸上。 4.讨论 4—1 各种彩色视野大小次序如何排列?盲点在视野及视网上的位置及大小。 4—2 彩色在视野消失前有何变化?

光学实验报告

建筑物理 ——光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透射比测量实验二:采光系数测量 实验三:室内照明实测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 日星期二3月12年2013日期: 实验一、材料的光反射比和光透射比测量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室内表面的反射性能和采光口中窗玻璃的透光性能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室内光环境的好坏,因此,在试验现场采光实测时,有必要对室内各表面材料的光反射比,采光口中透光材料的过透射比进行实测。 通过实验,了解材料的光学性质,对光反射比、透射比有一巨象的数值概念,掌握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 (一)、光反射比的实验原理、测量内容和测量方法 光反射比测量方法分为直接测量方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指用样板比较和光反射比仪直接得出光反射比;间接法是通过被测表面的照度和亮度得出漫反射面的光反射比。下面是间接测量法。 1.实验原理 (1)用照度计测量: P是投射到某一材料表面反射出来的光通量与被该光源的光通量的比值,根据光反射比的定义:光反射比即: φφP=P/因为测量时将使用同一照度计,其受光面积相等, 且,所以对于定向反射的表面,我们可以用上述代入式,整理后得: P=EE P/对于均匀扩散材料也可以近似的用上述式。 可知只要测出材料表面入射光照度E和材料反射光照度Ep,即可计算出其反射比。 (2)用照度计和亮度计测量 用照度计和亮度计分别测量被测表面的照度E和亮度L后按下式计算 πL/EP= 2;被测表面的亮度,cd/m式中:L---E—被测表面的照度,lx 。 2.测量内容 要求测量室内桌面、墙面、墙裙、黑板、地面的光反射比。每种材料面随机取3个点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 3.测量方法 ①将照度计电源(POWER)开关拨至“ON”,检查电池,如果仪器显示窗出现“BATT”字样,则需要换电池; ②将光接收器盖取下,将其光敏表面放在待测处,再将量程(RANGE)开关拨至适当位置,例如,拨在×1挡,测量的仪器显示值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另有一种自动量程照度计,数字显示中的小数点随照度的大小不同而自动移位,只需将所显示的数字乘以量程因子即为测量结果(单位:lx)。有的照度计为自动量程,直接读取照度计数字即为测量结果。 ③在稳定光源下,将光接收器背面紧贴被测表面,测其入射照度E;然后将光接收器感光面对准被测表面的同一位置,逐渐平移光接收器平行离开测点,照度值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约300mm左右),读;ρ,即可计算出光反射比Ep取反射照度值 ④测量时尽量缩短入射照度和反光照度间的时间间隔,并尽可能的保持周围光环境的一致性。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内。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

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a)(b) 图 1 连上电源 (2)将RFID模块下方的开关拨至ON位置,给RFID模块上电,LED5灯会红色常亮。 (3)将RFID模块下方的4位拨码开关1234 在编号1、2、3中选择一个拨到上侧,同时保证该选择的编号在ZigBee、IPV6、 Bluetooth下方的拨码开关中没有拨到拨到上侧,否则会起冲突(例 如,RFID模块下方的拨码开关选择1拨到上侧,那么ZigBee、IPV6、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二2015年秋季学期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2013102222 姓名:胡金鸿 组别: 8 三峡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建筑物理实验室

目录 一、说明 二、实验项目 实验[一] 玻璃透射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二] 地面反射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三] 房间模型采光系数的测定实验实验[四] 室内照明效果实测实验

说明 一、按照《建筑物理实验课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建筑物理》教材内容,安排六项实验:玻璃透射系数测定;地面反射系数测定;房间模型采光系数的测定;室内照明效果实测;教室亮度分布情况测定;混响时间的测定。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独立完成以上全部实验项目,以此作为学生考核的依据,成绩以10分制,计入建筑物理理论课成绩,未完成实验项目达三分之一者,不得参加建筑物理理论课考试。 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建筑物理声、光学相关实验的原理、目的、实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从而加深对相关建筑物理学参数的理解。 三、实验课前,要求学生预习教材及作业指导书的相关内容。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完成后完成实验报告。 四、在实验室内,学生须遵守相关实验室规则。爱护仪器,使用后须由组长归还到教师处,经教师检查合格后方能离开实验室,若有损坏、丢失应酌情赔偿。

实验一玻璃透射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日期2015 年 11月2日 1、实验原理 当光线从玻璃的一侧入射,经玻璃透射后,入射光线与透射光线的光通量必然有所改变,这个改变值的大小表征了该玻璃的透射能力的大小。我们把透射光线的光通值与入射光线的光通值的比值称为该玻璃的透射系数。在实际测试中,我们通常用入射光线在玻璃一侧形成的照度值与该玻璃的另一侧透射光线形成的照度值的比值作为该玻璃的透射系数。 2、实验目的 通过本试验,要求学生对透射系数概念有一个明晰的理解并能对其形成理性概念,同时能够明白透射系数和玻璃本身之间的关系,理清照度和光通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进一步了解照度计的使用方法和工作原理。 3、实验设备 照度计1台,直尺 4、实验方法及步骤 (1)、选择测量点:选择一块被测玻璃,标明待测点的具体位置。每片玻璃测点数量不得少于3个。 (2)、测量点编号:将所选的测点进行编号,以便以后处理。 (3)、将待测玻璃放置于有直射光线的地方,为了保持测量过程中的入射光线的稳定性,最好选择扩散光线作为光源。亦可以选择在全云天进行,如果以上条件不能满足,也可以在人工照明的环境下进行,要求房间里要有较好的开窗条件,以满足光线的方向性。 (4)、将照度计的采光传感器置于所选择的某一测点的入射光线的一侧,待读数稳定后读出入射光线所形成的照度值。 (5)、将照度计的观光传感器紧贴该测点的另一侧,如图所示,待读数稳定后读出照度计所显示的读数。

RFID通讯技术实验报告

· RFID通讯技术试验 专业: 物流工程 班级: 物流1201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一.前言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 许多行业都运用了射频识别技术。将标签附着在一辆正在生产中的汽车,厂方便可以追踪此车在生产线上的进度。仓库可以追踪药品的所在。射频标签也可以附于牲畜与宠物上,方便对牲畜与宠物的积极识别(积极识别意思是防止数只牲畜使用同一个身份)。射频识别的身份识别卡可以使员工得以进入锁住的建筑部分,汽车上的射频应答器也可以用来征收收费路段与停车场的费用。 某些射频标签附在衣物、个人财物上,甚至于植入人体之。由于这项技术可能会在未经本人许可的情况下读取个人信息,这项技术也会有侵犯个人隐私忧患。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RFID相关知识,了解RFID模块读写IC卡数据的原理与方法(电子钱包试验);

2. 模拟企业生产线上的物料跟踪情况,掌握RFID的应用(企业物流采集跟踪系统演示)。 三.实验原理 1. 利用RFID模块完成自动识别、读取IC卡信息,实现RFID电子钱包的功能,给IC卡充值、扣款(电子钱包试验); 2.利用4个RFID模块代替4个工位,并与软件系统绑定(添加,删除),由IC卡模拟物料的移动,并对物料在生产线上所经过的工位的记录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物料的当前工位定位。 四.实验设备 《仓库状态数据检测开发系统》试验箱、IC卡、、锂电池、ZigBee通讯模块、RFID阅读器,ID卡、条码扫描器。 五.实验过程 5.1电子钱包试验 (1)先用电源线将试验箱连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然后打开Contex-A8电源开关,如图1所示。

实验报告模板

东南大学 化学实验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同组姓名 实验成绩指导教师 实验名称盐酸普鲁卡因的合成 实验目的: 1、通过局部麻醉药盐酸普鲁卡因的和成,学习酯化、还原等单元反应。 2、掌握利用水和二甲苯共沸脱水的原理进行羧酸的酯化操作。 3、掌握水溶性大的盐类用盐析法进行分离及精制的方法。 实验原理: 一、硝基卡因的合成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了解酯化反应的方法; 2、掌握利用水和二甲苯共沸脱水原理进行羧酸酯化的操作。 实验原料及试剂: 对硝基苯甲酸20.0g (称量纸称量) β-二乙胺基乙醇14.7g (小烧杯在托盘天平上称量) 二甲苯150ml (量筒) 止爆剂4粒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搭装置,投料:由下至上,由左至右;电热套离反应瓶底部1 cm左右;回流

冷凝管上先接进水、出水橡皮管再安装到反应装置上; 2、缓慢升温(电热套缓慢加热)至反应体系沸腾回流;注意避免沸腾后反应液 过热爆沸。若爆沸,减少电热套加热强度,待回流减弱后,再缓慢升温,至回流速度1-2 d/s; 3、分水器分水:分离水相和有机相,分层明显(两相间有清晰的界线)时可放 掉下层的水层。同时观察下层是否仍有水滴坠落,若有则表示分水仍在继续,反应未完全; 4、回流分水5-6 h后,分水器下层无明显水滴坠落或极缓慢坠落,停止加热。拆 装置,由上至下。将反应液倒入250 ml锥形瓶中,用二甲苯5 ml×2荡洗,合并有机相。锥形瓶加磨口塞(夹纸片)塞紧,贴标签,记录姓名。 实验记录:

二、硝基还原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1、学习还原反应原理及操作; 2、利用产品溶解度差异分离提纯。 实验原料及试剂: 3 % HCl溶液140 ml (量筒) 20 % NaOH 溶液5-6 d (滴管) 还原铁粉47.0 g (称量纸称量) 10 % HCl溶液9-10 d (滴管) 浓盐酸0.7 ml (滴管) 实验装置: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建筑物理光学选择题60道 1. 在光亮环境中,辐射功率相等的单色光看起来(D )光最明亮。 A、700nm红光 B、510nm蓝绿光 C、580nm黄光 D、555nm黄绿光 2.关于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的说法,(B )是错误的, A、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性都取决于光辐射的光谱组成 B、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尽管光谱组成不同,也会有完全相同显色性 C、光源有相同的色表,光谱组成不同,显色性有很大差异 D、色标有明显区别的两个光源,显色性不可能相等 3.下面关于光的阐述中,(C )是不正确的 A、光是以电磁波形式传播 B、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为380~780 nm; C、红外线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D、紫外线不是人眼所能感觉到的 4.下列(D )是亮度的单位 A、Ix B、Cd C 、Im D、Cd/m2 5.下列材料中(C )是漫反射材料 A、镜片

B、搪瓷 C、石膏 D、乳白玻璃 6. 关于漫反射材料特性叙述中,(D )是不正确的 A、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最大值在表面的法线方向 B、受光照射时,从各个角度看,其亮度完全相同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受光照射时,它的发光强度在各方向上相同 7下列材料中,(C )是漫透射材料 A、透明平板玻璃 B、茶色平板玻璃 C、乳白玻璃 D、中空透明玻璃 8.光源显色的优劣,用(C )来定量来评价 A、光源的色温 B、光源的亮度 C、光源的显色性 D、识别时间 9.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A )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420TM焊接实验报告

420TM 焊接实验报告 为替代宝钢材料420TM,使用梅钢产420TM 新钢种。按照 Q/TQJ0505.6-1999《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规定,参照执行如下国家标准: 1.GB4675.1-84《焊接性实验 斜Y 型坡口焊接裂纹实验方法》 2.GB2651-89《焊接接头拉伸实验方法》 3.GB2650-89《焊接接头冲击实验方法》 对宝钢产420TM 和梅钢420TM 进行焊接实验,报告如下: 一、实验项目: 1.可焊性实验:主要测试钢材对焊接裂纹的敏感性。 2.焊接接头机械性能测试:σs 、 σb 、 Α kv (-20o c)。 3.焊接工艺实验:实验确定焊接工艺参数。 二、实验材料: 1.母材: 梅钢420TM(δ6)化学成分(%): 宝钢420TM(δ6)机械性能: 梅钢420TM(δ6)化学成分(%),见化学成分分析报告058-059。 宝钢420TM(δ6)化学成分(%),见化学成分分析报告067-070。 梅钢420TM(δ6)机械性能,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2。 宝钢420TM(δ6)机械性能,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8。 2.焊丝: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 3.保护气体: CO 2气体保护焊 三、实验结果: 1.可焊性实验: 用梅钢420TM 和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做刚性固定法焊接裂纹实验焊两件,焊后24 h 表面未发现裂纹;断面经磨削、腐蚀观察无裂纹发生。

2.焊接接头机械性能测试: 梅钢420TM和山东索力 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抗拉强度平均值530N/mm2。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8。 宝钢420TM和常州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抗拉强度平均值530N/mm2。见机械性能实验报告A-29。 关于焊接接头冲击性能测试,确定实验温度为常温和-20o C;由于母材为t6,按照标准制作小试样(5×10),委托泰安市质检所测试。梅钢420TM原材料,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205。 宝钢420TM原材料,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206。 梅钢420TM和山东索力得焊材有限公司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194。 宝钢420TM和常州产ER50-6,CO2气体保护焊,见市质检所检验报告JX05204。 3.焊接工艺参数: 四、实验结论: 宝钢产420TM材料和梅钢产420TM材料性能及焊接性能相近。

北邮《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一

现代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班级: 2012211110 学号: 2012210299 姓名:未可知

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实验课上,老师提到的一个词“通信人”警醒了我,尽管当初填报志愿时选择了通信工程最终也如愿以偿,进入大三,身边的同学忙着保研、考研、出国、找工作,似乎大家都为了分数在不懈奋斗。作为一个北邮通信工程的大三学生,我也不断地问自己想要学习的是什么,找寻真正感兴趣的是什么,通信这个行业如此之大,我到底适合什么。本学期,现代通信技术这本书让我了解到各种通信技术的发展和规划,也让我对“通信人”的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通信知识的储备 《现代通信技术》第一页指出,人与人之间通过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感官,感知现实世界而获取信息,并通过通信来传递信息。所谓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地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信息的目的是用来“消除不可靠的因素”,它是物质运动规律总和。因此,我们通信人的任务就是利用有线、无线等形式来将信息从信源传递到信宿,在传输过程中保证通信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而具体来讲,要实现信息传递,通信网是必需的通信体系,其中通信网分层的结构形式需要不同的支撑技术,包括业务网技术,向用户提供电话、电报、数据、图像等各种电信业务的网络;介入与传送网技术,实现信息由一个点传递到另一个点或一些点的功能。对此,我们通信工程专业学习课程的安排让我们一步步打下基础,建立起知识储备。 知识树如下: 如知识树所述,通信工程课程体系可以大致分为一下6类基础:

数学基础:工科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概率论基础,随机过程; 电路基础: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电路,通信电子电路; 场与波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微波技术,射频与天线; 计算机应用能力:C 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时嵌入式系统 信号处理类课程:信号与系统,信号处理,图像处理,DSP 原理及应用; 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现代通信技术,信息论基础,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等。 从大一开始学习的工科数学分析,大学物理,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为基础类课程,旨在培养我们的语言能力,数学基础,物理基础,计算机能力,然后逐步加大难度,细化课程,方向逐渐明朗详细。同时,课程中加入了各种实验,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 二、通信知识的小小应用 实验课上老师说过,以我们所学的知识已经可以制作简单通信的手机的草图了,我对此跃跃欲试。经过思考和调研,以下是我对于简单手机设计的原理框图和思考结果。 一部手机的结构包括接收机、发射机、中央控制模块、电源和人机界面部分,如下图 手机结构设计图 电路部分包括射频和逻辑音频电路部分,射频电路包括从天线到接收机的解调输出,与发射的I/O 调制到功率放大器输出的电路。其中,射频接收电路完成接收信号的滤波、信号放大、解调等功能;射频发射电路完成语音基带信号的调制、变频、功率放大等功能。要用到的超外差接收机、混频器、鉴相器等在《通信电子电路》书本中的知识。逻辑音频包括从接收解调到接收音频输出、送话器电路到发射I/O 调制器及逻辑电路部分的中央处理单元、数字语音处理及各种存储器电路。由核心控制模块CPU 、EEPROM 、 FLASH 、SRAM 等部分组成,一个基本 天线 接收机 发射机 频率合成 电源 逻 辑 音 频 人 机 交 互

建筑物理实验报告

物理光学实验报告 08建筑学2班 2012-12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理科教学北楼08建筑学2班专业课室(619课室) 一、实验目的 1.测量和评估教室的采光和照明情况 2.学习各光学测量工具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 激光测距仪、直尺、亮度计、照度计 三.实验原理 见各部分 四.实验步骤 一.教室基本情况测量 1.教室窗尺寸

2.教室各界面均匀光学材料的反光系数P和透光系数i: 反光系数P: 理论依据:p=E(反)/E(入) 透光系数i: 理论依据:i=E(透)/E(f入)

二.教室眩光分布图 首先把课室分成按左、中、右;前、中、后;分成9个区测量眩光分布情况: 讲台 A3B3C3 A2B2C2 A1B1C1 然后在各区域内测量视野范围内的目标灯具的发光亮度和背景亮度,当目标与背景亮度比超过10判定为眩光。(单位:lx) A1区: 目标背景目标/背景是否 眩光 ①3002611.5是 ②4030 1.3否 ③2724 1.1否 ④2720 1.4否

目标背景目标/背景是否 眩光 ①6002227.2是 ②4320 2.2否 ③2619 1.4否 C1区: 目标背景目标/背景是否 眩光 ①9502047.5是 ②6002030是 ③40202否 ④3018 1.7否

目标背景目标/背景是否 眩光 ①1780 17.8 100是 ②29.5 18 1.6否 ③24.7 18.4 1.3否 ④32 17 1.9否 ⑤94 17.6 5.3否 B2区: 目标背景目标/背景是否 眩光 ①4523 2.0否 ②2018 1.1否 ③2914 2.1否

通用技术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通用技术实验室学生实验守则 一、学生必须按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到实验室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和旷课。 二、实验前必须作好预习(或按要求写好预习报告)及其他准备工作,明确目的要求,预习实验内容,熟悉方法步骤,掌握基本原理并接受教师提问检查。 三、进入实验室按编组就位,在实验室内,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一切规章制度,注意保持安静,不准高声谈笑或打闹;不准随地吐痰和乱丢纸屑;严禁自行摆弄实验仪器装置;严禁使用工具做无意义甚至危险动作,严禁用手触摸电源,杜绝违章操作。不准动用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和室内其他设备。 四、认真听教师讲解实验目的、步骤、仪器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五、实验前对实验所需仪器、工具、耗材进行认真清点。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报告老师。 六、实验中,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数据,不得马虎从事,不准修改原始记录。不允许抄袭他人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或干扰他人。如有损坏仪器、设备、工具者,应主动告知指导教师。 七、实验时遵守操作规程,工具、仪器和设备应按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按实验步骤进行,保证安全,细心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报告单。 八、进行实验时,要注意安全,使用仪器、设备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发生事故。尽量节约用电和其他消耗材料。实验过程中,如发生事故,要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措施,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并注意保持现场,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

九、爱护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爱惜药品材料,爱护环境。废渣、废纸、等杂物不得乱抛乱倒,注意实验室的清洁。实验过程中损坏仪器工具要填写《实验仪器损坏赔偿记录》,因违章违纪造成仪器损坏和药品浪费的,当事人应照价赔偿。 十、实验完成后,必须认真整理实验器材和工具,关闭电源等,清扫实验现场,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十一、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或擅自动用其他仪器、设备造成的损失,造成事故者应作书面检查,并视其认识态度和情节轻重,予以部分或全部赔偿,直至纪律处分。 十二、凡实验室的物品,一律不得私自带出实验室。

光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光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通讯系统WDM系统设计 实验目的 1.熟悉Optisystem实验环境,练习使用元件库中的常用元件组建光纤通信系统。 2.使用OptiSystem模拟仿真WDM系统的各项性能参数,并进行分析。 实验原理 光波分复用系统简介 光波分复用是指将两种或多种各自携带有大量信息的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射端经复用器汇合,并将其耦合到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在接收端通过解复用器对各种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进行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做进一步的处理,使原信号复原,这种复用技术不仅适用于单模或多模光纤通信系统,同时也适用于单向或双向传输。 波分复用系统的工作波长可以从0.8μm到1.7μm,由此可见,它可以适用于所有低衰减、低色散窗口,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光纤通信线路,提高通信能力,满足急剧增长的业务需求。 WDM光通信结构组成 1)滤波器:在WDM系统中进行信道选择,只让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并组织其他光波长 通过。可调谐光滤波器能从众多的波长中选出某个波长让其通过。在WDM系统的光接收机中,为了选择所需的波长,一般都需依赖于其前端的可调谐滤波器。要求其有宽的谱宽以传输需要的全部信号谱成分,且带宽要窄以减小信道间隔。 2)复用器/解复用器(MUX/DEMUX):将多个光波长信号耦合到一路信道中,或使混合 的信号分离成单个波长供光接收机处理。一般,复用/解复用器都可以进行互易,其结构基本是相同的。实际上即是一种波长路由器,使某个波长从指定的输入端口到一个指定的输出端口。 实验软件介绍 OptiSystem是一款创新的光通讯系统模拟软件包,它集设计、测试和优化各种类型宽带光网络物理层的虚拟光连接等功能于一身,从长距离通讯系统到LANS和MANS都使用。一个基于实际光纤通讯系统模型的系统级模拟器,OptiSystem具有强大的模拟环境和真实的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格式模板 实验报告的书写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能训练。它不仅是对每次实验的总结,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 表达能力,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因此,参加实验的每位学生,均应及时认真地书写实验报告。要求内容实事求是,分析全面具体,文字简练通顺,誊写清楚整洁。 实验报告内容与格式 (一)实验名称 要用最简练的语言反映实验的内容。如验证某程序、定律、算法,可写成“验证XXX” ;分析XXX。 (二)所属课程名称 (三)学生姓名、学号、及合作者 (四)实验日期和地点(年、月、日) (五)实验目的 目的要明确,在理论上验证定理、公式、算法,并使实验者获得深刻和系统的理解,在实践上,掌握使用实验设备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调试方法。一般需说明是验证型实验还是设计型实验,是创新型实验还是综合型实验。 (六)实验内容 这是实验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要抓住重点,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考虑。这部分要写明依据何种原理、定律算法、或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详细理论计算过程? (七)实验环境 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配置)。 (八)实验步骤 只写主要操作步骤,不要照抄实习指导,要简明扼要。还应该画出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这样既可以节省许多文字说明,又能使实验报告简明扼要,清楚明白。

(九)实验结果 实验现象的描述,实验数据的处理等。原始资料应附在本次实验主要操作者的实验报告上,同组的合作者要复制原始资料。 对于实验结果的表述,一般有三种方法: 1.文字叙述:根据实验目的将原始资料系统化、条理化,用准确的专业术语客观地描述实验现象和结果,要有时间顺序以及各项指标在时间上的关系。 2.图表:用表格或坐标图的方式使实验结果突出、清晰,便于相互比较, 尤其适合于分组较多,且各组观察指标一致的实验,使组间异同一目了然。每一图表应有表目和计量单位,应说明一定的中心问题。 3.曲线图应用记录仪器描记出的曲线图,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形象生动、直观明了。 在实验报告中,可任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法并用,以获得最佳效果。 (十)讨论 根据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所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如果所得到的实验结果和预期的结果一致,那么它可以验证什么理论?实验结果有什么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些是实验报告应该讨论的。但是,不能用已知的理论或生活经验硬套在实验结果上;更不能由于所得到的实验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或理论不符而随意取舍甚至修改实验结果,这时应该分析其异常的可能原因。如果本次实验失败了,应找出失败的原因及以后实验应注意的事项。不要简单地复述课本上的 理论而缺乏自己主动思考的内容。 另外,也可以写一些本次实验的心得以及提出一些问题或建议等。 (十-)结论 结论不是具体实验结果的再次罗列,也不是对今后研究的展望,而是针对这一实验所能验证的概念、原则或理论的简明总结,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的一般性、概括性的判断,要简练、准确、严谨、客观。 (十二)鸣谢(可略) 在实验中受到他人的帮助,在报告中以简单语言感谢. (十三)参考资料 详细列举在实验中所用到的参考资料. 格式: 作者年代书名及页数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