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财政学复习资料

大学财政学复习资料
大学财政学复习资料

财政学绝密档案

专利所属:宋耀祖

(文档中有个别字错误亲自行更正)

第一章财政概述

名词解释

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国家为主体,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社会剩余产品进

行再分配所形成的一系列的财政收支活动。

简答题

1、财政产生的原因

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前提

社会公共需要的形成和发展是财政产生的直接原因

国家的产生为财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简述财政的特征

财政分配以国家为主题

财政分配以剩余产品为主要分配对象

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求

3、简述财政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地位

财政分配的量在国民收入中占很大比重

财政分配直接调节积累消费的比例关系,并通过调节积累消费部的比例,最终调节未来的生产结构和消费结构。

国家通过规定折旧制度、成本费用开支费用围和财税制度、制约和调节着国民收入和其他部分的分配。

4、简述财政与生产的关系

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决定财政分配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生产物质的构成制约着财政支出的构成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性质决定财政分配的性质、围和形式

财政投资的规模制约着生产发展的规模和增长速度

财政分配的结构制约着生产结构

5、简述财政分配和交换之间的关系

交换的顺利实现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规模

商品的流通状况影响着财政收入的质量

交换影响着财政支出的实现效果

财政分配及时性影响着商品交换的速度

财政分配的支出结构影响着商品供应的稳定

财政分配是否平衡影响物资供应关系和市场稳定

第二章财政职能

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是与市场有效相对的,是指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率的或者缺乏

效率。

简答题

1、什么是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实现机制有哪些?

一、运用有限的劳动、土地、资本、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以形成某种资产结构、产业结

构、产品结构和地区结构的动态过程。

二、运用有关手段调节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

运用有关手段调节政府部门部的资源配置

运用有关政策,对非政府部门的资源配置进行引导和调节

2、什么是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实现机制但是什么?

一、指一定时期创造的国民收入,按一定的方式在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之间进行

分割。

二、税收

转移支付

购买性支出

收入政策

3、什么是财政的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实现机制是什么

一、经济稳定是宏观经济运行的一种理想状态,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税收品

平衡等多重含义

二、完善税收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发挥财政制度对宏观经济调控的自动稳定器

根据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变化情况,采取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促进社会总供需平衡

财政应切实保障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稳定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如何理解公平和效率的含义及其关系?

公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及利益关系的原则、制度、做法、行为、等合乎社会发展的需要。效率属于生产力的畴,指资源的生产效率和配置效率。

第三章财政支出概述

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财政支出需要依据一定的权利原则,通过国家财政

筹措的所有货币资金即以货币形式表现的社会的总产品的一部分。

2、财政支出规模;指通过分析某一财政年度特定的社会公共需要量与财源状况,确定财政

支出总量的客观合理界限。

3、公共定价法:政府凭借其权力规定产品或服务价格。

简答题

1、财政支出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量入为出与量出为入相结合原则

公平原则

效益原则

2、财政分类有哪些标准和方法?

按支出用途分类:社会总价值理论:社会总产品=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

按费用类别分类

经济建设、社会文教、行政管理、国防支出、其他支出

按经济性质分类: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

3、按费用类别分类和经济性质分类对财政支出有何经济意义?

一、按费用类别分类可以反映国家各个时期政治经济活动及国家职能的变化,并依据分

析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程度,通过各类支出比较研究,便于发现国家职能实现的薄弱环节,有利于强化财政支出在国家职能的不断完善和巩固的作用。

二、按经济性质分类课通过分析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所占比例的出购买性支出比

重上升转移性支出比重下降。则说明财政资源配置作用和经济稳定作用有所增强,收入分配作用相对减弱,相反,则财政在收入分配作用有所增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作用相对减弱

4、评价瓦格纳法则的主要观点

瓦格纳法则的主要观点是公共支出不断上升理论,他指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5、财政支出的影响因素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

政治因素: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

社会因素:社会背景、文化人口因素

6.、财政支出效益评价特点有哪些和方法?

一、总体性、外在性、多样性

二、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定价法

7、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途径?

确定适当的财政支出规模

建立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

保证财政支出的有效使用

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

第四章财政支出分述

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特别是生活有特殊困

难的人们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

2、财政补贴:国家政府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形势及方针政策,为达到特定的目的,对指

定的事项安排专项资金资助支出。

3、税收支出:政府为了实现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特定政策目标,通过采取与现行税法

的基本结构相背离的税收制度来鼓励特定的经济活动,解决纳税人特定的负担而发生的政府支出,是政府补贴的特殊形式。

简答题

1、社会保障制度有哪些特征和容?

一、社会性、强制性、共济性。、公平性、储蓄性、

二、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安置

2、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方式有哪些?

资金来源:

一、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二、劳动着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三、国家资助

筹资方式:

一、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

二、企业缴纳也国家资助

三、个人缴纳与国家资助

四、个人、企业、国家共同负担

3、税收支出的原则和特点?

一、适度原则、配合原则、倾斜原则、效益原则

二、时效性、广泛性、灵活性、间接性

4.、我国社会保鲜制度的容?

养老保险: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保险制度。

医疗保险:以保险合同约定的医疗行为的发生为给付保险金的条件,为保险人接受诊疗期间的医疗费支出提供保障的保险。

失业保险: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行的,由社会集中建立基金,对因失业暂时中断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物资帮助的制度。

生育保险:通过国家立法规定,在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导致劳动暂时中断时,由国家和社会及时给予物质帮助的一项保险制度。

第五章财政收入概述

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

一切资金的总,是政府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所必须掌握的的社会经济资源。

2、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数量的总水

平,它反映着国家对社会产品集中的程度和政府的活动围。

简答题

1、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

发展经济,广开财源原则

区别对待,合理负担原则

兼顾三者和两级利益原则

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主原则

2、财政收入的分类

税收收入、债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其他收入

3、简述影响财政收规模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

物价水平

税收制度和征管水平

政治社会因素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4、财政收入规模用什么方法合理界定

因素分析法、经验数据法、支出测定法

5从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我国增加财政收入的途径

一、从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分析:

按照马克思的社会产品价值理论:社会总产品=c(不变资本)+v(可变资本)+m(剩余价值)因此提高生产设备利用率,降低原材料的消耗是增加m从而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还有就是使单位产品中的v的比例减少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二、从财政收入的的部门构成分析

财政收入主要由三大产业部门构成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因此

我国需要稳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加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提高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三、从所有制结构分析

由于我国财政收入分为国有制经济收入和非国有制经济收入,而且我国所有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的所有制经济,所以我仍应该保持国有制经济主导不变,带动非国有制的发展是提高财政收入的途径。

第六章税收原理

名词解释

1、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规定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特殊分

配形式。

2、税负转嫁: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商品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

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着的一种经济现象。

简答题

1、税收的三性

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2、简述税收构成要素

一、征税对象

二、纳税人

三、税率

四、纳税环节

五、纳税期限

六、减税与免税

七、违章处理

3、简述瓦格纳税收原则

一、财政政策原则

二、经济政策原则

三、社会公平原则

四、税务行政原则

4、现代税收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稳定原则

5、简述税负转嫁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一、方式

前转:抬高商品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

后转:压低购进价格将税负转给供应者

消转: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自我消化吸收税款

税收资本化:将增值商品贴现后转特殊形式

二、应税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

税种的选择

课税围

生产者谋求利益的水平

市场结构

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一、全额累进税率: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按照与之相适应的最高等级的税率计算税额,

在征税对象提高一个级距时,征税对象的全部数额都按提高一级的税率计算

三、超额累进税率:征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分为若干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规定不同税

率,每个等级分别按各个等级的税率计算税额

第七章税收制度

名词解释

1、税收制度:指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各种课税制度的总和

简答题

1、影响税收制度的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经济结构

社会经济形态

经济运行机制

管理水平

2、流转税的特点

以商品劳务流转额为课税对象

税负普遍二隐蔽

税负分配呈累退性

计征方便

3、比较三种类型的增值税

一、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将纳税期累购置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群补固定资产价款在纳

税期一次性全部抵扣,有利于鼓励投资,加速设备更新。

二、收入型增值税:不允许将当期购入的固定资产价款一次全部扣除,只允许扣除纳税

期记录产品价值固定资产折旧部分。这种增值税法定增值额与理论增值额一致,是标准增值税,但由于计算方法困难,影响其广泛使用。

三、生产型增值税:不允许扣除任何固定资产价款只允许扣除生产资料中流动资产部

分。由于有明显的重复纳税因素,这还是一种干不彻底的增值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

4、所得税特点

税负不容易转嫁

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

税基广泛,课征有弹性

通常采用累进税率

促进企业规管理

第八章国际税收

名词解释

1、国际税收: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的税收

法规存在差异或者相互冲突二带来的一系列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

2、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在税收方面的体现,它变现为一国政府在税收方面所行使的立

法权和征收管理权。

3、国际重复征税:指同一课税对象在同一时期被相同或类似的税种课征了一次以上。

简答题

1、简述世界各国是如何选择税收管辖权的?

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

仅实行地域管辖权

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2、简述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原因:跨国纳税人收入所得国际化,所得税制在各国的普及以及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差别影响:国际重复征税增加了跨国纳税人的负担

违背了税收公平的原则

阻碍了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发展

影响了有关国家之间的税收利益关系

3、比较扣除法、减免法、免税法、抵免法在避免国际征税上面有哪些不同?

扣除法: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在国外所得征税时,允许其将在外国教的税款作为费用从应纳税国外所得中扣除,只对扣除后的余额征税。这种方法可以缓解重复但不能避免重复征税。

减免法: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国外所得征税时,在标准税率的基础上减免一定比例,对其国所得按正常的标准税率征税。这种方法只能减轻重复征税而不能免除重复征。

免税法:已过政府对本国居民国外所得全部或者部分免除征税,支队境所得征税。由于免税法使居住国完全放弃对本国居民国外所得征税,从根本上消除了双重税收管辖权而导致的国际重复征税问题。

抵免法:一国政府在对本国居民国外所得纳税时,允许其将国外所得税款冲抵在本国应缴纳的税款。由于这种方法即承认来源国的地域管辖权的优先地位,又不放弃居民的税收管辖权。有利于维护各国利益,因此被普遍采用。

4、简述国际税收协定的容?

国际税收协定的适用围

国际税收协定的基本用语定义

国际税收协定的冲突围

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税收无差别待遇

进行国际税收合作

特别规定

第九章国债

名词解释

1、国债:国家或政府通过直接借款或者发行债券的方式国外举借的债务,是国家取得财政

收入的一种方式。

2、国债规模:是一个国家举借国债的数额及其制约条件。

简答题

1、国债的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

筹集建设资金

调节经济运行

2、国债之类

以举债形式标准: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

以筹措和发行的地域标准:债和外债

以债务的流动性标准: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以发行方式为标准:自由国债和强制国债

3、简述国债的偿还

还本方式:一、分期逐步偿还,二、抽签轮次偿还法三、到期一次偿还法四、市场购销偿还法五、以新替旧偿还法

付息方式,一、按期分次支付法二、到期一次支付法

4、影响国债利率水平的因素主要由哪些?

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社会资金供需状况

5、国债的发行原则

景气发行原则、稳定市场秩序原则、节约便利原则、

6、国债的发行方式。

固定收益出售

公募拍卖

连续经销

直接销售

综合方式

强制摊派、

第十章政府预算

名词解释

1、政府预算:一个国家围由各级政府编制的、经立法机关审批、反映政府一个财政年度收

支计划

2、预算外资金;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代履行政府孩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收取

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简答题

1、政府预算的原则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2、政府预算的分类

收支围:总预算、单位预算

预算级次:中央预算、地方预算

编织形式;单式预算、复式预算

编制方法;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3、实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部门预算制定和执行的规性,硬化预算约束

有利于健全和强化对财政支出和监督的约束机制,防止腐败

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框架

4、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法定性、专用性、分散性和繁杂性

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及答案精心整理

1简述财政投入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发展事业滞后,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依然明显(2)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加速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3)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总体上具备了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应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2简述税收支出的主要形式 (1)税收豁免 (2)纳税扣除 (3)税收抵免 (4)优惠税率 (5)延期纳税 (6)盈亏相抵 (7)加速折旧 (8)退税 3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 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税收,社保基金收入,非税收入,贷款回收和债务收入 4简述价格对财政收入影响的主要表现 一,价格总水平升降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二,现行税收制度 5简述课税对象和税源的关系 课税对象和税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税源是指税收的经济来源或最终出处,从根本上说,税源是一个国家已创造出来并分布于各纳税人手中的国民收入。由于课税对象既可以是收入,也可以是能带来收入的其他客体,或是仅供消费的财产,因此,课税对象与税源未必相同。6简述全额累进税率与超额累进税率的区别 (1)全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高,超额累进税率的累进程度低,在税率级次和比例相同时,前者的负担重,后者的负担轻 (2)在所得额级距的临界点处,全额累进会出现税额增长超过所得额增长的不合理情况,超额累进则不存在这种问题 (3)全额累进税率在计算上简便,超额累进税率计算复杂 7简述起征点和免征额的区别 (1)所谓起征点,即税法规定对征税对象开始征税的数额。课税对象的数额未达到起征点,不征税;达到或超过起征点的,应就征税对象全额依率计征。 (2)所谓免征额,即税法规定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免征部分一律不征税,仅就超过免征额的部分依率征税。 起征点和免征额虽然都属于税收优惠照顾措施,但两者优惠政策的重心不同。其中,前者体现税收的重心照顾政策,后者体现税收的普遍优惠政策。 8简述税负转嫁机制的特征 (1)税负转嫁是和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的 (2)税负转嫁是各经济主体间税负的在分配 (3)税负转嫁是纳税人的一般行为倾向,也是主动行为 9简述各固定税率,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的优缺点 (1)固定税率优缺点:计算简便,主要适宜于流转额的课税,缺点是在调节收入水平的作用上不如累进税率 (2)比例税率优缺点:优点是具有鼓励生产,计算简便和利于征管,缺点是有悖于量能负担原则

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导论 (1)在收入总额中,税收收入为主要来源。 (2)工商税收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企业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上升;农业各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关税占税收总额的百分比下降。 (3)除预算内收入,中央和地方的预算外收入上升。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下降。不同国家财政收入的构成存在很大的差异。 (4)中国的税收收入以增值税、消费税等间接税为主。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占GDP的比重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5)与无偿获得各类收入不同的是政府还可以通过借债获得债务收入。 (6)财政级次是根据政府行政级次来划分的,有几级政府,便有几级财政。 1.财政学形成过程中推动的人物。 古代欧洲最早的财政思想的表现者是古希腊的色诺芬;威廉·配第的《赋税论》被誉为西方最早的财政学专著;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阐述财政理论的经济学家是英国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其《国富论》标志着系统财政理论体系的创立;马克思;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新古典综合学派,萨缪尔森《经济学》;公共选择学,布坎南,阿罗,《民主财政论》;马斯格雷夫;斯蒂格利茨 2.财政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早起财政思想;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现代财政理论。 3.经济学分析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对经济行为或政策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回答应该怎么样,非客观的方法。 实证分析:描述各种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联系。回答是什么,会怎样,主要涉及事实判断。 第二章财政学的福利经济学基础 1.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形成的过程与内容) 竞争的市场能够达到帕累托效率的结果。

财政学_试卷A与参考答案

浙江万里学院成人教育2015年第一学期 财政学 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产品 2、国有资产收入 3、预算年度 4、购买性支出 5、税负转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 A .纳税人; B .负税人; C .缴税人; D .扣税人。 2、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 .C ; B .V ; C .M ; D .C +V 。 3、从产业结构看,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 教学点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内 - - -- - -- - -- - -- - -- - -- - 不 - - --- - - -- - -- - --- --- 得 - - -- - -- - -- - -- ---- - 答- ---------- ------- -题

A.工业; B.商业; C.农业; D.新技术产业。 4、国债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商业保险。6、在弥补赤字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动用财政结余; B.发行政府债券; C.向银行透支; D.增税。 7、下面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税率; B.附加和加成; C.起征点; D.免征额。 8、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目; C.税率; D.税基。 9、实行收入型的增值税,计税依据包括()。 A.M; B.C; C.V ; D.V+M。 10、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经税务机关核实后,可以在以后年度的应税所得中抵补,最长不得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 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文教行政支出。 3、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旁转; E.辗转转嫁; F.消转。 4、下列税种()属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财政的概念及其理解 概念: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体现着特定的分配关系。 ●财政主体、客体、财政分配的目的 主体:国家或政府 客体: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财政分配的目的: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弥补市场缺陷。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的理解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 如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再经过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没变坏,那么调整后的状态优于调整前,这一过程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公共产品、混合物品 概念、特征、提供方式、包括哪些? 概念:公共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特征:非竞争性,非排斥性 提供方式:一般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市场失灵及其表现、政府失灵及其原因 1)市场失灵的含义:现存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领域、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稳定领域都存在着某些失效的地方,致使其运行结果不尽人意。 表现:公共产品困境,外部效应,分配不公,垄断,经济运行不稳,信息不对称 2)政府失灵的含义:政府由于对非公共物品市场的不当干预而最终导致市场价格扭曲、市场秩序紊乱,或由于对公共物品配置的非公开、非公平和非公正行为,而最终导致政府形象与信誉丧失的现象。 原因:信息的有限性,对私人市场反应控制能力有限,官僚主义,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源于哪2方面因素? 1)公共产品的非排斥性是指公共物品在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利益不能被某一个消费者独享,即一个人享用某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人享用。 2)因素P29:(1)某些公共物品经技术处理可以具有排斥性,但这样做的成本太高,远远超出排斥后带来的好处,在经济上可不行;(2)公共物品的非排斥性意味着有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 ●财政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武汉理工大学2012财政学考试试卷(B卷)

…… … … 试卷 装 订 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试卷装订线………………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不要填写考生信息………………试卷装订线……… …

武汉理工大学教务处 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用纸 | 课程名称财政学(B卷) 一、解释下列名词 (每个3分,共15分) 1.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向企业或居民提供的无偿补助。国家实施财政补贴实质是把纳税人的一部分收入无偿转移给补贴受领者。 2.财政投融资: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3.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政府支出占GNP的比重将会提高,这就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 4.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行政事业单位)为了开展日常政务活动或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的形式、方法和程序,对货物、工程或服务的购买。 5.贴现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贴现率来调整货币供应量与利息率的一种政策手段。 二、计算题(15分) 第6题(每小题5分): (1)2002年和2007年的名义GDP分别为: 2002年的名义GDP:15万单位×1美元/单位+5万单位×40美元/单位=215万美元 2007年的名义GDP:20万单位×1.5美元/单位+6万单位×50美元/单位=330万美元 (2)2007年实际的GDP:20万单位×1美元/单位+6万单位×40美元/单位=260万美元 (3)GDP平减价格指数:330/260=1.2692 三、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10分,共50分) 7.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 答案要点各4分:(1)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减税(免税、退税、降低税率);增加政府开支(增加公共物品的购买,提高转移支付水平)。 (2)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增税;减少政府开支。 适当展开(2分)。 8.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各4分,适当展开2分:(1)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包括: 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经济干预政策 政治性因素:政局、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

财政学试卷

《财政学》试卷三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外部效应 2.通货膨胀税 3.拉弗曲线 4.荆轮效应 5.瓦格纳定律 二.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一般来说,下列哪些物品是纯公共物品()。 A国防B花园C教育D桥梁 2.下列属于经常性支出的是()。 A支付债务利息B基本建设投资C国家储备支出D购置交通工具支出3.准许一次全部抵扣当期购进的用于生产应税产品的固定资产价款,就国民经济整体而言,计税依据只包括全部消费品价值的增值税,称为()。 A生产型增值税B收入型增值税C发展型增值税D消费型增值税4.消费税实行的征收办法为()。 A价内税B价外税C价内价外税D超额累进税率 5.社会救济属于()。 A购买性支出B转移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D生产性支出 6.财政通过引导人、财、物力资源的流向,形成一定的资产、产业、技术、地区结构的功能,是指财政的()职能。 A配置资源的职能B分配收入的职能C维护国家的职能D稳定经济的职能 7.债务依存度是指一国的年度债务收入占其年度()的比重。 A财政收入B财政支出C国民收入D国民生产总值 8.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属于经常性支出 B资本性支出由于其受益不在当期,应由发行国债的收益来补偿 C按支出用途分类,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D按支出用途分类,国有企业挖潜改造资金属于经济建设费 9.在税收三个特征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无偿性B强制性C灵活性D固定性 10.我国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的财政管理体制是()。

A包干制B分成制C分税制D分灶吃饭制 三、多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 A垄断B信息不充分或不对称C收入分配不公D经济波动 2.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包括()。 A立法和行政手段B组织公共生产和提供公共物品 C财政手段D强制手段 3.财政的基本职能是()。 A资源配置职能B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C组织生产和销售职能D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4.下列产业中,应由财政进行投资的有()。 A环境治理B治理国土C能源开发D教育 5.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体现在()。 A征收通货膨胀税B税收的档次爬升效应 C造成财政收入虚增D使财政收入数据失去可信度 6.下列各项属于国家征税时的课税依据的有()。 A纯所得额B商品流转额C个人全部所得D财产净值 7.国债顺利发行的利率取决于以下的因素()。 A市场利率B银行利率C政府信用D调节经济 8.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有()。 A弥补财政赤字B筹集建设资金 C弥补政府日常性支出D调节经济 9.根据财政政策具有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来划分,财政政策可分为()。 A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B扩张性财政政策 C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D紧缩性财政政策 10.下列哪些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可以有效地避免.遏制通货膨胀()。 A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B紧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C紧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D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的货币政策

最新天津财经大学财政学期末考试重点

一、填空&选择: 1.财政产生的直接条件: 财政产生的根本条件(经济条件):、 2.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始建于。财政学鼻祖——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 3.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或哲学基础是 4.推动市场经济运行的主导力量是。 5.市场机制的核心内容是。 6.价格机制的力量源泉是 7.公共物品在根本特征是,在此基础上,具有和的特征 8.根据产生原因不同对公共物品的分类::不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由国家直接规定的公共物品。如:;:同时具有公共物品的所有特性,任何社会都要免费提供的物品。如:国防安全、社会稳定、环境保护、社会公正。 9.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生产和提供组合方式的四个构成要素:⑴⑵⑶⑷ 其中与公共物品有关的组合方式是:, 10.广义公平有三个含义:、和。是公平的狭义概念。公平的评价指标有两种:⑴--。⑵--洛伦茨曲线中描述的收入分配状况的集中反映。警戒线:。 其中比较科学的评价指标是 11.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作用点主要有两个:,,该职能的作用效果(目的)主要体现在。 12.是我国财政改革和完善的终极目标。 13.是社会主义财政分配关系的主体(基础)。 14.行政单位为履行正常职能所需的正常经费必须由国家财政。 15.国家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分配关系有三种:⑴,事业产品属比如义务教育,基础性科学研究等。⑵,事业产品属,比如高等教育等。⑶,事业产品属,比如一般性图书、报刊等。 16.个人收入财政地位的未来走向主要受如下五个因素影响:⑴⑵⑶⑷⑸ 17.财政支出的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三原则;财政支出的:包括、、 18. 实行政府采购,变博弈为博弈。 19.政府采购的原则:、、、。 20.财政支出效益与微观经济主体的效益相比较,存在的的特殊性:第一、 第二、;第三。 21. :适用于军事、政治、教育、文化、卫生等。其效益。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财政学考试练习试卷及答案 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支出中,能够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并由全体公民共同享受的支出就是( ) A、社会消费支出 B、投资性支出 C、救济支出 D、财政补贴 2、扩大再生产就是指( ) A、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投资 B、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消费V C、将M中一部分用于社会消费 D、将M中的一部分用于弥补生产资料的消耗 3、国债最早产生于(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4、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国家财政收支状况的预算称作( ) A、增量预算 B、零基预算 C、复式预算 D、单式预算 5、现代意义上的财政政策起始于( ) A、资本主义建立时期 B、第一次产业革命 C、第二次产业革命 D、20世纪30年代 6、预算管理体制侧重于处理( ) A国家与国有企业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C、企业与政府的关系 D、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关系 7、经过一个财政预算年度运行后,出现的财政赤字就是( ) A、预算赤字 B、决算赤字 C、公共赤字 D、赤字政策 8、公共物品主要的提供者就是( )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国有企业 9、所谓“搭便车”现象就是指( ) A、个体行为给她人带来的损害 B、个体或单位无偿享有公共利益

C、通过各种手段获取利益最大化 D、凭借权力获得好处 10、用于社会保障的资金应该主要来自于( ) A、接受捐赠 B、行政收费 C、强制征税 D、社会成员自愿交纳 二、多项选择题 1、国家预算的组成体系包括( )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中长期预算 D、项目预算 E绩效预算 2、公共物品可分为哪两类( ) A、纯公共物品 B、大众物品 C、混合物品 D、剩余物品 E、计划物品 3、国债属于( ) A、财政范畴 B、税收范畴 C、信用范畴 D、财务范畴 E、流通范畴 4、社会消费性支出包括的内容有( ) A、文教科卫事业费 B、行政国防费 C、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 D、社会保障费用 E、财政补贴 5、转移性支出包括( )A、固定资产投资 B、社会保障支出 C、行政事业支出 D、财政补贴支出 E、捐赠支出 6、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财政收入包括( ) A、税收收入 B、国债收入 C、企业收入 D、规费收入 E、国有资产管理收入 7、税收的特征就是( ) A、强制性 B、公平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E、简便性 8、属于商品税的具体税种有( )

《财政学》考试题1

《财政学》期末考试题1 一、单项选择 1.财政学的研究方法,从根本上说,是指( )。 ①数理统计法②唯物辩证法③历史归纳法④归纳演绎法2.( )分配在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分配中居于主导地位。 ①财政②企业财务③价格④信用 3.财政发挥稳定经济并促进经济适度增长的功能是指财政的( )。 ①配置资源的职能②分配收入的职能 ③维护国家的职能④稳定经济的职能 4.消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①社会成员都必须提供等价的费用②社会成员都不必付出任何代价③社会成员都可以“免费搭车”④需要社会付出一定的代价5.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 ①以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 ②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 ③以国债来保证财政支出 ④以增加税收来保证财政支出 6.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①经济效益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③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④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7.财政对国家政府机关和政府各职能部门的支出,属于()。 ①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②财政对社会管理部门的支出 ③财政对社会经济部门的支出④财政对社会服务部门的支出8.财政支出增长的正常来源应当是()。 ①发行公债②税收的增长③财政向银行透支④进行货币发行9.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①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②科学研究 ③义务教育④行政与国防提供的服务 10.财政补贴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①价格补贴②企业亏损补贴③财政贴息④税收补贴

11.财政补贴支出区别于其他转移支出的主要特点是( )。 ①政策性②强制性③价格相关性④灵活性 ⑤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兼并性 12.支付能力原则是指人们对财政收入的分担要与人们的()水平相适应。 ①消费②生产③交换④收入 13.按税收负担能否转嫁,可将税收分为()。 ①从价税和从量税②价内税和价外税 ③直接税和间接税④中央税与地方税 14.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 ①扣税法②免税法③抵免法④税收饶让 15.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大量国有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和经济运行方式的()。 ①市场化②集中化③计划化④自由化 16.为了听取社会公众对政府收费订价的意见,应该建立()制度。 ①价格听证②价格审批③价格检查④价格预测 17.公债是政府依据()原则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特定方式。 ①计划②市场③信用④自愿 18.政府能否维持高的债务余额,关键是看其能否在年度财政支出中安排足够的() ①投资支出②补助支出③消费支出④利息支出 19.我国政府预算的最终审批权归于()。 ①财政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③国务院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0.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主要是通过政府对( )的管理来实现的。 ①有效需求②有效供给③总需求④总供给 二、多项选择 1.财政的一般特征是( ) ①国家主体性②计划性③无偿性④强制性⑤人民性 2.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②公平原则 ③权责利相结合原则④效益原则⑤稳定原则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 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 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 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 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 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吉大20年9月课程考试《公共财政学》离线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公共财政学》大作业 一论述题 (共2题,总分值20分 ) 1.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表现?(10 分)答:中国财政除了具有与西方公共财政相一致的内容外,还存在着国有资本财政的内容,主要有:其收支是作为资本所有者的收支,只能针对营利性国有企业进行。 政府拥有较大规模的国有资本,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处于市场失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公共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致之处:处于市场有效领域的政府,其收支活动构成国有资本财政,这是我国财政与西方财政的差异之处。 2.试述公债政策与财政政策区别?(10 分) 答:公债和财政政策,财政政策与公债政府发行的债券称为公债,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是政府税收不足时,为了弥补支出缺口,利用国家信誉筹集资金的特殊形式。公债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取得收人,以增加政府财力。 公债和税收有很大的区别,悦收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而公债则是以政府信用形式取得的收人.到期必须还本付息。因此,政府在发行公值时就要考盛归还的期限和能力。公债可由中央政府发行也可由地方政府发行,中央政府发行的债务称为国俊。国债的发行并不仅限于国内.也可在境外。在国内发行的债务称为内债.在国外发行的债务称为外彼。外债多为外国政府持有.其比重通常小于内俄.政府公值一般有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形式。中长期债券随时间的延伸风险增大. 由于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因此中长期的债券利息较高是资本市场上主要的金胜工具。公债的发行.不但可以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影响财政收支.还能通过对金融市场的调控影响货币供求.从而调节社会总需求。 二名词解释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

财政学试卷A及参考答案

.. 浙江万里学院成人教育2015年第一学期 财政学 期末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公共产品 2、国有资产收入 3、预算年度 4、购买性支出 5、税负转嫁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税法规定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 )。 A .纳税人; B .负税人; C .缴税人; D .扣税人。 2、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A .C ; B .V ; C .M ; D .C +V 。 3、从产业结构看,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 教学点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 - --- - -- - --- --- --- 订 - - -- - -- - -- - -- - -- - -- 线 - -- --- -- - -- - -- - 内 - - -- - -- - -- - -- - -- - -- - 不 - - --- - - -- - -- - --- --- 得 - - -- - -- - -- - -- ---- - 答- ---------- ------- -题

A.工业; B.商业; C.农业; D.新技术产业。 4、国债的基本特征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偿还性; D.固定性。 5、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商业保险。6、在弥补赤字方式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方式是()。 A.动用财政结余; B.发行政府债券; C.向银行透支; D.增税。 7、下面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A.税率; B.附加和加成; C.起征点; D.免征额。 8、反映具体的征收范围和征收广度的是()。 A.税源; B.税目; C.税率; D.税基。 9、实行收入型的增值税,计税依据包括()。 A.M; B.C; C.V ; D.V+M。 10、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经税务机关核实后,可以在以后年度的应税所得中抵补,最长不得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A.权威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包括()。 A.债务利息支出; B.福利支出; C.经济建设支出; D.文教行政支出。 3、税负转嫁的两种最主要、最基本形式是()。 A.前转; B.后转; C.混转; D.旁转; E.辗转转嫁; F.消转。 4、下列税种()属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与答案

《财政学》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闭卷时间120分钟) 年级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从所给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 最佳选项并填在括号内)。 1. 主张市场是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经济的运行,任何对它的干预都是不可取的经济学家是()。 A.凯恩斯 B.亚当·斯密 C.弗里德曼 D.马克思 2. 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公平职能的是()。 A.资源配置 B.监督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收入分配职能 3.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A. 混合物品 B. 固定资产 C. 消费品 D. 准私人物品 4. 购买性支出意味着政府的资金()。 A.脱离了政府的控制 B.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

C.可用于购买商品 D.只用于购买劳务 5. 下面哪一项不是公共需要的特征?() A.共同的需要 B.具有排斥性 C.具有竞争性 D.既具有正的外部效应,也具有负的外部效应 6. 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 A.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也相应增加。 B.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也相应增加。 C.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D.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7. 基尼系数为()时,说明社会分配绝对不公平。 A.1 B. 0.3-0.4 C. 0.2-0.3 D. 0 8. 拉弗曲线属于()。 A.新凯恩斯主义学派 B.货币主义学派 C.理性预期学派 D.供给学派 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财政学期末试题(含答 案)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05220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财政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政府采购制度: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实体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及满足自身需要,在财政监督下,以法定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国际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工程和劳务的经常性活动。2、课税对象: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4、国际重复征税: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对同一跨国纳税人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或税源同时征收相同或类似的税收。5、财政政策工具:是财政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各种财政手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2、最低费用选择法一般用于那些只有(社会效益)、且其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的支出项目。3、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国民收入总量);二是(剩余产品M总量);三是(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4、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与(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5、一般地,凡立法者不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依法纳税并承担税负的为(直接税);立法者预期(税负转嫁),由纳税人经由契约关系或交易过程,将税负全部或部分转嫁给他人的为(间接税)。6、分税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完全分税型)和(适度分税型)。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 B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2、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 D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3、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4、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5、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6、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A)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7、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9、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A、财政性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10、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 ABCD ) A、税收 B、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2、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BC )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 ABC )A、量入为出的原则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C、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D、量出为入的原则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A、社会救助: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7、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有(ABD)A、在我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B、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企业C、有来源于外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D、有来源于我国所得的外国在华其他经济组织8、国际重复征税的减除方法有(ABC)A、扣除法 B、免税法:C、抵免法 D、税收饶让9、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有(ABC)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10、分税制的内容包括(ABCD) A、分税 B、分权 C、分征 D、分管五、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对)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错)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对)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错) 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对)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错)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对)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重复征税。(对)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对)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错)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构建我国公共财政理论框架应正确认识哪些问题答: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2、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的职能范围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2、什么转移性支出其有何特点答:这种支出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这些支出的一个共同特点:政府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3、传统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是什么

财政学模拟试题(五)

财政学模拟试题(五) 一、名词概念解释(每题8分,共40分) 1.财政 答案:从经济学的意义上讲,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分配活动),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以稳定和发展经济的目标。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其通过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来保障国家或政府的职能。 2.转移支出 答案:转移支出指政府单方面的、无偿的资金支付,不相应地取得商品和劳务。大体包括社会保险和救济方面的各种福利支出,对居民的补助支出、债务利息支出、捐赠支出。 3.税收支出 答案: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税收损失或政府放弃的收入。即政府的一种见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4.价内税与价外税 答案:以税收与价格的关系为标准,可将税收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凡税金构成价格组成部分的,称为价内税;凡税金作为价格之外附加的,称为价外税;与之相适应,价内税的计税依据称为含税价格,价外税的计税依据称为不含税价格。一般认为,价外税比价内税更容易转嫁,价内税课征的侧重点为厂家或生产者,价外税课征的侧重点是消费者。西方国家的消费税大都采用价外税方式。我国1994年税制改革的增值税,在零售以前各环节采取价外税,在零售环节采取价内税。 5. 税收的经济效应 答案:税收的经济效应,是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选择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以至对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的经济效应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各个税种对经济的影响都可以分解成这两种效应,

安徽大学财政学试卷A答案

安徽大学2009—2010学年第 二 学期 《 财政学 》考试试卷(A 卷) (闭卷 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公共物品: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1分) 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1分)。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解释(1分) 2.外部效应:外部效应说明的是一个厂商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给他人带来的利益或损失的现象。(2分)外部效应分成外部正效应和外部负效应。(1分) 3.财政补贴: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2 分)在我国政府中财政补贴主要有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1分) 4.税收支出:税收支出是以特殊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2分)是一种间接支出,属于财政补贴类支出。(1分) 5.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而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的各种财政性资金。(3 分)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B D C D 2.D C A C D 3.A B D B D 4.A C A A 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ABC 2. ABCD 3. ABC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

8. ABC 9. ABC 10.AB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政 府转移性支出。(√) 2.我国所有企业的营业税都是地方税(×) 3.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纳税人开始征税的起点,因此,纳税人收入所得一旦达到这一起点, 就应对超过该起点的那部分数额征税。(×) 4.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均是按照量能纳税的原则设计的,因此两者不存在差异 性。(×) 5.公共选择中的简单多数投票原则,由于面对众多的不同偏好,有可能没有一种方案能 获得多数,出现循环投票的弊端。(√) 6.公共物品只能由公共部门生产。(×) 7.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8.商品课税容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 9.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10.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财政收入为分为税收、政府收费、债务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11.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 12.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仅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不包括在我国境内有所得 的外国人。(×) 13.全额累进税率和超额累进税率均是按照量能纳税的原则设计的,因此两者不存在差异 性。(×) 14.公共选择中的简单多数投票原则,由于面对众多的不同偏好,有可能没有一种方案能 获得多数,出现循环投票的弊端。(√) 15.公共物品非竞争性是指消费者的增加会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 16.有时一项收入既可以采用税收形式,也可以采取收费形式,如使用公路可以收取公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