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发展史

电机发展史
电机发展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电机学发展史

世界科技和生产力

奥斯特发现电生磁(1820)—法拉第电磁回转实验(发明电动机模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发明发电机模型)—法拉第兼任企业顾问研制永磁电机—西门子发明激磁电机—格拉姆发明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特斯拉发明交流电机和电动机—19世纪末美国电动机床出现—伏特汽车公司装配流水线

一、直流电机的产生与形成

皮克西:第一台永磁式直流发电机。

西门子:自激式直流发电机。

格拉姆:环形电枢直流发电机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发现了电流磁效应: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接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极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随后安培通过总结电流在磁场中所受机械力的情况建立了安培定律;

1821 年9 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永久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其原理如图1 所示,在一个盘子内注入水银,盘子中央固定一个永磁体,盘子上方悬挂一根导线,导线的一端可在水银中移动,另一端跟电池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池的另一端跟盘子连在一起,构称导电回路,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1822年,法国的阿拉戈.盖.吕萨克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

1825年,斯特金(W.sturgeon)用16圈导线制成了第一块电磁铁。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因此不必担心被铜导线过分靠近而短路。由于导线有了绝缘层,就可以将它们一圈圈地紧紧地绕在一起,由于线圈越密集,产生的磁场就越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

能力。到了1831年,亨利试制出了一块更新的电磁铁,虽然它的体积并不大,但它能吸起1吨重的铁块。

1826年德国G.S.欧姆提出电路实验定律――欧姆定律。

1831 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他又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如图2 所示。这台发电机制构造跟现代的发电机不同,在磁场所中转动的不是线圈,而是一个紫铜做的圆盘。圆心处固定一个摇柄,圆盘的边缘和圆心处各与一个电刷紧贴,用导线把电刷与电流表连接起来;铜圆盘放置在蹄形永磁体的磁场中,当转动摇柄使铜圆盘旋转起来时,电流表的指针偏向一边,电路中产生了持续的电流。

同年夏天,亨利对法拉第的电动机模型进行了改进,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装置(振荡电动机),如图3 所示,该装置的运动部件是在垂直方向上运动的电磁铁,当它们端部的导线与两个电池交替连接时,电磁铁的极性自动改变,电磁铁与永磁体相互吸引或排斥,使电磁铁以每分钟75 各周期的速度上下运动。亨利的电动机的重要意义在于这是第一次展示了由磁极排斥和吸引产生的连续运动,是电磁铁在电动机中的真正应用。

1832年,斯特金发明了换向器,据此对亨利的振荡电动机进行了改进,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台能产生连续运动的旋转电动机,其原理如图4所示.后来他还制作了一个并励直流电动机。

1832年,法国A.H.皮克西在巴黎公开了一台永久磁铁型旋转式交流发电机,如图5所示。一年后,他在发电机上安装整流子,将交流电变为直流电。同年,俄籍德国人H.F.E.楞次提出“电动机-发电机”原理――楞次定律,证明发电机和电动机是可逆的。但1870年以前,直流发电机与电动机一直在独立发展着。

1834年,德国的雅可比成了一种简单的装置:在两个U型电磁铁中间,装一六臂轮,每臂带两根棒型磁铁,通电后,棒型磁铁与U型磁铁之间产生相互吸引和排斥作用,带动轮轴转动,如图6所示。后来,雅可比做了一具大型的装置,安在小艇上,用320个丹尼尔电池供电,1838年小艇在易北河上首次航行,时速只有2.2公里,与此同时,美国的达文波特也成功地制出了驱动印刷机的电动机,印刷过美国电学期刑《电磁和机械情报》。但这两种电动机都没有多大商业价值,用电池作电源,成本太大、不实用。

1845年,英国的惠斯通(G.Wheatsto ne)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并取得了专利权。这是增强发电机输出功率的一个重要措施。

1854年,丹麦的赫尔特发明了自激式电机。

1857年,英国的惠斯通发明自激电磁铁型发电机。

1860年,意大利的巴奇诺蒂(A.Pacinotti)发明了齿状电枢。

1865 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帕其努悌发明了环状发电机电枢。这种电枢是以在铁环上绕线圈代替在铁芯棒上绕制的线圈,从而提高了发电机的效率。

1866年西门子的创始人维尔纳 .冯.西门子(W.vonSiemens,1816~1892)制成直流自激、并激式发电机。制成了一架大功率直流电机。1867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出第一批样机。这样,西门子就首次完成了把机械能转换成为电能的发明,从而开始了19世纪晚期的“ 强电” 技术时代。

1867 年,西门子对发电机提出了重大改进。他认为,在发电机上不用磁铁(即永久磁铁),而用电磁铁,这样可使磁力增强,产生强大的电流。西门子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发电的原理是,电磁铁的铁芯在不通电流时,也还残存有微弱的磁性。当转动线圈时,利用这一微弱的剩磁发出电流,再反回给电磁铁,促使其磁力增强,于是电磁铁也能产生出强磁性。接着,西门子着手研究电磁铁式发电机。很快就制成了这种新型的发电机,它能产生皮克发电机所远不能相比的强大电流。同时,这种发电机比连接一大堆电池来通电要方便得多,因而它作为实用发电机被广泛应用起来。

1870年格拉姆(Z.T.Gr omme,1826~1901)将T形电枢绕组改为环形电枢绕组,发明了直流发电机,在设计上,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很相似。后来,格拉姆证明向直流发动机输入电流,其转子会象电动机一样旋转。于是,这种格拉姆型电动机大量制造出来。效率也不断提高,被人们誉为“发电机之父”。

1873年,德国的西门子公司研究发电机的工程师阿特涅。他发明了与古拉姆发电机不同的线圈绕线方式,制成了性能良好的发电机。古拉姆发电机的电枢是将铁丝绕成环状,在环与环之间夹上纸进行绝缘,然后将环捆在一起作为铁芯,在其上面绕上导线线圈,再由线圈的不同部位引出一些导线,接向带整流子。而阿特涅发电机的电枢,是用许多薄圆铁板以纸绝缘后重叠起来,制成铁芯,然后在上面绕上导线线圈。人们把这种方法叫做“鼓卷”,意思是像鼓一样的形状。经过这种改进后,发电机无论是外观或是性能,都比原来有了很大起色。西门子公司由于阿特涅的这项发明而益发驰名。于是,德国以西门子公司为核心,大力研制各种发电机,从而使电力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德国的西门子接制造更好的发电机,并着手研究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于是西门子公司制成了世界电车。1879年,在柏林工业展览会上,西门子公司不冒烟的电车赢得观众的一片喝彩。西门子电机车当时只有3马力,后来美国发明大王爱迪生试验的电机车已达12─15马力。但当时的电动机全是直流电机,只限于驱动电车。

1873年,英国詹·麦克斯韦完成了经典电磁理论基础《电和磁》; 电机绕组发展为鼓型绕组,直流电机具备了现代直流电机的基本型式;

1875年比利时Z.T.格拉姆将改造后的发电机安装在法国巴黎北火车站发电厂,该厂是世界第一座火电厂

1880年,爱迪生观察到用叠片铁芯可以减少温升和能耗。

1880年,霍普金森(J.Hopkinson,1849~1898)确立了磁路的欧姆定律。

1882年,德国将米斯巴哈水电站发出的2千瓦直流电通过57千米1500~2000伏电线输送到慕尼黑,证明直流远距离输电的可能性。这一方面成为直流发电机与电动机发展中的大事,促进了它们的广泛利用,另一方面暴露出直流在传输中的缺点:原来电压越高,电能的传输损失越小,但高压直流发电机困难较大,而且单机容量越大,换向也越困难,换向器上的火花使工作不稳定。因而人们就把目光转向交流电机。美国的戈登制造出了输出功率44 7KW,高3米,重22吨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

1891年,阿诺尔德(Arnold)建立直流电枢绕组理论。

二、交流电机的产生与形成

1824年,法国人阿拉果(D.F.J.Arago,1786~1853)在转动悬挂着的磁针时发现其外围环上受到机械力。次年,他重复这一实验时,发现外围环的转动又使磁针偏转,这些实验导致了后来感应电动机的出现。年,出现了单相交流发电机。

1876年,雅布洛奇科夫(П .Н .Яблочков ,1847~1894)用交流发电机和开磁路式串联变压器为其“ 电烛” 供电,这是交流电用于照明的开始。不久出现了原始型式的同步发电机和变压器。

1879年英国人拜依莱(Bailey)用依次变动四个磁极上的励磁电流而得到旋转磁场。1883年,德普勒(M.Deprez,1843~1918)在巴黎科学院提出a =1/4周期的交流磁场公式。

1882 —1885年,匈牙利工程师代里等3人首创变压器。

1884年,闭合磁路的变压器制成,并推广使用

1885年,费拉里斯提出两相交流感应电动机的模型。

1886年特斯拉(N.Tesla,1856~1943)也制成两相绕线式交流异步电动机模型,1888他又在意大利科学院提出《利用交流电产生旋转磁场》的论文。他在爱迪生公司工作,但由于爱迪生坚持只搞直流方式,因此他就把两相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专利权卖给了西屋公司。1888年南斯拉夫出生的美国发明家特斯拉发明了交流电动机。它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又称感应电动机,这种电动机结构简单,使用交流电,无需整流,无火花,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的家庭电器中,交流电动机通常用三相交流供电。美国的特斯拉在爱迪生公司的时候就决心开发交流电机,但由于爱迪生坚持只搞直流方式,因此他就把两相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专利权卖给了西屋公司。

1889年,多利沃-多布罗沃利斯基提出了三相制并制成鼠笼式交流异步电动机。

1889年,西屋公司在俄勒冈州建设了发电厂,1892年成功地将15000伏电压送到了皮茨菲尔德。

1890年,德国人米夏埃尔·冯·多里沃一多勃鲁沃尔斯基制成一架三相电流变压器。

1891年,慕尼黑人奥斯卡·冯·米勒在法兰克福世界电气博览会上宣布:他与多里沃合作架设的从劳芬到法兰克福的三相交流输电电路,可把劳芬的一架300 ×735.5W(300

马力)55伏三相交流发电机的电流经三相变压器提高到了万伏,输运175千米,顺利通电,从此三相交流电机很快代替了工业上的直流电机,因为三相制的优点十分明显:材料可靠,结构简单,性能好,效率高,用铜省,在电力驱动方面又有重大效益。从此,各种各样的电机迅速发展起来。

1896年,特斯拉的两相交流发电机在尼亚拉发电厂开始劳动营运,3750KW,5000V的交流电一直送到40公里外的布法罗市。

1902年瑞典工程师丹尼尔森首先提出同步电动机构想。

ai8904072009-10-06 09:05:59

电机发展历史

蒸汽机启动了18世纪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电机又引发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电气化时代。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引发了第三次产业革命,使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时代转变;推动了新一代高性能电机驱动系统与伺服系统的研究与发展。

直流电机发展历史.doc

1 发展历史 直流马达(directcurrent,DCmotor)可以说是最早发明能将电力转换为机械功率的电动机,它可追溯到Michael Faraday所发明的碟型马达。法拉第(Faraday)的原始设计其后经由迅速的改良,到了1880年代已成为主要的电力机械能转换装置,但之后由于交流电的发展,而发明了感应马达与同步马达,直流马达的重要性亦随之降低。直到约1960年,由于SCR (单向可控硅)的发明、磁铁材料、碳刷、绝缘材料的改良,以及变速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再加上工业自动化的发展,直流马达驱动系统再次得到了发展的契机,到了1980年直流伺服驱动系统成为自动化工业与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 扭矩与功率 将力施于一可旋转之连杆,则此连杆将会旋转,扭矩即为造成此一旋转运动之力,定义为: (2.1) (2.2) (2.3) 如果扭矩固定不变,则

图2.1扭矩(torque)、功(work)与功率(power)牛顿定律(Newton's Law)

磁场之产生 在变压器、马达与发电机的运作过程中,能量常由一种型式转换为另一种型式,这种转换过程的基本机制即在于电磁场(electro-mechanical field)。 电场的变化在适当的情况下将造成感应的磁场,反之亦然,因而在电磁的交互作用中达到能量转换的目的。一个变化的磁场在其切割的线圈上将产生感应电压,这是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一根载有电流的导线如置于磁场中,则将感应一力施于其上,这是马达运转的基本原理。一根在磁场中移动的导线则将在导线上产生感应电压,这是发电机运转的基本原理。

安培定律 (2.4) 载有电流的导线会在其周围形成磁场,其关系即为(2.4)所示的安培定律,其中H为由净电流I net所造成的磁场强度(magneticfieldintensity),单位为ampere-turns/meter。 (2.5) 其中H为磁场强度向量H的大小,由此可计算出H为 (2.6) 。 (2.7) 称之为导磁性材料的导磁率(permeability)。

交直流电动机的原理、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要点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课程综合训练 ——交、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家琪16115746 班级:越崎学院11-3班

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王家琪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摘录了国外相关文献对电机调速技术发展的资料,并结合作者本人的本科学习经验整理收录,对于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的发展作了扼要的介绍,对于本科阶段理解与掌握电机拖动调速技术有着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原理、调速技术、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能源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和能源的获取变换利用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电能的生产和利用更涉及机械能与电能两种形态能量之间的转换,电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的设备所处位置关键,使得电机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能源的有效变换和利用以及能源的开发和节约。而电机调速技术正是实现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各领域展拳脚的前提保证。现代工业生产中有两种情况需要实现电机的速度控制: (1)满足运动及生产工艺要求。如对于电动车辆则要求低速恒转矩,高速恒功率;对于电梯机床纺织造纸等传动,特别是轧钢设备则要求正转反转电动制动四象限运行。这是高性能调速技术的应用场合。 (2)实现调速节能。主要针对拖动风机水泵的电机,过去电机恒速运行,依靠挡板或阀门调节风量或流量,致使大量能量耗费在挡板阀门上。采用调节速度方式调节流量时,电机输入功率大大减少,产生高达20%-30% 的节能效果。这是一般性能调速技术的重要应用场合。 一、直流电机调速技术 1.简介 按照电机类型的不同,电机的速度控制可区分为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直流调速即对直流电动机的速度控制。由于直流电动机中产生转矩的两个要素-电枢电流和励磁磁通相互间没有耦合,并可通过相应电流分别控制,因此直流电动机调速时易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及快速的动态响应,在变速传动领域中过去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然而由于直流电机需要设置机械换向器和电刷,因此直流调速存在固有的结构性缺陷:机械换向器结构复杂,成本增加,同时机械强度低,电刷容易磨损,需要经常维护,影响运行可靠性。由于运行中电刷易产生火花,限制了使用场合,不能用于化工矿山炼油厂等有粉尘腐蚀易燃易爆物质或气体的恶劣环境。由于存在换向问题,难于制造大容量高转速及高电压直流电机,其极限容量与转速乘积被限制在1000000kw.r/min,使得目前3000r/min左右的高速直流电动机。最大容量只能达到(400-500)kw;低速直流电动机也只能到几千千瓦,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生产向高速大容量化发展的需要。 直流电动机一般可分为电磁式和永磁式,电磁式电动机除了必须给电枢绕组外接直流电

电机发展历史年鉴电子教案

电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直流电机;(2)交流电机;(3)控制电机;(4)特种电机。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Oersted)发现了电流在磁场中受机械力的作用,即电流的磁效应。 182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Faraday)总结了载流导体在磁场内受力并发生机械运动的现象,法拉第的试验模型可以认为是现代直流电动机的雏形。 1824年,阿拉果(Arago)发现了旋转磁场,为交流感应电动机的发明奠定了基础。当时阿拉果(Arago)转动一个悬挂着的磁针,在磁针外围环绕一个金属圆环,以研究磁针旋转时圆环所起的阻尼作用,这就是首次利用机械力所产生的旋转磁场。 1825年,发现了阿拉果旋转现象,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利用外绕金属圆环的旋转,阿拉果使悬挂的磁针得到一定的偏转,这个现象实质上就是以后多相感应电动机的工作基础。 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并发明了单极直流电机。 1832年,人们知道了单相交流发电机。由于生产上没什么需要,加上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对交流电还不很了解,所以交流电机实质上没什么发展。 1833年,法国发明家皮克西(Pixii)制成了第一台旋转磁极式直流发电机,主要利用了磁铁和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和一个换向装置,这就是现代直流发电机的雏形。楞次已经证明了电机的可逆原理。 1833~1836年,美国人奥蒂斯设计和制造了第一台ARBOR步进电机生产率为35米3/时。 1834年,俄国物理学家雅可比(Якоби)设计并制成了第一台实用的直流电动机,该电动机有15瓦,由一组静止的磁极和一组可以转动的磁极组成;依靠两组磁极之间的电磁力和换向器的换向作用,得到了连续的旋转运动。 1838年,雅可比把改进的直流电动机装在一条小船上。 1850年,美国发明家佩奇(Page)制造了一台10马力的直流电动机,用来驱动有轨电车。 1851年,辛斯坦得首先提出(1863年再次由华尔德提出)电流代替永磁来励磁,使磁场得以初步加强。由希奥尔特首先提出(1866~1867年再次由华尔德和西门子提出)用蓄电池他励发展到自励,最终地解决了加强励磁的问题。 1857年,英国电学家惠斯通(Wheatstone)发明了用伏打电池励磁的发电机。

电机的历史与未来发展--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之一。在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等方面,电机起着重要的作用。从19世纪30年代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开始,到现在21世纪10年代,电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近200年的历史。从最初的直流电机到现在大热的超声电机,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电机更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遍及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我国在电机方面起步比西方国家晚了100年,但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很多企业和高校也都有自己新的研究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的差距在逐渐缩短。未来,相信电机的应用和发展将会更加环保,更加智能。 关键词:电机、历史、发展、中国电机发展、未来

1、电机的简介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主要包括发电机、变压器和电动机等类型。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 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电动机将电能转换成为机械能,用来驱动 各种用途的生产机械。 在自然界各种能源中,电能具有大规模集中生产、远距离经济传输、智能化自动控制的突出特点,它不但成为人类生产和活动的主要能源,而且对近代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相呼应,作为电能生产、传输、使用和电能特性变化的核心装备,电机在现代社会所有行业和部门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纵观电机的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使用要求不断提高,结构类型不断增多,理论研究也不断深入。特别是近30年来,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尤其是超导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新原理;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不断推动,电机发展更是呈现出勃勃生机,其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2、电机的历史 2.1直流电机发展史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 随后安培通过总结电流在磁场中所受机械力的情况建立了安培定律 1821 年 9 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永久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机 1822年,法国的阿拉戈.盖.吕萨克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能力。 1826年德国G.S.欧姆提出电路实验定律――欧姆定律。 1831 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之后不久,他又利用电磁感应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电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

直流电的发展

直流电的发展 阮仕海 2012级软件学院7班 学号 12330272 摘要 电是人类的一大发明,而直流电从其产生便遭受了很大的挫折,最终在交流电的背后沉默了一百多年。不过随着21世纪能源危机的接近、新能源的发展以及高科技的兴起,直流电相对交流电的优势变得越来越明显,而直流电的发展也越来越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一场被称为“直流电复仇”的革命正在演绎,直流电发展前景一片光明,极有可能夺回曾经失去的统治地位。当然,直流电的发展的背后还必须攻克许多重要的技术难关。 关键词 直流电;交流电;能源;变革;技术难关;应用;前景 引言 毋庸置疑,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交流电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初衷,只是因为当时对直流电应用的相关技术发展跟不上,相对而言,交流电应用则简单得多了。但是,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进入21世纪,直流电方面的许多技术难关已经攻克,技术日趋成熟,而且直流电本身就具备了许多交流电无可比拟的优势,再加之当今人们对“节约资源,开发新能源”呼声不断,直流电便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绝对优势,人类的关注焦点在转移,直流电正在回归。 1 直流电的过去和现状 1.1直流电的过去 在早期,工程师们主要致力于研究直流电,尤其到了18世纪,电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一百多年前,当托马斯?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后,直流电便是当时最主要的传输方式。1889年的巴黎世博会选择在晚上开幕,馆内馆外共有一千多

个弧光灯大放异彩,使用电压为60伏,亮度从几百烛光到10000烛光不等,爱迪生公司详尽演示了白炽灯生产的每个步骤和整个流程,从此电灯开始普及,电力产业开始起步,而且速度飞快。然而,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上,直流电一方是“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和新组建的通用电气公司,交流电一方是初露头角的塞尔维亚移民科学家特斯拉和实力强大的威斯汀豪斯公司(即西屋电气的前身),两者竞争异常激烈,直流电也因此结束了一家独大的历史。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对电力的需求也急剧增大。由于用户的电压不能太高,因此要输送一定的功率,就要加大电流(P=IU)。而电流愈大,输电线路发热就愈厉害,损失的功率就愈多,而且电流大,损失在输电导线上的电压也大,使用户得到的电压降低,离发电站愈远的用户,得到的电压也就愈低。为了减少输电线路中电能的损失,只能提高电压。在发电站将电压升高,到用户地区再把电压降下来,这样就能在低损耗的情况下,达到远距离送电的目的。而要改变电压,只有采用交流输电才行。直流输电的弊端,限制了电力的应用,促使人们探讨用交流输电的问题。 1903年,爱迪生为了能够保住直流电作为全美配电标准的地位,甚至导演了一场电刑事件,即使用6600伏交流电,对一头被认为威胁人类的马戏团大象实施电刑处死,以此散步恐慌来证明交流电的危险性。但事实证明了交流输电的优越性,爱迪生以失败告终,曾经风靡一时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也被迫去掉了爱迪生的名字,改名为通用电气公司。从此,交流电开始了长达百年的统治。 而总观直流电衰落的原因,正如法克所说,“直流在一百多年前败给交流就是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所限,一是远程传输技术难点,二是当时半导体技术并未像目前一样发展,三是直流的灭弧问题没办法解决。” 20世纪50年代后,电力需 电网扩大,交流输电受到同步运行稳定性的限制,在一定条件下的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直流输电更为合理,且比交流输电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优越的运行特性,因而直流输电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 附:电的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1729年,英国的格雷在研究琥珀的电效应是否可传递给其他物体时发现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金属可导电,丝绸不导电。

直流电机调速电路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综述

直流电机调速电路发展、现状以及前景综述 摘要: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几乎无处不使用电力传动装置,生产工艺、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和产量的增长,使得越来越多的生产机械要求能实现自动调速。对可调速的电气传动系统,可分为直流调速和交流调速。直流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调速特性,调速平滑、方便,易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过载能力大,能承受频繁的冲击负载,可实现频繁的无级快速起制动和反转,能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中各种不同的特殊运行要求,至今在金属切削机床、造纸机等需要高性能可控电力拖动的领域仍有广泛的应用,所以直流调速系统至今仍然被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要求较高的各种生产部门,是截止到目前为止调速系统的主要形式。 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直流电机应用;自动控制 直流电机发展状况: 直流电动机分为有换向器和无换向器两大类。无刷直流电机是在有刷直流电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现象,奠定了现代电机的理论基础。十九世纪四十年代研制成功了第一台直流电机,经过约七十年,直流电机才趋于成熟阶段。随着用途的扩大,对直流电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显然,有接触的换向装置限制了有刷直流电机在许多场合的应用,为了取代有刷直流电机的那种电刷——换向器结构的机械接触装置,人们曾经对此做过长期的探索。早在1915年,美国人Langmil发明了控制栅极的水银整流器,制成

了由直流变交流的逆变装置;20世纪30年代,有人提出用离子装置实现电机的定子绕组按转子位置换接的所谓整流子电机,此种电机由于可靠性差、效率低、整个装置笨重而又复杂,故无实际意义。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半导体技术的飞跃。开关型晶体管的研制成功,为创造新型电机——无刷直流电机带来了生机。 1955年美国D.Harrison等人首次申请用晶体管换向线路代替电机电刷接触的专利,这就是无刷直流电机的雏形,它由功率放大部分、信号检测部分、磁极体和晶体管开关电路等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是:当子旋转时,在信号绕组W1或W2中感应出周期性的信号电势,此信号分别使晶体管BG1和BG2轮流导通,这样就使功率绕组W1和W2轮流馈电,即实现了换流。问题在于,首先,当转子不转时,信号绕组内不产生感应电势,晶体管无偏置,功率绕组也就无法馈电,所以这种无刷电机没有起动转距;其次,由于信号电势的前沿陡度不大,晶体管的功耗大。为了克服这些弊端,人们采用了离心装置的换向器,或在定子上放置辅助磁钢的方法来保证电机可靠的起动,但前者结构复杂,而后者尚需要附加的起动脉冲;其后,经过反复的实验和不断的实践,人们终于找到了用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换向线路来代替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换向装置,从而为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六十年代初期,以接近某物而动作的接近开关式位置传感器、电磁谐振式位置传感器和高频耦合式位置传感器相继问世,之后,又出现了磁电耦合式和光电式位置传感器。 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1879年美国人霍尔发现的霍

电动机发展史(收集)

麦哥本哈根大学教授、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建立了电磁的相互联系,诞生了电磁学。1821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法拉第制成了第一个实验电动机的模型,经过40多年时间的研究与发展,终于使电动机得以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得以广泛应用。在这里我先谈一谈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的一些研究工作。 1831年法拉第经过十余年时间的实验研究终于在8月29日实现了“磁生电”的梦想,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此外法拉第还发现了电解定律,还对气体放电现象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为后来伦琴射线、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等的发现准备了条件,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电磁学的研究过程中,他创造了许多新词如抗磁性、顺磁性、电介质、力线、阴离子、阳离子,提出了“场的”概念。他制造了第一台实验性电动机,发电机、第一台变压器;研究过气体的液化、光学、电化学,他的研究所涉及的范围之广是伽利略以来少有的。法拉第受德国的古典哲学的影响很深,他相信物质世界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互相联系的,基于这种思想他还试图确立电磁力与牛顿的万有引力之间的联系,后来爱因斯坦也企图建立“统一场论”。麦克斯韦在谈到法拉第时曾经说过,过去的学者在研究所有的现象时都是割裂的研究,只有法拉第是在科学的统一性的指导下进行工作。人类至今为止仍从电学中获得巨大的福祉,我们将永远满怀感激之情惦记着法拉第的名字。麦克斯韦把法拉第看作是“科学家中最有成效最高尚的典型。” 电动机简称电机,其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最广,小到电动玩具,大到火车,从工厂到农村、从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等等。在实际生产生活的应用中的电动机有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我分别来谈一谈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研究发展情况。 一、直流电动机。在电动机的发展中首先发展的是直流电动机,因为我们最先得到和推广的是直流电。直流电动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是以永磁体作为磁场的阶段,这是最初直流电动机的共同特点。但是,由于天然磁极比较小,而且其磁性比较弱,电机只能获得很小的功率,获得的动力也是比较小,不过这段时间持续并不长,很快直流电机的发展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2、以电磁铁作为磁极的阶段。1825年英国的电工家斯特金制成了第一块电磁铁(用16个线圈导线绕制成的),1829年美国物理学家亨利所制成的电磁铁可以举起1吨的货物。1834年雅克比首先在电机中采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铁,使其输出功率显著提高,并且首次采用换向装置,大大改变了直流电机的性能。3、第三阶段是改变励磁方式的阶段。励磁技术是直流发电机的一个关键性技术,因为电动机的使用必须要由直流发电机提供电流方可,解决了发电机的技术问题,就可以使电机的应用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也就是说电机的发展随着发电机的发展而进步的。1851年金斯捷首先运用电磁铁代替永久磁体励磁,最初供应电磁铁的电流都是来自他激式的伽伐尼电池,因为不管怎样发电机要发出电流必须先有励磁,而且必须先有电流才能产生磁场励磁。1854年丹麦的赫尔特.维尔纳兄弟就申请了自激式发电机的专利。此后又科学家们又发明了串激式自激发电机和自并励发电机,大大改变了直流发电机的性能,从而开创了直流电机发展的新阶段。4、直流电机发展的第四阶段就是在实用的道路上朝着完善化的方向前进,主要体现在电枢转子的改进上。1865年发明了齿状电枢;1870年发明了环状电枢;1872年发明了一种鼓型转子,降低了电机生产技术的成本,电机得到实际应用的时代终于来到了。但是,随着直流发电技术特别是直流输电技术的限制,交流电动机又开始受到了工程师们的重视了。 二、交流电动机。随着直流发电技术的发展,直流发电机最多可以发出的最大电压达到57.6千伏,输出最大功率可以达到4650千瓦,输送的距离可以达到180公里。但是这很快就达到了技术上的极限,直流发电机和输电技术存在这如下几个问题:(1)线圈的绝缘性能不够;(2)换向器无法工作;(3)发电机在制作、运行上存在困难,尤其是换向火花;(4)高压直接输给用户不仅危险,而且用户需要的是低电压。(5)直流电的输送存在很大的困难。因此1856年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出第一台转枢式交流电动机,用的是单相交流电,与直流电机相比优势并不明显。1885年意大利物理学家、电工学家加利莱奥.费拉里斯、1886年美国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各自独立的发明了旋转磁场,他们将几个线圈以辐射状排成一圈,接入交流电,使各个线圈中的交流电频率相同,但是其电压、电流有相移,这样在线圈之间的空间

直流电机的应用现状

直流电机的应用现状 1. 绪论 直流电机,是实现机械能和直流电能相互转换的电磁机械装置装置。 直流电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1年,其后迎来了直流电机发展的第一个发展期,期间电磁学和电机学的理论日渐完善,电机结构不断改进,直到1895年尼加拉瓜水库竞标失败。其后,直流电动机行业努力找准市场定位,完善技术,来到了黄金期,在一些无可替代的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后半叶,由于晶闸管电源的发展,直流发电机应用领域逐渐被挤压;磁场定向控制技术和变频调节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交流电机可以实现等效直流电动机的控制,直流电动机应用领域逐渐缩小。[1] 2. 直流电机的传统应用 在一些化工行业,需要利用电流的化学效应来进行电解、电镀、电冶炼等,这时应用直流发电机作为电源,提供电能;一些蓄电池也用直流发电机充电;也可参与直流发电机-电动机拖动系统。 直流电动机有着优秀的调速性能,在对调速性能要求较高的行业部门中,直流电动机有着广泛应用,如小型电动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轧钢机、大中型龙门刨床和船舶机械等。[2] 3.直流电机的新型技术发展 3.1 无刷电机 无刷电机是利用电子换向代替机械换向的直流电机。 在1948年,大功率的开关型半导体晶体管在贝尔实验室诞生,为无刷直流电机的成功研制提供了技术前提。在二十世纪中期,美国科学家第一次提出应用晶体管换向取代机械换向器换向的现代直流无刷电机,并且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得到应用。 在电动汽车中,采用逆变器进行电子换向和取消齿轮直接驱动的外转子式电机,是一种优异的方案;电动自行车中应用的有盘式电机和外转子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两种,可靠性高寿命长且节能降耗;要求精确控制速度和位置的工业自动化机械、精密电子设备器械中大多也采用无刷电机。[3] 无刷直流电动机相对于其它类型电动机,还是一种新型电动机。它的驱动、控制更是和电子技术息息相关。由于大量使用电子元件,其电特性向高电压、低电流发展;高速微处理器和DSP器件的出现,使得运行速度、处理能力提高很大,可以采用正弦电流驱动,低成本DSP 为压缩机、洗衣机、风扇、泵机和高压交流驱动中的无传感控制(直流无刷电机)提供了一个独一无二的和最优化方案;PWM技术不论是电磁噪声,还是电流波形都得到改善。 从最初用于军事工业开始,随着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无刷电机正在大踏步地向家电、信息产品等消费品领域迅速发展。[4] 3.2 直线直线电机

发电机的发展历史

发电机发展历史 1832年,法国人毕克西发明了手摇式直流发电机,其原理是通过转动永磁体使磁通发生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把这种电动势以直流电压形式输出。 1866年,德国的西门子发明了自励式直流发电机。 1869年,比利时的格拉姆制成了环形电枢,发明了环形电枢发电机。这种发电机是用水力来转动发电机转子的,经过反复改进,于1847年得到了3。2KW的输出功率。 1882年,美国的戈登制造出了输出功率447KW,高3米,重22吨的两相式巨型发电机。美国的特斯拉在爱迪生公司的时候就决心开发交流电机,但由于爱迪生坚持只搞直流方式,因此他就把两相交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的专利权卖给了西屋公司。 1896年,特斯拉的两相交流发电机在尼亚拉发电厂开始劳动营运,3750KW,5000V的交流电一直送到40公里外的布法罗市。 1889年,西屋公司在俄勒冈州建设了发电厂,1892年成功地将15000伏电压送到了皮茨菲尔德。 在公元1831年,法拉第将一个封闭电路中的导线通过电磁场,导线转动有电流流过电线,法拉第因此了解到电和磁场之间有某种紧密的关连,他建造了第一座发电机原型,其中包括了在磁场中迥转的铜盘,此发电机产生了电力。在此之前,所有的电皆由静电机器和电池所产生,而这二者均无法产生巨大力量。但是,法拉第的发电机终于改变了一切。 发电机包括一个能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磁场间迅速旋转的电磁铁,当二个磁场相互交错,就产生了电,由电线从发电机中导出。电子工程师依发电机线绕的方式和磁铁的安排,而获得交流电(AC)或直流电(DC),大部分发电机都是产生交流电,它比直流电更易由传输线作长距离的传送。 学过物理课的人都会记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于1831 年发现了电磁感应原理。这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原理是说:“当磁场的磁力线发生变化时,在其周围的导线中就会感应产生电流。” 法拉第曾煞费苦心,通过研究和反复实验,终于发现了这一影响巨大的科学原理,而且他确信,利用此原理肯定能制造出可以实际发电的发电机。 就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的第二年,受法拉第发现的启示,法国人皮克希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了最初的发电机。 皮克希的发电机是在靠近可以旋转的U 形磁铁(通过手轮和齿轮使其旋转)的地方,用两根铁芯绕上导线线圈,使其分别对准磁铁的N 极和S 极,并将线圈导线引出。这样,摇动手轮使磁铁旋转时,由于磁力线发生了变化,结果在线圈导线中就产生了电流。 由这种发电机的装置可以知道,每当磁铁旋转半圈时,线圈所对应的磁铁的磁极就改变一次,从而使电流的方向也跟着改变一次。为了改变这种情况,使电流方向保持不变,皮克希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在磁铁的旋转轴上加装两片相互隔开成圆筒状的金属片,由线圈引出的两条线头,经弹簧片分别与两个金属片相接触。另外,再用两根导线与两个金属片接触,以引出电流。这个装置,就叫做整流子,在后来的发电机上仍得到应用。 整流子为什么能保持电流方向不变呢?这是因为电流从线圈流入整流子,而整流子是和磁铁一起旋转的。当磁铁转过半圈,线圈中电流方向倒逆过来,整流子也正好转过半周来而掉转了方向,因而输出的电流方向始终是不变的。 皮克希发明的这种发电机在世界上是首创,当然也有其不足之处。需要对它进行改进的地方,

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交直流电机调速技术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 xxx (中国矿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江苏徐州221116) 摘要:本文摘录了交直流电动机的原理以及调速技术历史发展的状况,并整理了一些目前较为常用的交直流调速技术,结合所学知识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交直流调速技术的发展趋势作了一定的分析,最后对交直流调速系统作了总结。 关键词:直流电动机、交流电动机、原理、调速技术、历史、现状、发展趋势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AC and DC motor Speed Control Technology xxx (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116,Jiangsu,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inciple of AC / DC motor spee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 and to sort out some of the more commonly used AC and DC speed control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the knowledge and access to relevant data,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C and DC speed control technology are analyzed. Finally the AC and DC speed control system is summarized. Key words: DC motor, AC motor, principle, control technology,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trend 1 引言 能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使能源为我们人类所利用,目前大部分要靠电动机和发电机所实现。而我们在生产过程中,大部分要靠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供人类使用。对一些精确控制,调速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宽范围内平滑调速,以前在许多需要调速和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交流拖动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一般性能调速和节能调速。在过去大量的所谓“不变速交流拖动”中,如果换成交流调速系统,每台风机、水泵平均都可以节约20 % ~ 30% 以上的电能。但风机、水泵的调速范围和对动态快速性的要求都不高,只需要一般的调速性能。 (2)高性能的交流调速系统和伺服系统。由于交流电机原理上的原因,其电磁转矩难以像直流电机那样通过电枢电流施行灵活的实时控制。20世纪70年代初发明了矢量控制技术,或称磁场定向控制技术,从而使交流电机的调速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后,又陆续提出了直接转矩控制、解耦控制等方法。常应用在电梯的交流调速系统中。 (3)特大容量、极高转速的交流调速。直流电机的换向能力限制了它的容量转速积不超过106 kW ·r /min,超过这一数值时,其设计与制造就非常困难了。交流电机没有换向器,不受这种限制,因此,特大容量的电力拖动设备,如厚板轧机、矿井卷扬机等,以及极高转速的拖动,如高速磨头、离心机等,都以采用交流调速为宜。 2 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 2.1简介 由于直流电动机具有很好的运动性能和控制特性,尽管它不如交流电动机那样结构简单、价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摘要:电动机作为最主要的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其应用范围已遍及国民经济的 各个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无论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航空航天,医疗卫生,商务和办公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的家用电器和消费电子产品(如 电冰箱,空调,DVD等)中,都大量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电动机。据资料显示,在 所有动力资源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来自电动机。同样,我国生产的电能中有百分 之六十是用于电动机的。电动机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电气时代,电 动机的调速控制一般采用模拟法,对电动机的简单控制应用比较多。简单控制是 指对电动机进行启动,制动,正反转控制和顺序控制。这类控制可通过继电器, 可编程控制器和开关元件来实现。还有一类控制叫复杂控制,是指对电动机的转速,转角,转矩,电压,电流,功率等物理量进行控制。 关键词:电动机;自动化;发展历史 一、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常用的控制直流电动机有以下几种:第一,最初的直流调速系统是采用恒定 的直流电压向直流电动机电枢供电,通过改变电枢回路中的电阻来实现调速。这 种方法简单易行设备制造方便,价格低廉。但缺点是效率低、机械特性软、不能 在较宽范围内平滑调速,所以目前极少采用。第二,三十年代末,出现了发电机-电动机(也称为旋转变流组),配合采用磁放大器、电机扩大机、闸流管等控制 器件,可获得优良的调速性能,如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十比一至数十比一)、较 小的转速变化率和调速平滑等,特别是当电动机减速时,可以通过发电机非常容 易地将电动机轴上的飞轮惯量反馈给电网,这样,一方面可得到平滑的制动特性,另一方面又可减少能量的损耗,提高效率。但发电机、电动机调速系统的主要缺 点是需要增加两台与调速电动机相当的旋转电机和一些辅助励磁设备,因而体积大,维修困难等。第三,自出现汞弧变流器后,利用汞弧变流器代替上述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使调速性能指标又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它的系统快速响应性是发电机、电动机系统不能比拟的。但是汞弧变流器仍存在一些缺点:维修还是不太方便,特别是水银蒸汽对维护人员会造成一定的危害等。第四,1957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只晶闸管,与其它变流元件相比,晶闸管具有许多独特的优越性,因而晶 闸管直流调速系统立即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响应快、工作 可靠、寿命长、维修简便等一系列优点,采用晶闸管供电,不仅使直流调速系统 经济指标上和可靠性有所提高,而且在技术性能上也显示出很大的优越性。晶闸 管变流装置的放大倍数在10000以上,比机组(放大倍数10)高1000倍,比汞 弧变流器(放大倍数1000)高10倍;在响应快速性上,机组是秒级,而晶闸管 变流装置为毫秒级。 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以晶闸管整流装置取代了以往的直流发电机电 动机组及水银整流装置,使直流电气传动完成一次大的跃进。同时,控制电路也 实现了高度集成化、小型化、高可靠性及低成本。以上技术的应用,使直流调速 系统的性能指标大幅提高,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直流调速技术不断发展。 随着微型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子电力开关器件和新型传感器 的出现,以及自动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深入发展,直流 电动机控制也装置不断向前发展。微机的应用使直流电气传动控制系统趋向于数 字化、智能化,极大地推动了电气传动的发展。近年来,一些先进国家陆续推出 并大量使用以微机为控制核心的直流电气传动装置,如西门子公司的SIMOREG K

电机发展史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电机学发展史 世界科技和生产力 奥斯特发现电生磁(1820)—法拉第电磁回转实验(发明电动机模型)—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发明发电机模型)—法拉第兼任企业顾问研制永磁电机—西门子发明激磁电机—格拉姆发明直流发电机和电动机—特斯拉发明交流电机和电动机—19世纪末美国电动机床出现—伏特汽车公司装配流水线 一、直流电机的产生与形成 皮克西:第一台永磁式直流发电机。 西门子:自激式直流发电机。 格拉姆:环形电枢直流发电机 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发现了电流磁效应:将导线的一端和伽伐尼电池正极连接,导线沿南北方向平行地放在小磁针上方,当导线另一端连接到负极时,磁针立即指向东西方向。把玻璃板、木片、石块等非磁性物体插在导线和磁极之间,甚至把小磁针浸在盛水的铜盒子里,磁针照样偏转。 随后安培通过总结电流在磁场中所受机械力的情况建立了安培定律; 1821 年9 月法拉第发现通电的导线能绕永久磁铁旋转以及磁体绕载流导体的运动,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机,其原理如图1 所示,在一个盘子内注入水银,盘子中央固定一个永磁体,盘子上方悬挂一根导线,导线的一端可在水银中移动,另一端跟电池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电池的另一端跟盘子连在一起,构称导电回路,载流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 1822年,法国的阿拉戈.盖.吕萨克发明电磁铁,即用电流通过绕线的方法使其中铁块磁化。 1825年,斯特金(W.sturgeon)用16圈导线制成了第一块电磁铁。 1829年,美国电学家亨利对斯特金电磁铁装置进行了一些革新,绝缘导线代替裸铜导线,因此不必担心被铜导线过分靠近而短路。由于导线有了绝缘层,就可以将它们一圈圈地紧紧地绕在一起,由于线圈越密集,产生的磁场就越强,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把电能转化为磁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