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测试规范.docx

可靠性测试规范.docx
可靠性测试规范.docx

编制 /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文件修订履历表

修制

修制说明

时间版次编制 / 修订人

唐王据需求新订

1.目的:

为保证好博设计、委托制造的产品品质符合国家、行业、企业可靠性标准要求,特制定此文件。

2.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好博公司所有相关产品及零部件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可靠性试验,由相关测试人员负责实施。

3.职责:

3.1 品质部

3.1.1可靠性试验的归口

管理部门,负责操作试验,出具测试报告,并将其归档管理(正常生产的常温老化测试除外);

3.1.2负责进行或督促外

协加工厂按好博公司可靠性试验要求进行测试,并进行试验前后样品的测试;

3.1.3负责将可靠性试验不合格内容通报给相关部门,并跟进验证其改善过程;

3.1.4负责根据可靠性试验结果,判定整机、物料是否可投产或出货。

3.2 可靠性测试实验室

3.2.1负责可靠性测试的实施;

3.2.2协助外协厂完成相关可靠性试验;

3.2.3负责出具可靠性测试报告。

3.3 其他部门

根据需求按规定要求进行申请,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确认和改善。

4.定义:

为了了解、考核、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可靠性而进行的试验。

5.样品选取原则

5.1 物料可靠性试验原则

5.1.1新物料、变更物料样品验证时;

5.1.2物料正常供应,每批来料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5.2 整机可靠性试验原则

5.2.1新产品、硬件变更、包装方式变更等其它关键设计变更后产品批量量产前;

5.2.2量产产品每季度的可靠性试验,具体选取原则如下:

5.2.2.1本季度生产量在所有机型中排名前三的产品;

5.2.2.2出现客户投诉,经品质部确认有必要做可靠性测试时;

5.2.2.3停产一个月后重新生产;

5.2.2.4其它,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调整。

5.2.3根据实际情况需进行的其它可靠性试验产品。

5.3可靠性试验计划拟定的时间

5.3.1新产品、硬件变更产品、新物料、变更物料实际发生时;

5.3.2正常供应的物料为每批来料检验时,可根据实际状况予以调整;

5.3.3定期产品的可靠性试验计划的拟定:在每个季度的第二个月月末前拟定下季度

的定期产品可靠性试验计划。

5.4样品 / 样机要求

5.4.1产品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等缺陷,表面涂层不

应起泡、龟裂、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开关、按键、旋钮

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指示正确,各种功能应正常工作,说

明功能的文字和图表符号标准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

5.4.2样品应检查 OK后才可以进行可靠性试验。如果存在不良,在该不良对所做试验

无影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关试验,但试验前必须详细地记录不良现象。

6.可靠性测试项目

6.1 气候环境类测试

高温动作测试、低温动作测试、高温储藏测试、低温储藏测试、常温老化测试、高温

高湿测试、高低温循环冲击测试、盐雾测试。

6.2 机械操作类测试

连接器插拔测试、线材弯折寿命测试、线材(或连端子)抗拉强度测试。

6.3 表面处理类测试

丝印附着力测试、涂层附着力测试、涂层硬度测试。

6.4 包装可靠性测试

包装跌落测试、模拟汽车运输振动测试。

7.测试方法及判定基准:

7.1 高温动作

7.1.1 试验方法

样品应在不包装,并处于温度 45℃或 50℃湿度 60%的恒温槽 / 箱中工作 8H以后,在

当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查。

7.1.2 测试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50℃/8 小时 / 湿度 60%;

内销产品: 50℃/4 小时 / 湿度 60%或 45℃/8 小时 / 湿度 60%。

7.1.3 判定标准

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实现和符合标准。

7.2 低温动作

7.2.1试验方法

样品在不包装,并处于温度 -10 ℃~-15 ℃的恒温箱槽内工作 8 小时以后,在当时的温

度环境下进行检查。

7.2.2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 -15 ℃ /4 小时

内销产品: -10 ℃ /4 小时

7.2.3判定标准

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实现和符合标准。

7.3 高温储藏

7.3.1试验方法

样品按出货要求包装好,放入恒温箱内。

7.3.2品注条件

出口品 : 60 ℃/16 小 / 湿度 60%

内品 : 55 ℃/16 小 / 湿度 60%

7.3.3判定准

藏完成后,在常温下恢复 4H后行,品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和符合准。

7.4 低温藏

7.4.1方法

品按出要求包装好,放入恒温箱内。

7.4.2品注条件

出口品 : -20 ℃ /16 小

内品 : -15 ℃ /16 小

7.4.3判定准

藏完成后,在常温下回复 4H后行,品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和符合准。

7.5 常温老化

整机老化范。

7.6 高温高湿

7.6.1方法

品在完全包装不通和正常工作放位置的情况下放入温度 45℃± 2℃ , 湿度90%-95%

置 8H,然后在常温下放置 4H后行。

7.6.2判定准

品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和符合准。

7.7 高低温循冲

7.7.1方法

品在完全包装的情况下,置放在恒温箱内,将温度至-20 ℃± 2℃保存 2 小后,

再将温度升至 50℃± 2℃保存 2 小,再 2 小,降至 -20 ℃??,共行 5 次

循环,循环结束后在常温下放置4H后进行检验。

7.7.2判定标准

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实现和符合标准。

7.8 盐雾测试

7.8.1实验条件:

7.8.1.1实验溶液

试验溶液采用氯化钠(化学纯、分析纯)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配置,其浓度为

(%)(质量百分比),雾化后的收集液,除挡板挡回部分外,不得重复使用;

备注:为配置浓度为 5%的盐溶液,可以通过下式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所

需氯化钠质量=水的质量。

7.8.1.2溶液PH值

雾化前的盐溶液PH值在~( 352℃)之间。

7.8.1.3喷雾量

在工作空间任意位置,用面积为 80cm2的漏斗收集连续雾化 16h 的盐雾沉降量,

平均每小时应收集到~的溶液。

7.8.1.4其他条件

实验室内温度 ( 指箱体内的温度 ) 35 ± 2℃;

饱和压力桶内温度47±1℃;

饱和桶压力 1Kgf

7.8.2雾化测试时间标准:

序号材质表面处理方式雾化时间

镀镍12H

1铜镀锡8H

先镀镍再镀锡24H

镀金24H

镀镍12H

镀锡8H

2SPCC(冷轧钢板)镀白锌24H

镀蓝白锌24H

镀彩锌24H

3铝合金本色阳极氧化48H

阳极发黑48H

镀锌12H

4螺丝类镀亮锌12H

镀亮镍8H

镀黑镍8H

5SECC(热镀锌板)8H

6不锈钢96H 说明:

a.如果产品使用环境相对较为严酷,可能要求的连续雾化时间高于本规范,那么

则按产品规格书所要求的雾化时间进行试验;如无特殊要求或要求低于本规范则

一律按本规范执行;

b.如果金属结构件的供应商所提供的承诺书、盐雾试验报告等资料所体现的连续

雾化时间高于本规范,则按供应商提供的雾化时间进行试验,否则将按本规范执

行。

7.8.3样品的放置原则:

7.8.3.1试件的被试表面不能受到盐雾的直接喷射。

7.8.3.2试件表面在试验箱中的放置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原则上平板试样的被试表

面朝上并与垂直方向成 20±5°的角;对于表面不规则的试件,可采取多种

放置状态,务必使每个主要表面能同时接受盐水的喷雾。

7.8.3.3试件的排列,应使喷雾自由的全部落至全部试件表面上,不应妨碍喷雾自

由下落。

7.8.3.4试件不可相互接触,也不可接触到金属性导体或有毛细现象作用的物质,

以及其它支架外的物体。

7.8.3.5盐溶液禁止从一个试件上滴落到其它的试件表面。

7.8.3.6试件如果有识别的标记等粘贴物,应尽量置于试件的下方。

7.8.3.7对于一个新的检测或总试验时间超过 96h 的测试,可允许被测试样移位。

在此情况下,移位的次数和频率由操作者来决定,但是需要在试验报告中注

明。

7.8.4实验样品的预处理:

7.8.4.1试验前必须仔细的清洗被测试样品,尽可能地清除那些可能会影响试验结果的

杂质(灰尘、油污或其它杂质)。所用的清洗方法应取决于试件材料性质,

试件表面及污物清洗时,不应使用可能侵蚀试样表面的研磨材料或溶剂。

7.8.4.2使用适当的的有机溶剂(沸点在60~120℃之间的碳氢化合物)和干净的软毛

刷或超声清洗装置彻底清洗被测试样品。清洗后,用新溶剂冲洗试样,

然后干燥。

7.8.4.3清洗后的样品,应避免再次被不经意的触摸而污染。

7.8.4.4试验前不应进行清洗掉有意涂覆保护性有机膜层的试样。

7.8.4.5如果试样是从较大的带有涂层的的工件上切割下来的,不应损坏切割区附近

的覆盖层。除非另有规定,必须采用适当的在测试条件下稳定的覆盖层,如

油漆、石蜡或胶带等,对切割区进行保护。

7.8.5检验结果判定原则:

7.8.5.1试验后的外观

检查外观的缺陷情况,如点蚀、裂纹、气泡等分布和数量。

7.8.5.2电气性能检查

如果是电子电器产品整体进行试验,试验后需要对电气性能进行检测,检查

电气规格是否和试验前保持一致。

7.8.5.3试验结果的评级和判定

对于盐雾试验结果的判定和表述有多种方法,譬如,按照腐蚀物的特征进行

表述、按照腐蚀面积的百分比进行评级、按照腐蚀率进行表述以及按照重量

递减表述等多种方式。根据我们公司产品的特点,决定采用 GB/T6461-2002

《金属基本体上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经试验后的试样和试件的评级》所制定的

按照腐蚀面积进行评级的方法。

7.8.5.3.1评级计算公式

金属镀层的腐蚀评级是根据腐蚀缺陷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数,按下列

公式计算而得到:Rp=3(2-LogA)

式中:

Rp——腐蚀的评级数,化整到最接近的整数,如下表中所示;

A——机体金属腐蚀所占总面积的百分数;

根据上述计算公式可以得出腐蚀缺陷面积与腐蚀评级的关系,如下

表格:

缺陷面积A( %)腐蚀评级Rp

无缺陷10

0< A≤9

< A≤8

< A≤7

< A≤6

< A≤5

< A≤4

< A≤ 103

10 <A≤ 252

25 <A≤ 501

50< A0

7.8.5.3.2备注:

a.对缺陷面积极小(如小于%)的试样,如果按照上述公式计算,

将导致评级大于 10,因此上述公式仅适用于 A>%的试样;

b.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难以计算出准确的面积,尤其是深度加工的

试样,如螺纹、孔等,在这种情况下检查者要尽可能精确的估计

此面积;

c.对于 SECC(镀锌钢板)在进行缺陷面积计算时,试件加工的切

口处可以不计在内;

d.在计算缺陷面积时涉及到的“总面积”是指试件在箱体内喷雾所

能覆盖到的试验面积,其它所不能覆盖的面积不计在内。

7.8.5.3.3实验结果的判定

a.Rp=10的试验结果可以直接通过;

b.Rp=7~9的试验结果,如果没有用户特殊的要求,可以让步接收;

c.Rp=3~6的试验结果,需要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评估,然后根据评

估的结果进行判断;

d.Rp=0~2的试验结果,则判为不合格。

7.9 跌落试验

7.9.1试验方法

包装好的样品,根据下表规定,按一角、三棱、六面的顺序跌落各一次。

No.位置描述

1角样品正面下方的任一角

2棱跌落角的三条棱中最短的一条

3棱跌落角的三条棱中中间长度的一条

4棱跌落角的三条棱中最长的一条

5面跌落角相邻的三个面中面积最小的一个面

6面 5 的对面

7面跌落角相邻的三个面中面积中等的一个面

8面7 的对面

9面跌落角相邻的三个面中面积最大的一个面

10面9 的对面

7.9.2跌落高度标准

样品重量( KG)跌落高度( CM)量产跌落高度( CM)试产

≤ 10100125

> 10 ~≤ 256080

> 25 ~≤ 504560

7.9.3判定标准

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功能均能实现和符合标准,外观同样不得被破坏。

7.10 机械操作试验

7.10.1连接器插拔试验

所有插头 / 插座进行插入 / 拔出为一次循环,共进行1000 次循环。每 500 次循环后

检查是否有连接故障。

7.10.2连接器耐用性测试

7.10.2.1耐久度测试

以 10 次/min 之速度做 30 次之插入再拔出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

a.接触阻抗不超过初值的两倍;

b.拔出力值应符合规格。

7.10.2.2端子保持力测试

以 25mm±3mm/min之速度将端子从中拔出,所得之拉力值应符合规格。

7.10.2.3PIN 保持力测试

以25mm±3mm/min,之速度将 PIN 从 BASE中拔出,所得之拉力值应

符合规格。

7.10.3线材弯折寿命试验

7.10.3.1实验设备

线材弯折寿命测试仪使用作业指导书

7.10.3.2测试标准对应表:

AWG芯线数弯折次数负重( g)Min/ 次1-260020015-20

3-460030015-20 28AWG5-650050020-25 7-860050020-25

9-1080050020-25

10 以上80080025-30

1-250030015-20

3-450050015-20 26AWG5-660050020-25 7-880050020-25

9-10100050020-25

10 以上500100025-30

1-260030015-20

3-460050015-20 24AWG5-680050020-25 7-8100050020-25

9-10500100020-25

10 以上800100025-30

1-270030015-20

3-480050020-25

AWG芯线数弯折次数负重( g)Min/ 次1-280030015-20

3-480050020-25 20AWG5-6100050020-25 7-81000100020-25

9-101500100025-30

10 以上800150030-35

1-280050015-20

3-4120050015-20 18AWG5-61000100020-25 7-81500100020-25

9-101000150025-30

10 以上1500150030-35

1-2100050020-25

3-41000100020-25 16AWG5-61500100025-30 7-81200150030-35

9-101000200030-35

10 以上1500200030-35

1-2120050020-25

3-41500100025-30

22AWG 5-6100050020-2514AWG 5-62000100030-35 7-8800100020-257-83000150030-35 9-101200100025-309-103500200030-35

10 以上1500100030-3510 以上4000200030-35

7.10.3.3线规对应表:

AWG

外径

截面积 mm2公制 mm英制 inch

28 AWG

26 AWG

24 AWG

22 AWG

20 AWG

18 AWG

16 AWG

14 AWG

7.10.3.4测试设备

摇摆测试仪

7.10.3.5测试方法

被测样线不包装,根据样品实际规格参数选择测试条件并进行相应次数的

弯折实验,具体操作参照《线材弯折寿命测试仪使用作业指导书》中所述。

7.10.3.6判定标准

线材能正常导通,外表无裂纹,破损。能通过各项功能测试。

7.10.4线材抗拉试验

7.10.4.1线号实验参数对照表:

AWG2826242220181614导体截面积

mm2

拉力10KgF12KgF14KgF 端子拉力

7.10.4.2试验设备

拉力试验机

7.10.4.3试验方法

参照《拉力试验机使用作业指导书》进行。

7.10.4.4判定标准

实测拉力值与表中标准进行对比,以判定是否合格。

7.10.5连接器与线材拉力试验

7.10.5.1试验设备:拉力测试机

7.10.5.2测试方法:

测试方法参照《拉力测试机使用作业指导书》进行。

线径与适用的拉力值如下表:

拉力

导体截面积(mm2)

牛顿( N)磅(P)公斤(Kg)

2

3

5

8

13

8920

13430

22350

31270

35680

7.10.5.3判定标准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有飞丝、损伤、脱开、不导通

或接触不良的异常。

7.11 振动测试

7.11.1实验设备:模拟汽车运输测试仪

7.11.2试验参数条件

包装体积试验速度 RPM对应频率 Hz测试时间 T/Min

15095

18079

21066

240

60

27063

30048

7.11.3测试方法

将完成最终包装的样品牢固的固定于振动台上, 根据试验参数条件进行振动测试,

具体方法参照《模拟汽车运输测试仪使用作业指导书》进行。

7.11.4判定标准

满足以下条件为合格。

7.11.4.1所有部件安装到位,无外观和机械伤痕;

7.11.4.2所有紧固件到位、牢靠;

7.11.4.3所有接插件到位、插实、牢靠;

7.11.4.4样品内部清洁、无残物、无残渣;

7.11.4.5样品内、外包装材料完整;

7.11.4.6外观和可实现功能均工作。

7.12 静电测试

7.12.1测试设备

静电仪、综测仪。

7.12.2试验条件

7.12.2.1测试时产品需正常开启通电。

7.12.2.2对于裸露在机身表面的金属部分使用接触放电,其他区域则使用空气放

电。

7.12.2.3接触放电时,静电枪垂直贴在被测点上并开始放电,设两到三个测试点,

每个测试点放电十次。

7.12.2.4空气放电时,静电枪垂直于被测点上空40mm处,设定两到三个测试点,

每个测试点放电十次。

7.12.2.5空气放电的标准应该达到8KV,接触放电的标准应该达到4KV。

7.12.3判定标准

7.12.3.1产品不能发生自动关机或自动关机又自动开机现象。

7.12.3.2LCD不能出现乱码现象。

7.12.3.3产品不能发生死机现象。

7.12.3.4产品所有预期功能均能正常实现。

7.13 丝印附着力测试

7.13.1测试条件:酒精(浓度98%以上),3M胶带,清洁棉布。

7.13.2测试方法

7.13.2.1丝印的耐醇(酒精,浓度98%以上)测试:以无尘布沾酒精对测试面施以

500g±5g 力来回擦拭 20 次。

7.13.2.2丝印附着力测试:以3M810胶带,粘贴与印刷部位呈45°夹角,粘贴时

间 5-10 秒后迅速按 45°角拉起。

7.13.3判定标准

7.13.3.1丝印的耐醇(酒精,浓度98%以上)测试:涂装表面不可脱落/ 变色现象。

7.13.3.2丝印附着力测试:丝印油墨不可随胶带剥落。

7.14 涂层附着力实验

7.14.1实验设备

百格刀。

7.14.2实验方法

在喷漆表面任一平整区域,用百格刀(或刀片)划成 1*1mm的小方格,每个方向 6

条,刀片划透至胶壳底材表面,再将 3M810胶纸完全粘附(透过胝纸带看到的涂层颜

色接触是否有效的显示)后, 1-5 分钟内,并在接近与被侧面 45°角方向,平稳地撕

离胶带,检验涂覆面及胶纸面,其脱层脱落面积不可超过允收标准。

7.14.3判定标准:小方格涂层脱落面积<5%为合格,小方格涂层脱落面积≥ 5%为不合格。

7.15 涂层硬度实验

实验设备

7.15.1

2B 铅笔、 400 目砂纸、铅笔硬度测试仪、橡皮擦。

7.15.2实验方法

用2B 铅笔将笔芯削成圆柱形并在400 目砂纸上磨平后,装在专用的铅笔硬度测试

仪上(施加在笔尖上的载何为500g,铅笔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推动铅笔前滑动

约 5MM长,共划 5 条,再用橡皮擦对铅笔痕擦拭干净,检查产品表面有无划痕。

7.15.3判定标准

用橡皮擦擦去其铅笔痕后,表面不留划痕为合格。

7.16 盐雾测试

7.16.1试验目的

检验产品的抗腐蚀性能。

7.16.2试验设备

盐水喷雾试验机。

7.16.3试验内容

7.16.3.1盐溶液是用化学纯氯化钠和电阻率不低于5000欧母*CM蒸馏水或去离子

水制成。用 5 份质量的氯化钠和 95 份质量的水,经过充分的混合,制成氯

化钠含量为 5± 1%的盐溶液。

7.16.3.2每次配制的盐溶液,温度在35℃时,经喷雾后的收集液,其PH值为~。允

许用稀释后的化学纯盐酸或氢氧化钠调整 PH值,检测 PH值,可用酸度计或

PH精密试纸。

7.16.3.3试验有效空间内,任意一个位置的洁净收集器,连续收集的喷雾时间最少

为12H,平均每小时在 80CM2水平收集面积(直径约 10CM)内,盐雾沉

降量为 1-2ML。

7.16.3.4试验有效空间内的温度为35℃,试验样品连续喷雾的时间为8~48H,试验

样品在试验箱内恢复到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直至试验样品到达稳定温度

后检验外观和功能。

7.16.4判定标准

产品的各项功能正常,外观/ 结构正常

8.相关文件:

GB/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

GB/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IEC 60068-2-11盐水喷雾测试

GB/T IEC 60068-2-64震动测试

GB/T ISO 2248 包装跌落测试

GB/T 6739 ASTM D 3363 酒精 / 橡皮 / 铅笔摩擦测试ASTM D 3359 划格测试

EIA-364-13插拔力测试

EIA-364-09耐久性测试

EIA-364-41线材摇摆测试

9.记录:

软件版本管理规范标准[详]

软件版本管理规 第一章目的 本规详细规定软件项目版本管理的对象、存储目录、分支、权限、维护等容,使软件项目版本管理流程化并规化,确保在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项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第二章适用围 所有系统开发及实施项目的软件项目都应进行版本管理。项目中所有正式文档和代码都应纳入配置库(可使用工具建立配置库,本文所述使用的是SVN)进行版本管理。 2.第三章职责 配置库管理员:负责配置库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监督开发及测试部门及时提交版本管理对象(即配置项)。 此岗位可由开发或测试人员兼任。 3.第四章容 4.1. 版本管理对象 包括但不限于: 项目总体计划 可行性研究报告 开发计划 需求说明书 需求设计原型 设计说明书 系统开发变更申请单 系统管理手册 用户操作手册 培训计划 培训记录 源程序 支持系统运行的配置文件 存储过程脚本 测试计划 测试用例 测试脚本 测试报告 上线计划

上线申请 版本维护日志 4.2. 配置库的目录结构 每个项目在配置库中应拥有唯一的项目名称。配置库目录结构与项目部的目录结构建议按下列格式创建。 配置库目录结构规划: ┠tags(发布) ┃├v1.0.0_T1_2016909 ┃├v1.0.0.33899_T1_20161009 ┃├v1.0.0_R1_20161109 ┃├v1.1.0_T1_20170109 ┃└v1.1.0_R1_20170209 ┠trunk(主版本) ┃└projectA ┃├src ┃├MY_MOOC ┃├doc ┃├tool ┃├。。。 ┖branches(分支) ├SY_ABC ├TJ_ABC ├WH_MOOC 其中,项目部的目录结构: |–projectA |–src (保存该项目的源程序) |–doc (保存项目相关文档) |–000.项目管理(保存项目过程管理相关文档) |–010.项目计划(保存项目计划相关文档) |–020.项目需求(保存项目需求相关文档) |–030.系统设计(保存项目设计相关文档) |–030.系统测试(保存项目代码测试相关文档) |–040.系统实施(保存项目部署实施相关文档) |–050.系统运维(保存项目运维文档,包括培训、用户手册等) |–060.技术资料(保存项目技术文档,包括第三方技术资料等)

电子电器产品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可靠性测试检验标准 一.机械测试标准 B随机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规定严酷等级的随机振动测试 试验设备:振动仪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样品不包装,处于通电状态,牢固固定在测试台,试验参数:频率范围5-2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频率范围20-500Hz,功率频谱度0.96M2/S3(20Hz处),其它-3dB/℃T .轴向:三个轴向,持续时间,每方向1小时,共3小时,持续时间结束,取出样机进行测试后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裂开异常。 C包装振动测试标准 试验目的:模拟运输过程中振动对产品造成的影响 试验设备:振动测试仪 试验样品:2 carton 试验内容:振动宽度(Vibration width):2mm/2.8g;扫周率(Sweep Frequency):10 to 30Hz;方向(Direction):六个面(x.y.z axis);测试时间:30分/每个面(30 Minutes per axis),测试完成后检验产品的外观结构及各项功能。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测试,外观/结构正常,未见零件松动异常。

二.存储温度测试标准 A高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贮存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试验箱温度达到60±2℃,温度稳定后持续16小时,持续期满,立即进行试验后检测。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B低温贮存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贮存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试验箱温度达到-20±2℃,温度稳定后持续16小时,持续期满,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H,放置期满,被测样机进行试验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三.高低温测试标准 A低温工作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低温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温度达到-20±3℃,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持续期满,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B高温工作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高温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温度达到+55±2℃,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持续期满,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C恒定湿热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恒定湿热环境条件下使用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处于导通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使温度达到40±2℃,湿度达到 95%,持续96小时,持续期满,立即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通过基本功能测试;外观和结构正常。 D冷热冲击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经受环境温度讯速变化的能力 试验设备:冷热冲击试验箱 试验样品:6SETS 试验内容:被测产品不包装、不导通或不带电池状态,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高温为60℃,稳定温度保持时间为2小时,低温为-20℃,,稳定温度保持时间为2小时,转换时间不大于15秒,循环次数为12次(1循环周期为4小时),循环期满,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放置2小时,放置期满,被检样机立即进行产品测试后的检查。 判定标准:产品外观和结构正常。功能、性能方面正常。 E结露试验 试验目的:检验产品在结露环境条件下的适用性 试验设备:恒温恒湿试验箱

研发中心产品版本管理规范

××××网络 产品版本管理规范[草稿]

目录 1.引言 (1) 1.1.目的 (1) 1.2.范围 (1) 1.3.术语定义 (1) 1.4.参考资料 (2) 1.5.版本控制记录 (2) 1.6.版本更新记录 (2) 2.版本管理 (4) 2.1.版本标示方法 (4) 2.1.1.正式版本 (4) 2.2.目录结构 (5) 2.3.文档的存放 (6) 2.3.1.开发文档的存放 (6) 2.3.2.源代码的存放 (6) 2.3.3.SQL的语句存放 (7) 2.3.4.发行文档的存放 (7) 2.4.配置管理流程 (7) 2.5.权限控制的管理 (8) 3.更新管理 (9) 3.1.源程序的修改 (9) 3.2.版本升级 (10) 3.2.1.版本升级原则 (10) 3.2.2.新版本发布 (11) 3.3.文档的变更 (11) 4.备份管理 (12)

1.引言 版本控制就是对软件开发过程中所创建的配置对象不同版本进行管理,保证任何时间都可以取到正确的版本以及版本的组合。 版本控制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次修改,让开发的工作可以随时检查过往历史记录和获得正确版本,是系统的成长记录。 1.1. 目的 本文档的编制是为了规范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对软件产品版本的管理。 1.2. 范围 本文档为产品部、研发部、测试部的管理员提供有关版本管理规范的相关内容,包括: ●版本标识方法 ●软件系统数据的存放 ●文档的修改控制 ●文档的备份制度 1.3. 术语定义 SCM 软件配置管理(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缩写 SVM 软件版本管理(Software Version Management)缩写 SVN 一个开源的版本控制系统Subversion. 文档 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可靠性测试标准

Q/.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 可靠性试验规范

拟制:审核:批准: 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 可靠性试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目(见后目录〕。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各电气性能的测试条件,参照器件各自的说明书所载内容) 环境条件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2)判定状态 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25±3℃ 相对湿度: 45~75% 4.试验项目。 目录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第4页压力蒸煮试验------------------------------------第6页正向工作寿命试验------------------------------------第7页高温储存试验------------------------------------第8页低温储存试验------------------------------------第9页温度循环试验------------------------------------第10页温度冲击试验------------------------------------第11页耐焊接热试验------------------------------------第12页可焊性度试验------------------------------------第13页拉力试验------------------------------------第14页弯曲试验------------------------------------第15页稳态湿热试验------------------------------------第16页变温变湿试验------------------------------------第17页正向冲击电流(浪涌电流)试验--------------------------第18页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目录

1简介 1.1目的 为了规范世融通公司产品测试的各项工作,使公司产品研发、品质管理按照共同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以使项目各阶段品质保证能达到手机的测试要求,特制定本测试手册。 1.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项目的整机测试。 1.3责任 公司产品研发、品质保证都需按本测试手册进行相关测试,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提出改善对策。 2整机测试项目 2.1电性能测试 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行业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 2.2ESD测试 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 2.3环境测试 模拟公司各产品使用的各种恶劣环境,测试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主要包括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防尘试验等。 2.4寿命测试 测试产品各易损部件的工作寿命是否达到规格要求;主要包括读卡器,打印机,制票机等产品试验。 2.5机械强度测试 测试括读卡器,打印机,制票机等机械结构的强度;主要包含振动测试、跌落测试等。 3.整机测试标准

3.1电性能测试标准 依照公司规范、行业相关标准,测试公司产品的电性能。 参考标准: 1.公司的产品行业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2.公司产品根据公司可靠测试设备测试。 3.根据公司可靠性设备进行安全要求和产品验证进行试验 3.2ESD静电测试标准 产品在接充电器和不接充电器的情况下,分别测试产品在常用使用状态下的ESD性能,待机和运行状态是必须要测试的状态。 接触放电为±6KV,对裸露的金属件续放电各10次后对地放电,应无数据丢失和功能损坏等;接触放电每点每个测试电压连续放电10次(加严测试±20次); 空气放电±10KV,主机底壳等处进行放电,被选点每点每个测试电压放电10次(加严测试±20次),每放电一次需对地放电,状况应良好,应无数据丢失和功能损坏。 注:测试后功能恢复正常,及外观检查应良好(电镀层不应有掉镀层等不良现象)。完成后作好记录。所需手机数为2部。 参考标准: 行业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ESD实验室环境要求: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ESD实验室湿度应严格控制到30%~60%RH 大气压力:86~106kPa 3.3环境测试标准 测试项目及条件:

测试管理规范流程_V1.0

测试工作流程规范版本记录: 北京天诚信安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编写目的 (2) 2测试团队构成 (2) 2.1组织结构 (2) 2.2测试组职能 (2) 2.3职责划分 (3) 3测试流程及规范 (4) 3.1测试流程图 (4) 3.1.1 完整开发流程 (4) 3.1.2 测试流程 (5) 3.2计划与设计阶段 (6) 3.2.1 立项会议 (6) 3.2.2 需求评审 (7) 3.2.3 测试工作启动 (7) 3.2.4测试设计阶段 (8) 3.2.5设计内容评审 (9) 3.3实施测试阶段 (10) 3.3.1 测试交接 (10) 3.3.2 实施测试 (10) 3.3.3 回归测试 (11) 3.3.4 同行审查 (12) 3.4总结阶段 (12) 3.4.1测试总结报告 (12) 3.4.2测试归档 (13) 3.4.3测试工作总结 (14) 3.5缺陷跟踪 (14) 4发布标准 (15) 5争议处理 (15) 6标准文档 (15)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实施和控制,明确软件工程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参与和完成的工作。并且对于测试团队中关于测试组架构、职能及成员职责进行必要的说明。通过建立规范的测试流程、测试团队组织架构,同时明确测试小组任务、目标和各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对部门测试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规范的指导作用。 2测试团队构成 图 1 2.2测试组职能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团队主要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期、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高效、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测试流程版本管理规范标准[详]

测试流程、版本管理规 编制: 审核: 批准: 文件历史记录

目录 测试流程、版本管理规 (1) 1.目的 (3) 2.适用围 (3) 3.测试流程规 (3) 3.1搭建环境 (3) 3.2冒烟测试 (3) 3.3禅道版本管理规 (3) 3.4系统测试流程规 (4) 3.6 缺陷管理流程 (8) 3.4上线版本 (9) 4.系统版本管理规 (9) 1.目的 为了规项目组的测试流程、版本规,减少人为影响上线版本的质量 2.适用围 项目组所有系统以及流程的版本 3.测试流程规 3.1搭建环境 缺失本次版本变更说明或者部署文档不完整,需向开发人员说明,并要求提供齐全,保证文档有效性。

3.2冒烟测试 ?环境搭建完后,进行冒烟测试,如果冒烟测试不通过,需打回版本 ?如果未实现需求涉及的功能,打回版本(除非开发人员有说明按模块提交测试)3.3禅道版本管理规 产品 ?接到新的系统时,首先在产品模块新建产品名称,命名规则直接以系统名称为准,比如“移动OA” ?产品新建成功后,需要把需求关联至产品,可以直接把文档或者git地址关联进来 项目 ?新项目或者目前版本的变更时,需要新建项目,项目需要关联产品,命名规则直接以版本名称为准,比如“移动OA3.0” ?项目新建成功后,开发提交一次版本,需要把版本号进行维护,版本号命名规则。如“移动OA3.0_rc1”,以此类推,每一轮测试时,如果仍存在BUG,需要把下个版本号提前维护进来,方便开发变更BUG状态时,选择正确的版本号 测试 ?项目的模块需要分类维护,测试用例对应到模块下,每一轮测试完毕后,需要变更测试用例状态,并把测试用例与BUG进行关联 ?在测试过程中,如果测试用例有遗漏,需要补写 ?每一轮测试结束后,需要出测试报告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本文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可靠性测试要求。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此CPIT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 3. 定义 N/A 4. 职责 品控部QC/QA人员负责本文件所规定的通讯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内 容要求在检查过程中的实施. 品控部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本文件所规定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正确,并监督品控部QC/QA人员对本文件的实施. 5.内容 实验顺序 除非特殊要求,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一般按下表的顺序进行: 实验条件及容差: 5.2.1 实验条件:

5.2.2 试验条件容差: a.温度容差:试验样品除必要的支承点外,应完全被空气包围。试 验区测量系统的温度和包围试验样品空气各处的温度容差:高温为 +/-2℃,低温为+/-3℃. b.湿度容差:+/-5%. c.振动振幅容差:+/-15%. d.振动频率容差:+/-1Hz. 5.2.3落地实验标准 5.2.3.1 落地实验应以箱体一角三棱六面按规定高度自由落下的方式进行。

重量高度 0~10kg以内 75cm 10~20kg以内 60 cm 20kg以上 53 cm 5.2.3.2 注意事项: 5.2.3. 体内机台及包材在每个步骤后应该检验。 5.2.3. 任一步骤发现部件有损坏的应立即更换。 5.2.3. 详细记录。 5. 3 样品数量: 测试时机: 6.4.1 产品处于PP时. 6.4.2 第一次量产. 6.4.3 当产品的材质,设计等变更时. 6.4.5 生产出现异常时. 6.4.6 新客户需重新进行产品评估时. 6.4.7 客户投诉与之相关时. 6.程序 从QA PASS的成品机中随机抽取20台,重新检查其外观及功能,确保其为合格产品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按试验顺序分别完成各项测试.对于每个测试中所出现的不合格品交测试组或相关技术部门分析其原因. 对于不合格品必须有相应的备份成品机进行补充或进行修理使其重新达到合格要求.

行业平板电脑整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行业平板电脑可靠性测试规范文件版本: 文件编号: 制定部门:测试部 制定日期: █一般□机密□极机密

通过切实有效的验证,确认产品在研发、物料或制造上,是否有潜在可靠性缺失,确保产品在运输、储存及使用等过程中,符合客户所需的可靠度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深圳市汉普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发和生产的行业平板电脑。 三、参考标准: YD/T 1539-2006:移动通信手持机可靠性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GB/T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标准; GB/T 9286: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包装运输包装件试验标准。 四、定义: 1、严重缺陷(critical defect): 对用户,维修或依赖该产品的个人,有发生危险或不安全结果之 缺点; 2、主要缺陷(major defect): 指严重缺陷以外的缺陷,其结果或许会导致故障,或实质上降 低产品单位的使用性能,以致不能达成期望的目标; 3、次要缺陷(minor defect): 指产品之使用性,实质上不致降低其期望目的的缺陷,或虽与 已设定的标准有所差异,但在产品单位之使用与操作效用上,并无多大影响。 五、测试机台与时程: 1、新产品研发各阶段,生管或RD应最少提供20台测试样机; 2、测试时间为日历天15个工作日; 3、各单项测试后出具测试报告,所有项目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整理出最终测试报告。 六、样机编码规则: 1、样机编码规则以「公元末2码+日期+流水号」之规则编码,如:091006-001;

2、异常代码之编码原则以「机种+流水号」之规则编码,如:PA02-001。 七、测试前的样机记录: 1、收到测试样机时,需确认外观、系统功能全检确保实验前测试样机良好,并填写「外 观系统功能全检表」; 2、拿到样机后,需于样机管制流程卡填写管制编号「样机管制流程卡」如有更换部件也 需填写表格,做纪录; 3、样机标示卡贴于样机右上角,须与该样机管制流程卡相同,如标示卡位置影响到实验 样机时,得以撕除贴纸并于实验前复制一张,于实验完成后再将序号贴上,后续会依此机台编号做登记并追踪纪录; 4、执行测试前,确认每项实验项目执行状况及进度; 5、测试中如遇测试异常时需填写「异常清单汇整表」,以利机台异常追踪; 6、测试完成后出具可靠性测试报告; 7、完成所有可靠性测试项目后提供完整可靠性计划测试总表。 八、测试项目: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模板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一、试验样品描述 二、试验阶段 三、试验结论

四、试验项目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 ■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 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High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高温贮存) 产品名称Name 料号/P/N (材料类填写供应商) 试验样品/数量 试验负责人 (5Pcs ) 实验测试结果 ■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在高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 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升温速率为1℃/min,使产品温度达到7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 Test Condition 仪器/设备 高温烤箱、万用表、测试工装 合格判据 试验后样品外观、机械性能、电气性能、等各项性能正常 包装压力测试 OK 包装振动测试 OK 包装跌落测试 OK Group 7 酒精测试 OK RCA 纸带耐磨测试 附着力测试 OK 百格测试 OK 材料防火测试

备注说明 注意:测试不通过或条件通过时需要备注说明现象或原因、所有工作状态机器需要连接信号线、功能测试涵盖遥控距离和按键功能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低温贮存) 实验标准: 产品可靠性试验报告 测试产品状态■小批□中批□量产 开始时间/Start Time 结束时间/Close Time试验项目名称/Test Item Name Low Temperature Storage Test (低温贮存) 机型名称Name料号/P/N(材料类填写供应商)试验样品/数量试验负责人实验测试结果■通过□不通过□条件通过 试验目的验证产品低温环境存储后其常温工作的电气性能的可靠性 试验条件Test Condition 不通电,以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降温速率为1℃/min,使试验箱温度达到-30℃,温度稳定后持续8小时,完成测试后在正常环境下放置2小时,后进行产品检查. 试验条件图Test Condition

可靠性测试标准

Q/GSXH.Q.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1004.03-2001 可靠性试验规范

拟制:审核:批准: 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 可靠性试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 2.1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 目(见后目录〕。 2.2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 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2.3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 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2.4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 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2.5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环境条件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2)判定状态 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25±3℃ 相对湿度: 45~75% 4.试验项目。 目录 4.1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 第4页4.2 压力蒸煮试验------------------------------------ 第6页4.3 正向工作寿命试验------------------------------------ 第7页4.4 高温储存试验------------------------------------ 第8页4.5 低温储存试验------------------------------------ 第9页4.6 温度循环试验------------------------------------ 第10页4.7 温度冲击试验------------------------------------ 第11页4.8 耐焊接热试验------------------------------------ 第12页4.9 可焊性度试验------------------------------------ 第13页4.10 拉力试验------------------------------------ 第14页

电子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本文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可靠性的质量 要求。 2.范围 本文件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 3.内容 3.1 实验顺序 除客户特殊要求外,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一般按下表的顺序进行: 3.2实验条件 3.2.1 实验条件:

3.2.2 试验机台误差: a.温度误差:高温为+/-2℃,低温为+/-3℃. b.振动振幅误差:+/-15%. c.振动频率误差:+/-1Hz. 3.2.3 落地试验标准 3.2.3.1 落地试验应以箱体四角八边六面(任一面底部相连之四角、与此四角相连之八边, 六面为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面)按规定高度垂直落下的方式进行。 重量高度 0~10kg以内75cm 10~20kg以内60 cm 20kg以上53 cm 3.2.3.2 注意事项: 5.2.3.2.1 箱内样品及包材在每个步骤后进行外观与功能性检验。 5.2.3.2.2 跌落表面为木板。 3.2.4 推、拉力试验方法和标准 3.2. 4.1、目的:为了评定正常生产加工下焊锡与焊盘或焊盘与基材的粘结质量。 3.2. 4.2、DIP类产品,需把元件用剪钳剪去只留下元件脚部分(要求留下部分 可以自由通过元件孔),且须把该焊盘与所连接的导线分开,然后固定 在制具上用拉力机以垂直于试样的力拉线脚(如下图),直到锡点或焊 盘拉脱为止,然后即可在拉力计上读数。 拉力方向 焊锡 焊盘

(图1) 3.2. 4.3、SMT类产品,片式元件用推力计以如下图所示方向推元件。推至元件或焊盘脱落后在推 拉力计上读数。并把结果记录在报告上。 三极管推力方向如下图所示,推至元件或焊盘脱落后在推拉力计上读数,并记录。 3.2. 4.4、压焊类产品,夹住排线(FFC或FPC)以如下图所示方向做拉力,拉至FFC或FPC 断或焊锡与焊盘脱离(锡点脱离)或焊盘与基材脱离(起铜皮),把结果记录在报告 上。 3.2. 4.5、产品元器件抽样需含盖全面规格尺寸。产品各抗推、拉力标准为;

测试管理规范流程

测试管理规范流程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测试工作流程规范版本记录: 目录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实施和控制,明确软件工程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参与和完成的工作。并且对于测试团队中关于测试组架构、职能及成员职责进行必要的说明。通过建立规范的测试流程、测试团队组织架构,同时明确测试小组任务、目标和各小组成员的具体职责,对部门测试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规范的指导作用。 2测试团队构成 2.1组织结构 图1 2.2测试组职能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测试团队主要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期、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高效、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充分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和可执行性。 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 测试小组 测试小组 测试组长 测试 实施 工 程 师 测 试 组长 测 试 实施 工 程 师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内容包括功能性测试,文档测试,兼容性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并提交各阶段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对测试整个过程进行总结,完善和优化测试流程,提高和改进测试方法和技术。 2.3职责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角色名称相关主要责任 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确定测试组长,分配测试任务给测试组。同其他部门协调,提供测试组所需的内、外部资源。 了解项目进度,对测试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产品可靠性测试规范 1.目的 本文制定产品可靠性测试的要求和方法,确保产品符合可靠性测试要求。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此CPIT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所有产品。 3. 定义 N/A 4. 职责 5.1 品控部QC/QA人员负责本文件所规定的通讯产品的可靠性测试内 容要求在检查过程中的实施. 5.2 品控部经理或其授权人负责本文件所规定的内容与实际情况相符并正确, 并监督品控部QC/QA人员对本文件的实施. 5.内容 5.1 实验顺序 除非特殊要求,试验样品进行试验时,一般按下表的顺序进行: 5.2 实验条件及容差: 5.2.1 实验条件:

5.2.2 试验条件容差: a.温度容差:试验样品除必要的支承点外,应完全被空气包围。试验 区测量系统的温度和包围试验样品空气各处的温度容差:高温为 +/-2℃,低温为+/-3℃. b.湿度容差:+/-5%. c.振动振幅容差:+/-15%. d.振动频率容差:+/-1Hz. 5.2.3落地实验标准 5.2.3.1 落地实验应以箱体一角三棱六面按规定高度自由落下的方式进行。 重量高度

0~10kg以内 75cm 10~20kg以内 60 cm 20kg以上 53 cm 5.2.3.2 注意事项: 5.2.3.2.1 体内机台及包材在每个步骤后应该检验。 5.2.3.2.2 任一步骤发现部件有损坏的应立即更换。 5.2.3.2.3 详细记录。 5. 3 样品数量: 5.4 测试时机: 6.4.1 产品处于PP时. 6.4.2 第一次量产. 6.4.3 当产品的材质,设计等变更时. 6.4.5 生产出现异常时. 6.4.6 新客户需重新进行产品评估时. 6.4.7 客户投诉与之相关时. 6.程序 6.1 从QA PASS的成品机中随机抽取20台,重新检查其外观及功能,确保其为合格产 品方可进行以下步骤. 6.2 按6.1试验顺序分别完成各项测试.对于每个测试中所出现的不合格品交测试组 或相关技术部门分析其原因. 6.3 对于不合格品必须有相应的备份成品机进行补充或进行修理使其重新达到合格要 求.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

整机可靠性测试手册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目录

1简介 1.1目的 为了规范世融通公司产品测试的各项工作,使公司产品研发、品质管理按照共同的测试项目和测试标准进行测试,以使项目各阶段品质保证能达到手机的测试要求,特制定本测试手册。 1.2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项目的整机测试。 1.3责任 公司产品研发、品质保证都需按本测试手册进行相关测试,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责任部门,由责任部门提出改善对策。 2整机测试项目 2.1电性能测试 按照产品检验规范和行业相关标准,测试手机的各项重要电性能指标; 2.2ESD测试 测试手机在静电环境中的性能; 2.3环境测试 模拟公司各产品使用的各种恶劣环境,测试其性能是否达到要求;主要包括高/低温试验、湿热试验、防尘试验等。

2.4寿命测试 测试产品各易损部件的工作寿命是否达到规格要求;主要包括读卡器,打印机,制票机等产品试验。 2.5机械强度测试 测试括读卡器,打印机,制票机等机械结构的强度;主要包含振动测试、跌落测试等。 3.整机测试标准 3.1电性能测试标准 依照公司规范、行业相关标准,测试公司产品的电性能。 参考标准: 1.公司的产品行业环境要求和试验方法。 2.公司产品根据公司可靠测试设备测试。 3.根据公司可靠性设备进行安全要求和产品验证进行试验 3.2ESD静电测试标准 产品在接充电器和不接充电器的情况下,分别测试产品在常用使用状态下的ESD 性能,待机和运行状态是必须要测试的状态。 接触放电为±6KV,对裸露的金属件续放电各10次后对地放电,应无数据丢失和功能损坏等;接触放电每点每个测试电压连续放电10次(加严测试±20次);

版本测试管理规范

版本测试管理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号: W TH-SP-0768 版本/状态:A/2

文件编号MSD-SP-0768 版本/状 态A/2 版本测试管理规范 生效日期2015-10-27 目录 1、目的/方针 (2) 2、范围 (2) 3、原则 (2) 4、角色与职责 (2) 5、入口准则 (3) 6、输入 (3) 7、流程图 (3) 8、“在研”项目的版本管理的主要活动 (4) 9、已结案软件维护测试流程......................................................................................................................... (6) 10、已结案软件维护测试主要活动 (6) 11、版本测试管理规定.......................................................................................................................................... ..7 12、输出 (8) 13、出口准则 (8) 14、软件版本发布流程 (9)

态 生效日期2015-10-27 1、目的/方针 制定版本管理过程的目的:有效指导版本转测试的相关工作活动,使得工作过程更加的规范,避免版本的混乱,有效地进行版本控制。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在研”项目或者 “已结案”的维护类项目测试。 3、原则 “在研”的研发样机与试产后的样机送测试部进行系统测试。已结案的维护类项目需要维护测试,送质量管理部进行测试,是否结案以质量管理部的结案公告为判定准则。 4、角色与职责 角色 职责 项目经理1、发起“测试通知”工作流; 2、工作流处理情况监控; 3、BUG 评审及决策会议的组织等管理相关工作; 技术负责人 1、工作流审核及任务下发; 2、协助工程师进行BUG 的修复; 3、督导及审核软件工程师提供《自测报告》及《版本发布说明》; 硬件工程师 1、工作流任务下发,附件提供《自测报告》; 2、测试机器的提供及硬件BUG的修复; 软件工程师 1、按照需求,处理工作流,除软件代码上的修改外,也包括《版本发布说明》及《自测报告》的写作; 2、BUG的修复; 配置管理员1、负责版本代码集中编译、版本基线标识; 2、负责规范命名测试版本号; 3、版本的统一管理,将“待定稿”的版本,移入“正式软件”,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方便后续版本的取用; 测试工程师 1、测试用例写作; 2、测试执行; 3、测试报告的输出; 测试主管(测试经理)中心领导测试任务下发和测试报告的审核对正式版本和临时版本发布审核

可靠性试验方法与标准

目录 1.目的 2.范围 3.样品要求 4.试验项目和方法 1)高温动作 2)低温动作 3)高温贮藏 4)低温贮藏 5)常温(3- 5 PCS)老化 6)高温高湿试验 7)高低温循环冲击试验 8)跌落试验 9)振动试验 10)高压测试 11)静电测试 12)过压、欠压测试 13)内部检查 14)机械操作试验 15)涂膜试验 16)CD门、卡门耐强度试验 17)按钮、CD门、面壳压力试验 18)移行试验 19)撞击试验 20)盐雾试验 21)电池寿命试验 22)温升试验 23)手挽强度试验

1. 目的 为了保证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质量,规范可靠性试验的方法和标准。 2. 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本公司的所有产品,若客户有指定规格,将以指定规格为根据。 3. 样品要求 3.1 产品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 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 开关、按键、旋钮的操作应灵活可靠、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指示正确,各种功能应 正常工作,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表符号标准应正确、清晰、端正、牢固。 3.2 样品应检查OK后才可以进行可靠性试验。如果存在不良,在该不良对所做试验无影响 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相关试验,但试验前必须详细地记录不良现象。 4. 试验项目和方法 4.1 高温动作(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应在不包装,将处于温度40℃或45℃湿度60%的恒温槽中工作8H以后,在当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查,所设置的动作状态是指CD+REC/MP3+REC/TAPE+REC/RADIO+REC状态,VR开到最大,电压设定为规格加10% 。 b.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45℃/4小时/湿度60%/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OEM产品: 40℃/8小时/湿度60%/音量开70%/电压提高10% 内销产品: 40℃/4小时/湿度60%/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c.标准 样品在温度为40℃±2℃湿度60% RH(手板机和PP机为45℃±2℃)湿度60% RH时应能持续工作8H,并符合“3”的规定。 4.2 低温动作(3-5 PCS) a.试验方法: 样品在不包装,试验机将处于温度-10℃的恒温箱槽内工作8小时以后,在当时的温度环境下进行检验,所设置的动作状态要求同4.1相同。 b. 产品备注条件: 出口产品: 0℃/4小时/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OEM/内销产品: -5℃/4小时/音量开100%/电压提高10% c. 标准: 样品在温度为-10℃±2℃(带有CD功能为0℃±2℃)时持续工作8H,样品应符合“3” 的规定。 [注:低温情况下无须湿度否则会结冰 OEM定义: 代工,帮代其他厂商做的产品]

测试流程规范

测试流程规范 版本: 1.0 上海锐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五月

修订历史记录

一、概论: 根据我们公司的情况,测试分为2种模式,一种是根据新需求进行的测试,以下文档以NEW表示该模式;第二种对于已发布版本升级的测试,以下文档以UPDATE表示该模式。 二、NEW的测试规范 ●需求阶段:测试工程师需要在参与需求讨论之后,或者对需求说明书(SRS)进行需求 分析后,整理对应的疑问录入到需求问题列表,汇总后邮件发送项目负责人(PM)或者与其当面沟通后,将沟通结果邮件发送给测试小组成员抄送给开发小组、项目负责人 需求问题列表.xls (PM)。具体的参见附件所示的需求问题列表模板。 ●设计阶段:测试工程师根据开发计划、概要设计后,设计整理出项目整体测试计划。根 据项目情况需要实时更新计划。具体的参见附件所示的需求问题列表模板。

测试计划模板.doc ● 准备阶段: 1)测试工程师根据详细设计,设计编写测试详细用例。优先级为1的用例为正面基础流程用例,优先级为2的用例为正面详细用例(实施可以用该用例进行现场实施验证),优先级为3的用例为反面用例或错误用例。 2)测试工程师收到leader 转发的测试申请邮件后,针对申请内容进行评估,将相应的结果录入到测试申请反馈上传到PMS ,在测试申请反馈文档中,需要写明接受那些部分的测试申请,不接受那些部分的申请,并发送邮件告之申请人反馈内容以及反馈上传的对应PMS 链接。具体的参见附件所示的测试申请模板、测试申请反馈模板 测试申请模板V1.0. xls 测试申请反馈模板V 1.0.xls ● 执行阶段:测试工程师根据详细用例执行操作,执行完操作后需要记录对应结果,如果 未通过该用例需要将bug 情况录入到PMS ,并在测试记录上填写对应的bugID 。在与开发沟通bug 情况后,需要询问修复时间,安排对应的回归测试。具体的参见附件所示的 测试记录模板 测试记录模板.xls ● 测试结束阶段:测试工程师根据测试记录、BUG 管理填写测试报告,并且编写对应的用 户手册。具体的参见附件所示的测试报告模板 测试报告模板.xls 三、UPDATE 的测试规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