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重中之重

城市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重中之重
城市地理重要知识点总结——重中之重

第一部分名词解释

1.城市:非农人口集中,以从事工商业活动等非农生产活动为主的居民点,是一定地域范

围内社会、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城市内外各部门。各要素有机结合的系统

2.都市区:是一个大的城市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

接地域的组合。

3.建成区:指市行政区范围内经过征用的土地和实际建设发展起来的非农业生产建设地段,

它包括市区集中连片的部分以及分散在近郊区与城市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基本完善的市政公用设施的城市建设用地

4.大都市带:由许多都市区首尾连成一体,他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又存在着

密切的交互作用,这样的巨大城市地域复合体叫做大都市带。特点P25(多核心;交通走廊;密集的交互作用;规模特别庞大;国家的核心区域。)

5.都市连绵区:是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

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特点P26((1)具有两个以上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作为发展极;(2)有对外口岸;(3)发展极和口岸之间有便利的交通干线作为发展走廊;(4)交通走廊及其两侧人口稠密,有较多的中小城市;5)经济发达,城乡间有密切的经济联系。)

6.城市群:是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

依据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这个集合体就称为

7.都市圈

8.位置:就是某一地方对于这个地方以外的某些客观存在的东西的总和,也就说城市地理

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

9.中心位置: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则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

这种有利的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汇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促进城市发展

10.重心位置:当一个地理区内人口分布和开发条件差异较大时,假想按不均匀性进行加权,

就会有一个偏向于优势区域重心的位置,在这里形成的中心城市也具有和中心位置一样的总联系距离最短的效果。

11.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

12.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

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

13.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进城

市发展;但是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

14.规模经济

15.城镇化:城市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村地域→城市。。,农业

活动→非。。。的过程。也即农村人口和非农活动在不同规模的城市环境的地理集中过程,和城市价值观、城市生活方式在农村环境的地理扩散过程。

城市化Ⅰ: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

城市化Ⅱ: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城市化Ⅱ则

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

16.郊区城市化: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产业等向大城市集中,使大城市出现了交

通拥挤,环境恶化以及地价上升等状况,社会富裕阶层为了追求良好的生活水平追求郊区低密度住宅,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变化的新形势,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功能活动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变成一个多项市区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称为郊区城市化。

17.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郊区化出现了新的动态,不仅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

郊区人口向更大的外围区域迁徙,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和产业从特大城市向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的扩散过程。

18.再城市化:1980年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为深化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进一步推动城市经

济基础的转换,以维持和加强城市的重心地位作用,促进城市进一步繁荣而采取了积极开发市中心区的政策,并吸引人口迁回城市中心区,导致城市中心区人口回升。

19.乡村城镇化: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

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生活方式开始向城市型改变,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广阔乡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快了小城镇发展,形成了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现象被称为乡村城镇化。

20.外延型城镇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

这种扩展方式称为外延性城市化。

21.飞地型城镇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持

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卫星城)

22.景观型城市化: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

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

23.职能型: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

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

24.积极型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自己扩展)4

25.消极型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假城市化)是一种人口地域集中和城市景观地域推进的

速度很快超过了经济发展速度而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是指农民在乡村失去赖以生存的经济条件后只得向城市迁移,表面上造成城市人口增加的现象。

26.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城市化

27.边缘城市:办公业郊区化形成,它的出现使一些传统的单中心大都市区向多中心的大都

市区转化

28.全球城市区域:见原理

29.城市活动的基本部分:是为本城市以外的需要服务的,为外地服务的部分,是城市的职

能输出,从城市以外为城市创造收入的部分,是城市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30.乘数效应:城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

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部分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

31.城市职能、城市性质

32.城市首位律: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人口的很大部

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形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最大城市远大于区域第二位城市的规律性现象。

33.位序规模法则

34.城市金字塔: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

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规模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低,城市数量越多。

35.熵最大化的位序—规模分布(P171)

36.空间相互作用:地表上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

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进行着不断地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把这些交换称为空间相互作用。

37.结节区域:城市是人类各种活动的集中场所,通过各种运输通信网络,使物质、人口、

信息不断从各地向城市流动,而城市就是各种网络中的聚焦点,或称节点,节点连同其吸引区组成结节区域。

38.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做空间扩散,如果是渐进的、连续的过程我们称之为

传染扩散,同传染病通过与病人接触传播一样,如城市化近域推进等

39.等级扩散: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在扩散时起着重要作用,如某些新思想、新技术在城

市中的传播往往跳跃紧邻是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但属同一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城市扩散,称为等级扩散

40.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假如扩散导致更多的接受者则称为扩张型扩散,反之,

如果接收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有接收者的空间位移,则称为……(移民)41.均衡增长:落后国家和地区维持各部门均衡发展,可以避免供给方面的困难,避免恶性

循环的发生,支持和鼓励多部门的发展,诱发许多关联性生产,使各产业间互相购买彼此的产品和劳务

42.不均衡增长:由于缺乏资金,对不发达国家来说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可能的,最现实

的方法是在各部门之间,保持某种比例的不均衡增长,不均衡就有压力,压力本身推动发展,集中有限资金,投入重点地区和主导部门

43.生长极理论:经济增长并非均衡的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强度在空间上呈点

状分布,并按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些点就是具有成长以及空间集聚意义的生长极。

44.核心区与边缘区:一旦经济在某一区域得到发展,产生了主导工业或发动型工业时,则

该地区就必然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使经济发展进一步集中在该地区,成为核心区域;而每一核心区均有一影响区,这种影响区为边缘区。

45.前向联系:主要是和兴向更高层次核心的联系和从边缘区得到原料等。

46.后向联系:核心向边缘提供商品、信息、技术等

47.极化作用:由于核心自身的利益,使边缘的劳动力、资金等流入核心区,剥夺了边缘区

某些发展机会,这时以前向联系为主,负效果

48.扩散作用:核心发展所得的利益扩散到边缘,使边缘农产品及原料的销售量增加,就业

机会扩大,次级核心发展。此时后向联系明显,是扩散作用的结果。

49.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

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

50.城镇体系:城镇体系——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

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51.三结构一网络:城镇体系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空间结构,城镇体系基础设施网络

52.地租理论:土地的占有产生地租,地租是为使用土地而付给土地所有者的产品,是劳动创

造的。是交通通达性与交通成本节约的函数,土地利用方式逐步趋向于效率最大化,并通过各种功能活动相互竞争最优区位来实现。各种功能活动对区位的选择来自两个因素

1. 该活动的区位中心化要求,2 该活动支付地租的能力

53.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斥异质的特性

54.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

能差别的连续地段,换句话说,均质地域是以某项职能为主构成的地域

55.CBD:大城市中金融、贸易、信息和商务办公活动高度集中,并附有购物、文娱、服务

等配套设施,商务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

56.CBHI =中心商务区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基底面积

57.CBII(中心商务强度指数)=中心商务用地建筑面积总和/总建筑面积

58.城市开发区:是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由政府或企业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

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有一定规模的区位环境。城市开发区是指以城市为依托的开发区。

(上海自贸区?)

59.城中村:是位于城市边缘带,一方面具有城市的某些特征,也享有城市的某些基础设施

和生活方式,另一方面还保持着乡村的某些景观,以及小农经济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农村社区。

60.邻里(Neighbourhood)——是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城市中相同社会特征的人群的汇

集。

61.社区(Community)——指占据一定地域,彼此相互作用,不同社会特征的人类生活共

同体。

62.社会区(Social Area)——指占据一定地域,具有大致相同生活标准,相同生活方式,

以及相同社会地位的同质人口的汇集。

63.社会空间(Social Space)——依学科不同而有不同的定义,城市地理学所研究的社会

空间通常包括邻里、社区和社会区,而以社会区为主。

64.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城市内部各种功能用地的比例、空间结构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第二部分重要知识点

1.西方城地的发展简史

(1)城市地理学是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

(2)西方城地的发展

①1920年以前是聚落地理的一个分支内容

研究特征为:

外部:把城市看作对外部环境的适应物。

内部:简单描述其空间形式。

②1920——1950年初步奠定研究重点阶段

研究贡献主要有:

(1)20年代的城市生态学派

(2)对城镇群体研究的广泛兴起,尤其是中心地理论的出现

(3)对形态学的浓厚兴趣

研究特点:

(1)把物质环境的约束条件看成决定因素

(2)以形态研究为主,缺少成因的动态分析

③1950——1970年形成了独立的分支学科

分析学派的形成——二战后城市大规模重建的需要

研究基础:理论基础——实证主义技术基础——计量革命

三个转变:由求异转向求同;由文字分析转向数据分析;由描述转向预测

研究特点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处理社会科学的问题

④1970年以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主要特征:与社会科学、政治学日益融合,整合到社会科学的体系中来。

主要学派社会学派;人文主义与行为学派;政治学与激进学派;后现代与解构主义学派

2.城市的设定标准:

常见的设定标准有:(1)人口规模(2)人口密度(3)非农业人口比重(4)行政地位和作用(5)服务设施(6)建筑物聚集程度(7)职业构成

3.中国现在设市设镇标准

设市标准:①聚居人口10万以上的城镇;②聚居人口不足10万,但是省级国家机关所在地,或是重要工矿基地,或是规模较大的物质集散地,或是边疆地区的重要城镇

设镇标准:①凡县级地方机关所在地,均应设置镇的建制;②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乡政府所在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务工、经商、办服务行业的人口合计超过2000人、或者上述两项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可以建镇;③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可以比较第二条适当放宽;④小型矿区、物资集散地、风景旅游区、边境商口岸等地,非农业人口和自理人口两项总数虽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确实有必要由省、自治区领导的,可设市的建制。

4.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城镇人口标准

四:城镇人口:a市人口:设区市总人口、不设区市的街道人口

b镇人口:不设区市的镇居委会人口、县辖镇居委会人口;设区市的总人

口+ 不设区市和镇的非农业人口

评价:(1)第四次普查的市镇人口是对设区市的偏大统计和对不设区市和镇的偏小统计同时并存、相互抵消的结果。

(2)对设区市和不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导致市人口中设区市和不设区市之间没有可比性。

(3)即使同为设区的市,相互之间也有不可比性。

(4)由于对设区市和不设区市和镇采用双重标准,偏大因素和偏小因素在各省区的不平衡分配,造成了省区间的不可比。

(5)第四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比重与第三次普查在各省区间的衔接很不理想。

五:(1)引入人口密度原则,用人口密度把设区市的区分成两类,只把1500人/km2以上的区人口全部算作城镇人口,而对以下的区只计算真正的城镇部分,区的乡村

部分不再计入城镇,从而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四普对设区市城镇人口的统计偏大问题。

(2)引入建成区延伸原则,对不设区市和建制镇,除了按照城市社区管理的街道

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人口以外,,还包括了与市镇驻地建设用地相连的乡村地域和

村委会地域

六:

5.三种城市类型总结

A、中心镇型城镇1、形成动因:商品农业的出现和发展,物资集散和交换功能的扩

大;2、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3、特点:职能的综合性,发展的稳定性,鲜明的等级性;4、类别:集镇、城镇、县城

B、交通型城镇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1、形成动因:天赋

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2、转运功能的三种类型:实体转运、商业性转运、政治性转运;3、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4、类别:铁路沿线、铁路枢纽、渡

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5、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

C、专门化城镇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1、形成动因:天

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2、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3、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4、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

区位三角形:

6.城市化测度主要指标与人口指标的弊端:(P72)

主要指标:人口比例指标和土地利用状况。

7.城市化近域推进的动力与模型

动力:a. 对外交通设施的伸展与城市化 b 工业的扩张与城市化 c 住宅的扩散与城市化8.霍尔模型六个阶段

流失中的集中,绝对集中,相对集中,相对分散,绝对分散,流失中的分散(P76)9.当代世界的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一)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a) 城市化的主流已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的国家;

b) 世界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二)大都市化趋势明显

标志:大城市数量增加迅速,规模不断扩大;大都市区的发展引人注目;巨城市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区的都在迅速增加。

根本原因:特大城市在就业、卫生、教育、生活等方面具有更强的吸引力,显示出巨大优越性。

后果:人口和财富向大城市集中;特大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数量增多。

(三)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10.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

1.中小城市独立发展阶段:各个中小城市均以集聚为主,城市本身在扩张中,与外围

地区之间的作用以对各种经济要素的吸引为主,城市之间的联系较薄弱

2.都市区形成阶段:原有的个别城市依靠特定的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有利的位

置,城市规模超前发展,并将周围的小城市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

3.都市区轴向扩展形成联合都市区阶段:区内具有特定指向的交通轴线出现,大部分

城市都形成了都市区,且均沿轴线扩展,除了都市区内部中心市和外围县之间的联系外,各个都市区中心之间的联系逐渐加密

4.都市连绵区雏形阶段

5.都市连绵区成型阶段

11.划分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办法

(一)普查法(直接调查法)

方法:通过发调查表和现场访问获得每一个企业和单位基本和非基本活动的信息,最后都折合成职工数,进而得到整个城市B/N。(P133)

评价: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但整个调查过程非常繁琐、费时费力,冗长乏味。

(二)残差法——霍伊特

方法:先把已经知道的以外地消费和服务占绝对优势的部门,作为基本部分先分出来。然后从基本活动不占绝对优势的部门职工中,减去一个假设的必须满足当地人口需要的部分(假设的比例为1:1)。(P133)

举例:一城市有10万劳动力,其中2万明显属于基本活动占优势的部门,求该城市的B/N比率。

优点:简单。缺点:主观性较强,精度不高。

(三)区位商法——马蒂拉和汤普森

原理:实质是认为全国行业的部门结构是满足全国人口需要的结构,因此各个城市必须有类似的劳动力行业结构才能满足当地的需要。当城市某部门比重大于全国比重时,认为此部门除满足本市需要外还存在基本活动部分。大于全国比重的差额即该部门基本活动部分的比重,把各个部门和全国平均比重的正差额累加,就是城市总的基本部分。

(P133)

优点:简化了区分B和N的复杂过程;

缺点:假设的前提有问题。区位商法的假设只有在国家没有外贸出口和全国各城市都有相同的生产率和消费结构的前提下才能成立。

(四)正常城市法——阿历克山德森

1、主要内容:a瑞典地理学家阿历克山德森在1956年研究美国城市经济结构时企

图为各部门寻找一个“正常城市”作为衡量所有城市应有的非基本部分的标准。

b低于这一标准的部门,只为本地服务,在这标准以上的部分,是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

K值的选取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很大程度上是经验性的决定

(五)最小需要量法——厄尔曼和达西

1、方法的主要内容①他们认为城市经济的存在对各部门的需要有一个最小劳动力

的比例,这个比例近似于城市本身的服务需求,一个城市超过这个最小需要比例的部分近似于城市的基本部分;②把城市分成规模组,分别找出每一规模组城市中各部门的最小职工比重,以这个比重值作为这一规模组所有城市对该部门的最小需要量。③一城市某部门实际职工比重与最小需要量之间的差,即城市的基本活动部分,把城市各部门的基本部分加起来,得到整个城市的基本部分。

2、评价

优点:按城市规模组来确定城市经济的基本部分,又向前跨出了一步缺点:①假如被选择出来作为衡量某一规模组最小需要量的那个城市,经济结构恰恰很特殊,不能代表一般状况,那就会影响一大片城市的计算的准确性。②假如按照厄尔曼等的方法认为具有最小需要量比例的城市能满足自身需要,其余城市都有输出,那么就会得出一个矛盾的结论: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输出,却没有一个城市需要输入。12.影响基本/非基本比率的因素:

1.城市人口规模: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增大,非基本部分的比例有相对增加的趋势。

城市越大,城市内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城市内的交换量越多,城市

居民对各种消费需求也越高;城市越有可能建立较为齐全的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各

种行业和设施,而小城市一般只有很小一部分的生产是为维持本身需要的,基本活

动部分比重较高

2.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基本比率较高,而地方性的中心一般基本部分较低

3.位于大城市附近的中小城镇或卫星城因依附于母城,可以从母城取得本身需要的大

量服务,非基本部分就较小,而远离大城市的独立城市,必须自己建立较完善的服务系统,非基本部分较大

4.老城市长期发展中已经完善和健全了城市生产和生活体系,N比较高,而新城市还

未来得及,B比较高

5.城市人口在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收入水平等方面差别也有影响

13.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关系

联系: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

区别:1. 城市职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而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

2. 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

的是最本质、最主要的职能

3. 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

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

1.既要避免把现状城市职能原封不动的照搬到规划的城市性质上,又要避免脱离现状

城市职能的完全理想化的确定城市性质。

2.城市性质的确定一定要跳出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在方法论上一定要眼睛向外,运

用区域分析方法、城市间对比的方法、城市经济结构分析的方法

3.城市性质对主要职能的概括深度要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而区别对待,用于区域规划和城

市规划时,表达不宜过泛,以便于指导实践,城市性质所代表的城市地域要明确、。

以南京为例:南京的城市性质为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城市职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国家重要创新基地、区域现代服务中心、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滨江生态宜居城市。

14.城市职能分类方法

1、一般描述方法

评价:优点:以城市专门化职能作分类依据,简单、基本能把握城镇的特点;

缺点:任意性和主观性较大;一个城市只限于归为一类;第五类分类存在一定问题。

2、统计描述方法

优点:具有一般描述方法的优点。用劳动力结构的资料为城市主导职能规定一个定量指标,比一般描述法前进了一步。

缺点:对划分各类城市的临界值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只突出城市一个职能部门的主导性,掩盖了其他突出职能的作用。

3、统计分析方法

优点:分类建立在比较客观、统一的统计推导的方法论基础上;一个城市可以有几个主导职能,属于几个城市类,较能反映实际的城市职能状况;可以反映城市主导职能的专门化程度。

缺点:它实际上没有对城市职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分类,或者说没有进行完全的分类;

城市有几个主导职能被筛选出来,与确定职能主导性的标准有很大关系;没有考虑城市的规模因素。

4、城市经济基础研究的方法

5、多变量分析法

15.城市规模-位序分布以及首位分布的利弊?(可拓展)

有许多人对首位分布提出种种指责。

譬如说,首位分布对国家经济发展有一种寄生作用;首位分布的空间集中是资源的一种低效利用方式,有损于更合理的资源利用;首位分布代表了一种超国家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全国动员,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害;首位分布反映了许多社会方面的不平等。

也有许多人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角度提出不同见解,指出空间集中的有益影响。

例如,有人认为首位分布允许资金和人才的更大积累,有利于知识的更加专门化和思想的广泛交流;大城市内的各种运输成本一般比城市间的运输成本低,因此大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是最高的;首位城市常常是交通运输网络中效益最好的地方,是革新的源地,比乡村地区更能吸引投资。

16.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

小城市:分散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大量人口流入大城市,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非农就业问题,影响深远。

同时带来了经济上的低效益,宝贵耕地的过量占用,环境污染的面状扩散,丧失了大量第三产业的就业岗位

大城市:发展,人口增长快,规模效益,集聚效益,不仅有经济效益优势,还有社会规模、环境规模、建设规模等优势

中等城市

大中小合理结构论

17.城市规模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P1—城市最小合理规模,人口少于P1的城市是不经济的。

P2—城市生活每人净效最高时的规模,对现有的城市居民是最理想的规摸。但这时MB>MC,城市人口仍要增加。

P3—城市所得到的总的纯效益最高时的规模,这时的社会效益最高,对决策者最理想。但这时AB>AC,对个人来说,只考虑平均效益,因此人口可能继续迁入。

P4—处于AB=AC,这时如不能制止人口增加,城市就要超出最佳规模的上限而不经济。

18.相互作用的分类

第一类,以物质和人的转移为特征。如产品、原材料在生产地和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邮件、包裹等以及人的移动

第二类,指各种各样的交易过程,不通过物质流来实现,表现为货币流

第三类,指信息的流动和创新的扩散

19.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P192)

互补性

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时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厄尔曼称这种关系为互补性

中介机会

两地间的互补性,导致了货物、人口和信息的移动和流通。但是也可能存在以下情况:当货物在A和B两地间运输时,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从而

产生所谓的中介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始点的替换

可运输性

尽管当代运输和通讯工具已经十分发达,距离因素仍然是影响货物和人口移动的重要因素。距离,影响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如果两地间的距离过长,克服距离过长的成本超过了可接受的程度,那么,即使两地间存在某种互补性,空间相互作用也不会发生。所以,距离的摩擦效果导致空间组织中的距离衰减规律

20.相互作用模式

引力模式:两个城市间的相互作用与这两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成正比,与他们的距离成反比。

潜力模式:根据引力模式,能计算一对城市间预期的相互作用量,如果计算一个城市与城市空间分布体系内所有城市的相互作用量时,只需要应用引力模式分别求出这个城市与其他每一城市的相互作用量,然后求和可得。

21.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P244)

22.城市土地的特征:

1、自然特征①位置固定性②面积有限性③质量的差异性④功能永久性

2、经济特征①土地资源的稀缺性②区位的效益型③边际效益递减性④土地利用方

式变更的困难性⑤市场交易的低效性

3、法律特征

23.我国土地制度的变更

a1949年前:土地私有制

b1950年来:土地公有制

c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土地基本上实行了无偿和无限期使用的制度,土地的使用配置通过行政划拨方式进行。

d1988年开始,国家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e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以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原则,以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为核心的新的土地权利体制基本确定。

24.自然环境与城市土地利用

一、城市地理位置的选择

1、相对位置(大位置):决定城市的个性和发展前途。

2、城址(小位置):决定城市的发展,城市形态和内部结构。

城址尽量避免选在易发生地震的地带上;沿河建城要充分考虑河道的变迁。

二、城市地形

1、从建设角度考虑,平原最为有利,丘陵困难较多,山地则需要更大的工程措施

和投资。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

2、不同坡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3、人工挖山填土向海、河、湖等一切低洼地和低丘、缓坡等高地要土地所造成的

影响。

4、城市建设改变地表,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地表水的下渗,易造成洪水。

四、城市植被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减弱噪声;调节、改善小气候;净化污水,防止火灾蔓延;

某些植物还可监测大气污染,起指示报警作用

五、地基承载力

1、地基土堆积的年代;

2、地基土成因;

3、地基土性质;

4、地下水情况;

5、建

筑物基础;

6、建筑物性质。

六、城市地下空间

1、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分散地上压力;

2、过度抽取地下水、油、气,会引起地面

沉降,造成危害;3、沿海城市要防止海水(咸水)侵入现象;4、冻土层上的建筑,要注意因取暖使冻土受热融化,影响安全;5、废弃垃圾埋在地下,经雨水冲刷,容易污染地下水。

25.伯吉斯同心圆、霍伊特扇形、哈里斯多核心(重点整理)

26.CBD发展阶段

1.商业和办公业混合;CBD往往蜕变于传统的商业中心区,由于商业和商务活动依赖

于整个地区,与整个地区发生频繁的空间联系,同时又代表整个地区对外交流,因此活动趋向于交通方便的地方传统中心区

2.CBD和商业中心分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中心区水平尺度逐渐扩大,商务活动

沿着有限的道路网络围绕一些分离的节点扩展,形成分区

3.CBD和商业中心相脱离;城市进一步发展,商务设施的集聚,特别在20世纪70年

代后信息社会的到来,中心城市CBD职能产生高度化、专业化,地位日益重要。

4.CBD网络的形成;随着商贸与金融地位的提高,CBD用地规模的扩展方式首先是发

展原有的CBD,当老中心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时,会建立新的中心,以网络形式存在。(巴黎+拉德芳斯)

27.城中村的改造

1)实证基础设施带动模式2)整体搬迁改造模式3)、周转地块改造模式4)滚动开发改造模式

28.CBD发展新趋势

1、CBD职能升级,国际商务办公在性质及规模上占绝对主导地位,新兴的国际性CBD

不断崛起。

2、在级差地租和级差收益的作用下,高等级办公机构继续向CBD聚集,而低等级办公

机构则不断外迁。

3、交通通信进一步现代化。

4、在景观上,CBD趋向于高层高密度发展。

5、CBD的规模将有计划性地扩大。

29.城市内部商业布局形式

1、商业中心:中心商务区,区域性中心,社区中心,邻里中心,零散商店

2、商业带:沿高速公路商业带,城市商业街,传统商业街

3、专业化商务区:同类型行业的集中区,功能上相联系的活动的集中区

30.城镇体系发展阶段

农业社会——低水平均衡阶段

l以经济活动孤立分散、小地域范围内的封闭式循环为特征

l城镇规模小,职能单一,相互联系少,以行政、商业和其他服务性活动的联系为主。

2、工业化时期——极核发展阶段

l 以极核发展为典型特征

l基本经济部门在空间集聚,使高等级城市迅速发展,形成区域发展极核

l低等级城镇变化不大,城镇间联系以纵向联系为主

3、后工业化时期——扩散阶段

l 极核城市向外扩散,较低等级城市迅速发展

l 交通通讯的速度和效率为扩散提供了保障

l 城乡差别缩小,城镇体系区位发生变化,出现“郊区化”、“集合城市”、“城市化区域”等

4、信息社会——高水平均衡阶段

l 以网络化、均衡化、多中心为特征,城镇化水平很高

l 城镇数量增长平稳,规模极化减少

l 城市间联系以经济和信息活动为主,分布均衡

31.社会区必须具备的几个条件

①以一定社会关系为纽带组织起来的、达到一定规模的、进行共同社会生活的人群。

②人群赖以从事社会活动并有一定界限的地域,包括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③互相协调、适应社区生活的制度和组织管理系统。

④一整套相对完备的生活服务设施。

⑤基于社区经济、社区发展水平和历史传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⑥社区意识,即居民对自己所属的社区所应有的心理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2.社会区形成的因素

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史域奇和贝尔将这三种趋向转换成三个概念:

社会经济状况;城市化(家庭状况);隔离(种族状况)。这三个概念是形成社会区的主要因素。

①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居住分布呈扇形沿交通线延伸。

②不同家庭结构的居住分布呈同心圆状。

③不同民族、种族的居住分布呈团块状集聚。

33.城市感应空间(南京的感应空间?)

①路径——人能够移动通行的道路,包括室内交往和交通的渠道,如街道,人行道;

②界限和边界——区与区之间的分隔线(或障碍),包括线性的自然或人为的各种

边界,如湖畔、斜坡、铁路。

③区或区域——城内有特殊文化或经济属性的区域,如伦敦市中心的鸽子广场及其

周围地区。

④枢纽或节点——为交通交汇或群众喜欢聚集的地点,如莫斯科的红场。

⑤标志——人们用以识别方向和区位的参考物,如巴黎埃菲尔铁塔。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 高中地理知识是学生们要掌握的知识之一,高中地理城市知识你们知道哪些呢?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一) 1.城市的定义: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城市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现象;城市是一种区域现象;城市可以看做是一个面。 2.城市地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 3.城市内部空间组织研究如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功能区演化、城市土地利用、社会空间、行为空间和感知空间、市场空间、社会空间、感应空间 4.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5.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 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 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侧重点和研究方向不同。 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发展,还要研究一

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 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的等,工程性较强。 高中地理城市化知识点复习篇(二)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市政与公共服务区、工业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 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特征: 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 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 ③建筑物高大稠密 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扇形模式 4、影响付租能力高低的因素主要有:交通的便捷程度,距离市中心的距离。 5、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理解] 商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大工业的付租能力受市中心距离的影响最小OA商业付租能力最强AB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

关于江苏小高考地理知识 点归纳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宇宙中的地球 ★考点1:了解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说明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1)天体系统的含义: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由高到低的层次: (3)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 太阳系成员:太阳、行星及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行星际物质;中心天体是太阳。 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考点2:知道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1)普通性体现在: ①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的特征: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②八大行星根据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分为三类: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 (2)特殊性体现在:地球存在生命物质 条件原因 外部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内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稳定的光照条件太阳辐射比较稳定;

★考点3: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大气、水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3)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直接和间接的能源。(石油、天然气) ★考点4: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可以分为光球、色球、日冕层。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和色球,其活动的平均周期为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无线电短波信号,导致通讯衰减或中断。②产生“磁暴”现象,指南针不能 正确指示方向。③两极地区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相关性。 ★考点5:知道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周期和速度

七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汇总(精华打印版)

七年级下总复习 第六章亚洲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也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 2.亚洲大部分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赤道穿过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 3.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面通过黑海和地中海与大西洋相通。 4.亚洲东北面以白令海峡与北美洲为界;西北面是欧洲,界限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南面与大洋洲隔海相望。 5.亚洲共分为北亚、西亚、南亚、东亚、中亚、东南亚六个分区。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在西亚,南亚最大的国家是印度,东亚五国指蒙古、中国、韩国、朝鲜、日本。东南亚主要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北亚主要指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6. 读“亚洲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亚洲的地势特点是中部高,四周低。 (2)亚洲注入太平洋的河流①黄河、②长江。 亚洲东临③太平洋,南临④印度洋,北临⑤北冰洋。西面与⑥欧洲相邻,东北面相邻的是⑦北美洲,它们的分界线是⑺白令海峡。西南面与⑧非洲相邻,分界线是⑹苏伊士运河。(3)A是连接③④的海峡马六甲海峡,B波斯湾,C红海,D地中海。 (4)亚洲南部的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E阿拉伯半岛F印度半岛G 中南半岛。其中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H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I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 (5)⑴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里海,⑵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贝加尔湖,⑶是世界陆地表面的最低点死海,⑷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⑸是亚洲最大的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 ⑻⑼是属于亚欧两洲分界线的土耳其海峡和黑海。 7.亚洲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气候的特点是①气 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8.世界上典型的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

(完整版)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高考地理知识必考知识点归纳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 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天体系统的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 其它行星系其它恒星系河外星系 14.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5.月相的变化 ①新月(农历初一、彻夜不见);②上弦月(初七、初八、上半夜西方天空); ③满月(十五、十六、通宵可见);④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下半夜东方天空)。 16.地球的自转 ①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17.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的关系北半球观测,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与当地纬度相等。 18.地球的公转 ① 轨道(椭圆轨道1月初近日点,7月初远日点);②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③周期(1恒星年,即365日 6时9分10秒;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④速度(角速度为1°/d,线速度约为30km/s;近日点快,远日点慢);⑤地理意义(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b.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19.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以北半球为例) 从冬至到第二年夏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S向北移动,经过赤道(春分时),到达23°26ˊN;从夏至到冬至,太阳直射点自23°26ˊN向南移动,经过赤道(秋分时),到达23°26ˊS。其周期为1回归年,即365日5时48分46秒。 20.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由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向南北两侧依次递减;由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向四周依次递减;昼半球>0°,夜半球<0°;晨昏线上为0° 2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夏半年,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为极昼,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极圈以内为极昼;冬半年,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为极夜,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极圈以内为极夜。春秋二分,全球各地昼夜平分;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 22.四季的划分

高考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完)

地理方法清单 一、地球大专题 1.经、纬度计算: 经度差与地方时差算经度——地方时每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5°; 经纬线上长度算经纬度——1°经线=111km;1°纬线=111cos A km(A为纬度)。 2.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3.方向—A在B的什么方向,分清点B与目的地A,看纬线的位置定南北(上北下南),看经线的位置(经度差小于180°度)定东西 4.有关时间计算: 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 ±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计算:采用同侧相减,两侧相加;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根据东早西晚来加或减时间差;注意考虑行程时间;;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面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 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注意今天与昨天围的描述。 5.地球自转速度计算: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极点为0 6.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h=0°;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适用条件:①两地位于直射点的同一侧;②两地对称分布于直射点两侧)。 7.昼夜长短计算:弧比法----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时; 日出日落法---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 纬度法----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值地区的夜长。 8.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9.常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极点: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极点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相等。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10.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海陆,地形,地势,天气,气候,空气质量,季节昼长。 11.卫星发射中心的选择因素:纬度,气候,昼夜,人口。 12.晨昏线与经线的关系: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圈在某一时刻重合,与纬线圈垂直相交;春秋分以外的其他时间晨昏线与经线圈相交(夹角为0度-23度26分之间,二至日时夹角达最大),与纬度值相同的两条纬线相切而与其他纬线相交,相切的纬线的纬度是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 13.日出、日落的方位:①春秋分,全球正东日出,正西日落;②每年3月21日-9月23日(北半球夏半年)除发生极昼地区以外的其他各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发生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其实没有落到地平面之下,只是落到一天中最低的位置);北极因

七年级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地理全册必背知识点汇总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

160°E) 4.地球的运动 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 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一秋; 夏一各)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_90°N) 、北温带(23.59.-665°N) 、热带(23. 5°N--23.5*S)、南温带(23.5*S--66.5*S) 、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 0--30*;中纬: 30--60°; 高纬: 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精华版)

地理高考知识点归纳分享 与高一高二不同之处在于,高三复习知识是为了更好的与高考考 纲相结合,尤其水平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学生,此时需要进行查漏补缺,但也需要同时提升能力,填补知识、技能的空白。 地理高考知识点1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 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 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 裁弯取直,加固大堤; 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 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 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 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 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 ——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

高考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地理 考点搜索 〖中国的地形〗 地形的总体特征。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中国的气候〗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外流区和内流区。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湖泊的分布。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知识要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 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 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 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 三雪、巫、太、大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 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意义:

初一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最全面最详细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地图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第六章亚洲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八章东半球其它国家和地区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2019年高考高中地理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小编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1区域地理知识点有哪些 世界的陆地和海洋一、大洲和大洋1、七大洲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 2) 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3) 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格陵兰岛-世界最大4) 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5) 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概念: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分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亚、北美——白令海峡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洲面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 大洋洲4400 3000 2400 1800 1400 1000 900 (万平方千米) 平均海拔: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欧洲大洲 2350 950 750 700 600 350 340 (米) 世界上跨大洲的国家:1. 欧、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耳其2. 大、亚:印度尼西亚3. 非、亚:埃及(西奈半岛)4. 南北美:巴拿马5.

欧、北美:丹麦(格陵兰岛)6. 大洋洲、北美洲:美国(夏威夷)全部在北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大洲有:欧洲、北美洲 全部在南半球的大陆有:澳大利亚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南极洲跨南北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全部在东半球的大陆有:非洲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大洲有:非洲、 全部在西半球的大陆有: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大洲有:北美洲、南美洲跨东西半球的大陆有:亚欧大陆、南极大陆 大洲有:亚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2、大洋①面积排序(万平方千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②平均深度(米):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③大洋分界:太平洋与大西洋:巴拿马运河——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火地岛南端合恩角西经67 度经线)——南极半岛 太平洋与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东经146 度经线太平洋与北冰洋:白令海峡大西洋与印度洋:苏伊士运河——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东经20 度经线大西洋与北冰洋:丹麦海峡④大洋中部经线:太平洋——180 度经线大西洋——西经20 度经线印度洋——东经80 度经线北冰洋——跨360 度经度二、各大洲的气候特点洲名地形主要特征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点总结 自然地理 ?宇宙中的地球 1.天体系统的级别 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系统)——地月系 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 外部: (1)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 (2)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 (3)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周期11年 (2)影响:发出电磁波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 发出高能带电粒子——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 影响地球气候、灾害——水旱灾害,诱发地震 4.自转、公转的特点 5.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2)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3)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6.昼夜长短的变化 (1)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夏至到秋分,秋分到冬至,北半球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 (2)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3)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4)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7.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2)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3)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4)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5)直射问题:一年之中,有两次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之间,有一次直射是南北纬回归线。没有直射的是南北纬回归线分别到达南北极的纬度。 (6)日出日落:昼夜长短。日出变早,日落同程度变晚。 (7)影子问题:太阳高度角变小,影子变长。 8.四季的变化 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9.地球的圈层结构 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 (1)地球内部的圈层根据地震波(纵波、横波)的特点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物质主要由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组成,上地幔的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 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 (2)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1.岩石的三大类 (1)岩浆岩(岩浆上升冷却凝固而成) (2)沉积岩(岩石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 (3)变质岩(变质作用)。 说明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三大类岩石转化图)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内力作用——能量来自地球本身,主要是地球内部热能,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学期地理第一、二章主要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3、地球形状的认识 (1)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从人造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3)其他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现象:海边看归船,先看船帆,再看船身;月食;登高望远等。 4、纬线 (1)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特点:①指示东西方向。②每条纬线都是一个圆圈(两极除外)。 ③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并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变短。 5、纬度 (1)度数范围: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2)南北纬的划分: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3)纬度分布规律: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南北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5)低、中、高纬度的划分: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6、经线 (1)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2)特点:①指示南北方向。②每条经线都是一个半圆形。③所有经线长度相等。 (3)两条正对的经线可组成经线圈,且每个经线圈均能平分地球。(一条东经,一条西经,度数和为180°) 7、经度 (1)度数范围: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2)东西经的划分: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3)经度分布规律:东经越往东,度数越大;西经越往西,度数越大。 (4)东西半球的划分:由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小小为东,大大为西) 8、经纬网定位 (1)原理:一个经度和一个纬度,就能确定唯一的一个点,而反之,地球上每一个点的位置,都可以用唯一的经度和纬度来表示。 (2)作用:经纬网在军事、航海、航空、交通以及气象观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泛用途。 9、地球的自转 (1)定义:地球围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地轴(3)周期:24小时(一天)。(4)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转)。(5)地理现象:①昼夜更替②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公转 (1)定义: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2)围绕的中心:太阳 (3)周期:一年(4)方向:自西向东 (5)地理现象:①季节的变化②五带的划分③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划分依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 ②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终年炎热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11、地图 (1)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2)比例尺类型: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 (3)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①一般定向: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②指向标定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其箭头代表正北方向,判断方向时可采用指向标平移法。 ③经纬网定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无论经线、纬线怎样弯曲,在同一经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南或正北方向;在同一纬线上,任何一点总是位于另一点的正东或正西方向。 (4)比例尺的大小 ①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②比例尺较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小,反映的内容比较详细。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较大,反映的内容比较简略。 (5)选择适用的地图(课本19页) 12、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高考地理笔记考点

米)倍高中地理知识点汇总-高考地理备考笔记 第一单元地球在宇宙中[知识要点]一.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统称为天体。按照其物质组成、质量大小、运动规律,可分为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等主要的类型。最基本的天体类型是恒星和星云,它们的区别如下:时候,把天体在天球上的投影看成是它们本身。 3、星座;为了便于认识恒星,把天球分成若干区域,这些区域称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在北天极的周围有大熊、小熊和仙后三个星座,北半球中高纬度终年可见。北半球中纬度9月初21时左右,天顶附近可见天琴、天鹅、天鹰等星座。 4、天体系统: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互相绕转,形成不同级别的系统。(如下图所示) 太阳大气层的一切活动,总称为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周期都是11年。为一个氦原子核。在核聚变过程中,太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放出大量的能。 8、太阳系: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太阳系中,其他的天体都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如下图所示)。 9、九大行星的运动具有共面性、同向性和近圆性三大特征。

两极就缩 小成一10、九大行星按其结构特征可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大类。11、地球上具有生命的条件: (1)适当的日地距离和长短适宜的自转周期,使地球有适当的温度和液态水,有利于生命物质的存在; (2)地球具有适当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并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适合生物呼吸所需的大气。二、地球和地球的运动 意一点的位置和方向,量算两点间的距离。(1)经线和经度(2)纬线和纬度3、地球的运动 (1)自转、公转概况对比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城市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城市地理学 英文名称:Urban 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学时:32(全部为理论课) 学分:2.0 适用对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城市规划原理、城市经济学等 二、课程简介 城市地理学是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本课程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的科学。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应用基础型学科,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城市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规律不但可以应用于城市规划、国土整治和区域规划等领域,而且也具备直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门课程是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和参与规划实践的重要基础课程。 City geography is an important course of the major of City Planning. This curriculum is the science to study the principles of city development, city grouping and displaying,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city space structure. City geography is a practical and fundamental science. It has the feature of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y of city geography can be used not only in city planning, territory management and district planning; it also has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directly. So this curriculum is an important course for student to study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to carry out planning practi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城市地理学的发展历程,理论构建的历史背景和理论之间的脉络关系,以及方法论变革的时代背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城市地域运动规律。在系统掌握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的同时,全面了解中国城市地理理论研究和实践的进展。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高考地理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高考地理 重点知识总结归纳(最新版)

一、前提——熟悉区域地理,掌握双基和主干知识 进行地理主观性试题答题能力提升专题讲练的前提是在对地理学科的区域地理,双基和主干知识学习已经完备后。功夫在平时,能力的提升在三年功课的积累,也是高考备考的最后冲刺。 二、基础——明确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 三年功课的积累已经见了无数的主观性试题。厚积薄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早有能者将高考22类地理常见简答题标准答题思路归纳成辑,供参考。当作我们提高解答主观题性试答题能力的起点。所以我们第一步便是熟读该资料,掌握常规解题方法。 三、关键——熟悉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的答题模式 有了以上的准备,便进行归纳概括,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我们的第二步便是总结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和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 近几年地理考题常见答案的组织模式之归纳: 1) 原因(自然、人为) 2) 条件(有利、不利) 3) 影响(正面、负面) 4) 区位(自然、社会、经济) 5) 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 措施(生物、工程、技术) 7) 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 8) 要素(总量、结构) 9) 评价( 积极、消积) 10)降水量多少成因(大气环流、地形(迎、背风坡)、洋流、距海陆远近、下垫面) 11)气温高低成因(纬度位置、冷气流影响、洋流、地形-海拔高低与阳坡阴坡、下垫面) 12)大渔场成因(有无较宽阔大陆架,是否为实寒暖流交汇处或上升流,是否是大江大河的入海口) 近几年考题常见的地理特征描述答案组织模式之归纳: 1) 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生物、矿产或其它资源) 2) 位置特征(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相邻位置) 3) 水系特征(支流、流程、流域、流向) 4) 水文特征(流量、水位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 5) 降水特征(降水总量、雨季长短、季节变化) 6) 气候特征(气温、降水、季节组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