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

第六单元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六单元

教案

(一)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3页例l、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一

第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对具体运算的分析、综合,进一步理解加法和

减法的意义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认识加、减法算式里各部分

的名称,并能应用加、减法的意义说明某些实际问题要用加法或减

法计算。

2.使学生认识、掌握。在加法计算里的特性。

3.进一步培养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6+40= 52+24= 27+33= 45+18=

54—4= 79—57= 80—42= 53—29=

结合口算,选择两道加、减法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表示什么意

思。

2.引入新课。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加法和减法算式表示的意思,会计算加法和减法。现在,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加法、减法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这些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今天这节课,先来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l。

(1)出不例1。

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求全班有多少人要怎样想。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追问: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算提问:想一想,加法是一种怎样的运算谁来说一说,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概括加法的意义,让学生照着书上的结语读一读。

(2)提问:算式里的23和25叫什么数48呢

概括加数、和的意义(在算式下面依次板书:加数、加数说明加数是要合并的两个数,和是合并成的一个数。

(3)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50+30=80 42+20=62 45+38=83

(要求学生说明是表示把几和几合并成一个数是多少)

小结:所以,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教学例2。

(1)出示例2。让学生自己依次看题目。

提问:求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各要怎样想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和得数,老师板书。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都用减法算指

出:要求女生或男生有多少人,就要从全班人数里去掉一部分,所以要用减法算。

(2)现在我们把例2和例1比较一下。例1已知的是什么数,求它们的什么?

指出:在例1里,已知两个加数23和25,求它们的和48,用加法算。

提问:同例1相比,例2的两小题与例1都是哪三个数量与例1有什么不同例2与例1在已知条件和求的问题上有怎样的关系呢(结合题意说明是相反的)

从例1的算式来看,例2第(1)题是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数怎样算的例2第(2)题是已知什么,求的是什么数怎样算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被减数“48”下面板书:(和),在减数(23和25)和差(25和23)下面分别板书:(加数))。

例2中两题都是用减法计算的。大家看一看,减法计算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

谁来说一说,怎样的运算是减法?

概括减法的意义,让学生照着书上的结语读一读。

(3)提问:例l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例2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

把例2两道题的算法与例1的算法比一比,是不是相反的运算?

说明:相反的又可以叫“逆”。(板书:逆)

追问:“逆”是什么意思?

指出:减法与加法比,是相反的运算。所以我们就说,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追问:什么叫“逆运算”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评析:通过追问,加深对“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认识。)

(4)谁来看着例2两道算式说一说,在减法算式里,已知的和叫做什么数已知的这个加数叫做什么数求出的这另一个加数叫做什么[在(和)、(加数)、(加数)下面依次板书:被减数、减数、差]

(5)说出下面各式的意义。

80—30=50 62—42=20 83—38=45

(要求学生按减法的意义,说出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几,其中一个加数是几,求出另一个加数是几。)

提问:这里的三个减法算式表示的都是怎样的一种运算? 小结:所以,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3.教学一个数同0相加。

想一想,0在加法里可能有哪几种情况一个数同。相加,得什么数你能举例说明吗

看一看,课本第53页上是不是这样说的。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做“练一练”第1、2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结合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加法第2题为什么用减法(引导学生用加、减法意义说明:求两个数的和,就是把两个加数合并成一个数;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是减法。)

从上面的练习可以看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要用加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要用减法。现在请大家用加、减法的意义来说明加、减法应用题为什么要用加法或者减法算。

2.做练习十一第1题。

让学生在书上填表。

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每格怎样算的,为什么要这样算。

3.做练习十一第2题。

看图理解图意。

指名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要用加法和减法来算。

四、课堂小结

从刚才说明的道理可以看出,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怎样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材第54页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

“练一练”,练习十一第3~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以及求加、减算式中的未知数x。

2.使学生受到初步的辩证观点的教育,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练习十一第3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练习十一第3题。

2.口算。(小黑板出示)

40+30= 27+31= 36+24=

70—30= 58—31= 60—24=

70—40= 58—27= 60—36=

提问:从上面三组题看,加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是怎样的运算减法对于加法有怎样的关系

3引入新课。

我们看每一组算式里的三个数,其中两个数相加等于一个数,反过来两个数相减又等于另一个数,这就是我们过去学过的加法算式里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整理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提问:大家还记得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吗?

谁能说一说加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呢

(2)请大家在课本第54页上,把这些关系式填完整。

用小黑板出示,集体订正。

2.应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1)提问:学习了这些关系,应用它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2)做“练一练”第1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做加法时为什么可以用减法验算应用了哪个关系式做减法时是怎样验算的应用了哪个关系式还有什么验算方法这样验算应用了哪个关系式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验算加、减法,并说明加、减法计算的验算方法及根据。

(3)做“练一练”第2题。

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小结:应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加、减法算式里的未知数x。因此,一定要熟记这些关系式。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一第4题。

(1)让学生做第(1)题,然后口答两道减法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写这两道减法算式是怎样想的?

指出:在加法算式里,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所以根据一道加法算式,可以写出两道相应的减法算式。

(2)让学生做第(2)题,然后口答两道算式,老师板书。

提问: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写加法算式是怎样想的写减法算式呢

指出:在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一差,所以根据一道减法算式,可以写出相应的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2.练习十一第6题。

学生口头列式,老师板书。结合提问学生每一题是怎样想的。

指出: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文字题,要先用x表示未

知数,再按照题意列出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然后根据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出J是多少,就是题目的结果。

3.练习十一第7题。

(1)出示左边第一组三种蔬菜的千克数。

提问:你能想到一些加法问题吗?

指名学生口答并提问: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出:求两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求三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是把三个数合并一个数的运算,也用加法计算。

提问:你能想到一些减法问题吗?

指名学生口答并列式解答,说一说怎样想的。

指出:已知两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和其中一种蔬菜的千克数,求另一种的千克数,或者已知三种蔬菜一共的千克数和其中两种蔬菜的千克数,求另一种的千克数用减法;求两个量相差多少也可以用减法。

(2)出示第二组、第三组的数量。

让学生口答加法或减法问题,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是加法或减法问题。

4.练习十一第8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老师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提问:这些数量关系式里都是哪三个数量根据一个加法数量关系式可以写出几个减法数量关系式两个减法关系式里作被减数的数量是加法关系式里的什么减数和差分别是加法关系式里的什么

四、课堂小结

这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谁来说一说加法和减法算式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式有哪两方面的应用。

五、做思考题。

让学生自学课本上思考题。

提问:你明白了什么?

指出:把1到9分别相加的和只有45,要得到100,必须把左边的若干相邻数字结合起来。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十一第5题。

家庭作业:练习十一第6题,思考题,口答第7题第三组。

(三)应用题(1)

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3和“练一练”,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列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方法,初步认识这样的解题思考方法和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出含有未知数J的等式解答加、减法一步计算应用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和解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复习。

(1)做复习题第(1)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作业本上。

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要列成x+43=857

指出:这道题的未知数是x,要先按照题目的意思列出等式,再求出工的值。

(2)做复习题第(2)题。

提问:解这道题要先做什么工作为什么

让学生列出含有未知数工的等式解答。然后学生口答解题过程,老师板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