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三单元试卷(附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字形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怂恿.(yǒnɡ)污涩.(sè)蜷.伏(quán)嗔怪(chēn)B.丰腴.(yú)斑斓.(lán)迷惘.(wǎnɡ)蹒.跚(pán)

C.窗棂.(línɡ)温煦.(xù)笨拙.(zhuō)放肆(sì)

D.暮霭.(ài)卑劣.(liè)羞怯.(què)余辉.(huī)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和蔼奥密烂漫小心翼翼

B.倜傥云霄轻捷人迹罕至

C.黄晕取诀淋漓美不胜收

D.健壮莅临鉴赏波光鳞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班上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大家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

....,这让英语老师们有些头疼。

B.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的孩子被老师扎针、喂不明药品,这样的事情真是骇人听闻。

.....

C.班会课上,主持人的提议深得人心,同学们都随声附和。

.....

D.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应该有科学的计划,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B.能否杜绝餐桌上的浪费,关键在于人们的正确认识和自觉行为。

C.“扶贫楷模”王新法同志的感人事迹被报道后,在全社会迅速引发了巨大反映。

D.由于连降大雨,近期到公园散步的人比以前减少了一倍。

5、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A.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B.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得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

C.唐诗宋词难道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吗?

D.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春天吹奏着生命之歌。

6、填入下面句子横线上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巡演活动拉开序幕,贵州________的山水风光,________的特色风物,________的民族风情从一个个精彩节目中完美展现,现场笑意满满,掌声阵阵。

①醇厚浓郁②多彩和谐③旖旎

A.①③②B.③②①

C.②①③D.③①②

7、古诗文默写。

(1)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

(3)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资治通鉴》)(乙)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①,不待远离膝下②,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③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到彼,能奋然勇为,力改故习,一味勤谨,则吾犹可望。不然,则徒劳费。

只与在家一般,他日归来,又只是伎俩④人物,不知汝将何面目。归见父母亲戚乡党⑤故旧耶?念之!念之!“夙兴夜寐,无忝⑥尔所生!”在此一行,千万努力。

(选自朱熹《与长子受之》)(注)①义理:指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②膝下:这里指父母。③汩:搅乱,扰乱。④伎俩:原指不正当的手段,这里是不务正业的意思。⑤乡党:家乡的人。⑥无忝:不要辱没。忝: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

(2)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3)然今遣.汝者(________)

(4)力改故.习(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

3.(甲)文中孙权劝导吕蒙要学习的理由是什么?(乙)文中朱熹让儿子离家求学的原因是什么?

(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4.从写作目的看(甲)(乙)两文有着怎样的共同点?从写法上看又有何不同?写作目的:__________

写法上:(甲)__________

(乙)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

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1.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_

2.文中画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它的本体、喻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3.赏析下列句子。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4.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

A.小雪后-山色 B.小山太秀气 C.小雪最妙 D.山的肌肤

2.选段围绕一个“_____”字展开描写,流露出作者的____之情。

2、一碗热汤

赵向辉

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

傍晚,一个老婆婆蹒跚走在大街上,她遇到餐馆就往里看两眼,直到看见这家义连香饭店。老婆婆慢悠悠推门走了进去,里面客人很多,她在角落一张没人的桌子前坐了下来。

服务员上前问:“阿婆,吃点什么呀?”老婆婆哆嗦着说:“我有两块钱,能花一块钱喝碗热乎汤吗?”服务员怔了一下说:“能,等一下,我去端。”

服务员没有直接去服务台,而是先进了员工更衣室。

过了十来分钟,服务员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打卤面、一碗热汤,还有一个肉饼,送到了老婆婆的餐桌上。

“我只有两块钱,不要肉,也不要面条,只喝汤就行。”老婆婆依旧哆嗦着说,而且,说完就留下了两行泪水。“婆婆,没事的,今天店里有活动,只要就

餐就可赠送肉饼和打卤面,放心吃吧。”服务员亲切地说。

老婆婆吃着面条,喝着汤,脸上挂着笑容。

一会儿,一位帅气的男士走到老婆婆身边问:“阿婆,怎么不吃肉饼啊?是不好吃吗?”老婆婆微微一笑:“拿回去,给瘫在床上的老伴吃,他很长时间没吃过肉了。”

“您今天这是出来做什么呀?”

“给老伴买药,就剩下了两块钱,实在冷得厉害,我怕自己感冒病倒,再也不能照顾老伴,所以想花一块钱喝碗热汤再往家走。”

“您家住哪儿?”

“住在税务局那块儿。”

男士离开老婆婆的餐桌,进了经理室。大约五分钟后,男士拿着一个纸箱子出来,和几个服务员私语了几句,然后喊道:“我是餐厅的经理,今天,餐厅搞活动,凡来就餐者,都有一次抽奖机会,抽中-二三等奖的当场兑现。”

有顾客嘀咕,这不年不节的,也不是开业周年庆典啥的,搞什么抽奖活动啊?

男士用左手拿着箱子走过三桌,三桌都没抽中。等到了老婆婆桌前,他说:“阿婆,吃好了吧,请您从里面抽一张奖券。”老婆婆茫然地望着男士。男士把箱子放低,示意老婆婆伸手进去拿出一张纸来。老婆婆还是茫然,但是她照做了,拿出来一小张粉色的方块纸。男士很利索地用右手拿过老婆婆手中的粉纸,把箱子倒了-下手,然后又倒回来,突然举起右手中的粉纸说:“阿婆中一等奖了!奖金两千元!”

大家鼓起掌来。男士从衣袋里拿出整整齐齐的一沓现金,递给老婆婆说:“阿婆,这是奖金,收好了啊。”老婆婆说:“我不能要你的钱,我家里有钱。”男士说:“这不是我白给您的,是您抽奖中奖了,放心拿着吧。”老婆婆像在和男士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今天我的运气真好,吃了赠送的面,还中了这么大的奖,看来老天还是舍不得让我和老头子死的。”

一名男服务员拿着一串汽车钥匙走到老婆婆身边说:“阿婆,正好我下班,顺路送您回家吧。”老婆婆泪眼婆娑地上了一辆小轿车。

继续抽奖,有两桌客人抽中了二三等奖,粉纸上分别写着免单和半价。结账时,这两桌客人都按原价结清了饭钱。一人说:“我看出来了。”另一人说:“你

们都是好人,我会常来这里吃饭的。”

客人都离开后,最先接待老婆婆的服务员问:“经理,你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太棒了!”经理说:“还得感谢你呢,我经过时正好听到了你和阿婆的对话,又看到你在前台拿出二十多元钱给阿婆买饭,决定帮老人家一把,匆忙中策划了抽奖活动,却被人看穿了。”

开车出去的男服务员回来后,把车钥匙交给经理后说:“车上和老婆婆聊天,她已经80多岁了,太可爱了,像我太奶奶。”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5期,有删改)1.老婆婆走进义连香饭店只是想花一元钱喝碗热汤,却受到了特别的对待。请概括老婆婆受到的第一次特别对待。

第一次特别对待:______;

第二次特别对待:经理以中两千元“大奖”的方式给她帮助;

第三次特别对待:经理安排服务员以下班顺路带老婆婆为名专车送她回家

2.小说的开头写道:“立冬的一场雨,让这个小城的路面变得更凉了。”此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婆婆已“抽中”一等奖,达到了经理的目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安排“继续抽奖”这一情节?

4.文中划线句子用了人物描写的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

5.依据全文,概括老婆婆的性格特点。

四、写作题(40分)

春天的一个下午,毛毛雨下个不停。这时,张老师推门进来,大家不约而同的抬起了头。

“某某”张老师忽然叫到了我的名字,我心里怦怦直跳,站了起来。

……

我回到教室,雨停了。窗外小树上的叶子泛着宁静的绿意。

要求。

(1)依照给出的情景展开联想,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续写

(2)文中如需出现校名,人名,班级,请用“某校”“某班”“某某”代替

(3)150字左右。

参考答案:

D

B

C

A

C

B

(1)江春入旧年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3)非淡泊无以明志(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用经过派

2.(1)士别三日,就要另眼看待了,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2)如果你努力学习,在家里也可以读书写文章,弄明白言论或文章的内容和道理。

3.甲文孙权劝说吕蒙学习的理由是通过博览全书,可以获得教益,了解历史经验教训。乙文朱熹因为自己不能常陪儿子学习,就让他拜师求学,也劝儿子珍视光阴、努力向学。4.都是劝说别人认真学习,勤奋读书。甲文既有委婉劝说,也有侧面描写。乙文主要从正反两方面劝说

【答案】

1.①山上②山尖③山坡④山腰

2.D

3.这句话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草色和雪色相见的美景,并将落雪不匀的山体那种秀美动人的风姿和那飘逸而令人向往的神韵写得惟妙惟肖。

4.A

5.妙喜爱

【答案】

1.服务员背着老婆婆给她买了一碗打卤面,一个肉饼。

2.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推动情节的发展。因为天冷,老婆婆才会想要喝一碗热汤。环境的寒冷和服务员,经理的热心形成了对比,突出了小说的主题。

3.二三等奖还未抽出,如果不继续的话,经理就食言了。写继续抽奖才能引出顾客看穿这一活动并放弃领奖的内容。表明顾客受到经理善心的感染,突出了善心的传递,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突出经理不想让客人看穿他刻画安排这次抽奖活动为帮助老婆婆的心理,表现了经理的善良和机智

5.为人实诚,本分。关爱老伴,有责任心。坚强乐观。要求不高,容易满足。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