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四戏剧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必修四戏剧单元复习要点
人教版必修四戏剧单元复习要点

第四册戏剧(三、四)单元复习要点

第三单元

一、方法指津

(1)仔细了解剧情

通常,戏剧的主要情节是在人物对话的进程中逐步展开的,要了解剧情就必须弄清场上人物各自的身份以及彼此间的关系,要弄清对话是围绕着什么问题进行的;在场上人物有变化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到这种变化对剧情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对舞台说明(包括人物的动作、表情)也不能轻易放过。如曹禺的《雷雨》,课文节选部分两场戏是在周朴园公馆的客厅进行的,中间的门通向花园,是外人进出的通道;左右侧又各有一门,一个通向书房,周朴园即由此出入,一个通向厨房及楼梯口,周萍即由此出入。这样来读剧本并运用想象,就可以使人物在舞台上活动的情境在自己头脑中浮现出来,对了解剧情十分有用。

(2)把掘戏剧冲突

欣赏戏剧作品,要认真阅读剧本,了解作品中的戏剧冲突,看看哪个冲突是主要的,冲突的实质是什么,进而明确这样的冲突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如《雷雨》,有周朴园与鲁侍萍的冲突、周朴园与鲁大海的冲突、还有鲁大海与周萍的冲突、鲁侍萍与周萍的冲突。究竟哪个冲突是主要的呢?冲突的实质是什么呢?只要仔细阅读剧本,这些问题就不难回答。

(3)品味人物语言

戏剧中的人物语言最富有个性色彩,读剧本如果只注意剧情的发展变化而不仔细品味人物语言的深层含义,就难以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品味人物语言,首先要通读全剧,弄清人物的历史,包括他的出身、经历和教养;其次要了解所谓“规定情境”,这包括人物现在的身份、职位、跟周围人物的关系,以及他当前所遇到的问题和心理状态。

品味人物语言,要善于抓住语言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潜台词”,即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等。

二、字词整理

第9课雷雨(节选)

生字涔(cén):①积水。②雨水多。

词语涔涔:①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地流下。②形容天色阴沉。③形容肿胀或烦闷。昧心:昧良心。拜望:原是敬辞,指探望。文中含讽刺的意味。谛听:仔细地听。谛: 仔细。恩怨:恩惠和仇恨。文中偏指仇恨。见地:见解。交涉:跟对方商量解决有关的问题。文中含有办成事情的意思。惊愕:吃惊而发愣。昧心: 违背良心。昧: m èi 昏,糊涂,不明白。弥补:把不够的部分补足。伺候:在人身边供使唤,照料饮食起居。无赖:刁钻泼辣,不讲道理;②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贤慧:指妇女心地善良,对人和蔼。郁热:闷热。郁: 积聚而不得发泄。怨愤:怨恨愤怒。

第10课茶馆

生字龛(kān):供神佛的小阁子,如:财神龛。侍(shì):侍侯,不要误写为“待”。戊戌(wùxū):注意几个形近字:戍shù戒jiè。饷(xiǎng):薪金。注意与晌区别,不读shǎng。角(jué):角色。多音字,在“角度”等中读jiǎo。

词语老气横秋:可用来形容神气严肃、老练,暮气很重;没有朝气但很骄傲。横(héng):充满。嗜(shì)好(hào):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搭(dā)讪(shàn):为了应付尴尬局面找话说。随机应(yìng)变:随时根据情况灵活应付临时发生的事态变化。

应:应付。忏(chàn)悔(huǐ):认识了过去的错误或罪过而感到痛心。咂(zā)摸:寻思,反复研究。

第11课罗密欧与朱丽叶

生字唿(hū):唿哨。茔(yíng):坟茔。殓(liàn)衾(qīn)

词语踉跄:走路不稳的样子。窥伺:暗中观望动静,等待机会(多含贬义)。巉(c hán)岩:高而险的山岩。巉,形容山势高而险。回光返照: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短时发亮。常用来比喻病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风烛残年:比喻老年人像在风地里的烛光一样,维持不了多长时间。死于非命:指非正常死亡。不得好死。

第12课三块钱国币

生字角(jué),如:主角、口角。牯(gǔ),如:牯牛、牯岭。中(zhòng),如:中听、中肯。

词语流离颠沛:形容生活困难或遭受挫折,到处流浪,无所归依。多作颠沛流离。初出茅庐:原指诸葛亮出次离开茅屋,便协助刘备立了大功。后用来比喻初次出来做事。有幼稚或尚未成熟的意思。理屈词穷:理由已经完全被驳倒,再也无话答对。注意:屈不作“曲”。袒护: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

成语汇总:

一帆风顺:①比喻境遇顺利或办事容易。②用于祝人旅途安吉之辞。

尽善尽美:指完美至极。

兵荒马乱:形容战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老气横秋:①现多用以形容没有朝气或摆老资格。②形容树木苍老挺拔的气势。

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

随机应变:随着时机和情况的变化,灵活应付。

伤天害理:做事丧尽天良,违反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无倚无靠:没有任何依靠。形容孤苦伶仃。

回光返照:指太阳落到地平线下,由于反射作用而使天空短时发亮,用以比喻人临死前精神的短暂兴奋。

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

一气呵成:①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②比喻整个工作迅速完成,毫无间断。

流离颠沛:因战乱灾荒而流散分离。形容生活困苦,到处流浪。

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

纸上谈兵:空谈理论,不切实际。

理屈词穷:由于理亏而无话可说。

忍无可忍:忍受到再也无法再忍受下去。

三、词语辨析

1.工夫?功夫

原句: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雷雨》)

“工夫”主要指时间、空闲时间、时候、本领、造诣等,如“抄完这篇文章大约需要两个小时的工夫”。“功夫”指本领、造诣等,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意气?义气

原句:你这么只凭意气是不能交涉事情的。(《雷雨》)

“意气”指意志和气概,如“人民群众意气风发,斗志高昂”;也指志趣和性格,如“他们两个意气相投”;还可以指由于主观的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这几天,他正在闹意气”。“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词,如“这人很讲义气”;

也指有敢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和感情,形容词,如“你看他多么义气”。3.国事?国是

原句:“莫谈国事”的纸条可是保存了下来,而且字写的更大。(《茶馆》)

“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关心国事”。

4.忠心?衷心

原句:死了的罗密欧是死了的朱丽叶的丈夫,她是罗密欧的忠心的妻子,他们的婚礼是由我主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忠心”指忠诚的心,如“向党和人民敬献一片忠心”。“衷心”指出于内心的,如“衷心感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亲切关怀”。

5.辛酸?心酸

原句:谁曾见这样的哀怨辛酸。(《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者都有苦难、悲痛的意思。不同点:“辛酸”指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的遭遇。如“他饱尝过旧社会的辛酸”;“心酸”指心里悲痛、悲伤。如“妈妈忍着心酸讲述了过去的事情”。6.权利?权力

原句:难道我连在自己家里说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三块钱国币》)

“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与“义务”相对,如“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②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四、文学常识

1.戏剧的一般知识。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各种艺术的综合体。它通过演员装扮角色、在舞台上表演故事情节、塑造生动的舞台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直接感染观众,发挥社会作用。

戏剧文学,是供戏剧演出用的剧本。它是戏剧艺术的首要因素,是舞台演出的依据。整个戏剧演出以剧本为基础,剧本必须适应戏剧的特点和需要。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其一,在一定时空限度内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在创作时要精选出最具典型的事件和最鲜明生动的情节,尽量舍弃不必要的过程,或将次要的情节推至幕后,各场各幕之间的衔接必须紧凑严密。

其二,强烈而富有表现力的戏剧冲突。戏剧冲突的过程构成剧中的基本情节,而这些情节又是通过演员的表演来展现的。冲突愈强烈,矛盾愈复杂,愈能抓住观众或读者的心理。

其三,人物语言的动作化与个性化。

按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如《一只马蜂》)、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戏剧角色有生、旦、净、末、丑,形式上有说、念、唱、打,元杂剧叫科、唱、白,人物还有红脸、花脸、黑脸、白脸。

2.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先后创作了十多部剧本,如《日:出》《原野》《北京人》《家》等。曹禺的剧作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在深刻的现实主义刻画中融入了作者的诗意激情;力求在多种矛盾冲突中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揭示;个性化的语言,揭示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及急剧的心理变化。

3.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代表作有解放前创作的长篇小说《骆

驼祥子》《四世同堂》,建国后创作的话剧《龙须沟》《春华秋实》《茶馆》等。因话剧《龙须沟》的创作于1950年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作品展示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描绘了北平地方特色的风俗及人生世态的图画,散发着浓郁的京味;作品中还表现出一种对世态或文化的嘲讽,且讽刺中多充满规劝和温情,显示出人道主义的思想基础。

4.莎士比亚(1564--1616),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乃至欧洲最伟大的诗人与戏剧家。1590年左右,他开始编写剧本,很快获得了成功。1623年,莎士比亚的朋友搜集了他的遗作,出版了一部比较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当代有名的戏剧家本?琼斯题词,称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强调这位伟大的戏剧家“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马克思也赞誉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主要作品有:历史剧《亨利四世》,翻《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以及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5.丁西林(1893—1974),原名丁燮林,江苏泰兴人。自幼喜爱文艺,从事业余戏剧创作,逐渐成为-“五四’’以来致力于喜剧创作的有影响的戏剧作家之一。以《一只马蜂》《压迫》等世态喜剧而蜚声剧坛。后在抗战时期又先后发表了《三块钱国币》《等太太回产的时候》《妙峰山》等喜剧作品。他的戏剧创作深受英国近代喜剧尤其是幽默喜剧的影响,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喜剧模式,善于从人情世态中发掘喜剧因素,把英国式的基于语言技巧和行为矛盾的幽默喜剧风格带给了郭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特别是在独幕剧创作方面成就突出,被誉为“独幕剧圣手”。

第四单元复习要点

一、方法指津

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在方法上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古代戏曲常识,重点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课文《窦娥冤》、《长亭送别》分别为元杂剧《窦娥冤》、《西厢记》的节选,《闺塾》为明代戏曲《牡丹亭》的节选,《哀江南》为清代传奇《桃花扇》的节选。

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等。

(2)把握曲词中所表现的戏剧冲突

如《窦娥冤》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善良的平民百姓和贪赃枉法的官吏之间的冲突,节选的这一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是这场冲突的高潮。《西厢记》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愿望和封建礼教之间的冲突,这是贯穿始终的,在《长亭送别》这一折中,这种冲突表现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

(3)养成反复品味词中情味的习惯,玩味鉴赏古代戏曲语言

戏曲塑造人物形象有多种手段,但最重要的手段莫过于曲词。凡抒写人物的思想感情,叙述重要的情节,渲染环境中的气氛,都离不开曲词的运用。抓住了曲词,才算抓住了这种艺术体裁的精髓。读曲词应注意的是:曲词是按唱腔的要求写的,本身就具有音乐性,尽管各种唱腔的速度不同,但总比说话要慢些,总有一些字会有“拖腔”,必须适当地放慢,还要抑

扬顿挫,不能一味地用平调。以抒情为主的曲词,读时应当设想人物此刻的处境,并探究人物的感情缘何而发,使自己投入“规定情景”之中。对曲词的景物描写部分,要运用想象使它具体化,如在眼前。

总之,鉴赏戏曲语言,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介相结合,整体鉴赏。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4)欣赏古代戏曲的艺术手法

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是古代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前者以奇异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后者则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的方法。鉴赏时,要着眼于艺术效果,通过揣摩语言来体会想象、夸张手法所表现的浪漫色彩,以及借景抒情手法所表现的优美意境,认识它们对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字词整理

第13课窦娥冤

生字窦(dòu)娥:剧中主人公名。桃杌(wù):贪官名。哥哥行(háng):哥哥那边。鼓三通(tòng),通;量词,用于动作。错勘(kān),勘:判断。盗跖(zh í):统治者诬称奴隶起义领袖。前合后偃(yǎn):前仆后继。偃,仰面倒下。瀽(j iǎn)半碗,瀽:泼,倒。罪愆(qiān),愆:罪过。湛(zhàn)湛青天,湛湛:清明。苌(cháng)弘化碧。暑气暄(xuān),暄:指炎热。

词语; 顺水推船:也说“顺水推舟”,比喻顺应趋势办事。兀的:这。

第14课长亭送别

生字:玉骢(cōng)迍(tún)迍金钏(chuàn)靥(yè)儿揾(wèn)做恓(xī)恓惶惶谂(shěn)知玉醅(pēi)泠(líng)泠蜗(wō)角

忏(chàn)赓(gēng)一绝青鸾(luán)

词语:把盏:斟酒。谂知:深切体会,深知。举案齐眉:后汉梁鸿的妻子孟光给丈夫上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高高至眉前以示恭敬。后人用来形容夫妻相敬。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形容微小的名利。蜗角,原本《庄子·则阳》:“有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民。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民。时相与争地而战。”暮霭:傍晚的云气。

第15课闺塾

生字:咂(zā)早膳(shàn)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好逑(qiú)恁(nèn)时节盥(guàn)漱栉(zhì)笈(jī)葩(pā)帝喾(kù)为屦(jù)蟾(chán)蜍(chú)流觞(shāng)

词语:恁时节:这样的时候。宜室宜家:《诗·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后用以形容夫妻和睦,家庭和顺。美女簪花:形容诗文或书法秀美。见明代毛晋《汲古阁诗跋·南村诗集》。流觞曲水: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三日,人们在环曲的水流旁聚会,在水的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觞,古代的一种饮酒器具。

第16 课哀江南

生字:秣(mò)陵长楸(qiū)窗棂(líng)丹墀(chí)窗寮(liáo)水榭(x iè)

词语:饿莩:饿死的人,文中指俄得不像样子的乞丐。莩也作“殍”。舆图换稿:地图变了样,意思是江山易主。稿:样子,模样。

敷演:陈述而加以发挥。

斜晖:斜阳的光辉。

成语汇总:

前合后偃:前仆后倒。

十里长亭:古代驿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都是供行人休息和送别的地方。凄凄惶惶:惊慌不安的样子。

顺水推船:也写作“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行事。如“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而强自忍受。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形容受了气只能勉强忍着,不敢发作。

举案齐眉:指后汉梁鸿之妻把食具抬举到眉眼那样的高度递给丈夫,极言夫妻相互敬爱之至。蝇头微利:比喻极小的利益。

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酒饭后桌子上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

桃李门墙:出自同一师门的学生。

一言以蔽之: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四种文具的统称。

信笔涂鸦:随笔乱涂,比喻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

悬梁刺股:形容勤学苦读。

不求闻达:形容不追求名位。闻达:有名望,显达。达:得到显要的地位。

窗明几净:形容房里明亮、陈设整洁。

燕雀处堂:燕子和麻雀在堂上筑窝居住,自以为十分安全。比喻处境危险而不自知。

三、词语辨析

1.怨气?冤气

原句:婆婆也,再也不要啼啼哭哭,烦烦恼恼,怨气冲天。

二者都表示心中有不满之气。不同的是,“怨气”指怨恨之气,“冤气”指因受冤枉而产生的冤枉气。

2.分辨?分辩

原句: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语言辩白,如“他这回并不分辩,单说一句‘不要取笑”’。

3.幽静?优静

原句:此鸟性喜幽静,在河之洲。

二者都有“静”的意思。不同的是,“幽静”主要形容环境静谧,“优静”指环境美好而雅静。

4.须要?需要

原句:如今女学生以读书为事,须要早起!

“须要”指一定要,如“教育儿童须要耐心,决不能粗暴行事”。“需要”主要有两种意思:①表示应该有或必须有,动词,如“我们需要有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②指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名词,如“从群众的需要出发”。

四、文学文化常识

1.戏曲知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其中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课文《窦》、《长》属元杂剧;《哀》属清传奇;《闺》为明代套曲。

①古代戏曲的三要素——曲词、说白、科介

曲词和说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主要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戏曲以曲词为主,另两项也有各自的特点与使命。三者交相配合。推动

剧情发展,刻画人物形象。

所用术语为:唱——唱曲词;云——道白;科(介)——角色动作;上——出场;内——后台,等等。

②角色

常见角色有:生——扮青壮男子;外(外末)——扮老年男子;卜儿——扮老年女人;旦——扮青年女子;正旦——扮女主角;净——扮花脸。

③元散曲与杂剧

散曲是兴盛于元代的一种配乐歌唱新诗体。它的曲调有3个来源:①词调;②我国北方民间歌曲;③辽金音乐。它的体式与词相近,均为可配乐歌唱的长短句。

它的分类,可参考下表:

小令——独立的只曲,相当于单调的词。

曲——

A.散曲套数——即套曲,由同一宫调的至少两个曲牌联成的组曲,多的可达二三十支曲子。全套押同一韵脚。套曲标题之前均标明它所属的宫调以及它的第一支曲子的曲牌。(如《高祖还乡》为标题,[般涉调]为宫调,[哨遍]为第一支曲子的曲牌)。

B.杂剧——宋金时期,在诸宫调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一种文学样式,是一种将歌曲、宾白、舞蹈诸要素结合起来的艺术形式。结构上一般分四折和一个楔子(杂剧里加在第一折前面的片断。)

④宫调?曲牌

宫调是音乐术语,是音乐的各种调式,表示声音的高低。宫调不同,音调就不同。如《窦娥冤》中的[正宫]就是一种宫调,[般涉调]也是一种宫调。

曲牌和词牌一样,是曲子的音乐谱式。不同的曲牌,在字数、平仄、押韵上往往不同;而一套数字,均属于同一宫调。如《窦娥冤》中的[端正好]、[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耍孩儿]、[三煞]、[一煞]、[煞尾],便都属于[正宫]调;《高祖还乡》中的[哨遍]、[耍孩儿]、[五煞l、[四(煞)]、[三(煞)]、[二(煞)]、[一煞l、[煞尾]等8支曲子均属于[般涉调]。

2.关汉卿,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著名的戏曲作家,被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一生写了60多本杂剧,流传下来的有10余本。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起被尊为“元曲四大家”。代表作为《窦娥冤》。

3.王实甫,大都(现在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从事杂剧创作,写了十四个剧本,现存《西厢记》、《破窑记》、《丽春堂》三种。也创作过散曲,《西厢记》为其代表作。明初贾仲明说他“作词章,风韵美,士林中等辈伏低。新杂剧,旧传奇,《西厢记》天下夺魁”,可见他在当时剧坛的地位和影响。在文字风格上,他倾向于华美绮丽,被誉为“花限人”(明,朱权《太和正音谱》)。他与关汉卿的“本色派”不同,被推为“文采派”的代表人物。4.汤显祖,江西临川人,明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其主要作品有《牡丹亭》、《紫箫记》、《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后面三种和《牡丹亭》合称为“临川四梦”,其中以《牡丹亭》成就最为突出。《牡丹亭》又称《还魂记》,是我国戏曲史上浪漫主义的杰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热情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幸福的爱情和强烈要求个性解放的精神。

5.孔尚任,清初戏曲作家、诗人,山东曲阜人。经十年时间,写成传奇剧本《桃花扇》。《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通过秦淮名妓李香君和复社文人侯方域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反映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指出明朝三百年基业为什么会覆亡的历史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

6.文学典故

①苌弘化碧:苌弘,周朝的贤臣。传说他无罪被杀,三年后,他的血变成碧(青色的美玉)。

②望帝啼鹃:望帝,古代神话中的蜀王杜宇的称号。传说他因水灾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中,死后灵魂化为杜鹃,啼声非常悲凄。

③六月飞霜:邹衍,战国时人。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起来。他人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后来常用“六月飞霜”来比喻冤案。

④东海孝妇:传说汉朝东海有个年轻寡妇,对婆婆很孝顺。后来婆婆自缢身死,寡妇被诬告为杀害婆婆的凶手。官吏就把她杀死以偿命。她死后,东海一带大旱三年。

⑤望夫石:古代神话,有一妇人天天到山上望夫归来,竟变成了石头,人称“望夫石”。

⑥红泪:王嘉《拾遗记》载,薛灵芸选人宫时,别父母,以玉壶承泪,壶映出红色。及至京师,壶中泪凝如血。后人遂称女子眼泪为红泪。

⑦囊萤:《晋书.车胤传》记载,晋代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夏季聚萤火虫于囊内,就其光而读书。

⑧趁月:《南齐书?江泌传》记载,南齐江泌家贫点不起灯,常在月光下读书。

⑨流觞曲水:古代习俗,每逢夏历三月三日,人们在环曲的水流旁聚会,在水的上游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为“流觞曲水”。

7.名言警句

①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②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③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④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⑤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8.作品与作物

《窦娥冤》——窦娥

《西厢记》——崔莺莺、红娘

《牡丹亭》—柳梦梅、杜丽娘、春香

《桃花扇》——李香君、侯方域

《长生殿》——李隆基、杨玉环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必修一到必修五教材目录及单元说明

必修一 ★阅读鉴赏★ 第一单元 1 *沁园春长沙 2 诗两首 雨巷 再别康桥 3 大堰河──我的保姆 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 5 荆轲刺秦王 6 鸿门宴 第三单元 7 记念刘和珍君 8 小狗包弟 9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第四单元 10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11 包身工 12 飞向太空的航程 ★表达交流★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园丁赞歌记叙要选好角度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显个性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 朗诵 ★梳理探究★ 优美的汉字 奇妙的对联 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 ★名著导读★ 《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 后记

第一单元──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 1.反复朗读; 2.分析意象; 3.发挥想像; 4.感受真情; 5.陶冶性情; 6.学写新诗。 其中反复朗读、发挥想像是读诗的基础,这是最基本的训练,也是容易做到的,在本册课本“表达交流”中有“朗诵”一节,较为全面地指导学生朗诵,可提示学生提前阅读,其中朗读的知识、方法、技巧等可供学习本单元时参考;分析意象、感受真情是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又是教学难点,学生可能不懂什么是意象,不会分析意象,应该教给一些关于意象的知识,明确了概念有利于顺利地把握和分析诗中意象;学写新诗体现读写结合的原则,是更高要求,读诗与写诗可以互相促进,但在本单元读诗是更基本的。 第二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 1.朗读背诵; 2.知人论世; 3.品味情意; 4.培养语感; 5.注重审美。 其中朗读背诵没有写进单元提示,但它是题中应有之义,读文言文当然应该强化有声的“读”的训练,它与“培养语感”是相适应的,朗读背诵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和途径,事实上本单元的“研讨与练习”多有朗读和背诵的要求;文言文去今久远,作品背景复杂,作者情况难以明了,所以强调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式;品味情意是达到审美的一条重要途径,当然审美目标的达成来自多方面努力,包括品味语言、鉴赏文章形式美等,所谓情意也就是习惯所称思想感情。 第三单元──现当代写人记事散文: 1.抓住细节; 2.分析个性; 3.体察倾向; 4.品评亮点; 5.圈点批注。 其中的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和生活环境的细致入微的描写。这些描写是这类写人记事散文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教学时应当着重关注的部分。要通过对这些细节描写的品味分析,来分析总结人物的个性,体察透视作者对人物、事件和时代的感情倾向、评价判断和深刻思考。圈点批注应细分为圈点和批注,这是两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也是传统语文教学最有效的阅读经验之一,现在高中课本是大开本,课文旁边都留有大片空白,供练习批注之用。批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应充分个性化,批注的内容应紧密联系课文,用语最好精粹、恰当。这是学生进入高中后学语文第一次尝试圈点批注,老师们可以提示方法,关注学生圈点批注的过程和结果。 第四单元──中外新闻报告文学: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 3.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人教版英语必修四第一单元课文知识点

一 one: one表示泛指,指同名称中的另一事物既可代替人,也可以代替物 复数形式为ones. That,主要用于两种东西的对比,其复数形式为those,也可以用于特指。That用于代替物,不能用于代替人。 I don’t like this computer canyou give me a better (one)? The wether in Guangzhou is hotter than (that) in Beijing in summer. that,which: Here is the man (that)you're been looking for I don’t like the way (that) you talk to somebody else. and: She doctors her children for colds and stomachaches. 二 Until then: Until then,his family ____ from him for six months A.didn't hear B.hasn't heard C.hasn't been hearing

D.hadn't heard 过去完成时标志词: 1.由时间状语来判定 2.(1 )by + 过去的时间点。 3.(2 )by the end of + 过去的时间点。 4.(3 )before + 过去的时间点。 5.I _______ (finish) reading the novel by nine o'clock last night. 6.We _______ (learn) over two thousand English words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7.They ______(plant) six hundred trees before last Wednesday. 三 1. Look at the children on the playground. They are flying kites ________(happy). Let’s join them. 2. Why do you think you did so ___________(bad)i n your test? As: As time went on / by, she became more and more beautiful . As a young man, he was active in sports. Remember, you must do everything as I do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一) 很好的

单元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姓名 1.下列几组对象中可以构成集合的是() A.充分接近π的实数的全体B.善良的人 C.A校高一(1)班所有聪明的学生D.B单位所有身高在1.75 cm以上的人2.集合{x∈N*|x-3<2}的另一种表示法是() A.{0,1,2,3,4} B.{1,2,3,4} C.{0,1,2,3,4,5} D.{1,2,3,4,5} 3.定义集合A、B的一种运算:A*B={x|x=x1+x2,x1∈A,x2∈B},若A={1,2,3},B={1,2},则A*B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A.9 B.14 C.18 D.21 4.集合M={1,2,3,4,5}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 A.32个B.31个C.30个D.16个 5.已知A={(x,y)|y 1-x2 =1},B={(x,y)|y=1-x2},C={(x,y)|(x,y)∈B且(x,y)?A},则B∩C为() A.{(-1,0)} B.{(-1,0),(1,0)} C.{(1,0)} D.{-1,1,0} 6.满足条件M∪{1,2}={1,2,3}的集合M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7.设全集是实数集,M={x|-2≤x≤2},N={x|x<1},则?R M∩N等于() A.{x|x<-2} B.{x|-2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2017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课标)第一单元现代诗新[1] 摘要: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1主要选择了现代新诗的学习,包括《沁园春长沙》《诗两首》《大堰河——我的保姆》三首现代新诗。 【编者按】在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将与以往有所不同。语文教科书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类,必修共5册。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内容分为:阅读欣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四个部分,前三个部分纳入课内学习计划,“名著导读”可在课外自主安排。 “阅读欣赏”是教材的主体,可分为4个单元,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记叙散文)、博览约取(新闻、报告文学)。 目前,对高中语文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的总结,可分为:情感与意象(现代诗歌)、提要钩玄(古代叙事散文)、品人与品文(写人记事散文)、博览约取(新闻、报告文学)、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这七个部分。 沁园春长沙 【课文简介】 《沁园春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整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

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斗志。 【字音】 沁(qǐn)园春百舸(gě)峥(zhēng)嵘寥廓(uò)挥斥方遒(qi ú) 漫(àn)江携(xié)来浪遏(è)飞舟 【多音字】 数字\数典忘祖\数见不鲜汗水\可汗遒劲\劲头 【相近字】 沁香分泌谩骂漫江惆怅为虎作伥苍茫沧桑阻遏碣石 【字词解释】 橘子洲:又名水陆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舸:大船。这里泛指船只。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 峥嵘:本义形容山势高峻突出,引申为不平常。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挥斥方遒:热情奔放,劲头十足。遒,强劲有力。 激扬:激浊扬清,批评坏的,褒扬好的。 粪土:把…视为粪土,意动用法。 中流:江心水深急流的地方。 【近义词辨析】 意气: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也指因主观偏激而产生的情绪,如意气用事。

人教版语文必修一第9课《短新闻两篇》之《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别了,不列颠尼亚》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别了,不列颠尼亚》是编排在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必修)》第四单元的课文,是精读课文《短新闻两篇》中的一篇,另一篇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还有两篇作品分别是中国报告文学三大里程碑之一的《包身工》和记录中国航天事业辉煌发展的《飞向太空的航程》。 本单元四篇作品不仅传递着新鲜、真实的信息,同时更张显人文性的厚度,他们以饱满的情感,纵横的历史经验,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是将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完美结合的典范。基于以上特点我将《别了,不列颠尼亚》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习积累新闻文体的相关基本知识,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新闻事实,了解香港回归的历史过程,感悟借助细节、对比等手法展现出的作者的骄傲与自豪。阅读文本,使学生能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完成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目标。 在教学目标确立的基础上,突出教学重点,即学习新闻类作品的特点和本文的写作特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并且让这种能力的生成在教师的指导和点拨下实现。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鉴赏能力,将教学难点设定为学习本文运用对比含蓄地表达情感的手法。

二、说教法 1、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经过初中的语文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的阅读和鉴赏能力。他们对新闻类作品比较熟悉,学习此类作品容易让他们获得心灵共鸣,产生获取知识的满足感。为防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流于表面化,肤浅化,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已知过渡到未知成为了我设计本课的教学思路。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健全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达到水到渠自成的教学效果。 2、教法指导 第斯多惠说“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一)阅读法:先速读,后精读。根据新大纲要求学生的速读应达到每分钟600字。本文约1000字,要求学生在两分钟内读完,并概述本则新闻的要点。这可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提高概括能力。 (二)提问法:以提问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实践进行适时的点拨,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探究文本的真意。同时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个性化解读方式。 (三)示例法:用一篇示例新闻加深学生对这一体裁的理解。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学习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

人教版英语必修五第四单元知识点.doc

U4(BX5) 1.occupationn.(job, profession) Please state your name, age and~. 用法: occupy v. Reading occupies (takes up) most of my free time阅.读占去了我空闲时间的大部分。 The bathroom is occupied.浴室有人在用。 ~oneself( in doing sth/with sth) ——keep oneself busy (doing sth/with sth) 忙着 (做某事 );忙(于某事物 ) =be occupied (in doing sth/with sth.) He’ s occupied in looking after/ with three small children. by occupation He is a bus driver by occupation他.的职业是公车司机 profession-professional-professor by profession 就职业来说 I don ’ t know what profession would suit me. He is a lawyer by profession. For professional footballers, injures are an occupational hazard. suppose 表示“猜想;认为”之意,相当于 think 或 guess,常见用法有:1.后接宾语从句。如:

John supposed that he could find some coins soon. I don't suppose she will agree with us,will she? 2.后接名词或代词+不定式(不定式为to be 时常可省略)。如: We all suppose him(to be)an expert in this field. 3.与 believe,think,guess,expect 等一样,后接 so 或 not,后面省略了 宾语部分。如:—Will he come with us?他会跟我们来吗? —Yes,I suppose so.我想会的。 —Will it rain tomorrow ?明天会下雨吗? —No,I suppose not /I don't suppose so.我想不会。 4.与 believe,think,guess,expect 一样,可构成复杂特殊疑问句(特殊 疑问词+ do you suppose +宾语从句的其它部分)。如: ①When do you suppose they will take the exam?你认为他们什么时候考 试? ②Who do you suppose turned u p last night?你认为昨晚谁来过? 5.suppose 或 supposing 放在句首,表条件,引导状语从句,相当于if 或 in case等。如:① Suppose /Supposing the car breaks down,what shall we do? 万一车子抛锚,我们怎么办? ②Suppose /Supposing they didn't believe it,how should we try to persuade them ? 6.suppose+宾语从句可用来表建议,意为“ 怎么样?”或“何不?”。如:①Suppose we go for a picnic tomorrow .我们明天去野餐怎么样? ②Suppose we put off the meeting .我们把会议推迟吧。

2015年新人教版英语必修四第一单元语法主谓一致

2015年必修四英语主谓一致 句子的主语有单复数及人称的变化,其谓语动词需要根据主语的人称和数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即:谓语动词与其主语在人称和数上必须保持一致。 她的梦想已经实现了。 Her dreams ______ come true. Her dream _______come true. 从以上两个例句可以看出谓语动词随主语的数而变化。 她(他)常常搭公车上学。 She/He often goes to school by bus. 他们常常搭公车上学。 They often go to school by bus. 他(她)是老师。 He/She is a teacher. 他们是老师。 They are teachers. ●主谓一致可分为以下四种:语法一致、意义一致、就近原则、随前原则 【语法一致】 (1)主语是and,both…and…连接的并列结构 如果主语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物,则谓语动词用复数。 在中国的这个地方既种稻子又种小麦。 Both rice and wheat _____ grown in this part of China. (be) 我妈妈和我已看过这部电影。 My mother and I have seen the film. ? A knife and fork ___ used to have meals. (be) ?The singer and dancer _____ on the stage. (be) 注意:由and连接的并列主语前面分别有each,every,no修饰时,其谓语动词用单数形式。 Every boy and every girl has to receiv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在我国每一个男女孩子都得受教育。 师生没有被邀请参加晚会。 No student and no teacher ________________ (2)主语后面接说明主语的修饰语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包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非空集合A ,B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i ){}1,2,3,4,5A B =,A B =?; (ii )A 的元素个数不是A 中的元素,B 的元素个数不是B 中的元素, 则有序集合对(),A B 的个数为( ) A .7 B .8 C .9 D .10 2.已知实数0x >,0y >,则“1xy ≤”是“224x y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全集U =R ,集合{|01},{1,0,1}A x R x B =∈<=-,则( )U A B =( ) A .{}1- B .{1} C .{1,0}- D .{0,1} 4.已知集合A ={x |x 2-4|x |≤0},B ={x |x >0},则A ∩B =( ) A .(]0,4 B .[]0,4 C .[]0,2 D .(] 0,2 5.定义:若平面点集A 中的任一个点00(,)x y ,总存在正实数r ,使得集合 {(,)}x y r A

高中英语必修一Module 1单元训练及详解答案

必修一·Module 1 单元训练及详解答案Ⅰ.阅读理解 A (2019·湖北四市七校联考)It was a normal school day for senior Solymar Solis until an unexpected visitor arrived.Her dad, Sgt.Carlos Solis Melendez, surprised her by coming home early from Kuwait and visiting her unannounced at Spring Valley High School in South Carolina. After serving in Kuwait for nine months, Melendez returned home a week earlier than his daughter expected.He held balloons and flowers in a classroom as he sat at a student's desk to blend in with the crowd.“It came to my mind like ‘How is she going to react?’,”he recalled the heartwarming moment.“Is she going to be happy and run to me and hug me, or cry? That was all going on through my mind.” As unsuspecting Solymar entered the classroom, she was soon overcome with emotion, immediately bursting into tears and covering her mouth.She didn't talk.She was just crying.She was overwhelmed with everything.She thought it was a dream. Melendez was a single parent, so when he was deployed (调动), he got his sister to live with his daughter.When he was coming back and talking to his sister, both of them ca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y should do something special for his daughter.Melendez and his sister got in touch with the school, and they planned this whole being-in-the-classroom thing, and it turned out perfect. The two are very much looking forward to some good daddy-daughter time now that he's home.“It means everything,”Melendez said of being able to surprise his daughter this way.“After all the sacrifices she's made, she deserves all the special arrangements and special occasions and celebrations.I'll do anything for my daughter.I believe I'm doing good parenting.” 语篇解读: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讲述了一位在科威特工作的父亲提前回国,并在女儿的教室为她准备了一个惊喜的故事。 1.How did Solymar feel at first when entering the classroom? A.She was eager to hug her father. B.She felt everything was as usual. C.She got excited at seeing her father. D.She was surprised by what she saw. 解析:选B细节理解题。根据第一段“It was a normal school day for senior Solymar Solis”和第三段“As unsuspecting Solymar entered the classroom”可知,Solymar那天刚进入教室时感觉到一切如往常一样,故选项B正确。 2.What was Melendez's attitude to the surprise?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综合测评1 Word版含答案

单元综合测评(一)第一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基础巩固(17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导学号:79942024】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 ....;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可轻易言死。 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 ....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③对于这样的意见,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 ....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④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 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 ⑤如果不未雨绸缪 ....,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 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 ....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③④B.①③⑤ C.②⑤⑥D.③④⑥ A[①苟且偷安: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意思。与语境不合。“苟且偷生”与“不可轻易言死”相对,应该用“苟且偷生”。②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可以作定语,使用正确。③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经验、理论、方法等)。本句不是“搬用”的意思,而是“笼统含糊,不加分析”的意思,应用“囫囵吞枣”。④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的意思。虽也可在前边先列举一些事物,但一般都不在前边列出具体事物。而“应有尽有”有概括的作用,运用时可以跟总括性的词语搭配,也可以先在前边列举一些事物,而后用“应有尽有”来总括。所以此处应用“应有尽有”。⑤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使用正确。⑥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导学号:79942025】A.这部迪士尼动画影片不仅故事有趣,动物主角可爱,情节引人入胜,而且能将哲理意义、文化内涵自然巧妙地融进精彩的故事情节中,给人以启迪。

高一数学必修1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数学学科第一单元质量检测试题参赛试卷 学校:宝鸡石油中学 命题人:张新会 一、选择题:本答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集合{0,1}的子集有 A.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已知集合2{|10}M x x =-=,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1}M -∈ B.1 M ? C . 1 M ∈- D. 1 M ?- 3.已知集合M={},0a N={}1,2且M {2}N =,那么=N M A .{},0,1,2a B .{}1,0,1,2 C .{}2,0,1,2 D .{}0,1,2 4.已知集合 A 、B 、C 满足A ?B ?C ,则下列各式中错误的是 A .()A B C ? B .()A B C ? C .()A C B ? D .()A C B ? 5.设集合{(,)|46},{(,)|53}A x y y x B x y y x ==-+==-,则B A = A .{x =1,y =2} B .{(1,2)} C .{1,2} D .(1,2) 6.设全集I={16,}x x x N ≤<∈,则满足{1,3,5}∩I B ={1,3,5}的所有集合B 的个数是 A. 1 B. 4 C. 5 D. 8 7.设{012},{}B A x x 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A .A B ? B .B A ? C .A ∈B D .B ∈A 8.31{|},{|},2 m A n Z B m Z A B n +=∈=∈=则 A .B B .A C .φ D .Z 9.已知全集I={0,1,2}则满足(){2}I A B =的集合A 、B 共有 A .5组 B .7组 C .9组 D .11组 10.设集合2{|10}A x x x =+-=,{|10}B x ax =+=,若B A ?则实数a 的不同值的个数是 A .0 B. 1 C. 2 D. 3 11.若2{|10}p m mx mx x R =--<∈,对恒成立,则p = A .空集 B .{|0}m m < C .{|40}m m -<< D.{|40}m m -<≤ 12. 非空集合M 、P 的差集{,}M P x x M x P -=∈?且,则()M M P --= A .P B .M ∩P C .M ∪P D .M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3.已知{}2|2,A y y x x ==+∈R ,则 R A = .【答案】{|2}x x < 14.数集2{2,}a a a +,则a 不可取值的集合为 . 【答案】{0,1} 15.集合A 、B 各含12个元素,A ∩B 含4个元素,则A ∪B 含有 个元素.【答案】20 16.满足2 {1,3,}{1,1}a a a ?-+的元素a 构成集合 .【答案】{-1,2} 17.已知全集{1,3,},,I a A I B I =??,且2{1,1}B a a =-+,I B A =,则A = . 【答案】}2{}1{=-=A A 或 18.符合条件{a ,b ,c }?P ?{a ,b ,c ,d ,e }的集合P 有 个.【答案】4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或演算步骤. 19.(15分)若集合2 {|210}A x ax x =++=中有且仅有一个元素,求a 的取值.

人教版必修一 教材分析_语文_教材分析_人教版

人教版必修I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供高一年级上学期前半段使用,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语文必修模块。本册教材由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全册教材,并谈一谈教学设想。 一、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的四个单元是现代新诗、古代记叙散文、写人记事散文、新闻(新闻和报告文学)。按照教材总的编排构想这四个单元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方面各有侧重。其中现代新诗侧重于品味和赏析,两个散文单元侧重于思考和领悟,新闻单元侧重于沟通和运用。 第一单元的新诗选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同志年轻时代的佳作。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气魄宏大,意蕴深沉。所谓词如其人,词如其心,此词堪称毛泽东同志的壮志篇、抱负篇、情怀篇,亦可谓号召篇、期望篇。此词虽然运用中国古典诗词创作的格律形式,但内容和情感上却完全不受形式所困,是一首将深刻的政治内容与完美的艺术形式自然结合的上乘之作。教学时,要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去理解此词,但不应变成政治的诠释,而应把对诗人情感的理解放在对丰富的意象的感知上。 《诗两首》包括戴望舒先生的《雨巷》和徐志摩先生的《再别康桥》两首诗。这两首诗都是语言优美、情感细腻、意蕴悠长的唯美之作,称得上中国新诗的唯美的典范。《雨巷》也使戴望舒有了“雨巷诗人”的称号,《再别康桥》是闻一多在努力实现诗歌“三美”主张的有一代表性作品。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艾青的代表作。诗人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怀深情地追忆自己的保姆——一位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惨的中国旧时代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劳动妇女。此诗唯其真而得其美。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的生活与我们学生现在的生活存在着比较大的距离,要注意通过情景的创设来缩小这种距离感,才能更好体验诗人的真性情。 需要说明的是,严格讲这三首诗不能统一划分为新诗,如果从创作时间上讲都出现在1919年之后,但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是依旧词牌的个律所创作的一首内容全新的诗歌。其次对于新诗歌的教学我们必须关注这一类文本独特的语文价值以及选文所呈现的每一片的核心价值,总体而言新诗歌的阅读与鉴赏我们要注意新诗歌以下的特点: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卷(答案解析)(1)

一、选择题 1. 已知集合{ } * N 0A x x y =∈= ≥∣,若B A ?且集合B 中恰有2个元 素,则满足条件的集合B 的个数为( ). A .1 B .3 C .6 D .10 2.24x >成立的一个充分非必要条件是( ) A .23x > B .2x C .2x ≥ D .3x > 3.已知集合{ } 2 20A x x x =-->,则A =R A .{}12x x -<< B .{} 12x x -≤≤ C .}{ } { |12x x x x <-? D .}{}{ |1|2x x x x ≤-?≥ 4.已知集合A ={x |x 2-4|x |≤0},B ={x |x >0},则A ∩B =( ) A .(] 0,4 B .[] 0,4 C .[]0,2 D .(] 0,2 5.已知集合21,01,2A =--{,,},{}|(1)(2)0B x x x =-+<,则A B =( ) A .{}1,0- B .{}0,1 C .{}1,0,1- D .{}0,1,2 6.“函数2()2(1)3f x x a x =--++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是“4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 已知条件:p k =q :直线2y kx =+与圆221x y +=相切,则q 是p 的 ( ) A .充分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设a 、b 是实数,则“0a >,0b >”是“2b a 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9.对于()11,2x ?∈,()21,2x ?∈,使得2112124852 11 x x mx m x x -+-+=--,则实数m 的取值 范围是( ) A .[]0,2 B .(],2-∞ C .()0,2 D .(),2-∞ 10.已知命题P :?0x R ∈,2 0010x x -+≥;命题Q :若a <b ,则 1 a >1b ,则下列为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第一单元

Women of achievement (Teaching Design) (人教版高中英语课本必修四第一单元) 贵阳三十七中彭青娥 Teaching material analysis: The topic of the unit is “women of achievement”. It shows the achievements and contributions of six great wome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times,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they had to overcome. It tells students the importance of respecting and protecting wildlife. More importantly, it helps students learn the roles that women play in the society and build up their confidence, responsibility and right views of society and gender. It encourages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their own future plans and how to achieve them. Students should learn to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a great person and understand the reading passage. They should also be required to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The class aims to develop students’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and self-confidence, and encourage them to learn from great women.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1.Have students learn about some 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 2.Get students to learn different reading skills.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Develop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2.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omen of achievement.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s: 1) Have students master th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is part. 2) Let students learn to use some adjectives to describe a great person. 3) Let students learn about some great women and their achievements in different fields in the world. 4) Have students learn something about law: "Wildlife protect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 Ability aims: 1) Have students learn to use some reading skills such as predicting, skipping, note-taking, skimming and scanning. 2) Enabl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women of great achievement. 3. Emotional aims: 1)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from great women, stimulate their love and

最新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第一单元《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测试卷(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 1.已知命题p :x R ?∈,2230ax x ++>是真命题,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a < B .103 a <≤ C .13 a > D .13 a ≤ 2.已知全集U =R ,集合{|01},{1,0,1}A x R x B =∈<=-,则( )U A B =( ) A .{}1- B .{1} C .{1,0}- D .{0,1} 3.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则“10a >”是“20210S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设集合{}125S x x x =-++>,{} 4T x x a =-≤,S T R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a ≤-或1a ≥ B .21a -≤≤ C .21a -<< D .2a <-或1a > 5.设a ,b 都是不等于1的正数,则“log 3log 31a b >>”是“33a b <”的( ) A .充要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已知集合{}1,2,3,4,5A =,且A B A =,则集合B 可以是( ) A .{ } |21x x > B .{ } 2 1x x C .{} 2log 1x x D .{}1,2,3 7.“0a =”是“函数2()sin cos f x x a x =+为奇函数”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8.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 .命题“若2320x x -+=,则1x =”的逆否命题为“若1x ≠ ,则2320x x -+≠” B .若p q ∧为假命题,则,p q 均为假命题 C .对于命题p :x ?∈R ,使得210x x ++<,则p ?:x ?∈R ,均有210x x ++≥ D .“2x >”是“2320x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9.设集合{}1,0,1,2,3A =-, 2{|30}B x x x =->,则()R A C B ( ) A .{-1} B .{0,1,2,3} C .{1,2,3} D .{0,1,2} 10.函数()3 1f x x ax =--在()1,1-上不单调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 A .[]0,3a ∈ B .()0,5a ∈ C .()0,3a ∈ D .()1,2a ∈ 11.“8m =”是“椭圆2214x y m +=的离心率为 2 ”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