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发电厂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大纲

水力发电厂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大纲
水力发电厂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大纲

水力发电厂

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大纲

(修订稿)

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06年2月

1、试验目的及依据

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依照《华中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和《四川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水电厂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以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测试并确定一组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一次调频性能要求。根据试验的情况及时投入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对尚不能达到一次调频性能要求的机组调速器提出相关参数调整和技术改造建议,并重新组织试验。

2、技术指标

在《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需要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的技术指标如下:

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5Hz以内;

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不大于4%;

3)最大调整负荷限幅:为确保一次调频投入后机组的安全运行,暂定一次调频的最大调整负荷限制幅度为机组额定负荷的±10%;

4)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

5)响应行为

(1)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4s;额定水头在50米以下的水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8s;

(2)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15s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90%;

(3)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45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机组额定有功出力的±5%以内。

3、试验机组及调速器参数

1)一次调频试验的机组参数

机组号:

水轮机型号:

发电机型号:

额定功率:

额定转速:

额定水头:

投用负荷范围(避开振动区):

制造厂家:

投运时间:

2)调速器系统参数

调速器号:

电气柜型号:

机械柜型号:

负载PID参数:

制造厂家:

投运时间:

4、试验准备及试验条件

1)试验准备

(1)现场试验的组织

在进行一次调频试验前,电厂应明确本单位的一次调频工作负责部门和指定负责人,并与调速器制造厂家、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以及四川省电力调度中心进行沟通协调,共同做好一次调频试验前的准备工作。(2)制定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试验前必须在本试验大纲的基础上拟定《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它主要包括调速器、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系统的修改方案、试验的详细步骤、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等。

(3)技术资料的准备

参与试验的各方应提供以下与一次调频试验相关的技术资料,并相互交流学习:《规定》、《调速器系统用户手册及试验报告》、本试验大纲及其编制的试验方案等。

(4)试验仪器设备

本试验主要的试验仪器为“TG2000 系列水轮机调速器测试系统”(以下简称“TG2000测试仪”),它包含一台测试仪和一台装有测试系统软件的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的信号变送器。该仪器经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检测,在50Hz±0.05Hz频率范围内,其精度为0.0008Hz(用于校验调速器的转速死区);在50Hz±0.25Hz频率范围内,其精度为0.0023Hz。(检测报告编号:川电低频字第2005014号)。

本次机组一次调频试验中主要用到了“TG2000测试仪”的信号发生器功能模块,测试仪可输出缓变和阶跃的频率信号,并能够对采集到的电网频率、机组有功功率、导叶开度(或接力器行程)等信号进行实

时录波、保存,以便此后的分析、计算。

2)试验条件

(1)对于新投产运行机组,根据《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 507-2002)》,已完成水轮发电机组新机投运各项工作,具备并入电力系统的条件。

(2)正常运行的水力发电机组各系统及设备工作正常,具备开机带额定负荷运行的条件,范围包括:引水系统、水轮机、调速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系统、水轮发电机、励磁系统、油气水系统、电气一次设备、电气二次系统及回路、消防系统及设备。

(3)调速器、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系统已按照《规定》和试验实施方案对相关程序、参数以及硬件设备修改完毕,并对原程序和参数进行了可靠备份。

(4)TG2000 系列水轮机调速器测试系统已经过检定,并在有效期内;(5)送到一次调频试验记录仪器的机组有功功率、导叶开度(或接力器行程)及电网频率信号已经过检定(测量装置、仪器在有效期内使用),信号准确可靠并满足精度要求(为统一标准,有功功率和导叶开度的模拟量输入应尽可能地采用4~20mA电流信号)。

(6)试验方案已经过各方认真讨论研究,上报四川省电力调试中心,并得到批准。

5、试验内容及步骤

1)调速器切至手动运行方式,TG2000测试系统输入信号(有功功率、导叶开度)及输出信号(频率)接入调速器机频输入端,完成接线后经检查无误时,把试验仪器输出的频率信号整定为50Hz并送入调速器,

检查无误后,将调速器切至自动运行方式;

2)对TG2000测试系统输入信号(有功功率、导叶开度)进行真机率定;

3)采用TG2000测试系统经检定校验合格的精密信号源,对调速器测频回路进行校准,使其误差在0.005Hz内;

4)用阶跃频率信号法校验调速器的转速死区

把试验仪器整定输出的频率信号为50Hz,并接入调速器的机频信号输入端,于额定频率基础上每步0.01Hz(或0.005Hz)施加正(或负)的阶跃频率偏差信号,并逐一录波;直到接力器(或有功功率)开始产生与此信号对应的改变,此时的频率偏差信号减去设定的人工死区后代入以下计算公式即得到实际的转速死区。

5)模拟网频信号现场试验

首先让机组带一定负荷(通常为80%额定负荷)下运行,将机组的有功功率和导叶开度模拟量信号采集到TG2000测试系统中,把其输出的额定频率信号接入调速器的机频信号输入端,分别于额定频率基础上施加正负阶跃和缓变频率偏差信号(从0.1Hz、-0.1Hz ;0.15Hz、-0.15Hz到0.2Hz、-0.2Hz,每个信号持续60s,频率变化范围49.8-50.2Hz);分别对频率、有功功率和导叶开度信号进行录波及记录。6)根据机组一次调频动作的响应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并由调速器制造厂家对修改调速器负载PID参数后进行响应试验并进行优化,最终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

7)调速器一次调频负荷限制的试验验证

将机组负荷调整到接近额定负荷的工况,给调速器施加一个50.2Hz

的阶跃频率偏差信号,并录制波形,观察机组是否具备最大负荷的限制功能;将机组负荷调整到约80%额定负荷的工况,给调速器施加±0.2Hz 的阶跃频率偏差信号,并录制波形,观察机组负荷变化值是否超过额定值的±10%,以验证调速器一次调频时的负荷限制功能,

当试验表明调速器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由调速器厂家修改软件;8)跟踪电网频率试验

将调速器切至手动运行方式,解开TG2000测试系统的频率输出线,恢复调速器的机频信号,检查无误后将调速器恢复至自动运行方式。

将机组调速器的人工死区设定值修改为0.02Hz,投入机组一次调频率功能,由试验仪器跟踪当前电网频率进行真正意义的一次调频试验。用试验仪器对电网频率、有功功率和导叶开度信号进行录波及记录,并观察电网频率越过人工死区试验值(0.02Hz),机组的一次调频动作情况,跟踪并录制高于50.02Hz和低于49.98Hz各一次即可。对试验记录进行计算、分析,得出联网运行的机组一次调频的性能参数,试验完成后,将调速器的人工死区设定值修改回0.05Hz。

9)恢复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前的参数设置,将调速器切至手动运行方式,拆除仪器设备接线并恢复调速器机频信号的接线,检查无误后将调速器恢复至自动运行方式。

10)试验数据处理

(1)由TG2000测试仪的应用软件绘制记录曲线;

(2)根据记录曲线,选择4个以上较典型的频率和功率变化过程,分别计算转速不等率、迟缓率、一次调频响应滞后时间、一次调频稳定时间,求其平均值;

(3)参数指标的定义

调差率e p (转速不等率):在一个变化周期内,频率变化(减去一次

调频的频率死区)与额定频率之比除以功率变化与额定功率之比为调差率。%10000

???=P P f f

e p

永态转差率bp :将上式中的功率用接力器行程或导叶开度代替,可

得到实测的机组调速器永态转差率。

转速死区i x (迟缓率)计算公式:%1000

??=f f i x 6、试验组织与分工

1) 机组一次调频试验由电厂全面负责,并由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具体试

验组织工作;

2) 试验电厂安全监察部门负责试验全过程安全监督并负责制定和实施

现场安全措施;

3)试验电厂检修维护部门负责试验现场配合及协调工作(工作票办理、

采取安全措施、信号接线、设备定值调整、工作票及与运行及试验人员

协调等);

4)试验电厂运行部门负责试验有关的操作、监视及与电网调度的联系

和协调等。

5)试验机组监控系统、调速器及保护等生产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参与

并配合现场试验(相关参数及流程修改、调试)。

6)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负责审核试验方案,并负责现场试验的技术工

(试验数据采集、协作调速器制造厂家对调速器负载PID参数的优化、试验数据整理和计算分析,编写试验报告等),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服务;7)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负责批准试验方案,并在试验时进行调度指挥和指导。

7、试验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

1)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试验并测试相关的数据和波形;

2)试验过程中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程序进行,遇有机组异常时立即终止试验,待原因查清排除故障并确认无误后方可重新进行试验;

3)试验过程中运行操作、参数调整等工作应服从指挥、密切配合,确保试验顺利进行;

4)试验前应详细审核机组控制策略中有关一次调频部分控制逻辑,确保各项功能及参数设置完全满足试验及投入运行后的技术指标要求,必要时对调速器的功能进行完善;

5)试验过程和仪器接线时要有安全措施,要求做到准确可靠,特别是防止干扰信号串入试验网频信号回路,并且要有防止频率信号随意波动的措施,保证模拟网频信号的变化在给定范围内(49.8~50.2Hz);6)试验时随时与电网调度保持联系,听从调度命令;

7)试验全部结束后,试验机组调速器恢复试验前的参数值,待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批准试验报告后安排时间投入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8)试验过程中,在机组调速器旁边安排运行人员监视;

9)试验机组尽量在带80%额定负荷的基础上并避开机组的振动区或不

稳定负荷区进行一次调频试验;

10)试验的模拟网频变化范围为49.8~50.2Hz;

11)试验时将调速器开限限制在比当前负荷开度值大10%的位置(并不得超出当时水头下机组最大出力的导叶开度值),防止机组过调。12)试验完成后,检查试验机组调速器各个相关参数并做好备份、记录。

8、试验组织及参加人员

试验由××××水力发电厂、四川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调速器生产厂家)等相关人员组成一次调频试验工作小组。

计划试验时间:

一次调频试验工作小组组成:

组长:

副组长:

电厂成员:

省电力公司调度中心成员: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成员:

调速器生产厂家代表:

浅谈某水电站机组调试管理

浅谈某水电站机组调试管理 摘要:介本文主要论述水电站启动调试管理,分析了其管理方法和成功经验,并提出了在水电站引入独立调试单位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水电站调试管理 0引言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许多大小型水电站不断崛起,然而,在水电站管理系统中,机组调试管理普遍存在着一定问题,所以,笔者以某水电站工程为例,对水电站机组调试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专业认识给予借鉴。 1工程简介 某水电站由某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工程为大(II)型工程,总装机容量为395MW。电站高压侧电压为220kV,发电机侧电压为13.8kV。电气主接线低压侧为三组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主变压器型号为SSP10-H-120000 220,采用不完全有效接地方式。三台发电机出口均装设ABB公司HGC3型断路器,并设有避雷器以及供测量和保护用的电压互感器。励磁变压器由机组出口引接,厂用高压变、厂用低压变、励磁变均为分相干式变。发电机至主变压器低压侧的连线及各分支引线采用离相封闭母线,220kV配电装置采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 2机组调试管理 2.1引进专业调试队伍进行机组独立调试 水电站机组调试工作是电站建设的核心阶段,是对机组制造质量验证和安装质量最终检验的重要环节。其基本任务是使新安装机组安全、顺利地完成整套联合启动并移交生产,是电站安全运行和电厂产生效益的重要保证。 目前在我国大中型水电站的安装都是经过公开招标由具有安装资质的水电专业安装单位完成,机组的启动调试也由安装单位完成,绝大部分水电站安装和调试都由同一家单位完成。这样在调试过程中便于协调安装与调试的关系,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得以快速解决。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用户对电能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及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细化,安装和调试为同一家单位也暴露了一些弊端,一是安装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能充分反应;二是电站并网时的机网协调试验安装单位无法完成,需要单独引进专业调试队伍。基于上述原因,大唐国际借鉴火电调试的成功经验,在李仙江流域某、戈兰滩电站尝试引进专业的调试队伍对电站进行独立调试。经公开招标,确定某电站机组启动调试单位为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调试大纲(QJ-01)..

项目名称:陕西汇能化工发电工程机组启动调试 装机容量:1×150t/h 锅炉 +1×30MW 凝汽机组 项目性质:基建调试 调试大纲 SMHN-TS-QI-01 江苏华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名 称 单 位 签 名 日 期 批准 试运指挥部 审 核 建设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调试单位 编写 调试单位

目录 1 工程概况--------------------------------------------------------------------1-3 2 调试目的--------------------------------------------------------------------1-4 3 调试依据--------------------------------------------------------------------1-6 4 试运组织机构--------------------------------------------------------------1-7 5 分部试运阶段--------------------------------------------------------------1-9 6 安全技术措施--------------------------------------------------------------1-18 7 调试资料的移交-----------------------------------------------------------1-19

发电厂工程启动电气试验

发电厂工程启动电气试验-----------------------作者:

-----------------------日期: 1 编制依据 1.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力部 电建[1996]159号 1.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1.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 1.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专业篇) 1.5《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1998年版)》电力工业部 1.6《火电机组达标投产动态考核办法(试行)》国家电力公司[1998] 国家电力公司 1.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96(火力发电厂部分) 1.8《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1.9《电力建设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电气部分) 1.10《火电、送变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1.11《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1.12《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行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 1.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1.14《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1.15《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1.16《变送器校验规程》

1.17《辽宁电力科学研究院质量管理标准》 1.18《工程调试合同》 1.19 设计院设计图纸 1.20 厂家产品说明书 1.21电力系统《二十五项反措要求》 2 试验目的 2.1测量发电机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及交流阻抗。 2.2检查一次设备的工作性能。 2.3检查发变组二次电流回路、电压回路的正确性。 2.4检查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性。 2.5录制发电机短路和空载试验曲线。 2.6自动励磁调节器的动态试验。 2.7测量发电机灭磁时间常数。 2.8微机同期系统检查,假同期试验,发电机同期并网试验。 2.9负荷状态下检测差动保护,进行发电机轴电压检查。 2.10 并网后厂用电快切装置切换试验。 3 启动前的准备和要求 3.1 220KV辽林线应提前送电。 3.2 发电机出口短路母线连接好。 3.3 在220KV3611开关电流互感器与3611断路器处加装短路线,做发变组短路试验,检查电流回路。 3.4 启动前所有设备的分部试运工作应全部结束,设备安装调试验收确认合格,且数据齐全。 3.5全厂通讯、消防及照明设施完善齐全,现场各通道畅通。 3.6机组整套启动前必须具备的条件 3.6.1 发电机变压器组有关的一、二次设备安装工作全部结束,并经验收

汽轮发电机组调试大纲

新疆博湖苇业有限责任公司汽轮发电机组整组启动调试大纲(1×15MW汽轮发电机组) 编写: 审核: 批准; 新疆博湖苇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11月9日

目录 1、概况 2、编制设备的依据 3、主要设备的概况 4、机组联合启动试运的组织及职责 5、启动调试阶段分工 6、调试项目 7、调试程序 8、调试组织措施

1、概况 新疆博湖苇业有限责任公司迁建工程一机一炉设计,锅炉设备是四川锅炉厂生产的高压、高温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发电机是由武汉汽轮电机厂生产的CC15-8.83/1.2/0.6型高压、单缸、双抽汽、冲动式 汽轮机。 工程设计由武汉轻工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由华川安装有限公司负责设备安装,新疆博湖苇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调试 2、编制的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2.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2.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 2.4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5电力生产安全工作规定。 2.6设备及制造厂资料。 3、主要设备概况 1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1.1型号 CC15-8.83/1.2/0.6 1.2型式高压单缸、冲动、双抽汽凝汽式 1.3调节方式喷嘴调节 1.4功率 额定抽泣工况 15642.2KW 最大抽汽工况 18074.2KW 纯凝汽工况 15098.9KW 1.5工作转速 3000r/min 1.6转子旋转方向从汽机头往发电机方向看为顺时针 1.7工作电网频率 50HZ

1.8蒸汽初压 8.83Mpa 1.9蒸汽初温 535℃ 1.10额定抽汽压力 中压抽汽压力 1.2Mpa 低压抽汽压力 0.6Mpa 1.11抽汽流量 中压额定/最大抽汽量50/63t/h 低压额定/最大抽气量17/35t/h 1.12进汽流量 额定抽汽工况 112t/h 纯凝汽工况 59t/h 1.13排汽压力 额定抽汽工况 0.0040Mpa 纯凝汽工况 0.0055Mpa 1.14冷却水温 20℃ 1.15给水温度 额定抽汽工况 215℃ 纯凝汽工况 192.9℃ 1.16汽轮机转子临界转速 ~1723r/min 1.17汽缸数 1 1.18级数共18级 1.19回热抽汽级数:5级,分别在4、8、11、13、16后抽汽。 1.20加热器数 高压加热器 2台 除氧器 1台 低压加热器 3台 4.

#1机组修后性能试验措施.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1机组大修后热力性能试验大纲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山东电力研究院 二○一二年七月

参加工作单位:山东电力研究院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 工作人员: 山东电力研究院:郑威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张凯刘思军颜景鲁杨学武项目负责人:郑威 工作时间:2012年7月3日至2012年7月6日

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1机大修后热力性能试验大纲 1试验目的 受大唐鲁北发电有限公司委托,进行#1机组大修后的热力性能试验。本次试验有三个目的,分别为⑴由热力性能试验,确定机组的热耗率,以及高压缸、中压缸效率,为大修提供对比数据和今后运行参考;⑵进行机组的凝汽器性能试验,对比低压缸排汽通道优化前、后效果;⑶进行凝泵改变频后的性能试验,得到凝结水泵(含变频器)在典型工况下耗电功率,为修订运行规程及节能量确认提供依据。 2机组技术规范 2.1 汽轮机技术规范 2.2 凝汽器技术规范

2.3凝结水泵改造前技术规范 大修期间,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该机组凝结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加装了一台一拖二高压变频器,拆除了凝结水泵的末级叶轮,增设了两台减温水泵。 3 试验标准和基准 DL/T 1078-2007《表面式凝汽器运行性能试验规程》。 DL/T 932-2005《凝汽器与真空系统运行维护导则》。 Standards for steam surface condensers,tenth edition,Heat Exchange Institute (HEI),

2006(美国传热学会标准)。 JB/T 3344-1993《凝汽器性能试验规程》。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验收试验规程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机宽准确度试GB/T 8117.2-2008/IEC60953-2:1990《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 GB/T6422-2009《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 水和水蒸汽性质表:国际公式化委员会IFC-1967 公式。 试验基准:定负荷。 4 试验工况及时间 5试验测点及测量方法 5.1电功率测量:发电机有功功率采用现场功率变送器测量,记录运行数据;凝结水泵电能计量采用现场多功能电能表,试验开始、结束分别记录电能表表码及对应记录时间。 5.2压力测量 (1)自动主汽门前蒸汽压力、高排压力、再热汽门前蒸汽压力、中压缸排汽压力、凝汽器真空用电科院0.1级压力变送器测量;循环水进、出水压力用电科院0.1级压力变送器测量。 (2)一抽、二抽、三抽、四抽、五抽、六抽、七抽压力取用现场运行数据; (3)主给水压力、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过热器减温水压力、再热器减温水压力取用现场运行数据; (4)大气压力用电科院0.1级压力变送器测量。 DCS取数清单见附件。 5.3 温度测量

水电站调试大纲汇总

四川省XXXXX水电站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电气设备试验、调试项目 批准: 校核: 编制: 中国葛洲坝集团XXX项目部

二0 一一年十一月

.总则 1.1、为确保XXX水电站试验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特制订本方案; 1.2、本方案仅适用于XXX水电站; 1.3、本方案仅列出调试主要试验项目,相应试验的具体方法参见相应 厂家技术文件 二.编制依据 2. 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交接试验标准》GB5O150- 2006 2. 2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T507-2002) 2. 3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8564-2003) 2. 4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496-92) 2. 5 《大中型水轮发电机静止整流励磁系统及装置试验规程》(DL489-92) 2.6《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9652.2-1897) 2.7有关设备合同、厂家资料、设计资料 三.组织机构 调试负责人:陈肖平 调试班主要成员:何宇、易刚辉、夏黎东、张家有、李晓冬 四、电站主要设备参数

五.本次调试主要投入设备

刷架绝缘电阻及交流耐压试验; 埋入式测温计的检查; 1.10测量转子绕组的交流阻抗; 1.11测录三相短路特性曲线; 六、主要试验项目 1、发电机试验项目: 1.1 1.2 测量定子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 测量定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1.3 1.4 定子绕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 1.5 1.6 测量转子绕组的绝缘电阻; 测量转子绕组的直流电阻; 1.7 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 1.8 1.9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DL/T657—1998 Code for on-line acceptance test of 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 in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1998-03-19批准1998-10-01实施 前言 本规程根据电力工业部技综[1995]44号文电力行业标准计划的安排制定的。 本规程是新编的电力行业标准。 本规程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规程由电力工业部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规程起草单位:电力工业部热工研究院。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王世海。 本规程委托电力工业部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的内容、方法,以及应达到的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火力发电厂单机容量为300MW及以上机组模拟量控制系统订货合同和工程建设的最终在线验收测试。单机容量200MW、125MW机组也可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5000—94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JB/TS234—9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SDJ279—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 电建[1996]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 3定义 3.1模拟量控制系统modulating control system(简称MCS) 是指系统的控制作用由被控变量通过反馈通路引向控制系统输入端所形成的控制系统,也称闭环控制或反馈控制系统。其输出量为输入量的连续函数。它常包含参数自动调节及偏差报警等功能。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是锅炉、汽轮机及其辅助系统运行参数自动控制系统的总称。 3.2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简称CCS) 将锅炉 汽轮发电机组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控制,通过控制回路协调锅炉与汽轮机组在自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工业部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一九九八年三月

火力发电厂机组启动蒸汽吹管系统的设计附录 编写说明 为贯彻落实《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以下简称《新启规》)关于机组性能试验的有关要求,规范火电机组在试生产期间的性能试验工作,提高机组性能试验的水平,保证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在试生产期结束时按《火电机组移交生产达标考核评定办法(1998年版)》考核实现达标投产,根据国家标准和有关行业标准制定本导则。 本导则编审部门:电力工业部工程建设协调司 主审:梁兵段喜民 本导则主编部门: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 执笔:梁燕钧 编写人:黄安平余元张清峰 游永坤李学尧黄乃民 孙丽燕严冬华

目录 1 总则 2 试验目的 3 试验项目及要求 4 试验准备 5 性能试验内容及要求 5.1 锅炉热效率试验 5.2 锅炉最大出力试验 5.3 锅炉额定出力试验 5.4 锅炉断油(气)最低出力试验 5.5 制粉系统出力试验 5.6 磨煤单耗试验 5.7 机组热耗试验 5.8 机组轴系振动试验 5.9 汽机最大出力试验(VWO工况) 5.10 汽机额定出力试验 5.11 机组RB功能试验 5.12 机组供电煤耗测试 5.13 污染物排放测试 5.14 机组噪音(声)测试 5.15 机组散热测试 5.16 机组粉尘测试 5.17 除尘器效率试验 6 试验技术报告 7 参考标准 8 附录(略)

1.总则 1.0.1 本导则适用于按《新启规》的有关要求完成机组满负荷试运行并移交试生产的国产200MW及以上容量的火力发电机组。200MW以下火力发电机组若安排试生产期可参照执行。凡合同规定的机组性能考核试验项目,按合同的规定进行试验,其结果视同本导则规定的相应性能试验项目的结果;合同未规定的项目,可执行本导则的有关条款。 1.0.2 火电机组的性能试验应由建设单位(即项目法人,下同)组织,具体的试验工作由有关单位协商确定的试验单位负责,设备制造厂、电厂、设计、安装等单位配合。全部性能试验工作应在试生产期结束前完成,有些项目可在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期间进行。 1.0.3 机组的性能试验是考验机组各主、辅机及系统是否达到设计性能的主要依据。 1.0.4 机组的性能试验应执行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有关行业标准,暂无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项目执行本导则。 1.0.5 在机组初步设计阶段就应确定性能试验的负责单位,试验单位应确定试验负责人。在设计联络会上由试验负责人负责,会同建设、设计、制造等单位确定试验采用的标准、试验测点位置、测点型式、规格尺寸,并确定测点制造、安装单位。 1.0.6 设备供货合同确定的机组性能等与性能试验有关的技术资料,在设备订货合同正式签定后由建设单位提供给试验负责单位。 1.0.7 本导则自颁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在国家电力公司。 2.试验目的 2.0.1 检验与考核机组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合同、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2.0.2 在机组的辅机以不同方式编组情况下,试验确定机组的最大负荷和最低不投助燃燃料稳燃负荷。 2.0.3 考验机组自动装置的性能,在发生RB工况(指有此功能的机组)时维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 2.0.4 考验机组环保设施的使用效果,测试环保设备及设施的性能是否达到合同(或设计)要求,测定机组运行中污染物的排放。 2.0.5 测试机组各工作场所劳动保护条件是否达到要求。 3.试验项目及要求 3.0.1 机组性能试验一般在机组完成168h(或72+24h)满负荷试运移交试生产后进行;条件具备时,部分项目可在机组整套试运期间进行;所有试验应于试

材料力学性能静拉伸试验报告

静拉伸试验 一、实验目的 1、测45#钢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2、测定铝合金的屈服强度s σ、抗拉强度m R 、断后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 3、观察并分析两种材料在拉伸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二、使用设备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0.02mm 游标卡尺、试验分化器 三、试样 本试样采用经过机加工直径为10mm 左右的圆形截面比例试样,试样成分分别为铝合金和45#,各有数支。 四、实验原理 按照我国目前执行的国家 GB/T 228—2002标准—《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在室温1035℃℃的范围内进行试验。将试样安装在试验机的夹头当中,然后开动试验机,使试样受到缓慢增加的拉力(一般应变速率应≤0.1m/s ),直到拉断为止,并且利用试验机的自动绘图装置绘出材料的拉伸图。 试验机自动绘图装置绘出的拉伸变形L ?主要是整个试样,而不仅仅是标距部分的伸长,还包括机器的弹性变形和试样在夹头中的滑动等因素,由于试样开始受力时,头部在头内的滑动较大,故绘出的拉伸图最初一段是曲线。 塑性材料与脆性材料的区别: (1)塑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比较大。塑性材料在发生断裂时,会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也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 (2)脆性材料: 脆性材料是指断后伸长率5%δ<的材料,其从开始承受拉力直至试样被拉断,变形都很小。并且,大多数脆性材料在拉伸时的应力—应变曲线上都没有明显的直线段,几乎没有塑性变形,在断裂前不会出现明显的征兆,不会出现屈服和颈缩等现象,只有断裂时的应力值—强度极限。 脆性材料在承受拉力、变形记小时,就可以达到m F 而突然发生断裂,其抗拉强度也远远 小于45钢的抗拉强度。同样,由公式0m m R F S =即可得到其抗拉强度,而根据公式,10 l l l δ-=。 五、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笔在试样间距0L (10cm )处标记一下。用游标尺测量出中间横截面的平均直径,并且测出试样在拉伸前的一个总长度L 。 2、试验机准备:

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纲精编

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 纲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8号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纲批准: 审核: 编制: 大唐衡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2月3日

8#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纲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写依据及说明 第三章工程概况 概述 8号机组主要设备参数 第四章启动试运行应具备的条件 第五章启动试运技术要点及措施 机组起动试运行前的检查 5.1.1引水系统的检查 5.1.2水轮机部分的检查 5.1.3调速系统及其设备的检查 5.1.4发电机部分的检查 5.1.5励磁系统的检查 5.1.6油、水、气系统的检查 5.1.7电气一次设备的检查 5.1.8电气二次系统及回路的检查 5.1.9消防系统及设备的检查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 5.2.1 充水条件 5.2.2 尾水充水 5.2.3 蜗壳充水

、机组启动和空转试验 5.3.1启动前的准备 5.3.2首次手动启动试验 5.3.3 调速器空载试验 5.3.4手动停机过程及停机后检查 5.3.5 机组过速试验及检查 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 5.4.1 自动开机需具备的条件 5.4.2机组LCU8自动开机至空载 5.4.3 机组LCU8自动停机 、水轮发电机组空载试验 5.5.1 发电机短路升流试验 5.5.2 发电机升压试验 5.5.3 空载下励磁装置的调试 机组并列及负荷试验 5.6.1 水轮发电机组空载并列试验 280的自动假同期试验 280的自动准同期试验 5.6.4 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开机并网试验 5.6.5 机组带负荷试验 5.6.6 机组甩负荷试验 5.6.7 低油压事故停机试验

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机组性能测试技术要求

附件2: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机组性能测试技术要求 一、锅炉性能试验及修正 (一)锅炉性能试验应执行最新版《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或《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1)、《磨煤机试验规程》(ASME PTC 4.2)、《空气预热器试验规程》(ASME PTC 4.3)等规程,原则上执行高标准规程。 (二)锅炉性能试验应优先采用反平衡法,在额定工况下至少开展两次,在修正到相同条件后,两次试验结果(锅炉热效率)的偏差不大于0.35个百分点。 (三)改造前后锅炉性能试验煤种,原则上应采用设计煤种。采用其他煤种时,改造前后试验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偏差不超过1200kJ/kg、收到基挥发分(V daf)偏差不大于3个百分点、收到基灰分(A ar)偏差不大于5个百分点。变更设计煤种的综合升级改造,改造前后锅炉性能试验煤种应分别采用对应的设计煤种。 (四)锅炉性能试验结果应按相应规程修正。若进行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低温省煤器等改造,应通过试验确定改造后锅炉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锅炉热效率和供电煤耗变化量。若进行制粉系统、燃烧器等改造,应通过试验确定改造后磨煤机出力、制粉单耗、锅炉飞灰和底渣可燃物、锅炉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和供电煤耗变化量。 二、汽轮机性能试验及修正 (一)汽轮机性能试验执行最新版《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的第1部分:方法A —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GB/T 8117.1)、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机宽准确度试验》(GB/T 8117.2)。原则上执行高标准规程。 (二)汽轮机性能试验应在额定工况下开展,不明泄漏量不大于新蒸汽流量的0.3%,试验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0.5%;汽轮机性能试验应开展两次,在修正到相同条件后,两次试验结果(汽轮机热耗率)的偏差不大于0.25%。 (三)汽轮机性能试验结果原则上应合理修正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或过热减温水流量)和凝汽器压力(或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度)等参数。变更设计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器减温水量(或过热器减温水流量)的综合升级改造,可不修正相应参数。汽轮机冷端系统改造,可参考相应标准,通过试验确定凝汽器压力及循环水泵功耗变化后,再确定供电煤耗变化,并计算节能量。

水电站防汛检查大纲

大通河流域电站防汛检查大纲 黄河中型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五年三月八日

大通河流域电站防汛检查大纲 1 检查防汛组织与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1.1 防汛组织健全。管理部建立健全以安全第一责任人为组长的防汛现场工作组,下设防汛现场工作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防汛办公室)和抗洪抢险队。 1.2 防汛任务明确,制定年度防汛工作目标、计划和应急预案。 1.3 防汛责任落实,各级防汛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 2 检查防汛规章制度是否健全 2.1上级有关部门的防汛文件齐备。 2.2 防汛现场工作组及其防汛办公室工作制度、汛期值班制度、汛期灾情报告制度、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制度、汛后防汛工作总结报告制度等各项制度齐备,并及时修订完善。 3 检查度汛方案和防汛措施制订情况 3.1 设计防洪标准内的洪水调度方案(包括汛限水位、下泄流量、闸门开启顺序规定等)。 3.2 超标准洪水的防洪预案。 3.3 流域水电站水库联合调度方案,水电站汛期经济运行方案,水文气象预报方案。 3.4 防御局部暴雨、支沟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预防措施。 3.5 防御水淹厂房的措施,防御泄洪雾化影响的措施。 4 检查水库上下游巡查工作 4.1 汛前对各水电站库区进行巡查,掌握坍塌、滑坡及其它不利于水库安全运行的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有重大问题的应及时报上

级主管单位和公司防汛办。 4.2 汛前应全面了解水库下游主河道行洪能力的变化情况,并报上级主管单位和公司防汛办。 5 检查汛前大坝监测情况 5.1 汛前运行水电站大坝详细检查情况(混凝土表面裂缝、渗漏、冻融、坝基坝肩及边坡稳定、下游冲刷变化情况等)。 5.2 运行水电站大坝监测资料整编分析情况(变形及扬压力、渗漏量等)。 5.3 运行水电站大坝安全定期检查情况。 6 检查泄洪设施检修维护与运行工作 6.1 泄洪设备、设施检查情况 利用汛前大通河流域枯水季节,分别利用生产厂用电和备用柴油发电机对各水电站泄洪闸工作闸门进行提落试验。详细检查机械部分动作正常、并作必要的保养。电气部分各测量仪表完好无损,指示正确,信号灯及人机对话屏显示状态与现场电气设备运行的状况相对应,闸门开度仪显示情况与闸门状况相符合, PLC运行正常。 6.2 厂内起重机、坝顶门机、尾水门机检查 厂内起重机检查各部件行走机构、起升机构,制动限位机构运转情况,各油箱油位正常,动力盘和控制回路进行全面清扫检查,检查动力电源供电正常,控制电源。 坝顶、尾水门机进行联动试验,检查液压抓梁穿脱销动作、穿脱销及抓梁就位信号、各部行走机构、起升机构、制动限位机构运转、

水电站自动化讲解

1. 7 数字式并列装置 1.7.1概述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微处理器(CPU)等器件构成的数字式并列装置,由于硬件简单,编程方便灵活,运行可靠,且技术上已日趋成熟,成为当前自动并列装置发展的主流。模拟式并列装置为简化电路,在一个滑差周期T s时间内,把S 假设为恒定。数字式并列装 置可以克服这一假设的局限性,采用较为精确的公式,按照 e 当时的变化规律,选择最佳的越前时间发出合闸信号,可以缩短并列操作的过程,提高了自动并列装置的技术性能和运行可靠性。数字式并列装置由硬件和软件组成,以下分别进行介绍。 图1.17 数字式并列装置控制逻辑图 1.主机。 微处理器(CPU)是装置的核心。 2.输入、输出接口通道。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输入、输出过程通道的信息不能直接与主机总线相连,它必须由接口电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任务。 3.输入、输出过程通道。 为了实现发电机自动并列操作,需要将电网和带并发电机的电压和频率等状态按照要求送到接口电路进入主机。 (1)输入通道。按发电机并列条件,分别从发电机和母线电压互感器二次侧交流电压信号中提取电压幅值、频率和相角差等三种信息,作为并列操作的依据。 1)交流电压幅值测量。采用变送器,把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然后由A /D 接 口电路进入主机。对交流电压信号直接采样,通过计算求得它的有效值。如图 1.18 所示。 2)频率测量。测量交流信号波形的周期T。把交流电压正弦信号转化为方波,经二 分频后,它的半波时间即为交流电压的周期T。 3)相角差e测量。如图1.19 所示,把电压互感器电压信号转换成同频、同相的方波信号。 (2)输出通道。自动并列装置的输出控制信号有: 1)发电机转速调节的增速、减速信号。

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纲

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 纲

用心整理的精品word文档,下载即可编辑!! 8号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纲批准: 审核: 编制: 大唐衡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2013年2月3日

8#机组启动试运行调试大纲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编写依据及说明 第三章工程概况 3.1 概述 3.2 8号机组主要设备参数 第四章启动试运行应具备的条件 第五章启动试运技术要点及措施 5.1 机组起动试运行前的检查 5.1.1引水系统的检查 5.1.2水轮机部分的检查 5.1.3调速系统及其设备的检查 5.1.4发电机部分的检查 5.1.5励磁系统的检查 5.1.6油、水、气系统的检查 5.1.7电气一次设备的检查 5.1.8电气二次系统及回路的检查 5.1.9消防系统及设备的检查 5.2 水轮发电机组充水试验 5.2.1 充水条件 5.2.2 尾水充水 5.2.3 蜗壳充水

5.3、机组启动和空转试验 5.3.1启动前的准备 5.3.2首次手动启动试验 5.3.3 调速器空载试验 5.3.4手动停机过程及停机后检查 5.3.5 机组过速试验及检查 5.4 机组自动开停机试验 5.4.1 自动开机需具备的条件 5.4.2机组LCU8自动开机至空载 5.4.3 机组LCU8自动停机 5.5、水轮发电机组空载试验 5.5.1 发电机短路升流试验 5.5.2 发电机升压试验 5.5.3 空载下励磁装置的调试 5.6 机组并列及负荷试验 5.6.1 水轮发电机组空载并列试验 5.6.2 280的自动假同期试验 5.6.3 280的自动准同期试验 5.6.4 计算机监控系统自动开机并网试验5.6.5 机组带负荷试验 5.6.6 机组甩负荷试验 5.6.7 低油压事故停机试验

新建300MW 火电机组性能考核试验

X X X X电厂 新建300MW 火电机组性能考核试验 项目建议书 编写: XX电力试验研究院 2004年12月6日

第一章、前言 根据原电力部电综[1998]112号文〈关于印发《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1998年版)》的通知〉和原电力部电建[1996]159号文〈关于颁发《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的通知〉要求,并根据设备合同的要求,结合新投产300MW火电机组实际,应对该机组进行性能考核试验。通过试验可使业主全面掌握机组实际的效率和煤耗、厂用电水平等性能指标,以便于管理;可使机组处于安全经济情况下运行,又能达到有关规程的要求。考核试验工作包括四个主要专业: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环保。考核的具体项目以上述“设备合同”、“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和“竣工验收规程”中规定的项目为准。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将以第一流技术人员和第一流的仪器设备为该机组的性能考核提供优质服务。把好新建机组质量关,为机组的安全、经济和可靠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第二章、试验目的 1.全面考核机组的各项性能指标,以作为工程竣工验收和设备买卖双方经济结算的主要依据; 2.全面掌握机组的热力特性及性能; 3.通过试验,确定设备各项经济指标,以便加强管理,如发电煤耗、厂用电耗、供电煤耗、机组最大出力及锅炉断油的最低稳燃负荷等; 4.对试验中发现的设备和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或措施。 第三章、性能试验考核项目 一、锅炉性能考核试验项目 1.1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 1.2 锅炉烟气排放特性;

1.3 锅炉各项热损失及热效率(3个负荷点); 1.4 锅炉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 1.5 锅炉升降负荷试验; 1.6 锅炉空预器漏风率试验; 1.7 锅炉辅机电耗考核。 本次锅炉性能考核试验标准按照国家标准《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10184-88标准执行。 二、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项目 2.1汽轮机最大连续出力; 2.2汽轮机的热耗率、汽耗率(3个负荷点); 2.3汽轮机高加切除工况的热耗率、汽耗率; 2.4汽轮机升降负荷试验; 2.5 汽轮机组热力设备及管道散热损失; 2.6 汽轮机组辅机电耗性能; 本次汽轮机性能考核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汽轮机性能试验规程》GB8117-87标准执行,主流量测量使用现场喷嘴。 三、发电机性能考核试验项目 1. 试验目的 验收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负荷温升试验考核电机的出力保证值和效率是否符合电机设计的技术要求,这对于把好新建机组质量关,为机组的安全、经济和可靠运行提供较为充分的科学技术依据。 2. 试验参照的方法和标准 发电机验收试验可按商务合同的规定,参照下列标准进行。 2.1 GB 755—87 电机基本技术条件; 2.2 GB/T7064—1996 透平型同步电机技术要求; 2.3 GB/T1029—93 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 2.4 GB 5321—85 用量热法测定大型交流电机的损耗及效率。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大修监理实施细则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大修监理实施细则 总则 1、本细则编制依据: (GB8564-88)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 (DL/T5038-1994) <<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艺导则>>。 (SD263-1988) <<焊接技术考核规程>>下福电厂水轮发电机组技术资料及图纸。 (GB/T 9652.2-1997) <<水轮发电机组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 2、本细则适用于大、中型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大修。 大修准备工作监理 1、承修单位应在机组大开始前,对机组有关部件进行修前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上报3F大监督领导小组。 2、承修单位应根据设计图纸,合同技术要求和有关的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检修规范,并结合现场条件,编制大修组织设计,报3F大修监督领导小组审核批准。 大修组织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大修项概况; 大修进度计划; 劳动力配置计划; 重点机构检修的技术方案及措施; 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安全及文明施工; 管理层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3、大修分项项目验收要求承修单位按有关设计图纸、合同技术要求和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自检合格后,填写《报验收申请表》并附有关资料、数据呈报3F大修监督领导小组,小组在接到承修单位通知后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组织有关单位、部门进行检查、验收。 大修过程监理 承修单位应按照监督领导小组批准的大修组织设计按章作业、文明施工,同时加强质量和技术管理,作好作业过程中资料的记录、收集与整理,并定期向监督领导小组报送。 承修单位应对工序质量进行自检,在三检合格基础上填报单元工程验收评定表,并经监督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检修。 重要部位的检修,承修单位应有技术人员、质检人员等在检修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同时监督人员必须现场旁站监督。 大修期间,承修单位必须每十天向监督小组报送详细的检修记录或原始检修记录复印件。对于检修过程中发生的质量事故,承修单位应立即填报事故报告单,分析产生质量事故的原因,提出处理措施,及时各监督机构报告,经监督小组批准后,方可进行处理。 为了确保检修质量,承修单位必须按照有关检修规范和设计资料、图纸、合同要求进行检修,对发生的违规作业行为,监督人员可发出违规警告、返工处理、直至停工整顿。 大修质量控制 一、导水机构检修 1、导水机构检修拆卸前,要对各导叶的端面间隙及立面间隙进行测量,并作好记录。 2、要求导叶内、外轴(孔)每个孔同轴,以保证导叶转动灵活。 3、导水机构的部件拆卸后,应进行清扫、清洗、检查和测量。 4、检查导叶内枢轴轴套(FZ-1),磨损过大,要求更换。

垃圾炉性能测试方案(DOC)

环保发电厂3×600t/d垃圾焚烧余热锅炉 性能测试方案 二00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Ⅰ. 概述 本试验方案是作为供应商对环保发电厂垃圾焚烧余热锅炉性能考核的要求而提出。 1.试验运行的条件 保证值的测量和分析应符合本考核规程所述的方法。 本考核试验应在以下条件下实施: (1)试验应当采用城市固体生活垃圾(MSW)进行。 原则上讲,在MCR(最大连续出力)负荷条件下的试验期间,不应使用 天然气,但可以用作补充燃料,以满足稳定燃烧条件的需要,特别是在 最小的负荷运行期间。 在整个试验期间,不应采用垃圾分解产生的沼气。 (2)采购商应为试验准备好足够量的垃圾。 垃圾应当具备适于试运行的性能。尤其是LHV(低位热值)和成分方面 的要求。LHV(低位热值)应当尽可能达到适宜于试验的规定值。 在垃圾料斗加料之前,操纵垃圾起重机,将垃圾在垃圾坑中充分搅拌混 和。 供应商可以要求采购商做调整,以获得性能合适的垃圾。 如果在试验中由于垃圾的特性而出现问题的话,供应商有权与采购商讨 论这一问题。 (3)采购商负责将炉渣和结块的飞灰渣运出厂区,以便不影响试验作业。 (4)如果试验结果不佳,但是判定只要通过合理地整改,可以提高设备性能, 则供应商应指导采购商要求做追加试验。 2.试验依据

(1) GB/T 18750-2008 《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炉》 (2)原电力部标准《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电综(1998)179号]》(3) ASME PTC4.3 《空预器性能试验规程》 (4) GB12145 《火电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标准》 (5) GB13223-2003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6)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7) GB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8) CJ/T3039-95《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3.试验目的 性能试验的目的是为了考核锅炉供货合同中规定的性能保证条款,主要考核以下内容: 表1:试验工况的设置

水电厂机组一次调频_试验大纲(修订稿)

水力发电厂 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试验大纲 (修订稿) 清江高坝洲水电厂 2007年5月

1、试验目的及依据 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依照《华中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和《四川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水电厂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以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情况下,测试并确定一组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一次调频性能要求。根据试验的情况及时投入机组的一次调频功能,对尚不能达到一次调频性能要求的机组调速器提出相关参数调整和技术改造建议,并重新组织试验。 2、技术指标 在《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需要通过现场试验进行验证的技术指标如下: 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5Hz以内; 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不大于4%; 3)最大调整负荷限幅:为确保一次调频投入后机组的安全运行,暂定一次调频的最大调整负荷限制幅度为机组额定负荷的±10%; 4)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 5)响应行为 (1)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4s;额定水头在50米以下的水电机组,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8s;

(2)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15s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90%; (3)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45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机组额定有功出力的±5%以内。 3、试验机组及调速器参数 1)一次调频试验的机组参数 水轮机型号: 发电机型号: 额定功率: 额定转速: 额定水头: 投用负荷范围(避开振动区): 制造厂家: 投运时间: 2)调速器系统参数 电气柜型号: 机械柜型号: 负载PID参数: 制造厂家: 投运时间: 4、试验准备及试验条件 1)试验准备 (1)现场试验的组织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材料力学性能拉伸试验报告 材化08 李文迪 40860044

[试验目的] 1. 测定低碳钢在退火、正火和淬火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强度与塑性性能。 2. 测定低碳钢的应变硬化指数和应变硬化系数。 [试验材料] 通过室温拉伸试验完成上述性能测试工作,测试过程执行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1.1试验材料:退火低碳钢,正火低碳钢,淬火低碳钢的R4标准试样各一个。 1.2热处理状态及组织性能特点简述: 1.2.1退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后,缓慢而均匀 的冷却称为退火。 特点:退火可以降低硬度,使材料便于切削加工,并使钢的晶粒细化,消除应力。1.2.2正火低碳钢: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5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称为正 火。 特点:许多碳素钢和合金钢正火后,各项机械性能均较好,可以细化晶粒。 1.2.3淬火低碳钢:对于亚共析钢,即低碳钢和中碳钢加热到Ac3以上30-50℃,在此 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使钢的组织全部变成奥氏体,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冷),使奥氏体来不及分解而形成马氏体组织,称为淬火。 特点:硬度大,适合对硬度有特殊要求的部件。 1.3试样规格尺寸:采用R4试样。 参数如下:

1.4公差要求 [试验原理] 1.原理简介: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是由拉伸破坏试验来确定的,由试验可知弹性阶段 卸荷后,试样变形立即消失,这种变形是弹性变形。当负荷增加到一定值时,测力度盘的指针停止转动或来回摆动,拉伸图上出现了锯齿平台,即荷载不增加的情况下,试样继续伸长,材料处在屈服阶段。此时可记录下屈服强度R 。当屈服到一定 eL 程度后,材料又重新具有了抵抗变形的能力,材料处在强化阶段。此阶段:强化后的材料就产生了残余应变,卸载后再重新加载,具有和原材料不同的性质,材料的强度提高了。但是断裂后的残余变形比原来降低了。这种常温下经塑性变形后,材料强度提高,塑性降低的现象称为冷作硬化。当荷载达到最大值Rm后,试样的某一部位截面开始急剧缩小致使载荷下降,至到断裂。 [试验设备与仪器] 1.1试验中需要测得: (1)连续测量加载过程中的载荷R和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Lu-Lo)数据。(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给出应力-应变曲线) (2)两个个直接测量量:试样标距的长度 L o;直径 d。 1.2试样标距长度与直径精度:由于两者为直接测量量,工具为游标卡尺,最高精度为 0.02mm。 1.3检测工具:万能材料试验机 WDW-200D。载荷传感器,0.5级。引伸计,0.5级。 注1:应力值并非试验机直接给出,由载荷传感器直接测量施加的载荷值,进而转化成工程应力,0.5级,即精确至载荷传感器满量程的1/500。 注2:连续测试试样上某段的伸长量由引伸计完成,0.5级,即至引伸计满量程的1/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