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子泡腾颗粒剂制备工艺

枳椇子泡腾颗粒剂制备工艺
枳椇子泡腾颗粒剂制备工艺

枳椇子泡腾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摘要】筛选枳椇子泡腾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颗粒中总黄酮的含量。使用水煮法提取枳椇子中的黄酮,按不同辅料配比制备枳椇子泡腾颗粒剂,以成型性、溶化性、口感、粒度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配比为淀粉∶糊精∶蔗糖=3∶2∶1。配方制备工艺简便可行,颗粒外观优良,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要求。

【关键词】枳椇子;泡腾颗粒剂;总黄酮

作者简介:周林华(1980—),男,助教,江西新建人,主要从事医学教学与研究。

枳椇子(hovenia dulcis)为属鼠李科拐枣属植物,又名木蜜、鸡距子,主产于四川、湖北、浙江、江苏、江西、福建等地[1]。其药用部分为带有肉质果柄的果实或种子,为养阴、生津、润燥、止渴、凉血类药物,中医认为其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主治酒毒、烦热、口渴、呕吐等症[2],是集药用食用为一体的现代保健中药,其所含黄酮具有抗脂质过氧化和保护肝损伤作用[3,4]。由于泡腾剂具有保存和携带方便、崩解快速、服用方便、起效迅速等优点,本实验将枳椇子提取液浓缩制成泡腾颗粒剂,以扩大其应用范围。

1.仪器与试剂

shz-iii型循环水真空泵(上海荣亚生化仪器厂);旋转蒸发器re-3000(上海荣亚生化仪器厂)。

硬胶囊的制备工艺报告

硬胶囊的制备工艺报告 前言 胶囊剂(capsules)系指药物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 胶囊剂具有下列特点:(1)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 (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3)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装入不透光胶囊中,防护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4)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5)可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硬胶囊剂系将固体药物填充于空硬胶囊中制成。硬胶囊呈圆筒形,由上下配套的两节紧密套合而成,其大小用号码表示,可根据药物剂量的大小而选用。硬胶囊剂的制备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和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套合、封口、包装等工艺过程[1]。 1.空胶囊 1.1囊材的选择 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是由骨、皮水解而制得的。由酸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A 型明胶,等电点pH7~9;由碱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B型明胶,等电点pH4.7~5.2。 以骨骼为原料制得的骨明胶,质地坚硬,性脆且透明度差;以猪皮为原料制得的猪皮明胶,富有可塑性,透明度好。为兼顾囊壳的强度和塑性,采用骨、皮混合胶较为理想。 还有其他胶囊,如淀粉胶囊、甲基纤维素胶囊、羟丙甲纤维素胶囊等,但均未广泛使用。 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 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入增稠剂琼脂等。 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2%~3%)。 为美观和便于识别,加食用色素等着色剂。 为防止霉变,可加防腐剂尼泊金等。 以上组分并不是任一种空胶囊都必须具备,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1.2空胶囊的制备工艺 溶胶→蘸胶(制胚)→干燥→脱模→裁割→套合等六个工序,主要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1]。生产环境应达10000级,温度10~25℃,RH35%~45%。 2.HPMC用作硬胶囊剂 该剂是由身、帽紧密套合的胶壳内填充药物而成,可装填粉末、颗粒,亦可填充油状液、混悬液、糊状物,在各种药物剂型中,其产值已与片剂、注射剂相近。 胶壳以往一般以明较作基质,其是哺乳动物骨、皮中不溶性纤维蛋白胶朊,并含有一定

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集锦

实验十三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硬胶囊制备的一般工艺过程,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胶囊的方法;2.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内容及方法。 二.实验提示 硬胶囊剂系指将药物盛装于硬质空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制剂。 药物的填充形式包括粉末、颗粒、微丸等,填充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硬胶囊剂制备的关键在于药物的填充,以保障药物剂量均匀,装量差异合乎要求。 药物的流动性是影响填充均匀性的主要因素,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物,需加入适宜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流动性,减少分层。本次实验采用湿法制粒:加入粘合剂将药物粉末制得颗粒后,采用胶囊板手工填充,将药物颗粒装入胶囊中即得。 制得硬胶囊按中国药典2000 年版胶囊剂通则中有关规定进行质量检查。 三.实验内容 1.药物颗粒的制备 【处方】双氯灭痛(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 )3.75g 淀粉浆10% (Starch paste )适量 淀粉(Starch )30.0g 【制法】将主药双氯灭痛研磨成粉末状,过80 目筛,与淀粉混匀,以10% 淀粉浆制软材,将软材过20 目筛制湿颗粒,将湿颗粒于

60~70 ℃烘干,干颗粒用20 目筛整粒,即得。 2.硬胶囊的填充 采用有机玻璃制成的胶囊板填充。板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数百孔洞。先将囊帽、囊身分开,囊身插入胶囊板孔洞中,调节上下层距离,使胶囊口与板面相平。将颗粒铺于板面,轻轻振动胶囊板,使颗粒填充均匀。填满每个胶囊后,将板面多余颗粒扫除,顶起囊身,套合囊帽,取出胶囊,即得。 3.质量检查 【外观】表面光滑、整洁、不得粘连、变形和破裂,无异臭。 【装量差异检查】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 平均装量装量差异限度 小于0.3g ± 10% 大于或等于0.3g ± 7.5% 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 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不能损失囊壳),硬胶囊壳用小刷或其它适宜的用具(如棉签等)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得每粒内容物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胶囊不得多于2 粒。并不得有1 粒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1 倍。 【崩解时限】崩解系指固体制剂在检查时限内全部崩解溶散或成碎粒,除不溶性包衣材料或破碎的胶囊壳外,应通过筛网。凡规定检查溶出度、释放度或融变时限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根据中国药典2000 年版规定,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限为30 分钟。

模块十一硬胶囊剂的灌装

硬胶囊剂制备课件 一、职业岗位 硬胶囊剂灌装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 二、学习目标 1.能独立从事本岗位操作。 2.了解典型充填机的简单构造、工作原理。 3.能正确操作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及清洁保养。 4. 能在胶囊剂生产中对质量控制。 5. 了解胶囊剂基础知识。 6. 能正确填写生产记录。 三、教学设计: 本岗位教学主要是针对实训特性,以当代制药企业生产模式为基点,按GMP 标准和要求,通过现场教学,产教给合,加强学生对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的感性认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化学生在社会就业实践中的动手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意识。 1、按进入洁净区程序进入胶囊生产岗位,了解硬胶囊剂灌装各设备,近距离观察充填机、抛光机、吸尘机、吸尘器、水环式真空泵等设备,概略讲述各设备与胶囊灌装的关联作用。 2、重点讲解胶囊充填机与药物接触(胶囊灌装)的上部三大机构、各构件在胶囊灌装过程中的独立与关联作用、用图表形式逐工位讲解,使学生加深对充填机如何完成胶囊剂的灌装工作原理的理解,二课时理论授课。 3、让学生自行完成灌装前应做的各项检查,依据生产指令单内容完成物料计算、领料、计量器具的检查与校正、原辅料规格、质量标准和检查、称量过程,纠正并规范学生操作中错误。 4、指导学生以本岗位各项SOP 要求,进行开机前的各项检查及准备,劳动保护和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正式开机,通过实际操作与图表联系,演示和讲解充填各工位工作流程。之后要求每位学生正确操作全自动胶囊充填机。 6、在胶囊剂灌装生产过程中,胶囊充填过程的质量标准自检测项目,重点讲述装量差异产生的原因分析、调整方法与注意事项,二课时胶囊剂灌装的实际操作。 7、讲解胶囊充填机设备简单故障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注意事项及设备维护保养要点。 8、灌装结束后的对物料处理,技术经济指标(物料平衡、收得率)的计算。掌握对设备清洁、消毒程序与方法和维护保养要点,更换品种时模块更换的调式与调整。一课时的设备清洁、消毒实际操作。 9、逐个对学生提问,要求其他学生互动,纠正在回答问题上的理解错误,巩固所学知识,进入综合评分考核。提问与学生互动回答半课时。 10、清场,指导学生正确填写各项记录、表格。半课时。

胶囊剂的制备

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28 洁净煤技术 2008年第14卷第4期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性质的影响 苗 鹏,徐振刚,王乃继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北京100013) 摘要:以活性氧化铝为载体,以硝酸钴为钴源考察了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采用浸渍法分别用慢速干燥法和快速干燥法制备不同钴含量的Co /A l 2O 3催化剂。表征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法制得的F T 合成催化剂的性质具有比较大的差异。 关键词:浸渍法;钴基催化剂;比表面积 中图分类号:TQ 426;O 643 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6772(2008)04 0028-03 收稿日期:2008-05-12 作者简介:苗鹏(1983-),男,山东滨州人,2005年8月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同年进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学位。 干燥过程对催化剂活性组分的分布有较大的影响。B .德尔蒙、陈信华等[1,2] 认为干燥过程中迁移 和活性组分再分布情况,除浸渍操作外,干燥速率对负载型催化剂活性组分分布亦有影响。当溶液从载体颗粒表面蒸发的速率小于表面张力作用下溶液从颗粒内迁移的速率时,称为慢速干燥。慢速干燥时,热量从载体颗粒外部传递到其内部,产生一个温度梯度,载体颗粒外表面上或靠近外表面的毛细孔中的溶剂总是先蒸发,随着载体颗粒外部溶剂的蒸发,内部溶质随同溶剂一起向载体颗粒外部迁移,当溶液达到饱和浓度时,溶质开始从载体颗粒外部或颗粒孔口处沉淀出来。溶剂不断蒸发,溶质迁移不断沉淀,使得载体颗粒表面上活性组分含量高于颗粒内部,引起活性组分分布不均匀。而快速干燥过程中,溶液蒸发速率大于毛细管内迁移速率,孔内弯月形液面在干燥过程中不断下降,当活性组分浓度达到饱和时,活性组分就会沉积在孔壁或扩散到剩余的溶液中,活性组分形成均匀分布。 1 实验部分 浸渍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可以分为浸渍,干燥,焙烧3个部分。其中,浸渍液的浓度,浸渍时间,以及之后的干燥,焙烧都会对催化剂造成影响。制取的催化剂浸渍时间均为24h ,不予考虑浸渍时间的影响。 为了制取不同质量分数的催化剂,配制了不同 浓度的硝酸钴浸渍液。浸渍结束后,一部分采用慢速干燥,在较低温250!灼烧;另一部分采用红外快速干燥,较高温400!灼烧。然后对制备的催化剂进行表征,研究不同的制备方式对催化剂结构,性质的影响。将慢速干燥,低温灼烧的制备方式称为方法一,所制备的催化剂称为催化剂?;快速干燥,高温灼烧的制备方式则称为方法二,所制备的催化剂称为催化剂#。1 1 表征方法 (1)X 射线衍射(XRD )(2)扫描电镜(SE M )(3)透射电镜(TE M )(4)比表面及孔结构测试(5)程序升温还原(TPR )测试 1 2 形貌特征 虽然催化剂平均孔径较小,制备的催化剂颗粒尺寸也较小,但是扫描电镜中还是能够看到明显的催化剂颗粒。选取两幅SE M 图片比较,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催化剂#颗粒尺寸要小于催化剂?的颗粒尺寸。 为了更明显的比较两者的区别,将催化剂的TE M 图片对比列于图2中。显然,催化剂#更趋向于不规则,这应该是由于快速干燥所造成的结晶程度较低造成的。1 3 晶相特征 采用Scherer 公式可计算出2种制备方法下的

硬胶囊的生产工艺

中药制剂一胶囊 中药制剂在中国创用其早,夏商时代(约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已有药酒、汤液的制作和应用。《内经》载医方13首(实有12首),记述了汤、丸、散、育、丹等剂型,并对各种制剂的制法、用法用量及适应证均有较明确的规定。伟大的医药学家张仲景(公元142?219年)编著《伤寒论》和《金匾要略》,两书共收医方314首,其中记载有煎剂、浸剂、丸剂、散剂、酒剂、浸膏剂、糖浆剂、洗剂、软膏剂、栓剂等十余种剂型。书中各种制剂的药物加工炮制功、加水量、煮取量、用法用量等项均有明确规定,制剂的制备方法更为完备,其中很多内容蕴涵着相当深刻的道理。此外,书中首次记载了用炼蜜、淀粉糊及动物胶汁做为药剂的赋形剂,至今仍在沿用。 中药制剂的发展不是追求数量,而是在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注意选题与设讣,在“理、法、方、药、剂(型)、工(艺)、质(量)、效(疗效)"八字纲领指导下,研制出治证明确、组方合理.剂型适宜、工艺先进、质量可壽、疗效显著的安全有效稳定的新中成药。随着中药工业的成熟,中药已经不再局限于丸散膏丹,出现了许多新型的中药制剂,胶嶷、微粪、包合物、固体分散剂等等。 硕胶囊是指把一定量的原料提取物或原料粉末直接充填于空心胶囊中,或将儿种原料粉末混合均匀分装于空心胶粪中而制成的保健食品。主要成型材料是明胶,以骨骼为原料制成的骨明胶质坚性脆,以猪皮为原料制成的猪皮明胶可塑性好,以骨、皮混合明胶较为理想。为增加其坚韧性与可塑性,可加入适量的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为减小其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增稠剂琼脂等:对光敬感的药物,可加遮透剂二氧化钛 (2%?3%);为增加美观,便于鉴别,可加入柠檬黄、胭脂红等食用染料做 着色剂;为防止胶囊霉变,可加入防腐剂尼泊金等。必要时亦可加入芳香性矫味剂。 胶粪剂分为硬胶嶷、软胶粪(胶丸)、肠溶胶囊、缓释胶龔与控释胶嶷。 而硬胶羹剂系指将药物,或加辅料制成的粉末、颗粒、速释或缓控释小球,充填于空心胶靈中制成。药品标准规定胶粪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渗漏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应按照《中国药典》进行装量差异、崩解时限、微生物限度及其他项U检査,应符合规定。胶嶷剂应密封贮存,存放环境温度不应过高,湿度适宜,以防止发霉、变质。 1?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流程通常为: 制备空粪T药物和辅料混合T胶粪的填充与套合T整理f包装T质检T成品空心胶囊的规格从小到大分为:5、4、3、2、1、0、00、000号共8种,比较常用的胶囊规格是0号?5号。空胶獎的制备大体经过:溶胶T?胶T干燥 T拔壳T截割T整理等工序。硬胶粪剂中除药物外,常用的辅料还有稀释剂如淀粉、

催化剂的设计

存檔日期:存檔編號: 北京化工大學 研究生課程論文 課程名稱:_____________ 課程代號:_____________ 任課教師: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專業:_____________ 學號: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績:_____________

提高中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材料效率的半導體異質結型催化劑CaFe2O4–PbBi2Nb1.9W0.1O9設計 一、設想的描述 1、光催化水分解的目的及應用價值。 氫能已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無污染的綠色能源,其燃燒值高且燃燒後唯一的產物是水,對環境不會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氫能開發是解決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的理想途徑。在眾多氫能開發的手段和途徑中,通過光催化劑,利用太陽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氫是最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開發高效、廉價的實用光催化劑是實現這一過程的關鍵,也成為當前國際能源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2、光催化分解水反應機理 像其他的催化反應一樣,光催化水的分解開始當一個半導體催化劑開始吸收比它的帶隙能量強的光子。這些吸收使得處於導帶的電子被激發並且在半導體的價電子帶產生了空穴就像圖1展示的那樣。[1]光電子和空穴氧化和還原水,產生了2:1混合著的氫氣和氧氣通過以下的反應。 氧化反應:H2O + 2h+→2H+ + 1/2O2(1) 還原反應:2H+ + 2e?→H2 (2) 總的反應方程式:H2O →H2 + 1/2O2 (3) 總的反應方程包括四個電子轉移(每生成摩爾氧氣)通常是通過金屬和金屬氧化物助催化劑(在圖中用cat1和cat2表示)附著在半導體表面。這些助催化劑為催化反應提供電子和反應的活性中心。[2]這個反應包括標準Gibbs自由能變化△G=237KJ/mol(1.23eV每轉移一個電子)。實際上,一些超電勢可以加速

第二章催化剂制备、性能评价及使用技术

第二章催化剂的制备、性能评价及使用技术 1.多相催化剂常用哪些方法来制备?为什么制备固体催化剂都需要经过热处理,其目的是什么? 多相催化剂常用的制备方法有:(1)天然资源的加工,结构不同,含量不同的硅铝酸盐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条件加工后能适用于某一特定的催化反应;(2)浸渍法,将载体置于含活性组分的溶液中浸泡,达到平衡后将剩余液体除去,再经干燥、煅烧、活化等步骤即得催化剂。此法要求浸渍溶液中所含活性组分溶解度大、结构稳定、受热后分解为稳定的化合物;(3)滚涂法和喷涂法,滚涂法是将活性组分先放在一个可摇动的容器中,再将载体布于其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滚动,活性组分逐渐粘附其上,为了提高滚涂效果,有时也添加一定的粘合剂。喷涂法与滚涂法类似,但活性组分不同载体混在一起,而是用喷枪附于载体上;(4)沉淀法,在含金属盐类的水溶液中,加进沉淀剂,以便生成水合氧化物、碳酸盐的结晶或凝胶。将生成的沉淀物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得催化剂;(5)共混合法:将活性组分与载体机械混合后,碾压至一定程度,再经挤条成型,最后缎烧活化;(6)沥滤法(骨架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活性组分金属和非活性金属在高温下做成合金,经过粉碎,再用苛性钠来溶解非活性金属即得;(7)离子交换法: 是在载体上金属离子交换而负载的方法, 合成沸石分子筛一般也是先做成Na型,需经离子交换后方显活性;(8) 均相络合催化别的固载化: 将均相催化剂的活性组分移植于载体上, 活性组分多为过渡金属配合物,载体包括无机载体和有机高分子载体。优点是活性组分的分散性好,而且可根据需要改变金属离子的配体。制备各固体催化剂,无论是浸渍法,沉淀法还是共混合法,有的钝态催化剂经过缎烧就可以转变为活泼态,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活化。 所以,催化剂在制备好以后,往往还要活化;除了干燥外,还都需要较高温度的热处理-煅烧的目的:1)通过热分解除掉易挥发的组分而保留一定的化学组成,使催化剂具有稳定的催化性能。2)借助固态反应使催化剂得到一定的晶型、晶粒大小、孔隙结构和比表面。3)提高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2.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原理是什么?金属盐和沉淀剂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原理是沉淀反应,金属盐一般首选硝酸盐来提供无机催化剂材料所需的阳离子;金、铂、钯等贵金属不溶于硝酸,但可溶于王水。 沉淀剂的选择原则是:(1)尽可能使用易分解并含易挥发成分的沉淀剂;(2)沉淀便于过滤和洗涤;(3)沉淀剂自身的溶解度要足够大;(4)沉淀物的溶解度应很小;(5)沉淀剂必须无毒,不造成环境污染。

催化剂设计

存档日期:存档编号: 北京化工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 课程代号: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提高中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材料效率的半导体异质结型催化剂CaFe O4–PbBi2Nb1.9W0.1O9设计 2 一、设想的描述 1、光催化水分解的目的及应用价值。 氢能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其燃烧值高且燃烧后唯一的产物是水,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氢能开发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在众多氢能开发的手段和途径中,通过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最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开发高效、廉价的实用光催化剂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也成为当前国际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光催化分解水反应机理 像其他的催化反应一样,光催化水的分解开始当一个半导体催化剂开始吸收比它的带隙能量强的光子。这些吸收使得处于导带的电子被激发并且在半导体的价电子带产生了空穴就像图1展示的那样。[1]光电子和空穴氧化和还原水,产生了2:1混合着的氢气和氧气通过以下的反应。 氧化反应:H2O + 2h+→ 2H+ + 1/2O2(1) 还原反应:2H+ + 2e?→ H2 (2) 总的反应方程式:H2O → H2 + 1/2O2 (3) 总的反应方程包括四个电子转移(每生成摩尔氧气)通常是通过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助催化剂(在图中用cat1和cat2表示)附着在半导体表面。这些助催化剂为催化反应提供电子和反应的活性中心。[2]这个反应包括标准Gibbs自由能变化△G=237KJ/mol(1.23eV每转移一个电子)。实际上,一些超电势可以加速反应,所以半导体能承受的电压应该大于等于1.6-1.8eV在水的分解中。为了吸收更多的可见光的照射,半导体的电压应该小于2.2eV。除此之外,为了还原和氧化水,导带应该位于一个比水的还原电势更负的位置(0V NHE),然而价电子带应该比水的氧化态更正(1.23V NHE)如图1。因此,可见光下水分解的催化材料应该满足这两个关于带隙能量(1.6-1.8eV

固体制剂生产工艺重点

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滴丸剂、膜剂等属于常用的固体制剂 固体制剂的共性:(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2)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药物-----粉碎----过筛----混合----造粒----压片-----片剂 散剂颗粒剂 胶囊剂 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1)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粉碎,崩解)(2)增大溶解速度常数(加强搅拌) (3)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等) 口服制剂吸收的快慢顺序:溶液剂> 混悬剂> 散剂> 颗粒剂> 胶囊剂> 片剂> 丸剂散剂具有以下一些特点:①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 ②外用覆盖面积大,可以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等作用; 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 ④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 粉碎操作的意义:有利于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以及生物利用度; 有利于各成分的混合均匀; 有利于提高固体药物在液体、半固体、气体中的分散度; 有助于从天然药物中提取有效成分等。 筛分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均匀的粒子群 混合(mixing)将两种以上组分的物质均匀混合的操作统称为混合。混合操作以含量的均匀一致为目的,是保证制剂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大批量生产时的混合方式:搅拌和容器旋转方式 散剂包装与储存的重点在于防潮,散剂的吸湿特性及防止吸湿措施成为控制散剂质量的重要内容 颗粒剂(Granules)是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配合而制成的颗粒状制剂。一般按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分为可溶性颗粒剂、混悬型颗粒剂和泡腾性颗粒剂。 颗粒剂是可以直接吞服,也可以冲入水中饮入,应用和携带比较方便,溶出和吸收速度较快。颗粒剂的特点:(1)飞散性、附着性、团聚性、吸湿性等均较少; (2)服用方便,可根据需要制成色、香、味具全的颗粒剂; (3)可对颗粒剂进行包衣,使颗粒剂具有防潮性、缓释性或肠溶性等,但必须保证包衣的均匀性; (4)多种颗粒混合时易发生离析现象,从而导致剂量不准确 颗粒剂的制备技术—工艺流程 制粒常用辅料:填充剂\润湿剂\粘合剂\崩解剂 填充剂---包括稀释剂(增加片剂的重量和体积)与吸收剂(主要作用是吸收处方中的液体)常用填充剂 淀粉、糊精、糖粉、乳糖、甘露醇与山梨醇(咀嚼片)、微晶纤维素(MCC)、预胶化淀粉(可压性淀粉)、无机盐:硫酸钙、药用碳酸钙等( 吸收剂) 制粒常用辅料——润湿剂

催化剂工程设计论文

催化剂工程进展评述 杨闯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 102200) 摘要:催化剂工程是一门比较前言的新学科,在推动化学产业及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基于工业催化剂的生产制造、评价测试、设计开发和操作使用上,它涉及到多学科的交叉渗透。随着现代物理手段和电子计算机的介入,已经取得了新的发展。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掌握该学科,促进催化剂在工业中应用,有必要研究其当前的的发展状况。 关键字:催化剂工程;评价测试;设计开发;操作使用;工业催化剂 The Reviewed of Catalyst Engineering Progress Yang Chua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Beijing 102200,China) Abstract:Catalyst engineering is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of new discipline,and has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emical industry and other industries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catalyst evaluation test,desig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use of operation,catalyst engineering involves multi-discipline cross penetration.With the intervention of modern physical means and computer,it has made a new development.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discipline,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catalyst in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its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Key words:catalyst engineering;evaluation test;design and development;the use of operation;industrial catalyst 引言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催化剂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催化剂的更新换代日新月异,新型催化剂已经渗透到石油炼制工业、化学工业、高分子材料工业、生物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医药工业以及环境保护产业的绝大部分工艺过程中[1]。 经典的催化科学涵盖面广,然而,应用于化工生产的催化科学适于将其研究领域划分为工业催化剂和催化剂工程两个不同层次的子领域。前者偏重于工艺和普及,后者重于工艺和提高。目前,催化剂工程仍然是一门前言新学科,它立足于经典催化剂科学和化学动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学、计算机应用化学以及表面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交界面上,以工业催化剂的制造生产、评价测试、设计开发、操作使用等工程问题为其研究对象[2],是化工行业专门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知识。由于现代物理手段的介入,以及电子计算机用于化工催化,已经大大帮助了人们认清催化剂现象背后的物理化学本质,从而充实了催化剂理论的准确性以及预见性,并且大大提高了工业催化剂设计开发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同时使之由长期以来的盲目定型试探,向精确的定量计算转化,进而由技艺型向科学型转化,这一发展形式已使人们看到了化工催化这一革命性转变的前兆。 需要指出的是,催化剂工程与我们所熟悉的化学反应工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以研究反应器中运转的催化剂为主,后者则以研究工业反应器为主。一旦定型的工业反应器,其结构往往相对稳定,更新较慢。然而,催化剂定型生产后,换代开发却相当的频繁,随之而来的装置扩容、挖潜、节能、增效等成果就源源而来,而若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来。 在本文中将从催化剂的制造生产、评价测试、设计开发和操作使用等方面的进展对催化剂工程进行简单评述。

胶囊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两篇

胶囊剂的制备实验报告两篇 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能进行硬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充填空胶囊→质量检查→包装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

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M1)与平均装量(M2),装量差异=M1-M2/M2。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三、材料和仪器

脱硝催化剂的选型与设计(优.选)

脱硝催化剂的选型与设计 1)、在高钙工况下,CaO会导致催化剂失活速率加快,因此需要较大的设计裕量。当煤质或飞灰中的CaO含量小于5%时,其对催化剂的设计影响不大,催化剂的设计用量主要取决于SCR系统入口NOX浓度、烟气流量、要求的脱硝效率等参数。当CaO含量超过5%以后,其对催化剂的设计影响开始变得显著,在同样的工况条件下,催化剂用量受CaO含量影响很大。随着CaO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用量呈线性递增,特别是当CaO含量在30%左右时,催化剂用量比低钙工况下的用量增加25%左右。 2)、在高飞灰工况下,应选用孔径大、截距大、烟气通过性好的催化剂型号,减少积灰堵塞的风险。当烟气中飞灰浓度在50~60 g/Nm3,甚至更高时,此时平板式催化剂由于其烟气通道截面较蜂窝式大,高

飞灰工况下烟气和飞灰的通过性好等优点,选用平板式催化剂不易积灰堵塞,运行安全性较高。当飞灰浓度小于50 g/Nm3 时,由于板式催化剂几何比表面积比蜂窝式小,同样的工程条件下,板式催化剂用量要比蜂窝式多约20~40%。通常,当蜂窝式催化剂的孔数每增加一级,如从18×18孔向上增加为19×19孔时,对于同一工程项目,催化剂的设计用量可以减少在5%以上,由此可以节约催化剂采购成本5%以上。但是,孔径变小后,烟气通过性差,在高飞灰条件下,极易发生飞灰的架桥堵灰,催化剂一旦发生飞灰架桥,就会发生“累积”效应,即当催化剂部分孔道发生堵塞时,相对的使其他未堵塞的孔道通过的飞灰量急剧增大,再运行不长的时间,整个催化剂都会发生严重堵塞。 3)、在飞灰硬度较大的工况,选用标准壁厚催化剂可以提高运行安全性;催化剂壁厚的选择与飞灰的浓度及飞灰的硬度有关。研究表明,

XX胶囊剂生产工艺验证文件 (1)

XX胶囊工艺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组织与实施 该工艺验证工作由生产部负责组织,质检部、动力设备部、生产车间有关人员参与实施。 验证小组成员 组长:副组长:

目录1验证的目的和范围 2工艺验证小组成员及职责划分 3有关背景材料 3.1产品概况 3.2背景 3.3 生产工艺 3.4 主要生产设备 3.5 饮用水、纯化水 3.6 生产环境 3.7 与本验证方案相关文件及规程 4工艺验证 4.1原药材的拣选和清洗 4.1.1目的 4.1.2操作方法 4.1.3 评价标准 4.1.4收集验证资料 4.1.5小结 4.2 原药材的干燥 4.2.1目的 4.2.2操作方法 4.2.3 评价标准 4.2.4 收集验证资料 4.2.5 小结

4.3提取、浓缩 4.3.1目的 4.3.2 操作方法 4.3.3评价标准 4.3.4 收集验证资料4.3.5 小结 4.4 药材的粉碎 4.4.1目的 4.4.2 操作方法 4.4.3 中间控制标准4.4.4 收集验证资料4.4.5 小结 4.5 干膏粉 4.5.1目的 4.5.2 操作方法 4.5.3 中间控制标准4.5.4 收集验证资料4.5.5 小结 4.6批混 4.6.1目的 4.6.2 操作方法 4.6.3 中间控制标准4.6.4 收集验证资料4.6.5 小结

4.7胶囊充填 4.7.1目的 4.7.2 操作方法 4.7.3 中间控制标准 4.7.4 收集验证资料 4.7.5 小结 4.8铝塑包装 4.8.1目的 4.8.2 操作方法 4.8.3 中间控制标准 4.8.4 收集验证资料 4.8.5 小结 4.9外包装 4.9.1目的 4.9.2 操作方法 4.9.3 中间控制标准 4.9.4 收集验证资料 4.9.5 小结 5XX胶囊成品质量检查及成品率6包装材料的物料平衡 7验证批次 8验证周期 9验证结果收集及整理 10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实验 胶囊剂的制备

实验九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过程及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2.学习半自动胶囊填充机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制成的固体制剂。主要供口服用,也可用于直肠、阴道等。 空胶囊的主要材料为明胶,也可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盐类、聚乙烯醇、变性明胶及其他高分子化合物,以改变胶囊的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的目的。 根据胶囊剂的硬度与溶解和释放特性,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与软胶囊、肠溶胶囊和缓释胶囊。硬胶囊剂的一般制备工艺流程为: 1.空胶囊与内容物准备 空胶囊分上下两节,分别称为囊帽与囊体。空胶囊根据有无颜色,分为无色透明、有色透明与不透明三种类型;根据锁扣类型,分为普通型与锁口型两类;根据大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八种规格,其中000号最大,5号最小。 内容物可根据药物性质和临床需要制备成不同形式的内容物,主要有粉末、颗粒和微丸三种形式。 2.充填空胶囊 大量生产可用全自动胶囊充填机或半自动胶囊填充剂充填药物,填充好的药物使用胶囊抛光机清除吸附在胶囊外壁上的细粉,使胶囊光洁。 小量试制可用胶囊充填板或手工充填药物,充填好的胶囊用洁净的纱布包起,轻轻搓滚,使胶囊光亮。 3.质量检查 充填的胶囊进行含量测定、崩解时限、装量差异、水分、微生物限度等项目的检查。 胶囊剂的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取供试品20粒,分别精密称定重量后,倾出内容物,硬胶囊用小刷或其他适宜的用具拭净;再分别精密称定囊壳重量,求出每粒内容物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按规定,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1粒超出限度1倍。 胶囊剂装量差异限度 4.包装及贴标签质量检查合格后,定量分装于适当的洁净容器中,加贴符合要求的标签。

(完整版)胶囊剂试题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 一、名词解释 休止角;CRH;真密度;堆密度;散剂;倍散;颗粒剂;胶囊剂;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 二、是非题 1、粉体的休止角越大,其流动性越好。 2. 用库而特计数器测得的粒径为有效径,用沉降法测得的粒径为等价径。 3. 药筛的目数越大,孔径也越大 4. 1号筛的孔径比9号筛的孔径大 5、空胶囊规格种,0号胶囊较2号胶囊小。 6.空胶囊有多种规格,常用为0-5号,号数越大,容积越小。 7. 散剂有内服、外用的。() 8.胶囊剂做了溶出度检查就不用作崩解检查。() 9.液体药物不能做成胶囊剂。() 10.硬胶囊的崩解时限为30min。() 三、填空题 1.粉碎时,粉碎机的机械能主要转变成____________才能体现粉碎效率。 2.药筛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 对组分比例差异很大的物料进行混合时,应采用_________________法为佳。 4.小剂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通常称为___________。 5.散剂的制备过程由粉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剂量、包装等。

6. 散剂混合时若两组分的堆密度大小差异较大,则一般将堆密度 ______________者先放入研钵内,再加堆密度______________者适当研匀。 7.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情况,颗粒剂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三种。 8.哪二种剂型装入胶囊壳后,即成为胶囊剂:______、______。 9.胶囊剂平均装量为0.30g以下,其装量差异限度为______;平均装量为0.30g 或0.30g以上,其装量差异限度为______。 10. 软胶囊剂制备方法主要有______法与______法。 三、单项选择题 1、根据Stock’s方程计算所得的直径 A、定方向径 B、等价径 C、体积等价径 D、有效径 E、筛分径 2、表示各个粒径相对应的粒子占全粒子群中的含量百分量的粒度分布是 A、频率分布 B、累积分布 C、对应分布 D、数率分布 E、积分分布 3、采用气体吸附法可测定 A、粉体松密度 B、粉体孔隙率 C、粉体比表面积 D、粉体休止角 E、粉体粒径 4、采用哪种方法可测定粉体比表面积 A、沉降法 B、筛分法 C、显微镜法 D、库尔特记数法 E、气体吸附法 5、粉体学中,用包括粉粒自身孔隙和粒子间孔隙在内的体积计算的密度称为 A、堆密度 B、粒密度 C、真密度 D、高压密度 E、空密度 6、粉体的流动性可用下列哪项评价 A、接触角 B、休止角 C、吸湿性 D、释放速度 E、比表面积 7、固体的润湿性由什么表示

胶囊剂

第十一章、胶囊剂 学习要点: 1掌握胶囊剂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对充填药物的要求。 3熟悉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以及囊材的组成和附加剂的种类。 4了解空心胶囊的规格。 [A型题] 1.关于胶囊剂叙述错误的是(A ) A胶囊剂分硬胶囊剂与软胶囊剂两种 B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 C药物装入胶囊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D可以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 E较丸剂、片剂生物利用度要好 注解:胶囊剂分硬胶囊剂与软胶囊剂及肠溶胶囊剂三种;一般用于内服,也可外用如供直肠及植入用的等;一般胶囊壳都是不透光的也有一定隔潮作用,因此可提高药物稳定性;一些液体药物可以制成软胶囊得到相应的固体制剂;由于制备中未加入粘合剂或给予很大的压力,因此一般生物利用度较丸剂、片剂要好。 2.下列药物中,可以制成胶囊剂的是(B) A.颠茄流浸膏B土荆介油C陈皮酊D水合氯醛 E.吲哚美辛 注解:胶囊剂虽有很多优点,但由于胶囊壳原料的特殊性及该剂型的一些特殊特点,要求有些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包括:药物的水溶液(颠茄流浸膏)、稀乙醇溶液,(会使囊壁溶解);易溶性药物及小剂量刺激性药物如水合氯醛、吲哚美辛,太易溶会在消化道局部造成高浓度引起刺激;此外还有易风化、潮解的药物也不宜装入胶囊,因为将分别造成囊壁变软与干燥变脆。 3. 下列方法中,可用来制备软胶囊剂的是(B) A泛制法B滴制法C塑制法D凝聚法E界面缩聚法 注解:软胶囊只有两种制法,一种是压制法,另一种是滴制法。 4.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C) A 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B O/W型乳剂 C维生素E D橙皮酊 E药物的水溶液 注解:制软胶囊剂的囊心物其主要问题也是不能损坏囊壁。软胶囊的原料主要也是明胶,一些水性的制剂不可以制成软胶囊,如乙醇溶液、橙皮酊、O/W型乳剂、药物的水溶液。 5.防止蘸胶时胶液流动性大可加入(D ) A山梨醇

催化剂设计实例

存档日期:存档编号: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____年___月___日 专业: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

提高中光催化水分解光催化材料效率的半导体异质结型催化剂CaFe O4–PbBi2Nb1.9W0.1O9设计 2 一、设想的描述 1、光催化水分解的目的及应用价值。 氢能已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理想、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其燃烧值高且燃烧后唯一的产物是水,对环境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因此,氢能开发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理想途径。在众多氢能开发的手段和途径中,通过光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最为理想和最有前途的手段之一;而开发高效、廉价的实用光催化剂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也成为当前国际能源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2、光催化分解水反应机理 像其他的催化反应一样,光催化水的分解开始当一个半导体催化剂开始吸收比它的带隙能量强的光子。这些吸收使得处于导带的电子被激发并且在半导体的价电子带产生了空穴就像图1展示的那样。[1]光电子和空穴氧化和还原水,产生了2:1混合着的氢气和氧气通过以下的反应。 氧化反应:H2O + 2h+→ 2H+ + 1/2O2(1) 还原反应:2H+ + 2e?→ H2 (2) 总的反应方程式:H2O → H2 + 1/2O2 (3) 总的反应方程包括四个电子转移(每生成摩尔氧气)通常是通过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助催化剂(在图中用cat1和cat2表示)附着在半导体表面。这些助催化剂为催化反应提供电子和反应的活性中心。[2]这个反应包括标准Gibbs自由能变化△G=237KJ/mol(1.23eV每转移一个电子)。实际上,一些超电势可以加速反应,所以半导体能承受的电压应该大于等于1.6-1.8eV在水的分解中。为了吸收更多的可见光的照射,半导体的电压应该小于2.2eV。除此之外,为了还原和氧化水,导带应该位于一个比水的还原电势更负的位置(0V NHE),然而价电子带应该比水的氧化态更正(1.23V NHE)如图1。因此,可见光下水分解的催化材料应该满足这两个关于带隙能量(1.6-1.8eV

试验八硬胶囊剂的制备

实验八硬胶囊剂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硬胶囊剂的制备工艺。 2.掌握用胶囊板手工填充硬胶囊的方法。 3.掌握硬胶囊剂的质量检查。 二、实验指导 硬胶囊剂是将药物填装于硬胶囊中制成的固体剂型。中药硬胶囊剂的制备关键在于药材的处理与填装。根据药材性质及体积的不同,可将药材全部粉碎成细粉或将药材制成半浸膏与浸膏粉,直接填充用,也可将药粉制成颗粒或微丸供填装用。硬胶囊的制备工艺流程为:空胶囊的制备→药物处理→药物填充→胶囊的封口→除粉和磨光→质检→包装。填装的操作要点在于填装均匀,对于流动性差的药粉,可加入适宜的辅料或制成颗粒,以增加其流动性,减少药物分层,保证装量准确。填装的方法有手工填充与机械灌装两种。 本实验是将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均匀,用胶囊板手工填充而制得硬胶囊。制得的成品按《中国药典》2005版胶囊剂通则中有关规定做质量检查。 三、实验内容与操作 1.复方丹参胶囊的制备 【处方】丹参25g 冰片 2.5g 三七22.5g 共制成100粒 【制法】取丹参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回流1小时,滤过;药渣再用50%乙醇回流1.5小时,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药渣加水煎煮2小时,滤过,煎液与浓缩液合并,浓缩至糖浆状。另取三七洗净,烘干,粉碎,过80~100目筛,倒入丹参浸膏中,混匀,烘干,粉碎成细粉。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胸闷、心绞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

【质量检查】 (1)性状外观整洁,无粘连、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内容物干燥、疏松、色泽均匀。 (2)定性鉴别 a)三七的鉴别:取本品内容物,置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细胞浅黄色,多层重叠,表面观呈类方形或多角形;淀粉粒众多,单粒呈类圆形,三角锥形、盔帽形,直径3~20μm,脐点呈点状、短缝状、复粒多见,由2~4多粒复合,直径约20μm。 b)丹参的鉴别:取本品一粒的内容物,加乙醇4ml,搅拌使溶解,滤过,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干后,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将此纸条悬挂在氨水瓶中(不接触液面),20分钟后取出,置紫外灯下观察,显草绿色荧光。 c)冰片的鉴别:取本品内容物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晶。 (3)检查 a)装量差异:检查方法同前盐酸黄连素硬胶囊剂。 b)崩解时限:检查方法同前盐酸黄连素硬胶囊剂。 c)微生物限度检查:照《中国药典》2005版一部附录ⅧC项下检查,应符合规定。 (4)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种丹参酮ⅡA含量。 【制剂评注】丹参提取液应采用减压浓缩、真空干燥,以便降低温度,减少加热时间,以免有效成分被破坏。 2.盐酸黄连素硬胶囊剂的制备 【处方】盐酸小檗碱10g 淀粉10g 淀粉浆(10%)适量 硬酯酸镁0.15g 共制成100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