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定稿版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定稿版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定稿版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

试题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环境监测考试基础知识精选试题

一、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基础

1、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对)

2、建设项目建成投入生产或使用后,必须确保稳定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对)

3.为了推动我国火电行业对SO2的治理工作,实行SO2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双重控制。(对)

4、噪声的来源主有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噪声。人耳开始感到疼痛的声音叫做痛阈,其声级为120分贝(dB)左右。(对)

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对)

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对)

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的测定方法为测定方法为红外分光光度法。(对)

8、我国1983年颁布了第一个汽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测试方法标准。(对)

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应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布点采样。(对)

10、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的批准日期为准。(对)

11、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米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对)

1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挥发酚指能与水蒸气一并挥发的酚类化合物。(对)

13、锅炉排放二氧化硫浓度应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时测定。(对)

14、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是一定高度的排气筒任何1h排放污染物的质量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以标准分布时所规定的实施日期为界,划分为两个时段。即1997年12月31日前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一时间段规定标准值;1998年1月1日起建设的单位执行第二时间段规定标准值。(对)

16、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污染物排放达不到规定排放标准的,负责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要求建设单位限期达到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在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地方,还应达到当地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要求。(对)

17、危险废物腐蚀性鉴别,当pH大于或等于12.5,或者小于或等于2.0时,则该废物是具有腐蚀性的危险废物。(对)

18、我国的环境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对)

19、烟尘的排放量主要受到燃烧方式、锅炉运行情况和煤的性质,还有锅炉负荷的影响。(对)

20、产污和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指单元活动所产生和排放的污染物量。(对)

21、排污系数是指产污系数条件下经污染控制措施削减后或未经削减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污染物的量。(对)

22、排污系数的物理意义是:每耗用1t煤产生和排放污染物的量。(对)

23、浸出液中任何一种危害成分的浓度超过其标准中所列的浓度值,则该废物是具有浸出毒性的危险废物。(对)

24、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是1983年10月11日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发布实施,是对环境保护标准管理作出全面系统规定的部门规章。该办法将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和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等4种。前两种标准分别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后两种标准只有国家标准。《办法》明确规定,环境保护标准一经批准发布,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贯彻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标准。

25、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分综合性排放标准和行业性排放标准两大类。(对)?

26、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对)

27、工业废水样品应在企业的车间排放口采样。(错)

28、新污染源的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米。(对)

2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I~Ⅳ类标准的水质pH值为5~6。(错)

30、排放污染物的烟囱是污染源,而排放大气污染物的建筑构造(如车间等)不能算是污染源。(错)

31、排气筒高度的计算是指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的高度。(对)?

32、烟度标准中拟控制的是柴油车运行中的平均烟度。(错)

33、柴油机车排放的碳烟比汽油机车大40倍左右。(对)

34、柴油机排放的SO2明显比汽油机浓度值高。(对)

35、汽油车尾气中HC浓度比柴油车低。(错)

36、柴油车排放的NOx明显大于汽油车。(错)

37、《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规定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二级标准限值为1.5mg/m3,某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测定结果分别为参考点0.18mg/m3,其余测点为1.26、0.88、1.28、1.69mg/m3,扣除参考点值后的平均值为1.10mg/m3,测定值小于1.5mg/m3,故水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未超标。(错)

38、水泥厂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和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时进行。(错)

39、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依据地面水域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功能区。(对)

40、标准符号GB与GB/T含义相同。(错)

41、根据捕集的烟尘量和抽取的烟气量就可求出烟气中的烟尘浓度。(对)

42、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及颗粒物等。(对)

43、火电厂SO2的允许排放量是与它的烟囱高度、当地风速的控制系数p值成正比关系。(对)

44、锅炉烟尘排放与锅炉负荷有关,当锅炉负荷增加(特别是接近满负荷时)或负荷突然改变时,烟尘的排放量常常随之减少。(错)

45、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是指处理设施后或无处理设施排气筒中污染物任何1h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对)

46、对SO2的排放主要取决于燃煤的含硫量。(对)

47、《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规定烟气林格曼黑度为一类区I级,二类区2级,三类区3级。(错)

48、实测的工业炉窑的烟(粉)尘、有害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量空气系数时的数值,而熔炼炉和铁矿烧结炉按实测浓度计。(对)?

49、监测工业废水中的一类污染物和二类污染物都应在排污单位排放口布点采样。(错)?

50、机动车流量每小时在100辆以上的道路,适用交通干线道路标准。(对)

51、《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值

10dB。(错)?

52、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规定工业污水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日均值计算。(对)

53、我国空气质量标准中标准状况是以温度、压力为0℃,101.32kPa时的体积为依据的。(对)

54、季平均值的定义是指任何一季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对)

55、总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镍、总氰化物、苯胺类都是第一类污染物。(错)

5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氟化物(以F计)是指以气态及颗粒态形式存在的无机氟化物。(对)

57、在监测油烟排放浓度时,应将实测排放浓度折算为基准风两量时的排放浓度。(对)

58、汽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CO、HC、NOx及颗粒物等。(对)

二、实验室基础、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

1、所有缓冲溶液都应避开(酸性)或(碱性物质)的蒸气,保存期不得超过(3个月),

出现浑浊、沉淀或发霉等现象时,应立即废弃。

2、标准缓冲溶液是用于(确定或比对)其他缓冲溶液PH值的一种(参比溶液),其PH

值由(国家标准计量部门)测定确定。

3、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4、制备纯水的方法很多,通常多用(蒸馏法),(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

5、蒸馏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可以除去(非离子杂质和离子杂质),缺点是设备(要求严密),产量很低因而成本高。

6、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疑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续冷却水,不得倒装。

7、不便刷洗的玻璃仪器的洗涤法:可根据污垢的性质(选择不同的洗涤液)进行(浸泡)或(共煮),再按(常法用水冲净)。

8、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9、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10、任何玻璃量器均不得用(烘干法)干燥。

11、实验室用水的纯度一般用(电导率)或(电阻率)的大小来表示。

12、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橱内或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

13、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冷藏或冷冻)。

14、常用的水质检验方法有(电测法和化学分析法,光谱法和极谱法有时也用于水质检验)。

15、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水平状态,用(底脚螺丝)调节水平。

16、一台分光光度计的校正应包括哪四个部分?(波长校正;吸光度校正;杂散光校正;比色皿的校正)。

17、举例说明什么是间接测定?(需要经过与待测物质的标准比对而得到测定结果的方法,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法、色谱法等)。

18、无二氧化碳水的制备方法有(煮沸法、曝气法和离子交换法)。

19、水样在(2~5℃)保存,能抑止微生物的活动,减缓物理和化学作用的速度。

20、无氨水的制备:向水中加入硫酸至其pH值<2,使水中各种形态的氨或胺最终都变成不挥发的盐类,收集馏出液即得。(√)

21、使用高氯酸进行消解时,可直接向含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22、如有汞液散落在地上,要立刻将(硫磺粉)撒在汞上面以减少汞的蒸发量。

23、碱性高锰酸钾洗液可用于洗涤器皿上的油污。(√)

24、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在同一温度下各组分沸点的差别,进行液体物质分离的方法。(×)

25、某实验室所分析天平的最大载荷为200g,分度值为0.1mg,求该天平的精度。答:0.0001/200=5×10-7

26、碱性高锰酸钾洗液的配制方法是:将 4g 高锰酸钾溶于少量水中,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至100 ml)。

27、玻璃仪器干燥最常用的方法是(烘干法,将洁净的玻璃仪器置于110—120℃的清洁烘箱内烘烤1h,可以鼓风驱除湿气)。

28、监测数据的五性为:(精密行、准确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完整性)。

29、实验室内监测分析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技术有(平行样测定、加标回收率分析、空白实验值测定、标准物质对比实验和质量控制图)。

30、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又称(内部质量控制)。实验室间质量控制又称(外部质量控制)。

31、加标回收率的测定可以反映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32、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33、痕量分析结果的主要质量指标是(精密度)和(准确度)。

34、在监测分析工作中,常用增加测定次数的方法以减少监测结果的(随机误差)。?

35、分光光度法灵敏度的表示方法为:(标准曲线的斜率)?

36、校准曲线可以把(仪器响应量)与(待测物质的浓度或量)定量地联系起来。

37、全程序空白实验是(以水代替实际样品,其他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均与样品测定步骤完全相同的操作过程)。

38、空白试验应与样品测定同时进行,并采用相同的分析步骤,取相同的试剂(滴定法中的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除外),但空白试验不加试料。

39、误差按其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40、在方法验证中需用的基准物质,如标准溶液,要与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核查。测量完成后,计算两者的平均值,若在(95%置信区间无显着差异)即可使用。

41、测定下限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用特定方法能够准确定量

量测定被测物质的最低浓度或含量;美国EPA规定以(4倍检出限浓度)作为测定下限。

42、在加标回收率测定中,加入一定量的标准物质应注意(加标量控制在样品含量的

0.5~2倍,加标后的总浓度应不超过方法的测定上限浓度值)。

43、试剂空白值对(准确性以及最低检出浓度)均有影响。

44、密码质控样指(在同一个采样点上,同时采集双份平行样,按密码方式交付实验室进行分析)。

45、准确度用(绝对误差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46、准确度可用(标准样品分析和加标回收率测定)来评价。

47、精密性反映了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存在的(随机误差)的大小。

48、精密度通常用(极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49、为满足某些特殊需要,通常引用(平行性、重复性和再现性)专用术语。

50、校准曲线包括(标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51、校准曲线的检验包括(线性检验、截距检验和斜率检验)。

52、线性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精密度);截距检验即检验校准曲线的(准确度);斜率检验即检验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53、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由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样品分析三部分组成。(√)

54、监测人员合格证有效期为五年,期满后持证人员应进行换证复查。(×)

55、校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映自变量(物质的浓度)与因变量(仪器信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56、在分析测试中,空白实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57、计量认证的内容主要有(组织机构、仪器设备、检测工作、人员、环境和工作制度)。

58、现场质控样包括(一个采样点的一对平行样和一个现场空白样)。

59、通常以(分析标准溶液)的办法来了解分析方法的精密度。

60、实验用水应符合要求,其中待测物质的浓度应低于(所用方法的检出限)。

61、给定置信水平为95%时,样品测定值与零浓度样品的测定值有显着性差异即为(检出限L)。

62、在某些分光光度法中,(以扣除空白值后的吸光度与0.01相对应的浓度值)为检出限。

63、空白实验值的大小仅反映实验用纯水质量的优劣。(×)

64、下列各数字的修约结果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

修约至小数后一位:0.4633→0.5(√)1.0501→1.0(×)

修约成整数:33.459→34(×)15.4535→15(√)

65、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对分析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结果达到精密度要求的有效方法。(×)

66、精密度是由分析的随机误差决定,分析的随机误差越小,则分析的精密度越高。(√)

67、准确度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又称变异系数)表示,通常与被测物的含量水平有关。(×)

68、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相对偏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对真值之比的比值。(×)

三、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

1、填空题

1、按《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2002),现场采集的水样分

为和,混合水样又分为和。

答: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等比例混合水样等时混合水样。

2、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垂线的布设:可在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

、、、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答: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

3、采样断面是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整个剖面。分为、、和等。

答: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4、地表水监测断面位置应避开、和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流平稳,水面宽阔、无急流、无浅滩处。

答: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

5、每批水样,应选择部分项目加采现场,与样品一起送实验室分析。

答:空白样。

6、第一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或的排放口或专门处理此类污染物设施的排口。

答:车间车间处理设施。

7、第二类污染物采样点位一律设在的外排口。

答:排污单位。

8、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项目如COD、石油类、氰化物、六价铬、汞、铅、镉和砷等,要逐步实现采样和监测。

答:等比例在线自动。

9、测、和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答: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有机污染物。

10、除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油类、五日生化需氧量、DO、有机物、余氯等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要先用采样水荡洗与 2~3次,然后再将水样采入容器中,并按要求立即加入相应的,贴好标签。应使用正规的不干胶标签。

答:采样器水样容器固定剂。

11、测定油类、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答:硫化物余氯粪大肠菌群。

12、测量pH时应,,以使读数稳定。

答:停止搅动、静置片刻。

13、玻璃电极在pH>10的碱性溶液中,pH与电动势不呈直线关系,出现,即pH的测量值比应有的。

答:碱性误差(钠差)偏低。

14、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为除去水样色度和浊度,可采用絮凝沉淀法和方法。水样中如含余氯,可加入适量;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去除。

答:蒸馏、Na2S2O3、掩蔽剂。

15、用于测定COD的水样,在保存时需加入,使pH 。

答:H2SO4、<2。

16、K2Cr2O7测定COD,滴定时,应严格控制溶液的酸度,如酸度太大,会使。

答:滴定终点不明显。

17、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时,显色酸度一般控制在 0.05-0.3mol/L(1/2H2SO4),以时显色最好。

答:0.2mol/L 。

18、测定铬的玻璃器皿用洗涤。

答: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

19、水中氨氮是指以或形式存在的氮。常用的测定方法有、和方法。

答:游离(NH3)、铵盐、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水杨酸—次氯酸盐法、滴定法。

20、1德国硬度相当于CaO含量为 mg/lL。

答:、10

21、油类是指和,即在pH≤2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

答:矿物油动植物油脂。

22、测定高锰酸盐指数时,水中的、、等还原性无机物和在此条件下可被氧化的均可消耗KMnO4。高锰酸盐指数常被作为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物和还原性无机物质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

答: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有机物;

>23、化学需氧量(以下简称C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消解水样时,所消耗的的量,以表示。

答:强氧化剂氧化剂的量氧的mg/L;

24、用钴铂比色法测定水样的色度是以的度值表示。在报告样品色度的同时报告。

答:与之相当的色度标准溶液 pH ;

25、测定BOD5所用稀释水,其pH值应为7.2、BOD5应小于。接种稀释水的pH值应为7.2、BOD5以在之间为宜。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立即使用。

答:0.2mg/L 0.3-1mg/L?

26、在两个或三个稀释比的样品中,凡消耗溶解氧大于和剩余溶解氧大于时,计算结果应取,若剩余的溶解氧甚至为零时,应。

答:2mg/L、1mg/L、平均值、小于1mg/L、加大稀释倍数。

27、在环境监测分析中,测定水中砷的两个常用的分光光度法和_ 。我国标准分析方法是。

答:新银盐分光光度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法。

28、用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油类物质时,样品直接萃取后,将萃取液分成两份,一份直接用于测定,另一份经吸附后,用于测定。

答:总萃取物硅酸镁石油类。

29、加标回收率分析时,加标量均不得大于待测物含量的倍。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测定上限的 %。

答:3倍 90。

30、含酚水样不能及时分析可采取的保存方法为:加磷酸使pH0.5—4.0之间,并加适量,保存在10℃以下,贮存于中。

答:CuSO4 玻璃瓶

31、在现场采集样品后,需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和氧化—还原电位(Eh)等。

答:水温 pH 电导率溶解氧(DO)。

32、水环境分析方法国家标准规定了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用?

为氧化剂,将的水样消解,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

答: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未经过滤的。

33、测定氰化物的水样,采集后,必须立即加固定,一般每升水样加0.5克,使样品的pH ,并将样品贮于。在采样后进行测定。

答:NaOH NaOH >12 聚乙稀瓶或硬质玻璃瓶中 24小时以内。

34、电导率的标准单位是,此单位与Ω/m相当。

答:S/m(或答西门子/米)。

35、通常规定℃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

答:25。

36、测定铬的玻璃器皿(包括采样的),不能用洗涤,可用硝酸与硫酸混合液或洗涤剂洗涤。

答:重铬酸钾洗液(或铬酸溶液)。

37、保存水样时防止变质的措施有:、、加入化学试剂(固定剂及防腐剂)、。?

答:选择适当材料的容器控制水样的pH 冷藏或冷冻

38、排污总量指某一时段内从排污口排出的某种污染物的总量,是该时段内污水的与该污染物的乘积、瞬时污染物浓度的时间积分值或排污系数统计值。

答:总排放量平均浓度

39、测定苯胺的样品应采集于瓶内,并在 h内测定。

答:玻璃 24。

40、N-(1-萘基)乙二胺偶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0.03-50mg/L的水样中苯胺类的测定。当水中含量高于200mg/L时,会产生干扰。

答:酚正。

41、硫化物是指水中溶解性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

、、以及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和酸可溶

性金属硫化物。

答: H2S、HS-、S2-。

42、硫化氢具有较大毒性,水中硫化氢臭阈值浓度为之间。

答:0.025—0.25μg/L。

43、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易从水样中逸出,因此在采样时应防止曝气,并加适量的和,使水样呈并形成。采样时应先加,再加。

答:氢氧化钠溶液乙酸锌-乙酸钠溶液碱性硫化锌沉淀?

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水样。

44、碘量滴定法测定硫化物时,当加入碘液和硫酸后,溶液为无色,说明,应补加适量,使呈为止。空白试验亦应。

答:硫化物含量较高碘标准溶液淡黄棕色加入相同量的碘标准溶液。

45、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普通合成洗涤剂的主要活性成份,使用最广泛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采用作为标准物质。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标准分析方法是。

答: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 LAS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46、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的浊度,最低检测浊度为度。

答:天然水饮用水 3。

47、我国《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中汞的Ⅲ类标准值为≤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总汞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答:0.0001mg/L 0.05mg/L。

48、测定水中微量、痕量汞的特效监测方法是和。这两种方法因素少、高。

答:冷原子吸收法冷原子荧光法干扰灵敏度。

49、总磷包括、、和磷。

答:溶解的颗粒的有机的无机。

50、离子色谱可分为、和三种不同分离方式。

答:高效离子色谱离子排斥色谱流动相色谱。

51、离子色谱是色谱的一种,是色谱。

答:高效液相分析离子的液相。

52、离子色谱对阴离子分离时,抑制柱填充交换树脂。

答:强酸性(H+)阳离子。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总结-奚旦立第四版.doc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的过程(不同角度)( P1)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 评价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环境监测是环境信息的捕获、传递解析、综合的过程。 环境监测的对象(P1) 反应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 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环境监测的特点(P5) 1综合性:表现在手段、对象、数据统计及分析 2连续性 3追溯性 环境优先污染物(概念)( P8)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 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成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 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 质。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水体污染分类(P34) 化学型污染:指随废水及其他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物质造成的污染。 水质监测方案(地面水、水污染源)( P41-47)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河流断面布设、监测垂线布设、采样点位确定) 应在水质、水量发生变化及水体不同用途的功能区处设置监测断面 (1)大量废水排入河流的居民区、工业区上下游; (2)湖泊、水库的主要出入口; (3)饮用水源区、水资源区域等功能区; (4)入海河流的河口处、较大支流汇合口上游和汇合后与干流混合处; (5)国际河流出入国际线的出入口处; (6)尽可能与水文测量断面重合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对于 某一河段,只需设置对照、控制和削减(或过境)三种断面。 (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个完整水系污染程度。 (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而设置。这种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 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污)水流入处和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 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 (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体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的数目应根据 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区(口)下游,废(污)水与江、河水

安全管理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试题

安全管理人员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我国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我国在进行重大危险源的申报、普查工作中,将重大危险源分为7大类: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贮罐区(贮罐)、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库区(库)、具有火灾、爆炸、中毒危险的生产厂所、企业危险建(构)筑物、压力管道、锅炉、压力容器 3、特种作业人员范围:电工作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登高架设作业、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压力容器作业、制冷作业、爆破作业;矿山通风作业;矿山排水作业;矿山安全检查作业;矿山提升运输作业;采掘(剥)作业;矿山救护作业;危险物品作业;经国家局批准的其它的作业。 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2学时。 5、安全检查可分为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不定期检查。 6、应急预案体系包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7、专业性检查是针对特种作业、特种设备、特种场所进行的检查,如电焊、起重设备、运输车辆、爆破品仓库、锅炉等。 8、应急预案封面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应急预案版本号、经营单位名称、急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等内容。 9、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10、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 单位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 -----------------------------装--------------------------------------订-------------------------------------线-------------------------------------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doc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10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内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求是什么?(5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 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7分) 2、取水样100ml 监测其COD,按标准方法将水样和空白样加热回流,滴定时水样消耗浓度为0.1mol/L的硫酸亚铁铵30ml,空白样消耗48.5ml,试计算此水样中COD的含量。(以O,mg/L表示)(M1/2O=8)(8分) 3、采集大气中SO2样品60.0L,采样现场气温32℃,大气压98KPa,将样品用吸收液稀释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重点

1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包括对污染物分析测试的化学监测,(包括物理化学方法);对物理因子-----热、声、功、电磁辐射、振动及其放射性等的强度、能量和状态测试的物理监测;对生物由于环境质量变化和出现的各种反应和信息,如受害状况,生长发育,形态变化等测试的生物监测; 对区域,种群,群落的迁移变化进行观测的生态监测。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的目的:(1)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 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5环境监测的发展:1被动监测,2主动检测,3自动监测。 6环境污染的特点:1时间分布性2空间分布性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7环境监测的特点: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 8环境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 9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检测10国家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

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11国家环境保护标准与地方环境保护标准的关系在执行方面,地方环境保护标准优先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2综合排放标准与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行业排放标准优先执行。 13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14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较低,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1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将监测项目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第二类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16污染物形态是指污染物在环境中呈现的化学状态、价态和异构状态。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端面和削减断面。为评价完整江、河水系的水质,需要设置17. 18水样类型:(一)瞬时水样:在某一时间和地点从水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单一水样 (二)混合水样:混合水样分为等时混合水样和等比例混合水样。前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同一采样点等时间间隔所采集的等体积瞬时水样混合后的水样。后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内在同一采样点所采水样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变化的混合 水样,即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集的混合水样 (三)综合水样:在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水样混合后所得的水样 19水样的保存方法: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冷藏和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2:加入化学试剂保护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

安全基础知识考题知识分享

安全基础知识考题 1、消防工作贯彻( A )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际防火安全责任制 A、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安全第一 C、预防为主,以人为本 2、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时间不得少于(B ) A、24 B、48 C、16 3、灭火器的最大保护距离:手提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B )m,推车式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为( B )m A、18 9 B、9 18 C、9 9 4、电伤是由电流的(B )、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构成的伤害 A、磁效应 B、热效应 C、场效应 5、安全电压决定于(B ) A、工作环境和设备额定电压 B、人体允许电流和人体电阻 C、性别和工作环境 6、使用电气设备时,由于维护不及时,当(A )进入时,可导致短路事故 A、导电粉尘或纤维 B、强光辐射 C、热气 7、安全生产五要素包括安全文化、安全法则、安全责任、(C )和安全投入 A、安全监管 B、安全措施 C、安全科技 8、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是减少、控制危害和事故,尽量避免生产过程中由于 ( C )所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 A、管理不善 B、危险 C、事故 9、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基本原则(B ) A、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B、坚持“有法必依、依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 C、坚持行为监察与文件监察相结合的原则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的,由生产经营单位给予批评教育,依照有关规章制度给予( B ) A、行政处罚 B、处分 C、追究刑事责任 11、下列(B )属于易燃气体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氧气 12、下列物质(A )不可能发生爆炸 A、生石灰 B、面粉 C、棉粉 13、下列(C )灭火器不适于扑灭电气火灾 A、二氧化碳 B、干粉 C、泡沫 14、锅炉爆炸属于(A ) A、物理爆炸 B、分解爆炸 C、化学爆炸 15、爆炸现象的最主要特征是(B ) A、温度升高 B、压力急剧升高 C、发热发光 16、金属燃烧属于(C ) A、扩散燃烧 B、分解燃烧 C、表面燃烧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卷试题集完整卷子.doc

第一部分填空题(41分) 1.背景值检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______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检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 全年 6 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_______ 采样一次。 2.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 水草茂盛、之处。 3.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与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 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4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谁养的混合水样,称为_______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______ % 。 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检测的检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 1000t\d 时,还应满足_________ 的要求。 6. 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_______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寄存空气混合的 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__________ 的界面。 7.水样的生物作用会对样品中的一些待测项目如______ ,______ , ________ 的含量及浓度产生影响。 8. 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法、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9 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_____ 也可以扩展到 ________ 。 10 水体沉积物可用 _________ , _________ 或钻探装置采集。 11. 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若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较多而干扰测定时刻加入_____ 去除。 12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__ 的地方。 13 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 3 次,其目的是为了,以确保滴定液。 14. 一般来说,水中溶解氧的浓度随着大气压的增加而__ ,随着气温的升高而__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 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刷洗,或用__浸泡。 16.根据《水质氨氮测定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钠氏试剂是由__. ,__ 和 KOH试剂配制而成。 17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 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18. 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_____ min 。 19. 噪声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噪声污染源,交通噪声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20. 电导率仪法测定水中的电导率时,通常规定_____ ℃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浓度。 21 在缺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受微生物作用,被还原为;在富氧环境中,水中的氨 转变为甚至转变为。

(完整版)环境监测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精密度: 精密度是指用一特定的分析程序在受控条件下重复分析均一样品所得测定值的一致程度,它反映分析方法或测量系统所存在随机误差的大小。 2 空白试验:又叫空白测量,是指用蒸馏水代替样品的测量。其所加试剂和操作步骤与实验测量完全相同。 3 静态配气法:是把一定量的气态或蒸汽态的原料气加入已知容积的容器中,再充入稀释气,混匀制得。 4 生物监测:①利用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对环境污染或变化所产生的反应进行定期、定点分析与测定以阐明环境污染状况的环境监测方法。 ②受到污染的生物,在生态生理和生化指标、污染物在体内的行为等方面会发生变化,出现不同的症状和反应,利用这些变化来反映和度量环境污染程度的方法称为生物监测法P296 5 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 ,简称API)是指空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浓度依据适当的分级质量浓度限值进行等标化,计算得到简单的量纲为一的指数,可以直观、简明、定量地描述和比较环境污染的程度。 6 分贝:是指两个相同的物理量(如A 和A 0)之比取以10为底的对数并乘以10(或20):N=10lg 0 A A 。分贝符号为“d B ”,它的量纲为一,在噪声测量中是很重要的参量。 7 生化需氧量BOD :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8 化学需氧量COD :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 为单位)表示。 9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过程是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 )。 10 简易监测: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特点是:用比较简单的仪器或方法,便于在现场或野地进行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往往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即可完成,价格低廉。 11 土壤背景值:又称土壤本底值,是指在未受人类社会行为干扰(污染)和破坏时,土壤成分的组成和各组分(元素)的含量。 12遥感监测:是应用探测仪器对远处目标物或现象进行观测,把目标物或现象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识别、分析,揭示某些特性及其变化,是一种不直接接触目标物或现象的高度自动化检测手段。 13 突发事件:是指一定区域内突然发生的、规模较大且对社会产生广泛负面影响,对生命和财产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和灾害。或是指在组织或者个人原计划或者认识范围以外突然发生的、对其利益具有损伤性或潜在危害的一切事件。 14 环炉检测技术:是将样品滴于圆形滤纸的中央,以适当的溶剂冲洗滤纸中央的微量样品,借助于滤纸的毛细管效应,利用冲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沉淀、萃取或离子交换等作用,将样品中的待测组分选择性地洗出,并通过环炉加热而浓集在外圈,然后用适当的显色剂进行显色,从而达到分离和测定的目的。 15 质量控制图:实验室内质量控制图是监测常规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控制分析数据在一定的精密度范围内,保证常规分析数据质量的有效方法。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安全生产基础知识考试试题(答案) 部门: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16分,每空格各1分) 1、员工必须认识安全文明生产的意义,认真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遵守公司的安 全生产操作规定和各项规章制度。 2、加强班组成员的安全生产意识:班组长及所有操作工在生产现场和工作时间内必须穿劳保皮鞋及 公司指定的工作服;操作手在生产现场和工作时间内必须戴安全帽及手套。 3、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是企业安全教育的基础制度,三级教育是指新入厂职员、工人的厂级安全教育、 车间安全教育、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 4、安全警示标志牌是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像符号构成的,用以表示禁止、警告、指令和提示等安 全信息,红色用于禁止标志,黄色用于警告标志,蓝色用于指令标志,绿色用于提示标志。 二、判断题(共24分,每题各2分) 1、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企业员工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岗位相关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参加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机器保护罩的主要作用是使机器较为美观。(×) 4、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被人践踏。(×) 5、起重机司机可以倾斜吊运物体。(×) 6、正确配戴和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用具,是保证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一种防护措施。(√) 7、安全帽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物料下落击中头部及行进中碰撞突出物而受伤。(√) 8、帮助触电者脱离电源时,不可直接用人的肢体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体作为救护工具。(√) 9、配电箱内所用的保险丝应该越粗越好。(×) 10、着火后应自己先扑救,救不灭时再打“119”。(×) 11、人员中暑应迅速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仰卧休息,解开患者的衣扣、腰带。(√) 12、如烫伤的局部很脏,可用肥皂水冲洗且可用力擦洗。(×) 三、单项选择题(共30分,每题各3分) 1、起重作业中突然停电,司机应首先( A ) A. 将所有控制器置零 B. 鸣铃或示警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分类号:G1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② 答案:100 10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 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③ 答案:两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③ 答案:滤料自然沉降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①

答案:流量时间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① 答案:针孔破损破裂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① 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① 答案:3 0.5 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③ 答案:80 12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 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③ 答案:0.5 0.2~0.3 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 80 mm),以L/min的流量采气L。③ 答案:5~10 0.4 4~24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

环境监测考试试卷

环境监测考试试卷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分析项目持证考试试题 (氟化物、硫化物、高锰酸盐指数) 时间:90分钟 姓名: 单位: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高锰酸盐指数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以 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 的量,以 mg/L 表示。 2. 测定高锰酸盐指数的水样采集后,应加入 ,使pH<2,以抑制微生物的 活动,应尽快分析,必要时应在 冷藏,并在 h 内测定。 3. 测定氟的水样应使用 采集和贮存水样,pH 值在7以上水样也可以用 瓶贮存。 4. 水中氟常以 离子形态存在,电极法测氟时,因其对电极不响应,需蒸馏后测定。 5. 由于硫离子很容易,采样时应先加 ,再采入 。 6. 碘量滴定法测定硫化物时,当加入碘液和硫酸后,溶液为无色,说 明 ,应外加适量 ,使呈 色为止。空白试验亦 应 。 7. 水质监测采样断面的布设,在污染源对水体水质有影响的河段,一般需设 断面、 断面和 断面。 8. 在采样(水)断面一条垂线上,水深5~l0m 时,设 点,即 ;若水 深≤5m 时,采样点在水面 处。 9. 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 、 、 、 、 。即常说的五参数。 10. 根据采样时间和频率,水样采集类型有 、 和 。 二、判断题(正确的判√,错误的判×,每题2分共20分) 1. 用电极法测定氟化物,水样的颜色或混浊对测定都有影响。( ) 2. 测氟时的标准曲线是--F C E lg 曲线而不是--F C E 曲线。( ) 3. 当水样中硫化物含量大于lmg/L 时,可采用碘量法。( ) 4. 硫化钠的结晶表面常含有亚硫酸盐,为此,在配制硫化钠溶液时应取用大颗粒结果结晶,并用水快速淋洗后,现称量( ) 5. 硫化钠标准配制后,应贮于棕色瓶中保存,但应在临用前标定。( ) 6. 碘量测定硫化物时,在反应中生成的元素硫对碘的包裹测定结果产生偏差。( ) 7. 碘量法测定硫化物时,还原性或氧化性物质、水中悬浮物或浑浊度高时都会影响测定结果。( )

最新环境监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分析》期末考试试卷(B卷) 学院: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5分,共10分) 1.综合水样; 2. 等速采样; 3.硫酸盐化速率; 4.土壤单项污染指数 二、问答题(共50分) 1.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有什么区别?二者在数量上有何关系?为什么?(9分) 2.直接采样法和富集采样法各实用于什么情况?怎样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9分) 3.比较重量法、红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红外吸收法三种测定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原理和优缺点。(9分) 4. 常用哪些方法提取生物样品中的有机污染物?脂肪提取器提取法有何优点?(8分) 5. 有一地势平坦的田块,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铅、汞和苯并(a)芘污染,试设计一个监测方案,包括布设监测点、采集土样、土样制备和预处理,以及选择分析测定方法。(15分)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 监测某水样的BOD5时,采用稀释法测定数据为:水样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4.73mg/L;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 2.16mg/L;取原水样100mL加稀释水至1000mL。稀释水在培养前溶解氧浓度是0.12mg/L;稀释水样在培养后溶解氧浓度是0.04mg/L,求水样的BOD5为多少? 2. 监测某采样点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用装有5 mL吸收液的筛板式吸收管采样,采样流量为0.30 L/min,采样时间为60 min,采样后用光度法测定并计算得知全部吸收液中含2.0μg NO2,已知采样点的温度为5℃,大气压为100 Kpa,求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安全基础知识试题(答案) 单位:姓名:分数: 1、填空题: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安全生产“五要素”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3、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4、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 ,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5、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 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6、消防工作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7、“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8、生产过程中的“三违”现象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9、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由于身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体温失调,则容易引起( 中暑)。 10、《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 用 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1、劳动保护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2、能自动消除危险因素,避免事故发生的装置叫保险装置。(√)

3、使用手持电动工具时,必须戴好绝缘手套。(√) 4、焊工在作业区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未清除干净时可以先焊割。(×) 5、使用梯子时、应有防滑措施、踏步应牢固无裂缝。(√) 6、泡沫灭火器可用于电气设备火灾的灭火。(×) 7、上下交叉作业有危险的出入口不必设防护棚。(×) 8、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 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9、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伏。(√) 10、使用电压36V的手把灯,在作业时即可保证绝对安全。( ×) 三、选择题 1、各种气瓶的存放,必须距离明火(C)以上,避免阳光暴晒,搬运时不能碰撞。 A.5米B.8米C.10米 2、任何电气设备在未验明无电之前,一律认为(A)。 A.有电B.无电C.可能有电,也可能无电 3、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远离至少(C)以外。 A.10米B.15米C.20米 4、对电击所至的心搏骤停病人实施胸外心脏挤压法,应该每分钟挤压(A) 次。 A.60-80 B.70-90 C.80-l00 5、劳动保护监察是一种(A)监察。 A.国家B.地方C.自我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监测考试试题及答案 应用化学系《环境监测》试卷(含答案) (说明:考试时间110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我国环境标准中的“三级”指国家级、地方级、行业级; 2、水中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或铵盐(NH4+)形式存在的氮。 3、误差的大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 4、对河流污染的监测,布设在进入城市、工业排污区的上游、不受该污染区域影响地点的断面称为对照断面。 5、用重铬酸钾法测定水样的COD时,所用催化剂为Ag2SO4。 6、测定水样的DO,消耗L的Na2S2O3,该水样的DO(O2,mg/L)为。 7、两份水样pH值的测定结果分别为和,这两份水样的氢离子活度相差1000倍。 8、I2+2S2O32-= 2I- + S4O62- 9、用容积为20L的配气瓶进行常压配气,如果原料气的纯度为50%(V/V),欲配制50ppm 的SO2标准气,需要加入2ml原料气。 10、将下列数值修约到只保留一位小数:→;→。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正确答案) 1、采集废水样,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的排放口采样监测A类污染物,在总排污口采样 监测二类污染物。 A、一 B、四 C、三 D、二 2、用于采集总悬浮颗粒的滤膜在采样前、后应在A条件下称重。 A、恒温、恒湿 B、装有变色硅胶的干燥器内干燥后 C、105 5℃烘箱内烘干 D、室内自然干燥 3、实验数据中对于可能会歪曲试验结果,但尚未经检验断定的测量数据称为B。 A、离群数据 B、可疑数据 C、正常数据 D、剔除数据 4、环境监测实行C监测原则。 A、总体 B、平均

环境监测试卷及答案10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水中铬常以两种价态形式存在,其中的毒性最强。 2、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 3、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 4、土壤样品的采样方法有、、、四种方法。 5、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评价准确度的方法有和两种。 6、测定大气中氮氧化物时,可用将大气中的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进行测定。 7、测定烟气烟尘浓度时,采样点的烟气流速与采样速度相比应当。 8、与物理化学监测方法相比,生物监测方法的优点是 缺点是。 9、在质量控制图中,当测定值落在上控制线以上时,表示这个数据是的,测定值中连续7个点递升,表示分析数据,当空白试验值连续四个点落于中心线以下时,说明数据。 10、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二、判断题:(10分) 1、称量样品前必须检查天平的零点,用底脚螺丝调节。() 2、使用高氯酸消解时,可直接向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但须小心。() 3、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4、测定DO的水样要带回实验室后加固定剂。() 5、水温、PH值、电导率等应在现场进行监测。() 6、我们通常所称的氨氮是指游离态的氨及有机氨化合物。() 7、使用标准皮托管测试时,当烟道尘粒浓度大时易被堵塞。() 8、环境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水平放置,垂直指向最近的反射体。() 9、实验室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工作中进行自我质量控制的方法,是保证测试数据达到精密度与准确度要求的有效方法之一。() 10、每次测定吸光度前都必须用蒸馏水调零。() 三、简答题:(25分) 1、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式有几种?(5分) 2、保存水样的基本要什么?(5分) 3、测定BOD5时,哪些类型的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要进行菌种驯化处理。(5分) 4、何谓表色和真色,怎样根据水质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测定颜色的办法?(5分) 5、试述β-中污带的理化和生物特点。(5分) 四、计算题:(25分) 1、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 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7分)

环境监测实验期末考试试卷(8)

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 页脚内容1 德州学院期末考试试题 ( 至 学年第 2 学期) 课程名称: 环境监测实验 考试对象: 环工本科 试卷类型: 8 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填空(本题共25个空,每空1分,共25分) 1. 测定浊度的方法有 法、 法和 法。 2. 用碘量法测定溶解氧时,必须在现场于水样中加入 和 固定,如果得到的沉淀为白色,则说明水样没有 存在;如果发现沉淀为棕色,则表示 存在。 3. 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将水体污染分为: ; ; 三种主要类型。 4.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样中的氟离子时, 、外参比电极、 组成一个原电池,作标准曲线时,横坐标是 ,纵坐标是 。 5. 水样常见的保存方法有 、 、 。 6. 对于溶解氧含量 ,有机物含量 的地面水,可不经稀释,而直接以 将20℃的混合水样转移至两个溶解氧瓶内,转移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其产生 。以同样的操作使两个溶解氧瓶充满水样后溢出少许,加塞水封。立即测定其中一瓶溶解氧,将另一瓶放入培养箱中,在 ℃培养 后,测其溶解氧。 7. 水质监测可分为 、 两种。 二、判断(本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 1. 测定噪声时,如遇到五级以上的风力应停止测量。( ) 2. 当干扰物质具有与被测物质相同反应时,会使结果偏高。( ) 3. 高锰酸盐指数是以每毫升样品消耗高锰酸钾的毫克数来表示。( ) 4. 测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时,用分析天平称量采样滤膜时应精确到0.01mg 。( ) 5. 氟离子选择电极在使用之前应在蒸馏水中充分浸泡。( ) 三、选择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道小题2分,共10分) 1. 每升水中含有( )时所具有的颜色,称为1度,作为标准色度单位。 A. 0.5mg 铂和0.5mg 钴 B. 0.5mg 铂和1mg 钴 C. 1mg 铂和0.5mg 钴 D. 1mg 铂和1mg 钴 2. 用不同颜色表示噪声污染强度时,强度最高的是( ) A.蓝色 B. 红色 C.黄色 D.绿色 3. 在测定CODcr 中,硫酸亚铁铵滴定溶液保存多日而未重新标定会使结果 (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不确定 4. 在水质监测中,所测河段的对照断面一般设几个(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5. 氨氮的测定,水样预处理时,取250 mL 进行蒸馏,至溜出液达( )时,停止蒸馏。 A. 准确到200mL B. 准确到250mL C. 200mL 左右 D. 250mL 左右 四、简答题(本题共6道小题,第一小题5分,其余各小题6分,共35分) 1. 测定水样氨氮时,为什么要先对200ml 无氨水? 2. 简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3. 在氨氮测定时,水样中若含钙、铁、镁等金属离子会干扰测定,用什么方法来消除干扰? 4. COD Cr 的测定中,加入硫酸银和硫酸汞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5. 什么是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 6. 什么是酚酞碱度和甲基橙碱度?总碱度指的是哪个碱度?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分别取10ml ,5ml 废水于A 、B 两比色管中,其中向B 管加入KMnO 4氧化氧化水样中的Cr (Ⅲ),然后再加入NaNO 2,尿素等分解过量试剂,其余操作同制作标准曲线的溶液一并进行,在L=1cm 、λ=540nm 处测吸光度,结果如下: 求:(1)绘制工作曲线;(2)求水样中Cr (Ⅲ)、Cr (Ⅵ)、总Cr 的浓度。 2. 测定污水的BOD5,水样稀释倍数为40倍,稀释水的DO 值当天为9.35mg/L, 五天后为8.86mg/L ;稀释水样的DO 值当天为9.22mg/L,五天后为3.20mg/L ,求该污水的BOD 5(精确到0.1)。

环境监测上岗考试试题集

本书按照要素或对象、手段和项目进行了分类,按要素或对象设章、按类设节,有关内容具体说明如下: 一、分类原则 按照要素或对象分为六大类,即水和废水、酸沉降、海水、噪声和振动、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和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中有害物质。 每大类中,结合监测程序(如采样和现场监测等)、监测手段(如重量法、容量法、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等)和监测项目进行分类,将技术上有共性的 监测项目合在一类,并按照监测手段设立了基础知识试题,各监测项目特定的技术要求包括在各自的专项试题中。 二、分类号 顾名思义,分类号是分类的编号。分类号由“英文字母+系列号”构成。 英文字母采用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的大写表示:水和废水用“W”(water)表示, 酸沉降用“P”(precipitation)表示,海水用“S”(seawater)表示,噪声、振动用“N”(noise)表示,机动车排放污染物用“V”(vehicle)表示,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中有害物质用“M”(material)表示。 系列号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顺序数字表示,例如W1、W20等;另一种是包括基础知识的情况,系列号中包括两部分数字,中间用“-”分开,即为“XX-YY”形式,XX表示顺序数字,YY为“0”表示基础知识,其他数字表示各监测项目的专项知识,例如W3-0表示重量法的基础知识,W3—1表示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专项知识,W3-0和W3—1一起构成重量法测定硫酸盐的试题。 基础知识试题是该类的公用基础知识试题,专项试题是除基础知识以外的、与具体监测项目相关的试题。 三、监测方法 每个分类号包括了一个或多个监测方法,以“主要内容”的形式列在各类试题之前。部分试题后面标注的顺序号(即①、②等),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具体监 测方法的对应关系,以便于了解试题内容的出处:试题后面没有标注顺序号的,表示该试题与“主要内容”中所有监测方法均有关。一道试题后面有多个顺序号标注的,表示该试题与多个监测方法相关,即多个监测方法都涉及该试题内容,属于一题多用。

环境监测考试题库

环境监测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优先污染物: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为优先污染物。 2、背景断面:反映进入本地区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 3、净化断面(削减断面):当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在水体内流经一定距离而达到最大限度混合时,其污染状况明显减缓的断面。 4、控制断面:为了确定特定污染源对水体的影响,评价污染状况,以控制污染物排放而设置的采样断面。 5、酸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6、碱度:指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的总量。 7、化学需氧量(COD):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mg/L表示,它是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 8、生化需氧量(BOD):是指由于水中的好氧微生物的繁殖或呼吸作用,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 9、总有机碳(TOC):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的总量,结果以碳的质量浓度(mg/L)表示。 10、总需氧量(TOD):指水中的还原物质,主要是有机物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含量(mg/L)计。 11、大气污染:是指人类活动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到某个地区的室外空间,污染物质的性质、浓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综合影响而引起某个地区居民中大多数人的不适感,并使健康和福利受到恶劣影响。 12、硫酸盐化速率:指大气中含硫污染物(主要是二氧二碳)转化为硫酸盐微粒的速度。 13、降尘:是指大气中自然沉降于地面上的灰尘,又称自然降尘。 14、总悬浮颗粒物(TSP):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微米的颗粒物。 15、声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某指定面积的声能量。在噪声监测中,声功率是指声源总声功率,单位为W。 16、声强:声强是指单位时间内,声波通过垂直于声波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声能量,单位为W/m2

环境监测期末考试重点考点精选

环境标准我国环境标准分为:(1)环境 质量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3)环境基础标准、(4)环境方法标准、(5) 环境标准物质标准、(6)环保仪器、设 备标准国家级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物质标准 水体污染监测 (1)水体自净:污染物质进入水体之后,首先被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变化,如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微生物降解等,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的过程。 (当 污染物排入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时, 就会造污染物积累,水质不断恶化)(2)水体污染类型:化学、(酸碱、有机物、无机物)、物理、生物 (3)设置采样断面:1背景断面:设在基本上未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河段,用于评价一完整水系污染程度;2对照断面:为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质情况而设置。这断面应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以前的地方,避开各种废水、污水流入或回流处。一个河段一般只设一个对照断面。有主要支流时可酌情增加;3控制断面:为评价监测河段两岸污染源对水质影响而设置。控制断面数应根据城市的工业布局和排污口分布情况而定,设在排污口下游雾水与河水基本混匀处。在流经特殊地区(如饮用水源地、风景区等)的河段上也应设置控制断面;4削减断面:是指河流受纳废水和污水后,经稀释扩散和自净作用,使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的断面,通常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4)采样点位的确定:设置监测断面 后,应根据水面宽度确定断面上的采样 垂线,再根据采样垂线处水深确定采样点的数目和位置。 采样垂线:对江、河水系,当水面宽 <=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度50~100m时,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度>100m 时,设左、中、右三条垂线(中泓及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采样点: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 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上0.5m处以及1/2水深处。 2、洗涤:洗液、自来水、蒸馏水、水样。洗涤方法与监测项目有关。 3、水样的运输与保存 (1)水样运输注意:1为避免水样在运输过程择中震动、碰撞导致损失或玷污,将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在箱顶贴上标记。2需冷藏的样品,应采取冷保存的措施;冬季应采取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2)水样的保存:各种水质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的这段时间内,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化学作用的影响,会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以及化学组分的变化,不能及时运输或尽快分析时,则应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要求,放在性能稳定的材料制作的容器中,采取适宜的保存措施。 1、冷藏或冷冻法;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1)加入生物抑制剂(2)调节pH(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4、水样的预处理; 必要性:(1)含有悬浮物(2)成分复杂,干扰测定(3)待测组分含量低(4)待测成分形态各异 目的:消除干扰,满足测定要求 方法:1去掉悬浮物、2消解(湿式消解、干灰化) 消解的目的:破坏有机物,溶解悬浮性固体,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易于分离的无机化 合物。消解后的水样应清澈透明无沉 淀。 湿式消解法:1酸法:单酸(混酸)+ 氧化剂;2碱法:碱+氧化剂,(蒸干后, 水或稀碱溶解) 干灰分法:氧化剂为氧气,又称高温分 解法,不适合测定易挥发组分, 富集与分离:目的:清除干扰,提高测 定准确度和重现性。 常用方法:过滤、气提、顶空、蒸馏、 溶剂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共沉淀、 层析等 蒸馏:利用水样中各污染组分具有不同 的沸点而使其彼此分离 萃取:1、溶剂萃取法:基于物质在互 不相容的两种溶剂中分配系数不同,进 行组分的分离与富集;2、固体萃取法 (SPE):水样中欲测组分与共存干扰 组分在固相萃取剂上作用力强弱不同, 使它们彼此分离。3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吸附法:利用多孔性的固体吸附剂将水 样中的一种或数种组分吸附于表面,再 用适宜溶剂加热或吹气等方法将欲测 组分解吸,达到分离和富集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 的离子发生交换反应进行分离的方法。 共沉淀法:系指溶液中一种难溶化合物 在形成沉淀(载体)过程中,将共存的 某些痕量组分一起载带沉淀出来的现 象。 氧化还原电位:铂电极作为指示电极, 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与水样组 成原电池。 (1)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测 定; 原理: 试液(压缩空气/废液)雾滴(原 子化)气态原子,基态气态 原子,激发态 将含有待测元素的样品溶液通过原子 化系统喷成细雾,随载气进入火焰,在 火焰中解离成基态原子。 组成: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填空题) 标准加入法:取四分相同体积的样品溶 液,从第二份起,按比例加入不同量的 待测元素的标准溶液,并稀释至相同的 体积。(外推曲线) (2)冷原子吸收光度法:测汞仪。(常 温,不需要原子化设备) (3)双硫腙分光光度法:在强碱性介 质中,铬离子与双硫腙反应,生成红色 螯合物(反应形式同汞),用三氯甲烷 萃取分离后,与518nm处测其吸光度, 用标准曲线法定量。其测定范围为 1~60ug/L 4、含氮化合物 氨氮:纳氏试剂光度法:在经絮凝沉淀 或蒸馏法预处理的水样中,加入碘化汞 和碘化钾的强碱溶液(纳氏试剂),则 与氨反应生成黄棕色胶态化合物,此颜 色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具有强烈吸收, 通常使用410nm~425nm范围波长光比 色定量。 滴定法: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将其pH 调至6.0~7.4加入氧化镁使呈微碱性, 加热蒸馏,释出的氨用硼酸溶液吸收。 取全部吸收液,以甲基红-亚甲蓝作为 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绿色转 变成淡紫色,根据硫酸标准溶液消耗量 和水样体积计算氨氮含量。 亚硝酸盐氮:N-(1-柰基)-乙二胺分光 光度法:在pH为1.8+-0.3的酸性介质 中,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环酰胺反应, 生成重氮盐,再与N-(1-柰基)-乙二胺 偶合成红色染料,与540nm处进行比 色测定。 硝酸盐氮: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硝酸 盐在无水存在情况下与酚二磺酸反应, 生成硝基二磺酸酚,于碱性溶液中又生 成黄色的硝基酚二磺酸三钾盐。 5、溶解氧(5分大题) 原理: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 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 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 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 反应,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为指示剂,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的碘,即可计算 出溶解氧的含量。 测定步骤:采样、溶解氧的固定(加 1ml硫酸锰,2ml碱性碘化钾,混合静 置待棕色沉淀降到瓶底)、碘析出(加 1.5ml硫酸,混合,放置)、滴定(取 100ml上述溶液于250ml锥形瓶,用硫 代硫酸钠滴定至淡黄,加1ml淀粉,继 续滴定至蓝色刚退去,记录硫代硫酸钠 的用量) 计算:DO=C*V硫代硫酸钠 *8*1000/100*f(c,硫代硫酸钠的浓 度。) 干扰以及消除:正干扰:Fe3+,NO2-、 叠氮化钠消除 负干扰:Fe2+,过量的高锰酸钾用草酸 褪色,KF除Fe3+ 6、有机污染物的测定(5分大题) (1)重络酸钾法CODcr:原理:在水 样中加入已知量的重络酸钾溶液,并在 强酸介质下以银盐作为催化剂,经沸腾 回流后,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硫酸 亚铁铵溶液滴定水样中未被还原的重 络酸钾,由消耗的硫酸亚铁铵的量换算 成消耗氧的质量浓度(反应式如下) 颜色变化:消化:橙黄-黄或黄中带绿; 滴定:黄-蓝绿-红棕 适用性:0.25mol/l的重络酸钾溶液可 测定大于50mg/l的COD值,用 0.025mol/l重络酸钾溶液可测定 5~50mg/l的COD值,但准确度较差 注意事项:无机还原性物质如亚硝酸 盐、硫化物及二价铁盐将使结果增加, 将其需氧量作为水样的COD值的一部 分是可取的,氯离子是主要干扰。 计算:COD=(V o-Vt)*C*8*1000/V2 (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浓度、V o:空白 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Vt水 样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溶液的体积、V2: 水样体积。) mol/l (2)、高锰酸指数法CODmn:颜色变化: 紫红-无-微红。自身指示剂高锰酸钾 (过量草酸钠) 适用性:CODmn<4.5mg/l。氯离子浓度 <300mg/l 轻度污染,且氯离子浓度较高时选用碱 性高锰酸钾,且测得结果碱法为酸法的 三分之二。 CODcr的氧化率高达90%,而CODmn 则为50% 10、生化需氧量,BOD5: 定义: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 物在水解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 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同时亦包括如 硫化物、亚铁等还原性无机物氧化所消 耗的氧量,但这部分通常很少。 阶段:第一阶段:含碳物质氧化阶段, 主要是含碳有机物氧化成二氧化碳和 水;第二阶段:硝化阶段,主要是含氮 化合物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分解为亚硝 酸盐和硝酸盐稀释水:加一定的营养物 质,使pH为7.2,BOD5<0.2mg/l 11、铬:测定方法:二苯碳酰二肼分光 光度法(5分大题) 六价铬:在酸性介质中,六价铬与二苯 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络合物,于 540nm波长处进行比色测定。清洁水可 直接测定,色度不大的水样,可用丙酮 代替显色剂的空白水样作参比测定,对 浑浊、色度较深的水样,以氢氧化锌做 共沉淀剂调节pH为8~9除去 Cr3+,Fe3+,Cu2+,干扰物质为亚硫酸 盐、二价铁、等还原性物质和次氯酸盐 等氧化性物质。 总铬:在酸性溶液中,首先,将水样中 的三价铬用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过 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过量的 亚硝酸钠用尿素分解;然后,加入二苯 碳酰二肼显色,于540nm处进行分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