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位置和疆域教案

1.1 位置和疆域教案

第一节位置、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1、我国四至点的经纬度和我国经纬度位置特点;

2、我国陆上的主要邻国和界河;

3、我国濒临的海洋和隔海相望的主要国家;

4、对我国海陆位置的评价;

5、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1、能够准确填写出我国邻国、濒临海洋的名称;2、能够准确填写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3、能够通过经纬度和省区形状判断中国局部区域图的位置;4、能够正确描述一个地区的地理位置特征,并能进行合理的评价;5、能够将中国的地理位置和世界其他重要国家的位置进行对比(如美国、日本)

☆教学重点: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位置和行政中心。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位置和34个省级行政区。

☆复习策略: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学习策略: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在地图上按教材中所划分的七大片分区记忆;根据不同的地理特点分类记忆;在地图上联系重要的山脉、河流、湖泊、经纬线等地理事物记忆;根据各省区的相互位置进行记忆;根据各省区的轮廓特征及大小记忆。

☆教学课时:2课时

这部分知识具有量大、难度低的特点,需要记忆的内容很多。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直接出现的概率很小。但是它却是学习整个中国地理的纲、基础、知识的落脚点。

中图地理七上《疆域和行政区划》同课异构教案 (1)

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读图:读P36.C图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 渤海位于雄鸡的脖子,渤海湾至长江口为黄海,长江口到台湾海峡为东海,台湾海峡以下为南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补充: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 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读图:请同学们注意看图 C右面有两个放大的图,这是我国的两大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 请看两幅图哪个海的面积大,(渤海),因此,我们说我国最大的内海是渤海. 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可以看出它的陆上边界和海岸线都比较长. 因此,它的“好邻居、好伙伴”也较多,下面我们走进中国的邻国. 学生活动: 1. 引导学生画出陆上边界和海岸线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2.引导学生以朝鲜为起点逆时针方向找出我国的14个陆上邻国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 补充:⑴与我国有两处接壤的邻国有俄罗斯和印度.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陈彩燕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领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5、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分析能力, 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责任感,让学生有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情感 学情分析:本课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第一课,对于我国的疆域,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初步的认识;而对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分析,之前在世界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对地 理位置的分析方法有了一定接触。而且是对自己国家的认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 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大都比较浓厚。 重点难点: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 3、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3、学会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提高读图 分析能力,学会绘制中国轮廓图,提高绘图能力,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学时重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 学时难点: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了解这些跨度所造成的差异教学活动: 一、导入 播放MV《歌唱祖国》,欣赏祖国的美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听着这优美的歌曲,看着这壮丽的河山,是否觉得熟悉又陌生,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你们真的了解他吗? 首先,请大家思考下面几个问题,试着回答一下: 1、我国位于地球上的哪个位置? 2、我国的国土面积有多大? 3、我们的周围有哪些邻居? 今天,让我们一起真正的深入的来了解一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二、新课探究 1、伟大的祖国 我们伟大的祖国到底在地球的那个位置呢? (学生拿出地理图册,在世界地图中找出中国) 请学生来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 (回顾怎样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描述?) ○1半球位置:东西半球中位于东半球,南北半球中位于北半球 (展示世界地图,标注出赤道和1600E和200W)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世界地图中标注亚洲和太平洋,注意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3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中国的疆域》教案 湘教版地理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地图,学生能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 (3)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知道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 (2)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疆域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建立我国地理位置的空间观念。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比较、讨论、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视频:近山为农,居水为渔,临路行商,探寨问俗,访镇寻风。我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多姿多彩,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 首先来了解

一下我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二、新课学习 (一)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1.根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赤道、20°W、160°E),说出我国分别位于哪两个半球?(北半球和东半球) 2.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哪条纬线穿过了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哪个温度带?(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南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 ★承转过渡: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影响着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民的经济活动,我国的地理位置有怎样的优越性呢?(多媒体展示:世界政治地图)讨论1:与哈萨克斯坦、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有什么不同? 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内陆国,日本是一个岛国,而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许多国家接壤。讨论2:对比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的纬度位置有什么不同? 俄罗斯被北极圈穿过,属于中高纬度,气候较为寒冷;巴西被赤道和南回归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气候湿热;而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四季分明,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总结: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海陆位置——东部濒临太平洋,多岛屿和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另外东部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沛;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同众多国家接壤,便于发展边境贸易。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热带,南北气候差异大,有利于农业的多种经营。 (二)辽阔的疆域 ★多媒体展示: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欧洲面积比较图表。 提问:我国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总结: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大致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当。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分析及活动设计 【教材分析】 “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教材是中国地理的开篇,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地理位置。教材从几方面分析说明了我国在世界上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与邻国的相互位置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学会分析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知道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濒临的海洋,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我国的疆域四至点,了解我国领海宽度、国家管辖海域、内海以及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同时初步形成海洋大国的概念。通过读图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对地理事物分布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对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特点的分析与评价。 ②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图读出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从跨纬度广理解我国南北气候的差异;从跨经度广理解东西时间的差异。从而说明我国疆域辽阔。通过对地理位置优越性的分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学会地理评价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和疆域辽阔的学习,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形成保卫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理解其优越性,掌握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说明我国与邻国的位置特点。 难点:建立地理位置的空间概念和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于中国的地理位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但对于中国的具体位置及位置的优越性分析判断仍然有限、不系统。另外经过一个暑假,学生对七年级所学基本知识有所遗忘,所以对本节课又要用到知识

高中区域地理教案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区域地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学习目标: 1.说出我国的疆域范围、地理位置的优缺点。 2.理解我国主要的邻国、临海、半岛、岛屿及其自然地理特征。 3.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分布、名称、简称及其地理特征。 4.通过了解祖国辽阔的疆域,树立热爱伟大祖国的情感. 先学过程: 师:同学们,如何完成本节的学习目标呢?主要靠大家自学,请同学们认真完成自主学 习的内容,8分钟后检测,看谁完成的最好。 布置学案,学生自学(教师督促,使每一位学生紧张的自学)。 一、中国的疆域 读图、析图: 1.位置优越 (1)纬度位置: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2)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国土辽阔 (1)陆域广阔 ①面积:陆地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②四至点: ③邻国:与我国接壤的国家有14个,东邻朝鲜,北接A俄罗斯、蒙古,西与B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相邻,西南邻阿富汗、C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不丹,南邻D越南、老挝和缅甸。 (2)海域广袤 ①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②临海:大陆海岸线长达18 000多千米,自北而南依次濒临a渤海、b黄海、c东海和d南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 ③岛屿众多:台湾岛为面积最大的岛屿,其次为海南岛。 ④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雷州半岛。 ⑤隔海相望有6个国家,东面是F日本和韩国;东南有E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 自学检测(大家都自学的很认真,现在老师来检测一下大家的自学效果。)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陆地面积位居世界第四位 B.领土的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 C.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D.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气候复杂多样 2.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美誉,也是我国民族个数最多的省区是( ) A.①B.②C.③D.④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教案新人教版 (1)

中国区域地理第一讲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中国的人口和民族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 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4、说出我国人口总数,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说出我国的人口国策。 5、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的分布概况。 6、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 2、使学生了解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和省会(或首府)。 3、使学生了解我国五大海域。 4、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和民族。 5、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分布、增长状况。 6、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状况。 重点和难点: 1、我国位置、面积、所濒临的海洋、省级行政区及其行政中心的简称。 2、我国人口分布、增长及我国的人口政策、民族状况及民族政策。 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位置和面积: ㈠、位置: 1.相对位置: A、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部深入亚洲大陆内部,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 家。 C、思考:习惯上常说:“中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为什么? 2.绝对位置:

A、纬度位置: a、南(极):位于南海南部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约4°N; b、北(极):位于黑龙江省漠河镇以北的黑龙江(俄称为阿穆尔河)主航道中心线 上,约为53°N; c、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越49°左右,相距约5500千米。当2月南国春回大地之 时,北国东北仍然是千里冰封。 d、纬度位置的优点:北回归线从我国南部穿过,我国绝大部分属于温带,南部有 一小部分位于热带,北部没有寒带。南北气候差别很大,这既有利于人民生活, 又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B、经度位置: a、东(极):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主航道中心线 (“耶”字碑东角)上,约为135°5ˊE; b、西(极):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以西的帕米尔高原,约为73°40ˊE。 c、经度位置:我国东西跨越经度62°,相距约5200千米,时差达4小时以上,横 跨东5区到东9区。当东部的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之时,西部帕米尔高原仍然 是繁星满天。 C、我国位置的优越性: a、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的影响,降水丰富,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 b、南北温度带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c、海岸线漫长,有利于从海上同世界各国交往。 d、陆疆漫长,便于从陆上同世界各国交往,古代便是“丝绸之路”,现代有著名的 “欧亚大陆桥”连通欧亚两大洲。 ㈡、面积: 1.领土幅员辽阔,约960万。(最新数据为1045万Km2) 2.位于俄罗斯(1700万Km2)、加拿大(990万Km2)之后,居第三位,美国为930 万Km2,第四位;巴西第五位。 二、疆界与邻国: ㈠、疆界: 1、陆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长达2万多Km(22800Km) 2、海疆: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大陆海岸线长达1万8千多Km,加上岛屿海

中国疆域教案

教学设计 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题 名称 第一章第1课时 中国的疆域 授课 教师 授课题目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授课方式 (打√) 新授课√习题课□实验课□讲评课□复习课□其他□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面积,说明我国拥有辽阔的疆域。 3)记住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并能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默填出来。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2、培养学生评价及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重点: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学会分析与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 教学难点及突破难点:对地理事物空间观念的建立是本节知识的难点。通过训练学生读图,填图、画图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资源多媒体,音频资料 过程设计 播放歌曲:《歌唱祖国》,图片显示:长城、长江、黄河、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导入新课。 【走进生活、探究学习】 春节小贝克一家要来中国旅游,请同学们做导游,首先要知道中国的位置。 探究一、寻找古国 读“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和“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 2、读图说出我国的海陆位置。 3、在图上找出:日本、蒙古,观察中国、日本、蒙古这三个国家的海陆位置的差异。 4、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我国最南处于哪个温度带? 小贝克一家来到中国走遍中国的疆域,感慨颇深。小贝克的爸爸拍摄了两组图片,请同学们来帮忙解答疑惑。 ▲北部黑龙江省和南部海南省的大地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八年级地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后掌握中国的领土分布和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简称。 教学重难点:中国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及简称。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归纳: 东西半球位置 1、中国的位置大洲大洋位置 南北半球位置 面积 应掌握的地图:中国行政区划图;几个省的轮廓图 领土的四端: 2、中国的疆域大部分在带,小部分在带, 没有带。 南北跨度纬度 东西跨度经度,跨个时 区。 3、我国濒临的海洋(见图);我国领海的宽度海里,我国海岸线长度千米,陆界线长度千米;我国的内海有和海峡。

4、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省级行政区(省、自治区、直 辖市、特别行政区) 5、我国三级行政区(34个)(23个)(5个)(4个) (2个) 县(自治县、市) 乡(镇) 二、课堂小结: (略) 三、课后作业: “第三册复习目标摘要”上第一章的1——14小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本章后掌握中国的人口问题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中国的人口问题。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归纳: 人口总数:12.9533亿 (2000年) 1、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最多的省:河南省 (2000年)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不平均,表现在东南多、西 北少、东稠密,西稀疏。 人口分界线:云南的(县)到黑龙江省 的(市) 3、我国人口城乡分布特点: 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 4、区分华人华侨:我国侨胞原籍以省 和省最多。 5、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6、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解放前十分缓慢 解放后直线上升

教学设计《中国的疆域》

教学设计方案 《中国的疆域》 教案背景: 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这一要求,本节课的设计运用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通过学习情景的创设,引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课以新中国60年华诞的国庆阅兵式作为导入,以玻利维亚保罗一家三口到中国来旅游这一主线串联所有知识点于其中,让学生在跟随保罗一家的旅程中学习本课的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过的领土面积,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 的海洋。 3.能举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 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2.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中国疆域的有关资料,争做小导游。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课件视频播放:庆祝新中国60华诞的国庆阅兵式的片段。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看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我国的国力强大,国防实力雄厚。 【承接】我国建立这么强大的国防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就是保护人民,保护我国的疆域,我国的疆域到底有多大?我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三个外国游客的脚步到我国四处逛逛看看我国的疆域。 课件展示课题:中国的疆域。 课件展示:保罗一家图片。 【教师介绍】保罗一家是玻利维亚人,他爸爸妈妈准备在12份带他到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家中国来看看。 课件展示:世界地图。 【承接】保罗的心里有个疑团,为什么人们总是称中国是东方国家,为什么叫中国人叫东方人,中国到底在地球的什么位置?请你告诉他。 【学生活动】在世界地图上找出中国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问】所有东半球的国家都是东方国家吗?欧洲也是在东半球,他是东方国家吗?只有东半球哪里的国家算东方国家呢? 【学生回答】东半球东部的国家算东半球。 【承接】原来我们是东半球东部的国家,人们习惯称东半球的国家为东方国家,你能告诉我东半球的范围吗? 课件展示:半球地图。 【教师提问】那么南北半球而言我们位于什么半球呢? 【学生回答】北半球。 【过渡】对大家分析得很好,保罗总算弄清楚了中国的半球位置。现在保罗一家该准备在准备到中国的行囊了,你认为他们应该带些什么东西?

1.1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案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掌握中国的位置、疆域和邻国。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5.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位置。 教学重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 1.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2.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准备: 《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地球仪(并附有彩色胶带),“中国政区挂图”、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 教学方法: 谈话法、学习指导法、活动。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 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 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位置 看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 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 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 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 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学生活动:出示“五带图”,引导学生回顾地球上的五带。引导学生勾出教材34页图B中的北回归线北极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2. 纬度位置:中国的领土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初中地理导学案

标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 带,少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带。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 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 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 第位。 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 6. 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个。与我国隔海 相望的国家有、、、、、。 看图填写,我在行! 1.读中国疆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____, 陆上邻国有___个; (2)在横线上填出数字代表的邻国名称 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 _____________;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___________, 海上邻国有___个; (4)在横线上填出数字代表的邻国名称 ⑤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5)在横线上先填出符合要求的海域名称,再把代表该海域的英文大写字母标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黄河注入的是A_________海;长江注入的是B_________海; 珠江注入的是C_________海; (6)写出中国领土的四个端点东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西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团队交流,创新高 1.我国领土的最东端 ( ) A、黑龙江省 B、海南省 C、广东省 D 、上海市 2.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渤海、琼州海峡 C、黄海、东海 D、东海、琼州海峡 3.与我国陆上接壤的国家共有 ( ) A、12个 B、13个 C、14个 D、15个 4.我国领海的宽度应是 ( ) A、200海里 B、 12海里 C、30海里 D、 212海里 5.有关我国邻国的正确叙述是 ( ) A、朝鲜是我国的海上邻国 B、在海上邻国中,纬度最高的是日本 C、南邻越南、老挝和泰国 D、与我国接壤的有蒙古、印度、俄罗斯、韩国等 6.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是 ( ) A、朝鲜、日本、菲律宾 B、日本、菲律宾、新加坡

人教版地理八上《辽阔的疆域》word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上《辽阔的疆域》word教学设计第一节宽敞的疆域教学设计(附读图练习)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他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能力目标 1、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东西之间的距离 2、学会运用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3、学会在中国地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住、注其名称。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我国宽敞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心,培养学生爱护祖国统一、爱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 1、中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及其优越性。 2、中国的领土四至点、面积、临海、邻国。 3、我国划分的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省会。 三、教学难点: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四、教学方法:讲述法、谈话法、讨论法、比较学习法、习法 教学媒体: <<中国政区图>>挂图及拼图 五、课时:2~3个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我们用了一年的时刻学习了世界各地的地理状况,今天开始学习我国的情形。 读图讲授: 1.位置优越 (1)通过读图1.1“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示意图”,了解我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请回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从图中观看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看看中国在哪个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中国位于西经20°以东、赤道以北。因此,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2.1《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1) (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2.1《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1)(中图版七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位置 看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 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 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 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 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 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一、学生活动:出示“五带图”,引导学生回顾地球上的五带。引导学生勾出教材 34页图B中的北回归线北极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板书:2. 纬度位置:中国的领土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补充纬度的优越性:这个纬度相当优越,它不像巴西终年炎热,也不像俄罗斯终年寒冷,而且它热带、亚热带、温带农作物都可以种植,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栖息地,因此,它有利于多种农业的发展。 学生活动:出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找出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提问: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 3.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补充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的位置就更优越了,它背靠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眼望世界最大洋——太平洋,像坐在一把铁交椅上一样,稳稳当当的。为什么呢?请看:①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里有鱼,有石油……你看蒙古没有海洋,要想吃点海鲜,需要国外进口,一方面需要付高昂的费用,甚至拉到本国,海鲜都不鲜了,甚至海烂了。(学生笑。)②它还有利于对外交往,一方面我们可通过太平洋,可以到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甚至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 二、中国疆域 过渡:以上是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给她的儿女的一大恩惠,但辽阔的疆域,却是她给儿女的一份厚礼。下面,我们学习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国土面积 学生齐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知识点。 提问:中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学生回答: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几位?(第三位。) 补充: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是1710万平方千米,加拿大的国土面积是997万平方千米。 我国陆地面积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 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2. 中国的四至 过渡: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学生活动: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知识结构图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知识结构图》解说稿 我为大家展示的是《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区划知识结构图》,从大的方面分为八个板块。 一、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 34个省级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二、中考链接 掌握我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我国领土的四至及邻国是中考的重点内容,中国濒临的“四海一洋”是考察地图运用的热点内容。 了解各省区的轮廓形状和行政中心及简称。联系实际或材料考察省市或地区轮廓,周边邻省等地理事物将是近年来中考考察的重点。 三、知识联系 本章是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是以七年级地理学习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知识为基础。 要认识和了解祖国,首先要明确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重意义。中国的疆域是中国地理环境所在的空间,疆域的地理位置是影响地理环境的重要因素;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则是掌握中国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基础。因此,要学好中国地理,必须首先了解中国的领土和行政区划。 四、教材编排 (一)辽阔的领土 本节内容编排表现在以下方面: 1、从宏观到微观。从全球范围看中国,到从大洲大洋看中国,再到从邻国看中国,又到从中国自身看中国,最后到从中国的陆地和海洋看中国。 2、从绝对到相对。从经纬度看中国到从具体事物看中国。 (二)省级行政区划 本节内容编排循序渐进: 首先介绍法律法规; 然后介绍省级行政区划具体名称、位置;

最后具体介绍简称和行政中心。 五、知识结构 (一)辽阔的领土 (二)、省级行政区划 六、教学要求 (一)辽阔的领土 1、学会云用东西两半球地图或地球仪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得优越性。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能在地图中指出中国陆疆和陆上邻国、 三级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县(自治州、自治县、市) 乡(民族乡、镇) 省级行政区划名称、简称及行政中心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行政区划 优越的地理位置 半球位置 大洲大洋位置 纬度位置及其优越性 海陆位置 及其优越性 广袤的领土 领土面积 领土的四至 海陆兼备 陆 陆疆长度 陆上邻国 海 濒临的海洋 领海和内海 主要的半岛 岛屿 海峡 隔海相望的国家 辽阔的领土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目标导读】 教学目标: 1、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辽阔的国土。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中国的位置和疆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国土。 教学难点: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 导入:北国的哈尔滨的人们冒着-28℃的严寒,观赏“冰灯游园会”,而在南国广州正举办“迎春花展”。又为什么在夏季的时候我国东部美丽的乌苏里江上到处洒满晨辉、渔歌阵阵、波光闪闪,人们己开始一天的劳作;而远在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却是星斗满天、明月高悬,人们还在沉睡之中。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中国的疆域这部分的内容。 【自主学习】(预学区,不看不讲) 知识体系梳理 一、位置优越 1、纬度位置:(纬度范围),大部分在,小部分在热带,没有。 2、海陆位置:东部,西岸,海陆兼备。 3、半球位置:半球和半球。 二、国土辽阔 1、疆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位。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N。 最南: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N。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的交汇处°E。 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E。 南北跨纬度近°,相距约千米;东西跨经度多度,相差5个时区,相距约5000千米。

2、邻国众多 陆上邻国:陆上邻国有14个,如A 、B 、蒙古、C 、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D 、尼泊尔、不丹、E 、老挝、F 。 隔海相望的国家:G 、I 、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 3、海域广袤: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千米,领海为领海基线向海上延伸 海里的海域,专属经济区为领海基线向海上延伸 海里的海域。 (1)濒临的海:自北向南濒临a 海、b 海、c 海、d 海。渤海和琼州海峡为内海。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2)主要岛屿:面积最大为 岛,其次是 岛,崇明岛,舟山群岛,澎湖列岛,南海诸岛等。 (3)主要半岛:自北向南依次为 半岛, 半岛, 半岛。 (4)主要海峡: 海峡, 海峡。 【合作探究】(导学区,不议不讲) 探究一: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特点?有什么优越性?又有哪些不足? 探究二:我国的海陆位置有何特点?有什么优越性?又有哪些不足? 探究三:分析说明我国领土辽阔的好处。 【固学案】(固学区,不练不讲) 知识网络(板书) 1、(2014·聊城学业考)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 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 中 国 的 疆 域 位置优越 国土辽阔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半球位置 疆域辽阔 邻国众多 海域广袤 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优越性和不足之处 濒临的海 主要半岛 主要岛屿 主要海峡

中国地疆域与人口教案设计

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教学重难点: 1、中国的地理位置 2、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过程: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国——中国。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 (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 (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疆域 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最北: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

疆域和行政区划教案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在地球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的特点并了解其优越性。 2.了解我国的领土范围,记住陆地面积,知道我国濒临的海洋,了解我国的邻国。 3.了解我国现行的三级行政区划,熟悉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了解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轮廓特点、所处的位置。 二、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并简要说出其优越性。在地图上计算出我国大致的东西经度和南北纬度,并以此来说明我国经度与纬度跨度大。 2.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计算出我国东西距离和南北距离,并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说明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3.能运用地图初步建立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空间分布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我国的疆域,激发学生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努力学习的雄心壮志。 2.通过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的学习,增强爱国情感。 3.通过学习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坚持一个中国和祖国的领土不容分割、侵犯的严正立场。 【教学重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 【教学难点】 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及其空间分布。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阅读上面内容,内容是教材35的阅读材料) 读后你有何感受? 讲述:从阅读材料中我们感受到了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那么中国在地球上处于怎样的位置?我国的领土范围有多大?我国与哪些国家相邻?在辽阔的国土中,我们自己又处在怎样的位置?这节课我们就来探导这些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疆域和行政区划》(板书)。

《疆域和行政区划》 教学设计

《疆域和行政区划》 在学习了第一章地球的地图的基础上,第二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是让学生学习中国的概况,而第一节在本章中是重点、难点,因为学生要建立中国的空间观念。而本节的重难点是我国的行政区划。行政区划是基础知识,每个学生都需要记住的。但难点就在于记忆的过程与方法。如何让学生快速准确的记忆是教师要解决的问题。 (2)记住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3)记住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 (4)记住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5)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能力目标】 (1)根据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能正确描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 (3)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 (4)在图上填注我国主要的省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我国辽阔的国土、优越的地理位置等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的民自豪感和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实现祖国统一的责任感。 1.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省府所在地在地图上的位置 【教学难点】 1.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第一节疆域和行政区划 一、中国位置看图:“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 板书:1.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板书:2. 纬度位置:中国的领土大部分属于北温带,小部分属于热带,没有寒带。 补充纬度的优越性:这个纬度相当优越,它不像巴西终年炎热,也不像俄罗斯终年寒冷,而且它热带、亚热带、温带农作物都可以种植,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可以找到栖息地,因此,它有利于多种农业的发展。 提问: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3.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补充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的位置就更优越了,它背靠世界最大陆——亚欧大陆,眼望世界最大洋——太平洋,像坐在一把铁交椅上一样,稳稳当当的。为什么呢?请看:①有利于海洋事业的发展,海洋里有鱼,有石油……你看蒙古没有海洋,要想吃点海鲜,需要国外进口,一方面需要付高昂的费用,甚至拉到本国,海鲜都不鲜了,甚至海烂了。(学生笑。)②它还有利于对外交往,一方面我们可通过太平洋,可以到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甚至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 二、中国疆域 过渡:以上是我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可以说是祖国母亲给她的儿女的一大恩惠,但辽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