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

深圳市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单元测试卷(包含答案

解析)

一、填空题

1.下面是某小学三(1)班同学最喜欢的课余活动情况统计表.

①三(1)班男生喜欢________课余活动人数最多,女生喜欢________课余活动最少.

②三(1)班一共有________名学生,喜欢________课余活动的总人数最多.

2.先填表,再回答问题。

某一天三个不同的连锁店在下午5:00~5:30两种鸡翅的销售量情况如下:

香辣鸡翅的销售情况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181619

店名长乐中路人民西路民治东路

销售量/个202016

(1)

________

(2)________的香辣鸡翅卖得最多。

(3)长乐中路的________比________卖得多。

(4)两种鸡翅中,________鸡翅的销售量最多。

3.复式统计表能反映________或________数据,它能更________地表示信息。

4.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

5.统计表用________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________呈现数据。

6.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________ ,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________最后制成统计表。

7.天秀小学二年级课外活动统计表,美术组一共________人。

8.请你根据三年级、四年级和五年级各一个班的视力测试情况来回答问题。

5.0以上4.9~4.74.6~4.34.2以下

三年级一班291152

四年级一班271263

五年级一班18 2055

五年级一班5.0以上有________人;三年级一班________的人数最多。

9.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三月份比五月份多做好事________件。

10.三年级同学在二月到六月份做好事的件数如下:二月20件;三月40件;四月30件;五月25件;六月35件。二到六月份一共做好事________件。

11.小明15岁,红红17岁,两人的平均年龄是________岁。

12.两队进行篮球比赛.上半场和下半场结束时的比分如下:(单位:分)

上半场比赛结束,2队领先________分,下半场1队得了________分.

二、解答题

13.甲地4月和5月天气情况记录如下。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表。

(2)4月________天数最少,5月________天数最多。

(3)5月阴天比4月阴天多________天,4月晴天比5月晴天多________天。

(4)4月一共有________天,其中有________天下雨;5月一共有________天,其中有________天不下雨。

14.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开设了“种植园”“活动室”“手工坊”“书画园”这四个活动区,下面是三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区人数调查记录单。

(1)根据以上调查单完成下面统计表。

(2)男生和女生相比,喜欢的项目有什么不同?

(3)星期五,老师打算带同学们去同一个活动区活动,你建议选择哪个活动区?为什么?15.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下图。

(1)根据图中的信息填写下表。

(2)在合适答案旁的□里画“√”。

①全班男生从矮到高排成一行,张林在第5个,他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②全班女生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丽在第15个,她的身高大约是多少?

16.下面是王东对某一个路口不同时间的车辆通过情况做的两次统计。

7:00的车辆通过情况记录单

7:30的车辆通过情况记录

(1)请把以上数据填写在下表中。

(2)7:00时通过的________最少,7:30时通过的________最多。

(3)再过10分钟还会处于上班早高峰,预测一下,车辆会增加还是减少,你想说点什么?

17.下面是笑笑和淘气7岁到10岁的体重(千克)统计表.

(1)笑笑的体重从7岁到10岁增加了多少千克?

(2)淘气的体重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最多?

18.下面是某校三年级同学最喜欢看的书籍情况统计。

(1)男生喜欢看________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看________类书的人数最少。

(2)女生喜欢看________类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看________类书的人数最少。

(3)班上要购买一批新书,你有什么想法?

19.看图填空。

20.看统计表回答问题.

我国8~10岁儿童身高、体重统计表

三、综合题

21.下面是三(1)班同学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统计表.

(1)大多数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

(2)大多数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________小时.

(3)看到这个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感受?________.

22.根据统计表填空.

光明小学参加兴趣小组人数统计表

(1)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最少的是________小组.

(2)男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女生人数最多的是________小组.

(3)这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________人,其中男生有________人,女生有________人. 23.完成统计表.

三(1)班男女生喜欢吃水果情况调查统计表.

(1)喜欢吃西瓜的男生比女生多________人,喜欢吃梨的一共有________人.

(2)喜欢吃香蕉的比喜欢吃橘子的多________人.

(3)全班一共有________人.

24.观察下列统计表,并回答问题。

(1)把上面两个表格改成一个表格,填入下表。

(2)________年的8月份晴天多,________年的8月份雨天多。

(3)2017年8月份的雨天比2016年8月份的多________天。

(4)你还发现了什么?

25.

(1)最高月平均气温甲市出现在________月,乙市出现在________月。

(2)两城市最高月平均气温相差________摄氏度。

(3)________月份两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同,有________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其余________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低于甲市。

26.小明调查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图书情况,如下表。

男生最喜欢的图书

种类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动漫类

人数 6 8 12

种类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动漫类

人数 11 9 4

儿童文学类科普类动漫类

男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填空题

1.看动画片;去户外玩;48;看课外书【解析】【解答】①10>7>6>23<4<6<10所以三(1)班男生喜欢看动画片人数最多女生喜欢去户外玩的最少②10+6+7+2+4+10+3+6=48(人)所以三

解析:看动画片;去户外玩;48;看课外书

【解析】【解答】①10>7>6>2,3<4<6<10,所以三(1)班男生喜欢看动画片人数最多,女生喜欢去户外玩的最少。

②10+6+7+2+4+10+3+6=48(人),所以三(1)班一共有48名学生,

2+6<3+7<4+10<6+10,所以喜欢玩游戏的活动总人数最少。

故答案为:①看动画片;去户外玩;②48;看课外书。

【分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喜欢参加各项活动的人数。

2.(1)181619202016(2)民治东路(3)奥尔良鸡翅;香辣鸡翅(4)奥尔良【解析】【解答】(1)根据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统计表如下:(2)因为19>18>16所以民治东路的香辣鸡翅卖得

解析:(1)18,16,19,20,20,16

(2)民治东路

(3)奥尔良鸡翅;香辣鸡翅

(4)奥尔良

【解析】【解答】(1)根据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绘制复式统计表如下:

(2)因为19>18>16,所以民治东路的香辣鸡翅卖得最多;

(3)因为20>18,所以长乐中路的奥尔良鸡翅比香辣鸡翅卖得多;

(4)因为香辣鸡翅有:18+16+19=53(个),奥尔良鸡翅有:20+20+16=56(个),56>53,所以两种鸡翅中,奥尔良鸡翅的销售量最多。

故答案为:(1)18,16,19;20,20,16;(2)民治东路;(3)奥尔良鸡翅,香辣鸡翅;(4)奥尔良。

【分析】第1题,根据单式统计图的各类数据,将两个单式统计表汇总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第2题,比较香辣鸡翅三个店的销售量,即可得到谁卖得最多;第3题,要求长乐中路哪种鸡翅卖得多,比较两个店卖的数据即可;第4题,将两种鸡翅卖的数量分别相加,再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3.两个;多个;清晰明了【解析】【解答】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分析】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注意知识的掌握

解析:两个;多个;清晰、明了

【解析】【解答】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分析】复式统计表能反映两个或多个数据,它能更清晰、明了地表示信息,注意知识的掌握。

4.统计图【解析】【解答】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分析】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统计表来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

解析:统计图

【解析】【解答】用统计表表示的数量,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分析】我们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在统计工作中除了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用统计表来表示以外,有时还可以用统计图来表示.用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之间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5.数字;直条【解析】【解答】统计表用数字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分析】统计表用数字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理解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

解析:数字;直条

【解析】【解答】统计表用数字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分析】统计表用数字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理解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6.数据;分类整理【解析】【解答】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数据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制成统计表【分析】我们学习的制作统计表的方法是:先收集数据再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统计表掌握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

解析:数据;分类整理

【解析】【解答】制作统计表时,首先应收集数据,然后再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整理,最后制成统计表。【分析】我们学习的制作统计表的方法是:先收集数据,再分类整理,然后制作统计表,掌握统计方法的步骤与过程。

7.16【解析】【解答】一班的人数:12人二班的人数:4人人数:12+4=16(人)【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美术组一共16人

解析: 16

【解析】【解答】一班的人数:12人二班的人数:4人

人数:12+4=16(人)

【分析】根据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即得美术组一共16人。

8.18;视力在50以上【解析】【解答】五年级一班50以上对应在表中的数据是18即有18人;三年级一班人数最多的是29人对应在50以上的表格中所以三年级一班视力在50以上的人数最多【分析】本题中的统计图

解析: 18

;视力在5.0以上

【解析】【解答】五年级一班5.0以上对应在表中的数据是18,即有18人;三年级一班人数最多的是29人,对应在5.0以上的表格中,所以三年级一班视力在5.0以上的人数最多

【分析】本题中的统计图表和其他的略有不同,即不在是一组分类,这种图表对应到哪行哪列读取数据即可

9.【解析】【解答】40-25=15(件)【分析】三月份做的件数减去五月份做的件数

解析:【解析】【解答】40-25=15(件)

【分析】三月份做的件数,减去五月份做的件数。

10.【解析】【解答】20+40+30+25+35=150(件)【分析】信息读取之后再按要求求出合计多少

解析:【解析】【解答】20+40+30+25+35=150(件)

【分析】信息读取之后,再按要求求出合计多少。

11.【解析】【解答】15+17=32(岁)32÷2=16(岁)【分析】先求出两个人总共多少岁再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数

解析:【解析】【解答】15+17=32(岁)32÷2=16(岁)

【分析】先求出两个人总共多少岁,再除以2,即可求出平均数。

12.15;16【解析】【解答】32﹣17=15(分);33﹣17=16(分);故答案为:15;16【分析】上半场比赛结束2队得分-1队得分=2队领先分数;下半场1队总得分-上半场1队得分=下半场1队得分

解析: 15;16

【解析】【解答】32﹣17=15(分);

33﹣17=16(分);

故答案为:15;16.

【分析】上半场比赛结束,2队得分-1队得分=2队领先分数;下半场1队总得分-上半场1队得分=下半场1队得分。

二、解答题

13.(1)

(2)阴天;晴天

(3)4;3

(4)30;4;31;26

【解析】【解答】(2)因为3<4<7<16,所以4月阴天天数最少;

因为13>7>6>5,所以5月晴天天数最多;

(3)7-3=4(天);

16-13=3(天);

(4)16+7+3+4=30(天),其中有4天下雨;

13+6+7+5=31(天),其中有31-5=26天不下雨。

【分析】(1)此题主要考查了数据收集与整理,按顺序分别数出各种天气的天数,然后填表;

(2)要求4月哪种天气天数最少,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4月份的各种天气天数即可;要求5元哪种天气天数最多,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5月份的各种天气天数即可;

(3)要求5月阴天比4月阴天多几天,依据5月阴天天数-4月阴天天数=5月阴天比4月阴天多的天数;

要求4月晴天比5月晴天多几天,依据4月晴天天数-5月晴天天数=4月晴天比5月晴天多的天数;

(4)要求4月一共有几天,将各种天气的天数相加即可,观察统计表可知,4月份有4天下雨;

要求5月一共有几天,将各种天气的天数相加即可,观察统计表可知,5月有5天下雨,要求不下雨的天数,总天数-下雨的天数=不下雨的天数,据此解答。

14.(1)

(2)解:男生:16>4>3,即可得出男生喜欢活动室;

女生:9>8>7>5,即可得女生喜欢手工类活动。

答:男生比较喜欢活动室,女生对手工类活动更感兴趣。

(3)解:选择活动室。因为三年级学生中,喜欢活动室的人最多。

【解析】【分析】(1)将表格中的“√”的个数数出来,写在表格中即可;

(2)观察表格可找出哪个项目男生的人数最多,哪个项目女生的人数最多,人数最多的即最感兴趣;

(3)找出男生、女生都相对较多的区域即可。

15.(1)

(2)①张林的身高大约是1.52米;

②张丽的身高大约是1.47米;

【解析】【分析】(1)观察统计图可知,纵轴每格代表2人,代表女生人数,代表男生人数,据此填表,然后用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合计人数,据此计算并填表;

(2)观察统计图可知,横轴从左往右,就是从低到高排列,从右往左,就是从高到低排列,据此找出这两个人的大致身高。

16.(1)

(2)大巴车;自行车

(3)答:预测车辆还会增加,因为上午上班时间一般都是8:00,所以在7:40左右还会是上班高峰期。

【解析】【解答】(2)7:00时通过的大巴车最少,7:30时通过的自行车最多。

故答案为:(2)大巴车;自行车。

【分析】(1)两个单式统计表表示的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在复式统计表相应的列中填入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判断7:00时通过的哪种车最少,7:30时通过的哪种车最多;(3)分析统计表中的数据,结合实际情况说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17.(1)解:29.7﹣21.3=8.4(千克)

答:笑笑的体重从7岁到10岁增加了8.4千克。

(2)解:27.4﹣25.7=1.7(千克)

29.6﹣27.4=2.2(千克)

33.8﹣29.6=4.2(千克)

4.2>2.2>1.7

答:淘气的体重10岁那年比上一年增加的最多。

【解析】【分析】(1)笑笑从7岁到10岁增加的体重=10岁的体重-7岁的体重,代入数值解答即可。

(2)分别求出淘气后一年比上一年增加的体重,再比较大小即可。

18.(1)科普;文学

(2)政史;动漫

(3)班上要购买一批新书,可以多买一些科普类和政史类书籍。

【解析】【分析】通过比较男生、女生喜欢看某类书的人数,即可解答1、2题。找出男生和女生喜欢看某类书人数最多的书籍多买些。

19.

【解析】【分析】共四种运动,分别数出二班打篮球、跳舞、玩电脑和跑步的人数并依次填表即可。

20.无

三、综合题

21.(1)8~10

(2)6~8

(3)我感觉爸爸、妈妈都很辛苦

【解析】【解答】(1)因为18>16>4>3,所以大多数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8~10小时。

(2)因为18>10>9>4,所以大多数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是6~8小时。

(3)看了这个统计结果,我感觉爸爸、妈妈都很辛苦。

故答案为:(1)8~10;(2)6~8;(3)我感觉爸爸、妈妈都很辛苦。

【分析】(1)根据题意,对比表格中爸爸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长短即可解答;

(2)根据题意,对比表格中妈妈每天工作和做家务的时间长短即可解答;

(3)对比爸爸、妈妈每天的工作和做家务时间可知,我感觉爸爸、妈妈都很辛苦。22.(1)美术;声乐

(2)书法;美术

(3)184;101;83

【解析】【解答】(1)人数最多的是美术小组,最少的师声乐小组.

(2)男生人数最多的是书法小组,女生人数最多的是美术小组.

(3)这四个兴趣小组一共有184人,其中男生有101人,女生有83人.

故答案为:(1)美术;声乐.(2)书法;美术.(3)184;101;83.

【分析】(1)观察“合计”一行对应各个小组的人数,即可找出人数最多和最少的小组名称.

(2)观察“男生”一行各组人数,找出最多人数对应的小组,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女生中人数最多的小组.

(3)观察“总计”一列各数,分别为男生总人数、女生总人数和四个小组共有的人数. 23.(1)5;6

(2)5

(3)51

【解析】【解答】(1)喜欢吃西瓜的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13-8=5(人);喜欢吃梨的总人数:2+4=6(人)。

(2)8-3=5。

(3)21+8+3+6+13=51。

故答案为:(1)5;6;(2)5;(3)51。

【分析】(1)喜欢吃西瓜的男生人数-喜欢吃西瓜的女生人数=喜欢吃西瓜的男生比女生多的人数;喜欢吃梨的男生人数+喜欢吃梨的女生人数=喜欢吃梨的总人数。

(2)问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3)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总人数。

24.(1)解:如图:

2016、2017年8月份某地天气情况

(2)2016;2017

(3)3

(4)解:我还发现两地晴天都比较多.

【解析】【解答】解:(2)15>12,所以2016年的8月份晴天多;7<10,所以2017年8月份的雨天多.

(3)10-7=3(天)

故答案为:(2)2016;2017;(3)3

【分析】(1)把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填入对应的复式统计表中;(2)比较各项数据的大小即可

判断;(3)用减法计算即可;(4)对统计表中的数据做出合理的分析,写出自己的发现即可. 25.(1)7;1

(2)1

(3)4、10;5;5

【解析】【解答】(1)最高月平均气温甲市出现在7月,乙市出现在1月。

(2)两城市最高月平均气温相差1摄氏度。

(3) 4、10月份两城市月平均气温相同,有5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高于甲市,其余5个月乙市月平均气温低于甲市。

【分析】根据题目中统计表中给出的数据,进行比较和计算即可解答。

26.(1)6;8;12;11;9;4

(2)动漫;儿童文学

【解析】【解答】解:(1)填入统计表的数据一次是:6,8,12,11,9,4;

(2)6<8<12,所以男生喜欢动漫类图书的人数最多;11>9>4,女生喜欢儿童文学类图书的人数最多.

故答案为:(1)6,8,12,11,9,4;(2)动漫;儿童文学

【分析】(1)把两个单式统计表中的数据分别填入复式统计表中,注意数据对应;(2)比较人数的多少判断男、女生喜欢最多的种类.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套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 (1)刺猬在小狗的()面; (2)梅花鹿在小狗的()面; (3)小猫在小狗的()面; (4)小猴在小狗的()面; (5)小狗在小猴的()面; (6)小猴在梅花鹿的()面。 2、街心公园周围有什么?完成下面的示意图,并说说这些建筑物的位置。

3、说一说,建筑物分别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 4、小华从家向()面走,又向()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第二单元测试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图) 班级:姓名:评分: 一、请你填一填。(每题1分,共19分)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7.0除以6等于()。 8.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9.69708÷92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10.4800÷1200=()÷12 1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12.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或(). 1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24×()<250147×()<850 35×()<235283×()<1590 14.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15.6除120的算式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23分) 1.-5.4读作( ),+14 5读作( )。 2.在+3、-56、+1.8、0、-12、8、-7 8中,正数有( ), 负数有( )。 3.在表示数的直线上,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负数都 比0( );所有的正数都在0的( )边,所有的正数都比0( )。 4.寒假中某天,北京市白天最高气温零上3 ℃,记作( );晚 上最低气温零下4 ℃,记作( )。 5.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如果把这个高度表 示为+8844米,那么比海平面高出1524米的东岳泰山的高度应表示为( )米;我国的艾丁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54米,应记作( )米。 6.2017年某市校园足球赛决赛中,二小队以 战胜一小队获得 冠军。若这场比赛二小队的净胜球记作+2,则一小队的净胜球记作( )。 7.在存折上“存入(+)”或“支出(-)”栏目中,“+1000”表示 ( ),“-800”表示( )。 8.一袋饼干的标准净重是350克,质检人员为了解每袋饼干与标准 净重的误差,把饼干净重360克记作+10克,那么净重345克就

可以记作()克。 9.如果小明跳绳108下,成绩记作+8下,那么小红跳绳120下,成绩记作()下;小亮跳绳成绩记作0下,表示小亮跳绳()下。10.六(1)班举行安全知识竞赛,共20道题,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倒扣5分。赵亮答对16道题,应得()分,记作()分; 答错4道题,倒扣()分,记作()分,那么赵亮最后得分为()分。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一个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 2.如果超过平均分5分,记作+5分,那么等于平均分可记作0分。 () 3.因为30>20,所以-30>-20。() 4.在表示数的直线上,+5和-5所对应的点与0所对应的点距离相等,所以+5和-5相等。() 5.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正数。()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正数有意义,负数没有意义 B.正数和负数可以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C.温度计上显示0 ℃,表示没有温度 D.零上3 ℃低于零下5 ℃ 2.下面哪个量能表示-100千克?()。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填一填。 1.有些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分别是( )、( )、( ),其中( )走得最快,它走一圈是( ),( )走得最慢,它走一大格是( )。 2.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 )。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 3.秒针走一小格是( )秒,走一圈是( )秒,也就是( )分。分针走一小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也就是( )时。 4.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经过的时间是( )。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时长40( )。 (2)爸爸每天工作8( )。 (3)李静跑50米的成绩是13( )。 (4)做一次深呼吸要4( )。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丽11秒,小明8秒,小军10秒。( )跑得最快,( )跑得最慢。 二、辨一辨。(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6分=600秒( ) 2.分针走一大格,时针就走一小格。( ) 3.秒针走一圈,分针走一小格。( ) 4.小红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到达学校,她在路上用了20分钟。( ) 5.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 三、单位换算。 1时=( )分5分=( )秒 4时=( )分??3分=( )秒 20分+50分=( )分 24秒+48秒=( )秒 1时-40分=( )分 四、在○里填上“>”“<”或“=”。 6分○60秒160分○3时 4分○200秒??????3时○300分

250分○5时??????60秒○60分 10分○600秒??????120分○2时 五、我会写。(写出每个钟面所表示的时刻,并算出经过时间) 六、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一个钟表显示的时间是11:45,它比准确时间慢了5分,你知道准确时间是几时几分吗? 3.小军、小红和小伟三个好朋友住在同一个小区,他们一起去公园游玩。 (1)汽车还有5分钟出发,汽车什么时候出发? (2)他们什么时候到达公园?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4.一根长24米的木棒,每4米锯一段,锯一次用4分钟。锯完这根木棒用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1.秒针分针时针秒针60秒时针1时 2.时分秒秒 3.1 60 1 1 60 1 4.5秒 5.(1)分(2)时(3)秒(4)秒 6.小明小丽 二、1.? 2.? 3.√?4.√???5.? 三、60 300 240 180 70 72 20 四、> < > < < < = = 五、1.6:00 30 6:30 50 7:20 2.3:00 90 4:30 15 4:45 3.3:45 210 7:15 310 12:25 六、1.9时20分-35分=8时45分 2.11时45分+5分=11时50分 3.(1)8时+5分=8时5分 (2)他们9:30到达公园。 9时30分-8时5分=1时25分 4.24÷4=6(段) (6-1)×4=20(分)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照样子排下去,第100个是什么呢? 【答案】解:100÷7=14 (2) 答:第100个图形是。 【解析】【分析】观察图形,左起每7个图形为一组,用100除以7求出商和余数,余数是几,第100个图形就与每组中的第几个图形相同。 2.三年级参加学校“优秀作业”评选活动,《基础训练》和《好字行天下》两项内容书写优秀的获奖人数情况如图所示: (1)三年级《好字行天下》获奖的有多少人? (2)三年级一共有多少同学在此次活动中获奖? 【答案】(1)12+28=40(人) 答:三年级《好字行天下》获奖的有40人。 (2)9+12+28=49(人) 答:三年级一共有49人在此次活动中获奖。 【解析】【分析】(1)用单独参加《好字行天下》的28人加上两项活动都参加的12人即可求出三年级《好字行天下》获奖的人数; (2)把单独参加每项活动的人数加上两项都参加的人数即可求出活动中获奖的总人数。 3.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多少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答案】解: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23、53、73、25、35、65、27、37、57,共9个。答:用2、3、5、7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能组成9个个位是单数的两位数。 【解析】【分析】先固定个位的数字,再选取不重复的数字进行组合。 4.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子。

【答案】 989+109=1098 【解析】【分析】从低位加起,可见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的尾数和是8,因为4+4=8,9+9=18,所以○可能等于4,也可能等于9。 假设○=4,再看十位:8+6=14,可得到□=6;继续看百位:4+2=6,此时△=2,但是结果中不存在千位上的△,所以不可以。4+12=16,但是△一定是一位数不可能是12,所以不可以。综上没有结果,即○不可能等于4。 假设○=9,再看十位(有个位进的1):8+1+0=9,可得到□=0;继续看百位:9+1=10,此时△=1,但是结果中千位上△也为1,所以正确。 所以989+109=1098。 5.上学期期末考试,李军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为92分,请你算一算,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 【答案】解:92×3=276(分) 答: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是276分. 【解析】【分析】已知平均成绩和科目数量,求总成绩,用平均成绩×科目数量=总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6. 2 2 7 7 【答案】解:7+7=14 14-2=12 12×2=24 【解析】【分析】“算24点”作为一种扑克牌智力游戏,应注意计算中的技巧问题,计算时,我们不可能把牌面上的3个数或4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一一去试,更不能瞎碰乱凑,可以利用3×8=24、4×6=24求解:把牌面上的三个数或四个数想办法凑成3和8、4和6,再相乘求解,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利用率最大、命中率最高的一种方法. 7.看图回答

【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在最重的下面画√,最轻的下面画。 【答案】解: 【解析】 2.接下来画什么?请你圈一圈。 【答案】 【解析】 3. 【答案】; 【解析】 4.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队过公路,小丽排在第5,小华排在第10,小丽和小华之间有________人。

【答案】 4 【解析】【解答】10-5-1=4(人)。 故答案为:4。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排队问题,先求出两人排的序号数字之差,然后减去1即可得到两人之间的人数,据此列式解答。 5.给下面的图形加一条线,不能分成两个三角形的是( )。 A. 三角形 B. 平行四边形 C. 圆 【答案】 C 【解析】 6.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答案】解: 【解析】【解答】 【分析】这这道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比较轻重的方法的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运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进行比较.从第一天平可以看出苹果重,根据等量代换可以看出3个桔子的重量等于2个桃子的重量,所以桔子最轻. 7.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答案】解:如图: 【解析】【分析】猴子比小狗重,而老虎比猴子重,则最重的是老虎,最轻的是小狗. 8.在最长的后面画“√”,最短的后面画“○”。 【答案】解: 【解析】 9.魔术师的三角(按左、下、右上、右下的顺序填) 和为20

答案不唯一: 【答案】 【解析】 10.最轻的画“√”,最重的画“0"。 【答案】 【解析】 11.以下三种动物中,最高的是()

A. B. C. 【答案】 A 【解析】【解答】长颈鹿比小猫高,小猫比小仓鼠高。所以最高的是长颈鹿,最矮的是小仓鼠。【分析】考查小动物之间的高矮比较。 12.在最长的绳子是() A. B. C. 【答案】 C 【解析】【解答】第一根绳子最短,第二根和第三根绳子直的部分一样长,但第三根绳子打结,若将打结部分解开、拉直,则第三根比第二根长。所以,第三根绳子最长。 【分析】考查比较绳子长短。

最新2019三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全套

最新2019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 3 厘米 = ()毫米()厘米 =5 分米 3 厘米 5 毫米 = ()毫米 6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厘米()米 =4 千米 40 毫米 = ()厘米 10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分米 6 千米 300 米 = ()米 2. 1 吨 = ()千克()千克 =5000 克 4 吨 = ()千克 9000 千克 =( ) 吨 ( ) 吨 = 2000 千克 3 000 克 =( ) 千克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 1 ()卡车载重 8 () 三年级学生重 30 ()机场跑道长约 3 () 桌子高 85 ()大头针长 22 ()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 400 米,还差()正好是 1 千米。 5 .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 , 最好用()作单位。 6. 一张白纸约重 3 (),一头大象约重 2 (),一个西瓜约重 4 ()。 二.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 2 分,共 8 分) 一座桥长 15 米 数学书厚 125 厘米 小青的身高 5 千米 一幢楼房高 8 毫米 三、谁是谁非(对的打√,错的打×。每题 1 分,共 7 分) 1. 一枝铅笔长 18 米。() 2. 数学书宽约 17 厘米。() 3. 一座三层楼房高约 10 分米。() 4. 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 1 吨。()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 单元测试卷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 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第3、4单元测试题 (40分钟完成)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共22分)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4分) ()×8<21 ()×6<37 5×()<34 9×()<53 2、直接写出得数。(6分) 19÷2=()……()15÷4 =()……() 34÷6 =()……() 3、用竖式计算。(12分) 27÷8= 43÷6= 63÷9= 二、填空。(其中第5、6题各1分,其余每空1分,共11分) 1、是一个()边形,有()条边,有()个角。 2、有()个平行四边形。 3、正方形的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 4、()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5、六月有30天,它有()个星期零()天。 6、摆1个正方形要4根小棒,用17根小棒能摆()个正方形,还剩() 根小棒。 7、()÷7=6……()中,余数最大是()。 三、操作题。(共36分) 1、

(1)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涂上颜色。(8分) (2)给上面的图形分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长方形有(),正方形有(),平行四边形有()。 2、在下面的方格纸上分别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6分) 3、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12分) 四、解决问题。(共31分) 1、一个长方形的游泳池(如下图),它的周长是多少?(5分) 2、一个正方形的绿色草坪边长9米,在草地的四周铺上一圈石头路,石头路至少有多少米?

(6分) 3、48位老师乘车去开会。(5分)一共可以坐满几辆车,还 剩下几位老师? 限乘9人 4、兔妈妈拔了28个萝卜,自己吃了2个,剩下的想平均分给6只小兔吃,每只小兔最多可以分得几个,还剩几个?(5分) 5、(10分)我有3元4角 每枝6角每块4角每个1元(1)如果只买铅笔,能买几枝,还剩多少钱? (2)如果只买橡皮,能买几块,还剩多少钱? (3)请你设计一个购物方案,正好用完3元4角。

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在5、-2、1.9、+6、-40、-12、0中正数有( ),负数有( ),(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如果某蓄水池的标准水位记作0米,用正数表示水面高于标准水位的高度,那么低于标准水位0.4米,应该表示为( )米。 3. 某天甲市的最高气温是25℃,记作+25℃,乙市的最低气温是零下5℃,可以记作( )℃。 4.一袋大米的标准质量是50千克,如果比标准质量少0.3千克,记作-0.3千克,那么比标准质量少2千克,记作( )千克。 5.一瓶饮料的外包装上标有“净含量500±5克”,表示这瓶饮料的质量在 ( )~( )克之间。 6.如果客车前进100米用+100米来表示,那么客车倒退10米用( )米来表示。如果上来10人用+10人来表示,那么下去6人用( )人来表示。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 2.2℃和-2℃所表示的温度相同。( ) 3.-3和+4相比,+4更接近0。( ) 4.正数一定大于0,负数一定小于0。(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某商店盈利800元,记作+800元,那么亏损100元,记作( )元。 A.+100 B.-100 C.+700 D.无法表示 2.如果+5分表示比平均分高5分,那么-9分表示( )。 A.比平均分低9分 B.比平均分高9分 C.和平均分相等 D.无法确定

3.如果顺时针旋转60°记作-60°,那么逆时针旋转45°记作( )。 A.45° B.-45° C.+60° D.无法表示 4.负数与正数比较,( )。 A.负数比正数大 B.负数比正数小 C.正数和负数一样大 D.无法比较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 (1)在上面的方框里填数。 (2)在-2和3中,( )更接近0。 (3)与-2相邻的两个整数分别是( )和( )。 (4)4与-4相比,( )大。 2.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3.5 -4 7 - +6.5 五、解决问题。 1. 下面是小红最近一个月6次存取款的情况。 (1)用你学过的知识完成上面的表格。 (2)算一算:一共取了多少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1 :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口算。(6分) 120-40=402×5=25×4=450×0=360-90=11+60= 630×3=560+40=72-24=9+50=630+70=120×5= 24×5=70×8=250×5=14+40=880×2=40×8= 57-28=801×9=120+20=250×1=28+68=100×0= 30×6=18×3=902×1=17×4=68-4=48-16= 70×2=200×8=280-70=320×8=30×6=180-60= 140-5=125×8=560+80=150×2=700×2=72×3= 42+30=902×6=90+70=800×5= 440×0=25+16= 303×3=12×2=470+70=64×0=25×8=72×6= 20×6=90×3=420×6=280+40=55×5=48×4= 二、填空题。(28分 1. 常见的长度单位有、、、、。 2. 常见的重量单位有、、。 3. 小丽家离公园5000米,合千米。 4. 一袋大米重200千克,袋大米重1吨。 5. 9千米=()米4000千克=()吨 60毫米=()厘米80厘米=()分米 50分米=()米2000克=()千克 6米=()厘米7分米=()毫米 28毫米+52毫米=()毫米=()厘米 9厘米+31厘米=()厘米=()分米 3米—25分米=()分米1400米—400米=()千米600千克+1400千克=()吨3吨—800千克=()千克

4分米×5=()米30米÷6=()分米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10分) 一头大象约重4()一个西瓜约重4() 小红的身高是138(),体重是42() 数学课本长约2()日记本的厚4() 标准运动场跑道一圈是400()飞机每小时飞行800()小玲家离学校1750()到的铁路线约长2313() 四、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1吨棉花比1吨石头轻。() 2、一头大象重4千克。() 3、黑板长4米。() 4、一枚硬币的厚度约2毫米。() 5、一枝铅笔长约2分米。() 五、在○里填上“>”“<”或“=”。(6分) 4厘米○39毫米70毫米○70厘米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10米+9厘米○20米3吨+4吨○7000千克 六、选择题。(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计量重型物品或大宗物件的重量,通常用()作单位。 A、吨 B、千克 C、克 2、一种学生字典的厚度约是15()。 A、米 B、厘米 C、毫米 3、比较下面的重量,最重的是()。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卷

第1单元跟踪检测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在体育运动中,秒表用来记录以()为单位的时间。 2.秒针走1圈,就是走60小格,也就是()秒,这时分针走()小格,也就是()分,所以()分=()秒。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4.如下图,小明朗读四首诗大约要()秒,合()分钟。 5.如上图,小红做完一道数学题的时间,分针要走()大格,秒针要走()圈。 6.如上图,小亮踢一场足球的时间约是()分钟。 7.3分=()秒1分-45秒=()秒4时=()分2分10秒=()秒

8.在里填上“>”“<”或“=”。 606分180秒3时1时20分 8分530分1分35秒 9.一节课40分钟,课间休息10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1小时。 二、辨一辨。(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5分) 1.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1小时。() 2.钟面上走得最快的是时针,走得最慢的是秒针。() 3.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多于1分钟。() 4.读一篇200字的文章大约要用1小时。() 5.分针走1大格,秒针走1圈。()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钟面上()走得最快。 A.时针B.分针C.秒针 2.明明吃一顿饭约用()分钟。 A.2 B.15 C.150 3.小学生1分钟能跑()米。 A.3 B.30 C.300

4.一架客机本应该10:25到达,现在晚点15分钟,()能到达。 A.10:10 B.10:40 C.11:40 5.100米游泳比赛中,你认为()游得最快。 A.小刚B.小林C.小超 四、按要求解决。(共30分) 1.连一连。(8分) 2.下面是体育课上三名同学单脚站立的时间,请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6分) 3.看图写时间。(每空2分,共16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 【答案】解:4×3=12。 答:下面的早餐有12种不同的搭配。 【解析】【分析】一种饮料可以搭配4种点心,共有3种饮料,所以可以用乘法解决。 2.只用数字8组成五个数,填入下面的方框里,使等式成立。 【答案】 8+8+8+88+888=1000 【解析】【分析】五个数加起来的和是1000,所以可以选择一个三位数,即888,再选一个两位数,即88,1000-88-88=24,24刚好是三个8相加的和,那么剩下的三个方框里都填一个数字8即可。 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使竖式成立。 (1) (2)

【答案】(1) (2) 【解析】【分析】(1)这是一个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竖式,个位上的数分别是7和8,加起来是15,所以和的个位就是5,同时向十位进1,因为和的十位上是6,其中一个加数是3,那么另一个加数是6-1-3=2,百位上的数分别是2和5,加起来是2+5=7,所以这个算式是238+527=765; (2)这是一个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竖式,被减数个位上是7,差的个位上是9,被减数的个位不够减,所以需要从十位退1,17-9=8,那么减数的个位是8,减数的十位是4,差的十位是3,被减数是4+3+1=8,被减数的百位是8,差是1,那么减数的百位是8-1=7,所以这个算式是887-748=139。 4.下图中图形的面积各有几个小格? 【答案】解:图A有21个格;图B有9个格 【解析】【分析】满格的按1格算,不满格的按0.5格计算,估算出图形的大小。 5.下面是中国行政图,请你在图上找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在这是个自治区中,哪个区的面积最大?哪个区的面积最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册

第1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1、 (1)刺猬在小狗的()面; (2)梅花鹿在小狗的()面; (3)小猫在小狗的()面; (4)小猴在小狗的()面; (5)小狗在小猴的()面; (6)小猴在梅花鹿的()面。 2、街心公园周围有什么?完成下面的示意图,并说说这些建筑物的位置。

3、说一说,建筑物分别在十字路口的什么位置? 4、小华从家向()面走,又向()方向走,能到便民超市。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统计图) 班级:姓名:评分: 一、请你填一填。(每题1分,共19分)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最大是(),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7.0除以6等于()。 8.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9.69708÷92的商是()位数,最高位是()位. 10.4800÷1200=()÷12 1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12.要使2D2÷2的商中间有0,D可以填的数是()或(). 13.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几. 24×()<250147×()<850 35×()<235 283×()<1590 14.甲数除以己数的商是12,甲数乘以2,和乙数除以2后的商是(). 15. 6除120的算式是(),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也可以表示()里面有()个(),还可以表示()是()的()倍。 16.2130除以7,商是(),余数是()。 17.8个()是248,()个8是768。 18.706÷7的商末尾有()个0。 19.4 6÷4,要使商的中间有0,且没有余数,里可填()。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4分) 1.0×8=0÷8 ()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6、0除以一个不是0的数,商一定是0。() 7、45的9倍是多少?列式是45÷9。()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得分________ 一、口算:8’ 42÷2 90-27 4800÷6 43+69 360÷3 30×60 70×30 32-16 40×20 30×23 61×10 840÷4 10×36 25×10 690÷3 240÷3 二、填空:(每空1’,第8题中(2)6’,共33’) 1、372÷4商是()位数,36×17积是()位数。 2、25÷60积的末尾有()个0。 3、一年有()个月,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4、1998年的二月有()天,这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5、欢欢从2003年12月25日到2004年1月18日去北京旅行,她一共去了()天。 6、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本数学书约重200()(2)一张课桌宽约7()(3)一袋面粉重45()(4)一辆汽车每小时行48()(5)一座楼房高18()(6)一头猪重120() (7)鲸重72()(8)小丽身高136() (9)妈妈一天工作8() 7、4000克=()千克3千米=()米 1时=()分3000千克=3() 4米=()分米300厘米=()米 8、看图填空: (1)从()面或()面看,看到这三个立体的形状是完全相同的。从()面看,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将图①向右移6格。 将图②先向下移3格,再向左平移7格。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 2、2100是4的倍数,所以2100年是闰年。() 3、春、夏、秋、冬是一年的四个季节。() 4、小华10分钟能跑100千米。() 5、升国旗是平移运动,开锁是旋转运动。() 四、用竖式计算:(画“△”的要验算)22’ △45×36 △363÷5 38×50 784÷4 68×97 943÷9 五、列式计算:12’ (1)4的11倍是多少?(2)比56的12倍多37的数是多少? (3)960是8的几倍?(4)一个数是32,另一个数是70,它 们的积是多少?六、解决问题:25’ 1、分给4个班,每班分几本,还剩几本? 2、一条船能坐16人,三年级有200人,租12条这样的船够不够? 3、我付100元买了辆玩具车,应找回多少钱? 4、三年级4个班的同学参加跳绳比赛,一共有120个人,如果各班人数相同,每班分2组,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5、我有18张邮票,我的邮票是你的3倍,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找规律填数。 【答案】4;3 【解析】 2.我会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答案】 【解析】 3.找规律涂色。 (1) (2) (3) 【答案】(1) (2) (3) 【解析】 4.我会涂出有规律的颜色。 【答案】 【解析】

5.在下图中,根据变化规律空白处应填( )。 A. B. C. 【答案】A 【解析】 6.划去不符合规律的图形或文字,在括号里圈出正确的。 (1) (2) (3) (4) 【答案】(1) (2) (3) (4) 【解析】【分析】(1)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2)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3)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4)观察可知,此题是按“”为一组循环排列的,据此规律解答。 7.下面6个图形分别代表4,5,6,7,8,9这六个数。请你想一想,应该怎样涂色? 【答案】 【解析】 8.看谁填得多?

【答案】此题有很多种答案.例如: 14=10+4 15=10+5 16=10+6 【解析】 9.在1、2、3、4之间添上“+”号,位置相邻的两个数字可以组成一个数,使它们的和等于19. 1234=19 【答案】12+3+4=19 【解析】【解答】要求在数与数之间添上“+”号,组成一个和为19的算式,先考虑如何组成一个与19接近又小于19的数,这个数只能是12,再在余下的数之间添上“+”号,使它们的和等于19. 【分析】解答这类题时,可以从结果出发,多观察,多思考,一步步大胆地去探索,巧妙地组成算式. 10.魔术师的三角(按左、下、右上、右下的顺序填) 和为20 答案不唯一: 【答案】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三下数学第一二单元检测题 一、我会填。 1、地图上通常是按上()下(),左()右()来绘制的。 2、正午时你面向太阳,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 3、王丽在李强的东面,那么李强在王丽的()面。5太阳每天从()方升起,从()方落下。 4、840÷8的商是()位数,345÷5的商的最高位是()位。 5、□42÷3,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6、一个数除以6,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7、181÷6的商大约是(),394÷8的商大约是()。 8、20的5倍是();20是5的()倍。 9.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左边是(),右边是(),后面是()。 10.要使□58÷5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能填( );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能填()。 二、我会判断。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被除数的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有0。() 3、900÷6的商的末尾有2个0。() 4、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 5、一个数除以8,商是24,余数是9。() 6、东北方向与西南方向是相对的。() 三、我会选择。 1、一只海龟的寿命是128年,一只青蛙的寿命是4年,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倍。 A、33 B 、30 C 、20 2、下面的算式中,商是两位数的是()。 A、 64÷4 B 、804÷8 C 、336÷2 3、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要()除数。 A 、大于 B、小于 C 、等于 4、612÷6的商是()。 A、120 B 、106 C 、102 5、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笔算时,要从被除数的()算起。 A、最高位 B 、最低位 C 、第三位 四、我会算。 1、直接写得数。 400÷4= 3600÷9= 300÷5= 0÷120= 420÷2= 210÷7= 3200÷8= 200÷4= 560÷8=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2019人教版---全套及答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别: 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知识之窗(填空,每空 0.5 分,共 15 分) 1. 3 厘米 = ()毫米()厘米 =5 分米 3 厘米 5 毫米 = ()毫米 6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厘米()米 =4 千米 40 毫米 = ()厘米 10 千米 = ()米 100 毫米 = ()分米 6 千米 300 米 = ()米 2. 1 吨 = ()千克()千克 =5000 克 4 吨 = ()千克 9000 千克 =( ) 吨 ( ) 吨 = 2000 千克 3 000 克 =( ) 千克 3. 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瓶酱油重 1 ()卡车载重 8 () 三年级学生重 30 ()机场跑道长约 3 () 桌子高 85 ()大头针长 22 () 4. 明明绕学校操场跑两圈是 400 米,还差()正好是 1 千米。 5 .量数学课本的厚度,最好用()作单位,量学校操场的长度 , 最好用()作单位。 6. 一张白纸约重 3 (),一头大象约重 2 (),一个西瓜约重 4 ()。 三.我会连(找出合适的单位用线连起来,每题 2 分,共 8 分) 一座桥长 15 米 数学书厚 125 厘米 小青的身高 5 千米 一幢楼房高 8 毫米 四、谁是谁非(对的打√ ,错的打 × 。每题 1 分,共 7 分) 1. 一枝铅笔长 18 米。() 2. 数学书宽约 17 厘米。()

3. 一座三层楼房高约 10 分米。() 4. 一辆长安小货车载重 1 吨。() 5. 新城小学到万江汽车总站约 4 千米。() 6. 一头猪重 100 千克。() 7. 一头成年蓝鲸重 30 千克。() 五、我会画(每题 2 分,共 6 分) 1. 画一条长 42 毫米的线段。 2. 画一条长 1 分米 2 厘米的线段。 3. 画一条比 7 厘米短 5 毫米的线段。 六 . 计算(共 28 分) 1 .计算。(每题 2 分,共 20 分) 6 吨 200 千克 = ()千克 1 米—3 分米 = ()分米 7 千米—5000 米 = ()米 8 毫米 + 2 毫米 = ()厘米 82 厘米—52 厘米 = ()分米 3 厘米 + 2 毫米 = ()毫米 1 吨—700 千克 = ()千克 6 吨—2000 千克 = ()千克5200 千克—3200 千克 = ()吨 200 千克 +1800 千克 = ()吨 2 .在()里填上“ =” 、“ <” 、“ >” 。(每题 1 分,共 8 分) 2 吨() 960 千克 1000 克() 3 千克 45 克() 3 千克 2050 克() 2049 千克 4 千米() 4200 米 100 毫米() 1 分米 15 吨() 15 千克 5000 千克() 5 吨 七、快乐 ABC (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答案的序号,每题 2 分,共 10 分)) 1. 最轻的是()。 A . 7000 克 B . 2 吨 C . 2 千克 2 .飞机每小时大约飞行 800 () A .米 B .分米 C .千米 3 . 2 袋水泥重 100 () A .千克 B .克 C .吨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3分,共9分) 1.把一个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立体图形是由(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 3.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 二、判断。(每题3分,共9分) 1.由相同个数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的图形都是相同的。( ) 2.由3个拼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有2种摆法。 ( ) 3.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8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 2. 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是,从左 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下面的摆法中,( )符合要求。 A B. C. D.

3.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4.给左边的立体图形添一个,使得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摆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一个立体图形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形状是,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 )种不同的搭法。 A.3 B.6 C.7 D.8 6.如图所示,是由几个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右面看是( )。 A B C D 四、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几个物体。(每空3分,共18分) 1.从正面和左面看都是的有( )。 2.( )和( )从上面看是。 3.从正面看( )和从上面看( )都是。 4.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和⑥一样,用5个正方体摆,摆成两行,有( )种不同的摆法。

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2016小学三年级数学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15分 1,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 )作单位;测量比较重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米,分米,厘米,毫米都是( )单位,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3,常用的重量单位有( ) ( ) ( ) 4,1公里=( )千米1吨-400千克=( )千克 1厘米=( )毫米1米=( )厘米1公里=( )千米 5,一只鸡重3千克,四只鸡重( )克。 6,一头鲸鱼重2吨,3头鲸鱼重( )吨,合( )千克。 二,判断10分 1、吨是比千克大的质量单位。( ) 2、水杯高约1分米. ( ) 3、我的身高是140分米。( ) 4、1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 5、格尺的厚约1厘米。( ) 三、填合适的单位16分 一个苹果约重140( )。一个鸡蛋约重50( )。 一枝铅笔长20( )。一辆卡车载重2( )500( )。 操场跑道一圈长400( )。铅笔盒宽6( )5( )。 三,计算共18分 1、填>,、B、

1、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相片? 2、一篇文章400字,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3、300个同学乘4辆汽车去郊游。前3辆车各坐78个同学,第4辆车要坐多少个同学? 4、少年宫乐队有女同学18人,男同学17人。合唱队的人数是乐队的3倍,合唱队有多少人? 5、每套课桌椅坐2个人,学校新买来200套课桌椅,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6、一只雨燕的飞行速度是一只野兔奔跑速度的4倍。这只只雨燕每小时大约飞行多少千米?

五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3分,共9分) 1.把一个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 ,从左面看是 ,则这个立体图形是由( )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 3.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 )个面。 二、判断。(每题3分,共9分) 1.由相同个数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的图形都是相同的。( ) 2.由3个 拼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 ,那么这3个 只有2种 摆法。 ( ) 3.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8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 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 .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B .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C .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D .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 2. 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是 , 从左面看 到的是 ,从上面看到的是 。下面的摆法中,( )符合

A B. C. D. 3.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A B. C. D. 4.给左边的立体图形添一个,使得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摆法正确的是()。 A B C D 5.一个立体图形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形状是,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种不同的搭法。 A.3B.6 C.7 D.8 6.如图所示,是由几个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 是()。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检测卷(2) 1.我会填。 (1)在-6、3、0、-25%、-10.8、50、+1.6、-9、+7中,()是正数,()是负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其中-10.8读作(),+7读作()。 (2)海平面的海拔高度为0m,高于海平面为正。珠穆朗玛峰高于海平面8844.43m,它的海拔高度是()m;中国的艾丁湖比海平面低155m,海拔是()m。 (3)如果李红过年获得压岁钱300元,记作+300元,那么她为残疾人捐款100元,记作()元 (4)陈刚同学测得一天早、午、晚的温度分别是零下8摄氏度、零上3摄氏度、零下12摄氏度。如果用正、负数表示,这三个温度分别写作()℃、()℃、()℃,其中温度最低的是()℃。 (5)下面是同一时刻不同地区的时间。 5:00罗马7:00莫斯科12:00北京 13:00首尔14:00悉尼与北京时间相比,首尔早1个小时,记为+1时;莫斯科晚5个小时,记为-5时。以北京时间为标准,罗马时间记为()时,悉尼时间记为()时。 2.我会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果规定前进、收入、增加为正,那么下面错误的语句是()。 A.-18米表示后退18米 B.-42人表示增加42人

C.-4万元表示支出4万元 (2)关于“0”的说法正确的是()。 A.0是正数 B.0是负数 C.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3)学校举行数学知识竞赛,答对一题加1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分记作+1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分。 A.10 B.0 C.-10 (4)如果规定10吨记为0吨,11吨记为+1吨,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8吨记为-8吨 B.15吨记为+5吨 C.+3吨表示质量为13吨 (5)一种饼干包装袋上标着“净重(150±5克)”,表示这种饼干的标准质量是150克,实际每袋最少不少于()克。 A.155 B.145 C.150 3.我会判。(对的画“√”,错的画“?”) (1)零上12℃和零下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记作+400米。() (3)一个数如果不是正数,那么它就一定是负数。() (4)我们学过的数,都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5)5不是正数,因为5前面没有“+”。() 4.我会做。 (1)写出A、B、C、D、E、F点表示的数。 (2)一只蜗牛从起点0处出发去C点,需向()爬()格,记为()格。 (3)如果蜗牛从起点0处出发,先爬了+4格,到达()点,又爬了-6格,到达()点,它想回到起点,还要再爬行()格。 5.下面是李老师今年8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 8月10日领取工资2400元8月13日交电话费88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