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航911材料综合物理化学期中

北航911材料综合物理化学期中
北航911材料综合物理化学期中

物理化学期中试题

班级 学号 姓名 分数

一、填充题(共32分)

1、公式⊿U =∫nC V ,m dT 的应用条件是 ; 或者是 。

2、使某一封闭体系由某一指定的初态变化到某一指定的终态。Q 、W 、Q+W 及⊿U 中确定的量是 ;不确定的量是 。

3、对一定量的纯物质体系,在不做非体积功时=??? ????p T H ;=???

????p

T G ;

=????

????T

p G 。 4、1mol 某液体在其沸点蒸发为气体,下列各量中增加的有 ,

不变的有 。

a 蒸汽压、

b 汽化热、

c 熵、

d 吉布斯能、

e 内能、

f 体积

5、下列各量中是偏摩尔量的为 ;是化学势的为 。

a.)(,,B C n p T B C n U ≠???? ????

b.)(,,B C n S T B C n U ≠?

???

???? c.)(,,B C n p S B

C n H ≠???? ???? d.)

(,,B C n p T B

C n G ≠?

??? ???? 6、氧气和乙炔气溶于水中的亨利系数分别为7.20×107Pa·kg·mol -1和1.33×108Pa·kg·mol -1,由此可知,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度较大的气体是 。

7、由A 、B 组成液体混合物时,若组分A 对理想溶液产生正偏差,则A 的活度a A =γ A ·

x A 其中γA 1,且x A 时,γA =1。

8、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式为 ,其中用于判断

反应限度的是 ;用于判断反应方向的是 。

9、水煤气反应C(s) + H 2O(g) = CO(g) + H 2(g) ,在400℃时达平衡,

1

m

r m o l kJ 5133H -θ?=?.。为使平衡右移或提高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1) ;(2) ;(3) ;(4) ;(5) 。

二、填充下表(共44分)

判断进行表中各过程时,指定的物理量是“+”、“-”、“0”或“不定”?并指出相应过程所选方向判据函数及判据式。设体系对环境做功W<0。

三、(12分)

实验测得异构化反应

C 6H 12(g )=C 5H 9CH 3(g )

已知标准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为:K

T 2059

1844T K /.)(ln -=θ

计算该异构化反应在298K 下进行时,反应的标准摩尔焓变、标准摩尔熵变及标准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四、(12分)

已知苯的标准沸点(100kPa 下)为80℃,摩尔蒸发热为30.88 kJ·mol -1,液态苯的质量

热容为1.80 J·K-1·g-1。将1mol苯蒸汽由80℃,40 kPa冷凝为60℃,100kPa的液态苯,求此过程的⊿S。(要求画出设计过程的框图。)

1999-201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11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汇编

2017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11材料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我们是布丁考研网北航考研团队,是在读学长。我们亲身经历过北航考研,录取后把自己当年考研时用过的资料重新整理,从本校的研招办拿到了最新的真题,同时新添加很多高参考价值的内部复习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希望能帮助大家成功考入北航。此外,我们还提供学长一对一个性化辅导服务,适合二战、在职、基础或本科不好的同学,可在短时间内快速把握重点和考点。有任何考北航相关的疑问,也可以咨询我们,学长会提供免费的解答。更多信息,请关注布丁考研网。 以下为本科目的资料清单(有实物图及预览,货真价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全套考研资料 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历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1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8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7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5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200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1999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综合》考研真题(含答案解析) 二、材料分析重点总结 三、金属学原理重点总结 四、金属学原理名称解析总结 五、物理化学复习总结 六、无机非金属材料复习总结 七、高分子物理复习总结 八、高分子化学复习总结 以下为截图及预览: 2015真题及答案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习题库

2、材料的热学性能 2-1 计算室温(298K )及高温(1273K )时莫来石瓷的摩尔热容值,并请和按杜龙-伯蒂规律计算的结果比较。 (1) 当T=298K ,Cp=a+bT+cT -2=87.55+14.96 10-3298-26.68 105/2982 =87.55+4.46-30.04 =61.97 4.18 J/mol K=259.0346 J/mol K (2) 当T=1273K ,Cp=a+bT+cT -2=87.55+14.96 10-31273-26.68 105/12732 =87.55+19.04-1.65 =104.94 4.18 J/mol K=438.65 J/mol K 据杜隆-珀替定律:(3Al 2O 32SiO 4) Cp=21*24.94=523.74 J/mol K 2-2 康宁玻璃(硅酸铝玻璃)具有下列性能参数:λ=0.021J/(cm s ℃); α=4.610?6/℃;σp =7.0Kg/mm 2,E=6700Kg/mm 2,μ=0.25。求其第一及第二热冲击断裂抵抗因子。 第一冲击断裂抵抗因子:E R f αμσ)1(-==666 79.8100.75 4.61067009.810-???????=170℃ 第二冲击断裂抵抗因子:E R f αμλσ) 1(-= '=1700.021=3.57 J/(cm s) 2-3 一陶瓷件由反应烧结氮化硅制成,其热导率λ=0.184J/(cm s ℃),最大厚度=120mm 。如果表面热传递系数h=0.05 J/(cm 2s ℃),假定形状因子S=1,估算可安全应用的热冲击最大允许温差。 h r S R T m m 31.01? '=?=226*0.18405 .0*6*31.01 =447℃ 2-4、系统自由能的增加量TS E F -?=?,又有! ln ln ()!! N N N n n =-,若在肖特基缺 定律所得的计算值。 趋近按,可见,随着温度的升高Petit Dulong C m P -,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报告讲解

北航基础物理研究性报告讲解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报告1051 电位差计及其应用 140221班 2015-12-13 第一作者:邓旭锋14021014 第二作者:吴聪14021011

目录 1.引言 (4) 2.实验原理 (5) 2.1补偿原理 (5) 2.2 UJ25型电位差计 (8) 3.实验仪器 (10) 4.实验步骤 (10) 4.1自组电位差计 (10) 4.2 UJ25型箱式电位差计 (11) 5.实验数据处理 (12) 5.1 实际测量Ex的大小 (13) 5.2 不确定度的计算 (13) 5.3 测量结果最终表述 (14) 5.4 实验误差分析 (14) 6.实验改进与意见 (14) 6.1 实验器材的改进 (8) 6.2 实验方法改进 (10) 6.3 实验内容的改进 (10)

7.实验感想与体会 (21) 【参考文献】 (24) 摘要:将电位差计实验中的补偿法原理应用于电学物理量的测量中,该方法可以用来精确测量电流、电阻、电压等电学量,也可以利用电位差计,获得比较精确的二极管伏安特性曲线可以避免了因电表的内阻而引起的测量误差。利用实验室现有仪器设计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新实验。 关键字:电位差计;补偿法;UJ23型电位差计;电阻;系统误差。 1.引言 电位差计是电压补偿原理应用的典型范例,它是利用电压补偿原理使电位差计变成一内阻无穷大的电压表,用于精密测量电势差或者电压。同理,利用电流补偿原理也可以制作一内阻为零的电流表,用于电流的精密测量。 电位差计的测量精确度高,且避免了测量的接入误差,但它的操作比较复杂,也不易实现测量的自动化。在数字仪表迅速发展的今天,电压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研究性实验报告_分光仪的调整及应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物理研究性实验报告 分光仪的调整及其应用 第一作者:所在院系:就读专业:第二作者:所在院系:就读专业:

目录 目录 一.报告简介 (1) 二.实验原理 (1) 实验一.分光仪的调整 (1) 实验二.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3) 实验三.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 (1) 二.实验仪器 (1) 三.实验主要步骤 (2) 实验1.分光仪的调整 (2) 1.调整方法 (2) 2.要求 (4) 实验2.三棱镜顶角的测量 (4) 1.调整要求 (4) 2.实验操作 (5) 实验3.棱镜折射率的测定(最小偏向角法) (6) 四.实验数据记录 (6) 五.数据处理 (7) 实验2.反射法测三棱镜顶角 (7) 实验3.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折射率 (7) 六.误差分析 (8) 七.分析总结 (8) 八.实验改进 (9) 九.实验感想 (10) 十.参考文献及图片附件: (11)

一.报告简介 本报告以分光仪的调整、三棱镜顶角和其折射率的测量为主要内容,先介绍了实验的基本原理与过程,而后进行了数据处理与不确定度计算。并以实验数据对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同时还给出了调节分光仪的经验总结与方法,并对现有实验仪器和试验方法提出了改进的意见。 二.实验原理 实验一.分光仪的调整 分光仪的结构因型号不同各有差别,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一般都由底座、刻度读数盘、自准直望远镜、平行光管、载物平台5部分组成。 1-狭缝套筒;2-狭缝套筒紧固螺钉;3-平行光管;4-制动架;5-载物台;6-载物台调平螺钉;7-载物台锁紧螺钉;8-望远镜;9-望远镜锁紧螺钉;10-阿贝式自准直目镜;11-目镜;12-仰角螺钉;13-望远镜光轴水平螺钉;14-支臂;15-望远镜转角微调螺钉;16-读数刻度盘止动螺钉;17-制动架;18-望远镜止动螺钉;19底座;20-转座;21-

北航911材料综合答案

北航200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参考 一、 选择题 1.D 2.C 3.B 4.C 5.A 6.A 7.C 8.D 9.D 10.C 二、解答题 1. 1→2为等温可逆膨胀,熵增过程 2→3为绝热可逆膨胀,恒熵过程 3→4为等温可逆压缩,熵减过程 4→1为绝热可逆压缩,恒熵过程 34 .244)90.838(5 15 15234.244)41.1576(313 23234.244)00.805(2 1212134.24420.36334.24457.569.25 5243232 2 1+-?=?+→ + +-?=?+→++-?=?+→++-=?+→++-=?+→+θθθθ θ ,,,,,m r m r m r m r m r G Fe O Sb FeO G Fe O Al Al FeO G Fe SiO Si FeO G Fe MnO Mn FeO G Fe MgO Mg FeO 通过比较,θ 1,m r G ?最小,因而选用Mg 将使反应进行更为彻底,从热力学角度考虑Mg 最佳。. NaCl s O H NaBr Pa P Pa Pa P s O H O B Na Pa P s O H O B Na O H O H O H 和适合的干燥剂有 由以上条件,可选出最 即,使使多余的水分除去,必须使不变质,必须使使)(223149122314)](10[912)](10[.3227422742222?<<? 432 1 S T

? ∑∑∑∑∑∑∑?+ ?=?>?>= ??∴ >??-??=??∴???=??∴>?>>?T H T H H H K H T H C K T K H m r m r m r m r m m r m p r m θ θ θ θ θ θ θ ,此后后经某一温度 ,逐渐变大,开始时 时,随温度升高,当,,时,又当 三、计算题 kJ W W U Q W W Q U kJ nRT V P W r r 823.33)0.144()477.2(3.180''477.2298314.8.1-=-----=--?=?++=?-=?-=-=?-=过程所做体积功 1 1 3 0,0 ,0 ,1 3 0833.012 1438112 1.2---??≈= ===-=?s mol dm k c c s t kt c c c mol dm A A A A A 代入得,当其反应速率方程为 应,且 可判断此反应为二极反由反应截距的单位 52 27 .121298 314.81046.3001 3 1 1 1 1 1 1 1 10 653.4exp exp exp 46.300)1095.10(2982.29777.100732.99745.1032.997298 2972002.2973.09.29695.1055.3203.20553.248.33 ?≈===?-=??--=?-?=???=+=?+?=???== - =??-=--==?=??=--== ???-- ?- ---------∑∑RT G m r m r amb sys iso amb B B B m r B B B sys m r K mol kJ S T H G K mol J S S S K mol J T Q S mol kJ H H Q K mol J S S θ θ θ ν ν 四、选做题 1 7 7 1 1 1098.313 .1105.413.165.3678.37)()(.1-----??=?= ??= ??= ??=??=-=?→Pa K S V T H V H V T dp dT K mol J S S S m m m m m m m r βα β αβα β αβ α β α据克拉佩龙方程 单斜斜方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题库(2)综述

名词解释 1.应变:用来描述物体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2.弹性模量:表征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3.剪切应变:物体内部一体积元上的二个面元之间的夹角变化。 4.滑移:晶体受力时,晶体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发生平移滑动,就叫滑移. 5.屈服应力:当外力超过物理弹性极限,达到某一点后,在外力几乎不增加的情况下,变形骤然加快,此点为屈服点,达到屈服点的应力叫屈服应力。 6.塑性:使固体产生变形的力,在超过该固体的屈服应力后,出现能使该固体长期保持其变形后的形状或尺寸,即非可逆性。 7.塑性形变:在超过材料的屈服应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外力移去后不能恢复的形变。 8.粘弹性:一些非晶体和多晶体在比较小的应力时,可以同时变现出弹性和粘性,称为粘弹性. 9.滞弹性:弹性行为与时间有关,表征材料的形变在应力移去后能够恢复但不能立即恢复的能力。 10.弛豫:施加恒定应变,则应力将随时间而减小,弹性模量也随时间而降低。 11.蠕变——当对粘弹性体施加恒定应力,其应变随时间而增加,弹性模量也随时间而减小。 12.应力场强度因子:反映裂纹尖端弹性应力场强弱的物理量称为应力强度因子。它和裂纹尺寸、构件几何特征以及载荷有关。 13.断裂韧性:反映材料抗断性能的参数。 14.冲击韧性:指材料在冲击载荷下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15.亚临界裂纹扩展:在低于材料断裂韧性的外加应力场强度作用下所发生的裂纹缓慢扩展称为亚临界裂纹扩展。 16.裂纹偏转增韧:在扩展裂纹剪短应力场中的增强体会导致裂纹发生偏转,从而干扰应力场,导致机体的应力强度降低,起到阻碍裂纹扩展的作用。 17.弥散增韧:在基体中渗入具有一定颗粒尺寸的微细粉料达到增韧的效果,称为弥散增韧。 18.相变增韧:利用多晶多相陶瓷中某些相成份在不同温度的相变,从而达到增韧的效果,称为相变增韧。 19.热容:分子热运动的能量随着温度而变化的一个物理量,定义为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的能量。 20.比热容:将1g质量的物体温度升高1K所需要增加的热量,简称比热。 21.热膨胀: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现象。 热传导:当固体材料一端的温度笔另一端高时,热量会从热端自动地传向冷端。22.热导率:在物体内部垂直于导热方向取两个相距1米,面积为1平方米的平行平面,若两个平面的温度相差1K,则在1秒内从一个平面传导至另一个平面的热量就规定为该物质的热导率。 23.热稳定性:指材料承受温度的急剧变化而不致破坏的能力,又称为抗热震性。 24.抗热冲击断裂性:材料抵抗温度急剧变化时瞬时断裂的性能。 25.抗热冲击损伤性:材料抵抗热冲击循环作用下缓慢破坏的性能。 26.热应力:材料热膨胀或收缩引起的内应力。 27.声频支振动:振动的质点中包含频率甚低的格波时,质点彼此间的位相差不

大学物理_物理学_上册_期末考试复习试卷

中国计量学院200 5 ~ 200 6 学年第 2 学期 《 大学物理A(上) 》课程考试试卷( A ) 开课二级学院: 理学院 ,考试时间: 年____月____日 时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允许带 入场 考生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0587)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一定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0v 收绳,绳不伸长、湖 水静止,则小船的运动是 (A) 匀加速运动. (B) 匀减速运动. (C) 变加速运动. (D) 变减速运动. (E) 匀速直线运动. [ ] 2、 (5020) 有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原长为l 0,将它吊在天花板上.当它下端挂一托盘平衡时,其长度变为l 1.然后在托盘中放一重物,弹簧长度变为l 2,则由l 1伸长至l 2的过程中,弹性力所作的功为 (A) ?-21d l l x kx . (B) ? 2 1 d l l x kx . (C) ?---0201d l l l l x kx . (D) ? --0 20 1d l l l l x kx . [ ] 3、(0073) 质量为m 的一艘宇宙飞船关闭发动机返回地球时,可认为该飞船只在地球的引力场中运动.已知地球质量为M ,万有引力恒量为G ,则当它从距地球中心R 1处下降到R 2 处时,飞船增加的动能应等于 (A) 2 R GMm (B) 2 2 R GMm (C) 212 1R R R R GMm - (D) 21 21R R R GMm - (E) 2 2 212 1R R R R GMm - [ ]

2018年北航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045117)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复习指导---新祥旭考研

2018年北航科学与技术教育(045117)考试科目、招生人数、参考书目、 复习指导 一、招生信息 所属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招生人数:25 所属门类代码、名称:教育学[04] 所属一级学科代码、名称:教育硕士[0451] 二、研究方向: 01不区分研究方向 三、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911材料综合或921通信类专业综合或933控制工程综合或942机械设计综合或951力学基础或961计算机基础综合或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四、参考书目 911材料综合 《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傅献彩 《材料现代分析测试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王福耻主编 《材料科学基础》上海交大出版社胡赓祥 , 蔡珣 , 戎咏 921通信类专业综合 《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凤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华成英、童诗白 《电磁场与电磁波》(二——四、六、七、十、十一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苏东林《电磁场理论学习辅导与典型题解》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09)苏东林等

《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第一版)熊庆旭、刘锋、常青 933控制工程综合 《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程鹏主编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07年二月第一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胡晓光主编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2001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阎石主编 942机械设计综合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材料力学》Ⅰ、Ⅱ高等教育出版社单辉祖编 《机械设计基础》下册(2007年第二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瑞祥主编 951力学基础 《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12出版)。谢传锋、王琪、程耀等 《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材料力学I》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单辉祖 《材料力学II》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单辉祖 961计算机基础综合 《数据结构教程》(第二版,第三次印刷〕北航出版社唐发根著 图像工程(上册)图像处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张毓晋编著 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王珊萨师煊著 971机械工程专业综合 ?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谢传锋 ?机械原理?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郭卫东 《机械原理教学辅导与习题解答》科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郭卫东 ?机械设计基础下册?(25-34章)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吴瑞祥等 《机械设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王之栎、马纲、陈心颐编 ?自动控制原理?第四版1-6章科学出版社出版胡寿松(或?自动控制原理?1-6章)(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孙虎章) 五、复习指导 1、参考书的阅读方法

材料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考试及答案

材料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考试及答案

————————————————————————————————作者:————————————————————————————————日期: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试卷 一.填空(1×20=20分) 1.CsCl结构中,Cs+与Cl-分别构成____格子。 2.影响黏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3.影响蠕变的因素有温度、____、____、____. 4.在____、____的情况下,室温时绝缘体转化为半导体。 5.一般材料的____远大于____。 6.裂纹尖端出高度的____导致了较大的裂纹扩展力。 7.多组分玻璃中的介质损耗主要包括三个部分:____、________、____。 8.介电常数显著变化是在____处。 9.裂纹有三种扩展方式:____、____、____。 10.电子电导的特征是具有____。 二.名词解释(4×4分=16分) 1.电解效应 2.热膨胀 3.塑性形变 4.磁畴 三.问答题(3×8分=24分) 1.简述晶体的结合类型和主要特征: 2.什么叫晶体的热缺陷?有几种类型?写出其浓度表达式?晶体中离子电导分为哪几类? 3.无机材料的蠕变曲线分为哪几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特点。 4.下图为氧化铝单晶的热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图,试解释图像先增后减的原因。 四,计算题(共20分) 1.求熔融石英的结合强度,设估计的表面能为1.75J/m2;Si-O的平衡原子间距为1.6×10-8cm,弹性模量值从60 到75GPa。(10分) 2.康宁1273玻璃(硅酸铝玻璃)具有下列性能参数: =0.021J/(cm ·s ·℃);a=4.6×10-6℃-1;σp=7.0kg/mm2,

新编基础物理学(王少杰、顾牡)版本)上册期末考试题库

填空,选择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一、选择题 1、质点作曲线运动,→ r 表示位置矢量,s 表示路程,t a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 D ] (1) a dt dv =; (2)v dt dr =; (3)v dt ds =; (4)t a dt dv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2、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与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 B ] (A) t R π2, t R π2 ; (B) 0, t R π2; (C) 0,0; (D) t R π2,0. 3、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 D ] (A) dt dr (B) dt r d (C) dt r d (D) 22 )()(dt dy dt dx + 4、一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 45t t s -+=,则小球运动到最高点的时刻是 [ B ] (A )t=4s ; (B )t=2s ; (C )t=8s ; (D) t=5s 5、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2 2 r a t i b tj =+ (其中a,b 为常数),则质点作[ B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二、填空题 1.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j t t i t t r )3 14()2125(3 2++-+=. 当 t =2 s 时,a = 4i j -+ 。 2、说明质点做何种运动时,将出现下述各种情况(0v ≠): (1)0,0n a a τ≠≠,变速率曲线运动; (2)0,0n a a τ≠=,变速率直线运动。 3、一质点运动方程为2 6 x t t =-,则在由0至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_______8m_____,在由0到4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____10m__________。

北航08-09年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考试真题

2008-2009第1学期《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在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保持恒定或以可以预知方法变化的那一部分误差称为_____ A.仪器误差 B.系统误差 C.随机误差 D.粗大误差 2. 平均值的标准(偏)差()S x 的计算公式是_____ A. 3. 用停表测量单摆周期,启停一次秒表的误差不会超过。实验测出10个周期的时间为10T='' ,则其不确定度u (T )=_____ 秒 欲用伏安法测量一阻值约200Ω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的相对不确定度 () 1%u R R <,应选择下列_____组仪器(提示:不计电表内阻的影响和A 类不确定度) A.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B.电流表级,量程1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C.电流表级,量程15mA ;电压表级,量程2V D.电流表级,量程50mA ;电压表级,量程2V 5. 某长度测量值为,则所用仪器可能是_____ A.毫米尺 分度卡尺 分度卡尺 D.千分尺 6. 已知312 N x y =+,则其不确定度_____ A. 2 2221()()()2u N u x y u y =+ B. 22223 ()()()2u N u x y u y =+ C. 22429()()()4u N u x y u y =+ D. 22 29()()()4 u N u x u y =+ 7. 200(10080) 1010(0.0100.000251) +-=?+_____ 8. 用作图法处理数据时,为保证精度,至少应使坐标纸的最小分格和测量值的_____相对应 A.最后一位有效数字 B.最后一位准确数字 C.第一位有效数字 D.第二位有效数字 9. 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_____是错误的 A.测量是为了确定被测对象的量值而进行的一组操作 B.测量结果是根据已有信息和条件对被测量量值做出的最佳估计,也就是真值 C.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 D.在不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被称为测量结果的复现性 10. 以下所示电路中,_____构成了换向电路 A. B. C. D.

北航911材料综合物理化学期末

物理化学期末试题例 一、填充题 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 (a) ⊿c Hθm(石墨,s) = ⊿f Hθm(CO2,g) (b) ⊿c Hθm(H2,g) = ⊿f Hθm(H2O,g) (c) ⊿c Hθm(SO2,g) = 0 (d) ⊿f Hθm(C2H5OH,g) =⊿f Hθm(C2H5OH,l) +⊿Vap Hθm(C2H5OH) 2、A、B两种理想气体按下式混合,试填<、= 或>。 A(T,V)+B(T,V)→〔A+B〕(T,V) ⊿U 0,⊿H 0,⊿S 0,⊿G 0。 3、A、B两种液体在T温度下混合成浓度为x B的溶液,两组分气相平衡分压分别为p A、p B。已 知该温度下纯A、纯B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p*A、p*B,亨利系数分别为k x,A、k x,B;当A、B分别满足下两式时 μA=μθA +RTlna A,且x A→1时,a A=x A μB=μθB +RTlna B,且x B→0时,a B=x B 由题给条件得:a A= ,γA= ;a B= ,γB= 。 4、水与氯仿部分互溶溶液和其蒸汽相达平衡的体系,独立组分数C=、相数Ф=、自由度 数f=;水与氯仿部分互溶溶液和其蒸汽及冰达相平衡的体系,其C= 、Ф= 、f= 。 5、某气相反应为:dD+eE=gG+rR 在一带有活塞的汽缸中进行。实验发现:当温度恒定时,随外压的增加,平衡转化率降低;当外压恒定时,随温度的升高,平衡转化率增大。则该反应的计量系数关系为d+e g+r;且反应向右进行时为(吸热或放热)。 6、已知反应:α-HgS =β-HgS 其⊿r Gθm/J·mol-1 =980-1.456T/K。则100℃、101kPa下稳定的晶型为,101kPa下晶型转变温度为K。 7、温度T下,某纯液体的平面、凸面及凹面的饱和蒸汽压p平、p凸、p凹的大小关系为。 8、液体L能在固体S表面铺展时,界面张力σs-g、σs-l、σl-g之间应服从的条件为。 9、比较在固体表面发生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时,吸附作用力较大的是。 10、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特征是。 11、某反应的速率常数k=2.31×10-2L·mol-1·s-1,若反应物初始浓度为1.0mol·L-1时,反应的 半衰期t1/2为s。 12、反应物A可发生平行反应1和2,分别生成B与D。已知E1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物理性能》 第一章材料的力学性能 1-1一圆杆的直径为2.5 mm 、长度为25cm 并受到4500N 的轴向拉力,若直径拉细至 2.4mm ,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并比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 由计算结果可知:真应力大于名义应力,真应变小于名义应变。 1-5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l 2O 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若该陶瓷含有5 %的气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 1=380GPa,E 2=84GPa,V 1=,V 2=。则有 当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时,将P=代入经验计算公式E=E 0+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 GPa 和 GPa 。 1-11一圆柱形Al 2O 3晶体受轴向拉力F ,若其临界抗剪强度 τf 为135 MPa,求沿图中所示之方向的滑移系统产生滑移时需要的最小拉力值,并求滑移面的法向应力。 0816 .04.25.2ln ln ln 22 001====A A l l T ε真应变) (91710909.44500 60MPa A F =?==-σ名义应力0851 .010 0=-=?=A A l l ε名义应变) (99510524.445006MPa A F T =?== -σ真应力)(2.36505.08495.03802211GPa V E V E E H =?+?=+=上限弹性模量) (1.323)84 05.038095.0()(1 12211GPa E V E V E L =+=+=--下限弹性模量

北航基础物理实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2009级基础物理实验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确定度在可修正的系统误差修正以后,将余下的全部误差按产生原因及计算方法不同分为两类,其中 B 属于A类分量。 A、由测量仪器产生的的误差分析 B、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量值按统计方法计算的误差分量 C、由环境产生的误差分析 D、由测量条件产生的误差分量 2、下列说法中 C 是正确的。 A、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可以相互转化 B、当测量条件改变后,系统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不随之变化 C、随机误差可以通过多次重复测量发现 D、一组测量数据中,出现异常的值即为粗大误差 5、已知(),下列公式中 B 是正确的。 A、 B、 C、 D、 7、用千分尺(精度0、01mm)测某金属片厚度d的结果为 i1234567 1.516 1.519 1.514 1.522 1.523 1.513 1.517

则测量结果应表述为d u(d)= A A、(1.5180.003)mm B、(1.5180.004)mm C、(1.5180.001)mm D、 (1.5180.002)mm 8.tg45°1′有 B 位有效数字 A、 6 B、5 C、 4 D、 3 9、对y=a+bx的线性函数,利用图解法求b时,正确的求解方法是 C 。 A、 b=tg(为所作直线与坐标横轴的夹角实测值) B、 b=(、为任选两个测点的坐标值之差) C、 b=(、为在所作直线上任选两个分得较远的点的坐标值之差) D、 b=(x、y为所作直线上任选一点的坐标) 10、用量程为500mV的5级电压表测电压,下列测量记录中哪个是正确的? D A、250.43mV B、250.4mV C、250mV D、0.25V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已被确切掌握了其大小和符号的系统误差成为可定系统误差。 12、已知某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794,甲、乙、丙三人测量的结果分别为:9.7950.024,9.8110.004,9.7910.006,试比较他们测量的精密度、正确度和准确度。甲测量的精密度低,正确度高;乙测量的正确度最低;

最新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18) 1. 声子的准粒子性表现在声子的动量不确定、系统中声子的数目不守恒。 2. 在外加电场E的作用下,一个具有电偶极矩为p的点电偶极子的位能U=-p·E,该式表明当电偶极矩的取向与外电场同向时,能量为最低而反向时能量为最高。 3. TC为正的温度补偿材料具有敞旷结构,并且内部结构单位能发生较大的转动。 4. 钙钛矿型结构由 5 个简立方格子套购而成,它们分别是1个Ti 、1个Ca 和3个氧简立方格子 5. 弹性系数ks的大小实质上反映了原子间势能曲线极小值尖峭度的大小。 6. 按照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材料的断裂强度不是取决于裂纹的数量,而是决定于裂纹的大小,即是由最危险的裂纹尺寸或临界裂纹尺寸决定材料的断裂强度。 7. 制备微晶、高密度与高纯度材料的依据是材料脆性断裂的影响因素有晶粒尺寸、气孔率、杂质等。 8. 粒子强化材料的机理在于粒子可以防止基体内的位错运动,或通过粒子的塑性形变而吸收一部分能量,达从而到强化的目的。 9. 复合体中热膨胀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相间或晶粒的不同方向上膨胀系数差别很大,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坯体产生微裂纹。 10.裂纹有三种扩展方式:张开型、滑开型、撕开型 11. 格波:晶格中的所有原子以相同频率振动而形成的波,或某一个原子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振动是以波的形式在晶体中传播形成的波 二、名词解释(12) 自发极化:极化并非由外电场所引起,而是由极性晶体内部结构特点所引起,使晶体中的每个晶胞内存在固有电偶极矩,这种极化机制为自发极化。 断裂能:是一种织构敏感参数,起着断裂过程的阻力作用,不仅取决于组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缺陷、显微结构的影响。包括热力学表面能、塑性形变能、微裂纹形成能、相变弹性能等。 电子的共有化运动:原子组成晶体后,由于电子壳层的交叠,电子不再完全局限在某一个原子上,可以由一个原子的某一电子壳层转移到相邻原子的相似壳层上去,因而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这种运动称为电子的共有化运动。 平衡载流子和非平衡载流子:在一定温度下,半导体中由于热激发产生的载流子成为平衡载流子。由于施加外界条件(外加电压、光照),人为地增加载流子数目,比热平衡载流子数目多的载流子称为非平衡载流子。 三、简答题(13) 1. 玻璃是无序网络结构,不可能有滑移系统,呈脆性,但在高温时又能变形,为什么? 答:正是因为非长程有序,许多原子并不在势能曲线低谷;在高温下,有一些原子键比较弱,只需较小的应力就能使这些原子间的键断裂;原子跃迁附近的空隙位置,引起原子位移和重排。不需初始的屈服应力就能变形-----粘性流动。因此玻璃在高温时能变形。 2. 有关介质损耗描述的方法有哪些?其本质是否一致? 答:损耗角正切、损耗因子、损耗角正切倒数、损耗功率、等效电导率、复介电常数的复项。多种方法对材料来说都涉及同一现象。即实际电介质的电流位相滞后理想电介质的电流位相。因此它们的本质是一致的。 3. 简述提高陶瓷材料抗热冲击断裂性能的措施。 答:(1) 提高材料的强度 f,减小弹性模量E。(2) 提高材料的热导率c。(3) 减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a。(4) 减小表面热传递系数h。(5) 减小产品的有效厚度rm。

北航基础物理大二上期末真题及答案

34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 氦气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解例求(2) 氢气在该温度时的最概然速率和方均根速率 m/s 1000102RT 3=×=?310RT 2?=H )(p v m/s 1041.13 ×=μRT 3)(2H 2=v m/s .310731×=μRT 2=p v 1000He 2 H ) (v f ) m/s (v O (1) 试在图上画出同温度下氢气的速率分布曲线 的大致情况, (2)第二章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35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 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试求速率倒数的平 均值。 ) (v 1根据平均值的定义,速率倒数的平均值为∫∞=0f 11v v v v d )()(v v v d )π(π/∫∞?=0T k 2m 23B 2 B e T k 2m 4) (d )()π(π/2 B 0T k 2m B 23B T k 2m e m T k T k 2m 42 B v v ??=∫∞?v ππππ4 4 T k 8m T k m 2B B =?==解例第二章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36 理学院物理系陈强 根据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试证明速率在最概然 速率v p ~v p +Δv 区间内的分子数与温度成反比(设Δv 很小) T 2T k 2m 23B B 2e T k 2m 4f v v v //)π(π)(?=2 p /3p 2p 2e π 4 v v v v ??=1 1p p e 4f ??=v v π)(将最概然速率代入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定律中,有 例证v v v Δ=Δ≈Δ?1 B p e T k 2m N 4Nf N π)(T 1 N ∝Δ第二章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无机材料物理性能期末复习题

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一长30cm的圆杆,直径4mm,承受5000N的轴向拉力。如直径拉成3.8 mm,且体积保持不变,在此拉力下名义应力值为,名义应变值为。 2.克劳修斯—莫索蒂方程建立了宏观量介电常数与微观量极化率之间的关系。 3.固体材料的热膨胀本质是点阵结构中质点间平均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4.格波间相互作用力愈强,也就是声子间碰撞几率愈大,相应的平均自由程愈小,热导率也就愈低。 5.电介质材料中的压电性、铁电性与热释电性是由于相应压电体、铁电体和热释电体都是不具有对称中心的晶体。 6.复介电常数由实部和虚部这两部分组成,实部与通常应用的介电常数一致,虚部表示了电介质中能量损耗的大小。 7.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载流子主要是电子和离子。 8.广义虎克定律适用于各向异性的非均匀材料。 ?(1-m)2x。9.设某一玻璃的光反射损失为m,如果连续透过x块平板玻璃,则透过部分应为 I 10.对于中心穿透裂纹的大而薄的板,其几何形状因子Y= 。 11.设电介质中带电质点的电荷量q,在电场作用下极化后,正电荷与负电荷的位移矢量为l,则此偶极矩为 ql 。 12.裂纹扩展的动力是物体内储存的弹性应变能的降低大于等于由于开裂形成两个新表面所需的表面能。 13.Griffith微裂纹理论认为,断裂并不是两部分晶体同时沿整个界面拉断,而是裂纹扩展的结果。14.考虑散热的影响,材料允许承受的最大温度差可用第二热应力因子表示。 15.当温度不太高时,固体材料中的热导形式主要是声子热导。 16.在应力分量的表示方法中,应力分量σ,τ的下标第一个字母表示方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应力作用的方向。 17.电滞回线的存在是判定晶体为铁电体的重要根据。 18.原子磁矩的来源是电子的轨道磁矩、自旋磁矩和原子核的磁矩。而物质的磁性主要由电子的自旋磁矩引起。 19. 按照格里菲斯微裂纹理论,材料的断裂强度不是取决于裂纹的数量,而是决定于裂纹的大小,即是由最危险的裂纹尺寸或临界裂纹尺寸决定材料的断裂强度。 20.复合体中热膨胀滞后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不同相间或晶粒的不同方向上膨胀系数差别很大,产生很大的内应力,使坯体产生微裂纹。 21.晶体发生塑性变形的方式主要有滑移和孪生。 22.铁电体是具有自发极化且在外电场作用下具有电滞回线的晶体。 23.自发磁化的本质是电子间的静电交换相互作用。 二、名词解释 自发极化:极化并非由外电场所引起,而是由极性晶体内部结构特点所引起,使晶体中的每个晶胞内存在固有电偶极矩,这种极化机制为自发极化。 断裂能:是一种织构敏感参数,起着断裂过程的阻力作用,不仅取决于组分、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微观缺陷、显微结构的影响。包括热力学表面能、塑性形变能、微裂纹形成能、相变弹性 能等。 滞弹性:当应力作用于实际固体时,固体形变的产生与消除需要一定的时间,这种与时间有关的弹性称为滞弹性。 格波:处于格点上的原子的热振动可描述成类似于机械波传播的结果,这种波称为格波,格波的一个

北航基础物理学期末考试a卷-2007(完整含答案)教学内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2007 学年第 1学期期末 《基础物理学-2》考 试 A 卷 学号 姓名 考试说明: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第一部分基础满分共30分。 2、 本部分试题共10题,每题3分。 3、 请用2B 铅笔在答题纸上规范填涂答案。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下列各图所示的速率分布曲线,哪一图中的两条曲线能是同一温度下氮气和氦气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 ] 2.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作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之比W / Q 等于 (A) 2/3. (B) 1/2. (C) 2/5. (D) 2/7. [ ] 3.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自由膨胀,体积由V 1增至V 2,在此过程中气体的 (A) 内能不变,熵增加. (B) 内能不变,熵减少. (C) 内能不变,熵不变. (D) 内能增加,熵增加. v v

[ ] 4.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设缝是水平的.若双缝所在的平板稍微向上平移,其它条件不变,则屏上的干涉条纹 (A) 向下平移,且间距不变. (B) 向上平移,且间距不变. (C) 不移动,但间距改变. (D) 向上平移,且间距改变. [ ] 5. 使一光强为I 0的平面偏振光先后通过两个偏振片P 1和P 2.P 1和P 2的偏振化方向与原入射光光矢量振动方向的夹角分别是α 和90°,则通过这两个偏振片后的光强I 是 (A) 21 I 0 cos 2α . (B) 0. (C) 41I 0sin 2(2α). (D) 4 1 I 0 sin 2α . (E) I 0 cos 4α . [ ] 6. 某种透明媒质对于空气的临界角(指全反射)等于45°,光从空气射向此媒质时的布儒斯特角是 (A) 35.3° (B) 40.9° (C) 45° (D) 54.7° (E) 57.3° [ ] 7. 宇宙飞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 作匀速直线飞行,某一时刻飞船头部的宇航员向飞船尾部发出一个光讯号,经过?t (飞船上的钟)时间后,被尾部的接收器收到,则由此可知飞船的固有长度为 (c 表示真空中光速) (A) c ·?t (B) v ·?t (C) 2 )/(1c t c v -?? (D) 2 )/(1c t c v -??? [ ] 8. 设粒子运动的波函数图线分别如图(A)、(B)、(C)、(D)所示,那么其中确定粒子动量的精确度最高的波函数是哪个图? [ ] 9. 如果(1)锗用锑(五价元素)掺杂,(2)硅用铝(三价元素)掺杂,则分别获得的半导体属于下述类型: (A) (1),(2)均为n 型半导体. x (A)x (B)x (C)x (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