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题与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题与答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模拟试题与答案

一、单选题

1.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

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范畴是在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 解析 ] 传统的观念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随着实践的深

入发展使我们逐步摆脱了传统的观念,形成了新的理论认

识。

十二大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

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十四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

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

突破。

2.我国之所以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

A. 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有利于改善生产关系

C.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解析 ] 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资源配置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

进行:即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我国长期以来都实行计划经济,但单

一的计划经济不能有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市场经济能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因此,我国之所以抛弃原

有的计划经济模式,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计划与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手段,是

A.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B. 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产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有的需要

D.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

4.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它是建立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C.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

党的十四大明确规定,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

改革的目标,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根本转变。

5.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

A. 股份制

B. 股份合作制

C.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

D.公司制

6.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和中心环节是

A.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C.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D.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

A. 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 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8.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

我国价格机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由计划价格,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结合的

价格形成机制

B.建立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价格形成机制

C.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

D.建立反映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价格形成机制

[ 解析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之一即是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价格改革则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

的关键。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必须进行价格改革,价格改革一

是要改革历史遗留的既不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的价格体系;

二是要改革不合理的价格管理体制,目标是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

的机制,所以选 C.

9.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

正确的是

A. 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B. 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

二、不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包括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可与公有制

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的一般市场经济的共性

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经济关系市场化

B. 企业行为自主化

C.宏观调控间接化

D.经济管理法制化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指

A.现代企业制度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C.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D.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宏观调控体系

4.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根据权责明确的要求,出资者应拥有

A. 法人财产权

B. 资产所有权

C.重大决策权

D.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和资产受益权

[ 解析 ] 出资者对企业的投资形成对企业资产的所有权,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权益,这种权益表现为三个方面:即资产受益权、重大决策权、选择管理者的权利。

5.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是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

B.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C.由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D.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6.在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制企业在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各个行业中都占有绝对的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7.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B. 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形式

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

D.人们对生产

资料的组织形式

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

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

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

实现

C.公有制经济与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

性质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 解析 ] 这是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一个著名论断。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

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股份制的性质,关键看控

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据此可以判断出BCD为正确答案。

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 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

B. 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

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 解析 ]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分配原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原则所体现的等量劳动交换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要受等价交换原则的制约。因此,按劳分配不能以每个

劳动者的劳动时间为尺度,而只能以商品交换实现的价值量曲折反映的劳动量为尺度,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表现,据此可知,正确答

案为 BD.

10.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必然性是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11.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分配、经营收入、资产收益等多种分配形式,其经济依据是

A.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 存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

C.公有制内部实行多种经营方式

D.现阶段生产力状况及发展要求

12.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贡献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13.确定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

A.是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

B.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D.表明个人收入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三、辨析题

1.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其基本目标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分析题

1.材料 1

1979—1991 年市场化改革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小阶段:

1979—1984 年,是经济调整与改革的起步阶段,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其重点是农村改

革,核心是解散人民公社、农村全面实行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则处于试点、探索阶段,创办了

经济特区,对国企放权让利,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与

经济责任制。

1984—1988 年,是推行全面经济改革的阶

段,改革重点由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

成为主要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

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论断,从宪法上确认与保

护了私营经济,国有企业探索了租赁制、股份制,新

工人实行合同制,颁布《企业破产法》,价格管理由

过去的调整为主改为放开为主,农产品生产由统购改

为合同定购。

1988—1991 年,这一阶段的主线是治理整

顿、维护稳定。在微观层面上,市场化程度仍在提高,定量票证逐步消亡,非公有制经济仍在以各种形式发展。1990 年底上海、深圳成立了证券交易所, 1991 年底已

有 14 家上市公司, 1991 年中国第一支 B 股向海外发行,等等。

1992 年之后中国市场化改革进入了实质性

操作阶段。这一时期,市场化水平有了迅速提高。放开粮价、汇率并轨、颁布公司法、合同法等。 1997 年后国企改革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摘自《瞭望》

材料 2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家讲这个道理。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 373 页《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 3

改革开放这二十年,告别了“大锅饭”,告别了凭票供应,告别了缺衣少食的贫困年代,中国人

民的生活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1949 年到 1998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44 元增加到 2162 元,提

高了 48 倍,其中最近这二十年,就增加了2028 元。

城里人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迅速提高,1949 年年人均

现金收入不足 100 元,1957 年达到 254 元,1978 年提

高到 343 元。 1998 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425 元,扣除物价因素,最近这二十年实际增长 2.2 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 1,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

特点。

(2)结合材料 2,阐明邓小平“社会主义和

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的思想。

(3)结合材料 2.3 ,说明实行市场经济对我

国发展带来的变化。

三、辨析题

1.[ 考点点拨 ] 此题考查考生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 内容链接 ] 见《参考书》第 218 页知识点三、

4.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正确处

理好收入分配的各种关系

[ 答案要点 ]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根本要求,但是,共同富裕不等于也不可能是完全平

均和同步富裕。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

式,会使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能带

动其他地区、其他劳动者学习先进,提高经济效益,

也逐步富裕起来。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是有先有

后的。

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

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 考点点拨 ]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的掌握和理解。

[ 内容链接 ] 见《参考书》第 207 页知识点一、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基本内涵

[ 答案要点 ]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统一。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其基本目标是在社会

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

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仅仅是达到上述

基本目标的一项基本政策。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基本政策,除了坚持和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外,还包括:坚持和完善

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

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

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

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四、分析题

[ 考点点拨 ]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从理论上

准确地把握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 内容链接 ] 见《参考书》第 209 页知识点一、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基本特征

[ 答案要点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

到城市,从微观到宏观,从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改革。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

根本矛盾的思想主要有下列涵义:第一,相对于发展

生产力这个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来说,计划和市场都

是经济手段和方法,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

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要搞经济建设,而市

场经济能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实践证明,只搞计划

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发展生产力这个根

本问题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体制,找

到了结合点。第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

基本制度范畴,因而,不能将实行哪种经济体制作为

区分两种制度的标志。区分两种制度的根本标志是生

产资料所有制。第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方法上

与资本主义社会相似,但却有根本的不同。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既有共性和普遍性,也有因社会制度不同、

国情各异而造成的个性与特殊性。社会主义条件下的

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

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

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主体。

(3)实行市场经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

产力,迅速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的生

活水平。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一答案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回归分析中使用的距离是点到直线的垂直坐标距离。最小二乘准则是指(D )。 A 、使 () ∑=-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B 、使∑=-n t t t Y Y 1 ?达到最小值 C 、使t t Y Y ?max -达到最小值 D 、使() 2 1 ?∑=-n t t t Y Y 达到最小值 2、为了研究制造业设备利用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做以下回归:Y=b 0+b 1X ,Y :通胀率,X :制造业设备利用率,输入数据,回归结果如下:(C ) Y=-70.85 +0.888X ,各系数t 值分别为5.89,5.90。那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先验的,预期X 的符号为正。 B 、回归得到的斜率的显著不为零 C 、回归得到的斜率显著不为1 D.、依据理论,X 和Y 应当正相关 3、.容易产生异方差的数据为(C ) A.时序数据 B.修匀数据 C.横截面数据 D.年度数据 4、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的判定系数2R 与一般判定系数2R 之间( A )。 A 、2R ≤2R B 、2R ≥2R B 、2R 只能大于零 D 、2R 恒为负 5、Goldfeld —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B )。 A 复杂异方差性 B.递增异方差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6、已知三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t e ,估计用样本容量为24=n , 则随机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S 为(B )。 A 、33.33 B 、 40 C 、 38.09 D 、36.36 7、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之下,若DW 统计量的下和上临界值分别为L d 和u d ,则当 L d

[建造师]2007年《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3)

2007年《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 1 某厂从税后利润中每年提取20万元储备基金存人银行,若年利率为10%,则5年后该厂可供使用的储备基金为()。 A.32.21万元 B.122.10万元 C.161.05万元 D.172.05万元 2.某投资者购买了1 000元的债券,期限3年,年利率10%,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照复利法,则3年后该投资者可获得的利息是()元。 A.220 B.300 C.100 D.331 3.某人储备养老金,每年年末存款1000元,已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0%,10年后他的养老金总数应用( )计算。 A.复利终值 B.年金终值 C.储备年金 D.等额资本回收系数 4.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 )。 A.现在所拥有的资金在将来投资时所能获得的收益 D.现在所拥有的资金在将来消费时所付出的复利损失 C.资金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增值

D.可用于储蓄或贷款的资金在储蓄或贷款时所产生的利息 5.用以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相对尺度的指标是()。 A.利率和收益率 B.利率和利润率 C. 利税率和利润率 D. 利润率和收益率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金流量的是( )。 A.新增流动资金 B.固定资产折旧 C.回收的固定资产余值 D.销售税金及附加 7.现金流量图可以全面、直观反映经济系统的资金运动状态,其中现金流量的三大要素包括()。 A.现金流入的大小、方向和时间点 B.投入现金的额度、时间和回收点 C.现金流量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D.现金流出的额度、方向和时间点 8.价值工程的核心是( )。 A.成本分析 B.费用分析 C.价格分析 D.功能分析 9.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方案,其功能评价系数分别为0.24、0.18、0.22、0.36;

工程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价值工程整个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和______。 2、.财务评价的清偿能力分析要计算资产负债率、__________、__________和借款偿还期等指标 3、效率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是判定独立方案优劣的标准。 4、建设项目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_________、_________和流动资金之和。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有一套完整的财务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最基本的分析指标是____________,也可选择净现值或____________作为分析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为12%,为在第5年末获得10000元,现在应存入银行( ) A.5674元 B.2000元 C.6250元 D.8929元 2.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独立 D.互斥 3.已知某产品有四个功能,其中各功能重要程度为F1比F2重要,F3比F1重要,F1比F4重要,F3比F2重要,F2比F4重要,F3比F4重要,试用强制确定法来确定F1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 ) A.0.33 B.0.36 C.0.30 D.0.40 4、20.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及管理保养不善而导致原有精度、工作能力下降,称为( ) A.第Ⅰ种有形磨损 B.第Ⅱ种有形磨损 C.第Ⅰ种无形磨损 D.第Ⅱ种无形磨损 5.当名义利率一定,按月计息时,实际利率()。 A.大于名义利率B.等于名义利率 C.小于名义利率D.不确定 6.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盈亏平衡分析既可用于财务评价,又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B.敏感性分析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D.敏感性分析可用于财务评价 7.某人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0元,如果存款利率为8%,则第五年末可得款()。 A.29333元B.30500元 C.28000元D.31000元 8.某设计方案年产量为12万吨,已知每吨产品售价为675元,每吨产品应付税金175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50元,年固定成本是1000万元,试求盈亏平衡点BEP(单位产品售价)为( )(元/t)。 A.504 B.505

工程经济学试卷模拟题教学提纲

一、名词解释 1.工程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根据既定的活动目标,分析活动的代价及其对目标实现之贡献,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评价、选择以最低的代价可靠地实现目标的最佳火满意活动方案的学科。 2.工程经济活动: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得到的科学知识有选择、创造性地应用到最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3.现金流量:考察对象一定时期各时点上实际发生的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 4.资金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实质是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在扩大再生产及资金流通过程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增值。 5.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近期消费所得的补偿。 6.利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如年、半年、季、月、周、日等)所得利息与借款本金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7.现值:即现在的资金价值或本金,或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时的价值。 8.终值:n期末的资金值或本利和,或资金发生在(或折算为)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时的价值。 9.等值:指不同时点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在时间价值的作用下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10.名义利率:r是指计息周期利率i乘以一个利率周期内的计息周期数m所得的利率周期利率。 11.实际利率:是用计息周期利率来计算利率周期利率,并将利率周期内的利息再生因素考虑进去时所得的利率周期利率。 12.工程项目投资:一般是指某项工程从筹建开始到全部竣工投产为止所发生的全部资金投入。 13.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14.经营成本:是指项目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 15.总投资收益率:是指工程项目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一个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利润与项目总投资的比率。 16: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表示项目资本金的盈利水平,系指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与项目资本金的比率。 17.净现值:是反映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获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是指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i c,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折现到建设期初的现值之和。18.内部收益率:实质就是使投资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19.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全部投资现值之比。 20.净年值:是以基准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等值换算而成的等额年值。 21.利息备付率:指项目在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与当前应付利息费用的比值。 22.偿债备付率:表示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 23.资产负债率:指各期末负债总额同资产总额的比率。 24.盈亏平衡分析:是在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研究工程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产品生产成本、产销量与盈利的平衡关系的方法。 26.敏感性分析:是通过研究建设项目主要不确定不确定因素发生变化时,项目经济效果指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 第1~4套_

《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第1~4套_

《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第1套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绘制现金流量图,必须把握好的现金流量要素不包括(B)A.现金流量大小 B.箭头长短 C.箭头方向 D.作用点 2.若某企业年初投资A项目,10年后一次性收回本利1000万元,基准回报率为8%,则该企业期初投资为(A)。 已知:(A/F,8%,10)=0.069;(A/P,8%,10)=0.149;(P/F,8%,10)=0.3971; A.397.1 B.69 C.149 D.800 3.某设备为110万,采用5年内分期付款的方式。合同签定时付了10万,然后每半年付款一次。设定年利率为8%,每半年复利一次。则每次应付(A)设备款。 已知:(A/F,4%,10)=0.08329;(A/P,4%,10)=0.12329;

(P/F,4%,10)=0.6756; (A/F,4%,5)=0.18463;(A/P,4%,5)=0.22363;(P/F,4%,5)=0.8219 A.12.33万B.22.36万C.18.46万D.67.56万 4.下列对项目计算期表述不正确的是(B)。 A.项目计算期包括建设期和运营期 B.计算期可以定得越长越好 C.运营期分为投产期和达产期 D.达产期是指生产运营达到设计预期水平后的时间 5.财务内部收益率指标可行的判别标准是(A)。 A.FIRR≥i c B.FIRR<i c C.FIRR<0 D.FIRR≥0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项目投资回收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B.静态投资回收期一般短于动态投资回收期 C.项目投资回收期没有全面地考虑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 D.若静态投资回收期大于基准投资回收期,则可以采纳此项目 7.根据我国企业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一般情况下,利息备付率应(A)。

2020年一建工程经济模拟试题 整理

2017一建工程经济模拟试题整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某施工企业年初向银行贷款流动资金200万元,按季计算并支付利息,季度利率2%,则一年支付的利息总和为( )万元。 A.16.00 B.16.16 C.16.49 D.16.80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利息的相关概念计算。 利息为:200×[(1+2%)4-1]=16.49万元,故选C。 某设备物理寿命为7年,各年的动态年平均成本AC见下表,则该设备经济寿命为( )年。 A.4 B.5 C.6 D.7

参考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它是由设备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设备使用年限越长,所分摊的设备年资产消耗成本越少。但是随着设备使用年限的增加,一方面需要更多的维修费维持原有功能;另一方面设备的操作成本及原材料、能源耗费也会增加,年运行时间、生产效率、质量将下降。因此,年资产消耗成本的降低,会被年度运行成本的增加或收益的下降所抵消。在整个变化过程中存在着某一年份,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我们称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故选B。 某工程已有详细的设计图纸,建筑结构非常明确,采用的技术很成熟,则编制该单位建筑工程概算精度最高的方法是( )。 A.概算定额法 B.概算指标法 C.类似工程预算法 D.修正的概算指标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建筑工程设计概算编制方法的选

择。单位建筑工程概算编制方法: (1)概算定额法 该方法要求初步设计达到一定深度,建筑结构比较明确时方可采用。 (2)概算指标法 当初步设计深度不够,不能准确地计算工程量,但工程设计采用的技术比较成熟而又有类似工程概算指标可以利用时,可以采用概算指标法编制工程概算。 (3)类似工程预算法 类似工程预算法是利用技术条件与设计对象相类似的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工程造价资料来编制拟建工程设计概算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拟建工程初步设计与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的设计相类似且没有可用的概算指标的情况,但必须对建筑结构差异和价差进行调整。 根据本题的题意应选用概算定额法,故选A。 不属于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中建设投资的是( )。 A.直接费 B.土地使用费 C.铺底流动资金 D.涨价预备费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建设总投资的构成。建设工程项

计量经济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一元线性样本回归直线可以表示为() A.B. C.D. 2.如果回归模型中的随机误差存在异方差性,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A.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有偏的,且方差不少最小C.无偏的,且方差最小D.有偏的,但方差仍最小 3.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中包含截距项,对一个具有k个特征的质的因素需要引入()个虚拟变量 A.(k-2) B.(k-1)C.kD.K+1 4.如果联立方程模型中某结构方程包含了模型系统中所有的变量,则这个方程是() A.恰好识别的 B.不可识别的C.过渡识别的D.不确定

5.平稳时间序列的均值和方差是固定不变的,自协方差只与()有关 A.所考察的两期间隔xxB.与时间序列的上升趋势C.与时间序列的下降趋势D.与时间的变化 6.对于某样本回归模型,已求得DW统计量的值为1,则模型残差的自相关系数近似等于() A.0B..-0.5D.1 7.对于自适应预期模型,估计参数应采取的方法为()A.普通最小二乘法 B.甲醛最小二乘法 C.工具变量法D.xx差分法 8.如果同阶单整变量的线性组合是平稳时间序列,则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就是() A.协整关系B.完全线性关系 C.伪回归关系 D.短期均衡关系

9.在经济数学模型中,依据经济法规认为确定的参数,如税率、利息率等,称为() A.定义参数B.制度参数C.内生参数D.短期均衡关系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时,如果其某需求量的增加幅度稍大雨价格的下降幅度,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B.富有弹性C.完全无弹性D.完全有弹性 二、多项选择题 1.在经济计量学中,根据建立模型的目的不同,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分为() A.经济预测模型B.经够分析模型 C.政策分析模型D.专门模型 E.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模型 2.设k为回归模型中参数的个数,F统计量表示为() A.B.C.D.E.

建设工程经济分类模拟题建设工程估价(六)

建设工程经济分类模拟题建设工程估价(六) 一、单项选择题 1.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若合同未约定,当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偏差在______以内时,其综合单价不作调整,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A.5% B.10% C.20% D.15% 答案:D [解答]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综合单价调整的原则。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的规定,对于任一招标工程量清单项目,当因规定的工程量偏差和工程变更等原因导致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可进行调整。当工程量增加15%以上时,增加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低;当工程量减少15%以上时,减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综合单价应予调高。若合同无约定的,当工程量清单项目的工程量偏差在15%以内的,其综合单价不做调整,执行原有的综合单价。 2. 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在施工过程中遭遇不可抗力,承包人可以要求合理补偿______。 A.工期 B.费用 C.利润 D.成本 答案:A [解答]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可以合理补偿承包人的条款。根据《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规定,在施工过程中遭遇不可抗力,承包人可以要

求合理补偿工期,但不能补偿费用和利润。 3. 采用清单计价的某分部分项工程,招标控制价的综合单价为320元,投标报价的综合单价为265元,该工程投标报价下浮率为5%,结算时,该分部分项工程工程量比清单量增加了18%,且合同未确定综合单价调整方法,则综合单价的处理方式是______。 A.上浮18% B.下调5% C.调整为292.5元 D.可不调整 答案:D [解答]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工程量偏差项目综合单价的调整。当工程量偏差项目出现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填报的综合单价与发包人招标控制价相应清单项目的综合单价偏差超过15%时,工程量偏差项目综合单价的调整可参考以下公式:当P0<P2×(1-L)×(1-15%)时,该类项目的综合单价:P0按照P2×(1-L)×(1-15%)调整; 当P0>P2×(1+15%)时,该类项目的综合单价:P0按照P2×(1+15%)调整。 当P0>P2×(1-L)×(1-15%)或P0<P2×(1+15%)时,可不调整。 式中,P0表示承包人在工程量清单中填报的综合单价;P2表示发包人在招标控制价相应项目的综合单价;L表示计价规范中定义的承包人报价浮动率。 本题的计算过程为:265÷320=82.81%,偏差为17.19%;320×(1-5%)×(1-15%)=258.4(元)。由于265元大于258.4元,所以,该项目变更后的综合单价可不予调整。 4. 关于单价合同中工程计量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单价合同应予计量的工程量是承包人实际施工的工程量 B.承包人因自身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应予计量 C.工程计量应以设计图纸为依据

工程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及答案 工程经济与管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中,以下哪项是施工准备阶段的内容( )。 A .施工图设计 B.生产准备 C. 勘察招投标 D.工程项目报建 2.可行性研究大体可以概括为( )三项内容。 A .供需研究.技术研究.社会研究 B.供需研究.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C.供需研究.社会研究.经济研究 D. 社会研究.技术研究.经济研究 3.以下叙述中确的是( )。 A .单位工程是单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B.单项工程是单位工程的组成部分 C. 单位工程是分部工程的组成部分 D. 单位工程是分项工程的组成部分 4.详细可行性研究对项目所需的投资和生产费用的计算,误差允许在( )范围内。

A .士5% B.±10% C. 士15% D.±20%5。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可以用作( )的依据。 A .投资决策 B.编制设计任务书 C. 签订各种合同 D.以上都是6。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原年产量6000件,每件出厂价格50元,年固定开支 6.6万元,每件产品可变成本28元,如市场销售竞争激烈,拟每件降价20%出售,为维持原有利润,则年产量应为以下( )。 A .10000件 B.10500件 C.11000件 D.11500件 7.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净贡献绝对值指标是( )。 A . 静态投资回收期 B.静态投资利税率 C. 静态投资利润率 D.资本金利润率 8.工程建设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划分( )。 A . 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B.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机械台班使用定额 C. 劳动定额;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D.劳动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概算指标 9.寿命周期成本是由( )和使用成本组成的。 A .价值成本 B.实际成本 C. 生产成本价值 D.功能成本 lo.下列( )是定量预测的一种方法。 A .专家预测法 B.德尔菲法 C. 移动平均数法 D.主观概率法 二.判断正误题(每题2分,共20分) 1.建筑业是生产消费资料的物资生产部门。( ) 2.现金流量是指将投资项目视作一个开放系统时,流人流出该系统的现金活动。( ) 3.将一个项目由意向变成投资建议过程称为机会研究。( ) 4.资金来源与运用表用来评价项目的融资能力。( ) 5.采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时,折旧金额逐年增加。( ) 6.“标底”是建设项目未来签订承包合同时的“合同价”。( )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是模拟试卷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有关经济计量模型的描述正确的为( ) A.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 B.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确定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C.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D.经济计量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个因素之间的定性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 2.在X 与Y 的相关分析中( ) A.X 是随机变量,Y 是非随机变量 B.Y 是随机变量,X 是非随机变量 C.X 和Y 都是随机变量 D.X 和Y 均为非随机变量 3.对于利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0i e =∑ B.0i i e X =∑ C. 0i i eY ≠∑ D.?i i Y Y =∑∑ 4.在一元回归模型中,回归系数2β通过了显著性t 检验,表示( ) A.20β= B.2?0β≠ C.20β=,2?0β≠ D.22 ?0,0ββ≠= 5.如果X 为随机解释变量,X i 与随机误差项u i 相关,即有Cov(X i ,u i )≠0,则普通最小二乘估计β?是( ) A .有偏的、一致的 B .有偏的、非一致的 C .无偏的、一致的 D .无偏的、非一致的 6.有关调整后的判定系数2 R 与判定系数2 R 之间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2R 与2 R 均非负 B.模型中包含的解释个数越多,2R 与2 R 就相差越小 C.只要模型中包括截距项在内的参数的个数大于1,则2 2 R R < D.2 R 有可能大于2 R 7.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 .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 .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8.逐步回归法既检验又修正了( ) A .异方差性 B.自相关性 C .随机解释变量 D.多重共线性 9.如果线性回归模型的随机误差项存在异方差,则参数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是( ) A .无偏的,但方差不是最小的 B .有偏的,且方差不是最小的 C .无偏的,且方差最小 D .有偏的,但方差仍为最小 10.如果dL

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三(一级)

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三(一级) 一、单选[共60题,每题1分,总计60分] 1、()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货币形式。 A.税金 B.市场 C.利润 D.保险 2、当计息周期()一年时,就出现了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概念。 A.小于 B.大于 C.等于 D.不等于 3、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累计现值()的年份。 A.大于零 B.等于零 C.小于零 D.最大时 4、()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A.基准收益率 B.资金成本 C.财务内部收益率 D.财务净现率 5、财务内部收益率是一个()的折现率。 A.已知 B.未知 C.不确定 D.以上均不正确 6、基准收益率应()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这样才能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低于 7、一般来说,对项目进行敏感性分析,取定三个因素有:投资额、产品价格和()。 A.产品成本 B.经营成本 C.营业收入 D.各种费用 10

8、敏感性分析有()两种。 A.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 B.定性敏感性分析和定量敏感性分析 C.确定敏感性分析和风险敏感性分析 D.复合敏感性分析和复杂敏感性分析 9、相对于借款购置设备而言,融资租赁的设备的主要缺点是()。 A.筹资速度较慢 B.融资成本较高 C.到期还本负担重 D.设备淘汰风险大 10、下列各选项中正确的是()。 A.设备磨损分为两大类, 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B.遭受无形磨损的设备,特别是有形磨损严重的设备,在修理之前,常常不能工作 C.遭受有形磨损的设备,即使无形磨损很严重,其固定资产物质内容却可能没有磨损,仍然可以使用D.有形和无形两种磨损都引起机器设备原始价值的升值 11、()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 A.物质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全部寿命 12、决定设备合理更新期的依据是()。 A.自然寿命 B.物质寿命 C.技术寿命 D.经济寿命 13、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如果各方案的计息期不同,必须换算成()利率进行评价。 10

计量经济学模拟考试题(第2套)附答案

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把反映某一总体特征的同一指标的数据,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时间间隔排列起来,这样的数据称为( ) A. 横截面数据 B. 时间序列数据 C. 修匀数据 D. 原始数据 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调整后的可决系数2R 与可决系数2R 之间的关系( ) A. k n n R R ----=1) 1(122 B. 2R ≥2R C. 02>R D. 1) 1(122----=n k n R R 3、半对数模型i i LnX Y μββ++=10中,参数1β的含义是( ) A. Y 关于X 的弹性 B. X 的绝对量变动,引起Y 的绝对量变动 C. Y 关于X 的边际变动 D. X 的相对变动,引起Y 的期望值绝对量变动 4、已知五元线性回归模型估计的残差平方和为8002 =∑t e ,样本容量为46,则随机 误差项t u 的方差估计量2 ?σ 为( ) A. B. 40 C. D. 20 5、线设OLS 法得到的样本回归直线为i i i e X Y ++=21??ββ ,以下说法A 不正确的是( ) A .0=∑i e B .0),(≠i i e X COV C .Y Y =? D .),(Y X 在回归直线上 6、Goldfeld-Quandt 检验法可用于检验( ) A.异方差性 B.多重共线性 C.序列相关 D.设定误差 7、用于检验序列相关的DW 统计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0≤DW ≤1 B.-1≤DW ≤1

C. -2≤DW ≤2 ≤DW ≤4 8、对联立方程组模型估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类,即( ) A.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系统估计法 B. 间接最小二乘法和系统估计法 C. 单一方程估计法和二阶段最小二乘法 D. 工具变量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 9、在模型t t t t u X X Y +++=33221βββ的回归分析结果报告中,有 23.263489=F ,000000 .0=值的p F ,则表明( ) A 、解释变量 t X 2 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B 、解释变量 t X 3对t Y 的影响是显著的 C 、解释变量 t X 2和t X 3对t Y 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 D 、解释变量t X 2和t X 3对t Y 的影响是均不显著 10、如果回归模型中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多重共线性,则最小二乘估计量( ) A.不确定,方差无限大 B.确定,方差无限大 C.不确定,方差最小 D.确定,方差最小 11、应用DW 检验方法时应满足该方法的假定条件,下列不是其假 定条件的为( ) A.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B.被解释变量为非随机的 C.线性回归模型中不能含有滞后内生变量 D.随机误差项服从一阶自回归 12、在具体运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时, 如果变换的结果是 x u x x x 1x y 21+β+β= 则Var(u)是下列形式中的哪一种( ) x D x C x B x A log ....22222σσσσ

土木工程类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与答案77

建设工程经济模拟试题与答案77 一、单项选择题 1. 现金流量图中,以横轴为时间轴,向右延伸表示时间的延续,轴上每一刻度表示一个。 A.现金流 B.现金流出 C.时间序列 D.时间单位 答案:D 2. 某贷款项目,银行贷款年利率为8%时,财务净现值为3 3.82万元,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0%时,财务净现值为-16.64万元,当银行贷款年利率为时,企业财务净现值恰好为零。 A.8.06% B.8.66% C.9.34% D.9.49% 答案:C 建设工程定额是工程建设中各类定额的总称,按照投资的费用性质,可将建设工程定额分为建筑工程定额、设备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工器具定额以及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等。3. 下列定额分类中属于按照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的是。 A.材料定额、机械定额、工器具定额 B.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C.机械定额、材料定额、建筑工程定额 D.资金定额、劳动定额、机械定额 答案:B

解答:生产要素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内容,应该包括人工消耗、材料消耗和机械台班消耗三个部分。 4. 劳动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为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的关系是。 A.互为倒数 B.独立关系 C.正比关系 D.互为相反数 答案:A 解答:时间定额用工人完成单位的工程量需要消耗的时间来表示劳动消耗,而产量定额用工人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工程数量来表示劳动消耗。 因此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应该互为倒数。 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是劳动定额两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两者之间的关系也为编制定额提供了方法。机械台班定额在表现形式上与人工定额相一致,也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5. 概算定额是确定完成合格的单位所需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标准。 A.分部分项工程 B.扩大分部分项工程 C.单位工程 D.单项工程 答案:B 解答:概算定额,是在预算定额基础上以扩大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在工程建设定额体系中,每一种定额的编制对象都是不同的,施工定额针对工序编制,预算定额针对分项工程编制,概算定额针对综合分项工程编制,概算指标针对单位工程编制,投资估算指标针对单项工程或整个工程项目编制。 6. 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定额是。 A.概算定额

工程经济学试题合集

工程经济分析的几个原则;市场结构等;机会成本、负债、收益、税金等;资金的等值计算;会画现金流量图(P、A、F)发生的时间点需要格外注意;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计算转化;复利系数表格会查表;工程经济学的概念;评价指标的选取;静态动态指标的区别;盈利、偿债能力的指标及计算;多方案的比选方法计算(重点);净现值、等额年值、内部收益率、增量指标的分析方法;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解与应用;净现值率法的应用;项目资金筹措的概念;综合资金成本以及计算;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区别;影子价格的计算;折旧的方式及计算(加速折旧法);建设投资构成;投资估算中的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的估算;盈亏平衡分析(重点);敏感性因素分析;设备更新的概念,设备更新的多方案必选计算(重点,与课题本上的例题类似);磨损与寿命周期;价值工程的概念;功能评价的方法(0-4评分法重点);提高价值的五种途径等。题型:跟模拟题相似,选择、简答、名词、简算、计算等。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方案所需的一次性支出的资金称为( ) A.固定资金 B.投资 C.流动资金 D.生产成本 2.税后利润就是指( ) 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 B.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 C.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 D.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 3.下列费用项中,属于经营成本的就是( ) A.设备折旧费 B.无形资产摊销费 C.利息支出 D.直接材料费 4.当项目投产后每年净收益均等时,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就是指( ) A.投资总额与年净收益之比 B.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比 C.投资总额与年净收益之差 D.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差 5.在多个互斥方案比较时,如果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具体核算,可采用( ) A.内部收益率法 B.净现值法 C.现值成本法 D.年值法 6.在运用净现值法对多个互斥方案评价时,如果各方案的使用寿命相同,则最优方案的净现值( ) A.最小 B.最大 C.等于零 D.小于零 7.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就是( ) A.投资时期 B.投资前时期 C.试生产时期 D.生产时期 8.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常采用的价格就是( ) A.市场价格 B.出厂价格 C.批发价格 D.影子价格 9.在工程经济评价中,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财务报表,称为( ) A.现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 C.损益表 D.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在财务评价中,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称为(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财务净现值 C.投资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1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法 B.移动平均法 C.回归分析法 D.指数平滑法 12.当产品的工艺及其她生产条件已经稳定,销售量迅速增长时,该产品处于市场寿命周期中的(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3.在产品功能整理过程中,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的关系就是( ) A.上位功能就是下位功能的手段 B.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都就是手段 C.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都就是目的 D.上位功能就是下位功能的目的 14.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设备显得陈旧落后,因此产生的磨损,称为( ) A.有形磨损 B.自然磨损 C.无形磨损 D.物质磨损 15.设备从投入使用起到被新技术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 A.技术寿命 B.物理寿命 C.经济寿命 D.自然寿命 16.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K0,目前的修理费用为R,设备的再生产价值为K1,则在两种磨损作用下的残余价值为( ) A. R K0- B. R K1- C.1 K R D.0 K R 17.现代化改装能克服现有设备技术落后的状态,促使( ) A.产品升级 B.设备的技术进步 C.产品价格提高 D.增加设备的寿命 18.下列方法中属于计算设备合理更新期的方法就是( )

专升本 《工程经济学》模拟题试卷

专升本《工程经济学》模拟题试卷 一. (共75题,共150分) 1. 单利与复利的区别在于()。(2分) A.单利考虑计息周期,复利不考虑计息周期 B.单利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复利对本金与利息要再计息 C.两者计息周期不同 D.复利计算时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2. 将资金存入银行,会由于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增值,称之为()。(2分) A.收益 B.利润 C.赢利 D.利息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 3. 某项永久性奖学金基金,每年计划以利息颁发50000元奖金,若年复利率为10%,该奖学金的本金应为()元。(2分) A.480000 B.500000 C.510000

D.625000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B 4. =( )。(2分) A.1+i B.1/(1+ i) C.0 D.1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D 5. 从现在起每年年初存款1000元,年利率12%,复利半年计息一次,第5年年末本利和为( )元。(2分) A.13181 B.6353 C.7189 D.14810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6. 在资金等值计算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2分) A.P一定,n相同,i越高,F越大 B.P一定,i相同,n越长,F越小 C.F一定,i相同,n越长,P越大

D.F一定,i越高,n相同,P越大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7. 如果基准收益率定得过高,则会使()。(2分) A.净现值过低,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B.净现值过高,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C.净现值变化不定,导致难以进行投资决策 D.内部收益率过低,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A 8. 某建设工程,当折现率ic=10%时,财务净现值FNPV=20万元;当ic=12%时,FNPV=-10万元,用内插公式法可求得内部收益率为( )。(2分) A.12% B.10% C.11.33% D.11.67% ★检查答案标准答案:C 9. 对于净现值与动态投资回收期两个指标数值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2分) A.动态投资回收期越短,净现值越大 B.动态投资回收期越短,净现值越小

计量经济学期末考试题库(完整版)及答案

计量经济学题库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计量经济学是下列哪门学科的分支学科(C)。 A.统计学B.数学C.经济学D.数理统计学 2.计量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 A.1930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成立B.1933年《计量经济学》会刊出版 C.196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设立D.1926年计量经济学(Economics)一词构造出来 3.外生变量和滞后变量统称为(D)。 A.控制变量B.解释变量C.被解释变量D.前定变量4.横截面数据是指(A)。 A.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B.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C.同一时点上相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D.同一时点上不同统计单位不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5.同一统计指标,同一统计单位按时间顺序记录形成的数据列是(C)。 A.时期数据B.混合数据C.时间序列数据D.横截面数据6.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由模型系统内部因素决定,表现为具有一定的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数值受模型中其他变量影响的变量是( B )。 A.内生变量B.外生变量C.滞后变量D.前定变量7.描述微观主体经济活动中的变量关系的计量经济模型是(A )。 A.微观计量经济模型B.宏观计量经济模型C.理论计量经济模型D.应用计量经济模型 8.经济计量模型的被解释变量一定是( C )。 A.控制变量B.政策变量C.内生变量D.外生变量9.下面属于横截面数据的是( D )。 A.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的平均工业产值 B.1991-2003年各年某地区20个乡镇企业各镇的工业产值 C.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工业产值的合计数D.某年某地区20个乡镇各镇的工业产值 10.经济计量分析工作的基本步骤是( A )。 A.设定理论模型→收集样本资料→估计模型参数→检验模型B.设定模型→估计参数→检验模型→应用模型 C.个体设计→总体估计→估计模型→应用模型D.确定模型导向→确定变量及方程式→估计模型→应用模型 11.将内生变量的前期值作解释变量,这样的变量称为( D )。 A.虚拟变量B.控制变量C.政策变量D.滞后变量 12.( B )是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它的数值由模型本身决定。 A.外生变量B.内生变量C.前定变量D.滞后变量 13.同一统计指标按时间顺序记录的数据列称为( B )。 A.横截面数据B.时间序列数据C.修匀数据D.原始数据 14.计量经济模型的基本应用领域有( A )。 A.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B.弹性分析、乘数分析、政策模拟 C.消费需求分析、生产技术分析、D.季度分析、年度分析、中长期分析 15.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A )。 A.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B.线性相关关系和非线性相关关系 C.正相关关系和负相关关系D.简单相关关系和复杂相关关系 16.相关关系是指( D )。 A.变量间的非独立关系B.变量间的因果关系C.变量间的函数关系D.变量间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