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中换气次数确定

规范中换气次数确定
规范中换气次数确定

注:1.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m的洁净室。

2.室内人员少、发尘少、热源少时应采用下限值。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 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 (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 (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 (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 (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 (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 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第1/2页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的经验换气次数并不相同。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 备注: ①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 ②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大于100000级的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国家标准GB 14925-2001 规定 普通环境8~10次/h

屏障环境10~20 隔离环境20~50 (二)温度和相对湿度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 (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 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 (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 (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m3。

(五)其他标准说明: 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YY 0033—2000):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 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5、GMP验证指南(2000版)建议: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5次/h.文字 6、生物污染控制(ISO14644)国际标准第一章洁净等级划分: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也就是说,换气次数问题可以商榷。 (六)一般的洁净区换气次数说明:

空调风量计算方法解析

空调风量计算方法 新风量计算方法 某计算机房面积:S=65(㎡)净高h=3(米),人员n=25(人); 每人所需新风量:[取每人所需新风量q=30(m3/h)]; 总新风量:Q1=n×q=25×30=750(m3/h); 房间新风换气次数计算:[取房间新风换气次数盘p =4(次/h)],则新风量 Q2=p.s.h=4×65×3=780(m3/h); 由于Q2>Q1故取Q2作为设备选项型的依据; 注:房间体积计算公式:体积=长×宽×送风口以下的高度 房间体积×要求换风次数应选用的新风热交换器台数或送排风机台数= 单台全热交换器额定新风量

新风量推荐值510152533最小值36102522 新风换气次数参考表 房间类型 不吸烟少量吸烟大量吸烟 公寓 /别墅 商场计算机房体育馆病房 公寓 /别墅 办公室餐厅 KTV /酒吧 /宾馆 会议室 房间新风换气次数0.4~0.71.6~3.91.1~2.72.5~6.30.5~1.30.5~1.01.1~2.71.3~3.11.9~4.72.1~7.8空调环境不同类型建筑新风量标准(新风量:m3/h.人) 宾馆类建筑空调室娱乐建筑类空调室办公建筑类空调室民居类建筑空调室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宾馆/客房30~50练功房/健身房60~80一般办公室30一般别墅公寓30接待室30~50壁球/网球40高级办公室30~50高级别墅公寓50餐厅/宴会厅15~30棋牌室/台球室40~50会议/接待室30~50商场15~25咖啡厅20~50游泳池50电话总机房30病房50多功能厅15~25游戏机房40~50计算机房30教室11~30商务中心10~20休闲/录像厅20复印机房30展览馆20~30门厅/大堂10按摩室30实验室20~30影剧院15~25美容室35更衣室30 歌厅/KTV30~50酒吧17~50 舞厅30夜总会20 典型安装示意图: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doc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 房间及重要条件参数 3 换气量( m/h) 或换气次数 ( 次/h) 房间名称其他参数正常通风事故通风不工作时 变、配电房L=Q/*(t p -t s)), 或 5~8 次 /h 配电室3~4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不少于 5 次/h 制冷机房 L=*,4~6 ≥ 12 氨制冷机房 3 按 183m3 /确定,不应小于 34000m 3/h 设首层燃油 3 6 锅炉间、直燃气 6 12 燃机房设半地下或半地下室燃油、燃气 6 12 设地下或地下室燃油、燃气12 12 锅炉间、直 油库 6 油泵间12 燃机房配 地下日用油箱间 3 套用房 燃气调压及计量间 3 12 洗碗间 按每间500m3 /h 选取 厨房中餐厨房40-60 次/h 西餐厨房30-40 次/h 职工餐厅厨房25-35 次/h 采用燃气灶具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6 12 3 或地上密闭厨房 电梯机房10(或 5-15 《技措》) 清水泵房 4 软化水间 4 污水泵房8-12 中水处理机房8-12 蓄电池室10-12 换热站6-12 通风空调机房2-4 洗衣房生产厂房按20-30 次/h ,当有局部通风设施时,全面 排风取 5 次/h,补风2-3 次/h ;辅助用房为15 次/h 。 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10-15 住宅卫生间及开水间5-10 吸烟室10-15 实验室 按通风柜处 风速计算 暗室≥5 医院手术室 不宜小于 200m3 /h 通风机房≥1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 3 敷设有燃气管道时 主机间 6 12 3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建筑物内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主机间12 20 3 <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 20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 20 3 主机间 6 12 3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独立设置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主机间12 20 3 < P≤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 20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 20 3 备注 最小新风量应≥3 次 /h 的换气次数,或≥ 5%的送风量 G-制冷剂充注量 ,Kg 排风机为防爆型 最小新风量应≥ 3 次 /h 的换气次数 房间高度可取 4m 房间高度可取 4m 按《民规》 6.3.7 条 按教材 P340 《技措》 4.5.1 《技措》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

各种类型房间换气次数一览表

吸烟室10-15 实验室 按通风柜处 风速计算 暗室≥5 医院手术室 不宜小于 200m3/h 通风机房≥1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 敷设有燃气管道时 3 建筑物内 P≤ 主机间612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312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363<P≤ 主机间1220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20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203 独立设置 P≤ 主机间612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312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363<P≤ 主机间1220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1220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12203 水管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建筑给水排水系统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系统类别、设备名称试验压力检验方法条目号 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 注明时,热水供应系统水压试验压力 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同时在 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 钢管和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 降不大于,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 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 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然后在工作压力倍 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连接处不得渗 漏。(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 6.2.1 采暖系统蒸汽、热水 采暖系统 水压试验 应为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加,同时在 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于。 钢管和复合管道系统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力 降不大于,然后降至工作压力检查,压力应不 降,且不渗不漏;塑料管道系统在试验压力下 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然后在工作压力倍 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大于,连接处不得渗 漏。(安装完毕,管道保温之前) 8.6.1高温热水 采暖系统 试验压力应为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 加. 塑料管及 复合管的 应以系统顶点工作压力加作水压试 验,同时在系统顶点的工作压力不小

换气次数及原理

设计资料提出,洁净室的换气次数(以百万级为例)为15~20次每小时。若一个洁净房间为100平,高3米,人员为10人。那么按照人员新风=40*10=400CMH,按照换气次数则为20*100*3=6000CMH。这两个数据差别很大,请指点换气次数计算的数据即6000CMH是新风量还是总送风量(新风+回风)。我的理解如下 1、如是全新风系统,则换气次数计算的数据是新风量也即是送风量,毫无疑问。 2、若是新风+回风系统,则新风由人员或者渗透+排风确定,假如以人员新风计算,即新风400CMH,那么总的送风为6000CMH,回风为5600CMH,400的风量为排风和渗透排风之和。另外,洁净室的负荷以设备散热及电机温升为主导,占总体负荷的80%左右,甚至超过1000w每平方,大家有没有经验数据提供一下,方便学习。 几个洁净室换气次数及新风量的概念问题 一、换气次数 气流流型和送风量 空气洁净度等级气流流型平均风速(m/s)换气次数(m3/hr)1-4单向流0.3-0.5--- 5(100级)单向流0.2-0.5--- 6(1000级)非单向流---50-60 7(10000级)非单向流---15-25 8(100000-1000000级)非单向流---10-15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 4.0M的洁净室室内人员少,热源少的,宜采用下限值问题:1.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 4.0M的洁净室,当房间超过4M时怎么计算风量。2.1~5级G=3600VF M3/S 其中V——全室单向流(层流)工作区截面的平均风速M/S F——室截面积,M2 F值的疑问,举例,一个房间5M*4M*3M,如果用垂直单向流时,F=20M2,当采用水平单向流时,F=15M2或12M2是不是这样呀。3.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顶送风口,nv=nφ你们计算风量的时候用换气次数n 还是用修正过的nv? 二、新风的问题。如果人员的新风量小于排风量与漏风量之和,那新风量=排风量+漏风量,如果是这样的话,何来正压。如果要实现正压就是通过回风口控制或余压阀或差压变送器来控制,使回风变小,新风变大,假若是这样的话,那新风量值不应该是那新风量=排风量+漏风量了吗? 那么通俗的讲,送风:就是利用空调箱的送风口(空调箱的前段),将处理好的空气,比如说22℃相对湿度60%啊,人体正常情况下感觉很舒服,也就是这些让我们感觉很舒适的空气通过送风管道,传到我们需要的房间,比如办公室啊。送风管的截面积是直接影响到送风的风速的风速大了当然我们就感觉不舒服了!呵呵! 然后是回风,若一直让送风管里的风吹进房间,则房间的由送风产生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所以要考虑到回风,之所以叫回风,就是由回风口,通过回风管到空调箱的末端,再次经过空调箱内部增除湿啊,增减温啊等措施,达到我们需要的空气温度,通过送风口再送到房间里,如此循环。呵呵,这只是简单的说明下,那为什么有新风,因为室内都是我们呼吸的空气,由于空气的污浊,循环风的尘埃,以及一些泄露等等,就要有室外新风的补充,新风也是通过新风管来到空调箱的,一般在回风端和回风是垂直的那段风管! 排风嘛,就是一些腐蚀气体,有害气体,不能用回风回到空调箱重新换气,就要排到室外,当然

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

新风换气次数如何计算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不断出现的各种污染事件和呼吸传染疾病,让我们的呼吸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新风系统专门应对室内空气污染,让我们不开窗也能享受到新鲜的洁净空气。与其他产品设备不同,新风系统是一整套的,它不仅需要有新风机、管道、风口还需要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新风量大小的设计。新风机、管道、风口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新风换气次数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以下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介绍,在介绍新风换气次数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定义 新风系统是新型室内通风排气设备,它能够满足不同的住宅一年365天全天候的新风换气需求。新风系统由主机、风道、排风口、窗进器及其它附件组成。主机运转时,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风道至室外,室外新鲜空气从窗进器引入,在主机形成的压力场作用下,至室内活动区域,满足人员活动所需的新风量,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新风系统良好效果的实现需要有足量的风量以及新风换气次数。 新风换气次数的核算标准 新风换气次数是新风系统设计、新风系统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人口数量以及个人习惯,新风换气的次数也会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公寓、别墅、婴儿房等小空间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少一些,而机房、宾馆、商场、工厂、写字楼、餐馆、银行等大型区域以及KTV、网吧、酒吧等人多的娱乐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要多一些,

具体可参考下表: 注:对于特殊行业,如医院(手术室、特护病房)、实验室、工业车间,按该行业相关规范条例确定所需新风量。 新风换气次数决定新风量并决定新风型号的选用,一般情况下,设计师会根据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房屋面积、层高所计算出来的新风换气量来选择新风的设备型号。在住宅新风系统中,新风换气次数一般取值在0.5次到0.8次之间,根据用户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具体数据会略有差异,如果有地下室,地下室部分取值≥1.5次,以保证所在各个区域充足的新风量。 综合而言,新风换气次数的选取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过多多少都不合理,过多容易造成浪费,换气过少则会影响正常的换气效果.

新风换气次数如何计算 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与应用实例

新风换气次数如何计算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与应用实例不断出现的各种污染事件和呼吸传染疾病,让我们的呼吸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新风系统专门应对室内空气污染,让我们不开窗也能享受到新鲜的洁净空气。与其他产品设备不同,新风系统是一整套的,它不仅需要有新风机、管道、风口还需要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新风量大小的设计。新风机、管道、风口都很容易理解,但是新风换气次数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以下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介绍,在介绍新风换气次数之前,让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新风系统。 新风系统定义 新风系统是新型室内通风排气设备,它能够满足不同的住宅一年365天全天候的新风换气需求。新风系统由主机、风道、排风口、窗进器及其它附件组成。主机运转时,污浊空气通过排风口、排风道至室外,室外新鲜空气从窗进器引入,在主机形成的压力场作用下,至室内活动区域,满足人员活动所需的新风量,保证人体的身体健康。新风系统良好效果的实现需要有足量的风量以及新风换气次数。 新风换气次数的核算标准 新风换气次数是新风系统设计、新风系统选型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新风换气次数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人口数量以及个人习惯,新风换气的次数也会各不相同。一般来讲,公寓、别墅、婴儿房等小空间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少一些,而机房、宾馆、商场、工厂、写字楼、餐馆、银行等大型区域以及KTV、网吧、酒吧等人多的娱乐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要多一些,

具体可参考下表: 房间类型 不吸烟少量吸烟大量吸烟 公 寓 /别 墅 商 场 计算 机房 病 房 公 寓 /别 墅 办 公 室 餐 厅 KTV /酒 吧 /宾 馆 会 议 室 新风换 气次数 ~~~~~~~~~ 注:对于特殊行业,如医院(手术室、特护病房)、实验室、工业车间,按该行业相关规范条例确定所需新风量。 新风换气次数应用实例 新风换气次数决定新风量并决定新风型号的选用,一般情况下,设计师会根据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房屋面积、层高所计算出来的新风换气量来选择新风的设备型号。在住宅新风系统中,新风换气次数一般取值在次以上,以下是舒适100网城投瀚城三房两厅新风换气次数实际应用。

新风系统设计方案和新风量计算方法详解

新风系统设计方案和新风量计算方法详解 一新风方案的选择 1.1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小于人员所需新风量,以及补偿排风和保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两项中的较大值; (2)人员所需新风量应满足下表的要求,并根据人员的活动和工作性质以及在室内的停留时间等因素确定。 (3)工业建筑应保证每人不小于 30m3/h的新风量。

1.2 当空调系统不设新风系统时,室外风仍可通过门、窗的缝隙渗透到室内,因此负荷计算时,必须计算通过围护结构、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新风负荷,渗入的空气量可按不小于以下换气次数估算:

适用于一面或二面有门、窗暴露的房间,当房间有三面或四面门、窗暴露面时,应乘以系 数1.15。 1.3 与多联式中央空调相配套,常用的新风方案有三种:①新风处理机;②全热交换器; ③风机箱直接送风(新风不处理)。 (1)板翅式全热交换器 板翅式全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单元是采用不燃性矿物纤维作为基材,经专门加工制成吸湿、 透湿性能良好的纸状波形折摺态,能够实现湿度(水分子)的交换,这样,温度和湿度不 同的两股气流相间通过各自流道时,一方面通过传导进行显热的交换,另一方面,也在水 蒸气分压力差的作用下,透过薄的纸状层进行质-湿的交换。 (2)三种方案的对比如下:

另外,显热交换器有时也会采用,与全热交换器相比,其优点为:热交换元件是以交叉叠放的铝箔波纹板作为基材制成的,寿命长;其缺点为:只能回收显热,不能回收潜热,焓效率较低。 (3)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风机箱直接送风”这种新风方案,处理不当会造成室内舒适度下降,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对于新风处理机和全热交换器这两种方案,应首选新风处理机,因为该方案将室外新风处理到室内设计状态,处理效果最好,最规范。 1.3 除以上三种外,其它新风方案有: (1)选用风冷热泵水机和水盘管的新风机组; (2)高层的塔楼选用多联机系统,而裙房选用传统的水机系统时,可以考虑用水机系统带上塔楼的新风系统; (3)选用其他品牌的直接蒸发的新风机组。 (4)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会呼吸”的新风系统。 1.4 普通的风管式室内机与新风处理机相比,配件的选用、内部构造、控制方式以及工作范围等有很大的不同,风管机处理的是室内工况(回风工况),不能处理全新风工况,因此不能当作新风机来用。 普通风管机可以处理新风与回风的混合风,新风量不应超过风管机处理风量的30%。 二新风系统的设计 2. 1 首先要注意各种新风系统的使用范围,例如:

房间换气次数参考表

1.房间换气次数参考值 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 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 卫生间5~10 厨房(中餐) 40~50 开水间6~10 厨房(西餐) 30~40 制冷机房4~6 职工餐厅25~35 变电室5~8 车库5~6 配电室3~4 浴室(无窗)5~10 蓄电池室注10~15 洗衣房10~15 油罐室4~6 锅炉房、换热站10~15 电梯机房8~15 注:采用全封闭蓄电池时为3~5(次/h)。 2.换气次数参考值 建筑物种类换气次数(次/h)建筑物种类换气次数(次/h)病房2-4 吸烟类6-12 办公室2-5 化学试验室6-15 纺织厂3-7 厨房7-15 教室3-8 染整厂8-15 餐厅3-8 消毒室8-15 仓库3-8 造纸工厂8-15 食品厂3-8 公共汽车8-20 接待室4-12 干燥厂10-20 车库(汽车库)4-10(4-6)修理厂10-20 体育馆4-15 发电机房10-20 机修厂4-15 锻造厂10-30 集会所5-10 铸造厂10-30 食品室5-10 洗涤厂10-30 洗手间5-10 涂料厂10-40 船仓5-10 电镀厂12-20 公共厕所5-15 锅炉厂15-30 图书馆6-10 引擎室15-40 休息室6-10 玻璃厂20-40

3.新风量参考值 馆类建筑空调室娱乐建筑类空调室办公建筑类空调室民居类建筑空调室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房间类型新风量 宾馆客房 30~50 练功房/ 健身房 60~80 一般办公 室 30 一般别墅 公寓 30 接待室30~50 壁球/网 球 40 高级办公 室 30~50 高级别墅 公寓 50 餐厅/宴会厅15~30 棋牌室/ 台球室 40~50 会议/接 待室 30~50 商场15~25 咖啡厅20~50 游泳池50 电话总机 房 30 病房50 多功能厅 15~25 游戏机房 40~50 计算机房 30 教室11~30 商务中心 10~20 休闲/录 像厅 20 复印机房 30 展览馆20~30 门厅/大 堂 10 按摩室30 实验室20~30 影剧院15~25 美容室35 更衣室30 舞厅30 歌厅/KTV 30~50 夜总会20 酒吧17~50 4.新风换气次数参考值 不吸烟少量吸烟 房 间类型公寓 别墅商场 电脑 机房体育馆病房 公寓 别墅办公室 餐 厅 房 间 新 风 换 气 次 数 0.4~0.7 1.6~3.9 1.1~2.7 2.5~6.3 0.5~1.3 0.5~1.0 1.1~2.7 1.3

洁净车间换气次数规定及记录表格

环境检测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医疗器械相关法规、标准和具体产品要求,规定洁净室空气的质量要求及检测方法,保证洁净区设备、仪器卫生符合产品工艺要求。 2、范围 适应于公司净化区域。 3、术语 无。 4、职责 4.1质量部负责对相关洁净室指标进行检测; 4.2 生产采购部负责洁净室卫生的整理、整顿及保持。 5、程序 5.1 总则 根据YY0033附录B要求,公司属于B3条款的前一段要求,公司生产区洁净室为10万级,实验区洁净室为1万级水平。 5.2 环境要求 ,洁净室需每年由有资质的检测部门进行一次全性能的环境测试; ,沉降菌和浮游菌可以选择其一,公司选择用沉降菌进行环境测试;

5.3 工人手上菌、空气及物体表面细菌总数检测 检验员应于生产车间(控制区)关键操作点,每周进行一次空气、物体表面及生产工人手细 5.4工艺用气监测:为确保产品检测用气能够满足产品初始污染菌指标要求,保证产品质量,需要定期对工艺用气进行指标监测,以确保工艺用气合格,稳定。 ,2处车间测漏检验处为固定监测点,内包装封口处及印字车间随机监测。 ,尘埃粒子数应符合YY0033-2000中十万级净化车间的指标要求,菌落数应符合产品管道内腔细菌总数标准。检测方法见附录。 5.5非连续使用的洁净间环境监测 如果洁净车间停用时间超过7天(含7天),应该对洁净车间做全性能监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由于沉降菌结果需较长时间,除此之外其它参数要合格),生产人员方可进入洁净车间生产,沉降菌检测结果如果不合格,则由生产采购部将此前生产的所有产品单独隔离,待初始污染菌及再次检测沉降菌均合格后,才能使用该批次产品。若检测结果初始污染菌不合格,则该批次隔离产品报废。 ①5.6各环境监测项目失控可能造成的风险 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均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主要材料为各类高分子材料、不锈钢针管、热敏电阻等,主要的生产过程有粘接、烘烤、成型、超声波焊接、组装等。检测项目中温湿度、换气次数、静压差项目若超标对产品特性基本无影响,尘埃粒子数、沉降菌、工人手细菌、物品表面菌及空气细菌总数若超标可能会造成产品初始污染菌超标。 5.7环境监测记录由质量部存档。 洁净车间换气次数检测记录 QPR6/46/3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洁净室换气次数标准 (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的经验换气次数并不相同。我国《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中明确规定了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 备注: ① 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洁净室。?② 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 大于100000级的洁净室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国家标准 GB 14925-2001?规定?普通环境 8~10次/h 屏障环境10~20 隔离环境 20~50 ?(二)温度和相对湿度?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 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 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 (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 (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m3。

(五)其他标准说明: 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YY 0033—2000):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 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万级洁 5、GMP验证指南(2000版)建议: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6、生物污染控制(ISO14644)国际标准ㄒ15次/h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5次/h.文字? 第一章洁净等级划分: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也就是说,换气次数问题可以商榷。 (六)一般的洁净区换气次数说明: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通风换气次数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危险化学品场所通风问题 有关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生产、储存、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应当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种类、特性,在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设置相应的通风设施、设备,并按照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维护、保养,保证符合安全运行要求。 执法参考:危险化学品作业场所的通风问题,是执法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主要把握作业场所封闭情况和危险化学品的物质特性两个要素。凡是在其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并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应安装良好的通风系统。 一、检查是否安装了良好的通风系统。在封闭的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存有下列危险化学品的,应安装良好的机械通风系统。 (一)汽油等油品、苯类、醇类、醛类等易燃液体; (二)石油液化气、天然气、烷类、氢气、等可燃气体; (三)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氯乙烯、苯类、乳油类农药等有毒液体、气体。 (四)镁、铝、铜等爆炸性粉尘; (五)石墨、炭黑、焦炭、煤、铁、锌、钛等可燃性导电粉尘; (六)聚乙烯、苯酚树酯、小麦、玉米、砂糖、染料、可可、木质、米糠、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七)铅粉、六六六粉、铝粉、句依稀、聚乙烯等有毒粉尘。 二、检查通风设备的数量是否能满足换气次数的要求 (一)有氯乙烯外逸场所,应根据不同的氯乙烯外逸污染情况配置相应的机械通风装置。聚氯乙烯厂房通风换气设计不少于6次/h。 (二)生产中可能突然逸出大量有害物质或易造成急性中毒或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的作业场所,其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h。 (三)有爆炸危险的氧气、乙炔等生产车间的事故机械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h。 (四)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重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内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少于2次/h,且换气不受阻碍。 当厂房内具有比空气轻的易燃物质时,厂房平屋顶平面以下1m高度内,或圆顶、斜顶的最高点以下2m高度内的容积的空气与释放至厂房内的易燃物质所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浓度应小于爆炸下限。 (五)氯气生产、使用、贮存等厂房结构,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条件换气,在环境、气候条件允许下,可采用半敞开式结构;不能采用自然通用的场所,应采用机械通风,但不宜使用循环风。 第1/2页

空调通风换气次数估算

空调通风换气次数估算2 2009-09-13 22:29 燃气锅炉房通风换气次数如何确定 关于燃气锅炉房的通风换气,有几个问题请教: 1.按消除余热计算排风量,余热应怎么取值呢? 2.《措施》上写换气次数按10~15次,而《锅炉房设计规范》上取大于3次,为何差别如此大呢? 3.送风量是否应按排风量+燃烧空气量取值? 本文转自:赛尔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ca16335615.html,/viewthread.php?tid=390643&fromuid=0 甲类厂房设计应该要弄清楚生产工艺,看污染源是否集中,综合考虑设计方案,若污染源很分散,厂房内的全面通风原则上按6~8次/h计算就可以了,若污染源比较集中,那么除了对生产车间进行6次/h的全面通风外,还应该针对污染源单独设置排风系统,单独的排风系统风量应根据工作台的情况确定! 北方地区住宅冬季通风换气达到0.3次/小时 2003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 1.2.26 在设有空气调节的大型公共建筑物中,有放散热、湿、油烟、气味等的一些房间,一般情况下应通过热平衡计算确定其通风换气量。若缺乏计算通风量的资料或有其他困难时,可参考表1.2.26所列换气次数计算。 表1.2.26 房间换气次数参考值 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房间名称换气次数(次/h) 卫生间5~10 厨房(中餐)40~50 开水间6~10 厨房(西餐)30~40 制冷机房4~6职工餐厅25~35 变电室5~8车库5~6 配电室3~4 浴室(无窗)5~10 蓄电池室注10~15洗衣房10~15 油罐室4~6 锅炉房、换热站10~15 电梯机房8~15 制冷机房4~6 注:采用全封闭蓄电池时为3~5(次/h)。 以换气次数为参数来确定一定空间内所需的冷气机台数,这是蒸发型冷气机常用的设计方法。实际工程设

新风系统的换气次数如何计算!

室内空气污染的爆发,加速了新风系统的发展,我们对于新风系统的作用和好处,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了解,新风系统具有新风主机、风管、风口等元素,这些都很好理解,不过有相当大一部分人,对于新风系统的换气次数和风量大小的计算搞的晕头转向的,下面就让新风系统十大品牌的德国精工·诺森柏格来为大家解惑! 新风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24小时全天候为我们提供新鲜健康的空气,在这里就有一个关键的指标就是新风量,新风量是指从室外引入室内的新鲜空气,新风量越大,适用的房屋面积越大。新风量是衡量室内空气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新风量直接影响到空气的流通,室内空气污染的程度,把握好室内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治理,营造良好健康的室内环境。 那么换气次数的核算标准是什么呢?新风系统的换气次数是新风系统在设计和类型选择方面的重要依旧之一,但是新风系统换气次数的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不同的建筑特点、人口数量以及个人习惯,新风换气的次数也会各不相同。 一般来讲,公寓、别墅、婴儿房等小空间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少一些,而商场、工厂、写字楼、餐馆、银行等大型区域以及KTV、网吧、酒吧等人多的娱乐场所所需要的新风换气次数要多一些,普通的住宅楼,换气次数一般在0.5—1.0次每小时就足够了。不过如果是特殊行业,比如手术室、特护病房、实验室、工业车间等,应按照行业相关规范条例确定换气次数和所需新风量。 新风换气次数决定新风量并决定新风型号的选用,一般情况下,设计师会根据新风换气次数以及房屋面积、层高所计算出来的新风换气量来选择新风的设备型号。在住宅新风系统中,根据用户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具体数据会略有差异,如果有地下室,地下室部分取值≥1.5次,以保证所在各个区域充足的新风量。综合而言,新风换气次数的选取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过多多少都不合理,过多容易造成浪费,换气过少则会影响正常的换气效果。

洁净室区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测试规程

洁净室区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测试规程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洁净室(区)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测试规程 目的:规定洁净室(区)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规范测试操作,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范围: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的风速、风量与换气次数的测试。 责任人:环境监测员、QA、中心化验室主任、质量保证室主管。 内容: 1、测试仪器: 风速仪 最小刻度或读数不应大于S。透用于单向流洁净室风速测试及套管法、风口法的风速测试。 风流量罩 应带有流量计,可直接得出风量。适宜乱流洁净室的风速、风量与换气数的测试。 2、测试条件: 在对洁净室验收时,风量风速检测必须首先进行,净化空调各项项效果必须是在设计的风量风速条件下获得。 风量检测前必须检查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各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且必须实际测量被测风口、风管尺寸。 在空调系统正常运转不少于30分钟后进行测试。 采用任何方法测定任何洁净室风口风量(风速)时,风口上的任何配件、饰物一律保持原样。 3、测试方法

对于单向流洁净室,可采用截面平均风速(V)和截面积乘积(S)的方法确定送风量。垂直单向流洁净室的测定截面取距地面的无阻碍面(孔板、格栅除外)的水平截面,如有阻隔面,该测定截面应抬高至阻隔面之上;水平单向流洁净室取距送风面的垂直于地面的截面,截面上测点间距不应大于1m ,一般取。测点数应不少于20个,均匀布置。 对于非单向流洁净室,内安装过滤器的风口可采用套管法、风量罩法测定风量,为测定回风口或新风口风量,也可用风口法。 套管法 可用轻质板材或膜材做成与风口内截面相同或相近、长度大于2倍风口边长的直管段作为辅助风管,连接于过滤器风口外部,在套管出口平面上,均匀划分小方格,方格边长不大于200mm ,在方格中心设测点,但最小测点数不少于6点。也可采用锥形套管,上口与风口截面相同或相近,下口面积不小于上口面积的一半,长度宜大于倍风口边长,侧壁与垂直面的倾斜角(α)不宜大于°,以测定截面平均风速,乘以测定截风面净面积算出风量。 风量罩法 本法系选用带流量计的风量罩测定风速、风量,该法可直接得出风量。风量罩面积应接近风口面积。测定时应将风量罩口完全罩住过滤器或出风口,风量罩边与接触面应严密无泄漏。 风口法 测新风量、回风量等负压风量时,如受环境条件限制,无法采用套管或风量罩,也不能在风管上检测时,则可用风口法。 风口上有网、孔板、百叶等配件时,测定面应距其约50mm ,测定面积按风口面积计算,测点数的规定。 β α 15° A B 锥形套风管 A ——套风管口边长 之一; B ——套管口长度

(26)机房距离规范及通风换气次数总结

7.8.2制冷和供热机房内设备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1机组与墙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m,与配电柜的距离不小于1.5m; 2机组与机组或其他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2m; 3留有不小于蒸发器、冷凝器或低温发生器长度的维修距离; 4机组与其上方管道、烟道或电缆桥架的净距不小于1m; 5机房主要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5m。 《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 4.4.5锅炉操作地点和通道的净空高度不应小于2m,并应符合起吊设备操作高度的要求。在锅筒、省煤器及 其他发热部位的上方,当不需操作和通行时,其净空高可为0.7m。 4.4.6锅炉与建筑物的净距,不应小于表4.4.6的规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需在炉前更换锅管时,炉前净距应能满足操作要求。大于6t/h的蒸汽锅炉或大于4.2MW的热水锅炉,当炉前设置仪表控制室时,锅炉前端到仪表控制室的净距可减为3m; 2当锅炉需吹灰、拨火、除渣、安装或检修螺旋除渣机时,通道净距应能满足事件的要求;装有快装锅炉的锅炉房应有更新整装锅炉时能顺利通过的通道;锅炉后部通道的距离应根据后烟箱能否旋转开启确定。 表4.4.6锅炉与建筑物的净距 10.2.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13.3.7 各种设备的主要操作通道的净距如设计不明确时不应小于1.5m,辅助的操作通道净距不应小于0.8m。《热网规》、《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 50013 10.2.3水泵机组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相邻两个机组基础间的净距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电动机容量小于等于55kW时,不应小于0.8m; 2)当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不应小于1.2m。 2 当考虑就地检修时,至少在每个机组一侧应留有大于水泵机组宽度加0.5m的通道。 3 相邻两个机组突出部分的净距以及突出部分与墙壁间的净距,应保证泵轴和电动机转子在检修时能拆卸,并不应小于0.7m;当电动机容量大于55kW时,不应小于1.0m。 4 中继泵站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5 水泵基础应高出站内地坪0.15m以上。 10.3.5水泵基础高出地面不应小于0.15m;水泵基础之间、水泵基础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7m;当地方狭窄,且电动机功率不大于20kW或进水管管径不大于100mm时,两台水泵可做联合基础,机组之间突出部分的净距不应小于0.3m,但两台以上水泵不得做联合基础。 灰堆距离锅炉房之间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0m。 锅炉房鼓、引风机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0.8m,机械过滤器、钠离子交换器、连续或定期排污扩容器、除氧水箱等设备的突出部位之间的净距离一般不应小于1.5m,水泵基础之间的净距离不宜小于0.7m,分汽缸、集水缸、水箱等设备前面应考虑有供操作、更换阀件用的空间,其通道宽度不应小于1.2m。

各类型房间换气次数(DOC)

各类型房间换气次数(DOC)

房间及重要条件参数 换气量(m 3 /h)或换气次数(次/h) 备注 房间名称 其他参数 正常通风 事故通风 不工作时 变、配电房 L=Q/(0.337*(t p -t s )),或5~8次/h 配电室 3~4 最小新风量应≥3次/h 的换气次数,或≥5%的送风量 通信机房、电子计算机房 不少于5次 /h 制冷机房 L=247.8*G 0.5 , G-制冷剂充注量,Kg 4~6 ≥12 氨制冷机房 3 按183m 3 /(m 2.h)确定,不应小于 34000m 3 /h 排风机为防爆型 锅炉间、直燃机房 设首层 燃油 3 6 最小新风量应≥3次/h 的换气次数 燃气 6 12 设半地下或半地下室 燃油、燃气 6 12 设地下或地下室 燃油、燃气 12 12 锅炉间、直燃机房配套用房 油库 6 房间高度可取4m 油泵间 12 房间高度可取4m 地下日用油箱间 3 燃气调压及计量间 3 12 厨房 洗碗间 按每间500m 3 /h 选取 中餐厨房 40-60次/h 西餐厨房 30-40次/h 职工餐厅厨房 25-35次/h 采用燃气灶具的地下室、半地下室 或地上密闭厨房 6 12 3 电梯机房 10(或5-15《技措》) 按《民规》6.3.7条 清水泵房 4 软化水间 4 污水泵房 8-12 中水处理机房 8-12 蓄电池室 10-12 换热站 6-12 通风空调机房 2-4 按教材P340 洗衣房 生产厂房按20-30次/h ,当有局部通风设施时,全面 排风取5次/h ,补风2-3次/h ;辅助用房为15次/h 。 《技措》4.5.1 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 10-15 《技措》4.5 住宅卫生间及开水间 5-10 吸烟室 10-15 实验室 按通风柜处风速计算 暗室 ≥5 医院手术室 不宜小于 200m 3 /h 通风机房 ≥1 地下室、半地下室和地上密闭房间 敷设有燃气管道时 3 建筑物内 P ≤0.4MPa 主机间 6 12 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0.4<P ≤1.6MPa 主机间 12 20 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12 20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12 20 3 独立设置 P ≤0.8MPa 主机间 6 12 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3 12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3 6 3 0.8<P ≤2.5MPa 主机间 12 20 3 燃气增压、调压、计量间 12 20 3 敷设燃气管道的房间 12 20 3

洁净室换气次数新标准

洁净室换气次数新标准 (一)在各国的洁净室标准中,相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并不相同。其规定不同级别的非单向流洁净室洁净送风量计算所需的经验换气次数,见下表: 备注: ①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无尘车间。 ②室内人数少、热源小时,宜采用下限值。 ③大于100000级的无尘车间换气次数不小于12次。 另外: 实验动物环境及设施 国家标准GB 14925-2001 规定 普通环境8~10次/h 屏障环境10~20 隔离环境20~50

(二)温度和相对湿度 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温度应控制在45%~65%。 (三)压差 (1)洁净室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可通过使送风量大于排风量的办法达到,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2)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并应有批示压差的装置。 (3)工艺过程产生大量粉尘、有害物质、易烯易爆物质及生产青霉素类强致敏性药物,某些甾体药物,任何认为有致病作用的微生物的生产工序,其操作室与其相邻房间或区域应保持相对负压。 (四)新鲜空气量 洁净室内应保持一定的新鲜空气量,其数值应取下列风量中的最大值: (1)非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10%~30%,单向流洁净室总送风量的2%~4%;(2)补偿室内排风和保持正压值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3)保证室内每人每小时的新鲜空气量不小于40 m3。 (五)其他标准说明: 1、无菌医疗器械管理规范: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0次/h. 2、体外诊断试剂实施细则:没有具体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没有规定,只规定了压差范围。 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5、GMP验证指南(2000版)建议: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ㄒ25次/h.文字 6、生物污染控制(ISO14644)国际标准第一章洁净等级划分:十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0次/h—15次/h 万级洁净区换气次数:15次/h—25次/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