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复习资料

智能变电站调试人员培训教材考题

填空题

、《智能变电站发展概述》 1、数字化变电站两大支柱是IEC61850,电子式互感器。

2、下面哪个功能不属于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的五大功能(

C ):

A.

操作与控制 B.运行监视 C.保护信息管理 D.运行管理 E. 辅助应用 3、层次化保护包含就地保护、站域保护控制、广域保护。

4、一次设备智能化是由一次设备、传感器和(D )构成。

C.状态监测设备

D.智能组件

5、智能变电站最基本的标准是(_D )

C.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调试导则

D.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智能组件功能包含测

量、控制、保护、计量、监测。 7、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原则是标准化设计、 工程化加工、装配式建设。

二、《智能变电站标准规范》 1、智能变电站是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

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 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 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实现与相邻变电站、电网调度 等互动的变电站。

2、智能变电站为三层结构,分别为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3、智能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直流电源、逆变电源、 电源等,应将其一体化设计和考虑。 A.二次设备

B. 保护和测控设备

A.高压设备智能化导则

B.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技术规范 UPS 和通信

4、智能变电站的调试流程为组态配置-系统测试-系统动模-现场调试-投产

试验。

5、继电保护新技术应满足“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速动性”要求,并提高

保护的性能和智能化水平。

6对网络设备,以交换机为了,其传输各种帧长数据时交换机固有时延应小于10u S ;任两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路由不应超过4个交换机。

7、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采用的对时方式可采用IRIG-B或IEEE1588(IEC61588)。

8、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按照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

享标准化的基本要求,通过系统集成优化,实现全站信息的统一接入、统一存储和统一展示,实现运行监视、操作与控制、信息综合分析与智能告警、运行管理和辅助应用等功能。

9、在智能变电站一体化监控系统中,无论是在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还是在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站,I区数据通信网关机都应是双重化配置。

10、变电站数据采集应实现电网稳态、动态和暂态数据的采集,应实现一次设备、

二次设备和辅助设备数据的采集。

三、《IEC61850体系》

1、在2007年前,IEC 61850系列标准的名称是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2007 年后,IEC 61850系列标准的名称改为电力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

2、IEC61850标准的主要设计目标是互操作性、功能自由配置、长期稳定性。

3、IEC61850标准话用于变电站、风申厂、水申厂、分布式能源发电等不同领域。

4、IEC 61850第一版共有10个部分。

5、IEC61850标准将变电站划分为三层,即变电站层、间隔层和过程层。

6 IEC 61850-6定义了变电站配置语言SCL用于描述变电站的信息模型和配置。

7、IEC 61850-6规定了配置工具的要求,包括系统配置工具和 IED 配置工具。 8、为了适应通信技术的发展,IEC 61850-7-2定义了抽象通信服务接口 ACS , 通过特定通信服务映射SCSM 映射到实际的通信协议。

9、IEC 61850-7-3定义了公用数据属性类和公用数据类。

10、IEC 61850-7-4定义了逻辑节点类。

四、《智能变电站系统架构及设备配置原则》 1、保护装置、智能终端等智能电子设备间的不可通过 GOOS 网络传输交换的信

息(C )。

A. 相互启动

B.相互闭锁

C.跳闸

D.位置状态

A.失灵

B.重合闸

C.跳闸

A.

跳各侧断路器 B.跳母联断路器 C.闭锁

备自投 D.启动失灵 变压器非电量保护信息通过(D )上送过程层GOOSB 。

A. 高压侧智能终端

B.中压测智能终端

C.低压侧智能终端

D.本体智能终端

五、《智能变电站SCD 文件配置》

IED 能力描述文件JCD ,IED 实例配置文件 CD ,全站系统配置文件SCD

当前系统配置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模板生成阶段、设计阶段、工程组态、 验

证阶段、监控、五防等应用阶段、实际文件下载阶段。

4、SCD 文件结构分为五个部分:Header 部分、Substation 部分、IED 部分、 Communication 咅E 分、DataTypeTemplate 咅E 分。

5、进行SCD 配置前需要开展准备工作,主要有:收集 ICD 文件、验证ICD 文件、

2、 线路保护不经GOOS 网络传输的信号为(0。

3、 变压器保护不采用GOOS 网络传输的信号为(A )。

4、 1、 2、 IEC61850第二版中增加了两个配置文件: SED 和 IID 。

3、

ICD 文件信息完备性检查、整理变电站设备清单、通信参数规划、分配、虚端子 连接图表。

6 装置的ICD 文件中IED 名应为:TEMP LATE

7、创建工程项目的顺序一般为:添加电压等级、添加间隔、添加 8、保护LD 测量LD 和控制LD 的inst 名称分别为:PROT MEAS CTRL 9、物理设备建模时,每个LD 至少包括3个逻辑节点:LNN0 LPHD 其他应用逻

辑节点。

10、GOOSE 和SMV 的 MAC 地址字段要求分别为:01-0C-CD-01-XX-XX 和 01-0C-CD-04-XX-XX 。

六、《二次系统现场调试流程及常用测试仪器与软件》

某线路保护调试过程中出现“ SV 断链”下列原因中不可能的是(A )

A.CT 断线

B. 线路间隔合并单元未上电

C. 线路间隔合并单元发送的SV 报文与SCD 配置不一致

D.线路保护上SV 接收光纤的Tx 、Rx 端口插反

在保护传动试验中出现断路器拒动,下列原因中不可能的是( D )

A. 保护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物理链路中断

IED 。 1、 智能变电站调试流程中哪个环节无法在现场完成?(

C ) 2、 3、 4、 A.组态配置 B.系统测试 智能变电站调试首先要完成( A.单体调试 B. 组态配置 智能变电站调试首先要完成( A.单体调试 B. 组态配置 B )

B )

C. C. C. 系统动模 系统动模 系统动模 光纤回路测试,不需要用到的测试仪器是(D )

A.标准光源

B. 光衰耗器

C.光功率计

D. D. D. D. 投产试验

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

智能万用表

5、 6、

B. 所接的智能终端端口并未订阅此保护跳闸信号

C. 断路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电缆线接错

D. 保护中“启动失灵” GOOS 出口软压板未投入

7、验收保护时出现断路器拒动,最可能出现的异常原因是(

D )

A. 保护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物理链路中断

B. 所接的智能终端端口并未订阅此保护跳闸信号

C. 断路器与智能终端之间的电缆线接错

D.保护中“跳闸” GOOS 出 口软压板未投入

8、变电站二次通流通压试验时,保护上二次采样值幅值偏差较大,可能出现的 异常原因是(B ) A.保护与合并单元之间的物理链路中断

B. 保护或合并单元变比设置错误

C. 合并单元额定延时误差较大

D.合并单元与保护的检修状态不一致

七、《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原理及调试方法》

1、智能站继电保护装置与常规站在硬件上的区别之一是:

扩展板替换了交流插件。 2、母线保护与某间隔合并单元的检修状态不一致时会闭锁保护。

3、继电保护装置新增了三块用于远方操作的软压板, 分别为:远方控制软压板、 远方修改定值区软压板、远方修改定值软压板。

4、某线路差动保护装置接收的保护电压 A 相AD1品质为无效,此时应闭锁(D ) 保护。

C.PT 断线过流保护

D. 距离I 段保护

5、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保护装置无法正确接收合并单元的

SV 采样数据? (C )

将光纤接口板或光纤/

A.电流差动保护

B. 零序过流m 段

A.SV通道为无效状态。

B.SV通道为检修状态。

C.SV报文为非同步状态。

D.SV报文MAC地址、APPID等通信参数与保护装置配置不一致。

6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导致保护装置动作后无法使本间隔智能终端跳闸?(C)

A.对应的GOOS出口软压板未投入。

B.保护与智能终端直跳光纤异常。

C.保护与交换机网络光纤异常。

D.保护GOOS报文MAC地址、APPID等通信参数与智能终端配置不一致。

7、以下哪种措施不能作为继电保护工作的安全隔离措施?(D)

A.投入保护装置的检修压板。

B.拔出SV或GOOS光纤;

C.退出GOOS出口软压板或开入软压板;

D.投入远方控制软压板

八、《智能变电站网络通讯技术及测试方法》 1、VLAN是一个逻辑上属于同一个广播域的设备组。

2、在由多个VLAN组成的一个局域网中,当IED设备从一个VLAN转移到另一个VLAN时,一般不需要改变物理连接。

3、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冲突域。

4、交换机通过用MAC地址表将帧转发到具体端口。

5、CSMA/CID Carrier Sense Mult ip le Acess with Collisi on

)即Detection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它是广播式以太网共享传输介质的理论基础。

6网络优先级有8种(3bits优先级),优先级7为最高。

7、当SMV采用组网或与GOOS共网的方式传输时,用于母线差动保护或主变差

动保护的过程层交换机宜支持在任意100M网口出现持续0.25ms的1000M突发流量时不丢包,在任意1000M网口出现持续0.25ms的2000M突发流量时不丢包。

8、站控层MM删络平均负荷率正常时(任意30min内)w3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