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课程特色

(完整word版)课程特色
(完整word版)课程特色

课程特色

1.以实用技能为核心,推行“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

按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打破原有的课程章节体系,精心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将课程设计为6个教学单元和贯穿于全程的9个实战项目。最终达到以用为本、学以致用、不用不学、学了就用、综合运用的目的。

推行“教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开发环境中,以“项目实现”为目标,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2.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手段

课程全面采取“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下达任务—>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操作—>归纳总结”模式,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实战”,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树立学生信心和成就感。

3.以宏博工作室为平台,实现“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为了使学生真正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充分利用宏博工作室、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环境资源,采取“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到宏博工作室、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系实训中心接手学院各部门及企业所给的项目,深入实践,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近五年来,课程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1.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依据,提出并制订了“1.25+0.75”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知识够用为度。重实践教学,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课程体系设计。

2.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教师能力培养体系,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建立了合理的双师结构的教师队伍。

3.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实施“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手段,以网站开发工作室(宏博工作室)为平台,实现了“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

4.以案例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

按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将课程设计为6个教学单元和贯穿于全程的9个实战项目。最终达到了以用为本、学以致用、不用不学、学了就用、综合运用的目的。

5.注重教材建设促进教学改革

由课程组负责人宋维堂主编的《ASP动态网页设计》,具有任务驱动,案例引导的特点,每个章节均有具有代表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实例,通过实例分析,可以展开具体的实现过程。

6.开发网络课程,构建了开放式网络教学平台

通过赛尔毕博网络平台开发了《ASP动态网页设计》网络课程,课程的全部教学文件、电子教案、单元习题、单元测试、单元实战等网络题库,在线测试、常见问题、优秀作品已经在网上共享。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利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并通过系统提供的在线测试系统检验自主学习效果,还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中的论坛实现与教师的沟通与交流。

课程简介

一、课程定位

《ASP动态网页设计》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是计

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Visual Basi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后继课程,是计算机网络专业应用前面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一门综合应用课,可为学生日后完成网

站的设计和维护任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课程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网页设计能力、网页编程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具备熟练构

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Web应用程序

的技能。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重点:

(1)动态网页基本概念、工作原理,ASP 运行环境的配置方法,创建虚拟目录的方法;

(2)VBScript 语言的条件语句、循环语句、数组、函数和过程的灵活应用;

(3)ASP五种内置对象的灵活应用;

(4)ASP内置组件中的文件存取组件的灵活应用;

(5)ADO对象的Connection对象和Recordset对象的使用。

难点:

(1)VBScript 语言的数组、函数和过程的灵活应用;

(2)ASP内置对象Session 对象和Application 对象的使用;

(3)使用文件存取组件进行文件操作的编程方法;

(4)使用ADO对象进行数据库操作的编程方法;

(5)理解用户需求选择所需技术。

历史沿革

《ASP动态网页设计》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本课程校内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建设初级阶段

我院2001年创办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开设了本课程,为了科学地制订该课程的教学大纲,通过调研、学习并借鉴了首都师范大学电脑美术教育研究中心和微软中国院校合作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组成员大胆地进行教学尝试并积极推进教学改革,规范了本课程的各项教学管理。初步建立了实验实训室,围绕该课程建全了课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实验指导书等教学基本文件,为整个课程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课程建设调整阶段

近几年来,根据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技术性特征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要求,对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是加强实践环节,增设了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实训周,突出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二是加强校企合作,先后与新华海产业集团、宏图三胞、联想网络等企业建立了该课程实践环节的校外实训基地,同时与合作企业共建了校内网络实训室,实现了网站开发、网络维护等实训项目。学生通过到企业真刀真枪的锻炼和校内的项目实训,使学生的网页编程技能得到了提升,获得了实际工作的经验,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2006年,与国内知名教育机构北大青鸟信息技术责任公司合作办学,吸收其"项目实战"教学模式,进行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理论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采用"项目实战";通过改革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

第三阶段:课程发展与完善阶段

根据学院各专业教学改革的需要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不断加快课程建设步伐。采取一系列措施,充分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课程建设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以该课程为依托主编并出版了《ASP动态网页设计》教材

2、借助赛尔毕博软件开发并开通了《ASP动态网页设计》网络课程

3、发表了《ASP动态网页设计精品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论文一篇

4、制作的《ASP动态网页设计》课件获第七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

教学内容

一、课程定位

《ASP动态网页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会和掌握的技术。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java、Visual Basic,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的后继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综合应用前面所学知识与技能的一门综合应用课,可为学生日后完成网站的设计和维护任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通过"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活动,学生掌握当前先进和实用的ASP技术,并能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技术、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开发动态Web应用程序的技能。

1.知识教学目标:熟知ASP运行环境,掌握HTML语言和Vbscript语言,掌握常用的ASP内置对象、ASP组件和ADO三大对象的使用方法,掌握设计开发动态Web应用程序的方法。

2.能力教学目标:使学生具备熟练构建网站并将静态网页制作技术、ASP 程序设计、数据库技术相结合以设计开发Web应用程序的能力。

3.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具有网络技术从业人员基本具备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较强的自我知识及技术更新能力,具有创新意识。

三、教学内容

按照“以实用技能为核心,以案例为主线,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精心选择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环节。本课程由6个教学单元和贯穿于全程的9个项目设计组成。

6个教学单元9个实践项目

四、组织方式

课程教学以案例为中心开展的,并适当地把多个案例联结成一个工程项目。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分别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问题引导"等多种手段。

"任务驱动"采用"下达任务—>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实践操作—>归纳总结"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或小项目的讲解来引出技术内容,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ASP各个教学单元的重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教学",实践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即学生模仿教师讲授过的项目完成知识点相同或类似的项目,以巩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树立学生信心和成就感,激发求知欲;

"问题引导"则是对于课程相似问题或项目给予提示而作出的探索性教学方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