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
高中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

安泽一中高二研究性学习课题(供选题参考)

一、语文研究性学习课题

(1)文言文虚词研究

(2)现代汉语字词音、形、义研究

(3)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4)标点符号研究

(5)如何解读赏析外国小说

(6)《史记》人物列传研究

(7)追溯诗歌的源头——《诗经》艺术探究

(8)我眼中的荀子(孔子、老子、庄子、孟子……)

(9)民俗探究(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10)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调查

(11)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12)唐朝田园山水诗的研究

(13)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

(14)古希腊神话研读

(15)《三国》人物性格探析

(16)唐传奇与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

(17)高考满分作文研究

(18)《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

(19)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

(20)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二、数学研究性学习课题

(1)中国数学发展历史人物研究

(2)趣味数学研究

(3)气象预报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4)我县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宽度的科学设计

(5)超市中的数字问题(6)生活中的数学——贷款决策问题

(7)向量在中学中的应用问题(8)商品促销中的打折与分期付款问题(9)三角函数的应用问题(10)存款方式与收益研究

(11)用向量方法解决数学问题(12)中国数学发展史——宋元数学(13)函数y=ax+b/x的性质研究

(14)登高望远——数学中的测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15)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6)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7)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研究

(18)黄金分割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19)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20)股票(基金)投资中的数学

三、英语研究性学习课题

(1)商品名称中的英文与汉译方法探究(2)中西文化差异探讨

(3)中英美人之间的交际习惯(4)性格与英语学习

(5)饮食行业的英语规范(6)趣味英语收集

(7)旅游景区的标识英语(8)西方国家节日谈趣

(9)兴趣爱好与学习英语之间的联系(10)英语交际中的非语言行

(11)说英语国家的不同问候方式(12)中学生如何说好口

(13)英语颜色词语与心理情绪影响研究

(14)(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语使用情况与下一代英语启蒙教育的关系

(15)高中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困难与解放方法的研究

四、物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影响(2)物理与能源开发

(3)防盗门的防盗原理(4)自行车上的力学知识(5)鸡蛋身上的物理学(6)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7)宇航生活与航天飞机(8)物理学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9)菜刀上的力学知识(10)厨房用具的演变

(11)学校周围噪声的防治(12)家用电器的安全问题

(13)纳米科技与未来生活(14)“黑洞”问题研究

(15)杀人武器中的物理学知识探究(16)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17)、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8)手机使用中的电磁辐射现象研究

(19)古代中国对物理学的贡献

(20)牛顿、爱因斯坦与霍金的物质观比较

五、生化研究性学习课题

(1)当前世界能源状况的调查分析(2)(某地)环境污染及物种保护(3)家庭水果酿酒可行性研究(4)高中学生生物学习状况调查(5)碘与人类健康(6)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7)(某地)自来水厂净化流程的参观调查(8)农用生物肥

(9)方便面可食性内分装(10)纯净水是否“纯净”

(11)维生素王国探秘(12)浅淡当今社会之健康饮食(13)修正液对人体的危害(14)竹制品代替木制品的可行性研究(15)中学生营养与健康(16)浅谈食盐与人体健康

(17)研究高一高二学生早上的饮食(18)校园草坪的护养问题

(19)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0)学校动植物调查

(21)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22)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23)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24)某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25)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26)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27)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28)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29)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30)化肥对土壤的影响(31)农药污染的影响

(32)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33)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34)农村生活用水调查(35)生活中的化学

(36)居室污染(37)厨房里的化学

(38)化妆用品的副作用(39)食品污染

(40)生态环境的保护(41)关于营养饮食

(42)植物组织培养(43)细菌

(44)流行疾病预防(45)干细胞与人体组织合成

(46)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其自身的影响(47)关于免疫系统疾病及预防的研究(48)DNA与遗传疾病

(49)基因改造生物带给人类巨大的收益还是危害

(50)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六、政治研究性学习课题

(1)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2)加入WTO对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3)本地某企业经营状况调查(4)(某地)工业废水污染情况调查(5)安泽县民俗探究(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外出务工人员生存现状调查(8)安泽县荀子文化发展研究

(9)安泽县民众文化研究(10)安泽县社区文化现状与未来发展(11)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12)安泽县大型超市的现状及发展前景(13)我校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14)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15)安泽县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16)调查(某地)某企业的分配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17)安泽县民营企业(市场)经营状况调查

七、历史研究性学习课题

(1)安泽县的过去、现在与将来

(2)安泽县市区的沿革和未来发展

(3)安泽县民间艺术的探究

(4)安泽县民间婚丧、喜庆的风俗探究

(5)安泽县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

(6)中国各朝服饰特点及发展

(7)20世纪的战争和发展历程

(8)硝烟弥漫—中东地区为何迟迟不见和平曙光(9)难以抹灭的伤痕“九、一八”

(10)第二次世界大战

(11)欧洲的火药筒——巴尔干

(12)中西方文化进程与差异

(13)封建社会制度在中国漫长存在的原因

(14)对日索赔问题研究

(15)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研究

(16)(某地)历史遗存研究

(17)西藏问题研究

(18)抗美援朝出兵利弊问题研究

(19)台湾问题及中国对台政策

(20)世贸中心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21)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爆发吗

(22)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走向世界

(23)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24)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

(25)对李鸿章的再认识

(26)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演变

(27)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八、地理研究性学习课题

(1)生态环境研究

(2)安泽县特色旅游商品的研究和开发

(3)继往开来的中国水利

(4)部分国家之间关系与地理关系

(5)研究地球的温室效应

(6)关于海水淡化

(7)气象卫星

(8)新闻联播与“地理”

(9)山谷风的形成

(10)(某地)公交线路现状与规划设计

(11)“三圈环流模型”制作

(12)地域气候变化的“蝴蝶效应”

(13)我的一日生活与自然资源

(14)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

(15)月相变化观测

(16)火山模型的制作

(17)读(某地)地图和照片研究(某地)的变化(18)地球温室效应会不会导致海平面的持续上升(19)(某地)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某地)人口分布与学校的布局

九、体育研究性学习课题

(1)体育运动对青少年生理特征的影响

(2)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

(3)学校体育项目普及程度的调查

(4)安泽县体育项目普及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5)我对我校体育传统项目发展的建议

(6)我校学生喜欢哪些运动项目

(7)篮球规则的演变研究

(8)耐久跑的锻炼价值

(9)对乒乓球运动竞技制胜的探讨(10)乒乓球运动击球原理探索

(11)地方体育项目普及程度的调查

(12)体育项目普及程度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13)体育运动中的团队心理

(14)学习中的焦虑与体育锻炼

(15)高中生喜欢的运动项目之调查

(16)(某地)市民健身锻炼方式调查

(17)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18)篮球运球急停跳投技术在综合技术中的实践运用(19)利用体育游戏丰富课余生活方法与策略研究(20)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的关系程度的探讨

(21)安泽一中学生、老师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十、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课题

(1)“黑客”研究

(2)“博客”研究

(3)“播客”研究

(4)网络游戏与教育游戏研究

(5)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弊与利

(6)谈谈中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必要必与重要性(7)谈谈你对制作班级主页的收获与感想

十一、艺术欣赏研究性学习课题

(1)创作心中理想的(某地、某主题)歌曲歌词

(2)探讨中西方(或传统与流行)音乐的差异

(3)校园艺术建设构想

(4)美术与日常打扮

(5)美术与家居环境

(6)中学生能否拍写真集

(7)中西绘画艺术的区别

(8)素描中美的规律和表达

(9)学校艺术人才的调查研究

(10)学校艺术团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注:范文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只是收取少量整理收集费用,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一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高一校本课程教案 《论语》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7DYUk8wF7KR9tNG。词镊儻遷悵绅骟鈄沟资飆摈酈鲈骄鹧浊皺譎谧赓绝貳滢惊勛澜銪綽艦谀韉觋扬糴。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sqSrO6PQLefU6AY。緡讖惲瓚燁渦釓億缒贡缘洼謅綜書攙觀約绒鰲绮軛鱸餓裊职缃個娅磧厌箫锅碱彌。教学重点: 1。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LOjVdKqulMiyLkn。撈鋌鸨詿鯔鸱纭糧闱頇挝賕廄苁潰愨贤诼銫網溝鱔礪鉺鶉帅裤泽论豬贄颇僨颍戰。 2.讨论评点法。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r4FaNBhjJpLGYsD。綠鷺顾鷯幬轿钩诊盖縵赉辉缭輻苹魷犹隴擼瓚觀亩鉤鳌赜蝇夢詘锤鋼鼍览虛鹞粤。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6BHC3ywq3nB4EVt。鴉绗繳罢犧畅僨緶刽绠驅顱繯滠羡邇龕艳钺扬椠轢嫵蹿溅镍紲櫬銬嵐锞裢纹霁谟。 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oVfDnhBchxQ8pjP。闻铋蕷隊鍶諛頎鐨蠻狞总殁擬恥砻娲埘暈鯉駐埙饋颊阎蒔嘯馏酱税锛櫸糲煉凑邓。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 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首开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出了一大批有才干的学生。相传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更是伟大的思想家。他提出了一整套仁学理论,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富有人文特色的哲学体系,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在中国哲学的总体

趣味语文校本课程教案设计

趣味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①备课时间:2015.9.7 授课时间:2015.9.9 活动目标: 1、学生们相互认识,选出本次参与该课程的班委。 2、给孩子们分小组,小组内成员相互交流认识。 3、明确本学期趣味语文的教学目标,以及活动要求。 教学过程: 一)、老师导入:欢迎参与本次趣味语文的同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给学生进行简单的临时分组。 二)、学生相互认识: 分组后的同学学生相互认识,交流学习本次快乐周三趣味语文的原因,及希望达成的目标。 三)根据同学们的推荐以及自己的演讲精选出本学期的临时班干部,及小组的组长。 四)老师讲述本学期快乐周三趣味语文的教学目标内容以及简单的教学活动要求。 五)布置下次活动学生的准备内容,以及简单的准备材料。 六)结束:很高兴我们能聚在一起参与本次趣味语文的课程,希望我们能快乐中学到知识,提高我们的语文素养,丰富我们的语文知识,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期待我们下次见面。

走进成语世界 ②备课时间:2015.9.13 授课时间:2015.9.16 活动目标: 1、了解成语有关知识,感受汉语言文化的精妙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汉语言之情。 2、通过讲成语故事《开天辟地》等,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成语故事、积累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讲成语故事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和成语故事。 2、成语故事动画片和录音带。 活动过程: (一)、老师的话: 祖国的语言是一座富有的精神宝库,是一座迷人的艺术宫殿。成语就是这精神宝库里璀璨夺目的明珠,就是这艺术宫殿里五光十色的珍宝。(什么是成语)成语是在长期使用当中总结出来的简洁而精辟的词语或短句。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而且一般都有出处和典故。大多从字面上即可理解其中的含义,部分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其意思。 (二)、学习与探索 1、师:同学们,你们通过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对成语有哪些了解? 2、你知道成语究竟是怎么来的吗? 根据学生的发言要求举例说明。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古浪三中行道树灌木种类及其数量调查 高二(1)班 指导老师:张岷山 课题组长:李建鹏邸彦荣 课题成员:苏发昌潘治功张晨三范有伟张莹杨兴芬周兴银

一、研究目的 道路绿化是校园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带给同学们优美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作用,行道树种类以及数量的选择和配置,直接关系到绿化质量和绿化效应的发挥。作为三中小小的一员,每当我们在林前下学习时,我们是否会想到校园中的灌木数量和种类呢?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些树木的作用以及生活习性呢?为了更好的发挥灌木丛的作用,服务三中师生。因此进行了调查探究。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1、测量记录 对校园中操场侧及大殿周围几条行道的灌木进行观测、测量和记录。对整个小区的树木进行普查计算出各种树种的数量以及生长状况和作用,同时测量株距及覆盖面积等。 2、对取得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求出其分布,数量、种类,覆盖面积及覆盖率等。 3、调查访问 访问有关人员或资料,了解本校建校以来种植的树木种类、数量、成活情况,适应的气候区域,土壤条件等。 三、研究的可行性 课题成员的动手能力、观察记录能力、写作能力较好,能吃苦耐劳,做事细心,可利用网络、图书等资料有关老师和技术人员可给予技术支持和计算指导。在剩余时间方便即可进行调查。

研究方案 1、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2年3月中旬开题始,带2012年4月上旬结题 第一阶段:了解校园区所处气候特征,土壤条件,树木在行道中所起的作用,所有树种的种植方法和种植类型。 第二阶段:对校区的树木种类及数量进行测量、调查、计算出数据并进行记录。 第三阶段:对数据分析归纳,总结三中灌木种类和数量特征,提出现存问题和解决办法,提出适合三中较为合适的树种。 第四阶段:归纳整理,写出论文,结题报告 一、人员分工 1、组员分头查阅资料、研究:苏发昌潘治功 2、访问绿化相关人员:张景三杨兴芬 3、调查树木种类、数量:范有伟张莹 4、共同整理,撰写报告。 实施记录 整理后的采访记录 问:管理员您好,我们是高二的学生,我们想对三中树木做个调查,但有些数据不是很清楚,所以想咨询一下您。 答:当然可以,只是不知能否帮到你们。 问:三中环境恶劣,我们想了解三中所处的气候环境。 答:三中处于河西走廊,腾格里沙漠边缘,风沙频繁,不太适合树木生长。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非谓语动词 1.Tom took a taxi to the airport, only _____ his plane high up in the sky. A.finding B.to find C.being found D.to have found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不定式做结果状语。句意:Tom打的去了机场,结果却发现他要乘坐的飞机已经在空中了。不定式做状语时表示意料之外的结果。结合句意可知本题是一种意料之外的结果,故B正确。 考点:考查不定式做结果状语 2.______ to as much English as possible is a good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 A.Exposed B.Being exposed C.Having exposed D.To expose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句意:尽可能多的接触英语是学好英语的很好的办法。这里is是谓语,前面是主语,应该用动名词,而且be exposed to“暴露于,接触”,所以选B。 考点:考查动名词做主语 3.114.––My car is making a really strange noise. ––You’d better get it ______ before you drive to Denver. A.looking at B.looked at C.to look at D.being looked at 【答案】B 【解析】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我的汽车发出奇怪的噪音。——你最好在开车去丹佛之前让人检查一下。get+宾语+宾补。汽车和检查是被动关系,用过去分词作宾补,故选B。 4.The rainforest is an amazing place, ________ with plants and animals that aren’t found anywhere else in the world. A.filling B.filled C.being filled D.to fill 【答案】B 【解析】考查非谓语动词。句意:热带雨林是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方,充满了世界其他地方不能找到的动植物。固定词组:be filled with被……充满,此处place和fill之间是一种被动关系,所以用过去分词做伴随状态,故选B。 5.I looked up and noticed a snake ______ its way up the tree to catch its breakfast. A.to wind B.wind C.winding D.wound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关键词】: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实验设计实验方案 【摘要】对学生进行切实的环境教育,实现其从受教育者转变为研究者与实践者,体验环境问题的严峻,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科技进步、关心环境保护的现实态度。引领学生获得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并培养其科学精神与合作精神。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对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定位于:1:获得关于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知识,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应用。2: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对立创:初步学会生物科新意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 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有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课程目标中规定:1、知识方面:了解并关注生物学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2、态度观念方面:正确认识我国生物资源状况,生物科学技术的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懂得爱护自然界的生物,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合作精神。3、能力方面:具有利用课本以外的图文资料和其他信息资源进一步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大纲中反复强调训练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生物科学知识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提高保护环境意识等。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

(英语)高考英语快速阅读套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冠词 1.One way to understand thousands of new words is to gain _____ good knowledge of basic word information. A.不填B.a C.the D.one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成千上万个新单词的一种途径就是好好掌握基本单词。此处为固定短语gain a good knowledge of:精通,故选B。 考点:考察冠词。 2. It will be ___ wonderful world if all nations live in ____ peace with each other. A.a ; a B.the ; the C.a ; the D.a ; /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冠词的考查集中在定冠词the表示特指,不定冠词a/an表示泛指;以及冠词的一些特殊用法和固定词组,还有一些不使用冠词的情况,如抽象名词,物质名词前面就不要冠词。还要掌握冠词的特殊的用法,如不可数名词变成可数名词;抽象名词具体化等。本题第一空后的名词world是世界是一个可数名词,前面用形容词wonderful修饰,再加上不定冠词a表示泛指:一个很精彩的世界;第二空是固定搭配live in peace生活在和平里。句义:如果所有国家都能和平相处,这将是一个非常精彩的世界。故D正确。 考点:考察冠词 3.As soon as __________ new film was released, it became __________ great hit in all big cinemas across the country. A.a; the B.the; a C.the;/ D.a; a 【答案】B 【解析】 考查冠词。the new film特指的这部新电影;a great hit大为成功,根据句意选B。 4.According to the public notice from the police station, ____$5,000 reward will be offered for ____ return of the stolen cultural relics. A.a; the B./; the C.a; a D./; a 【答案】A 【解析】 考查冠词。前文泛指任何一笔5000美元的奖金,故用不定冠词。下文return后的修饰词of the stolen cultural relics,可知是特指某物的归还,为特指,用定冠词。选A。 5.——What about lesson this morning?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一课题名称:《中国古代诗词及现当代诗歌选讲》二课程内容提纲(初稿) (一)先秦两汉诗歌 1 诗歌的起源和本质解说 2 先秦两汉诗歌发展概述 3先秦两汉诗歌选讲 (二)唐宋诗歌 1 唐宋诗歌发展概述 2 唐宋诗歌选讲 (三)唐宋词 1 唐宋词发展概述 2 唐宋词选析 (四)中国古代戏曲 1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 2 中国古代戏曲选讲 (五)中国现代诗歌 1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概述 2 中国现代诗歌选讲 (六)中国当代诗歌 1 中国当代诗歌选讲 2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现状解说

三课程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了解诗歌的流派特征和发展情况;通过对中国诗歌发展历程的介绍,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发展有一个史的印象。 2技能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学习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尝试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诗歌发展史,了解祖国深厚灿烂的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精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四课程实施计划 1课程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掌握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学习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中国诗歌发展史,了解祖国深厚灿烂的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基本要求学习诗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诗歌发展历史;通过诗歌诵读训练,提高诗歌朗诵能力;学习品位诗歌语言和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歌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习诗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主要课程诗歌基本理论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古代诗词鉴赏;现当代诗歌发展史,现当代诗歌鉴赏;当代诗坛现状。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关注环境问题 (林西一中生物组刘国斌) 生物科学作为新世纪的领先科学,与当今世界面临的环境危机,粮食危机,人口危机,资源危机和能源危机密切相关。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因此进行环境教育是国策教育也是国情教育和素质教育。环境意识要成为学生的基本素质。要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掌握一些基本的环境科学知识,养成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品质,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义务感和环境道德观念。 为了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我尝试就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六章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一专题放手让学生进行探究。 一、实施的过程 (一)课题动员与组织: 由教师介绍“20世纪十大环境公害”,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重视环境保护。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我们身边有哪些污染问题。然后由教师提出要求:自拟课题研究环境问题,可以是用实验方法模拟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危害,也可以是搜集资料探讨环境问题的成因或危害,内容不限。学生自愿组合成最多四人的研究小组.共同初步选定小课题.并收集与本小组选题有关的资料,掌握有关的基础知识。 (二)制定研究方案: 确定课题并拟定整个活动计划。有的实验小组写出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药品,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小组内成员的分工和预期实验结果。有的小组选定了非实验课题,限定了资料来源,小组成员分工,研究进度等计划。 (三)开题报告 实验课题小组上交较成熟的实验方案。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调查生活中的污染,吸烟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香烟对家鸽精神状态的影响,酸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酸雨对植物生活的影响,普通工厂的一般酸性污水对生物的危害,富营养化对生物的危害,香烟对植物的危害,探索酸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水污染对动植物的危害,及专题研究天津市水污染现状与其原因,关于大气污染调查简析,关于大气环境的污染的调查报告,我国今年沙尘暴探源等等。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人物故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高一英语阅读理解(人物故事)题20套(带答案)及解析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人物故事类 1.阅读理解 When I was small, my mother and I would walk to our local library in Franklin Square. As we didn't always have access to a reliable car, walking hand in hand was the most convenient way to get anywhere. It was at story time for children that both my mother and I made lasting friendships. Today, I am fortunate to live around the corner from the Cold Coast Public Library in Glen Head and a short walk to the Sea Cliff Children's Library. My 18-imonth-old son, Colin, and I find ourselves in Sea Cliff several times a week, meeting and making friends. Well, that is what many people don't understand-a library is more than books; it's a community. Sure, the library in Franklin Square was the place where I was introduced to Judy Blume novels. But it was also the place where I got my first email address in 1997. At the library, friends and I learned how to research colleges and search for scholarships on the Internet. The library was the place where we sometimes giggled(咯咯笑)too loudly, and where the librarians knew us by name. Their knowing our names wasn't a bad thing. When I came home from my first term at Binghamton University, Mary LaRosa, the librarian at the Franklin Square library, offered me my first teaching job. I now teach reading at Nassau Community College. My students are often amazed that they can check out books via their smartphones and virtually(虚拟地)visit a variety of Long Island libraries. The app used by Nassau and Suffolk county public libraries, as well as the college library, makes their homework easier by helping them find resources. Even though they can't always easily visit their local libraries, the library is always with them. (1)Why does the author consider herself lucky today? A. She has become her mother's best friend. B. She has access to a reliable car now. C. She can meet friends at the library. D. She lives close to libraries. (2)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that" in Paragraph 2 refer to? A. Socializing in a library. B. Reading books in a library. C. Visiting a library with a family member. D. Building parent-child friendship in a library.(3)What is the author's attitude to her students' way of visiting libraries? A. Cautious. B. Favorable. C. Doubtful. D. Disapproving. (4)Why does the author write the text? A. To discuss why libraries are important. B. To express her deep love for libraries. C. To explain how libraries change. D. To introduce her favorite libraries. 【答案】(1)D (2)A (3)B (4)C 【解析】【分析】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讲述了从自己小时候到成家生子再到工作教书这一路上图书馆的变化。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高中生物课题开题报告 题目: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的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在教育目标研究方面比较突出的有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即把教育目标分成三个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处在发展阶段,义务教育及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分别于2001年、2003 年颁布,就全国范围来讲,在三维目标的实施途经研究方面是一个难点问题,大家都很关注,有老师在实践中开展探索,专家和一线的老师对知识与能力的研究比较多,但在如何认识过程、生物学习方法的具体指导、能力目标的具体化、情感价值观的分类、生物课程中如何有机渗透情感及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三者的有机整合、如何实施三维目标等方面缺少比较系统性的研究,有部分课程专家在有关课程改革的论述中谈到过这些问题,如《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教司组织编写)、《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新课程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程与教学论》(钟启泉、张华主编)等。 目前国内其它学科如数学、历史、政治等学科有三维目标实施途径的研究,关于三维目标方面的理论和论文也较多。但有关生物学科如何实施三维目标方面研究较少,研究成果更少。因此,研究本课题可以填补国内外这方面理论空白,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自主学习方面的理论研究。本课题的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建构主义教学理

论、元认知理论。同时也有利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改变推动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推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基本内容 (一)研究目标 1、增强生物教师积极参与新课程改革的意识。 2、使生物教师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 3、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寻找实现生物课堂三维目标的途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5、通过课题研究培养我校生物青年教师教科研的能力 (二)研究内容 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 2、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途径 3、探索生物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 4、高中学生生物学习方式 (三)研究重点 1、生物课程“三维目标”的内涵的研究 2、实现生物课堂教学中“三维目标”的途径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一)核心概念:高中生物课程、三维目标、实施路径 (二)界定: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朱昌球 一、定位及目标 制订本方案旨在规划、设计、实验、探索、研究、总结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题、内容以及途径和方法,加强初、高中语文教师的合作与交流,促使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认真研究语文学科的课程标准,积极参与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二、具体目标和研究内容 (一)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1、“书册阅读”部分 人物传记类围绕立志成材、心理辅导、发明入门、学习方法等主题,在初中一年级开设一学期的“领袖人物”和“科技精英”的人物传记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参观游览活动。 科技专著类围绕“观察与发现”、“发明与革新”、“实验与探究”等主题,在初中二年级开设一学期的“中国科技”和“世界发明”的科学专著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阅读活动和学习小报展示活动以及小论文评比活动。 文学鉴赏类围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四大文学体裁,配合新教材的教学(高中语文新教材加大了“文学”的含量),在高中一、二年级开设文学作品阅读课并开展其他一些鉴赏活动。 2、“研究性学习”部分 初、高中课内开展主题阅读研究。 初、高中课外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二)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教学参考教材》的建设和开发 初一上学期,现代诗文,着重于学生的“人格魅力”的熏陶和“理想主义”的培养,编写好《毛泽东诗词导读》和《现代科技散文导读》; 初一下学期,古典诗文,着重于学生的“思想原创”的学习和“艺术情趣”的感悟,编写好《〈论语〉导读》和《唐诗宋词导读》; 初二上学期,科普专著,着重于学生的“知识视野”的扩展和“科学理趣”的培养,编写好《〈梦溪笔谈〉导读》和《〈海国图志〉导读》; 初二下学期,名人传记,着重于学生的“气节操守”的教育和“人生真谛”的了解,编写好《〈名人传记〉导读》和《“领袖传记”导读》)。 高一上学期,《〈论语〉新释》; 高一下学期,《〈老子〉导读》; 高二上学期,《〈易经〉导读》; 高二下学期,《“四大名著”导读》。

(英语)高二英语翻译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英语)高二英语翻译题20套(带答案)含解析 一、高中英语翻译 1.高中英语翻译题:Translation: Translate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nto English, using the words given in the brackets. 1.究竟是什么激发小王学习电子工程的积极性?(motivate) 2.网上支付方便了客户,但是牺牲了他们的隐私。(at the cost of) 3.让我的父母非常满意的是,从这个公寓的餐厅可以俯视街对面的世纪公园,从起居室也可以。(so) 4.博物馆疏于管理,展品积灰,门厅冷落,急需改善。(whose) 【答案】 1.What on earth has motivated Xiao Wang’s enthusiasm/ initiative to major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Online payment brings convenience to consumers at the cost of their privacy. 3.To my parents’ satisfaction, the dining room of this apartment overlooks the Century Park opposite the street and so it is with the sitting room. 或者What makes my parents really satisfy is that they can see the Century Park from the dining room of this apartment, so can they from the living room. 4.This museum is not well managed, whose exhibits are covered with dust, and there are few visitors, so everything is badly in need of improvement. 或The museum whose management is reckless, whose exhibits are piled with dust and whose lobby is deserted, requires immediate improvement. 【解析】 1.motivate sb to do sth 激发某人做某事,on earth究竟,major in 以…为专业,enthusiasm/ initiative热情/积极性,故翻译为What on earth has motivated Xiao Wang’s enthusiasm/ initiative to major in electronic engineering? 2.online payment网上支付,brings convenience to给…带来方便,at the cost of以…为代价,privacy隐私,故翻译为Online payment brings convenience to consumers at the cost of their privacy. 3.To my parents’ satisfaction令我父母满意的是,后者也那样so it is with。也可以用主语从句What makes my parents really satisfy 表语从句thatthey can see the Century Park from the dining room of this apartment。overlooks俯视,opposite the street街对面,living room 起居室。故翻译为To my parents’ satisfaction, the dining room of this apartment overlooks the Century Park opposite the street and so it is with the sitting room.或者What makes my parents really satisfy is that they can see the Century Park from the dining room of this apartment, so can they from the living room. 4.not well managed/ management is reckless疏于管理,be covered with dust/ be piled with dust被灰尘覆盖,few visitors游客稀少,be badly in need of improvement/ requires immediate improvement亟需改善。故翻译为his museum is not well managed, whose exhibits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

高中生物小课题开题报告范文课题名称 物教学中分层教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有效教学的关键是要关注学生发展的自主性,主动性,尊重学生发展的差异性,强调学生发展中的体验与交往过程,使他们成为发展与变化的主体,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 但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接受知识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必然有快慢和成度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教学和辅导,使各类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课堂更加高效。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分层教学: 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 高效课堂: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即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而分层教学有助于教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

尊重差异,有效引导,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与课堂效果的最佳结合,给每个学生成功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有进一步发展的渴望。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研究的主体部分:高一年级二班全体学生 2、解决问题: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与学习效益的矛盾。 3、解决方法和举措 方法:分层教学 举措: 第一阶段:(XX年5月---6月) ①了解差异,分类建组。 在班主任的配合下,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态度、思想动态及学习能力进行了解和掌握。然后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对学习生物课的积极程度把他们分为a、b两组(为隐性分组,学生并不知情)。a组为偏文、b组偏理。 ②针对差异,分类目标。 a组学生主要目标是夯实基础(包括概念、图解、规律等属于识记范畴的内容)。b组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同时适度加强能力的提高(即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迁移)。 第二阶段:(XX年6月--11月) ③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在课堂教学中,主要完成课标要求的基本内容,面对全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一课题名称:《中国古代诗词及现当代诗歌选讲》二课程内容提纲(初稿) (一)先秦两汉诗歌 1 诗歌的起源和本质解说 2 先秦两汉诗歌发展概述 3先秦两汉诗歌选讲 (二)唐宋诗歌 1 唐宋诗歌发展概述 2 唐宋诗歌选讲 (三)唐宋词 1 唐宋词发展概述 2 唐宋词选析 (四)中国古代戏曲 1 中国古代戏曲概述 2 中国古代戏曲选讲 (五)中国现代诗歌 1 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概述 2 中国现代诗歌选讲 (六)中国当代诗歌 1 中国当代诗歌选讲 2 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现状解说

三课程三维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了解诗歌的流派特征和发展情况;通过对中国诗歌发展历程的介绍,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发展有一个史的印象。 2技能目标:掌握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学习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尝试创作诗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诗歌发展史,了解祖国深厚灿烂的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积极借鉴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精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四课程实施计划 1课程目标了解诗歌的基本知识,了解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掌握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学习品味诗歌语言,分析诗歌意象,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通过学习中国诗歌发展史,了解祖国深厚灿烂的文化,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 基本要求学习诗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了解诗歌发展历史;通过诗歌诵读训练,提高诗歌朗诵能力;学习品位诗歌语言和分析诗歌意象、把握诗歌表现手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习诗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高中生物研究性课题报告

社会实践性研究性课题报告 本次在石嘴山市第一中学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生活,在此期间我谦虚诚恳的听取指导老师和学校其他老师的建议,不断的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同时我也根据需要对一中学生的饮食习惯进行了一个调查。 研究课题:一中学生的饮食是否合理 研究原因及目的:中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正处于求知欲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合理的饮食结构和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恰恰是在这个阶段,由于 学习的压力及相关知识的匮乏,导致中学生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食、偏 食、过分节食或暴食,不但损坏了身体,而且降低了学习效率针对这一问 题,我进行了这次调查,我希望调查数据更真实和科学的反映我校学生的 饮食结构和习惯经过归纳分析,探究发生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我们的合 理化建议。 主要流程:1、对一部分同学的饮食进行每日调查 2、找出同学饮食的不合理性 3、查询青少年每日所需的营养 4、根据查询情况,制定一周合理饮食计划 研究过程中具体工作安排: 1、对同学饮食进行调查 2、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3、绘制调查问卷 4、进行调查问卷

5、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 6、对部分调查问题进行分析 注意事项: 1、选择调查对象时,范围要大且具有代表性 2、进行调查时,要做到每日调查。 4、制定调查问卷时,注意问卷范围 3、在制定计划时,要考虑各种营养物质的补充 得出结论:1、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同学中吃零食的现象非常普遍,接受调查的学生70%都吃零食,对此我们建议大家,传统的饮食消费观认为,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食欲,吃零食应更多考虑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零食是可以提供一定的能量和营养素的,但是不如正餐均衡、全面。所以,家长千万不要让用用零食代替正餐,还是应该从一日三餐中获得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实行绿色消费。 2、在当前的消费导向下,对同学们吃零食应更多考虑营养和健康的关系.家长和 同学们在选择零食时应尽量选择营养相对丰富的绿色食品,使同学在享受美食快 乐的同时,又尽可能地能获得均衡的营养,多吃蔬菜。良好的饮食行为不仅有利 于当前的健康,也可能对成年后的一些慢性病预防起到重要的作用。 3、通过调查我发现,一般人早晨都是吃早餐的,这种现象很好。但仍有些同学 可能因为某些原因,有时会忽略了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早餐,然而,不 吃早餐,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坏处: 1)精神难以集中和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经过一晚上的消化前一天所吃的 晚饭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体内血糖指数较低,需要早餐的补充。 2)容易衰老。不吃早餐人就会用体内储存的糖元和蛋白质,时间长了会导致 皮肤干燥和贫血。 3)容易引发肠炎。因为饿的缘故,中午会吃太多,消化系统承受不了,打乱 了它的活动规律。 4)不吃早餐容易发胖。中餐吃的必多,身体消化吸收不好,最容易形成皮下脂肪。

重点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重点高中生物研究性学习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作者:————————————————————————————————日期:

研究性学习报告 学科:生物 课题名称:《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组长: 成员: 指导老师: 日期: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酸奶的制作与作用》

班级:指导老师: 课题组长: 课题成员: 课题的提出: 目前市面上酸奶产品逐渐增多,许多同学也十分喜欢喝酸奶,但关于酸奶的制作过程及作用原理同学们并不十分清楚,为了了解这一制作过程及作用机理及验证各大商家的宣传是否含有虚假成分,提出了这个课题 目的与意义: 一个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作为21世纪的高中生,饮食是我们培养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基础。而酸奶作为同学们日常生活的常饮品,需要对之有充分的了解。 通过这次研究,增加我们的观察能力和收集资料能力,也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用样让同学们注重自己的饮食习惯,加强他们的纪律意识,做一个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 研究内容: 1.酸奶制作的原理2.酸奶制作的过程3.酸奶的营养价值 具 体研 任务 分工 任务责任人任务责任人 开题报告的提出完成报告(输入电脑) 资料的查阅 资料的整理 结题报告 研究方法:√□ 文献法√□ 调查法□ 实验法□制作法√□观察法□其他 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阶段时间(周)主要任务阶段目标

究计划一 2015年4月中旬选题选出合适的课题 二2015年4月下旬开题报告进行答辩 三 2015年5月初至5月上旬实地调查,收集资料进一步熟悉课题 四 2015年5月中旬分析资料初步形成见解 五2015年5月下旬结题报告答辩、展示、评比 活动所需条件(如设备、器材、活动场地、经费及来源等): 需要校计算机房上网查询资料、上图书馆查找资料等 预期成果展示的方式(如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图片资料,摄像资料,模型等): 调研报告,PPT课件,学生政治小论文,照片等 指导老师意见:该组同学从课题的确定,资料的收集以及对开题报告的撰写都很认真细致,各位成员也都能够尽最大的努力完成任务,他们在不同的程度上体会到了收集文献工作的意义,也掌握了收集文献的方法和调查研究的方法。 签名: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