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介与清初理学思想发展

耿介与清初理学思想发展
耿介与清初理学思想发展

耿介与清初理学思想发展

摘要:耿介是明末清初中州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理学家、文学家,因兴复和主持嵩阳书院而闻名。耿介的儒学观经历从尊孔到崇朱的过程,成为程朱理学的忠实捍卫者和传承者。耿介兴复嵩阳书院,以书院为依托,招徒纳贤,传播理学思想,著述理学书籍,广交理学之士,咏诗赋词,笃志于理学研究与践履。他对理学思想的研究、传播和践履大大促进了清初理学思想的发展,在清初中州理学史上写下重要一笔。

关键词:清初中州名儒;耿介;理学思想;发展与传播

一、耿介简介

耿介(1623-1693),清登封人,原名冲壁,字介石,号逸庵,因兴复和主持嵩阳书院而又被称为“嵩阳先生”,著名政治家、教育家、理学家、文学家。耿介的儒学观经历从尊孔到崇朱的过程,成为程朱理学的忠实捍卫者和传承者。仕途失意退隐后,经汤斌介绍,耿介赴苏门拜中州理学名儒孙奇逢为师。学成返乡,与志同道合之士共同兴复嵩阳书院,以书院为依托,著书立说,正式踏上理学探究与传播之路。耿介践履理学精实,与友切磋理学甚切,著述理学书籍甚精,传授理学思想甚广,他的政治生涯、教育生涯、交游、文学创作等行迹均与理学有着某种关联。耿介致力于理学思想研究与发展,直至晚年仍孜孜不倦,为清初理学思想发展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耿介的理学著作有《理学要旨》《孝经易知》《中州道学编》等。他与冉觐祖、李来章被誉为“中州三君子”。2005年,耿介登上登封市十大历史名人榜。

二、耿介对理学要旨的解读

历经三起三落的仕途坎坷后,耿介笃志潜心于圣贤之学,因心折程颢“内主于敬而外行之以恕”[1]1200而自命书斋为“敬恕堂”。因受业于名师孙奇逢,又结识汤斌、窦克勤、张沐、冉觐祖、李来章等理学挚友,耿介在程朱理学方面造诣颇深。耿介目睹嵩阳书院倾废,遂毅然兴复嵩阳书院,倡明理学。

在研究理学过程中,耿介集理学精粹,

————————

基金项目:2017年度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耿介与清初理学思想之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7-ZZJH-401)。

作者简介:王秋霞(1974-),女,山东诸城人,商丘师范学院图书馆馆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河南地方文化。

著成《理学要旨》一书,此书成为研究理学的重要著述。耿介在《理学要旨序》中对“理学”做了具体诠释:“理学之名何也?天命之谓性,性即理也。学而时习之,学也。人性

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理原于天,而必由学。言本体即不离功夫。本体,理也;功夫,学也。凡皆其要也。”[2]序一“识得此理而学之不息,则所谓执中者即此是中,约礼者即此是礼,而致知者致此,诚身者诚此,养性者养此者也。”[2]序二

从《理学要旨序》中所论可见,耿介认为所谓理学,乃经世致用之学。经世致用,乃理学的要旨,理学的精髓。耿介著《理学要旨》一书,旨在传承和传播经世致用之学,治国齐家、修身养性之道。其目的在于“扶植人心,维持世道” [3]458。耿介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尚理学的时代,从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到黎民百姓,无不把理学当做人生修身养性的宝典。清康熙帝认为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为“崇儒重道,成内圣外王之学,有裨政教。”他对学术是否有实用,就极其重视,在上谕中要求嗣后经筵讲章“不得过为溢美之词、虚应故事”,要“有裨实学”。这种态度,就为此后的经筵日讲定下了明理致用的基调。[4]197康熙二十二年,康熙帝与日讲官讨论理学时曰:“日用常行,无非此理。朕见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终日讲理学,而所行之事全与其言悖谬,岂可谓之理学!若口虽不讲,而行事皆与道理吻合,此即真理学也。”[4]198由此可见,清初最高统治者也极其重视经世致用。

三、耿介发展理学思想的社会背景

清初统治者对理学的尊崇是造成理学快速风靡全社会的一个重要诱因。顺治帝、康熙帝先后施行科举制度,提升程朱理学在人们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在较短暂的时间内使理学成为官方思想,学术研究在有限度的范围内呈现出活跃的局面[4]219。康熙帝认为理学是“集大成而继千百年绝传之学”。在他的推崇下,清代的儒学方向从此为之大变,由尊孔转向崇朱,全面走向理学,开创了一个理学的繁荣期。康熙统治的时代,正是程朱理学复兴的时代[4]197。经过康、雍两朝的推行,到乾隆帝时期,清代的理学思想已经完全成熟,并且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乾隆帝“熟读性理诸书,具有较高的儒学修养”[4]219。在清初统治者的引领下,理学思想迅速在人们的意识形态中占据主导地位,理学研究与践履很快遍及全国。

清初的文人学士理所当然地成为理学研究与传播的主力军,耿介便是其中一员。耿介依托嵩阳书院,笃志理学思想研究与传播,培养出一大批理学思想的传承者。耿介门生众多,以河南籍居多,亦有些散布在全国各地,完成学业后,他们将理学精华带回故乡或他们的为官地,使理学思想的受众范围进一步扩大。如耿介所著《孝经易知》成书后,在中州学人中广泛流传,后登封县令张埙回籍江苏又镌版重印,又有耿介门人傅公定在福建重刊。因此是书在吴闽亦有广泛影响。[5]185如耿介一般的达官贵族和士子们孜孜不倦致力于理学研究与发展,成为理学传播的重要媒介。

四、耿介倡明理学之行略

清初是理学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鼎盛期,涌现出一大批理学造诣颇深的理学家,耿介便位列其中。中州又是清初理学思想发展的主要阵地,耿介与中州理学家孙奇逢、冉觐祖、李来章、汤斌、窦克勤等一大批文人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