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上海市八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卷(答案)

2017上海市八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卷(答案)
2017上海市八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卷(答案)

2017上海市八校联考(第二次)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1分)

(2)今之众人,,而耻学于师。( [填作者名]《师说》)(2分)

(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描述孔雀女与凤凰男组合的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C.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D.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当下一些剧组选演员,重视颜值而非演技,你要提醒剧组关注这一问题,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3分)

A.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

胡晓明

①《富川山居图》中有8个人物,分别为士人、渔父、樵子。其实在中国画中,此种分别是不重要的,这都是士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化身

..”。

②富春江文学传统中核心的人物,即严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钓者;而富春江上的钓台,也是历代文本化山水中最重要的钓台。写到富春江的诗歌,几乎没有不写到严子陵和钓台。这不等于说,《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画的就一定是严子陵。中国山水画有渔父樵子,则是极其常见普通的事情;而且,画家写意,绝不可能将山水画中的人物,指实为某某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富春山居图》出现了“渔樵”就是写严子陵的故事。

③但是,有趣的是,黄公望的《画山水诀》,很奇怪地解释了一个有关水的名词:濑。《画山水诀》“画水”云:山下有水潭,谓之濑,画此甚有生意。

⑤因此,换一个角度想,由于富春江严子陵故事的文学影响力太强,黄公望心目中如果反而没有这个文学传统的影响,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不妨认为,《山居图》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二而一,即易于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系;“渔樵”,正是他们共同享有的重要文化符号。因此,很自然,后人在有关《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不约而同地,仿佛解读一样,常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先来看有关《富春大岭图》的题跋,譬如:

黄公手比愚公强,富春移来咫尺长。子陵之居在何处,千载烟云长渺茫。(【明】祝允明《题富春大岭图》)泖塘卜筑严陵客,富春正筑南楼墨。(【清】翁方纲《题富春大岭图》)

⑥再如有关《富春山居图》仿本和黄公望其他作品的题跋:

粉本大痴山,高风子陵里。玉圃积琼葩,不数孤山美。(【清】叶绍本《富春梅隐》,《白鹤山房诗钞》卷十七,清道光七年本)

我们看乾隆在子明卷《富春山居图》上的题跋,也有这样的联想:

自富阳至桐庐,胜甲浙右。子陵高风,与山水同远。丙戊(1766)癸卯(1783)冬初,自盛京谒陵,回跸至夷齐庙,俯仰山川,清风斯在。悠然有会于子陵桐江之间。因书此卷。以志一时。

⑦由此可见,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系,不是我们今天的新发明,古人正是这样鉴画的。伟大的艺术家、普通的诗人、收藏家甚至身为异族统治者的皇帝,都与此一大文化心灵相通。然而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的主流解读却完全撇开了此一传统。

⑧再联想到黄公望的名字,不妨另下一解。一般人都过于相信志书与画史上所说他的父亲“九十得子”,“黄公望子久矣”,以得名。然而,班固《汉书》颜师古注云:

师古曰:望,谓太公望,即吕尚也。钓于渭水。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得非龙、非螭、非豹、非羆,乃帝王之辅。果遇吕尚于渭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班固《汉书》卷一百上)

⑨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典故,黄公望的父亲为他取名,不可能不知。为什么志书与画史皆不提?细思之,太公望著《六韬》,“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史记》);又,太公望不是一般的帝王师,而是助文武夺取天下的人物,此种身份,恐怕完全不合于蒙元统治时期的一般汉族读书士子之人生规划,或因此而易于遭忌受害,故一般人缄口不提,或代以九十老夫之说,就合理自然了。然而,黄公望之得名,其父必知《汉书》此典,因而赋此名也必有重大期望,则是可能肯定的。而公望一生,亦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为崇尚离心之钓者,决然在《山居图》中,借渔人开头与结尾都循环而行,自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或不是偶然。

(有删减)【注】①严光,字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帮助刘秀起兵,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黄公望,元代画家,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

3.第①段中加点的“化身”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4.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严光是富春江文学的代表人物。

B.“钓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贤者渴望被赏识的心理。

C.“文本化山水”是指诗意的山水。

D.富春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严光的故事。

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2分)

①毕竟,这个水名太有名了。

②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严陵濑、子陵濑、七里濑。

③江南的水名,有很丰富的名词,但黄公望其他什么都没有说。

④而且,“画水”一共只有两条,这句话就占了一条。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6.简析第⑤⑥段引用题跋的作用。(4分)

7.下列说法与文意相一致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山水画中“渔樵”意象必不可少。

B.中国山水画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中的“渔樵”是“二而一”的关系。

C.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对《富春山居图》的主流解读忽视了富春江文学传统这一视角。

D.志书与画史都不提“黄公望”名字与“太公望”典故的关系,是因为作者怕遭忌受害。

8.根据文意,概括《富春山居图》中“渔樵”意象的象征意义。(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6分)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③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

舍是我的外婆家。

④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⑤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⑥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⑦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⑧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⑨我究竟来自何方?

⑩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有删减)9.从景物描写的角度鉴赏第④段画线句。(4分)

10.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1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故乡在远方”的含义。(4分)

12.以第⑩?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十年三月,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的“八司马”中的五人再遭贬谪,“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②乱飐(zhǎn):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的香草。

13.与柳宗元同属中唐的诗人是()。(1分)

A.李商隐

B.杜甫

C.杨炯

D.白居易

14.下列诗句与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感物起兴写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B.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②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③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④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⑤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⑥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选自《宋史?曹彬列传》)【注】①觌,相见。

16.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2)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

17.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1)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A.预备

B.事先

C.参加

D.安乐

(2)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

A.无品

B.非凡品位

C.最高官位

D.最高品类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初,彬之.总师也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

20.第④段中“彬忽称疾不视事”意在。(2分)

21.第⑤段写道“美窃式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题。(12分)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②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③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②。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④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有删减)【注】①荼蓼:指野苦菜。②藋(diào):野草。

22.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其下惟白云”的表达效果。(2分)

23.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匡山的植物被山中甘而善苦的北风吹刮,因而味道是苦的。

B.山中野蜂所酿之蜜味苦,但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C.剑溪水中的鱼喜欢吹沙,味道苦有点微辣,可以醒酒。

D.作者目之所见,口之所食,足之所至,心之所想,无一不“苦”。

24.第②段画线句表现了。(2分)

25.下列句子与本文思想不相符的一项是()。(2分)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则何适而非快?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6.简析第③段写膏粱之子的用意。(4分)

三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波创业浪潮袭来,在成千上万的创业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奇葩项目。“代人读书”,为企业家和高管挑书、看书、划重点;“包月内裤”,为中等收入、不愿为购物花费时间的男性包月送内裤;“互联网+殡葬”除了能在网上买墓地,还提供心理干预、太空葬礼、生前告别会等服务;“呼死你”,利用通讯费用低廉的网络电话,对骚扰者实施精准的“手机轰炸”……很多投资机构对奇葩创业项目避之不及,但一些大胆的投资者还是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间。

语文试卷(答案版)

一积累运用(10分)

1.按题目要求填空。(5分)

(1)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月夜》)(1分)

(2)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韩愈[填作者名]《师说》)(2分)

(3)陆游《书愤》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的诗句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2分)

2.按题目要求选择。(5分)

(1)描述孔雀女与凤凰男组合的诗,恰当的一项是( B )。(2分)

A.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B.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C.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D.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2)当下一些剧组选演员,重视颜值而非演技,你要提醒剧组关注这一问题,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 )。(3分)

A.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

B.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

C.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无疑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D.只关注演员的颜值而忽视他们的演技,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

二阅读(70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3~8题(16分)

《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意象

胡晓明

①《富川山居图》中有8个人物,分别为士人、渔父、樵子。其实在中国画中,此种分别是不重要的,这都是士人在不同生命阶段的“化身

..”。

②富春江文学传统中核心的人物,即严光,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钓者;而富春江上的钓台,也是历代文本化山水中最重要的钓台。写到富春江的诗歌,几乎没有不写到严子陵和钓台。这不等于说,《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画的就一定是严子陵。中国山水画有渔父樵子,则是极其常见普通的事情;而且,画家写意,绝不可能将山水画中的人物,指实为某某人。因此,不能简单认为,《富春山居图》出现了“渔樵”就是写严子陵的故事。

③但是,有趣的是,黄公望的《画山水诀》,很奇怪地解释了一个有关水的名词:濑。《画山水诀》“画水”云:山下有水潭,谓之濑,画此甚有生意。

⑤因此,换一个角度想,由于富春江严子陵故事的文学影响力太强,黄公望心目中如果反而没有这个文学传统的影响,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们不妨认为,《山居图》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二而一,即易于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系;“渔樵”,正是他们共同享有的重要文化符号。因此,很自然,后人在有关《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不约而同地,仿佛解读一样,常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先来看有关《富春大岭图》的题跋,譬如:

黄公手比愚公强,富春移来咫尺长。子陵之居在何处,千载烟云长渺茫。(【明】祝允明《题富春大岭图》)泖塘卜筑严陵客,富春正筑南楼墨。(【清】翁方纲《题富春大岭图》)

⑥再如有关《富春山居图》仿本和黄公望其他作品的题跋:

粉本大痴山,高风子陵里。玉圃积琼葩,不数孤山美。(【清】叶绍本《富春梅隐》,《白鹤山房诗钞》卷十

七,清道光七年本)

我们看乾隆在子明卷《富春山居图》上的题跋,也有这样的联想:

自富阳至桐庐,胜甲浙右。子陵高风,与山水同远。丙戊(1766)癸卯(1783)冬初,自盛京谒陵,回跸至夷齐庙,俯仰山川,清风斯在。悠然有会于子陵桐江之间。因书此卷。以志一时。

⑦由此可见,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系,不是我们今天的新发明,古人正是这样鉴画的。伟大的艺术家、普通的诗人、收藏家甚至身为异族统治者的皇帝,都与此一大文化心灵相通。然而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的主流解读却完全撇开了此一传统。

⑧再联想到黄公望的名字,不妨另下一解。一般人都过于相信志书与画史上所说他的父亲“九十得子”,“黄公望子久矣”,以得名。然而,班固《汉书》颜师古注云:

师古曰:望,谓太公望,即吕尚也。钓于渭水。文王将出猎,卜之,曰:所得非龙、非螭、非豹、非羆,乃帝王之辅。果遇吕尚于渭阳,与语,大悦,曰: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号曰太公望。(班固《汉书》卷一百上)

⑨这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典故,黄公望的父亲为他取名,不可能不知。为什么志书与画史皆不提?细思之,太公望著《六韬》,“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史记》);又,太公望不是一般的帝王师,而是助文武夺取天下的人物,此种身份,恐怕完全不合于蒙元统治时期的一般汉族读书士子之人生规划,或因此而易于遭忌受害,故一般人缄口不提,或代以九十老夫之说,就合理自然了。然而,黄公望之得名,其父必知《汉书》此典,因而赋此名也必有重大期望,则是可能肯定的。而公望一生,亦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为崇尚离心之钓者,决然在《山居图》中,借渔人开头与结尾都循环而行,自成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这或不是偶然。

(有删减)【注】①严光,字子陵。与东汉光武帝刘秀同学,亦为好友。帮助刘秀起兵,刘秀即位后,多次延聘严光,但他隐姓埋名,退居富春山。②黄公望,元代画家,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

3.第①段中加点的“化身”在文中的意思是形象、身份定位、角色。(2分)

4.对第②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2分)

A.严光是富春江文学的代表人物。

B.“钓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贤者渴望被赏识的心理。

C.“文本化山水”是指诗意的山水。

D.富春江文学作品中常常出现严光的故事。

5.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④段横线上,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C )。(2分)

①毕竟,这个水名太有名了。

②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严陵濑、子陵濑、七里濑。

③江南的水名,有很丰富的名词,但黄公望其他什么都没有说。

④而且,“画水”一共只有两条,这句话就占了一条。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6.简析第⑤⑥段引用题跋的作用。(4分)

引用《富春山居图》的题跋中常提到严子陵及其相关的辞语,说明《富春山居图》中的“渔樵”和“文本化山水”富春江中的“渔樵”是相互指涉、相互联想的关系。借助各类人的题跋,引出下文观点(将《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文学传统相联系是鉴赏《富春山居图》的传统),引用的题跋具体典型,很有说服力。

7.下列说法与文意相一致的一项是( C )。(3分)

A.中国山水画中“渔樵”意象必不可少。

B.中国山水画中的“渔樵”与“文本化山水”中的“渔樵”是“二而一”的关系。

C.现代艺术史家与收藏界对《富春山居图》的主流解读忽视了富春江文学传统这一视角。

D.志书与画史都不提“黄公望”名字与“太公望”典故的关系,是因为作者怕遭忌受害。

8.根据文意,概括《富春山居图》中“渔樵”意象的象征意义。(3分)

象征隐者;象征严子陵这一富春江文学传统中的典型隐者(象征如严子陵一样的隐者);象征画家“从辅佐帝王之钓者,转而为崇尚离心之钓者”的人生追求。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6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9~12题。(16分)

故乡在远方

张抗抗

①我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

②几十年来,我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走过田野、穿过城市,我到过许多许多地方。

③19岁那年我离开了杭州城。水光潋滟、山色空濛的西子湖畔是我的出生地。离杭州100里水路的江南小镇洛舍是我的外婆家。

④然而,我只是杭州的一个过客,我的祖籍在广东新会。我长到30岁时,才同我的父母一起回过广东老家。老家有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和神秘幽静的榕树岛,夕阳西下时,我看见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急急盘旋回巢,巨大的榕树林上空遮天蔽日,鸟声盈盈。那就是闻名于世的小鸟天堂。新会县世为葵乡,小河碧绿的水波上,一串串细长的小船满载清香弥漫的葵叶,沉甸甸贴水而行,悠悠远去……

⑤但老家于我,却已无故园的感觉。没有一个人认识我,我也并不真正认识一个人。我甚至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我和我早年离家的父亲,犹如被放逐的弃儿,在陌生的乡音里,茫然寻找辨别着这块土地残留给自己的根性。

⑥暑假寒假,坐小火轮去洛舍镇外婆家。镇东头有一座大石桥,夏天时许多光屁股的孩子从桥墩上往河里跳水,那小河连着烟波浩淼的洛舍洋,我曾经在桥下淘米,竹编的淘箩湿淋淋从水里拎起,珍珠般的白米上扑扑蹦跳着一条小鱼儿……

⑦而外婆早已过世了。外婆走时就带走了故乡。其实外婆外公也不是地道的浙江人氏。听说外婆的祖上是江苏丹阳人,不知何年移来德清洛舍;又听说洛舍其名是早年此地曾有一支移民来自洛阳,洛阳人之舍,谓之洛舍。由此看来,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我魂牵梦系的江南小镇,又何为我的故乡?

⑧所以对于我从小出生长大的杭州城,便有了一种隐隐的隔膜和猜疑。自然,我喜欢西湖的柔和淡泊,喜欢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喜欢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但它们只是我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我欣赏它们赞美它们但它们不属于我。每次我回杭州探望父母,在嘈杂喧闹的街巷里,自己身上那种从遥远的异地带来的“生人味”,总使我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⑨我究竟来自何方?

⑩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着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想起笼罩在雾霭中的幽蓝色的小兴安岭群山。踏着没膝深的雪地进山去,灌木林里尚未封冻的山泉一路叮咚欢歌,偶有暖泉顺坡溢流,便把低洼地的塔头墩子水晶一般封存,可窥见冰层下碧玉般的青草。山里无风的日子,静谧的柞树林中轻轻慢慢地飘着小清雪,落在头巾上,不化,一会儿就亮晶晶地披了一肩,是雪女王送你的礼物。若闭上眼睛,能听见雪花亲吻着树叶的声音。那是我21岁的生命中,第一次发现原来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声声有情。

?那时住帐篷,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时时还夹着山脚下传来的咔咔冰崩声……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坡上的林梢一抹玫瑰红,淡紫色的炊烟缠绵缭绕,门前的白雪地上,又印上了夜里悄悄来过的不知名的小动物一条条丝带般的脚印儿,细细辨认,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清晰又杂乱地蜿蜒于雪原,消失于密林深处……

?我19岁便离开了我的出生地杭州城,走向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

?那时我曾日夜思念我的西湖,我的故园在温暖的南方。

?但现在我知道,我已没有了故乡。我们总是在走,一边走一边播撒着全世界都能生长的种子。我们随遇而安、落地生根;既来则定、四海为家。我们像一群新时代的游牧民族,一群永无归宿的流浪移民。也许我走过了太多的地方,我已有了太多的第二故乡。

?然而在城市闷热窒息的夏日里,我仍时时想起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那里的一切粗犷而质朴。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起来。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

(有删减)9.从景物描写的角度鉴赏第④段画线句。(4分)

画线句从视觉(色彩)、听觉(声音)、嗅觉(清香)的角度(或动静结合的角度)描写“老家”景色: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岛,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盈盈鸟声、阵阵葵花香,渲染出宁静诗意的氛围,表现

出作者对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的赞叹。

10.分析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第⑨段“我究竟来自何方?”用疑问语气(或单句独立成段)强烈表达出“我”对故乡的陌生感,承接上文“我”对故乡的陌生、茫然、隔膜与格格不入的感觉,引出下文寻觅、创造第二故乡一一精神家园的感悟(或推进文意;寻觅、创造第二故乡一一精神家园的感悟)。

11.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故乡在远方”的含义。(4分)

故乡不仅是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自己的出生地,还是自己曾经留下奋斗足迹的地方,更是自己在不断寻觅、创造着的能让人心灵安宁净化的精神家园。追求精神家园的脚步不会停止,更丰富的故乡——精神家园永远在远方。12.以第⑩?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4分)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如“碧玉般的青草”,“落雪有声,如桑蚕啜叶,婴童吮乳”,“炉筒一夜夜燃着粗壮的大木棒,隆隆如森林火车如林场的牵引拖拉机轰响。”,小动物的“脚印儿”“如梅花如柳梢亦如一个个问号”,贴切而富创造性;拟人如“山泉一路叮咚欢歌”,“雪花亲吻着树叶”,“山林里的早晨宁静而妩媚”等,生动而富形象性。多处运用叠词,如“轻轻慢慢”“亮晶晶”“一夜夜”“隆隆”“咔咔”“悄悄”“一条条”“细细”“一个个”,精妙和谐富有音韵美。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表现了作者对北大荒经历的青春岁月有着无比亲切的感觉与怀念。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①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②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③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注】①元和十年三月,因“永贞革新”失败而被贬的“八司马”中的五人再遭贬谪,“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②乱飐(zhǎn):吹动。③薜荔,一种蔓生的香草。

13.与柳宗元同属中唐的诗人是( D )。(1分)

A.李商隐

B.杜甫

C.杨炯

D.白居易

14.下列诗句与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感物起兴写法相同的一项是( A )。(2分)

A.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B.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D.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5.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颔联和颈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5分)

这两联融情于景。颔联写近景,描写风急雨骤的景象,急风吹动水中的芙蓉,密雨斜侵着覆墙的薜荔,作者借美好芳洁的芙蓉、薜荔被吹风雨打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熬过了十年永州贬谪之苦后再次被贬的深痛与哀怨;颈联写远景,仰视则见重岭密林遮断了向千里外眺望彰汀封连好友的眼睛,俯察则见江流曲折好似九回之肠,作者借景抒情,表现了思念好友、关怀好友处境但望而不见的惆怅之情。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6~21题。(18分)

①曹彬字国华,真定灵寿人。彬始生周岁,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观其所取。彬左手持干戈,右手取俎豆,斯须取一印,他无所视,人皆异之。

②五年,使吴越,致命讫即还。私觌①之礼,一无所受。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至于数四,彬犹不受。既而曰:“吾终拒之,是近名也。”遂受而籍之以归,悉上送官。

③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建隆二年,自平阳召归,谓曰:“我畴昔常欲亲汝,汝何故疏我?”彬顿首谢曰:“臣为周室亲,复忝内职,靖恭守位,犹恐获过,安敢妄有交结?”

④七年,伐江南。长围中,彬每缓师,冀李煜归服。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诸将皆来问疾。彬曰:“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诸将许诺。明日,稍愈。又明日,城陷。煜与其臣百余人诣军门请罪,彬慰安之,待以宾礼,请煜入宫治装,彬以数骑待宫门外,左右密谓彬曰:“煜入或不测,奈何?”彬笑曰:“煜素懦无断,必不能自引决。”煜之君臣,卒赖保全。

⑤初,彬之总师也,太祖谓曰:“俟克李煜,当以卿为使相。”副帅潘美预以为贺。彬曰:“不然。夫是行也,仗天威,遵庙谟,乃能成事,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美曰:“何谓也?”彬曰:“太原未平尔。”及还,献俘。上谓曰:“本授卿使相,然刘继元未下,姑少待之。”既闻此语,美窃视彬微笑。上觉,遽诘所以,美不敢隐,遂以实对。上亦大笑,乃赐彬钱二十万。彬退曰:“人生何必使相,好官亦不过多得钱尔。”

⑥咸平二年,被疾。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仍赐白金万两。六月薨,年六十九。上临哭之恸。

(选自《宋史?曹彬列传》)【注】①觌,相见。

18.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吴越人以轻舟追遗.之(赠送、馈赠、送)

(2)城垂.克,彬忽称疾不视事(将近、将要、将)

19.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分)

(2)副帅潘美预.以为贺( B )

A.预备

B.事先

C.参加

D.安乐

(2)吾何功哉,况使相极品.乎( C )

A.无品

B.非凡品位

C.最高官位

D.最高品类

1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B )。(2分)

A.父母以百玩之具罗于.席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B.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初,彬之.总师也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D.上趣驾临问,手为.和药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19.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6分)

初,太祖典禁旅,彬中立不倚,非公事未尝造门,群居燕会,亦所罕预,由是器重焉。

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保持中立不依靠他,除非公事不到太祖那里去。大家聚会酒宴,他也很少参与,因此(太祖)更加器重他(因此更加受到器重/被太祖器重)。

20.第④段中“彬忽称疾不视事”意在要求部下破城后不妄杀一人。(2分)

21.第⑤段写道“美窃式彬微笑”、“上亦大笑”,请分别简述两处“笑”的缘由。(4分)

曹彬已经料到太祖不会兑现许诺,甚至预见到太祖要说的理由,潘美的会心一笑,表达了对曹彬的钦佩。太祖被臣下猜透了心思,大笑中含有自嘲和对曹彬的赏识。

【译文】曹彬,字国华,周岁时,父母把许多玩具放在席子上,看他拿什么东西。他左手拿刀枪之类的玩具,右手拿俎、豆之类的食器,一会儿拿了一枚印章,其他的都不看,人们都认为他与众不同。

显德五年,出使吴越,到使命完成就立即还朝。私见的礼物,一无所受。吴越人用小船追来送礼给他,三番五次,还是不接受。不久又说:“对吴越人一直拒绝,就有点近乎沽名钓誉了。”最终还是接受了,登记清楚后拿回来,全部交给官府。早先,太祖掌管禁军,曹彬并不依仗这种关系,除非公事不去太祖那里。大家聚会酒宴他也很少参与,因此更加受到器重。建隆二年,太祖把他从平阳召回,和他说:“我过去一直想亲近你,你为什么疏远我?”曹彬磕头道歉说:“我作为周王室亲属,又忝列宫内职务,谨慎做好自己的事还唯恐有过错,哪里敢多结交?”

七年(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将讨伐江南。长围中,曹彬经常放缓了进攻的节奏,希望李煜降服。城将被攻克时,曹彬忽然称病不管事,诸将领都来探视病情。曹彬说:“我的病不是药物能治好的,只须各位真心实意发誓,在攻下城池的那一天,不乱杀一人,那么我的病就自然好了。”众将领应承,一起焚香发誓。第二日,病情逐渐好转。再下一天日,城池被攻破。

起初,宋太祖对曹彬说:“等到打败李煜,应当让做宰相。”副帅潘美预先祝贺他。曹彬说:“不会这样,这次

征讨,依仗天威,遵照皇上的妙计,才能取得胜利,我有什么功劳呢,何况宰相是多么重要的位置啊!”潘美说:“为什么这样说呢?”曹彬说:“太原还没有平定(尔:句末表示肯定语气)。”等到得胜回朝,献上俘虏。皇上对曹彬说:“本来应授予你宰相职位,然而刘继元还没有打败,姑且等一下吧。”听到这句话后,潘美暗地里看着曹彬笑。皇上发现了,立即问什么原因,潘美不敢隐瞒,于是据实回答。皇上也大笑,于是赐给曹彬二十万钱。曹彬退朝后说:“人生何必一定要做宰相,好官也不过是多得几个钱罢了。”

咸平二年,曹彬病倒,皇帝驾临亲手为他调药,又赐给他一万两白金。六月去世,时年69岁。皇帝亲临大声痛哭。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题。(12分)

苦斋记

(明)刘基

①苦斋者,章溢先生隐居之室也。室十有二楹,覆之以茅,在匡山之巅。匡山,在处之龙泉县西南二百里,剑溪之水出焉。山四面峭壁拔起,岩崿皆苍石,岸外而臼中。其下惟白云,其上多北风。风从北来者,大率不能甘而善苦。故植物中之,其味皆苦;而物性之苦者,亦乐生焉。于是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之木,黄连、苦杕、亭历、苦参、钩夭之草,地黄、游冬、葴、芑之菜,槠、栎、草斗之实,楛竹之笋,莫不族布而罗生焉。野蜂巢其间,采花髓作蜜,味亦苦。山中方言谓之“黄杜”,初食颇苦难,久则弥觉其甘,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其槚茶亦苦于常茶。其泄水皆啮石出,其源沸沸汩汩,瀄滵曲折,注入大谷。其中多斑文小鱼,状如吹沙,味苦而微辛,食之可以清酒。

②山去人稍远,惟先生乐游,而从者多艰其昏晨之往来,故遂择其洼而室焉。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间则蹑屐登崖,倚修木而啸,或降而临清泠。樵歌出林,则拊石而和之,人莫知其乐也。

③先生之言曰:“乐与苦,相为倚伏者也。人知乐之为乐,而不知苦之为乐;人知乐其乐,而不知苦生于乐。则乐与苦,相去能几何哉!今夫膏粱之子,燕坐于华堂之上,口不尝荼蓼①之味,身不历农亩之劳,寝必重褥,食必珍美,出入必舆隶,是人之所谓乐也。一旦运穷福艾,颠沛生于不测,而不知醉醇饫肥之肠,不可以实疏粝;藉柔覆温之躯,不可以御蓬藋②。虽欲效野夫贱隶,跼跳窜伏,偷性命于榛莽而不可得,庸非昔日之乐为今日之苦也耶?彼之苦,吾之乐;而彼之乐,吾之苦也。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毋亦犹是也夫?”

④刘子闻而悟之,名其室曰“苦斋”,作《苦斋记》。

(有删减)【注】①荼蓼:指野苦菜。②藋(diào):野草。

22.简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其下惟白云”的表达效果。(2分)

这句话描写了白云绕山的情状,衬托出匡山之高。

23.下列对第①段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2分)

A.匡山的植物被山中甘而善苦的北风吹刮,因而味道是苦的。

B.山中野蜂所酿之蜜味苦,但能“已积热,除烦渴之疾”。

C.剑溪水中的鱼喜欢吹沙,味道苦有点微辣,可以醒酒。

D.作者目之所见,口之所食,足之所至,心之所想,无一不“苦”。

24.第②段画线句表现了先生登山临水,与樵歌相和答的自得(或自适;安贫乐道之情)。(2分)

25.下列句子与本文思想不相符的一项是( D )。(2分)

A.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B.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则何适而非快?

C.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7.简析第③段写膏粱之子的用意。(4分)

膏粱之子富贵时住华屋、睡厚褥、吃珍馐美食,出则仆役相拥,不历农耕辛劳,而一旦运穷福艾遭遇不测,他们不适应粗食劣物,缺乏生存能力。通过举例,具体阐发了“乐与苦,相为倚伏”的哲理;借批评膏粱之子只图安逸享乐赞扬了苦斋主人苦中求乐、恬然自安的宽敞襟怀(或寄托了苦斋主人安贫乐道的情怀)。

【译文】苦斋,是章溢先生的隐居之所。房舍有十二间,上覆茅草,建在匡山峰顶。匡山在处州龙泉县西南二百里的地方,剑溪发源在此山。山的四面峭壁拔起,崖石都是青色的,外围高而中间低。山下白云缭绕,山上北风呼啸。从北方吹来的风,大多苦涩,不能甘美。因此被风吹拂过的植物,它们的味道也都是苦涩的。而那些物性苦涩的植物,也适宜在这里生长。在这里,鲜支、黄檗、苦楝、侧柏一类的苦树,黄连、亭历、苦参、钩夭一类的苦草,地黄、游冬、葴芑一类的苦菜,槠、栎、草斗等结的苦果,苦竹的苦笋,同类的植物无不到处分布,罗列生长。野蜂筑巢在其间,采花酿蜜,蜜味也是极苦的。山中土语,称此蜜为“黄杜”。开始吃的时候,感到很苦涩难以下咽,时间长了却倍觉甘甜,能治愈积热,消除燥热心烦的疾病。这里的茶叶也比一般的茶苦得多。山泉从石缝间穿石而出,泉眼腾涌,发出汩汩水声,泉水湍急曲折,直下山谷。泉水中有许多花纹小鱼,模样很像吹沙鱼,味苦而微含辛辣,吃了能醒酒。

匡山离人居住的地方很远,只有先生乐意游赏,而跟随他的人大多觉得早出晚归非常艰苦,于是(先生)就选择山中洼地在那里筑室居住。(他)带领几个小童,扫除落下的笋壳来种植粟米和豆类作物,吃那些草木初生的嫩芽。闲暇时就踏着草鞋登上山崖,靠着挺拔的树木放声长啸,有时下到清冷的溪边,(在那里)听到樵歌从林中飞出,就拍打着岩石和着歌唱,旁人不懂得先生的乐趣。

章溢先生说:“乐与苦,是相互依存的。常人知道以乐为乐,却不知苦也能为乐;常人懂得享受自己的快乐,却不懂得痛苦是从快乐中产生的。如此说来,乐与苦相距能有多远呢!今有富贵子弟,在华美的厅堂上安坐,口中没有品尝野菜的苦涩,身子没有经历农耕的辛劳,睡觉一定要厚的被褥,吃饭一定要珍馐美食,外出一定要仆役相拥,这是常人所说的快乐。一旦他们的好运到头福气停止,灾难降于不测之时,却不知他们醉于醇酒饱于肥肉的肚肠已不可以充填粗劣的食物,他们习惯柔软衣被的身躯已不可以穿盖蓬草编织的衣物。即使想效仿山野农夫和卑微的仆役,在丛生的野草中苟且偷生也不可能得到,难道不是昔日的快乐酿成了今日的痛苦吗?他们的苦,是我的乐;而他们的乐,是我的苦。我听说井因水甜总被淘干,李因味苦才得久存。夫差因酗酒亡国,而勾践因尝胆兴邦,不也还是这个道理吗?”

刘某听完这番话悟出了许多,便为他的房子取名为苦斋,并写了《苦斋记》。

三写作(70分)

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波创业浪潮袭来,在成千上万的创业项目中,出现了一些奇葩项目。“代人读书”,为企业家和高管挑书、看书、划重点;“包月内裤”,为中等收入、不愿为购物花费时间的男性包月送内裤;“互联网+殡葬”除了能在网上买墓地,还提供心理干预、太空葬礼、生前告别会等服务;“呼死你”,利用通讯费用低廉的网络电话,对骚扰者实施精准的“手机轰炸”……很多投资机构对奇葩创业项目避之不及,但一些大胆的投资者还是愿意小试牛刀,为奇葩项目留出等待的空间。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份)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

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2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3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1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C.第○2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五篇】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五篇】 导读:本文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范文【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第一篇:我身边的正能量】阳光斜射入公交车上的玻璃窗,折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斑笼罩着那个身影,随着公交车的渐渐远去,身影越来越来淡薄、模糊,静谧的光晕却是那么清晰明亮…… 寒冬,滴水成冰。 我站在公交车站牌旁,裹着厚厚的衣服。周围的植被晦暗的绿,似蒙着一层厚厚灰尘,没有阳光。许是因为冬日的缘故,那么了无生气。空气似乎冻结了似的,让人喘不过气来。人群不时中不时传来抱怨的低语声。 “哗——”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伴随着一声“嘭——”丢弃在马路中央的塑料袋飞舞起来,随即缓缓落下,落到离人行横道1米开外处。人群一阵*动,我四处张望一下,没有人去捡起,我犹豫了一下,不忍把手从热热的口袋中拿出,便也随大流的站着没动。几分钟后,“哗——”又是一辆汽车疾驰而过,伴随着相似的一声“嘭——”的一声塑料袋又飞舞起来,被风一吹,与站牌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并又吹回了马路中央处。 没有人去捡起。 几分钟后,“嗒嗒嗒清脆悦耳的脚步声在萧索的冬日大街上显得格外刺耳。她扎着松松的马尾辫,身着浅橄榄绿色的毛呢大衣,很鲜

亮的颜色,让人心很明亮。很普通的样貌。她站在马路旁微微颔首,打量了一下路两边,瞅准一个没车的空,迅速的跑到马路中央,毫不犹豫的把手从口袋中拿出,手立刻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她却神色依然丝毫未变,弯腰捡起塑料袋,又轻巧灵动的回到马路旁。动作快捷熟悉,像是重复过许多次一样。她将塑料袋扔进垃圾桶的可回收一栏。这一举动引来了人群的目光,她的神色却依旧。人群又一阵悉悉索索。我的脸也烧红了。 “吱——”伴着刹车声,公交车来了,我匆匆上了车,脑海里始终回想着她的那个身影。 我站在公交车上,望向正在等车的密密匝匝的人群,她站在人群中,很普通的样子,没有一丝不同寻常的色彩,那么平凡,几乎辨别不出她的样子。却——又那么与众不同。 随着公交车的渐渐远去,人群间渐渐成了一个小点,可我眼中却只看见她捡塑料袋的身影 空气似乎流动了起来,弥漫着一股正能量,呼吸也渐渐地不那么急促了。 阳光真好。 我身边的正能量 阳光斜射入公交车上的玻璃窗,折射出星星点点的光斑笼罩着那个身影,随着公交车的渐渐远去,身影越来越来淡薄、模糊,静谧的光晕却是那么清晰明亮…… 寒冬,滴水成冰。

2017年上海中考数学一模压轴25题

25.(12分)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 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 (1)试根据图(2)求0<t≤5时,△BPQ的面积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求出线段BC、BE、ED的长度; (3)当t为多少秒时,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E相似; (4)如图(3)过E作EF⊥BC于F,△BEF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果△BEF中E、F的对应点H、I恰好和射线BE、CD的交点G在一条直线,求此时C、I两点之间的距离.

25.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BC=8,cot∠BAC=,点D在边BC上(不与点B、C重合),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DAE=∠BAC,点F 在线段AE上,∠ACF=∠B.设BD=x. (1)若点F恰好是AE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 (2)若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 (3)当△ADE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D的长.

25.(14分)如图,△ABC边AB上点D、E(不与点A、B重合),满足∠DCE=∠ABC,∠ACB=90°,AC=3,BC=4; (1)当CD⊥AB时,求线段BE的长; (2)当△C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AD的长; (3)设AD=x,BE=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上海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2)鼠何名.老虫

2015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卖炭翁》) 2. 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 5. 山水之乐,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___(人名) 水波不兴 兴:___[来源:Z_xx_https://www.360docs.net/doc/ca4906650.html,]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___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

2017届上海市普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届普陀区初三一模 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回看射雕处,。《观猎》 2、,一点飞鸿影下。《天净沙·秋》 3、关河梦断何处,。《诉衷情》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沙鸥翔集,。《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6、“晴岚”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7、下列理解错误的是(2分) A.这首小令描绘了江南水仙的美景。 B.“芰荷丛”营造了淡淡的秋之意。 C.江南人家身处秀丽之景生活富足。 D.最后一句以抒情结尾,直抒胸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文中“醉翁”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10、从“”一句可见作者不胜酒力,但其将“”寄托在酒中,表明其“乐”中带有淡淡的忧思。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4题(13分) 仕数不遇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①,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②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注】①遇:获得机会。②武力:指武艺、兵法。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4分) (1)吾更为武()(2)武主又亡() 12、翻译画线句。

2017中考满分作文八篇

感恩的心 七年级一班宁强 “爸爸、妈妈”,多么熟悉的字眼啊!他们给予我们生命,而我们做儿女的却不知道珍惜这份感情。 虽然,他们有时会误解我们,但这也是为我们好。相反,我认为那些溺爱儿女的父母,反而会害了自己的儿女。 也许家中的一场小风波会让你伤心、难过,甚至不安宁。但谁家又没有一本难念的经呢? 爸爸妈妈抚养我们,不只是为了尽到做父母的责任,还为了让我们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我们身上。 可是我们是怎么做的呢?想方设法地骗父母,甚至骗他们的钱。可是我们想过没有,那些钱都是父母辛勤劳动换来的,都是父母省吃俭用省下来的。 父母就像砖头和瓦片,他们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的港湾——家。当你遇到危险困惑时,第一想到的是回家,回到父母的身边。我们就像一条条小船,一旦离开了这个港湾,我们便会迷失方向。 冬天,是谁关切地问我们冷不冷?是谁在变天时为我们送来了棉衣?是谁为我们缝补衣服?是谁帮助我们安装取暖炉? 夏天,是谁帮助我们修电扇?是谁帮助我们捉知了?是谁带我们去放风筝? 总之,他们为了我们能付出一切,可是,我们又给予了他们什么呢?是优异的学习成绩?还是比赛的名次?

或许父母的一些习惯会令你讨厌,例如:抽烟、喝酒、打麻将。只要你耐心地跟父母谈谈,特别是从对子女的影响的角度谈,他们会改掉的。 也许有些父母在你生日或节日时,没送你漂亮的礼物而让你感到闷闷不乐,但从另一方面想一想,父母给予了你生命,使你来到这么一个五彩斑斓、绚丽多彩的世界,让你在这个广阔无边的世界里,像一只雄鹰一样展翅翱翔,你应该心满意足了吧。 我想对父母说: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不知道身在何处;没有你们,我甚至无法生存! 啊!让我们抱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抚养我们这么多年,感谢父母一直在身后默默地支持我们、鼓励我们,感谢父母一直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 或许他们对你的爱你不能一下子体会到,但只要你细细地品味,你会感觉到很温暖。 让我们用一束鲜花、一张奖状、一份奖品去感谢父母、报答父母、慰劳父母吧! 让我们用掌声、欢笑去感激父母吧! 精选2017中考满分作文 (一)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满分作文 给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语文试卷 第1页(共14页) 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6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 (《雨晴》) 2.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劳其筋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 (《过零丁洋》) 5.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 (《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和_________。(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 ) A .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 .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 .第②段叙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 .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 ,灭烛就寝,忽碗碟砉② 然有声。余问故,阍③ 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嗟!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 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耳者不少矣。 [注]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 ā):象声词。③阍(h ūn ):守门的人。④良:很。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8届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初三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018年1 月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当年万里觅封侯,。(《诉衷情》) 2.,此日中流自在行。(《观书有感(其二)》) 3.,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一狼洞其中,。(《狼》) 5.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6.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曲作者为元代杂剧家白朴 B.本曲题目为“天净沙·秋” C.本曲被誉为“秋思之祖” D.本曲被视为“元人小令最佳” 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本曲通过对十二种景物的描绘,含蓄地表达作者情感变化过程。 B.本曲描写景物既有动景又有静景,可谓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C. 本曲描写景物由远及近,通过视角的变化,多层次地铺排秋意。 D. 本曲一扫传统诗词悲秋格局,展现了秋日璀璨斑斓的丰富色调。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 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 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本文作者是时期著名诗人。(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文主要从桃花源的、物质富足、等来表现其美好。(4分)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青春里有你

中考满分作文:我的青春 里有你 “喂,你过来,我有话跟你说。” 不知是何人从天边寻来寂寞,绣在门前,成了幽帘。旗杆上的忧伤飘扬,风儿掠过,沙沙作响的,尽是悲凉。 我倚在大门的腰间,冲着他说。 风儿也怕冷,使着劲的向我的袖子里钻,我望着他走过来的身影,叹了口气。 “我想离开这,去新疆,学校那边,我会通知的。” 我望着他瞪大的眼睛,没有挪开,该面对的总要面对,雨好像更大了,但我没带伞。 “其实新疆挺好的,有那么多的好吃的,还有那的人不会知道我的过往。风景也很好,有漫天的黄沙陪着我寂寞,成群的羚羊听我的忧伤,还有我最喜欢的格桑花。”

此时的我已经陷入格桑花的世界,浓郁的花香合成一曲清歌,我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陌生的人群中,做一个连我都觉得陌生的人。 远处的学校里传来下课的声音,真的很熟悉。雨还未停,却没有刚才那么大了,现在我浑身湿漉漉的,开始发抖。 空气湿润,弥漫着半支墨香,我有点犹豫,该不该放弃。 “我不在家的时候,你别随便窜,我可不敢保证下一次我能把你救出来,别给老妈找麻烦,知道了吗?” 他依旧瞪得大眼睛,什么也不说,但好像在期待着什么。我愣了愣。 “其实我也不想离开。” 这一刻,我动摇了,我还没想好以后,我还不想走,我好不容易才学会交朋友,就要放弃,我不甘。 我闭上了眼睛,接着是死一般的沉寂。

不知过了多久,天开始放晴了,一缕阳光挤了出来,照在我的身上,一颗颗从发梢落下的雨珠折射出彩虹,我叹了口气。 “罢了,不走了,我还放不下那些糯糯的友情和软软的快乐。” 他望着我,眼中放出了愉悦。 喵~一声深沉闯尽了我的心中。我望着他。 “你也不愿意让我走啊,好吧,明天我去向老师道歉,接着上学。” 我弯下腰抱起他,转身消失在阳光的后面,我想我明白了,未来的变数很多,而我的青春,还有一行。 2018年中考作文预测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2017年浦东新区初中第二次模拟语文试卷 一、文言诗文阅读(40分) (一)默写(15分) 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2.衣带渐宽终不悔,。(《蝶恋花》) 3.,皆叹惋。(《桃花源记》)4.树木丛 生,。(《观沧海》)5.,桃花依旧笑春风。(《题都城南庄》)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姓名),他被后世称为“”。(2分) 7.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中的“齐鲁”是对泰山的尊称 B.颔联描写了泰山在阴天和晴天不同的景色 C.颈联写出了黄昏时分的山景和诗人的感受 D.尾联重在抒发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陈涉世家(节选) 司马迁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起,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感谢关注“沈姐的语文课堂”微信公众号,欢迎转发欢迎分享!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8.“世家”是(朝代)司马迁所著《》中人物传记的一类,主要记述(A.帝王 B.诸侯 C.人臣 D.平民)之事。(3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令辱之,以激怒其众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内容体现不出陈涉、吴广筹划起义的智谋的一项是(3分)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汇编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满分作文汇编 2017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古人云:“万物贵其真。”这句话启示我们,无论是大千世界中的万事万物,还是日常生活中的为 人、做事,都贵在一个“真”字。请将“贵在真”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题目二:假设你走进一个神秘莫测的森林王国。你能听懂那里花草树木的语言、飞鸟鱼虫的交谈、泉水山 石的对话,并且还能和它们一起交流、生活……在那里,你们之间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你又会有怎样的收获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范文:生活贵在真 当太阳照射大地,鸟儿叽叽喳喳地开始唱歌时,新的一天就此开始。 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与朋友一起踏着温暖的阳光上学去。当遇到同学时,一句句问候是多么温馨;当遇到 老师时,一声声“老师好”是多么愉悦。生活如此美好,学会懂得珍惜,学会懂得满足,你就能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 叔本华曾说:“生活是一条由炽热的煤炭所铺成的路。”因为他的情感中有对生活苦难的深度感知。张爱玲说:“生活是一件美丽的华袍,里面爬满了虱子。”因为她的情感中有对生活本质深刻的剖析。生活饱含着人生的酸辛,但只要用心灵去欣赏,用心灵去感悟,终会体验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记得曾经,在一次期末测试前,我没有好好复习。等到考试时,我一脸茫然,因为许多知识点及问题,老 师都讲过,可是我没有好好复习,所以什么也不知道,只能眼睁睁看着分数一分分离我远去,而我却无能为力。 考试成绩出来后,和我预想中的一样,非常的差。我很伤心,因为我没有考好,辜负了父母的期望,辜负 了老师的期望,同时也辜负了所有关心我的人的期望。就在这时,我很要好的一个同学走过来安慰我,如阳光一般的温暖,如微风一般轻柔。他让我明白了生活难免有苦难,可是我们应该多一些昂扬的吟唱,少一些哀婉的咏叹,多一些主动的出击,少一些消极的龟缩。 之后我吸取了这次失败的经验,努力学习,在某次考试前认真复习,终于取得了一个理想的成绩。苦难也 是生活的一部分,跌倒了爬起来才知寻路的重要和开路的不易,而走过那段泥泞坎坷的路还有什么可畏惧。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真题试卷(含答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精品】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2017中考满分作文八篇

精选2017中考满分作文 (一)2017年江苏盐城中考满分作文 给予 “一路走来,你将给予别人什么?”面对今年中考语文作文题目里的询问,我也和考场里的学生一起陷入思考。回顾走过的日子,我渐渐清晰了我的答案。 太阳的位置可变,但温暖人的心却始终没有变过。大地是宽厚的,只要你愿意付出,就会有沉甸甸的收获。诗人有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些早就告诉了我:人生不已,给予不已,奉献不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含辛茹苦,把我抚养成人,培养成才。如今两鬓斑白,年老多病,是该我挑起家庭重担的时候了。主动为他们延医问药,嘘寒问暖。尽量让他们无后顾之忧,力所能及地让他们乐享天年。给予父母最好的东西,就是一颗孝顺之心,给他们送去保障、安慰与快乐。 “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自从踏上讲台,陶行知的这句话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面对单纯稚气的孩子,面对一双双孜孜以求的眼神,你能不付出百倍的努力吗?不然,我拿什么来回报他们对我的信任呢?与他们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那是我最大的满足。给予学生最好的东西,就是一颗责任之心,尽自己所能,给他们送去知识、力量和成功的喜悦。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是鲁迅教育我如何对待人民、对待自己的国家的正确态度。是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迎来新中国的春天,是亿万人民战天斗地、辛苦付出,才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给予中华民族腾飞的希望,走上了今天繁荣富强的道路,在世界舞台上骄傲地挺起来我们的胸膛。国家给了我们安宁、富强和幸福,我能给予国家什么呢?唯有一颗报效之心,一颗奋斗之心,尽我所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路走来,又将一路走去,不问收获,但求耕耘。在这条路上,让我们记住“我能给予什么”这个问题,因为这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是催促我们不断奋进的号角! 我给予,我奉献,我骄傲! (二)2017年浙江衢州中考满分作文 帮朋友化解烦恼 你好! 你现在还在为上次的事苦恼吗?我能够理解,你到了新的环境,每天面对的是陌生的面孔,而省城的生活节奏又是那么快,难免不适应。但是,这仅仅是时间的问题。省城的生活环境比我们这儿要好得多,你应该高兴才是呀!

面条(2015上海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

面条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約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⑥在面条普及和发展的过程中,人们赋予它丰富的象征意义。仅以亚洲为例:在日本,人们在农历七月初七吃素面象征着好运连连。在泰国,人们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象征着喜事不绝。在我们中国,生日吃面条的传统绵延千年,它象征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细长的面条蕴含着人们对好运绵长、幸福持久的殷切希望。 ⑦一碗小小的面条丰富着我们的饮食文化。它是一种“美味粘合剂”,内有不同寻常的意义。面条记录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它在不同地域间传递文化,连接起全世界。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báshè___ 14. 第⑦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意思是指___ 15. 面条的普及与发展有哪些原因?请概括。(6分) 16. 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出现在新疆。B阿拉伯人是最早发明干面条的。 C全球年消费方便面100亿块左右。D人们经常在欢庆的日子里吃面条。 17. 下列这段文字可以放在本文哪一段末尾?请具体阐明理由。(5分) 在一幅欧洲中世纪时期的油画上,有一名妇女正在揉面,而另一名妇女在把又细又长的生面条挂在架子上准备晾干。这表明距今1000年前,面条又神秘地出现在地球的另一端——欧洲。

2017年中考满分作文欣赏.doc

[2017中考满分作文欣赏】 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60 分) 有那样一堵堵,架起了人与人的心灵;有那样一群人,默默奉献,温暖了人间。他们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善的种子,生根发芽,终将长成--棵繁茂的大树。 那天,在成都一地铁站前我看见了一堵墙:墙上是用色彩鲜艳的颜料绘成的房子图案。墙上整齐地钉着两排挂钩,挂着颜色各异、款式不同的服装。旁边放着一个多层置物架,上面有鞋子、伞。任何人都可以将衣服挂在这里,有需耍的也可以随时取用。一堵小小的墙, 竟能汇集那么多善意,我心中感叹。 一会儿,一对父子拉着手走来。那父亲不顾寒冷,脱下厚厚的大衣挂在墙上,如回家挂衣服那般自然。他缓缓蹲下身,耐心地问孩子:〃你愿意将围巾和手套留给其他需要帮助的小朋友吗?〃只见那孩子的脸蛋被冻得红红的,像个熟透了的小苹果,他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那父亲嘴角扬起个好看的弧度,笑着摸了摸孩子的头。他大概是为孩子而自豪吧。他弯腰抱起孩子,让孩子亲手将自己的围巾挂上钩子。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不冷了,心中满是温暖。 一个善良的父亲教养出可爱温和的孩子,我想,爱就是这样吧, 代代相传,永不断绝。路过的人脚步匆匆,却不忘行善。他们总会捐一些东西,有衣服、帽子、食物甚至书本。

过一会儿,一个衣衫破烂的中年男人走来。他是个流浪汉,脸上的皱纹是生活带给他的磨难。他伸手取下一件外套,没有挑选。他的动作缓慢又轻柔,仿佛手中的是稀世珍宝那样小心翼翼。他的嘴冻得发 紫,却笑了。他为能有一件御寒的外衣而满足,为不用在寒夜瑟瑟发抖而欣慰。看到这笑容,我的眼眶湿润了。 他是多么朴实而简单的人啊。他只取一件衣服,没有贪婪,为下一个流浪汉留下温暖。 在这场爱的互助中,不需要监督,捐的多取的少。所谓陌路之爱就是如此。 我被父子的善行所打动,更为流浪汉的质朴所感动。我脱下外套, 双手将它挂在墙上,便离开了。希望我的衣服也能带给他人温暖。 那一天在我的成长道路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教会我爱。那一个个善行在我心中播下了善的种子,时刻警醒我无论我成为什么样的人,都要心存善念。 人心应如肥沃的土地,在播下善的种子后,还需要传播爱。愿有 一天我也能如他们一样,为他人播下爱的种子。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份) (一)默写(15分) 1、蜂蝶纷纷过墙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晴》)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 ,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过零丁洋》)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2分) 7、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 “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 “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 “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 —10题(9分) 捕蛇者说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痿、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 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②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8、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 第②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 第G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 D. 第C3段讲述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

2015上海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①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②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③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④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常坐临安市肆观棋 11. 对陆象山棋艺进步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两项是:()()(4分) A常找高手过招B观摩他人下棋 C善于知识迁移D善于思考领悟 E坚信天下无敌 12. 结尾“象山笑而去”,请写出“笑”的含义。(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18分) ①在世界美食文化的大餐桌上,有一种面食简单而平常,却风靡已久,这就是面条。 ②若问面条的问世时间,科学的定论为时尚早。有资料记载,1991年,考古学家在我国新疆一处两千年前的墓葬里.发现器皿中盛有又细又长的食物。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面条。墓葬的主人是早在2500年前就定居在新疆的古欧洲人,他们可能是最早制作面条的先人。 ③面条横跨亚欧,它的普及与商贸密切相关。我国宋代的开封曾有?面条天堂?的美誉,这与其繁华开放的国际商贸大都会的地位不无关系。有文字记载,当时阿拉伯商队长途báshè穿越丝绸之路来到开封经商,能够保存6个月的干面条就是他们最喜爱的食品。在经商途中,他们将干面条技术传播到了其他国家。后来,面条又以开封为起点,传播到蒙古、韩国、日本等国。商贸的繁荣客观上促进了面条的普及推广。 ④传说中世纪初期,阿拉伯人征服了意大利的西西里,于是阿拉伯面条就随着伊斯兰文化传入西西里,促成了意大利面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一批西藏喇嘛为传播中国文化来到不丹,不久,不丹人的餐桌上出现了一种新的面食——?面迟?。有学者认为?面迟?是对中文词语?面条?的异读,也是两国文化交融的见证。可见,面条的发展与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有关。 ⑤面条细长易煮,可干食,可汤食,适合东西方不同的烹饪方法,因而能够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青睐,成为人见人爱的美食。如今,全球50亿人口每年消费约100亿块现代版干面条——方便面,如果用这些方便面来搭建埃菲尔铁塔,结果会怎么样呢?这些方便面足以搭建327座埃菲铁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