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_最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2. 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例1:

1

F 支

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

I

|

I 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

T F 压

二. 力的三要素

1 ?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

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 ?也不一定) 2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

牛顿(N )

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

三. 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 四. 重力 1.

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区别

于地球的吸引力) 2.

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 ①竖直向下 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

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

地方 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

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 g 的大小变化引起的。(质量

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 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 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

①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 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例 3:铁环,篮球等

③ 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但注 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

高中物理

第一节 力,重力

(物质性)

计算公式:G = mg 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 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 指向地心(只是在赤道和两极

.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

内容: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 ,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受力物体)会

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就称为弹力。

主谓宾: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二. 弹力的产生条件: 相互接触且挤压

例6:物体A 沿墙壁自由下滑,它和墙壁之间有没有弹力? (接触但不挤压,所以无弹力。) 三. 弹力的方向

1?①轻绳类(质量不计,不可伸长):只能承受拉力,不能承受压力。绷紧的绳内部张力处处相等, 且与绳运动状态无关。张力在瞬间可以发生变化。 ②轻弹簧类(质量不计,有明显的形变量)

: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弹簧内部各部分

之间的作用力处处相等,且与弹簧运动状态无关。弹力在瞬间不变化。 规律:沿着绳或弹簧,指向它们恢复原状的方向。

(绳子收缩时是两端向中间收缩。)

2?硬质的面(点)接触类(不可形变):既能承受拉力,又能承受压力,还能承受扭曲等。弹力在 瞬间可以发生变化.

项目 轻绳

轻杆

轻弹簧 形变情况 伸长量忽略不计 认为长度不变

可伸长或压缩

施力和 受力情况 只能受拉力或 施加拉力 能受拉力或压力 也能施加拉力或压力 (冋杆)能受拉力或压力 也能施加拉力或压力 力的方向

始终沿绳

不一定沿杆

沿弹簧轴向 力的变化 可发生突变 (同绳)可发生突变 只能发生渐变

第三节摩擦力

一. 摩擦力的分类

1?滑动摩擦力:(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 2?静摩擦力:

(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相对静止。

3. 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高中阶段暂不研究? 总结:提供动力来源的车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在正常向前行驶时)均向前,无动力来源的车轮

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在正常向前行驶时)均向后. 二. 滑动摩擦力

1?定义:(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 2?产生条件: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规律:垂直接触面(或切面),指向受力物体。

注意:点面(或切面)接触类型时,要清楚谁提供点,谁提供面(或切

① 接触面是粗糙的 ②相互接触且挤压 ③两物体间发生相对滑动

对比弹力和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可得出: 某接触面要产生摩擦力必先产生弹力。 (产生弹力是产生摩擦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① 某接触面若有摩擦力则也一定有弹力

② 某接触面若有弹力则该处可能有(或没有)摩擦力 ③ 某接触面若没有弹力也一定没有摩擦力

④ 某接触面若没有摩擦力则该处可能有(或没有)弹力 3?作用: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理解相对运动,就是(产生摩擦力的两个物体)都以对方互为参照物来判定自己的运动。不加 相对两个字的运动,都是默认以(不动的)地面为参照物 般来说平常做题 応1,但实际 卩也可以大于或等于1

5. 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问题:是不是和运动方向也相反?不一定和运动方向相反)

三. 静摩擦力

1. 定义:(产生摩擦力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间相对静止。

2. 产生条件:三个条件需同时具备,缺一不可。 ①接触面是粗糙的

②相互接触且挤压

③两物体间相对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

3?作用: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4?大小:(现阶段)利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静摩擦力大小是一个范围, O w f < fmax fmax= f 滑(实际上fmax 静略大于f 滑) 5?方向:沿着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如何判定相对运动趋势方向:利用假设光滑法,假设该接触面光滑没有摩擦力,则物体间必发生 相对运动,该运动方向即为趋势方向。

注意:在判定某接触面是否存在静摩擦力时也可用假设光滑法,静摩擦力只有必须有时才有,可

不是) +■ a

□取决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N 为两表面间的正压力

小球与槽之间无摩擦

(无相对运动趋势)

木块于地面之间无摩擦 (无相对运动趋势)

例21:试判断以下几个接触面是否有摩擦力

小球与斜面接触点间 _____ 摩擦力。 木块与斜面接触点间 ____ 摩擦力。

(问题:滑动摩擦力是否总是阻

4.大小:f =

A

B |

| ---- --------- ? F

用力拉AB , AB 都一起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 则AB 之间 摩擦力。 第四节物体的受力分析

.遵循以下方法和步骤 1?明确研究对象(亦即该分析哪个物体) 2?隔离物体受力分析

3?分析时按重力、弹力、摩擦力的顺序,先分析重力

4?围绕物体一周,依此分析各接触点看是否存在弹力 5?在有弹力的地方进一步分析是否存在摩擦力

二. 注意事项

1?每分析一个力,都能找到施力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的篮球) 2?只分析物体实际受到的力(合力和分力只分析合力) 3?只分析按性质命名的力(向心力和回复力等不分析)

4?注意利用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某些力的有无、大小、方向。

平衡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大小 相等(平衡时才成立) 相等(无条件成立) 方向 相反 相反

作用线 在一条直线上 在一条直线上 作用点 在同一个物体上 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性质 不一定相冋 一定相冋 产生和消失 不一定冋时

一定冋时 叠加性

可叠加求合力,合力为零

不能叠加

在相等时间内冲 曰¥方 里大糸

两个力冲量等大反向 两个力冲量等大反向

在相等时间内做 功的关系

两个力做的功要么都为零; 要么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合 起来为零。

两个力做功之间无任何联系。可做 功可不做功;符号可正可负;大小 可等可不等。

?几个概念

1?共点力:几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点或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

小球与挡板接触点间 ____ 摩擦力。

方向 _________________ 用力推箱子却没有推动, _____ 摩擦力,方向_

G “

N 車

N 和G 是一对平衡力

N i 和N 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第

六节 力的合成

二?力的合成

1. 合力,分力

2?定义:已知几个分力求它们的合力。

3?合成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两条邻边(的长度和方向)分别代表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两条邻边所夹的)对角线(的长度和方向)则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F2

三. 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关系:

1 ?合力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分力(注意0 °90 ,°120 , 180。特殊角)

2 ?两个力合成合力的范围:| F i —F2 | < [合WFi + F2

F 合max = F i + F2 F 合min = | F i —F? |

3?三个力合成合力的范围:F合max= F i + F2 +F3

求最小值时先用F大-F小-F小若结果大于零,则F合min就是那个差值(F大-F小-F小)

若结果小于等于零,则F合min = 0

第七节力的分解

一. 力的分解

1 ?定义:已知一个力(相当于合力)求它的分力。

2 ?分解原则:平行四边形定则。

①?按平行四边形定则,以一个力为对角线可以画无数个平行四边形,也就有无数对分力。

②.一个力有两个确定分力的条件:-------------- (请选择)

a. 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两个分力的方向。

b. 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

c. 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

d. 已知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还知道两个分力的大小。评析:能做几个平行四边形就有几个解。

例3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a的斜面上放有一质量为M的光滑小球,球被竖直的挡板挡住。若挡板逆时针旋转(始终保持M静止),则小球对挡板和斜面的压力如何变化?

评析:此题考虑使用图解法。

i ?能使用图解法时,物体一般受三个力。

2. 这三个力的特点是,一个力是恒力(大小方向都不变);一个力只是大小变化,方向不变;还

有一个大小方向都变化。

2.矢量和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力,速度,加速度等)叫矢量

方向的物理量(如长度,质量,时间等)叫标量。

;只有大小没有

3. 最后的结果是:大小变化,方向不变的那个力一直减小(或一直增大);还有一个大小方向都变化的力总是先减小后增大。

二. 正交分解

1 .定义:把力沿着两个经选定的互相垂直的方向作分解。

2. 方法:

①建立直角坐标系。选定坐标系的依据:若是平衡状态,直角坐标系可任意取,以分解力个数

少为宜;若物体有加速度,则加速度方向定为X轴,其垂直方向定为Y轴。

②在坐标轴上的力不需要分解,不在坐标轴上的力需要分解。

③把力就分解到坐标轴上。

例:两根等长的轻绳,下端结于一点挂一质量为m的物体上,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相距为s的两

点上,已知两绳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均为T,则每根绳的长度不得短于多少?s

例36:长为5米的绳子两端分别系于竖立在地面上的相距4米的两杆的顶端,绳上挂一个光滑的

挂钩,下面连着重为12N的物体。平衡时绳子的张力是多大?

注意:滑轮挂重物与绳子拴结重物有区别。若不计滑轮摩擦,同一根绳子不剪断不打结每一个地方张力均相等。如果拴结各个地方张力可以不相等。

例37:如图,物体受到在一个水平面内东偏北30度的力F的作用,欲使物体向东运动,则还需

加的力最小值是多少?(重力与支持力平衡,图中未画出)

评析:此题采用力的分解的方式求解,谁是已知的力就分解谁。第八节共点力的平衡和应用

一?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1 . F合=0即F合X = 0和F合Y = 0 ,物体平动平衡.

2. M合=0 ,物体转动平衡.

二. 应用

1?两个力平衡: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2?三个力平衡:任意一个力和其它两个力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

3?多个力平衡:任意一个力和其它所有力的合力是一对平衡力。_

例44:斜面对木块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N y^x^F

没有具体说是哪一个力,就是(斜面对木块)所有力的合力,了

它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方向竖直向上。

3?动态平衡分析(三种类型)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笔记(人教版){最新_最全}

高中物理 第一节力,重力 一.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物质性) 2.要产生力至少要两个物体。 3.力是物体(施力物体)对物体(受力物体)的作用。 4. 研究支持力时:桌面为施力物体,木块为受力物体 研究压力时:木块为施力物体,而桌面为受力物体 二.力的三要素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问题:①作用点是否一定在物体上?不一定②作用在物体上不同的点效果是否一样?也不一定)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牛顿(N) 3.力的图示法和示意图:图示法要求三要素(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具备,另外还有标度。 示意图只要求两个要素(方向和作用点,高中作图多是这种)三.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2.按效果命名:如推力,拉力,向心力等。 记忆技巧:按性质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产生原因,按效果命名的力由名称可知其作用结果。四.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区别于地球的吸引力) 2.重力的方向:正确说法有①竖直向下②垂直于该处水平面向下 3.重力的大小: ①计算公式:G = mg ②重力的大小与位置有关:在地球表面随纬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增大; 在地球上同一地方 随高度的升高重力的大小逐渐减小。(根据万有引力来推导) 注意:重力的大小变化实质上是由g的大小变化引起的。(质量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变的)所以g 的大小变化规律和重力的大小变化规律一样。 4.重力的作用点(即为重心) ①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 ②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例3:铁环,篮球等 ③悬挂法(只)可以测薄板形物体的重心。悬挂法是利用二力平衡的原理测物体的重心。但注意悬挂法并非任何时候都可适用,有条件成立,强调薄板,物体厚度可忽略,其他条件不需要。 第二节弹力 一.弹力的产生过程(弹力的定义)

高一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高一物理笔记总结归纳 学习物理要学会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高一物理笔记都整理好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物理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笔记总结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 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 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 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 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1)若a 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2)若a 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x=x2-x1=x3-x2=……=xn-xn-1=aT2 (2)某段时间内时间中点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一段位移内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v中与这段位移初速度v0和末速度vt的关系为。 4、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几个重要结论: ①1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高中物理课堂笔记----选修3-2知识点

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 一、电磁感应现象 Ⅰ 只要穿过闭合回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如果电路不闭合只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种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是1831年法拉第发现的。 二、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 Ⅱ 1、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条件是回路所围面积中的磁通量变化,因此研究磁通量的变化是关键,由磁通量的广义公式中θφsin S B ·=(θ是B 与S 的夹角)看,磁通量的变化?φ可由面积的变化?S 引起;可由磁感应强度B 的变化?B 引起;可由B 与S 的夹角θ的变化?θ引起;也可由B 、S 、θ中的两个量的变化,或三个量的同时变化引起。 2、闭合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可以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这是初中学过的,其本质也是闭合回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3、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的条件: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内就产生感应电动势;穿过线圈的磁量发生变化时,线圈里就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导体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或者线圈是闭合的,就产生感应电流。从本质上讲,上述两种说法是一致的,所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可归结为: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楞次定律 Ⅱ ①电磁感应规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 BLv E =——当长L 的导线,以速度v ,在匀强磁场B 中,垂直切割磁感线,其两端间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E . 如图所示。设产生的感应电流强度为I ,MN 间电动势为E ,则 MN 受向左的安培力BIL F =安,要保持MN 以v 匀速向右运动,所施 外力BIL F F ==安外 ,当行进位移为S 时,外力功BILvt BILS W ==。 t 为所用时间。 而在t 时间内,电流做功t E I W = ,据能量转化关系,W W '=,则 BILvt t E I =。 ∴BIv E =,M 点电势高,N 点电势低。 此公式使用条件是B I v 、、方向相互垂直,如不垂直,则向垂直方向作投影。 t n E ??=φ,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个电路的磁通变化率成正比——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如上图中分析所用电路图,在?t 回路中面积变化t Lv S ?=?,而回路的磁通变化量t B L v S B ?=?=?φ,又知BLv E =。 ∴t E ??=φ 如果回路是n 匝串联,则t n E ??=φ。 公式一:t n E ??=φ 注意:1)该式普遍适用于求平均感应电动势。2)E 只与穿过电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t ??φ有关, 而与磁通的产生、磁通的大小及变化方式、电路是否闭合、电路的结构与材料等因素无关。 公式二:E=Blvsin θ 注意:1)该式通常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时, 且导线与磁感线互相垂直(l ⊥B )。2)θ为v 与B 的夹角。l 为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有效长度(即l 为导体实际长度在垂直于B 方向上的投影)。 公式三:t I L E ??= 注意: 1)该公式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推出。适用于自感现象。2)E 与电流的变化率t ??I 成正比。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

高考物理复习笔记2019“物理”二字出现在中文中,是取“格物致理”四字的简称,即考察事物的形态和变化,总结研究它们的规律的意思。以下是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物理复习笔记,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物理网一直陪伴您。 (一)方法一:及时归纳法第一种方法是及时归纳法。每学完一节或一章之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回顾一遍,记下自己平时忽略了的知识点和遗忘了的知识点,然后自己发现规律,去找出每一节之间的联系,每一节内部具体的知识点的联系, 这其实也是定期总结。 好处在于能够从总体上把握全局,有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在复习时便于查找重点与难点。 (二)方法二:经验公式法 第二种方法是经验公式法。每做完一道题,分析一下出题者的目的以及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我曾经就把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几个大的知识模块,然后, 每一种类型的题专门用一页纸记录。做完这类题时,我就把思路记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当这一整页纸记满时,回头看看,以这么多种方法对付,这一类题竟然有这么多的方法和思路一道题就再也没有问题了。尤其是一道很典型的题,让你叫绝的题,能够给你更多的灵感和思路。

这种方法需要持之以恒,因为我们天天都在做题,我们遇到的奇特的方法也肯定很多。最后,我们需要进行的工作就是将这些方法再进行整理,该合并的就可以归为一类。 我还记得物理老师在第一节课上告诉我们的:物理就几种固定的方法,如物理归纳法、分类讨论的思想、归一思想、反正法等。后来学完以后,自己思考了一下,果然,所有做过的题都可以在这几种方法中找到原型。 对理科综合来说也一样,每一科中你都可以找到通用的方法,物理的条理性强些,与物理的关系较紧密,化学与生物的联 系较紧密,当做的题多了以后,你自然就可以区别出一道综 合题中哪些部分是物理、哪些是化学、哪些是生物,而不会觉得没有思路,因为综合题并不是拼凑题,它有一定的层次 和组织结构。 例如,分析受力和物体的运动问题,基础就是牛顿三定律。首先选取研究对象,然后进行受力分析,明确物理过程,选取实用的物理公式,解答完以后可以从量纲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也可以用极限法分析结果,主要是想特例。 我们,首先?我们如何分析呢,做完斜面上物体的受力的题后考虑参数角无限小,趋近于零,就是物体放在平面上的情形;再考虑参数角增大到直角时,没有斜面支持物体,物体受到 的力就是重力。 尤其是做完有关两个叠加物体的摩擦力的题时,我们一定要

高中物理必修一笔记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举例:质点(地球公转长途运行的火车,长跑运动员);非质点(自转的物体上的点,火车过桥,体操运动员)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实际上不存在) 参考系 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某个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坐标系 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第二节时间位移 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 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t=t 2—t 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典型题: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若质点运动了 1.75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 第三节 运动运动的描述——速度 1.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坐标的正负表示位置在原点的哪一侧,坐标的数值表示位置到原点的距离 用位置坐标的变化量表示物体位移 ,用正、负表示运动物体位移的方向△X=X 2—X 1 2.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v=s/t 速度是矢量,方向是物体运动的方向;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位置变化)的快慢 3.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 是物体的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 的比值。v=s/t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4.瞬时速度(与位置时刻相对应)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前后无穷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其方向是物体在运动轨迹上过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 0 1 2 3 4 n-1 n t /s 第3秒初 第3秒(内) 第3秒末 第n 秒

高中物理必修1学霸笔记

必修一物理学霸笔记_高中物理必修1学霸笔记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 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 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 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 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补充: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 1、速度与加速度没有必然的关系,即: (1)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也大; (2)加速度大,速度不一定也大; (3)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4)加速度为零,速度不一定也为零。 2、当加速度a与速度V方向的关系确定时,则有: (1)若a与V方向相同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增大。 (2)若a与V方向相反时,不管a如何变化,V都减小。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等的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可由下面四个基本关系式表示: (1)速度公式 (2)位移公式 (3)速度与位移式 (4)平均速度公式 3、几个常用的推论: (1)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恒量

最全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加习题练习状元笔记)

物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状元笔记) 学好物理要记住:最基本的知识、方法才是最重要的。秘诀:“想” 学好物理重在理解 ........(概念、规律的确切含义,能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达,理解其适用条件)A(成功)=X(艰苦的劳动)十Y(正确的方法)十Z(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最基础的概念,公式,定理,定律最重要);每一题中要弄清楚(对象、条件、状态、过程)是解题关健 物理学习的核心在于思维,只要同学们在平常的复习和做题时注意思考、注意总结、善于归纳整理,对于课堂上老师所讲的例题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把老师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变成自己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并养成规范答题的习惯,这样,同学们一定就能笑傲考场,考出理想的成绩! 对联: 概念、公式、定理、定律。(学习物理必备基础知识) 对象、条件、状态、过程。(解答物理题必须明确的内容) 力学问题中的“过程”、“状态”的分析和建立及应用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是至关重要的。说明:凡矢量式中用“+”号都为合成符号,把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的前提是先规定正方向。 答题技巧:“基础题,全做对;一般题,一分不浪费;尽力冲击较难题,即使做错不后悔”。“容易题不丢分,难题不得零分。“该得的分一分不丢,难得的分每分必争”,“会做?做对?不扣分” 在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时不能只记结论,还须弄清其中的道理,知道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由来。

受力分析入手(即力的大小、方向、力的性质与特征,力的变化及做功情况等)。 再分析运动过程(即运动状态及形式,动量变化及能量变化等)。 最后分析做功过程及能量的转化过程; 然后选择适当的力学基本规律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讨论。 强调:用能量的观点、整体的方法(对象整体,过程整体)、等效的方法(如等效重力)等解决Ⅱ运动分类:(各种运动产生的力学和运动学条件及运动规律 .............)是高中物理的重点、难点高考中常出现多种运动形式的组合追及(直线和圆)和碰撞、平抛、竖直上抛、匀速圆周运动等 ①匀速直线运动F合=0 a=0 V0≠0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为零或初速不为零, ③匀变速直、曲线运动(决于F合与V0的方向关系) 但F合= 恒力 ④只受重力作用下的几种运动:自由落体,竖直下抛,竖直上抛,平抛,斜抛等 ⑤圆周运动: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最低点和最高点);匀速圆周运动(关键搞清楚是什么力提供作向心力) ⑥简谐运动;单摆运动; ⑦波动及共振; ⑧分子热运动;(与宏观的机械运动区别) ⑨类平抛运动; ⑩带电粒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情况;带电粒子在f洛作用下的匀速圆周运动 Ⅲ。物理解题的依据: (1)力或定义的公式(2)各物理量的定义、公式 (3)各种运动规律的公式(4)物理中的定理、定律及数学函数关系或几何关系 Ⅳ几类物理基础知识要点: ①凡是性质力要知: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②对于位移、速度、加速度、动量、动能要知参照物; ③状态量要搞清那一个时刻(或那个位置)的物理量; ④过程量要搞清那段时间或那个位侈或那个过程发生的;(如冲量、功等) ⑤加速度a的正负含义:①不表示加减速;②a的正负只表示与人为规定正方向比较的结果。 ⑥如何判断物体作直、曲线运动; ⑦如何判断加减速运动; ⑧如何判断超重、失重现象。 ⑨如何判断分子力随分子距离的变化规律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版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课堂笔记

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运动学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2.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 3.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一个物体运动而假定不动的另一个物体叫参考系。 (2)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但必须以能使问题简化方便解决为原则。 (2)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3)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4.质点 (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 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 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 (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5.时间与时刻 (1).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某一个瞬间,就是时刻,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某一点。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称为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 △t=t2—t1 (2).时间和时刻的单位都是秒,符号为s,常见单位还有min,h。 (3).通常以问题中的初始时刻为零点。 6.路程和位移 (1).路程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但不能完全确定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标量。 (2).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重点的有向线段称为位移,是矢量。 (3).物理学中,只有大小的物理量称为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4).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是,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两者运算法则不同。 7.打点记时器: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信息的仪器。 (电火花打点记时器——火花打点,电磁打点记时器——电磁打点);一般打出两个相邻的点的时间间隔是0.02s。 8.速度:物体通过的与所用的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9.平均速度(与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 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是物体的位移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其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单位是m/s。v=x/t ,矢量。 平均速率=总路程÷总时间,标量,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二 全部章节 课堂笔记(PDF同步版)

第五章曲线运动 学后反思 第1节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运动学角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动力学角度:河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4、曲线运动的特点 (1)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 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 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 “凹”侧 5、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1)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增大 (2)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减小 (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 2、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 3、遵循的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 时停止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 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学后反思 5、合运动的性质判断 (1)加速度(或合外力)? íì 变化:非匀变速运动 不变:匀变速运动 (2)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íì 共线:直线运动 不共线:曲线运动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方法:看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共线 (2)几种常见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 íì 如果v 合与a 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如果v 合与a 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第2节 平抛运动 一、抛体运动 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抛体运动,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叫做初速度 二、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 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基本规律 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 0方向)为x 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 =v 0,位移x =v 0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 =gt ,位移y =1 2 gt 2 (3)合速度:v =v 2x +v 2 y ,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 0 (4)合位移:s =x 2+y 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y x =gt 2v 0

高中物理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心得体会 【摘要】课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师观念的提升。教师作为课 改的执行者,决定着这场教育变革的成败。随着新课程的推行,教 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新课改让教师从知识 的”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从”以教师为中心” 到”以学生为中心”,每位老师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落差。在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可以实现自身发展,而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 程实施的条件。我们的课改不是细枝末节的小变化,而是教育体制 和教育观念的根本性变革。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心得 物理是门自然科学学科,其重视实验和观察能力的培养,重视创新 意识和科学思维的培养,这与新课程理念——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 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等 来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相吻 合。当前的高中物理教学应试化现象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看 不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影子,看不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场景, 看到的只有大量的机械性训练。有的甚至打着“学案导学”的旗号, 将这种应试化、训练化、试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称为“高效课堂”。 长此以往,这种教学方式必然会扼杀学生的灵性和学习兴趣。我认 为,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学生是课 堂的主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尤其是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1改变思想观念,教师角色从新定位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发展要求培养学 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 作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这 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陈旧的教育观念,由知识传授为主向能力培养 为主的转变,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由一次性教育到 终身性教育的转变,推进创新课程的实践。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 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把自己作 为信息的传递者、知识的指引者即作为收集和传播信息的中转站, 让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以参与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探究意识 以往的物理教学,甚至于其他学科的教学,大部分采用“填鸭式” 的教学方式,老师一味的灌理论,讲概念,甚至讲实验,上课效果差 是非常明显的。参与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自己的课堂,让学 生在“自己的课堂”里主动地学习,让学生亲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 活动,是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要途径。如在上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时, 让学生靠墙亲自站在同学面前,用一个钉子挂着小钟摆,然后让钟 摆从靠近该同学眼球的位置开始摇摆,摇摆前通过提问,比如小球 会不会碰到该同学眼睛,碰到为什么,不碰到又为什么,在参与活动 中巧设各种疑问。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观察→发现→惊奇→探索这 样的一个过程,在参与活动过程中形成科学的探索思维。 3设计紧贴生活的

高一物理必修一笔记整理

高一物理必修一笔记整理 平时在上课时做好物理笔记,有助于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一物理必修一笔记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一物理必修一笔记 一、运动学的基本概念 1、参考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于参考系在而言的。通常以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是科学的抽象。 (2)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条件:研究物体的运动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且物体能否看成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几种情况: ①平动的物体通常可视为质点。 ②有转动但相对平动而言可以忽略时,也可以把物体视为质点。 ③同一物体,有时可看成质点,有时不能.当物体本身的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不能忽略时,不能把物体看做质点,反之,则可以。

【注】质点并不是质量很小的点,要区别于几何学中的“点”。 3、时间和时刻: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用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它与状态量相对应;时间是指起始时刻到终止时刻之间的间隔,用时间轴上的一段线段来表示,它与过程量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位移用来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是质点的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 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5、速度: 用来描述质点运动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是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其定义式为,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只能作粗略的描述。 (2)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时刻或通过某一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简称速度,它可以精确变速运动。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它是一个标量。 6、加速度:用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其定义式为。 加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速度的变化量方向相同(注意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

高中物理笔记大全

高中物理 最新最优秀笔记 QQ群:11407551 官网: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a9499197.html,/negv 适合对象全体初一 初二初三学生中考 高一高二高三学生高考 本书编辑:常慧伦 初稿于2010年 第五次修订于2010年2月 编者按: 天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经常与老师们在一起听课、研讨、交流和学习,耳闻目睹了学子们学习的辛苦。 有些老师上一节课,写几黑板,讲的内容实在太多太繁了,甚至还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原始概念都抄写下来,老师讲的内容都要记下来。学生们一节课忙于记笔记,便耽误了听讲,不记吧,那么多学习内容,学生不在课余时间消化,有的课程学起来还真感到吃力。再翻开学生的学习笔记,又多、又乱……,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不知道,焦点、热点不清楚,思路、方法不明白。如何理解物理概念,如何进行知识整理,如何探讨思路方法,如何记笔记,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盲点。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实在不是滋味。 我一直在想,我们不是在搞研究性学习吗?我们不是搞校本课程的实验吗?为什么老师不能把教材的内涵挖掘出来,梳理出来,把概念和规律、思路和方法、模型和特点、公式和常识、条件和结论,特别是学习物理的思想和方法总结出来,写出一本优秀的笔记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繁多的课堂笔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 为了澄清物理概念,真正搞清物理规律,深入探索物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我把这些东西以比较的方法、表格的形式编写出来,并且把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整理出来,通过比较澄清物理概念,理顺物理规律,明确思路方法,搞清公式常识,吃透条件结论。从而把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的物理思想以及物理的学习方法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可以说这本笔记本是高中物理概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笔记

最全高中物理公式总结笔记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2)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πn(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3)万有引力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地)1/2=7.9km/s;V2=11.2km/s;V3=1 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注: (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万; (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一同三反);

高中物理课堂笔记----选修3-1 笔记1

第一章 《静电场》 一、电荷、电荷守恒定律 1、两种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 2、元电荷:所带电荷的最小基元,一个元电荷的电量为1.6×10-19 C ,是一个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量。说 明: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皆为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 荷质比(比荷):电荷量q 与质量m 之比,(q/m)叫电荷的比荷 3、起电方式有三种 ①摩擦起电 ②接触起电 注意:电荷的变化是电子的转移引起的;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球相接触,同种电荷总电荷量平均分配,异种电荷先中和后再平分。 ③感应起电——切割B ,或磁通量发生变化。 ④光电效应——在光的照射下使物体发射出电子 4、电荷守恒定律: 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系统的电荷总数是不变的. 二、库仑定律 1. 内容:真空中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电力,跟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方向由电性决定(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2. 公式:2 21r Q Q k F = k =9.0×109N ·m 2/C 2 极大值问题:在r 和两带电体电量和一定的情况下,当Q 1=Q 2时,有F 最大值。 3.适用条件:(1)真空中; (2)点电荷. 点电荷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中,当带电体的形状和大小对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把带电体视为点电荷.(这一点与万有引力很相似,但又有不同:对质量均匀分布的球,无论两球相距多近,r 都等于球心距;而对带电导体球,距离近了以后,电荷会重新分布,不能再用球心距代替r )。点电荷很相似于我们力学中的质点. 注意:①两电荷之间的作用力是相互的,遵守牛顿第三定律 ②使用库仑定律计算时,电量用绝对值代入,作用力的方向根据“同性相排斥,异性相吸引”的规律 定性判定。 计算方法:①带正负计算,为正表示斥力;为负表示引力。 ②一般电荷用绝对值计算,方向由电性异、同判断。 三个自由点电荷平衡问题,静电场的典型问题,它们均处于平衡状态时的规律。 ① “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② 中间电荷靠近另两个中电量较小的。 ③ 中间点电荷的平衡求间距,两边之一平衡求中间点电荷的电量,关系式为313221q q q q q q =+或右左中Q Q Q =2 ④ q 1、q 3固定时,q 2的平衡位置具有唯一性,且与q 2的电量多少,电性正负无关。 三、电场:

人教版 高一物理 必修二 全部章节 课堂笔记

第五章曲线运动学后反思 第1节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运动学角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动力学角度:河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曲线运动的方向:质点在某一点的速度方向,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4、曲线运动的特点 (1)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时刻在改变, 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2)合外力方向与轨迹的关系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轨迹一定夹在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 向之间,速度方向与轨迹相切,合外力方向指向轨迹的 “凹”侧 5、速率变化情况判断 (1)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增大 (2)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减小 (3)当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运动的合成:已知分运动情况求合运动情况 2、运动的分解:已知合运动情况求分运动情况 3、遵循的法则:位移、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故它们的合成与分解都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 4、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1)等时性:合运动和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 时停止 (2)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不受其他 运动的影响 (3)等效性:各分运动的规律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规律有完全相同的效果

5、合运动的性质判断 学后反思 ì变化:非匀变速运动 (1)加速度(或合外力)?í不变:匀变速运动 ì共线:直线运动 (2)加速度(或合外力)方向与速度方向í ?不共线:曲线运动 6、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1)方法:看合初速度方向与合加速度方向是否共线 (2)几种常见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ì如果v合与a合共线,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í ?如果v合与a合不共线,为匀变速曲线运动 第2节平抛运动 一、抛体运动 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抛体运动, 抛体运动开始时的速度叫做初速度 二、平抛运动 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所做 的运动 2、性质: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的匀变速曲线运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 3、基本规律 以抛出点为原点,水平方向(初速度v0方向)为x轴,竖直向下方向为y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 (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x=v0,位移x=v0t 1 2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速度v y=gt,位移y=gt2 v v gt v0 (3)合速度:v=v x2+v 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θ=y= x (4)合位移:s=x2+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tan α=xy=2gtv0

高中物理全套笔记知识点整理不易,下载支持!

高中物理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 . 教学内容: 1.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 0 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相同, A = C ,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 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 3.1km/s。 m1 m2 5.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 = G r 2,卡文迪许扭秤实验。F 6.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g' = GM/r 2 说明: r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0GM。 R 2 g'R2

GM GMm m v 2 GM GMm mv 2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 g' = r 2 、 r 2 r 、v = r 、 r 2 r = m ω 2R =m ( 2π /T ) 2R GM gR 1 = r = 2 当 r 增大, v 变小;当 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 gR = GM v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 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 位 y 2 v S , 求 g T T v t x v 0 t v x v 0 y 1 g t 2 v y g t 2 S v 02 t 2 1 g 2 t 4 v t v 02 g 2 t 2 4 tg gt tg gt 2v 0 v 0 tg 1 tg 2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 v =g △ t ,△ p = mgt x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 x 轴上的 2 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10. 从倾角为 α的斜面上 A 点以速度 v 0 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 B 点,求: S AB 1 gt 2 和水平射程 s = v 0 t ,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 在图上标出从 A 到 B 小球落下的高度 h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