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朝代与公元纪年对照

中国朝代与公元纪年对照
中国朝代与公元纪年对照

朝代起讫都城今地

夏约前22世纪末—约前16世纪初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

商①约前16世纪—约前11世纪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阳

周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②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前256 洛邑河南洛阳

秦前221—前206 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③前206—公元25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265-317 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④304-439 ——

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

北朝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7 长安陕西西安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

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十国⑤902-979 ——

宋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

辽907-1125 皇都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1206-1368 大都北京明1368-1644 北京北京

清1616-1911 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① 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② 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③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④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⑤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朝代的名号有呢?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有哪些的呢?本文是整理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东西晋,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二晋收,南北隋唐五代继,宋元明清皇朝休。五帝黄颛喾尧舜,三代夏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一统,西汉三国二晋收。宋齐梁陈南朝号,北魏二分又齐周。隋唐五代十国宋,辽夏金元明清民。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夏有禹,商有汤。周文王,称三王。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周辙东,王纲堕。逞干戈,尚游说。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

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复汉土,民国兴。——摘自《三字经》三皇五帝:“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中国历史朝代演变史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统治民族开国皇帝三皇五帝夏朝约前2146-1675年安邑山西夏县华夏族禹商朝约前1675-1029年亳河南商丘华夏族汤周西约前1029-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华夏族文王姬昌东春秋前770-476年洛邑河南洛阳华夏族平王姬宜臼战国前475-221年华夏族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华夏族始皇帝嬴政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族高祖刘邦新朝9-23年常安陕西西安汉族王莽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族光武帝刘秀三国曹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汉族魏文帝曹丕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族汉昭烈帝刘备孙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汉族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汉族晋武帝司马炎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汉族晋元帝司马睿十六国304-439前赵(汉赵)304-318平阳山西临汾匈奴族高祖光文皇帝刘渊319-329长安陕西西安成汉306-347成都四川成都巴氐族太宗武皇帝李雄前凉314-363姑臧甘肃武威汉族高祖明王张寔后赵319-351襄国河北邢台羯族高祖明皇帝石勒前燕337-370龙城辽宁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商周秦汉(西汉,东汉)晋(西晋,东晋)北朝( 前秦,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南朝(宋,齐,梁,陈和后梁)隋唐五代十国宋(北宋,南宋)先后与辽、金,西夏并存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 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 启 太康 仲康 相 少康 杼 槐 芒 泄

中国历史年表记忆口诀,最好用的历史朝代顺序表和年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 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城(763)。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地球的形状口诀 赤道鼓,两极扁; 北极长,南极短。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 辽吉黑,云贵川, 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 二江二湖二河山, 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 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 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 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 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精编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1、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3、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 4、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星) 5、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2020高考历史复习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2020高考即将开战,你准备好了吗?为各位考生整理了一些高考复习方法,供大家参考阅读! 以下朝代顺序表皆以公元纪年为单位:旧石器时代(约前300-200万年)、新石器时代(约前1万年前)、三皇五帝(约前2100年)、夏(约前1600年)、商(约前1100年)、西周(前770年)、东周在春秋(前403年)战国(前221年)之间、秦(前206年)、西汉(8年)、玄汉(25年)、东汉(220年) 最可谓分崩离析的朝代年段就是以下了,让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的朝代顺序表吧:公元纪年220年就有了吴、蜀汉、魏这三个朝代的建立;公元纪年265年建立了西晋朝代;公元纪年420年581年更属最为混论的年代,建立了五胡十六国、东晋、北魏、刘宋、萧齐、西魏、东魏、萧梁、北周、北齐、南陈这些诸多朝代,实属动荡不安战火纷争不断。 公元纪年581年,建立了隋朝;公元纪年618年是武周和大唐朝的建立,这在历史上实为意义重大的一个年段,在朝代顺序表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纪年907年,建立了十国和五代;公元纪年960年,建立了大辽、北宋、金、南宋这些朝代,也是影社拍摄中最常有的拍摄素材;公元纪年1279年,建立了元朝;公元纪年1368年,建立了明朝,此刻我国的古文化也快走到尾声。 公元纪年1644年,建立了清朝,清政府的腐败和社会矛盾的日趋激化都给了人们转变的信号,不夸张的讲这是朝代顺序表上最引人注目的一章;公元纪年1912年,已经趋于近代,建立了民国时代,也标志着现代化的进程脚步,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新的文化、新的社会主义、新的人权倡导、新的社会体系。而后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代表着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是朝代顺序表中华丽的一章。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朝代│ 起讫 │都城│ 今地┃ ┠────┼────────┼───┼────┨ ┃夏 │约前22世纪末至约│安邑 │山西夏县┃ ┃ │前21世纪初—约前├───┼────┨ ┃ │17世纪初 │阳翟 │河南禹县┃ ┠────┼────────┼───┼────┨ ┃ │约前17世纪 │亳 │河南商丘┃ ┃商 │-前11世纪├───┼────┨ ┃ │ │殷 │河南安阳┃ ┠─┬──┼────────┼───┼────┨ ┃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镐京 │陕西西安┃ ┃周├──┼────────┼───┼────┨ ┃ │东周│前770-前256 │洛邑 │河南洛阳┃ ┠─┴──┼────────┼───┼────┨ ┃秦 │前221-前206 │咸阳 │陕西咸阳┃ ┠─┬──┼────────┼───┼────┨ ┃ │西汉│前206-公元25 │长安 │陕西西安┃ ┃汉├──┼────────┼───┼────┨ ┃ │东汉│ 25-220 │洛阳 │河南洛阳┃ ┠─┼──┼────────┼───┼────┨ ┃三│魏 │ 220-265 │洛阳 │河南洛阳┃ ┃├──┼────────┼───┼────┨ ┃ │蜀汉│ 221-263 │成都 │四川成都┃ ┃国├──┼────────┼───┼────┨ ┃ │吴 │ 222-280 │建业 │江苏南京┃ ┠─┼──┼────────┼───┼────┨ ┃ │西晋│ 265-317 │洛阳 │河南洛阳┃ ┃晋├──┼────────┼───┼────┨ ┃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 ┃十六国 │ 304-439 │ - │ -┃ ┠─┬──┼────────┼───┼────┨ ┃南│宋 │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中国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详细介绍夏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夏朝历史>>商①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商朝历史>>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②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发西周历史>>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东周历史>>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战国历史>>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秦朝历史>>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西汉历史>>新③9-23年王莽新朝历史>>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历史>>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三国历史>>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历史>>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历史>>五胡十六国④304-439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南朝历史>>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北朝历史>>洛阳河南洛阳魏孝文帝拓跋宏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隋朝历史>>唐朝⑤618-907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朝历史>>五代十国⑥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代 起讫 夏 约前2070-前1600 商 前 1600—前 1046 西周 前 1046—前 771 周 东周 前 770—前 256 春秋时代 前 770—前 476 战国时代① 前 475—前 221 秦 前 221—前 206 汉 西汉② 前206—公元23 东汉 25— 220 魏 220-265 三国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 东晋 317-420 十六国 十六国③ 304-439 宋 420-479 南 齐 479-502 朝 梁 502-557 南 陈 557-589 北 北魏 386-534 朝 北 东魏 534-550 朝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6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后梁 907-923 五代 后唐 十国 923-936 I1 >17/ 后曰 936-946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都城 今地 安邑 山西夏县 阳翟 河南禹县 亳 河南商丘 殷 河南安阳 镐京 陕西西安 洛邑 河南洛阳 咸阳 陕西咸阳 长安 陕西西安 洛阳 河南洛阳 洛阳 河南洛阳 成都 四川成都 建业 江苏南京 洛阳 河南洛阳 建康 江苏南京 建康 江苏南京 建康 江苏南京 建康 江苏南京 平城 山西大同 洛阳 河南洛阳 邺 河北临漳 邺 河北临漳 长安 陕西西安 长安 陕西西安 大兴 陕西西安 长安 陕西西安 汴 河南开封 洛阳 河南洛阳 汴 河南开封 建康 江苏南京

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 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 十国④902-979 —— 北宋960-1127开封河南开封宋 宋南宋 1127-1279临安浙江杭州 皇都辽宁辽916-1125⑤ (上京)巴林右旗西夏1038-1227兴庆府宁夏银川 会宁阿城(黑龙 江)金1115-1234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元1271-1368⑥大都北京 明1368-1644北京北京 清1644-1911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 1 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①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 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 了农民政权。公元23 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 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和巴蜀,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④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⑤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 年复称契丹,1066 年仍称辽。 ⑥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 年灭南宋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代起讫都城今地 夏前2070—前1600 安邑山西夏县 阳翟河南禹县 商前1600—前1046 亳河南商丘 殷河南安阳 周西周前1046-前771 镐京陕西西安东周前770-前256 洛邑河南洛阳秦前221-前206 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前206-公元25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三国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蜀汉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 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晋西晋265-317 洛阳河南洛阳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304-439 - - 南朝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 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北朝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 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 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 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 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 后晋936-947 汴河南开封 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 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十国902-979 -- 宋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 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临安辽907-1125 皇都辽宁 (上京) 巴林右旗 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 西夏1032-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1206-1368 大都北京 明1368-1644 北京北京 清1616-1911 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1) 【速记口诀】: (3) 几个特别解释的地方 (4) 中国历史上十八个朝代名称来历 (5) 国号的分类 (6) 历史上我国有哪些封建政权是有少数民族建立的? (7) 各朝代皇帝顺序 (8)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速记口诀】: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华夏族(皇帝)--4000多年前 尧 舜 禹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商纣亡国,达妲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周幽王,煲姒周历王周平王东迁,开始出现各诸侯国,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诸子百家)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秦始皇,秦二世残暴诱发农民起义),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刘邦死后,吕后专权)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25-220 三国魏220-265 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十六国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535-557 北周557-581 隋581-61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北宋960-1127 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32-122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1、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3、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 4、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星) 5、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丐)、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疾)思王(姬叔)、考王(姬嵬)、威烈王(姬午)、安王(姬骄)、烈王(姬喜)、显王(姬扁)、慎靓王(姬定)、赧王(姬延) 6、秦[秦帝国(前221——前206)] 周赧王59年乙巳(前256),秦灭周。自次年(秦昭襄王52年丙午,前255)起至秦王政25年己卯(前222),史家以秦王纪年。秦王政26年庚辰(前221)完成统一,称始皇帝。 昭襄王(嬴则,又名稷)、孝文王(嬴柱)、庄襄王(嬴子楚)、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 7、汉(前206——公元220)[西汉、东汉] 8、西汉(前206——公元25) 包括王莽(公元9——23)和更始帝(23——25)。 高帝(刘邦)、惠帝(刘盈)、高后(吕雉) 文帝(刘恒)——后元 景帝(刘启)——中元、后元 武帝(刘彻)——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昭帝(刘弗陵)——始元、元凤、元平 宣帝(刘询)——本始、地节、元康、神爵、五凤、甘露、黄龙 元帝(刘示)——初元、永光、建昭、竟宁 成帝(刘骜)——建始、河平、阳朔、鸿嘉、永始、元延、绥和 哀帝(刘欣)——建平、元寿 平帝(刘侃)——元始 孺子婴(王莽摄政)——居摄、初始 [新]王莽——始建国、天凤、地皇 更始帝(刘玄)——更始 9、东汉(25——220)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表 夏约前21世纪—约前16世纪商约前16世纪—约前1066 东周前779—前256 周{春秋前722—前481 战国前403—前221 秦前221—前206 西汉前206—公元23 汉{东汉25—220 魏220—265 三国{蜀221—263 吴222—280 西晋265—316 东晋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 1,南朝【宋【420—479】 【2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2,北朝【北魏【386—534】 【东魏【534—550】 【北齐【550—577】 【西魏【335—557】 【北周【557—581】随581—628 唐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后唐】923—936 【后晋】936—946 【后汉】947—950 【后周】951—960 【十国】902—979 宋【南宋】960—1127 【北宋】1127—1279 辽907—1125 西夏1023—1277 金1115—1234 元1279—1368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中华民国1912—1949 注《论语》【孔子,先宋人,出生于鲁襄公23年庚戌11月庚子,鲁昌平乡陬邑。昭公25年甲申,孔子年35,而昭公奔齐,鲁乱,于是适齐,为高昭子家臣,以通乎景公。公欲封以尼溪之田,宴婴不可,公惑之。孔子遂行,反平鲁。定公元年壬辰】 由此孔子出生西汉前148年,定公元即在183年壬辰。 根据相关资料证实,就年代而言; 【靖康2年1127年】【绍兴13年1142年】【康熙22年1683年】 【康熙60年1721年】【乾隆10年1745】【嘉庆3年1789年】 自【960年至1127年】属北宋时期。以汴梁【今河南开封】为都,共历七代九帝。 即; 太祖赵匡胤【960年至976年在位】 太祖弟,太宗赵光义【976至997年在位】 太宗子,真宗赵恒【998至1022年在位】 真宗子,仁宗赵祯【1023至1063年在位】 仁宗子,英宗赵曙【1064至1067年在位】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令狐采学 朝代 起讫都城今地 夏约前2070—前1600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 商前1600—前1046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阳 周西周前1046—前771镐京陕西西安东周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① 前770—前256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洛邑河南洛阳 秦前221—前206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②前206—公元23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魏220-265洛阳河南洛阳蜀221-263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③304-439—— 南北朝南朝 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 隋581-618大兴陕西西安唐618-907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6汴河南开封后汉947-950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汴河南开封十国④902-979—— 宋北宋960-1127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临安浙江杭州 辽916-1125⑤皇都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会宁阿城(黑龙江)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1271-1368⑥大都北京 明1368-1644北京北京 清1644-1911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① 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和巴蜀,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④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⑤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⑥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中国古代朝代编年史 夏朝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教案资料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 照简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代起讫都城今地 夏约前2070—前1600 安邑山西夏县阳翟河南禹县 商前1600—前1046 亳河南商丘殷河南安阳 周西周前1046—前771 镐京陕西西安东周 春秋时代 战国时代① 前770—前256 前770—前476 前475—前221 洛邑河南洛阳 秦前221—前206 咸阳陕西咸阳 汉西汉②前206—公元23 长安陕西西安东汉25—220 洛阳河南洛阳 三国魏220-265 洛阳河南洛阳蜀221-263 成都四川成都吴222-280 建业江苏南京 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 东晋十六国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十六国③304-439 —— 南北朝南 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 北 朝 北魏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 洛阳河南洛阳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 隋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唐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

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十国④902-979 —— 宋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南宋1127-1279 临安浙江杭州 辽916-1125⑤皇都 (上京) 辽宁 巴林右旗 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龙江)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 元1271-1368⑥大都北京 明1368-1644 北京北京 清1644-1911 北京北京 中华民国1912-1949 南京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首都北京。 附注: ① 这时期,主要有秦、魏、韩、赵、楚、燕、齐等国。 ② 包括王莽建立的“新”王朝(公元8年—23年)。王莽时期,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建立了农民政权。公元23年,新王莽政权灭亡。公元25年,东汉王朝建立。 ③ 这时期,在我国北方和巴蜀,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六国”。 ④ 这时期,除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外,还先后存在过一些封建割据政权,其中有: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等国,历史上叫做“十国”。 ⑤ 辽建国于公元907年,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38年(一说947年)改国号为辽,983年复称契丹,1066年仍称辽。 ⑥铁木真于公元1206年建国;公元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9年灭南宋。

明清民纪年 公元纪年对照查询

明清民纪年/公元纪年 对照查询 明洪武1年(1368)(戊申)太祖朱元璋 明洪武2年(1369)(己酉)明洪武3年(1370)(庚戌)明洪武4年(1371)(辛亥)明洪武5年(1372)(壬子)明洪武6年(1373)(癸丑)明洪武7年(1374)(甲寅)明洪武8年(1375)(乙卯)明洪武9年(1376)(丙辰)明洪武10年(1377)(丁巳)明洪武11年(1378)(戊午)明洪武12年(1379)(己未)明洪武13年(1380)(庚申)明洪武14年(1381)(辛酉)明洪武15年(1382)(壬戌)明洪武16年(1383)(癸亥)明洪武17年(1384)(甲子)明洪武18年(1385)(乙丑)明洪武19年(1386)(丙寅)明洪武20年(1387)(丁卯)明洪武21年(1388)(戊辰)明洪武22年(1389)(己巳)明洪武23年(1390)(庚午)明洪武24年(1391)(辛未)明洪武25年(1392)(壬申)明洪武26年(1393)(癸酉)明洪武27年(1394)(甲戌)明洪武28年(1395)(乙亥)明洪武29年(1396)(丙子)明洪武30年(1397)(丁丑)明洪武31年(1398)(戊寅)明建文1年(1399)(己卯)明惠帝朱允炆 明建文2年(1400)(庚辰)明建文3年(1401)(辛巳)明建文4年(1402)(壬午)明永乐1年(1403)(癸未)明成祖朱棣 明永乐2年(1404)(甲申)明永乐3年(1405)(乙酉) 1405年--1433年 郑和七次下西洋" 明永乐4年(1406)(丙戌) 明永乐5年(1407)(丁亥) 明永乐6年(1408)(戊子) 明永乐7年(1409)(己丑) 明永乐8年(1410)(庚寅) 明永乐9年(1411)(辛卯) 明永乐10年(1412)(壬辰) 明永乐11年(1413)(癸巳) 明永乐12年(1414)(甲午) 明永乐13年(1415)(乙未) 明永乐14年(1416)(丙申) 明永乐15年(1417)(丁酉) 明永乐16年(1418)(戊戌) 明永乐17年(1419)(己亥) 明永乐18年(1420)(庚子) 明永乐19年(1421)(辛丑) 明成祖迁都北京 明永乐20年(1422)(壬寅) 明永乐21年(1423)(癸卯) 明永乐22年(1424)(甲辰) 明洪熙1年(1425)(乙巳) 明仁宗朱高炽 明宣德1年(1426)(丙午) 明宣宗朱瞻基 明宣德2年(1427)(丁未) 明宣德3年(1428)(戊申) 明宣德4年(1429)(己酉) 明宣德5年(1430)(庚戌) 明宣德6年(1431)(辛亥) 明宣德7年(1432)(壬子) 明宣德8年(1433)(癸丑) 明宣德19年(1434)(甲寅) 明宣德10年(1435)(乙卯) 明正统1年(1436)(丙辰) 明英宗朱祁镇 明正统2年(1437)(丁巳) 明正统3年(1438)(戊午) 明正统4年(1439)(己未) 明正统5年(1440)(庚申) 明正统6年(1441)(辛酉) 明正统7年(1442)(壬戌) 明正统8年(1443)(癸亥) 明正统9年(1444)(甲子) 明正统10年(1445)(乙丑) 明正统21年(1446)(丙寅) 明正统32年(1447)(丁卯) 明正统43年(1448)(戊辰) 明正统54年(1449)(己巳) 明景泰1年(1450)(庚午) 明代宗朱祁钰 明景泰2年(1451)(辛未) 明景泰3年(1452)(壬申) 明景泰4年(1453)(癸酉) 明景泰5年(1454)(甲戌) 明景泰6年(1455)(乙亥) 明景泰7年(1456)(丙子) 明天顺1年(1457)(丁丑) 明英宗朱祁镇 明天顺2年(1458)(戊寅) 明天顺3年(1459)(己卯) 明天顺4年(1460)(庚辰) 明天顺5年(1461)(辛巳) 明天顺6年(1462)(壬午) 明天顺7年(1463)(癸未) 明天顺8年(1464)(甲申) 明成化1年(1465)(乙酉) 明成化2年(1466)(丙戌) 明宪宗朱见深 明成化3年(1467)(丁亥) 明成化4年(1468)(戊子) 明成化5年(1469)(己丑) 明成化6年(1470)(庚寅) 明成化7年(1471)(辛卯) 明成化8年(1472)(壬辰) 明成化9年(1473)(癸巳) 明成化10年(1474)(甲午) 明成化11年(1475)(乙未) 明成化12年(1476)(丙申) 明成化13年(1477)(丁酉) 明成化14年(1478)(戊戌) 明成化15年(1479)(己亥) 明成化16年(1480)(庚子) 明成化17年(1481)(辛丑) 明成化18年(1482)(壬寅) 明成化19年(1483)(癸卯) 明成化20年(1484)(甲辰) 明成化21年(1485)(乙巳) 明成化22年(1486)(丙午) 明成化23年(1487)(丁未) 明弘治1年(1488)(戊申) 明孝宗朱佑樘 明弘治2年(1489)(己酉)

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历史朝代公元对照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 夏约公元前21世纪-约公元前16世纪 商约公元16世纪-约公元前1066 周西周约公元前106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 春秋时代公元前770-公元前476 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秦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汉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3 东汉 25-220 三国魏 220-265 蜀 221-263 吴 222-280 西晋 265-316 东晋十六国东晋 317-420 十六国 304-439 南北朝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北朝北魏 386-534 东魏 534-550 北齐 550-577 西魏 535-55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唐 618-907 五代十国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79 宋北宋 960-1127 南宋 1127-1279 辽 907-1125 西夏 1032-1227 金 1115-1234 元 1279-1368 明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1、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五帝(约前26世纪初——约前22民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2、夏(约前22世纪末至约前21世纪初——约前17世纪初): 禹、启、太康、仲康、相、少、康、杼、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 3、商(约前17世纪初——约前11世纪):汤、外丙、仲壬、太甲、沃丁、太庚、小甲、雍已、太戊、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太丁、帝乙、纣 4、周(约前11世纪——前256)[西周、东周] 西周(约前11世纪——前771):武王(姬发)、成王(姬诵)、康王(姬钊)、昭王(姬瑕)、穆王(姬满)、共王(姬翳扈)、懿王(姬鞯)、孝王(姬辟方)、夷王(姬燮)、厉王(姬胡)、共和、宣王(姬静)、幽王(姬宫星) 5、东周(前770——前256):平王(姬宜臼)、桓王(姬林)、庄王(姬佗)、禧王(姬胡齐)、惠王(姬阆)、襄王(姬郑)、顷王(姬壬臣)、匡王(姬班)、定王(姬瑜)、简王(姬夷)、灵王(姬泄心)、景王(姬贵)、悼王(姬猛)、敬王(姬丐)、元王(姬仁)、贞定王(姬介)、哀王(姬去

明 清 民国纪年表

明朝帝王纪年表 明(公元1368—1644年) 1368 戊申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元年 1369 己酉二年 1370 庚戌三年 1371 辛亥四年 1372 壬子五年 1373 癸丑六年 1374 甲寅七年 1375 乙卯八年 1376 丙辰九年 1377 丁巳十年 1378 戊午十一年 1379 己未十二年 1380 庚申十三年 1381 辛酉十四年 1382 壬戌十五年 1383 癸亥十六年 1384 甲子十七年 1385 乙丑十八年 1386 丙寅十九年 1387 丁卯二十年 1388 戊辰二十一年 1389 己巳二十二年 1390 庚午二十三年 1391 辛未二十四年 1392 壬申二十五年 1393 癸酉二十六年 1394 甲戌二十七年 1395 乙亥二十八年 1396 丙子二十九年 1397 丁丑三十年 1398 戊寅三十一年 1399 己卯明惠帝朱允溫建文元年 1400 庚辰二年 1401 辛巳三年 1402 壬午四年 1403 癸未明成祖朱棣永乐元年 1404 甲申二年 1405 乙酉三年 1406 丙戌四年 1407 丁亥五年 1408 戊子六年 1409 己丑七年 1410 庚寅八年 1411 辛卯九年 1412 壬辰十年 1413 癸巳十一年 1414 甲午十二年 1415 乙未十三年 1416 丙申十四年 1417 丁酉十五年 1418 戊戌十六年 1419 乙亥十七年 1420 庚子十八年 1421 辛丑十九年 1422 壬寅二十年 1423 癸卯二十一年 1424 甲辰二十二年 1425 乙巳明仁宗朱高炽洪熙元年 1426 丙午明宣宗朱瞻基宣 德元年 1427 丁未二年 1428 戊申三年 1429 己酉四年 1430 庚戌五年 1431 辛亥六年 1432 壬子七年 1433 癸丑八年 1434 甲寅九年 1435 乙卯十年 1436 丙辰明英宗朱祁镇正 统元年 1437 丁巳二年 1438 戊午三年 1439 己未四年 1440 庚申五年 1441 辛酉六年 1442 壬戌七年 1443 癸亥八年 1444 甲子九年 1445 乙丑十年 1446 丙寅十一年 1447 丁卯十二年 1448 戊辰十三年 1449 己巳十四年 1450 庚午明代宗朱祁钰景 泰元年 1451 辛未二年 1452 壬申三年 1453 癸酉四年 1454 甲戌五年 1455 乙亥六年 1456 丙子七年 1457 丁丑明英宗朱祁镇天 顺元年 1458 戊寅二年 1459 己卯三年 1460 庚辰四年 1461 辛巳五年 1462 壬午六年 1463 癸未七年 1464 甲申八年 1465 乙酉明宪宗朱见深成 化元年 1466 丙戌二年 1467 丁亥三年 1468 戊子四年 1469 己丑五年 1470 庚寅六年 1471 辛卯七年 1472 壬辰八年 1473 癸巳九年 1474 甲午十年 1475 乙未十一年 1476 丙申十二年 1477 丁酉十三年 1478 戊戌十四年 1479 乙亥十五年 1480 庚子十六年 1481 辛丑十七年 1482 壬寅十八年 1483 癸卯十九年 1484 甲辰二十年 1485 乙巳二十一年 1486 丙午二十二年 1487 丁未二十三年 1488 戊申明孝宗朱祐樘弘 治元年 1489 己酉二年 1490 庚戌三年 1491 辛亥四年 1492 壬子五年 1493 癸丑六年 1494 甲寅七年 1495 乙卯八年 1496 丙辰九年 1497 丁巳十年 1498 戊午十一年 1499 己未十二年 1500 庚申十三年 1501 辛酉十四年 1502 壬戌十五年 1503 癸亥十六年 1504 甲子十七年 1505 乙丑十八年 1506 丙寅明武宗朱厚照正 德元年 1507 丁卯二年 1508 戊辰三年 1509 己巳四年 1510 庚午五年 1511 辛未六年 1512 壬申七年 1513 癸酉八年 1514 甲戌九年 1515 乙亥十年 1516 丙子十一年 1517 丁丑十二年 1518 戊寅十三年 1519 己卯十四年 1520 庚辰十五年 1521 辛巳十六年 1522 壬午明世宗朱厚熜 嘉靖元年 1523 癸未二年 1524 甲申三年 1525 乙酉四年 1526 丙戌五年 1527 丁亥六年 1528 戊子七年 1529 己丑八年 1530 庚寅九年 1531 辛卯十年 1532 壬辰十一年 1533 癸巳十二年 1534 甲午十三年 1535 乙未十四年 1536 丙申十五年 1537 丁酉十六年 1538 戊戌十七年 1539 乙亥十八年 1540 庚子十九年 1541 辛丑二十年 1542 壬寅二十一年 1543 癸卯二十二年 1544 甲辰二十三年 1545 乙巳二十四年 1546 丙午二十五年 1547 丁未二十六年 1548 戊申二十七年 1549 己酉二十八年 1550 庚戌二十九年 1551 辛亥三十年 1552 壬子三十一年 1553 癸丑三十二年 1554 甲寅三十三年 1555 乙卯三十四年 1556 丙辰三十五年 1557 丁巳三十六年 1558 戊午三十七年 1559 己未三十八年 1560 庚申三十九年 1561 辛酉四十年 1562 壬戌四十一年 1563 癸亥四十二年 1564 甲子四十三年 1565 乙丑四十四年 1566 丙寅四十五年 1567 丁卯明穆宗朱载贺隆 庆元年 1568 戊辰二年 1569 己巳三年 1570 庚午四年 1571 辛未五年 1572 壬申六年 1573 癸酉明神宗朱翊钧万 历元年 1574 甲戌二年 1575 乙亥三年 1576 丙子四年 1577 丁丑五年 1578 戊寅六年 1579 己卯七年 1580 庚辰八年 1581 辛巳九年 1582 壬午十年 1583 癸未十一年 1584 甲申十二年 1585 乙酉十三年 1586 丙戌十四年 1587 丁亥十五年 1588 戊子十六年 1589 己丑十七年 1590 庚寅十八年 1591 辛卯十九年 1592 壬辰二十年 1593 癸巳二十一年 1594 甲午二十二年 1595 乙未二十三年 1596 丙申二十四年 1597 丁酉二十五年 1598 戊戌二十六年 1599 乙亥二十七年 1600 庚子二十八年 1601 辛丑二十九年 1602 壬寅三十年 1603 癸卯三十一年 1604 甲辰三十二年 1605 乙巳三十三年 1606 丙午三十四年 1607 丁未三十五年 1608 戊申三十六年 1609 己酉三十七年 1610 庚戌三十八年 1611 辛亥三十九年 1612 壬子四十年 1613 癸丑四十一年 1614 甲寅四十二年 1615 乙卯四十三年 1616 丙辰四十四年 1617 丁巳四十五年 1618 戊午四十六年 1619 己未四十七年 1620 庚申四十八年 明光宗朱常洛泰昌 元年 1621 辛酉明熹宗朱同校 天启元年 1622 壬戌二年 1623 癸亥三年 1624 甲子四年 1625 乙丑五年 1626 丙寅六年 1627 丁卯七年 1628 戊辰明毅宗朱由检 崇祯元年 1629 己巳二年 1630 庚午三年 1631 辛未四年 1632 壬申五年 1633 癸酉六年 1634 甲戌七年 1635 乙亥八年 1636 丙子九年 1637 丁丑十年 1638 戊寅十一年 1639 己卯十二年 1640 庚辰十三年 1641 辛巳十四年 1642 壬午十五年 1643 癸未十六年 1644 甲申十七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