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_关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_吴改

01_关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_吴改
01_关于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若干建议_吴改

关于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广西中医药大学唐农广西在国内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具有独特优势。大力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是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加快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中药、壮瑶药材。广西药材资源丰富,应该抢抓发展中药、壮瑶药产业的重大战略机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发展政策与机制,健全中药、壮瑶药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优化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和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保证优势中药、壮瑶药品牌的持续发展,使之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概况

一是中药、壮瑶药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广西具有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和丰富的中药材资源,是我国有名的“天然药库”、“生物资源基因库”和“中药材之乡”。据统计,广西有中草药物种4623种,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的三分之一,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近年来,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稳步发展,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来自广西,其中十多种占全国总产量的50%-80%,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更是高达90%以上。广西12个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着大量的中草药、民族药、民间药单方验方,以壮瑶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产业基础雄厚。

二是产业基础初具规模,发展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股。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中药、壮瑶药产业的发展。

2005年2月广西被国家科技部列入重点支持的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广西)基地。2006年明确提出“打造八桂药谷,创建南方药都,开辟西南药道,振兴民族药业”。经过多年发展,广西已初步形成包括中药材种植、中成药、中药饮片、提取物加工等门类较齐全、特色较鲜明的产业体系。广西中医药产业拥有桂林三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金嗓子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公司。2013年玉林市获“中国南方药都”称号,玉林中药材贸易市场成为全国第三大市场,梧州中恒药业的“血栓通”单一品种销售进入全国同行前三位。2010-2014年,壮瑶药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为17.48%。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广西已建立中药、壮瑶药研发相关的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自治区级技术中心9个,广西中医药科学实验中心1个。有200多家企业通过国家GMP认证。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研究院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聚集了一批优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过多年的努力,“三金”、“玉林”、“天和”、“金嗓子”、“花红”等品牌全国驰名;复方扶芳藤合剂、三金片、湿毒清胶囊、西瓜霜系列、金嗓子喉宝、肤阴洁、花红片、妇血康、骨通贴膏、正骨水等30多个中成药品种在产品质量、市场占有率、资源利用等方面在国内乃至国际医药市场均有较好声誉。

截至2013年底,除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健康业这一新兴产业未纳入统计外,包括中药民族药制造业、中药民族药材种植业、中药民族药物流业、中医民族医诊疗设备制造业在内的广西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总产值大概在250亿元左

右,其中中药工业是130多亿,全国第六。贵州省在中药工业方面,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80.41亿元,其中,中成药工业总产值156.42亿元,居全国第五。而相邻的四川省,2011年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7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408亿元,居全国第2位。

二、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西的中药、壮瑶药产业虽起步较早,在全国同行业中也占有较重要的地位,但近年来发展速度放缓。

一是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步子还不大。广西整体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不高。而且野生药材的开发与利用也由于缺乏管理,许多特色品种的资源连年锐减,影响了正常的生产。远远未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明显的经济优势。中药、壮瑶药发展速度与全国相比已经明显减慢,发展后劲明显不足。从周边省份对比情况来看,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中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广东、浙江、吉林和天津等省市的中药资源虽然远不及广西,但他们现在却是我国的中药工业大省(市),这应该值得我们警醒和奋起直追的。

二是中药、壮瑶药产业整体规模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少,整体研发能力较弱。广西中医药企业发展迅速,虽然拥有“三金”、“玉林制药”、“梧州制药”等一些全国知名企业,但总体上看,广西企业规模偏小,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除了几个重点企业建有研发机构外,多数中小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和研发人才。企业对中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基本上是以仿制为主,产品绝大部分是中药材原料或饮片,附加值低,利润薄,具有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的中成药产品不

多。

三是中药、壮瑶药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远未完善。区内中医药研发山头林立,小而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做出成果;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活动以获取科研成果为导向,缺乏市场应用前景,与企业技术需求不匹配;企业创新需求不旺,创新活动不活跃;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还不完善,导致中药产业产学研合作活动较少。

四是高层次科研人才短缺,产学研合作和市场核心竞争力较弱。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高层次人才尤其短缺。学科带头人、在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匮乏,导致广西中药科研水平不高,重大创新成果少。

三、加快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贯彻落实“高峰”战略,引领中药、壮瑶药科学发展。

建议区党委政府在中医药产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乘势而举,明确提出并启动广西建设中药、壮瑶药强省的宏伟工程,使这项工程上升为广西的发展战略之一,做大做强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重点实施“高峰”战略,打造出一批引领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标志性专家、标志性项目、标志性技术、标志性成果和标志性学科。瞄准全国中药发展的最前沿、最高峰,建立全国中药、壮瑶药发展的人才高地、学术高地和医疗中心,力争在现有“高原”基础上不断形成“高峰”。集中人力,制定规划,规范体制,加大宣传力度,在人才、政策、资金、科技、产业等方面分析解决好制约中药、壮瑶药发展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营造出促进发展的大环境。

(二)打造广西全区中药、壮瑶药一、二、三产业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充分依托广西中药、壮瑶药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积极推进“一、二、三”发展战略。即壮大“一个专业园区”,即在百色、河池建设一个区内最具规模的中药、壮瑶药专业园区。形成中药、壮瑶药从种植、加工、研发、生产、流通到服务完整的产业链。兴建“两大中药加工基地”,即兴建梧州中药深加工基地、桂林壮瑶药加工基地。全面提升广西中药、壮瑶药加工制造能力。力举“三个龙头企业”,从广西玉林、南宁选出三家龙头企业,打造三大全部采用目前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联动设备,集研发、生产、物流为一体,以高科技产业化为中心、以中药现代化为主的、广西最大的现代化中药、壮瑶药生产物流基地,借此来带动二、三产业重点发展,成为新的经济杠杆。

(三)融合“双核驱动”、“三区统筹”战略,创新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

在区域经济板块上探索出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典型,带动全区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即围绕广西中药和壮瑶药产业,响应“双核驱动”强引擎,“三区统筹”格局,制定中药、壮瑶药产业技术路线图,找准中药、壮瑶药产业技术攻关的发力点,形成产业技术发展的完整链条,成为拉动广西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四)整合长寿养生资源,打造广西养老健康产业集群一是根据广西中药资源和养生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交通条件和空间地域,构建桂西北、桂西南、桂东北、桂中、北部湾、桂东广西中药、壮瑶药养生旅游六片区,养老长寿健康产业链。

二是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人才培养、技术等优势,整合资源成立广西壮瑶医药科学院,利用广西壮瑶药资源优势,开展壮瑶药的资源研究、保护和栽培利用,通过科技创新,研发现代抗衰老民族新药和长寿食品,大力发展壮瑶传统医药保健养生、中医养生,培育养生长寿保健食品特色产业。

三是依托广西药膳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玉林“南方药都”产业。扩大原生态、绿色和有机产品生产规模,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品种繁多、生态保健的药膳美食。

四是通过建设中国—东盟中药物流产业基地,打造集中药种植观光、休闲度假、养生康体、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中国—东盟医药文化养生旅游区。

(五)抓好保障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四个支撑点”

一是建立高效的管理和服务机制。中药、壮瑶药产业创新发展涉及政府多个部门,各部门需要提高对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加强行业管理,提高行业管理水平,提高对中药、壮瑶药产业的指导、咨询、评估、信息交流等服务工作的质量,为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打造中药、壮瑶药产业创新人才及团队。依托广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 整合研发资源,充分发挥中医药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凝聚人才的作用,积极探索符合中药民族药人才成长规律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广西特色民族药物领域各类科研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培训业务,把广西建设成为西南特色民族药物技术人才的培养基地。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创办、完善培训机构,建立多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形成我区中药工业发展的人才支

撑体系。

三是扩大产业规模,加强中药、壮瑶药产业产学研合作。充分发挥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定期或不定期举办中国-东盟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论坛等学术交流活动,打造中国-东盟中药合作交流平台。鼓励重点优势企业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知名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技术产业化。鼓励实力较强的药品生产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发挥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国内外的大型企业、尤其是跨国医药企业集团到我区投资设厂。鼓励一批优势企业利用产品技术的优势开展国内外业务,拓展市场,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是构建公共技术市场服务平台。抓住中药、壮瑶药产业链从创新成果到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克服“市场失灵”,建设综合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组建集产品开发、工艺创新、信息咨询、设计服务为一体的创新中心和新药临床实验基地。加强对广西中药、壮瑶药传统知识与技术的整理、研究和利用。支持企业创建技术中心,增强研发能力,提高创新水平。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带动新药品种研发和名优中成药品种二次开发;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的现代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质量控制方法和提高质量标准,完善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体系,努力开发民族药新产品,通过民族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强化产业特色和知名度。

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已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和能力,通过走战略布局,将构建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发展的新常态,对广西经济结构转型及产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我们相

信,广西中药、壮瑶药产业必将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中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发布者:尹海华日期:2016-11-22 广义上讲,中药产业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部分,中药饮片处于中药产业的中间环节,在中药产业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国家层面和各地出台的一系列引导鼓励中医药政策,如调整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政策、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政策等,从不同角度激励中医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推进公立医院医药价格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化药和中成药“零加成”的大环境下,中药饮片销售仍然享受药品加成政策,从而成为中药饮片销售提升的动力。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联合制定发布的《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更是明确——不取消中药饮片加成,中药饮片不纳入“药占比”控制范围。 A、趋势市场地位不断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5345.7亿元增长至26885.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19.7%;从医药工业细分子行业来看,中药饮

片加工主营业务收入由190.2亿元增加至1699.9亿元,CAGR为27.6%,中药饮片加工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速度显著高于医药工业整体增速。 随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中药饮片行业在医药制造业中的市场地位在不断加强。从医药工业近三年细分子行业横向比较来看,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增速均排在8类子行业首位。从中药饮片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医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来看,最近几年基本保持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5年,医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768.23亿元,同比增长12.22%,高于全国工业增速14.52个百分点,较上年下降0.93个百分点。其中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全年利润增速高于8类子行业利润增速。 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发展十分迅猛,而且这个发展势头还将持续。主要受益于人口老龄化、城镇化等。随着产业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和市场需求空间的不断扩大,中药饮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将非常广阔。 B、行业挑战产业升级空间几许 目前,中药饮片产业的市场容量不断增大,中药饮片行业及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已进入一个全面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国家政策导向为中药饮片产业带来了升级空间,同时中药饮片行业的发展也面临很多挑战。 中药材价格上涨:防控生产盲目和种植过剩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 一、生物医药产业链 生物医药产业链分为四个主要部分,药物研究、开发、制造和销售。产业上游主要体现在医药研发企业及创新项目;中游主要是制药企业;下游主要体现在健康服务业,如医院、医疗、养老院、健康管理、互联网医疗、健康食品等以及相关配套的产品,如医疗器械、检测设备等。生物医药产业链的核心是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和生产。 二、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关系 “大健康”产业涵盖的领域很广,其产品领域包括医药产品、生物产品、保健(功能)食品、绿色食品、器械以及与健康有关其它全部产品等。 “十二五”时期全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以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医药产业升级为中心,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以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国际化为重点,努力实现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创新,促进医药产业由大到强。抢占生物医药技术制高点,使其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同时,“十二五”期间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健康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健康管理与服务产业也将进入发展高潮初期。 1、生物医药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大健康产业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稳步推进“一个核心带两翼”的产业布局,着力打造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的中心高地,加强科技创新和市场模式创新,加快资本平台建设创新,坚持全面国际化,科学构筑医疗康复、健康养生的生态服务产业高地,全面快速推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2、生物医药是大健康产业做强做大的核心 突出以组分中药为主导的现代中药,从做专做精,形成差异化优势,到做强做大,形成规模化优势;化学药形成特色优势;生物药要达到高质、高端、高新化;加大系列化产品集群的开发力度,形成大产品,带动大健康产业。 3、生物医药是大健康产业生命力的保障

大健康产业知识

大健康产业知识 11月22日,受局长委托,我代她参加了全州大健康产业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由州长主持,理实国际集团王颖董事长主讲。王颖董事长建议黔东南州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养生+旅游”为基本主题,外地高端客群为核心客群,“立足当地、面向全球”为市场格局,“健康服务与健康产品结合”为基本业态, “统一谋划、分散布局、全州一张牌、一盘棋”为发展思路,“品牌与营销先行、招商与招客并举”为推动。 根据县政府有关工作安排,要求各单位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宣传解读。我没有那些专家那么博学、专业,下面我就大健康产业一些政策出台背景、发展形势作简要得介绍。 一、出台背景 我们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得若干意见》,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得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就是新一届政府大力巩固与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障与改善民生得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得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提高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形成新得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得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得积极性与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与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得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得主要任务。一就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落实鼓励社会办医得各项优惠政策,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与农村延伸。推动发展专业规范得护理服务。二就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服务得能力。三就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得产品与服务。四就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与70%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五就是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与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六就是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与其她健康相关产品得研发、制造与应用,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查、评价、研发等服务。七就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与职业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流动。八就是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二、当前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形势 (一)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当时就是省长)在3月2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指出,在贵州赶超小康得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得选择发展产业,实现百姓富、生态美得有机统一,始终发展以大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1第二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加速洗牌在即--------------------------- 2第三篇:中药注射剂行业现状分析使用须重视安全--------------------------------- 4第四篇:“一带一路”带动中药材行业发展开拓海外市场--------------------------- 6第五篇:中药饮片企业现状分析加速洗牌中--------------------------------------- 7第六篇: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 12 2015年1-6月中药材及中成药CPI当月值统计表: ------------------------------- 12第七篇: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 13 2014年-2015年我国中药饮片加工企业数统计表:-------------------------------- 13第十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传统市场地位稳固--------------------------- 15第十一篇:2014我国中药类产品进出口情况回顾--------------------------------- 16第十二篇:2015年中药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7第十三篇:中药材行业现状分析市场迎来国家级规划------------------------------ 18第十四篇:我国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多------------------------------------------ 18第十五篇:中药企业“走出去”需要攻克壁垒分析-------------------------------- 19第十六篇:2014年中药材出口需要关注的现象----------------------------------- 20第十七篇:2014年广东省中药材出口情况分析----------------------------------- 21第十八篇:中药材价格飙升企业成本压力加剧------------------------------------ 22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中药行业的发展

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 医药行业尤其是中医药行业受到我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及各部委陆续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支持中医药行业的发展。 2010 年10 月9 日,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医药行业需要在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区域结构、出口结构等方面进行调整,“鼓励优势企业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和联合重组,促进品种、技术、渠道等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通过扶优扶强和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显著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医药企业数量明显减少,医药百强企业销售收入占到全行业的销售收入的50%以上,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对行业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型企业集团”。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2013-2020 年)》等中药产业扶持政策接连出台,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4年 5 月21日,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儿童用药的若干意见》,从鼓励研发创制、加快申报审评、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质量监管、推动合理用药、完善体系建设、提升综合能力等环节,对保障儿童用药提出了具体要求;这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关于儿童用药的第一个综合性指导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药产业链及品牌分析 中药(TCM-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即“传统中医”或“传统中医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天然药物及其加工代用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 我国中药行业经过持久的成长,已形成了以中药材出产为根本、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商业为纽带的中药出产畅通系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成长中一项具有较强成长优势和广漠市场前景的财产。中药行业成长敏捷,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中药出口近五年年均增加20%以上,中药出口已笼盖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域,中药品牌的国际影响在不竭扩大。 国内药品的现实消费市场是城市居民,农村是巨大的潜在市场,医药市场容量还将进一步扩大。中药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其中成药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中药行市场规模与投资分析报告》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有80%以上的城市居民自行购买过中成药。巨大的需求为国内中药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中药材产业链分析 中药行业与上游的中药材原材料行业和下游渠道行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关联性。中药材行业作为中药制造行业的原材料供应者,其供应量和质量直接影响中药制造行业的生产经营;医药流通行业是中药制造行业产品的销售领域,是中药制造企业贴近市场、改善产品结构的重要信息来源。 近年来,中药材不断涨价,中药材的涨价对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而言是利好。在中药材价格上涨的趋势下,中药产业链上游企业或将显着受益。中药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中药材种植和采摘等原材料的一切来源。其次,产品多元化,对稀缺中药材资源依赖性小的企业在此轮中药材涨价中影响较小。此外,产业链完善,掌握上下游资源的中药企业也可能有较好表现。 随着医疗流通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人口老龄化以及对中药产品在慢性病治疗中安全性疗效方面认识的增强,中药市场消费需求活跃,中药商业销售稳步增长。国家支持的医药物流、电子商务项目先后建成投入运行及连锁经营模式的发展,加快了医药流通领域的结构调整和经营方式的现代化进程。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医药零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年均增幅约为15%。医药流通行业的迅速发展,将直接促进中药生产企业的市场开拓及产品销售。但目前,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尚在进行,医药不分家等问题仍制约药品流通企业的发展。此外,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差异,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尚未形成核心竞争力,国际市场开拓的难度也较大。

大健康产业知识

大健康产业知识 11月22日,受局长委托,我代她参加了全州大健康产业知识讲座,此次讲座由州长主持,理实国际集团王颖董事长主讲。王颖董事长建议黔东南州发展大健康产业以“养生+旅游”为基本主题,外地高端客群为核心客群,“立足当地、面向全球”为市场格局,“健康服务与健康产品结合”为基本业态,“统一谋划、分散布局、全州一张牌、一盘棋”为发展思路,“品牌与营销先行、招商与招客并举”为推动。 根据县政府有关工作安排,要求各单位对大健康产业进行宣传解读。我没有那些专家那么博学、专业,下面我就大健康产业一些政策出台背景、发展形势作简要的介绍。 一、出台背景 我们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以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全民医保基本实现,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众得到明显实惠,也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多措并举发展健康服务业。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健康服务业主要包括医疗服务、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以及相关服务,涉及药品、医疗器械、保健用品、保健食品、健身产品等支撑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为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新一届政府大力巩固和扩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成效,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提升全民健康素质,提高服务业水平,有效扩大就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形成新的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意见》提出,要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扩大供给、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消费能力,促进基本和非基本健康服务协调发展。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8万亿元以上。 《意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健康服务业的主要任务。一是大力发展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多元办医格局,落实鼓励社会办医的各项优惠政策,优化医疗服务资源配置,促进优质资源向贫困地区和农村延伸。推动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二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提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中医保健等医疗服务的能力。三是积极发展健康保险。鼓励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多样化、多层次、规范化的产品和服务。四是全面发展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力争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70%村卫生室具备中医药服务能力。五是支持发展健康体检咨询、全民体育健身、健康文化和旅游等多样化健康服务。六是培育健康服务业相关支撑产业。支持自主知识产权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健康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大力发展第三方检验检查、评价、研发等服务。七是健全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加大人才培养和职业培训力度,促进人才流动。八是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二、当前贵州省大健康产业发展形势 (一)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当时是省长)在3月2日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推介会上指出,在贵州赶超小康的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产业,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始终发

中药市场调查报告(版)

中国中药化妆品最新调研与市场销售前景预测报告(2012-2016年) 报告目录第一章 2012年全球化妆品行业状况及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2012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运行动态分析 一、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分析 二、全球化妆品品牌市场结构 1、北美 2、欧洲 三、天然化妆品的产品及市场销售情况 四、国际化妆品产品研发潮流 第二节 2012年全球药妆品市场分析 一、药妆品的概念 二、全球药妆品市场规模 三、药妆品市场潜力分析 四、化妆品回归天然中草药全球受宠 第三节2012-2016年全球化妆品的发展趋势 一、化妆品流行趋势 二、全球化妆品原料市场的流行新趋势 第二章201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第一节2012年国内化妆品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一、201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需求分析 二、2012年中国化妆品行业消费结构分析 三、2012年中国化妆品企业发展分析 四、2012年化妆品外资品牌分析 五、中国化妆品年销售情况分析 第二节2012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用户与品牌调查分析 一、中国化妆品渗透率分析 二、不同化妆品品牌市场占有率分析 三、化妆品用户特征与结构分析 第三章2012年中国药妆品产业运行环境解析 第一节2012年中国药妆政策环境分析 一、“药妆”市场,政策仍扑朔迷离 二、《化妆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 三、《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 四、《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 五、《进出口化妆品监督检验管理办法》 第二节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国民经济运行情况gdp(季度更新) 二、消费价格指数cpi、ppi(按月度更新) 三、全国居民收入情况(季度更新) 四、恩格尔系数(年度更新) 五、工业发展形势(季度更新) 六、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季度更新) 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八、对外贸易&进出口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

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情况及未来趋势核心提示: 未来我国中成药产业将开始向药用消费品领域延伸,如云南白药和广东凉茶,一个开始生产牙膏,另一个向功能性饮料发展等等,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中成药产业向消费品领域延伸,对提升医药企业的品牌效应有很大的帮助。 中成药是以我国传统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各种不同剂型的中药制品的总称,包括丸、散、膏、丹等各种剂型,它是我国经过历代医药学家的实践创造所得。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中成药作为中药产业的重要一环,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我国中成药产业发展概况 1、行业概况 进入09年以来,我国中成药产量保持着08年的快速发展势头,09年1-4 月,我国中成药总产量达到52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3.7%,其中4 月份的单月产量就达到14.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12.5%,4月中成药单月产量占1-4 月总产量的28%左右。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认为,在整个医药行业销量都在下滑的情况下,我国中成药产业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态势,新医改的推进及国家相应的扶持政策是它销量仍然上升的原因,再加上我国对中药的偏好,所以使得中成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仍然能快速增长。 2、市场概况 4 月,新医改方案的颁布为中成药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国家马上要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而基本药物制度里面有一半品种是中成药和中医药,因此,中成药市场上迎来一次努力进入基本药物目录的浪潮,这可以淘汰小的中成药生产企业,使中成药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另一方面,近期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 流感疫情也带动我国中成药市场销量的升高,市场上以预防流感疫情的中成药销量明显上涨,大多数家庭都把中成药作为常备品,中成药市场发展前景可观。

中药行业发展报告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工业是世界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7.7%的年均增长率,是世界贸易中增长最快的五类产品之一。 在全球性回归大自然的今天,纯天然药物(民族民间药和中药属天然药物类)是继化学药物、生物制药、基因工程类药品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药物。天然药物因无明显毒副作用,在治疗局部疾病的同时,能明显地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给药途径方便等优势,广泛地受到世界不同肤色人们的青睐。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其有几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多年来,中药都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但是另一方面,我国对中药产业的重视程度不足,中药产业的技术标准体系也不健全,导致中药产业发展缓慢。 近年来,我国的中药产业在充满挑战与威胁的世界环境中渐渐迎来了希望的曙光。2006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我国要在中药产业中重点开展理论创新和研究;2007年,《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中医药标准规范体系,出台新医改政策;随后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甲型H1N1在世界范围内爆发都将给我国的中药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1、我国中药行业的历史发展状况 1.1国内市场状况 我国的中医药历史悠久,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国内早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成熟的民族医药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工业发展迅速,产值年均递增16 6%,远高于GDP增速,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而中药在医药行业中增长又最为强劲,仅2005年国内中药企业达1000多家,可生产中成药4000余种,产量也由1998年的3428万吨增长到的6O。29万吨,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份额的三成以上。 中药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和扩张中。2003年,中药工业实现总产值800亿元,继续保持了持续扩张的发展势头。2004年,中药行业在国家实施宏观调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中药行业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目录 CONTENTS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中药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 划分析报告》 第一篇:中药材GAP基地行业现状分析市场发展迎来热潮 中药材GAP是《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简称,涉及从种质资源选择、种植地选择一直到中药材的播种、田间管理、采购、产地初加工、包装运输以及入库整个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药材GAP作为一项旨在推动药材规范化种植、保证药材质量的非强制性行业标准,自2002年6月1日起至今,已有10个年头。 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2年度国家拟扶持60个中药材生产建设项目的公告。在公布的60个建设项目中,重点扶持的38个品种都是依据“十二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扶持的100个大宗和濒危中药材品种选定的,包括30万亩茯苓、20万亩连翘、5万亩山茱萸、3万亩滇龙胆等30

个品种、共49个项目的常用大宗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这体现了国家对道地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重视。 据市场数据显示:2012年的中药材扶持资金规模再次增加1000万元,扶持规模达到亿元。这对众多的建有中药材GAP基地的中药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消息。 中药材GAP如“源之水本之末”,是实施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和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基础,为GMP的实施提供了提供质量稳定的地道原料,保证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可控,指标成分有清晰的表达,为GMP的过程提供准确的成分和含量指标,也进一步保障了GSP的实施。基于此,预计我国医药行业将迎来中药材GAP基地建设热潮。 文中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5-2020年中国中药材GAP基地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本文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未经前瞻产业研究院书面授权,禁止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石阡古耕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建议书 石阡县古耕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二0一六年五月编制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石阡县古耕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石阡古耕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 石阡县古耕农牧发展有限公司 3、项目建设地址 (1)种植基地:花桥镇、本庄镇、甘溪乡、石固、龙塘 (2)加工产业园:石阡县荆竹农业产业园区 4、项目产品 项目主要产品为:保健酒、保健茶(降三高养生茶)、花茶、中药饮片、天门冬、黄精等。 5、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1)建设1000亩天门冬、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基地; (2)建设年产3000吨中药饮片生产线; (3)建设年产1000吨保健酒生产线; (4)建设年产1000吨保健茶、花茶生产线。 6、项目投资概算 总投资:10000万元,资金来源于公司筹及银行贷款。 资金用途:中药材基地建设1000万元、中药饮片加工基地3000万元、保健酒生产线2000万元、保健茶、花茶生产线4000万元。 7、效益分析 项目年产值33000万元,年利润4800万元,税收1815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4.1年(含建设期);直接和间接带动当地就业达400人。 8、项目投资亮点 (1)省委省政府高度重点,各项扶持政策大力支持:2015年7月,贵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六项实施计划》、《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支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贵州省健康养生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黔府发〔2015〕8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医药产业、健康养生产业发展任务清单的通知》(黔府办函〔2015〕40号)等文件,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认真落实好国家和省关于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的税费、土地、价格等支持政策。 (2)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发展中药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些年来,以苗药为代表的制药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药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省的主导产业之一。在完善的规模化、标准化栽培规程的同时,促进中药材产业化经营,壮大地方主导产业。 (3)石阡古耕大健康产业园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先进的制造技术,充分体现无污染、原产地、高营养与药食同源的园区发展理念,促进园区生态产业集聚,延长产业链条,推动资源精深加工向绿色化、标准化、精细化与功能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饮片、保健酒、保健茶、花茶的精深加工和制造。实现产、供、销更有效地结合,是更好地发展产业

中药行业分析

第四部分中药行业分析 一、中药行业基本特征分析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和不断深化,中药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收入、资产、企业数和从业人数均大幅增长,行业总体呈现持续向好趋势。 2010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为了保障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我国今后还将密集出台一批中药产业政策,包括常用中药材国家收储,以及中药材流通方式的转变和中药材溯源制度等。“十二五”期间,中药产业在主管部门、企业主体和金融资本的共同投入下,将形成多角度全方位布局。中药产业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中药行业是中国国内赢利能力较强的行业,产品利润率高。中国中药行业发展迅速,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的销售占国内医药市场的四成以上。目前中国中药企业已有近1500家,产业经济规模已突破了千亿元,且中国中药产业仍在不断壮大。此外,中国已有9000余个中成药品种,剂型也从传统的“丸、散、膏、丹”发展到现在的40多种。中药产品年出口总额超过10亿美元。中药在国内拥有庞大、固定的消费群体,我国中药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在一些地区,中药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中药材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受中药板块高利润、高增长等利好因素的吸引,社会上大量资本流入中药行业,使中药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很大变化。 由于迎合了近年来国际上绿色消费的热潮,中药行业的发展速度和效益水平超过其他行业。近年来,以同仁堂、太极集团、华润三九、九芝堂等大集团公司为代表的中药龙头企业发展迅猛,研发水平不断提升。国外医药巨头也跃跃欲试,当前世界医药20强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中草药研究中心。中药因为药食同源的基础和临床功效,具有很大市场潜力和开发空间,随着回归自然思潮影响,市场需求还会不断增长。中药除了治疗药品,还可以开发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将会带来更大经济和社会效益。预计到2015年,包括中药工业、中药农业、中药商业、中药保健品、中药食品以及中药加工装备制造业等在内的大中药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 二、中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受到较大影响,国内医药企业变危机为动力,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渐复苏,医药产品出口形势开始好转,医药工业产销、效益、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速,国内医药市场的增长为促进医药行业整体形势的好转,奠定了坚实有利基础,为2010年医药行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2010年随着国内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国内医药市场发展前景持续看好,在外部国际市场逐步复苏地积极推动下,我国医药工业产销、效益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速,预计工业总产值保持20%左右增长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水平在15%左右,效益增速在18%-20%左右。2010年的医药产品进口有望扩大。医改新政的深化将继续带动内需的增长,大量关键医疗设备与技术以及质优价廉的西成药、生化药等的进口量势必上升。国内企业要借助这一势头,扩大医药产品进口,用于产品和设备更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自主研发水平,为产品结构升级准备条件。 未来几年内,我国医药市场将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速,2013年对全球医药市场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21%。未来十年将是中国医药产业的“黄金十年”,医药产业将主要出现兼并重组、强强联合的趋势,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高,专业化、细分化趋势也将愈发明显,拥有自主研发能力及创新度高的企业将逐渐成为主流。届时,中药及生物制药领域企业将最易受资本青

智慧中医药大健康服务新模式

智慧中医药大健康服务新模式 发挥神黄中医智库自身独特优势 一是数据的“权威性”。“互联网+中医”产生中医药大数据,云计算又为挖掘中医药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撑,并使中医与互联网的结合具有天然优势。首先中医一般治疗的是慢性病,重沟通、轻设备,在一次线下诊疗、望闻问切之后,患者如果能把如口苦、面红、虚汗等体感描述得清楚,后续医生通过线上的沟通就能把握患者身体疾病的走向;其次,中医本来就是游医的模式,适合互联网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的完美融合;再者,中医自身的群众基础就在民间。中国目前有4000家大大小小的中医医院,而中医诊所有4万家,这些小诊所里的中医相比大医院里的更容易撬动。神黄中医智库,基于中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专注于中医医疗创新服务,其中医药大数据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来自于古人,即对大量经典古籍与医案方剂文献等重大国家科研成果的数据加工与转化应用;另一方面则来自于今人,即对现存国医大师、名老中医等专家进行系统的资料汇编和整理。神黄中医智库构建的这套中医大数据库,只跟国家权威机构合作,不从互联网上“扒取”任何偏方或让用户产生内容,每条信息都经过中国中医科学院、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等专家委员会评审,且每条信息都会表明出处,让学习的中医有据可查,真正做到了“中医人的掌上知识库”,不仅数据来源有保证,而且还有权威认证,充分体现了神黄中医智库的独特资源优势,即中医药行业大数据的“权威性”。 二是服务的“共享性”。神黄中医智库致力于为政府、医生、普通百姓提供专业中医知识、全面的中医药数据支持以及健康养生建议。对政府而言,目前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形成科学合理就医秩序并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从而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提高中医药防治水平,实现人人享有中医药基本服务的目标。通过引入中医智库,能加快培养中医药人才,提高中医就诊率以及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诊疗水平和效率,并对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完善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等,都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医院而言,临床医生怎样在中医文献中汲取有用的东西,转变成临床疗效,对于单个医生来说难度太大。而神黄中医智库用知识管理的办法,通过信息技术,把文献整理好,医生临床实践碰到问题,用搜索引擎就能把它调出来,把历代名医对这个病的认识,包括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甚至理法方药都整理出来,然后马上就查询到,能有效提高医生的诊疗效率和医学水平。对普通百姓而言,获取日常养生保健知识,防病于未然是最重要的。神黄中医智库提供严谨可靠的养生知识,将难以理解的中医知识,变成通俗易懂的科普型文字,是广大百姓可以真正信赖的健康智库。因此,依托中医药大数据技术手段实现成果的可移动化,有利于决策者迅速抓取有效信息,提高其决策效率;有利于媒体更有效地进行报道传播,建立与智库的良性互动机制;有利于将复杂问题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呈现,增强普通百姓对大健康研究成果及养生保健知识的学习与认可,这也充分体现了神黄中医智库的独特服务优势,即智慧中医药服务的“共享性”。 创新智慧中医药大健康服务路径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如然,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近年来,神黄中医智库依托中医药科学成果与信息化技术服务工具,依靠“互联网+中医”,构建了新型智慧中医服务平台;突出“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等新理念,独辟中医药文化传承新道路,不断创新与探索着多元智慧中医药健康惠民服务路径。

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国中医药发展概况 13级通信工程1班 张学文 131406103 一、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内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二、前言: 中药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千百年医疗实践的结晶,也是世界优秀文化的精华。我国中药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研发能力,在中药材、中药饮片和剂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新的健康理念产生,国内市场对中药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竞争力的加强,中药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但在制作工艺等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研究方法:通过网上查阅资料文献结合药店走访 四、研究内容: 1我国中药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中药发展现状 近百年来,西医西药逐渐主导我国医疗市场,已薪火相传五千年的中医中药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资料显示,我国著名中医专家已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00余名骤减至现在的不足500名,仅有27%的百姓生病后愿意看中医—中医药正陷入传承危机。时至今日,学术界仍有人公然以科学的名义提出“废除中医中药”的观点,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振兴。 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具有发展壮大中药产业的天然优势。近20年来,我国中药产业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年平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年销售额已突破800亿美元。 但是,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水平并不理想。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占全世界人口25.22%的中国,医药产业仅占全球的7%,2003年,全国中药工业总产值(中成药和饮片)达810.27亿元,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11%。中医药产业总体经济效益低下,难以承受国际竞争的强烈冲击。 另外,由于大宗中药材品种的栽培管理粗放,单产低,质量差;对道地药材的研究和开发不充分;中药材的病虫害防治和化肥、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严重,中药材质量的不稳定和品种的混乱,使中药材资源远远没有做到优质供应和可持续利用。 1.2化学成分研究存在的问题 中药多以汤剂形式应用,但是水溶性成分过去很少成为化学研究者的工作对象。迄今,研究者多沿用西方做法,将中药当作一般的植物药进行研究。实际上中药很少单用,多为组方用药,中药的疗效主要是方剂的药效。但中药方剂有效成分( 或活性成分) 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化学家很少涉足,甚至望而生畏。体内环境( 如p H值、肠内菌丛、酶等) 对中药及其复方制剂成分的影响常被忽视, 故采用常规方法得到的成分很可能只是一般化学成分,或可能只是活性成分的前体药物。多采用西医哲学思想研究中药, 故成效不大,西医多强调对症的、局部的治疗,强调外因的作用,强调单一活性化合物对单一靶点的作用, 希望药到病除、立竿见影,采用的多是攻击性或排除性的方法。而中医则强调治本或者标本兼治,强调对整体的作用, 强调通过中药方剂中多种成分对身体的多向调节作用达到调动机体内因、调整机体平衡、祛病养生的目的。因此, 研究中药活性成分时如果选用的是体现西医哲学思想的活性筛选模型, 用作阳性对照的又是那些符合西医对症治疗观点、作用剧烈的西药时, 则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结果常常令人感到失望。在研究常用中药,尤其是中药中的上品或其制剂时, 这种情况更为多见。

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说课讲解

打造大健康医药产业示范区 乌当区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初步形成了集医药研发、制造、包装、物流、医疗服务、健康养生、医药种植等为一体的大健康医药产业链。 今年初,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七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贵阳市乌当医药食品工业园成功入选。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乌当区医药产业告别了“傻、大、黑、粗”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以医药制造产业、医疗服务产业、养生保健产业、健康管理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化产业布局。 园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63家,2015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5亿元,带动就业2万余人,在全省同类型园区中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产业聚集彰显竞争优势 沿乌当区高新路一路前行,会看见路两旁制药厂、医药企业的牌子不时掠过车窗,这里是乌当现代制药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之一。 乌当区东接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南融贵阳主城区、西临贵阳综合保税区、北连开阳县南江乡。区内生态环境良

好,地热资源丰富,目前辖区已探明的野生中药材达1058种,为发展大健康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第一家医药企业落户乌当区,到如今医药产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乌当区的医药产业发展之路已走过了24个春秋。 “1992年,作为今天新天药业前身的生物制药厂,成为第一家落户乌当区的医药企业,在当时炼铁厂、酿酒厂等乡镇企业遍地开花的背景下,制药企业的创立给乌当区的产业发展之路开辟了新的方向。”乌当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车冰介绍说。 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当时乌当区的一道靓丽风景线。高峰期,乌当区的乡镇企业数量超过50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35000人。 在第一家药企落户的那一年,一件足以催化乌当区医药产业发展速度,乃至决定今后工业产业发展方向的大事发生――贵州省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落户乌当区。 借此机遇,在随后的几年,乌当区的产业转型之路成功嫁接到现代制药业的发展上,医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健兴、远程、天安、威门等一批至今仍为乌当区工业经济骨干力量的药企,便是在那时应时而生。 近年来,随着全省布局大健康医药产业的发展规划,乌当区以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为导向,按照“园区聚集、创新驱

中药行业报告

中药行业报告中药行业有关概念与投资特性 到底哪些产品才是中药? 中药行业的成长性如何? 中药的盈利性和投资要求有哪些? 中药行业有什么特点?

第一章中药有关概念与行业投资特性 第一节中药的概念和中药品种的进展 关于中药的概念,业界的认识一直比较模糊。以下是中药专家顾进华先生的分析,专门有价值: 一、中药的概念 1、咨询题的提出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在内的丰富的天然药材是防治人和动物疾病的要紧武器。由于其中的植物性药材占大多数,使用也更普遍,因此我国古来相沿,把药物称作“本草”。 “中药”一词的显现是在近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包括西方医药学在内的近代实验科学大量涌入中国,国人接触到一类新的医药形式,在中国开始显现两种有着较大差异的医药学系统并存的局面。 由于我国古已有之的药物的应用是以中国传统医药学理论为基础,有着专门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因此人们把它称为“中药”。 众所周知,中医药学与西方以实体分析为特点的医药学所用的研究手段及思维方法不同。鸦片战争以后的百年间,近代自然科学在中国大地上

大放异彩,西方医药学迅猛崛起。在这同时,中医药学备受责难,解放前甚至濒于被“废止”的境地。 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和现代以综合为特点的系统论、信息论、操纵论等学科的兴起,专门是基础知识日益枯竭的西医药学在药物研究和应用方面遇到重重困难的今天,人们的目光更多地转到中医药方面,对中医中药进行研究的角度、方法、途径、甚至目的也越来越多。同时,对中药概念的明白得也是众讲纷纭,莫衷一是。 中药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据考证,在两千多年前即已差不多确立,以《神农本草经》的咨询世为要紧标志。作为一门学科的差不多概念,“中药”,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内涵。近年来迅速进展的中药鉴定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等中药学二级学科的进展方向无不与中药概念的明白得紧密有关。同时,新药开发中的中药与西药的研制思路与归口治理,以及药品质量标准中中西药物的划分及收载形式的确定,更是实实在在地受到那个咨询题的阻碍。 那么,中药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样的药物才能称得上是中药呢?一样认为:凡主产于中国,在中医药学差不多理论指导下,长期为中医所习用的原生药物叫中药。那个定义中的中药能反映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内涵比较丰富,但明显缩小了中药概念的外延,只能包含部分中国的传统药物,使许多现在公认的“中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这就需要我们客观地、公平地找到中药概念的本质。 2、历史回忆 要正确认识那个咨询题,第一应该认识到中药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在历史的进展进程中,它持续地纳入一些新药、持续地纳入其他学科的一些于己有益的进展成果。 它从国外吸取了大量以天然植物药为主的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