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笔记

广播电视笔记
广播电视笔记

一、怎样理解电视艺术这个概念(研究电视艺术必先始于此)

二、电视的审美特性(其中的观点多用于分析大题)

三、电视文艺及其主要节目类型(应对名词解释)

四、艺术创作的基础规律(这部分主要用于应对最后一道大题)

五、发展史(一般会考察简答题和填空题)

六、视听语言(一般会考察简答题和填空题)

本笔记的参考书目:

以考研参考书目《中国当代广播电视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哲学》为主

参考张凤铸、高鑫、周涌、胡智锋等老师较有影响力的论著

备注:

本笔记当初为本人私人使用,故部分观点只求简单易记,本人理解,故时有使用缩略语、编成押韵格式等等。时至今日,没有精力找回当初的参考书,一一补回原话。希望大家在看笔记的时候,最好能参照《中国当代广播电视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哲学》,很多观点都在书中可以找到原话。

一、怎样理解电视艺术这个概念?

电视:使用电子技术手段传输图像和声音的现代化媒介

传播过程:采编制作——视频信号光电分解,即由摄像管转变为脉冲信号,再通过电缆和天线发送——由显象管将其还原

电视是艺术:

(苗)1、根据艺术的常规定义,为使接受者获得审美愉悦而创作(制作)出来的东西使艺术品,这种创作本身就是艺术创作,因此电视节目中的一部分(且比重很大)是艺术作品。

2、电视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及其表现手段传播方式和接受方式都有独特性质。(即时传真+综合艺术+大众艺术)

电视艺术(高鑫)以先进的电子传输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张凤铸指出)电视艺术指的是电视这一大众传媒所承载的“艺术性”节目,而不是所有的电视节目。

二、电视的审美特性

◎基本特性

(张)逼真实况——假定仿真;综合兼容——可选择;环球社会——家庭个人化;运动性——造型性

(苗)即时传真

使电视具备三个基本功能:声音伴音再现世界;即时传达艺术信息;直接传达复现其他(与电影和其他门类艺术主要差别)

(一次传播给电视的限制)难以反复欣赏品味;新奇取胜平庸浅薄;线性流动难被细品;被动接受节奏难握;艺术批评事后诸葛。

综合性

1、复现其他艺术形式

2、即使传真赋予综合性(四点综合)时空、视听、形式与叙事、多重艺术

大众性

大众艺术:工业社会产生的大众群体的文化伴生物,娱乐的艺术。商品本质、追求利润、取悦受众、大量复制、缺乏个性

电视为什么是大众艺术?a.制作传播接受方式、强大影响力;b。运作机制及传播接受基本特性;c。成本压力、商品趋势;

消极——媚俗,大众、商业、社会权威三位一体。工业化生产,缺乏个性(06)

如何克服?体制内突破+机制本身突破。

积极——精神产品丰富;群众喜闻乐见;慰藉心灵、提高素质、满足需要

大众艺术是否必然低级?不是。

1、真诚天才创作,通俗形式可以包涵深刻内涵,如:传统通俗艺术;

2、各时代都是低劣占多数,高雅艺术也有垃圾

电视是不是当代艺术的主流?

不是。数量占主流、形式上继承现实主义,但致命弱点是缺乏经典和深刻,只有自身突破才能成为真正主流。

日常化审美(0 6年考过)

◎与其他艺术门类比较

电视VS戏曲:时空客观性、主观性、可变性、伸缩性、假定性

电视VS电影:同——综合性、影像性、屏幕(二维空间表现三维);

异——成像原理、镜头运用、制作手段、传播欣赏

三、电视文艺及主要节目类型

电视文艺

概念以先进的电子传输技术为传播手段,以电视独特声画造型为表现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对文艺作品进行加工、综合、创造,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目的特殊屏幕艺术形态。

特性:视听艺术的综合性、广泛群众性

主要节目类型(张凤铸《中国电视文艺学》观点,“95”级国家重点教材)

电视剧、电视艺术片、电视文学节目、电视音乐/戏曲/评书/舞蹈节目、音乐电视、综艺节目

◎电视综艺节目

概念充分调动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形式进行二度创作,既保留有原有文艺形态的艺术价值,又充分发挥电子创作的特殊艺术功能,给观众提供文化娱乐审美享受的电视节目形态。特点有机性(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兼容性(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

子节目类型节庆周年纪念性综艺节目(晚会)+固定播出时间的常规性栏目

综艺节目由多种艺术形式的节目综合而成的,在广播电视中可以以栏目、专题或晚会等节目形态存在,通常的样式是在主持人、串联词的贯穿结构之下,将多种艺术体裁和节目融为一体,使受众在有限的时空中能够欣赏到多种类别的文艺节目,从而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较强的娱乐性。电视综艺栏目(高鑫)以栏目化的形式出现,通过电视栏目主持人的主持串联,将诸多电视文艺样式组合在一起,通过电视杂志化的艺术处理,给观众以文化娱乐和审美享受的电视形态。游戏娱乐节目泛指内容上以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为主,形式上突出参与性、游戏性而非艺术表演性的综合娱乐节目,观众的参与比其他类型的节目更具普遍性和动作性,即参与人数多、参与面广,一般带有紧张有趣的的竞技性和对抗性。注意主持人的素质问题。

电视文艺晚会以现场直播的技术手段、文艺晚会的艺术样式,通过电子技术手段对各种文艺节目进行再创作,经过节目主持人的串联,将文艺与娱乐融为一体,给观众以综合审美享受。

分为综艺晚会和专题性晚会。春晚“世俗仪式的庆典”:世俗化(广泛的群众性)、仪式化(凝结民族精神财富信仰)、庆典(一年一度全民族,高档次,经典+创新)

◎音乐电视

音乐电视(MTV)

1、大多数国家指专门的音乐频道;

2、中国,简言之,单曲音乐录像片。

3、(文化属性与功能)是一种促销音乐商品,推出经过“包装”的歌手与乐队形象以扩大社会知名度,从而获取商业利润的、电视广告性质的单曲音乐录像片。

4、音画关系(重要)

A、画面制约音乐:适合拍MTV的音乐应有产生视觉表象的可能性:题材、体裁、歌词、音乐(时间、留白、平易、熟悉与新颖的平衡)

B、音乐制约画面:意识流(叙事不详尽不连贯不完整、主观夸张)超现实抒情(心理蒙太奇、梦境)

5、视听特征:视觉轰炸、无逻辑画面拼贴、时空大幅度跳跃、三维电脑特技效果、心理蒙太奇画面结构方式、快速镜头剪辑

◎电视戏曲节目

(内涵)指运用电视的技术手段,突破戏曲的时空局限,适当采用实景以及镜头组接艺术来表现戏曲艺术、反映戏曲文化现象的一种电视文艺形式。(外延)一切用电视来表现的戏曲艺术、文化、信息

三个功能:

1、宣传戏曲动态,介绍戏曲文化

2、举办电视竞赛,组织评奖活动

3、录制珍贵资料,探索结合形式,组织研究评论

现有形态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戏歌、晚会、MTV 等)

◎电视舞蹈节目(基本可以套用戏曲,非重点)

◎电视评书节目(基本可以套用戏曲,非重点)《电视书场》

◎电视音乐节目

电视音乐节目以电视为传播手段把原有的场所(舞台厅堂各种场地)音乐通过电视屏幕传播。音乐专题片以介绍音乐人物、作品、事件、歌种和乐种等为题材的电视专题片。

(音乐电视、电视音乐节目和电视音乐的作用几个部分可以结合起来看)

(个人补充)

◎新生节目类型

真人秀是综合娱乐节目的一种,与其他同类节目的最大不同是其以人为本的真实性,因此被称为“REALITY TV”。作为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真人秀是电视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拟的电视节目之间的界限,是纪实类节目和虚构类节目两类节目的综合体。

真人秀节目是指由没有经过专业表演训练的普通人自愿参加一种活动,参与者的行动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同时被记录下来并制作成节目展示给电视观众,活动有明确目的,而且参与者要在制作者规定的情境中,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具有故事化、情节化的特征。目前影响很大、收视率很好的大型“真人秀”节目,都像一出精彩的电视连续剧。

从电视的本质看,真人秀节目符合电视的日常性和非日常性的特征。一方面,在现代生活高

节奏高效率下的观众更加渴望了解同他们一样在彼地又同时生活着的人们的生存状况,获得一些日常经验;另一方面,他们也需要看到一些非日常、奇观化的东西。真人秀节目满足人们日益求真的文化消费心理。

(苗棣)“真人秀”,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译名,借鉴了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的直译,传神又好记。但国外并没有truman show这样的概念,对于我们所说的“真人秀”,目前最普通的叫法是reality TV,即真实电视节目,此外还有reality soap opera (真实肥皂剧)、constructed documentaries(预构式纪录片)、docusoap(纪录肥皂剧)等众多称呼。所谓的真实节目,就是由制作者制定规则,然后把普通人在一个假定的情景和虚构的规则中的真实生活录制下来播出,它本质上是一个游戏节目。这类游戏节目与传统的经典游戏节目的不同在于,游戏节目通常局限于演播室内,每场游戏一般集中于较短的时间完成;而“真人秀”则基本上在实景中拍摄,规则繁琐,时间也拉得很长。

◎电视文学

概念(目前观点有分歧,或称文学作品电视化处理,或称包括一切文学样式)

张凤铸观点:通过特殊屏幕造型手段,运用文学的创作规律,生动形象地塑造艺术形象,处处充满文学气氛,给观众以极大文学审美情趣的作品,首属这一范畴。

电视小说(06考)将以文字为传播手段的小说,经过电视特殊的屏幕造型手段,转化为具有声画艺术特质的“屏幕作品”,并使其具有浓厚的文学氛围,保留原小说的创作风貌,给观众以文学审美情趣的电视文学样式。(以下概念均可以此为模板)

电视散文以电视“声画一体”的手段,将优秀的散文作品的语言读诵,配以相关的画面、音乐和效果音响而形成的一种电视文学体裁。特点:完成从文学叙述到视听语言的转述,从抽象到具像并保留意境。

电视诗歌通过特定的电视语言,将诗歌以画面和语言视听综合形式展现在屏幕上,以抒发作者浓烈的情感,创造出富有诗的意境美和抒情美的电视文学样式。特点:自由、象征、烘托、隐喻、空灵、虚幻、画外之意。

电视报告文学是报告文学走向屏幕的一种新型节目样式,是电视工作者运用镜头以报告文学的观察视角,运用文学的艺术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学样式拍摄制作出的纪实性或报道性的电视节目。

电视文学片既可以容纳对作家作品介绍,也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评论作家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品可以通篇介绍,也可以只节选其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通过特殊屏幕造型手段,对作家及其创作风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诠释,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文学审美情趣。

◎电视剧

基本特征视听叙事、虚构叙事、连续叙事(可用于概念界定参考)

电视短剧、小品

概念:按标准化规定,电视短剧长度为30分钟,电视小品长度为15分钟。但一般认为长度(单集)少于30分钟的电视剧都统称为电视短剧。电视短剧能比较全面地运用戏剧元素进行叙事,完整情节结构、重视人物形象塑造。电视小品则情节十分简单,甚至没有相对完整的情节,更注重意境传达或生活哲理的阐明。

艺术特点:短平快、映问题蕴哲理、简明快富情趣、春风化雨朴素动人

创作特征:题材典型、主题提炼、细节、剪裁

电视单本剧

概念:是指长度为1到3集(每集长约45分钟)的电视剧样式。

艺术特点:反映现实、整体性、实验性

创作特征:人物关系、人物塑造、结构封闭多样(细分:戏剧、电影、小说、散文、电视式)

电视连续剧

概念:是指长度在三集以上、分集播出,且主要人物和情节具有连贯性的电视剧样式。

艺术特点:庞大的时空构架、时间和人物连续、广阔社会生活场景与丰富的思想内涵

创作特征:选材不大不小、结构局部开放整体闭合、悬念求新多变、命运人情渲染、总体统一每集有一个故事核

电视系列剧

概念:分集播出,几个主要人物贯穿全剧,故事却不连贯。每一集都是一个独立的完整故事,集与集之间并没有情节上的必然联系。

艺术特征:连贯与独立(人物背景风格连贯、统一主题思想)人物面具化、通俗与类型

创作特征:人物设置(剧情、互补、受众)、结构(整开局半)

几个重要问题:历史剧真实虚构、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颠覆红色经典、喜剧尺度、通俗剧、精品电视剧

◎电视艺术片/纪录片

电视纪录片客观地、真实地记录自然和社会生活现象的一种电视片样式。

电视艺术片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地展现历史、社会、生活、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独立的电视节目片种。(简言之)按照编创人员的主观审美理念,用丰富的情感性和文学性塑造的,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专题片片种。

特征(表现)题材专题性、手法主观性、风格艺术性(声画+构思)、主题情感性、语言文学性

电视艺术片与其他电视文艺样式的比较

VS电视纪录片

相同点内容(反映历史社会生活或人物事件现象)

形式(自成一体的独立电视片,有完整结构)

手段(声画手段对素材再创作)

不同点纪录片——真实再现——生活真实——写实——素描

电视艺术片——艺术化表现——艺术真实——写意——国画

VS其他电视文艺节目电视艺术片文艺节目

节目样式独立完整的片种很多文艺节目连缀,各自相对独立

内容一或几位编导统一制作统一主题思想风格一个栏目中编排多种不同艺术形态,不同风格内容

主要类型

类型利用手段内容

题材目的艺术创作特征代表作

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电视的技术与艺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风土人

情抒发创作者强烈主观感情,体现深刻哲思视觉选择

思想升华

情感抒发刘郎《西藏的诱惑》

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电视的技术与艺术展现歌舞艺术的美(以音乐或舞蹈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审美愉悦和享受形象化再现

动感时空《梦》《溯》

《黄河神韵》

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的技术与艺术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历史文献资料抒发创作者思想感情人之镜、

心之桥

灵之舞《杨开慧》

《百年恩来》

电视文化艺术片(重点)电视的技术与艺术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主要载体展现中国哲、文、美等文化内涵、蕴涵浓重文化意味鲜明文学为本,视听元素和谐

主题文哲探索,启智悦心美感

多样风格存在发展刘郎《苏园六纪》《江南》

四、艺术创作的基础规律(根据周涌《影视剧作元素与技巧》整理)

结构

戏剧性结构(悉德.菲尔德)一系列互为关联的事情、情节和事件按线性安排最后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非戏剧性结构(库特。冯尼格特)一系列偶然的时刻被随意地串联在一起。

结构要素是指在艺术品的构成中,为了达到“寓多样于统一”的目的而采用的贯穿结构因素。这种贯穿因素因为多次重复出现,而起作用。比如综艺节目中的音乐。

文学剧本

是未来影片(电视剧)的基础和框架。提供了影片的基本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明确了主题、情节、人物性格和风格样式,可以称之为影片创作的“施工蓝图”。

分镜头剧本(导演工作台本)是导演在文学剧本的基础上确定了拍摄场景以后,按自己对未来影片画面和场面调度的设想,写出的用于拍摄的台本。

完成台本是在影视剧制作完成之后,由场记根据已经定稿的影视剧,将其中一切技术、艺术内容,如场次、镜号、拍摄方法、场面调度、人物对话、音响音乐以及长度等,完整地记录下来的台本形式。

主题包含情节主题和主题思想两个方面。情节主题就是“动作和人物”,主题思想则指剧作中所蕴涵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情节主题是为表现主题思想而服务的,主题思想只有通过动作和人物才可能得以体现,两者间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剧作的主题。

主题的作用创作过程中的目标和指南,从一开始就会影响和决定剧本的创作方向。面对同样的素材,剧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不同便会有不同的选择:事件、人物关系、结构方式等。主题的产生是在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与作品一起完成的。主题应该是生活素材本身所蕴含的某种倾向,而剧作者只是发现它并选择蕴含着它的素材来表现主题。

多义性主题与多主题社会、人物、情节复杂决定一部作品主题可能不是单一的,甚至同一条情节主线、同一个情节主题也有不同主题思想,这便是主题的多义性。但总有一个是居于主导地位的。

人物影视剧一切以人为中心。

功能分类主要人物(参与冲突、叙事功能)、次要人物(具备某些推进剧情的信息)、不叙事人物(使主要人物形象丰满、帮助理解主题、增添光彩趣味)

性格分类

扁平人物(类型人物)单一固定平面化,简单性格意念造。容易辨认、容易赢得认同、便于把握和使用。性格特征是人物固有而非剧情发展变化

圆形人物(典型人物)复杂多面、充实丰满。深度、现实,性格随剧情发展逐渐生成变化

情节与情节点

情节不等于故事

情节之有别于故事正是因为它对因果关系的强调。情节还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情节间的相互作用使叙事朝着一个既定的目标——结局-推进。这便构成了情节线。在这条线上最关键的使确立叙事推进的终点。

情节模式某些业已定型的、可供反复套用的安排情节的方式。有其合理性,但重要的是为模式寻找到真正有新意的具体的情节而不是模式本身。

情节点为叙事提供新的戏剧动机以推动其前进的某一事变或事件的发生或某一人物的出现。动作与人物性格:只有通过动作才能了解人物性格。

戏剧性动作特征流动性(剧情因果链条中承上启下)爆发力(对剧情的意义和引起人物情绪的反应)

外部动作人物外在的形体动作或者语言动作。流

内部动作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源

冲突人物的动作与障碍的反动作之间的反抗就是冲突。

产生冲突产生于人与他的戏剧性需求之间的距离和障碍,一部剧本的剧情可以归纳为人物实现其戏剧性需求的过程。

特征在情节发展框架的局限内迅速形成发展和解决,集中、浓缩、真实;

更注重冲突之间的因果和递进关系。冲突之间的联系和递进保持了情节结构的完整统一。

冲突与情境

情境就是容纳了障碍、人物动作与反动作,形成某种“情势”并激发冲突的环境。包含:动作的客观环境、人物关系、事件的情势。

形成冲突的情境其实是一种困境。它可能作用于人的内心世界,打破人物内心的平衡使之陷入冲突。还可以作用于人物的外部动作,形成人物行动的障碍。功能在于加强反动作的强度,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物的潜能去克服障碍,由此产生对抗和冲突。

冲突的类型:人与人、人与社会集团、社会集团之间、人/社会集团与自然/超自然因素、人物的内心冲突

悬念所有叙事最重要的元素质疑,是指在叙事中某些“悬而未决”的戏剧性因素,这些因素能使接受者因好奇、焦虑、不安或同情而产生对叙事的以后部分的期待心理。

好奇 1、对剧中人物命运的关注;2、解开谜底的欲望

优越感出自对剧情和人物命运的不完全的预知,导致了比完全无知更强烈的期待心理。以及对创作的不可预测性的期待。如文学名著改编电视剧

总悬念一部影视剧中贯穿剧情始终并蕴含和激发剧情中的主要冲突和对抗

分悬念在剧情发展过程的某一阶段中出现并在这一阶段得以解决。

突发式悬念将秘密维持到最后关头

期待式悬念完全不对观众保密(更为有力和优越)

五、发展史

◎电视文艺发展史(张凤铸观点)

1958——1965(初创)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

表现手段:演播室实况直播——剧场演出直播——初次尝试录播

内容与形式:转播既有艺术形式——更富电视化特点的再创探索——涉足各种,打下基础1958年5月1日19时北京电视台

6月15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6月26第一次剧场转播

59年国庆第一次大规模实况转播

60年综合性文艺晚会

61年首次以笑为主题的文艺晚会

61年周信芳艺术生涯40年第一次大规模连续转播

64年12月底第一次录播文艺节目(进入第二阶段的标志:直播转录播)

1966——1976(停滞)文化大革命(《中国当代广电文》教材上把复苏期和停滞期放在一起讲的,基本无差别)

消极:样板戏为主、部分外国文艺节目、

积极:1973彩色试播详细的转播镜头本提高质量和水平、抢救一批传统曲艺节目1977——1978(复苏)

歌颂老革命家、庆祝粉四人帮胜利节目雨后春笋;长期禁锢传统曲目重放异彩;电视文艺新样式涌现。78年文革后第一部彩色电视剧《三家亲》;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CCTV 1979——今(发展兴旺)

春晚大发展、电视剧全面繁荣、多种新型文艺样式涌现、频道专业化、节目多样化、制作精品化、商业化、全球化、本土化

◎电视剧发展史

(教材。仲呈祥观点)

历史1958——1966(初创)

纪实性、反映社会好人好事好风尚,产量虽不多但效果良好

确立了电视剧的艺术样式、艺术创作规律方面有益探索、培养了第一代制作队伍1979——1980(复苏)重新集结艰苦创业、彩色录像、产量渐增

1981——1986(飞跃发展)数量激增、品种多样、短篇精品、长篇崛起《红楼梦》《雪野》1987——今(稳定发展)数量激增、风格多样、水平上升、部分平庸、走向市场

(张凤铸观点)貌似是这个更靠谱一点~

1958——1966(初创)

1966——1976 (停滞)

1978——1990(艺术成型期、迅猛发展阶段)

1978《三家亲》新时期第一部,全实景录制

1978——1981 张志新原型《永不凋谢的红花》第一步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80年代中期佳作异彩纷呈

81年“飞天奖”

80末第一部室内剧《渴望》

主要成就:

数量质量提高、风格样式多样、大批电视艺术家

199-——今(走向成熟)

市场化、规模大、生产主体和风格样式多样化

创作流变(两大趋势) 1、走向本体——艺术的自觉 2、现实主义道路

体裁(79年单本剧暂露头角,82年连续剧发展,80年代中连续剧成熟,90年代长篇成主流、室内剧兴起全面繁荣)

电影审美历程对电视剧影响

年代思潮代表汲取优点缺点电视剧70末80初形式美学黄健中《小花》形式美学+西方某些影

片打破单一叙事

拓宽表现天地

增强形式美感形式大于内容不明显

文化准备

86年后纪实美学郑洞天《邻居》张暖忻《沙鸥》巴赞《什么是电影》德国《电影的本性》冲击伪饰审美

现实主义思潮拘泥生活,限制表现张力《黑槐树》《丹姨》

80后造型美学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西方“新浪

潮”鲜明个性色彩视听造型强烈审美冲击,强化导演意识和电影语言人为淡化情节,自我表现,忽视受众《秋白之死》《南行记》

六、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是由声音和画面两个元素系列构成的立体的、非线性的语言系统,这两个系统是同时出现、相伴相生、不可分离的,这两个系统同时出现时,随之出现了声画关系。在由声画组成的语言符号系统中,所有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特点它本身既有记录现实原生形态的功能,又有表现非现实时空的巨大能力。它是再现的,也是表现的。

视听元素分类

1、画面系统:

人景物(被拍摄主体,客观与虚拟)→光线(自然/人工布)+色彩→影调和色调(光影造型和对比色)

↓轴线

↓通过被摄物体的运动+摄像机运动→角度

↓↓↓视点(观察位置:正常/非正常)

↓构图(精心设计的画面布局)

↓景别(远全中近特)

场面调度(被拍摄物体调度+摄像机调度)

镜头的编辑组合(即蒙太奇)

蒙太奇广义:所有镜头之间的组接;狭义:从爱森斯坦蒙太奇理论派生出的手法,通过两个以上镜头的组接产生令人惊奇和赞叹的效果,有时伴随极强的感染力。包括冲突蒙太奇、杂耍蒙太奇,以及由此演变延伸出来的其他蒙太奇手法。

长镜头巴赞提出,是指在一个长时间不切换的镜头中,拍摄和反映出事物之间的关系、距离以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强调在一个镜头中通过连续拍摄产生意义,而不是靠镜头组接产生的人为的含义。支持一些强调客观真实的节目类型,如纪录片等。同时它也是电视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法。

2、声音系统:音乐(中外各题)、音响(自然虚拟)、语言(对白/独白/解说/字幕)

画外音指影片中声音的画外运用,即不是由画面中的人或物体直接发出的声音,而是来自画面外的声音。主要形式:旁白(客观性/主观性自述)、独白、解说(介绍解释画面内容、阐述影片创作者思想观点的表达方式)、音响的画外运用也是重要形式。作用摆脱了声音依附于画面视像的从属地位,充分发挥声音的创造作用,打破镜头和画面景框的界限,把表现力拓展到镜头之外,不仅使观众深入感受和理解画面形象的内在涵义,而且能通过具体生动的声音形象获得间接的视觉效果,强化了视听结合功能。画外音和画面内视听互相补充衬托,可产生多种蒙太奇效果。

字幕的功能说明背景、时空变换、显示画面中看不到的内容

音乐的拼贴式结构在“参与性”的节目类型中,由于蒙太奇画面语言的制约,音乐的存在方式又往往以“片断出现”为基本特征,在节目整体进程中形成多个音乐片断缀合的“拼贴”式结构。

音乐的纪实性质在参与类的电视节目类型中,音乐的存在往往需要符合画面所表现的艺术真实。电视音乐与画面的姻缘关系式不可分割的,它必须与画面所规定的场景空间、时间和地点相吻合,尤其是所谓“有声源音乐”(声源存在于画面中)更是如此。要求声音的基本属性上应该是“不完美”的-不完美即是真实,即是美。

电视音乐的主要功能

(张) 1、满足人类多感官综合感观的惯性认知心理

2、帮助信息接受与记忆

3、营造或增强画面心理氛围

4、协助统一结构和深化方式

5、协助画面时空定位(源于内在固有文化属性)

电视音乐与其他表现元素的关系

(张关)节奏功能、戏剧功能、抒情功能

标志音乐广播、电视台的台标音乐及各个栏目的片头与片尾音乐。特征:稳定、短小、音调主题鲜明精炼、很强时空指向性。

广告音乐对功利诉求的商品化广告进行“艺术化”包装修饰,以增强吸引力和说服力。短小、独特、精炼。

综艺节目中的音乐

形式多样;功能多样(娱乐、审美、教育、烘托)、重要结构要素

专题片中的音乐

音乐题材:音乐中心、完整、占据时间多、类型规模表演自由、表现功能较少受制约

非音乐题材:主题概括、情绪烘托、结构贯穿、避免喧宾夺主

电视散文中的音乐仅次于语言或画面的声音结构元素、对情感内涵予以诠释或烘托。具音乐小品性质。但不排除在情绪GC或语言暂停时,作为首要表现因素走向前台,揭示GC。要求精心个性创作、注重逻辑性。

电视剧音乐的表现方式

1主题歌与插曲

2情节音乐的贯穿发展

3音乐蒙太奇手法的运用

4烘托环境与气氛

5具有交响性音乐思维的整体结构方式

3声画关系:同步、对位、分离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的功能

运用再现功能形成纪实性语言构成的节目样式,如电视文艺信息报道、电视文艺实况转播。运用表现功能产生具有艺术表现力的节目样式,如电视艺术片、MTV、电视散文等。电视艺术片的基本样式大量运用非正常视点机位,以获取美的、有力度的、个性化的画面,摄像机运动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速度和长度,在作品中往往运用色彩和光线造型突出主观意识。作品中除同期声外,大量运用音乐音响。

在演出现场原生状态再现和记录基础之上进行艺术创造,需要同时运用纪实性和表现性视听语言。如电视文艺晚会、文艺专题片。

技术

导播1、对摄像机的调度和多讯道节目信号的现场切换组;2、完成这些工作的编导

单机拍摄只用一台摄像机逐个完成每一个镜头的前期拍摄任务,然后经过后期编辑把这些单个镜头组接起来。

三机位以舞台为关系线(轴线),在舞台下方一侧围绕舞台设置三个机位,面向舞台从左到右依次为一号、二号、三号机。三个机位全、中、近的交替进行过程,也是叙事完成的过程。

数字电视

数字电视的概念是指节目从摄制、编辑、播出、发射到接收的整个过程都是采用数字化技术实现的,中间不经过任何模拟处理。具体包括数字摄像、数字制作、数字编码、数字调制和数字接收等,达到高质量传送电视信号的目的。不仅如此,数字电视还具有丰富的信息业务广播功能,具有可交互性等。模拟电视相比,数字电视有以下几个优点:1、收视效果好,图像清晰度高,音频质量高,提供DVD级别的图象质量,满足人们感官的需求。 2、抗干扰能力强。数字电视不易受处界的干扰,避免了串台、串音、噪声等影响。 3、传输效率高。利用有线电视网中的模拟频道可以传送8—10套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节目。 4、兼容现有模拟电视机。通过在普通电视机前加装数字机顶盒即可收视数字电视节目。 5、提供全新的业务。借助双向网络,数字电视不但可以实现用户自点播节目、自由选取网上的各种信息,而且可以提供多种数据增值业务。

网络电视:

IPTV是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缩写,即交互式网络电视,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用户在家中可以有两种方式享受IPTV服务:(1)计算机,(2)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

I P T 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也叫网络电视,是指基于IP协议的电视广播服务。该业务将电视机或个人计算机作为显示终端,通过宽带网络向用户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视频服务、信息服务、互动社区、互动休闲娱乐、电子商务等宽带业务。IPTV的主要特点是交互性和实时性。它的系统结构主要包括流媒体服务、节目采编、存储及认证计费等子系统,主要存储及传送的内容是流媒体文件,基于IP网络传输,通常要在边缘设置内容分配服务节点,配置流媒体服务及存储设备,用户终端可以是IP机顶盒+电视机,也可以是PC。(流媒体指以流方式在网络中传送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形式。)

制播分离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制播分离”一词被业内广泛引用,但由于翻译的原因,有人将“制播分离”理解为电视制作机构和电视播出机构相剥离,并由此派生出实施“制播分离”的种种设想。事实上,世界上没有纯粹的制播分离的先例。

电视文艺语境下的视听语言

电视文艺语境

语境是指特定的语言环境。大到电视文艺总体,中到各种节目类型和样式,小到特定节目内容的上下文,都会形成运用某种视听手段的语境。在特定语境下,一些多义的元素有了特定的含义,而一些指向性明确、含义固定的元素在此时此刻有了新的诠释。只有当元素存在于特定的语境中时,语言才能称其为有意义的语言。在电视文艺作品中,我们看到和听到的所有东西都具有语义的相关性,视听语言所有语义符号结合在一起,构成了相关联的特定的电视文艺艺术情境,它是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特定的样式中使用的结果。

视听元素在电视文艺语境中使用的特点

1、超越自身,结合其他,产生新意

2、特技手法,结合具体,神来之笔

3、多义元素,语义确定,红金喜庆

4、结构变化,规则打破,特殊效果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附加新的意义创作元素强烈愉悦、色彩化身气氛代言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符号特性直观、运动、立体、技术

电视文艺视听语言审美特征1、再现世界美好,叙事并非重点;2、无严格叙事因果关系,但节奏、结构、色彩、照明的表现意味有特殊审美效果;3、表现意象时空结合;4、使现实记录和还原有了艺术表现效果;5、收视群体庞大,审美结果因人而异。

新闻编辑笔记整理

第一章: 1、新闻专业学生日常要读的报纸:人民日报;所在省市党委机关报;有影响的晚报、都市类报纸;青年类的报纸;有利于培养自己业务专长的专业报纸。 2、报纸编辑工作定义:报社编辑部门出版一张报纸所进行的一系列工作。 3、编辑工作的特性: (1)、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总设计与总指挥: A、新闻编辑是报纸编辑方针的制定者,是媒介整体形象的设计师 B、新闻编辑是每一个阶段新闻报道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C、新闻编辑是记者从事采访写作的指挥员和参谋 (2)、对新闻素材的再创作: A、对新闻素材的重新选择和组合 B、对新闻表现形式的再创造 (3)、公共论坛主持人与新闻话题引导者: 新闻编辑需要担负起公共论坛主持人的新角色,组织与各类新闻相关的对话甚至观点交锋。新闻编辑需要更多地承担对公众普遍关注的新闻话题进行引导、解释与评析的任务,而不只是简单地决定报道什么或不报道什么。 (4)、对各项采编业务的集大成与总把关 4、报纸编辑工作由多道工序组成,各工序安排的程序就是报纸编辑工作流程。 (1)、广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将报纸由创刊伊始至报纸出版问世作为一个完整的生产周期,编辑在这一周期中各项工序的安排程序。 (2)、狭义报纸编辑工作流程:出版某一期报纸作为周期 (3)、具体流程: 确定报纸编辑方针 设计报纸方案 策划组织新闻报道 分析、筛选稿件 修改稿件 制作标题 配置稿件 设计版面 校对、签发 5、编辑工作与记者工作的异同 共同点:共同的宗旨和目标 不同点: 工作对象不同 工作性质不同 工作任务不同 工作方式不同 采编工作的矛盾 编辑策划没线索,记者写稿没把握 解决对策: 编辑要成为编辑方针的坚定执行者; 树立编辑的个人权威; 做好记者的业务导师;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广播电视新闻学笔记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内涵 传播媒介:利用电子技术和相关专业设备传递信息,传播手段隐藏于传播方式和传播符号中。传播时效:本质性含义(时间性),延伸性含义(时新性、时空性)事实本源: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是新闻本源和灵魂;强调新闻的意义,即新闻价值。传播意义:扬长避短,真正起到“中介”和“纽带”作用。 广播时效性最强(制作周期短) 二、广播新闻的传播特性 (1)传递通道的单一性 (2)音响的现场感 (3)传播过程的排他性 (4)制作过程简单 三、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现场的证实价值 (2)画面情节的片段性 (3)现场的制约1、时间制约2、对人事制约3、对环境制约 (4)内容的易受性 四、“电传输”条件下的声音特点 (1)有声语言失去了非语言(表情、体语)的辅助手段 (2)听话人不直接面对说话人,一般难以长时间保持专注收听的状态 (3)失去了直接反馈,因声音固有的劣势出现的听知障碍就不能通过改善表达,得到及时克服和消除 五、非语言符号的特点 1、解释的多样性 2、情感的无意识宣泄 3、范围狭小 4、对语言符号的纠正 六、广播语言 1、播音语言:指在写作广播稿件时使用的一种独特的专为口语传播而写作的语言,是用笔写下来的,但其目的是要读给人听的

2、报道语言(解说语言):指没有完整广播稿件的情况下主持人通过谈话解说,讲述以第人称方式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其目的是说给人听的。 七、广播记者如何在采访中发挥媒介优势 1、快速优势:提高采访效率,力争实现与事件发展同步或几乎同步进行采访,充分的访前准备 2、音响优势:运用精湛的录音技术采集现场事件发展中的典型音响,使人产生如身临其境的联想和感受 3、工具优势:电话、录音笔为广播记者采访提供了新的活动天地 八、解说的作用 1、叙述事实,说明音响 (1)交代新闻要素 (2)解释说明音响 2、补充音响 3、概括音响 4、连缀音响组成报道 九、解说的写作要求(操作) 1、写作解说要兼顾音响内容:解说应该是在音响采录后写作 2、解说与音响要和谐统一 (1)与音响内容一致,不要脱离音响 (2)与音响同步 (3)与音响的情绪,风格一致 (4)不要简单地重复音箱内容 十、伞形导语(软导语) 第一句主要提示内容方向 第二句主要讲述核心事实 十一、音响报道 运用新闻事物和人物自身声音进行报道的广播新闻形式,它一般是由实况音响与解说共同构成,是广播新闻的主要报道形式之一。 十二、字幕的应用形式和功能 (1)标题式字幕

企业管理笔记

第一章.企业基础知识 一、产业、行业和企业 1、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1)第一次产业:农业 (2)第二次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3)第三次产业:商业(包括流通和服务) 市场经营主体:法人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人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个体工商户: 2、行业 3、企业 市场经营主体 法人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人企业: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个体工商户: 企业特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5、我国企业改制 (1)产权关系重组 国有资产分解为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市、县四级所有,分别由同级政府行使所有权,其资产视为一级政府所有的资产,国有企业被称为公共企业。 6、企业类型 按占用资源的集约程度不同分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资金密集型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知识密集型企业。 二、企业设立与年检 1、企业设立条件 (1)独资企业设立 ●投资人为自然人,承担无限责任 ●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注册资本) ●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注册资本: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等。(注:出资不需要一次性缴情) 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方式: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 2、企业设立登记 企业成立时间以营业执照签发日为准。

三、现代企业制度 1.含义:是以法人制度为基础,产权制度为核心的企业组织与管理制度。 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 基本内容:是产权制度、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 2、两次分离 (1)原始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的分离。 (2)法人财产权和经营权的相对分离。 3、现代企业制度的主体—公司制度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最典型的组织形式。 表现形式: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 (注:包括母公司、子公司等分公司、部门不是法人企业。) 公司的组织结构 1、股东大会:最高权力机构 2、董事会:最高决策机构 3、经理机构:执行机构 4、监事会:最高监督机构 四、常见企业形式简介 1、农业企业 2、工业企业:(1)重工业(2)轻工业 3、建筑企业 4、房地产企业 5、批发企业 6、零售企业 7、代理商 8、金融类企业 9.、保险公司 (2)保险类型 ●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法定的保险,是国家管理部门以法律为依据,以行政手段强制性实施和管理的保险是参加工作或自谋职业的成年人都必须参加的保险,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等,特点是参保人每人有且仅有一份,且保障水平低。 ●商业保险 10、连锁经营企业 (1)含义: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2)形式 ●直营连锁●特许加盟●自愿加盟 (3)特点: ●有规模优势●统一管理●容易产生定向消费或依赖●质量保证 (4)连锁店类型 ●超市连锁店●便民连锁店●精品专卖连锁店●大型百货连锁店

教育学笔记整理版

教育学笔记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的发展 一、教育的概念 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 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师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的总和。 在这三个基本要素中,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三、教育的属性 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阶级性。 四、教育功能的分类及教育的个体功能

教育起源的相关学说:

综观古代学校教育,其共同特征是: 1.教育与生产劳动想脱离; 2.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接下来我们用两张思维导图来记忆近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通过之前的笔记,我们了解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那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又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往下看: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状况。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呢? 那么我们先要了解一下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什么是教育现象呢? 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的外在的、表面的特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什么是教育规律呢? 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 其次我们来思考一下,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呢?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这句话比较长,也比较拗口,聪明的你记住了吗?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教育学和几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但二者之间是有联系的,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讨和探讨,提供可供参考的意见。 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教育实践经验是学习、研究、发展教育学的基础之一。 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教育学的价值与意义: 1.有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提高贯彻社会主义教育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2.有利于巩固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3.有助于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从事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 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 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 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 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 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 的目标。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四)没有商业广告或商业广告比例较小。 十二、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缺点 (一)严肃庄重有余,生动活泼不够 (二)信息来源单一 (三)有些节目说教味浓 (四)节目的知识性、娱乐性不足 (五)节目更新慢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记者证考试之广播电视业务笔记

《广 播 电 视 业 务》 ↓ ↓ ↓ ↓ 采访的选题 …准备 …方法 一、新闻采访 1、新闻采访——新闻记者为获得新闻事实材料,对客体进行的访问、观察、思索、记 录等调查研究活动。 新闻采访基本特点(5个):求新性; 新近发生 突击性; 时效 灵活性; 采访灵活,采访对象变化、线索跟进 广泛性; 采访对象遍布各行各业 持续性。 随事物变化不同角度连续报道 新闻采访的要求(4个):熟悉带机采访; 带机采访对后期编辑的重要性 灵活把握记者角色;受众引导者(对环境从宏观到微观把握)、传播者、调查者 熟练操作摄录器材; 注重分工协作。 2、新闻线索——新闻事实发生的一种信号和征兆,反映新闻事实的简略轮廓或片段,是记者追寻新闻的 方向和依据。 新闻线索特点(4个):比较简单、完整性差; 新闻要素残缺不全 时间短暂、稳定性差; 记者没有新闻敏感就很难发现 只是信号,有待证实; 评论的特点、功能 评论的说理 评论类型 编辑的主要职责和具体工作 节目编辑合成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写作基本要求 新闻的结构要求 消息 现场报道 新闻专题 系列报道 连续报道 广播电视业务 采访 写作 编辑 评论

反映现象,变动性大。假象 新闻线索来源(4个):记者本人观察和积累; 有关会议、文件、简报、有关政策和领导人的讲话; 来自受众信息; 其他媒体。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等 3、选题——新闻记者确立新闻报道对象的过程,包括对新闻线索可能引出的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 也包括对新闻报道采制及传播可行性的判断。 选题确立的标准(3个):新闻价值标准——事实本身具有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 值要素包括(5个)新鲜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 味性。 新闻政策标准——新闻机构及其控制者(国家和政党)对新闻传 播内容的强制性规定。 新闻政策标准体现(2个):政治标准。 新闻宣传思 想。随形势发展变化 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与定位。 新闻选择的政治标准:①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和四项基本原则,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 ②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以及有关条令; ③合乎民俗风情、民族习惯和文化传统; ④维护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 选题的方法(3个):①综合衡量新闻价值要素;综合看待5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②全面衡量新闻政策标准;价值再大,不符合政策标准,不能刊播。 ③是否呵护媒体自身的编辑方针。 选题的步骤(3个):①对报道的主要内容进行考察;对新闻线索中潜在的新闻事实价值评估,主要内容预想 ②对表现形式进行构思;内容表现多面:从报道方式到角度,从报道结构到具体表达手段。 ③可行性论证。 4、广播电视采访准备包括(6个): 首先,收集和研究与选题相关的背景材料,同时筹划采访预案; 抓紧学习、掌握相关政策、并根据党的政策精神,认清当前形势; 补充相关知识;广博知识 熟悉采访对象; 设计采访问题; 采访的物质和技术准备。 广播电视记者所面临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 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的介入方式有:旁观式; 参与式。 5、广播电视采访方法 (1)现场观察——记者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新闻人物活动的现场,进行的目击采访,是对客观事实进行由表及里的擦刊于思考活动。 记者现场观察的特点(5个):观察的直接性;亲眼所见 综合性;眼耳口鼻各器官考察 客观性;客观的视点,不能有色眼镜

教育学00429 劳凯声《教育学》整理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识记】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识记】 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的创立 【识记】 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1)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2)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 (3)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4)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5)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领会】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 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1)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电视新闻笔记

、课程内容 1、概论:定义、分类、特点、新闻的基本理论 电视新闻节目制作流程 2、采访及拍摄、编辑 3、写作 4、策划:编排、策划 5、节目:消息、专题、评论 6、美国新闻节目简介:历史、现状、叙述模式、主要类型等 ¨绪论 ¨一、课程的重要性 1、新闻部门在电视机构中的地位 国内:立台之本 国外:(美国)“第四势力” 2、常见新闻节目的种类: ¨¨参考书:1、《理解电视》大卫麦克奎恩华夏出版社 2、《新闻学核心》李希光南方日报出版社 ¨3、《十年从改变中国电视现状开始》孙玉胜 4、《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王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5、《电视采访》赵淑萍北师大出版社 ¨6、《电视采访学》朱羽君人大出版社 栏目: 1、消息类:《新闻30分》、《第一时间》、《第七日》、《直播山西》、《晚间新闻》、《东方夜新闻》等 2、专题类:《新闻调查》、《有报天天读》、《深度105》、《对话》、《中国周刊》、《世界周刊》等 3、评论类:《焦点访谈》、《锵锵三人行》、《新闻1+1》、《有报天天读》等 第一章电视新闻概述 1、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重点)及发展 2、新闻的基本理论(重点) 3、电视新闻的采制特点 第一节电视新闻的定义、分类及发展 一、定义: 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声音、 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 现的事实的报道。 陆定一:新闻,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比较:共同点:1、事实,新闻的本质 ¨2、报道:可以查证事实的客观叙述多报道、少判断 ¨3、新近 ¨区别:1、正在 ¨2、发现 ¨二、新闻节目的分类 ¨1、狭义:《新闻联播》等消息类新闻节目 ¨广义:电视上所有传递新闻信息节目的总称,也是课程研究的对象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广播电视学笔记整理 一、广播、电视的概念 广播:广义,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向人们播送声音节目,或图像和声音节目的传播媒介;狭义,专指声音广播。本课程所说的广播,单指声音广播;而播送图像和声音的电视广播,则称为电视(Television)。 电视广播:又称为视频广播或电视,是通过一定光电、声电转换设备,用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由活动图像和伴音组成的节目,供人们收视的传播媒介 (它所用的信息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和色彩。可能会填空) 二、广播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1、初创时期(1865-1928) 首座广播电台:世界上第一座广播电台是1920年11月2日由美国匹兹堡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商业广播电台,呼号为KAKD。 有线广播出现于19世纪后期: 匈牙利最早建立大型有线广播系统。1893年,西奥多·普斯卡在布达佩斯将700多条电话线连接在一起,进行新闻广播,组成所谓“电话报纸”;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有线广播系统2、发展成熟时期(1930-1970) 除了新闻节目以外,出现了评论节目、教育性节目和服务性节目等 3、竞争时期(1970以后) 面对电视的冲击,广播开始努力发挥自身优势,注意力集中于下列几个方面: ①注重时效性、广泛性、服务性、参与性、 多样性等; ②重视对“黄金时间”的合理利用; ③办多套节目; ④办多种语言节目; ⑤办专业台广播; ⑥加强对外广播。 (二)、电视的产生和发展 首座电视台:1936年11月2日,英国在伦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向公众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是电视广播诞生的标志。 从世界范围来看,电视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黑白电视阶段:这一阶段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期。 彩色电视阶段:早在1949年9月,美国就开始进行彩色电视的试验研究。 卫星电视和有线电视阶段:通讯卫星的出现是传播史上的又一场革命,对电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通讯卫星的特点是传送距离远、环节少、投资少、质量高、信息容量大。 三、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概况

新媒体概论复习笔记

新媒体概论 期末复习笔记 课程讨论框架 新媒体传播环境 技术支撑 内容制作 传播观念 第一节 绪论 ? 新媒体——非传统报纸、电视广播传播平台,如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发布,门户网站、微博、微信 等新APP 客户端(呈现形式) ? 新媒体——新计算机技术应用,如virtual reality 在电视制作中的应用(技术进步) ? 新媒体——新传播、通讯工具或终端,如个人移动终端(使用终端) “新媒体”,更大程度上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在时间和空间上处于不断变化状态 本课程采用定义为:新媒体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传播媒体和使用终端,融合传统媒体的传播手段和内容,可进行“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P2P ) 1.传播介质改变: 2.使用体验改变:新旧媒体的区别体现在对人类感官影响的强硬程度和刺激程度。例如信息传播的速 度与强度、受众的反馈加强了信息本身的影响力 3.传播更具灵活性:时间、空间、形式上的灵活性。新媒体具有滚动型,而旧媒体是局限在一个时间 段,定时定点的传播信息 差别在即时的反馈与个性化的体现上——互动和点对点 4.即时的社交性:人际沟通和获取信息的重叠 新媒体体现的广泛参与度与旧媒体所体现的深度与权威性,两者本身就是有联系的,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为综合体——“全媒体” 本节要点: 1.对新媒体概念的理解 2.需了解网络媒体出现前的传统媒体特点 第二节 媒介融合与媒体融合

两种思维:发散思维和定向思维 媒介融合,是媒介业务形态的融合和媒介内容的多媒体性 各种传统形态的媒介产品都“借道”网络,而不是成为简单意义上的网络产品,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彭兰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1983)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索勒·浦尔提出 浦尔《自由的技术》:联网计算机将成为21世纪的印刷机;各种媒介功能一体化 思考:传播媒介——某一种媒介的常见特性是否是不能改变的?例如文字报道沉淀的全面宏观、广播新闻的口语化和伴随性、电视娱乐性和网络传播的碎片化等 媒介被大家熟悉的“固定”特性是能变化的,例如地铁报虽然是文字报道,但类似微博传播的碎片化,是一种浅短阅读;而各类移动网络终端进行专题的策划,也是网络传播追求深度化传播的表现(各种特性相互渗透) 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费力的程度 融媒尝试 1.纸质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A网络报刊 电子版 1987美国圣何塞信使报首度报纸电子化 中国纸媒最早电子化实践为1995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网络化 2000年是中国传统媒体进军网络媒体标志性一年 2000年8月《人民日报网络版》改为“人民网” B移动终端报刊(纸媒与手机、平板电脑融合) 手机报-纸质内容通过移动通讯平台,以短信、彩信方式发送到客户端 2004年《中国妇女报》彩信版为国内第一家手机报 2.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 网络与广播结合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 1995年4月美国西雅图“进步网络”在其网页上放置Real Audio System试用版软件,提供“随选音效”服务 1997年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开国内网络广播之先河 A网络广播(利用互联网作为平台,提供音频服务,在线直播或点播,如QQ电台) B移动终端广播(利用移动无线通信技术传输或手机内置FM广播协调器,如豆瓣电台) C.APP 3.电视和新媒体的融合

00429自考教育学笔记

绪论 一、教育学的概念 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从内涵上说,这个名词在我国基本上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所有教育学科门类的总称,这时,它也称为“教育科学”,与“经济学”、“哲学”、“物理学”等一样属于一级学科,在其下面还有众多的二级或三级学科,如“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学”、“教育哲学”等等;而是指一种课程的名称,在这种意义上,是指各个师范院校所开设的一门带有专业基础性质的课程,该课程也往往称为“教育学原理”、“教育概论”、“教育原理”等等;三是指一种教材的名称。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问题。 三、教育学创立的标志 ()从对象方面而言,教育问题构成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受到了思想家和教育家们的特殊关注; ()从概念和范畴方面而言,形成了专门的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与范畴,以及概念与范畴的体系;()从方法方面而言,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从结果方面而言,产生了一些重要的教育学家,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从组织机构而言,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培根(英国):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重要贡献;近代实验科学的鼻祖;提出实验的归纳法,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来。 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泛智教育”思想;第一本教育学著作;在他以后,人们开始了教育学的独立探索时期。 康德(德国):《康德论教育》;教育是一门很难的艺术,其实践必须和“真知灼见”结合起来;“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教育实验”; 赫尔巴特(德国):“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把教育学变成由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组成的知识体系;科学教育学的学科基础为心理学和哲学。 洛克(英国):《教育漫话》,建构了完整的审视教育理论体系 卢梭(法国):《爱弥儿》,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 裴斯特洛齐:《林哈德和葛笃德》,“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 教育学创立的条件教育学的创立是种种主客观条件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教育学的创立像其他许多学科的创立一样,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客观需要,就教育学而言,主要来源于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新航路的开辟,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一些新型的实科学校,需要培养师资,促进了教育学的创立; ()教育学的创立与近代以来科学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论的奠定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育学的独立与一些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们的努力也十分不开的,凝聚着好几代教育家的心血,最终使教育认识从教育术的阶段上升为教育学的阶段,从前科学转变为科学。 教育学创立的简要过程 实验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欧美代表人物:梅伊曼拉伊定量研究 文化教育学:又称精神科学的教育学世纪末德国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陶冶”与“唤醒” 实用主义教育学:世纪末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制度教育学:世纪年代法国代表人物:.乌里、.瓦斯凯、.洛布罗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从社会、教育与人三者之间的历史的、现实的总体联系中来考察教育和人的发展问题 批判教育学:世纪年代之后代表人物:美国: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布厄迪尔 四、教育学的发展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状况 .教育学的发展总是受到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制约,反应者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深入的时期,也就是教育学最活跃的时期。 .在教育学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家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学传统和风格。 .教育学的发展得益于不同教育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和借鉴。 .不同的教育学派在相同的教育问题上越来越难以取得共识,教育学理论内部的分歧有加大的趋势,教育学的科学声誉也因此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

------------------新闻采访与写作笔记重点总结---------------编导102班杨洪江-------------------- 一、1采访写作在新闻业务中的地位:①采访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②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起点③采访使新闻写作在摄取素材方面有别于文学创作④新闻采访体现了记者职业的重要特点 2新闻写作为新闻传播提供文本 3采访写作是记者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的关系: 1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在认识论方面的一致性 2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制约作用:①在真实性②在深刻性③在丰富性 3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①去伪存真,去粗取精②整体把握、科学认识③理性认识、深刻发掘 三、新闻采写对记者素质的要求: 1敏于发现,具有察觉异常的能力 2善于思考,具有创新思维的能力 3长与沟通,具有广交善结的能力:①善于和各色人物沟通交流,推心置腹,促膝长谈②善于从沟通中发现线索③善于与被访者撞出思想火花 4精于表达,具有语言驾驭的能力:简洁、准确、生动 四、新闻采访的涵义: 1采访是信息搜索活动 2搜集的对象是可能收到关注且鲜为人知的信息。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事件 3目的是出于大众传播 4手段有观察和访谈等 五、新闻采访活动的特点: 1以大众传播为目的,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 2以平等的沟通为手段:采访从根本上说是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认知层面上和情感层面上的平等的相互沟通 六、新闻采访活动的本质: 1信息符号互动包含三个方面:采访对象、大众传播、反馈 2确保新闻采访成功的必备条件:①双方对于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的共同理解。语言符号如:同志、老实等词汇的含义。非语言符号如:表情、苦笑所代表的含义②采访者应以前台形象示人,并结合采访的具体情境表现出合适的行为③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写出深刻感人的报道 3新闻采访是一种社会交换活动 七、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双主体: 1采访者:新闻采访的重要主体:①社会守望者(监督政府)。它的主要职能是要发现那些典型的,对社会发展,对人民生活,对社会利益意义比较重大的新闻事件,提交给社会,以引起公众的关注,最终推动和促进社会的各个机制加以协调②信息传播的角色③文化传承的角色★必备素养:①政治②法律道德③科学精神④专业素养 2采访对象:复杂性专业性目的性 八、新闻线索与报道策划 1获得新闻线索是采访的起点:①新闻线索的含义:新近发生事实的简要信息②新闻线索的特点:简略、零碎、稍纵即逝,一定的偶然性 2新闻线索的一般来源渠道:①记者招待会:早到,根据规模确定早到时间,两会提前2个小时,衣着注意②党政机关及其召开的会议③企事业单位④重大文体活动⑤社会网络⑥其他媒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自己整理)

精心整理 当代广播电视概论笔记 电视纪录片 1、概念(真实时间、真实地点发生的真人、真事) 简言之,即以纪实手法摄制的、表现真实内容的电视节目类型。 2、三个必备条件:真实非虚构有艺术感染力拍摄、布局安排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3、基本特征:真实性纪实性利用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原始生活素材的完整性 4、题材:现实性题材历史性题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题材 三位世界级纪录片大师的创作风格 1、罗伯特弗拉哈迪 加拿大人纪录片创始人。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偏远、荒蛮民族的原始生活状态。代表作《北方的纳努克》 2、前苏联人吉加维尔托夫 前苏联人,新闻纪录片的创始人,他的创作观念是:抓住现实的片段将其有意思地结合起来。 3、约翰格里尔逊 20世纪20至40年代英国着名的纪录片导演,其创作信条是:“我们首先是宣传员,其次才是影片摄制者”; 3、世界纪录片创作风格模式的演变 1、格里尔逊式 2、“真实电影”式 3、访问谈话式 4、个人追述式 4、自然风格电视纪录片的基本特点

1、观点含蓄,回避结论; 2、重过程,谈话结果; 3、作者直接出面,强调即兴采访、捕捉第一感觉; 4、声画并重,视同期声为艺术生命; 5、注重一定章节以致整个节目的情节化、故事化; 6、最大限度地压缩解说词和音乐 5、中国纪录片的创作方法较为单一 1、主观表现压倒一切; 2、题材选择变窄; 3、画面构图、用光过分讲究,声画分类; 4、编导摆布、组织拍摄盛行。 6、《望长城》在纪实手法上也有开拓性的创新 1、声画合一,恢复电视画面的本来面目; 2、有意识地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播技术,较完整地保持生活片段的自然流程,将纪实推向新的高度; 3、注重主客观结合,以“情节”来结构纪录片,从而提高审美品格; 4、用节目主持人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5、用航摄、水下摄影、显微摄像等技术,给观众提供平常难以见到的视域和视点,扩展和延伸人的视野。 7、我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趋势 1、产生一定数量的电视纪录片精品; 2、建立完整的电视纪录片创作理论体系; 3、设立专门播出电视纪录片的频道;

广电网络分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广电网络分公司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XXXX年,我县分公司在省、市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及有部门的通力协作下,按照“以市场运作为原则,开拓进取树形象;以确保收入为目标,与时俱进谋发展”的经营方针自我加压,认真贯彻省公司“四个以”的决策,发扬创新求实、发展进步的工作作风,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了各项工作,各项经营指标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全年共实现总收入xxx万元,占比上年增收15.25万元,增长13.49%,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现将今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内部管理,提高企业效益。 1、完善了全员目标责任管理。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机制 健全激励机制,实施绩效管理。把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与目标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行量化积分考核奖惩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分公司20xx年员工岗位责任制及目标考评方案》,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实施月度考核,季度末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当季效益工资,有效激发了员工干好工作的积极性。 2、严控费用支出。加强内部财务管理,严格控制费用开支。一是加强材料成本核算,健全材料领、退料制度,大大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和节约率;二是加强对工程成本的控制,按工程进度核拨款,加强工程监管,加强跟踪问效;三是压缩日常费用开支比例,尽量减少不必要支出。

3、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抓好安全教育,树立“安全至上”观念,强调“安全也是效益”。增加安全防护投入,为每个员工办理一份“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在企业形成“时时讲安全、人人关注安全”的氛围,有效避免了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由于安全管理抓得严,我县分公司全年未出现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二、推出有力举措,大力拓展业务范围。 1、稳步发展基本业务。我县分公司采取有力措施发展网络基本业务,年初顺应市场需要,制定了《xx分公司关于租赁店面经营户安装使用有线电视优惠办法》,既大大拓宽了有线电视的业务范围,增加了收视维护费,又从源头上堵住了私拉乱接有线电视信号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经过努力,全年共新增城区用户xxx户,使我县有线电视用户达到了xxxx户,新增用户率达8.9%。 2、重点发展数字电视业务。一是认真进行市场调查,细分市场,并写出了调查报告,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用户群采取不同的促销手段;二是加大宣传,精心策划。投入宣传经费3000多元,举行现场咨询演示会,印发宣传单,配送邮政广告10000多份,利用有线电视进行广告宣传,并在收视率极高的自办节目《xx新闻》前配播“xx数字电视欢迎您收看《xx新闻》”的广告,收到了良好效果;三是积极发展集团用户。充分利用省公司的有关优惠政策,由分公司领导亲自出面洽谈,争取到了县地税局、国税局、农发行、发改局等单位集体购买数字电视机顶盒,使用户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四是做好优质服务。树立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在人员少、时间紧、安装任务集中的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教育学基础最详细笔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教育的概念: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准确的定义: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的实践活动。 A、实践性 B、耦合过程 C、动力性 D、社会性、历史性、文化性 二、教育的三要素★★★ ①教育者: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1、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 3、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 4、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 ②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有两个: 1.“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 2. 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③教育影响: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同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④三者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系统。没有教育者,教育活动就不能开展,学习者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指导;没有学习者,教育活动就失去了对象,无的放矢;没有教育影响,教育活动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源之水,再好的教育意图、再好的发展目标,也都无法实现。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系统,是上述三种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三、教育形态的概念:是指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形式变化。★ 四、教育形态的分类 1.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非制度化的教育:指那些没有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教育形式的教育。 制度化的教育:是从非制度化的教育中演化而来的,是指由专门的教育人员、机构及其运行制度所构成的教育形态。 2.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3.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和信息社会的教育 五、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 2.生物起源 3.心理起源 4.教育的劳动起源说: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生产劳动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教案资料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精简版)

广播电视新闻学期末复习笔记 一、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共性 (一)广播电视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二)广播电视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三)广播电视是大众化媒体,具有公共性 二、广播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个性 (一)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传播声像符号信息 (二)兼具新闻性和视听艺术综合性 (三)以信息传播为主,兼具监视环境、文化传承和怡情悦性等多种功能三、广播与电视的共同特点 (一)具有直接感受性 (二)时效性强,可实现同步传播 (三)无远弗届,受众覆盖面广 (四)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 (五)时间媒体,按照时间顺序线性接收 (六)接收方式的非竞争性,可群体接收 四、广播的传播特点 (一)可非专注性接收(二)灵活性强(三)绿色媒体 五、电视的传播特点

(一)声、像互动的传播方式(二)符号系统的兼容性强 六、广播电视观念(性质和功能) (一)新闻信息媒介(二)文化教育机构(三)市场竞争主体(四)抑或兼而有之 七、广播电视体制 广播电视体制是指在一定的广播电视观念基础上建立的关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基本法律规则和组织结构的方法。 十、广播电视体制之国家经营型 也称政府经营型广播电视体制,它是由国家经营的广播电视事业,其领导机构是国家政府部门。广播电视属全民所有,由政府规定其工作任务,任命领导人。经费全部或部分由国家拨款,或兼营广告以筹措经费。国家经营的电台、电视台是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是宣传党、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喉舌,也是人民获得信息、知识、娱乐和表达意愿的工具,除执政党、政府之外,任何人、任何团体均无权插手广播电视事业。电台、电视台以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为任,强调电台、电视台宣传和教育的作用,以争取社会效益为惟一的或主要的目标。 十一、国家经营型广播电视节目的基本特点 (一)新闻节目、教育节目占有主要地位, (二)强调新闻节目和教育节目的政治性、思想性, (三)娱乐性节目强调节目的品位,以健康为前提,

广播电视广告学整理笔记

第一张广播的诞生 第一节广播诞生的物质条件和内在因素 1,大众传播媒介:报纸,杂志,广播,电视 2,1888年,德国物理学家发现电磁炉并证明电磁波的反射,折射,衍射,绕射等性质。 3,1895年,俄国科学家波波夫和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各自通过独立的研究,完成了无线电通讯(电报)的发明和实验,制成了最初的无线电接收机,为无线电广播的问世奠定了物质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无线电热”促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利用无线电技术传送人的语言和声音,加拿大人费森登首先获得成功。 4,美国的广播电台,是世界上最早拥有广播电台的国家。第一个取得营业执照(商业执照)的电台是匹兹堡市的西屋电气公司电台,呼号为KDKA.。11月2日,KDKA广播电台开播,广播的第一个节目是报告共和党候选人哈定和民主党候选人柯克斯竞选的选票统计情况和最终结果。1926年9月成立了全国广播公司(NBC);1927年,一些较小的独立电台组合成立了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1945年,在蓝色广播网的基础上,成立了美国广播公司(ABC 5,1922年12月15日,英国广播公司,BBC成立,1926年12月30日英王颁发了一项“皇家约章”解散了BBC,1927年元旦,新的英国广播公司成立,这才是现在的BBC。英国的广播制度属公私(商)并营制。 6,1921年,法国邮电部经手筹建广播电台。 7,前苏联也是世界谁管你最早建设广播事业的国家之一,前苏联广播事业的创建是同列宁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它标志着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的起始。1921年2月18日,列宁签署委任书,任命奥斯塔利亚科夫为莫斯科中央无线电话太工程部主任,负责筹建中央广播电台,1922年5月27日,该台建成并进行了试播,8月21日正式播出,11月7日,该台被命名为“共产党国际广播电台”。 第三节 1,我国的广播事业,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一,步履维艰的昨天;上海是中国广播的发源地,旧中国官办广播电台始于1926年,1932年夏,“中央广播无线电台管理处”成立,1939年,国民党政府在重庆建立了对外广播台——国际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我国无线广播呼号的第一个字为X,这一天成为人民广播的创办日,1949年6月5日,中央广播事业管理处成立。 二,蓬勃发展的今天;1,我国的社会主义广播事业,1950年4月,我国正式开办了对外广播,建立了国际广播电台,呼号是“北京广播电台”。1952年4月1日,吉林省九台县有线广播站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农村有线广播网建设的开始。1958年5月1日,我国建成了第一座电台——北京电台。1986年2月1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用广播通信卫星。 2,台湾的广播事业,台湾“中国广播公司”成立于1949年11月16日,1968年7月31日,“中国广播公司”的台北地区调频广播电台正式播音,标志着台湾广播进入调频广播时代。 3,香港的广播事业,成立于1928年6月30日。 4,澳门的广播事业,创办于1950年。 三,光明灿烂的明天 第四节 1,互联网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实时互动,开放度高。 2,广播与互联网联姻的好处:(1)拓宽信息渠道,丰富节目内容;(2)扩大传播空间,获取更多受众;(3)改善自身局限,增强自身活力;(4)借助互动优势,得到更多反馈。 3,广播电视的数字化,主要指用数字技术取代广播电视业务操作中传统的模拟技术。 4,广播电视的数字化的基本特征是,以高度压缩信息量和离散的方式快速处理信息。 5,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具有三个特点(1)频道资源由模拟时代的稀缺变为丰富;(2)高画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