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2015审核要点8.3.4设计和开发控制(20200629115715)

ISO9001-2015审核要点8.3.4设计和开发控制(20200629115715)
ISO9001-2015审核要点8.3.4设计和开发控制(20200629115715)

IS09001-2015 审核要点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二Post By : 2016-10-7 11:51:00 [只看该作者]

8.3.4设计和开发控制

组织应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规定拟获得的结果;

b)实施评审活动,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

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预期用途要求;

e)针对评审、验证和确认过程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措施;

f)保留这些活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目的。根据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情况,可以单独或以任意组合进行。

标准理解:

1、组织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要实现的结果得到确定;(这是新的提法)

b)实施评审,以评价设计和开发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c)实施验证活动,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输出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验证活动可以包括:开展替代计算;

将新设计与类似的经验验证的设计作比较;

开展测试和鉴定;

在发布前检查设计阶段文档

d)实施确认活动,以确保形成的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规定的应用或预期用途;确认活动可包括:营销适用;

运行测试;

预期的用户条件下的模拟和测试;

部分模拟或测试(例如测试建筑物经受地震的能力);

提供反馈的最终用户测试(例如软件项目)

e)对评审或验证和确认活动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这是增加的内容,如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发现了问题,应决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应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作为下次评审的部分内容。)

f)保留这些活动的文件化信息。

注: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具有不同的目的,他们可以按适合组织的方式单独或任意组合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有可能在一个过程中完成。如验证作为评审的一部分内容来进行,或验证和确认同时进行,则没有必要重复同一活动)

2、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对于控制设计和开发过程至关重要,因此,要有效实施这些活动。

新旧标准变化:

1、合并了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三个条款,增加了设计和开发应确保规定拟获得的结果”的内容。

2、新版标准首次提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将老版标准产品和服务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统一归为设计和开发的控制

3、新版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组织对对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以确保:

a)要实现的结果得到确定

e)对评审或验证和确认活动中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审核要点:

1、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对于控制设计和开发过程至关重要。因此,需要有效实施这些活动。检查组织是否确保:

(1)所有参与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人员知道且充分理解了顾客或最终用户要求和期望的最终输出。应考虑与这些要求的偏离或差异,例如计划提升产品性能应对考虑易用性等因素。

(2)设计和开发策划各阶段有正式检查且存在每个阶段的输出,以确认它们满足了输入要求、识别了问题并制定了解决方案。未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的其它阶段的人员可参与这些评审,包括参与产品生产或服务的人员,以及相关顾客、最终用户和供应商。

(3)通过验证检查确保满足在设计和开发过程初期识别的所有要求。对于大型项目而言,这一过程可分到各关键阶段,并在每个阶段结束时进行验证。验证活动课包括:

――开展替代计算;

――将新设计与类似的经验证的设计作比较;

――开展测试和鉴定;

――在发布前检查设计阶段文档。

(4)通过确认检查确保最终的产品或服务按照预期使用要求满足顾客或最终用户的需求。确认活动可包括:

——营销试用;

--- 运行测试;

――预期的用户条件下的模拟和测试;

——部分模拟或测试(例如测试建筑物经受地震的能力);

――提供反馈的最终用户测试(例如软件项目)。

注:评审、验证和确认有可能在一个过程中完成。如验证作为评审的一部分来进行,或验证和确认同事进行,则没有必要重复同一活动。

(5)如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发现了问题,组织是否确定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

应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作为下次评审的部分内容。

(6)应保留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的形成文件的信息,作为按照计划开展了设计和开发活动的证据。

2、标准合并了2008版中的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三个条款,形成了对设计和开发的控制要求,并明确了控制的目的是确保本条款a)~f)六项内容。增加了设计和开发应确保规定拟获得的结果”的内容。应关注组织在对一个具体的设计和开发活动进行控制时是否明确规定了要达到的结果,如何确保实现活动所期望的结果。不应强制要求组织必须提供独立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的证据。

审核检查表:

1. 在形成设计开发的结果各阶段,设置了哪些评审点?各评审点的评审内容是否明确和系统?各评审点采取了哪些适宜的评审方法?

2. 被评审的设计和开发是否包括了有关的职能代表,并是一个集思广益、科学评价

的过程?

3. 评审结果及跟踪措施的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

4. 评审未通过时,组织是否致力于解决未通过的焦点问题,在未解决前,不得转入下一设

计阶段?

5. 通过设计和开发评审,已达到:

⑴设计和开发的结果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

⑵对识别出的问题已采取措施并对措施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6. 当某项设计和开发活动结果涉及重大的产品特性时,是否设置验证点?各验证点验证内容是否明确?

7. 各验证点是否采取了适宜的验证方法?验证是否在与实际使用的情况相似的情况下进行?验证所需客观证据是否能够充分证明已满足规定要求?

8. 各验证点验证结果及跟踪措施是否有记录并予保持?

9. 验证时发现的问题是否采取了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10. 在新产品交付或批量投产前,是否经过设计确认?设计确认内容,是否围绕着预期使用或应用要求进行?设计确认是否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进行?设计确认方式是否适宜?11. 对设计确认发现的问题是否已采取措施,并对其效果重新验证?在未解决问题之前不得转入下一阶段?

12. 确认结果及跟踪措施记录是否建立并予保持?

不符合事项归纳:

1、没有规定设计和开发拟获得的结果。

2、对设计和开发没有进行必要的评申,以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3、没有针对评审、验证、确认活动中所确定的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

4、没有保留设计和开发控制所需的文件化信息。

设计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措施 设计质量是衡量一个工程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设计单位的生命。为了确保本的设计质量。我公司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我们配备了最专业的设计人员,调整出了绝对充分的设计时间,对工程设计质量建立了完整的保障措施,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质量。并且,根据本工程的实际特点,针对以往设计中暴露出来的设计通病,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确保提供高水准的设计质量。 2.1设计组织体系及措施 2.1.1我公司设计室的组织体系 公司具有乙级资质设计能力。我公司设计室的设计管理采用从上到下,层层把关。设计过程中的每一项都有专人负责,将设计中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个人。各相关专业部门相互沟通、相互协助,整个设计团队在不断分析、验证中改进,用自己最高的专业水平、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最优秀的服务质量完成每个设计项目。在设计时能够将线路施工、运行经验有机融合到具体设计工作中。 2.1.1.1组织编制发展规划,努力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寻找勘测设计项目,创造良好信誉,全面提高经营绩效。 2.1.1.2加强员工队伍的建设,为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氛围,通过培训和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素质。 2.1.1.3根据有关管理规定,审阅批准签署有关文件并主持研究、解决生产、经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2.1.1.4根据质量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提供顾客满意,优质的勘测设计产品。

2.1.1.5根据环境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环境管理体系,提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勘测设计产品。 2.1.1.6根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关要求,组织建立持续有效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努力降低员工安全风险,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2.1.2.1主任工程师 2.1.2.1.1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和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好设计室的质量技术管理工作。 2.1.2.1.2编制月(年)度工作计划,协助设计室主任领导、组织全部门员工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对设计室的日常生产、质量、技术承担责任。 2.1.2.1.3组织编制并审阅有关技术方案和措施,按规定签署有关图纸资料、主持研究、解决日常生产工作中的技术问题。 2.1.2.1.4组织编制员工业务学习,技术培训,考核计划,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素质,积极谨慎地推广采用勘测设计新工艺、新技术。 2.1.2.1.5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员工按规定开展工作,以提供顾客满意、优质的勘测设计产品。 2.1.2.1.6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员工按规定开展工作,以提供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勘测设计产品。 2.1.2.1.7协助设计室主任建立持续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督、指导员工按规定开展工作,努力降低员工安全风险、防范职业病的发生。 2.1.2.2财务处 2.1.2.2.1拟定机关财务、会计的管理办法。负责机关财务会计核算和日常支出的报销工作。

2017景观照明亮化工程设计心得

现代都市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余,人们需要一片远离喧嚣都市的绿色空间来放松心情。因此,城市中开放式的园林空间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对此类“城市绿洲”的景观照明设计也同样被提到了越来越高的位置。下面是本人从事园林景观照明设计的一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园林景观照明设计的一般步骤: (一)分析相关资料; 1、了解该园林所处城市的人文、历史;考察其周边相类似园林的景观照明特色。 2、了解园林景观设计师对该园林景观的设计定位。 (二)提出设计理念; 1、分析该园林的周边环境和景观特色,概括提炼出对景观照明设计有用的兀素。 2、提出景观照明设计的理念。 (三)进行照明分析; 1、游园路线分析,得出游人根据该游线观赏园林时的视觉焦点和该游线上各景观 节点的主次关系。(简单介绍一下,功能照明的实施方案) 2、景观节点的功能分析,推论出园内各节点的设计风格以及实施景观照明 时必须达到的亮度。 3、主要场景分析,根据游园路线分析和景观节点的功能分析,提炼出该园 林中几个主要的视点,形成大的视觉场景。 (四)深化照明设计 深化设计过程中,各场景的景观照明设计必须紧扣总的设计理念,在以上景观照明分析的指导下,按照景观节点的主次、景观照明的强弱、被观察的先后等关系进行设计。 二、不同类型景观的设计表现: (一)建筑物的夜景照明 建筑物的夜景照明,最常用的有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等。 建筑立面的泛光照明就是用投光(泛光)灯按设计计算的一定角度直接照射

建筑物立面,重塑建筑物的夜间的形象。其效果不仅能显现建筑物的全貌, 而且 能将建筑物的造型,立体感,饰石材料和材料质感,乃至装饰细部处理都能有效 地表现出来。 泛光照明不是简单地重现建筑物的白天形象,而是利用投光照明的光、色、 影的手段,重塑建筑物在夜间更加动人、俏丽、雄伟壮观的形象。 建筑轮廓照明就是用线光源(串灯、霓虹灯、美耐灯、导光管、 LED 光条、通 体发光光纤等)直接勾画建筑轮廓。用窄光束光照射建筑物边缘也可起到勾勒轮 廓的作 用。 泛光照明勾勒轮廓照明 内透光照明就是利用室内光或装置在特殊位置的灯具从建筑物内部向外透射光 线,形成玲珑剔透的夜景照明效果。 (二)广场的夜景照明 广场的形状与面积既无定形又式样繁多, 设置照明必须抓住满足功能照明为 前提,根据广场的固有特色,充分发挥广场的机能。 广场景观照明,首先要把广场周围建筑物的景观照明与广场部位的照明统一 起来,要把广场和广场四周道路的照明协调一致起来,要把固有文化统一起来。 广场照明主要有:喷泉、广场地面和标志物、树木阵列、地下商场或地铁的 出入口灯光及周围绿地、花圃等环境照明组成。 (三)大桥的夜景照明 现代的大桥多系现代化的钢索斜拉桥,有双塔斜拉、 形特色在于拉索。大桥的照明将以重点突出这一特色为主, 独具的艺术手法,一架硕大的竖琴屹立在大江、 内透光照明大桥夜景照明 为了烘托大桥的节日气氛的整体效果, 在桥上两旁沿马路,每4-5米可以放置 1个艺术灯具,使之链成一条闪光的珍珠项链。 对主塔的立面泛光照明可分三个方面由下面向上投光时,要把整个主塔照得 晶莹透彻、洁白无瑕,雄伟壮观这是大桥景观的重中之重。 为了使主塔全部照亮,透视效果好,应该还要在路面下设置平台,用泛光灯 由上向下照亮水面上部的塔基部分,使高塔的照明效果宛如一个巨人屹立在河水 之上。 (四)塔楼的景观照明 塔体通常由基座、塔身、塔顶等几个基本部分组成,它们构成了一个和谐的 整体。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时赋予了每个部分相应的含意。 它们都有着相应的作用 或功能,从美 单塔斜拉。斜拉桥的外 用不同的灯具及匠心 大 河之上

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技术审查实施细则

项目设计方案技术审查要点(草案)本要点依据《规划工作职责及规划管理制度》而制定,规划管理科负责组织技术审查工作,技术审查人员应严格按规划设计条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规定进行审查。 一、初步审查内容 1、建设单位报审项目的材料,包括两家以上(含两家)设计单位编制的规划建筑设计方案文本,绿化景观、亮化设计方案文本,以上材料的电子文件(光盘),出让资料,出让合同是否齐全; 2、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营业执照的审查。 二、规划方案审查内容 1、建筑内部与外部的建筑间距、日照间距、离界距离、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强制性内容的审查,不符合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2、项目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停车泊位、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经济技术指标的审查; 3、配建的公共服务设施位置及面积的审查; 4、项目的主次出入口、日照分析图的审查; 5、现状地形图及周边环境影响资料和图片的核准。 三、建筑方案审查内容 1、地下车库出入口是否合理,地下停车位数量、地下面积的核算;

2、建筑占地面积、建筑密度、计容建筑面积、容积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3、建筑平面、立面、剖面是否与总图一致; 4、建筑色彩、风格、广告位及外墙材质的审查。 四、绿化景观、亮化方案审查内容 1、中心景区以及景观节点效果图的审查; 2、游憩道、人行道、铺装场地等无障碍设计的审查; 3、绿化面积、绿地率、集中绿地等指标的审查,不足处应提供具体数据; 4、植物配植情况以及投资估算表的审查; 5、沿街建筑、绿化草坪亮化效果图的审查; 6、公共开场空间、河道滨河绿化带与外围环境的衔接。 五、市政工程方案审查内容 1、明确主要管网的平面布置以及和城市主干网搭接情况; 2、配电房的位置、规模及与周边关系; 3、场地内的高压线与建(构)筑物距离; 4、场地内的水系与外围水系的沟通关系; 5、环卫设施、消防设施、社区用房、物管用房的审查。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等

质量保证 我单位重承诺按以下措施保证设计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递交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文件,我们制定了质量、进度、成本计划,并且为计划的实施确定了一系列的措施。 ——制度保证 (1) 加强部员工管理和职业道德教育 (2) 严格贯彻ISO9001-2008制度的落实 ——技术力量保证 (1) 成立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小组,对本项目从方案开始进行部技术评审,认真履行校审制度,层层把关,确保设计图纸质量;多与业主和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多作现场调研工作,使设计能与职能部门的要求和实际相符,协助业主在合理的情况下节省投资、缩短工期。 (2) 配备理论知识扎实、经验丰富的设计人员。我站承诺:除征得业主同意外,不得更换设计人员。 本设计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本设计的特点,我们实施严格的设计全过程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体系程序文件,并明确质量体系控制流程图。 ——实施全过程控制 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步骤如下: (1)设计总进度控制计划编制; (2) 各单位、各专业设计原则编制与会审; (3) 各单位、各专业接口的实施管理; (4) 总体方案和专业方案的评审与优化; (5) 各单位、各专业设计文件的校审与专业之间的会签; (6) 设计文件总体审定与建设方对设计文件意见反馈与处置。 ——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根据质量保证体系的二十个要素,结合本设计的特点,分别制定相应的程序文件,对各项质量活动所采取的方法进行具体描述,明确责任、目的和围,以及何人、何地、何时、如何做,对质量要素进行控制并记录,共二十二个程序,分别是: (1) 管理评审程序; (2) 质量计划编制与控制程序; (3) 合同评审程序; (4) 设计策划程序; (5) 组织和技术接口控制程序; (6) 设计输入控制程序; (7) 设计输出控制程序; (8) 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控制程序; (9) 设计更改控制程序; (10)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11) 设计文件、图纸、资料控制程序; (12) 质量体系文件编写程序; (13) 分承包方评定和控制程序; (14) 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

照明亮化技术规范

厂区照明亮化技术规范 一、总则 1、为使厂区亮化照明工程建设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特定本技术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不连沟公司建筑外景、道路、广场、公园、生活居住区、路牌及标志等标志。 3、公司道路、体育场、室内活动室等功能性照明符合相关专业标准的规定。 4、在执行过程中,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现有关标准。 二、厂区照明规划 1、厂区照明是整个公司建设规划的一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应统筹安排,组织实施。 2、厂区照明规划由整个公司的照明总体规划和单个区域或场所照明规划两个层次组成。 3、应在整个公司照明亮化整体规划基础上,根据单个区域或场所的具体情况和设计特点,制定出单个区域或场所的照明亮化。 4、厂区照明亮化规划应符合公司的要求和有关照明的标准、规范与技术文件的规定。 5、厂区照明亮化应与公司的历程、企业文化相适应,构成符合公司特征、有明显特色的“光文化”的表现形式。 6、厂区照明亮化应强调夜间视觉效果,要做到重点突

出,有关有影,层次分明,既有变化,又统一协调、和谐美观。 7、厂区照明亮化规划应遵循“以人为本”,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环境,还应能充分体现节约资源和节约能源的绿色要求。 8、总体规划 8.1 厂区照明亮化规划应使公司景观呈现点、线、面相结合,平面、立面、空中相结合,使亮化景观协调有序、层次错落丰富、光色适度、光影兼备、突出特色、效果优美,形成整体的照明景观效果,应具有现代气息、城市特色和企业文化。 8.2 厂区亮化照明规划涉及公司轮廓线、道路照明、企业标志、区域景观灯等规划设计。 8.3 厂区总体规划涉及道路、绿地、公园假山、引导标示等要素。 三、基本原则 1、必须在厂区亮化照明规划的指导下,完成细部规划及各类照明设计。 2、必须遵循被照明对象的特征、功能、风格、社会背景、企业文化、饰面材料及环境,合理设计亮化照明和光环境。 3、应“以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总思路设计亮化照

设计质量目标与质量保证措施

4.3设计质量目标与质量保证措施 我院提交的设计图纸将完全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出图质量一直在行业内深受好评。 本项目为了能够在满足贵司要求的时间内递交质量可靠经济合理的设计文件,严格按我院ISO9001标准建立起来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运作,我们制定了质量、进度、成本控制计划,并且为确保计划的实施制定了一系列有序的内部管理措施。(一)质量控制措施 1. 为加强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的组织管理,人员调派,本项目除将由我院分管院长直接管理,深入落实外,并组织包括院总建筑师、总工程师及各设备工种总工程师在内的高层技术领导,承担本工程各技术工种的主管和审核,以保证贵我双方本项目合作的成功。 2. 严格按我院ISO9001标准建立起来的文件化质量管理体系运作,并按双方议定的各阶段进度提交设计文件,定期就工程有关事项进行沟通与协调。 3. 严格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制定和实施质量计划编制程序。 4.如业主提出特殊的质量要求,现有的质量体系文件不能覆盖时,将制定专项质量计划。 5.在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均编制设计大纲,阐述项目概况、建设方要求,明确设计依据,提出各专业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控制进度,报各级总工程师审批。 6.根据批准的设计大纲开展具体的设计作业,在设计作业中实行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在设计接口、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和设计变更等方面均按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执行。 7.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通过设计校审和验证,及时予以解决,在设计交付以后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返工或更改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对各项措施进行实施效果验证。 8.对从事与设计质量有关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各级设计人员明确职责,具备资质和技能,保证设计质量得到有效的控制。 9.校审制度工程设计严格执行校审制度,以保证设计质量。校审程序共三级,即校对校核、审核、审定。在质量保证体系作业文件中,各级校审人员的职责均有详细规定。 其他特色的质量控制措施 1. 每周一次设计团队工程例会制 2. 封闭式集中设计模式 3. 项目质量管理制度化 精选

泛光照明设计技术协议

泛光照明设计技术协议 _______________ 泛光照明设计技术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乙双方本着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就协________________ 设计事宜达成如下技术议: 一. 设计范围(列清设计范围) 二?编制依据(重点规范)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现行规范及标准: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2、《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3、《三相交流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6、《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 《民用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0、《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1、《住宅设计规范》 12、《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13、《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 14、《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15、《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16、《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17、《交流电气装置接地》 泛光照明设计技术协议 三. 技术要求 一、建筑泛光照明的目的是通过光的强弱变化和色彩组合,使建筑物在夜幕降临后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其特有的风格,为美化城市、亮化城市添上浓重的一笔,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乙方应在充分了解本设计项目所在位置的地域特征及性质的基础上,注重整体立意构思,提出 总体理念,确定整体格局和风格,从整体上按照因地制宜的设计思路,着重解决功能与审美、内容与 形式、整体合理搭配,彰显建筑风格与品质。本项目主要为住宅建筑,在进行设计时既要注重公建的商业气氛的突显与渲染又需降低对附近住宅的光污染,以达到统一与变化的整体宏观要素关系。 在进行泛光照明设计时要符合国家及地区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法令、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规定和专业要求。乙方需仔细考察拟设计的项目,详细了解项目所在地的整体规划、分区规划、项目背景、项目概况、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 对应泛光照明整体氛围及细部处理,具体为以下几点: 1、人们在远处观望建筑物的感觉,力求彰显品质、标新立异。 2、当人们处于建筑物周围近距离观看时的感觉,力求氛围呼应、重点突出。 3、使用彩色光源时,主色调宜与建筑风格品质、功能定位相吻合。 4、采用隐蔽方式,使观众不能直接看到光源,以避免眩光。 5、注意灯具与反射物之间的距离以避免过热现象的发生。 6、在照明手法上主要采用不同部位对比和彩色基调来突出整幢建筑物的体量和有特色的部分,力求突出强化建筑物的特色,使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7、设计时充分考虑安装施工及日后的维护和光源更换,以达到完全、充分的可行性。 8、乙方设计所选用的灯具及材料宜为国产常用品牌及型号。 二、针对本次项目考虑的特性内容: 1、含20栋住宅楼、8栋公建和1栋别墅。 2、突出远视效果(尤其是从振兴路方向看过来)。 2.1重点突出高层建筑顶部,结合建筑上部形式,利用投光灯重点突出高层建筑的顶部,彰显出 建筑漂浮在空中的视觉效应。 2.2各商业网点的门头及两侧,建筑外轮廓等。以暖色调为主,可采用动静结合及配合各网点内

建设方案设计审查要点

建设方案设计审查要点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建设方案设计审查要点 一、资料收集 用地手续、红线图、电子版。 二、总平图 1、竖向关系(建筑标高、道路标高、管网标高、坡度等)。 2、布置在1:500规划红线图(含实测地形图)上。 4、出入口设置。 5、建筑标高、场地标高。综合考虑建筑标高、场地标高的合理性。考虑无障碍设计。 6、配套设施(1)详规来确定,按人口反算的幼儿园配建规模。(2)社区用房、物业管理用房在地上设置;物管用房不低于3‰。(3)配变电设施在地下设备用房中设置。(5)体育配套设施。 7、设计条件中的其他规定。 三、指标 1、容积率。 2、建筑密度。纯地下建筑不计入建筑密度;局部地下建筑应根据其非掩埋外墙对应的16米进深部分,大于16米进深部分不计入建筑密度,小于等于16米的应计入建筑密度。 3、建筑高度。 4、绿地率。 5、建筑面积。 四、间距 1、与外部半间距、内部全间距。 2、地下建筑不得超越建筑控制线,与用地红线不小于3米。

3、加退3米的有中小学教学楼、幼儿园、医院病房楼;堡坎大于1米时(倍,3米,18米);电力线见18页、高铁高速见16、20页;注意特殊建筑间距规定,如《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十六条。 五、停车库 住宅室内;商业办公医院旅馆室外比例在10%-30%内;残疾人车位比1/50;车位尺寸(6)×,4×;配建标准见48页;加新标准;车库出入口不得与城市道路直接相接,车行道变更线必须退让至建筑红线以内。 六、建筑布局 1、开敞空间。沿江沿道路大于100米时(30%、20米)。 2、拼接非居住与居住不能拼接。 3、功能分区、建筑朝向与间距、外部空间设计、交通组织、视线通廊、空间形态、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 4、使用性质 七、外立面 提供标明尺寸、用材、色彩的建筑各主要彩色立面效果图及彩色鸟瞰图。立面色彩应与周边环境协调。外装饰前将外装饰材料样品(围墙、玻璃、窗框、空调百叶、屋顶材质、外墙材料)报我局审定后方可动工修建。 九、建筑外装 1、住宅类(多层:采用通体砖,如采用外墙漆,现代风格原则采用氟碳漆,欧式风格采用弹性拉毛漆,中式风格可直接采用青砖砌墙)(高层:现代风格原则采用氟碳漆,欧式风格可采用弹性拉毛漆,如采用真石漆,需表面进行罩面处理,达到耐脏、易清洗、易维护的效果);公建类(多层:原则采用石材干挂) 2、窗框及百叶原则采用深色,不得采用白色、黄色、绿色等效果较差的色彩。 3、屋顶材质:建议采用小青瓦、铜瓦等较高档的材质。 4、空调外机、落水管全隐蔽设计。不能隐蔽设置的管道,应将色彩处理与主体色彩一致。 八、相关规定 1、相关协办部门意见汇总,函复建设单位。 2、新建筑与旧建筑不得拼接,拼接要求按照《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二十二条规定控制。

泛光照明施工组织设计样本

亮化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校核: 审核: 0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概况 (2) 第二章施工安排 (3) 第三章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5) 第四章泛光照明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0)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11) 第六章安全保证措施 (12) 第七章环境保护措施 (14)

第一章概况 1.1编制依据 1、现行国家和地方电气工程、设备管道等安装规范、规程和标准; 2、招标方提供的招标文件及相关图纸; 3、GB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天台县溪头公寓泛光照明工程施工图》 1.2工程概况 该工程范围为天台县溪头公寓1#~9#楼建筑外立面泛光照明配电及其控制系统、接地保护系统。本工程为三级负荷, 为380V/220V供电; 三相负荷平均分配, 配电箱安装采用壁挂式安装, 共计13台配电箱, 配电箱AL1-1~AL11安装于机房层或十二层强电间内。低压LED灯具均需配备开关电源24V, 功率大小视现场情况配备350W, 开关电源安装位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主线电缆采用交联聚乙烯WDZ-YJY型电缆, 根据设计要求,所有电缆采用SC管套接, 由电缆井道引出。LED灯具支线照明回路过防水开关电源箱采用WDZ-RVV2*4软电缆连接, 室外穿SC管或金属线槽保护。所有灯具防护等级均为IP65, 安装均可靠, 达到建筑体美观的效果。

第二章施工安排 2.1 前期准备 施工前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包括控制测量工作; 原材料检验, 砂浆、砼配合比设计; 钢筋加工场地建设; 施工用水; 电力供应; 道路交通疏导; 管线调查; 施工材料等统筹安排; 进场人员安全教育等确保满足施工需要。 2.2 人员组织 根据总体施工计划投入2个施工队。总共技工15人、普工15人。现场作业人员: 施工队长、现场指挥、现场技术质量员、现场安全员、机械操作工、高空操作人员、压接工、材料员、地面作业人员。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 一、总则 报请初设审查的资料内容 可研或方案批复附件及其他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要求; 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水文地质勘察文件; 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应提供建设区域内的相关管线资料; 全套初步设计文件; 审查需要提供的其他附件资料。 初步审查应包含的内容 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文件标识是否齐全、规范;深度是否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各专业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方案比较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明确了工程规模、推荐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有效控制投资;

可研或方案阶段是否具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 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二、城市道路专业审查要点 序 号 项目 审查内容 1? 设计文件 总体要求 1 、 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具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和意见;对特殊复杂的可研和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评价;方案如有重大变化调整,是否具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 2

、主要设计基础资料(规划情况、现状建筑及管线等限制性因素、现状交通、地形地貌、地震、水文、防洪、文物、环保要求等)收集是否齐全;3 、 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完整, 设计是否达到规定深度要求; 工程数量是否准 确; 4 、 拟定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否合适, 预测的交通量是否准确并与建设规模相 匹配,道路的功能是否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 、方案比较是否充分,推荐方案是否合理; 6

、 分期实施工程是否具有远近期结合方案; 近期实施方案是否合理、 可行; 7 、初步设计图纸制图规范、统一,标识清楚,图纸签署是否符合规定;8 、对关键、特殊技术问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否论证或说明;9 、是否明确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对下阶段工作的建议。 2? 强制性条 文 是否满足《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中有关涉及城市建设道路专业的强制性条文。 3?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66522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针对该工程的重要性、特殊性和紧迫性,我们将以质量为设计核心、经济为设计控制点,由公司负责人 担任工程项目主持人,总建筑师担任工程项目设计总设计师、总负责人、建筑专业总负责人,总工程师担 任工程项目结构专业总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均配备高级工程师精心设计,以确保项目的设计质量,工程进度、投资效益、后续服务等各方面均能得到有效控制,达到较高的设计水平,充分满足甲方的要求。 1、设计控制目标 我公司将把工程设计作为院重点工程实施管理,具体陈述如下: 1、管理等级 :院级管理工程设计项目; 2、质量目标:确保质量为优秀设计; 3、质量标准:整个设计阶段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强制性条文和标准进行设计,设计深度符合《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 4、质量控制:整个设计阶段严格按照IS02000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的 YADI《质量保证手册》实施 运行管理; 5、保证措施:加强本工程设计项目组的全面管理,严格执行设计质量、设计进度、施工现场服务的奖罚制度。 6、我公司承诺在设计过程中会密切地与业主联系和合作,对本工程项目的各个单体设计与业主进行紧密的沟通和协商,特别是在方案优化调整阶段,充分体现规划方案的构思和精神。 2、设计质量承诺及保证措施 1、为使该工程资金的有效投入,确保该项目的设计质量,该项目从设计方案到施工图设计文件交付, 严格按照ISO9001的国际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的 YADI (质量保证手册)实施运行管理。 2、严格按国家现行有关设计规范、规程、强制性条文和标准进行设计。 3、所设计的项目优良品率确保 100%。 4、按国家有关规定提交通过施工图审查的设计文件。 5、实施项目质量责任制、项目负责人——各专业负责人——各专业设计人。 如出现重大质量问题,分别处罚责任人设计产值的5%,10%, 15%。 通过有计划地开展设计输入和输出的评审,设计过程中阶段性输出的评审和验证,以及设计确认,设计更改等活动,实施全过程的设计控制,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规定的要求,保证设计质量得到控制。 3、设计质量控制 1 、设计输入 1)设计输入活动分专业展开,形成的文件即各专业《设计输入表》。

无锡x项目泛光照明设计任务书201806

xxxxxx研发中心室外泛光照明设计任务书 一、概述 1.xxxxx研发中心位于无锡市xxxxx内,北至xx,南至xx,西至xx,东至xxx。用地面积xxxx平米,建筑高度A楼xxxx米,C\B\D楼小于24米,总建筑面积约xx 万平方米,计入容积率的总建筑面积约xxxx万平方米,地下一层约xxxx万平米。幕墙面积约xxxxx平米。 2.项目定位 打造自用研发中心办公建筑。建立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宣传平台,打造研发中心建筑类的精品,扩大公司品牌影响力,为企业创造长期的增值效益。 融入xxxx的企业使命和xxxxxx的企业愿景,凸显企业文化形象,体现企业稳健向上的发展趋势。 二、自然条件及技术特征(详见建筑施工图) 三、设计依据 1、设计文件 1)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图及电子文件、及本设计任务书。 2)经地方政府批准的本工程效果图及电子文件。 2、现行的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标准、规程: 《建筑物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电气DBJ01-26-200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2005年版;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009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建筑物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 建筑电气工程通用图籍92DG1、92DQ3、92DQ4、92DQ6; 《无锡市夜景照明管理办法》 《无锡市城市照明条例》 《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63-2008) 《城市照明管理规定》 《绿色照明检测及评价标准》 国家颁发的其它有关电气、管道施工规范规程。 本表所列之规范、标准、规程,包括其它未列明之规范、标准、规程者,如现行规范、标准、规程有最新版本,均应以最新版本为设计依据。 四、设计目标 1、项目基本定位:以研发、办公、实验等业态形式组合而形成的高档次智能化建筑,设计应融入xxx企业使命,充分展示xxxxxx这一基本思路,通过光的强弱变化和色彩组合,使建筑物在夜幕降临后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特有的风格。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最新版本

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在单位领导下,建立高效的设计项目组,并确立项目负责人,对该项目的设计全过程行使组织管理职贵。提高设计质量,从每个设计人员做起,加强自校,层层把关,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设计质量实行全面控制,按质量优劣兑现奖惩。 1设计人: 1.1设计人职贵: 设计人对承担的设计项目的质量和进度负责。设计人员应熟悉掌握相关规范和制图标准,掌握各种国家、地方设计规范和规程,正确运用,准确表达。设计中的尺寸、标高、图例标注和计算数据要准确,设计说明要全面完整,保证制图的质量,提高制图的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存档的要求,对所提交的设计成果负责。 1.2设计人对工程设计的质量保证措施: 在各专业的施工图设计的过程中,应征求专业设计负责人、项目负贵人、总工程师的意见,及时得到指导《正确选用标准、计算公式、设计参数和套用图纸。精心设计、努力创新、创优;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确保工程设计

安全可靠。图面布局合理紧凑、整洁,比例适当,尺寸、数字、符号符合制图标准。搞好与有关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认真吸取有关负贵人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修正。对重大技术质量问题或结论与有关贵任人有异议时,设计人应向专业设计负贵人或项目负责人、总工程师提出复议,最终有总工程师裁定,裁定后设计人必须按裁定意见执行。完成的成果应认真自校,及时向校对人、审核人提供完整的图纸,计算书和相应的资料。对设计成品质量和进度负直接责任,签署有关设计文件。按时或提前完成设计任务,认真进行本项目的资料归档工作校对人员进行设计校对时,对校对的设计内容的质量负责。熟悉设计基础资料和设计原则,须对图纸、计算书、设计说明、设计变更进行规范性、技术性、准确性校核,校核数据、系数、参数、计算公式、选用的电算程序是否符合既定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标准,详细校对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与图纸是否一致。校对人发现设计文件有错误后,应与设计人充分讨论协商处理。意见不一致时,提请上一级技术负责人决定。认真填写设计校核记录,对校核结果负贵。 3审核人 3.1审核人职贵: 审核人员结合校对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认真填写

亮化工程、泛光照明--主要施工方法方案

第一章主要分部分项施工方案 第一节现场组织管理机构 1、组织专班成立我公司“xx亮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工程项目部”,由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项目领导班子,全面履行工程合同, 对本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成本和文明施工等进行有计划的组织协调管理。 2、机构人员资格:参加施工的各类人员应符合相应的技术等级的要求并应对其进行质保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使用;主要管理人员应进行专门的质保培训,特殊岗位人员应持有国家授权机构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决不允许无证操作。项目经理部应定期按“年度培训计划”进行人员培训,人员资格由质量保证部门负责审查。项目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名单及岗位证书复印件,按规定向甲方提供。主要管理人员不得随意变动,确实需要变动时,应提前向甲方通报,征得甲

方同意。 项目经理部下设置技术质量部、工程部、安全环境部、物资设备部、商务合约部、档案室等实行施工专业管理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1)指挥协调层职责与分工 项目指挥协调层主要负责工程的整体施工、监督与指导和对工程的具体情况,对工程项目班子的建立,人员组成提出合理建议,协调相关人员的调动和组织,决策工程重大的管理目标。 (2)施工项目经理部的职责与权限 在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下,施工项目经理部对管理部门及人员负责全面组织实施施工管理,对施工合同中的各类指标负责,行使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规定的各项权力,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和责任,对整个工程实施综合协调和管理。 a.对施工承包方案进行总体策划。 b.组织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进出场计划、主要物质材料的订货及进场计划、图纸及变更图等,并下达执行指令和监督落实。 c.对接建设方、监理,及时了解建设方、监理的要求,并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落实。 d.协助建设方进行设计管理,及时提供对设计进行优化的建议,并对设计变更、图纸计划等进行管理,确保设计工作满足工程施工和确保质量工作需要。 e.协调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好交叉施工的协调管理,可以召集本施工项目的专题会议。 f. 项目部服从建设方的统一规划,布置施工现场总平面,实施分工区管理,协助建设方统一策划完成消防保卫、环保、文明施工、CI形象设计。 g.对工程管理资料和技术资料实行管理。 h.定期对工期、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等进行检查评比,开展竞赛活

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要点

规划设计方案专家评审要素 一、规划方案预审主要内容: (1)规划控制指标: 1、规划控制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点要求:用地面积、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 2、建筑退让是否满足设计要点要求:退让城市道路红线、退让绿化保护线、退让河道保护线、退让高压线、退让用地边界等 3、建筑间距:必须满足《南京市城市规划实施细则(2007版)》的要求 (2)规划配套指标 1、基层社区中心和居住社区中心:用地面积、建设内容和建筑规模设置应符合《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和设计要点要求 2、托儿所、幼儿园:应按服务范围均匀分布,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点要求 3、小学、中学和九年一贯制学校:用地面积和建筑面积应满足规范和设计要点要求,其体育用地、绿化用地以及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等配套设施应满足《南京新建地区公共设施配套标准规划指引》要求 4、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泊位:按《南京市建筑物配建停车设施设置标准与准则》配置,应以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泊位数一般不应超过总泊位数的20%

(3)规划设计要点提出的规划引导要求及其他相关要求 二、专家评审主要内容 1、区域分析及项目定位 2、总平布局及功能分区 3、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 4、空间形态 5、日照分析 6、小区出入口设计 7、绿化环境景观设计 8、建筑单体设计 9、竖向设计 10、建筑朝向、采光和通风 11、建筑风格 12、住宅群体组合 13、建筑体型 14、建筑节能设计 15、建筑立面 16、建筑色彩 17、无障碍设计 18、建筑单元组合 19、管线综合规划 20、沿街商业:应与住宅分开设置,并统一设计雨篷和广告位

室外泛光照明施工方案

室外泛光照明施工方案 1 亮化工程简介 室外照明:本工程主要分庭院灯、草坪灯、泛光照明。电压采用380V/220V,频率为50HZ。光源为节能灯及LED灯。控制采用分时分日控制,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满足不同效果要求。 本工程室外照明主要场所照度及LPD值如下:广场照度20lx ,LPD 0.8W/M2;人行道照度10lx ,LPD 0.5W/M2;绿地照度3lx ,LPD 0.1W/M2。 2 亮化工程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配管工程→电缆敷设→灯具安装→系统调试 (二)施工准备 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充分理解设计意图及思路,做好图纸会审及记录,制订工程施工质量计划及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检查原材料、半成品材料、施工机械、检测仪器、测量仪器的质量,搞好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配管工程 1.弹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确定出安装位置,从始端到终端(先干线后支线)找好水平或垂直线,用粉线袋沿墙壁等处,在线路中心进行弹线。 2.JDG管、PVC管及线槽安装 详见电气工程施工方案预留预埋施工及线缆保护管敷设相关章节。 (四)电缆敷设 1.工艺流程 进场检查—电缆敷设—电缆头制作 (1)进场检查 电缆进场后,应对其型号、数量、技术文件进行检查,是否有安全认证标志,有无压扁、扭曲,电缆外护层应有明显标识和制造厂标。用1KV摇表测量相间、相与地间的绝缘电阻,其值应在0.5MΩ以上,测试时应注意电容效应,应及时断电后停止摇柄。

(2)电缆头制作及安装 1)准备工作 准备所需材料和工具,并核对电缆规格、型号。剥削电缆视具体安装位置决定其长度。导线裸露长度为线鼻子孔深+5mm。剥削电缆外保护层不能伤及电缆绝缘层,更不能伤及线芯。 2)包缠聚氯乙烯软手套 从线芯分叉口根部开始,用聚氯乙烯带在线芯上包缠1~3层,包带应拉紧,松紧度一致,不应有打绞,折皱现象。将与线芯截面相对应规格的软手套套紧内包层,再用聚氯乙烯带和粘胶带包缠手套的指部。从手指根部开始至高出手指口约2~3cm处,手指根部包四层,端部包二层,塑料粘胶带包在最外面,成一个锥体状。 3)压接线鼻子 线芯剥切长度为鼻子孔深+5mm,将裸线芯伸入到接线鼻子根部,压接牢固。接线鼻子装好后用聚氯乙烯带在裸线芯部分勒绕填实,然后用塑料粘胶带进行包缠,直到满足绝缘要求为止。不同相位应采用不同颜色的粘胶带。 (五)灯具安装 1.查验合格证,检查灯具涂层完整,无损伤,附件齐全,有安全认证标志,成套灯具的绝缘电阻、内部接线进行现场抽样检查,必须符合以下规定:绝缘电阻不小于2MΩ,内部接线为铜芯绝缘电线,截面积不小于0.5平方毫米,如果监理对上述有疑义,则按批次送技术监督局实验室检测。 2.灯具位置在管路预埋时,在灯位处用红色油漆进行标记,为灯具安装提供方便。 (1)灯具安装前首先对导线的绝缘进行测试,合格后方能安装; (2)灯具固定牢固可靠,螺栓不少于2个; (3)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国家验收规范施工,不随意改变设计的型号及规格。 (六)配电箱安装 配电箱体安装前应与配电箱厂家协作,订货时注明各个配电箱进出线管数量及规格等,由厂家生产时一次成型加工。箱体必须安装牢固,与墙面齐平,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析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 析

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方案评审要点解析 商业综合体的规划设计工作分为概念方案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含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营运阶段。商管公司作为商业产品的使用者和管理者,参与规划的目的和任务就在于对项目从使用功能的实现和后期运营效果的预期上实施专业把控,其参与新项目规划的能力和水平将影响商业品质。 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研讨阶段工作要点 (1)对商业项目进行整体业态定位是打造商业项目雏形的关键。商业定位准确是保证商业项目在开业之后保值增值的必要条件。(2)此阶段商管公司的任务及准备工作内容:商业项目业态定位和设计要点研讨、建筑方案(含方案深化)设计评审、空调冷热源论证、各专项设计评审等。其中各专项设计评审中的每一项又各自大致按照方案及方案深化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阶段来完成。在每个阶段,商管公司作为物业的使用者和管理者,都需要进行专题市场调研工作,获得相关的信息依据,经过研究分析后,对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并形成意见和建议,完成须由商管公司主导的专项设计成果,提交规划院,然后经过一次或多次联合评审会签由规划院将各方意见达成一致,形成阶段性设计成果。本文将重点从这三个阶段就商管公司参与规划设计任务、准

备工作以及从管理专业角度所需重点关注的事项进行详细解读,以期能够给参与这项工作的人们提供参考和思路,使我们今后在参与规划设计工作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工作效率。 (3)评审关注的事项:业态定位、步行街布局、交通组织、停车位、停靠站和公交车站、管理用房、消防疏散通道、变形缝。【关注点1】业态定位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综合城市发展和商业发展状况、商业项目所在区域的发展趋势、所属商圈的地位和未来竞争态势等情况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确定项目的商业定位、业态组合、业态布局,进而对项目的总体建筑规模体量、项目内外交通环境组织、主要业态(含步行街)类型的布局及面积配置、零售业态经营档次和组合方式、以及大系统划分方式等要素予以确认。 【关注点2】步行街布局 (1)步行街应合理布局、与主力店有机结合并成为连接各主力店客流动线的枢纽,使各主力店的客流经过步行街实现交汇和共享;当前根据不同的建筑体量,步行街与主力店布局较为理想的方式有:步行街在整体被主力店围合下向各主力店之间穿插、步行街对主力店全包围。为确保步行街商铺整体连贯性,步行街各层与主力店的开口数量应适当,而且经过在适当位置开口使步行街没有明显的“冷段”和“死角”;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

初步设计审查要点 一、总则 1.1 报请初设审查的资料内容 1.1.1 可研或方案批复附件及其他作为设计依据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或要求; 1.1.2 审查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水文地质勘察文件; 1.1.3 工程位于城市建成区,应提供建设区域内的相关管线资料; 1.1.4 全套初步设计文件; 1.1.5 审查需要提供的其他附件资料。 1.2 初步审查应包含的内容 1.2.1 设计依据是否充分,设计内容是否完整;文件标识是否齐全、规范;深度是否达到有关规定要求; 1.2.2 各专业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其他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 1.2.3 方案比较是否充分、合理;是否明确了工程规模、推荐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以有效控制投资; 1.2.4 可研或方案阶段是否具有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复文件; 1.2.5

是否符合公众利益。 二、城市道路专业审查要点 序 号 项目 审查内容 1 设计文件 总体要求 1 、 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具有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方案设计及其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和意见;对特殊复杂的可研和规划方案是否具有合理性评价;方案如有重大变化调整,是否具有相关的论证或批准文件; 2 、主要设计基础资料(规划情况、现状建筑及管线等限制性因素、现状交通、地形地貌、地震、水文、防洪、文物、环保要求等)收集是否齐全; 3 、 初步设计文件是否完整, 设计是否达到规定深度要求; 工程数量是否准 确; 4 、 拟定的总体设计原则是否合适, 预测的交通量是否准确并与建设规模相 匹配,道路的功能是否明确,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5 、方案比较是否充分,推荐方案是否合理; 6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