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

呼吸机撤机和拔管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呼吸机撤机和气道拔除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一个过程,不仅仅是将患者和呼吸机脱离,在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判断,包括对是否进入撤机程序的判断和对试验性撤机是否成功的判断。一、撤机具备的条件

1、呼吸衰竭的诱因和机械通气的原因已经解决或显着改善。

2、停用镇静药物。

3、停用神经肌肉阻滞剂。

4、神志恢复到正常状态。

5、无脓毒血或显着发热。

6、稳定的心血管状态。

7、电解质紊乱已纠正。

8、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已纠正。

9、预计期没有需要全麻的外科手术。

10、适当的气体交换,血气分析:吸氧浓度小于40%和PEEP小于5厘米水柱,氧分压大于60厘米汞柱,血样饱和度大于90%,PAO/FIO2>200,

11、适当的呼吸泵能力。

12、适当的睡眠。

二、机械通气的撤离

(一)撤机流程图

(二)撤机前的初步判断:撤机前判断的目的是初步筛查,意义在于为临床医师建立早期撤机的概念,在撤机时对患者反应性判断。

每日对病人进行每日筛查,筛查项目如下

1、主观指标:

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得到控制;

临床医师认为存在撤机的可能性;

咳嗽功能良好。

2、客观指标:

氧合状况稳定(PaO2/Fio2>150-200、PEEP≤5-8cmh2o、FiO2≤0、4—0、5);

循环状况稳定(无心肌缺血表现、无明显低血压、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5微克/KG.、min);

无明显呼吸性酸中毒(PH≥7、25)。

当患者满足要求时,即可开始试验性撤机,对患者的判断应遵循个体化原则。(三)撤机方法

撤机涉及患者和呼吸机的互动,目的在于降低呼吸机给予的支持水平,让患者承担更多的呼吸肌作功,直至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目前撤机方法有SBT (自主呼吸试验)PSV(压力支持通气)SIMV(同步间歇指令)

1、SBT在短时间内降低机械通气支持水平,根据患者的反应预测其完全脱离机械通气支持的可能性。SBT的方法包括:T管、低水平的CPAP和低水平PSV。

目前指南推荐的SBT时间为30-60分钟。

对于SBT失败的患者,判断分析导致失败的原因。给与患者充分的机械通气支持,使呼吸肌肉得到充分的休息,可以降低呼吸肌疲劳的发生率。

2、PSV

PSV的特点在于每次呼吸给与量化支持。通过逐渐降低支出水平达到增加患者呼吸肌负荷的目的,直到撤机。给与每分钟通气量检测,维持在15L/MIN以内。压力支持调节到克服人工管道的管路阻力5-10厘米水柱,稳定2-4小时后撤机。该撤机方式是一个逐渐连续过程,规律平稳,人机协调性好,感觉舒适,易被患者接受。

3、SIMV

SIMV撤机开始按每小时下调1-2次/分,观察反应性。当频率降到2-4次/分时,稳定2-4小时撤机。

4、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撤机(NIPPV)

COPD患者属于撤机困难的高发群体,在感染控制后,可考虑使用NIPPV方式撤机,解决气道阻塞状态和呼吸肌疲劳问题,减少VAP发生率。

(四)撤机预测参数:

1、机械指标:

每份通气量<15L/min;

最大吸气压>-25厘米水柱;

肺活量>10ml/kg;

f/VT<105;

呼吸功<5J/min;

压力时间指数<

整合指标:CROP>13;撤机指数<4

患者情况评估:

无呼吸困难;

无辅助呼吸肌用力;

无胸腹反常呼吸;

无躁动、焦虑、心动过速。

(六)采用SBT评价指标

1、客观指标;:

氧合:SPO2≥85-90%、PAO2≥50-60mmhg、PH≥、PACO2升高幅度≤10mmhg

通气:RR≤30-35次/分、RR升高幅度<50%

循环:HR<120-140次/分、HR升高幅度<20%、SBP<180-200mmhg或>90mmhg、BP变化幅度<20%、未使用血管收缩药。

2、主观指标:

神志清楚;

无不适感觉;

无发汗;

无辅助呼吸肌运动;

无胸腹反常呼吸。

三、对撤机失败的处理

(一)1、未通过撤机前的初步筛查,继续机械通气支持,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并定期评定患者的撤机可能性;

2、通过初步筛查,进入撤机程序,并通过试验性撤机的评估,达到与呼吸机完全脱离的目的。

3、通过初步筛查,进入撤机程序,但未通过试验性撤机的评估,这部分患者撤机失败的可能性最大。

(二)原因:

1、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药物作用导致的自主呼吸驱动力异常;

2、各种原因导致的氧合障碍;

3、各种原因导致的心血管系统不稳定;

4、由于负荷过重、废用性萎缩、代谢障碍或营养不良导致的呼吸肌肉疲劳;

5、精神因素。

(三)撤机过程中应注意:

充分细致地进行撤机前的准备,创造撤机条件;

加强定期筛查,每日筛查PAO2/FiO2>200;

PEEP<5厘米水柱;f/Vt<105;

吸痰时呛咳反射正常;

四、无镇静药或升压撤离机械通气

1、一般撤机方法:选择上午或午休后,患者精神、体力、情绪较好的时刻。

2、充分吸净呼吸道分泌物,呼吸平稳后,撤去呼吸机。

3、给与高于机械通气时的吸氧浓度。

4、医护人员必须在床旁监护,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呼吸方式,心率、血压。

有条件给与生命体征监护。

五、气管导管的拔除:

1、拔管指征撤离呼吸机成功,估计不再行机械通气支持;

2、患者咳嗽反射、吞咽反射恢复;

3、患者的咳嗽力量完成自行排痰;

4、无喉头水肿,上呼吸道通畅;

5、下颌活动良好,以防拔管后出现呼吸障碍再度拔管;

6、胃内无较多的内容残留,避免拔管后呕吐误吸。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