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基本规律解题

遗传基本规律解题
遗传基本规律解题

遗传规律解题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涉及基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

1.与性状有关的概念

性状、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

2.与基因有关的概念

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等位基因、致死基因

3.显隐性性状的判断

①如果两个性状不同的杂交组合,无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总表现出一个性状,则该性状为显性;

②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杂交组合,无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表现出该亲本性状外,还出现了另外一个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亲本性状为显性。

③如果两个性状不同的杂交组合,无论正交或反交,子一代都是一个性状个体多于另一性状个体,则个体多的性状为显性,个体少的性状为隐性。

④若涉及2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则应分开考虑。

4.杂合子自交n代后,纯合子与杂合子所占比例的计算

5.孟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适用范围:以染色体为载体的细胞核基因的遗传。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2)发生时间: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3)真核生物进行无性生殖时,其细胞核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4)真核生物细胞质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定律,后代不能出现一定的分离比,但会出现性状分离。

(5)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染色体,且不发生减数分裂,其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例1】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

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

B.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比例都是3∶1

D.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个体又有隐性个体

【例2】已知豌豆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现有一株高茎豌豆甲,要确定甲的基因型,最简便易行的办法是

A.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有矮茎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B.选另一株矮茎豌豆与甲杂交,子代若都表现高茎,则甲为纯合子

C.让甲豌豆进行自花传粉,子代中若有矮茎的出现,则甲为杂合子

D.让甲与多株高茎豌豆杂交,子代若高矮茎之比接近3∶1,则甲为杂合子

【例3】关于孟德尔遗传规律适用范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孟德尔遗传规律也适用于细菌等原核生物

B.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病毒,是由于病毒的遗传物质并不都是DNA

C.孟德尔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胞质基因是由于细胞质基因未必能传向子代

D.即使是真核生物染色体上的基因,其遗传时也未必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例4】基因型为Aa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F3代AA、Aa所占比例分别是( )

A.7/8、1/8 B.15/16、1/16 C.19/27、8/27 D.7/9、2/9

B.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例6】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A.25∶30∶9 B.7∶6∶3 C.5∶2∶1 D.17∶15∶6

【例7】菜豆是自花授粉的植物,其花色中有色花对白色花显性。一株杂合有色花菜豆Cc 生活在海岛上,如果海岛上没有其他菜豆植株存在,且菜豆为一年生植物,那么三年之后,海岛上开有色花菜豆植株和开无色花菜豆植株的比例是

A.3∶1 B.15∶7 C.9∶7 D.15∶9

二、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1.豌豆的黄与绿、圆与皱这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F1为“双杂合”个体,基因型是YyRr,表现型是黄圆。

3.F2共有16种组合,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

①双显性性状、单显性性状、双隐性性状的概率。

②纯合子、杂合子、双杂合子、单杂合子个体概率

③F2中亲本类型、重组类型的概率。

特别提醒:(1)若亲本是黄皱和绿圆,则F2中重组类型为绿皱和黄圆各占1/16、9/16,共占10/16,亲本类型为黄皱和绿圆各占3/16,共占6/16。

(2)F2表现型比例9∶3∶3∶1的常见变式有:①9∶3∶4 ②9∶7 ③1∶4∶6∶4∶1

④12∶3∶1 ⑤10∶3∶3 ⑥13∶3 ⑦9∶6∶1

【例1】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有关子代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白色

B.有9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Wwyy、wwyy的个体表现为绿色

C.有3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12∶3∶1

D.有4种表现型,性状分离比为9∶3∶3∶1

【例2】纯种黑色长毛狗与白色短毛狗的亲本杂交,F1全是黑色短毛。F1代的雌雄个体相互2

B.F1中雌配子与雄配子数目之比为1∶1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相同的个体约占5/8

D.四种表现型的个体中都有杂合子

【例3】已知基因Aa 、Bb 、Cc 分别位于3对同源染色体上,A 、B 、C 分别控制酶1、酶2

和酶3的合成,且通过酶1、酶2和酶3的作用,完成了下列物质的转化从而形成黑色

素,即无色物质1??

→酶X 物质2??→酶Y 物质3

??→酶黑色素。 则基因型为AaBbCc 的两个个体交配,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

A .1/64

B .3/64

C .27/64

D .6/64

巩固练习

1.拟南芥是路边常见的小草,自花传粉,染色体数目2N=10,现在成为一种

特别理想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材料。拟南芥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不包括

A .染色体数目少,便于显微镜观察和计数

B .个体较小,适合于实验室大量种植

C .生命周期很短,子代数量多

D .自花传粉,野生型基因高度纯合

2.现有三个番茄品种,甲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丙品种的基因型为aaBBDD ,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分别控制叶形、花色和果形三对相对性状,正确的说法是

A .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基因型有8种

B .甲、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纯合子的概率为1/12

C .乙、丙两个品种杂交,后代花色和果形的性状都相同

D .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获得基因型为aabbdd 植株的时间只要二年

3.萝卜的花有红色、紫色和白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三种不同类型杂交的结果:紫色×红色→398紫色,395红色;紫色×白色→200紫色,205白色;紫色×紫色→98红色,190紫色,94白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均为红色

B .白色与白色杂交,后代均为白色

C .红色与白色杂交,后代既有红色,也有白色

D .可用紫色与红色杂交验证基因的分离规律

4.科研人员为探究某处鲤鱼体色的遗传,做了如下实验:用黑色鲤鱼和红色鲤鱼杂交,F 1 )

A B .鲤鱼的体色由细胞核中的基因控制

C .鲤鱼体色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

D .F 1与隐性亲本杂交,后代中黑鲤和红鲤的比例为1∶1

5.报春花的花色有白花和黄色两种,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由两对等位基因(A 和a ,B 和b)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A 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但当显性基因B 存在时可抑制A 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现选择AABB 和aabb 两个品种进行杂交,得到F 1,F 1自交得到F 2,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黄色植株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

B.F1的表现型是白色

C.F2中黄色∶白色的比例是3∶5

D.F2中的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7种

6.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孟德尔发现的两大遗传定律使用的范围是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核基因。

7.下列过程不需要对母本去雄处理的是

①用杂合抗病小麦连续自交得到纯合抗病植株②对抗病小麦植株的测交③用四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无籽西瓜种子④对三倍体无籽西瓜授以二倍体西瓜花粉,结出无籽西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8.(11年新课标卷)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如A、a;B、

b;C、c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即A_B_C_......)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现有甲、乙、丙、丁4个纯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间进行杂交,杂交组合组合、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如下:

根据杂交结果回答问题:

⑴这种植物花色的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⑵本实验中,植物的花色受几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为什么?

9.(11年大纲版全国卷)人类中非秃顶和秃顶受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男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非秃顶,而女性只有基因型为bb时才表现为秃顶。控制褐色眼(D)和蓝色眼(d)的基因也位于常染色体上,其表现型不受性别影响。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回答问题:

(1)非秃顶男性与非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2)非秃顶男性与秃顶女性结婚,子代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位其父亲为秃顶蓝色眼而本人为秃顶褐色眼的男性与一位非秃顶蓝色眼的女性结婚。

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_________或___________,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_____或_______。

若两人生育一个女儿,其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了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分别采用小鼠和豌豆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

你对小鼠的毛色显性和隐性判断是 ,实验结果,你认为豌豆种子粒型显隐性关系是 ;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 。

(2)下表所示6个纯种品系果蝇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编号,品系a 为显

性性状,其余性状均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①进行伴性遗传研究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果蝇交配最恰当 (填品系代号)。 ②若通过翅和眼的性状,探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

接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交配最

恰当 (填系统代号)。

③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受控于一对等位基因,若

实验室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如

何通过杂交试验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还是x 染色体上,请说明推导过程

(3)果蝇的灰身与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直毛与分叉毛是 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两只

亲代果蝇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控制直毛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子代中灰身雄蝇与黑身雌蝇交配,可产生黑

身果蝇的比例为 。

11.老鼠皮毛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B 、b 和D 、d 控制,B 为黑色皮毛基因,b 为

棕色皮毛基因,当基因d 纯合时抑制毛色基因的表达,小鼠皮毛颜色表现为白色。现有 棕色鼠与白色鼠杂交,F 1均为黑色鼠,F 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 2,F 2表现型及比例为黑 色∶棕色∶白色=9∶3∶4。请回答:

(1)亲本棕色鼠和白色鼠的基因型分别为 、 。

(2)F 2黑色鼠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F 2白色鼠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若F 2中的棕色鼠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4)答题纸相应位置上的图1表示F 1某老鼠产生的配子中相关染色体模式图,图2为形成

图1卵细胞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图,请在图2中标注相关的基因。

8.⑴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基因的分离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⑵4对。本实验的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F2中红色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例81/(81

+175)=81/256=(3/4)4,根据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完全显性时,F2中显性个体的比例为(3/4)n,可判断这两个杂交组合中都涉及到4对等位基因。综合杂交组合的实验结果,可进一步判断乙×丙和甲×丁两个杂交组合中所波及的4对等位基因相同。

9. 【解析】(1)非秃顶男性基因型为BB,非秃顶女性结婚基因型为BB或Bb,二人的后代

基因型为BB、Bb。BB表现型为非秃顶男、非秃顶女性。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2)非秃顶男性(BB)与秃顶女性结婚(bb),后代基因型为Bb,表现型为秃顶男、非秃顶女性。

(3)其父亲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男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这位女性的基因型为Bbdd或BBdd。若两人所生后代基因型有BBDd、BBdd、Bbdd、BbDd、bbDd、bbdd。女儿所有可能的表现型为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1)女儿全部非秃、儿子为秃顶或非秃顶

(2)女儿全部为非秃、儿子全部为秃顶

(3)BbDd bbDd Bbdd BBdd

非秃顶褐色眼、秃顶褐色眼、非秃顶蓝色眼、秃顶蓝色眼

10.(1)无法确定圆粒对皱粒显性子代的数量多,有利于统计分析

(2)① a和b ② d和e

③取直毛雌果蝇与分叉毛雄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或直毛雄果蝇与分叉毛雌果蝇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性状表现一致,则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否则,该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3)性 1/3

11.(1)bbDD BBdd

(2)8/9 1/2

(3)棕色鼠:白色鼠=8:1(2分)

(4)如右图(2分)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 遗传的基本规律提分训练2(真题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高考)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解析】选B 。A项,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项,无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D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女孩也可能患病。 2.(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32 B.1/16 C.1/8 D.1/4 【解析】选B。AaBBCcDDEe×AaBbCCddEe得到的子代中一定含有Dd,因此只要计算出其他四对等位基因为纯合的概率即可:Aa×Aa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BB×Bb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Cc×CC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Ee×Ee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因此子代中,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为1/2×1/2×1/2×1/2=1/16。 3.(2011·海南高考)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遗传基本规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一、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①豌豆是植物,且是的植物; ②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③豌豆具有易于。 比一比果蝇、玉米为什么都适合作为遗传的常用材料? 二、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过程分析 (一)概念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注意牢记两个“同”,一个“不同”。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DD×dd杂交实验中,F1代自交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矮茎用d表示。(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 如:DD×dd Dd×dd DD×Dd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二).常用符号及含义 P:____F1:________F2: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过程图解 P纯种高茎×纯种矮茎 ↓ F1____ ↓? F2高茎矮茎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训练:(1)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训练(1)基因分 离定律的应用 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A.1F出现性状分离 B.2F性状分离比为3∶1 C.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2.小麦的抗病(T)对不抗病(t)是显性。两株抗病小麦杂交,后代中有一株不抗病,其余未知。这个杂交组合可能的遗传因子组成是( ) A.TT×TT B.TT×Tt C.Tt×Tt D.Tt×tt 3.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1F)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1F自交后结出的种子(2F)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1F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1F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4.若马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棕色马与白色马交配,F1均为淡棕色马,F1随机交配,F2中棕色马:淡棕色马:白色马=1: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马的毛色性状中,棕色对白色为完全显性 B.F2中出现棕色、淡棕色和白色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C.F2中相同毛色的雌雄马交配,其子代中雌性棕色马所占的比例为3/8 D.F2中淡棕色马与棕色马交配,其子代基因型的比例与表现型的比例相同 5.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其自交代数和纯种占第n代个体比例关系的是( )

A.A B.B C.C D.D 6.豌豆植株有高茎和矮茎两种,现有高茎豌豆遗传因子组成分别为DD和Dd,两者数量比为2:1.两种类型的豌豆繁殖率相同,则在自然状态下,其子代的高茎与矮茎的数量之比为( ) A.11:1 B.35:1 C.5:1 D.12:1 7.遗传因子组成为HH的绵羊有角,hh的绵羊无角,Hh的公羊有角、母羊无角。现有一头有角母羊生了一头无角小羊,则该小羊的性别和遗传因子组成为( ) A.雄性、hh B.雌性、Hh C.雄性、Hh D.雌性、hh 8.某植物红花和白花由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假设A基因含1000个碱基对,含300个胞嘧啶。让多个红花的亲本植株自交,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花:白花=11:1(不考虑基因突交、染色体变异和致死情况)。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红花对白花为显性 B.亲本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且比例为1:2 C.F1植株中纯合子占5/6 D.A基因连续复制3次共需嘌呤脱氧核苷酸7000个 9.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红色牵牛花和纯合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将F2中的所有粉红色的牵牛花和白色的牵牛花均匀混合种植,进行自由授粉,则后代中红色

高中生物复习知识核心知识(2-3遗传的基本规律)

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础知识 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由简到繁(3)运营统计学方法(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22. 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有: (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一种配子。 (2)当F1与隐性类型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相等。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1/16,共占4/16;双显性个体占9/16;双隐性个体占1/16:重组类型占3/8。

易错易混判断题 1.相对性状是指一种生物的不同表现类型(×) 2.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运用假说一演绎法验证的实验结果总与预期相符(×) 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5.体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互不干扰(√) 6.自交就是自由交配(×) 7.杂合子自交n代后,子代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1/2n(×) 8.生物体能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9.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 10.测交是让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 11.在自由组合定律的遗传实验中,先进行等位基因的分离,再实现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1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必须是纯种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 13.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子代的基因型有4种,比例为9:3:3:1(×) 14.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 15.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YR的卵细胞和基因型YR的精子

遗传基本规律练习题(2)

遗传基本规律同步训练(2)2013年3月25日 班级姓名总分 1、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2、下列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叶绿体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B.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这是得出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条件之一 C.孟德尔发现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 D.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其后代一定有4种表现型和9种基因型 3、某同学利用红色彩球(标记D)和绿色彩球(标记d)进行“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过程中进行了以下操作,其中错误的做法是( ) A. 在代表雌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B. 在代表雄配子的小桶中放入两种彩球各10个 C. 在每次随机抓取彩球之前摇匀小桶中的彩球 D. 在抓取10次后统计分析彩球组合类型比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A.成对的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B.F 性状分离比是3∶1 2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C.F 2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5、无尾猫是一种观赏猫。猫的无尾、有尾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为了选育纯种的无尾猫,让无尾猫自交多代,但发现每一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有尾猫,其余均为无尾猫。由此推断正确的是 A.猫的有尾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自交后代出现有尾猫是基因突变所致C.自交后代无尾猫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D.无尾猫与有尾猫杂交后代中无尾猫约占1/2 6、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一个双眼皮,对这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 A.3:1符合遗传的分离规律 B.成对的遗传因子不能分开 C.这对夫妇都含有单眼皮的遗传因子,在每胎生育中都有出现单眼皮的可能性

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基本 规律》 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1 (2012广东)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n -3和口-4所生子女是 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出,113的基因型为BbXAXa II4的基因型为BBXA丫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 1/2Bb,即女

盲的基因型为1/4XAXa,1/4XAXA, 1/4XAY, 1/4XaY,即生出换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有1/4 的可能生出患病男孩。 2 (2012天津)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 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 韩都衣舍童装: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韩都衣舍淘宝店: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韩都衣舍童装时尚女装: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女人冬装: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韩都衣舍女士时装店: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网购韩都衣舍首选麦考林: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韩都衣舍官 方旗舰店: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收藏店铺韩都衣舍旗舰店::https://www.360docs.net/doc/cc15036980.html,/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 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一:对遗传中的一些概念及实验过程的理解 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 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5、下列现象或方法能够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①F1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③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不同颜色数量之比为1:1 ④由雄蜂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雌蜂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三: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7、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四:自交和自由交配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专题7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瑞昌二中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教、学案 专题7 遗传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编制:军长 【教法指引】 本专题是新课标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中的第一章、第二章的第2、3节内容。其主要内容涵盖了考纲中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以及伴性遗传四部分内容。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本专题的重点和难点,从高考题型上看,考查形式有选择题、简答题和实验设计题,该专题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并且多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尤其是遗传实验设计题目是考查的能力的重要形式。主要考查内容是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及遗传概率的计算。 【专题要点】 一、自交 1、自由交配与自交 (1)自由交配:各种基因型之间均可交配,子代情况应将各自由交配后代的全部结果一并统计 (自由交配的后代情况多用基因频率的方法计算) (2)自交:同种基因型之间交配,子代情况只需统计各自交结果 2、杂合子Aa连续自交,第 n代的比例分析

二、基因自由组合的细胞学基础 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图解表示如下: 从上边图解可以看出: (1)在减数分裂时,无论雄性个体还是雌性个体,理论上所产生的配子种类均相同,即均为2n种(n代表等位基因对数)。 (2)分析配子产生时应特别注意是“一个个体”还是“一个性原细胞”。 ①若是一个个体则产生2n种配子; ②若是一个性原细胞,则一个卵原细胞仅产生1个卵细胞,而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2 种( 三、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指导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相关种类和比例 (1)F1 (YyRr)的配子种类和比例:4种,YR:Yr:yR:yr=1:1:1:1。 (2)F2的基因型:9种。 (3)F2的表现型和比例:4种,双显:一显一隐:一隐一显:双隐=9:3:3:1。 (4)F1的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和比例:4种,1:1:1:1。

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生物试题分类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1(2012)25、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8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答案】CD 【解析】根据题意可以推出,II3的基因型为BbXAXa,II4的基因型为BBXAY。分开考虑,后代关于秃顶的基因型为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后代关于色盲的基因型为1/4XAXa,1/4XAXA,1/4XAY,1/4XaY,即生出换色盲女孩的概率为0,有1/4的可能生出患病男孩。 2(2012)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 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此题考查了伴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遗传,同时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容,据题干信息,可推出亲本基因型为BbXRXrBbXrY故A、B均正确,C选项,长翅为3/4,雄性为1/2,应为3/8。D选项,考查减数第二次分裂中基因的情况,也是正确的。 答案:C 3(2012)6.某遗传病的遗传涉及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已知Ⅰ-1基因型为AaBB,且Ⅱ-2与Ⅱ-3婚配的子代不会患病。根据以下系谱图,正确的推断是 A.Ⅰ-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B.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C.Ⅲ-1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或AABb D.Ⅲ-2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为3/16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运用遗传规律分析信息、遗传系谱图,解决问题的能力。由题干信息知正常个体基因型为A__B__,由Ⅰ—1基因型AaBB知Ⅱ—2必为____B__,且表现为患病,则不能出现基因A,进而推出Ⅱ—2必为aaB__,有题意患者Ⅱ—2与Ⅱ—3婚配子代不会患病(A__B__)知,亲代中至少有一方等位基因为显性纯合子。则Ⅱ—2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患者Ⅱ—3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Ⅲ基因型必为AaBb;由Ⅱ—3的基因型AAbb推测正常个体(A__B__)Ⅰ—3基因型至少为A__Bb,因此Ⅰ—3基因型为AABb或AaBb。Ⅲ-2AaBb 与基因型为AaBb的女性婚配,子代患病(基因型非A__B__)的概率为7/16. 4(2012)10.下列关于人类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高考生物复习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带答 案) 分离规律是遗传学中最基本的一个规律。下面是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项练习题,请考生及时练习。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 [江西名校联盟摸底]孟德尔遗传定律有许多适应条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来说要表现为完全显性 B. 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C. 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分子基础是等位基因分离 解析:显性基因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才能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A正确;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其行为与染色体行为一致,B、D正确;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C不正确。 答案:C 2. [湖南衡阳联考]若一植物花色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且粉红花一定为杂合子,一白花种群出现了一粉红花植株A,植株A自交,后代表现型为粉红花与白花植株。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白花的基因型可能为DD B. 植株A的后代可能存在纯合致死 C. 该花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D. 植株A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可能为2∶1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依题意,控制花色的基因可能为不完全显性,则可能白花为DD,粉红花为Dd,红花为dd,Dd自交后代只有粉红花和白花,则可能是红花dd致死,分离比为粉红花∶白花等于2∶1,A、B、C说法正确;该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C说法错误。 答案:C 3. [福建漳州七校联考]将基因型分别为AA和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等于() A. 3∶2∶3 B. 3∶4∶3 C. 5∶2∶5 D. 1∶2∶1 解析: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遗传概率的计算。据题意,F1的基因型为Aa,F1自交得F2(1AA、2Aa、1aa),F2自交后代中Aa占1/4,AA和aa各占3/8,所以F3中 AA∶Aa∶aa=3∶2∶3。 答案:A 4. [江西上饶六校联考]给你一粒黄色玉米(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请选择一个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

2018遗传基本定律经典习题汇编

2018遗传基本定律经典习题汇编 1.【2017海南卷】遗传学上的平衡种群是指在理想状态下,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不再改变的大种群。某哺乳动物的平衡种群中,栗色毛和黑色毛由常染色体上的1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则说明黑色为显性 B.观察该种群,若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则说明栗色为显性 C.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显隐性基因频率不等 D.选择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则说明栗色为隐性 【解析】多对黑色个体交配,每对的子代均为黑色,黑色可能为显性或隐性,A错误;新生的栗色个体多于黑色个体,不能说明显隐性,B错误;显隐性基因频率相等,则显性个体数量大于隐性个体数量,故若该种群栗色与黑色个体的数目相等,则说明隐性基因频率大于显性基因频率,C正确;1对栗色个体交配,若子代全部表现为栗色,栗色可能为显性也可能为隐性,D错误。 【答案】C 2.【2017新课标Ⅱ卷】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解析】由题可以直接看出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为52+3+9=64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杂AaBbDd,只有D符合。 【答案】D 3.【2017新课标Ⅰ卷】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 C.雌、雄亲本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 D.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 r的极体 { 【解析】长翅与长翅交配,后代出现残翅,则长翅均为杂合子(Bb),子一代中残翅占1/4,而子一代雄性中出现1/8为白眼残翅,则雄性中残翅果蝇占1/2,所以亲本雌性为红眼长翅的双杂合子,亲本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A正确;F1中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BbX R X r和BbX r Y,则各含有一个X r 基因,产生含X r配子的比例相同,C正确;白眼残翅雌蝇的基因型为bbX r X r,为纯合子,配子的基因型即卵细

遗传基本规律检测

遗传基本规律检测 一.选择题: 1.两株豌豆杂交, 后代得到两种不同类型的种子, 其中黄色园滑种子376粒, 黄色皱缩种子126粒, 试分析亲代可能的基因型: a.YYRr×YyRr b.YyRR×YyRr c.YyRR×Yyrr d.YYRr×yyRr A.a或b B.a或c C.b或c D.a或d 2.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 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 预计他们生育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是: A.12.5% B.25% C.75% D.50% 3.一个DNA分子用P 作标记, 该细胞经连续4次有丝分裂, 则含P 的DNA分子占全部子细胞的DNA分子的: A.6.25% B.12.5% C.25% D.50% 4.有一种严重的精神病是由一对隐性基因引起的, 如果一对正常的夫妇, 生了一个有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 请问: 这个儿子携带此隐性基因的可能性是: A.0 B.1/4 C.1/2 D.2/3 5.许多杂合体高茎豌豆杂交, 子代可能有: A.100%纯合高茎 B.100%杂合高茎 C.50%纯合高茎 D.50%杂合高茎 6. 假定基因A是视网膜正常所必须的, 基因B是视神经正常所必须的, 现有基因型AaBb的双亲, 在他们所生的后代中, 出现视觉正常的可能性为: 7.某表现型正常的女性, 其父色盲, 他与正常男性婚后子女中患色盲的机会是: A.0 B.1/2 C.1/4 D.1/8 8.若某转运RNA的一端碱基是-C-G-A-, 则与之有关的基因的模板链上碱基的排列顺序是: A.-G-C-U- B.-G-C-T- C.-C-G-A- D.-C-G-T- 9.一株纯黄玉米与一株纯白玉米相互授粉, 比较这两个植株所结种子中的胚和胚乳的基因型是: A.胚的基因型不同,胚乳的基因型相同 B.胚的基因型相同, 胚乳的基因型不同 C.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相同 D.胚和胚乳的基因型都不同 10.某杂交后代表现型有四种, 其比例为3:1:3:1, 这种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是: 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11.一位不患血友病的女人同一位男性患者结婚, 女人所生的男孩患此病的最大可能性是: A.0 B.25% C.50% D.100% 12.某基因中的一个片段是, 在解旋时, a链发生差错, C变为G, 该基因复制三次后, 发生突变的基因占全部基因的: A.100% B.50% C.25% D.12.5% 13.若以某一个DNA分子为原始模板, 连续进行复制, 最后得到32个相同的DNA分子,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复制了四次, 形成的全部DNA中含初始链16个 B.复制了四次, 形成的全部DNA中含初始链 2个 C.复制了五次, 形成的全部DNA中含初始链16个 D.复制了五次, 形成的全部DNA中含初始链 2个 14.科学家把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 将单个细胞放入配置的培养基上培养, 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 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A.彼此性状极相似 B.变异频率较高 C.单倍体 D.均为纯合体 15. 决定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 A.糖类的多样性 B.蛋白质的多样性 C.RNA的多样性 D.DNA的多样性 16.杂合体BbEe经减数分裂, 产生了四种类型配子, BE、Be、bE、be, 其中BE、be精子 数均为6个, Be、bE精子数均为4个, 则参与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的个数为: 17.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遗传的基本规律 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生物【晚练】2013.10.15 一、选择题(共24+12= 36分) 1、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 A.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 C.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D.自花传粉的个体 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 A.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C.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自由组合 D.代发生9∶3∶3∶1 的性状分离 3、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含隐性基因(白色基因)的约有() A.25 万 B.50 万 C.100 万 D.200 万 4、将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 F3 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的比是() A. 3:2:3 B. 3:4:3 C. 5:2:5 D. 1:2:1 5、某植物的花色有蓝花和白花两种,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下表是两组纯合植株杂交实验的统计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B、在①组F2中纯合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C、在②组蓝花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D、白花植株与第②组F1蓝花植株杂交后,后代开蓝花和白花植株的比例为3:1 6、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 15: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l:l B.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C.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 D.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 24、(双选)下列对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对基因为杂合的植株经过多年自交,其后来绝大部分为纯合子 B、某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控制,则该遗传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C、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二代中重组性状个体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一定为3/8 D、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一色盲小孩,则该小孩是男孩的概率是50% 25、(双选)甜豌豆的紫花对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基因A 基因B ↓↓

2020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5: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知识点5: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1、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 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3、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 突变发生,且I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6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测Ⅲ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Ⅲ5 B.若Ⅲ4与Ⅲ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 C.Ⅱ1与Ⅳ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 D.若Ⅱ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39 4、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5、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6、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7、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

高中生物 遗传的基本规律(填空和判断)

高考生物基础知识回扣 考点回扣6遗传的基本规律 [基础知识填空] 1.孟德尔获得成功原因:(1)选材恰当;(2)研究从一对性状到多对性状;(3)运用方法;(4)科学地设计实验程序。 2.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提出的假说内容: (1)生物的性状是由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存在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3.在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演绎推理的内容有: (1)F1杂合子产生两种比例的配子,隐性类型只产生种配子。 (2)当F1与隐性类型杂交时,其子代应产生显性和隐性两种类型,且比例。 4.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着的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所研究的基因位于不同对的。 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7.在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出现的四种表现型中各有一种纯合子,分别占F2的,共占;双显性个体占;双隐性个体占;重组类型占。 8.伴性遗传 (1)概念: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方式与性别相联系称为伴性遗传。 (2)遗传特点:伴X染色体显、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所生后代男女发病率不同,前者女性发病率男性,后者男性发病率女性。 (3)判断基因的位置: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主要是看子代男女发病率是否相同,前者所生子代男女发病率相同,后者。 [易错易误判断] 1.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 2.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3.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并非都是杂合子。() 4.两亲本杂交,F1表现显性性状,F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1,这属于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 5.自由组合定律中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产生数量相等的4种配子。() 6.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都是自由组合的。() 7.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8.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9.若F1(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6∶1,则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10.女儿色盲,父亲一定是色盲患者。() 11.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12.男性血友病患者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其外祖父。()

2020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题2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试题

【2019最新】精选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突破篇第四单元专 题2遗传的基本规律及伴性遗传试题 2017·高考仿真练 (时间:40分钟满分:7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小题,共36分) 1.(2016·四川成都七中检测)下列关于遗传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杂种显性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和隐性性状可称为性状分离B.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控制的性状不同 C.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所有的非等位基因也发生自由组合 D.纯合子aabb(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减I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解析性状分离的概念是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本质区别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之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自由组合,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发生自由组合,C错误;a、b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因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正确。 答案D 2.(原创题)“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演绎推理→作出假设→检验推理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C.“若F1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 D.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解析孟德尔提出分离定律的过程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A错误。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孟德尔所在的年代还没有“基因”一词,“基因”一词是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于1909年提出的,B错误。根据孟德尔的假说推测出测交实验结果,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C正确。孟德尔通过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D错误。 答案C 3.某种犬的毛色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B和b基因控制,XB表现为黑色,Xb表现为白色,XBXb表现为灰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雌性和雄性个体的表现型分别有3种、2种 B.白色雌性个体与黑色雄性个体杂交,后代中不会出现黑色个体 C.灰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不可能为白色 D.黑色雌性个体的后代可能全为黑色,可能既有黑色也有灰色 解析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Xb,表现型有黑色、灰色和白色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XBY、XbY,表现型有黑色、白色2种;白色雌性个体(XbXb)与黑色雄性个体(XBY)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XBXb、XbY,没有黑色个体;灰色个体(XBXb)与黑色个体(XBY)杂交,后代中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XBY、XbY,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