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参考资料)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参考资料)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附件1

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一、企业的设立和布局

(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及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企业建设应有规范化设计要求。

(二)建设废钢铁加工配送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项目原则上应布局在符合相应功能定位的产业园区。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依法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地区土地供应政策,以及禁止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相关土地使用标准的规定。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

(一)新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必须在15万吨以上;改造、扩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应达到10万吨以上;废旧不锈钢及其它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年加工能力应达到3万吨以上。

(二)新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3万平米,作业场地硬化面积不小于1.5万平米;改造、扩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2万平米,作业场地硬化面积不小于1万平米;废旧不锈钢及其它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厂区面积不小于1万平米,作业场地硬化面积不小于5千平米。土地使用手续合法(若土地为租用,合同期限不少于15年)。

(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配有打包设备、剪切设备或破碎设备以及配套装卸设备和车辆等,必须配备辐射监测仪器、电子磅和非钢铁类夹杂物分类设备等。废旧不锈钢及其他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应配备成分检测设备。

(四)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选择生产效率高、加工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加工生产系统。必须配套有粉尘收集、污水处理和噪音控制等环境保护设施,加工工艺和设备应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的有关要求。

(五)鼓励企业积极开发使用节能、环保、高效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逐步淘汰鳄鱼剪式剪切机。

三、产品质量

(一)废钢铁加工产品达到废钢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不得销售给生产建筑用钢的工频炉、中频炉企业,以及使用30吨及以下电炉(高合金电炉除外)等落后生产设备的企业。

(二)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配备专职质量管理人员,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应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四、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加工生产系统综合电耗应低于30千瓦时/吨废钢铁,新水消耗应低于0.2吨/吨废钢铁。

(二)对加工废钢铁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夹杂物,如有色金属、塑料、橡胶、木块、纤维、渣土、机油、汽油、氟利昂、电池等,应有相应的回收、处理措施和合法流向,避免二次污染。

五、环境保护

(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和排污许可制度等环境保护要求。应按照规定申领排污许可证,经有管辖权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领取排污许可证后,方可排污。

(二)按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相关制度规定依法履行环境保护义务,应通过ISO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有雨水、生产废水、生活废水的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废水经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或者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处理;应有废油回收储存设备和相关处理措施。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有突发环境事件或污染事件应急设施和处理预案,消防设施应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六、人员培训

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制定完善的岗位操作守则和工作流程,明确人员岗位责任和工作权限,对大型破碎机、门式剪切机、抓钢机等大型设备操作人员和质量检验等关键岗位人员必须进行相关岗位技能培训,取得相关部门或机构颁发的对应工种职业技能证书,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鼓励企业组织人员参加行业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素质。

七、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和社会责任

(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规定,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职业危害防治条件,对作业环境的粉尘、噪声等进行有效治理,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配备有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并

按规定限期达标。

(二)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安全设施和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设计、投入生产和使用前,应依法经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验收。

(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的作业环境应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四)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有健全的安全生产组织管理体系,应有职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五)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用工制度应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

八、监督管理

(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建设项目应当符合准入条件要求。各有关部门在对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进行投资管理、土地供应、信贷融资、安全许可、生产许可等工作应以准入条件为依据。

(二)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对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执行准入条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相关行业协会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对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技术工艺、发展规划以及与钢铁企业之间建立配送机制进行指导。

(三)各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废钢铁加工行业的管理,督促现有企业加快技术改造,规范各项管理,达到准入条件规定的各项标准要求。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征求环境保护部等有关部门意见后,负责公告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名单,实行社会监督并进行动态管理。

(五)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督导作用,让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监督,加快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和产业升级。

九、附则

(一)本准入条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类型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

(二)本准入条件涉及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政策若进行修订,按修订后的规定执行。

(三)本准入条件自2017年3月31日起施行,2012年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47号)同时废止。

(四)本准入条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根据行业发展情况和宏观调控要求适时进行修订。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背景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著名的六盘山地区,这里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冷凉,由于这里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大气、水源和固体污染物,生长和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绿色、环保、无污染,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蔬、畜牧业产品等,其中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豆类、小麦等八个方面,油料作物有胡麻、芸芥两类,药食同源植物有菊芋、枸杞、仁用杏、山核桃四类,果蔬有长城塬菌草、西瓜、苹果、人参果、油桃、胡萝卜、黄瓜、芹菜、包包菜、菠菜等十个方面,畜牧业产品有隆德獭兔、彭阳生态鸡、原州区细毛山羊、西吉山毛驴、泾源虹鳟鱼、六盘山肉牛、六盘山瘦肉猪和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蛹、蜂蜡等十五个方面。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认证中心(北京)认证检测表明,固原市的这些产品不但绿色无污染,且有效成分含量高、营养较其他地区丰富,十分适宜人类食用。

由于固原市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很不发达,也不规范,仅有的加工业有马铃薯淀粉和粉条加工、面粉加工、牛羊肉屠宰等,加工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除农民自用外,其余的主要以原料形式低价流通和销售,农民出现农产品增产而不增收的现状,且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创收,从而导致农村普遍出现农民田间不种、圈里不养的状况,农民日常生活高价买粮、买肉,出现贫困山区农产品价格市场高于城市的怪象。据固原市农调队2011年一季度抽样调查显示,固原市农村市场标准面粉85元/袋,而固原和银川80元/袋;牛羊肉农村市场37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5元/公斤;猪肉农村市场33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0元/公斤。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农副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附加值不高,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低价进入市场或销往外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本地农产品缺乏的情况下,从外地长途购入,在流通环节要增加运输费、管理费、物流企业利润等的各种费用,待进入农民手中,价格已经很高了。 (二)建设单位:固原市扶贫发展试验区管委会 (三)项目负责人:赵万华 (四)产业规划

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规划【最新版】

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规划 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就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各种手段,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人为水土流失及破坏水土保持的行为加以检查、监督和督促整改,使社会经济和水土保持协调发展,实现水土保持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行政管理活动[1] 。在当前的水土保持工作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尤为重要。城镇水土流失主因是人为活动,而由于缺乏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很多地区都存在“边治理,边破坏”“一方治理,多方破坏”现象[2] 。因此,走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道路,既是防止、控制水土流失的客观要求,也是现阶段提升定西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唯一选择。 1 水土保持综合监管规划任务 监管规划任务主要有: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制与制度;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与执法队伍[3]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水土资源的意识和自觉性;强化科技发展与信息化建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督导生产建设活动水土保持工作,加强技术服务管理。 2 制度建设

2.1 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 明确全市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和奖惩的范围及内容,包括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水土保持投入及防治任务完成情况、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情况等。 2.2 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管理制度 在全省生态功能区划分的基础上,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划定并颁布实施定西市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及重点治理区,突出“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实施分类指导和分区防治战略;提升区域产业环境准入条件,要求企业生产活动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要求,符合《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的要求,符合清洁生产水平的要求,符合水土保持准入条件的要求。以污染物达标排放和符合清洁生产标准为新建项目环境准入的底线,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准入的地方性政策和制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把好环境准入关口。 2.3 城市工业园区、开发区等特殊区域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制度 在严格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的同时,采用先进的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手段搞好城市工业园区、开发区等特殊区域的预防监督,加强对该类型区域水土保持的全过程管理,强化对项目实施情况的跟

废钢加工配送走向产业化

废钢加工配送走向产业化 2010-02-04 中国冶金报记者方雪萍 绿色原料支撑钢铁低碳时代,废钢加工配送走向产业化 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废钢加工配送工作会议采访记 继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之后,全国热播的3D电影《阿凡达》向观众描述了一个低碳的世界:潘多拉星球上只有矿物元素“unobtanium”(被形容为一类矿石的总称,罕见的常温超导体)。在这个星球上,土著居民那美人睡在吊床上,骑着一种类似于雕的动物出行,穿着简单的树皮。在这里,看不到高炉和钢铁,也不存在碳排放。 而我们是生活在地球上,并且我国工业化进程尚未完成,碳减排形势严峻。面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碳目标。作为节能减排重点行业之首的钢铁工业,无疑将在其中担当主要角色。从生产源头考虑,优化原料结构,合理采用铁矿石,增大载能、环保的废钢铁原料的使用比例,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低碳生产的重要途径。2月2日召开的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废钢加工配送工作会,即探讨了进一步落实我国对工业碳减排的要求,加快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发展,早日实现钢铁企业精料入炉、多用废钢的目标,减少碳排放。 钢铁生产原料结构亟须优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苗圩在1月14日召开的全国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工业能耗占到全国总能耗的70%左右。从我国经济结构和工业发展现状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难点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出路也在转变工业发展方式。”同时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工业”,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是主要抓手。 资料显示,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水泥综合能耗比发达国家高10%~30%,有色金属、废钢铁再生利用量仅为20%左右。由于历史等综合原因,我国钢铁生产目前仍以炼铁-炼钢的全流程为主,形成了以铁矿石、焦炭为主的钢铁生产原料结构,大量消耗原生铁矿石、煤炭等不可再生的资源和能源。在炼钢生产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烧结、焦化、炼铁等工序,占炼钢能耗总量的60%以上。虽然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实施了一系列铁前工序减排降污与资源综合利用的工程,投资巨大,成效显著,但其生产流程固有特点所造成的高能耗、高污染,使全行业在低碳时代不可避免地面临更多的挑战。从钢铁生产的源头上促进碳减排,加快原料结构的优化成为日益迫切的问题。 废钢铁作为炼钢原料,可以替代铁矿石,减少对我国原生矿的开采使用,增加资源储备。按当前行业平均水平测算,每多用1吨废钢,可少用1.7吨精矿粉,减少4.3吨原生铁矿石的开采。而且,废钢铁作为载能资源,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与使用铁矿石比较,用废钢直接炼钢可节约能源60%、节水40%,减少

废钢产业发展

废钢产业发展

————————————————————————————————作者:————————————————————————————————日期:

目录 1.废钢及废钢产业的介绍------------------------------------------2 2.废钢的利用---------------------------------------------------4 3.国内外废钢产业发展比较----------------------------------------5 4.废钢产业发展现状----------------------------------------------6 5.有关废钢产业“十二五”规划目标----------------------------------12 6.有关废钢产业发展的建议---------------------------------------17

废钢产业发展浅谈 前言:面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问题,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减碳目标。作为节能减排重点行业之首的钢铁工业,无疑将在其中担当主要角色。从生产源头考虑,优化原料结构,合理的减少采用铁矿石,进而增大载能、环保的废钢铁原料的使用比例,是我国钢铁工业实现低碳生产的重要途径。早在2010年2月2日召开的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废钢加工配送工作会,即探讨了进一步落实我国对工业碳减排的要求,加快废钢铁加工配送行业发展,早日实现钢铁企业精料入炉、多用废钢的目标,减少碳排放。 钢铁生产原料结构亟须优化 1、废钢及废钢产业的介绍 废钢铁是现代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炼钢原料。废钢铁是可以无限循环再生利用的铁素资源,从20世界80年代就被誉为“第二矿业”,据统计,地球上已有80%的地下探明矿藏资源已转移到地面,其中每年产生的废钢铁近5亿吨,其中有的已经得到了循环利用,目前整个废钢产业是主要以废钢铁回收—采购—加工—贸易—应用构成产业链的主体产业。废钢铁加工供应企业从国内城乡废钢铁回收网点及产生废钢企业或从境外采购批量废钢铁原料,经过废钢加工生产线按不同物品进行分选,按不同废钢品种分类后,进行加工、净化处理,按照国家《废钢铁标准》加工生产出各种清洁的品种废钢,销售或配送给钢铁企业回炉炼钢。废钢铁回收利用有较高的经济、环保、社会效益。“逐渐减少铁矿石比例和增加废钢比重”,实现钢铁物流循环,实现废钢铁工业产品化,是该产业的终极目标。” 1.1、废钢的分类 作为废钢产业的原料,目前可用的废钢被统称为熔炼用废钢。根据不同的型号尺寸大小,它又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重型废钢 1类201 A≤1000mmX400mm,厚度≥40mm,单重:40kg~1500kg,圆柱实心体直径≥80mm。块、条、板、型报废的钢锭、钢坯、初轧坯、切头、切尾、铸钢件、钢轧辊、重型机械零件、切割结构件等。 2类201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 法(试行)》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环保局: 现将《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二年二月二十四日 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新增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及《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工业类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主要污染物,是指在“十二五”规划期纳入约束性考核的4项污染物,即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 第四条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 (一)减排原则。与国家和地方的污染减排政策、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十二五”规划和实施方案相结合。 (二)平衡原则。采取主要污染物区域总量平衡的方法和措施。 (三)基数原则。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来源列入污染减排基准年统计口径。 (四)交易原则。试点地区严格执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的有关规定和措施。 第五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在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章节中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平衡的方案(以下称“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 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应明确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削减替代来源及削减替代量、区域平衡量与建议控制总量。 位于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平衡方案还应明确建设项目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情况。 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应充分考虑当地环境质量和区域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要求,按照最严格的环境保护要求建设污染治理设施,立足于通过“以新带老”做到“增产减污”,以实现企业自身总量平衡。

万吨乳制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

万吨乳制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建议书

万吨乳制品精深加工建设项目 建议书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和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县万吨乳制品加工建设项目 2、承办单位:##县##农产品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拟选址于##县##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道##线旁侧。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意义 一、项目背景及项目提出的必要性 1、项目背景 ##县是##省地域大县、人口大县。流域面积##平方公里,现辖##乡##镇,总人口##万。 ##是雨养农业为主的农业县,是##中部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是####,是##教育名县、红色旅游名城。自恢复高考以来,已向全国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3多万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的1000多人,###高科技区就有240多名##学子。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与时俱进,艰苦奋斗,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 ##县##产业开发区是“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全国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省科普示范基地”、“###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园”。总面积##平方公里,已规划面积##平方公里,拟扩容面积##平方公里。布局上分为“一区三园”,即:商贸综合服务区、农产品加工产业园、轻纺服装产业园和电器制造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总面积@@

究相关技术并大力推广,支持企业参与技术研发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3)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符合国家有关加快农业产业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着力解决农副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低、生产组织程序化低等瓶颈问题。符合国家、省、市、县,关于支持“三农”,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方针;符合国家在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革命老区、边远地区、贫困落后地区扶持和照顾的有关政策;符合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扶贫开发政策。 (4)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解决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优先发展的目标。##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为本项目实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5)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基础设施。项目位于###产业园,交通、通讯、电力、供水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项目所在地距##140公里,距###150公里,毗邻##国道和3#3高速,距离##火车站50公里公里,地处##工程主要受益带,水资源供应充分,无任何污染。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一、指导思想: 从##县##产业园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及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区一带两支撑”的发展战略,优化##产业园的投资环境,提高引资条件,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加快##建设步伐,扩大##县经济总量,为打造##区域经济中心,金融、商业和物流集散中心,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培育

立项前置条件

国务院发布《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73号),自2017年2月1日起施行。根据该文及其新旧对比, 都不再是项目立项核准或备案的前置条件。 宁德市日前出台《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实施意见》,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意见提出,要严格安全生产准入条件,把安全生产条件作为高危行业建设项目审批的前置条件,未通过安全评估的不准立项,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要依法取缔。 环评爱好者小编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 1、环境影响评价(环评) 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 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前置条件: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 负责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设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第二十五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未经法律规定的审批部门审查或者审查后未予 批准的,该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其建设,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 2、水影响评价(水评) 对人类活动所引起的水环境改变及其影响的评定。 在准确全面的工程分析和充分的水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数学模型对建设项 目给地表水环境带来的影响进行计算、预测、分析和论证。划分出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比较项目建设前后水体主要指标的变化情况,并结合当地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得出是否满足使用功能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建设项目影响区域主要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

按照市政府项目审批流程优化的要求,“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评价)报告审批”、“生 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非防洪建设项目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审批”3项行政许可事项整合为“水影响评价审查”1项许可,作为建设项目立项的前置条件。 建设项目水影响评价包括水资源论证(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三部分内容。前置条件:水资源论证报告书审查 负责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 设定依据: 《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令第15号) 第二条: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 设项目(以下简称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以下简称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第十一条:业主单位在向计划主管部门报送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应当提交水行政 主管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对其取水许可(预)申请提出的书面审查意见,并附具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 未提交取水许可(预)申请的书面审查意见及经审定的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建 设项目不予批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 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和防洪要求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在水资源不足的地区,应当对城市规模和建设耗水量大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项目加以限制。 前置条件:取水申请批准文件 负责部门:水行政主管部门 设定依据: 《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

废钢铁生产加工管理办法

废钢铁生产加工管理办法 文件编号: 版本号:A 修改号:O 起草:康鑫日期:2016年1月12日审核:陈良枝日期:2016年1月13日批准:林耀辉日期:2016年1月13日执行日期:自二O一六年一月二十日起执行 分发号: 受控状态: 成都汇流废旧金属有限公司 废钢部 二O一六年一月十五日

成都汇流废旧金属有限公司废钢铁验收标准本公司生产加工的废钢铁参照GB4223-2004标准执行,并按此标准进行分类和检验。 1、分类 废钢铁分为废铁和废钢两大类。 1.1废铁 1.1.1废铁的C含量一般大于 2.0%。优质废铁的P、S含量分别不大于0.40%和0.07%。普通废铁的P、S含量分别不大于1.00%和0.12%。 1.1.2废铁种类和尺寸一般根据生产需要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1.2废钢 1.2.1废钢的C含量一般小于2.0%,P、S含量均不大于0.050%。残余元素含量:Ni、Cr、Cu分别不大于0.30%,残余总量不大于0.60%。 1.2.2废钢按其外形尺寸和单件重量可分为重型废钢、中型废钢、小型废钢、统料型废钢和轻料型废钢。其种类和尺寸一般根据生产需要在订货合同中注明。 2、技术要求 2.1单件尺寸不大于1.5米,重量不大于1.5吨。 2.2废钢铁中不得混有易燃易爆物品、有害物、放射性废物。 2.3废钢铁需保持表面清洁,铁锈厚度不得大于单件厚度的10%,不得有泥块、水泥、油污等。

2.4废钢铁各检验批中非金属夹杂物(有害废物)的总量不得超过0.5%。 3、检验及验收规则 3.1验收规则 每批废钢铁分成2-3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由同一型号、类别的废钢铁组成。 3.2检验项目 3.2.1单件的尺寸、重量和厚度的抽样检验。 3.2.2夹杂物及清洁度的检验。 3.2.3有害物及放射性物质的检验。 3.2.4化学成分的抽查检验。 3.2.5打包件的脱落试验。 废钢铁过磅规定 1、地磅工作人员在称重前需熟悉并掌握设备使用性能及设备操作的有关安全技术。 2、检查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部分有无异常现象。 3、按要求对设备运行部位加足润滑油脂。 4、操作过程中发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停车,并配合维修人员排除故障。 5、地磅工作人员在车辆称重前需认真填写每辆车的车牌号码、驾驶员姓

请各镇处、行业协会通知相关企业。申报企业务必于10月9日

请各镇处、行业协会通知相关企业。申报企业务必于10月9日前将要求材料报胶州工业信息化局经济运行科(市级机关办公大楼0418房间)。联系人:匡本合、王文静电话: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青经信字〔2013〕76号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关于做好2013年印染企业准入公告 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区、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工信部《印染行业准入条件(2010年修订版)》(工消费〔2010〕第93号,以下简称《准入条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消费〔2012〕第4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加快我市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和节能减

排,结合环境保护核查要求,经研究,决定开展2013年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管理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申请程序和申请材料 具备《管理办法》所列基本条件的印染企业向我委提出公告申请,并如实填报《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申请书》(以下简称《申请书》,见附件1)等相关材料。《申请书》应按照《印染企业准入公告申请书填报指南》(见附件2)进行填报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二、审核和公告程序 我委按照《准入条件》、《管理办法》及《印染企业准入公告核查指南》(见附件3)要求,对申请公告企业的相关情况进行核实(申请资料核查及现场查验),并将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及审核意见一式两份于10 上旬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收到各地上报材料后,会同相关行业协会、专家完成资料核查及现场查验等工作。经审核初步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向社会进行公示。对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名单,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征得环境保护部同意后,以公告形式予以发布。 三、监督和管理 对于进入公告名单的企业,将在新项目备案、土地供应、技术改造、污染治理和信贷投放等方面给予支持。对暂未达到《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我委将会同市环境保护部门加强监督检查,加大在淘汰落后、设备改造、环保执法等方面工作力度,促使这些企业尽快达到《准入条件》要求。

山东: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文末有惊喜)

山东: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文 末有惊喜) 日前,山东印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全文如下: 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5部分:表面涂装行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表面涂装企业或生产设施涂装工序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限值和监测要求,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有关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现有的表面涂装企业或生产设施涂装工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以及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及其投产后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管理。 汽车制造业、铝型材工业和家具制造业分别执行DB37/2801《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的第1部分:汽车制造业、第2部分:铝型材工业和第3部分:家具制造业,不适用本标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T16758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 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 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 HJ76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 HJ583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4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吸-气相色谱法 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 HJ644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HJ73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HJ759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背景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位于闻名的六盘山地区,那个地点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冷凉,由于那个地点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大气、水源和固体污染物,生长和生活在那个地点的动植物资源绿色、环保、无污染,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蔬、畜牧业产品等,其中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豆类、小麦等八个方面,油料作物有胡麻、芸芥两类,药食同源植物有菊芋、枸杞、仁用杏、山核桃四类,果蔬有长城塬菌草、西瓜、苹果、人参果、油桃、胡萝卜、黄瓜、芹菜、包包菜、菠菜等十个方面,畜牧业产品有隆德獭兔、彭阳生态鸡、原州区细毛山羊、西吉山毛驴、泾源虹鳟鱼、六盘山肉牛、六盘山瘦肉猪和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蛹、蜂蜡等十五个方面。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认证中心(北京)认证检测表明,固原市的这些产品不但绿色无污染,且有效成分含量高、营养较其他地区丰富,十分适宜人类食用。 由于固原市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农产品加工业专门不发达,也不规范,仅有的加工业有马铃薯淀粉和粉条加工、面粉加工、牛羊肉屠宰等,加工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除农民自用外,其余的要紧以原料形式低价流通和销售,农民显现农产品增产而不增收的现状,且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创收,从而导致农村普遍显现农民田间不种、圈里不养的状况,农民日常生活高价买粮、买肉,显现贫困山区农产品价格市场高于都市的怪象。据固原市农调队2011年一季度抽样调查显示,固原市农村市场标准面粉85元/

工信部黄金资源开发准入条件

工信部黄金资源开发准入条件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黄金行业生产秩序,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实现黄金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特制定黄金资源开发准入条件。 一、黄金资源开发原则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新建黄金生产项目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黄金工业规划。并同全国黄金产业发展布局相协调,鼓励企业加大风险投资进行资源勘查,加强资源战略储备和有序开发。 (二)综合利用,有效保护。黄金生产企业必须采用相应先进工艺技术进行处理,实现优矿优用、合理配用、分类使用、综合利用,禁止采富弃贫、采易弃难、优矿低用等浪费资源行为;必须按照“谁开发、谁治理”的原则,将环境治理、土地复垦和植被恢复列入露天开采矿山的主要环节。 (三)优化配置,规模开发。黄金资源原则上配置给有一定黄金矿山开采经验、有经济技术优势、对黄金产业发展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企业;矿山建设应与矿床规模相匹配,实行规模化开采,实现“大矿大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依法开采,规范秩序。黄金生产企业必须依法办理采矿权证和履行建设各种相关手续,坚持合理的开采顺序,对资源储量实施动态跟踪管理;加强黄金开采批准证书的发放和监督检

查;严格按采矿证批复的规模和方式有效开采资源;严格履行矿山关闭储量核实报批审核。 二、项目建设投资与生产布局条件 (一)必须取得国土资源部门颁发的储量备案证明。 (二)必须完成投资项目政府核准或备案工作。经过环境影响评价、用地预审、安全预评价和地质灾害评估等工作。 (三)符合当地规划和资源规划要求。新建和改扩建黄金生产企业厂址要靠近黄金资源所在地;必须符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总体规划或黄金等相关行业发展规划。 (四)鼓励现有黄金企业间的重组兼并。支持大型企业对中小型企业并购重组后的技改投资。 (五)投资新建黄金生产项目的企业必须在内地有从事矿业生产经营三年以上的经历。并须具备与所开采矿区资源规模和开采条件等相适应的资金、技术和人员等条件。 (六)投资黄金生产项目的业主,自有资本金不得低于总投资额的30%,且在黄金开采批准证书颁发前必须到位。 (七)外商投资开发我国境内黄金矿产,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有利于矿产所在地的资源整合和可持续发展。 (八)在当地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干道、铁路干线及重要地下管网两旁1公里以内,居民聚集区和其他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生态保护区、

2018年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项目可行性建议书

废钢铁回收及加工利用 项目建议书 一、废钢铁行业概述 (一)废钢铁的定义 废钢铁就是使用钢铁材料制成的各种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农用机械、机具、建筑物铃材、军事用品、生活用品等经过一定使用年限后的报废品;或者是在生产这些产品当中产生的废品、边角余料及含铁废弃物;再者因技术进步及经济指标落后而更新替代下来的淘汰品。像报废的机动车、各种报废的铁路器材、废船、损坏的机器设备、废旧自行车、各种超旧家电、拆毁的建筑物钢材、各类工程下来的钢材下脚料等,其范围之广、数量之大、品平之多不胜枚举。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所以,换言之,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钢铁制品,就是废钢铁。 (二)废钢铁的分类 废钢铁按其产生的来源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一是社会上各行各业因报废折旧产生的废钢铁(简称折旧性废钢铁)。另一类是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钢铁(简称生产性废钢铁)。

(三)废钢铁的利用价值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发展方式,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废钢铁,提高废钢供应能力,减少铁矿石的开采和应用,提高废钢消耗比,从资源配置的源头上规避碳排放,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经济发展战略意义。 1、废钢铁是一种载能资源,应用废钢炼钢可以大幅降低钢铁生产综合能耗 炼钢从工序的角度分为“长流程”和“短流程”。 长流程:铁矿石→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 长流程一般指转炉炼钢,原料以铁矿石(生铁)为主,废钢为辅。 短流程:废钢→炼钢→轧钢 短流程一般指电炉炼钢,原料以废钢为主,生铁为辅。 在大型的钢铁联合企业,从铁矿石进厂到焦化、烧结、炼铁、炼钢,整个工艺流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主要集中在炼铁及前工序,一般占综合能耗的60%。也就是说和铁矿石相比,用废钢直接炼钢可节约能源60%,其中每多

福建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福建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福建省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目录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依据和任务来源 (1) 二、工作概况 (2)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和编制原则 (3) (一)主要内容 (3) (二)编制原则 (3) 四、排放限值的确定 (4) (一)最高允许排水量 (5) (二)主要污染因子 (5) 五、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评估 (7) 六、环境效益 (10) 七、本标准实施的建议 (10)

一、制定标准的目的、依据和任务来源 纺织染整行业(包括具有纺织或印染、漂染工艺的企业)是我省水环境污染的主要行业之一,其废水排放总量约占全省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2%,COD排放量约占18%,氨氮排放量约占12%。个别地方纺织染整企业设备落后、陈旧,环保设施投入不足,污染十分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加强纺织染整行业废水污染防治工作,是污染减排的需要,是改善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也是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 为了防控纺织染整行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国家、福建省政府及其环保主管部门的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和要求。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要求纺织染整行业到2011年底前,淘汰74型染整生产线、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前处理设备、浴比大于1∶10的间歇式染色设备,淘汰落后型号的印花机、热熔染色机、热风布铗拉幅机、定形机,淘汰高能耗、高水耗的落后生产工艺设备。2006年发展改革委发布《印染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清洁生产标准纺织业(棉印染)》(HJ/T 185-2006)。200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印染行业准入条件》并于2010年4月修订。新的准入条件对现有及新建或改扩建印染项目印染加工过程新鲜水取水量有明确要求。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聚氯乙烯等17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推行方案的通知》(工信部节〔2010〕582号)要求到2012年,染整主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其中印染布平均约42公斤标准煤/百米,印染行业降低消耗204万吨标煤/年;新鲜水消耗量下降到2.5吨/百米,总量减到12.75亿吨/年;废水排放量下降到2吨/百米,总量减到10.2亿吨/年,减排2.55亿吨/年。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1〕26号)、《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要求对印染行业实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意见》(闽政〔2010〕16号)要求在纺织印染工业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大力推行中水回用。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减少废物的产生,实现由末端治理向污染预防和生产过程控制的转变,减少终端排放量。强化纺织印染工业节能,推广连续化、环保节能、省时高效、短流程、无水加工等工艺和装备,发展热电联产。推广悬浮体染色、气雾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无色液体。实验室用的纯的二硫化碳有类似氯仿的芳香甜味,但是通常不纯的工业品因为混有其他硫化物(如羰基硫等)而变为微黄色,并且有令人不愉快的烂萝卜味。它可溶解硫单质。二硫化碳用于制造人造丝、杀虫剂、促进剂等,也用作溶剂。 中文名称:二硫化碳 英文名称: carbon disulfide CAS No.: 75-15-0 分子式: CS2 分子量: 76.14 g mol-1 熔点(℃): -110.8 (161.6 K) 沸点(℃): 46.5 (319 K) 相对密度(水=1): 1.2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64 饱和蒸气压(kPa):53.32(28℃) 燃烧热(kJ/mol): 1030.8 临界温度(℃): 279 临界压力(MPa): 7.9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6,1.93,2.16 闪点(℃): -30 引燃温度(℃): 90 爆炸上限%(V/V): 60.0 爆炸下限%(V/V): 1.0 溶解性:不溶于水(20 °C时 0.2 g/100 ml ),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溶于Na2S得Na2CS3,溶于NaHS得NaHCS3,溶于氢硫酸得H2CS3.溶解硫化铜并生成CuCS3,再加入氢硫酸萃取得蓝绿色的Cu(HCS3)2溶液。 制备:2CH4 + S8 → 2CS2 + 4 H2S (反应需水作催化剂,需光照。反应后用四氯化碳溶液趁热萃取。)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二硫化碳 75-15-0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急性毒性:LD503188mg/kg(大鼠经口)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家兔吸入1.28g/m3,5个月,引起慢性中毒; 0.5-0.6g/m3,6.5个月,引起血清胆固醇增加。 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100µg/皿。姊妹染色单体交换:人类淋巴细胞10200µg/L。 生殖毒性: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40mg/m3(91周),引起精子生成变化。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100mg/m3,8小时(孕1-21天用药),引起死胎,颅面部发育异常。 代谢和降解:在人体内,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与血中的甘氨酸结合而生成具有以游离-SH基为特征的甘氨酸硫代氨基甲酸酯,与苯丙氨酸,甲基甘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也发生同样的反应。经气相色谱和光电比色的研究证实,二硫化碳与人体内带有一对自由电子的基团(如氨基、巯基)有较大的亲和力,能与其开成二硫代碳酸和噻唑烷酮,即二硫化碳分别与氨基酸和膘的反应产物。二硫化碳可以在肝微粒体内脱硫徨成硫化碳(Carbonyl Salfide),并进一步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硫化碳生物转化的其它最终产物是各种硫酸盐,主要是无机硫酸盐,而二价硫则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残留与蓄积:吸入是人体吸收二硫化碳的主要途径,吸入气与呼出气中二硫化碳含量约在1至2小时内达到平衡,此时约有40%-50%在体内存留。皮肤吸收比呼吸途径的重要性小,其它途径则更不重要。二硫化碳随血流分布于体内,在血中,红细胞和血浆的摄取比例为2:1。它易溶于脂肪和脂质中,并与氨基碳和蛋白质相结合,因此它易从血液体中消失,而对各种组织和器字具有很大的亲和力。由于二硫化碳的快速消失,它在人体内的分布形式尚未完全清楚。所吸收的二硫化碳有10%-30%被呼出,小于1%从尿中排出,其余的70%-90%二硫化碳进行生物转化后,以代谢产物形式从尿中排出。所以二硫化碳在人体内的残留时间不长。 污染来源:二硫化碳主要作为磺化剂用于制造粘胶纤维和玻璃纸,也用于硫化橡胶的轧制,以及制造橡胶加速剂、四氯化碳、黄原酸盐等,作为油脂、蜡、漆、树脂、樟脑、橡胶等溶剂,羊毛的去脂剂,衣服去渍剂等。 由于本品具有不溶水易溶于脂肪的特性,故其对血的亲和性显著地高于水;对组织的亲和性又高于血。吸入的二硫化碳首先使血饱和,这时只有一小部分进入组织。约2小时血中达到完全饱和。此后体内的二硫化碳进入组织,最后使组织饱和,组织中饱和度与接触时间成正比,随着时间增加,在各组织中分布趋于均衡。 水中浓度为0.0026mg/L时,有微臭。 迁移转化:二硫化碳在工业上最重要的用途是制造粘胶纤维,二硫化碳的释放量取决于生产过程,生产1kg粘胶释放0.02-0.03kg二硫化碳。在生产粘胶短纤维和粘胶薄膜中,每台机器每小时生产70-100kg和

中药材种植及加工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 东寨镇上三坝村党支部 圣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 二O 一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提要 1.项目名称 东寨镇上三坝村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及加工建设项目 2.建设地点、规模、期限及建设内容 (1)建设地点 项目区位于永昌县东寨镇上三坝村。东寨镇上三坝村位于312国道南8.5公里处,因地处三干渠上游而得名,村委会驻地庙儿庄,全村辖6个村名小组,335户,1383人。全村总耕地面积9000亩,人均可耕地面积6.5亩。全村以优质啤酒大麦、小麦种植为支柱产业,以发展舍饲养殖和劳务输转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621元。 (2)建设内容、规模 1)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0亩(其中:甘草4000亩;黄芪6000亩),年产甘草*吨,黄芪*吨。 2)建设中药材初级加工厂1个,产品为:黄芪、甘草等饮片。 3)相关技术培训及指导。 (3)建设期限: 建设期2年(2012年5月—2014年5月)。 3、项目辐射范围及带动能力

(1)项目辐射范围 本项目建设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运行机制,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东寨镇上三坝村。 (2)项目带动能力 10000亩中药材种植基地,使全村335户农民直接受益。 二、中药材试种植基本情况 (一)种植情况 2011年,在圣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本村种 植甘草2000亩,黄芪2000亩,总计种植4000亩,总产值20万元。按照本村中药材长远发展规划,计划在三年时间内完成种植 中药材1万亩,通过建立新型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与专业院校、 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集中药材种植、收购、加工、经营为产业 链的全新中药经营模式,实现中药产业的规范化、集约化。进而 使中药材生产成为本村继洋葱、洋芋之后又一农业支柱产业。 (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种植中药材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相当明显。一是增加了本 村农民的收入。种植中药材每亩平均收入达7000元,种植一般农作物收入不足3000元,每亩新增收入800元以上,概算2011 年全村新增收入300多万元以上,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相当显著。二是优化了产业结构,推动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转变。三是促进地区土地流转,实现土地向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农户在自愿基础上,按照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需求,在土地种

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附件1 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 一、企业的设立和布局 (一)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供应政策及本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企业建设应有规范化设计要求。 (二)建设废钢铁加工配送项目时,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厂址及其与周围人群和敏感区域的距离。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项目原则上应布局在符合相应功能定位的产业园区。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划确定或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新建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已在上述区域投产运营的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在一定期限内,通过依法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 (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符合国家土地管理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应符合国家和本地区土地供应政策,以及禁止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等相关土地使用标准的规定。

二、规模、工艺和装备 (一)新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必须在15万吨以上;改造、扩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年废钢铁加工能力应达到10万吨以上;废旧不锈钢及其它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年加工能力应达到3万吨以上。 (二)新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3万平米,作业场地硬化面积不小于1.5万平米;改造、扩建普碳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要求厂区面积不小于2万平米,作业场地硬化面积不小于1万平米;废旧不锈钢及其它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厂区面积不小于1万平米,作业场地硬化面积不小于5千平米。土地使用手续合法(若土地为租用,合同期限不少于15年)。 (三)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配有打包设备、剪切设备或破碎设备以及配套装卸设备和车辆等,必须配备辐射监测仪器、电子磅和非钢铁类夹杂物分类设备等。废旧不锈钢及其他废旧特种钢加工配送企业应配备成分检测设备。 (四)废钢铁加工配送企业应选择生产效率高、加工工艺先进、能耗低、环保达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的加工生产系统。必须配套有粉尘收集、污水处理和噪音控制等环境保护设施,加工工艺和设备应满足国家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用地项目目录的有关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