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最优控制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最优控制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的最优控制

月球探测器登月着陆轨道优化设计数模国赛word版

月球探测器登月着陆轨道优化设计 摘要: 为研究月球着陆器从着陆准备轨道向月面软着陆的最优控制问题,在考虑月球自转基础上,以减小燃耗和安全避障为指标,综合考虑天体对着陆器引力、月球自转、发动机推力等因素对着陆器绕月飞行的影响,将着陆器的登月过程分解为准备轨道、减速下降、姿态调整、避障着陆等几个阶段,对不同阶段的轨道定位、动力控制和着陆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和计算优化。 针对第一问,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等动力学模型对着陆器绕月轨道 =1.692×103m/s,的速度、姿态及落点等进行高精度定量分析,得到结果如下:速度v 近 =1.614×103m/s,方向为该点所在的椭圆轨道切线方向。近月点坐标为v 远 (1752km, 199.51。, 44.12。)。,远月点坐标为(100km, (18.47?2.08k)。,? 44.12。)。 针对第二个问题提出的轨道的最优控制问题,本文针对着陆器着陆过程中的下落过程利用动力学微分方程、霍曼变轨和轨道优化理论进行了建模,利用龙格库塔四阶方法求出不同控制策略下着陆器运动状态的数值解,利用模拟退火算法对着陆器的控制策略和燃料消耗进行了优化,得出了优化后的控制轨道和相应的动力控制策略;针对避障扫描过程利用梯度分析和搜索算法,针对着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着陆时间提出了着陆方案。 最后,本文针对计算过程中可能引入的误差和太阳、地球等其他天体、月球自转可能引起的误差进行了分析,考察论证了计算结果的精度。同时对于实际着陆器运行时可能产生的参数变化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主要考虑推力F变化带来的影响,对控制方案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轨道优化模拟退火常微分方程龙格-库塔算法自主安全避障 一、问题重述 1.问题背景 月球的开发和利用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主要航天国家都已经开展了各自的月球探测计划。我国也早已启动自己的月球探测计划——“嫦娥工程”,嫦娥三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也是阿波罗计划结束后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它实现了我国航天器首次在地外天体软着陆。2.提出问题 准确软着陆的关键是着陆轨道与控制策略的设计。本论文中尝试解决以下问题:(1)确定着陆准备轨道近月点和远月点的位置,以及嫦娥三号相应速度的大小与方向。(2)确定嫦娥三号的着陆轨道和在6个阶段的最优控制策略。 (3)对着陆轨道和控制策略做相应的误差分析和敏感性分析。 二、问题分析 对于第一问,分析月球、地球、太阳等天体对嫦娥三号的引力、月球扁率等因素对着陆点的影响,并判断是否可以忽略以简化计算。另外,应充分考虑月球自转的影响。再运用开普勒第三定律和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等列动力学方程组解得近远月点的坐标、速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 人类首次登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 喻菲 这里既无风也无雨,除了不时飞落的大大小小的陨石,已经寂静了 40 多亿年。2018年,月球永远背向地球的那一面将首次迎来人类的着陆探测器——嫦娥四号。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透露,中国计划于 2018 年 5 月底或.6 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 L2 点的 Halo 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月球背面成为探测热点 我们选择月球背面接近南极的艾特肯盆地着陆,因为这里是国际关注的热点,被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出科研成果的地方。?刘彤杰在近日举行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对新华社记者说。 据介绍,月球背面独特的环境条件和复杂的地质历史,一直是学术界和工程界探测与研究的难点、热点以及未来规划开展探测的重点。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对月球背面的着陆与巡视探测越来越受到航天大国的重视。目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洲空间局等都已制定了未来月球背面探测计划,特别是欧洲空间局提出了系统的月球背面探测任务建议书,并计划于 2025 年实施该计划的发射任务。 刘彤杰介绍,由于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登陆,地面测控站无法直接测控着陆过程和月面就位和巡视探测,只能依靠中继星。中继星的

传输链路通道资源有限,着陆的区域又是靠近南极,那里地形崎岖起伏,变化多样,而且后续的遥科学、遥操作都是通过中继星实施,这使得嫦娥四号比嫦娥三号任务更为复杂。 嫦娥四号的行囊 去旅行一定要带上相机,去从未被踏足过的月球背面更不必说。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的着陆器上将带有降落相机、地形地貌相机,月球车上将带有全景相机。 此外,嫦娥四号的月球车还将继承?玉兔用于探测月球浅表层结构的测月雷达,以及分析月壤元素和矿物类型的红外成像光谱仪。 针对月球背面如此独特的地方,嫦娥四号还准备在着陆器上携带新研发的一个重要科学载荷:低频射电频谱仪。 它将利用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波干扰、天然‘洁净’的环境,研究太阳爆发、着陆区上空的月球空间环境,还可以对来自太阳系行星的低频射电场进行观测,并‘聆听’来自宇宙更深处的‘声音’。刘彤杰说。 国际合作探索深空 刘彤杰介绍,嫦娥四号还将开展国际合作,搭载三个以外方为主研制的探测器。 这是探月工程在中国国家航天局主导下,与国外开展的深度友好合作。可使中国工程师和科学家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共享科学数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还可以扩大中国航天的影响力,是双赢的合作。刘彤杰说。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

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分析综述在月球探测器的研制过程中,软着陆动力学分析是其关键环节之一,它是通过探测器的着陆冲击过程进行模拟,来预测探测器的动力学特性。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分析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着陆稳定性分析。确定不同着陆条件下探测器着陆稳定性的包络边界,保证探测器在一定姿态范围内不翻到、不陷落,并为探测器系统的工作提供牢固的支撑。它是在系统层次上进行的动力学分析,主要关心整体结构的全局动力学响应。 2)动力学响应分析。预测不同着陆条件下探测器上有效载荷处的加速度响应,进而确定其最大期望力学环境,为探测器结构设计和环境模拟试验提供依据,保证搭载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它是对探测器局部响应进行的动力学分析,主要关心细节处的动力学响应。

第 1 章国外研究历史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阿波罗”计划的需求推动,美国宇航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NASA)针对月球探测器的软着陆动力学分析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工作[1]。在此期间,NASA的载人飞船中心(Manned Spacecraft Center,MSC。1973年更名为约翰逊航天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JSC)、兰利研究中心(Langley Research Center,LRC)、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George C. Marshall Space Flight Center,MSFC),及其合同商——班迪克斯公司(Bendix Corporation)与格鲁曼飞机工程公司(Grumman Aircraft Engineering Corporation,GAEC)分别建立了各自的探测器简化模型并针对各自的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软着陆动力学分析方法。 1963年,MSFC的Lavender[2]将月球探测器简化为二维刚体模型,并提出了一种考虑了缓冲器的刚度、阻尼和压溃特性的软着陆动力学仿真算法。 同年,Cappelli[3]提出了一种用于分析三维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的算法,并采用该算法得到了月球探测器的稳定性边界。Lavender就该算法中对摩擦力和压溃力不恰当的假设与Cappelli进行了多次交流[4,5]。 1964年Lavender[6]在文献[2]的基础上考虑了足垫在月面上的滑移,研究了月面倾角、摩擦系数、初始着陆速度、探测器质量、着陆腿伸展半径、探测器质心高度、质心与探测器中轴线距离、主制动火箭推力、缓冲器压溃力以及着陆腿数量对探测器着陆稳定性的影响。指出月面倾角、摩擦系数和初始着陆速度对着陆稳定性的影响最大。 同年,Bendix公司的Black[7]针对“勘测者”号月球探测器建立了软着陆动力学模型,并利用量纲分析原理建立了一系列试验模型。研究了月面坡度、缓冲器压溃力和着陆腿数量对探测器着陆稳定性的影响,得出四腿探测器的稳定性最优等结论。 同年,兰利研究中心的Walton[8,9]针对“阿波罗”号飞船登月舱建立了软着陆动力学模型,基于非弹性碰撞理论,分析了探测器在四种不同着陆姿态情况下的着陆稳定性,得出非对称着陆相对于对称着陆更加危险的结论。另外,兰利研究中心的Carden[10]和Blanchard[11]也对探测器的着陆稳定性进行了类似的研究。 1965年,MSFC的Admir[12]对以往的二维月球探测器软着陆动力学分析方法进行了重大改进,新的方法可以考虑足垫的三维运动和缓冲系统中包含任意数量

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高中阅读

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材料一: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 “月球背面是一片难得的宁静之地,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这次探测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新闻发言人于国斌说。 落月后,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实现了月背和地面稳定通信的“小目标”。 15时7分,科技人员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 22分,巡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踏上月球表面。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伟仁表示:“飞几十万公里,关键是着陆,要不翻车,月球车要安全走下来。苏联连续失败16次,主要是下去的瞬间翻车了。” (摘编自《半月谈》 2019年1月3日)

材料二: 嫦娥四号登月是一个重要时刻,因为它不只涉及技术,嫦娥四号的成功就像伴随登月向世界分发的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张名片。只有坚定地自上而下制定目标和指挥实施项目和推进进程,才可能成功。 中国人隐忍而系统地为这次成功做了准备。他们先发射了绕月运行的探测卫星。成功后,又于5年前将嫦娥三号探测器送上了月球面向地球的一面。嫦娥三号甚至还携带了名为玉兔的月球车。 航天业迄今的重要参与者美国、俄罗斯和欧洲正是这种持之以恒行动的反面教材。它们费力地说服政府提供太空任务所需的预算,因此,美国航空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航空航天署只能惊讶地旁观中国人的太空行动。虽然单纯从技术角度看,它们也能做到。 (摘编自德国《明镜》周刊网站 2019年1月3日)材料三: 欧阳自远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曾成功推动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发射升空。此后,“嫦娥计划”从一号到五号探测卫星,全都离不开他的参与和推动。 中国的探月准备工作做了35年,其中仅是论证,就整整10年,但对于欧阳自远来说,更难的是如何赢得国人的理解和支持。他最初

月球探测器在转移轨道上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应包括哪些要点

1. 月球探测器在转移轨道上的轨道动力学模型应包括哪些要点,其表达式一般 在哪个坐 标系下,如何获取某一时刻的月球、太阳坐标? 该力学模型包括: ① 地球中心引力,月球中心引力; ② 地球形状摄动,月球形状摄动; ③ 大气阻力; ④ 太阳引力摄动,太阳辐射压摄动。 其表达式一般在地心黄道坐标系 月球和太阳坐标为已知的时间函数,可以由星历表求得。 2. 根据图五所示,推导VLBI 精密单点定位观测方程(△ S 的表达式)设在某选 定的坐标系中的时刻t 0某波从波源S 出发,分别在时刻t 1,t 2被测站Q ,O 2接 收,对应的测站至月球探测器(波源)矢量分别为S i , S 2。设E 为时刻t o 地心 位置,此时测站的地心矢量分别为 R, R 2,&为地心至月球探测器矢量。 则 = (t 2 一 J ) ? 2「1 八 t 其申,△是 s 2和q 的时间差。几何时延直接和探测 器的站心坐标矢量建立几何关系。 △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附加时延总和。 如果能用一定的物理模型计算出附加时延差的采用值 则可以由式 △t ,并建立如下方程:c.C :s=S 2(t 2)-S i (t i ) S l (t i ) =[(X e (t o ) -X i )2 (y e (t o ) - %)2 (Z e (t o ) -乙)2]'2 2 2 2 1 S 2(t 2)=[(X e (t o ) — X 2) ?e(t o ) - 丫2 亿仏)「Z ?) ] 2 给出几何时延的观测值 两站心坐标矢量的模为: 几何时延,就是假定在真空情况下,光线经过光程

于是 S 二[(X e(t o) —X) (y e(t o) —yj2 (Z e(t o)—乙)2]'2 」(X e(t o)川2)2队壮0)-丫2)2(Z°(t。)_ 汀]' 式即是VLBI用于探测器观测的基本几何关系式。方程左端是经过附加时延改正后的几何光程差的观测值,右端是探测器在光子发射时刻的地心赤道坐标以及两台站在接收时刻的地心赤道坐标的函数。台站坐标已知,探测器坐标是待定值。假定在n条基线上,同时观测到探测器在时刻发出的光子,每条基线都可给出形 如下式的观测方程。 ? :S =[(X e(t o) -X i)2(y e(t o) -y i)2(Z e(t o) -Z1)2] 2 4(x e(t0 ) - X2)* (y e (t0 ) - y2),(Z e(t0 ) - Z2)]' 如果有三条以上基线同时观测得到的独立的误差方程,即可解出探测器的位置坐标,这就是地面VLBI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 3■试根据图6简述狭缝式太阳敏感器的原理,写出太阳光线与自旋轴之间夹角的表达式 狭缝1位于探测器的某一子午面内,狭缝2位于与子午面成i角的一个倾斜平面内,为了信号处理方便,将此倾斜平面绕自转轴反转过角?。(称为预置角) 4.简要论述月球探测器信息融合滤波的必要性和优点 这种基于信息融合滤波的自主导航新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定位精度,提供准确 的位置、速度信息。信息分配因子与子系统的误差矩阵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组合系统的可靠性。 5.论述脉冲时间转换和比对过程设t为测站观测到的TOA值,脉冲星脉冲到达太阳系质心的时间为t b,t b为太阳系质心力学时,则我们可利用下式将t转换到太阳系质心,有:利用上式将脉冲到达时间TOA转换到太阳系质心后,脉冲星在t (太阳系质心力学时TDB)时刻的自转相位,即相对于太阳系质心的相位可表示为 M (t)二(T o) f (t -T o)、 m d f(m)(t T o)m v (m 1)!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资料 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嫦娥三号”探测器发射升空。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共同组成。与嫦娥一号、二号不同,嫦娥三号不再称为卫星,而是称作“探测器”,包括着陆器和月面巡视器。 2013年11月26日嫦娥三号月球车得名“玉兔”在我国首辆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中,近65万网民投票“玉兔”号。 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总重近3.8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后,“玉兔”号将驶离着陆器进行为期约3个月的科学探测,着陆器则在着陆地点进行就位探测。按照计划,将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开展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和可利用资源调查、地球等离子体层探测和月基光学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任务。2017前后将开展探月工程第三期任务,主要是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并采样返回。 “人类探月一般遵循“探”“登”“驻”三大步。中国探月工程将第一大步“探月”细分为三期——即“绕”“落”“回”三小步。 绕月探测工程,由嫦娥一号卫星承担。“绕月”任务圆满完成后,进入探月工程二期“落月”阶段,“落月”主任务由嫦娥三号承担。嫦娥二号由嫦娥一号“备份星”转为嫦娥三号“先导星”。嫦娥三号是中国首个在地球以外天体实施软着陆的航天器,将实现探月工程二期“落”的工程目标。 与嫦娥一号、二号相比,嫦娥三号探测器的技术跨度大、设计约束多,结构也更为复杂,主要包括着陆器和巡视器两大部分,其中巡视器,俗称月球车,由9个分系统组成;而着陆器是为了实现月面软着陆专门量身定做的新型航天平台,具有11个分系统。 嫦娥三号探测器由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后,经发射段、地月转移段、环月段和动力下降段等过程,飞行大约14天的时间,将以软着陆的方式降落在月球虹湾地区;之后,着陆器释放巡视器;两器分离后,各自独立开展月面探测工作。与以往航天器相比,嫦娥三号最大的特点就是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执行软着陆及月面巡视勘察任务,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的又一第一。嫦娥三号在飞行任务期间,将重点实现三大工程目标。一是突破月球软着陆、月面巡视勘察等关键技术,提升航天技术水平;二是研制月球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探测器,建立地面深空站,具备月球软着陆探测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测航天工程基本体系。此外,嫦娥三号还将开展月表形貌和地质构造调查、月表物质成分及其可利用资源的调查、日-地-月空间环境探测与月基天文观测等科学探测,对中国后续探月工作发挥重要作用,将有效促进深空探测领域的发展。 探月工程二期是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中的第二步,是承前启后的关键一步,包括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任务。其中,先导星嫦娥二号在完成环

月球软着陆控制系统综合仿真及分析

月球软着陆控制系统综合仿真及分析(课程设计) 在月球探测带来巨大利益的驱使下,世界各国纷纷出台了自己的探月计划,再一次掀起了新一轮探月高潮。在月球上着陆分为两种,一种称为硬着陆,顾名思义,就是探测器在接近月球时不利用制动发动机减速而直接撞击月球。另一种称为软着陆,这种着陆方式要求探测器在距月面一定高度时开启制动系统,把探测器的速度抵消至零,然后利用小推力发动机把探测器对月速度控制在很小的范围内,从而使其在着陆时的速度具有几米每秒的数量级。显然,对于科学研究,对探测器实施月球软着陆的科学价值要大于硬着陆。 1月球软着陆过程分析 目前月球软着陆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第一种就是直接着陆的方式。探测器沿着击中轨道飞向月球,然后在适当的月面高度实施制动减速,最终使探测器软着陆于月球表面。采用该方案时,探测器需要在距离目标点很远时就选定着陆点,并进行轨道修正。不难发现,该方法所选的着陆点只限于月球表面上接近轨道能够击中的区域,所以能够选择的月面着陆点的区域是相当有限的。 第二种方法就是先经过一条绕月停泊轨道,然后再伺机制动下降到月球表面,如图17-1所示。探测器首先沿着飞月轨道飞向月球,在距月球表面一定高度时,动力系统给探测器施加一制动脉冲,使其进入一条绕月运行的停泊轨道;然后根据事先选好的着陆点,选择霍曼变轨起始点,给探测器施加一制动脉冲,使其进入一条椭圆形的下降轨道,最后在近月点实施制动减速以实现软着陆。 主制动段 开始点 图17-1 月球软着陆过程示意图 与第一种方法相比,第二种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较大的优越性: 1)探测器可以不受事先选定着陆点的约束,可以在停泊轨道上选择最佳的着陆点,具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月球极轨探测器轨道方案设计_张振民

CH I N ESE SPAC E SC I EN CE A ND T ECHNO LOGY 第 4 期  月球极轨探测器轨道方案设计 张振民 李立涛 杨涤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150001) 摘要 首先介绍了一种当前技术较为先进的奔月转移轨道方案——定相环形转移轨道,指出了其优缺点及可行的轨道修正方案。然后确定了对月观测型探测器轨道设计原则,并采用定相环形奔月转移轨道,从总体方案的角度给出了一个月球探测器轨道设计方案,提出了具体的设计与分析方法。最后以某月球探测器为例进行了计算,给出了设计结果。 主题词 月球探测器 地球月球飞行轨道 方案设计 1 引言 自1994年1月美国发射了C le m en tine -Ⅰ探测器并发现月球存在水资源以来,各国掀起了月球探测的新高潮。从各国发展态势来看,轻小型月球探测器是当今月球探测的发展趋势。现代轻小型探测器以其质量轻、多功能、费用低、研制周期短的优点成为当今国际航天界的研究热点,对轻小型探测器的总体方案及轨道方案设计思想和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 近年来,月球探测任务的设计者面临着如何快、好、省地设计出具有更严格的燃料预算、更小的推进器、更小的有效载荷的月球探测器的问题,其中计算和有效减少处理意外事件所需燃料是月球探测任务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另外,目前现代月球探测飞行任务多为对月观测型任务,大多数采用极月类型的轨道。除对轨道倾角有严格的要求外,还对轨道的升交点经度和发射窗口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因此,所设计的轨道方案应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能满足月球探测器精确入轨的要求,同时能有效地减少燃料的质量。本文对一种能满足上述要求的转移轨道方案——定相环形转移轨道进行了介绍,给出了轨道修正策略,并给出如何使用该类型轨道来消除各种意外事件(T L I 点火误差和时间误差)造成的影响。 同时本文还对一月球探测器轨道进行了方案设计,其中转移轨道方案采用了定相环形转移轨道,并给出了设计结果。 2 定相环形转移轨道 2.1 定相环形转移轨道概念 定相环形转移轨道(Phasing L oop T ran sfe rO rbit)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先进的 博士点基金资助(N o .20010213009) 收稿日期: 2001-12-30。收修改稿日期: 2002-04-27 64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02年 8月

2021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1届东北三省三校高三下学期3月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 D【解析】(A项,在第1段中,强加因果。 B项,在第2段中,“往往”的限定属无中生有,偷换了“彰显”的主语“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C项,第3段中,在“更易于被感受和理解”和“这促使……盛行”均于文无据) 2. B【解析】(“善恶格”不是一种善书) 3. C【解析】(第2段中“也会告诫人们迟早必遭报应”的推断错误,应为告诫和提醒人们要“以过除功”“以功折过”) 4. B【解析】(“2013年……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错。由材料一“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相关链接”中“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可知。) 5. B【解析】(材料二说的是“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6.⑴探月工程: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体现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⑵深空探测:对于中国开启月球和深空探测新征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⑶科学研究: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7. C【解析】原因解说错误。为了一兜海参“我”如此不要命,老疯头惊愕于“我”宁可死在水里也不上岸。 8.合理:(1)情节上:我与老疯头斗争了一天,“我”与他的冲突激烈而持久,但在冲突中,他们被对方的坚持与倔强打动,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人物上:老疯头坚持原则,保护公司财产是他的信念,但他也有善良、宽容的一面,结尾,他“转身走了”,突出了人物形象。(3)主题上:反差之中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1)故事场景具有浓郁的地域风貌,充满海味。语言充满地域特色,北方化、口语化。如:我吭哧吭哧地拖着一网兜海参,他那野猪蹄子般的脚掌呱唧呱唧地跺着水花。(2)人物形象充满阳刚之气。小说中我和老疯头都很倔强甚至有些偏执,永不屈服。比如,“我”宁可死在海里也不上岸,老疯头对我穷追不舍。(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0.B 11.D【解析】(“礼部的长官为尚书,副职为郎中”错,副职是“侍郎”。) 12.A【解析】(“闻名当时”不对,只是受到宰相和肃宗的赏识。“投奔肃宗”也不对,是奉上皇之命去见肃宗) 13.(1)当时唐玄宗有玩乐的愿望,多次到各地巡视,把温泉宫扩大为华清宫,围绕该宫设置百官部门。(“逸志”“巡幸”“环”各1分,句意2分) (2)详细说明了太上皇让位的意愿,趁机谈到眼前有利和不利的情况,言辞谈吐典雅流畅,皇帝为之改变容色(动容)。(“具”“传付”“改容”各1分,句意2分) 14. D【解析】(诗中并未具体描写竹的姿态) 15.①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的隐逸思想,视富贵如浮云的志趣追求。②诗人身处三径之中,向主人祝酒,在与友人相聚、在清风竹林中,心驰物外,向往归隐。③最后两句意蕴丰富,诗人在醉眠中竟连石根也煮烂,且不以品评声名之事为重,表达了愿长醉而不醒、不慕功名的追求。(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6.①不畏浮云遮望眼②自缘身在最高层③不吾知其亦已兮④苟余情其信芳⑤(而)神明自得 ⑥圣心备焉 17. B【解析】文中和B项省略号的作用都是列举的省略,表示引文的省略;C表示语意未尽;D表示说话时断断续续。 18. B【解析】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风生水起:形容事情做得有生气,蓬勃兴旺。这里形容“直播带货”的事业蓬勃兴旺,所以用“风生水起”更合适。触目皆是:眼睛所看到的地方,到处都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这里

2021年3月4日东北三省三校(哈师大附中等)2021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语文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东北三省三校 (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 2021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2021年3月4日1. D【解析】(A项,在第1段中,强加因果。 B项,在第2段中,“往往”的限定属无中生有,偷换了“彰显”的主语“儒家伦理道德的说教”。C项,第3段中,在“更易于被感受和理解”和“这促使……盛行”均于文无据) 2. B【解析】(“善恶格”不是一种善书) 3. C【解析】(第2段中“也会告诫人们迟早必遭报应”的推断错误,应为告诫和提醒人们要“以过除功”“以功折过”) 4. B【解析】(“2013年……实现了月球背面软着陆”错。由材料一“2013年发射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和“相关链接”中“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全人类首次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可知。) 5. B【解析】(材料二说的是“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6.⑴探月工程: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体现中国航天科技实力的进一步提高 ⑵深空探测:对于中国开启月球和深空探测新征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⑶科学研究: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 7. C【解析】原因解说错误。为了一兜海参“我”如此不要命,老疯头惊愕于“我”宁可死在水里也不上岸。 8.合理:(1)情节上:我与老疯头斗争了一天,“我”与他的冲突激烈而持久,但在冲突中,他们被对方的坚持与倔强打动,这样的结尾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2)人物上:老疯头坚持原则,保护公司财产是他的信念,但他也有善良、宽容的一面,结尾,他“转身走了”,突出了人物形象。(3)主题上:反差之中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

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国家

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 陆国家 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国家。各国迄今共探月129次成功率仅51%自1958年以来,世界各国迄今共进行了129次月球探测活动,包括美国59次,前苏联64次,日本和中国各2次,欧空局和印度各1次;其中成功或基本成功66次,失败63次,成功率仅有51%。迄今只有美国实现了载人登月,苏联开展了两次月面无人巡视探测任务。美苏两国成功共实施了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1958年至1976年冷战期间,美国和前苏联曾展开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美国共发射先驱者等7个系列54个月球探测器,成功35次,成功率65%;苏联共发射4个系列64个月球探测器,成功21次,成功率32.8%。1959年,前苏联的无人登月器“月球2号”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64年,美国的“徘徊者7号”月球探测器在月球上成功硬着陆。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同伴奥尔德林成功登上了月球,并留下了人类在外层空间的第一个脚印。1970年9月12日,前苏联发射“月球16号”探测器,这是第一个实现在月球上自动取样并送回地球的探测器。1970年11月10日,前苏联发射“月球17号”探测器,该探测器携带的第一辆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第一次在月球表面行驶并进行科学探测,最终在月球上工作了11个月。1977年至1993年间,人类没有成功发射过一颗专门用于探测月球的卫星,使这20多年成为探月的寂静期。自1976年美国与前苏联的探月工程告一段落以后,没有国家再到月球上进行落月探测。“嫦娥三号”如果成功完成既定任务,将是多年之后人类首次实现落月探测。90年代以来人类再掀探月热潮中国强势入围20世纪90年代以后,日本、欧洲、中国与印度等国家或地区加入到第二轮探月活动中来,美国与俄罗斯等老牌航天强国也提出新的探月计划。在第二轮探月高峰中,各国迄今共实施11次探月计划,其中1次失败,1次部分成功,其余全部成功,成功率大大提高,显示出人类的探月技术已经获得极大提高。1990年1月,日本发射“缪斯A”号卫星,进入太空后更名“飞天号”,向月球轨道释放一颗小型探测卫星,成为第三个探月的国家。但“飞天”号接近月球后与地面失去联系,未获得探测成果,最终于1993年4月坠毁在月球上。1994年1月与1998年1月,美国先后发射“克莱门汀”号、“月球勘探者”号,对月球形貌、资源、水冰等进行了探索。2003年9月27日,欧洲成功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SMART-1”),进入月球轨道绕月飞行,成功完成预期月球探测任务,并于2006年9月撞月。2007年9月14日,日本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亮女神”号,包括一个主轨道器和两颗小卫星。2009年6月,“月亮女神”受控撞月,结束为期2年左右的探测任务。2007年10月与2010年10月,中国先后成功发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以及探月工程二期技术先导星“嫦娥二号”,进入世界上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2008年10月,印度发射“月船一号”卫星,获得一批科学成果,对月球进行了全球成像。2009年8月,“月船1号”在轨工作312天后,与地面失去联系。2009年6月,美国一箭双星发射“月球勘测轨道器”和“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10月9日“月球陨坑观测与遥感卫星”成功撞击月球,发现了水。2011年9月,美国发射“圣杯号”月球探测器,对月球重力场系统进行精细探测。2013年9月7日,美国发射“月球大气与尘埃环境探测器”(LADEE),以探测月球大气层的散逸层和周围的尘埃,携带了尘埃探测器、中性质谱仪、紫外与可见光光谱仪,还进行激光通讯技术验证试验。前苏联:首个进行绕月探测的国家在人类探月初期,前苏联领先于其它各国。1959年1月2日,前苏联成功发射“月球1号”,9月12日,再次发射“月球2号”,受控首次撞击月球,成为第一个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1959年10月,前苏联又发射“月球3号”,首次拍摄到月球背面照片。从1958到1976年,前苏联先后发射“月球

云南省2019年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云南省2019年高三第一次复习统测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化相对主义是看待不同民族文化的主要视角之一。文化相对主义是针对文化普遍主义提出的,后者认为欧洲 文化是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文化标准,其他文化只有进化为欧洲文化才会走出野蛮、步入文明。与之相较, 文化相对主义放弃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化进行把握,认为每个民族文化都具有其合理性,文化的价值不是外在的 而是内在的;文化相对主义反对文化形态间进行优劣比较,强调文化间不可比较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的多样性, 提倡尊重文化差异。 文化相对主义为人们客观地认识多元的民族差异及历史演进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为后发达 地区增强文化自信、保持文化独立和对抗“文化殖民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逻辑。然而,就文化本身来看, 文化相对主义也有其局限。 在文化的产生和延续上,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因其特定的空间性和时间性而有特殊的个性,文化的产生和发 展是人完全适应客观环境的结果。一方面,这种观念忽略了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人的自我实现是文化产生 的动力,也是文化的归宿。人在对自然的理性超越中,采取具有目的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在改变环境的同 时塑造了人自身,从而产生了文化。作为文化主体的人不断冲破各种障碍、超越自我,逐渐实现人的自身价值。另一方面,文化相对主义忽视了文化的创造性和自我超越性品格。作为人实践活动的产物,文化表现为一定的 历史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人当下的行为方式。同时,作为有目的性的文化创造,文化还具有引领未来的 超越性。我们不能因为文化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特征,就故步自封、放弃文化创造的能动性和超越性,否则 文化相对主义就会成为一个民族进步发展的障碍。 从文化的评价来看,文化相对主义强调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独特的价值存在,文化价值评判的标准在于其自身,而且这种价值标准只对一种民族有效,对其他民族就失去了意义。这种价值自足的主张不但为某些文化中违反 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现象提供了合法性依据,也为纵容自身文化糟粕的行为提供了借口。文化的最终目的是 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因此,人的解放与发展程度即是评价一种文化价值高低的标准。从人类社会更替的现实 来看,诸种封建社会文化之间可能并无价值高低的差别,但若同奴隶社会文化比较,封建社会因其对人的束缚 更少,故而其文化价值更高。文化价值评价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区分优劣,更重要的是它基于文化创造的超越性 可作为一种导向和文化进步的推动力,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摘编自马彦超《文化相对主义的限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普遍主义以欧洲文化为标准,认为其他文化只要进化为欧洲文化,就能步入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