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必修一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面对市场经济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2 、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宏观调控不起基础性作用

3 、市场如何配置资源? 通过价格、供求和竞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4 、市场交易原则?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

5、加强社会信用制度建设的必要性: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具体要求: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6、如何规范市场秩序?法律和道德(诚信)P80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者都必须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依法办事,又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应该树立诚信观点,遵守市场道德。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是基本标志②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③国家能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

控(内在要求)

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②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后果是资源浪费、经济波动、两极分化③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要求必须加强国家的宏

观调控

9、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宏观调控的三大手段?(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

10、为什么要把两只手结合起来?(1)市场调节是无形的手,宏观调控是有形的手(2)市场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3)但是市场调节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4)所以需要把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克服市场的弱点和缺陷,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2020年我国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经济建设方面的目标?

2、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原因?P98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危害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P98-99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解)

以人为本是本质和核心;全面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生态;

协调:五个统筹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3、经济建设怎样实现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P99-100

优化产业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

4、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牢固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

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会更加卓有成效地推向前进。

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实现载体?(跨国公司)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有利有弊利有三:推动生产力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各国经济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弊有二: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使两极分化更加严重;风险全球化,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大的威胁

3、世贸组织的作用、基本原则(最重要:非歧视原则)。我国入世的时间:2001.12.11

4、如何评价我国入世的利与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机遇与挑战)利有二: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增强我国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弊有二:国际竞争与国内竞争结合一起;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增加。总体评价:入世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5、如何全面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引进来”:我国在利用外资的同时,要结合国内产业结构升级,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走出去”: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走出去”,是

指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积极意义: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经济生活重点专题复习

1.质量问题

热点新闻:近期产品质量问题频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我们不禁要问,身边的产品怎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问题呢?

基础知识回顾:①什么是商品?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什么?P4-5 ②企业怎样才能经营成功?P41-43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信誉和形象,正当竞争,经济效益

诚实信用的原则结合P90社会信用制度建设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安全权)

③消费者有哪些典型心理?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要遵循哪些原则?P22-24

④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弊端?P91;什么是宏观调控,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P93

2.价格问题

2007年,猪肉涨价成为了千家万户议论的话题,有人在描述近段时间最为热门的炒股和猪肉涨价的问题时用了:“每天起来一上网,一是看

看股票升了没有,二是看看肉价降了没有”。猪肉涨价甚至还引起了温家宝总理的牵挂,他表示政府正采取各种办法,“让农民养猪能挣钱,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又吃得起肉。”

基础知识回顾:①价格的影响因素和决定因素分别是什么?P12-14 市场形成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影响供求

②价格和价值是什么关系?商品的价值量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关系?P14互补商品和互为替代品有何区别?P16 ③价格变动对生产有哪些影响?P17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分别是

什么P15

④市场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有哪些?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哪些手

段?P91-93

积极作用:市场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相互作用,支配着人们的经济活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及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消极作用: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滞后性,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3. 投资问题

2007年5月31日,财政部决定上调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从1‰至3‰,消息一出,大盘应声低开。证券交易印花税税率一直是影响股市的重要因素之一。

基础知识回顾:①能分析各种投资方式的利弊。设计投资方案P51-56

②税收的含义、特征、性质分别是什么?有哪些违法行为?P76-77,

82

③为什么要依法纳税?P81公民的权利

4.就业问题

2007年6月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上,7.5万人争夺起了1500余家单位的2万多个岗位,就业难问题再次引起社会关注。而许多应届生普遍表示,“大城市机会多”,外地“生活不习惯”、“基层太艰苦”等。有的坦言,在杭州找不到好工作,宁愿待业。

基础知识回顾:①生产与消费是什么关系?P31-32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②为什么会出现就业难问题?P45第二段三点为什么要解决就业问题P45

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社会稳定,共同富裕

劳动权是公民享有各项权利的基础,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体现

③怎样解决就业问题?劳动者应树立怎样的择业观?P45

党和政府应该?劳动者应该怎样?经济发展是增加就业的根本途径,发展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量的主要途径,非公有制经济、乡镇企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有利于吸纳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

5.公平问题

中国国务院发改委日前发表一份社会科学调查报告称:中国城市人群收入差别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之中。目前我国各个行业之间、各个地域之间的收入差距都有不断加大的趋势,分配不公相当突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警告称,中国不断扩大的贫富差

距可能会威胁其社会稳定,该问题也被视为中国决策者面对的最为紧迫的问题之一。

基础知识回顾:①我国实行怎样的分配制度?为什么要实行这种制度?P62

②学会区分生活中的个人分配形式。P63-64

③公平和效率是什么关系?P66 我国的分配原则是什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④怎样做到兼顾效率和公平?PP66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公平,国家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

发挥税收、财政的作用

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人数,提高人们的收入

改革分配制度,理顺分配关系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6.三农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基础知识回顾:①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98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如何统筹城乡发展?P100

②财政有哪些重要作用?P74-75 影响财政的因素有哪些?P69-70为什么要推进新农村建设?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开放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增长迅速。但我国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总体水平不高:一是出口商品中,资源性、高耗能、高污染的产品仍占有一定比重。二是出口仍然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制造环节上,国内增值率不高。三是自主品牌产品出口少,拥有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的企业不足20%,自主品牌出口不足10%。四是出口仍是数量扩张型的,随着出口数量的持续扩张,贸易摩擦随之增多。

基础知识回顾:①经济全球化有哪些积极和消极的作用?P104

②什么是科学发展观?P103怎样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P105

依靠科技进步和采用现代管理,不断创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

国家要通过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引导产业的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③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P107

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妥善处理贸易争端,积极改善贸易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