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接入过程

无线接入过程
无线接入过程

无线接入过程三个阶段(MAC层)

STA(工作站)启动初始化、开始正式使用AP传送数据帧前,要经过三个阶段才能够接入(802.11MAC层负责客户端与AP之间的通讯,功能包括扫描、接入、认证、加密、漫游和同步等功能):1)扫描阶段(SCAN)

2)认证阶段(Authentication)

3)关联(Association)

7.1 Scanning

802.11 MAC 使用Scanning来搜索AP,STA搜索并连接一个AP,当STA漫游时寻找连接一个新的AP,STA会在在每个可用的信道上进行搜索。

1)Passive Scanning(特点:找到时间较长,但STA节电)通过侦听AP定期发送的Beacon帧来发现网络,该帧提供了

AP及所在BSS相关信息:“我在这里”…

2)Active Scanning (特点:能迅速找到)

STA依次在13个信道发出Probe Request帧,寻找与STA所属有相同SSID的AP,若找不到相同SSID的AP,则一直扫描下去.. 7.2 Authentication

当STA找到与其有相同SSID的AP,在SSID匹配的AP中,根据收到的AP信号强度,选择一个信号最强的AP,然后进入认证阶段。只有身份认证通过的站点才能进行无线接入访问。AP提供如下认证方法:

1)开放系统身份认证(open-system authentication)

2)共享密钥认证(shared-key authentication)

3)WPA PSK认证(Pre-shared key)

4)802.1X EAP认证

7.3 Association

当AP向STA返回认证响应信息,身份认证获得通过后,进入关联阶段。

1)STA向AP发送关联请求

2)AP 向STA返回关联响应

至此,接入过程才完成,STA初始化完毕,可以开始向AP传送数据帧。

7.4 认证和关联过程

7.5 漫游过程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主要接入方式详解

有线网络无线网络主要接入方式详解 目前常用的宽带有好几种,在某些方面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所以网络的融合是发展的趋势,标清IPTV业务需要2M以上带宽,而未来主流的高清视频至少需要10M以上带宽,而中国现有网络依然以ADSL接入为主,通信网络已经逐渐到达瓶颈状态,提高接入技术水平,扩大用户带宽是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按照接入方式,主流的接入技术主要分为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两种,有线接入技术主要有ADSL、xPON、PTN等,主要形式为一点对多点接入,带宽统计复用,以以太网模式进行业务承载,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iFi、数字微波等,主要以本地多点分配业务、无线室内覆盖、无线宽带大范围接入等方式实现,有线接入的终端主要以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为主,具有带宽高、稳定性好、可支持高清视频、网络游戏等大数据量业务; 而无线接入的终端多为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等,其优势在于随时随地可用、具有良好的便携性。 二、无线宽带网络具有多种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蜂窝、蓝牙等技术。结合全IP技术无线宽带网络可在高速和低速移动环境下为用户提供宽带无线接入服务,无线宽带可以实现无线蜂窝系统、无线局域网络、广播网络、电视网络等系统的无缝衔接,使人类实现在任时间、任何地何点与任何人进行任何方式通信的梦想。 三、WiFi技术是移动宽带化的重要补充手段,通过与移动通信网络紧/松耦合的方式,在热点提供覆盖,使移动用户能享受高速数据服务,同时又不会增加移动通信系统的资源消耗,Wi-Fi无线上网目前在大城市比较常用,传输速度非常快,符合个人和社会信息化的需求,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不需要布线,可以不受布线条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适合移动办公用户的需要,但由于其数据速率、覆盖范围、可靠性的限制,还不能广泛应用,只能作为高速有线接入技术的补充以及小型办公区域及家庭的覆盖。 四、DSL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是在一根铜线上分别传输语音与数字信号,并且不需要拨号,一直在线。主要用于替代传统T1/E1接入技术,与传统的T1/E1接入相比,DSL技术具有对线路质量要求低、安装调试简便等特点,而且通过复用技术,还可以提供语音、视频与数据多路传送等服务,DSL技术主要包括 ADSL、RADSL、HDSL和VDS L等等。 五、FTTH是一根光纤直接连接到家庭。FTTH是指将光网络单元安装在住家用户或企业用户处,是光接入系列中除FTTD外最靠近用户的光接入网应用类型,最显著技术特点是不但提供更大的带宽,而且增强了网络对数据格式、速率、波长和协议的透明性,放宽了对环境条件和供电等要求,简化了维护和安装,xPON技术下的FTTx接入模式以其巨大的上下行

无线覆盖系统方案及常用拓扑图

前言: 最近一直在干办公楼的项目,无线覆盖系统是标配了,无线AP组网方式有多种,办公楼的无线覆盖系统常用的组网方式有哪些? 正文: 一、无线AP是无线路由器的有效补充 无线接入器也可称为无线AP,它可作为无线路由器的有效补充,可充当有线或无线网络的延伸。比如在工厂车间中,车间具有一个网络接口连接有线网,而车间中许多信息点由于距离很远使得网络布线成本很高,还有一些信息点由于周边环境比较恶劣,无法进行布线。由于这些信息点的分布范围超出了单个接入点的覆盖半径,我们可以采用无线接入点进行无线接入布网,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无线AP是无线路由器的有效补充

无线AP不能直接跟ADSL MODEM相连,所以在使用时必须再添加一台交换机或者集线器:使用下面的拓扑架构时,AP和无线路由的用法是一样的。不过,大部分无线路由器由于具有宽带拨号的能力,因此可以直接跟ADSL MODEM连接进行宽带共享。 无线AP组网拓扑图 上面就是较为常用的无线AP组网拓扑图。 二、无线AP模式的组网方案 AP接入点模式是无线AP的基本工作模式,用于构建以无线AP为中心的集中控制式网络,所有通信都通过AP来转发,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交换机的功能。 这种模式下连接方式大致如下图所示:

无线接入器以AP模式组网拓扑图 AP既可以和无线网卡建立无线连接,也可以和有线网卡通过网线建立有线连接。如果只有一个LAN口,一般不用它来直接接电脑,而是用来与有线网络建立连接,直接连接前端的路由器或者是交换机。 在这种模式下,无线1到13。选择中应该注意的是,如果周围环境中还有其他的无线网络,尽量不要与它使用相同的频率段。然后选择无线AP的工作的模式同时注意开启无线功能,就是不要选中“关闭无线功能”的这个选项即可。选中“Access Point”选项,设置好SSID号即可。注意,通过无线方式与我们的无线AP建立连接的无线网卡上设置的SSID号必需与我们无线AP上设置的SSID号相同,否则无法接入网络。 三、AP客户端模式组网 AP client模式下,即可以有线接入网络也可以无线接入网络,但此时接在无线AP下的电脑只能通过有线的方式进行连接,不能以无线方式与AP进行连接。

无线AP的多种连接使用方式

无线AP设备的多种用处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加快,一些大中型企业每个科室都配备了电脑,有的甚至不止一台,为了能够方便数据的传输,加快工作效率,各企业都组建了局域网。但由于各个办公楼地点离的较远,在组建局域网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布线不方便的问题,同时工程量会非常大,花费的费用与技术含量都非常高,这时我们可以使用无线网络来解决问题。 无线网络具有灵活、移动、低成本、易安装等特点,除了用AP做覆盖来组成无线局域网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它来做远距离的桥接,连接整个企业范围不同区域部门各有线局域网,实现两个甚至是多个有线局域网的连接。不同的需求会使用不同的AP连接方式,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使用无线AP来连接多个有线局域网的几种不同方法。 一、点对点的桥接模式 企业中两个办公楼距离不是太远,同时每个办公楼组建了自己的局域网,现在要实现两个办公楼之间网络的互联,但由于办公楼中间的地带有阻碍,不方便布线,这时就可以使用两台无线AP将两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实现两个局域网之间资源共享,这样可以实现有线网络的扩展。采用这种方式既省去了网络布线,操作起来简单易行,同时又节约了建网成本。 应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两办公楼各组建了局域网:LAN1和LAN2,两个AP 分别为A和B,使用点对点桥接模式相连。两个AP都各自连入本地局域网的交换机中。 图1 由于这种应用都将AP置于室外,考虑到室外环境的因素,一般采用室外型无线AP,并安装适应于野外的室外天线,这样可以实现信号根据需要传输到特

定方向,从而实现两个网络之间的稳定连接。两个无线AP之间最好不要有障碍物阻挡,否则无线信号的衰减会比较严重。由此,可以将两个无线AP置于两办公楼的最高位置,减少障碍物的出现几率。 最后就是两个无线AP的设置了。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把主楼上的AP设置为“主”模式,其他点设置为“从”模式。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我们需要连接2 个以上的网络时,可以方便的确定中心点。具体配置步骤参见产品说明。 二、点对多点的桥接模式 如果要实现企业内三个以上办公点之间有线局域网的连接,这时上面介绍的点对点桥接模式就不再适用了,而是要使用多个无线AP实现点对多点的桥接模式。采用该模式时省去了网络布线,同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也比较小,能够在节约企业成本的情况下,实现整个企业内部所有局域网互联。 网络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办公室都组建了自己的有线局域网:Lan1、Lan2、Lan3,每个局域网都连接自己的无线AP:A、B、C、D,其中B为点对多点无线桥接的中心节点。 图2 用户只要把几个无线AP连接到有线局域网中就可完成网络连接,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点对多点连接的时候,各个AP采用的无线天线不完全相同。其中位于中心位置的无线AP要采用全向天线,而其它无线AP使用的是定向天线,方向朝向中心节点的无线AP,用以保证通讯的稳定及速度。

5G系统中无线接入网中接口的定义和功能

今天,我们来谈一下,5G系统无线接入网中常用的几个接口。5G哥尽量将这些概念简单化一些,要不,沉下心来看的人就不多了。 NG接口 NG接口:无线接入网和5G核心网之间的接口。 NG接口是一个逻辑接口,规范了NG接口,NG-RAN节点与不同制造商提供的AMF的互连;同时,分离NG接口无线网络功能和传输网络功能,以便于引入未来的技术。 从任何一个NG-RAN节点向5GC可能存在多个NG-C逻辑接口。然后,通过NAS节点选择功能确定NG-C接口的选择。从任何一个NG-RAN 节点向5GC可能存在多个NG-U逻辑接口。NG-U接口的选择在5GC 内完成,并由AMF发信号通知NG-RAN节点。 NG接口分为NG-C接口(NG-RAN和5GC之间的控制面接口)和NG-U 接口(NG-RAN和5GC之间的用户面接口)。 NG接口的功能 寻呼功能 寻呼功能支持向寻呼区域中涉及的NG-RAN节点发送寻呼请求,例如UE注册的TA的NG-RAN节点。 UE上下文管理功能

UE上下文管理功能允许AMF在AMF和NG-RAN节点中建立,修改或释放UE上下文,例如,以支持NG上的用户个体信令。 移动管理功能 ECM-CONNECTED中的UE的移动性功能包括用于支持NG-RAN内的移动性的系统内切换功能和用于支持来自/到EPS系统的移动性的系统间切换功能。它包括通过NG接口准备,执行和完成切换。 PDU会话管理功能 一旦UE上下文在NG-RAN节点中可用,PDU会话功能负责建立,修改和释放所涉及的PDU会话NGRAN资源以用于用户数据传输,NGAP 支持AMF对PDU会话相关信息的透明中继。 NAS传输功能 NAS信令传输功能提供通过NG接口传输或重新路由特定UE的NAS 消息(例如,用于NAS移动性管理)的手段。 NAS节点选择功能 5GS架构支持NG-RAN节点与多个AMF的互连。因此,NAS节点选择功能位于NG-RAN节点中,以基于UE的临时标识符确定UE的AMF 关联,该临时标识符由AMF分配给UE。当UE的临时标识符尚未被分配或不再有效时,NG-RAN节点可以改为考虑切片信息以确定AMF。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12种无线接入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内、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

无线接入技术发展前景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亮点纷呈 当前宽带无线接入有以下几大技术:LMDS(LocalMultipointDistributeSystem本地多点分配系统)、MMDS(MultipointMultichannelDistributionSystem多点多信道分配系统)、无线局域网、蓝牙及其他(如红外等)。 LMDS,(高频宽带、24/26GHz~38GHz)频谱资源比较多,可以传输较高的速率,但是由于工作于毫米波,受气候影响大,抗雨衰性能差,降低了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的可用度。目前通常所说的LMDS为第二代数字系统,主要使用无线ATM传送协议,具有标准化的网络侧接口和网管协议。LMDS具有更高带宽和双向数据传输的特点,可以提供多种宽带交互式数据业务及话音和图像业务,因此人们逐渐将眼光投入带宽达到1GHz,几乎可以提供任何种类的业务。我国已完成频率规划,频段为24.507GHz~25.515GHz和25.757GHz~26.765GHz,但尚未分配。 MMDS,(中频中宽带、2GHz~5GHz)该频段传输性能好、覆盖范围广、技术成熟、良好的抗雨衰性能、扩容性强、组网灵活且成本具有竞争力,是较为理想的无线接入手段。由于该频段资源比较紧张,能分给MMDS的频段窄,信道数少,需用新技术来提高频谱利用率。中国(3.4GHz~3.43GHz和3.5GHz~3.53GHz)已经分配试用。因为频段相对紧张,所以格外激发高效利用频率的新技术大量涌现。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技术有IEEE802.11b、IEEE802.11a、IEEE802.11g、HiperLAN 等。当前最具代表性的当数IEEE802.11b。1999年9月通过的IEEE802.11b工作在2.4GHz~2.483GHz频段。802.11b数据速率可以为11Mbit/s、5.5Mbit/s、2Mbit/s、1Mbit/s 或更低,根据噪音状况自动调整。目前802.11b已经成为WLAN市场上的主流技术。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降价,无线局域网开始大显身手(如世界杯、大运会)在机场、写字楼中广泛使用。甚至有人断言,随着3G的延迟,无线局域网趁势推广与普及,高端移动数据用户被不断分流,未来无线局域网与3G存在一定的互补与竞争关系,爱立信等移动通信设备厂家已将无线局域网作为未来3G的一部分。 蓝牙也是一种使用2.4GHz~2.483GHz的无线频带(ISM频带)的通用无线接口技术,提供不同设备间的双向短程通信。蓝牙的目标是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it/s(有效传输速率为721kbit/s)、最大传输距离为10cm~10m(增加发射功率可达100m)。蓝牙的优势是设备成本低、体积小。而且,搭配“蓝牙”构造一个整体网路的成本要比铺设线缆低。相对802.11x系列和HiperLAN家族,蓝牙的作用不是为了竞争而是相互补充。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七大趋势 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极为迅速,各种微波、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手段和方法不断引入,使用频段从2.4GHz开始向上直至38GHz仍在不断扩展。一方面这些技术充分利用过去未被开发,或者应用不是很多的频率资源(从2.4GHz到3.5GHz到5.7GHz再到26GHz、28GHz甚至到30GHz、60GHz等等),另一方面它们融合了在其它通信领域成功应用的先进技术如64QAM、A TM、OFDM等,以实现更大的频谱利用率、更丰富的业务接入能力、更灵活的带宽分配方法。总之,固定无线接入系统已经从最初基于电话接入方式的窄带系统演变为面向宽带数据业务为主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系统。而且随着接入网建设的

12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全介绍

12种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全介绍 无线发展,离不开无线技术的进步。那么我们现在的无线接入技术都有哪些呢?有些技术我们还在使用,有些已经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野。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归纳下这些无线接入技术类型吧。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保密性强等特点,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 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划?通话质量高?保密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无线接入技术类型3.GPRS接入技术

AP无线接入点

无线接入点AP 1.简介 AP是Access Point的缩写,即无线访问接入点。AP类似于有线网络中的HUB或网络交换机。AP用于组建无线局域网(WLAN),并且可以使WLAN中的无线客户端接入以太网(这正是Access Point名称的本义。 大多数的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安全访问、多速率传输等功能,一些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家庭、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组网,一般只需一台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AP的覆盖范围一般是30~300m,不少厂商的AP还提供了无线中继功能,多台AP可以互联,增加WLAN覆盖范围。也正因为每个AP的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正如手机可以在基站之间漫游一样,无线局域网客户端也可以在AP之间漫游。 室外式无线AP 室内式无线AP 2.AP与无线路由器的区别 在家庭组网时,我们还经常用到无线路由器。那么AP与无线路由器有何区别呢? 无线AP相当于一个无线集线器或无线交换机,一般与有线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相连接。AP 没有路由功能,所以要想将AP组成的无线网络接入因特网,必须要有另外的路由器。AP也没有ADSL拨号功能。 无线路由器是AP、路由器、网络交换机、防火墙和DHCP服务器(自动IP分配)的集合体,具有路由功能、交换连接功能和无线组网功能。利用无线路由器可以组建同时具有无线连接和有线连接功能的独立子网。如果用户的入户网线是引自上层交换机,则将入户网线直接与无线路由器连接,所建的子网就可以访问因特网。若用户的入户网线是ADSL宽带线路,则将ADSL 网线与ADSL调制解调器相连,再将ADSL调制解调器和无线路由器用一根普通的以太网电缆连接,所建的子网就可以访问因特网,大多数无线路由器都支持ADSL连接提供的PPOE拨号功能。有些无线路由器还内置了ADSL连接功能,这种无线路由器也称为宽带路由器。 从外观上来看,无线AP通常只有一个RJ45网络接口,用来连接有线网络。而无线路由器除了具有一个连接有线网络的RJ45网络接口(通常标记为WAN)外,通常还有4个有线网络接口(标记为LAN)。标记为WAN的接口用于连接上级网络设备(交换机或路由器),标记为LAN的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带有线网卡的计算机。 从应用目的来看,AP多用于大型公司或大型机构,大的公司需要大量的无线访问点实现大面积的网络覆盖,同时所有接入终端都属于同一个网络,也方便公司网络管理员简单地实现网络控制和管理。无线路由器一般应用于家庭网络和SOHO网络,覆盖面积较小,连接的计算机也不多。无线路由器还可以实现ADSL网络的接入,同时转换为无线信号,比起路由器加AP的组合,无线路由器更为实惠和方便。 无线路由器

网络基础 3G无线接入方式

网络基础3G无线接入方式 无线接入可分为移动接入与固定接入两种。其中移动接入又可分为高速和低速两种。高速移动接入一般可用蜂窝系统、卫星移动通信系统、集群系统等。低速接入系统可用PGN 的微小区和毫微小区,如CDMA的WILL、PACS、PHS等。 固定接入是从交换节点到固定用户终端采用无线接入,它实际上是PSTN/ISDN网的无线延伸。其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透明的PSTN/ISDN业务,固定无线接入系统的终端不含或仅含有限的移动性。接入方式有微波一点多址、蜂窝区移动接入的固定应用、无线用户环路及卫星VSAT网等。固定无线接入系统以提供窄带业务为主,基本上是电话业务。 主要的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有3类,即已经投入使用的多路多点分配业务(MMDS)、直播卫星系统(DBS)以及正在做现场试验的本地多点分配业务(LMDS)。前两者已为入熟知,而LMDS则是刚刚兴起,近来才逐渐成为热点的新兴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典型LMDS由类似蜂窝配置的多个枢纽发送机组成,每个发送机经点到多点无线链路与服务区的固定用户通信。单个蜂窝的覆盖区为2~5kin。覆盖区相互重选,每一蜂窝的覆盖区又可以划分为多个扇区,可根据用户需要在该扇区提供特定业务。这种模块式结构使网络扩容很灵活方便。 为了减少设备成本和改进质量,初期的应用可能是模拟调频电视分配业务,每路20MHz,约50路。下一步再逐步实现数字调制通路和提供数据和其它业务。原理上,LMDS可以提供从电视分配业务和电话到全交换式宽带多媒体业务在内的所有业务。但最有利的机会是提供交互式电视和高速数据,LMDS不仅可以提供因特网接入,而且可以用来互联局域网,从而可望在企事业用户市场上分流部分利润。只用于单向模拟分配电视业务时,其成本可望小于MMDS的一半。如果仅用于语音则可以支持6万个电话用户。 LMDS系统尚处于现场试验阶段,能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开发出低成本的28GHS收发机来。这一频段的放大器需要基于像砷技术的单片毫米波集成电路,要做到低成本高性能不大容易。另外,LMDS只能视距传输,为了避免阻挡,枢纽站可能不得不设置在高于地面15~20m处,这在有些环境下应用不利。 总的来看,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代表了宽带接入技术的一种新的不可忽视的发展趋势,不仅敷设开通快,维护简单,用户较密时成本低,而且改变了本地电信业务的传统观念,最适于新的本地网竞争者与传统电信公司与有线电视公司展开有效竞争,也可以作为电信公司有线接入的重要补充而得到应有的发展。

广道无线接入管控系统产品介绍

广道无线接入管控系统 一、概述 这里介绍的广道无线接入管控系统包括两个型号:商盾CP和商盾GY。上述两个型号都是广道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目前主推的无线接入管控产品,根据其应用场合不同而加以区分,商盾CP主要用于近场无线接入管控,商盾GY主要用于远程无线接入管控。 两者的主要区别如下。 相同点: 1)同是无线接入管控系统 2)分析出的上网行为元素相同 3)功能点相同 4)使用统一的展示界面 不同点 1)系统实现的架构不同 2)系统使用的物理设备不同 3)使用场景不同 商盾CP主要针对场所比较大、占地比较宽、空间部署比较复杂的场景,如 酒店、旅馆、KTV等等。这些场所通常房间多、占地款、网络环境复杂,用商盾CP进行网络行为审计。商盾CP的实施框架如图1-1所示。将近场审计机配 合镜像交互机、无线路由器、交互完成对整个场所的有线、无线的全部审计。数据在近场审计机完成分析审计,分析完后会同步到后端的公安端。可以从后端的公安端上查询到实时的审计数据。. 口络入网 近场审计机镜像交换机路由器

交换机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1间房3房房间2间 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房间N5房4房间间 图商盾框架图CP 1-1 商盾GY主要针对中小型场所,面积比较小、空间部署比较简单,通过 1、2个无线路由器就能完成覆盖的场合。商盾GY的部署架构如图1-2所示。部署在场所中的无线路由器将需要审计的数据回送到后端的集中审计机,由集中审计机完成行为分析和审计,最后将审计分析的结果同步到公安端上进行展示。 认证服务器集中审计机 互联网 无线路由器无线路由器 图商盾框架图GY 1-2 商盾CP和商盾GY的后台展示系统相同,如图1-3所示。主要包括网络行 为浏览、网络行为搜索、轨迹追踪与定位、电子警铃、管理等功能。详细功能点在第三节介绍。

无线路由器和无线接入点AP

无线访问接入点 基本介绍 AP是(Wireless) Access Point的缩写,即(无线)访问接入点。如果无线网卡可比作有线网络中的以太网卡,那么AP就是传统有线网络中的HUB,也是目前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时最常用的设备。AP相当于一个连接有线网和无线网的桥梁,其主要作用是将各个无线网络客户端连接到一起,然后将无线网络接入以太网(这正是Access Point名称的本义)。 目前大多数的无线AP都支持多用户接入、数据加密、多速率发送等功能,一些产品更提供了完善的无线网络管理功能。对于家庭、办公室这样的小范围无线局域网而言,一般只需一台无线AP即可实现所有计算机的无线接入。 AP的室内覆盖范围一般是30m~100m,目前不少厂商的AP产品可以互联,以增加WLAN覆盖面积。也正因为每个AP的覆盖范围都有一定的限制,正如手机可以在基站之间漫游一样,无线局域网客户端也可以在AP之间漫游。 无线AP与无线路由的区别 随着无线网络的快速发展,组建小型无线局域网已成为SOHO和家庭用户首选的组网方案。然而就像很多人很容易混淆无线上网卡和无线网卡一样,很多用户也分不清无线AP和无线路由。许多用户在

选购产品前查询资料的时候发现无线AP和无线路由都可以实现无线上网,可等买回相对便宜的无线AP开始组建无线网络时却发现无线AP无法和 ADSL一起使用,完全不能实现无线上网。无线路由就可以吗?今天这里就给大家讲讲无线AP与无线路由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无线AP,即Access Point,也就是无线接入点。简单来说就是无线网络中的无线交换机,它是移动终端用户进入有线网络的接入点,主要用于家庭宽带、企业内部网络部署等,无线覆盖距离为几十米至上百米,目前主要技术为802.11X系列。一般的无线AP还带有接入点客户端模式,也就是说AP之间可以进行无线链接,从而可以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 目前的无线AP可分为两类:单纯型AP和扩展型AP。 单纯型AP由于缺少了路由功能,相当于无线交换机,仅仅是提供一个无线信号发射的功能。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网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过来,经过无线AP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为无线电讯号发送出来,形成无线网络的覆盖。根据不同的功率,网络覆盖程度也是不同的,一般无线AP的最大覆盖距离可达400米。 扩展型AP就是我们常说的无线路由器了。无线路由器,顾名思义就是带有无线覆盖功能的路由器,它主要应用于用户上网和无线覆盖。通过路由功能,可以实现家庭无线网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也能实现ADSL和小区宽带的无线共享接入。值得一提的是,可以通

12种无线接入方式简析

12种无线接入方式简析 伴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人们对宽带需求的不断增多,原来羁绊人们手脚单一、烦人的电缆和网线接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接入方式的需要。这时,因势而起的另一种联网方式消然走入了人们视线,并在新旧世纪交替过程中演绎着一场“将上网进行到底”的运动,这就是无线接入技术。借助无线接入技术,无论在何时、何地,人们都可以轻松地接入互联网。或许,未来的互联网接入标准也将在此诞生。本文特选出当前国、国际上流行的一些无线接入技术,并对其进行一次大检阅,希望对大家今后选择无线接入方式有所帮助。 1、GSM接入技术 GSM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该技术是目前个人通信的一种常见技术代表。它用的是窄带TDMA,允许在一个射频即‘蜂窝’同时进行8组通话。GSM是1991年开始投入使用的。到1997年底,已经在100多个国家运营,成为欧洲和亚洲实际上的标准。GSM数字网具有较强的性和抗干扰性,音质清晰,通话稳定,并具备容量大,频率资源利用率高,接口开放,功能强大等优点。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引进采用此项技术标准,此前一直是采用蜂窝模拟移动技术,即第一代GSM技术(2001年12月31日我国关闭了模拟移动网络)。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各拥有一个GSM网,GSM手机用户总数在1.4亿以上,为世界最大的移动通信网络。 2、CDMA接入技术

CDMA即code-divisionmultiple access的缩写,译为“码分多址分组数据传输技术”,被称为第2.5代移动通信技术。目前采用这一技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日本、国等,全球用户达9500万。CDMA手机具有话音清晰、不易掉话、发射功率低和性强等特点,发射功率只有GSM手机发射功率的1/60,被称为“绿色手机”。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宽带技术的CDMA使得移动通信中视频应用成为可能。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一种比较成熟的无线通信技术。与使用Time-DivisionMultiplexing技术的GSM不同的是,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因此,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简化的网络规化、通话质量高、性及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等。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这使得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 3、GPRS接入技术 相对原来GSM的拨号方式的电路交换数据传送方式,GPRS是分组交换技术。由于使用了“分组”的技术,用户上网可以免受断线的痛苦情形大概就跟使用了下载软件NetAnts差不多。此外,使用GPRS上网的方法与WAP并不同,用WAP上网就如在家中上网,先“拨号连接”,而上网后便不能同时使用该线,但GPRS就较为优越,下载资料和通话是可以同时进行的。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单纯进行

免费Portal(无线接入认证)系统解决方案

免费Portal无线接入认证系统解决方案 natshell基于多年的产品运营经验及对无线网络运营需求的深刻理解,针对中低端用户推出一套免费的“Web Portal无线接入认证系统”,从打造可管理、可运营的无线网络角度出发,致力于为中低端用户建设一个高效可靠、运营成本低的商用无线网络,使无线网络的部署轻松、可靠、高效。 需求分析 在众多的公共场所,如:酒店、咖啡厅、学校、车站、商场等人流众多的地方,商家为了留住客户、解决客户在购物消费和等待时的上网问题,往往配置无线接入点提供给广大客户上网使用,而这种传统的输入密码方式不仅给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安全性。为了实现方便易用、安全稳定的无线接入认证,需要满足以下需求: 1、方便部署、易于维护; 使用此种解决方案的客户,无线认证规模都不是很大,大部分意向用户看到网上此类方案繁琐的安装介绍就已经选择止步了。而我们提供的免费Portal 系统方案,用户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安装部署,中文管理界面,易于维护。 2、能够在系统中建立上网账户,对用户进行管理; 本系统采用Radius认证的方式,支持标准的Radius协议,用户可以自行选择Radius系统或者和现有的Radius系统对接。免费版Portal系统集成FreeRadius,能够方便的建立用户上网账户,对用户的上网时长、上传下载等进行有效管理。 3、可以设置认证界面,推送相关信息和广告内容; 认证页面高度定制,可以随意的设置满足自己需求的认证页面,目前支持JAVA、PHP环境。 方案拓扑

方案中所需要的设备主要包括:Portal服务器、胖AP。 Portal服务器:natshell免费版Portal系统,WINDOWS环境,安装在一台WIN 系统电脑上即可; 胖AP:natshell胖AP产品分为室内型吸顶式AP和室外型壁挂式AP,均为natshell自主开发的AP固件,集成AP、AC及路由等功能,与natshell免费版Portal系统完美对接。 方案及Portal服务器说明 1、部署简单,不影响现有网络环境; Portal服务程序为WIN环境,大大降低的安装的复杂性,只需要安装在现有环境中任意一台电脑中即可;同时只需要购买natshell一台胖AP产品即可,胖AP支持多种接入方式,完全适应现有的网络环境。 2、用户可以随意的定制认证页面; 除了用户名密码区域必须存在外,其他空白区域用户可以自由定制,支持多种网站页面开发语言,可以随心所欲的打造适合自己的认证页面; 3、方便的用户管理功能;

无线AP覆盖方案

无线网络项目技术方案

目录 一、概述 (1) 二、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 (3) 2.1 无线网络需求分析 (3) 2.2无线网络覆盖范围需求 (4) 三、WLAN网络设计原则 (4) 四、WLAN网络设计方 (6) 4.1网络架构选择 (6) 4.2 网络管理设计 (8) 4.2.1 集中式管理 (8) 4.2.2网络负载均衡 (8) 4.3网络安全设计 (9) 五、设备选型 (10) 5.1无线控制器选型 (10) 5.2无线接入点(AP) (15) 5.3 方案设备配置清单 (20) 六、培训及售后服务 (20) 6.1、培训 (20) 6.2、售后服务 (21)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国内海量信息处理,人们对网速及便捷性的需求爆炸性增长。这为国内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随之而来的行业竞争也日显激烈。在各行业硬件条件日趋同质化的今天,如何通过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并将其发展成忠实客户成为管理者不断深入思考的问题。 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国内的广泛普及和全球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网络建设逐渐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并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但如何在建设网络的同时减少对业务的影响并有效提高同行业中的竞争力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各行各业网络建设中如果采用传统有线网络进行建设,一方面需要进行大面积的布线施工,这将严重影响日常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有线网络的整体施工周期较长,将会使增加投资回报时间。而近年来逐渐兴起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以其技术成熟、快速部署、易于扩展、可移动性和使用便利等特点,在网络建设中大显身手,成为网络建设的主要技术之一。 二、网络现状及需求分析 2.1 无线网络需求分析 现单位全部岗位均已部署有线网络,但每个岗位只提供一个网络接口,无法满足多台电脑接入的需求。另外,笔记本电脑和使用PDA的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09-17T11:35:34.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黄桂泉[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广东宜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 510665 摘要:随着我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进入千家万户,其它智能终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由于无线信号的简洁性和方便性,无线组网方案被众多无线家庭网络平台所采用。但无线信号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技术的改善成为了提高无线平台性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特点及实施方案,希望可以为家庭无线宽带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家庭宽带;无线接入;超宽带 近年来,随着宽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可以享受到网络的便捷,同时也要求宽带技术提供更加良好的网络性能,于是又出现了超宽带技术(UWB)。所谓超宽带技术,实际上是普通宽带技术的一种升级,它可以实现更宽的频谱,并且采用超低功率的信号进行传输,特定条件下可以达到Gbp级别的传输速率,比传统的宽带技术在性能上有极大的提升[1]。UWB在抗干扰、高速率、宽带宽、低功耗等方面的性能使其开始广泛应用于室内通信平台、高速无线宽带、家庭网络平台、无线电话、雷达通信等领域[2]。 1 家庭组网技术的特点 超宽带技术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其优异的性能。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对设备的移动性支持是有线宽带无法实现的,另外无线方案无需布线,在很多无法布线的区域应用广泛,在分散的农村地区也将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它比卫星接入、电信网接入等方案在成本上具有明显的优势[3]。首先,UWB具有比传统宽带技术有更宽的带宽,其带宽通常可以达到1GHz以上,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实现更高[4]。带宽的增加同时也使容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它也能够与窄带通信系统并行工作而保持原有的性能;其次,UWB技术在抗干扰上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采用了较先进的跳时扩频技术,与传输的无线传输技术相比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再次,UWB技术由于无需载波即可实现信号传输,因而只需要采用更低的功耗,其基本原理是采用了瞬间脉冲来表达信号电平,直接传输二进制信号;最后,UWB技术由于采用了跳时扩频技术[5],因而在保密性能上更加优异,因为接收机需要事先知道发送端的扩频码才能进行解码,与传统的接收机不能通用。 2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分析 由于无线信号有一个功率限制,因此家庭无线往往会有一定的盲区。为了改善这个问题,目前的无线组网开始采用无线路由和无线AP 的解决方案,实现全覆盖的同时,也使多个移动终端可以自由共享数据。下面将分析家庭宽带无线组网技术的结构、配置及应用特点。 2.1无线路由独立组网方案 采用了一个无线路由器进行组网,按照星形拓扑结构使各终端实现互联。网内设备通过无线路由接入互联网,从而完成了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无线路由的信号来自于外部的交换机,只需用一要网线将其WAN口与LAN口相连即可打通物理链路。对于无线路由的运行参数,一般启用SSID广播方式,并采用WPA-PSK/WPA2-PSK进行加密。为了减少网络维护的麻烦,路由采用动态IP分配,自动获取IP地址。显然,这种方案虽然采用了无线路由器,实际上也可以很容易改造成有线宽带网络,使用比较灵活,对于一般的家庭宽带而言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2.2无线路由器中继方案 与无线路由独立组网的方式不同的是,中继组网方案采用了多个无线路由器,其中一个是主路由器,负责与外部互联网的连接,在其下面再分级连接路由器,实现中断功能,并把信号传输到家庭宽带系统。由于功能上的不同,主路由采用与下级路由不同的配置方案。主路由同样需要启用无线功能和SSID广播,将其内网地址设置为192.168.0.1,局域网密码采用WPA-PSK/WPA2-PSK进行保护,由于需要从外网获取公网IP,因此配置为动态IP模式。下级路由器除了无线功能、SSID广播外,最主要的区别是采用无线桥接功能及固定IP模式,因为对于主路由而言,下级路由均为内部局域网,因此采用静态IP模式更便于使用和维护。该方案同样可以改造为有线宽带组网模式,但由于中继路由的存在,使得改造的难度进一步提高。但次级路由的无线桥接功能显然可以进一步扩大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实现全家庭无盲区覆盖。 2.3方案对比及性能分析 家庭无线网络的性能可以通过平均传输速度、平均吞吐量和平均响应时间等参数来进行评估。中继路由器的存在使信号传输更远,但需要牺牲网络的响应时间,信号需要更长时间的传输才能被网内设备所接收,同时,传输速度也会相应下降。实际上,如果采用无线AP方法,将获得比无线路由更加优异的网络性能。中继设备的数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响应时间和传输时间进一步增加,严重时会影响网络的体验。另外,考虑到宽带接入的速度要求,一般家庭宽带中的移动设备数量不宜过多。对于一般的小家庭而言,采用无线路由独立组网方案已经可以满足使用要求,且传输速度比较高,使用体验较好。对于需要完全无线信号覆盖的家庭来说,可以采用第二种无线路由中继方案。如果室内结构较复杂,墙体较多,面积较大,而又需要实现全覆盖时,可以采用多级中继方式来实现,但需要牺牲一定的网络性能。 3结语 从本文的分析不难看出,家庭宽带无线接入具有很大的优势,它对设备的移动性支持是有线宽带无法实现的,无线方案无需布线,在很多无法布线的区域应用广泛,可以预见,未来在分散的农村地区也将广泛推广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以节省实施成本。在城市地区,无线接入方案也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无线接入的成本比卫星接入、电信网接入等方案更低。尽管无线宽带有很多优势,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管理和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各运营商各自为政,无统一标准,兼容性差等等,并且无线信号传输也会一定程度上受到天气、基站等环境的影响,并且与宽带骨干网、公共电信网等的对接还不能做到完全无缝互联。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家庭宽带的无线接入仍然是一种重要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周群.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与不同技术对比分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7(5). [2]韩寸叶.无线宽带接入网技术的应用及发展[J].电子制作,2016(23):77-77. [3]苏秋侠.家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研究[D].云南大学,2012.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 无线接入技术(也称空中接口)是无线通信的关键问题。它是指通过无线介质将用户终端与网络节点连接起来,以实现用户与网络间的信息传递。无线信道传输的信号应遵循一定的协议,这些协议即构成无线接入技术的主要内容。无线接入技术与有线接入技术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可以向用户提供移动接入业务。 无线接入网是指部分或全部采用无线电波这一传输媒质连接用户与交换中心的一种接入技术。在通信网中,无线接入系统的定位:是本地通信网的一部分,是本地有线通信网的延伸、补充和临时应急系统。 无线接入系统可分以下几种技术类型: (1)模拟调频技术:工作在470MHz频率以下,通过FDMA方式实现,因载频带宽小于25KHz,其用户容量小,仅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传真等低速率数据通信业务,适用于用户稀少、业务量低的农村地区。在超短波频率已大量使用的情况下,在超短波频段给无线接入技术规划专用的频率资源不会很多。因此,无线接入系统在与其他固定、移动无线电业务互不干扰的前提下可共用相同频率。 (2)数字直接扩频技术:工作在1700MHz频率以上,宽带载波可提供话音通信或高速率、图像通信等业务,其具有通信范围广、处理业务量大的特点,可满足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基本需求。 (3)数字无绳电话技术:可提供话音通信或中速率数据通信等业务。欧洲的DECT、日本的PHS等技术体制和采用PHS体制的UT斯达康的小灵通等系统用途比较灵活,既可用于公众网无线接入系统,也可用于专用网无线接入系统。最适宜建筑物内部或单位区域内的专用无线接入系统。也适宜公众通信运营企业在用户变换频繁、业务量高的展览中心、证券交易场所、集贸市场组建小区域无线接入系统,或在小海岛上组建公众无线接入系统。 (4)蜂窝通信技术:利用模拟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TACS、AMPS等技术体制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如GSM、DAMPS、IS-95CDMA和正在讨论的第3代无线传输技术等技术体制组建无线接入系统,但不具备漫游功能。这类技术适用于高业务量的城市地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