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小康社会宣讲团调研报告

项目名称:关于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民意调查

调研报告

所在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一、前言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两个一百年”总目标当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处于引领地位的战略目标。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中国梦”的实现,事关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要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任期内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规划,可以看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线图。

什么是“全面小康”?如何建成“全面小康”?对此,2012年的十八大,已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蓝图。具体来说,衡量“小康不小康”,主要看六点要求: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即“四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二、调研活动概况

调研时间:2016年寒假期间

调研地点:河北省保定市内各乡镇、农村

调研方式:问卷调查、农户走访、新媒体调查等多种调查方式相结合。

调查内容: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民意

调查对象:村民及城市居民

2016年寒假期间,我组同学对各县乡镇干部和村干部进行随机提问,还去了一些村民家中进行走访。

三、关键词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问卷调查

四、摘要

小康生活,是中国老百姓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而小康社会,则是中国共产党苦苦奋斗、孜孜追求、一心想为老百姓创造的一种幸福社会。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为此,党中央在十六大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总体要求,为我们描画了今后二十年的幸福生活,这是全党的共同任务,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农村党员责任更是重大,因为农村党员是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领头羊,只有农民实现了全面小康,全国人民才能算得上实现了全面小康。

五、调查问卷的情况汇总

共发放问卷212份,回收212份,回收率100%。运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对被调研的对象采用随机调查。回收的数据采用问卷网进行统计分析。

六、数据分析

Q1:您的年龄

Q2:您的性别

Q3:您的受教育程度

基本数据分析,就是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性别、学历。本次调研对象共212人,因为是在寒假,所以调研的人群有一定的差别,年龄上以16-25岁,但为了保证一定的合理性还是有相当一部分26-60岁。男女比例接近1:2,存在可能不同年龄男女比例不相近或相等的问题,应注意。学历以本科为主,且硕士及以上及大专及高中及初中以下的人较为平均。本次调研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差异,较为广泛,年龄不等,性别均衡,学历有一定广度,他们

对本次调研进行认真的回答,为本次调研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我们将他们的意见进行了整理,形成本次调研报告。

Q4:您的政治面貌

本次参与调查问卷的人群以青年人为主体,60%为拥护党的领导的共青团员,10%为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30%为群众,这个比例仍能清楚的反应广大人民对于本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态度,调研活动还算科学严谨。参与调研的以年轻人居多,能更好的反应当代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包含广大青年,只有听到他们的声音,才能更好的评价本次活动以及为本次活动提出更好、更科学的建议。

Q5:您通过哪些渠道了解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可多选)

在了解或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问题上,考虑到现代生活中网络、手机、电视等信息载体的发展,我们设置了多选。调研结果显示,人们主要从手机新闻上认识或知道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报刊杂志次之。

宣扬和实现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

程,调研结果表明:我们在今后的宣扬过程中应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广播电视、报纸期刊要拿出黄金时段、重要版面和显著位置,持续刊播公益广告。互联网和手机媒体要发挥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优势,运用多种方式扩大公益广告的影响力。社会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要在适当位置悬挂张贴公益广告。各类公益广告要注重导向鲜明、富有内涵、引人向上,注重形式多样、品位高雅、创意新颖,体现时代感厚重感,增强传播力感染力。

此次调查中由于过半数都是在校青年,他们看报纸的机会并不多,所以调查结果在报纸这一项的反应上有些偏差,他们的父辈长辈一代是报纸业正发达的时代,多数人都有看报纸的习惯,所以不能认为报纸宣传没有效果。

Q6: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所了解吗

Q7: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涉及的下列内容中,做得比较好的是(多选题)

Q8:你认为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是?(多选题)

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否了解,大部分人只是听说过,但并不了解,虽然不很了解,但是听说过,便说明相关宣传起了很大作用;一点不了解的人占其次,了解的人则相对较少。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涉及的内容中做得比较好的,经济建设被认为是最好的,这与我国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脱不开关系。上世纪末,我们已经实现的小康社会有一个基本特征,这就是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因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在世界上还处于中下收入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分类标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500多美元为低收入国家,2000美元为中等收入国家,6000美元以上为高收入国家。我们实现的小康离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远的多。邓小平所提出小康社会目标,重点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初步提高。这是符合中国当时经济社会现实的,也是符合当时人们的思想认识水平的。后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问题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战略思考。在此基础上,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从21世纪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设想。十五大初步地把第三步战略部署具体化,提出2010年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至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至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新的“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受访的群众认为收入水平和住房问题是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虽然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六位,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们还只是从总体上初步达到小康,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我国目前的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也就是说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差别太明显,生活水平的差距也太明显,要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就是要缩小城乡差别,缩小工农差别,今后可能再没有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区别了,国家实行统一的管理;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除此之外,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多多少少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由于此次调查群体以青年人为主,主体为青年人角度,故对调查结果有些许影响,比如在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了解上,对于社会存在的问题的看法等。

Q9:你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需要多久

Q10:你认为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哪些力量

大部分受访群众认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需要5年以上,几乎没有人认为1年即可。且大部分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每个人的力量。

Q11:你心中的全面小康社会是怎样的?(多选题)

社会公平正义,法律健全完善;人人各司其职,能力体现价值;人际关系和谐,社会

团结如亲。这三项为主要的大家理想中的全面小康社会。而国际和平安全,世界自由往来则选择的人较少,这可能是由于大家对于小康社会的不完全了解造成的。

Q12:你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什么意见或建议?

此题为填空题。受访群众的回答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政策支持,提高政府重视度,贯彻落实

2.加强宣传力度,使群众更加了解,增强相关意识,共同努力

3.关于下岗职工的问题

4.着重经济建设,提高文化教育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5.重视环境问题

七、思考建议

(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发展不平衡。

2、农村人口多,比重大,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

3、农民收入基础低,增长缓慢。

4、农村与城市发展差距较大。

5、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6、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制约着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农村如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要大力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培育主导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扶持龙头企业发展。

3、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多渠道转移,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空间。

4、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从制度上保证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顺利实施。

5、实现由“剥夺农业”向“扶持农业”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最大限度地支持和保护我国农业生产。

6、加快农村通讯及信息设施建设,实现全国农产品信息联网。

7、保护环境,协调发展。

8、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

9、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六大要求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下的具体要求。“五位一体”就是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融合在一起,更加注重发展的均衡、可持续和以人为本,强调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在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中国走上永续发展道路。因此,只有在确保“五位一体”这个前提下,实现六大要求,才是衡量是否实现了“小康”的准绳。

在转变发展方式、完成两个“倍增”、形成创新驱动、实现“四化”、协调区域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六个方面,“十三五”将做出一系列路线图安排,确保2020年第一个“一百年”目标能够如期“撞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