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三局)斜屋面施工方案

(中建三局)斜屋面施工方案
(中建三局)斜屋面施工方案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RC CORP.

甘肃省军区〇九一工程

斜屋面施工专项施工方案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股份公司甘肃省军区〇九一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2)

2 工程特点及难点 (3)

3 施工准备 (3)

4 施工部署 (4)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

6 外架围护 (12)

7 劳动力组织及安全措施 (12)

8 质量要求 (13)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甘肃省军区〇九一工程,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街道。经设计变更调整,现有8栋建筑,总建筑面积96729.8平方米。

本工程指挥办公大楼主楼、南大门、西大门图纸设计为斜坡屋面,其中指挥办公大楼主楼最小坡度30.90°,最大坡度41.60°,斜坡最小6995mm,最大8030mm。南大门坡度为47.06°,悬挑斜坡3200mm,西大门坡度为37.87°,悬挑斜坡2850mm。屋面板厚均为120mm,详细标注见下图。

考虑混凝土浇筑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难度大,项目部拟采用C30细石混凝土。

插图1 指挥办公大楼斜屋面主要标高及尺寸详图

插图2 南大门斜屋面主要标高及尺寸详图

插图3 西大门斜屋面主要标高及尺寸详图

2 工程特点及难点

本工程斜屋面形式较为复杂,坡度较陡,其施工关键点主要是模板支撑体系、模板支设与加固、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控制等几个大方面,若某个方面出现轻微失误,都会影响结构的质量;若控制得好,整个结构施工就有保障,并为以后装饰工程提供有利条件。

根据施工经验,当模板倾角小于27度时,可通过调节混凝土的坍落度来使得混凝土不致向下流淌。但模板倾角大于27度时,必须采用双层模板才可行。故为确保屋面形状及板面厚度,本工程拟采用类似剪力墙的双层夹模模板施工工艺。同时,考虑到斜屋面斜板最长达8030mm,需分段夹模、分层浇筑,即斜屋面的上部模板必须采取部分封闭,预留混凝土浇筑槽,以利于混凝土的下料及振捣,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分层适时封闭。

3 施工准备

3.1 材料要求

⒈梁板模板采用胶合板,规格为 915mm×1830mm×18mm,竖向龙骨采用50mm×100mm 方木双拼,面层模板侧压骨采用 300mm长的 50mm×100mm 方木。

⒉止水螺栓规格可采用φ12,止水片规格采用 50mm~80mm ,配蝴蝶扣或螺母,形成固定支撑体系。

⒊支撑采用φ48 钢管,满堂架排距、间距1200mm×1200mm,立杆底部用木板做垫块,纵横向水平杆步距1.5m,底部设纵横扫地杆,并按规定布置好水平撑及拉撑。

⒋针对坡屋面板厚较小,钢筋较密的特点,粗骨料宜采用 5mm~20mm 碎卵石,易于浇筑密实。

⒌砂宜采用中砂,并符合有关规范规定。

3.2 机具设备

⒈模板预制安装设备:锯木机、电刨机、锤子、扳手、墨斗(弹线器)。

⒉钢筋加工、安装设备:切割机、电焊机、弯曲机、扎钩、铁丝。

⒊混凝土浇筑设备:铁铲、小锤、插入式振动器。

⒋运输及起吊设备:塔吊、汽车泵、混凝土吊斗等。

4 施工部署

因本工程指挥办公大楼斜屋面结构层局部存在双梁,为保证顶层斜屋面的施工质量,拟采取分段夹模、泵送屋顶再转塔吊施工等一系列技术措施,分2次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南、西大门拟采取地泵输送浇筑技术:

(说明:本工程斜屋面分两次浇筑,其中云线部分第一次浇筑)

插图4 指挥办公大楼斜屋面混凝土浇筑顺序

插图5 南、西大门斜屋面混凝土浇筑顺序

5 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本施工方法是在按要求安装好坡屋面底层模板后,再沿坡屋面处按要求安装好面模并预留宽度适中(指挥办公大楼预留宽度915mm,南、西大门预留宽度300mm,梁侧模板二次利用)的浇筑槽,然后依据坡屋面的走向沿坡底至坡顶的方向布置竖向龙骨和横向钢管,竖向龙骨与底层模板间通过限位止水螺栓进行夹固、定位,以此来控制结构的厚度及安装面层模板的依据。中间预留的浇筑槽面模按放样结果事先分段预制,安装时将事先预制的面层模板摆放进竖向龙骨之间,通过铁钉将面层模板与竖向龙骨钉牢即可。混凝土工沿坡屋面从预留浇筑槽浇筑已安装好模板的混凝土,木工沿坡屋面封闭浇筑槽,每封闭完一段浇筑槽后即可从第二段浇筑槽浇筑下一段混凝土。采用分段浇筑、逐段封闭的方法、相互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浇筑结束。

5.1 工艺流程

5.2 模板工程施工

5.2.1 斜屋面满堂架支撑体系

(1)斜屋面满堂架支撑体系采用Ф48mm×3.0mm 钢管搭设,模板使用915×1830×18mm 胶合板;板底 50×100mm 木枋间距 250mm;梁底上排枋间距为 300mm,下排为Ф48 钢管支撑;梁旁板底外侧设压脚板,梁侧板支撑间距不大于 500mm。

(2)满堂架立杆排距1200mm×1200mm,立杆底部用木板做垫块,纵横向水平杆步距1.5m,底部设纵横扫地杆。

(3)纵横向每隔 4~5m 设一道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底部到地。

5.2.2 斜屋面测量放线

(1)满堂架搭设完成后,进行斜屋面底模支撑斜钢管定位时,采用吊线的方式,先根据以上投影线定出屋脊线,再根据屋面坡度走向预铺其他部位的支

撑钢管和板底木枋;搭设完钢管支撑后,钢管上放置上托,利用上托调整高差。

(2)标高的控制:首先引测楼层标高至外侧的无顶部支撑的立杆上,再定出屋脊线和变坡交叉线部位板底支撑斜钢管最高和最低点的标高,其他位置的标高根据坡度走向进行测放。

插图3 指挥办公大楼斜屋面满堂架支撑体系示意图

插图4 南大门斜屋面满堂架支撑体系示意图

5.2.3 分段长度的确定

已封模板的宽度与预留浇筑槽宽度之和称为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宽度,指挥办公大楼斜屋面控制在 1830mm(915mm+915mm,即二块胶合模板规格)。南西大门斜屋面控制在600mm(300mm+300mm,即底部梁侧模规格)其中浇筑槽宽度最大为一块胶合模板宽度,已封模板宽度控制在 915mm(一块标准模板规格),这样既能较好地处理混凝土的下料难度、振捣难度、模板后封闭的稳定性以及确保每层混凝土的施工不出现冷缝等矛盾,又有效地节省了材料。

5.2.4 浇筑槽位置的确定

按分层厚度的确定原则可大体确定浇筑槽的位置,但还应考虑如下几方面:(1)水平框架梁、水平次梁等的水平方向混凝土梁上口均应设置混凝土浇筑槽。否则梁内混凝土无法振捣密实。

(2)按插图五留设后封模位置,否则振捣棒很难正确插入梁内或板内振捣,从而引起混凝土不密实。

(3)浇筑槽内的3道水平筋待砼浇筑完成封模前进行绑扎固定,已便于混凝土的浇筑,确保梁、板内混凝土振捣密实。

5.2.5 竖向龙骨、止水螺杆设置

竖向龙骨、竖向龙骨采用 50mm×100mm 方木双拼,布置间距依据预制的面层模板模数级而定,竖向龙骨双拼间的空隙用小木条夹钉。

竖向龙骨与底层模板间固定采用对拉螺栓高度限位加焊止水片,限位止水螺栓采用Ф12,布置控制在 600mm~800mm 左右,浇筑槽内原则上不设限位止水螺杆,止水片与螺栓应满焊严密。安装完毕经技术复核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第n-2次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示意图

第n-1次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示意图

第n次混凝土浇筑模板支设示意图

插图5 斜屋面分段夹模混凝土浇筑示意图

5.2.6 后封模板封模施工

(1)封模流程:

清理浇筑口周边混凝土→向浇筑口内放入预制好的封口模板→对齐复核,用铁钉将侧骨与斜坡面竖向龙骨钉牢→由上至下插入锁紧钢管→浇筑上一层混

凝土→……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2)注意事项:

压紧后封模板用的钢管应在支设整体模板时预先放入,以免后期无法放入。后封面层模板经放样予以事先预制好,不足处经现场放样后确定,这样一方面便于模板安装、周转,节约材料;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混凝土浇筑及在施工中检查混凝土浇筑是否密实,可适当的减少混凝土上、下层搭接时间,减少冷缝产生。后封面层模板预制时两侧边加钉 300mm 长的 50mm×100mm 侧压骨,宽度应小于浇筑槽10mm(两端各5mm),以便于面层模板安放。安装时将面层模板的上边缘与竖向龙骨的下边缘对齐,通过铁钉将面层模板的侧压骨与竖向龙骨钉牢。

5.2.7 钢筋工程施工

本工程斜屋面板厚120mm,板钢筋保护层20mm,板筋为C8@150双面双向拉通,两层钢筋内间距为70mm,再加上马镫、板撑及限位止水螺杆等的影响,混凝土的下料阻力很大,特采取如下措施:

(1)错筋绑扎:在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的前提下,增加了板筋之间的净距,使混凝土易于流动。

(2)梁柱节点处及梁交汇处钢筋绑扎:

a.钢筋放样前应熟悉施工图,放样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以确定加工尺寸;

b.主、次梁筋在下,梁、柱交汇节点处注意钢筋绑扎对位、弯折脚的朝向,应留出混凝土下料及振捣棒下棒的位置,以便下料及插捣。

(3)为了避免在浇捣混凝土过程中板面钢筋下陷,保证板筋的有效高度,在双层钢筋网之间应增设有效的支撑马凳筋,支撑马凳筋为Ф12,间距不大于600mm×600mm,同一方向上的支撑不少于2道,且距板筋末端不大于150mm。

(4)钢筋相互间应绑扎牢固,以防止浇捣混凝土时,因碰撞、振动使绑扣松散,钢筋移位,造成露筋。

(5)马凳筋与上、下层钢筋接触点采用点焊,同时在其周边2~3道范围内的上、下层钢筋网也采取点焊,以加强钢筋网整体稳定性。

(6)绑扎钢筋时,应按设计规定留足保护层。留设保护层,应以相同配合

比的水泥砂浆制成垫块,将钢筋垫起,严禁以钢筋垫钢筋或将钢筋用铁钉、铁丝直接固定在模板上。

5.3 混凝土工程施工

本工程斜屋面面积较大,砼一次浇筑量多达200m3,直接采用泵送,摆管搭设施工困难,同时由于采用夹模分段依次施工,摆管次数多且慢,施工速度慢。若只用塔吊进行吊送,由于楼屋高,浇筑时间过长,施工速度慢,容易出现大量施工缝。故采用泵送屋顶特定地方再转塔吊施工,既使施工方便又提高施工速度。

浇筑混凝土时,以斜屋檐为起点,沿斜屋面循环浇筑,浇筑完一层后即可封闭上一层预留面层模板,逐级逐段封闭面层模板,然后逐级浇筑混凝土,相互依次循环进行,直至浇筑结束。

对于结构尺寸较大的,周长较大的坡屋面,应在施工前根据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速度,计算好浇筑时间。如有必要时,可适当考虑添加缓凝剂,避免混凝土搭接前产生冷缝。

为保证混凝土浇筑密实度和表面观感,采取以下措施:

(1)采用小型振捣棒(Ф32),使得振捣棒在915mm 宽的浇筑槽内自由插入,并在 120mm 厚的板内振捣混凝土,同时能避免棒径过大,振弯钢筋。浇筑过程中采用小锤敲击检查是否已浇筑密实。

(2)委托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进行混凝土的试配和优化设计,重点是混凝土的收缩和抗渗问题。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混凝土用碎石粒径选用5~20mm,坍落度控制在140~160mm。

(3)在面层模板上钻Φ20mm@500mm 的排气孔,防止水化热的影响。

(4)待混凝土初凝后,及时拆除面层夹模板,拆模时应小心,严禁乱撬,以免造成止水螺栓松动。拆模后由抹灰工以刮尺、铁板收面,加浆压面。

(5)混凝土养护应在初凝后立即进行,采取前期盖薄膜纸,后期淋水养护14d,从而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

(6)浇筑混凝土时在模板面上口临时设置50cm 高的挡板,避免浇筑时骨料滑落。

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及现场实际情况,斜屋面施工将进入冬期施工,届时施

工质量保证措施详见冬期施工方案。

6 外架围护

外立面钢管脚手架在斜屋面檐口部位向上延伸搭设一步架,作为屋面面结构施工外围的操作兼防护架:

1)脚手架立杆横距 850mm、立杆纵距1500mm;

2)操作层设防护栏杆,脚手架外侧满挂密目安全网;

3)在屋面径向设置4条600mm宽的斜道,上钉防滑条,按施工操作进程随时移动。

7 劳动力组织及安全措施

⒈施工前工长应对木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特别是面层模板的分级模数应交底清楚,以免安装时出现错误。由于木工班组大量的工作量事先已完成,安装面层模板工作相对较简单,因此,在浇筑混凝土时木工由 2~3 人组成,即可满足施工需要。

⒉浇筑混凝土时,在工长的统一指挥下,一般可由1~2个混凝土班组,每个班组4~5人进行施工。

⒊木工、混凝土工在分级施工中,其工序交接应待同一方向上的工作面结束后进行,应避免在同一方向上的工作面同时进行模板安装与浇筑混凝土。

⒋操作班组就位前,应针对本分项工程施工操作特点,进行安全交底,施

工中应加强安全巡检,着重检查配件牢固情况,特别应做好外架的封闭及防护工作。

⒌模板安装、拆除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禁止酒后上岗。

⒍模板支撑拆下后,应及时进行清理,并分类予以堆放整齐。

8 质量要求

⒈模板工程质量应遵照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及其他有关规范规定。

⒉支撑系统及附件要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面板应安装严密,保证不变形、不漏浆。

⒊面板要认真刷涂脱模剂,以保护面板增加周转次数。

⒋拆模控制时间应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等级为依据,并符合规范及相关规定。

⒌拆模应小心谨慎,爱护模板支撑件,并应对构件认真清理、修复、保养。

⒍质量标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