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与粮票’

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与粮票’
改革开放前的‘四大件与粮票’

中国的粮票种类数量有“世界之最”之称,全国2500多个市县,还有一些镇、乡都分别发放和使用了各种粮票,进行计划供应,还有一些大企业、厂矿、农场、学校、部队、公社等也印发了各种粮票,种类繁多。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票面题材广泛,印制精细,具有时间性、地域性的特点。经年累月的岁月侵蚀,更使这种具有不可复制性的票证文物日渐稀少,珍品迭出,长期为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所瞩目。

另外,有些发行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公粮票,是解放战争时期革命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持下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

1989年,粮票被取消了。

1993年,新旧时代交替的痕迹特别明显。

当年2月,全国两会召开,代表委员们就餐第一次不再需要缴纳粮票。5月10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宣布,从这一天起,取消粮票。

告别粮票,从1992年4月1日就开始了,当时国家同时提高粮食的定购价格和销售价格,基本上实现了购销同价,在此基础上,各地陆续开始放开粮价、取消粮票。1955年出现的粮票,终于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吃的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鸡鸭蛋票,各种糖类票,各种豆制品票及各种蔬菜票等等。穿的除了各种布票外,有化纤票、棉花票、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棉胎票等等。用的有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抹布票、煤油票,各种煤票、商品购买证、电器票、自行车票、手表票,还有临时票、机动票等,真是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总之,大多数商品都是凭票供应的。什么样的商品就用对应的粮票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那么在粮票这一大家族里有些什么品种呢?略举一些有:有直接称粮票的,有大米票、面粉票、粗粮票、细粮票、小米票、土豆票等等。

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渐发生变化。

50-70年代

" 三转一响"——缝纫机,自行车,手表,收音机

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四大件”,明显贴着计划经济的标签。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半导体(收音机),这“四大件”会让上了年岁的人如数家珍。是它们伴随着百姓走过了一段能让人开怀大笑,也能使人潸然泪下的历史,而他们一生中的某段人生经历已经和这“四大件”产生了难以割舍的联系,在其头脑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因为一块手表曾经就是她的嫁妆,而一辆崭新的“飞鸽”或“永久”也许使他当上了新郎。那时的“四大件”无疑是财富的象征,以至于成了人们争相炫耀的资本。那时,骑着一辆自行车在街上闲逛,其得意的劲头和现在开辆“大奔”去市场买菜的心情,估计是一样的。

80-90年代

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

“四大件”作为时尚的一种标志,自然无法逃脱历史的必然法则。进入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

进了中国社会的千家万户,标志着人民生活水平欣欣向荣的是凭票供应时代的终结。老“四大件”再也不会被人们趋之若鹜,取而代之的是新“四大件”的诞生。黑白电视、电冰箱、洗衣机、录音机——电子时代的到来极大地丰富和改善了每个家庭的家居生活,它使人们在8小时以外有了更为新鲜的娱乐方式,它使居民们的菜篮子四季长青。然而,新“四大件”走入家庭没多久,就由流行走向了没落。黑白电视虽好,但它的魅力哪里比得上彩色电视?何况这个世界本就五彩缤纷,人们希望看到它本真的面貌。录音机的效果也不差,可把它和“家庭影院”放在一起,明显就相形见绌了。还有家用电话、空调、电脑、微波炉……随着90年代的来临,人们在尽情享受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的同时,似乎也懒得总结什么“四大件”了。新生事物的层出不穷,各式各样生活用品目不暇接,使人很难从中选择出哪种商品与你息息相关,称得上真正意义的“大件”。即使你真的遴选出了几件,没过多久,它们也会被更先进、更完美的商品所替代。

新世纪

手机,电脑,汽车,房子

崭新的21世纪,是一个网络时代,它会给人们的居家生活注入更多的活力和乐趣。许多需要人们劳心费神的事情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实现——工作学习、走亲访友、外出购物……网络给了人们更多的时间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不知未来还会不会有“四大件”这个称谓存在?如果有,什么是网络时代的家用“四大件”呢?也许有一个小型的家庭健身房——因为人们的健康是网络无法包办的;也许应该有辆私家车,人们用它作为外出旅游度假的工具;也许……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互联网正在改变中国人的消费观念 作者:谭浩俊 据媒体报道,截至11日上午9点52分,天猫“双11”购物狂欢节交易额突破500亿,无线占比72.93%。据了解,去年天猫“双11”突破500亿的时间节点是21时12分。这也意味着,今年“双11”突破500亿的时间整整比去年缩短了一半。 网购从小众走向大众 虽然早就预料到今年的“双11”会比去年更疯狂,但是,当阶段性结果公布以后,还是感到十分惊讶、十分难以令人置信,广大居民购物的狂欢程度,还是远远超出了想象。甚至有人怀疑,这会不会是最后的疯狂。 疯狂之后,最令人担心的问题,无疑还是物流,亦即消费者能否准时拿到所购的商品。不过,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双11”的狂欢到平时网购业务的不断扩大,已经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中国人的消费习惯,改变着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尤其重要的是,新的消费习惯和观念,已经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大量的中老年人也在逐步加入到网购和互联网消费的行列;也不再是城市人的“专利”,大量的农村人也开始学会利用网络来选购自己喜欢的商品。 而网购之所以为各类人群所喜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网购商品的结构越来越合理、品种越来越齐全、服务越来越周到,高、中、低档商品,都可以通过网购买到,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也都可以通过网购满足需要,且价格要比实体店便宜很多。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带给消费者的便捷服务,也在从另一个层面改变着中国人的消费与观念。 居民消费习惯和观念在改变 美国等发达国家,居民的消费意识是非常强的、观念也是超前的。美国老太太贷款买房的故事,也一直为中国人所多乐道。正是因为消费意识强、消费观念超前,因此,消费对美国经济的拉动力也非常的强。严格地讲,消费已成为决定美国经济走向的最主要力量。美国经济能够率先复苏,也是居民消费起到了关键作用。正是居民消费的启动,拉动了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恢复与加快,带动了就业,就业的好转,又进一步拉动消费,形成消费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人们消费观念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 我国居民食物消费占消费性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饮料已从昔日的生活奢侈品转为日常的生活必需品。 我国饮料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饮料市场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饮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在原有的饮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又有新的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对于我国的饮料企业来说,无论是产品还是营销,高品质仅是企业参与竞争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而了解市场,掌握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及口感偏好是企业研发新产品、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因素。作为消费者,人们所考虑的因素除去饮料最基本的解渴功能,情感和审美的个性化需要开始成为主导。 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天然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的考虑因素主要是味道、健康效果、品牌,而且在购买饮料时成分构成及价格也是主要因素。对于一个饮料产品来说,好喝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与此同时,在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的今天,饮料的健康效果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不仅要喝出美味,也要喝出健康。 对于购买饮品的信息收集途径,大多数人还是通过电视这一传统的广告渠道获取信息,其次店面的宣传单及各类促销活动也是收集信息的主要渠道。自90年代电视普及以来,收听广播的人数有所下降,所以从收音机广播中获取信息的比例下降严重。 下面,将各类饮料消费调查各信息分列如下: 在目前的饮料市场上,矿泉水/纯净水在人们日常所饮用的饮料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其次是果汁类饮料和茶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和蔬菜类饮料较少。在碳酸饮料、牛奶类/酸奶类饮料不能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生活需要的今天,我们发现果汁类饮料越来越受人们喜爱,果汁饮料汇集了新鲜水果的精华,融营养、保健为一体,深受消费者喜爱;茶饮料因其更解渴、口味更适宜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矿泉水/纯净水由于既能解渴,且健康卫生、价格便宜这一性价比的优势,成为大多数人的首选,大大高于其它品种。 矿泉水/纯净水饮料在40-49岁人群的选择比例略高于其他年龄段;果汁类

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转变研究论文

中国居民的消费观念转变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着眼于我国金融危机后的居民消费状况,从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观念入手,介绍了当前居民的消费观念,并结合目前的环境对其成因作出了分析,提出了通过转变消费观念以刺激居民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的途径。 【关键词】消费观念扩大内需金融危机 2009年,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实现了保证经济增长的目标,但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单纯依靠投资难以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消费的滞后,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居民当前的消费状况与其消费观念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的消费观念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经济基础薄弱,物质上长时间处于相对短缺的状态,居民消费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社会传统的重积累、倡节约的消费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开始逐渐抛弃了自然经济模式下自给自足的消费观念,代之以量入为出、注重消费效益,强调消费带来的精神满足等新型消费观念。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住房、通信及电子产品、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文化教育、汽车等逐渐成为市场消费热点,信贷消费、理性消费、个性消费等消费形式也开始在人们的消费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形成了当前中国居民西方消费主义与东方重积累思想并重的有中国特色的消费观念。 二、现阶段消费观念的成因 1.中国传统文化及伦理价值对国内居民消费观念具有深远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商品经济不发达,小农经济是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不稳定的生存状态使我们的先人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进而形成了以节俭为核心的消费观念。在现实生活中,这一习惯转化为人们日常的消费倾向,如重勤俭、轻生活;重储蓄,轻消费,满足于简单的物质供给,轻视甚或羞于精神消费等。此外,中国传统的伦理价值也与西方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中国的父母认为自己对子女将来的幸福具有无可推卸的责任,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努力保证子女过上最好的生活,“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是大多中国父母的消费心态。因此,国内居民在子女的生活、教育甚至婚嫁等方面的消费上往往不惜血本。这种对伦理亲情的崇尚,也使国人十分注重为子孙积累财富。 2.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是形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主因。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居民的收入得到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消费结构也得到了明显改善。随着改革的逐渐深入,职业的“铁饭碗”被打破、公费医疗制度消失、住房商品化提速等现实问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特别社会保障制度的滞后及房价的居高不下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到未来的不确定。虽然信贷消费的理念已被很多人接受,但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趋于理性,更认同量力而行、有计划甚至略有盈余的消费方式。 3.受教育程度、收入高低、地域差异等个人因素也在消费观念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居民个人消费观念的因素包括收入、年龄、性别、地域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受教育程度对个人消费观念的影响最大。一般来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接受新鲜事务的速度越快,在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理念与心理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理念与心理的演变 摘要:社会消费理念和消费心理的演变既是人民自身心理历程的反映,更是社会变迁的折射。从1978开始,从农村开始的改革迅速席卷到全国各行各业中去了。依据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状况的变化,我国人民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也随之发生着重大变化。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消费理念和心理为依据,将改革开放的三十余年划分为较为清晰的三个时代,这三十余年经历了从1978年到80年代末的节俭型消费观变迁到90年代的消费主义出现,再到如今的消费主义和理性消费并存的局面,并分析了造成这种消费观念的经济、社会、文化原因,同时提出了树立健康消费观念的建议。 关键词:改革开放;消费理念;消费心理;演变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since its Reform and Opening-up Abstract: The evolution of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mirrored both people’s mental processes and social change. Reform which first took place in farming occurred in all walks of life since 1978. As economic condition and state of development got change, people’s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were likely to change. This paper divided the thirty year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into three ages with the time clue and the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basis. From 1978 to 1990s, people held frugal consumption concept and transformed to consumerism in 1990s. From 2000s on, rational consumption concept appeared and coexist with consumerism. This paper also analyzed reason caused the evolution from aspect of the economic, society and culture, and proposed some suggestions of erecting healthy consumption concept Keyword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onsumption concept; consumer psychology; evolution

从“房奴”现象看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摘要:文章着眼于“房奴”现象,通过对“房奴”的定义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看“房奴”现象对中国当前消费观念的影响,最后提出解决“房奴”现象带来的相关问题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房奴;房屋贷款;消费观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住有所居是民生之保障,是社会安定之基础。近年来,一部名叫《蜗居》的电视剧在全国各地陆续热播,并且在各地播出均获得收视冠军。片中展现的“房奴”问题引起了全国的热议,《蜗居》表达了现实社会中无数年轻人“买房难,住房难”的心声,抒发了他们的心理诉求。 一、“房奴”的定义 “房奴”一词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房奴”是指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为了解决居住问题,不得不采取借款和贷款的方式获取购房款,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需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的一种社会现象。高比例的还贷使家庭基本生活支出、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的支出显著减少,使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 国际通行看法认为,如果月还贷额超过个人月收入的1/3,将出现较大还贷风险,并影响生活质量,而据焦点房地产网的一项最新调查,我国32.18%的人月还贷额占到了收入的50%,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奴”。他们在享受自有住房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上的压力。 二、“房奴”产生原因 (一)传统观念及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住有所居是民生之保障,是社会安定的基础。马斯洛需求理论认为,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理需求,即对衣食住行的需求。其中的住就是指对住房的需求,住房是人生存的基本需求,也是人们归属感的重要保证。传统观念认为,房屋作为“家”的载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另外,房屋作为实体财产也是自身实力的一种象征。在物质至上的婚恋观大行其道的今天,大部分人都倾向于用物质来衡量价值,所以女人在选择另一半的时候,是否有房就成为评价男性实力和能力的重要指数。 (二)租房政策及法律的不完善 有专家指出,在欧美一些国家,年轻人一般大学毕业以后,大概十年以后才进入房地产市场买房子,购房人中35岁以上的人占大多数,而我国购房人中多数是25到35岁的年轻人。他们宁愿身负重压,贷款买房,也不选择租房,问题在于我国租房的相关法律不健全,导致租房很没有安全感。如果中国能出台相关对租房者利益保护的法律法规,“房奴”的压力会减轻不少。 (三)城市化进程加快及分配制度的变化 改革开放后,我国居民收入显著提高,消费水平也日益提升,但是随着改革深入,职业铁饭碗被打破,住房分配政策的改变又唤醒了人们的风险意识。市场机制转变的过程中,住房资源由国家分配向由市场分配,而房屋具有居住和投资双重价值,使得房屋价格不断上涨。由调查预测,到2025年中国将有大约10亿人居住在城市。中国进入超速的城市化进程。大量青年涌入城市,随之而来的是住房的紧张,从而产生蜗居、蚁族以及蛋形蜗居等新生的社会现象。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每年至少有600万的大学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在城市工作,面临着结婚,成家,购房的实际问题,他们希望在梦想的城市立足,却缺乏充足

消费观念的变化

消费观念的变化 消费观:人们对消费水平、消费方式等问题的总的态度和总的看法。 先从衣、食、住、行、娱等五方面看变化 衣:服饰观念: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三再穿……;手工自制,款式单一,色彩主要以黑灰蓝为主,只有结婚的时候才能穿红衣服,过年才能做新衣服。 70年代流行“的确凉”,80年代成立了一支时装模特队,海魂衫、篇幅衫开始盛行,请人做衣服,形成了一种职业,裁缝,缝纫机也成家庭四大件之一。90年代中期以后,服饰追求个性,讲究时髦,款式、色彩千奇百怪,一季多衣,不在要“新衣”,后来,讲究品牌、面料、款式,行业内出现了设计师,流行词:撞衫。 食:有的吃到吃的饱到吃得好到吃的健康、吃的环保。凭票时代,以粗粮为主,搭配青菜豆腐、萝卜、大白菜,偶尔包顿饺子吃点肉;改革开饭以后,以细粮为主,鸡鱼肉蛋不在稀罕,反季节瓜果蔬菜开始出现,肯德基、麦当劳开始有了店面,在后来吃都有问题了,选择的多了,问题多了,吃开始谨慎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出现了,健康、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了。什么有营养,什么能防衰老,咱就吃啥。流行词:无公害 住:四世同堂到独立购房。三十年前住破房,十来平米两张床。土墙、草房是正常现象,农村开始自建砖墙瓦顶房,城市住筒子楼,公共厕所,等着单位换房。现在是独立购房,以前娶媳妇儿有张床就能好,现在是丈母娘经济,没房咋能结婚!室内装饰也毫不马虎,讲究设计、风格;要求舒适、健康、环保。人人都要有个自己的窝。流行词:蚁族、裸婚。 行:人背马拉驴托的历史不再了,公路、铁路、水路全线贯通了。原来甩两条腿现在都可以飞天了,原来的四大件的之一的自行车都成孩子的玩具车了,原来坐车基本很难,现在出门都是taxi了。流行词:高铁、动车。 娱:集体单一性向个性独立发展。老辈的记忆,是广场放电影,在家听广播,收音机听相声、评书,城市人看黑边电视。后来,有了流行音乐,崔健横空出世,摇滚红极一时,刮起流行音乐的西北风,港台音乐人来了,卡拉ok流行了,录像厅出现了,到现在是ktv、酒吧、数字电视电影,卫星频道,网络普及了,听音乐不用买卡带或是CD了,看电影也不用排队去买票了,购物也不用去商超了,百货大楼都不见了,付钱也不可以不用现金了……流行词:高清、夜生活 在总结 第一阶段:1978—80年代中期,奉行的是节俭型消费观,一是,票证时代的限制;二是传统性消费观的延续。 第二阶段:80年代后期—90年代中期消费观出现了转变,改革开放深化、市场经济发展,从众消费出现,消费层次、消费观出现了分化(贫富分化),再到消费的现代化趋向进入了消费误区,赤字消费。 1、从众消费的出现。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吸取趋于减弱,其表现是人们开始接触到“消费者”、“自我”这些新概念,但对这些新概念的理解却是十分稚嫩的。他们面对快速的社会变化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方面感到新鲜刺激,深深被时代的步伐所吸引,另一方面却有种种的不适应和不确定,个性对他们还是比较拘谨的陌生词,但又想追逐时尚潮流,所以“从众消费观”应运而生,这种现象在80年代后期尤为突出,其中1988年的“抢购风”就是最好的体现。 2、消费层次与消费观的分化。消费是经济水平的切实体现,消费观念的变化由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本人的经济收入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年和个人收入比较高的,多向往和追求“四讲”(“吃讲营养,穿讲式样,玩讲多样,用讲高档”)的生活方式,经济还不发达地区或个人无收入和收入低的青年,多对“四讲”的生活方式表示担忧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

前言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变化,饮料已从昔日的生活奢侈品转为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同时随着消费者追求健康、天然的意识的不断提高,国内饮料市场对品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享有“饮料新贵”之称的茶饮料开始成为饮料市场上最亮丽的风景。 然而,在人们品尝清爽可口的茶饮料背后,茶饮料市场却是波涛汹涌,鏖战正急。昨天的茶饮料老大“旭日升”在遭遇“康师傅”与“统一”的突围后,由于缺乏创新与有效的营销战略,已经逐渐被二者越抛越远。而当康、统的交战不断升温的同时,其他饮料商家也已经“磨刀上阵”了。2001年夏天,哈哈集团的非常系列茶饮料的入市,引爆了酝酿已久的茶饮料市场大战。尽管茶饮料市场群雄并起,并已形成了几大品牌共同掌握市场的局面,但仍有许多企业在全力跟进,抢夺市场份额。汇源、春都、椰树等也均已开始涉足茶饮业。就连国内“啤酒业的龙头”青岛啤酒也开始与日本朝日公司合作生产乌龙茶,三得利、麒麟这些日本大厂商也来抢占中国市场的“茶水之战”。 面对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可口可乐公司应该如何以挑战者的身份进入这个茶饮料市场?以下是我们的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有所帮助。 第一篇市场分析 一、整体市场状况: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潜力: AC尼尔森的一项调查(见图一)表明,最近几年,中国茶饮料市场发展速度超过300%,是所有饮料类别中增长最快的。2002年,茶饮料全国市场渗透率达32.6%,仅次于碳酸饮料和包装水饮料。 从人均消费量来,2000年中国人均消费茶饮料仅0.3公斤,如果与日本人均年饮用量的20到30公斤计算,我国茶饮料还有50倍以上的成长空间,即使从我国目前人均10公斤的饮料消费量来看,我国茶饮料的市场容量至少为1300万吨,而目前我国茶饮料的实际产量仅为185万吨,尚有1115万吨的市场成长空间,而且目前的销售还仅仅集中在重点城市,因此,在未来至少3年内仍会处于成长的快车道,而要达到其成熟期可能还需要5年以上。所以对于欲进入茶饮料行业的企业而言,现在是最好的进入时期。 (二)进入成本: 据有关资料显示,茶饮料市场的进入壁垒并不高,一套灌装设备需投资40~50万元,PET聚酯瓶吹瓶生产线需投资30万元,一瓶饮料的原料成本仅为0.3元左右,如果把所有费用都折合进去,一瓶饮料的成本约在1.2元左右,虽然目前茶饮料价格下调了6%~8%,但零售价仍可以卖到2.4-3元。因此对于商家来说,茶饮料利润相当可观。 二、细分市场: 市场规模越来越大,但市场划分却越来越细,这是当前茶饮料市场发展的一个特征 下面,我们将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SINOMONITOR)与英国市场研究局(BMRB)、美国天盟公司(Telmar)等联合完成的自主研究项目“中国市场与媒体研(CMMS2001)”所提供的数据,在分析我国目前茶饮料市场的基本状况以及其消费形态的基础上,探讨如何依据真实的市场需求来制定更有效的茶饮料开发、经营战略。

消费观念调查报告

城市在职居民消费观念调查与分析 班级:08新闻学号:08080232 姓名:薛亚丽 近年来,中国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从重节俭的消费观念转变为重发展的消费观念;由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到即时消费观念又到超前消费观念的转变;生态消费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很多,生产力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冲击等等,除此之外,工业社会的发展造成环境危机和能源匮乏促成生态、环保消费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现今城市在职居民的消费观念进行统计,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试图总结出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变化的原因。 一、引言 城市指国家规定的所有城市,包括北京,南京,上海,苏州,常州,无锡……居民指在城市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中国人,在职居民指目前仍在工作岗位上就职的人们。所以本文所讨论的城市在职居民就是指上文所指范围内的一群人。 何谓消费观念?“消费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和过程,直接支配和调节这一行为的观念、意识,就成为消费观念或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可分为低级的消费心理和高级的消费观两个方面。前者是由消费者自我感觉体系形成的消费意念、欲望、情绪和动机等,具有自发性和易变性;后者则是个给予一定的人生观、幸福观和价值观而形成的对消费生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具有自觉性和相对稳固性,是消费观念的主导因素”①。 消费观念的变化与什么有关呢?原因何在?本文将对城市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进行分析,并借助于一些理论进行解释与说明。 二、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研究与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调查问卷在下面的附录中可以看到。 (下表是有关调查的信息)

本文通过对问卷的统计以及文献的研究来总结出现今城市居民消费观念变化的原因。 文献资料: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消费观念所经历的变化 1、注重节俭的消费观念转换为重发展的消费观念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一直提倡节俭,贬斥奢侈。然而现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不再满足以往的消费观念而是转节俭为重发展。以是否有利于自身及家人的身心发展为标准进行消费,不在乎价钱的高低,只要有利于家人或自身的发展就可以。因此,食物由原来的吃饱肚子为主的素菜转为以荤素合理搭配以利于身体健康发展;穿讲究穿得潇洒、漂亮、有品位;住房讲究宽敞明亮;交通工具讲究方便、舒服、快捷。除了注重身体发展之外,人们也日益注重精神发磺的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书店、图书馆总是比较热闹,每个节假日旅游景点都是人山人海,这些都是人们追求精神发展的证明。娱乐、文化,教育、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占一个家庭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人们从重节俭的物质消费到重发展的物质、精神的双重消费。 2、由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到即时消费观念又到超前消费观念的转变 传统消费观念是“富日子要当穷日子过”,攒钱消费,“量入为出”,在自己的经济收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消费。然而每月的收入非常有限,所以就“节衣缩食”,尽力压缩自己的需求,哪怕是非常正当的需求。这样的消费观念往往把人们的生存标准降到最低限度。改革开放之后,这种传统的消费观念很快就受到“能挣能花”,“月月光”等即时消费观念的洗礼,紧接着又受到“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超前消费观念的挑战,而后者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新的消费观念。特别明显的就是住房贷款,现在城镇居民十之八九是贷款买房,分期付款,除此之外,家居装修贷款,教育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多种贷款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多种信用卡流行,便是超前消费观念最好的证明,信用卡是银行发行的可以提前透支的凭证,越来越健全而发达的信贷系统更进一步促使人们“超前消费”观念的实现。 3、生态消费观念从无到有,且越来越深入人心 随着环保知识的普及和传播,人们认识逐渐提高,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保和保健。绿色食品以其无污染、安全、优质、保健等优势越来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从而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绿色消费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越来越成为时尚。在我国市场上,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野菜、水果等各种产品尽管其价格比同类的食品贵很多,但还是受广大消费者的偏爱。除了绿色食品之外,绿色消费的对象还有服装、家俱、生活用品等,服装更注重纯棉,家俱和地板等室内装修也日益生态化,拼花木板、天然大理石、花岗岩等成为铺地佳品,生态家俱已成为当代最新家俱设计的流行主题。生态消费观是传统消费观中所没

工作心得:中国消费观的新变化及对购车的影响

中国消费观的新变化及对购车的影响 消费(Consumption)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的存在,消费行为就一直存在。消费行为源于人类的需求,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社会最初的消费是以物易物的交换,而现代人的消费不仅限于满足生存需求,人们更加注重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因此现代人的消费是一种集经济、心理、文化和社会现象为一身的综合行为。 消费行为是外显于外、可观察到的行为,而消费观是内隐于心,指导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内在价值追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元素开始出现,消费观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日益凸显,因此,随着学界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深入,消费观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对于消费观的研究,成为一个日益活跃的研究领域,并一直持续至今。 消费观的概念及其与价值观的关系 在研究消费观之前,首先要界定一下价值观(Value)的概念。美国心理学家、人类学家克拉克洪认为,价值观是外显的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的看法,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影响人们对行为

方式、手段和结果的选择。而我国心理学学者黄希庭认为,价值观是人们区分好坏、美丑、损益、正确与错误,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观念系统,通常是充满感情的,为人的正当行为提供理由。从上述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价值观虽然是内隐于心的,但是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甚至可以说决定了人们会采取什么样的行为。 而消费观是价值观在消费领域的体现,是价值观的组成因素。我国心理学学者罗子明认为,消费观是人们使用价值判断来衡量消费及有关事物的尺子,它反应消费者心理行为最深刻的特征。而我国心理学学者曹梅静认为,消费观是指导一个人的消费行为的内在评价标准,影响消费者对消费行为做出价值判断,决定消费者的消费态度、选择和方式。和价值观类似,消费观也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它会通过人们的消费行为体现出来,会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关于价值观与消费观二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图一)来表示。也即价值观决定消费观,包含消费观,消费观是价值观的一部分,由价值观决定,是价值观在消费领域的体现。 图一:价值观与消费观的关系

85后消费心理特点与营销方式变化

85后消费心理特点与营销方式变化目前在营销实践中简单地划分与 分析80后消费特点有点过于笼统,由于社会与经济环境的迅速变化,85后这一概念正在兴起(2001)并越来越引起营销界的关注。这一 群体在独立性、自主性、自我张扬等表现方面比80后前期有了较大 的变化,同时一部分85后由于已经工作几年在经济上比起90后又有较为充实的基础。他们中一批人正在进入各行业的中层管理或开始显现出一定的成就倾向,正成为时代的领跑者之一。 从营销与心理学角度来看,目前对85后最受广泛认同的描述是“流 行与时尚的领跑者,自主与创造的拥护者,娱乐与表现自我的狂热者”。最广泛认同不等于最精确描述。自85后的概念提出后,经过近10年变迁,目前正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造成85后消费观念变化的最根本 因素是他们成长环境迅速变化。 消费者行为学认为个体的成长环境变化对消费行为影响明显,进而 导致消费者自我、、生活方式、品牌心理、消费习惯等发生变化。在2000年前后,当品牌1.0到2.0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时,85后所处营销环境显得浮躁单调,那时品牌个性与消费者自我等无从谈起,此时的品牌竞争更多集中于价格侧面。然而正是喧嚣的大环境点燃85后群 体的激情,2005年后对于20左右的年轻人需要的是释放激情的渠道,因此离经叛道的M-zone广受推崇,周杰伦的“我的地盘,我做主”成为85后的宣言。然而仅过一年,到了2006年品牌营销更注重风光一时的湖南卫视的超女选秀也个性塑造以及与消费者细致沟通,

悄无声息,而“奥运向前冲”之类以活力、健康、参与为特色的节目却备受好评,此时周杰伦的“青花瓷”已成为85后的最爱。在这10年间,成长环境的变化是85后特点产生的“新”的根本因素,个性化、自我意识形成、生活方式变化成了与85后沟通的根本。这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着85后的成长与观念。 85后自我以及个性化促成对品牌个性的认同。如同几年前提出85后概念可能并不会引起营销界的重视一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85后消费正逐步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特别是85后的品牌消费心理表现为:对健康理念的追求,如宣称懂节俭、重环保、有追求的“NONO族”的出现。如今这群85后秉承这样宗旨:简约而理性的都市新风尚,注意环保,让生活呈现出简单的轻松的、原汁原味的快乐;期望理念与功能并重,在“科技以人为本”的品牌管理核心理念指导下的Nokia在品牌推广、产品功能设计等方面都蕴含了对青少年和年轻从业者的人文关怀与理性支持,反观Moto抓住V3,换了一个又一个颜色与外壳,可惜失去内涵支撑的华丽外表始终未能俘获85后的芳心。 85后自我意识的逐渐成熟也就据此引发品牌消费观念的变化,如果说个性化中的80后显得是被动的接受规范,那么85后对自己看法的改变而产生的效果更主动、更深远。社会角色、经济能力的剧变让85后对自己重新定位,此时他们对品牌观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于没有明显个性品牌反应的钝化,不因时而变的炫酷的品牌很可能后对品牌迁移80过去一系列的市场调查表明后嘲弄的对象,85成为

浅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浅析当前居民消费观念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国民经济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从而使居民的消费结构、消费观念、偏好,以及消费方式与手段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追其理论根源,利益结构的变化导致了新兴消费观念的兴起。介绍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居民消费观念的基本现状,并就其理论根源作了简要分析。 标签:改革开放;消费观念;利益结构 随着改革开放更加深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基本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伟大跨越,逐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消费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消费需求不断增长,消费观念不断更新,消费结构不断优化,消费行为不断时尚,消费方式不断超前,消费领域不断扩展的新局面。 一、当前消费观的基本现状 消费观就是人们对消费的基本观点和态度。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受环境和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消费观念的改变。 (一)消费观念理性化 理性的消费观是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基础之上的、利于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的消费观念。人的需求是无限的,但资源却是有限的。而我们中国对资源的需求量更是远大于其他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们的消费已由维持生存阶段转变到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有限的资源和日益恶化的环境要求我们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之上,必以理性消费为前提。随着“一个地球”的环境意识的觉醒,人们的消费观已经越来越富有理性。尤其在近些年买方市场形成后,可选择的替代商品实在太多,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内行”,是否真的需要、商品质量和服务的好坏、价格的真实度,成为消费者选购商品的首要条件,理性消费占主导。 (二)消费结构合理化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最直接最外在的变化,莫过于人们穿衣打扮的变化。从文革十年的呆板单调的黑绿蓝,到如今的五颜六色的新潮时装,人们衣着消费进一步趋向个性化、成衣化、时装化、高档化;同时,衣着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人们的饮食结构由过去的满足温饱发展到今天的更加注重营养和搭配,住房由过去的栖身到现在的追求舒适、清爽,消费品由过去的实用到今天追求现代、高档,这些都反映出消费结构的变化。

我国消费观转变原因

关于我国消费观念发生转变的内在原因的思考近年来,消费主义文化迅速的渗透到了我国主流文化意识中来,尤其是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更为明显。在这场消费主义思潮的强烈冲击下,“月光族”、“赤光族”这类以消费享乐作为人生目的的消费群体正在逐步扩大。从提倡勤俭持家到提倡“高品质生活”,这种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大环境,以及我国进行经济体系改革建设的社会小环境所共同产生的必然结果。 在消费主义的扩散和渗透过程中,媒体起到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发达国家将媒体作为消费主义的载体,以高者的姿态单向的向发展中国家传输“主流文化”。在这种强势的文化同化作用下,“自由”、“平等”、“个性”、“自我”等这些个人理念和人生目标也悄然转化为通过物质满足达到自我价值体现的“享乐主义”,成为消费主义在大众传播下所带上的美丽光环。大众传媒通过对购物消费、潮流时尚、明星名人等的追踪报导,把“炫耀式消费”以“品质生活”的形象呈现出来,从而有意的引导大众将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向消费主义进行靠拢。商家利用广告也在不断开发、诱导着大众的物质消费欲望。为了更有效的激发起消费时所产生的自我想象和生理、精神的愉悦,商家们则是利用广告将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淡化掉,转而将商品价值与自我价值、个人情感等联系起来。如奔驰的广告语“领导时代,驾驭未来”,耐克的广告语“just do it”,以及将“自然给你更多”改为“只为品质生活”的蒙牛的广告语等都是淡化了商品的使用价值,而着重强调为迎合消费者所制造出的象征意义,这个象征意义也可称之为企业文化。 除了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外,我国政府在国民消费观念的转变上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信很多人都应该看过这样一幅漫画:漫画中呈现的是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美国老太太是住着豪宅还贷款,中国老太太是住着瓦房攒房钱。言下之意是在倡导中国人应该改掉老旧的消费观念,向国外超前的消费观念看齐。这幅漫画在当年可谓家喻户晓,不仅刊登在我国各大新闻报纸上,并且还成为了当年的高考作文题。然而细想这幅漫画,我们就会发现这幅漫画有意的省略了美国老太太在还贷期间所面临的潜在风险,以及中美在社会保障上存在的巨大差距。其实,这就是政府利用大众传媒来引导大众消费观念的典型例子。并且事实证明,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