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docx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docx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docx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精华知识

古代一天分为 12 个时辰 , 以地支纪位 : 即十二生肖中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 .

子时 23~1 点,丑时 1~3 点,寅时 3~ 5 点,卯时 5~7 点,辰时 7~9 点,巳时9~11 点,午时 11~13 点,未时 13~15 点,申时 15~ 17 点,酉时 17~ 19 点,戌时 19~21 点,亥时 21~ 23 点。

一、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发生或曾经发生,如:尝,其意思相当于“曾经”。

①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魏学洢《核舟记》)②孔子曰:“苛

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柳宗元《捕蛇者说》)③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范仲淹《岳阳楼记》)④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司马迁《陈涉世家》)

二、表示动作、状态在继续进行或持续存在,如:

1、会,意思是“恰逢”、“正赶上”。①会天大雨,道不

通,度已失期。(司马迁《陈涉世家》)②会宾客大宴。

(林嗣环《口技》)

2、方,意思相当于“正”、“刚”。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蒲松龄《狼》)3、正,“正好”、“恰

好”的意思。①正沉吟间,夏侯敦入帐,禀请夜间口号。(罗贯中

《杨修之死》)②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 / 述而》)三、表示

在特定的某个时间发生,如:是时。

①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林嗣环《口技》)

“当是时”,即“正在这个时候”的意思。

四、表示事件或动作行为突然发生,异常迅速,出人意料,如:忽,忽然,暴,急。

①忽一人大呼:“火起。”(林嗣环《口技》)

②忽一彪军撞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罗贯中《杨修之死》)

③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林嗣环《口技》)

④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蒲松龄《狼》)

⑤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干宝《宋定伯捉鬼》)

⑥急令医士调治。(罗贯中《杨修之死》)

例①~④“忽”“忽然”“暴”都有“突然”的意思。例⑤⑥“急”是“急忙”

的意思,除表示动作的急促之外,它还着重表示仓促、忙乱的意思。五、表示

同时发生,如:一时。

①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林嗣环《口技》)“一时”译为

“同一时候”,表示行为、状态存在的时间短暂。

六、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如:顷之,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

,相当于“一会儿”“ 了一会儿”的意思。① 之,客与予

局。(大昕《弈》)②俄而百千人大呼。(林嗣《口技》)③

未几,夫齁声起。(林嗣《口技》)④少,一狼径去。(蒲松

《狼》)⑤狼亦黠矣,而刻两。(蒲松《狼》)⑥少,但屏

障中尺一下。(林嗣《口技》)⑦扁蔡桓公,立有。(非

《扁蔡桓公》)

七、表示作、行或状在前不久生或完成不久,如:初,甫。①大儿初

醒声。(林嗣《口技》)②甫下数子,客已得先手。(大昕《弈》)

八、表示两件事相生,其相距的短,如:既而,,相当于“不

久”“旋即”的意思。

①既而儿醒,大啼。(林嗣《口技》)

②未果,病。(陶渊明《桃花源》)

九、表示某种情况或行作就要生或完成,如:将,意思是“快要”“就要”“将要”。

①不治将恐深。(非《扁蔡桓公》)

②季氏将伐臾。(《/ 季氏》)

十、表示了一些候才生。如:已而。①已而太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而客

从也。(欧阳修《醉翁亭》)十一、表示了很久,如:久之,“很久”的意思。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蒲松《狼》)② 涉少,与人佣耕,耕之上,恨久之。

(司迁《涉世家》

二是用干支年。干,即“天干” (天干依次: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地支依次: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是我国古代用

以的一套的序数系。干、支按序两两相配,至六十次一循,称一个“甲子” (或“花甲子”):甲子、乙丑、丙寅??辛酉、壬戌、癸亥。如:

③ 万丁酉二月十四日。(四册·《西湖游二》)

④己亥之二月也。(五册·《井游》)

⑤天启壬戌秋日。(四册·《核舟》)

三是用国君的年号年。我国古代帝王年号,从武帝刘“建元”年号开始,此后多以

年号年。如:

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二册·《桃花源》)

⑦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三册·《承天寺夜游》)

二、月

古代月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一是用地支月。按阴,寅正月,卯二月,其余(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依次推;二是在春夏秋冬各季前(分)依次加上孟、仲、季等字,成孟春、仲春、季春??孟冬、仲冬、季冬,古人用它作各季中相月份称;三是如

同代月,在月前加数字月。初中文言文中常的是第三种,如:

⑧胡天八月即雪。(四册·《白雪歌送武判官京》)

⑨五月人倍忙。(五册·《刈麦》)

⑩ 八年九月十二日。(六册·《墨池》)

三、日

古代日的主要方式亦有三种:

一是用干支日。如:

是月丁未。(旧教材·《登泰山》)

二是用特定的日、气名称日。如:

待到重阳日,来就菊花。(一册·《故人庄》)

三是在一月之内,古人常用“朔”(每月初一)、“月出( f ěi )”(每月初三)、“望”(每

月十五)、“既望”(每月十六日)、“晦”(每月的最后一天)等表示日期。如:

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三册·《潮》)

戊申晦,五鼓,与子坐日亭(旧教材·《登泰山》

四、

古代的主要方式也有三种:

一是古人根据天色、人事把一天分十二:夜半、、平旦、日出、食、隅中、日中、

日昃、晡、日入、黄昏、入定。二是用地支,每个辰恰好等于在的两个小,后世

(清代)又把每个辰分先“初”后“正”,使十

二辰成了二十四段,正好与代段相。三是夜。古没有表,特在城市或寺院的鼓楼置滴漏,并派人守漏、鼓(更):漏一

下为一更;漏两下为二更,余类推。一夜共五更。古今时段、时辰对照,如下表:(见文末)

如: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册·《两小儿辩日》)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二册·《石壕吏》)

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六册·《君子于役》)

杭州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四册·《西湖游记二则》)

夜半,客曰:“吾去矣!”(旧教材·《大铁椎传》)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同例紒紟矠)

除以上所述之外,初中文言文中还有表示时间长短的词,诸如“少时”、“未几”、“俄而”之类,此不赘述:只要我们在阅读时联系语境,弄清文意,也就

不难理解它们所表示的意思了。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地支纪时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古现代文学中关于时间的词语集锦

---------------------------------------------------------------------

-----------

作者:邱小波

(一)、古今民间惯用时间词语

一年有十二月 , 一月有五周 , 一周有六日 , 一日有十二时辰 , 一时辰有四刻 , 一刻有三盏茶 , 一盏茶有两柱香 , 一柱香有五分 , 一分有六弹指 , 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就是一秒钟。

古时指一柱香的时间也就是一刻钟左右即现在大约十五分钟。而现在的香有长有短 , 有粗有细 ; 有易燃的也有不怎么快燃. 不能作为计时参考。

喝一碗茶的时间,从端上来开始,然后慢慢品尝,一饮而尽,其实就是一碗

茶凉到可以入口的程度所用的时间。夏天要15 分钟,冬天 10 分钟都用不了。

“一袋烟”是说用:过去百姓自己用竹竿或树根制作的烟斗,吸烟时,应该从

腰间取出烟斗,然后用手在放置烟丝的布兜里取出烟丝,在前面放烟丝的小孔里

放一捻〔就是食指和大拇指捏的一点烟丝〕烟丝,然后点火,嘴在另一头吸,一

般能吸 3-4 口烟,然后就把燃成烟灰〔一般都不能把烟丝全部燃完〕的烟丝和烟

灰磕出来,整个过程大概需要 1 分钟左右。“一袋烟的工夫”指得就是很短的时间

内。

现时每昼夜为二十四小时,在古时则为十二个时辰。当年西方机械钟表传入

中国,人们将中西时点,分别称为“大时”和“小时”。随着钟表的普及,人们将

“大时”忘淡,而“小时”沿用至今。

古时的时(大时)不以一二三四来算,而用子丑寅卯作标,又分别用鼠牛虎

兔等动物作代,以为易记。具体划分如下:子(鼠)时是十一到一点,以十二点

为正点;丑(牛)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寅(虎)时是三点到五点,

以四点为正点;卯(兔)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正点;辰(龙)时是七点到

九点,以八点为正点;巳(蛇)时是九点到十一点,以十点为正点;午(马)时

是十一点到一点,以十二点为正点;未(羊)时是一点到三点,以两点为正点;

申(猴)时是三点到五点,以四点为正点;酉(鸡)时是五点到七点,以六点为

正点;戌(狗)时是七点到九点,以八点为正点;亥(猪)时是九点到十一点,

以十点为正点。

古人说时间,白天与黑夜各不相同,白天说“钟”,黑夜说“更”或“鼓”。

又有“晨钟暮鼓”之说,古时城镇多设钟鼓楼,晨起(辰时,今之七点)撞钟报时,

所以白天说“几点钟”;暮起(酉时,今之十九点)鼓报时,故夜晚又说是几鼓天。

夜晚说时间又有用“更”的,这是由于巡夜人,边巡行边打击梆子,以点数报时。全

夜分五个更,第三更是子时,所以又有“三更半夜”之说。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旧小说有“午时三刻开斩”之说,意即,在午时三刻钟(差五分钟到正午)时开

刀问斩,此时阳气最盛,阴气实时消散,此罪大恶极之犯,应该“连鬼都不得做” ,以示严惩。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

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据语言学家分析,粤语中所保留的“古

汉语”特别多,究其原因,盖因古中原汉人流落岭南,与中原人久离,其语言没

有与留在中原的人“与时俱进”。“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

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

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 ,二是“漏” 。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日晷不用说了,大家应该在北京故宫里和观象台上

见过。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

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

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 100 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 96,108,120 刻,到清代正式定为 96 刻;就这样,一个时辰等于八刻。一刻又分成三分,一

昼夜共有二十四分,与二十四个节气相对。注意,这分不是现时的分钟,而是“字”,在两刻之间,用两个奇怪符号来刻,所以叫做“字”。字以下又用细如

麦芒的线条来划分,叫做“秒”;秒字由“禾”与“少”合成,禾指麦禾,少指细

小的芒。秒以下无法划,只能说“细如蜘蛛丝”来说明,叫做“忽”;如“忽然”

一词,忽指极短时间,然指变,合用意即,在极短时间内有了转变。

(二)古典文学中有关时间的词

岁:年。《捕蛇者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期年:满一年。《邹忌讽齐王纳谏》:“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积年:好几年。《张衡传》:“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曩:从前。《捕蛇者说》:“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向:先前。《捕蛇者说》:“向吾不为斯役.”

久之:很久。《狼》:“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良久:很久。《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

异日:将来。《黄生借书说》:“日姑俟异日观云尔。”

旦旦:天天。《捕蛇者说》:“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旦日:第二天。《陈涉世家》:“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日:一天天。《捕蛇者说》:“而乡邻之生日蹙。”

翼曰:明天。《促织》:“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翌日:次日。《 ( 指南录 ) 后序》:“翌日,以资政殿学士行。”

旦:早晨。《术兰诗》:“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质明:天刚亮。《 ( 指南录 ) 后序》:“质明避哨竹林中。”

亭午:正午。《古风》:“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

宵:晚上。《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暝:天黑了。《梦游天姥吟留别》:“迷花倚石忽已暝。”

即日:当天。《鸿门宴》:“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中夜:半夜。《祖逖传》:“中夜闻鸡鸣。”

失时:过时。《论积贮疏》:“失时不雨,民且狼藉。”

无何:没有多久。《促织》:“无何,宰以卓异闻。”’

尔来:从那时以来。《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干岁。”

尝:曾经’。《劝学》:“吾尝终日而思矣。”

素:一向,平素。《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

既:已经。《曹刿论战》:“既克,公问其故。”

既望:阴历十六。《观潮》:“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适:刚才。《孔雀东南飞》:“适得府君书。”

几:将近。《论积贮疏》:“汉之为汉,几四十年矣。”

初:刚开始。《赤壁之战》:“初一交战。”

未几:没多久。《口技》:“未几,夫驹声起。”

寻:不久。《桃花源记》:“未果,寻病终。”

已而:不久。《醉翁亭记》:“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遽:立刻、马上。《察今》:“遽契其舟。”

瞬息:一眨眼。《活板》:“瞬息可就。”

顷刻:一会儿。《狼》:“顷刻两毙。”

少顷:一会儿。《口技》:‘‘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食顷:一顿饭工夫。《促织》:“食顷,帘动..片纸抛落。”

卒:同猝”,突然。《赤壁之战》:“五万兵难卒合。”

倏尔:忽然。《灌园叟晚逢仙女》:“如何半日上倏尔又变了?”

秋:时候。《出师表》:“此诚危急哿亡之秋也。”

朔:阴历每月初一。《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望:阴历每月十五日。《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登泰山记》: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今者: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今者,有人语此,力足以举千钧。”

夜阑:夜深。《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夜阑卧听风吹雨。”

薄暮:傍晚。《岳阳楼记》:“薄暮冥冥。”

(三)常用的时间表示词

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殷代称年为“祀”)、霜(贾岛《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放忆咸阳。”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为稔,故也谓“年”为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

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则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 10 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

侵晨:指天正亮。

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

旦旦:连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夜阑:指深夜时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

光阴、岁月:皆指时间。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

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

“朔”日:称农历初一。

“望”: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

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

日:称每一天。

旦:称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

(四)一天内的时间表示词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

古名称时辰现在记时

夜半子时相当于 23—1 时

鸡鸣丑时1—— 3时

平旦寅时3—— 5时

日出卯时5—— 7时

食时辰时7—— 9时

隅中巳时9——11时

日中午时11—13时日 die未时13—15时

晡时申时15— 17时日入酉时17— 19时黄昏戍时19— 21时人定亥时21— 23时

表示时间快的四字成语

表示时间快的四字成语 导读:形容时间飞快的成语1、雷厉风行: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2、时光荏苒:时光荏苒指时间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地过去。 3、石火光阴: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4、一朝一夕: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5、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太阳和月亮象穿梭一样地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6、石火时间:那个时候迅速闪烁被覆盖。 7、弹指之间:弹指:按佛经说法,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比喻时间极短暂。 8、光阴如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9、恍若隔世:恍惚如同相隔了一辈子。喻事物变化发展很快、变化很大。 10、时不我与:我与:“与我”的倒装;与:等待。时间不会等待我们的。嗟叹时机错过,追悔不及。 11、斗转星移:星斗变动位置。指季节或时间的变化。 12、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

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13、风驰电掣:驰:奔跑;掣:闪过。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 14、日新月异:新:更新;异:不同。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15、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16、光阴似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7、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8、一日千里:原形容马跑得很快。后比喻进展极快。 19、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20、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21、转眼之间:转眼:一眨眼。一眨眼的时间。形容极短的时间。 22、昙花一现:昙花:即优昙钵花,开放时间很短。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 23、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24、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作文-形容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形容时间过得快的词语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回忆过去会感叹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过去好久。今天成语大全的xx收录整理了一些关于形容时间过得很快的成语,下面xx一一为大家介绍,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日月如梭:梭:织布时牵引纬线的工具。像太阳和月亮一样地穿梭来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或是时间很快,无法把握。一般用来比喻时间的快,对旧人故事都已远去的无奈和遗憾。 一日三秋:一天不见面,就像过了三个季度。形容思念人的心情非常迫切。 一日千里:指马跑得很快,一天能跑一千里,可形容人较有才华可在短时间有较大进步,迅速。 一朝一夕: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时光荏苒:时光:时间,光阴。荏苒:犹“渐冉”,指一点一点地流逝、不知不觉地过去。全意:指时间不知不觉渐渐过去。 白驹过隙: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亦作过隙白驹。 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昙花是一种

灌木状肉质植物,花朵非常美丽,但是开花时间却只有3至4小时,可谓十分之短。人们用昙花一现来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 风驰电掣:形容非常迅速,像风吹电闪一样。电,像闪电一样。 雷厉风行: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光阴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流逝。 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光阴似箭:时间像箭一样的飞快。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 电光石火: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在佛经上,“电光”常用作比喻世间事物生灭变幻,无常迅速,禅宗好用“电光石火”比喻机锋敏捷,忽然触发,有所悟入。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转瞬即逝:瞬:一眨眼,转眼。即:就。逝:消失。形容在很短的时间里消失。 岁月如流:时光如流水般迅速逝去,形容时光的消逝如流水之快。 乌飞兔走:形容光阴过得很快、迅速流逝。 尺壁寸阴:璧:古代的一种玉器。阴:日影,光阴;寸

古诗文中表年龄的词

古诗文中表年龄的词 古汉语中有许多表示人年龄的词,有的年龄段还不止一个。了解、掌握这些词,对我们理解古诗文中人物的长幼很有帮助。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3.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郑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12.而立:指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鲁迅《阿Q正传》:“谁知道他将到‘而立’之年,竟被小尼姑害得飘飘然了。” 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野人闲话>》:“年逾从心,犹多著述。” 19..耄mào 耋dié:指八九十岁。如“耄耋老人”。 20.期颐:指百岁。如《礼记·曲礼上》:“百岁曰期颐。”

时间表示 汉语时间词大全

时间表示汉语时间词大全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霜、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 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则指二十日。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 侵晨:指天正亮。 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 旦旦:连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与夕。

中夜:指半夜时分。 夜阑:指深夜时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 光阴、岁月:皆指时间。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 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 “朔”日:称农历初一。 “望”: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 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 日:称每一天。 旦:称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

一天内的时间表示词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古名称时辰现在记时 夜半子时相当于23——1时 鸡鸣丑时1 —— 3时 平旦寅时3 —— 5时 日出卯时5 —— 7时 食时辰时7 —— 9时 隅中巳时9 ——11时 日中午时11 — 13时 日die未时13 — 15时 晡时申时15 — 17时 日入酉时17 — 19时 黄昏戍时19 — 21时 人定亥时21 — 23时 明确了古人的记时法,我们对古文中涉及到的时间名称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鸡鸣”就是指晚上一时至三时。 季节月份的时间表示词

形容时间短的词精选

形容时间短的词精选第1段: 1.你给我一滴眼泪,我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2.少壮及时宜努力,老大无堪还可憎。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4.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5.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6.天波易谢,寸暑难留 7.不要因为结束而哭泣,微笑吧,为你的曾经拥有。 8.每一片花瓣,都带有我真挚的祝福,款款关怀,绵绵祝福,声声问候,拜托清风传送,愿鲜花与绿叶结伴,点缀你绚丽的人生,愿你永远快乐 9.生活的调料:酸、甜、苦、辣、咸,这地球人都知道。 10.月光下,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才发现原来时间可以承载着一切的记忆,像是一盘影碟,清晰地刻录下了童年那些或酸或甜的瞬间,一幕一幕,在大脑中缓缓的呈现,仿佛回到了少时。回忆着过去,品味着过去,勾起了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一些回味与思念。 11.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功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 12.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13.带著一根烟.浪迹天涯。 14.珍惜时间是爱护生命。大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有一项发明,他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时间去探索去研究,才取得如此大的成。大文豪鲁迅曾说过:“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罢了。” 15.繁华街头转角、我看到了那张再熟悉不过的脸。 16.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是时间。 17.怎么办,我的星星在哭。

18.现在得爱情有了金钱得奠基,才会是爱。没钱什么都不是。 19.时间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0.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 形容时间短的词精选第2段: 1.时间是人能消费的最有价值的东西。 2.时间是生命,时间是速度,时间是力量。 3.时间是人最大的成本,同样也是每个人的资本和财富。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一天都是二十四小时,一千四百四十分钟,从你来到这个世界的那天开始,它陪伴着你过每一天,无论你是贫、是富、是贵、是贱、时间从来没离开过你。时间是有限的,同样也是无限的,有限的是每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每天二十四小时,但他周而复始的在流逝,人生匆匆不过几十个春秋,直止老去的那天,时间还是那样,每一分每一秒的在走,像是无限的一样,但它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著名作家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浪费别人的时间无异于谋财害命。所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认真真,不要浪费自己的一分一秒,更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4.时间是我的财产,我的田亩是时间。 5.忘不了,尽职尽责的李老师。记得一个星期六,老师被摩托车碰了,没来上课,整整一上午,同学们都很担心,有的同学怕误课,有的同学在想老师伤的重不重。星期一,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眼帘-----是李老师。原来老师怕耽误我们课程,竟然忍着疼痛来上课。老师一瘸一拐的走上讲台的那一幕,至今仍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那一堂课,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李老师嗓子不好,要做手术,我原以为老师早做了手术,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听到了老师们的谈话,才知道老师并没有做手术,医生说做完手术要休息4个月,我们即将毕业,老师放心不下我们,便准备把我们这一界带出来再去做手术。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同学们。 6.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7.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 8.当爱情来临,当然也是快乐的。但是,这种快乐是要付出的,也要学习去接受失望,伤痛和离别。从此,人生不再纯粹。 9.幸福生活是什么:是春天看见第一抹绿色映入眼帘,感受温暖微风吹过发帘。 10.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在古希腊传说中,情侣都将戒指套在对方的中指上,因为他们相信,那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所以戒指的意思是用心承诺。但是人世间有多少爱能够生死白头,又有多少的情可以天长地久。所以你娶的未必是你最爱的,最爱你的也未必会嫁给你。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

中国古代人年龄的称谓以及形容女子的词语人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男孩7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读jī)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女子出嫁称标梅之年。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女性成语 年龄婚嫁: 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漂亮的女子。 破瓜之年:把瓜破成两个八字,即二八之年,指女子十六岁,或指八八六十四岁。 及笄年华:及到,笄,古代盘头发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15而笄,未订婚者20而笄,指女子到了却婚的年龄。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的信息,指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于年轻貌美的年龄。 待字闺中:指尚未出嫁的少女,闺中,指女子居住的卧室。(凡未出嫁的女子都可用此语,但已订婚的则不行) 女大不中留:中,适合,指女子到了成年务必及时出嫁,不

宜久留在家。 云英未嫁:云英,唐代钟陵知名歌女名。云英尚示出嫁,泛指成年女子未嫁。 夭桃脓李:夭脓,形容花木旺盛,比喻年少貌美,多用作祝颂婚嫁之辞,也形容艳丽繁盛的桃李,又比喻文辞艳丽而内容缺少风骨的文艺作品。 风韵犹存:女人风采姿色,不减当年。(凡40开外的女人,姿色不逊于年轻之时可用。) 徐娘半老:徐娘,指梁元帝妃徐氏,指有风韵的妇女已到或已过中年。 人老珠黄:比喻妇女老人被小看,像珍珠年代久了变黄就不值钱一样。 彩凤随鸦:随,随从,彩凤凰嫁给乌鸦,比喻漂亮聪慧的女子嫁给丑陋愚鲁的男子。 琵琶别抱:旧时指妇女改嫁。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 片刻、短暂、瞬间、须臾、霎那、刹那、光阴似剑、一转瞬间、眨眼间、一刹那、弹指一挥间、说时迟那时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间不容发、间不容瞬、人命危浅、桑荫不徙、桑荫未移、偷安旦夕、五日京兆、危在旦夕、朝种暮获、只争朝夕、人生如朝露。 (还有: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岁月如流、稍纵即逝、白驹过隙、一时半霎、昙花一现、一弹指顷、日不暇给、弹指之间、呼吸之间、喘息之间、电光火石、倏忽之间、说是迟那时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短暂:(时间)短。 瞬间:一眨眼之间。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之间,雨过天晴。 霎那:极短时间: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美丽的火花。也说霎时。 眨眼间:比喻极短的时刻;瞬间:小燕儿在空中飞过,一~就不见了。 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光阴似剑: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一转瞬间:一转眼间。 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转瞬即逝:转眼:~间,来这儿已有十几天了|国庆节~就要到了。 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间不容瞬: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桑荫未移: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五日京兆: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朝种暮获: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一刹那为一念, 二十念为一瞬, 二十瞬为一弹指, 二十弹指为一罗预, 二十罗预为一须臾, 一日一夜为三十须臾。

形容时间快的诗句,逝者如斯夫

篇一:形容时间过得快话语好句子大全 形容时间过得快话语好句子大全 一、词语 1、日月如梭 2、光阴似箭 3、转瞬即逝 4、风驰电掣 5、岁月如流 6、白驹过隙 7、昙花一现 8、日不暇给 9、时光飞逝 10、光阴如水 11、稍纵即逝12、一日三秋 13、尺璧寸阴 14、一日三秋 15、流光瞬息 16、呼吸之间 17、日往月来 18、只争朝夕 19、倏忽之间 20、俯仰之间 21、乌飞兔走 22、急景流年 23、斗转星移 23、时不我待 24、昙花一现 25、光阴荏苒 26、人生如梦 27、浮云朝露 28、一日千里29、不舍昼夜 30、日不移影二、句子 1、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 2、.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3、.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的悲哀。 4、.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 5、.时间是伟大的导师。 6、时间就是能力等等发展的地盘。 7、指缝很宽,时间太瘦,悄悄从指缝间溜走。 8、我们看到的,都只是过去,只是这个过去,离我们很近很近而已。 9、在所有的批评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

11、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去了的钟点 19、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20、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27、稍纵即逝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38、“未来”“现在”“过去”是时间的步伐:“未来”,犹豫地接近;“现在”,快如飞箭地消失;“过去”,永远地停止。在伟大的宇宙空间,人生仅是流星般的闪光;在无限的长河里,人生仅仅是微小的波浪。 40、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惋惜:时间易逝,于是长叹曰:“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趱少年”。

形容年纪大的成语

形容年纪大的成语 1、发短心长:发短:指年老;心长:智谋深。头发稀少,心计很多。形容年老而智谋高 2、老大无成: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3、宝刀不老: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4、宝刀未老:形容人到老年还依然威猛,不减当年 5、村夫野老:旧指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老人。 6、老弱残兵:比喻因年老体弱以及其他原因而工作能力较差的人。 7、老当益壮: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8、告老还家:告老:因年老而告退;还:回,返;家:故乡、故里。因年老而辞职回归故乡安度晚年。 9、告老还乡:年老辞职,回(成语大全)到家乡。 10、反老还童: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11、返老还童:反:扭转;还:回复原来的状态。扭转衰老,回复童年。形容老年人恢复了青春的健康或精神 12、遗老遗少:遗老:前朝旧臣;遗少:思想陈旧的年轻人。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 13、童心未泯:泯:泯灭。年岁虽大但仍有天真之心。形容成年人还有着孩子的天真。 14、晚节不终:晚节:指晚年的节操。指到了晚年却不能保持节操。————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15、晚节不保:晚节:指晚年的节操。已经到了晚年却未能保住自己的节操。也指事情快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 16、黄花晚节: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17、白首空归:白了头发,空手回来。比喻年纪已老,学无成就。 18、白首相知:白首:白头发,引申为时间长。意谓老年知己。 19、白首之心:老年时的壮志。 20、白首齐眉:犹白首相庄。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21、白首同归: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老马恋栈:恋:留恋。栈:马栈。老马不妒忌离开马栈。比喻老年人恋念旧情。也指年老还贪恋官位。 22、老骥伏枥: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23、老气横秋: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24、老而不死: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25、老蚌生珠: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2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表示时间的词语

表“年”的词语:除了岁、载、春、秋、春秋等词语表示外,祀(殷代称年为“祀”)、霜(贾岛《渡桑干》诗“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放忆咸阳。”中的“霜”即年。)、稔(谷一熟为稔,故也谓“年”为稔)也是年的表示词语。 岁暮:表示年终、一年完。 累年:表示一年年 期年:表示周年整。 期月:表示一整月。 兼旬:则指二十日(天)。 一旬:指10日整。 旬余:指十多天。 既望:指农历十六“既望”月团圆。 侵晨:指天正亮。 质明、拂晓、破晓:皆指刚刚天亮。 旦日:表示明天为旦日。 旦旦:连用表示天天。 旦暮:指早和晚。 夙夜:是指朝与夕。 中夜:指半夜时分。 夜阑:指深夜时分。 翌日:是指第二天或明天。 亭午:大约指中午十二点。 光阴、岁月:皆指时间。 少顷、俄顷、少间:皆指一会儿的短时间。 须臾、瞬间、刹那、随即、寻、俄、旋、遽:皆指极短的一小会儿时间。 “朔”日:称农历初一。 “望”:称农历十六为“望”月团圆。 晦:农历每月尾日为晦。 日:称每一天。 旦:称每一天的早晨。 暝、暮:皆称每一天的傍晚。 除此之外,象乌飞兔走、白驹过隙、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也都是表示时间的词,这里就不在一一列出。另外,在我国古代没有发明计时用的时钟之前,白日计时用的是“日晷”,以日影的移动算时间;夜晚计时用的是“更漏”。我国直到明代才有了时钟的出现。

古人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这十二个时辰又有特定的名称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记时法相对应。现试列表如下: 古名称时辰现在记时 夜半子时相当于23——1时 鸡鸣丑时 1 —— 3时 平旦寅时 3 —— 5时 日出卯时 5 —— 7时 食时辰时 7 —— 9时 隅中巳时 9 ——11时 日中午时 11 — 13时 日die 未时 13 — 15时 晡时申时 15 — 17时 日入酉时 17 — 19时 黄昏戍时 19 — 21时 人定亥时 21 — 23时 明确了古人的记时法,我们对古文中涉及到的时间名称就容易理解了。比如“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的“鸡鸣”就是指晚上一时至三时。 三、季节月份的时间表示词 在我国,季节与月份常用的别名也很多。现列举如下: 1. 月份的代称(异名) 一月:正月、孟春、寅月、首春、元阳、初月、开岁、初春、 二月:仲春、卯月、仲月、杏月、丽月、花朝 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蚕月、 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序、槐月、麦月、麦秋、 五月:仲夏、午月、蒲月、榴月、中夏 六月:季夏、未月、暑月、荷月、暮夏、 七月:孟秋、申月、巧月、首秋、初秋、兰月、瓜月、凉月 八月;仲月、酉月、中秋、正秋、桂月、爽月 九月:季秋、戍月、暮秋、菊序、霜序、菊月、咏月 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阳月、开冬 十一月:仲冬、中冬、子月、畅月、复月、龙潜、雪月、冬月、大吕、 十二月:季冬、丑月、严冬、嘉平、暮平、临月、腊月、风杪、残冬、冰月、岁暮 2 .四季的代称 春季: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季:初夏、中夏、暮夏、九夏、盛夏、炎夏、三夏

描述时间流逝的词语

描述时间流逝的词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描述时间流逝的词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一时半刻:指很短的时间。 2、光阴如箭: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3、光阴荏苒:荏苒: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指时间渐渐地过去了。 4、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5、一刻千金: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6、寒往暑来:寒冬已过,盛夏将至。指四季的轮回。泛指时光流逝。 7、蹉跎自误: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8、一朝一夕:朝:早晨;夕:晚上。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形容很短的时间。 9、倏忽之间:忽然,极快地。指极短的时间。 10、视日如年: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11、一刻千金:比喻时间非常宝贵。 12、扬眉瞬目:①犹横眉怒目。②一举眉,一转眼。形容时间极短。③倾心注目。④沾沾自喜貌。

13、旦夕之间:旦:早晨。夕:晚上。早晚之间,形容在很短时间内。 14、光阴似箭:时间像箭一样的飞快。形容时间消逝得迅速。 15、流光瞬息:形容时间极短。 16、与日俱增:与:跟,和。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 17、瞬息万变: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18、逾年历岁:指经过一定年月。形容经历较长时间。 19、光阴似箭: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弹指之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20、暮来朝去:暮:傍晚;朝:早晨。清晨过去黄昏来临。形容时光流逝。 21、昙花一现:指美好的事物出现的时间很短。昙花是一种灌木状肉质植物,花朵非常美丽,但是开花时间却只有3至4小时,可谓十分之短。人们用昙花一现来比喻美好事物不持久。 22、祸不旋踵:旋踵:旋转脚跟,比喻时间极短。祸害不久就将到来。 23、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24、间不容砺:谓磨治的时间也没有。形容时间的短促。 25、千金一刻: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26、跷足而待:踮起脚跟等待。形容短时间内便能见到事情的

古代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古汉语中表示年龄的词 1.襁褓:婴儿的被子,也指背负婴儿的布带和布兜,后用以表示一个人的婴儿时期。王充《论衡·初禀》:“昌在襁褓之中。”(昌,指周文王姬昌。) 2.弱息:弱,《古汉语常用字字典》释之为“年少”;息,释之为“子女”。《触龙说赵太后》中也说:“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孝。”“年少”的“子女”,犹言“小儿”“小女”。《聊斋志异·婴宁》:“弱息反存,亦为庶产。” 3.总角:古代未成年人把头发扎成髻,文人墨客借以代指人处幼年。《诗经·卫风·氓》:“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4.垂髫:小孩子头发扎起来,下垂着,后成为“幼年”的代称。《桃花源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幼学:表示10岁。《礼记·曲礼上》孙颖达疏注:“今云十年(10岁)曰幼学。” 6.束发:古代男孩15岁开始束发为髻,借指男孩15岁。《大戴礼·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六艺焉。” 7.志学:表示男孩年满15岁。如孙过庭《书谱》:“余志学之年,留心翰墨……” 8.及笄:指女子15岁。笄,古代盘头发或别住帽子所用的簪子。及笄,女子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即成年。 玄曰:“笄女之礼犹冠男也。”《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9.待字:指女子成年(满15岁)待嫁。因古代女子成年许嫁才命字。《礼记·曲礼上》:“女子许嫁,笄而字。” 10.中丁:表示青年。(中:16岁;丁:17岁)白居易《东南行》:“大道全生棘,中丁尽投殳。” 11.冠、弱冠、弱岁: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这三个词都指男子20岁。韩愈《送杨少君序》:“初冠学于乡。”; 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崔垂林传》:“弱岁,名升于甲乙。” 12.而立:指30岁。《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学,三十而立。” 13.不惑:指40岁。《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陶潜《饮酒》:“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捂成。” 14.知天命:指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韩军《洒向学生都是爱》:“我已届‘知天命’之年了,在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拼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15.耳顺:指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白居易《序洛诗序》:“今寿过耳顺,幸无病苦。” 16.花甲:亦指60岁。古代以干支纪年,六十年一个花甲子。常言“年逾花甲”。 17.古稀:指70岁。古人由于生活水平不高、医疗不发达,寿命一般不长,活到70岁的很少,所以杜甫《曲江》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18.从心:亦指70岁。《论语·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太平广记·辛夤逊》: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 语 岁一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是年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 霖铃》 期年满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j i))(“期” 读 迩年近年。“迩年狱讼,情稍重。”(《狱中)杂记》 不终岁不到一年。“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不数岁不到几年。“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明年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积年好几年。“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累年年年。“累年如此,已用九女。”()《李寄》 暮年晚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暮锄犁傍空屋。”(《)野老歌》 期月一整月。“期月而诣莫生。” (《柳敬亭传》j)(i)“期”读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居数月,漠然无所事。”(《狱)中杂记》 间月隔月。“骨微伤,病间月。” (《狱中)杂记》 旬十天。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旬十天。“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 事》 旬日十天左右。“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阎典史传》 旬余十多天。“旬余,杖至百。” (《)促织》 兼旬二十天。“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狱)中杂记》 日①一昼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②白昼,白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每天,天天。“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 ( 送)东阳马生序》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吾村亡无日矣!” (《)冯婉贞》 有日为时不久。“道德之归也有日矣。”(《答)李翊书》 即日当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翌日明天,第二天。“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指南录〉(后《序》) 翼日旦日他日后日异日来日累日翼通翌。明天,第二天。“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明天,第二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另外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 过几天。“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将来的日子。“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 未来的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连日。 旦旦昔日朔望望日既望晦 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 岂 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 (试用于昔日。” (《出师) 表》 )(《促织》 鸿门宴》 )(《 ()《黔之驴》西门)豹治 邺》 ()《甘薯疏序》 (《少年)中国说》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天天。 从前。农历每月初一。“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 堂。” 农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农历十五日那天。“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 农历每月十六 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五 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 诗》 捕蛇)者 说》 )(《阎典史传》 (《)五人墓碑记》 )(《与妻书》 (。《观潮》 )(《登泰山记》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整理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整理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片刻、短暂、片刻、瞬间、须臾、霎那、刹那、 光阴似剑、一转瞬间、眨眼间、一刹那、弹指一挥间、 说时迟那时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白驹过隙、 转瞬即逝、间不容发、间不容瞬、人命危浅、 桑荫不徙、桑荫未移、偷安旦夕、五日京兆、 危在旦夕、朝种暮获、只争朝夕、人生如朝露。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及解释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桑荫未移: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五日京兆: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 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朝种暮获: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短暂:(时间)短。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瞬间:一眨眼之间。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之间,雨过天晴。 霎那:极短时间: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美丽的火花。也说霎时。 眨眼间:比喻极短的时刻;瞬间:小燕儿在空中飞过,一~就不见了。 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光阴似剑: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一转瞬间:一转眼间。 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

古代表示年龄的词语 黄童幼童头发黄色,故以“黄童”称谓幼年儿童。“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韩愈《元和圣诗》) 绿鬓青少年头发乌黑发亮,所以用“绿鬓”代称青少年。“沉复落红颜,蝉声摧绿鬓。”(唐代乔知之《从军行》) 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用“斑白”称代老年。“颁白者不负戴于道 路矣。”(《齐桓晋文之事》)此外,“白首”、“皓首”、“华首”、“二毛”、“华发”,也是以老人头发花白而称。“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念奴娇?赤壁怀古》) 黄发老人头发复黄,是长寿的象征,因以“黄发”称谓老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发秃老人头发光秃,故用来称谓老年。“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祭妹文》) 垂髫“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垂髫”代指儿童。“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总角古代儿童头上的两个发髫向上分开,形同兽角,故以“总角”,代称儿童时代。“这院门上也有四个才总角的小厮。”(《林黛玉进贾府》)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十五岁)时束发为髻,故以“束发”代称成童。“余自 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林黛玉进贾府》) 红颜青年人脸色红润有光泽,所以用“红颜”代称青年,又特指年轻美貌的女子。“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李白《赠孟浩然》) 苍颜灰白的脸色,代指老年。“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醉翁亭记》) 鲐背老人皮肤枯燥,身上生出老人斑如鲐鱼背,故用“鲐背”称谓老年。生齿男孩出生后八个月,女孩七个月开始长出牙齿,故用“生齿”称代七、八个月的婴儿。“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户籍)。”(《周礼?秋官?司民》) 龀男孩八岁、女孩七岁脱去乳齿,长出恒齿。“龀”是换牙,指七、八岁。“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刚换牙),跳往助之。”(《愚公移山》) 稚齿幼童齿嫩,故以“稚齿”称代儿童。“昆弟斑白,儿童稚齿。”(《晋书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

古代表示时间的词语 岁一年。“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说》) 是年这一年。“是年,谢庄办团。”(《冯婉贞》) 经年一年。“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期年满一年。“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邹忌讽齐王纳谏》)(“期”读jī) 迩年近年。“迩年狱讼,情稍重。”(《狱中杂记》) 不终岁不到一年。“不终岁,薄产累尽。”(《促织》) 不数岁不到几年。“不数岁,田百顷。”(《促织》) 初阳岁农历冬至以后立春以前。“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孔雀东南飞》) 明年第二年。“明年复攻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岳阳楼记》) 积年好几年。“所居官辄积年不徙。”(《张衡传》) 累年年年。“累年如此,已用九女。”(《李寄》) 暮年晚年。“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岁暮一年将尽的时候。“岁暮锄犁傍空屋。”(《野老歌》) 期月一整月。“期月而诣莫生。”(《柳敬亭传》)(“期”读jī) 居数月过了几个月。“居数月,漠然无所事。”(《狱中杂记》) 间月隔月。“骨微伤,病间月。”(《狱中杂记》) 旬十天。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每旬十天。“旬乃还第。”(《记王忠肃公翱事》) 旬日十天左右。“攻之辄拔,速者功在漏刻,迟不过旬日。”(《阎典史传》) 旬余十多天。“旬余,杖至百。”(《促织》) 兼旬二十天。“一人倍之,伤肤,兼旬愈。”(《狱中杂记》) 日①一昼夜。.“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阿房宫赋》) ②白昼,白天。“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鸿门宴》) ③每天,天天。“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送东阳马生序》)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吾村亡无日矣!”(《冯婉贞》) 有日为时不久。“道德之归也有日矣。”(《答李翊书》) 即日当天。“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翌日明天,第二天。“翌日,以资政殿学土行。”(《〈指南录〉后序》) 翼日翼通翌。明天,第二天。“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促织》) 旦日明天,第二天。“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他日另外有一天。“他日,驴一鸣,虎大骇。”(《黔之驴》) 后日过几天。“更求好女,后日送之。”(《西门豹治邺》) 异日将来的日子。“欲以树艺佐其急,且备异日也。”(《甘薯疏序》) 来日未来的日子。“前途似海,来日方长。”(《少年中国说》) 累日连日。“数州之犬,皆苍黄吠噬狂走者累日。”(《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旦旦天天。“岂若吾乡邻旦旦有是哉”(《捕蛇者说》) 昔日从前。“试用于昔日。”(《出师表》) 朔农历每月初一。“诸生许用德者以闰六月朔,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阎典史传》) 望农历每月十五。“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五人墓碑记》) 望日农历十五日那天。“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与妻书》) 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观潮》) 。 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登泰山记》) 旦早晨。“旦辞爷娘去。”(《木兰诗》)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片刻、短暂、片刻、瞬间、须臾、霎那、刹那、光阴似剑、一转瞬间、眨眼间、一刹那、弹指一挥间、说时迟那时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白驹过隙、转瞬即逝、间不容发、间不容瞬、人命危浅、桑荫不徙、桑荫未移、偷安旦夕、五日京兆、危在旦夕、朝种暮获、只争朝夕、人生如朝露。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短暂:(时间)短。 片刻:极短的时间;一会儿。 瞬间:一眨眼之间。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不可离|~之间,雨过天晴。 霎那:极短时间:一声巨响,~天空中出现了千万朵美丽的火花。也说霎时。 眨眼间:比喻极短的时刻;瞬间:小燕儿在空中飞过,一~就不见了。 一刹那: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光阴似剑: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一转瞬间:一转眼间。 弹指一挥间:比喻时间极短暂。 说时迟那时快: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指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转瞬即逝:转眼:~间,来这儿已有十几天了|国庆节~就要到了。 间不容发: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间不容瞬:指眨眼的时间都没有。形容时间短促。 人命危浅:浅:时间短。形容寿命不长,即将死亡。 桑荫不徙: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 桑荫未移:指人之意气相投,相知无须时日长久。亦指时间短暂。同“桑荫不徙”。 偷安旦夕:偷安:苟且求安;旦夕:早晚,形容时间短。只图眼前的一时安逸。 五日京兆: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比喻任职时间短或即将去职。危在旦夕:旦夕:早晨和晚上,形容时间短。形容危险就在眼前。 朝种暮获: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 只争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时间短暂。比喻抓紧时间,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目的。 人生如朝露:朝露:早晨的露水,比喻存在的时间短。比喻人生短促。 一般日常用语中,人们用一瞬间、一刹那……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时间之短,但这样的概称,是不是有确定的时间呢。“一瞬”的正确时间究竟有多少?经过很多科学家实验后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古代女子年龄称谓 我们都经常说:都是有“家室”的人了。但是到底什么是“家室”恐怕没几个人知道。女人有了男人了,出嫁了,就说明她有“家”了;男人娶了老婆,就可以说他有“室”了。这就是所谓的家室,所以有家,有室又可以指男女已经是结婚年龄了。 其实,有很多词语和年龄有关,后人就由它作为年龄的代称,我介绍几个对女子年龄的称谓: 度——小儿初生之时。 孩提——指初知发笑尚在襁褓中的幼儿,指2——3岁的儿童。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赤子、襁褓——泛指不满周岁的初生婴儿。 总角——古代幼童把垂发扎成两结于头顶把头发扎成髻,形状如角,因而也用“总角”来代指人的幼童阶段。借指幼年。在这里,“总”就是聚拢束结的意思。总角之交(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童龀——龀,《说文》中有“男八月生齿、八岁而龀;女七月生齿、七岁而龀”的说法。可以看出,孩子乳牙脱落,长出恒牙,称为“龀”。“童龇”,往往是指人的儿童少年时期。也有说成“髫龀”的。 垂髫——指儿童。儿童垂发叫髻。髫,指古代儿童犹未束发时自然下垂的短发。因而就用“垂髫”称幼儿或指人的幼童阶段。也有说“垂发”的,意思相同。 龆——儿童换牙。龆年:童年。 髫年——童年。 髫龄——童年。 稚——称年龄小的为稚。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如牙牙学语,因亦指小孩过程子开始学话。 周晬——指婴儿周岁。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 汤饼之期——指婴儿出生三日。旧俗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孺子——儿童。也用作老人对年轻后生的称呼。 红颜——年轻人的红润容颜。代指少年。 黄口——十岁以下。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子十二岁。 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及笄——笄,本来是指古代束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一般到15岁以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绾住,表示已经成年。“及笄”即年满15岁 的女子。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