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第一节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一、摄像机的调整

摄像机的调整一般有:黑白平衡调整、彩色重合调整、聚焦调整、光圈调整、增益调整等几项。以上几项调整并不是所有的摄像机都必须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机子,调整的要求不尽相同,千差万别,使用时必须根据不同机子的技术要求,作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对上述几种调整的作用和基本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黑白平衡调整

彩色摄像机首先要能正确还原黑白图像,才可能真实还原彩色图像。因此彩色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黑平衡和白平衡。

所谓“黑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基色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这时摄像机对准黑色拍摄物时,在彩色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应当是纯黑的,不偏向于任何其它的彩色。则该摄像机处于正常的黑平衡状态。

“白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路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这时摄像机对准白色拍摄物,彩色监视器应当显示正常的白色,此时该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

摄像机出厂前,其黑平衡、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变化,红、绿、兰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特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兰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黑、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整黑白平衡。对于必须调整黑白平衡的机子,调整时,应先调黑平衡,后调白平衡。

1.黑平衡的调整

黑平衡的调整一般采用自动调整。电路自动进行黑平衡调整时,以绿路信号的黑电平为基准,并将红路信号和兰路信号的黑电平分别与其相比较,得出的误差值分别用以控制红、兰两路的钳位电平,以取得黑平衡。对摄像机进行自动黑平衡调整时,开机后只需接通自动黑平衡开关(A、B),此时,光圈自动关闭,几秒钟后,黑平衡便自动调好。

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黑平衡调整。手动调整黑平衡时,首先关闭光圈或盖上镜头盖,然后反复调整红路黑电平(R、B)与兰路黑电平(B、B),并在彩色监视器上观察,直至监视器的图像全黑为止。

2.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一般也都采用自动调整。首先选择与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将镜头对着一个标准白色物体或盖上白色镜头盖,调整变焦钮,使寻像器充满白色。然后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A、W)几秒钟后,白平衡便自动调好。手动白平衡调整也必须先选择滤色片,把镜头对准白色拍摄物,调整变焦钮,使白色充满寻像器,然后也以绿路输出的视频电平幅度为基准,通过调整红路与兰路的白平衡调整钮,调整视频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红、绿、

兰三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这时监视器的图像显示正常白色,达到了白平衡。

表5-1是常见的摄像机的几种滤色镜片号及其适用的照明环境。

表5-1 摄像机滤色镜片号及其使用的环境

3.混合光条件下,摄像机的白平衡调整

当摄像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二种色温相差很大的照明光源时如3200K的碘钨灯与5600K 的日光时,应该如何选择摄像机滤色镜的片号呢?这就是混合光条件下摄像机白平衡调整应该考虑的问题。

(1)室内混合光的情况

室内摄像,在灯光、日光混合的情况下,摄像机滤色镜的选用,首先应确定以哪种光源为主。如以射进室内的日光为主要照明光源,灯光作辅助光源,这时,应按日光条件确定摄像机的滤色镜(如选用3号滤色镜),然后给灯光加某种升色温片,使灯光的色温提升到与自然光相同(或相近)。如果以灯光为主光源,自然光为辅助光源,则应以灯光条件选用摄像机滤色镜(如选用1号滤色镜),然后处理自然光,在进光的窗口挂上某一种降色温片,用以降低进入室内的自然光的色温,使其与灯光的色温相同(或相近)。

如果上述方案色温还难统一,也可以确定一种光源为主,以主要光源作为选择摄像机滤色镜的依据。如以自然光为主调整白平衡,拍摄时应使被摄物尽量靠近自然光的透光处来拍摄;如以灯光为主,则应增大灯光的强度,并尽量避开窗口,使被摄物主要受光部分的灯光强于自然光,这样来拍摄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色彩还原。

(2)室外混合光的情况

室外混合光摄像,都以高色温的光源,作为调整白平衡的依据。

表5-2是几种色温片的性能

表5-2 色温片

(二)自动色重合调整

三管摄像机是用三支摄像管分别摄取三个基色图像的,在还原图像时必须使各支摄像管摄取的基色图能准确地相互重迭,才能保证正确的套色。这主要是通过校正三支摄像管扫描光栅的中心位置来实现的(故称对中调整/色重合调整)。对中调整不好,不能实现正确的套色,图像轮廓会出现彩色镶边现象,画面上的物体边缘模糊不清,使清晰度下降。

手动对中调整是比较麻烦的工作,一般都采用自动调整。自动色重合调整的方法是将摄像机对准具有红、绿、兰色彩鲜艳的被摄物,图像位于寻像器屏幕的中心,约占屏幕高度70%左右,接通自动对中开关(A、C)几秒钟后,便自动调好。在摄像机色重合良好的情况下,不必每次拍摄都进行自动色重合调整。家用摄像机是由同一摄像器件信号解调而获得三基色画面的,不需进行色重合调整。

(三)聚焦调整

摄像机的聚焦调整有自动聚焦调整和手动聚焦调整。

摄像机采用自动聚焦工作方式,在拍摄过程中,镜头的自动聚焦系统能对被拍摄目标自动对焦,无需人工调整,拍摄起来十分方便。但在下列情况下,不宜使用自动聚焦,而应使用手动聚焦。

1.在拍摄有前景的画面时,为了保证主体的清晰,应通过手动聚焦,把聚焦点确定在主体上;

2.当照度不佳时;

3.拍摄倾斜景物时;

4.透过不干净的玻璃拍摄景物时;

5.拍摄表面有光泽的景物时;

6.拍摄诸如白墙之类的平坦景物时;

7.拍摄快速移动的景物时。

手动聚焦的基本方法是,首先把变焦镜头调到长焦的位置,用长焦镜头取景,取得景物的特写画面,然后进行手动聚焦,使特写画面上的图像清晰,手动聚焦调整即告完成。在此基础上,镜头通过推拉拍摄任何景别的画面,都可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四)光圈调整

目前所使用的摄像机基本上都采用带有自动光圈方式的变焦镜头。摄像机工作于不同照度情况时,自动光圈控制电路能根据进光量的多少来自动改变镜头上光圈的大小,以保证变焦镜头能始终向摄像器件靶面输入适宜强度的景物光。有了自动光圈,只要摄像机对准被摄物体,镜头的光圈就会自动调整到适当的位置,输出标准的视频信号。当光圈升到最大,入射光仍然不足时,就应当增加照明光源。一般在寻像器中都有低照度显示装置,可以使摄像人员及时掌握入射光的亮度。

除了自动光圈的工作方式之外,档次比较高的摄像机还设有手动光圈的工作方式。手动光圈的工作方式可以弥补自动光圈的缺陷。例如,在拍摄景物亮度不均匀、明暗反差过大的场景,这时自动光圈是以场景的平均亮度决定光圈的大小的,这就有可能造成主体物曝光的不足。这时,如采用手动光圈调控,就可以保证主体的亮度。另外在进行推、拉、摇、移等运动拍摄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场景各部分亮度不均匀的情况,由此而产生的光圈的变化,将会造成画面忽明忽暗的效果,这是极不可取的。因此,在质量要求较高的电视节目中,多数镜头都采用手动光圈或固定光圈拍摄。

(五)增益调整

增益调整是指摄像机图像输出信号电平大小的调整,一般有0dB、+6dB、+12dB,每当增益提升6dB,摄像机图像灵敏度或输出信号电平提高一倍。正常情况下应放在0dB,此时图像信噪比高、清晰度好。在低照度环境下,应尽量开大光圈,如果开大光圈还不能拍摄清楚,可提高输出增益,但信噪比也将随之而降低。

二、摄像机的使用

(一)执机方法

1.徒手执机拍摄

徒手执机拍摄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可以对外界变化了的情况作出迅速反应,进行即兴创作。徒手执机最常用的是肩扛执机拍摄。肩扛执机的操作是右手握紧摄像机的手柄,将摄像机扛在肩上架稳;拍摄时由右手拇指操作录制开关,食指和中指操作变焦按钮;左手轻扶遮光罩或寻像器罩,拍摄时用左手操作聚焦环或调整光圈;双腿叉开,重心放低,力求支撑的底部大,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可以寻找身旁的树、墙、电杆作依靠,以保证画面的稳定。

执机运动拍摄时,双膝可略为弯曲,尽可能以身体的运动代替步伐的移动,减少因步伐的移动而产生的画面的垂直振动。

徒手执机的方式还可将机抱在怀里,也可以提在手上或放在其它部位,如图5-1。

但不管持何种方式,首先都要确保身体姿势一直处于放松的状态下,这样才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拍摄。拍摄时应尽量避免那些似站非站或似蹲非蹲的姿势,否则拍摄者会因大腿肌肉的紧张而造成画面的抖动。要学会控制呼吸,避免因呼吸时身躯的起伏影响执机的稳定性。控制呼吸最常用的是屏息,科学的屏息方法是先使头部放松,然后深呼吸,再慢呼出,呼出4/5继而开始屏息。

2.利用支撑设备拍摄

把摄像机固定安装在某支撑设备上(如三脚架、移动车、升降车等),摄像师握住云台的摇把,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进行拍摄。三脚架是最常用的支撑设备,操作时,摄像师要保持正确的姿势,两脚略微分开,身体重心下移,上身稍前倾,用右眼对准寻像器进行拍摄,见图5-2。

使用和操作三角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拍摄前要严格调整好水平,并先作摇摄试验,通过调节使三角架始终保持在水平状态;②拍摄中途停机离开,要把三脚架上的云台锁死,并由专人看管或者及时卸下机子;③要定时检查、擦拭和维护。

(二)摄像的基本要求

拍摄过程为了保证获得良好的画面质量,拍摄要做到稳、准、平、匀。

1.稳

稳,是要求所拍摄的画面要稳定,要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在拍摄静物画面或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特写画面以及录制近景人物讲话时,最好把摄像机架在三脚架上,以增强所拍摄镜头的稳定性。如果需要徒手持机拍摄,则要尽量利用身旁的依靠物,如桌椅、门框、树木、建筑物等。具体操作时,以右手为主用力握住摄像机,左手扶住镜头,两脚叉开,降低重心,开始拍摄时尽量屏住呼吸。在移动跟摄时,最好利用广角镜头稳定性好的特点来摄取稳定的画面,移动时的速度和步伐要与被摄动体和谐一致。为了减少走动引起的垂直震动,双膝应略微弯曲,或尽可能以身体的转动代替脚步的移动。

2.准

准,是要求所拍摄的形象准确无误。拍摄对象的取景范围、景深运用、画面聚焦要准确;运动镜头的起幅要准确;落幅镜头时机把握、构图把握要准确。任何运动拍摄结束,落幅之后的构图修正都会非常明显地被观众觉察出来,还会给观众造成一种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印象,因此落幅要干净利落。准,还包括摄像机准确地重现被摄景物的真实色彩。

3.平

平,是指所拍摄的画面要保持水平。绝大部分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就是有垂直线,如果画面中这些线条发生歪斜,就会严重地损坏画面的稳定性,看起来也很不舒服,这是摄像工作的一个大忌。要确保水平,可以地平线、家具的水平线为参照,使寻像器取景框的横线与它们平行;也可以地面上的电杆、建筑物的垂直线为参照,使取景框的竖线与它们平行。

4.匀

匀,是指摄像机在运动拍摄时,速度和节奏要均匀。使用电动变焦,镜头的推拉速度容易均匀;使用手动变焦,则要反复练习。一般情况下,镜头在起幅和落幅时,速度应慢一些,中间的运动拍摄速度要均匀。

(三)留有足够的余量

每一个镜头的拍摄长度,是根据节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的,除此外,还要为后期编辑留有足够的余量。电视节目后期的制作采用的是电子编辑的方法,为了保证编辑点的稳定,每一个镜头的开始要留有5秒以上的时间用于电子编辑,如果是运动镜头,还要考虑起幅有

2-3秒,因此,每个镜头开机后要留足8-9秒的余量;结尾时,也要多拍3-4秒。这也是每一个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每一个摄像人员应牢记这一点,对于开头与结尾“余量”的掌握应当“宁长勿短”。

三、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1.摄像机通常在开机1分钟之后,工作性能才能稳定,因此在正式工作前应有1-5分钟的预热时间,以保证获得稳定的图像。拍摄过程中当更换镜头、短时间暂停拍摄时,可以不用关机,可将镜头的滤色片置于遮光档或将镜头盖罩住镜头。拍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正常的工作电压,如果电池电压过低,将会增加图像杂波并引起色彩失真。

2.摄像机从阴冷的地方移到比较热的环境中,或在潮湿处,镜头会凝积一层露水,这时不要急于擦抹镜头或开机工作,应设法将镜头的露水吹干,才能开始工作。

3.摄像机应避免在高温、潮湿和强磁场环境中工作。摄像机受到雨淋或在温度较高条件下工作时,一旦水气和潮气侵蚀于机内即会引起机器的损坏。

4.拍摄中应避免阳光或强光长时间直射镜头,以免摄像管靶面损坏或灼伤。当采用CCD 摄像机时,应避免强烈的震动,以免摄像器件受损。

5.摄像机镜头上积有灰尘时,不要随意用手去擦抹,应该用镜头清洁剂、橡皮吹子、鹿皮、麂皮等专用物品进行清理。摄像机外壳不能用酒精、苯类溶液擦洗,只能用软布擦抹。

6.已经调整好的摄像机使用了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画面聚焦不实或左右边缘部分彩色失真等情况,应分别检查镜头的后聚焦或色重合是否发生了变化,并作相应的调整(一般家用摄像机不存在此问题)。

7.摄像完毕,应关闭光圈,将滤色镜置于关闭档,盖上镜头盖。摄像机长期不用,应放阴凉干燥处,每隔1-2个月通电一次,并检查各项指标,以保证其性能的稳定性。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摄像机的操作使用 要使摄像机在一次节目的拍摄过程中保持连续顺利的工作状态,就需要进行摄前的充分准备以及对摄像机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工作。 1、摄前准备 (1)电源和磁带 决定好需要的电源、磁带的类型,并且要带足,避免因电力或磁带的不足而停机。 (2)话筒 不同场合情况使用不同类型的话筒,在摄前一定要事先作好准备。同时要注意话筒所用电池的容量。 (3)摄像机电缆 传统摄像机与便携录像机之间的连接线是多芯电缆,外出拍摄时要带上这根电缆,一体机则没有这个问题。而如果需要在外景地通过监视器播放已拍镜头,就要带好需要的音频线等。 (4)三脚架 如果要求画面的稳定性较高,一定要带上三脚架。 (5)彩色监视器 随时监视拍摄的画面质量,看是否符合要求。 (6)照明设备 要了解拍摄现场的情况,节目内容是否需要灯光的照明,从而事先准备好照明设备,电源转接头和有关工具等。

2、摄像调整 (1)拍摄准备 电池、磁带、开机预热;找好拍摄机位,固定好摄像机,最好将摄像机置于三脚架上进行调整,接好摄像机与外围设备的连线,插好电源,放好电池,使摄像机预热,并放置磁带。 (2)选择滤色镜(档) 旋转滤光镜转盘,选择适合拍摄环境中光源色温的滤光镜档数。 A.应根据具体的色温情况选择1、2、3、4号等等滤光镜。如1 号用于室内以卤钨灯作光源的场合,3号适用于室外日光下或阴天等。 B. IN DOOR /OUT DOOR / AUTO是家用摄像机特别的色温选择档次指示。按照是室内3200K照明还是室外5600-6800K照明来选择相应档位,如选自动档,则可以对色温进行大致的调整,以保证拍摄过程中色温的变化不至于太大而影响图像色彩的协调。(3)调整光圈----正确曝光 光圈的正确调整对整个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视频电平的幅度等指标影响很大,所以在每个镜头的拍摄前都应注意。在拍摄前首先要调整监视器显示标准,再确定摄像机的最佳光圈指数。 调整光圈时应边从寻像器或监视器中监看图像,边逐步增大光圈,直到图像中最明亮的部分呈现出“层次”时为合适好。 实拍时,可以利用寻像器,先调彩条的黑白对比度,通过经验加以判断加上颜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斑纹提示(ZEBRA)来调整光圈

第二章 摄像机及其应用 → 摄像机的主要调整概要

一、滤色片的选择 1.色温校正滤色片 景物的色彩准确地还原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特性,而且也取决于场景中 的照明光源。所有摄录一体机都不具备人眼睛对色彩的灵敏感应,由此,在对摄录一体机色温控制的设计,各生产厂商均以3200K标准白光源为基准色彩平衡。而现实中照明光源是时刻在变化,自然光照有早、中和晚,阴、睛等天气,摄像中拍摄场景的色温不同,如摄像机不经色温的调试去拍摄,它会产生画面色彩的严重偏色或称画面色彩的失真。为使摄像机能在不同光源照射场景中拍摄的画面色彩正常还原,就需对不同色温而引起光谱能量分布的变化进行补偿。通常是在摄录一体机光学系统中加入有限的色温校正滤色片,以补偿因镜头外界光源变化,而引起光谱特性误差,从而把镜头外界不同光源的色温都转换成3200K色温光源值。一般是将多个不同滤色片镶在一个圆盘上,摄像操作时依据实际光源色温值拨动圆盘,以适应不同光源照射色温转换要求。常见色温值见表2—1。 表2—1 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时间和气候条件色温(K)日出与日落2000~3000 低色温摄影棚专用灯3200~3400 阴天6800~7500 高色温熵灯5600 烟雾8000 闪光灯6000 蓝天10000~20000 家用钨丝灯2800 中午5400 烛光或1900

一般白天6500 日光灯3000~4000 2.滤色片的选择 根据拍摄场景光源条件,正确选择滤色片(DSR-500WSP提供滤色片)见表2—2。 表2—2 滤色片号光源色温值适应光线条件 1 3200K 摄影棚卤素灯光(白炽灯光、日出和日落。 2 5600K+1/8ND 日光。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8中密度滤色片 (减少的曝光相当于3档光圈,用来防止抖 动1,或减少景深2。 3 5600K 多云或阴雨天的户外拍摄,以及荧光灯下 的拍摄。 4 5600K+1/64ND 日光。这个设置包括一个1/64中密度滤色 片(减少的曝光相当于6档光圈,用来防止 抖动1,或减少景深2。 3.滤色片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1)选用滤色片前,必须正确判断拍摄场景中光源色温和照度等条件,以便正确选择滤色片。 (2)所选择的滤色片仅是色温校正的粗调试,更换滤色片后一定要进行白平衡调试。 (3)对一台摄像机的滤色片分段基本涵盖整个可见光源的色温值,但在偏离滤色片值光源较大的场景,在白平衡校正后,可能仍会有偏色现象,此时色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一、填空: 1.(电力(磁带 2.(寻像器或监视器(逐步增大光圈3(低照度. 4.(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黑白平衡的调整。 5.(清晰的图像(适时聚焦调整。 二、名词解释 1.增大增益(Gain:在增益增大的同时噪声也加大,一般来说拍摄时增益设置在OdB处,只有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加大增益,一般也只用到6dB或9dB档。 2.加电子快门(Shutter:电子快门的作用是:在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可以提升动态 分解力。一般需要在强光下才能使用电子快门。总之,电子快门的特点是可将强光下运动画面拍摄得清晰;在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到加大光圈的作用;在拍计算机屏幕时可以消除黑白滚条等。 3.咼亮背景调节:通过咼亮背景调节,用电子方式衰减咼亮信号的过亮部分的量以增加可分辨的灰度层次,则过亮部分就可被限幅(过曝光所致。 4.黑白平衡调整的次序:白平衡一一黑平衡一一白平衡。自动白、黑平衡的数据可以记忆,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隔不长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调整白、黑平衡。 三、简述题: 1.简述调整光圈正确曝光

光圈的正确调整对整个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视频电平的幅度等指标影响很大所以在每个镜头的拍摄前都应注意。在拍摄前首先要调整监视器显示标准,再确定摄像机的最佳光圈指数。调整光圈时应边从寻像器或监视器中监看图像,边逐步增大光圈,直到图像中最明亮的部分呈现出层次”时为合适好。实拍时,可以利用寻像器,先调彩条的黑白对比度,通过经验加以判断加上颜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斑纹提示(ZEBRA来调整光圈的大小,即如果在寻像器中中可看到图像中亮的部分会呈现出斑纹(0.6V左右,则可根据斑纹出现的条件来决定光圈的大小。光圈调节的操作方法可分为手动、自动和即时自动。自动光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论什么样的场景,自 动光圈都能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拍摄运动镜头时,变化的景物会使图像亮度发生变化,即时自动光圈的使用就可以省掉不少调整的麻烦。但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所以也会存在问题,例如我们希望通过画面的亮暗来表现白天与傍晚的特定情景,自动光圈却得到的是同样的输出电平。所以在光圈的调整时,建议先使用自动光圈测出光圈值,然后再换手动的, 改变半档或一档光圈使用。 2.简述聚焦调整. 聚焦的调整包括前聚焦和后聚焦的调整。 为了使摄像机镜头在变焦过程中,无论是长焦还是短焦状态都能得到清晰的图 像,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适时聚焦调整。由于前后聚焦的调整会互相影响,所以一旦进行前后聚焦的调整时,应对前、后聚焦反复调整2— 3次,以确保推镜头到最长焦距时图像被调清晰后,拉镜头到人和位置的全远景时所摄图像仍然是清晰的。 四、论述题: 论述摄像机操作要领。 为了利用摄像机拍出更好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有如下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摄像机使用操作答案 一、填空: 1.(电力(磁带 2.(寻像器或监视器(逐步增大光圈 3(低照度. 4.(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黑白平衡的调整。 5.(清晰的图像(适时聚焦调整。 二、名词解释 1.增大增益(Gain: 在增益增大的同时噪声也加大,一般来说拍摄时增益设置在0dB处,只有在灯光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加大增益,一般也只用到6dB或9dB档。 2. 加电子快门(Shutter:电子快门的作用是:在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可以提升动态分解力。一般需要在强光下才能使用电子快门。总之,电子快门的特点是可将强光下运动画面拍摄得清晰;在曝光正确条件下,可起到加大光圈的作用;在拍计算机屏幕时可以消除黑白滚条等。 3.高亮背景调节:通过高亮背景调节,用电子方式衰减高亮信号的过亮部分的量,以增加可分辨的灰度层次,则过亮部分就可被限幅(过曝光所致。 4. 黑白平衡调整的次序:白平衡——黑平衡——白平衡。自动白、黑平衡的数据可以记忆,在拍摄条件不变、两次拍摄间隔不长的情况下,可以不再调整白、黑平衡。 三、简述题: 1.简述调整光圈正确曝光 .

光圈的正确调整对整个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视频电平的幅度等指标影响很大,所以在每个镜头的拍摄前都应注意。在拍摄前首先要调整监视器显示标准,再确定摄像机的最佳光圈指数。调整光圈时应边从寻像器或监视器中监看图像,边逐步增大光圈,直到图像中最明亮的部分呈现出“层次”时为合适好。实拍时,可以利用寻像器,先调彩条的黑白对比度,通过经验加以判断加上颜色。同时也可以通过斑纹提示(ZEBRA来调整光圈的大小,即如果在寻像器中中可看到图像中亮的部分会呈现出 斑纹(0.6V左右,则可根据斑纹出现的条件来决定光圈的大小。光圈调节的操作方法可分为手动、自动和即时自动。自动光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无论什么样的场景,自动光圈都能保持合适的进光量,得到规定的输出信号强度。拍摄运动镜头时,变化的景物会使图像亮度发生变化,即时自动光圈的使用就可以省掉不少调整的麻烦。但由于自动光圈是根据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光圈值,所以也会存在问题,例如我们希望通过画面的亮暗来表现白天与傍晚的特定情景,自动光圈却得到的是同样的输出电平。所以在光圈的调整时,建议先使用自动光圈测出光圈值,然后再换手动的, 改变半档或一档光圈使用。 2. 简述聚焦调整 . 聚焦的调整包括前聚焦和后聚焦的调整。 为了使摄像机镜头在变焦过程中,无论是长焦还是短焦状态都能得到清晰的图像,需要对镜头的焦点进行适时聚焦调整。由于前后聚焦的调整会互相影响,所以一旦进行前后聚焦的调整时,应对前、后聚焦反复调整2—3次,以确保推镜头到最长焦距时图像被调清晰后,拉镜头到人和位置的全远景时所摄图像仍然是清晰的。 四、论述题: 论述摄像机操作要领。 为了利用摄像机拍出更好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最基本的操作要领,有如下几条:

摄影摄像基础练习答案精编版

摄影摄像基础练习答案

摄影摄像基础练习答案 1.2 例题解答 【例 1.1】(单选题)照片可以保存____拍摄的影像。 ①传统摄影②数码摄影③只能是前者④前2项均可 解答:不管是传统摄影拍摄的底片,还是数码摄影拍摄的图像文件,都可以冲洗成照片进行保存。所以,①和②是正确的,③是错误的。但④叙述的更全面。故选择④。 答案:④ 【例 1.2】(单选题)关于照相机拍摄的影像,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液晶显示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 ②传统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即可在胶卷上看到拍照的图像 ③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在电子取景器上就可以显示拍照的图像 ④以上都对 解答:数码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只能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拍照的图像,①是对的。传统照相机拍摄动作结束,即可在胶卷上产生潜影,看不到,也不允许看,因为一看就会使整个胶卷曝光作废,②是错误的。在电子取景器上只能进行取景,不能显示拍照的图像,③是错误的。④的

叙述错误。故选择① 答案:① 【例1.3】(填空题)在DV带数码摄像机中,DV带存储的是______信号,它需要通过______卡进行转换,将视频信息输入。 解答:传统摄像机和数码摄像机都使用磁带。但传统摄像机使用的磁带存储的是模拟信号,它只能用带AV输入端子的电视卡或者电视盒将摄像传输到计算机中。而数码摄像机使用的磁带存储的是数字信号,不是模拟信号。它可以通过IEEE 1394卡传输到计算机中。故第1空填:数字,第2空填:1394。 数字信号的特点 【例 1.4】(填空题)不需要进行后期视频采集所使用的存储介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使用DV带拍摄的影片需要用“会声会影”软件的影像捕获功能,将视频信息进行捕获,进而存储为视频文件。而DVD光盘、闪存卡和微型硬盘存储的视频信息是以文件形式存放的,也就是直接存储为视频文件。它像计算机中的各种视频文件一样直接进行各种操作。故3个空分别填写为:DVD光盘、闪存卡、微型硬盘。 答案:DVD光盘、闪存卡、微型硬盘 【例2.1】(单选题)DC、DV的白平衡功能是____。

电视台摄像机使用教程汇总

摄像机使用教程十二章 第一章摄像机拍摄技巧入门 拿稳摄影机 最好是用两只手来把持摄影机,这绝对比单手要稳,或利用身边可支撑的物品或准备摄影机脚架,无论如何就是尽量减 轻画面的晃动,最忌讳边走边拍的方式,这也是最多人犯的毛病。这种拍摄方式是针对特殊情况下才运用的,千万记住画面 的稳定是动态摄影的第一要件。 固定镜头 简单的说就是镜头对准目标后,做固定点的拍摄,而不做镜头的推近拉远动作或上下左右的扫摄,设定好画面的大小后 开机录像。平常拍摄时以固定镜头为主,不需要做太多变焦动作,以免影响画面稳定性,画面的变化,也就是利用取景大小 的不同或角度及位置的不同,对景物的大小及景深做变化,简单的说,就是拍摄全景时摄影机靠后一点,想拍其中某一部份时,摄影机就往前靠一点,位置的变换如侧面,高处,低处等不同的位置,其呈现的效果也就不同,画面也会更丰富,如果 因为场地的因素无法靠近,当然也可以用变焦镜头将画面调整到你想要的大小。但是切记不要固定站在一个定点上,利用变 焦镜头推近拉远的不停拍摄,这是许多V8 族常犯的毛病。拍摄时多用固定镜头,可增加画面的稳定性,一个画面一个画面 的拍摄,以大小不同的画面衔接,少用让画面忽大忽小的变焦拍

摄,除非你用三角架固定,否则长距离的推近拉远,一定会 造成画面的抖动。如果能掌握以上几个原则,保证你的作品会更具可看性。那么变焦镜头在拍摄时不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吗?这倒也不是,只是运用的技巧及时机是否恰当。 手动功能的运用 由于各机种设计不同,因此可手动的项目及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此仅就常用的亮度及焦距使用的技巧说明一下。 手动亮度调整功能 首先就手动亮度调整功能说明,拍摄逆光及夜景时,如果以全自动模式拍摄,前者必定是主体或人物全黑则背景光亮, 后者却是黑暗中灯光一片模糊,在此不探讨原理,针对以上的问题,最好的方式就是逆光时按下逆光补正功能键,如果没有 这个功能,那就将全自动模式切换到手动模式,找到亮度调整键进行画面亮度的调整,逆光时将亮度调亮,夜景时则调暗, 一般都会将数据以数字或图型显示在观景器上或是液晶萤幕上,当然最好的方式还是直接看着观景器或是液晶屏幕上的画面 调整到适当的亮度。所以当你在购买摄录像机时,一定要请店家指导你如何使用这项功能。 手动焦距调整功能 平常一般的拍摄情况,大都是采用自动对焦,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如隔着铁丝网,玻璃,与目标之间有人物移动等。往往 会让画面焦距一下清楚一下模糊,因为自动对焦的情形下摄影机

视频监控业务知识普查试题(卷)(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单选,共60题,每题1分) 1、视频监控中用于表征画面流畅度的指标是( B ) A、场频 B、帧率 C、码率 D、时延 2、以下不属于码流类型的是( C ) A、视频流 B、音频流 C、编码流 D、复合流 3、PAL制式的场频与扫描线是( B ) A、60Hz,625行 B、50Hz,625行 C、60Hz,525行 D、50Hz,525行 4、在PAL制式下,D1与CIF图像格式的有效像素为( B ) A、720×480,352×240 B、720×576,352×288 C、704×576,352×288 D、704×480,352×240 5、在不考虑磁盘格式化损耗情况下,保存30天2Mbps的D1格式

录像需要的磁盘空间是( C )MByte A、640000 B、644000 C、648000 D、652000 6、视频压缩编码的原理是( B ) A、将视频数据中色度分量信号去掉,节省编码空间 B、利用视频数据中存在的相关性,去掉冗余信息 C、将画面的分辨率降低,减少参与编码的像素数 D、对画面进行抽样,减少需要编码的帧数 7、以下哪个图像格式属于高清( C ) A、CIF B、4CIF C、UXGA D、SQIF 8、编码压缩比更高,图像质量更好,容错能力更强,网络适应性 更强,被普遍认为是目前最有影响力的行业标准是( C ) A、M-JPEG B、MPEG-4 C、H.264 D、AVS

9、以下关于H.264标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 A、H.264比MPEG4能提高50%压缩率 B、H.264有更强的容错能力 C、H.264采用了浮点变换,所以能压缩得更多 D、H.264采用了多参考帧、帧内预测等压缩技术 10、人们常说的1080p是指( B ) A、分辨率1920×1080,隔行扫描 B、分辨率1920×1080,逐行扫描 C、分辨率1280×1080,隔行扫描 D、分辨率1280×1080,逐行扫描 11、在对图像分辨率与压缩码率进行匹配时,以下哪种不合理 ( A ) A、CIF,1Mbps B、D1,2Mbps C、720p,4Mbps D、1080p,8Mbps 12、以下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C ) A、与CCD摄像机相比,CMOS摄像机功耗更低; B、与CCD摄像机相比,CMOS摄像机成像速度更快; C、与CCD摄像机相比,CMOS摄像机的灵敏度更高; D、与CCD摄像机相比,CMOS摄像机更具成本优势; 13、HDMI的传输距离为( B )

使用数码摄像机

模块9 使用数码摄像机 摄像准备 准备阶段是为进行实际拍摄做好必要准备工作。在拍摄开始之前,首先应该认真阅读所要使用的家用摄像机的操作说明书,由于不同型号或规格的家用摄像机,在功能和操作方法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这里以SONY TRV17E为例,介绍准备工作。 一、准备电池 电池是摄像机的动力源泉,这一步是必不可少。如果您是在户内摄像,可以用电源连接线和交流电源转换器来连接交流电来使用,这时可以先将交流电源转换器接好,然后打开DC IN插孔盖,将连接线的一端插入即可。如图

二、准备录像带 1、录像带准备

2、录像带的安装 录像带是从摄像机的底部装入的,其操作步骤为:首先接通电源;然后平放摄像机,然后按箭头方向推动OPEN/EJECT开关打开盖子,这时录像带舱自动升起并打开,如图

3、格式化录像带 将DV录像带格式化对于批处理捕获与精确查找时间码是有必要的。此处的格式化指的是从头到尾地录制“空白”视频,完全没有中断。专业摄像师对于新的DV录像带都会进行这样的处理。格式化完毕之后,既可以开始拍摄视频。如此一来,当您在DV摄像机上播放视频脚本时,计数器(在摄像机的液晶屏幕或观景窗上将显示成时间码)会持续递增,甚至在没有视频时。如图:

三、调整日期 检查日期/时钟指示系统,并把它调整到符合拍摄需要的状态,具体方法:首先要检查位于机身底座电池室内的电池的电力状况,调整好日期/时钟指示上的时间码,时间码可显示年、月、日或显示年、月、日、时、分,设置时可以设置显示、不显示或自动。一般一次调整后,可长期使用,拍摄时只需按动选择按钮即可。电池打野一年更换一次。对于SNOY DCR-TRV17E,日期与时间的设定方法为:打开MENU 键显示菜单设定;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日期与时间设置选择,然后按拨盘;再CLOCK SET,如图,然后按拨盘调整年、月、日及时间即可。

摄像机标定程序使用方法

摄像机内部参数标定 一、材料准备 1 准备靶标: 根据摄像头的工作距离,设计靶标大小。使靶标在规定距离范围里,尽量全屏显示在摄像头图像内。 注意:靶标设计、打印要清晰。 2图像采集: 将靶标摆放成各种不同姿态,使用左摄像头采集N幅图像。尽量保存到程序的debug->data文件夹内,便于集中处理。 二、角点处理(Process菜单) 1 准备工作: 在程序debug文件夹下,建立data,left,right文件夹,将角探测器模板文件target.txt复制到data文件夹下,便于后续处理。 2 调入图像: File->Open 打开靶标图像 3 选取角点,保存角点: 点击Process->Prepare Extrcor ,点击鼠标左键进行四个角点的选取,要求四个角点在最外侧,且能围成一个正方形区域。每点击一个角点,跳出一个显示角点坐标的提示框。当点击完第四个角点时,跳出显示四个定位点坐标的提示框。 点击Process->Extract Corners ,对该幅图的角点数据进行保存,最好保存到debug->data-> left 文件夹下。命名时,最好命名为cornerdata*.txt,*代表编号。 对其余N-1幅图像进行角点处理,保存在相同文件夹下。这样在left文件夹会出现N个角点txt 文件。 三、计算内部参数(Calibration菜单) 1 准备工作: 在left文件夹中挑出5个靶标姿态差异较大的角点数据txt,将其归为一组。将该组数据复制到data文件夹下,重新顺序编号,此时,文件名必须为cornerdata*,因为计算参数时,只识别该类文件名。 2 参数计算: 点击Calibration->Cameral Calibrating,跳出该组图像算得的摄像机内部参数alpha、beta、gama、u0、v0、k1、k2七个内部参数和两组靶标姿态矩阵,且程序默认保存为文件CameraCalibrateResult.txt。 3 处理其余角点数据文件 在原来N个角点数据文件中重新取出靶标姿态较大的5个数据文档,重复步骤1和2;反复取上M组数据,保存各组数据。 注意:在对下一组图像进行计算时,需要将上一组在data文件夹下的5个数据删除。 四、数据精选 1 将各组内部参数计算结果进行列表统计,要求|gama|<2,且gama为负,删掉不符合条件的数据。 挑出出现次数最高的一组数据。2 摄像机外部参数标定

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第一节摄像机的调整和使用 一、摄像机的调整 摄像机的调整一般有:黑白平衡调整、彩色重合调整、聚焦调整、光圈调整、增益调整等几项。以上几项调整并不是所有的摄像机都必须进行的,不同类型的机子,调整的要求不尽相同,千差万别,使用时必须根据不同机子的技术要求,作相应的调整。下面,我们对上述几种调整的作用和基本方法,作简要介绍。 (一)黑白平衡调整 彩色摄像机首先要能正确还原黑白图像,才可能真实还原彩色图像。因此彩色摄像机在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黑平衡和白平衡。 所谓“黑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基色视频信号中,黑电平的大小一致,这时摄像机对准黑色拍摄物时,在彩色监视器上所显示的图像应当是纯黑的,不偏向于任何其它的彩色。则该摄像机处于正常的黑平衡状态。 “白平衡”是指摄像机红、绿、兰三路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色度信号为零,这时摄像机对准白色拍摄物,彩色监视器应当显示正常的白色,此时该摄像机处于白平衡状态。 摄像机出厂前,其黑平衡、白平衡都已经在特定的照明环境下(如在3200K色温下)调整好了,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照明色温的变化,红、绿、兰三支摄像器件光-电转换特性不一致,放大电路元件的离散性等,造成最后输出的红、绿、兰

三基色电信号中黑电平大小不同,信号幅度不同,从而使黑、白平衡失调,因此摄像机使用前必须调整黑白平衡。对于必须调整黑白平衡的机子,调整时,应先调黑平衡,后调白平衡。 1.黑平衡的调整 黑平衡的调整一般采用自动调整。电路自动进行黑平衡调整时,以绿路信号的黑电平为基准,并将红路信号和兰路信号的黑电平分别与其相比较,得出的误差值分别用以控制红、兰两路的钳位电平,以取得黑平衡。对摄像机进行自动黑平衡调整时,开机后只需接通自动黑平衡开关(A、B),此时,光圈自动关闭,几秒钟后,黑平衡便自动调好。 当然,也可以采用人工方法进行黑平衡调整。手动调整黑平衡时,首先关闭光圈或盖上镜头盖,然后反复调整红路黑电平(R、B)与兰路黑电平(B、B),并在彩色监视器上观察,直至监视器的图像全黑为止。 2.白平衡的调整 白平衡一般也都采用自动调整。首先选择与照明条件相适合的滤色片,将镜头对着一个标准白色物体或盖上白色镜头盖,调整变焦钮,使寻像器充满白色。然后按下自动白平衡开关(A、W)几秒钟后,白平衡便自动调好。手动白平衡调整也必须先选择滤色片,把镜头对准白色拍摄物,调整变焦钮,使白色充满寻像器,然后也以绿路输出的视频电平幅度为基准,通过调整红路与兰路的白平衡调整钮,调整视频可控增益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使红、绿、兰三基色信号幅度相等,这时监视器的图像显示正常白色,达到了白平衡。

摄像机基础知识理论考试题与答案

摄像机基础理论考试题 姓名: 工号: 第一部分 客观题 一、 单项选择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1 、 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初期前端设备主要是() A. 高清相机 B. 模拟相机 C. 网络相 机 D. 球形相机 2 、 现阶段网络高清监控系统中不是必须的设备是() A. DVR/NVR B. 网络交换机 C. 视频编码器 D. 电源适配器 3 、 监控相机的镜头参数指标不含() A. 光圈 B. 焦距 C. 景深 D. 靶面尺寸 4 、 某摄像机 CCD 靶面为 1/3 英寸,不可以选择使用 ( ) 英寸的镜头。 A .2/3 ” B. 1/2 ” C.1/ 4 ” D. 1 ” 5 、 光圈变大对成像产生的影响,正确的是() A . 景深变大 B. 图像变暗 C. 视野变大 D. 景深变小 6 、 以下哪种芯片会产生 Smear 现象 () A .CMOS B. ISP C .DSP D. CCD 7 、 1/4 英寸靶面尺寸的图像传感器感光面对角线长度 () 。 A.3.42 毫米 B.4 毫米 C.5 毫米 D.6.35 毫米 8 、 一副 4K 分辨率的图片分辨率是多大() A.1920*1080 B.720*576 C . 3840*2160 D.1280*720 9 、 摄像机内部的 ISP 模块无法完成一下哪个工作 ( )。 A . 自动光圈 B. 自动曝光 C. 自动白平衡 D. 3D 降噪 10、 下列选项中,对图像景深无任何影响的是 () 。 A. 镜头口径 B. 光 圈 C . 拍摄距离 D. 焦距 二、 多项选择题(共 5 题,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1、 监控相机的图像传输接口有() 。 A. RJ45 B. RJ23 C. 模拟 BNC D. SDI 12、 相机内的中央处理器中集成的功能模块有() 。

P2摄像机AG-HPX500操作使用详解

P2摄像机HPX500常用操作详解 一、常用操作详解 ㈠开机 1.检查电池余量,挂上电池; 2.拨动电源开关,打开电源; 3.打开镜头盖,光圈打到自动档。此时录像器屏幕应慢慢亮起,并能看到镜头摄入的画面。 4.检查SA VE伺服开关,拨到OFF位; 注:SA VE开关的作用是开启和关闭LED液晶显示屏,起到节能的作用。SA VE功能打开时录像器屏幕右下方的SA VE灯会点亮。 5.检查GAIN电子增益开关,打到L档,关闭电子增益功能; 注:GAIN电子增益的功能,在拍摄光线很暗、照度很低的情况下,可提高视频增益和画面亮度,但是画面质量会下降,噪点明显增加,所以一般情况不开此功能。每次开机时检查一下增益是否打在L档,以防止误用高增益档拍摄,造成画面质量不必要的下降。 6.检查AUTO KNEE自动拐点开关,拨到CAMERA档。如果该开关置于BARS档,则屏 幕输出为彩条。 ㈡记录格式的设置 1.打开MENU设置菜单。 注:HPX500机器上一前一后有两个MENU按钮,功能是一样的。 2.选择“记录设置”项,进入记录设置屏幕。 3.记录格式设定:有1080i、720P、576i等选项,我们一般选择如下两项: 拍高清节目时设为1080i/50i; 拍标清节目时设为576i/50i。 4.如果是拍标清,还有一项“576i记录格式”要设置。选项有三个“DVCPRO50”、“DVCPRO” 和“DV”,一般建议选择前两项,最好都设置成DVCPRO50格式,拍出的画面质量要好些。 注:格式的选择与卡的可记录时长相对应: 1080i/50i高清格式其记录码流为每秒100M,32G的P2卡只能拍30分钟左右的素材;DVCPRO50其记录码流为50M,32G P2卡可拍1小时; DVCPRO、DV码流为25M,可记录2小时。 选定记录格式后,录像器屏幕的相应位置会显示记录格式和系统频率标志。屏幕显示内容可通过调整设置菜单内的显示设置项进行改变。 ㈢音频的调整 HPX500摄像机可记录四个声道的声音(记录格式设置为DVCPRO和DV时只能记录两个声道),我们一般用一个声道就够了,因为我们出去拍摄一般只接一个话筒。

高清摄像机设置调整

高清摄像机使用中调整方法 为了能达到期望的艺术效果,高清摄像机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参数菜单调整功能。使用出厂设置进行拍摄,在环境光线反差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画面明、暗部层次不清楚,暗部发黑而亮部发毛,是由于摄像机中与信号动态范围和画面明暗对比有关的参数:如伽玛曲线、拐点控制和黑电平等,其初始设置针对的是光照条件好而光比适中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拍摄的画面层次丰富、色彩均衡、图像通透。但实际上在户外拍摄时,光照条件经常不理想,明暗对比不是过强就是过弱,采用出厂设置拍摄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必须实时调整摄像机的相关参数(摄像机操作手册)并做好记录。 摄像机的白平衡在光照色温或者更换镜头后都需要重新调整;黑平衡在环境温度变化大、改变了增益设置后或者更换了镜头都需要重新调整。 1. 伽玛特性调整 摄像时,有时场景中有高光部分,它会超出CCD的感光动态范围,拍摄成的画面在高光部分不能反映景物的质感,这就要通过调整伽玛特性,来取得最佳曝光效果。 在正常亮度范围内,CCD呈现理想的线性光电转换特性,光导电特性在有限范围内,景物亮度与输出电平呈现正比例关系,能如实再现景物亮度,再现值总是与被摄对象的亮度、色调成正比。在超过上限幅电平(0.7V)或下限幅电平(0V)以外时,景物亮度、色调就会突然再现成一片空白或者是一片漆黑。光导电曲线的直线部分是陡直上升的,故表示被摄体亮度范围较窄,动态范围(电影为宽容度)有限或偏低。 弧线表示伽玛特性。伽玛特性是非线性电路(伽玛校正电路)处理后形成的曲线特性,经过伽玛校正电路处理的光导电特性呈现非线性特征,特别是对比度被压缩了的高光部分增强了感光能力(从点划线到虚线范围),在高清摄像机技术中把高光部分的斜率处理称为拐点处理。高清摄像机采用了精密的数字处理电路,摄像师可以通过设置菜单精确地分段调整摄像机的伽玛特性,以实现不同的曝光意图,以达到控制画面的影调层次和高清晰度的目的。 2. 聚焦调整 高清摄像机的焦点不易对准是大家反映的一个普遍问题。其实高清的焦点问题是由高清的高清晰度引起的,因为高清的分辨率高,水平视场角比标清大,画面包容的景物多,景深比标清小很多,所以聚焦时要格外小心。 在外景拍摄时高清摄像机的寻像器与标清的一样,要想找到准确高清晰的焦点确实比标清困难。如果摄像师把握不准,建议还是使用标准监视器,而且越大越好。 高清电视拍摄时,为了获得最佳清晰的影像,高清摄像的聚焦技术与标清摄像的聚焦技术有所不同。正确的调焦方法如下: 高清拍摄静态镜头时,应把变焦距摄影镜头变焦至某挡焦距处(即适当景别),当作定焦距镜头使用,则具体使用哪一挡焦距拍摄,就应直接在该当焦距状态下精确调焦,直到寻像器中被摄主体的影像最清晰时为止,或直至调焦基线所指示的刻度值刚好等于用皮尺所直接测量出的调焦距离值时为止。

实验一 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专业数字摄像机(HVR-V1C)、配用电池、磁带、三角架、白纸1张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实验内容: (1)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摄像机的构成,各功能按钮的功能与使用。 (3)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4)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6人。 四、实验原理 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五、实验步骤 (一)电池的安装和取下 (1)安装电池时,将电池的“箭头(▼)”标志朝下,极性向里,由电池舱的上部将电池放入,然后向下滑动,直到听到“咔嚓”一声响为止,电池装好。 (2)取下电池时,在按着“BA TT RELEASE(电池释放)”按钮的同时,使电池由“先上至外”的方向取出。 (二)磁带的装入和退出 (1)按箭头方向滑动“OPEN/EJECT”控制杆并按住不放,打开盖子。卡带舱将自动伸出并打开。 (2)将磁带窗口朝外插入,然后按“PUSH”。轻推磁带背面的中间部分,卡带舱将自动滑入。卡带舱滑入时,切勿按带有“DO NOT PUSH”标记的部分,否则,可能会导致摄像机出现故障。

(3)关闭盖子。 补充:按照步骤1中所述的相同操作打开盖子,并取出磁带。 (三)拍摄图像 (1)打开带镜头盖的镜头罩; (2)安装电源或者电池,并且装入磁带; (3)按住绿色按钮的同时将POWER开关设定为CAMERA,摄像机进入待机状态; (4)在按住OPEN按钮的同时,将液晶屏与摄像机成90度打开,然后将其转动到最佳角度进行录制或播放。正在拍摄的图像被显示在液晶显示屏上,有时会从取景器的屏幕上消失; (5)按“REC START/STOP“键,摄像机开始拍摄。出现“REC(拍摄)”指示,位于本机前面和背面的摄像指示灯亮,再按一次“REC START/STOP”键可以停止摄像。(此外,还可以使用手柄或前面的REC START/STOP键;关闭“指示灯”可在菜单里设置)。 (四)彩条的录制 (1)在待机状态下,打开液晶显示屏,按MENU键显示菜单设定; (2)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摄像机设定”菜单,然后按拨盘; (3) 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然后按拨盘; (4)转动SP拨盘选择,显示彩条带;同时可选彩条类型; (5)按MENU键使菜单设定消失,按下REC START/STOP键,开始摄录; 重复步骤1、2、3,再转动SP拨盘选择,彩条带消失。 (五)AUTO LOCK键的使用 将AUTO键置于上方,即为自动调整状态,可对光圈、增益、快门速度、白平衡进行自动调整了。 将AUTO键置于中间,即为自动锁定取消,可对光圈、增益、快门速度、白平衡进行手动调整。 将AUTO键置于下方[HOLD],将手动调整后的设置状态进行锁定。 (六)白平衡的调节 1、自动调节:将AUTO LOCK选择开关设定于上方(自动状态); 2、手动调节:将AUTO LOCK选择开关设定于中央(自动锁定取消)位置。 手动调节白平衡的步骤: (1)在录制过程中或待机模式下,将“AUTO LOCK”开关设定为中心位置以解除自动锁定模式。 (2)按“WHT BAL”按钮。 (3)转动“SEL/PUSH EXEC”拨盘选择“内存A或内存B”。 (4)在与对象相同的光照条件下,以全屏方式拍摄某个白色物体(如一张白纸)。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

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按住POWER开关上绿色按钮的同时把开关从OFF滑动到CAMERA。滑动到VCR是播放。录制是REC START/STOP按钮A或按钮B(摄像机上都是有两个录制按钮) 机器的熟练使用不成问题; 稳定流畅的画面,精心选择的镜头起、终点,永远是摄像的精髓! 多看、多练,肯定会成功的…… 摄像最重要的是稳,除非是特技需要,稳定压倒一切。我是电视台的,你可以找我交流,我的QQ是:645952587

摄像机使用方法大全 选择购买摄像机时,大多数人首先会问什么牌子的机器好,随后就认准这个品牌的产品购买,却忘记询问它好在哪里、与其他品牌同档次的产品又有何差异。最终,虽然抱回家的是个名牌产品,但难免遇到其性能不及自

己的期望、机型落伍等情况,要是再碰到一两个懂行朋友“激情”评价一番,那可真该算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了。 家用摄像机市场的三大巨头——SONY、松下、JVC目前还是消费者的主要选择对象,尽管其他品牌也有同类产品,且在技术和价格上各有所长,但依然没能在这一领域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那么,三者间究竟有何异同?谁又将独霸天下呢? 大而全的Sony “买SONY的,SONY的好!”这是一句无论在商场、专卖店及普通消费者之间耳熟能详的话。可“就是有点贵……”的评价,怕也是最常见的反映了。 SONY公司成立于1946年,在技术领域一直战功卓著:“1982年1/2英寸广播用摄像机Betacam、1985年8毫米摄像机、1989年高分辨率8毫米摄像机CCD-TR55、1995年家用数字摄像机DigitalHandycam、1998

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第二节摄像机的调试

第二章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第二节摄像机的调试 专业的电视工作者在拍电视前一般都要对摄像机做一些必要的调试。 1、寻像器调节 寻像器是摄像机的窗口,摄像师通过它, 可以选择画面角度、范围, 确定画面构图;另外寻像器还可以监看摄像机的各种工作状态, 如镜头的聚焦虚实、电视信号的强弱、电池和磁带使用情况, 摄像机发出的警告信号等。 专业的寻像器可以根据摄像的需要调节角度和伸缩距离, 也可以调节亮度和对比度。但要注意:亮度和对比度调好以后, 不要随便根据画面进行调节, 这样可能影响您对画面质量的正确判断。 2、焦距调节 摄像前或当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时,都应当进行焦距调节,称为聚焦。焦距调节的一般方法多采用“特写聚焦调节法”: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转动聚焦环,使图像清晰,然后拉开成所需的景别进行拍摄。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大的景深,并且能够保持画面的清晰度。 3、光圈的调节 光圈的调节方法有自动光圈调节法、手动光圈调节法和暂时自动调节

法。 自动光圈调节法: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自动光圈调节“ A”处,根据被摄体的亮度摄像机自动调节光圈,这是一般画面光照反差不大摄像时常使用的模式。 手动光圈调节法:将光圈选择开关设定于手动光圈调节“ M处,根据需要手动调节光圈大小。这是一般画面光照反差较大摄像时常使用的模式。 暂时自动调节法:在光圈选择开关处于暂时自动调节时,持续按瞬时自动光圈按钮,光圈处于自动调节状态,松开即回到手动调整光圈状态,并能锁定于松手时的光圈值。 当拍摄物体背景比较明亮时,一般应使用手动光圈调节法。因自动光圈进行拍摄,由于它反映的是整个画面的平均亮度,物体在画面中就会成剪影效果,有时这种效果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此时,必须采用手动光圈。 4、镜头后焦距调节 当你试拍摄时, 如发现全景散焦, 需调整镜头后焦距, 其具体做法是: (1) 拍摄3 米远左右的清晰度卡或者一个中心点标记的细线条图像。

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

实验三: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 学院文学院班级11(9)学号20 姓名顾佳俞 实验目的: 1、知道摄像机的类型 2、掌握摄像机的性能指标及含义 3、知道常见摄像机功能键的含义及操作使用方法 4、掌握MD9000、SONY190P摄像机的使用 实验设备: 多媒体计算机、耳机、MD9000摄像机、电视机、电缆、接线板、充电器、摄像机用电池等实验过程: 一、摄像机的调整与使用: (一)摄像机中的自动调整: 1、自动光圈 2、自动白平衡 3、自动黑平衡 4、自动中心重合 5、自动聚焦 (二)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 1、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1)开机预热 (2)选择色温滤色片 (3)调整光圈 (4)聚焦调整 (5)变焦控制 (6)黑/白平衡调整 (7)中心重合调整 2、摄像机的操作要领与技巧: (1)稳 (2)清 (3)平 (4)准 (5)匀 实验作业: 1、将搜集到的摄像机类型用表格的形式完成整理。(要求不同存储媒介、不同摄像器件、不同器件数量各一种)

2、摄像机的性能指标有哪些?说明其含义。 答:(1)分解力:摄像机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称为分解力。分解力包括水平分解力和垂直分解力。水平分解力是指沿水平方向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垂直分解力是指沿垂直方向分解图像细节的能力。 (2)灵敏度:摄像机的光电灵敏程度简称为灵敏度。 (3)信噪比:简单地说,信噪比是有用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3、解释数字变焦与光学变焦,说明“T”与“W”画面效果。 答:数字变焦: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实际上是一种画面的电子放大,把原来CCD影象感应器上的一部份像素放大到整个画面。比如有四个小点,没有充满整个画面,通过电子放大,使这四个小点都分别变大,充满整个画面。也就是说,通过数码变焦,拍摄的景物放大了,但它的清晰度下降了,所以数码变焦太大了并没有实际的意义。现在的摄像机的数码变焦在44倍-600倍,但在实际使用中,有40倍就足够了。 光学变焦:摄像机的光学变焦是依靠光学镜头结构来实现变焦,就是通过摄像头的镜片移动来使要拍摄的景物放大与缩小,光学变焦倍数越大,越能拍摄较远的景物。现在的家用摄像机的光学变焦倍数在10倍-25倍,能比较清楚的拍到70米外的东西。 4、介绍常用功能键的作用,并写出寻像器上的显示信息。(以SONY 190P摄像机为例)

视频监控试题库完整

视频监控题库 一.填空题: 1. 全球眼是由中国电信推出的一项完全基于宽带网的图像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增值业务。 2.监控摄像机分为模拟和网络两种。 3.视频分辨率越高,显示的越清晰。 4.红外灯能使摄像机在夜间也能取得很好的图像效果。 5.视频监控使用的摄像机有3种,分别有球机,枪机,半球型。 6一般调节半球摄像机清晰度的方法有:调节焦距和角度。 7.一个摄像机,一般有电源线,视频线,485控制线三对线组成。 8.一般模拟CCD摄像机采用 12 V 直流电源供电。 9.云台摄像机采用 24 V 交流电源供电。 10.每一个 IP 摄像机都有一个固定的IP地址。 11.球机的云台系统通过接收 RS485 信号来来实现对摄像机的控制盒调节。 12.模拟摄像机通过同轴电缆(视频线)传输视频信号。 13.网络摄像机是一种结合传统摄像机与网络技术所产生的新一代摄像机,它可以将影像通过网络传至地球另一端,且远端的浏览者不需用任何专业软件,只要标准的网络浏览器即可监视其影像。 14.硬盘录像机储存满后,新的录像存档会覆盖较早的存档。 15.海康威视硬盘录像机的视频编码格式是 MPEG 。 16.视频信号使用光纤传输时,传输距离长,衰减小,不受电磁场干扰影响。 17.监控服务器的磁盘阵列的功能是储存录像。 18.光端机的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成光信号。

19.多路IP摄像机在机房聚集,使用交换机与服务器相连。 20.如果意外停电,由于 UPS 的作用,监控系统仍能持续运行一段时间。 21.DVS 的作用是将模拟信号编码,变成网络信号传输。 22.视频显示器与服务器之间使用 VGA 线连接。 23. 球机的几种常用波特率是 1200BPS, 2400BPS, 4800BPS, 9600BPS 。 24.DVS 的主要作用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 25.监控主要储存设备是硬盘录像机和磁盘阵列。 26.常用BNC头分为焊锡焊接型和螺丝旋转连接型。 27.快球摄像机和带云台摄像机的编码是按照二进制编码的。 28.工程宝的主要功能有测试视频信号,测试网线通断。 29.模拟信号长距离传输,都说使用光端机传输,分为光接收机和光发射机。 30.视频线又叫同轴电缆,可用作视频信号的传输。 31.视频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32.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延迟现象,导致图像失真。 33.模拟信号最大的优点是图像信号稳定,传输过程中延迟小。 34.在检查视频信号异常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有 BNC头接触不良和变压器烧坏。 35.视频画面有横纹,不清晰或者云台自转是由于工业现场有电磁干扰造成。 36. 网线RJ—45水晶头制作,线序分别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37.目前使用的摄像机比较好的清晰度是 D1。 38.高清130万像素的分辨率为 1280*720 。 39.高清摄像机按是否有云台分为高清网络球机和高清网络枪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