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第二章_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第二章_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第二章京剧的发展史简介

中国戏曲起源于上古原始社会的民间歌舞,发展到汉代的角抵、百戏、唐代的参军戏以至歌舞戏,就逐渐有了综合艺术的趋势。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最初的完整形式。元杂剧和南元南戏的出现,使这种形式进一步完备,有了比较完整的剧本。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明代中叶以后,在南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流布全国,形成了中国戏曲繁荣的新阶段。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新兴的地方戏曲出现,诸腔杂陈,分属于不同的声腔体系,京剧就是在这些古老的戏曲剧种的基础上,经过综合、丰富、融化、提高而形成的。京剧形成迄今,虽然不过一百多年,但它集中继承了中国戏曲悠久的历史传统,源远流长,积累深厚。京剧在北京崛起后逐渐流传全国,成为我国最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京剧发展大体可分以下几个历程和阶段:1.约1790年—1880年为孕育形成阶段;2.1880年至1917年为成熟阶段;3.1917年—1938年为鼎盛时期;4.1938年—1949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5.1949年建国后,京剧获得了新生,开创了繁荣的局面,其间也有曲折。

一.京剧的孕育和形成时期

1、北京剧坛面貌

从1790年到1880年,正是清王朝由极盛转向衰败的时期,期间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六代封建皇朝的统治。这一时期,清王朝的统治已巩固,农业生产增长,商品经济也日益发展,这些为戏曲演出提供了物质保证。各阶层人士对娱乐的需求,清朝统治者对戏曲的钟爱,促进了戏曲演出的发展。

乾隆中叶,除昆山腔与弋阳腔外,在民间流行的声腔、剧种有梆子腔、楚腔、乱弹腔、吹腔、秦腔、二黄调、襄阳调、弦索腔等等,这些声腔与昆腔相对,笼统称作“乱弹”,也称“花部”;昆腔则称“雅部”。到道光年间,形成了昆腔、弋阳腔、弦索腔、梆子腔和皮黄腔五大声腔体系;梆子、皮黄两种声腔尤为兴旺。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戏曲的中心。从乾隆以来,全国各地方声腔剧种向北京集中,北京既有昆腔戏,也有各种乱弹戏,昆乱并存,花雅竞奏。

清雍正、乾隆年间,北京昆腔衰微,京腔(源于江西弋腔,亦称高腔)振作。乾隆时画家贺世魁画的《京腔十三绝图像》曾挂在前门外廊房头条城一斋南纸店门首,以招徕顾客,可见当时京腔之盛行。乾隆末叶,秦腔崛起,又取代了京腔。1780年,秦腔(即梆子腔)艺人魏长生到北京献艺,大获成功。秦腔以其艺术上的清新、生活气息浓厚而博得人们的喜爱。魏长生演的《滚楼》、《背娃入府》等戏轰动京城,观众日达千余人,反应热烈,

6

京腔由是冷落。当时不仅京腔艺人学梆子(秦腔),在京的其他各地的戏曲演员也向魏长生学艺,学唱梆子。乾隆15年,清政府明令禁止京师唱秦腔,魏长生一度改入昆、弋班,两年后离京南下扬州演出,后又到各地巡回演出,使秦腔艺术广泛传播,同时推动了各地方戏曲的发展。

1.四大徽班进京

1790年扬州盐商江鹤亭为庆祝乾隆八十寿辰,组织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进京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为主,兼唱昆腔、吹腔、四平腔、高拨子以及罗罗、梆子各种腔调,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在宫中的祝寿戏演罢,“三庆”班并未南返,而是留在北京,进行民间演出。它很快就压倒了秦腔,很多秦腔演员为谋生计而投入新兴的徽班,结果就形成徽、秦两班合作的局面。继“三庆”班接踵而至的徽班有“四喜”、“春台”、“如春”各班,合“三庆”班世称“四大徽班”。徽班很快在北京舞台上取得了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徽班有丰富优美的声腔曲调,诸腔并奏,并拥有众多题材广泛、通俗易懂的剧目(有取材于民间生活的小戏,有反映社会政治生活的正剧,有根据历史传说故事编写的剧本)。徽戏的表演也有较高的水平,重视做功,讲究表演。2.艺人们广泛吸收,博采众长,为徽班发展开创了新路。3.北京社会的稳定和统治者对于戏曲的支持是徽戏存在、发展的重要的保障。

3.汉戏进京给徽戏带来的变化

汉戏,亦称汉调、楚调。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汉戏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西皮乃甘肃、陕西一带的秦腔传至湖北襄阳一带,经湖北艺人改造而成,最初称“襄阳调”。汉戏中的二黄与徽戏二黄均来自弋阳腔,因地域各异,在其声腔、板式上亦不尽相同。湖北襄阳调(即西皮调)的形成,加上安徽二黄调的传入,使皮、黄合奏的局面首先在湖北的汉戏中出现。道光年间汉戏艺人王洪贵、李六、余三胜等进京献艺,他们并未单独挑班演唱,而是参加徽班。汉戏进京并搭入徽班演唱,使徽班的演出阵容更为强大,在北京舞台再次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为北京皮黄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汉戏搭入徽班,给徽班带来了不少变化。首先,汉戏艺人将汉戏的演出剧目和表演技艺带到了徽班,丰富了徽班的剧目和表演手段。其次,原来秦腔、徽班、京腔都是以旦角戏为主,领班人也都是旦角演员,如魏长生、高朗亭等,汉戏进京后,演男性角色的剧目日多,尤以老生为主的剧目数量最大,提高了戏曲舞台反映生活的能力。另外,汉戏进京前,徽班是诸腔杂呈的状态,汉戏进京,大量的皮黄戏上演,使皮黄的演唱艺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了消除与北京观众在语言上的隔阂,演唱语言也得到了改造,以“中原音韵”(即中州韵)为语言规范,同时沿用了一部分湖广音。

4.京剧形成的标志

自从皮黄合奏的局面形成以后,广大徽班、汉戏演员共同努力,根据北京观众的需要,在艺术实践中做了一系列的改革。无论是声腔、剧目、舞台语言、表演以至演员阵容,都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意味着徽班的演出,从量变到质变的一个飞跃,意味着一个新的剧种的出现,即京剧的形成。

7

京剧是在徽班内逐步孕育、演化而成的,是徽调、汉调、昆曲、梆子相互交流、结合、融化,从而产生的新剧种。这个过程,从徽班进京的1790年算起,大约经过了五六十年。

中国戏曲剧种的区分,最明显的标志是在音乐和舞台语言方面。京剧形成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建立了以皮黄为主的板腔体的声腔结构,北京字音和湖广音的结合,形成了京剧演唱语言的规范。胡琴作为主要伴奏乐器代替了原先的笛子,为京剧演唱艺术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第二个标志是剧目的题材范围扩大,有关政治历史方面的题材有所增加。结构上继承并巩固了分场体制,七字句、十字句的板腔代替了长短句的套曲体。

第三个标志是演出形式已趋规范化。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戏班组织和演出规制。角色分生、旦、净、丑等行当,化妆亦有规范,旦角贴片子,净角勾脸谱。表演程式化、虚拟化、舞蹈化。表演程式是历代艺人长期创造的结晶,代代相传,师徒递嬗。舞台布局统一为三面向观众,一面是后台,台上设一桌二椅。

以上是种种标志着京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剧种已经形成。

京剧形成后,在北京有很长时间仍称徽班,也称乱弹或二黄戏。传到上海后,为与上海原有的徽班相区别,一般以京班或京调称之。“京剧”一词也始见于上海(1876年《申报》:“图绘伶论”中最早出现“京剧”一词),后又传到北京,逐渐成为通用的称谓。

二、京剧的成熟时期

从1880年到1917年的三十多年中,京剧的继续发展以至成熟,得到了适宜的气候与土壤。这一时期,中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市场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剧场演出的频繁提供了物质保证,也为剧场、戏班的经营、管理带来新的因素:清末民初推翻帝制、创建民国的辛亥革命,为京剧改良运动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推动力量;而声、光、化、电这些科学技术为京剧舞台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手段;新文化的影响,审美意识领域中的新旧交错,则孕育着京剧艺术的巨大变革。

1.“前三杰”到“后三杰”

京剧自形成以来至清末民初,在艺术上已经臻于成熟。初期京剧艺术还保留不少它的前身,即徽、汉等戏曲剧种的面貌,到此时则已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由粗糙简朴变得精致了。

京剧是以表演为中心的艺术。一个时期的表演艺术特点,总是从演员身上体现出来的。因此每个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演员。在京剧形成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习称“老生前三杰”。京剧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性演员是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习称“老生后三杰”。

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县人,出身湖北汉戏班,于道光初到北京,搭徽班演唱,以嗓音醇厚、声调优美而蜚声北京舞台。余三胜将徽、汉二腔融于一炉而创制出旋律丰富具有独特风格的京剧唱腔,对京剧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程长庚(1811—1879)安徽潜山人,工老生,后进京搭三庆班演出。嗓音高宽宏亮,8

唱技高明,声情交融。他的戏路宽广,能戏很多,表演注意身段作派,还能顾及戏剧的社会功能。程长庚还颇具组织能力,是位颇受爱戴的戏剧活动家。他掌握的三庆班,纪律严明,十分正气。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教师,在艺术上毫不保守,尽力教导提携青年人。“后三杰”的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均得程长庚教益。

张二奎(1814—1860)为“四喜班”的头牌老生和领班人,与余三胜、程长庚齐名。

“后三杰”中孙菊仙(1841—1931)是票友出身,对程长庚服膺最虔,效仿最力。汪桂芬(1860—1909)早年曾为程长庚操琴,程辞世后,始以老生演员出台献艺。孙、汪都直接继承了程长庚的演唱风格。谭鑫培(1847—1917),为演员世家出身,不仅有继承,而且有发展。尤其是谭鑫培,在总结前辈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又经过自己的创造,把京剧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成熟境界。他的艺术,无论对当时,于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伶界大王”,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这一时期每个行当都涌现出成批的优秀的演员。值得一提的是旦角演员王瑶卿。王瑶卿有“新青衣领袖”之美誉,是这一时期旦行最负盛名者。清庚子前后,他与谭鑫培合演《汾河湾》、《武家坡》、《打鱼杀家》等剧,享名一时,有“青衣叫天”之称。他的舞台生涯很短,以后主要重视培养演员工作,“四大名旦”都曾求教于他。

京剧形成之初,沿袭徽班的集体制。至谭鑫培崛起后,逐渐过渡到以主要演员为中心的“名角挑班制”。这种制度形成后,以主要名角为首,其他演员按技艺高下分出档次。主要演员总是演主角,其他演员为其配戏。最好的演员演戏放在演出的最后(谓“大轴”),第二位演员放在倒第二(谓“压轴”)。主要演员自行聘请专门的琴师、鼓师,还有专门的舞台美工人员(检场)、化妆师。演员的收入也由固定的“包银”改为按百分比分成,演员不再束缚在一个固定的戏班,可较自由的在各班社间流动。名角挑班制的出现,反映了资本主义关系逐渐取代凝固的封建封闭关系,特别是固定包银制向戏分提成制的过渡,是商品经济的原则和竞争的原则在京剧领域中得到渗透,调动了从业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京剧艺术的发展。

2.剧目进一步京剧化

此时期京剧演出剧目仍以来自徽、汉、梆、昆等的传统剧目为主,但在演出中大多经过整理、加工,使之与京剧表演的结合更为紧密,因此更京剧化了。由于京剧有较强的反映生活的能力,故京剧剧本的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多样。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等优秀演员对传统剧目作了大量的加工整理工作,使这些戏的艺术质量大为提高,不但剧本更精练完整,同时经过演员在舞台上的二度创作,演出更精湛,后人从此就照他们的演法传演下去,演出本被固定下来。这一时期还涌现出了一些文人出身的剧作者。

光绪三十二年(1900)出版的《绘图京都三庆班真正京调全集》,共十集,收剧目四十八出。1915年出版、至1925年才出齐的王大错《戏考》,前后四十册,共收京剧剧本近六百出(包括部分梆子戏和昆曲剧本)。

3.表演、唱腔、舞台美术的成熟和发展

9

本历史时期,京剧艺术角色行当更完备,表演艺术(唱、念、做、打)更精致、细腻。行当方面,出现了武生、老旦、红生等行当,旦行进一步分青衣、花旦、刀马旦、玩笑旦等,花脸也分为“铜锤”、“架子”两行。这些划分是表演艺术发展的结果,同时又与某些表演流派的形成密切结合。京剧的曲调更丰富,也更讲究韵味。身段动作要求美观,一抬手、一投足都有一定的格律,还出现了一些表演上的“绝活”。音乐伴奏逐渐形成由管、弦、打击乐组成的乐队(文、武场)。

舞台美术也出现了求新、求美的趋向。如上下门“出将”、“入相”的彩帘,桌围椅披的装饰,演员的服饰、盔、戏靴及各种道具,各自都有一定之规而形成定制,脸谱也趋向精致。

4.南派京剧的初步形成与女班的出现

同治六年(1867)上海新建的戏院“满庭芳”赴津邀角,京剧艺术开始从天津传到上海。此后随着京、津两地京班艺人的大批南下,上海开始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的京剧艺术中心。

由于租界特定的经济文化环境及物质条件,使南下的京剧艺术走上了与北京地区并不相同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一种新的区域性派别——与“京朝派”相对的“南派京剧”。

被称为“坤班”、“髦儿戏班”的京剧女班最初产生于上海。以后,天津、北京也相继出现了女班及女演员,不久又发展到全国各地。民初,各地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演员。

5. 京剧科班与戏校

京剧的教育体制,最早是“投师学艺”,咸丰、同治年间有了专门培养演员的科班。科班有专职的教师,还有系统的教育程序。这种教育体制的进步,是京剧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也为京剧的进一步繁荣兴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京剧史上存在时间最长、培养人才最多、成就最大的科班是成立于1904年的“喜(富)连成科班”。在上海,除京剧科班外,辛亥革命后,上海伶界联合会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子弟学校——榛苓小学。著名演员潘月樵、冯子和也自行出资兴办艺人义学,同时欧阳予倩等人也应聘至南通承办起了南通伶工学社。这些戏曲艺术学校,废除了旧科班里的封建性规制,实行文化学习和艺术教学并重、练武习艺与舞台演出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才艺兼备的京剧演员。这一时期,也涌现出了不少优秀的京剧教师。

6.京剧改良运动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受民族资产阶级民族革命思潮的影响,中国文化艺术界普遍展开了改良运动。

1940年10月,在上海有汪笑侬、陈去病等发起,创刊了中国戏曲史上最早的专门性京剧期刊《二十世纪大舞台》。它的诞生表明京剧改良理论的兴盛。该刊不仅登载京剧改良理论文章,还发表京剧改良剧目,积极提倡京剧改良。

京剧改良的倡导者主张革除旧剧封建、淫秽的弊端,把京剧艺术的社会功能看作构成戏曲美的根本因素。认为京剧应改进舞台演出条件和表演形式,不受传统方式束缚,力求自然,在自然中求得真实的美感。要求京剧语言通俗易懂,以被群众接受。

10

汪笑侬是最早参加京剧改良运动的舞台实践、并改编和创作了大量京剧剧本的京剧演员。他学识广博,富有爱国与民主思想,兼艺人与文人两职。他积极参加《二十世纪大舞台》的创办工作,他编写的京剧改良新戏都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还参加演出实践,为京剧改良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月,京剧演员潘月樵和夏月润、夏月珊兄弟在上海十六铺创建“新舞台”编演了大量时装新京戏,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辛亥革命后,北京地区京剧改良活动的主将首推梅兰芳。1913年秋梅兰芳首次赴沪演出时观摩了不少时装京剧,也结识了积极投身京剧改良运动的一些京剧同行,受到很大触动。回到北京即着手京剧的革新工作,编演了《孽海波澜》等时装新戏,在北京引起很大反响。

京剧改良运动经历了短短的十年,它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而衰微,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解决艺术问题。时装京剧艺术上粗制滥造,违背了京剧舞台上固有的规律,丧失了观众。但这是在新形势下艺术革新的一种尝试,为京剧的革新积累了经验。

三、京剧的鼎盛时期

1、“五四”以来社会文化思潮和外来文化艺术对京剧的影响

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各种文化思潮激烈冲突,引发了对戏曲问题的一场大论战。当时戏曲曾被作为封建落后文化的代表,受到猛烈的抨击。一些知识分子写文章批判戏曲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封建性,同时对戏曲舞台上的种种陈规陋习,僵死的形式主义的表演,剧本缺乏文学性等,也提出了批评。虽然他们的意见不免偏颇,但对戏曲界却起到振聋发聩的作用。

在抨击传统戏曲的同时,民族虚无主义乘机抬头。胡适、周作人等人对戏曲从内容到形式全盘否定,主张用西洋戏剧取代中国戏曲。但戏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广大群众所熟悉、爱好,全盘否定戏曲的主张不仅受到戏曲界的抵制,也无法为广大群众接受,很快就破产了。五四以后,胡适等人从民族虚无主义转向国粹主义,对戏曲从全盘否定到狂热鼓吹。

这场论战促进京剧界内部民主思想的觉醒,很多著名演员开始投身京剧改革,以适应时代要求。本世纪初,被称为“文明戏”的话剧自西方输入,给京剧不少影响,京剧艺人开始借鉴话剧,对京剧加以革新和改造。京剧艺术逐渐形成了新的美学标准。京剧开始讲究剧本的文学性,一些著名演员邀请剧作家编剧,使剧本结构严谨,情节合理,语言优美,有些戏成了某一流派的代表作和保留剧目。在演出中也开始注重了艺术的整体性,体现“一台无二戏”的精神。

本历史时期,京剧已在全国流行,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京剧艺术达到鼎盛状态。

2、生行表演流派的发展

这一历史时期,随着表演技艺的迅速发展,出现了京剧表演流派的空前繁荣。京剧形

11

成期间以老生为主。继谭鑫培之后,二十年代出现了具有代表性的四位老生演员,即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前三位在三十年代末逐渐脱离舞台,同时出现了以马连良为首的,包括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在内的后四大须生。在南方则是周信芳创立了影响深远的麒派;而在东北,唐韵生创立了唐派。他们与马连良的马派,并称“南麒北马关外唐”。这些演员都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和鲜明风格。余叔岩精巧细腻,言菊朋灵俏婉约,高庆奎激越高亢,马连良飘逸洒脱,周信芳老练苍劲,谭富英朴实大方,杨宝森含蓄深沉,奚啸伯隽永清新。他们的演唱,都以其独特的音调和色彩,给观众以审美享受,得到观众的承认,同行的赞许和后学的模仿。这些流派不仅代表了当时表演艺术的高峰,而且对以后表演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武生方面,杨小楼开创了以武戏文唱为艺术特征的武生流派。他重视通过武生的基本表演来刻画人物性格,塑造风采各异的勇士形象。南方的盖叫天,短打戏最好,有“江南活武松”的美誉。

3、旦行表演流派的兴盛

旦行表演流派的蓬勃兴盛是本时期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四大名旦”的脱颖而出是京剧走向兴盛时期的重要标志。

“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为新兴旦行流派之先驱。他的表演雍容华贵,典雅清新。不仅在唱腔、表演方面有很高的成就,而且重视剧本的思想性、艺术性。他不固步自封,始终随着时代前进而创造革新,使梅派艺术充满活力。梅派的创立,扭转了以往京剧“以生为主”的局面,开创了“生旦并重”的新纪元。

“四大名旦”中的程砚秋演唱幽咽刚烈、迂回曲折;荀慧生花俏柔美,柔中见刚,表演活泼妩媚;尚小云演唱高亢挺拔、刚健婀娜。

南方名旦有欧阳予倩、冯子和等。

除生、旦外,净、丑行也出现了不少优秀的演员。如净行的金少山、郝寿臣,丑行的萧长华、刘斌昆等。

4、京剧教育、理论研究与宣传

“富连成”科班虽然创建于上个历史时期,主要活动却是在本历史时期。(原称“喜连成”,1912年改称“富连成”)。培养了“喜”、“连”、“富”、“盛”、“世”字排行的几科演员。“富连成”教学秩序稳定、严格,教师力量强,能因材施教,因而培养出好几位堪称表演艺术家的演员。如马连良、侯喜瑞、裘盛戎、叶盛章、叶盛兰等。

1930年,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成立。这是培养京剧演员的新型学校,前后两位校长焦菊隐、金仲荪。学校不同于科班,它开设文化课,并始创男女合校。办学十年来,培养出大量京剧舞台上的骨干力量。

五四前后,出现了一些综合的文艺报,如1917年创刊于上海的《大世界》,1919年创刊于北京的《晶报》。二十年代有了专门性的戏曲小报,如1926年问世的《罗宾汉》,1929年创刊的《梨园公报》,1931年创刊的《戏世界》等。进入三十年代,全国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了多种综合性报纸创办的京剧专刊。本时期内以京剧为重要内容的杂志主要有李涛痕

12

主编的《春柳》,刘豁公主编的《剧学月刊》,“国剧学会”编辑出版的《戏剧丛刊》和《国剧画报》,张古愚、郑过宜等主编的《戏剧旬刊》及《十日戏剧》等。

1917年至1938年共出版有关京剧的论著近百种。影响较大的有周剑云的《菊部丛刊》,陈彦衡的《说谭》,齐如山的《剧学丛书》和《京剧之变迁》,张次溪的《清代燕都梨园史料》,王芷章的《清升平署志略》、《清代伶官传》等等。这一时期还出版几部日本人撰写的有关京剧历史的著作。其中有青木正儿著的《中国近世戏曲史》,波多野乾一著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

我国最早的一批京剧唱片是清光绪末年由百代公司录制的。以后几乎所有京剧名家的精彩唱段都被灌制成唱片。到1936年已有1500余个京剧唱段录制了唱片。

我国拍摄第一部电影是京剧片。1905年北京丰泰相馆以谭鑫培为主演拍摄了《定军山》中“请缨”、“舞刀”等场面,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京剧片。1920年商务印书馆的活动影视部摄制了梅兰芳的昆曲《春香闹学》和京剧《天女散花》。《天女散花》是最早拍摄成电影的一出完整的京剧。1921年至1938年共摄制京剧影片十部左右。

5、京剧走向世界

梅兰芳是向海外传播京剧艺术的先驱。他曾于1919年、1924年、1956年三次访日,1930年访美,1935年两次访苏。他的表演受到国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艺术界很高的评价,美国两家高等学府向他颁发了文学荣誉博士学位。梅兰芳使我国京剧艺术赢得国际声誉,给世界戏剧以积极影响。

1932年1月至1933年4月,程砚秋赴欧洲考察。程砚秋在欧洲,向西方介绍了中国文化艺术,也考察了西方戏剧的表演、音乐、灯光、舞台美术、院团组织、剧场建筑等各个方面,回国后,写了《赴欧考察戏曲音乐报告》,列举了十九项建议,主张吸收和借鉴西方艺术。

四、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各地区京剧呈现盛衰不同的景象

自1938—1949年我国历史上经历了大规模的战火的考验,民族矛盾与国内矛盾错综复杂,国土分割,情势各异。京剧艺术也染上时代的色彩,经历了复杂的发展过程。

1、国统区、根据地、沦陷区京剧活动概况

在国统区,随着国民政府迁往陪都重庆,从南京、上海等地有一批中上层人士亦迁居大后方。同时一些京剧团体也相继进入内地及后方,推动了川、陕、黔、滇、桂等地区京剧艺术的流传和发展。这些地区的京剧活动在中国共产党与新文艺工作者的推动下,大多与抗日宣传相结合。1944年在广西举行的第一届“西南剧展”上,演出了一批颂扬爱国主义的京剧新编剧目,如《江汉渔歌》、《梁红玉》、《岳飞》等。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及各抗日根据地,随着一批大城市的新文艺工作者的涌入,逐渐建立了一些专业的京剧演出团体,如延安的鲁艺平剧团、八路军120师战斗平剧社等。1942年10 月延安平剧研究院成立,创演了《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等优秀剧目。

在沦陷区,南北情况稍有不同。北平、天津沦陷后,京剧舞台沉寂了一段时间,以后

13

虽然有恢复,但也远不如从前。梅兰芳蓄须明志,息影舞台。程砚秋在抗战后期也停止演出,在北京郊区务农隐居。在上海,京剧活动一直比较活跃,租界地区的特殊地位,给上海京剧界的进步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欧阳予倩、周信芳等领导的中华剧团、移风社等,以京剧艺术为武器,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编演了一批借古鉴今、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剧目如《徽钦二帝》、《史可法》等,影响很大。这一时期,北京的京剧名角纷纷来上海演出,加强了南北艺术的交流,上海的京剧演出很红火。

当时京剧表演人才济济。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等表演艺术更臻成熟,成了舞台上的中坚力量。一批后起之秀如言慧珠、童芷苓、李玉茹、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李少春、袁世海、叶盛章、叶盛兰、裘盛戎等脱颖而出,给京剧艺术带来了新的希望。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国统区由于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演剧盈利甚微,一般艺人生活在饥饿线上。同时出现了格调低劣,凶杀色情,神怪武侠剧目,影响了京剧艺术的正常发展。而解放区的京剧艺术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

2、京剧教育及理论研究

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培养京剧演员的科班及学校。较有名的有四川的“厉家班”、西安的“夏声剧校”、广西的“四维剧校”和上海的“上海戏剧学校”。这些学校都有相当的办学规模,培养出不少优秀的京剧演员。

3、四十年代是中国各类戏曲报刊发展的兴盛时期

当时京剧已形成为“国剧”,拥有十分广大的观众,这也给各种京剧报刊的问世带来了机遇。这一时期有近百种京剧报刊,如上海梅花馆主、陈禅翁主编的《半月戏剧》,北京金达志主编的《立言画刊》,天津潘侠风主编的《游艺画刊》,重庆蔡光德主编的《平剧旬刊》等。

这一时期有关京剧方面的著作有六、七十种,主要是记录名角艺术活动和艺术特点的专集,也有一些有价值的史料专著和理论专著。如余上沅编的《国剧运动》、徐慕云著的《中国戏剧史》等。

五、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建国后,京剧艺术在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推陈出新”方针的指导下,重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五十年代初,“改戏、改制、改人”的戏曲改革运动在全国掀起,政府对原有剧团和体制进行了有计划的改造,北京、上海等各大城市都建立了编、导、演力量强、门类齐全的国有京剧院团。京剧工作者社会地位大大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文化部还举办了多起戏曲讲习班,让他们集中学习,使京剧从业人员的思想、艺术水平有明显的提高。

“戏改”后,各地京剧院团在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历史题材新剧目的创作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目。上海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四进士》、《徐册跑城》、《乌龙院》、《追韩信》、《打鱼杀家》、《金玉奴》、《红娘》、《拾玉镯》、《贵妃醉酒》等,新编历史

14

剧和创作剧目有《海瑞上疏》、《梅妃》、《尤三姐》、《三打白骨精》等,连台本戏有《封神榜》等。北京重新整理、演出的传统剧目有《霸王别姬》、《宇宙锋》、《玉堂春》、《汾河湾》等,新编历史剧和创作剧目有《海瑞罢官》、《谢瑶环》、《野猪林》、《杨门女将》、《白蛇传》、《穆桂英挂帅》等。这些剧目的剧本、表演、音乐、舞蹈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

六十年代,各地创作演出了一批京剧现代戏。如《白毛女》、《红色风暴》、《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灯记》等。这些戏在京剧表现现代生活方面有了新的突破,积累了经验。

这一时期活跃在京剧舞台上的演员,除前辈艺术家及上一历史时期已涌现的一批优秀演员之外,还有杜近芳、袁世海、赵燕侠、关正明、关肃霜等。

五、六十年代京剧演出兴旺。为表彰老一辈艺术家对京剧艺术创作的贡献,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剧协还相继举办“梅兰芳、周信芳舞台生活五十周年纪念会”(1955年),“盖叫天舞台生活六十周年”(1956年),“周信芳舞台演剧生活六十周年演出活动”(六十年代初)。

在培养接班人方面,建国后各地都办了戏曲学校,开设京剧演员班和音乐班,培养了不少优秀的京剧演员。如钱浩亮、刘长瑜、王梦云、张学津、杨春霞、李炳淑等都是建国后由戏校毕业的。

建国后,还有一些京剧艺术家摄制了一批舞台艺术片,如周信芳、马连良、张君秋、杜近芳、李少春、童芷苓等演出的剧目都有被摄制成电影保留下来的。

北京、上海的京剧院团曾多次出访欧、美各国演出,受到世界各地观众的欢迎。

十年浩劫中京剧遭到了厄运。粉碎“四人帮”后,京剧又重新获得了发展的机遇。然而,随着电视的普及、外来文化的涌入,各种娱乐形式的兴起,京剧艺术又面临新的挑战。我们相信,京剧这一具有深厚基础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样式,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倡导扶持下,京剧工作者的努力下,在广大观众的支持下,定能再次振兴、代代相传。

15

京剧艺术怎样吸引青年观众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京剧文化与艺术:京剧艺术怎样吸引青年观众 京剧艺术怎样吸引青年观众 姓名:左丹妮 学号:41001089 专业:经济学基地班 京剧是一门艺术,承载着智慧而源远流长的艺术。它是中国的国粹,经历过巅峰,受到过人民的热切追捧。而现在,随着流行音乐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接纳京剧,唱京剧,京剧艺术也在慢慢地成为回忆…国粹不可丢,但是如何再次让京剧艺术发扬光大,让梨园走进寻常百姓家,也是京剧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京剧艺术该怎样吸引青年观众,让这门国粹传承下去呢? 我曾经思考过,为什么很多文化和很多艺术都慢慢走向边缘化了呢?比如,油纸伞的制作,修钢笔的技术,补鞋子…等等等等,一些传统手艺,慢慢地慢慢地就被淘汰掉了,它们在历史的一段时期之内都曾经是被许多人所接受的,而传承的人因为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少。当艺术面临消失的困境,我们思考的应该是艺术如何与时代相结合,在创新的条件下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京剧被流行音乐取代,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所理解的可能不是很全面,但是也不妨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 1.京剧唱腔吐词速度太慢,在快餐文化的今天,与时代步伐不相一致。 2..对于不了解京剧的人来说,有些发音听者不能够完全听清楚,我是这样子的,我相信也有很大一部分人和我的观点是相同的。 3.流行音乐多元化,有抒情,有摇滚,有古典…相比之下,京剧形式单一,且题材老旧,在市场竞争中必定处于劣势。 4.对于不是京剧爱好者的普通听众来说,京剧不仅进度慢,发音听不准外,时间也比较长,听着比较费劲,需要仔细听才能明白其中大意。人们往往会失去耐性! 以上几点只是个人对于京剧艺术现状的一些理解。当然,要吸引青年观众,也该从这几点着手解决。 其实可以看出来国家为了不让京剧这门国粹消失殆尽,在每年的春晚上都专门有一个版块“梨园春”宣扬京剧。我也相信李玉刚的横空出世并不仅仅是因为他自身实力不错,我更相信是因为时代需要一个人来代表京剧艺术,只是他成为了幸运儿。确实,有一定的效果,我不一定会唱京剧老段子,但是我会唱《新贵妃醉酒》。也许,《新贵妃醉酒》并不能算是非常正规的京剧,更可以说偏是流行一点,但是大众喜闻乐听,我觉得这就是一种进步,更可以说是为京剧创新找到了方向! 所以,首先,我认为,京剧要吸引年轻人,就必须要去除一部分陈旧的唱腔,加入一些流行元素,使之和时代相契合,才能保证大众接受度。 第二个重要的元素就是宣传。影视作品无疑是推广文化的最好途径。比如《霸王别姬》,陈凯歌的这部作品有效地推广了京剧!当然,一部《霸王别姬》不够,我们还需要更多的霸王别姬以及更多的李玉刚,来推广京剧艺术。 第三个元素就是京剧的故事性。其实京剧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演员们的功底好!但是故事不新鲜,都是一些历史题材,几年来也出不来个新故事。如此,如何抓人眼球呢?当然,由于京剧现在的处境,研究的人少,受众也不广,本身限制了人的研究。背后所需要的,还是国家的支持! 从我自己的角度出发,我希望每一样艺术文化都能够永葆青春。但是我也相信,也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够使自己处于不败的地位!其他文化如此,京剧亦如此!

央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

京剧 第一集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对于那些有情和无情的岁月里,京剧之对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即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撰文对京剧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大多数西方人认为:京剧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 一百多年前的王瑶卿,是京剧舞台上的要角儿,穿梭出入于重重宫门的紫禁城,立于这个富丽堂皇而又戒备森严的宫廷舞台,为一个行将死去的王朝载歌载舞。王瑶卿的身影其实并不孤独。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当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 此时的昆曲已经盛极而衰,管弦悠扬伴随着吴音呢喃,演绎着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才子中状元的老套情节,抛开身份面子不管,即便是宫廷之内的王公贵胄,大概也对昆曲开始有了审美疲劳。 咸丰十年,也就是公元1860年,紫禁城漱芳斋戏台,终于迎来了第一位演唱皮簧的供奉内廷,他就是日后被称为京剧鼻祖的程长庚。程长庚是三庆班的第四任班长,与所有前辈班长相比,程长庚粗通文墨,是梨园航中凤毛麟角的文化人,作为一名德行高尚的班主,程长庚对戏曲至于世道人心的潜移默化,怀有一份常人不及的敏感和关切。 19世纪50年代,清帝国的大门,已随鸦片战争的失败轰然开启,古老的神州大地,开始了千年未有的艰难转型。然而,紫禁城内时时荡漾的,依然是昆曲男女之情的委婉之音。王朝政治的昏聩腐朽,与戏台下的沉湎萎靡,促使程长庚开始将思考的目光,转向舞台剧目的革新。一次偶然的机会,程长庚与一位常来听蹭戏名为卢胜奎的进京赶考的学子,走到了一起,并最终劝说卢胜奎放弃科考,转而下海入了梨园。以儒生的身份屈就梨园,卢胜奎大概是京剧史上第一人。在倡优并列的封建专制社会,今天的我们简直无法想象,这位来自江西的官宦子弟,需要跨越如何艰难的内心挣扎,总之,卢胜奎的加入,注定将使京剧,在通往艺术神殿的漫漫长路上,很快跨越尤为关键的一级台阶。 程长庚和卢胜奎,为了一改京都舞台的颓靡之势,合作成就了这部涵盖了三十六本的京剧长篇大轴《三国》的问世。三国戏的演出,一时成为京城舞台旷日持久的风潮,而正是在这股热潮的吹送下,京剧终于开始在一百五十年前,开始展现出质朴的泥土气质之外,从未有过的清新刚健和风雅底色了,确保它一举挣脱世俗成见中的下里巴人、卑微底下的身份规约,大大方方地迈上了宫廷演出的大舞台。 中国戏曲源自乡野,其原始声腔普遍具有高喉大嗓的特点。乡村露野,搭台唱戏,台上的人不吼着唱,台下的人是不会答应的。 古老的成见,到一位名叫谭鑫培的京剧老生红遍京城时,总算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中国话剧发展简史

一、中国话剧的起源 话剧是泊来的西方戏剧品种,较之源远流长的中国戏曲艺术,它则是后起之秀,伴随着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历史进程,被中国人引进的西方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被中国人不断地吸纳和改造,从而实现了创造性的转化。中国话剧有别于中国传统戏曲,它不以歌舞演故事,而是以对话、形体动作和舞台布景创造真实的舞台视觉。但在艺术精神上,同中国的传统戏曲乃至中国的文学艺术建立了内在而深厚的联系。它已经把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转化具有现代性和民族特色的中国戏剧样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学艺术的组成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西方戏剧是涌入中国之时,中国传统的戏曲也经历着变革思潮的冲击,掀起一股戏曲改良的热潮,遂有了“时事新戏”,已溶入了话剧的形式。1899年,上海圣约翰书院的中国学生编演了一出名为《官场丑史》的新戏,演出方式同传统经曲迥然不同,其中一些情节是从传统戏曲中化用过来,为后来以文人演剧活动奠定了基础。所以,人们把学生演时事新剧作为中国早期话剧的先驱。 二、中国话剧的萌芽改良的中国戏曲,虽对西方戏剧有所借鉴,但还不是真正的话剧。学生演剧,虽有些接近话剧,也只能看作是中国话剧的准备,一般戏剧史学家把1907年春柳社在东京上演的《茶花女》和《黑奴吁天录》作为中国话剧史开端的标志。李叔同、欧阳予倩诸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获得了在东京的中外人士的称赞。他们的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这种演出形态,可以说已是话剧。不久,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此剧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真实的舞台形象,确立了中国前所未有的新剧形态,即后来才定名的话剧艺术形态。 三、文明戏的脚印文明戏是当时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的产物,是中国话剧的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糅混合的过渡形态”。尚缺乏自己的东西和找到自己的文化定位。尽管它曾兴盛一时,但还没有扎下根来。如当时随着辛亥革命的失败,文明戏也逐渐衰落,但将戏剧作为生存手段,出现一批迎合小市民的庸俗趣味的家庭剧。在文明戏误入岐途时,一支学校演剧队伍却异军突起。它就是新式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受过西方教育,他把学生演剧纳入学校教育之中,于1914年南开新剧团成立。采用西方写实主义的方法,反映了社会现实问题。南开新剧团的演出为当时的剧坛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文明戏虽然衰落了,但也为“五四”新剧的诞生准备了条件。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将主要以对话和动作来表情达意的戏剧样式,正式定名为“话剧”。 四、“五四”运动与话剧的形成1919年,中国发生了一场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也是一场旨在解放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剧,即话剧,也在这场伟大的文化运动中形成。在狂飙突起的反封建文化的浪潮中,文明戏早已难以担当宣扬新文化的使命。而旧剧,也就是中国传统的戏曲,在“五四”新文化的倡导者看来,是应该推倒的旧文化的堡垒。因而有了新剧旧剧之争。有人主张保存旧剧。他从西方话剧与歌剧分流的特点出发,认为中国传统戏曲与新剧应并行不悖。也有人从中西戏剧的比较中,认为中国传统戏曲“重写意”,有别于西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发展

京剧艺术的现状及思考 --------从马克思主义看?京剧现状与发展?京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年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们的努力,使京剧艺术变成了有深厚文化底蕴、有深厚实践积累,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文艺瑰宝,不但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喜爱,也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青睐。京剧是国宝,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自从徽班进京,京剧就开始形成。在清末,就出现了谭鑫培、杨小楼等一大批京剧艺术家。在以后又出现了以四大花旦、四小花旦、马派、谭派〃〃〃〃〃〃等一系列流派,使京剧艺术走入了成熟期、鼎盛期。以后一直为国人喜爱,中国也为有这样的艺术而骄傲。 京剧艺术更是给了我们独特的美的享受。京剧完美表现追求意境美的主张,它贯穿在一切表演手段中;无论哭、笑,还是辱骂,无论是鞭笞,还是杖打,即便是顶风冒雨,或者是临死挣扎必须是以‘唯美’的创作标准,演员必须把内心的真实体验,赋予形体外在的表现美。京剧演员在舞台上表现的?哭与笑?要求哭;要哭得美,笑;要笑得艺术,它决不是生活中的真哭,真笑。而京剧艺术正是运用这个虚实结合的表演艺术智慧,才升华了艺术表现的伟大价值。它与历史同步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传播作用。京剧演出盛况直至六十年代末,京剧它一直是百姓喜爱,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文化娱乐的主流艺术。这魅力无穷的京剧艺术能像魔幻一般叫世人着迷,那是京剧它有一张极尽民族表情的面孔,它有着代表中国人性格的表达方式,

而这种表达方式,经过长期磨砺被证实的就是那种完美表现的艺术追求。京剧正是通过与中国文化的结合和独具特色的审美价值震惊了世界,是中国的?国粹?传到世界各地。 然而,古老文化的逐渐陨落已是即成的事实,在流行元素的冲击下,京剧、民乐、诗词歌赋等等精神财富正在被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一代——所遗忘,这无疑是一种国家精神文化的断层与流失。 随着90年出生的一代人开始占据文化领域的主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中国传统艺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年轻人对流行的音乐电影更感兴趣,京剧这被称为?国粹?的艺术已经被我们渐渐淡忘。 从过去的万人空巷到现如今的鲜有人闻,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当代文化的冲击。当今社会,文化丰富,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各种文化间百家争鸣,你方唱罢我登场,通俗易懂的快餐文化充斥着大街小巷,而那犹如高空明月京剧就显得没那么接地气了。 二是创作人才匮乏。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京剧院团,虽然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表演人才队伍,但是,编剧、导演、音乐、舞美等方面的创作人才,却处于极度匮乏的状态。京剧需要领头人,需要像梅兰芳、谭鑫培那样的大师,二反观目前京剧界的现状,大师们基本上都已老态龙钟甚至故去,各个流派青黄不接,早在2012年张学津先生去世时,大家就曾言世上再无马派,而最近戏剧界更是哀伤连连,四月底,著名京剧艺术家、梅兰芳先生的爱子、梅派艺术当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同步转移轨道(GTO)和太阳同步轨道(SSO)的长征系列火箭。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长征火箭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开始走向国际市场,并在一九九零年四月成功地实施了第一次国际商业发射服务,把美国休斯公司制造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上太空。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九六五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计划开始实施,尽管在特殊的时期经历了比平时更多的艰辛和困难,但经过五年多的努力拼搏,终于研制完成,星箭齐备,整装待发。一九七零年四月二十四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首次发射,成功地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揭开了中国航天活动的序幕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一九七八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航天科技工业实行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航天科技工业战线全力以赴,在远程运载火箭技术、固体火箭技术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包含多种型号、能把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送入近地轨道(LEO)、地球

视听语言推荐的电影片目

《视听语言》课外观摩 推荐片目 2012 A 美国 A 1[美国] A 1-1 卓别林 《城市之光》 《摩登时代》 《大独裁者》 《凡尔杜先生》 A 1-2 斯坦利·库布里克 《发条桔子》* 《密码114》* 《洛丽塔》* 《全金属外壳》* 《太空2001》* 《闪灵》(ZHE SHINING)* 《大开眼戒》* A 1-3 希区柯克 《精神病患者》 《西北偏北》 《迷魂索》 《后窗》* 《鸟》 A 1-4 佛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教父》(1,2,3)* 《现代启示录》 A 1-5 斯蒂芬·斯皮尔伯格 《决斗》(DUEL)

《辛德勒名单》* 《紫色》 《大白鲨》. 《太阳帝国》. 《侏罗纪公园》 《拯救大兵雷恩》 《人工智能》 A 1-6伍迪·艾伦 《开罗的紫罗兰》 《汉娜姐妹》 《丈夫、太太与情人》 A 1-7戴维·林奇(怪异玄奇的风格) 《双峰:与火同行》* 《罗拉》(残酷蒙太奇) 《穆荷蘭大道》 《蓝丝绒》 A 1-8艾伦·帕克 《迷墙》* 《鸟人》(BIRDY) 《贝隆夫人》(EVITA)* A 1-9蒂姆·伯顿 《大鱼》 《巧克力工厂》 《返老还童》 《社交网络》 《圣诞夜惊魂》 《剪刀手爱德华》 《蝙蝠侠》 A 1-10迈克尔·摩尔 《华氏911》(纪录片) A 1-11其它导演的著名影片 《一个国家的诞生》 《党同伐异》 《关山飞渡》(STAGECOACH) 《卡萨布兰卡》* 《罗马假日》1953 《码头风云》(在江边)

《王子与舞女》 《七年之痒》 《尼加拉瀑布》(飞瀑欲潮) 《甘地传》* 《巴黎·得克萨斯》* 《音乐之声》* 《法国中尉的女人》* 《水门事件》 《唐人街》 《克莱姆夫妇》 《午夜牛郎》(约翰·施莱辛格) 《邦尼和克莱德》 《基督最后的诱惑》*(马丁·斯科西斯) 《我的左脚》(丹·刘易斯)2 《布拉格之恋》(丹·刘易斯) 《低俗小说》*(黑色追杀令)最佳原著剧本《FOUR ROOMS》(好莱坞有间怪酒店)* 《飞越疯人院》(米洛斯·福尔曼) 《消防队员的舞会》(丹麦)(米洛斯·福尔曼)《性、谎言和录像带》* 《美国往事》* 《毕业生》 《因父之名》(丹尼尔·戴·刘易斯) 《七宗罪》*. 《纯真年代》*(心外幽情) 《出租汽车司机》 《天生杀人狂》 《钢琴师的情人》*新西兰简·坎皮恩 《与狼共舞》 《真实的谎言》 《生死时速》* 《角斗士》* 《雪花膏离奇命案》 《黑暗中的舞者》* 《美丽心灵》* 《红磨坊》* 《丹麦邮差》 《公民凯恩》. 《宾虚》. 《走出非洲》. 《莫扎特》. 《翠堤春晓》. 《泰坦尼克号》 《真人秀》.

浅谈京剧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d9034997.html, 浅谈京剧艺术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作者:李学峰 来源:《读天下》2017年第12期 摘要:在当今时代,随着文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对于发展传统文化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尤其是近些年来,京剧艺术渐渐从文化的主流地位滑向了边缘地位。所以对于京剧艺术的发展也涉及到了传承传统文化。本文介绍了京剧的艺术表现手法、乐器伴奏,以及一些优秀京剧演绎人才等等,特别提出了一些京剧艺术表演改革发展的道路,希望京剧艺术能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京剧艺术 一、京剧的简介 (一)表现方式 京剧的四种艺术手法是唱、做、念、打。“唱”是指歌唱、演唱技巧,发音有一定的要求。“念”指的是音乐本质,两者相得益彰,构成了京剧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是指表演的身体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有严格的规范,都要受到严格的训练。“打”是指武术的技巧动作,两者相互结合,构成京剧表演两大要素之一的“舞”。同时京剧也借用道具和不同的妆容来表达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比如红脸的关公、黑脸的包公、白脸的曹操等等。同时,京剧还强调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细腻性。同时,京剧艺术的舞蹈表演非常强调组织性。京剧艺术的美是来源于日常生活的体现。 (二)伴奏的乐器 在京剧艺术表演中,伴奏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京剧表演中使用的乐器分为打击乐器和管弦乐器两大类。京剧表演中的一切动作与演唱都是随着这两大乐器的节奏所进行的,所以乐器的作用在京剧伴奏中是举足轻重的。 (三)京剧中的优秀人才 在1927年时,北京举办了京剧优秀人才评选,其中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梅兰芳赢得“四大名旦”的称号。他们各自塑造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形象,形成了一个尚小云的俏丽刚健、梅兰芳的端庄典雅、程砚秋的深沉委婉、荀慧生的娇昵柔媚的“四种流派”,创造了京剧阶段以旦为主的格局。武生杨小楼在继俞菊笙、杨月楼之后,将京剧武术表演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被誉为“中国戏剧大师”和“武术大师”。 (四)京剧脸谱

2019年河北省编导联考真题(一线艺术)

2019年河北省编导(戏文)类校际联考测试真题由河北大学牵头领办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戏剧与影视学(编导)类专业校际联合考试,测试内容包括艺术及影视知识测试,影视创作两个部分。 1、内容和要求 (1)艺术及影视知识测试 艺术及影视知识测试主要考查考生对艺术方面的基本常识和电影电视方面基础知识内容的了解掌握程度。 (2)影视创作 影视创作着重考查考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策划能力和创作能力,注重创作的结构性、完整性、原创性。主要类型包含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命题编写故事、分镜头脚本创作。 2、测试形式和分值 戏剧与影视学类测试为闭卷笔试,测试时间总计180分钟,满分200分。 (1)艺术及影视知识测试(80分) a.单选题:20个(每小题1分,共20分); : b.多选题:10个(每小题2分,共20分); c.判断题:5个(每小题2分,共10分); d.名词解释:4个(每小题5分,共20分); e.简答题:2个(每小题5分,共10分)。 (2)影视创作(每题40分,共120分) a.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 b.命题编写故事 c.分镜头脚本创作(今年新加入考纲) 3、相关说明 电视节目策划与创意、命题编写故事要求每题字数在800字左右,分镜头脚本创作要求字数适当、表述简洁清晰。 2019年河北大学戏文类真题 [ 一、填空题 1、________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著名京剧老生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其主演的电影,这是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电影。

2、台湾导演李安执导的电影_______、_________《饮食男女》被称为“父亲三部曲”。 3、________是一部英国学前电视动画片,讲述了_______乔治及猪爸爸、猪妈妈一家妙趣横生的生活故事。 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是___国戏剧理论家,他的著作《_________》标志着新的戏剧体系的诞生。 5、北京开心麻花文化传媒公司近年电影作品不断,2018年推出的两部电影分别《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是费穆1948年导演的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代表作,后来“第五代导演”田壮壮重拍了这部作品。 7、1990年播出的电视剧曾引发万人空巷的传播效果,剧中的刘慧芳由张凯丽扮演,宋大成由扮演。 8、2018年9月6日,张艺谋的水墨风格电影《________》在威尼斯电影节全球首映,影片中演员_______一人分饰两角。 9、《_______》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一档文化情感类节目,由著名主持人_______担任主持人、制片人,节目以嘉宾朗读文学作品的方式展现了平实动人的情感,被誉为文化类节目的一股“清流”。 10、青年电影导演毕赣出生在贵州凯里市,他导演的两部长片《_____》、《_______》都以这里作为故事发生地。 、 二、选择题 1、1925年苏联导演爱森斯坦为纪念革命起义拍摄了一部电影,“敖德萨阶梯”段落是其中经典场面,本片是()。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国航天飞船发展史的调查报告 郴州市九中209班贺虹莎 【摘要】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迄今已达到了相当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建立了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关键词】中国航天, 飞船发展史,稳定发展. 【正文】 一、简介中国航天发展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2008年9月25日~28日,航天员翟志刚(指令长)、刘伯明和景海鹏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因为有人出舱活动时,必须要有三个人协同完成。2008年9月27日16点30分,景海鹏留守返回舱,另外两人分别穿着中国制造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和俄罗斯出品的“海鹰”舱外航天服进入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兼任气闸舱的轨道舱。翟志刚出舱作业,刘伯明在轨道舱内待命,实现了中国人历史上第一次的太空漫步。 2011年11月1日~17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神舟八号无人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艘飞船,于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10秒由改进型“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顺利发射升空。升空后2天,“神八”与此前发射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了空间交会对接。组合体运行12天后,神舟八号飞船脱离天宫一号并再次与之进行交会对接试验,这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2011年11月16日18时30分,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分离,返回舱于11月17日19时许返回地面。

(完整word版)央视纪录片京剧第一集《定军山·溯源》解说词

第一集定军山·溯源 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然而,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历史的晨钟暮鼓送走了这座城市弦歌相伴的遥远岁月,而京剧舞台上的这份热闹与绚丽,其实,从来就没有在这座城市真正离去。 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北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天边。200年前,从南方来的徽班也许就是从这里,陆续走进北京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就是这样一座宽广的城市,为百年来众多京剧艺人的粉墨登场,提供了最坚实的舞台。 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一位著名美国剧评家罗伯特·里特尔在《纽约世界报》撰文对京剧做了这样的形容:你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神话,优美和谐而永恒的世界,充满及其微妙的庄严和宁静。大多的西方人认为:京剧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八十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把中国京剧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中。 历史远去的背影,至今都折射出京剧复杂的身形。有人说,一个民族的古老艺术,终归承载着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更寄托着这个民族根深蒂固、延绵不绝的血脉精魂。果真如此,这古老的身体叙事,这令人眼花缭乱的脸谱、身段,为我们唤醒的或许不应

京剧艺术

京剧艺术 篇一:京剧的艺术特征论京剧的艺术特征中国的京剧艺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体现出中国戏曲重要的美学特征。本文从综合性、写意性、虚拟性、程式性几个方面,对京剧的艺术特征加以论述京剧艺术的特征首先表现出一种综合艺术的特征。在京剧舞台上,演员的表演要完成得行云流水、赏心悦目是不容易的,必须做好唱、念、做、舞这些最扎实的基本功。每一个行当的演员只有表现出很高的基本功的水准,才能让一出戏很好的完成。我们就以四功中的“舞”来说,京剧表演中的“舞”,大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律,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进行的。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肢体动做来表达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思想感情。比如表现剧中两位将领交战的场面,观众常常看到,胜者一方好像并不急于去追击敌人,马上致对方于死地,而常常是在舞台上大耍花枪,尽情表演,让观众看得眼花缭乱,直到掌声四起;再比如京剧舞台上表现少女天真无邪、兴高采烈的样子时,演员经常是用快速跳跃的碎步下场,用这样的舞蹈姿态和行为动作,目的就是用来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状态。不仅如此,京剧表演中,还需要音乐、舞美、服装、化妆等诸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没有它们的配合,演员再好的演技都无法施展,再好的剧目都无法完成。所以说,京剧这个艺术载体,容量广泛,包含着多种因素,需要调动多种艺术手段来共来同完成,因而是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也正因如此,京剧舞台才给人一种花团锦簇、丰富多彩的审美感受。写意性是相对于西方的写实主义戏剧而言。写实主义戏剧从模仿生活的角度出发,要求戏剧通过对真实生活场景的再现以及逼真、生动的艺术写照,来反映生活的本质,无论是戏剧环境还是演员表演都要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严格的攀写。中国京剧则是强调舞台的写意性,对戏剧环境进行高度概括和压缩,提炼出一种具有象征意味或符号化特征的表演场景,演员表演注重心到、意到,在一个假定性的空间里完成“合歌舞以演故事”的戏剧任务,而不必严格地再现真实的生活场景,逼真地模仿生活。如西方戏剧要表现春夏秋冬、江河湖海、亭台楼阁,就要在舞台上把这些场景具象化地展现出来,让人物在一个真实的空间里行动。京剧要表现这样的场面,只需采用典型化的道具和演员的表演就可以实现,像《秋江》描写小船在江中行驶的场面,就是只借助一个简单的道具船桨和演员模仿坐船的动作来实现的,其他像“骑马”“上楼’“行路”“坐轿”等等,都是这种表现方

中国传统文化影片观后感

观《北京欢迎你》MV有感 《北京欢迎你》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倒计时100天主题曲。当在课堂上,再次听到这首歌,看到那些熟悉的画面时,我深深地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整首歌曲彰显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充满了中国的元素。它像一首传统歌谣,让人倍感亲切。 两岸三地的歌手以主人的身份向全世界描述我们的祖国和中华民族深邃的文化。MV中出现的传统元素有:书法、太庙、皮影戏、长城、故宫、风筝、京剧脸谱、四合院、茶道、刺绣、剪纸、拨浪鼓、瓷器……它们讲述着老北京的故事和历史;比较现代的元素有: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它们展现的是北京的现代与活力。整首歌曲将北京的旧态新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给人一种恍然如梦、一眼万年的感觉。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魅力。

苏州博物馆有感 在纪录片《为中国而设计》中我们看到的是由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在影片中我们了解到了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贝聿铭的童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狮子林度过的。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情感。但要在这样一座古城中修建一座既具有现代感又能与周围环境融合的新建筑,对他来说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 2006年10月苏州博物馆的新馆建成开馆,这位建筑大师给家乡留下了一件传世之作。博物馆以“园林”为布局,建筑虽然为现代的几何造型,但同于江苏民居的“粉墙黛瓦”让其不失江南特色。它简洁大气,与周边的拙政园、狮子林等传统园林与民居浑然一体。 我印象最深的是,贝聿铭在设计中,无时无刻不在强调建筑与所在环境的结合。新馆与拙政园建筑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呼应。它延续着历史的文脉,也反映了历史的特点。但它又是现代的,它包含着新时代的特点——科技、智能、简约……能让人在咀嚼历史的同时也体验着现代。还有一点不得不提的是,苏博新馆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不高大、不突出”。“苏”体现在设计与苏州古城风貌和人文内涵的融合,“新”体现在材料的使用上。这便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的体现。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发展历程 京剧的形成与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孕育、成型、发展;四个时期: 孕育融合期、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 各期时间大体为1780 ----1840年间。1840 ---- 1883年间。1883 ---- 1917年间。1917年后1860年到1949年,京剧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京剧的发展分为孕育期、形成期、成熟期、鼎盛期。 孕育期: 徽秦合流 京剧霸王别姬清初,京城戏曲舞台上盛行昆曲与京腔(青阳腔)。乾隆中叶后,昆曲渐而衰落,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秦腔艺人魏长生由川进京。魏氏搭双庆班演出秦腔《滚楼》《背娃进府》等剧。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自此,京腔开始衰微,京腔六大名班之大成班、王府班、余庆班、裕庆班、萃庆班、保和班也无人过问,纷纷搭入秦腔班谋生。乾隆五十年(1785年),清廷以魏长生的表演有伤风化,明令禁止秦腔在京城演出,将魏长生逐出京城。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继三庆徽班落脚京城后(班址位于韩家台胡同内),又有四喜、启秀、霓翠、春台、和春、三和、嵩祝、金钰、大景和等班,亦在大栅栏地区落脚演出。 其中以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家名声最盛,故有“四大徽班”之称。…春台班?进京时间,按汉调名家米应先于乾隆末年,在京曾担任…春台班?台柱时始,证明该班进京时间早于…四喜?和…和春?。…春台班?位于百顺胡同。…四喜班?于嘉庆初来京。徽戏、昆曲兼演、尤以昆曲为著,故有“新排一曲桃花扇,到处哄传四喜班”之语。该班位于陕西巷内。…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4年)于李铁拐斜街组建。该班以武戏见长。道光十三年(1853年)解散。“四大徽班”的演出剧

浅谈京剧艺术论文

浅谈京剧艺术论文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京剧艺术 课程名称:收藏知识与藏品欣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 浅谈京剧艺术 摘要:在文化快速流通和变更的新时代,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日益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近几十年来,戏曲艺术逐渐从市民文化娱乐的主流地位趋向边缘化。京剧也同样如此,但是当今京剧艺术的发展也涉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问题。通过从京剧艺术表现手法、京剧伴奏乐器、京剧行当、京剧中的优秀人才等多方面多角度向大家介绍了我国国粹京剧,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特提出我国京剧改革发展的思路,希望国粹京剧有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京剧;表现手法;重要作用;发展道路 京剧,又称“京戏”、“国剧”、“”,由“”和“”两种基本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等)和曲牌,可以说京剧集我国戏曲之大成,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沃土,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充满了无限的艺术魅力。1790年,江南安徽戏班应召进京为乾隆皇帝祝寿,从此在北京、天津安顿下来。经过十几年的演变,成为一个由徽剧、汉剧、昆曲、秦腔、京腔和民间曲艺综合而成的崭新剧种。它以西皮、二黄为主,字正腔圆,当时人们根据这一新兴剧种的唱腔,直呼其名为:西皮二黄。它于1840年前后形成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

中央电视台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精彩摘编

中央电视台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 精彩摘编 2013-06-04 07:42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有7人参与 两百余年间的温暖、欢娱和力量 ——中央电视台八集电视纪录片《京剧》解说词摘编 第一集《定军山·溯源》 2010年11月16日,北京城一个普通的日子。当这座城市在初冬的斜阳下慢慢醒来,生活的舞台上,一如既往的是北京人习以为常的繁忙与精彩,不管诗意还是凡俗、古老还是现代,这个舞台诠释的,已是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选择。 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从这一天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单上,将多了一个以这座城市命名的一种古老戏曲的名字:京剧。 京剧是国粹,这是中国人由来已久的共识。然而,当“国粹”写入“遗产”,一则以喜?一则以忧?我们无从回答。 站在北京城南的永定门向北望去,仿佛可以看到天边。二百年前,从南方来的徽班也许就是从这里,陆陆续续地走进北京城开始了他们的辉煌之旅。就是这样一座宽广的城市,为百年来众多京剧艺人的粉墨登场,提供了最坚实的舞台。 在老北京的传说里,京剧是从茶楼到戏园子几代中国人一脉相承欲罢不能的疯狂沉醉与痴迷,忘我的追捧、山呼的喝彩,在那些有情和无情岁月里,京剧之

于大多数北京人、中国人,既是各层人士沉浸其中乐此不疲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刻骨铭心的温情慰藉。 在好奇的外国人眼里,京剧也许首先是一个神秘而优美的梦境。仅仅八十年前,当来自中国的国色天香在太平洋彼岸的纽约百老汇舞台首次绽放,大多的西方人认为,京剧艺术无疑超越了东西方之间所存在的障碍。八十年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票通过,把中国京剧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京剧百年,这个舞台曾经见证了太多粉墨登场的艺人无以掩饰的光荣或梦想、得意或失落。程长庚、谭鑫培、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正是这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成就了一个王朝的跨越世纪的欢娱,也成就了京剧自身的灿烂与辉煌。 当所有的繁华已成过往,所有的热闹归于沉寂,关于京剧,关于那些将自己的精魂映射在舞台之上的戏梦人生,我们的讲述,就从这个早已陨落的王朝开始…… 《京剧》剧照 第二集《宇宙锋·呐喊》

浅谈中国京剧艺术

摘要:京剧,作为国剧、国粹,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了。京剧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代代的中国人。在次,浅谈其艺术魅力,让我们进一步了解她的内涵。也为引起人们对京剧的进一步关注。 关键词:京剧;艺术魅力;综合性;夸张性;虚拟性;角 近年来,一种值得惋惜和思考的现象是:京剧呈不景气状态,特别是有部分青年不爱看京剧。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京剧节奏缓慢,不适合今天观众生活快节奏的要求。我认为很多人对京剧不欣赏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认识到京剧独特的美学特点,而一旦掌握了中国京剧的主要特点,不仅丝毫不减少京剧的艺术价值,反而在某种意义上增添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 京剧艺术的特点可以用综合性、虚拟性和夸张性来概括。 首先谈一谈京剧的综合性。 由于经历了长时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京剧吸收了众多姐妹艺术(民间歌舞、说唱艺术与滑稽戏等)的特长,形成了其唱、念、做、打、舞全面发展的艺术特色,这比其它任何单一的艺术形式都具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创造力的过程。先说唱,京剧被西方人称作“北京歌剧”。京剧是用一些程式化的手法,将说、唱、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每一句唱词都注重诗词韵律,或七言或十言,合辙压韵,文理对仗。再说念,京剧中的念是按严格的、程式化的语调和语速来完成道白的,几乎每一句念白都讲究抑扬顿挫、平仄分明、朗朗上口,并讲究中州韵的规范与湖广音的四声,用较为夸张的手法来诠释角色,叙述剧情,渲染舞台气息。京剧中的做、打、舞则都是用动作,也就是肢体语言来诠释人物与剧情的。三者往往揉在一起,以特定的形式来表达人物的身份、思想和情感。 从人物上来说,京剧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每个行当又包括许多小的分支,所以引出了无数形象各异的脸谱.从时间地点上说,京剧古今中外无所不包,尤其是现代京剧,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大胆进行尝试,还演过一些外国名著,由此可见京剧表现力的丰富。 在舞台美术、服装与化装等方面也独具特色。京剧的音乐、舞美、服装、化装也都各具特色。京剧的音乐主要以昆曲与民间的曲牌为基础),加上程式化的锣鼓经结合而成。它分为三个部分:唱腔、舞蹈配乐和幕间音乐。从古至今,一些京剧名段脍炙人口、久唱不衰、广泛流传、深受人民大众的喜爱。舞蹈配乐和幕间音乐在传统京剧中往往采用大段的曲牌音乐,现代京剧则由作曲家根据剧情的需要,创作出独特的音乐。他们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创作手法,运用交响乐队的编制,使京剧音乐更加饱满、充实、丰富多彩。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一段,就充分体现了京剧的传统锣鼓经与现代交响乐创作手法的完美结合。加上激越、优美的唱腔设计和舞美设计,可算是京剧艺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京剧的舞台布景追求简单、实用,一目了然,很有抽象意识。服装与化装则要求夸张而绚丽,给人以美不胜收的感官震撼,京剧的脸谱甚至作为一项单独的艺术,深受爱好者的喜爱。 再次,浅谈京剧的夸张性。 所谓夸张,即从演员的道白、唱腔、形体表演到布景、服装、化装都非实际生活中原形,而是故意夸大其听觉、视觉效果。如道白的抑扬顿挫(小生拉长音的笑声,花脸“喳喳”的叫声等),唱腔的超长拖腔,大幅度的举手投足,宽大、艳丽的服装与超长的水袖,厚厚的靴底,红、黄、蓝、黑、白各色各样的脸谱等无一不是夸张的,这样的夸张非但没有影响戏剧的真实性,反而更加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了戏剧的“味道”和震撼力。 最后,说说京剧的虚拟性。 这是让我最佩服的地方,简单的道具,然而演员却把剧情淋漓尽致的演绎了出来。所谓虚拟,则是指剧情所需要的道具,布景或由演员的形体表演来体现,或以简单的小东西代替剧中所需要的复杂而庞大的东西,如戏中的开关门窗、上下楼梯、翻墙跃脊、黑夜中对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