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学课程论文

高级管理学课程论文
高级管理学课程论文

基于SCM视角下多种管理方法在展览项目管理中的综合运用

刘勇

(广州大学旅游学院)

摘要:本文把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以下简称SCM)引入展览项目管理,在宏观层面上构造出展览项目的供应链系统,解析展览项目管理的各个组成部分及相互关系。再综合运用多种管理方法作为策略,在微观层面上解决各个环节的具体问题。以期提高展览项目整体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关键字:SCM;管理方法;展览项目管理

引文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展览业蓬勃发展,展览项目数量已经跃居全球前列。但是,由于我国的展览业起步晚,起点低,学术界对于展览业的研究也是几年才开始兴起,而对于展览项目管理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展览项目管理不同于一般的项目管理。其时间跨度长,阶段目标差异大,涉及范围广,利益主体多,利益关系相互交错。这决定了展览项目管理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因此,也很难用单一的管理方法就能对展览项目进行完全有效的管理。本文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并把它作为战略性指导思想,对展览项目管理进行全局性的分析,再引入管理学中的各种管理方法作为战术性策划运用到具体的项目环节中。

1.SCM理论

1.1 供应链的概念

它的定义为:"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1在一般的制造行业中,一条完整的供应链应包括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或零配件供应商),制造商(加工厂或装配厂),分销商(代理商或批发商),零售商(大卖场,百货商店,超市,专卖店,便利店和杂货店)以及消费者(见图1)。

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

图1.一般制造行业中的供应链结构

1.2 SCM的概念

目前对SCM的定义,国内外尚无一种公认的定义,主要由三种原因造成:一是SCM的理论形成落后于具体实践的发展,没有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往往以各种具体实施方法出现;二是SCM技术和方法随着众多领先级的公司的创新的战略业务实践而发展,不断的发展变化也影响了统一的SCM概念的形成;三是SCM和现代物流(物流一体化)管理之间的混乱,很多学者将物流管理和SCM作为一个同义词,或认为SCM是物流一体化管理的组成部分或

延伸"。2

目前,国外学者对供应链管理的理解,大体可以分为物流型、信息型和整合型三种观点。

(l)物流型:所谓供应链管理是指从供应商到最终使用者整个过程中对物体流动的所有管理活动。

(2)信息型:供应链管理是为实现商品调达而使用的手段,这种手段追求的是供应链参与者之间信息的恰当提供,供应链管理中各种成员间的信息流,对供应链全体的绩效而言是极其重要的。

(3)整合型:所谓供应链管理就是为取得系统全体最高的绩效,面对供应商开始到最终用户整个网络的分析管理。

本文采取的是整合型的定义,即认为供应链管理(SCM)是指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且全局目标达到最优,而把供应链各个环节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

1.3 SCM的特点

1.3.1 SCM把所有节点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实现全过程的战略管理。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和服务商组成的网状结构。链中各环节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环环相扣的一个有机整体。供应链管理把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和价值流的管理贯穿于供应链的全过程。它覆盖了整个物流,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与供应、产品制造、运输与仓储到销售各种职能领域。它要求各节点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存、并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真正实现整体的有效管理。

1.3.2 SCM是一种集成化的管理模式。

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采用集成的思想和方法。它是一种从供应商开始,经由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的全要素、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策略,它把不同的企业集成起来以增加整个供应链的效率,注重的是企业之间的合作,以达到全局最优。

1.3.3 SCM倡导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

传统的企业运营中,供销之间互不相干,是一种敌对争利的关系,系统协调性差。企业和各供应商没有协调一致的计划,每个部门各搞一套,只顾安排自己的活动,影响整体最优。与供应商和经销商都缺乏合作的战略伙胖关系,且往往从短期效益出发,挑起供应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失去了供应商的信任与合作基础。而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所有环节都看作一个整体,链上的企业除了自身的利益外,还应该一同去追求整体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因为最终客户选择一件产品,整条供应链上所有成员都受益;如果最终客户不要这件产品,则整条供应链上的成员都会受损失。

1.3.4 SCM以最终客户为中心。

无论构成供应链的节点的企业数量的多少,也无论供应链节点企业的类型、参次有多少,供应链的形成都是以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的。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都是以市场需求的拉动为原动力。正是由于有了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才有了供应链的存在。而且,也只有让客户和最终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有供应链的更大发展。

2.展览项目管理的供应链系统

展览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制造行业。一般行业的供应链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等构成。在展览项目中,却没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这些概念。这就需要针对展览项目的具体情形,对展览项目中供应链的各个节点重新定义。虽然展览项目中没有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这些概念,却有相应的行为主体对应这些角色。经过组合,便可得到展览项目的供应链结构以及供应链各节点的相互关系。

2.1 展览项目供应链的构成要素

展览项目供应链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展览企业、会展场馆、参展商、观众、搭建商、配套服务商、相关媒体等,它们也都是展览项目的利益主体。在以上各构成要素中,展览企业处于核心支配地位。本文也是以展览企业为中心,对其他构成要素进行定位。

2.1.1 展览项目的“供应商”——会展场馆、搭建商、和配套服务商

展览项目的主要产品是展位,以及配套的展会服务。展览项目产品的原材料由会展场馆、搭建商、和配套服务商共同提供,并在展览企业的加工组合下形成最终产品。同时,会展场馆、搭建商、和配套服务商也在展览项目中互相分工协作,扮演不同的角色。

会展场馆。就是举办会展活动的场所,如会议中心、会展中心、展览馆等。目前阶段,我国的绝大部分会展场馆都是由政府投资建设完成,其所有权归当地政府所有,当地政府设立专门的管理单位(或公司)进行管理。也有少部分会展场馆由民营资本或外资投资建立,并设立专门的公司进行管理。会展场馆是展览项目举办的载体,它向展览企业提供场地以及水电等必需服务项目。展览企业向会展场馆方支付租金取得场馆一段时间(展览项目的布展期、开展期和撤展期)的使用权。有时候,会展场馆管理方为了提高经营效益,自己也举办展览项目,即自办展,此时会展场馆也是展览企业,此为特殊情况,另当别论。

搭建商。展览企业向会展场馆支付租金后,获得的仅仅是一片空地的使用权,也就是展位的半成品。要形成具有展示展览功能的展位,还需要对会展场馆进行分区设计,并按照一定的标准委托具有资质的搭建商进行展位搭建。展位搭建分为两种,一种是标准展位(一般由展览企业委托搭建商设计并搭建),一种是特装展位(一般由参展商委托搭建商设计并搭建)。经过搭建商的“加工”,展览项目的核心产品(展位)便产生了。

配套服务商。在展览项目举办过程中,参展商除了有展位需求外,还需要很多配套的服务需求,如餐饮、住宿、物流、旅游、清洁、安保等。这些服务,有些是包含在展览项目中,

由展览企业免费为参展商提供,如清洁、安保;有些则需要参展商根据自己需要进行处理,如餐饮、住宿、物流、旅游。这些配套服务都不是由展览企业直接提供,而是由展览企业委托相应服务商提供或者由参展商自行解决。

2.1.2 展览项目的“制造商”和“零售商”——展览企业

展览企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凡是涉及展览项目有关环节的企业都可以称之为展览企业,如某些会展场馆、搭建商企业等也称之为某某展览公司。狭义上,展览企业就是指专门从事展览项目策划、组织、实施展览项目的企业组织,其主要业务是设计展览项目,并以销售展位和赞助、广告、门票等服务为盈利手段。本文所指的展览企业是狭义上的展览企业。

展览企业在展览项目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展览项目的策划、组织、招展、招商、现场管理等活动都由展览企业全局控制。其他利益主体之间可能没有利益关系,却都要与展览企业发生密切联系。展览企业可以控制与分配展览项目供应链上的大部分资源,展览项目产品(展位及其他服务)由其组合生产,因此展览企业可以视为展览项目的“制造商”。展览项目产品的销售不同于一般产品,它一般不需要要经过分销商与零售商,而是由展览企业直接对外销售,展览企业自己就是展览项目产品的“零售商”。即展览项目产品一般由展览企业的策划部门组合生产,由销售部门直接销售。因此,展览企业的具备“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双重性质。

2.1.3 展览项目的“分销商”——招展代理商

一般而言,展览项目的销售不需要分销商。但是,对于一些涉及国外参展商的展览项目或者初创型的展览项目,展览企业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这时候,展览企业就需要将一些招展业务外包给海外招展代理商或者其他招展代理商,以减轻展览企业的招展压力。招展代理商这时行使的就是分销商的功能,虽然代理商会分流一部分展览企业的利润,但是,对于展览企业来说,其整体利益也提高了。

2.1.4 展览项目的“消费者”——参展商和和观众

在展览项目中,其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一般的行业。对于展览企业来说,其主要产品是针对参展商开发设计,如展位、赞助、会刊广告等。因此参展商是展览企业的主要消费者。当然,有些展览项目也通过门票来增加营业收入,观众需要购买门票才能进行参观,这时观众也是展览企业的消费者。对于参展商而言,它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是展览企业的买家;另一方面,它又是观众的卖家。参展商之所以购买展位参展,是因为看重展览项目潜在的买家(观众)资源。观众,是指在展会开展期间,除去嘉宾、记者、展商、馆内工作人员,进入会展场馆的参观人员。观众既是参展商的消费者,又是展览企业的消费者(主要是购买门票)。更多的时候,观众只是参展商的消费者。

2.1.5 展览项目的“媒介”——相关媒体

在一般行业中,供应链的运转是物流导向,供应链上的各节点需要由物流系统连接。在

展览项目中,供应链的运转主要是信息流导向,供应链上的各节点需要由相关媒体系统(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连接。这主要体现在展览企业的宣传活动中,宣传活动的目的是吸引观众参加展会,专业术语为招商。招商活动的成功离不开相关媒体的宣传报道,通过媒体向社会传播展会信息,展览企业才能招揽到足够数量的观众参加展会,从而参展商才有机会在展会中找到顾客,达到参展目的,进而展览项目才能长期发展下去。

2.2 展览项目供应链结构

通过对以上展览项目的各构成要素分析与定位,根据其相互关系,便可得到展览项目的供应链结构(如图2)。

图2.展览项目供应链结构

在图2中,会展场馆、搭建商、配套服务商相当于图1中的供应商,展览企业相当于图1中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招展代理商相当于图1中的分销商,参展商和观众相当于图1中消费者,相关媒体则相当于一般行业中的物流系统。

2.3 展览项目供应链中的内在关系解析

图2只是表明了展览项目供应链的整体结构,在图中没有清晰地说明各利益主体的具体关系和内在联系,图中也没有把时间因素体现出来。要充分理解展览项目的供应链系统,还需先了解展览项目的时间特性以及对供应链内部进一步解析。对展览项目供应链的内在关系进行全面解析,有助于下文有针对性提出各个管理环节的具体管理方法。

展览项目从时间上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展前阶段、展中阶段和展后阶段。展前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招展、招商和布展管理;展中阶段的主要活动是展会现场服务管理;展后阶段的主要活动是撤展管理、展会总结和客户回访。

招展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展览企业、招展代理商和参展商。展览企业通过向参展商销售展位和其他服务获得营业收入,招展代理商通过帮助展览企业分销展位和其他服务项目获得到利润分成,而参展商向展览企业或招展代理商支付货币获得开展期间的展位使用权和其他服务项目。

招商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展览企业、相关媒体和观众。观众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一个展会能否长期举办下去,因为观众是参展商的顾客,参展商参加展会的最主要因素便是观众,相关媒体

搭建商 配套服务商 展览企业 参展商 观众 会展场馆 招展代理商

尤其的高质量观众的数量。如果参展商对展览企业的观众邀请效果不满意,那么参展商下次便不会继续参展。因此,展览企业必须重视招商工作,展会项目才能良性发展下去。在观众邀请方面,展览企业可以建立观众数据库进行宣传,但更主要的是与相关媒体合作,利用媒体的传播渠道进行大范围宣传。

布展和撤展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搭建商、会展场馆和展览企业。展览企业向会展场馆支付租金获得场地使用权,搭建商受展览企业或参展商的委托在会展场馆内搭建或拆除展位,展览企业需要安排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协调,会展场馆则需要为搭建商提供必备的水电、叉车、灭火等基本服务。

展会现场服务管理利益主体主要是配套服务商、展览企业、参展商和观众。开展期间,参展商需要餐饮、住宿、清洁、安保等服务,而这些服务展览企业无法直接提供,只能由相应的服务商提供。但是展览企业可以指定配套服务商实行统一管理,如指定餐饮服务商、清洁服务商、安保服务商等;也可以与配套服务商合作,使多方受益,如与酒店签订协议对本展会的参展商给与优惠折扣。同时,观众需要舒适的参观环境、便捷的指引服务,展览企业则需加强清洁、安保和志愿者服务。

客户回访涉及的利益主体主要是展览企业、参展商和观众。在展会结束后,展览企业需要对参展商和观众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建立数据库。然后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回访,一方面收集客户对展会的反馈信息,为改善展会项目服务提供材料,另一方面,留住一个老客户比开发一个新客户成本低得多,通过回访可以加强展览企业与参展商与观众的关系,节省展览企业的项目运营成本。

展后总结发生在展览企业内部。通过对展会的成本、收入、利润、参展商数量、观众数量、现场成交额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展览项目的成效。展会总结是一次展会的结束,同时也是下届展会的开始,展览项目若要长久的举办下去,则需要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完善的管理机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展览项目供应链的内在关系表(见表1)。

表1.展览项目供应链的内在关系表

展览项目阶段管理环节涉及利益主体

展前阶段招展展览企业、招展代理商、参展商招商展览企业、相关媒体、观众

布展搭建商、会展场馆、展览企业

展中阶段展会现场服务配套服务商、展览企业、参展商、观众

展后阶段撤展搭建商、会展场馆、展览企业客户回访展览企业、参展商、观众

展会总结展览企业

3.展览项目各环节的管理方法

在SCM的思想指导下,展览企业应当把供应链上所有的节点企业看作是一个整体,采取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并且树立合作双赢的经营理念。也就是说,展览企业需要重视所有节点企业的利益,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使供应链的整体利益得到满足。但是,SCM并没有对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的内在关系管理提出统一的管理策略和管理方法。因此,必须根据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系统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根据实际需要提出具体管理方法。本文针对展览项目的不同管理环节,提出相适应的管理方法。由于以上各个环节相对独立,只要把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优化,便可使整个供应链系统实现利益最大化。

3.1 招展环节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目标管理亦称“成果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企业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自下而上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

招展是展览项目中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招展不成功,项目就无法继续进行下去。将目标管理方法引入招展环节,有利于保证招展成功。目标管理首先要求展览企业管理层对展览项目的招展目标有清楚的定位,并对既定目标的时间、数量、质量等维度制定可量化的标准。其次,将招展目标的信息清楚地传达至招展工作人员,并对招展人员进行分工,以及制定完善的激励机制。最后,就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反馈调节,以时间标准对目标的实现程度做出快速准确的反应,对已完成的目标进行奖励,对未完成的目标进行激励,对无法完成的目标进行调整。以目标为中心,多管齐下,确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3.2 招商环节的管理方法——媒体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在招商过程中,展览企业的主要任务是媒体合作。观众了解展会信息的渠道绝大部分都来自媒体,展会招商的主要媒体包括官方网站、门户网站、报刊杂志、电视。一个成功的展览项目,在其展前、展中和展后阶段都需要大量的媒体报道,通过媒体传播,展会信息迅速地传达到目标观众,刺激观众参加展会。除去官方网站由展览企业自主掌控外,其他的媒体管理都需要双方商议才能达成合作。这要求展览企业积极主动与相关媒体协商形成合作关系,并对媒体的提供便捷舒适的报道环境和全面详细的报道内容。

对于专业化展会,除了通过媒体招商外,还需要建立专业观众数据库。参展商需要的是高质量的专业观众,而不仅仅是以参观为目的的普通观众。对于专业化程度越高的展会,专业观众比例的要求越高。而媒体很难识别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这就需要展览企业建立完善的专业观众数据库。以当前的发展状况,观众数据库的在招商过程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数据库管理将成为展览企业的招商环节的重要趋势。

3.3 布展和撤展环节的管理方法——流程再造

流程再造,是指一种从根本上考虑和彻底地设计企业的流程,使其在成本、质量、服务

和速度等关键指标上取得显著的提高的工作设计模式。

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还不成熟,再加上对布展和撤展环节的不够重视,导致目前其配套服务体系比较混乱。尤其是在布展阶段,配套服务商、展览企业、搭建商、会展场馆之间相互独立,缺乏事先沟通,往往都是到达现场后需要什么再对接信息,由于展会的短时间集聚特性,导致现场人流过多,事务数量剧增,办事效率低下,于各方皆不利。特别是有特装展位的展会项目,多家搭建商同时进入场馆施工,现场局面难以控制。针对以上种种情况,采用流程再造的管理方法,可以优化布展环节管理,提高管理效率。(见图3)

布展的流程再造是针对搭建商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其流程改造的发起者却是展览企业,这区别于一般的企业流程改造(发起者对自己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

图3 改造前的布展业务流程图

在图3中,虚线框代表展览项目布展阶段的利益主体,实线框代表搭建商的布展所经历的工序,两个虚线框同时指向一个实线框代表两个利益主体在这个工序上产生联系,将实线框连接起来,就是搭建商的布展流程图。

在上图的流程中,搭建商自行处理所有业务,其他利益主体仅仅是各行其职,没有产生相互关系。在传统的管理思想看来,这个流程符合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真要改进,那也只是在每个工序上的优化。但是在流程再造的思想指导下,以上流程图可以重新设计,改造成新的业务流程结构。在改造中,展览企业起关键作用。首先是展览企业与搭建商进行事先沟通,确定其所需服务,帮助其预定配套服务项目,包括餐饮、住宿、旅游等。在这个过程中,展览企业依靠其自身优势一般可获得比散客更低的价格,对搭建商来说,同时时间成本和货币成本,配套服务商由于购买效应也通过整体收益,展会企业也可获得部分差价得到利益。其次是展览企业与会展场馆共同组建现场服务部,实行统一管理,简化布展程序(见图4)。如按照图3所示,搭建商完成一道工序需要在展览企业和会展场馆两边来回跑,一方面浪费施工时间,另一方面,展览企业和会展场馆容易互相“踢皮球”,降低办事效率。实行集中管理后,则杜绝了此类现象的发生。

签到、领取入场证

熟悉会展场馆 预定餐饮、酒店 入场审核 申请场馆服务项目 施工、验收 出场

搭建商 配套服务商 会展场馆 展览企业 展览企业、 会展场馆 会展场馆 展览企业 展览企业、

会展场馆

图4.改造后的布展业务流程图

3.4 展会现场服务环节的管理方法——标准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

展会开展期间,参展商和观众大量涌入展会现场,人流量剧增,而且参展商和观众都有基本的服务需要,这导致了展会现场服务的需求量大增。对于参展商而言,他们需要基本的餐饮服务、展位清洁服务、展品安保服务等。对于这些服务项目,展览企业可以通过服务外包给相关配套服务商,实现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方面它使展览企业减少工作量,专心致力解决项目核心问题,而且成本比自身管理更低;另一方面它让服务商获得业务,而且具体规模效应,大大增加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时,它提高了服务的整体质量,从而有利于提高参展商的满意度。对于观众而言,他们需要的更多的是人性化的服务,如咨询服务、参观指示服务、金融服务、休憩服务、意外服务(物品遗失、医疗等)。对于观众的服务需求,展览企业要以人性化管理为指导思想,设身处地的从观众的角度出发设计服务项目,从细节入手,全面优化现场服务体系,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加观众的现场体验,从而提高观众满意度。

3.5 客户回访的管理方法——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是一个不断加强与顾客交流,不断了解顾客需求,并不断对产品及服务进行改进和提高以满足顾客的需求的连续的过程。客户关系管理的核心是客户价值管理,它将客户价值分为既成价值、潜在价值和模型价值,通过一对一营销原则,满足不同价值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客户忠诚度和保有率,实现客户价值持续贡献,从而全面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在展览项目中,客户关系管理最重要的环节是展后阶段的客户回访。通过回访,一方面,参展商和观众感觉自己受到了展会主办方(展览企业)的重视,对展览企业的好感倍增,展览企业可以趁机初步了解客户对于下届展会的参展意向,甚至直接签订下届展会的参展合同;另一方面,展览企业可以全面深入的了解客户的参展效果,并从客户的那里收集对展会项目的评价,以便发扬展会的优势和弥补展会的不足,使展览项目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3.6 展览企业的内部管理方法——企业文化

展览企业作为展览项目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其公司内部管理自然十分重要。纵观国外知名的会展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会展企业文化。目前我国的会入场、申请场馆服务项目 会展场馆 登记、领取入场证,确认食宿等服务项目 搭建商 施工、 验收 出场

展览企业 配套服务商 现场服务部 展览企业

展业正处于蓬勃发展中,展览企业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却很少出现拥有良好口碑的知名企业。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企业文化建设环节太薄弱,从企业高层管理者到底层员工,都缺乏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企业定位模糊,缺乏战略规划,管理机制松散,导致企业文化建设沙漠化。随着会展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展览企业也开始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未来的发展潮流中,企业文化必将在展览企业中发挥巨大作用。

4.结语

本文针对展览项目管理进行了宏观和微观层面的初步解析,构造了展览项目的供应链系统并对系统内部的各节点企业进行了关系梳理,并对展览项目的各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管理方法,也算是展览项目管理的创新性研究。但是,由于笔者的学识水平有限,在提出某些观点时未免过于片面,而且所提观点也只是浅要说明,并没有深入展开,对于解决实际问题难免有“隔靴搔痒”之嫌。同时笔者也缺乏足够的展览项目实践,因此,文中所提的方法策略需要拿到实践中去检验才能证明本文观点是否行之有效。在此,针对本文的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多度海涵并且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周艳军.《供应链管理》[D].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覃旭瑞.基于SCM的城市会展项目的设计管理研究[M] .江南大学.2009

3.王微明.会展服务的价值链分析和服务流程的再设计[M]. 华中科技大学.2006

4.李保俊;周育彬.会展企业的价值链分析[J]. 企业研究.2008.11

5.刘松萍.会展营销与策划[D].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6.邢以群.管理学[D].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专业: 姓名: 学号:

人类学是所有科学中最具解放性的。它不仅纠正种族和文化优越性的谬论,而且致力于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所有民族。它对人的本质的阐明超过哲人的所有反思或实验科学家的所有研究。 ——美国哲学家格拉斯·德·拉古纳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广义的文化人类学包括考古学、语言学和民族学,狭义的文化人类学即指民族学。民族学是在民族志基础上进行文化比较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家所做的最具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的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在英国学术界倾向于将这部分内容称为社会人类学,有时又统称为社会文化人类学。人类学主要分为:体质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文化人类学主要研究内容是文化和人,其主要的代表理论为: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功能主义、历史主义、文化与人格、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新进化论等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西方学者怀着对种族主义、文化殖民主义的厌恶和对落后国家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建立了“文化相对主义(cultural relativism)”,其中以美国人类学之父弗朗兹·博厄斯为个中翘楚。文化相对主义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梅尔赫尔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简单点说就是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并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博厄斯认为,19世纪要发现文化进化规律的企图和把文化发展的阶段模式化的企图,都是建立在不充分的经验、证据之上的;而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长期形成的独特历史,其形态并无高低之分,“蒙昧时代”、“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这些术语只是反映出某些人的“种族中心论”观点,这些人以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比其他人更正确。他还认为,任何一个民族或者部落都有自己的逻辑、社会思想、世界观和道德观,人们不应该用自己的一套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衡量文化没有普遍绝对的评判标准。继博厄斯之后,许多文化人类学家都从文化和个性发展的角度阐发了文化相对主义观点。例如,露丝在《文化模式》一书中指出,各种文化同样都是有效的,现代文化和原始文化都是同样的实现人类潜力的方法,不能认为现代文化比原始文化更为先进高级,不同的文化并无优劣高低之分。而行为的是非标准也是相对的,被一种文化当作异常或病态的行为在另一特定文化体系内却具有特定价值。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本性”,赫斯科维奇曾有一段精辟的描述:“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评判甚至摧毁那些不与自己原有文化相吻合的东西。” 尽管文化相对主义突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模式,肯定了异质文化的多元存在,有利于比较文学在向比较文化学拓展时,正确对待不同民族的文化。但其观点中也潜藏着一个悖论:如果所有的文化系统都满足于自身的价值标准,必然推导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最优秀的文化,于是会固守自己的文化方式,盲目排斥甚至压制其它文化,结果导致文化孤立主义。而且,文化相对主义无视基本的事实,看不到历史上所有文化的发展都是同纵横交错的各方面因素的作用,包括异已文化

财务管理课程总结

财务管理课程总结 财务管理课程在今天结课了,现在来总结一下这门课程。财务管理是会计硕士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在本科阶段也少有接触过但大多是一些财务理论知识,而这门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案例的结合,也是我特别赞同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学期下来,对自己在这门课程上的表现还是很满意的:到课率100%,虽然到课率并不代表什么,但至少还是表明我求学的一个好的态度;课上有认真做笔记尤其是对于自己有兴趣或是不太熟悉的知识点都有记录下来,课后查阅相关论文和资料辅以补充以扩充知识面,特别是对于一些案例分析,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总会有一些点没能分析到位,课后的工作就显得比较重要了。一学期下来,发现自己收获不小,不但巩固了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并且开阔了这门学科以及相关领域的视野,这也是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之一。这也让我越发发掘到专业硕士的独特魅力之处,也坚定了我在财务这方面不断努力、一直走下去的决心。 下面是我在上完一学期课程之后走对这门课程教学的一点自我建议: 首先,在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过于细致。因为我们大部分研究生是经济学的班科出身,就算本科不是经济类专业,在研究生阶段也有补修本科经济类专业课程,因而大家都已经具备了关于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时候可以讲更多的重点放在案例研究和知识面扩充方面而不是花大部分时间来分析基础理论知识,这样才能真正将本科教学与研究生教学根本性的区别开来,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然后,期末考核方式不合理。研究生在培养阶段注重的是他们的研究能力,一门课程在结束时有很多种考核方式,而采用选择、计算题考核标准的方式考试更倾向于是考核学生们对这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是考核他们的研究能力有没有进步,有没有在这门学科里面有自己全新的见地,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学生为做正确题目而学习,试问这和本科生甚至本科生以前的教育方式有什么本质区别呢?所以,在这方面的不足应该引起大家的充分关注,共同为研究生教务事业出谋划策,为祖国培养出出色的研究生。 以上就是我在上完这门课程之后的自我总结以及对该课程提出的一点建议,总而言之,学习这门课程让我觉得很愉快!

计量经济学期末课程论文范文

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速度更是举世瞩目。本文采用经济增长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对1980~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物质资本、劳动力、消费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建立计量模型,寻求这些变量与中国国民产出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对模型进行检验。 关键词:消费、投资、经济增长、劳动力,实证分析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在实际核算中,常以一国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的(GDP)的增长来计算。经济增长是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以社会财富的增长为中心,指出生产劳动是财富增长的源泉。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知识、人力资本、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二)影响因素的分析 从古典增长理论到新增长理论,都重视物质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物质资本是指经济系统运行中实际投入的资本数量.然而,由于资本服务流量难以测度,在这里我们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来衡量物质资本。中国拥有全世界近1/4 的人口,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因此本文用总就业人数(万人)来衡量劳动力。居民消费需求也是经济增长的主导因素。 经济增长问题既受各国政府和居民的关注,也是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1978—2008年的31中,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高达9.6%,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居民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仍然面临消费需求不足问题。因此,研究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对我国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可以更好的理解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高级管理学学习心得

高级管理学学习心得 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在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你知道高级管理学学习心得是什么吗?接下来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级管理学学习心得,供大家阅读! 高级管理学学习心得篇【1】 在20xx年结束之季,很荣幸能参加广西分公司赢在中层管理课程培训。公司给我一个很好的提高自身管理能力的培训机会,在培训中我能认真学习并深刻理会其中的含义,我的感知感想如下:体验式培训:企业项目推行过程中的协作与执行;体验在项目推行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哪些困难和障碍。项目领导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担当的角色与责任。如何在执行创新思维。在这节课当中,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解与支持的力量。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往往就是下达后,员工的理解不够透彻,再加上一些外在因素的干拢,让他们变得更加的迷失了方向。通过游戏式的培训也让我理解到作为一个企业,企业内所以的员工就是一个团队,团队的建设是十分重要的,团队间相互协作的关系也是相当重要的。而在这个团队当中管理层人员所承担的任务也是致关重要的,作为一个成功的团队主管,他之所以成功,其关键在于主管99%的行为魅力以及1%的权利行使。下属能心悦诚服地为他努力工作,不是因为他手中有权,权是不能说服人的,即使服了,也只是口服心不服,绝大多数原因是主管有着良好的领导行为。好的领导行为能给员工带来信心和力量,激励员工,使其心甘

情愿地义无返顾地向着目标前进。作为主管要尊重下属的人格、尊严及创造精神,爱护下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信任员工,放手让员工大胆工作。当员工工作遇到困难时,主动为其排忧解难,增加员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当工作中出现差错时,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当团队主管向上级夸赞下属的成绩与为人时,员工是会心存感激的,这样便满足了员工渴望被认可的心理,其更忠诚于这份工作,干劲会更足。另外,管理者还要不断加强品德修养,严于律己,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要学会推销并推动你的目标;要掌握沟通、赞美及为人处事的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团队中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更好的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健康发展的目标。 沟通的艺术与技巧:通过这一次的培训,我深深的认识到,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与上级、下级、客户等,工作生活中有效的沟通是致关重要的。沟通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方式,通过沟通,信息在部门、员工之间得以传播。组织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地讲通过从上到下的层层沟通进行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通过有效沟通,能及时消除部门之间的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协调性问题,理顺工作上流程,增强部门之间协同作战的能力,提高公司整体工作效率;反之,无效的部门沟通,只能使部门之间徒生交流障碍,沟通不畅各个部门单独作战,结果必然造成组织的任务无法得到及时完成。如何提高自我的沟通能力?在本次培训中孟老师教会了我8个步骤:一是热情洋溢;二是谦卑有礼;三是全面聆听;四是察言观色;五是活在当下;六是方向发问;七是达到共识;八是维护关系。意思就是当我们在与一个人沟通的时候,我们

经济学论文

摘要:经济与生活密切相连。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学习经济学无疑是每位在校大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必备课程,对其择业、就业、创业有较深的影响。 关键词:经济学市场生活就业创业指导关系密切 在机电系,每天与汽车机械生活在一起,浑身沾染着浓厚的理工味,我本是文科生出身,没有才华但渴望文学,酷爱文学,文学可以让我似乎徜徉在一个隐逸的无比平静的世界。但大二开设经济学与生活这门课程后,才感觉到要融于当今的现实社会,真正感触现代生活,不能追求陶渊明一样的隐逸,说这些并不是不在喜欢文学,只是要同时注意投资理财、就业创业、个人发展这些词汇,做一个德才兼备,适应社会的当代大学生。 经济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亚里斯多德时代,在我国则可追溯到孔夫子那里。但如果以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的发表作为经济学诞生的标志,则经济学至今也不过只有200多年的历史。经济学是一门经世致用的实用科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社会是个经济时代,经济学存在于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中,每个人都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运用经济学规律进行选择和取舍,消费、投资、理财、谈判、营销、管理乃至人际交往、职场竞争、爱情婚姻…无时无处不与经济有关。大到国家政策的制定,小到个人日常消费的计划。经济学是一门生活化的学问,经济学就在我们身边。对经济学的理解,大致具有三方面的含义:第一,个人或社会的目的或欲望是永无止境的,而经济资源在绝对量上来说是有限的,稀缺的。由于人口的急剧增加,工农业的调整发展,污染的日益严重,森林和地下水等可再生的资源及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日渐匮乏,甚至就连以往认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和江河之水也因污染而变得稀缺起来。第二,稀缺资源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用途,但一旦用于某一用途就不能再用于其他用途。因此,人们的各项经济活动都牵涉到选择问题。在这里,效率意味着一国经济应将它的生产和消费单位组织得使社会能够得到最大数量的所需要的物品和劳务,而且,在现行习惯、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经济资源应得到最充分的利用。第三,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下,可通过“机会均等”或“结果均等”等制度来寻求公平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文化人类学论文: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异同 摘要:文化人类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密切,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社科群。系统研究二者关系对于更好的把握这两门学科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人类学;社会工作;差异;共通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1002-2589 (2011) 14-0065-03 人类学(anthropology)是研究人类的体质和社会文化的学科。这个名称是由希腊语中表示"人"的"anthropos"和表示"知识"、"学问"的"logos"合成的,意思是"研究人类的学问"。人类学根据其研究的领域分两大部分: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涉及到人类的来源、形成、演变、人种等人体方面的部分称为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是相对于"体质人类学"而言的,是研究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现象。"它研究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不同人类群体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作出解释,应用人类学的理论方法研究和解决现代人类社会有关的实际问题"。 社会工作是由social work翻译而来,源于西方,"是指一种有关促进个人与社会福利的措施,乃至包括各种教育、卫生、保险及其他公益事业"。西方有关社会工作一词

的使用,住往是与社会服务、社会福利、公共福利相通的。作为一种助人的活动,其目的是帮助那些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的人,创造和谐的成长环境,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文化人类学是以人类的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人类总是拥有文化并永远生存于社会之中;人、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因此,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工作经常面临相同的课题。并且学者们常把文化人类学称为社会人类学,或把社会人类学视为文化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社会工作在文化人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具体观察到的人的行为来研究现代社会中的人及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却永远是描述全部的人的行为和解释各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因此,它不仅对世界上处在不同社会阶段的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而且也分析研究当代社会中人的行为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内在原因。在这一点上社会工作与文化人类学接轨。当然二者的紧密联系并不能掩盖它们本身的特色与独到之处,尽管二者都密切关注并研究,但研究视角却不尽相同,比如社会文化人类学一般侧重研究文化传统及其内容,而社会工作侧重研究行为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基于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全面把握,既看到二者在产生背景、研究对象和范围及研究方法方面的差异,又不能忽视二者的共同之处。

最新财务管理学学习总结

财务管理学学习总结 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但是我觉得财务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完成资本追求增值的本性。影响资本增值的过程牵涉到许多因素,宏观包括经济、法律、金融市场、社会文化等,微观方面可细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包括投资者、被投资单位、债券人、债务人、税务机关等,内部包括管理层、员工等。 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本增值的过程,我们需要先对资本本身进行分析。资本的时间价值最基础的表现形式叫利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里认为时间价值是对剩余价值的一种分配,即在生产经营中产生的,它不包括风险收益和通胀收益。而后我们看到了各种表现形式的时间价值,实际上就是金额和时间点的不同组合,比如后付年金现值、永续年金,资本增值的本质属性没变。之后我们加入了风险这个因素,把各种因素的风险量化,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多因素模型、套利定价模型对资产进行定价。最后我们举了三个例子,使用复利现值和后付年金现值对债券、普通股和优先股进行资产定价。本章的重点是时间价值的本质和表现形式、定价方法。 接着我们从外到内地对资本增值进行了规划。外部环境分析的内容其实和企业战略管理的分析内容是一样的,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产业竞争格局,内部环境分析包括企业的发展阶段、经营目标、资源状况、组织结构,在财务方面的分析是重点,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财务趋势分析、财务综合分析,分析的方法主要是比较、折线图、结构图。最后确定战略目标。本章的重点在于掌握内外部分析的内容以及分析方法。 最后我们开始对资本过程本身进行分析。 首先是筹资。内容包括筹资的动机、原则、渠道、类型、筹资方式。本章重点在于通过比较的学习方式来掌握各种筹资方式的优缺点。 其次是投资。这是资本逐利的关键活动。主要掌握进行投资分析的各种指标,包括现金流量的计算,净现值、内含报酬率和获利指数等折现现金流量指标,投资回报期和平均报酬率这些非折现现金流量指标,以及项目投资分析、风险分析。 最后是经营。长期叫资本结构决策,短期叫短期资产管理。如果说投资是对外的开源的话,那么资本结构决策就是对内的节流。资本结构决策的内容包括它的定义、价值基础、理论依据、杠杠利益与风险和实务。其实本质就是寻找最对资本成本率,具体的方法包括成本比较法、每股收益法、公司价值法。 短期资产管理主要是按资产形式进行分析的,包括现金、短期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存货。短期资产管理的最重要的目的保持资金链的稳定,支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运作。 另外利润的分配、公司的并购、破产和清算、短期筹资这些内容,我还没学。 总的来说,学了财务管理,我觉得我主要是学了如何去完成资本增值。对内外部环境分析,进而确定战略目标,最后对资本增值的四个过程进行规划。四个过程主要掌握资本的形式、对收益和风险进行平衡、各种指标和计算方法。 每个企业和家庭都离不开财务,再加上各行各业都需要财务人员,这也是我在年轻的时候,在上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当时最热门专业-财务会计,可是事与愿违,学了三年的财务会计,参加工作后只做了半年与财务相关的工作,至今十五年来都是与财务打交道,没有从事过财务工作。 4月18日-19日我在中大在刘娥平教授的会计六大要素中开始为期2天的财务知识培训,将遗忘的财务知识在我脑海里唤起了一点点回忆。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讲述一下我的收获:一,不管你从事什么行业,也不管你是老板,还是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还是一名基层干部,甚至员工及当今社会中的一员你都需要懂得以下最基本的财务知识: 1.会计的三大财务报表:即资产负责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1)资产负责表:由会计要素中的三大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组成。 a,资产:分为流动资料和非流动资产组成 a,流动资料顾名思义,是指预计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内变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主要有:货币资金,应收帐款,预付款项,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存货等。 b,非流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以外的所有其他资产。主要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商誉,递延所得税资产等。 b,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a,流动负债:将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主要有:短期借款,应付帐款,预收帐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及其他应付款等。 b,非流动负债: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内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主要有长期借款,预计负债,及其他非流动负债等。 c,所有者权益,即股东权益,又名净资产。即所有者权益=总资产-总负债,这就是所有者权益表又名资产负债表。它主要有: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少数股东权益等构成。 2)利润表:由会计要素中的三大要素即收入,费用,利润组成。 a,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要有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等。 b,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主要有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等。 c,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即利润=收入-费用。即利润表,以称损益表。利润是依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要求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的费用或应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反之则不计入。 利润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关系如下: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投资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客-所得税费用 净资产收益率表示股东全部投入资本的获利水平。roe= /平均净资产=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又名杜邦分析法。 3)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收入,支出和现金净流量情况的报表,它是采用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现金流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等三部份,反映整个企业的现金来龙去脉。 通过以上我们需知道三个盈亏平衡点:现金平衡点,利润平衡点,投资平衡点。二,对企业融资分析,有一个初步了解。知道了企业资金来源包括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权益资金为股东直接投入,发行股票,内部积累等方式筹集;负债资金为通过银行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等方式筹集。 通过老师的介绍,我们在收购,及增加投资人或出售公司股权时,我们不要只看公司帐面价值,而是首先要对原有资产按照重置成本或变卖价值重新评估,扣除核实的负债即可得出公允价值。同时还要考虑公司商誉,及未来市场年净利澜率*市盈率。另新股东投入的资金只能按原有股东的实收资本按入股比例将部份资本计入实收资本,其余投资额计入资本公积。 也学到了一个公司如何上市的流程:有限公司--股份公司--扩充股份--加入风投--上市。懂得了什么是pe。三,投资项目评价: 1.投资项目的基础数据:项目投资额,运营后发生的经营成本,缴纳的各项税费,收到的营业收入,项目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即财务基准收益率。 2.融资前分析的主要指标是总投资收益率,公式为:roi=年平均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100%。 3.融资后分析的主要评价指标是项目资本利润率,公式为:roe=年平均净利润/项目资本金*100%。 4.项目投资以项目投资和项目资本金两种来衡量来计算内部收益率。主要通过以下指标: 1)净现值就是将项目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为现值。如果净现值大于零,说明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除达到基准收益率外还有剩余,项目可行。 2)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当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说明项目可行。 3)p=f/的n次方=f的-n次方 运用excel表,可使计算过程大大简化。常用的符号有: pv----现值p fv----将来值f rate----利率i nper----期数n pmt----每期收付款a type----pmt期末发生取0,期初发生取1 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净利润+折旧 以上是此次课程的学习总结,针对第三部份还有点生疏,需要再练习,有可能才会明白。总之,这次收获不管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后续创业,以及家庭经营都有很大帮助。 在这一学期的财务管理学习当中,老师将这门复杂的课程学习内容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教授给我们,使我们从各个角度了解了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下面我将从课程内容方面对这学期的财务管理课程进行总结. 财务管理这门课一共是13章.我将其分成三部分进行概说---财务管理总论及分析、财务战略与资产管理、股利分配. (一)财务管理总论及分析(1-3章) 这一部分包括本学期学习的前三章内容,首先是对财务管理的一个初步认识,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的目标,1)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2)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3)以公司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组织形式.其次是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这是贯穿本学期财务管理学习的重要内容,现金流量时间线,复利终值现值,年金终值现值n次-1÷i,现值pvifai,n=(1+i)n次-1÷i(1+i)n次),什么是风险与收益,证券估价(利用复利和年金计算债券和股票).最后是财务分析,对一家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管理第一步就是对企业进行财务分析,这一章包括财务分析的作用,目的,内容分析方法,资产负债标,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分析以及财务能力分析∕流动负债标准值1,;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2营运能力分析3盈利能力分析﹍﹍)财务趋势分析. 财务战略与资产管理 对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之后,第二步就是对财务进行用途分配,,也就是财务战略,首先应该了解的是财务战略的分类,分析的方法,如何选择财务战略,如何进行筹资预测;其次就是各种资金运用方式,长期筹资方式,这是一种企业经常运用的筹资方式,这一部分包括长期筹资的动机意义、原则、渠道、类型以及对股权性筹资、债务性筹资与混合型筹资做了详细的介绍,了解了这三种最常见的长期筹资方式。短期筹资管理,这是一种筹资速度快、弹性好、成本低、风险大的运用资金方式,在这里我们了解到短期筹资的分类、筹资政策类型、自然性融资、短期借款融资、临时性短期融资、短期融资券的详细内容。筹资之后应该就是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的管理分析,包括资本成本的概念内容种类,利用公式对个人资本成本进行测算)杠杆利益与风险的衡量∕(⊿s∕s);财务杠杆:dfl=ebit∕(ebit-1);联合杠杆:DCL=DOL×DFL=)短期资本如何管理,管理原则、短期资产分类、短期资产的持有政策、以及对各种短期资产管理做的详细的介绍,使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这些管理方式。那么筹资并且分析之后该是什么呢?答案是投资,这是企业获得收益的方式,投资中企业最长运用的就是长期投资方式,在这一部分先是学习了长期投资的基本内容、然后是投资现金流量的分析,学习之后当然就要学以致用,接下来就是投资决策实务,现实中我们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计算分析,如何选择合适的投资时机,通货膨胀对投资分析的影响。 股利分配(11章) 利润分配就是对企业所实现的经营成果进行分割与派发活动。向股东分配的股利是其中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学习了鼓励的种类,发放程序,股利理论,政策及其选择,政策类型股票分割与股票回购的具体内容。

区域经济学课程论文

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摘要 本文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出发,然后结合区域的“城市性”视角,重新理解城市化的深刻内涵,并提出了两条城市化道路:一是人口转移型城市城市化道路,二是结构转换型城市化道路。最后从中国的国情从发,总结出如今中国城市化发展道路的选择,应是走人口转移和结构转型并存的“双轨”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关键字:城市化;区域的“城市性”;新型发展道路 一、中国城市化现状 在2013年末中国人口普查时,我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3.73%,虽然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是仍有约6.5亿农村人口。将来,根据有关专家的推算,中国将来人口的峰值是达到15亿,达到高峰以后人口就开始逐步递减了,即使中国的人口到202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目标实现的时候,我们按照城市化65%的城市化来算,那个时候农村还有5.25亿人口,但是这种大趋势是清楚的,现代化体现在城市化,使全体农村都能够过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此外,我国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样的,城市化也应该走新型道路。但是近十年来,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看,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严格讲来并没有搞清楚,而城市化却在政府主导下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城市病”。因此,搞清楚什么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慎重地选择我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重大问题。 二、城市化的含义与区域的“城市性” (一)城市化的含义 城市化涉及人口、地理、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关于城市化的含义,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可以说,城市化是相关学科都极为关注,而含义或定义又最不统一的概念。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2篇 西方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互动媒体教学设计西方经济学论文 一、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目标在于,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交互活动的安排,以达到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数字信息资源,促进学习者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习者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利用数字化设备与信息资源的信息素养能力。因此,在互动媒体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包含的步骤有:教学活动整体设计、师生交互设计、学习者交互设计、交互内容设计以及交互媒介工具设计。 (一)教学活动整体设计 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是在互动媒体环境下课堂教学设计的关键。通过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来明确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而结合目标和客体去设计必需的、合理的活动情景主题,明确大致的活动流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从而在后续环节中便于操作和执行。教学活动所具备的情景主题,为师生之间、学习者及其群体之间的共同理解与经验分享创造了宝贵的交互机会。教学情景的设计旨在促使学习者通过原有经验知识的回忆与提取,为学习目标提供共同经验,同时有助于为良好的互动关系建立基础。 (二)师生交互设计

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设计,人际交互的主导核心仍然是师生双方。教学活动中,学习者认知机能的发展、知识的建构、技能的获得、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有赖于教学活动中交互操作的结果。在互动媒体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尽管处于同一个时空维度中,但互动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却可以使双方有多维度的交流和互动———不仅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向的面对面、言语书面信息传播方式,还有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通过多媒体的人———机———人的交互传播模式,从而使得交互的实时性和互动性更强。这种师生间的交互形式以互动媒体为依托呈现出言语书面交互、实验操作交互、教师主导交互、学生主导交互的形式。 (三)学习者交互设计 学习者交互的设计是对学习者及学习者团体之间的具体安排和组织。基于教学活动整体设计的安排可供学习者交互选择的方式有合作式交互、竞争式交互以及角色式交互。合作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在个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通过小组讨论、沟通、展示、汇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学习目标的建构。竞争式交互能够使学习者间形成进取的氛围,强化学习者自觉学习的动力。角色式交互可以使学习者端正认知态度,明确学习动机。 (四)交互内容设计 交互内容是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学习和参考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资源涉及目标内容设计、支撑内容设计、交互规则设计。针对具体的教学任务和目标,交互内容首先让学习者了解学习目

人类学期末论文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期末论文 题目: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 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指导教师:李晓芳 学生姓名:张锦滨学号:20153320143 专业:社会工作专业 院(系):公共管理学院 完成时间:2017年6月10 日 2017年6 月10日

目录(黑体四号)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3) 正文 (4) 一、家庭的涵义与类型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4) (一)家庭的涵义 (4) (二)家庭的类型 (4) (三)家庭生命周期的划分 (5) 二、家庭在各个生命周期对人的主要功能的表现 (6) (一)处于形成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二)处于成长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6) (三)处于成熟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四)处于衰老期的家庭对人的主要功能表现 (7) 三、个体对家庭的影响 (8) (一)个体影响家庭的形成 (8) (二)个体影响家庭的结构 (8) (三)个体影响家庭的文化 (9) 四、建立和谐家庭的对策 (9) (一)发挥良性家庭文化的作用 (9) (二)建立有效的家庭沟通系统 (10) (三)加强对家庭中的每一个体功能的认识 (10) 参考文献 (11)

基于生态系统模式视角下浅谈家庭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影响 摘要: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存在单位,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和群体形式。家庭不仅对生活在其中的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在深刻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社会与个体之间存在相互密切的联系。本文基于生态系统模式的思考方法,以核心家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讨家庭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相互影响,在家庭形成,成长,成熟和衰老等生命周期中人的行为的表现,同时对社会中存在的特殊家庭和病态的家庭结构模式进行分析,试图探索如何在新型社会中完善家庭结构,增强家庭的功能性,实现人与家庭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家庭家庭生命周期人类的行为生态系统模式 Abstract: Family as the existence of the most basic unit of society,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most important form of system and the community .Family is not only for living in one of the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but also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Family, society and individual are closely related to each other .Model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inking method to the nuclear famil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famil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in family formation, growth, maturation and aging life cycle, such as the performance of human behavior, and exists i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ial family and morbid family structure model were analyzed, and tries to explore how to improve the family in the new social structure, enhance the functional sex of the family, to realiz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between and among people and family and society. Key words:family family life cycle Human behavior Ecosystem model 人是在社会中生存而离不开社会。作为一个人,我们身上体现着鲜明的社会性,我们的性别,行为规范都是社会所赋予的。所以有人会说,是社会让我们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成为真正的人。而人最早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性应该是在家庭这个摇篮中。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元素,不仅承载着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的活动需求,同时也在不断塑造人的社会性。家庭与人的关系密不可分,我们一生下来就在家庭这个环境中生存,当然这里不讨论比如狼孩等个别一生下来就不被社会“熏陶”的“人”。可见家庭对人的影响是在人出生后就开始伴随并不断强化。而家庭随着个体的发展也在不断地发展,每个发展阶段的家庭对人的功能也是不同的,同时不同的家庭结构也影响着人的发展。 本文以家庭作为人的活动载体,用生态系统模式的思维方法,通过家庭与个人的相互影响,重点论述家庭在不同生命周期对人所产生的影响以及人对家庭的反作用,试图探讨更为合理的、和谐的家庭与人的关系。

《财务管理学》学习收获与总结.doc

《财务管理学》学习收获与总结 篇一:财务管理学习心得 通过这些天对《财务管理学》的学习,我觉得上财务管理课程能得到的最大的收货就是建立财务观念和简单的数据搜集整理流程,也使我对财务管理有了一个从浅到深的认识,才知道这门学科和我以前所感觉和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不仅仅是要记住放在数值背后的涵义和潜在表现上,而是要理解各种比率的公式和推导过程。现就我对近几天的学习心得体会做如下总结: 首先,通过学习,使我真正的认识到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也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如:企业财务管理的合理性会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和核算、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从而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系统有效的财务管理是为了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为股份制企业,我们明确了具体目标:企业筹资管理目标、企业投资管理目标、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目标、企业收益分配管理目标等。其次,我知道了财务管理学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具体总结如下:一是要了解一个公司的经营状况情况,重点要掌握一篇报告:即财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三部分;二组词汇:即反映企业在特定时点状况的词汇,包括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和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经营情况的词汇,包括收入、费用、利润;三张报表:即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二是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的“现在时”,即企业现在的健康状况如何;利润表反映企业的“过去时”,即企业过去“怎么样”;现金流量表透视企业的“将来时”,即企业将来“怎么样”。三是对资产负债表要做到“三看三注意”:三看主要是一看资产增减变化并找到变化的原因;二看健康,如负债率是否高,短期偿债能力是否强等;三看真实的企业,利润是可以干出来的,也是可以算出来的。三注意主要是:一要注意表中的资产代表历史,而历史不代表现实;二要注意表中的负债可能是风险,而表外的“或有负债”也许是更大的风险;三要注意表中的资产是企业的资源,但不代表全部,如品牌、营销网络、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无法在表中体现。四是对利润表要做到“五看”:一看结果;二看结构;三看成绩:关注财务成果、市场表现、基本业务活动等三个层面问题;四看问题:获利能力,包括销售毛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五看人的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如成本结转方法、折旧计算方法、费用摊销方法。五是对现金流量要关注。什么是“现金”对企业老总说,现金就是企业的“血液”;对财务人员说,现金就是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六是制定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让好人不变坏,让坏人没机会。过去的经验不一定是良药,必须认识到每一步决策都不是重复过去,而是创造未来,而且思维定式永远存在,需要不断地打破它,克服它,有了好的开始,仍要努力经营,保证决策正确,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最后,我觉得财务管理是一个把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渡的重要工具。就像以前的那个在国际象棋的棋盘上放小麦粒的故事一样。国际象棋一共八八六十四个格子,如果不算过的话谁知道从一粒开始每次加多一倍的话到最后一个格子已经是天文数字了财务管理也一样,不算不知道。可能一算真得吓一跳。我在工作中遇到过在生产时是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年底还亏本的例子,所以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这就是很好的例证。 以上是我的在这几天学习的一点点心得,虽然在这短短几天可能不会学到太多的东西,但是

金融经济学课程论文

英国脱欧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 摘要: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投票一脱欧派的微弱优势落下了帷幕,虽然英国脱欧还需要两年的时间,但我们依旧需要关注英国脱欧给世界经济以及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英国脱欧对中国贸易投资、人民币以及股市的影响,从而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国目前的经济政策,同时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启示。 关键字:英国脱欧贸易投资人民币股市 1 引言 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投票开始,公投结果直接影响英国未来是否留在欧盟。2016年6月24日中午,英国脱欧公投结果落定,“脱欧派”胜出,英国将脱离欧盟。英国脱欧公投由来已久。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首次提及脱欧公投。2015年1月4日,英国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有可能,将原计划于2017年进行公投提前举行。2015年5月29日电据外媒28日报道,英国政府向下议院提交并公布了有关“脱欧公投”的议案,包括公投问题的语句,并承诺将在2017年底之前举行投票。英国之所以要脱离欧盟原因有一下几个方面:第一,英国加入欧盟的道路历经坎坷。早在1960年,英国就申请加入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但被法国总统戴高乐否决,在1973年才重新加入欧共体谈判,成为成员国。可加入仅仅两年后,英国就举行了脱欧公投,当然未获通过。1997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计划在1997年后加入使用欧洲单一货币欧元,遭到当时财政大臣戈登布朗阻止。从这一系列的过程来看,英国于欧盟一直存在一定的矛盾;第二,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对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政策。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有利保持其出口竞争力,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这使英国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第三,英国与欧盟之间相互猜忌,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这种猜忌也表现在英国内部之间,英国内部不仅存在留欧派,也存在脱欧派,认为欧盟的一些政策不仅对欧盟有负面作用,而且也会影响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加剧了两种力量的冲突,加快了英国脱欧的步伐;第四,英国内部的政治投票迫使公投加速进行,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这四点原因直接导致了英国脱欧公投的发生。 英国脱离欧盟不仅对于欧洲经济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本文就英国脱欧对中国贸易投资、人民币以及中国股市的影响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希望能更加了解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同时对中国目前的对英经济政策有更好的解读。 2 英国脱欧对中国贸易投资的影响

高级管理学案例分析

杰克?韦尔奇的改革案例 1.我从效率的改进进行分析 (1)组织效率的改进 企业的管理结构从垂直化管理改为扁平化管理,在扁平化的管理下一是分权管理成为一种普遍趋势,金字塔状的组织结构是与集权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而在分权的管理体制之下,各层级之间的联系相对减少,各基层组织之间相对独立,扁平化的组织形式能够有效运作;二是企业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传统的组织形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为了不被淘汰,就必须实行扁平化。韦尔奇认为未来的成功将属于那些“精简敏捷”的组织,减少了过多的管理等级,在这种组织下组织结构流畅、简洁,可以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提高了组织效率。 (2)激励效率的改进 “激励机制”是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系统运用多种激励手段并使之规范化和相对固定化,而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构、方式、关系及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是企业将远大理想转化为具体事实的连接手段。好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某种符合组织期望的行为具有反复强化、不断增强的作用,在这样的激励机制作用下,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 而有些激励机制尽管激励机制设计者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激励机制的运行,能有效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组织的目标。但是,这些激励机制本身不健全,或者不具有可行性,都会对一部分员工的工作积

极性起抑制作用和削弱作用,达不到激励的作用。杰克?韦尔奇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对激励机制进行改革进而提高激励效率 1.给员工平等地位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韦尔奇认为管理者要和员工达成一片,使公司以最快的速度发展就是唯一的目标,但不要给员工制定太多的目标,韦尔奇希望员工能够发挥主动性,出谋划策促进公司发展。他鼓励他们勇敢地展示自己,谈出自己的看法,争取上司的赏识。杰克?韦尔奇将员工定义为社会人,考虑到他们的情感,与他们经常聚餐讨论彼此的想法,不仅增进了管理者和员工的感情而且可以从员工角度了解公司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员工想要解决的办法。 2.业绩评估和奖励制度 GE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反映每个员工工作情况的图表,这是一个动态的评估,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第一类占10%,他们是顶尖人才;次一些的是第二类,占15%;第三类是中等水平的员工,占50%,他们的变动弹性最大;接下来是占15%的第四类,需要对他们敲响警钟,督促他们上进;第五类是最差的,占10%,公司只能辞退他们。根据业绩评估,每个员工都会知道他们处在哪一类,这样没有人会抱怨得不到赏识。按照这个评估制度,第一类员工会得到股票期权,第二类中的大约90%和第三类中的50%会得到股票期权,第四类员工没有奖励。图表是最好的工具,哪些人应该得到奖励,哪些人应该被辞退,一目了然。 公司把薪酬中的一大部分与工作表现直接挂钩。公司要按实际绩效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