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风讲稿

弘扬良好家风,争当文明家庭

——谈家训、正家风主题教育讲稿

县直中学小学部

【设计理念】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现状分析】

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它既表现在家庭或家族成员的言谈举止上,也体现在成熟家庭或家族的家训与家规上。注重家风建设是中国古代家庭或家族的特色。在当代,家风建设受到不同程度的忽略,在优良家风的传承上形成了一种断层现象。当前,一些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下滑,为了满足膨胀的物欲而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是与中国传统文化严重相悖的。这固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传统家风教育的缺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对家风家教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引导广大家庭成员继承传统美德,树立家国情怀,推动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共识。让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

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

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以好家风促进好民风,推进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广大家庭和公民中落地生根。

【课前准备】

搜集家教的相关案例

【教学方法】

研讨、交流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

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一首《游子吟》生动表达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家庭情结。中华民

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

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

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过渡: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曾在很多场合提到要重视家风,家教

的讲话。

1.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

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

的教育。

——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

讲话

2.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

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

讲话

3.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

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

——2016年12月12日,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

二、研讨交流

1.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提到家风,那么什么是家风呢?

家风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包括为人处事的态度和行为准则。家风是由家庭成员的态度、行为和氛围营造的,存在于家庭的

日常生活之中,表现在人们处理日常生活各种关系的态度和行为中。它们犹如一种磁场被人们深深地感受到,促使人发自内心地服从和

遵守。可见,好的家训家风,会成为一个人一生的航标。让他在人

生的大海上不仅不会迷失,还会走得更远。

2.大家知道的有哪些良好的家风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名人事例呢?请大家讨论交流后各抒己见吧。

(1)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写下26条家训传给后人,告诫后代:“仕宦不可常,不仕则农,无可憾也。但切不可迫于衣食,为

市井小人事耳。戒之戒之。”意思是说,当官不如务农,一辈子不

做官也不要紧。自己耕种,衣食无忧,这样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人

生没有什么遗憾。切记,千万不要为了生存而去做坏事。除了这条

家训外,他还殷切期望自己的后代能够注重道德层面的修养,成为

一个善良、正直的人。有错必改,谦虚谨慎。淡泊名利,志向高远。严于律己,宽容待人。勤俭持家,俭朴生活。胸怀宽广,心系苍生。

(2)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

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

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对女儿曾纪芬说:“予自三十

岁以来,即以做官发财为可耻,以官囊积金遗子孙为可羞。盖子孙

若贤,则不靠父辈,亦能自觅衣食;子孙若不贤,则多积一钱,必

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

官发财,决不肯以银钱予后人。”意思是,为官应当清廉,当为民

请命,不是为了发财。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所以,我绝

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

(3)清代第一才子纪晓岚家教很严,对子女有“四戒”“四宜”的要求。四戒是:一戒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四宜是: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四戒”与“四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补充,相映生辉。既告诉了后

人什么不该做,又告诉了后人应该怎么做。这样的家训,既简洁明了,又深刻透彻。

(4)民族英雄林则徐曾写过一副对联传给后代:“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意思是说,如果子孙像我一样正直、果敢,那我留钱做什么?贤良的人拥有了大量钱财,就会玩物丧志,失去

了远大志向。如果子孙不如我,那我留钱做什么?愚蠢的人手中有

了钱,不仅不思进取,还会去做坏事。

(5)“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52岁时才有了一个儿子。

虽晚年得子,但家教甚严,从不溺爱。传说73岁时,病危的他把

儿子叫到床前,说想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父命难违,时年21岁

的儿子只得勉强答应。可他从未做过馒头,请教了邻家大娘后,费

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做好了馒头,喜滋滋地送到父亲床前,谁知

父亲早已断气。案头上有张信笺,上面写着父亲的遗言:“流自己

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

算是好汉。”

(6)无独有偶,民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曾

这样说过:“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他

的这句话,激励着当时一大批年轻有为的青年志士,努力奋斗,坚

持不懈,走向成功,不辱门风。这句掷地有声的话,时至今日,也

依然深刻地影响着当今的人们,成为许多有志之士为人处世的标准。

过渡:大家的发言特别精彩,特别感谢大家。有以上几个家教

的小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良好的家风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

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

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

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3.什么是好家风?什么是坏家风?

这显然是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具有舆论、

传统所弘扬的那些特点,这个家的家风就是好家风,比如努力、进取、团结、奉献、诚实、信任、认真、严肃、热情、无私……反之,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具有舆论、传统所批判的那些特点,这个家的

家风就是坏家风,比如自私、算计、显摆、虚荣、冷漠、懈怠、懒惰、庸俗、功利、享乐……

不良的家风往往会导致晚辈不幸的人生。以下通过举例进行证明,当然以下的分析有可能不是必然,却一定是大概率事件。

(1)庸俗的家风往往导致家庭成员的享乐、虚荣、显摆、张狂、肤浅、自私、算计……家庭中的孩子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其身

上必定会深深地烙上这些印记,这样的人如果拥有较高的智商,那么,在用世俗的标准来判断的时候,其人生也可能是“成功”的,

因为他可能拥有很多的钱,或当了很大的官,或获得很响的名,但

不幸的是这些“成功”一定会发过来进一步强化其原有的恶劣品质,使其变得更虚荣显摆,更自私算计……结果则是:他一定不会有真

正的朋友,那些与其交往的人只不过是在盯着他的权或钱而已,同时,具有这一系列恶劣品质的人,其内心一定是空虚的和空洞的,

其潜意识里一定是不安定不踏实的,虽然他们基本上都会装作平静、快乐,但那全都是自欺欺人的假象而已。这种人,或许他自己以及

不少的旁人都会觉得他是“幸福”的,但在智者看来,这种人无疑

是非常不幸的!

当然,如果一个智商不高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他更是

不幸的!因为他很可能无法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因此就无

法获得享乐、显摆……的资本,而强烈的显摆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结

果很可能就是心理、心灵逐渐变得扭曲乃至畸形,这样的人生显然

更是非常非常之不幸的。

(2)假设有一个家庭,成员之间彼此都是分裂的、亲人之间

都没有信任,互相之间充满了防范和戒备,防亲人堪比防窃贼,那

么这个家庭的家风显然是有严重问题的!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很可能也会对他人充满防范和戒备,并且会非常缺乏安全感,

这样的人进入社会之后,其人际关系是非常令人堪忧的,孤独将会

长期甚至永远陪伴他,当然,如果他智商比较高,或许他还能比较

好地化解因孤独而来的痛苦,但即使如此,由于安全感的缺失,他

非常非常可能会在寻找配偶的过程中,因为无法知晓自己的需要、

无法准确判断、无法冷静理性而走进错误的婚姻,因此婚姻给他带

来的就不是幸福,反而是长期的痛苦!他只不过是从一个牢笼跳进

了另一个牢笼!他的原生家庭以及自己的婚姻都无法给他带来归属

感的满足,孤独很可能会始终伴随他直至死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他的一生都是不幸的!这是一个一生都始终处在痛苦挣扎当中的人。

不再逐一罗列,请和我一样相信:不良的家风与不幸的人生之

间存在着直接的联系,任何一种不良家风都很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幸

的一生!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为了家族的长远发展,每一个家长

都非常非常有必要为塑造一个良好的家风而绞尽脑汁竭尽全力!

过渡语:经过以上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长都

有强烈的家教意识,也有树立良好家风的迫切愿望。

4.请大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家庭条件特点,应该树立什

么样的家风呢,请大家认真思考后后公之于众好吗?

(1)讲究道德、诚实守信。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

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实守

信是一个人的名片,青少年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

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

乐和安详。

(2)重视学习,崇尚知识。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学习的传统。各位家长要以身作则,重

视学习、崇尚知识,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青少年生长在一种充满学习气氛的

家庭中,很容易养成一种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会影响到孩子学习

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成绩,这是千金难买的。

(3)勤俭持家、尊重劳动。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勤俭的家风可以防止青少年产生优越感,自觉克服身上的娇气。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熏陶下,会

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立能力,养成自己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4)家庭和睦、合理教子。

和睦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

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

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要科学,主动

倾听他的意见,平等协商,让他们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5)尊老爱幼、邻里互助。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让青少年生活在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对有困难的邻居要同情、关心和帮助,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

大家针对自己家的特点制定的家风特别符合新时代文明家庭的标准,真诚的希望大家能切实的落实到我们的家庭教育中,让我们的家庭受益,让我们的孩子受益,让我们的子子孙孙受益。

5.也有许多人把以下这些语句作为自己的家风,大家可以参考: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2)勿损人而利己,勿妒贤而嫉能。

(3)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4)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5)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

量之酒。

(6)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

(7)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8)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9)贫贱不移心智,富贵不忘济贫。

(10)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三、小结:

家风,就是家庭的信仰。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良好家风的熏陶,那么在生活、处世上则会有“法”可依,坚守内心。《梁启超家书》《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与《傅雷家书》并称我国“四大家教

范本”。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要认真读一读,相信大家一定会收获颇

丰的。除此之外,许多历史名人的家风家训,也令人称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