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

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YL235a设备设计机械手传送带物料分拣任务五

学校: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2011年9月-2012年5月

前言

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PLC是我们最基础的专业课。众所周知,PLC自从问世以来就在自动控制各个行业发挥着难以取代的核心控制作用。PLC运行可靠,适用于各种恶劣的工业环境,PLC和工控机(IPC)相比,其运行可靠、可扩展性好、便于电气连接、控制更专业,但是工控机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高级语言都是PLC所不能比拟的。组态软件在很多场合应用于控制,可整个控制的中心往往还是PLC,组态软件(上位机)所起的控制作用很小。人机界面一般用于简单的动作控制,工艺参数的编制,配方的设定等等,虽然在概念上属于控制范畴,但它并未真正起到核心控制作用,因为真正长期的自动运行控制是由PLC完成。我们不经常使用工控机作为核心控制部分的原因有两点:第一,工控机不适于在很恶略的环境下运行;第二,工控机经常采用的Windows 系统并不能够让人放心,其长期运行效果并不好。尽管PLC、IPC在自动化控制中扮演不同角色,在许多运行连续时间较短,环境相对比较好的地方,人们还是希望使用IPC进行核心控制。使用IPC进行核心控制有很多种实现方式,当然其中最为简单的办

法就是使用组态软件。在工厂和企业里面PLC一直是实现自动化的有效方式,而且目前国内真正懂得PLC的人才太少,希望针对本次实训对我们自动化的人大有裨益。

目录

5

7

21

小结 (26)

参考文献 (27)

附录

西门子控制原理图............................................................................. 电气图....................................................................................... 梯形图....................................................................................... 指令表

第1章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

装置

外观

图1-1 亚龙YL-235A

概述

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由铝合金导轨式实训台、上料机

构、上料检测机构、搬运机构、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等组成。各个机构紧密相连,学生

可以自由组装和调试。

控制系统采用模块组合式,由触摸屏模块、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模块、电

源模块、接线端子排和各种传感器等组成。触摸屏模块、PLC模块、变频器模块、按钮

模块等可按实训需要进行组合、安装、调试。

该系统包含了机电一体化专业学习中所涉及的诸如电机驱动、机械传动、气动、触

摸屏控制、可编程控制器、传感器,变频调速等多项技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典型的综

合实训环境,使学生对过去学过的诸多单科的专业和基础知识,在这里能得到全面的认

识、综合的训练和实际运用。

实训项目

1.自动检测技术使用实训

2.气动技术应用实训

3.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实训

4.电气控制电路实训

5.变频器应用实训

6.触摸屏应用实训

7.自动控制技术教学与实训

8.机械系统安装和调试实训

9.系统维护与故障检测实训

配置

该装置配置了触摸屏模块、可编程控制器(PLC)、变频器装置、气动装置、传感器、气动机械手装置、上料器、送料传动和分拣装置等实训机构。整个系统为模块化结构提供开放式实训平台,实训模块可根据不同的实训要求进行组合;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配置不同品牌的(PLC)模块和变频器模块以及触摸屏模块,也可以增加其它实训模块。

系统的控制部分采用触摸屏模块和可编程控制器(PLC),执行机构由气动电磁阀-气缸构成的气压驱动装置,实现了整个系统自动运行,并完成物料的分拣。整个实训考核装置的模块之间连接方式采用安全导线连接,以确保实训和考核的安全。

配置清单

PLC及变频器选配表

技术参数

1、交流电源:三相 AC 380V±10% 50 Hz;

2、温度:-10℃~40℃;环境湿度:≤90%(25℃);

3、实训桌外形尺寸:长×宽×高=1200mm×800mm×840mm;

4、整机消耗:≤;

5、安全保护措施:具有接地保护、漏电保护功能,安全性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采

用高绝缘的安全型插座及带绝缘护套的高强度安全型实验导线。

第2章亚龙YL-235A型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机构说明

整机工作流程

图2-1

工作原理

在触摸屏上按启动按扭后,装置进行复位过程,当装置复位到位后,由PLC启动送料电机驱动放料盘旋转,物料由送料盘滑到物料检测位置,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开始检测;如果送料电机运行若干秒钟后,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仍未检测到物料,则说明送料机构已经无物料,这时要停机并报警;当物料检测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有物料,将给PLC发出信号,由PLC驱动机械手臂伸出手爪下降抓物,然后手爪提升臂缩回,手臂向右旋转到右限位,手臂伸出,手爪下降将物料放到传送带上,落料口的物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物料后启动传送带输送物料,同时机械手按原来位置返回进行下一个流程;传感器则根据物料的材料特性、颜色特性进行辨别,分别由PLC控制相应电磁阀使气缸动作,对物料进行分拣。

送料机构

图2-2

1-转盘 2-调节支架 3-直流电机 4-物料 5-出料口传感器 6-物料检测支架

放料转盘:转盘中共放三种物料:金属物料、白色非金属物料、黑色非金属物料。

驱动电机:电机采用24V 直流减速电机,转速6r/min;用于驱动放料转盘旋转。

物料支架:将物料有效定位,并确保每次只上一个物料。

出料口传感器:物料检测为光电漫反射型传感器,主要为PLC提供一个输入信号,如果运行中,光电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物料并保持若干秒钟,则应让系统停机

然后报警。

机械手搬运机构

图2-3

1-旋转气缸 2-非标螺丝 3-气动手爪 4-手爪磁性开关Y59BLS 5-提升气缸

6-磁性开关D-C73 7-节流阀 8-伸缩气缸 9-磁性开关D-Z73 10-左右限位传感器

11-缓冲阀 12-安装支架

整个搬运机构能完成四个自由度动作,手臂伸缩、手臂旋转、手爪上下、手爪松紧。

手爪提升气缸:提升气缸采用双向电控气阀控制。

磁性传感器:用于气缸的位置检测。检测气缸伸出和缩回是否到位,为此在前点和后点上各一个,当检测到气缸准确到位后将给PLC发出一个信号;(在应用

过程中棕色接PLC主机输入端,蓝色接输入的公共端)

手爪: 抓取和松开物料由双电控气阀控制,手爪夹紧磁性传感器有信号输出,指示灯亮,在控制过程中不允许两个线圈同时得电。

旋转气缸:机械手臂的正反转,由双电控气阀控制。

接近传感器:机械手臂正转和反转到位后,接近传感器信号输出。(在应用过程中棕色线接直流24V电源“+”、蓝色线接直流24V电源“-”、黑色线接

PLC主机的输入端)

双杆气缸:机械手臂伸出、缩回,由电控气阀控制。气缸上装有两个磁性传感器,检测气缸伸出或缩回位置。

缓冲器:旋转气缸高速正转和反转时,起缓冲减速作用。

物料传送和分拣机构

图2-4

1-磁性开关D-C73 2-传送分拣机构 3-落料口传感器 4-落料口 5-料槽

6-电感式传感器 7-光纤传感器 8-过滤调压阀 9-节流阀 10-三相异步电机

11-光纤放大器 12-推料气缸

落料口传感器:检测是否有物料到传送带上,并给PLC一个输入信号。

落料孔:物料落料位置定位。

料槽:放置物料。

电感式传感器:检测金属材料,检测距离为3~5mm。

光纤传感器:用于检测不同颜色的物料,可通过调节光纤放大器来区分不同颜色的灵敏度。

三相异步电机:驱动传送带转动,由变频器控制。

推料气缸:将物料推入料槽,由电控气阀控制。

2.6气动原理

本装置气动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气动执行元件部分有单出杆气缸、单出双杆气缸、旋转气缸、气动手爪。二、气动控制元件部分有单控电磁换向阀、双控电磁换向阀、节流阀、磁性限位传感器。

图2-5气路原理图

气缸电控阀使用

图2-6气缸示意图

注:气缸的正确运动使物料分到相应的位置,只要交换进出气的方向就能改变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气缸两侧的磁性开关可以识别气缸是否已经运动到位。

图2-7双向电磁阀示意图

注:双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进气和出气,从而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电控阀内装的红色指示灯有正负极性,如果极性接反了也能正常工作,但指示灯不会亮。

图2-8单相电磁阀示意图

注:单向电控阀用来控制气缸单个方向运动,实现气缸的伸出、缩回运动。与双向电控阀区别在双向电控阀初始位置是任意的可以随意控制两个位置,而单控阀初始位置是固定的只能控制一个方向。

气动手爪控制图:

图2-9手爪控制示意图

当手爪由单向电控气阀控制时,如上图所示,当电控气阀得电,手爪夹紧。当电控气阀断电后手爪张开。当手爪由双向电控气阀控制时,手爪抓紧和松开分别由一个线圈控制,在控制过程中不允许两个线圈同时得电。

传感器应用说明

常用传感器的使用说明

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由高频震荡、检波、放大、触发及输出电路等组成。震荡器在传感器检测面产生一个交变电磁场,当金属物料接近传感器检测面时,金属中产生的涡流吸收了震荡器的能量。使震荡减弱以至停滞。震荡器的震荡及停振这两种状态,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整形放大器转换成二进制的开关信号,经功率放大后输出。

光电传感器是一种红外调制型无损检测光电传感器。采用高效果红外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作为光电转换元件。工作方式有同轴反射和对射型。在本实训装置中均采用同轴反射型光电传感器,它们具有体积小,使用简单,性能稳定,寿命长,响应速度快,抗冲击,耐震动,接受不受外界干扰等特点。

磁性开关的使用说明

磁性开关是用来检测气缸活塞位置的,即检测活塞的运动行程的。它可分为有触点式和无触点式两种。本装置上用的磁性开关均为有触点式的。它是通过机械触点的动作进行开关的通(ON )断(OFF )。

用磁性开关来检测活塞的位置,从设计、加工、安装、调试等方面,都比使用其他限位开关方式简单、省时。触点电阻小,一般为50~200m Ω,吸合功率小,过载能力较差,只适合低压电路。

响应快,动作时间为。耐冲击,冲击加速度可达3002/m s ,无漏电流存在。 使用注意事项:

1)安装时,不得让开关受过大的冲击力,如将开关打入、抛扔等; 2)不要把连接导线与动力线(如电动机等)、高压线并在一起;

3)磁性开关的配线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上,必须串接负载。且负载绝不能短路,以免开关烧坏;

4)带指示灯的有触点磁性开关,当电流超过最大电流时,发光二极管会损坏;若电流在规定范围以下,发光二极管会变暗或不亮。

第3章亚龙YL-235A光机电一体化实训考核装置电气电路说明

电气电路组成

本装置电气部分主要有电源模块、按钮模块、可编程控制器(PLC)模块、变频器模块、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端子排等组成。所有的电气元件均连接到接线端子排上,通过接线端子排连接到安全插孔,由安全接插孔连接到各个模块,提高实训考核装置安全性。结构为拼装式,各个模块均为通用模块,可以互换,能完成不同的实训项目,扩展性较强。

西门子PLC主机、变频器

电源模块:三相电源总开关(带漏电和短路保护)、熔断器、单相电源插座用于模块电源连接和给外部设备提供电源,模块之间电源连接采用安全导线方式连接。按钮模块:提供了多种不同功能的按钮和指示灯(DC24V),急停按钮、转换开关、蜂鸣器。所有接口采用安全插连接。内置开关电源(24V/6A一组,12V/2A一

组)为外部设备工作提供电源。

PLC模块:主机采用西门子S7-200 226继电器输出型+EM222CN(I/O扩展模块),所有接口采用安全插连接。

变频器模块:变频器采用西门子MM420(三相输入),所有接口采用安全插连接。

警示灯:共有绿色和红色两种颜色。引出线五根,其中并在一起的两根粗线是电源线(红线接“+24”,黑红双色线接“GND”),其余三根是信号控制线(棕

色线为控制信号公共端,如果将控制信号线中的红色线和棕色线接通,则红

灯闪烁,将控制信号线中的绿色线和棕色线接通,则绿灯闪烁)。

西门子PLC控制原理图西门子PLC控制原理图西门子I/O分配图

西门子变频器操作

西门子变频器参数设置

三年的大学学习,让我们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方面的知识有了一个系统而又全新的的认识。毕业设计是我们学习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性环节,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设计任务,它为我们以后从事技术工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对我们掌握所学知识情况进行

了全面而又直观的检测。为了能够较好的完成这次毕业设计,我投入了万分的精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我先针对课程设计课题来考虑,在指导老师的指点和帮助下,对所需的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根据设计的要求,再对资料做一个简单的归类。

其次,依据指导老师给出的设计任务要求,先制定设计的总体方案,按照指导老师要求的设计进度,一步步的完成此次的设计任务。前几周的数控拆装综合实验,为我此次的毕业设计做了很好的铺垫,让我做起来没有太多陌生的感觉,更加得心应手些。

课程设计虽已结束,但想想我在其中所学到的知识,所遇到的困难,仍记忆犹新。它让我明白了无论是设计新产品,还是改造原先的老产品,都是一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容不得半点含糊。设计人员应先明白设计的目的,了解产品的价值和实用性,其次要对设计的产品进行构思,确定总体方案,查阅资料,最后编写产品的设计说明书,进行绘图。

这次的课程设计培养了我独立设计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我的知识面,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感谢指导老师刘曼老师对我此次课程设计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曼 .PLC应用技术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田淑珍.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王永华,现代电气控制及PLC应用技术.北京:北京航空大学出版社,2003.

[4]廖常初.PLC编及应用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5]严盈富.PLC入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6]胡学林.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张世生.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8]吕景泉,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编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机电专业调查报告

机电专业调查报告 一、行业企业人才需求调研 1、机电一体化专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在机构得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电子技术,将机械装置与电子化设计及软件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其基本特征可概括为:机电一体化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综合运用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测控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接口技术、信息变换技术以及软件编程技术等群体技术,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目标,合理配置与布局各功能单元,在多功能、高质量、高可靠性、低能耗的意义上实现特定功能价值,并使整个系统最优化的系统工程技术。由此而产生的功能系统,则成为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或机电一体化产品。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基于上述群体技术有机融合的一种综合技术,而不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以及其它新技术的简单组合、拼凑。这是机电一体化与机械加电气所形成的机械电气化在概念上的根本区别。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向智能化方向迈进的新阶段,机电一体化进入深入发展时期。一方面,光学、通信技术等进入了机电一体化,微细加工技术也在机电一体化中崭露头脚,出现了光机电一体化和微机电一体化等新分支;另一方面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建模设计、分析和集成方法,机电一体化的学科体系和发展趋势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及光纤技术等领域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机电一体化技术开辟了发展的广阔天地。这些研究,将促使机电一体化进一步建立完整的基础和逐渐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未来的机电一体化更加注重产品与人的关系,机电一体化的人格化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最终使用对象是人,如何赋予机电一体化产品人的智能、情感、人性显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对家用机器人,其高层境界就是人机一体化。另一层是模仿生物机理,研制各种机电一体化产品。 2、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人才结构和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分析 2006年第三季度,我校对常州企业的用人情况作了调研,受调研的企业共有60家,这些企业遍及常州各个区及其它地区,从收集的信息来看,受调研的企业只是全市机电类企业的少部分,但有在企业规模、技术力量、产品类型和质量、人才构成的基本状况有一定的代表性。分析数据可以发现,数控机床操作的仍占较多的份额,但也不见去年大需求的状况,电工用工需求明显高于去年,对焊工的需求量在增加,而一些机加工的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 文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3) 1.1 供配电所设计的意义 (3) 1.2 供配电所设计的要求 (3) 1.3 本文的主要容 (4) 第二章全厂设计资料 (5) 第三章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 (8) 3.1 负荷计算的目的和意义 (8) 3.2 负荷计算 (8) 第四章主接线的选择 (12) 4.1 接线方案的选择 (12) 4.2 主接线的选择及确定 (12) 第五章短路电流计算 (15) 5.1 短路电流计算 (15) 5.2 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7) 第六章全厂主设备的选择 (19) 6.1 电气设备选择 (19) 6.2 所选设备参数 (20) 第七章防雷与接地 (21) 7.1 防雷设备 (21) 7.2 接地装置 (21)

结论 (22)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第一章绪论 1.1 供配电所设计的意义 工厂供电设计的任务是保障电能从安全、可靠、经济、优质、地送到工厂的各个部门。众所周知,电能是现在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是用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他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因此,一个稳定可靠的供配电系统对发展工业生产,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建设经济性社会具有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当今全球资源紧的局势下,一个好的供配电系统设计,对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支援国家经济建设,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1.2 供配电所设计的要求 工厂供电工作要更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并做好节能工作,就必须达到一下基本要求: 1、工厂供电设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法令、法规、标准和规,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如节约有色金属,以铝代铜,采用低能耗设备以节约能源等。 2、必须从全局出发,按照负荷的等级、用电容量、工程特点和地区供电规划统筹规划,合理确定整体设计方案。 3、工厂供电设计应做到供电可靠、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要求供电电能质量合

毕业论文---建筑消防系统论文

建筑的消防系统 摘要:建筑物的消防系统与人们的私人财产和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只有拥有合理的、规范的消防措施以及消防意识才能保证我们的城市家园更加美好漂亮,以及给社会国家带来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消防标准、消火栓、报警系统、消防设备。 自从学习建筑设备这门课程以来我深感到它的重要性,有时候它与我们的人身财产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因此我从《室外给、排水组成》、《建筑采暖系统的分类》、《建筑通风的基本原理》、《建筑房排烟设计》、《空气调节的基本原理》、《建筑的消防系统》这6个题目中选取了《建筑的消防系统》,并且阐述了建筑消防标准和规范报警系统的相关观点,我们只有在建筑房屋的时候严格执行这些规范和标准,才能保证我们每一个人的人身财产与生命安全,共同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城市家园。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兴旺发达,城市用地日益紧张,促进建筑物正朝着高层化、密集化方向发展,建筑物的装修用料和方式也越趋多样化,并随着用电负荷及煤气耗量的加大,对建筑消防、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消防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已成为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设计内容之一。 一、建筑物消防系统的标准及规范 目前我国与建筑电气消防有关的设计规范主要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等。前两部是国家标准,后者是国家建设部发布的行业标准。三部规范对建筑中一、二类建

筑的划分以及对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置与要求总体来讲是一致的,但从各自不同角度三部规范也各有侧重,有所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国标是带有强制性的,必须严格遵守,部标或行业标准应服从国标。 1、设计依据 建筑物消防设计的依据是建筑消防设计规范、系统设计规范、设备制造标准、安装施工验收规范及行政管理法规等五大方面的消防法规,并注意了解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中的正面词:"必须"、"应"、"宜"、"可"和反面词:"严禁"、"不应"、"不得"、"不宜"的含义。 要结合建筑物的功能、用途及属于哪级保护对象和消防等级,并认真执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及规范的宽严程度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审批意见。 2、火灾报警系统基本形式的划分 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应根据具体设计对象来确定,在做规划设计方案时,应首先必须搞清楚设计对象的建筑形式、规模、分类、建筑个体的分布等诸多因素,再根据这些因素来确定火灾报警系统的形式。 二、消防设备布置 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敞开或封闭楼梯间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并每隔2~3层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前室(包括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消防电梯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和通道应分别单独划分探测区域,特别是前室与电梯竖井、疏散楼梯间及通道相通,在发生火灾时烟气更容易聚集或流过,是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的必经之地,故应装设火灾探测器。对于一般电梯前室虽然不是人员疏散必经之地,但该前室与电梯竖井相通,也是在发生火灾时烟气容易聚集或流过,宜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 电缆竖井应单独划分探测区域及装设火灾探测器。一则是恐怕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二则是恐怕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为防止竖井形成拔烟火的通道及防止发生火灾时火势沿电缆延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民用建

机电一体化专业调研报告范本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及思路 (一)调研目的 为进一步掌握鲁南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专业设置的职业面向、就业岗位和培养规格,清楚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准确进行专业定位,突出专业特色,形成专业群集群优势;加强学院双师素质队伍建设,增强教师联系企业责任,拓展学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更好地为企业服务,促进校企合作关系纵深发展,使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更具市场适应性、岗位针对性和职业发展性,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更具特色;了解省外高职院校同类专业的发展现状、优势和不足,以及行业专家、行业协会对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教育培育本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建议,对学院现有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修)订提供依据,并为机电工程学院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专业开发和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原始信息,从而为大力加强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改革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达到提高人才培养工作质量的目的。 (二)调研思路 首先为深入开展好本次调研活动,机电工程学院组成了学院领导、专业带头人和专业教师的调研活动小组,进行了周密计划和部署,制订严格且充分的活动时间。 通过对市机械行业商会调研,深入了解社会需求,明确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对日照职业学院等省外同类院校调研,深入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在不同地区的发展现状、办学优势和不足,学习国家示校等兄弟院校建设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优秀经验,取长补短,为我院机电一体化专业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社会需求以及参加技能大赛等各个方面提供有益有效的具体思路。 通过对永华机械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梳理出社会用人需求的层次要求,在首先明确不同办学层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容,从而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最终,使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诺博泰智能科技等企业调研,了解机电一体化专业机器人(无人机)方向人才需求的结构现状、社会用人需求,在首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定位的基础上,确立高职层次的本专业办学定位,进一步深入了解完成相应的机器人(无人机)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进而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和合理选取课程容,有效地开展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职业态度教育,使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具有社会适应性和针对性。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跟踪调研,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搜集用人单位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进而明确学生自身发展需

某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某工厂供电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I 目录 ............................................................. III 第一章引言 .................................................... - 1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 1 - 1.1.1 选题的背景 ........................................... - 1 - 1.1.2 选题的意义 ........................................... - 1 - 1.2 工厂供电设计的要求及原则 ................................... - 1 - 1.3 本设计的主要要求 ........................................... - 2 - 第二章冶金厂各变电所负荷计算和无功补偿计算 ........................ - 4 - 2.1 负荷计算的目的及其计算方法 ................................. - 4 - 2.1.1 负荷计算的目的 ....................................... - 4 - 2.1.2负荷计算的计算方法.................................... - 4 - 2.2 冶金厂各个车间及整个工厂计算负荷的确定 ..................... - 5 - 2.2.1 380V车间计算负荷的确定.............................. - 5 - 2.2.2 6KV车间负荷计算..................................... - 6 - 2.2.3 冶金厂总负荷列表 .................................... - 7 - 2.3 无功功率补偿方式及其计算 ................................... - 8 - 2.3.1 无功补偿的方式 ....................................... - 8 - 2.3.2 380V车间无功补偿的计算............................... - 9 - 2.3.3 6kV侧无功补偿的计算................................. - 10 - 2.3.4 变压器损耗的计算 .................................... - 10 - 2.3.5 全厂计算负荷 ....................................... - 10 - 第三章冶金厂主变压器的选择 ....................................... - 12 - 3.1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选择原则................................. - 12 - 3.2 变压器台数及容量的选择 .................................... - 13 - 第四章冶金厂变电所的主接线的设计 ................................. - 14 -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0年 3 月 16 日 学生姓名冯孝辉学号 6 专业消防工程 题目名称某综合楼消防系统设计 课题来源导师提供 主要内容 1、熟悉图纸,计算建筑面积,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2005)版》规范确定是二类建筑。 2、根据《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5-2003》进行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首先确定消火栓保护半径进而确定系统的布置方案。再依立体图画出平面原理图进行水力计算进而进行设备选型。 3、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以及《高层建筑给水排水设计GB 50015-2003》 进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首先是确定建筑物危险等级进而根据具体规范进行喷头布置。再依据面积法进行水力计算,验证校核,并最终确定管道、泵的选型。 4、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先确定灭火器配置场所和火灾种类,再确定灭火器的设置点数、位置和规格。因为,本工程设有消火栓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所以灭火器可以根据规范要求适当减少配置。 采取的主要技术路线或方法 一、确定建筑物消防给水系统 该水系统的设计用水量应考虑该城市的市政供水。 设计用水量由下列各项组成: 1、消火栓消防给水系统。 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设计用水量为以上两系统用水量之和;确定消防水箱是应考虑市政补水的影响;确定高位水箱时应符合规定。 (一)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1、分类 a、按服务范围分为独立的室内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和区域集中

的室内高压或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 b、按建筑高度分为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分区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此建筑用临时高压、一次供水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2、组成 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水枪,水带,消火栓,消防管道和水源组成,当室外管网水压不能满足室内消防要求时,还应设置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和消防水箱。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1、分类 根据喷头形式不同,分为闭式和开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两大类。 2、组成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由喷头、探测器、管网系统、报警阀(湿式或者干式)、喷淋泵、高位水箱等组成。 该工程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室外消防水池和高位水箱的综合给水系统。 二、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 城市市政管网必须常年有足够的消防用水量,必须能满足室内最不利点灭火设备的水压要求。市政管网不允许室内消防水泵从室外给水管网直接吸水,消防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进入消防水池,再由消防水泵加压送到室内消火栓系统。 (一)消火栓消防给水方式 a、并联供水方式:适用于分区数在3个分区以下,且允许设置高位水箱的建筑中。 b、串联供水方式适用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层建筑中。 C、减压供水方式可减少水泵数量,减少泵房面积。 (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供水方式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压力不应大于,但考虑到系统管网安装在吊顶内适当降低管网工作压力可减少维修工作量和避免发生渗漏。竖向分区压力控制在—左右。其供水方式分直接供水和水泵水箱加压供水。

智能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1.此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取得的成果。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地方外,本文不包含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2.本人完全了解学校、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与学院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此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学院可以将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文。 3.若在大学学院毕业论文审查小组复审中,发现本文有抄袭,一切后果均由本人承担,与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无关。 4.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布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论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成果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论文中已明确的方式标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月

2 西安航空学院毕业论文中文摘要关于毕业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本人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所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资料(包括图纸、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设计手稿等),知识产权归属华北电力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有关保存,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存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纸质版或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或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任何复制手段保存或编汇本毕业论文。如果发表相关成果,一定征得指导教师同意,且第一署名单位为大学。本人毕业后使用毕业论文或与该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第一署名单位仍然为大学。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如下各项内容: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采用影印、缩印、扫描、数字化或其它手段保存或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有权提供目录检索以及提供本学位论文全文或者部分的阅览服务;学校有权按有关规定向国家有关部门或者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学校有关数据库和收录到《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信息服务。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适当复制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用于学术活动。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学校简易版_1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 学校简易版

机电一体化调研报告根据学校简易 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课程的需要本人于XX年11月27日前往苏 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半天的专项调 研,为本次课程题目提供一份答案。 在这半天的时间我参观了主营工频轴流风 机、工频离心风机、永磁低速同步电机及齿轮 减速电机的苏州银通机电技术有限公司,亲身 感受了现代企业清洁环保生产的实际现状与严 格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同时进一步了解了当 今机电发展的规模、速度、现状以及产业的发 展方向。在调研的同时我询问了相关企业的主 管行政人员,就就机械企业发展现状、人才需

求量、各岗位需求情况和材料工程技术机电工程专业工作岗位群的组成结构,各工作岗位的主要任务及完成该任务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进行了交流,现总结归纳如下: 1、通过本次调研 在当今的形式下,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岗位实际工作性质和工作任务,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满足企业需求、深受企业欢迎的毕业生。 2通过本次调研 中国机电通过多年的发展,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较大的发展,更是在技术上精益求精,从原来的普通的单作标机床发展到现在的多坐标,智能,带刀库,的复合机床。同时生

(完整版)建筑电气专业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任务书

摘要 主要对其进行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防雷接地,综合布线系统等弱电设计,总建筑面积7558.94平方米,为学校标志性建筑。按照建筑设计要求,所有教室均按多媒体教室设计。 该工程首先对供配电系统进行设计,在供电系统中涉及到建筑供配电的负荷分级和智能建筑对供电的要求以及如何减少电能损耗。在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中主要考虑配电系统的原则,配电系统配电方式以及配电设计的质量。最后利用需用系数法对系统的负荷进行计算。 照明系统的设计是在照度要素和要求的基础上,满足照度均匀度,亮度均匀度,眩光的限制与利用,颜色对比,阴影的处理,照度的稳定性等的要求,利用单位容量法对光源和灯具

进行选择和布置。然后根据各回路的计算电流来选择使用的开关,插座,导线,断路器等器件。 弱电部分的设计主要是消防和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综合布线是采取标准化的统一材料、统一设计、统一布线、统一安装施工做到结构清晰,使用方便,便于集中管理和维护。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 , 照明系统, 弱电系统 , 建筑物防雷系统,弱电系统 外文翻译 Electrical design of integrated building Its main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s, lighting systems, and other strong electrical socket system design , such as weak cabling systems designed to meet all the requirements of a modern intelligent building . The project first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design,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construction related to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telligent building load power requirements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the design of low-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mainly consider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 distribution methods and the quality of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distribution design. Finally, the required system load factor method of calculation . The design of the lighting system is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llumination elements and meet the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 brightness uniformity, requires the use of restrictions and glare , color contrast , processing, stability of the shadow of illumination , the method of using the

消防工程毕业设计厂房仓库(校级优秀)

摘要 消 防 工 程 毕 业 设 计 作者:陆序勇2018.06.05

ABSTRACT 生产车间水灭火系统及防排烟系统 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摘要:本文针对第5号生产车间进行消防系统设计,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建筑防火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防排烟系统设计,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 第五号生产车间是多层厂房与仓库贴邻建造的建筑,火灾危险类别分别为丙类厂房和丙2类仓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耐火等级二级。 第五号生产车间室内消火栓系统设计充实水柱为13m,消火栓布置方式为多排布置,两股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位置,设计流量为25 L/s,选用XBD5.0/25-150L型消防泵,一用一备,设置2个水泵接合器。 第五号生产车间厂房部分二层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消防炮灭火装置设计流量为30L/s,采用型号为ZDMS0.8/30S-A-YA水炮,采用复式火灾探测器,型号为JTG-ZHF-YA001。 第五号生产车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控制中心火灾报警系统,按建筑性质采用JTY-LZ-ZM991感烟探测器安装,安装方式均为吸顶安装。 关键词:生产车间室内消火栓系统消防炮系统防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目录 1前言 (1) 1.1工程概况 (1) 1.2多层厂房、仓库的主要特点 (1) 1.2.1多层厂房的特点 (1) 1.2.2多层仓库的特点 (1) 1.3设计内容 (1) 1.4设计规范依据 (2) 2建筑防火设计 (3) 2.1建筑的分类与耐火等级 (3) 2.2平面布置 (3) 2.2.1休息室办公室的布置 (3) 2.2.3变配电站的布置 (4) 2.2.4消防设备用房的布置 (4) 2.3防火分区划分 (4) 2.3.1防火分区划分的依据 (4) 2.3.2首层厂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3首层库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4二层厂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3.5二层库房的防火分区划分 (5) 2.4安全疏散 (6) 2.4.1疏散距离的设置 (6) 2.4.2安全出口的设置 (7) 2.4.3疏散宽度 (7) 3室内消火栓系统 (8) 3.1室内消火栓系统概述 (8) 3.1.1室内消火栓箱及其组件的配置 (8) 3.1.2室内外消火栓的布置 (8) 3.1.3室内消火栓栓口设置 (8) 3.2室内消火栓系统布置方案 (8) 3.2.1选定消火栓、水带、水枪的型号 (8) 3.2.2确定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和水枪设计流量 (9) 3.2.3计算消火栓的保护半径 (9)

申报新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浙江省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满足社会对机电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我院遵照教育部关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有关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加快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建设步伐,并且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需求进行了广泛地社会调研。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简介 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发展,自动化控制技术的集成应用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气动技术、液压技术、传感器技术、PLC技术、网络及通讯技术等学科的强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当今工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 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所以,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它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其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机电一体化技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所以说,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因而,机电一体化技术是自动化技术与机械设备紧密结合的产物,也是机械设备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的应用范围涉及了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国防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机电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机电一体化技术正是这场新技术革命中产生的新兴领域,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功能,除了精度、动力、快速性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Design for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 residence community 总计: 36 页 表格: 10 个 插图: 9 幅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某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 Design for th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of a residence community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职称): 评阅教师: 完成日期: 南阳理工学院 N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机械与动力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论文

智能住宅小区安防系统的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中文摘要 摘要 随着近几年来智能化行业的飞速发展,安防系统已由原来特殊待业,专门应用逐渐普及到各行各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居家安全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也是共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尤其是比较分散、比较偏远、环境相对比较复杂的居民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传统的门卫值班和保安巡逻等治安管理手段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住宅安全保障的需要。因此,为了满足住宅小区用户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为了对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并给出正确、快速的指挥和处理。建立一个全天侯综合安防系统,由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门禁管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对讲系统、巡更系统等组成。闭路电视监控系统采用电视摄像等手段监视被保护对象;门禁系统用卡片、按键、电子门锁等装置控制出入口门的开关;防盗报警系统采用动物物体监测器,监测接近被保护对象的运动物体;对讲系统利用可视电话来辨别访客身份;巡更系统是在安保人员巡逻路线上设置发信器,以确认保安人员的巡视记录、时间等。并且安防系统要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安全可靠,质量优良的要求。实现对住宅小区主要出入口及周界等重要区域的实时监控,达到维护社会治安和防止破坏的作用,及时地把一切可能发生的或即将发生的案件和险情的图像资料传送到监控中心,使监控中心的值班员可以把这些危害和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杜绝财产损失、确保人员生命安全,对于构建安全、和谐的住宅小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化,住宅小区,安防系统,和谐

Intelligent Security System Design of Residential Quarter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intelligent, from a spe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been looking for jobs, 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specialized applications to all walks of life.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home security is the basis for people to live and work, but also build a harmonious society important part. In particular, are more scattered, relatively remote, the environment is relatively complex and residential area,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s not optimistic, the traditional guard duty and security patrol of public security management tools can not adapt to the new situation, residential security needs. Therefore, in order to meet the residential district user security and scientific and systematic management needs, and in order to right what happened at any tim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timely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the accident situation can quickly make the right judgments and gives a correct and fast command and process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 Howdy, from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monitoring systems, access control systems, anti-theft alarm system, intercom system, patrol system, etc..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urveillance system to monitor the use of TV cameras and other means to be protected object; access control system using cards, keys, electronic door locks and other devices controlled entrance doors; anti-theft alarm system adopts the animal objects, monitor, monitor movement of an object close to the protected object; intercom systems use video phone to identify a visitor; patrol system is a set of security personnel patrolling the route letter device to confirm that the inspection records of security personnel and time. And security systems to achieve technologically advanced, economical and practical, safe, reliable, excellent quality requirements. Keywords:Intelligent, residential quarters, security systems, and harmony

消防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 前言 高层建筑消防水系统在建筑施工中占有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最容易忽略的环节,一旦发生火灾,轻则造成财产损失,重则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在设计消防水系统方案时要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计算,从而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这也是符合本质安全的原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由于具体情况不同,火灾发展各阶段经过的时间长短可能不一样。因此,在建筑物内预先需设置相应的灭火设施,以便直接有效地扑灭不同阶段的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 第1章消火栓系统 1. 消火栓系统 多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可由下列要素组成, 这些要素分别为: 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气压水罐、消防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消防管网及阀门等附件, 并可根据建筑物局部、室外管网压力、流量和室内消防流量、水压等要求进行取舍组合 1.1 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是设置在建筑物外面消防给水管网上的供水设施,主要供消防车从市政给水管网或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取水实施灭火,也可以直接连接水带、水枪出水灭火。是扑救火灾的重要消防设施之一。 1.2 室内消火栓 室内消火栓是室内管网向火场供水的,带有阀门的接口、为工厂、仓库、高层建筑、公共建筑及船舶等室内固定消防设施,通常安装在消火栓箱内,与消防水带和水枪等器材配套使用。 1.3室内消火栓布置 《高规》规定同层相邻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达到被保护范围内的任何部位。 在单元式和塔式住宅中, 不超过12层的建筑, 可考虑将消火栓设置在楼梯

转角的平台处, 设置单位立管时要保证各单元间可在屋顶连接成环; 在通廊式高层建筑中,可将消火栓集中在电梯前室及楼梯间设置。如不能满足要求, 确实找不到立管的位置, 可考虑两端设置立管, 每层水平成环的系统。 消火栓的布置一方面应在方案初期就与建筑专业协商解决, 确实有困难的也可以采用两根立管接入一个双栓箱的作法, 以节省空间。在消火栓的合理布置上, 水枪的充实水柱长度首先应该计算, 满足《高规》规定各种高层建筑水枪的充实水柱下限值。按照水枪充实水柱长度,可以确定消火栓保护半径, 但是在设计中不能简单地用保护半径画圆来布置消火栓。因为高层建筑平面中隔墙、内走道、门的布置会影响消火栓的发挥。设计中应该用水龙带长度、充实水柱的水平投影去校核消火栓保护半径最远点, 尤其对于带跃层的住宅, 要考虑是否能满足上层最远点的需要, 如果不能满足, 应考虑适当增加消火栓或采用带卷盘的消火栓。 1.4室内消火栓数量 《高规》第7 .3.6条规定: “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本规范第7.2.2条规定的室外消火栓用水量经计算确定, 每个消火栓的用水量应为10~ 15 L / s”, 《条文说明》是这样解释: /“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保证供应建筑物需要的灭火用水量, 其中包括室内、室外两部分”。因此高层建筑的室外消火栓不能单纯的按120 m 的间距离布置, 而应该在满足室内、外用水量的基础上均匀布置在建筑周围。《高规》第7.4.5.3条规定“水泵接合器应设在室外便于消防车使用的地点, 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的距离宜为15~ 40 m”。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 水泵接合器的15 ~ 40 m范围内在一般情况下要设置室外消火栓。因此, 工程设计中在布置水泵接合器时, 要考虑其相对集中, 以利于与经计算的室外消火栓数量对应。一旦设计中有较多的室内消防系统需要较多水泵接合器, 且分散布置时, 则需要适当增设“额外”的室外消火栓。 1.5消防水池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第3、2、8条规定,民用建筑内生活饮用水的贮水池与消防用水的贮水池必须完全分开。目前,大多数高层建筑消防水池储水,包括消火栓系统储水、自动喷淋系统储水、水幕系统储水、喷淋加密系统储水,等等,光这些消防储水就要500m3~600m3。由于消防用水不被动用,水在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