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的研究分析

广州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的研究分析
广州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的研究分析

广州地区大学生信仰现状的研究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广州地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现况,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及价值取向,并为信仰教育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对广州地区六所高校854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精神信仰的一级因素上,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社会信仰、实用信仰、超自然信仰;二次因素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民族崇拜、国家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家族崇拜、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神灵信仰、金钱崇拜。男女生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和政治信仰这四大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女生的得分均比男生高(p<0.05)。大二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家庭主义和政治信仰的转折点,而宗教信仰、神灵信仰和金钱崇拜则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民族崇拜、家庭主义和家族崇拜,而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神灵信仰。

关键词:广州;大学生;信仰;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1-0274-03

信仰是指人们对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的信奉和遵循[1]。它与人的根本生命价值相联系,指导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关系的根本价值原则,是大学生个性倾向性的核心,可以支配和调节当代大学生的重大行为[2]。

国内外已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崇高科学的精神信仰作为大学生积极品质核心内容与其积极发展的结果,如学业成就、自我认同、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等显著正相关,同时与众多消极发展结果,如焦虑、抑郁、外化问题行为等显著负相关[3-11]。

本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广州地区大学生的精神信仰现状主流,以了解大学生的信仰结构、特点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得出的数据进行探析,从而调整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下的信仰教育,以期为大学生群体树立崇高科学的精神信仰提供现实依据以及为国家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采用随机抽样,选取广州地区六所高校的不同系别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出1 1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为854份,回收有效率为77.6%。其中男生502人,占59%,女生352人,占41%。大一学生249人,占29%,大二学生258人,占30%,大三学生347人,占41%。

2.测试工具。《大学生精神信仰问卷》[2]该量表将信仰构成确定为一级信仰的超自然信仰、实用信仰、社会信仰

三个方面,二级信仰包括民族崇拜、国家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家族崇拜、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神灵信仰和金钱崇拜,一共39个项目,采用6点评分制,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对应1分~6分。问卷的效度、重测信度分别达到0.83和0.68。

3.调查方法。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调查。被调查者现场独立完成后将被立即回收问卷。

4.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0录入问卷建立数据库,同时进行双录入质检,并使用spss13.0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存在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1.一级信仰情况。社会信仰的得分最高,为4.183;超自然信仰的得分最低,为

2.970。

2.二级信仰调查情况。得分最高的是民族崇拜,为4.563;得分最低的是金钱崇拜,为2.644。

3.不同性别信仰比较。男女生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和政治信仰这四大维度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女生的得分均比男生高。

4.不同年级信仰的比较。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家庭主义、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神灵信仰和金钱崇拜这七大维度的得分上存在差异(p<0.05)。其中,大二是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家庭主义和政治信仰的转折点,

而宗教信仰、神灵信仰和金钱崇拜则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

5.是否为独生子女信仰比较。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民族崇拜、家庭主义和家族崇拜,而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容易产生神灵信仰。

三、讨论与结论

1.信仰得分因素讨论。从一级因素看,大学生社会信仰占优势,其次是实用信仰,最后是超自然信仰。从二级因素的排序中,由高向低依次为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家庭主义、家族崇拜、政治信仰、宗教信仰、神灵崇拜、金钱崇拜。说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生命崇拜、是大学生精神的主流,而宗教信仰、金钱崇拜和神灵崇拜不处于优势。这与宋川兴(2004)对北京高校大学生精神信仰的现状研究的结果一致。这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从小到大,学生接受的都是正面教育,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思想渗透在中小教育的各个环节,再加上在大学丰富多彩的团日活动和党课活动的开展,使国家、政治、民族在大学生心目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另外,受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如“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始之孝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熏陶,以及各种生命教育,使其形成较好地“崇尚生命、报效父母”的价值观。这说明教育环境对人的价值观、信仰的影响作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